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纵谈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的演奏家(论文文献综述)
高玉燊[1](2020)在《《我和我的钢琴》儿童四手联弹教材研究》文中提出钢琴四手联弹在钢琴教学过程中,是培养学生合作演奏、多声部思维等能力的有效方式。在西方钢琴四手联弹教学内容从儿童入门就开始涉及,且编有系统的儿童钢琴四手联弹教材。我国钢琴四手联弹起步较晚,进入21世纪后,钢琴四手联弹才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和推广,相关作品的创作和编写也日益增多。就当代而言国内儿童四手联弹的教学还未能与西方一样体系化,更多的是依据教师对四手联弹演奏形式的喜好以及对相关教材的熟悉来安排教学,因此,教学中的“零敲碎打”“东一榔头西一棒子”比比皆是,笔者认为,这种现象与目前我国缺少体系性的儿童钢琴四手联弹教材有一定联系。本文对沃特曼和海屋德编着的《我和我的钢琴》儿童四手联弹教材进行研究,从而借鉴学习英国儿童四手联弹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本文第一部分,对中西儿童钢琴四手联弹教材历史进行概述,内容包括多个时期演奏活动、作品创作等;第二部分,对《我和我的钢琴》儿童四手联弹教材编着的背景进行分析,首先对英国的音乐教育背景进行研究,再到英国教育在沃特曼所编写教材中的体现;第三部分,对《我和我的钢琴》儿童四手联弹教材进行具体分析,对编者的教学理念、教材的内容及特色进行分析;第四部分,《我和我的钢琴》儿童四手联弹教材对我国四手联弹教学与教材编写的启示。希望《我和我的钢琴》儿童四手联弹教材能够被更多的老师所认知,为培养儿童钢琴综合演奏能力尽微薄之。
马艳霖[2](2019)在《论钢琴重量弹奏法的重要性——以贝多芬奏鸣曲为例》文中提出钢琴演奏以流畅的旋律、动听的音色、情感的表达作为根本,如果钢琴声音干枯,就难以表达宽阔的境界,如果钢琴声音过于猛烈,就难以表现钢琴音色的柔和美妙,难以打动听者的内心。因此,钢琴技巧的使用非常重要,本文重点研究钢琴演奏中的重量弹奏法。它可以将声音"明亮""圆润"、"柔美"等特征结合起来,实现作品情感的表达,增强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基于此,本文研究中,将从多个角度综合分析"重量弹奏"的重要性。以贝多芬奏鸣曲为例,重点分析贝多芬奏鸣曲中重量弹奏法的运用。从减少弹奏者体力的消耗、实现力度与旋律的结合、实现力度与速度的结合、增强乐曲情感表现等角度,阐述重量弹奏的实用意义。
马艳霖[3](2019)在《浅析钢琴演奏中的触键方法》文中认为在钢琴演奏中,触键方法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要弹好一部好的音乐作品,除了完成对于音乐原作的忠实体现,另外应不断加强钢琴演奏中的技术技巧,而对于技术技巧的完美展现关键在于能否良好地运用触键方法。
宋钰琦[4](2017)在《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的力度研究》文中指出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中最具有代表性的特点就是力度的转变,所以其作品呈现才愈加充斥对比,呈现出其热烈情感的迸发。历史上各类钢琴音乐之中,用力度对比和变化来呈现思想内涵贝多芬首推一指,只有对力度进行深刻研究,才能够在贝多芬奏鸣曲演奏中更进一步。
焦月[5](2017)在《论贝多芬“贵族情结”的演绎和超越》文中认为本文通过对贝多芬与贵族之间(学生、朋友、艺术保护人)的交往态度和贝多芬作品创作的背景,心理状态,以及呈献。从心理学的角度结合音乐本体探析贝多芬“贵族情结”的形成、演绎。以及如何利用“贵族情结”的心理爆发转化为笔下流淌的音符,超越心中对世俗的愤恨,站在对全人类及宇宙思考的高度写下流传千年的音乐巨作。全文由四部分组成:一、“德国背景”,简要从政治、经济、文化、音乐四个方面介绍贝多芬所处时代的社会状况,考证贝多芬音乐创作的思想起源及音乐赞助制度的发展;二、“情结”学说,主要介绍了荣格提出的“情结”学说的形成、结构、功能以及爆发后对艺术创作的重要影响;三、“贵族情结”的演绎,旨在阐述贝多芬“贵族情结”产生后,如何表现在他的生活(包括亲情、友情、爱情、生活习性)还有作品当中的。四、“贵族情结”的超越,这是本文的重中之重,力图从贝多芬的作品中挖掘“贵族情结”爆发后转换到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对“英雄主义”、“宗教主义”追求的超越,以及康德哲学对贝多芬创作的影响。此章节先是对贝多芬音乐创作的重要领域作品进行全面细致的文本分析,包括旋律,调式,和声,曲式,对位等音乐本体研究。其次结合相关文献资料主要是针对社会学,心理学领域,对贝多芬“贵族情结”的创作动机进行初探。作为德国人的贝多芬,他的音乐受到当时社会文化思想背景的影响,加上他所处的环境下诞生了“贵族情结”。也正是因为贝多芬充分的利用了情结的爆发,把对现实世界的不满和思考化为音乐语言,这就是他的超越所在。当代西方音乐史的研究,需要我们用一种发展的、具有普遍意义的观念看待问题,要求我们客观而全面的认识和理解历史。认识到“作为普通人的作曲家”的平凡,和“作为作曲家的普通人的”伟大。我们只有从更大的范围、更多的方面了解一个作曲家的成才过程,才能够更准确的理解和诠释他的音乐,从而获得充分的美的享受。
刘传行[6](2016)在《贝多芬c小调奏鸣曲Op.13作品与演奏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路德维希·凡·贝多芬是着名的作曲家和钢琴家。他创作的音乐作品不仅在数量上惊人,而且几乎涵盖了所有的音乐体裁,由于贝多芬在音乐创作上取得了巨大成就,因此享有“乐圣”的尊称。他创作的32首钢琴奏鸣曲是钢琴音乐的巅峰之作,贝多芬把钢琴奏鸣曲体裁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并且也为以后作曲家的创作提供了参考。论文以贝多芬32首奏鸣曲中的c小调奏鸣曲Op.13作为研究对象,该首作品是贝多芬早期钢琴奏鸣曲创作的经典之作,有很大的代表意义。作品创作于1797年至1798年,当时身受耳聋折磨的贝多芬把这首作品取名为“悲怆”。作品表现了贝多芬对不公平命运的愤慨和不公平社会的强烈不满,同时也反映出贝多芬对自由、平等的追求和美好生活的向往。论文通过对作品的创作背景、曲式结构、创作特征等进行分析研究,总结出贝多芬在早期创作钢琴奏鸣曲时所运用的创作手法,并且归纳贝多芬在当时社会背景下的创作思路,挖掘c小调奏鸣曲Op.13作品的内涵,并且为演奏和教学提供有价值的理论依据和参考。本篇论文由引言和中间四个章节组成。第一章包括贝多芬的艺术生平、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的创新和不同时期的特点以及c小调奏鸣曲Op.13的创作背景;第二章主要对c小调奏鸣曲Op.13的曲式结构进行分析,第一乐章是奏鸣曲式,第二乐章是回旋曲式,第三乐章是奏鸣回旋曲式;第三章对c小调奏鸣曲Op.13的创作手法加以分析,主要包括主题特征、和声特征以及调式调性特征、曲式结构特征和情感特征的分析;第四章主要对c小调奏鸣曲Op.13的演奏作细致的分析。结论中全面概括了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艺术成就以及对后世的影响。
徐璨[7](2015)在《鲁道夫·塞尔金演奏与教学初探》文中提出鲁道夫·塞尔金(Rudolf Serkin,1903-1991)是美籍奥地利钢琴家,他演奏的深刻性可算是20世纪中叶钢琴家中的佼佼者。不仅在独奏方面,在与小提琴家阿道夫·布什合作的室内乐演奏,也是乐迷心中不可替代的经典。鲁道夫·塞尔金除了是一位卓越的钢琴演奏大师,在任职柯蒂斯音乐学院钢琴系主任期间,培养了一批新一代的优秀钢琴家,如艾斯托名(Istomin,Eugene),拉莱多(Laredo,Ruth),李普金(Lipkin,Seymour)等等。鲁道夫·塞尔金无论在演奏曲目,演奏技术,演奏风格,技巧的训练和教学上都有独到的理念,这些都使得他在绚烂多姿的演奏流派中独树一帜。对于不朽大师的演奏与教学,甚至艺术生活的研究,更有助于我们理解钢琴演奏的深刻内涵,把握作品的演奏风格,调整自己的演奏技术。
朱珣[8](2011)在《如何演奏贝多芬《降E大调第二十六奏鸣曲“告别”》OP.81a》文中提出路德维希·凡·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 1770-1827),是德国伟大的作曲家。他创作的32首钢琴奏鸣曲在钢琴艺术史中占有独一无二的位置,他把钢琴奏鸣曲这一形式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峰,提高了钢琴奏鸣曲的艺术表现力。他的钢琴奏鸣曲是每位学琴者的必修课程,也是钢琴家的必演曲目。本文通过内容分析法、谱例分析法,以贝多芬钢琴奏鸣曲中的《降E大调第二十六钢琴奏鸣曲“告别”》Op.81a为对象,对其结构特征进行较为深入的理论分析,并综合自己演奏的实践,对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的演奏进行了分析,最终,希望能借此加深对贝多芬奏鸣曲的理解,以提高演奏水平,解决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并能更充分的体会、洞察贝多芬的音乐风格和其中蕴含深刻的思想性。全文主要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的历史地位、不同的创作阶段和概况。第二部分主要阐述《降E大调第二十六钢琴奏鸣曲“告别”》Op.81a的创作背景和结构分析,并对每一章都进行了较详尽的内容分析和谱例分析。第三部分则结合《降E大调第二十六钢琴奏鸣曲“告别”》Op.81a从力度与音色、节奏与速度和踏板的运用等方面对贝多芬钢琴奏鸣曲进行演奏分析。第四部分对本曲的演奏版本进行比较,进一步细化了对贝多芬中期钢琴奏鸣曲演奏的理解。
赵云[9](2010)在《文化视域中的中国当代钢琴教育》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基于“文化”、“人”、“教育”三者间相互影响的密切关系,试图以文化的视角对当代中国钢琴教育以及在其基础上产生的当代钢琴文化进行正反两方面的辨证思考。对于当今中国钢琴文化呈现的缺失与不足,试图探讨其文化原因并给予相应的钢琴教育解决之道。全文由五章构成。第一章旨在从横向、空间的角度探析“文化”、“教育”、“人”三者间相互影响的密切关系,提出“文化一人一教育”这一本文研究的基本框架。第二章则在第一章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具体地揭示文化与钢琴教育间的相互作用机制。笔者认为这种相互作用一方面表现为文化对钢琴教育作用的全面性与潜在性,另一方面钢琴教育也同样通过选择、传播与创新来作用于文化。第三章将此三者间的关系放入历史进程中加以梳理与思考,研究通常分为两个过程:其一为社会文化通过对人的影响从而对钢琴教育在形式方面的影响(文化→人→钢琴教育),其二为通过钢琴教育活动进而对中国钢琴文化方面产生的影响(钢琴教育→人→钢琴文化)。第四章与第五章是全文的重点章节,在这里对当代中国钢琴教育进行了正反两方面的探讨与研究。第四章主要分析有利的社会文化环境为钢琴教育带来的较好影响,以及在此基础上中国钢琴文化呈现出的繁荣发展面貌。第五章则反观中国钢琴文化盛态下的一些令人担忧之现象,探解影响这些现象的文化之源。通过对现象的分析,笔者认为“实用主义”文化是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而钢琴教育的可行性解决之道是可以通过影响“人”的价值取向以及行为品质来实现对“实用主义”文化的反作用。最后,笔者在总结全文后得出以下结论:首先,在社会文化的影响下,中国钢琴教育在历史进程中的发展形态是螺旋式上升的发展形态。因此,无论面对当今钢琴文化中呈现的可喜成绩还是不足缺憾,都应始终保持客观自信的态度来面对中国钢琴教育事业的未来。其次,在“文化”“人”“教育”三者间,“人”是作为链接“文化”与“教育”二者的中介与基础而存在的。因此,只要心中存在着纯净的灯塔之光,即有希望使文化和教育沿着健康的态势发展。最后,对于钢琴教育面临的困境,笔者认为应通过对钢琴教育根本目的的再审视,明确钢琴教育的重要意义在于对人心灵的指引而非单纯的知识传输,只有这样才能使钢琴教育脱离当今一些社会文化带来的困扰,从而达到更高的境界。
戴俊超[10](2010)在《20世纪上半叶中国音乐社团概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以加世纪上半叶的“中国音乐社团”为研究对象,旨在通过分析相关史料,从社团活动的侧面来了解、透视中国近现代音乐走向现代化的过程及特点。本论文的指导思想是,把此间的音乐社团发展史,归入20世纪上半叶中国社会变迁和中西音乐文化冲突、融合的大背景之下作一个整体观察。在研究方法上,本论文重在对于史料的搜集与整理,对于建立在史料分析基础之上的必要评价,也是力隶‘以史带论”。本论文除‘绪论”与“结语”部分外,正文凡八章,可分为三个部分。本论文的第一部分为前二章:第一章“步履维艰的说唱音乐班社”、第二章“凝练国粹的戏曲社团”与第三章“移步换形的传统器乐社团”,主要讨论中国传统班社在中西音乐文化融合的大背景之下的进展情况。其中,说唱音乐班社根据历史擅变过程分为帮会性质的“三皇会,与“长春会”、行会性质的“光裕社”与“润余社”、改良性质的改进会与研究会、顺应世变的救国会与宣传队等;对于中国戏曲音乐社团也是按照历史发展轨迹来叙述,分为清末皇家剧团、传统科班与戏班、民初戏曲改良组织与以民主化、大众化为基础的剧团等部分来叙述;对于中国传统器乐社团,提出了中国传统器乐社团三分法:1、自娱型,2、风俗型,3、专业演出型,此外,还对此间致力于‘国乐改进”的大同乐会与国乐改进社,进行单独的考察。第二部分为第四章和第五章,以西乐东渐为特征的新音乐社团为研究对象:第四章‘自西租东的新音乐社团”,第一节按照历史线索将起源于留日学生中的音乐讲习会作为新音乐社团之滥筋,第二节将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成立于知识阶层的乐友社、乐艺社与音乐艺文社作为一个整体来考察,第三节对此间流行音乐社团的发展情况进行历史透视,第四节叙述西洋管弦乐队在中国创立与发展历史。第五章“复兴乐教的音乐教育社团”,对此间与音乐教育密切相关的音乐社团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第一节将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作为音乐教育社团来考察,认为其主要功绩在于使得专业音乐教育在中国高等教育系列占有一席之地;第二节以江西省推行音乐教育委员会为叙述对象,考察其音乐活动的特点与历史意义:第三节以大中学校课余音乐社团为研究对象,来考察这些社团对于当时促成社会音乐风尚的实际影响:第四节以上海音乐教育协进会为研究对象,考察建国前夕上海音乐教育的基本状况。第三部分为第六章、第七章和第八章。第六章“与意识形态相关的音乐社团”,主要研究在左翼音乐运动、新音乐运动、抗日救亡运动以及军旅音乐活动中的音乐社团的发展情况;第七章“文化团体中的音乐组织”,以隶属于戏剧、文学以及广播电台组织的音乐社团为例,考察此间音乐社团与文化团体的互动与关联;第八章“侨民音乐社团”,主要对外国侨民在中国组建的音乐社团以及中国侨民在外国组织的音乐社团的发展历史进行大致的分析与归理。本论文的结语部分是对全文基本内容的概括,旨在对此间音乐社团的历史、文化特征与流变过程做一全面总结与归纳。
二、纵谈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的演奏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纵谈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的演奏家(论文提纲范文)
(1)《我和我的钢琴》儿童四手联弹教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的意义与目的 |
1.研究的意义 |
2.研究的目的 |
(二)国内外文献研究现状 |
1.研究对象的相关概念界定 |
2.国外文献研究现状 |
3.国内文献研究现状 |
4.文献评述 |
(三)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四)研究的创新之处 |
一、中西儿童钢琴四手联弹教材历史沿革 |
(一)西方儿童钢琴四手联弹教材概述 |
1.文艺复兴时期 |
2.古典主义时期 |
3.浪漫主义时期 |
4.20 世纪以后 |
(二)中国儿童钢琴四手联弹教材概述 |
1.中国儿童钢琴四手联弹教材早期形态 |
2.当代中国儿童钢琴四手联弹教材运用现状 |
二、《我和我的钢琴》儿童四手联弹教材编着背景 |
(一)英国儿童音乐教育 |
1.重视儿童音乐兴趣的培养 |
2.重视儿童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
3.重视儿童音乐创造性的培养 |
(二)英国音乐教育在《我和我的钢琴》儿童四手联弹教材中的体现 |
三、《我和我的钢琴》儿童四手联弹教材分析 |
(一)教学理念 |
1.对音乐结构模式认知能力的培养 |
2.注重儿童音乐想象力的培养 |
3.重视钢琴独奏与重奏综合能力的培养 |
4.钢琴教育与音乐审美教育相结合 |
(二)《我和我的钢琴》儿童四手联弹教材内容分析 |
1.整体布局分析 |
2.儿童四手联弹教材知识点分析 |
(三)教材特色 |
1.听觉训练贯穿其中 |
2.曲目风格多样 |
3.音乐想象力的培养 |
(四)《我和我的钢琴》儿童四手联弹教学分析 |
1.《我和我的钢琴》儿童钢琴四手联弹教材第一册教学分析 |
2.《我和我的钢琴》儿童四手联弹教材第二册教学分析 |
四、《我和我的钢琴》教材对我国儿童钢琴四手联弹教学与教材编写的启示 |
(一)对教师教学的启示 |
(二)对教材编写的启示 |
(三)对学生学习的启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2)论钢琴重量弹奏法的重要性——以贝多芬奏鸣曲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重量弹奏法概述 |
(一) “重量”的概念 |
(二) 重量弹奏法 |
二、重量弹奏法在贝多芬奏鸣曲中的运用 |
(一) 早期贝多芬奏鸣曲中的重量弹奏法 |
(二) 中期贝多芬奏鸣曲中的重量弹奏法 |
(三) 晚期贝多芬奏鸣曲中的重量弹奏法 |
三、重量弹奏法的重要性 |
(3)浅析钢琴演奏中的触键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一、触键方法的基本定义 |
二、触键方法的重要性 |
三、钢琴演奏中的几种触键方法 |
(一) 非连奏法 |
(二) 重量弹奏法 |
(三) 连奏 |
(四) 指力触键 |
(五) 手力触键 |
(六) 全臂触键 |
四、结语 |
(4)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的力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贝多芬生平概述 |
二、力度变化 |
三、力度与艺术展现 |
四、结语 |
(5)论贝多芬“贵族情结”的演绎和超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第一章、德国背景 |
1.1 经济背景 |
1.2 文化背景 |
1.3 音乐背景 |
1.4 贵族赞助制度 |
第二章、“情结”学说 |
2.1“情结”学说的定义 |
2.2 "情结”学说的结构 |
2.3“情结”学说的功能 |
2.4“情结”学说的爆发 |
第三章、“贵族情结”的演绎 |
3.1 有关贝多芬研究简述 |
3.2 泷本裕造提出“贵族情结” |
3.3”贵族情结”形成 |
3.3.1 童年时期 |
3.3.2 青年时期 |
3.3.3”贵族情结”生活演绎 |
第四章、“贵族情结”的超越 |
4.1 追求自由、平等——“英雄主义” |
4.1.1“英雄主义”追求在生活上的体现 |
4.1.2“英雄主义”追求在作品上的体现 |
4.2 追求博爱的超越———“宗教主义” |
4.2.1“宗教主义”追求在生活上的体现 |
4.2.2“宗教主义”追求在作品上的体现 |
4.3 追求精神世界的超越——康德哲学与贝多芬音乐创作 |
参考文献 |
结语 |
致谢 |
(6)贝多芬c小调奏鸣曲Op.13作品与演奏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贝多芬c小调奏鸣曲Op.13的创作背景 |
第一节 贝多芬的艺术生平 |
第二节 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的创新以及不同时期的特点 |
一、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的创新 |
二、贝多芬钢琴奏鸣曲不同时期的特点 |
第三节 c小调奏鸣曲Op.13的创作背景 |
第二章 c小调奏鸣曲Op.13曲式分析 |
第一节 第一乐章奏鸣曲式 |
第二节 第二乐章回旋曲式 |
第三节 第三乐章奏鸣回旋曲式 |
第三章 c小调奏鸣曲Op.13的创作特征 |
第一节 主题特征的分析 |
第二节 和声特征的分析 |
第三节 调式、调性特征的分析 |
第四节 曲式结构特征的分析 |
第五节 情感特征的分析 |
第四章 c小调奏鸣曲Op.13演奏分析 |
第一节 第一乐章演奏分析 |
第二节 第二乐章演奏分析 |
第三节 第三乐章演奏分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
致谢 |
(7)鲁道夫·塞尔金演奏与教学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言 |
一 鲁道夫·塞尔金的艺术人生 |
1.1 生平介绍,幼年崭露头角 |
1.2 鲁道夫·塞尔金与小提琴大师阿道夫·布什的室内乐团合作 |
1.3 鲁道夫·塞尔金与马尔博罗音乐节 |
二 鲁道夫·塞尔金的演奏特色 |
2.1 鲁道夫·塞尔金的演奏生涯与理念 |
2.2 鲁道夫·塞尔金的传世录音 |
三 鲁道夫·塞尔金的教学生涯 |
3.1 鲁道夫·塞尔金的教学理念 |
3.2 杰出学生介绍以及对其回忆 |
四 结语:鲁道夫·塞尔金的艺术成就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如何演奏贝多芬《降E大调第二十六奏鸣曲“告别”》OP.81a(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本文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三、本文的研究方法 |
四、研究内容和解决的主要问题 |
五、本文的创新之处和不足之处 |
第1章 贝多芬钢琴奏鸣曲概述 |
1.1 贝多芬及其钢琴奏鸣曲的历史地位 |
1.2 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的历史演变 |
第2章 《降E大调第二十六钢琴奏鸣曲"告别"》op.81a的演奏分析 |
2.1 《降E大调第二十六钢琴奏鸣曲"告别"》Op.81a的创作背景 |
2.2 《降E大调第二十六钢琴奏鸣曲"告别"》Op.81a的结构分析 |
2.2.1 第一乐章Das Lebewohl"告别" |
2.2.2 第二乐章Abwesenheit"别后" |
2.2.3 第三乐章Das Wiedersehen"重逢" |
第3章 《降E大调钢琴奏鸣曲"告别"》op.81a的演奏提示 |
3.1 力度 |
3.2 音色 |
3.3 节奏 |
3.4 踏板 |
第4章 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的演奏版本比较 |
4.1 演奏版本选择 |
4.2 演奏版本比较 |
4.2.1 阿图尔·施纳贝尔版 |
4.2.2 威廉·巴克豪斯版 |
4.2.3 威廉·肯普夫版 |
4.2.4 丹尼尔·巴伦勃伊姆版 |
4.2.5 艾米尔·格列高里耶维奇·吉列尔斯版 |
4.2.6 阿尔弗雷德·布伦德尔版 |
4.2.7 克劳迪奥·阿劳版 |
4.2.8 弗拉基米尔·阿什肯纳齐版 |
4.2.9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类 |
音响资料类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文化视域中的中国当代钢琴教育(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国内外研究概况 |
三、相关概念的界说 |
四研究方法与基本思路 |
第一章 一种新的研究框架:"文化—人—教育" |
第一节 文化与人 |
一、文化社会学中的"文化"与"人" |
二、文化人类学中的"文化"与"人" |
三、文化哲学中的"文化"与"人" |
第二节 教育与人 |
一、我国教育智慧中的"教育与人" |
二、西方教育精髓中的"教育与人" |
第三节 教育与文化 |
一、教育是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
二、从文化的流变与教育的发展历程看二者关系 |
第四节 对"文化—人—教育"的关系解读 |
一、从文化与人的关系来看,教育起着中介转化作用 |
二、从教育与人的关系看,教育是使人获得文化、持续发展的过程 |
三、从教育与文化的关系看,教育是文化的社会遗传和再生机制 |
第二章 文化与钢琴教育的相互作用机制 |
第一节 文化对钢琴教育作用的特点 |
一、文化对钢琴教育作用的全面性 |
二、文化对钢琴教育作用的潜在性 |
第二节 钢琴教育对文化的作用机制 |
一、钢琴教育对钢琴文化的选择 |
二、钢琴教育对钢琴文化的传播 |
三、钢琴教育对钢琴文化的创新 |
第三章 中国历史进程中的"文化—人—钢琴教育" |
第一节 中西音乐文化背景与中国钢琴教育 |
一、中西音乐及其文化背景的比较 |
二、中西音乐文化差异对中国钢琴教育的影响 |
第二节 中国早期的钢琴教育 |
一、宗教文化传播与中国钢琴教育的初现 |
二、早期的钢琴教育活动 |
三、中国早期钢琴教育下萌生的中国钢琴文化 |
第三节 "新文化运动"时期的钢琴教育 |
一、"新文化运动"前后教育观念比较分析 |
二、中国首批专业钢琴教育机构 |
三、"新文化运动"时期展现的中国钢琴文化 |
第四节 战争时期的钢琴教育 |
一、战争时期的专业钢琴教育机构 |
二、战争时期的中国钢琴文化 |
第五节 建国初期的钢琴教育 |
一、建国初期的各种钢琴教育形式 |
二、建国十七年间欣欣向荣的钢琴文化 |
第六节 "文革"时期的钢琴教育 |
一、"文革"时期的"伪文化" |
二、"文革"期间的钢琴教育机构 |
三、"文革"时期的钢琴"改编曲"文化 |
第四章 当代中国钢琴教育的"文化"分析(上) |
第一节 观念的变迁及其对中国钢琴教育的影响 |
一、全民价值观念的变迁与中国钢琴教育 |
二、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与中国钢琴教育 |
第二节 空前繁荣的中国钢琴教育局面 |
一、规模空前的学校钢琴教育 |
二、如火如荼的社会钢琴教育 |
第三节 当代中国绚丽多彩的钢琴文化 |
一、优异的演奏成绩彰显出专业钢琴教育的先进水平 |
二、多元风格的中国钢琴音乐创作 |
三、钢琴艺术理论研究领域的"百花齐放" |
第五章 当代钢琴教育的"文化"分析(下) |
第一节 当代中国钢琴文化盛态下的隐忧 |
一、教育扩招后的高校钢琴教育问题 |
二、钢琴艺术理论研究领域的缺失 |
三、当代中国钢琴创作的不足为钢琴文化创新带来的困惑 |
第二节 探寻根源:聚焦"实用主义"文化 |
一、利益追求中彰显的"实用主义"文化 |
二、对当代"实用主义"文化的探源 |
第三节 可行性解决之道:钢琴教育对"实用主义"文化的反作用 |
一、通过影响"人"的价值取向来实现 |
二、通过影响"人"的行为品质来实现 |
结语 |
一、螺旋式上升的发展形态 |
二、以不变应万变:追寻心灵的灯塔 |
三、寻找出路:再审视钢琴教育的根本目的 |
附录1 1951—1964年中国钢琴家国际钢琴比赛的获奖情况 |
附录2 1979-2008国际钢琴比赛中国选手获奖名单 |
附录3 1979年——2008年中国钢琴艺术理论研究目录索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20世纪上半叶中国音乐社团概论(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概述 |
二、研究基础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步履维艰的传统说唱音乐班社 |
一、传统的浸染——三皇会与长春会 |
1、社会转型中的说唱音乐 |
2、三皇会 |
3、长春会 |
二、初浴现代——光裕社 |
1、光裕公所 |
2、光裕社 |
三、顺天应时——训练班、改进会与研究会 |
1、艺人训练班 |
2、改进会与研究会 |
3、改进说唱艺术的“宝全堂” |
四、涅磐新生——救国会与宣传队 |
1、抗战期间说唱艺术的境遇 |
2、说唱艺人救国会 |
第二章 凝练国粹的戏曲社团 |
一、奢华的终结——皇家剧团的收场 |
1、清末宫廷剧团 |
2、晚清民间戏班在宫廷中的演出 |
二、“梨园军营”——传统科班与戏班 |
1、富连成班 |
2、从科班到职业戏班 |
3、民间戏班与“玩友”戏班 |
三、统制与分途——禁戏与戏曲改良组织 |
1、精忠庙 |
2、正乐育化会 |
3、秦腔易俗社 |
四、中西交汇——从戏班到剧团 |
1、戏社与剧社 |
2、梅兰芳剧团的访美演出 |
3、雪声剧团 |
第三章 移步换形的传统器乐社团 |
一、同好会奏——琴社与雅集社的民族器乐活动 |
1、自娱型器乐班社 |
2、琴社组织 |
3、雅集社 |
二、展现风俗——民俗性器乐组织 |
1、风俗型器乐班社 |
2、锣鼓乐与鼓吹乐班社 |
3、丝竹乐与弦索乐班社 |
三、定格传统——江南丝竹与广东音乐班社 |
1、传统型音乐班社 |
2、江南丝竹社团 |
3、广东音乐社团 |
四、以西补中——大同乐会与国乐改进社 |
1、改进型音乐社团 |
2、大同乐会 |
3、国乐改进社 |
第四章 西乐东徂的新音乐社团 |
一、社团滥觞——讲习会与传习所 |
1、音乐讲习会 |
2、音乐传习所 |
二、学贯中西——乐友社、乐艺社与音乐艺文社 |
1、乐友社 |
2、乐艺社 |
3、音乐艺文社 |
三、俗雅之间——流行音乐社团的发展 |
1、流行乐队组织 |
2、明月社的前前后后 |
3、上海新兴音乐社 |
四、竞奏新声——西洋管弦乐队的演进 |
1、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管弦乐队 |
2、江西省推行音乐教育委员会管弦乐队 |
3、中华交响乐团 |
第五章 复兴乐教的音乐教育社团 |
一、学术归理——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 |
1、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的社团性质 |
2、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的发展历史 |
3、意义——专业音乐教育的“预演” |
二、特种教育——江西省推行音乐教育委员会 |
1、历史背景 |
2、发展过程 |
3、活动特点 |
三、尚乐之风——学校中的课余音乐社团 |
1、中小学中的课外音乐社团 |
2、普通高校中的课余音乐社团 |
3、专业艺术院校中的课余音乐社团 |
四、憧憬未来——音乐教育协进会 |
1、音乐教育的协会组织 |
2、上海音乐教育协进会 |
3、上海音乐教育协进会的相关活动 |
第六章 与意识形态相关的音乐社团 |
一、双重变奏——左翼音乐社团与新音乐运动社团 |
1、历史背景 |
2、左翼音乐社团 |
3、新音乐运动社团 |
二、中国呼声——民众歌咏会与武汉合唱团 |
1、民众歌咏会 |
2、武汉合唱团 |
三、民族脊梁——抗敌演剧队的演变 |
1、救亡演剧队 |
2、抗敌演剧队 |
3、抗敌演剧宣传队 |
四、精神支柱——军旅音乐社团的活动 |
1、军乐队与警乐队 |
2、军乐研究会与陆军军乐学校 |
3、八路军战斗剧社 |
第七章 文化团体中的音乐组织 |
一、同源共祖——春柳社的音乐活动 |
二、倡导美育——中华美育会 |
1、上海专科师范学校 |
2、中华美育会 |
3、中华美育会的音乐活动 |
三、艺术革命——南国社的音乐活动 |
1、南国社成立的背景 |
2、南国社的演变 |
3、南国社的音乐活动 |
四、近传远播——广播电台的音乐组织 |
1、广播电台与音乐组织的互动 |
2、桂林广播电台管弦乐队 |
3、中央广播电台音乐组 |
第八章 侨民中的音乐社团 |
一、臣服与“自由”——俄侨与犹太侨民的音乐社团 |
1、两次世界大战之间聚居中国的难民潮 |
2、俄侨音乐社团——哈尔滨交响管弦乐协会 |
3、犹太侨民音乐社团——上海欧洲犹太艺术家协会 |
二、五方杂处——上海租界中的音乐社团 |
1、租界的历史 |
2、上海工部局管弦乐队 |
3、上海租界中的其它音乐社团 |
三、粉饰太平——日本侨民音乐社团 |
1、聚居东北的日本侨民 |
2、日侨在大连的音乐社团 |
3、日侨在长春的音乐社团 |
四、中国情结——海外华侨音乐社团 |
1、海外华侨的发展历史 |
2、东南亚华侨中的中国音乐社团 |
3、北美地区华侨的中国音乐社团 |
余论 |
一、音乐社团的文化源流考察 |
二、音乐社团的文化阶层考察 |
三、音乐社团的文化生命考察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纵谈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的演奏家(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和我的钢琴》儿童四手联弹教材研究[D]. 高玉燊. 云南艺术学院, 2020(12)
- [2]论钢琴重量弹奏法的重要性——以贝多芬奏鸣曲为例[J]. 马艳霖. 中国文艺家, 2019(01)
- [3]浅析钢琴演奏中的触键方法[J]. 马艳霖. 艺术评鉴, 2019(01)
- [4]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的力度研究[J]. 宋钰琦. 北方音乐, 2017(20)
- [5]论贝多芬“贵族情结”的演绎和超越[D]. 焦月. 东北师范大学, 2017(02)
- [6]贝多芬c小调奏鸣曲Op.13作品与演奏分析[D]. 刘传行. 齐齐哈尔大学, 2016(03)
- [7]鲁道夫·塞尔金演奏与教学初探[D]. 徐璨. 天津音乐学院, 2015(09)
- [8]如何演奏贝多芬《降E大调第二十六奏鸣曲“告别”》OP.81a[D]. 朱珣. 青岛大学, 2011(06)
- [9]文化视域中的中国当代钢琴教育[D]. 赵云. 华东师范大学, 2010(11)
- [10]20世纪上半叶中国音乐社团概论[D]. 戴俊超. 中国音乐学院, 20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