“知识”的分析与启示

“知识”的分析与启示

一、关于“知识”的透析与启迪(论文文献综述)

陈耀婷[1](2021)在《语文特级教师王崧舟教育智慧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教育智慧,从教育日常来说,指的是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表现出的聪明才智,以更好地解决教育教学问题。从教育哲学的层面来说,教育智慧是教育者基于教育知识、教育能力、教育经验和教育方法等多方面的基础上表现出的一种高级创造思维能力,既在动态中生成又在动态中发展,由此,教育智慧具有教师的个性风格特征,是教师个人对教育教学生活实践的体悟与感受。本论文的研究对象王崧舟的教育智慧则具有生命灵动的个体创造性特征,带给学生不是终结性的体验,而是生命的无限感悟。本研究主要是基于语文特级教师王崧舟个案的研究视角,对王崧舟教育智慧的形成及呈现内容进行研究。本研究首先是从王崧舟的个人专业发展历程中把握其教育智慧的形成背景,明晰教育智慧不是与生就具有的,而是在专业成长发展历程中动态生成的。基于王崧舟提出倡导的教育教学思想理念,本研究将“诗意语文”作为王崧舟教育智慧形成的基点。诗意语文是以精神为旨归、以感性为路径、以儿童为主体、以民族为根系、以生活为场域的语文,思考的是人与语文的关系。也正是基于教育者自身具有独特的学识能力、思维品质等内在的思想积淀和外在的行为投射,由此才形成系统的整合性的教育智慧,而教育智慧在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又以启迪学生智慧的思想观点和行动策略表现出来。所以,语文课堂是王崧舟教育智慧的主要实践场域,本研究将从王崧舟的一个个具体的语文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中去探析其教育智慧的存在及呈现样态,其教育智慧表现在面对确定因素时可以做到因材施教,在面对不确定因素时更是可以做到机智应对复杂情况,灵活巧妙地运用教学方法及教学语言,以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获得生命的感悟以及心灵的成长,从而让内隐性的教育智慧通过外显性的教育行为变得为人们可具体感知的教育智慧。本研究也将从王崧舟的语文课外学习引导中探索其教育智慧的具体表现,其智慧的教育行为主要表现为在国学阅读中传承经典文化,在地方文化中开发课程资源,在《爱上语文》中打破对“语文”认识的思维定势,为学生开辟一个更广阔的语文学习天地,也为学生提供更多可能性的发展空间。语文特级教师王崧舟教育智慧的形成及表现对语文教师的专业成长发展有一定的启发意义,本研究在分析思考王崧舟教育智慧的过程中,认为王崧舟的教育智慧对当下语文教师的启发首先是语文教师在追求教育智慧的道路上要保有一份教育爱,因为爱是其成长过程中的源动力;其次要积淀学识涵养以促进教育智慧的生成;其三是要注重自身所在的语文学科领域的发展,在实践中思考与钻研语文以形成具有语文学科特点的教育智慧,力求发展成为一名智慧型的语文教师。

刘慧洁[2](2021)在《我国影视公益广告创作策略研究 ——以2020年中国广告黄河奖获奖作品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不仅使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地提升,同时大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变得愈加迫切,广告不仅仅局限于告知公众的商品信息,也更加注重对公益信息的传播,即公益广告对于受众了解国家发展以及社会热点具有积极的作用。在公益广告领域,经过层层选拔评选出来的中国广告黄河奖获奖作品,以其灵活多样的呈现形式、新颖丰富广告创意,逐渐成为中国广告评选的一个重要类别。本研究选取2020年中国广告黄河奖影视公益广告获奖的128则广告作品作为样本进行分析。借助“5W”模式对影视公益广告创作的全流程进行分析,主要包括影视公益广告的实施主体、表现主题、创意策略、表现策略以及目标受众五个方面。通过分析发现上述获奖作品在创意策略和表现策略方面都呈现出了明显的特点,但仍然在创意和表现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基于获奖作品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相应的优化策略。在广告创意方面,首先,要对广告主题进行深入的挖掘,以及要对广告创意进行及时的更新和迭代。其次,要完善制作机制,提高社会化运作流程,应将影视公益广告的理性说理和感性抒情相互融合。在广告表现方面,要注重表现数字技术的互动效果、强调广告表现的纯粹性和突出性、巧妙运用语言和艺术的修辞手法,合理安排解说词与广告画面的对应关系。

庞雨荟[3](2020)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研究》文中指出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是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思想渊源与发展基石,是考察理论核心实质与精神要义的文本依据。马克思同恩格斯并肩而着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占据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是马克思恩格斯思想发展脉络的转折点,被看作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奠基之作。在《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对旧唯物主义进行了毫不留情的批判,在深刻剖析施特劳斯、鲍威尔、施蒂纳等青年黑格尔派哲学家的基础上,第一次全面系统地阐释唯物史观,这既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观点,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立场、观点、方法的理论渊源。《形态》是研究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不容忽视的经典文本,蕴含着马克思恩格斯求索人类解放的伟大研究,至今仍闪耀着引人入胜的理论光芒。要坚持扎扎实实读原着,勤勤恳恳学原文,真真切切悟原理,通过研读经典文本观理论之全景、知思想之全貌、懂现实之联系。研读《形态》有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彻底性与说服力,有助于发挥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有助于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培养人、塑造人、铸育人提供启示。本文以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立场、观点、方法为指导,综合采取文献分析法、文本解读法、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多学科交叉研究的方法等基本研究方法,以思想政治教育理念范畴为切入点,深入分析和探讨《形态》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力求在《形态》中找寻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无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观点,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内涵,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张力,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建设提供价值启示。具体而论,本文研究主要划分为四大部分六个章节:第一部分:绪论,即第1章。本部分主要对本文的选题背景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研究思路与方法以及论文创新与不足进行论述,明确本文的合理性与可行性,综述研究的缘起、计划、意义。第二部分:第2章,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念论析。本部分主要针对“理念”的概念进行界定,通过辨析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中理念的内涵,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基本范畴,为厘清《形态》中涉及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论断提供界定标准。第三部分:第3、4、5章,对《形态》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进行阐释,本部分主要包含对《形态》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内容解读,包括对“现实的个人”的研究,通过社会关系育人、环境育人、实践育人三个维度探析思想政治教育在培育“现实的个人”过程中的结构表征和作用机制;对意识形态极端重要性的研究,考察意识形态教育对国家思想领域安全的保障功能和重要意义;对构建和树立科学价值观的研究,通过对分工造成的“现实的个人”在物质和精神领域的不自由根源进行剖析与揭露,尝试厘清建立科学价值观的基础和前提,为无产阶级树立共产主义理想,实现人的解放与人的全面发展的终极目标。这部分内容是本研究的重点与难点所在,居于核心地位,也是篇幅最大的部分。在对涉及到的论断进行解读的基础上,阐释论断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包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解析其中蕴藏的精神内核。第四部分:第6章,《形态》中思想政治教育理念蕴含的时代价值。这部分内容主要论证研究《形态》对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现实价值,表明研读《形态》具有极大的理论价值以及研究马克思恩格斯经典着作的重大意义。新时代是新起点、新机遇,也是新征程、新挑战。通过深刻领会《形态》中蕴藏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筑桥铺路,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竭力奋进,彰显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的时代价值与精神力量。最后,在结论部分总结研究全文,并对研究中尚未充分阐发和彻底解决的问题与不足进行说明,为今后的研究明确方向,也为继续考察《形态》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提供思路。总之,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研究之路任重而道远,这既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历史性课题,也是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创新发展的时代主题。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在研读经典的道路上深学深悟、常学常新、真学真用,将马克思主义经典研读贯穿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工作的始终,实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

武爱杰[4](2020)在《中药结肠透析对CKD3-5期患者再住院率影响的回顾性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研究背景:近些年来,随着中医药防治各种慢性病在国内外受到了较为广泛的重视,中医药在治疗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方面也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受到了业界的重视。其在控制蛋白尿、减缓CKD进展为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等方面也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疗效。而中药结肠透析治疗CKD因其经济便捷并且对延缓慢性肾脏病患者向ERSD发展有着比较显着的作用,受到了广大CKD患者的喜爱。中药结肠透析治疗自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应用于慢性肾脏病患者的治疗,虽然其不能完全替代血液透析及腹膜透析等主流肾脏替代疗法,但由于其具有”简、便、廉”等特点,在临床上常作为慢性肾脏病患者重要的辅助治疗手段,尤其是对于消化道症状比较明显的慢性肾脏病患者,更是一种能够明显改善消化道症状的治疗手段。因此,关于中药结肠透析对慢性肾脏病患者治疗方面的研究也就成为了近些年来慢性肾脏病研究领域的热点。目前关于中药结肠透析治疗慢性肾脏病患者的临床研究多是从改善患者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指标等较为微观、具体方面研究,少有从较为宏观、宽泛的方面研究中药结肠透析对慢性肾脏病患者的影响。因此,本研究特从中药结肠透析对慢性肾脏病患者的再住院率的影响等方面入手,试图探讨中药结肠透析是否对慢性肾脏病患者的再住院率有一定的影响。研究目的:在控制血压、控制蛋白尿等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结肠透析治疗,观察CKD3-5期非透析患者的再住院率、平均住院间隔等相关情况以及中药结肠透析频率对患者再住院率、平均住院间隔等方面的影响,从而评价中药结肠透析在减少CKD患者的再住院率、平均住院间隔等方面是否存在一定的优势,并在此基础之上尝试探讨影响患者再住院率的因素。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了回顾性的临床研究方法,筛选了于2015年11月至2016年10月之间在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内科住院治疗,出院主要诊断为慢性肾脏病3-5期的非透析患者,根据相关的诊断、纳入、排除标准,共纳入了188例患者,查阅并且收集其住院期间的相关病历资料,并根据其住院期间的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分为中药结肠透析组与基础治疗组。然后通过查阅患者住院的相关病历资料,电话随访患者,并记录患者的再住院次数,从而分析患者的再住院率及平均住院间隔。研究结果:1.本研究共纳入了188例患者,其中8例患者失访。180例入选患者中中药结肠透析组119例,基础药物治疗组61例;研究期间共有45例患者进入透析阶段,其中中药结肠透析患者34例,基础药物治疗患者11例。2.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年龄、性别、原发病、血肌酐、尿素氮、CKD分期)比较无显着的统计学差异。3.中药结肠透析组半年内再住院率(13.45%)低于基础治疗组(27.87%);中药结肠透析组1年内再住院率(36.97%)与基础治疗组1年内再住院率(37.70%)无明显差异;中药结肠透析组2年内再住院率(50.42%)与基础治疗组2年内再住院率(49.18%)无明显差异。中药结肠透析组的平均住院间隔(262.82±170.202天)与基础治疗组(203.05±165.476天)无明显差异。4.中药结肠透析频率≤4次/周的患者半年内的再住院率(16.33%)与不做中药结肠透析患者半年内的再住院率(27.87%)无明显差异;中药结肠透析频率>4次/周的患者半年内的再住院率(12.86%)与不做中药结肠透析患者半年内的再住院率(27.87%)有显着差异。结论:1.中药结肠透析能够较为明显地降低患者半年内的再住院率,但对患者更长时间的再住院率尚无明确的证据证明有明显的影响。2.中药结肠透析对患者的平均住院间隔尚无确切的证据证明有明显的影响。3.中药结肠透析的频率能够显着地影响患者半年内的再住院率。中药结肠透析频率>4次/周便能够明显地降低患者半年内的再住院率。4.中药结肠透析能够显着地降低原发病为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半年内的再住院率。

徐骏[5](2020)在《扬州市社区建设血液透析中心政策执行研究》文中提出慢性肾脏病可逐步发展成终末期肾脏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给国家及人民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血液透析是我国对终末期肾脏病采用的最常规的治疗方式。由于我国综合医院所属的血液透析中心床位日趋饱和,导致血液透析服务供不应求。为改善这一状况,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社区医院建设血液透析中心和社会办独立血液透析中心建设。为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关于社区建设血液透析中心的精神,扬州市政府支持区域中心根据当地患者分布和需求,建设血液透析中心。随着社区建设血液透析中心政策的执行,扬州市社区透析已渐成规模和趋势。在此背景下,总结社区建设血液透析中心政策的执行现状,探索社区血液透析中心发展新途径,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以扬州市为例,运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分析扬州市执行社区血液透析服务政策中存在的问题,借鉴史密斯政策执行模型中的四要素,从理想化政策、政策执行机构、目标群体、政策执行环境等四个方面进行论证,分析发现扬州市在社区建设血液透析中心政策执行面临如下问题:政策设计存在审批周期时间长、服务主体较单一、配套政策不健全等不足;政策执行机构存在政策宣传效果欠佳、专业人才储备短缺、合作协议执行较难、运营管理实力偏弱、社会力量参与不足等问题;目标群体对政策不太了解和接受程度不高等导致认识不足;政策环境存在资金投入不足的障碍,上述表现造成了该类政策执行情况并不理想。其次进行原因分析,主要与政策本身的缺陷、执行主体的复杂性、目标群体的特殊性以及政策环境的限制等因素的相互和共同作用有关。再借鉴国内外优秀企业开办血液透析中心的发展经验,总结适合我国国情的发展策略。最后,针对史密斯政策执行模型的四要素,提出理想化政策视角下政策优化对策、执行主体视角下执行人员综合素质提高措施、目标群体视角下社区血液透析中心自身建设措施、政策环境视角下社会保障机制完善措施等对策建议,期望为完善扬州市社区建设血液透析中心政策提供经验借鉴。

赵唱[6](2020)在《公民生态道德养成研究》文中指出公民生态道德养成是一种以“公民”为主体、以“养成公民保护生态自觉性”为目的的新型生态治理模式。这种新型方案通过培养“自下而上”的公民生态道德自觉性来应对以往“由上而下”的政府强制公众保护生态模式,这一过程的完成须经认知、规范和实践三条进路才可能达成:认知进路为公民与自然和谐相处提供了“思想觉悟”,规范进路使得公民生态道德养成有理可依,而实践进路则从内外两个层面为公民生态道德养成提供了具体策略,三条路径缺一不可。本文内容由绪论、主体部分和结语构成。绪论是对论文的选题、主旨、框架、创新点等所做的详细说明。基于对国内外公民生态道德养成研究现状的分析与梳理,更多研究主要集中在教育、政府管理及环境保护领域,从哲学或伦理学角度分析的研究不多。本文以“公民”主体为立足点,从哲学角度透析出一种“自下而上的、公民自觉的”生态道德养成模式,这是关于生态问题的一种价值观或认知上的新诠释。第一章主要从理论和实践维度对“公民生态道德养成问题的形成与发展”进行分析。公民生态道德养成的理论基础包括公民身份理论、道德自觉思想、马克思主义生态实践观、生态整体主义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它们分别是公民生态道德养成研究的主体、认知、实践、目标(生态目标与道德养成目标)支撑;现实基础则源于文艺复兴之后主体性的复归以及工业文明导致的生态危机加剧。而整个公民生态道德养成历大致历经了三个阶段,分别是“顺天而行”的朴素直觉生态阶段、以“主体性”和“他者性”为特征的主客二分生态阶段、以“主体间性”为特征的双向关系生态阶段,这是一个从直观到理性、从独断到相互的生态进化过程。第二章阐释的是公民生态道德养成的主要内容。通过对公民与生态公民、道德与道德养成、公民生态道德养成与公民生态素养培育等概念的辨析,可以更清晰地看到,公民生态道德养成是一场以“生态公民”为主体、以“生态觉悟”为核心、以“道德养成”为目标、存在于生态领域的一场人类思维模式改革,其特征是多元性、引导性和实践性,其实质是将生态保护阵地由“政府”转至“公民”、由“强制主导”转为“自觉维护”。这种对公民主体自觉性的强调确保了公民生态道德养成的存续价值,但是这种自觉性道德养成的困难度也是显而易见的,分别体现在认知、规范和实践领域,具体指由“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之争”引出的价值认知困境、由“道德能否习得或何以习得”造成的规范引导困境和由“公民与自然沟通的不搭界问题”导致的实践操作困境。第三章是从认知角度探究公民生态道德养成进路。作为公民生态道德养成的第一困境,认知困境是公民主体“自主、自觉”发生形态的根源所在。从历史来看,要促进公民与自然和谐相处,仅仅依赖科技的发展是不够的,解除对主体的束缚、发掘人类热爱生命的天性才是应对生态治理的根本思路。当整个世界都在催促着人类环境意识的觉醒时,“觉悟”便成为了每个公民最重要的一种认知能力,其中“思考性觉悟”、“学习性觉悟”和“实践性觉悟”在切入公民生态道德养成的认知困境、规范困境和实践困境方面意义重大,而由此引申出的“和谐觉悟”、“过程觉悟”和“递进觉悟”分别为公民生态道德养成提供了总体目标、内在心态和信心表征,这些内容的综合便是公民与生态和谐相处的道德标杆——“觉悟式公民生态道德养成观”。第四章从规范角度探析公民生态道德养成进路。“觉悟”仅仅是公民生态道德养成的认知钥匙,若要使得公民生态道德逐步成型,为公民设定具体的规范与方案是必须更是必要的。但问题是,生态公民主体并不是单一的,故针对不同群体也要有不同的道德养成方案。从“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之争”可以看出,公民大体具有“利己”和“利他”两类生态观,而前者又可分为个人主义和合理利己主义生态观,后者则包括无差别利他主义与有差别利他主义生态观,而这四种在养成难以度上也有不同。故此从公民生态道德养成的“合理利己”、“他者不伤害”和“多思慎行”三立场出发,分别可为上述四种生态公民设定一套“公民生态道德递进养成步骤”方案,即当公民在与生态交往初期应当具有“生态警觉”规范,当公民与生态无利益冲突时公民应当保持一种“不伤害原则”,而当公民与生态发生利益冲突时则应当持有一种“多为他者着想”的心态,直至最后养成“无私为他”的最高公民生态道德标准。第五章从实践角度探析公民生态道德养成进路。马克思在分析生态危机的产生根源时曾指出,正是因为资本主义私有制导致的“实践异化”才促使人类生态急剧恶化;而旧有的生态治理路径多采取的是政府强制管理与教育措施,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升以及人类平等性意识的增强,人对于“美好生活追求”的欲望也愈加强烈,而这种追求归根到底是人对自身自由全面发展的追求,是人类对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追求,正是这些主体愿望的不断萌发使得“己(内在自主追求)+他(外在引导式教育)”辩证式公民生态道德养成成为可能。具体而言,“从己出发”的内在路径源于“公民主体与生态客体无法通约”问题,正是这一问题使得公民无法直观体会到生态之悲、之苦,它是公民与生态难以和谐相处的内在困境,而“移情”可作为解决这一困境的重要策略,其作用集中体现在促使公民在“生态警觉-不伤害-为他者着想-无私为他”的递进之路上更具同情之心;“从他出发”的外在路径指的是除己之外可以影响公民生态道德养成的其他措施,具体包括作为“引导者”的政府、作为“推进者”的学校、作为“扶持与监督者”的社会和作为“熏陶者”的家庭,他们分别采取法规约束、语言引导、身教熏陶、网络宣传和反复操作这五种方式对公民进行生态知识以及生态技能的训练,从而促使公民在“生态警觉-不伤害-为他者着想-无私为他”的递进之路上更加顺畅,最终促使全面自由发展式公民生态道德的养成。结语部分主要对公民生态道德养成的未来发展提出了展望:一是公民生态道德养成理论体系的成熟与完善;二是公民生态道德养成的实践化与本土化。

李丽[7](2020)在《新时代中国农民法治观念培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法治要良好运行,健全完备的制度体系和公民深厚的法治观念是其必要条件,法治观念是推动法治发展的精神支撑和动力。新时代中国农民法治观念的培育既是农村法治社会有效建立的根本所在,也是健全乡村治理体系的基础环节,更是建设法治中国的必然要求。然而与国家法治化进程相比,农民的法治观念还明显不适应法治社会的要求,农民法治观念培育也愈显无力和低效。现实抵牾催促着我们对农民法治观念培育进行反思和检视,以实现新时代农民法治观念培育的良性质变。缺乏理论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只有明晰基本理论问题,才能进一步把握培育农民法治观念的精髓和理想进路。法治是一种成熟、多元而独特的文化品格和制度框架,作为上层建筑,根植于社会现实土壤的中国法治必然彰显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内涵。法治观念是法治的个体观念表达,是个体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现象与法治规律的主观心理感受和把握,是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实践的能动反映和内在自觉。法治观念包含法治认知、法治情感、法治意志三个相互关联又逐层递进的结构要素。新时代中国农民的法治观念是指农民个体所具备的,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发展道路相适应的主观心理感受和内在自觉。新时代农民法治观念培育是培育者与农民的双向互动,既包括培育者的法治教育引领过程,又包括农民自主建构过程,是二者的有机统一。农民法治观念培育应包含培育主体、培育内容、培育方法、培育环境四要素,遵循法治知识的传授与教育、法治实践的体悟与认同,法治环境的联动与耦合的培育机理。我们对农民法治观念的内在结构、农民法治观念培育的要素和运行机理的理论解答,搭建起了新时代农民法治观念的培育架构和模型。新时代农民法治观念培育指向的“农民”是生活在广大农村地区的整体意义上群体,拥有广义的外延范围。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新判断,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的伟大战略规划,新时代背景为农民法治观念培育提供了新际遇。新时代中国农民法治观念的培育既是建设法治中国的必然要求,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健全乡村治理体系的重要环节,农民法治观念的提升为现代化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内生动力,也为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创造了条件。理论概括是把握事物本质规律的重要方式,任何一项研究都离不开理论的指引。新时代中国农民法治观念培育应以马克思主义的法治观、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学说、农民教育思想作为其理论成长点和根基,并提取绵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基因,借鉴西方的成熟学说。这些理论成果为新时代中国农民法治观念培育提供了强有力的学理依托。历史是真理之母。新时代农民法治观念培育研究应链接历史,感悟历史经验对现实的启迪与昭示。改革开放是我国法治发展史上的重要转折点,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起点。1978年以来,我国农民法治观念培育经历了准备阶段(1978年——1985年)、起步阶段(1986年——1996年)、展开阶段(1997年——2011年)和新时期(2012年——至今)。脉络的梳理使得培育经验愈加清晰,四十多年来,农民法治观念培育始终把坚持党的领导作为根本遵循;采取“送法下乡”模式,将农村纳入现代法治建设的轨道;紧抓依法治村,建立村民自治制度,为农民践行民主法治观念提供制度平台;坚持德、法共治,发挥思想道德教育在农民法治观念培育的助推作用;开展农村立法、司法、执法建设,注重农村法治建设为农民法治观念培育带来的积极影响。透过历史之境,总结培育经验,为新时代中国农民法治观念培育提供历史参照与借鉴。疑乃思之始,问乃学之端。问题是创新的起点,是实践的指引,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最优良的方法论传统和最鲜明的方法论特征。新时代农民的法治观念既有积极表现,也确实存在不足,主要表现为法律知识不断丰富,但法治认知模糊;法治期待产生,但司法认同度不高;守法观念形成,但依法办事观念欠缺。农民法治观念培育在新时代的开展并非一帆风顺,面临着农民主体性的缺场,“唯培育者为主体”倾向;培育内容多以法律知识为中心,忽视法治的价值内涵;培育多采用单向度灌输式方式,忽视法治实践与交往互动;各培育主体未形成有效合理,农村普法机制运行不畅;农村法治建设不完善,培育微观环境不佳等多维度困境和挑战。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层面全面、深入、辩证地挖掘问题根源,能深化我们对新时代农民法治观念培育本质和规律的认识。研究当前农民法治观念培育的现实抵牾,有利于定位化解矛盾的着力点,为构建新时代农民法治观念培育理路提供现实指引。在这样一个革故鼎新的伟大时代,我们必须顺应时代发展和社会变革的新要求,呼唤农民法治观念培育的回归和彰显,探究新时代中国农民法治观念培育的路向。理论、历史、现实像是三盏明灯,照亮了我们前进的道路。新时代中国农民法治观念培育必须坚持培育的社会主义方向、主体间性原则和本土化原则,以完善农村法治建设、促进农民全面自由发展为根本目标,以提高农民法治认知、强化法治情感体验、增强法治信任、培养法治思维为具体目标,构建多层次培育目标体系。根据农民心理发展特点,农村培育环境与资源,结合农民法治需求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价值取向,培育应采用“唤起民众”式培育法、法治实践体验法、生活化培育法,重点培育农民的法律至上观念、权利保障观念、依法办事观念、权力制约观念。新时代中国农民法治观念培育可遵循以下路径开展:发挥党政的主导作用,扩大社会主体的参与范围,凸出重点农民群体的培育工作,明晰各培育主体责任,共同构建“党政、社会、农民”协同联动的培育大格局;通过完善农民法治观念培育机构设置、加紧队伍建设、强化经费保障、健全评估体系完善农村普法机制,增强法治宣传教育实效;让农民在各类法治活动中,在依法治村的实践中,在纠纷处理解决中深化民主法治实践,提升农民法治体验;通过完善农村法治建设、推进农业现代化大发展、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构建“一核三治”的乡村治理新格局等途径优化新时代中国农民法治观念培育的乡土环境。

杨天[8](2020)在《一个被“遗忘”的教育家 ——袁希涛教育思想与实践研究》文中指出近代中国教育的急剧转型,催生了一大批颇具影响的教育家。但时过境迁,有些当时颇具影响力与号召力的教育家,却很少为后世所了解、知晓乃至研究,袁希涛就是其中的一个代表性人物。他通过个人努力,借助江苏省教育会等平台,在近代义务教育、师范教育、高等教育等诸多方面,都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本研究充分挖掘和整理相关史料的基础上,运用文献分析法、比较研究法、个案研究法以及发生学方法,对于袁希涛在义务教育、师范教育、高等教育等领域的思想与实践进行探讨,对其当代价值予以揭示,并希望以袁希涛为个案,深入分析袁希涛所代表的部分教育家,为后世所忽视、遗忘的原因,以期洞察教育家长久生命力的影响因素。袁希涛是一位较早对我国近代义务教育做出系统讨论并付诸实践的义务教育办理专家,他高度重视义务教育,依据城乡差异主张实施义务教育应因地制宜、循序渐进与因事为制,并强调义务教育的法令、经费、师资保障,以及在义务教育阶段增强对学生职业的陶冶。在师范教育领域,袁希涛是清末书院改制师范的先锋者、民初高师国立化的推行者、高师改大的中立者以及乡村师范的倡导者。在高等教育领域,袁希涛对复旦公学、同济医工学堂以及东南大学等高校的建校与发展都有着极多的关注与支持。这样一位颇具影响力的教育家,却几乎为后人所遗忘,缺乏专门而深入的研究,这与其缺乏独特的思想体系、教育思考与实践“博而不精”以及时代、生命长短、性格因素给予的局限等不无关系,这也值得所有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深思。

丁忠瑞[9](2020)在《八段锦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抑郁状态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临床观察及试验数据总结出八段锦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抑郁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维持性血液透析(MHD)伴抑郁状态的患者共120例,随机分为空白组、对照组、治疗组;空白组予基础治疗;对照组在基础治疗基础上予盐酸氟西汀胶囊20mg/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习练健身气功·八段锦,持续周期为12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有效率、评分及血清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含量,探讨两组病人治疗的有效性。结果:1、基本情况:入组患者共计120例,每组各40例,空白组因患者转其他医院行血液透析治疗,脱落1例;对照组因未按疗程口服药物,脱落2例;治疗组因未习练八段锦次数超过7次,脱落2例;共计115例患者完成全部疗程治疗。2、抑郁状态改善情况比较:治疗后空白组有效率2.56%,对照组有效率84.21%,治疗组有效率97.37%。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与空白组比较,P<0.05,说明八段锦联合药物可改善MHD患者的抑郁状态;对照组与空白组比较,P<0.05,说明药物可改善MHD患者的抑郁状态;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说明八段锦联合药物和药物均可改善MHD患者的抑郁状态,但增练八段锦效果更好。3、HAMD评分比较:治疗后组内比较:空白组治疗前后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治疗前评分为20.03±1.91,治疗后评分降为8.37±2.89,治疗前后比较P<0.05,说明八段锦联合药物可降低MHD患者的HAMD评分;对照组治疗前评分为20.37±2.14,治疗后评分降为12.13±3.43,治疗前后比较P<0.05,说明药物可降低MHD患者的HAMD评分。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对照组分别与空白组比较,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P=0.000<0.05,说明药物、八段锦联合药物均可降低MHD患者的HAMD评分,但增练八段锦效果更显着。4、血清5-HT、NE含量比较:治疗后组内比较:空白组治疗前后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P<0.05,且血清5-HT、NE含量显着升高,说明八段锦联合药物可提高MHD患者血清5-HT、NE水平;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P<0.05,且血清5-HT、NE含量明显升高,说明药物可提高MHD患者血清5-HT、NE水平。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对照组分别与空白组比较,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P=0.000<0.05,说明药物、八段锦联合药物均可提高MHD患者血清5-HT、NE水平,但增练八段锦效果更显着。结论:八段锦对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抑郁状态有明显的改善效果,且可明显提高MHD患者血清5-HT、NE水平,临床治疗有效、安全、经济,值得临床工作者进一步研究及推广。

王珠凤[10](2020)在《论新时期以来的西部生态报告文学》文中研究表明新时期以来的西部生态报告文学是伴随着新时期以来西部生态危机的加重和治理而出现的对西部生态现状进行书写的报告文学。新时期以来,西部生态报告文学家们本着强烈的忧患意识在描绘地域文学景观的基础上,揭示了文学景观的生态意蕴和西部生态特征所导致的苦难现象继而表达了自己的生态诉求。本论文立足于新时期以来的西部生态报告文学文本,采取文本细读法、比较分析法、综合归纳法等方法,将微观研究与宏观研究相结合,试图阐释、归纳、挖掘新时期以来的西部生态报告文学的生态意蕴、苦难意识、美学意义和现实意义本论文除引言部分,分为四个部分:引言部分:概述新时期以来西部生态报告文学的创作,其次介绍新时期以来的西部生态报告文学的研究现状,最后阐释本论文的研究对象。第一部分:引入“文学景观”的概念,分析探讨新时期以来西部生态报告文学中的文学景观所含有的生态意蕴,以此进一步探析创作者借新时期以来西部生态报告文学中的文学景观揭示西部生态危机的目的。第二部分:分析探讨新时期以来的西部生态报告文学中的西部生态特征,即脆弱性、贫困性所导致的苦难现象,阐释新时期以来西部生态报告文学中昭彰的苦难意识。第三部分:分析探讨创作者们在新时期以来西部生态报告文学中从探索生态危机根源的角度出发所进行的思索,阐释新时期以来西部生态报告文学的创作者们作为知识分子的生态诉求。第四部分:对新时期以来的西部生态报告文学进行评价,论述其在生态报告文学地域性上的开拓和图像叙事的文学意义,也揭示新时期以来的西部生态报告文学在提倡生态文明建设当下的现实意义,同时也指出新时期以来西部生态报告文学的不足。结语部分:对本论文的研究内容进行总结,阐明对新时期以来西部生态报告文学研究的意义,陈述新时期以来西部生态报告文学的文学价值及现实价值。

二、关于“知识”的透析与启迪(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知识”的透析与启迪(论文提纲范文)

(1)语文特级教师王崧舟教育智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缘起
    (二)已有的研究及启示
    (三)本文的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四)研究方法
一、教育智慧的界定
二、语文特级教师王崧舟的专业发展历程
    (一) “崭露头角”阶段
    (二) “孤独沉潜”阶段
    (三) “一鸣惊人”阶段
    (四) “开创流派”阶段
    (五) “迈向本真”阶段
三、王崧舟教育智慧的形成基点——诗意语文
    (一)诗意语文聚焦于母语的诗性品质
    (二)诗意语文立足于文本的审美解读
    (三)诗意语文倾向于教学的陶冶功效
四、王崧舟的教育智慧在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的呈现
    (一)有效确立课堂的教学内容,挖掘文本的精神文化意蕴
    (二)灵活运用教学方法,透析静态文字中的动态生命
    (三)巧妙使用教学语言,营造情境以激活学生的想象
    (四)注意调控课堂教学节奏,机智应对课堂复杂情境
五、王崧舟的教育智慧在语文课外学习引导中的呈现
    (一)在国学阅读中传承经典文化
    (二)在地方文化中开发课程资源
    (三)在《爱上语文》中打破对“语文”认识的思维定势
六、对语文特级教师王崧舟教育智慧的思考
    (一)在追求教育智慧的道路上保有一份教育爱
    (二)积淀学识涵养以促进教育智慧的生成
    (三)思考钻研语文以生成语文的教育智慧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致谢

(2)我国影视公益广告创作策略研究 ——以2020年中国广告黄河奖获奖作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s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与价值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外文献综述
        1.3.2 国内文献综述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相关概念界定
        1.5.1 影视公益广告概念的界定
        1.5.2 广告创意策略的含义
        1.5.3 广告表现策略的含义
        1.5.4 ROI广告创意理论
        1.5.5 精细加工可能性理论
2 中国广告黄河奖影视公益广告创作策略研究设计
    2.1 样本概况及选择依据
    2.2 研究维度
        2.2.1 获奖作品的实施主体的类目构建
        2.2.2 获奖作品传达主题的类目构建
        2.2.3 影视公益广告创意层面的类目构建
        2.2.4 影视公益广告的表现层面的类目构建
        2.2.5 影视公益广告的目标受众类目构建
    2.3 编码标准及统计过程
    2.4 数据统计及内容分析
        2.4.1 影视公益广告实施主体梳理及分析
        2.4.2 影视公益广告传达主题梳理及分析
        2.4.3 影视公益广告创意策略梳理及分析
        2.4.4 影视公益广告表现策略梳理及分析
        2.4.5 影视公益广告的目标受众梳理及分析
3 获奖作品创作策略的特征呈现及不足之处
    3.1 获奖作品创意策略层面的特征呈现
        3.1.1 创意主题紧跟时代变化
        3.1.2 叙事视角贴近日常生活
        3.1.3 ROI创意原则的综合运用
    3.2 获奖作品表现策略层面的特征呈现
        3.2.1 充足的广告时长保障公益信息的全面渗透
        3.2.2 紧凑的故事情节确保广告信息的有效表达
        3.2.3 精细加工可能性理论的全面体现
    3.3 获奖作品创意层面存在的不足
        3.3.1 公益广告主题涉及领域有限,缺乏创新内涵
        3.3.2 制作机制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化运作程度较低
        3.3.3 广告情感表达片面,缺乏情绪的全面展现
    3.4 获奖作品表现策略层面的不足
        3.4.1 广告表现形式单一,生动不足刻板有余
        3.4.2 广告语言乏味,削弱影视公益广告沟通效果
        3.4.3 视觉冲击感不足,弱化广告的触达性
4 影视公益广告作品创作的优化策略
    4.1 影视公益广告创意层面提升策略
        4.1.1 广告主题的深入挖掘和创意的更新迭代
        4.1.2 广告运作机制的合理搭建和全面优化
        4.1.3 广告创意的理性说理与感性抒情相互融合
    4.2 影视公益广告表现层面提升策略
        4.2.1 注重表现数字技术的互动效果
        4.2.2 强调广告表现的纯粹性和突出性
        4.2.3 巧妙运用语言和艺术的修辞手法
        4.2.4 合理安排解说词与画面的对应关系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
致谢

(3)《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论文创新与不足
        1.4.1 论文创新
        1.4.2 论文不足
第2章 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念论析
    2.1 概念辨析
        2.1.1 西方传统哲学中关于“理念”的阐释
        2.1.2 中国传统哲学中关于“理念”的阐释
        2.1.3 马克思主义中关于“理念”的阐释
        2.1.4 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阐释
    2.2 内涵揭示
        2.2.1 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前沿争论
        2.2.2 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基本特质
        2.2.3 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理论创新
    2.3 范畴界定
        2.3.1 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本质属性
        2.3.2 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内在规律
        2.3.3 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价值目标
第3章 《形态》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育人目标
    3.1 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关系育人
        3.1.1 “现实的个人”的内涵解析
        3.1.2 “现实的个人”与“共同体”的关系
        3.1.3 思想政治教育推动社会关系育人
    3.2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育人
        3.2.1 “现实的个人”与环境的关系
        3.2.2 思想政治教育在人与环境关系中发挥的作用
        3.2.3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育人创新路径
    3.3 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
        3.3.1 “现实的个人”的主体性与实践的关系
        3.3.2 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体系建设
        3.3.3 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创新路径
第4章 《形态》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理念
    4.1 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理念本质归属
        4.1.1 “意识形态”概念解析
        4.1.2 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理论的思想渊源
        4.1.3 思想政治教育明确意识形态属性
    4.2 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认同体系完善
        4.2.1 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批判路径
        4.2.2 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理论的主要特征
        4.2.3 思想政治教育构建意识形态认同
    4.3 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理性路径建构
        4.3.1 《形态》中蕴含的“意识形态”的主要功能
        4.3.2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发展
        4.3.3 思想政治教育树立意识形态理性
第5章 《形态》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标准
    5.1 思想政治教育揭示价值基础
        5.1.1 资本主义的虚假自由
        5.1.2 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条件
        5.1.3 思想政治教育在揭示价值基础过程中的作用
    5.2 思想政治教育明确价值标准
        5.2.1 《形态》中蕴含的无产阶级价值标准的基本特质
        5.2.2 思想政治教育在构建价值标准过程中的作用
        5.2.3 思想政治教育在弘扬价值标准过程中的路径创新
    5.3 思想政治教育树立价值理想
        5.3.1 《形态》中蕴含的无产阶级价值理想的基本特质
        5.3.2 思想政治教育在树立价值理想过程中的作用
        5.3.3 思想政治教育在树立价值理想过程中的路径创新
第6章 《形态》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时代价值
    6.1 培植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理念
        6.1.1 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创新
        6.1.2 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优化
        6.1.3 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磨砺
    6.2 夯实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立场根基
        6.2.1 巩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
        6.2.2 强化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
        6.2.3 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
    6.3 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理想信念建设
        6.3.1 铸魂育人,筑牢信仰之基
        6.3.2 经典研读,补足精神之钙
        6.3.3 真信笃行,把握思想之舵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4)中药结肠透析对CKD3-5期患者再住院率影响的回顾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临床研究
    1 研究流程图
    2 研究目的
    3 研究对象
    4 临床资料
        4.1 病例来源
        4.2 诊断标准及分期标准
        4.3 纳入标准
        4.4 排除标准
    5 研究方法
        5.1 入选患者
        5.2 患者的分组
        5.3 调查表的设计和符合标准患者病历的查阅
        5.4 随访并完成调查表
        5.5 随访终止标志
    6 统计学方法
    7 研究结果
        7.1 总体情况
        7.2 失访及终止随访患者
        7.3 基线资料分析
        7.4 患者的主要住院原因
        7.5 基础药物治疗组与中药结肠透析组再住院率比较
        7.6 影响患者再住院率的因素分析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慢性肾脏病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1 现代医学对慢性肾脏病的认识
        1.1 慢性肾脏病概述
        1.2 慢性肾脏病的诊断标准
        1.3 CKD的临床分期
        1.4 CKD的临床表现
        1.5 CKD的常见并发症
        1.6 CKD的治疗
    2 祖国传统医学对慢性肾脏病的认识
        2.1 病名沿袭
        2.2 病因病机及治则
    3 中药结肠透析治疗慢性肾脏病的研究进
        3.1 中药结肠透析疗法的应用背景
        3.2 中药结肠透析的历史渊源
        3.3 中药结肠透析的中西医理论依据
        3.4 中药结肠透析治疗慢性肾脏病的临床应用
    4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5)扬州市社区建设血液透析中心政策执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3 研究目标和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1.4.2 研究方法
    1.5 创新尝试与研究难点
        1.5.1 创新尝试
        1.5.2 研究难点
第2章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血液透析中心
        2.1.2 社区血液透析中心
        2.1.3 政策执行
    2.2 理论基础
        2.2.1 政府失灵理论
        2.2.2 福利多元化理论
        2.2.3 史密斯政策执行模型理论
第3章 扬州市社区建设血液透析中心政策执行现状
    3.1 政策梳理: 扬州市社区建设血液透析中心政策发展历程
        3.1.1 我国社区建设血液透析中心政策演变
        3.1.2 扬州市社区建设血液透析中心现行政策分析
    3.2 质性访谈:扬州市社区建设血液透析中心政策执行机构现状
        3.2.1 中心建设和合作情况
        3.2.2 中心规模和工作人员情况
        3.2.3 中心运营和监管情况
    3.3 问卷调查:扬州市社区建设血液透析中心政策目标群体现状
        3.3.1 调查问卷设计
        3.3.2 问卷调查过程
        3.3.3 调查结果分析
    3.4 宏观视野:扬州市社区建设血液透析中心政策外部环境现状
        3.4.1 政治环境
        3.4.2 经济环境
        3.4.3 社会环境
第4章 扬州市社区建设血液透析中心政策执行存在问题和原因分析
    4.1 扬州市社区建设血液透析中心政策执行问题的表现
        4.1.1 政策设计存在不足
        4.1.2 政策执行机构存在问题
        4.1.3 目标群体对政策认识不足
        4.1.4 政策环境存在障碍
    4.2 扬州市社区建设血液透析中心政策执行问题的成因分析
        4.2.1 政策本身的缺陷
        4.2.2 执行主体的复杂性
        4.2.3 目标群体的特殊性
        4.2.4 政策环境的限制
第5章 扬州市社区建设血液透析中心政策执行完善对策
    5.1 国内外社区建设血液透析中心的经验和启示
        5.1.1 美国DaVita公司
        5.1.2 德国费森尤斯集团
        5.1.3 山东威高集团
        5.1.4 启示
    5.2 完善社区建设血液透析中心政策执行的对策
        5.2.1 理想化政策视角下政策优化对策
        5.2.2 执行主体视角下执行人员综合素质提高措施
        5.2.3 目标群体视角下社区血液透析中心自身建设措施
        5.2.4 政策环境视角下社会保障机制完善措施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透析患者对扬州市社区建设血液透析中心认知及接受状况调査问卷
附录二 访谈框架(对象:扬州市社区血液透析中心监管人员)
附录三 访谈框架(对象:扬州市社区血液透析中心负责人)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6)公民生态道德养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研究意义
        0.1.1 公民生态道德养成的理论意义
        0.1.2 公民生态道德养成的实践意义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0.2.1 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0.2.2 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0.3 思路与结构框架图
        0.3.1 本文的研究思路
        0.3.2 结构框架图
    0.4 研究方法
    0.5 创新之处与难点
        0.5.1 本文研究的创新点
        0.5.2 研究的难点
第一章 公民生态道德养成的形成基础
    1.1 公民生态道德养成的理论基础
        1.1.1 公民身份理论
        1.1.2 道德自觉思想
        1.1.3 马克思主义生态实践观
        1.1.4 生态整体主义思想
        1.1.5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
    1.2 公民生态道德养成的实践基础
        1.2.1 主体性复归是公民自觉生态道德养成的前提
        1.2.2 生态危机使得公民生态道德养成成为必然
    1.3 公民生态道德养成的历史嬗变
        1.3.1 以“顺天而行”为特征的朴素直觉时期
        1.3.2 以“主体性”和“他者性”为特征的主客二分时期
        1.3.3 以“主体间性”为特征的双向关系时期
第二章 公民生态道德养成的内涵与特征
    2.1 公民生态道德养成的内涵阐释
        2.1.1 以“生态公民”为主体的关系剖析
        2.1.2 以“生态觉悟”为核心的素养培育
        2.1.3 以“道德养成”为目标的生态模式
    2.2 公民生态道德养成的特征
        2.2.1 多元性特征
        2.2.2 引导性特征
        2.2.3 实践性特征
    2.3 公民生态道德养成的主要困境
        2.3.1 由“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之争”引出的价值认知困境
        2.3.2 由“道德能否习得或何以习得”造成的规范引导困境
        2.3.3 由“公民与自然沟通的不搭界问题”导致的实践操作困境
第三章 公民生态道德养成的认知进路
    3.1 从认知角度分析公民生态道德养成的必要性
        3.1.1 公民生态道德养成的历史困境
        3.1.2 公民生态道德的认知现状堪忧
        3.1.3 公民生态道德养成的认知内容
    3.2 觉悟式公民生态道德养成观的内涵
        3.2.1 觉悟概念的层次划分
        3.2.2 和谐觉悟——公民生态道德养成的总体目标
        3.2.3 过程觉悟——公民生态道德养成的内在心态
        3.2.4 递进觉悟——公民生态道德养成的信心表征
    3.3 觉悟式公民生态道德养成观的作用
        3.3.1 “思考性觉悟”之于公民生态道德养成价值认知困境的作用
        3.3.2 “学习性觉悟”之于公民生态道德养成规范引领困境的作用
        3.3.3 “实践性觉悟”之于公民生态道德养成实践操作困境的作用
第四章 公民生态道德养成的规范进路
    4.1 四种公民生态道德观的源起及内涵
        4.1.1 个人主义生态观
        4.1.2 合理利己主义生态观
        4.1.3 无差别利他主义生态观
        4.1.4 有差别利他主义生态观
    4.2 四种公民生态道德观之养成剖析
        4.2.1 四种公民道德观之养成优劣势透析
        4.2.2 四种公民生态道德观之养成难易度分析
    4.3 公民生态道德养成的立场
        4.3.1 合理利己立场
        4.3.2 他者不伤害立场
        4.3.3 多思慎行立场
    4.4 公民生态道德递进养成步骤
        4.4.1 生态警觉——生态交往初期的公民生态道德
        4.4.2 不伤害原则——无利益冲突时的公民生态道德
        4.4.3 为他者着想——有利益冲突时的公民生态道德
        4.4.4 无私为他者——公民生态道德的最高标准
第五章 公民生态道德养成的实践进路
    5.1 公民生态道德养成的实践渊源与范式确立
        5.1.1 实践异化与生态危机
        5.1.2 旧有实践路径梳理与分析
        5.1.3 辩证式公民生态道德实践范式内涵
    5.2 从“己”出发的公民生态道德养成内在路径
        5.2.1 公民生态道德养成的内在困境——主客不可通约
        5.2.2 主客不可通约困境的应对路径——移情策略
        5.2.3 移情策略在生态领域的具体应用
        5.2.4 公民生态道德的移情递进养成模式
    5.3 从“他”出发的公民生态道德养成外在路径
        5.3.1 公民生态道德养成的外在因素及其作用
        5.3.2 公民生态道德养成外在路径的核心内容
        5.3.3 公民生态道德养成外在路径的主要方式
        5.3.4 公民生态道德的教育递进养成模式
    5.4 从“和谐”出发的公民生态道德养成综合路径
        5.4.1 “己+他”式个体公民生态道德实践养成
        5.4.2 全面自由发展式公民生态道德实践养成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7)新时代中国农民法治观念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综述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创新之处
第2章 新时代中国农民法治观念培育的基本问题概说
    2.1 法治观念的透析
        2.1.1 法治观念的界定
        2.1.2 法治观念的结构
    2.2 新时代农民法治观念培育的界定
        2.2.1 农民法治观念培育的含义
        2.2.2 农民法治观念培育的要素
        2.2.3 农民法治观念培育的机理
        2.2.4 农民法治观念培育的新时代际遇
    2.3 新时代农民法治观念培育的思想溯源
        2.3.1 理论根基:马克思主义的相关理论
        2.3.2 文化基因:中国农民培育的相关理论
        2.3.3 西学借鉴:西方法治教育的相关理论
第3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民法治观念培育的历史回溯
    3.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民法治观念培育的历史进程
        3.1.1 农民法治观念培育的准备阶段(1978 年——1985 年)
        3.1.2 农民法治观念培育的起步阶段(1986 年——1996 年)
        3.1.3 农民法治观念培育的展开阶段(1997 年——2011 年)
        3.1.4 农民法治观念培育的新时期(2012 年——至今)
    3.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民法治观念培育的经验总结
        3.2.1 党的领导是农民法治观念培育的根本遵循
        3.2.2 “送法下乡”是农民法治观念培育的主要模式
        3.2.3 村民自治为农民践行民主法治观念提供了制度平台
        3.2.4 思想道德教育是农民法治观念培育的助推器
        3.2.5 注重农村法治建设为农民法治观念培育带来的积极影响
第4章 新时代中国农民法治观念培育的现实检视
    4.1 新时代中国农民法治观念培育的实效
        4.1.1 法律知识不断丰富,但法治认知模糊
        4.1.2 法治期待产生,但基层司法认同度不高
        4.1.3 守法观念形成,但依法办事观念欠缺
    4.2 新时代中国农民法治观念培育中存在的问题
        4.2.1 农民法治观念培育呈现“唯培育者主体”倾向,农民主体性缺场
        4.2.2 农民法治观念的培育以法律知识为中心,忽视了法治的价值内涵
        4.2.3 农民法治观念多采用单向度灌输式培育,法治实践与交往互动重视不足
        4.2.4 农民法治观念培育未形成有效合力,农村普法机制运行不畅
        4.2.5 农村法治建设不完善,农民法治观念培育的微观环境不佳
    4.3 新时代中国农民法治观念培育困境的根源剖析
        4.3.1 社会层面:“半熟人社会”的乡土社会结构
        4.3.2 经济层面:“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利弊考量
        4.3.3 政治层面:“非利益捆绑”的村镇关系
        4.3.4 文化层面:传统乡土法文化的掣肘
第5章 新时代中国农民法治观念培育的基本对策
    5.1 新时代中国农民法治观念培育的原则
        5.1.1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5.1.2 坚持主体间性原则,凸显农民主体地位
        5.1.3 坚持法治观念培育与乡村“本土资源”相结合
    5.2 新时代中国农民法治观念培育的目标
        5.2.1 全局性的根本培育目标安排
        5.2.2 系统性的具体培育目标设定
    5.3 新时代中国农民法治观念培育的内容
        5.3.1 以农民需求为导向的法律法规普及
        5.3.2 凸出对法治价值内容的教育与引导
    5.4 新时代中国农民法治观念培育的方法
        5.4.1 “唤起民众”式培育法
        5.4.2 法治实践体验法
        5.4.3 生活化培育法
    5.5 新时代中国农民法治观念培育的具体路径
        5.5.1 明晰培育主体,推进党政、社会、农民协同联动
        5.5.2 完善农村普法机制,增强法治宣传教育实效
        5.5.3 深化农民法治实践,提升农民法治体验
        5.5.4 优化农民法治观念培育环境,营造良好氛围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附录一:新时代农民法治观念状况调查问卷
附录二:新时代农民法治观念培育访谈提纲

(8)一个被“遗忘”的教育家 ——袁希涛教育思想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1.1 顺应时代发展与教育改革的需求
        1.1.2 开拓教育史学科研究视角的需要
        1.1.3 深入拓展研究袁希涛的有益尝试
        1.1.4 个人思考与兴趣指引的研究方向
    1.2 研究综述
        1.2.1 对民国教育史的研究虽成果丰硕但仍有薄弱环节
        1.2.2 对民国教育家的研究尚集中在少数知名教育家上
        1.2.3 对袁希涛教育思想和实践的系统研究有待深入
        1.2.4 我国关于教育人物研究的史学理论与方法综述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概念界定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分析法
        1.5.2 比较研究法
        1.5.3 个案研究法
        1.5.4 发生学方法
    1.6 研究创新点与难点
        1.6.1 研究创新点
        1.6.2 研究难点
第二章 袁希涛教育思想与实践的产生背景
    2.1 时代背景
        2.1.1 社会背景:寻求救亡之路的强动力
        2.1.2 社会思潮:明确教育救国的催化剂
        2.1.3 清末教育改革:激发思想实践的大环境
    2.2 个人成长背景
        2.2.1 家庭环境塑造思想肌骨
        2.2.2 教育经历丰盈思想血肉
第三章 袁希涛与近代义务教育
    3.1 袁希涛的义务教育思想与实践
        3.1.1 远见卓识:重视义务教育
        3.1.2 通权达变:酌谋义务教育
        3.1.3 虑无不周:保障义务教育
        3.1.4 敦本务实:注重实用技能
    3.2 袁希涛义务教育思想与实践的当代价值
        3.2.1 义务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需要因地制宜
        3.2.2 义务教育的发展需要强化普职融通
        3.2.3 义务教育的发展要注意发挥民间力量
第四章 袁希涛与近代师范教育
    4.1 袁希涛的师范教育思想与实践
        4.1.1 初识师范:书院改制师范的先锋者
        4.1.2 重视师范:高师国立化的推行者
        4.1.3 改革师范:高师改大的中立者
        4.1.4 普及师范:乡村师范的倡导者
    4.2 袁希涛师范教育思想与实践的当代价值
        4.2.1 对我国当代高等师范院校转型发展的重要启示
        4.2.2 对我国当前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启迪
第五章 袁希涛与近代高等教育
    5.1 袁希涛的高等教育实践
        5.1.1 仗义疏财:协助马相伯另建复旦公学
        5.1.2 急公好义:扶危救困“同济”于水火之中
        5.1.3 鞠躬尽瘁:尽一己之力协办东南大学
    5.2 袁希涛高等教育实践的当代价值
第六章 反思:被时代“遗忘”的袁希涛
    6.1 袁希涛被时代“遗忘”的原因
        6.1.1 德、功、言的抗衡:思想是永恒的力量
        6.1.2 “狐狸”与“刺猬”的角力:专业是根本的支撑
        6.1.3 现实与理想的对峙:无法应对的不可抗力
    6.2 具有长久生命力的教育家应当具备的因素
        6.2.1 志存高远与坚守初心
        6.2.2 思想建树与实践成果
        6.2.3 既是“刺猬”,也是“狐狸”
        6.2.4 强健体魄与高尚人格
    6.3 重提被时代“遗忘”的袁希涛的意义
        6.3.1 袁希涛具有普遍性
        6.3.2 袁希涛具有特殊性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袁希涛大事年表(1866-1930)
附录二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9)八段锦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抑郁状态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引言
文献综述一
文献综述二
1.一般资料
2.研究内容
3.统计学方法
4.结果
5.讨论
结论
本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个人简历

(10)论新时期以来的西部生态报告文学(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新时期以来西部生态报告文学的创作概述
    (二)新时期以来西部生态报告文学的研究现状
    (三)本论文的研究对象、目标与方法
        1.本论文的研究对象
        2.本论文的研究目标及方法
一、文学景观的生态意蕴
    (一)西部自然景观的生态意蕴
        1.严酷的气候
        2.被破坏的自然
    (二)西部文化景观的生态意蕴
        1.历史古迹的生态幽思
        2.宗教中蕴含的生态文化启示
二、西部生态与苦难书写
    (一)生态脆弱性与苦难书写
    (二)贫困恶性循环与苦难书写
三、作家的生态诉求
    (一)对历史的审视
    (二)对现实的批判
    (三)情感诉求:诗意地栖居
四、意义及不足
    (一)文学意义
        1.加强了生态报告文学的地域性
        2.彰显了图像叙事的艺术魅力
    (二)现实意义
        1.对于大众的教育警示作用
        2.对于执政者给出提示和决策参考
    (三)不足
结语
参考文献
    着作类
    学位论文类
    期刊论文类
    报纸文章类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四、关于“知识”的透析与启迪(论文参考文献)

  • [1]语文特级教师王崧舟教育智慧的研究[D]. 陈耀婷.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1)
  • [2]我国影视公益广告创作策略研究 ——以2020年中国广告黄河奖获奖作品为例[D]. 刘慧洁. 河北经贸大学, 2021(12)
  • [3]《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研究[D]. 庞雨荟. 吉林大学, 2020(01)
  • [4]中药结肠透析对CKD3-5期患者再住院率影响的回顾性分析[D]. 武爱杰.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0(03)
  • [5]扬州市社区建设血液透析中心政策执行研究[D]. 徐骏. 扬州大学, 2020(05)
  • [6]公民生态道德养成研究[D]. 赵唱. 山西大学, 2020(12)
  • [7]新时代中国农民法治观念培育研究[D]. 李丽. 武汉理工大学, 2020(01)
  • [8]一个被“遗忘”的教育家 ——袁希涛教育思想与实践研究[D]. 杨天. 江南大学, 2020(01)
  • [9]八段锦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抑郁状态的影响[D]. 丁忠瑞.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20(09)
  • [10]论新时期以来的西部生态报告文学[D]. 王珠凤.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标签:;  ;  ;  ;  ;  

“知识”的分析与启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