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取代苯胺-5-甲基噻唑啉类化合物的合成及杀菌活性

2-取代苯胺-5-甲基噻唑啉类化合物的合成及杀菌活性

一、2-取代苯胺基-5-甲基噻唑啉类化合物的合成和杀菌活性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闫忠忠[1](2019)在《嘧啶胺类农药分子的设计合成与生物活性研究》文中认为本研究以发现高活性、低毒性农药分子为目的,采用嘧啶胺结构作为模板设计合成一系列嘧啶胺类农药分子并对其进行生物活性研究。具体内容如下:(1)先导化合物的发现选择了嘧啶胺类杀菌剂乙嘧酚为模板,对其进行了结构改造,引入了巯基、硫醚、亚砜和砜并合成了10个乙嘧酚衍生物A1A10。通过将杀菌剂氟嘧菌胺、杀螨剂嘧螨醚和啶虫脒、呋虫胺、噻虫胺、唑虫酰胺等农药分子的活性片段利用拼合原理拼合在一起设计合成了化合物B1B11、C1和D1。初步生物活性显示,化合物C1和D1具备作为先导化合物的潜力。(2)嘧啶胺衍生物的合成鉴于在拼合原理指导下所设计的化合物C1具有较好的杀虫和杀菌活性,通过取代、还原、嘧啶环合等反应继续合成了化合物C2C13,并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鉴于化合物D1同样具有很好的杀虫和杀菌活性,通过插件法设计了苯基恶唑嘧啶胺衍生物并利用亲核加成消去、恶唑成环、取代、酮的肟化以及肟的还原等反应相继合成了苯基恶唑嘧啶胺系列化合物D2D25,并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此外,在苯基恶唑嘧啶胺衍生物研究的基础之上,利用生物电子等排以及骨架跃迁等原理实现了将恶唑环替换成噻唑环的分子设计,并利用亲核加成消去、酰胺的硫代、噻唑成环、取代、酮的肟化以及肟的还原等反应,合成了苯基恶唑嘧啶胺系列化合物E1E27,并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3)嘧啶胺衍生物的生物活性设计合成的嘧啶胺类化合物具有中等到优秀不同程度的杀蚕豆蚜虫和棉红蜘蛛活性。其中,化合物C9具有略优于对照螺虫乙酯的杀螨活性;化合物D16、D18、D20、E6、E7、E9、E15、E17、E20和E22均具有优于对照吡虫啉的杀蚜虫活性。在杀菌活性方面,所合成目标化合物的离体活性均表现一般,但其活体活性中表现出对小麦白粉病和玉米锈病很高的防效。其中,化合物D4、D9、E15具有优于商品化杀菌剂氟硅唑的预防小麦白粉病活性;化合物D20、D23、E13、E15、E21、E23和E25对玉米锈病防效均优于商品化杀菌剂戊唑醇。此外,细胞毒性试验结果显示化合物E15具有相对更低的细胞毒性,具有进一步开发的前景。(4)嘧啶胺类农药分子构效关系与性质对目标化合物的结构与生物活性进行了初步构效关系研究发现:嘧啶环和苯环上取代基团的立体效应和电子效应以及手性中心的引入会对活性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通过对苯基恶唑嘧啶胺衍生物的杀蚜虫活性和苯基噻唑嘧啶胺衍生物的预防玉米锈病活性分别展开3D-QSAR研究发现:立体场、静电场、疏水场和氢键供受体场分别对于目标化合物的生物活性具有不同程度的贡献,并且在目标化合物的生物活性预测和接下来的深入结构优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对文中部分嘧啶胺衍生物进行理论计算发现:苯基恶(噻)唑结构片段对于生物活性至关重要;对含有手性中心的目标化合物而言,其R构型可能具有更加突出的生物活性。

李延赛[2](2019)在《5-吡唑甲酰胺衍生物的合成与生物活性》文中研究表明5-吡唑甲酰胺类衍生物一般具有优异的杀虫和杀菌等生物活性,以5-吡唑甲酰胺为主体创制高效、低毒、环境友好的新型农药,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保留已商品化的唑虫酰胺和氯虫苯甲酰胺的吡唑环部分,以酯基或酰胺结构为连接,与苯并呋喃环和噻唑环进行活性基团拼接,合成了38个新化合物,并对部分化合物进行了杀虫和杀菌活性的普筛。以(2,2-二甲基-2,3-二氢苯并呋喃-7-氧基)烷胺、1-(2,2-二甲基-7-烷氧基-2,3-二氢苯并呋喃-5-基)乙胺和2-氨基-1-(7-甲氧基-2,2-二甲基-2,3-二氢苯并呋喃-5-基)乙酮盐酸盐、2,2-二甲基-2,3-二氢苯并呋喃-5-胺分别和1-甲基-3-乙基-4-氯-5-吡唑甲酸或1-甲基-3-乙基-4-氯-5-吡唑甲酰氯、3-溴-1-(3-氯吡啶-2-基)-5-吡唑甲酸反应得到5-吡唑甲酰胺类衍生物A3A15;以取代噻唑胺和N-(二氢苯并呋喃基)噻唑-2-胺为原料,分别与1-甲基-3-乙基-4-氯-5-吡唑甲酸或1-甲基-3-乙基-4-氯-5-吡唑甲酰氯、3-溴-1-(3-氯吡啶-2-基)-5-吡唑甲酸反应得到5-吡唑甲酰胺类化合物B1B5,B7B17,化合物B2与甲氧基盐酸羟胺经肟化反应得化合物B6,新化合物的结构经1H NMR和13C NMR进行了确证。杀虫活性普筛共发现5个化合物分别对粘虫和蚜虫表现出A级杀虫活性,大部分化合物对蚜虫有一定杀虫活性,测试化合物对棉红蜘蛛活性较低或无活性(测试浓度为500mg/L)。其中化合物A10和B7对粘虫的致死率为均100%,化合物B11、B14和B15对蚜虫的致死率分别为95.54%、100.00%和100.00%,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杀菌活性普筛结果表明所有测试化合物对辣椒疫霉病菌,烟草赤星病菌、小麦赤霉病菌、黄瓜灰霉病菌和油菜菌核病菌中至少两种病菌有一定抑制作用(测试浓度为25mg/L),其中化合物A1和A12对烟草赤星病菌,化合物B9和C3对小麦赤霉病菌,化合物A2、A10和A13对油菜菌核病菌抑制率大于50%,活性较好。

张智军[3](2018)在《去氢骆驼蓬碱衍生物的合成、活性及对水稻纹枯病菌抑菌机理》文中提出去氢骆驼蓬碱(Harmine)及其衍生物属于β-咔啉类生物碱,主要来源于骆驼蓬属植物,它具有广泛的农药活性,结构简单,易于修饰改造,因此,以Harmine为先导化合物进行新型绿色农药的合成开发具有很好的前景。水稻纹枯病是由植物病原真菌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感染引起,是全球重要的水稻病害之一。尽管现有的杀真菌剂可用于水稻纹枯病的防治,但不能全面有效的控制,仍然存在滥用和持续使用同一种杀菌剂的问题,这可能会增加病原体抗性发展的风险。因此,开发新型的抗水稻纹枯病的绿色杀菌剂是非常必要的。本文采用基团拼接法、类同合成法等策略将农药亚活性结构引入到Harmineβ-咔啉骨架中,以及对β-咔啉骨架进行优化改造,并系统研究了目标化合物对水稻纹枯病病菌和Sf9细胞的生物活性,筛选出抗水稻纹枯病菌的高活性化合物I-45、III-14和IV-43,并对其抑菌机制进行初步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基团拼接法和类同合成法分别得到Harmine恶唑啉类化合物I-1I-66和Harmine酰胍类化合物II-1II-8。抑菌结果表明所有的衍生物均表现出很好的抑菌活性,其EC50值范围在4.24303.56μg/m L之间,明显高于先导化合物Harmine(EC50=520.23μg/m L)。部分化合物表现出优异的抑菌活性,比如化合物I-4、I-5、I-7、I-11、I-38、I-39、I-45、I-62和II-2,其EC50分别为18.09、13.02、15.33、10.53、13.54、14.35、4.24、18.16和13.71μg/m L,表现出比商业化的杀菌剂井冈霉素(Validamycin A)更加优异的抑菌活性(EC50=197.59μg/m L)。尤其是化合物I-45的抑菌活性比井冈霉素的活性提高近50倍。活体实验结果表明化合物I-45对于水稻纹枯病菌活体的保护和治疗作用优于井冈霉素。同时,细胞毒活性结果表明大部分化合物对Sf9细胞具有较强的细胞毒性,特别是化合物I-6、I-7、I-11、I-14、I-16、I-23和I-58的细胞毒性比Harmine和喜树碱更强。而且化合物I-6和I-58能够诱导Sf9细胞凋亡,引起细胞周期阻滞和刺激Sf-caspase-1的表达,并抑制斜纹夜蛾的生长发育。(2)对骆驼蓬碱的C环进行优化,筛选得到具有更高抑菌活性的骨架2,3,4,5-四氢噻喃[4,3-b]吲哚(III-7,EC50=38.58μg/m L),比Harmine的活性(EC50=318.56μg/m L)提高了近10倍。以III-7为先导化合物进行不同位点的结构修饰。抑菌结果表明大部分的衍生物均表现出良好的抑制水稻纹枯病菌活性,其EC50值范围在2.35241.52μg/m L之间。特别是化合物III-13、III-14和III-15具有优异的抑菌活性,其EC50分别为2.94、2.35和3.79μg/m L,明显优于井冈霉素(EC50值为183.00μg/m L)。离体叶片试验和活体试验结果表明化合物III-13、III-14和III-15的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作用与井冈霉素相当或更好。(3)进一步简化先导化合物的骨架,去掉β-咔啉的C后得到吲哚骨架,通过抑菌活性测试发现吲哚母核骨架具有良好的抑菌活性,其在高浓度下(100和50μg/m L)的抑制率分别达到100%和87.68%,在低浓度下(10、5和1μg/m L)的抑菌活性表现微弱(26.33%、17.63%和4.42%)。接着重点研究吲哚不同位置上取代对水稻纹枯病菌抑制活性的影响,结果发现大部分化合物的抑菌活性要高于吲哚,尤其是化合物IV-14、IV-15、IV-16、IV-41、IV-43、IV-44和IV-54具有很强的抑菌活性,其EC50分别为3.53、2.15、2.74、4.99、0.62、1.25和7.25μg/m L,明显优于井冈霉素(EC50值为183.00μg/m L)。表明1位邻氯苯甲酰基取代、4位氟或氯取代以及5位氯取代有利于提高抑菌活性。基于构效关系,我们合成了化合物IV-73IV-74,结果表明1位取代后活性有所降低。另外,采用基团拼接法得到吲哚甲氧基丙烯酸酯类化合物V-1V-22,结果表明大部分的化合物抑菌活性要高于吲哚。离体叶片和活体试验结果表明化合物IV-43、IV-44、IV-54、IV-73、V-7和V-17对水稻纹枯病具有很好防治作用,尤其是化合物IV-43的保护作用和治疗作用均优于井冈霉素。(4)将筛选出的抗水稻纹枯病菌的高活性化合物I-45、III-14和IV-43进行抑菌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其均对水稻纹枯病菌菌核形成有抑制作用,其中IV-43的抑制作用最强且能明显抑制菌核的萌发。扫描电镜结果表明化合物I-45、III-14和IV-43可使菌丝发生严重扭曲变形,并且出现干瘪和皱缩。透射电镜结果表明化合物I-45、III-14和IV-43可使菌丝细胞线粒体肿胀且嵴数量减少,液泡均出现空泡化;I-45处理后细胞壁增厚,并发生明显的质壁分离。Hoechst染色结果表明化合物I-45、III-14和IV-43可使菌丝单个细胞中细胞核平均数目显着减少。Rhodamine染色结果表明化合物I-45、III-14和IV-43均能破坏菌丝细胞的线粒体膜电位。电导率测定结果表明化合物I-45处理后细胞膜通透性增大,活性氧测定结果表明化合物III-14处理后菌丝体内活性氧自由基增多。以上结果表明化合物I-45、III-14和IV-43的抑菌机制均不同。

吴小盛[4](2017)在《2-烷硫基-5-三唑基嘧啶席夫碱衍生物的设计、合成与除草活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嘧啶类化合物、三唑类衍生物的生物活性比较显着,除了用于农业方面的杀虫、杀菌和除草外,在医药中也用于抗肿瘤、消炎等方面,因而嘧啶类化合物和三唑类衍生物成为农业医药等领域的研究热点。依据生物活性亚结构拼接原理,本文设计合成了78种新型的2-烷硫基-4-取代亚氨基-6-甲硫基-5-[5-(3-取代苯氧甲基-1H-1,2,4-三唑)]-嘧啶衍生物。所有的目标化合物都经核磁共振氢谱、碳谱、红外光谱和质谱等分析测试手段进行了表征。所研究的内容如下:Ⅰ:2-烷硫基-4-取代苯基亚氨基-6-甲硫基-5-[5-(3-取代苯氧甲基-1H-1,2,4-三唑)]-嘧啶衍生物(52个)Ⅱ:2-烷硫基-4-苯乙烯基亚氨基-6-甲硫基-5-[5-(3-取代苯氧甲基-1H-1,2,4-三唑)]-嘧啶衍生物(9个)Ⅲ:2-烷硫基-4-杂环亚氨基-6-甲硫基-5-[5-(3-取代苯氧甲基-1H-1,2,4-三唑)]-嘧啶衍生物(17个)对所合成的目标化合物进行了初步的除草活性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大多数目标化合物表现出优异的除草活性,并对这些化合物的构效关系进行了研究。

朱锦涛[5](2017)在《含噻唑环的5-吡唑酰胺化合物的设计、合成与性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吡唑酰胺类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杀虫、杀菌和除草等广谱生物活性。文献报道的吡唑酰胺类化合物的氨基部分多为苯胺和联苯胺等芳胺以及脂肪胺,对杂环芳胺的研究的还有待深入。噻唑环是有机杂环中重要的一员,大量研究表明,当在某些化合物的分子设计中,引入噻唑基会使其表现出良好的生物活性。本论文在课题组前期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唑虫酰胺(Tolfenpyrad)和氯虫苯甲酰胺(Chlorantraniliprole)的结构特点,利用电子等排原理,采用活性亚结构拼接的方法,在目标化合物的结构中引入噻唑环,设计合成了如下所示的33个新型吡唑酰胺类化合物,采用1H NMR、MS及IR等分析手段对目标化合物进行结构表征确证。其结构如下:采用国家农药创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生物活性测定标准操作程序(SOP)测试了目标化合物的生物活性,杀虫普筛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在500 mg/L浓度下,化合物I6、I8、I23对粘虫表现出A级(死亡率>90%)活性,I1、I2和I3等24个化合物对蚜虫表现出A级活性,I3、I6、I7等9个化合物对红蜘蛛表现出A级活性。杀菌普筛生物活性研究结果表明,在25 mg/L浓度下,I11、I12、I13等6个化合物对油菜菌核病菌表现出A级(抑制率>90%)活性,化合物I7对辣椒疫霉病菌的抑制率为76.9%;在500 mg/L浓度下,I1、I6、I11等16个化合物对小麦白粉病菌的防治效果达到A级(防效>90%)活性,其中I6和I11都表现出100%的防治效果;I1、I6、I8等9个化合物玉米诱病表现出A级防治效果。除草活性测试结果表明中,在2250 gai/ha浓度下,所有目标化合物对供试靶标单子叶杂草马塘、稗草和狗尾草以及双子叶杂草苘麻、刺苋和藜都未表现出明显的生物活性。本文对所合成的目标化合物进行了初步结构与活性关系研究,从中总结出规律,为今后此类化合物设计提供一定理论指导。

孙景伟[6](2016)在《含5-氨基噻唑环核杀菌剂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氨基噻唑类化合物是一类重要的N-杂环化合物,因其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高效、低毒等特点,获得了世界农药研发者的广泛关注。但因其分支中的5-氨基噻唑目前仍无通用的合成方法,极大的限制了该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研究,因此研究5-氨基噻唑的合成方法学及其生物活性在新农药创制上具有重要的意义。拌种灵是一种对人、畜低毒,安全的内吸性2-氨基噻唑类杀菌剂,能有效防治禾谷类作物黑穗病及其他作物炭疽病等,具有极好的杀菌效果。但内吸性杀菌剂普遍存在作用点单一,易产生抗药性等缺点。为了寻找高效、绿色的新型杀菌剂,本文以商品化的杀菌剂-拌种灵为先导化合物,利用生物电子等排理论,将2-氨基噻唑环核替换为5-氨基噻唑环核,通过变换苯环上的取代基,设计合成了 17个含5-氨基噻唑环的新化合物。所有的目标化合物均经1HNMR、13CNMR等分析手段确认结构。化合物的杀菌活性正在测试中。本论文所设计的目标化合物尚无可供参照的合成路线,在阅读和总结大量文献的基础上,本文共设计和探讨了 3条路线来合成目标化合物,通过对每条路线中反应条件的优化与探索,最终筛选出了一种高效、简洁的合成方法。本论文采用α-氨基丙腈和关键中间体3c在三乙胺的催化下环合生成目标化合物5-氨基噻唑。其中关键中间体3c的合成以取代苯胺为原料,先与氯乙酰氯发生酰化合成N-苯基-2-氯乙酰胺,该步反应的产率极高,部分化合物的产率可达100%;然后N-苯基-2-氯乙酰胺与硫、三乙胺、溴乙烷反应转化为中间体3c。该合成方法与其他5-氨基噻唑的合成方法相比,具有操作简洁,反应条件温和,后处理简单,产率高等特点,实用性极高。

高慧[7](2016)在《噻吩并[2,3-d]嘧啶类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癌症是全球范围内死亡率仅次于心血管病的严重疾病,新颖抗肿瘤药物的研发一直备受关注。研究发现,酪氨酸激酶抑制剂通过阻断或调控由酪氨酸激酶产生的异常信号通路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分化和转移。喹唑啉类酪氨酸激酶已成为研究的热点。噻吩并[2,3-d]嘧啶环作为喹唑啉环的生物电子等排体,因其独特的结构和药理活性已被广泛应用于抗肿瘤药物的设计与合成研究。此外,非对称取代脲结构单元因含有不同取代的肽键而具有生物活性,且作为许多酶抑制剂的常见结构,在医药领域占有举足轻重地位。另外,因含氟衍生物活性高、毒性小,在药物设计合成中常引入三氟甲基以期提高潜在药物的活性。本文依据新药设计中的生物电子等排原理和活性亚结构拼接原理,以噻吩并[2,3-d]嘧啶为母体,并引入非对称取代脲或三氟甲基,设计并合成了三个系列共56个结构新颖的噻吩并嘧啶类衍生物,并进行初步的体外抗肿瘤活性测试。第一章,分别对噻吩并嘧啶类衍生物、非对称取代脲和含氟衍生物等活性亚结构基团的最新研究进展展开综述。第二章,通过改良的Gewald反应合成2-氨基-3-氰基-4,5-二甲基噻吩,再“一锅法”直接制得重要中间体5,6-二甲基-2-三氟甲基-4-氯-噻吩并[2,3-d]嘧啶,最后与苄胺进行亲核取代反应,共三步合成一系列共16个噻吩并[2,3-d]嘧啶类含氟衍生物。所有目标产物经IR、MS、1H NMR、13C NMR和元素分析等方法予以表征,并进一步通过单晶衍射实验对目标化合物Ia的晶体结构进行了研究。初步的活性筛选试验结果表明:部分化合物对肺癌细胞(HepG2)、乳腺癌细胞(MCF-7)具有较好的抑制活性,其中化合物Ia和Ic对HepG2和MCF-7细胞的抑制活性均优于对照组吉非尼替。第三章,为考察脲基团对抗肿瘤活性的影响,对噻吩并[2,3-d]嘧啶环的4-位进行修饰,引入脲结构活性单元,以期获得结构新颖﹑高活性的抗肿瘤药剂。以2-丁酮为起始原料,经过Gewald反应、环化、氯化、芳香亲核取代和加成等五步反应制得20个目标产物,并对目标产物及重要中间体的理化性质、合成条件进行了探讨。初步的活性测试结果表明:部分化合物对乳腺癌细胞(MCF-7)具有优良的抑制活性。第四章,为考察三氟甲基对活性的影响,在第II系列结构基础上于噻吩并[2,3-d]嘧啶环的2-位引入三氟甲基。经过Gewald反应、一步法氯化、亲核取代和亲核加成等四步反应制得20个目标化合物。初步的活性筛选试验结果表明:该系列化合物对肺癌细胞(HepG2)、乳腺癌细胞(MCF-7)的抑制活性最好,其中目标化合物IIIk、IIIr对HepG2和MCF-7细胞的抑制活性最高。第五章,对第I、II、III系列目标产物进行了分析总结。初步的活性筛选结果表明:第I、III系列部分化合物对肺癌细胞(HepG2)、乳腺癌细胞(MCF-7)具有较好的抑制活性,第II系列中部分化合物对乳腺癌细胞(MCF-7)具有优良的抑制活性。

潘顶伍[8](2016)在《含1,2,4-三唑杂环的喹唑啉-2,4-二酮类衍生物的合成及抗菌活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含氮杂环喹唑啉-2,4-二酮类衍生物具有杀菌、杀虫和除草等广泛的生物活性,已在农药和医药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2,4-三唑席夫碱(或酰腙)类衍生物因同时具有三唑含氮杂环和-C=N片段,也表现出广谱的生物活性。本论文根据活性亚结构拼接原理,在喹唑啉-2,4-二酮的1-位通过正丁基桥引入含-C=N或-(C=O)-NHN=C-片段的1,2,4-三唑杂环单元,获得了一系列含1,2,4-三唑亚胺的喹唑啉-2,4-二酮类衍生物。本论文完成的工作概括如下:1.以邻氨基苯甲酸甲酯为起始原料,经过脲化、闭环、N-烷基化、硫醚化及席夫碱反应合成了18个新型的含1,2,4-三唑席夫碱结构单元的喹唑啉-2,4-二酮类衍生物7a–7r,这些化合物均通过1H NMR、13C NMR、MS、IR和元素分析进行了结构表征。采用浊度法,以商品化药剂噻菌铜(Thiodiazole copper)和叶枯唑(Bismerthiazol)为阳性对照药剂,测试了它们在样品浓度200和100μg/m L下对水稻白叶枯病菌(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ae)、柑橘溃疡病菌(Xanthomonas axonopodis pv.citri)和烟草青枯病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的体外抑制活性。初筛结果表明,所有目标化合物在200μg/m L浓度下对水稻白叶枯病原菌都表现出优良的抑制活性(抑制率≥93.4%),明显高于对照药剂噻菌铜(50.1%)和叶枯唑(72.8%);值得一提的是,化合物7a、7c–7g和7j–7l在100μg/m L浓度下对水稻白叶枯病原菌的抑制率仍达100%,基于初筛结果得到了上述9个化合物对水稻白叶枯病菌的EC50值。其中,化合物7g和7l对水稻白叶枯病菌的EC50分别为35.58和30.59μg/m L,远低于叶枯唑(92.61μg/m L)。2.以邻氨基苯甲酸甲酯为起始原料,通过成脲、闭环、N-烷基化、肼解和缩合反应合成了17个新型的含1,2,4-三唑酰腙结构单元的喹唑啉-2,4-二酮类衍生物7a’–7r’,所合成化合物均通过1H NMR、13C NMR、MS、IR和元素分析进行了结构表征。采用生长速率法,以商品化药剂恶霉灵为阳性对照,测试了它们对小麦赤霉病菌(G.zeae)、马铃薯晚疫病菌(P.infestans)、茄子黄萎病菌(V.dahlia)、烟草灰霉病菌(B.cinerea)、水稻纹枯病菌(P.sasakii)和苹果腐烂病菌(C.mandshurica)等六种植物病原真菌的体外抑制活性。结果表明,所有测试化合物在50μg/m L测试浓度下对六种植物病原真菌未表现出显着的抑制活性。采用浊度法,以商品化药剂噻菌铜(Thiodiazole copper)为阳性对照,测试了它们在样品浓度200和100μg/m L下对水稻白叶枯病菌(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ae)、柑橘溃疡病菌(Xanthomonas axonopodis pv.citri)和烟草青枯病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的体外抑制活性。结果表明,化合物7a’、7d’、7f’和7h’在100μg/m L下对水稻白叶枯病菌的抑制率分别为81.1%、61.3%、87.6%和58.9%,活性优于对照药剂噻菌铜(46.9%)。此外,化合物7b’–7c’、7e’–7i’和7o’在100μg/m L下对柑橘溃疡病菌的抑制率分别为71.2%、78.2%、73.1%、63.3%、61.7%、61.2%、84.4%和51.3%,活性较噻菌铜(32.6%)好。化合物7h’在供试浓度200和100μg/m L下对烟草青枯病菌的抑制率分别为95.5%和66.5%,活性也要明显优于阳性对照噻菌铜(分别为53.9%和32.3%)。基于初筛结果建立的线性毒力回归方程得到的EC50结果显示,化合物7b’–7c’、7e’–7i’和7o’对柑橘溃疡病菌的EC50值分别为44.67、44.59、53.83、62.84、59.87、71.05、42.85和89.05μg/m L。3.基于对柑橘溃疡病菌的EC50值,使用比较分子场分析方法中的三维定量构效关系模型研究了喹唑啉-2,4-二酮类衍生物7a’–7r’的定量构效关系。以13个化合物为训练集,剩余的4个化合物作测试集,将化合物对柑橘溃疡病菌抑制作用的EC50值进行计算,构建了Co MFA模型,进行了定量构效关系分析。此模型的r2和q2分别为0.998和0.579,表现出较好的预测能力。

宋红健[9](2014)在《天然产物骆驼蓬碱和去氢骆驼蓬碱及其衍生物的合成、生物活性和构效关系研究》文中指出天然产物特别植物源天然产物具有如下优点:化学结构新颖、极其多样化,作用方式独特、较难产生抗药性,可发现全新的作用靶标,易被植物吸收、在环境中易降解、有很好的环境相容性,所以基于天然产物的农药创制一直是农药创制的最重要策略。咔啉类生物碱是一大类生物碱,按照吡啶环氮原子所在位置不同,分为α,β,γ,δ-咔啉。其中β-咔啉类生物碱是在自然界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研究最为深入的咔啉类生物碱。本论文选择植物源天然产物骆驼蓬碱和去氢骆驼蓬碱作为研究对象,重点对其合成方法学、结构多样性衍生、生物活性和构效关系四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发展了两种串联方法分别用于四氢-β-咔啉骨架和螺[吲哚啉-3,3’-喹啉]骨架的高效构筑:基于实验过程中的意外发现,发展了碘催化的串联亲电碘环化反应用于四氢-β-咔啉骨架的高效构筑,并研究了该反应的反应机理。同时,将该方法成功的用于β-咔啉生物碱Oxopropaline G的合成中。同样是基于实验过程中的意外发现,发展了钯催化的串联反应用于螺[吲哚啉-3,3’-喹啉]骨架的构筑。发现体系中的水不仅参与反应,而且对螺环化合物的三氟甲基化起到调控作用。还发现三氟甲基化反应具有非常高的立体选择性,这是由于分子自身的螺环结构所诱导的立体专一性三氟甲基化的结果。同时,还通过一些条件实验对反应机理进行了研究。设计合成了五大类结构多样性的β-咔啉类衍生物,并对其生物活性进行了系统研究,归纳总结了构效关系规律,优化出了一批抗植物病毒的高活性化合物,具有很好的进一步开发前景:首先,研究了六个β-咔啉、二氢-β-咔啉和四氢-β-咔啉天然生物碱以及β-咔啉-3-甲酸和哈尔醇(Harmol)衍生物的抗烟草花叶病毒、杀菌和杀虫活性。在抗烟草花叶病毒方面,发现天然产物哈尔满(Harmane)、哈马兰(Harmalan)、四氢哈尔满(Tetrahydroharmane)、四氢哈尔明(Terahydroharmine)和衍生物(1S,3S)-1-甲基-2,3,4,9-四氢-β-咔啉-3-甲酸乙酯(5-7)(46.5,50.4,43.9和47.9%,500μg/mL)表现出比商品化品种病毒唑(Ribavirin)(40.0,37.4,36.2和38.5%,500μg/mL)更加优异的抗烟草花叶病毒活性。在杀菌活性方面,发现6位溴代的Harmane (Ⅴ-1)、8位硝基取代的Harmane (Ⅴ-4)和7位含有特戊酰氧基的Harmane (Ⅴ-9)在50mg/kg下对花生褐斑、苹果轮纹、油菜菌核、玉米小斑、西瓜炭疽、辣椒疫霉和水稻纹枯病的致病菌表现出大于70%的抑制率。在杀虫活性方面,6位硝基取代的Harmane (Ⅴ-3), Ⅴ-9和1-甲基-N-(哌啶-1)-9H-吡啶并[3,4-b]吲哚-3-甲酰胺(Ⅴ-16)在5mg/kg的浓度下对蚊幼虫表现出大于50%的杀虫活性。通过借鉴植物源农药创制的思路,以我们发现的抗TMV高活性化合物(1S3S)-1-甲基-2,3,4,9-四氢-β-咔啉-3-甲酸乙酯(5-7Ⅵ-7)为先导,设计并合成了系列衍生物,并对这些衍生物进行了抗烟草花叶病毒、杀菌和杀虫活性研究。发现化合物Ⅵ-7、1-甲基-2,3,4,9-四氢吡啶并[3,4-b]吲哚-3-甲酸丁酯(Ⅵ-9)、2,3,4,9-四氢吡啶并[3,4-b]吲哚-3-甲酸乙酯(Ⅵ-10)、1-(吡啶-3)-2,3,4,9-四氢吡啶并[3,4-b]吲哚-3-甲酸乙酯(Ⅵ-12)、1-甲基-4,9-二氢-毗啶并[3,4-b]吲哚-3-甲酸乙酯(Ⅵ-14)和1-甲基-2,3,4,9-四氢吡啶并[3,4-b]吲哚-3-甲酰肼(Ⅵ-15)的抗烟草花叶病毒活性好于病毒唑(40.0,37.4,36.2和38.5%,500μg/mL),尤其是Ⅵ-9(48.2%,51.3,42.2和43.2%,500μg/mL)和Ⅵ-15(50.0,46.0,48.2和49.6%,500μg/mL)的活性要好于先导化合物Ⅵ-7(46.5,50.4,43.9和47.9%,500μg/mL)。还发现化合物Ⅵ-9在50mg/kg下对花生褐斑、番茄早疫、油菜菌核、玉米小斑和小麦纹枯病的致病菌表现出大于70%的抑制率,化合物Ⅵ-7和Ⅵ-12在5mg/kg的浓度下对蚊幼虫表现出大于60%的杀虫活性。进一步以我们发现的抗TMV高活性化合物1-甲基-2,3,4,9-四氢吡啶并[3,4-b]吲哚-3-甲酰肼(Ⅵ-15)为先导,通过活性片段的引入,设计合成了含酰腙和双酰肼结构的四氢-β-咔啉化合物。对于含有酰腙结构的化合物:大部分化合物的抗TMV活性要好于先导化合物Ⅵ-15(50.0,46.0,48.2和49.6%,500μg/mL),明显好于病毒唑,个别化合物(Ⅶ-6、Ⅶ-9、Ⅶ-13、Ⅶ-25、Ⅶ-26和Ⅶ-27)的活性好于本课题组创制的植物病毒病防治药剂NK-007(70.2,68.5,66.8和67.9%,500μg/mL)。对于含有双酰肼结构的化合物:除了化合物Ⅶ-33(52.1,44.1,54.5和58.3%,500μg/mL)活性优于先导化合物Ⅵ-15外,其它化合物与先导化合物活性相当或降低。在杀菌活性方面,这两类化合物对14种菌类均表现出较好的杀菌活性,尤其是酰腙类化合物Ⅶ-3-Ⅶ-6、Ⅶ-8和Ⅶ-15在50mg/kg的浓度下对苹果轮纹、油菜菌核、辣椒疫霉、小麦纹枯和黄瓜灰霉病的致病菌具有大于70%的抑制率,特别是(1S,3S)-N’-(4-叔丁基苯基亚甲基)-1-甲基-2,3,4,9-四氢吡啶并[3,4-b]吲哚-3-甲酰肼(Ⅶ-3)和(1S,3S)-N’-(3,4-二氯苯基亚甲基)-1-甲基-2,3,4,9-四氢吡啶并[3,4-b]吲哚-3-甲酰肼(Ⅶ-8)在50mg/kg的浓度下对11种菌类表现出大于70%的抑制率。对于含有双酰肼结构的化合物(Ⅶ-33-Ⅶ-39)来说,化合物的杀菌活性与先导化合物(Ⅵ-15)的活性相当。在杀虫活性方面,这两类化合物对鳞翅目害虫棉铃虫、粘虫和玉米螟的活性不高。但是,部分酰腙类化合物对蚊幼虫表现出较好活性,例如化合物Ⅶ-1和Ⅶ-20在5mg/kg的浓度下对蚊幼虫表现出大于80%的杀虫活性。最后,基于β-咔啉类生物碱生源合成研究的相关进展,采用逆向思维的策略,对色氨酸及其衍生物的合成、生物活性及构效关系进行了研究。生物活性研究表明,此类化合物对烟草花叶病毒具有非常好的生物活性,尤其是化合物Ⅷ-3、Ⅷ-7、Ⅷ-9、Ⅷ-16、Ⅷ-18和Ⅷ-22的抗TMV活性已经明显高于病毒唑,特别是(S)-2-氨基-3-(1H-吲哚-3)-N-辛基丙酰胺(Ⅷ-7)(63.3,67.1,68.7和64.5%,500μg/mL)的活性与NK-007相当。同时,我们还对这些化合物进行了杀菌和杀虫活性的研究,发现(S)-2-氨基-N-丁基-3-(1H-吲哚-3-)丙酰胺(Ⅷ-3)在50mg/kg的浓度下苹果轮纹、油菜菌核和辣椒疫霉的致病菌具有大于80%的抑制率。同时发现L-色氨酸(L-Tryptophan)、Ⅷ-10和Ⅷ-11在5mg/kg的浓度下对蚊幼虫表现出大于70%的杀虫活性。

施丽萍[10](2013)在《多卤代苯腈取代喹唑啉酮类化合物的合成及抗菌活性研究》文中指出致病菌对已广泛使用的多种抗生素表现出多重耐药性,以致感染不仅治疗难度加大、病死率升高,且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而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因此,寻求抑制致病菌生长的有效抗菌药物迫在眉睫。喹唑啉类化合物是具有良好生物活性的一类含氮杂环化合物,在医药和农药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如杀菌、杀虫、抗病毒、抗炎、抗肿瘤、抗高血压、抗结核、抗疟等。由于喹唑啉类化合物应用前景广阔,其分子设计、合成以及生物活性研究成为有机化学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以5-氯-8-硝基喹唑啉-4(3H)-酮(1)为起始原料,与胺类化合物(2)在THF/DMF混合溶剂中回流,发生亲核取代反应得到喹唑啉酮类化合物(3),再以四氢呋喃(THF)为溶剂,用氢气(Pd/C)体系将(3)中的硝基还原成氨基化合物(4),最后以K2C03作为催化剂,以THF/DMF (7:1)为溶剂,与多卤代间苯二甲腈类化合物(5)进行选择性单取代反应,合成了18个未见文献报道的,具有骨架新颖的多卤代苯腈取代喹唑啉酮类化合物(6)。该方法反应速率快,操作简便,后处理简单。所得到的目标化合物及中间体的结构均得到1H NMR,13C NMR、 HRMS和IR等波谱数据的证实。对所合成的8-氨基喹唑啉酮类化合物和多卤代苯腈取代喹唑啉酮类化合物进行了抗菌活性试验。药物敏感性试验选取了四种致病细菌(BC, SA, EC, PA)和一种真菌(CA),试验结果显示,化合物的抗菌活性具有选择性,8-氨基喹唑啉酮类化合物对4种受试细菌的抗菌活性普遍较弱,而多卤代苯腈取代喹唑啉酮类化合物对其抗菌活性良好。进行复筛测定化合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值),结果表明大多数化合物对革兰氏阳性菌(BC,SA)的抗菌活性强于革兰氏阴性菌(EC,PA),其中化合物6f、6g、6i、6j、6k的抗菌活性最好,与对照样药剂诺氟沙星的活性相当。进一步对上述5种化合物进行最低杀菌浓度(MBC值)测定,结果表明它们对细菌的杀菌作用大于真菌,其中化合物6k、6j对革兰氏阳性菌(BC, SA)的杀菌作用优于对照诺氟沙星,化合物6k(MBC=7.8μg/mL)对真菌(CA)的杀菌活性优于对照氟康唑(MBC=15.6μg/mL)。

二、2-取代苯胺基-5-甲基噻唑啉类化合物的合成和杀菌活性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取代苯胺基-5-甲基噻唑啉类化合物的合成和杀菌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嘧啶胺类农药分子的设计合成与生物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农药概况与发展趋势
        1.1.1 农药概况
        1.1.2 农药发展趋势
    1.2 嘧啶胺类农药分子的合成与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1.2.1 嘧啶胺类农药分子在杀菌方面的应用
        1.2.2 嘧啶胺类农药分子在杀虫方面的应用
        1.2.3 嘧啶胺类农药分子在除草方面的应用
    1.3 课题的选择与研究内容
        1.3.1 课题的选择
        1.3.2 研究内容
第2章 嘧啶胺先导化合物设计与合成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2.2.2 5-丁基-2-(乙氨基)-6-甲基嘧啶-4-醇(乙嘧酚)衍生物的合成
        2.2.3 嘧啶-4-胺中间体及目标分子的合成
    2.3 结果与讨论
        2.3.1 硫醚的氧化反应
        2.3.2 环合反应
        2.3.3 氨基亲核取代反应
    2.4 结构表征
        2.4.1 ~1H NMR分析
        2.4.2 ~(13)C NMR分析
        2.4.3 IR谱图分析
        2.4.4 GC-MS分析
    2.5 初步活性反馈
    2.6 小结
第3章 4-苯氧基苯嘧啶胺衍生物设计与合成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3.2.2 嘧啶中间体的合成
        3.2.3 苯氧基苄胺中间体的合成
        3.2.4 4-苯氧基苯嘧啶胺衍生物的合成
    3.3 结果与讨论
        3.3.1 羟基卤化反应
        3.3.2 氰基还原反应
    3.4 结构表征
        3.4.1 ~1H NMR分析
        3.4.2 ~(13)C NMR分析
        3.4.3 IR谱图分析
        3.4.4 GC-MS分析
    3.5 小结
第4章 苯基恶唑嘧啶胺衍生物设计与合成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4.2.2 (2-取代苯基恶唑-4-基)甲胺(4-c)的合成
        4.2.3 1-(2-苯基恶唑-4-基)乙-1-胺(4-f)的合成
        4.2.4 苯基恶唑嘧啶胺衍生物的合成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恶唑成环反应
        4.3.2 氨基亲核取代反应
    4.4 结构表征
        4.4.1 ~1H NMR分析
        4.4.2 ~(13)C NMR分析
        4.4.3 IR谱图分析
        4.4.4 HPLC-MS分析
    4.5 小结
第5章 苯基噻唑嘧啶胺衍生物设计与合成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5.2.2 目标化合物E1和E2 的合成
        5.2.3 目标化合物E3和E4 的合成
        5.2.4 目标化合物E5~E26 的合成
    5.3 结果与讨论
        5.3.1 酰胺硫代化反应
        5.3.2 噻唑关环反应
    5.4 结构表征
        5.4.1 ~1H NMR分析
        5.4.2 ~(13)C NMR分析
        5.4.3 IR谱图分析
        5.4.4 GC-MS分析
    5.5 小结
第6章 嘧啶胺类农药分子的生物活性研究
    6.1 引言
    6.2 杀虫活性
        6.2.1 供试靶标
        6.2.2 试验方法
        6.2.3 先导化合物发现过程合成化合物的杀虫活性
        6.2.4 4-苯氧基苯嘧啶胺衍生物的杀虫活性
        6.2.5 苯基恶唑嘧啶胺衍生物的杀虫活性
        6.2.6 苯基噻唑嘧啶胺衍生物的杀虫活性
    6.3 杀菌活性
        6.3.1 供试菌种
        6.3.2 试验方法
        6.3.3 先导化合物发现过程合成化合物的杀菌活性
        6.3.4 4-苯氧基苯嘧啶胺衍生物的杀菌活性
        6.3.5 苯基恶唑嘧啶胺衍生物的杀菌活性
        6.3.6 苯基噻唑嘧啶胺衍生物的杀菌活性
    6.4 除草活性
    6.5 细胞毒性试验
    6.6 小结
第7章 嘧啶胺类农药分子构效关系与性质研究
    7.1 引言
    7.2 初步构效关系
        7.2.1 4-苯氧基苯嘧啶胺衍生物初步构效关系
        7.2.2 苯基恶唑嘧啶胺衍生物初步构效关系
        7.2.3 苯基噻唑嘧啶胺衍生物初步构效关系
    7.3 三维定量构效关系
        7.3.1 3D-QSAR方法模型的建立
        7.3.2 CoMFA和 CoMSIA结果分析
    7.4 性质研究
        7.4.1 参数的获取
        7.4.2 参数的分析
        7.4.3 分子几何构型分析
        7.4.4 前线轨道分析
        7.4.5 静电势分析
    7.5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相关论文
附录 B:目标化合物一览表
附录 C:部分化合物谱图
致谢

(2)5-吡唑甲酰胺衍生物的合成与生物活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吡唑酰胺衍生物研究进展
        1.1.1 吡唑酰胺衍生物作为杀虫剂的应用
        1.1.2 吡唑酰胺衍生物作为杀菌剂的应用
    1.2 苯并呋喃衍生物研究进展
    1.3 噻唑衍生物研究进展
    1.4 课题选择及研究内容
        1.4.1 课题选择
        1.4.2 研究内容
第2章 含二氢苯并呋喃环的吡唑甲酸衍生物的合成
    2.1 实验部分
        2.1.1 仪器与试剂
        2.1.2 1-甲基-3-乙基-4-氯-5-吡唑甲酸2-[(2,2-二甲基-2,3-二氢苯并呋喃-7-基)氧基]烷基酯(A1~A2)的合成
        2.1.3 N-[2-(2,2-二甲基-2,3-二氢苯并呋喃-7-氧基)烷基]-1-甲基-3-乙基-4-氯-5-吡唑甲酰胺(A3~A5)的合成
        2.1.4 N-[1-(2,2-二甲基-2,3-二氢苯并呋喃-5-基)乙基]-1-甲基-3-乙基-4-氯-5-吡唑甲酰胺(A6~A8)的合成
        2.1.5 N-[2-(7-甲氧基-2,2-二甲基-2,3-二氢苯并呋喃-5-基)-2-氧代乙基]-1-甲基-3-乙基-4-氯-5-吡唑甲酰胺(A9)的合成
        2.1.6 N-[4-(2,2-二甲基-2,3-二氢苯并呋喃-5-基]-1-甲基-3-乙基-4-氯-5-吡唑甲酰胺(A10~A14)的合成
        2.1.7 N-(4-乙氧基-2,2-二甲基-2,3-二氢苯并呋喃-7-基)-3-溴-1-(3-氯吡啶-2-基)-5-吡唑甲酰胺(A15)的合成
    2.2 结果与讨论
        2.2.1 缩合反应
        2.2.2 结构表征
    2.3 小结
第3章 含噻唑环的吡唑甲酰胺的合成
    3.1 实验部分
        3.1.1 仪器与试剂
        3.1.2 N-(噻唑-2-基) -1-甲基-3-乙基-4-氯-5-吡唑甲酰胺(B1~B5)的合成
        3.1.3 (E/Z)N-(4-甲基-5-(1-(甲氧基亚氨基)乙基)噻唑-2-基)-1-甲基-3-乙基-4-氯-5-吡唑甲酰胺(B6)的合成
        3.1.4 N-[4-(2,2-二甲基-2,3-二氢苯并呋喃-5-基)噻唑-2-基)]-1-甲基-3-乙基-4-氯-5-吡唑甲酰胺(B7~B8)的合成
        3.1.5 N-[4-(2,2-二甲基-2,3-二氢苯并呋喃-7-基)噻唑-2-基]-1-甲基-3-乙基-4-氯-5-吡唑甲酰胺(B9~B10)的合成
        3.1.6 N-(噻唑-2-基)-3-溴-1-(3-氯吡啶-2-基)-5-吡唑甲酰胺(B11~B13)的合成
        3.1.7 N-[4-(2,2-二甲基-2,3-二氢苯并呋喃-5-基)噻唑-2-基)]-3-溴-1-(3-氯吡啶-2-基)-5-吡唑甲酰胺(B14~B15)的合成
        3.1.8 N-[4-(2,2-二甲基-2,3-二氢苯并呋喃-7-基)噻唑-2-基]-3-溴-1-(3-氯吡啶-2-基)-5-吡唑甲酰胺(B16~B17)的合成
    3.2 结果与讨论
        3.2.1 克莱森重排和环合反应
        3.2.2 溴代反应
        3.2.3 酰胺化反应
        3.2.4 结构表征
    3.3 小结
第4章 生物活性研究
    4.1 杀虫活性
        4.1.1 杀虫活性测试
        4.1.2 杀虫活性评价
    4.2 杀菌活性
        4.2.1 杀菌活性测试
        4.2.2 杀菌活性评价
    4.3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 攻读硕士期间申请和授权的专利
附录 B 新化合物一览表
附录 C 部分化合物核磁共振谱图
致谢

(3)去氢骆驼蓬碱衍生物的合成、活性及对水稻纹枯病菌抑菌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骆驼蓬生物碱的分布、合成方法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1.1.1 骆驼蓬生物碱的分布
        1.1.2 骆驼蓬及其生物碱的活性研究
        1.1.2.1 医药活性
        1.1.2.2 农药活性
        1.1.3 合成方法研究
        1.1.3.1 Pictet-Spengler法
        1.1.3.2 Bischler-Napieralski法
        1.1.3.3 Fisher吲哚合成法
        1.1.3.4 金属催化法
        1.1.3.5 一锅法
        1.1.3.6 Machael加成法
        1.1.3.7 Diels-Alder法
        1.1.3.8 电环化法
    1.2 水稻纹枯病的发展及防治
        1.2.1 水稻纹枯病的发生
        1.2.2 水稻纹枯病的防治
        1.2.2.1 农业防治
        1.2.2.2 化学防治
        1.2.3.3 生物防治
    1.3 选题意义及研究思路
        1.3.1 选题意义
        1.3.2 研究思路
2 去氢骆驼蓬碱1,3,4-恶二唑类衍生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仪器与试剂
        2.1.2 合成路线
        2.1.2.1 中间体1-取代β-咔啉-3-酰肼的合成路线
        2.1.2.2 化合物Ⅰ-1~Ⅰ-58的合成路线
        2.1.2.3 化合物Ⅰ-59~Ⅰ-66的合成路线
        2.1.2.4 化合物Ⅱ-1~Ⅱ-8的合成路线
        2.1.3 合成步骤
        2.1.4 生物活性测定
        2.1.4.1 供试的植物病原菌、细胞和昆虫
        2.1.4.2 供试药剂
        2.1.4.3 菌丝生长抑制作用
        2.1.4.4 活体保护作用
        2.1.4.5 活体治疗作用
        2.1.4.6 细胞毒活性测定
        2.1.4.7 细胞形态观察
        2.1.4.8 吖啶橙(AO)染色
        2.1.4.9 细胞凋亡率分析
        2.1.4.10 DNA断带分析
        2.1.4.11 Sf-caspase-1活性测定
        2.1.4.12 细胞周期分析
        2.1.4.13 昆虫生长抑制活性测定
    2.2 结果与分析
        2.2.1 目标化合物波谱数据
        2.2.2 生物活性与讨论
        2.2.2.1 对水稻纹枯病菌的体外抑菌活性及其构效关系研究
        2.2.2.2 对水稻纹枯病的活体保护作用和活体治疗作用
        2.2.2.3 细胞毒活性及其构效关系研究
        2.2.2.4 细胞凋亡研究
        2.2.2.5 对斜纹夜蛾生长发育的影响
    2.3 小结
3 噻喃[4,3-B]并吲哚类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仪器与试剂
        3.1.2 合成路线
        3.1.2.1 β-咔啉的合成路线
        3.1.2.2 γ-咔啉化合物Ⅲ-1~Ⅲ-5的合成路线
        3.1.2.3 化合物Ⅲ-6~Ⅲ-24的合成路线
        3.1.2.4 化合物Ⅲ-25~Ⅲ-36的合成路线
        3.1.3 实验步骤
        3.1.4 生物活性测定
        3.1.4.1 供试的植物病原菌
        3.1.4.2 供试药剂
        3.1.4.3 菌丝生长抑制作用
        3.1.4.4 离体叶片保护作用
        3.1.4.5 活体保护作用
        3.1.4.6 活体治疗作用
    3.2 结果与分析
        3.2.1 目标化合物波谱数据
        3.2.2 生物活性与讨论
        3.2.2.1 对水稻纹枯病菌的体外抑菌活性及其构效关系研究
        3.2.2.2 对水稻纹枯病的离体保护作用
        3.2.2.3 对水稻纹枯病的活体保护和治疗作用
    3.3 小结
4 吲哚类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仪器与试剂
        4.1.2 合成路线
        4.1.2.1 化合物Ⅳ-1~Ⅳ-26的合成路线
        4.1.2.2 化合物Ⅳ-30~Ⅳ-38的合成路线
        4.1.2.3 化合物Ⅳ-41~Ⅳ-67的合成路线
        4.1.2.4 化合物Ⅳ-68~Ⅳ-75的合成路线
        4.1.2.5 化合物Ⅴ-1~Ⅴ-22的合成路线
        4.1.3 实验步骤
        4.1.4 生物活性测定
        4.1.4.1 供试的植物病原菌
        4.1.4.2 供试药剂
        4.1.4.3 菌丝生长抑制作用
        4.1.4.4 离体叶片保护作用
        4.1.4.5 活体保护作用
        4.1.4.6 活体治疗作用
    4.2 结果与分析
        4.2.1 目标化合物波谱数据
        4.2.2 生物活性与讨论
        4.2.2.1 对水稻纹枯病菌的体外抑菌活性及其构效关系研究
        4.2.2.2 对水稻纹枯病的离体保护作用
        4.2.2.3 对水稻纹枯病的活体保护和治疗作用
    4.3 小结
5 抑菌机制研究
    5.1 材料与方法
        5.1.1 仪器与试剂
        5.1.2 溶液配制
        5.1.3 实验步骤
        5.1.3.1 菌丝及菌核培养
        5.1.3.2 对菌核形成的影响
        5.1.3.3 对菌核萌发的影响
        5.1.3.4 菌丝形态观察
        5.1.3.5 Hoechst染色
        5.1.3.6 Rhodamine123染色
        5.1.3.7 活性氧测定
        5.1.3.8 电导率的测定
    5.2 结果与分析
        5.2.1 对菌核生长及其萌发的影响
        5.2.2 对菌丝形态的影响
        5.2.2.1 SEM观察
        5.2.2.2 TEM观察
        5.2.3 对细胞核的影响
        5.2.4 对菌丝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
        5.2.5 对菌丝活性氧的影响
        5.2.6 对细胞膜通透性的影响
    5.3 小结
6 全文讨论与总结
    6.1 全文讨论
        6.1.1 去氢骆驼蓬碱恶唑啉类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抑菌活性
        6.1.2 去氢骆驼蓬碱恶唑啉类衍生物的细胞毒活性以及昆虫生长抑制活性
        6.1.3 噻喃[4,3-b]并吲哚类衍生物的合成及其生物活性
        6.1.4 吲哚类衍生物的合成及其生物活性
        6.1.5 抑菌机制研究
    6.2 结论
    6.3 本文创新之处
    6.4 本文后续研究思路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及获奖情况
附录B 部分化合物的核磁共振图

(4)2-烷硫基-5-三唑基嘧啶席夫碱衍生物的设计、合成与除草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嘧啶类化合物的研究新进展
        1.1.1 嘧啶及其化合物简介
        1.1.2 嘧啶类衍生物的制备方法
        1.1.3 嘧啶化合物在农药中的应用
    1.2 1,2,4-三氮唑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1.2.1 1,2,4-三氮唑化合物简介
        1.2.2 1,2,4-三氮唑类化合物的合成
        1.2.3 1,2,4-三氮唑类化合物在农药中的应用
    1.3 席夫碱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1.3.1 席夫碱类化合物简介
        1.3.2 席夫碱类化合物的合成
        1.3.3 席夫碱类化合物在农业上的应用
    1.4 课题的提出
第二章 2-烷硫基-4-取代苯基亚氨基-6-甲硫基-5-{5-[3-(取代)苯氧甲基-1H-1,2,4-三唑]}-嘧啶类席夫碱的合成与除草活性研究
    2.1 合成路线
    2.2 仪器及试剂
    2.3 中间体及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2.3.1 二硫缩醛Ⅲ-1的制备
        2.3.2 4-氨基-5-氰基-2,6-二烷硫基嘧啶Ⅱ-2的制备
        2.3.3 4-乙氧基亚甲基氨基-5-氰基-2,6-二烷硫基嘧啶Ⅱ-3的制备
        2.3.4 取代苯氧乙酰肼的制备
        2.3.5 2-烷硫基-4-氨基-6-甲硫基-5-{5-[3-(取代)苯氧甲基-1H-1,2,4-三唑]}-嘧啶Ⅱ-4的制备
        2.3.6 目标产物Ⅱ-5的制备
    2.4 结果与讨论
        2.4.1 合成反应
        2.4.2 目标产物的Ⅲ-5图谱解析
    2.5 目标化合物Ⅱ-5生物活性的测定
        2.5.1 试验材料
        2.5.2 试验方法和步骤
        2.5.3 化合物Ⅱ-5的除草活性与构效关系
第三章 2-烷硫基-4-苯乙烯基亚氨基-6-甲硫基-5-{5-[3-(取代)苯氧甲基-1H-1,2,4-三唑]}-嘧啶类席夫碱的合成与活性研究
    3.1 合成路线
    3.2 仪器及试剂
    3.3 中间体及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3.3.1 二硫缩醛Ⅲ-1的制备
        3.3.2 4-氨基-5-氰基-2,6-二烷硫基嘧啶Ⅲ-2的制备
        3.3.3 4-乙氧基亚甲基氨基-5-氰基-2,6-二烷硫基嘧啶Ⅲ-3的制备
        3.3.4 取代苯氧乙酰肼的制备
        3.3.5 2-烷硫基-4-取代苯基亚氨基-6-甲硫基-5-{5[3-(取代)苯氧甲基-1H-1,2,4-三唑]}-嘧啶Ⅲ-4的制备
        3.3.6 目标产物Ⅲ-5的制备
    3.4 结果与讨论
        3.4.1 合成反应
        3.4.1.1 二硫缩醛Ⅲ-1的制备
        3.4.1.2 目标化合物Ⅲ-5的制备
        3.4.2 目标产物III-5的图谱解析
    3.5 目标化合物Ⅲ-5生物活性的测定
        3.5.1 试验材料
        3.5.2 试验方法和步骤
        3.5.3 化合物Ⅲ-5的除草活性与构效关系
第四章 2-烷硫基-4-五元杂环亚氨基-6-甲硫基-5-{5-[3-(取代)苯氧甲基-1H-1,2,4-三唑]}-嘧啶类席夫碱的合成与活性研究
    4.1 合成路线
    4.2 仪器及试剂
    4.3 中间体及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4.3.1 二硫缩醛Ⅳ-1的制备
        4.3.2 4-氨基-5-氰基-2,6-二烷硫基嘧啶Ⅳ-2的制备
        4.3.3 4-乙氧基亚甲基氨基-5-氰基-2,6-二烷硫基嘧啶Ⅳ-3的制备
        4.3.4 取代苯氧乙酰肼的制备
        4.3.5 2-烷硫基-4-取代苯基亚氨基-6-甲硫基-5-{5-[3-(取代)苯氧甲基-1H-1,2,4-三唑]}-嘧啶Ⅳ-4的制备
        4.3.6 目标产物Ⅳ-5的制备
    4.4 结果与讨论
        4.4.1 合成反应
        4.4.2 目标产物Ⅳ-5的图谱解析
    4.5 目标化合物Ⅳ-5生物活性的测定
        4.5.1 试验材料
        4.5.2 试验方法和步骤
        4.5.3 化合物Ⅳ-5的除草活性与构效关系
附图
论文总结和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待)发表论文

(5)含噻唑环的5-吡唑酰胺化合物的设计、合成与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农药的发展现状、分类及未来趋势
        1.1.1 农药的发展现状
        1.1.2 农药的分类
        1.1.3 农药未来发展趋势
    1.2 杀虫类吡唑酰胺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1.3 杀菌类吡唑酰胺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1.4 除草类吡唑酰胺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1.5 课题的目的、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
        1.5.1 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1.5.2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含噻唑环的5-吡唑酰胺化合物的合成与生物活性
    2.1 引言
    2.2 合成路线
    2.3 实验部分
        2.3.1 仪器与试剂
        2.3.2 目标化合物I的合成
        2.3.3 目标化合物的分离方法
        2.3.4 目标化合物I的化学信息与物理性质
    2.4 生物活性测试
        2.4.1 杀虫杀螨活性的测定
        2.4.2 杀菌活性测定
        2.4.3 除草活性的测定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3.1 合成讨论
        3.1.1 中间体丙酰丙酮酸甲酯(1)的合成研究
        3.1.2 中间体1,3-二甲基吡唑-5-甲酸甲酯(3-1)合成
        3.1.3 中间体1,3,4-三甲基吡唑-5-甲酸甲酯(3-3)的合成
        3.1.4 中间体4-甲基硫代苯甲酰胺(8)的合成研究
        3.1.5 中间体2-(4-甲基苯基)4-(氯甲基)-噻唑(9)的合成研究
    3.2 波谱解析
        3.2.1 目标化合物I的红外谱图
        3.2.2 目标化合物I的核磁共振氢谱图
        3.2.3 目标化合物I的质谱
    3.3 目标化合物生物活性
        3.3.1 目标化合物I的杀虫杀螨活性
        3.3.2 目标化合物I的杀菌活性
        3.3.3 目标化合物I的除草活性
    3.4 目标化合物结构与生物活性关系探讨
        3.4.1 目标化合物I的结构
        3.4.2 杀虫杀螨活性与结构关系讨论
        3.4.3 杀菌活性与结构关系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专利

(6)含5-氨基噻唑环核杀菌剂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杀菌剂的发展概况及趋势
    1.2 噻唑类杀菌剂的发展概况
        1.2.1 噻唑酰胺类杀菌剂
        1.2.2 苯并噻唑类杀菌剂
        1.2.3 噻唑胺类杀菌剂
        1.2.4 其他噻唑类杀菌剂
    1.3 本课题的选题背景、依据、目的及主要研究内容
        1.3.1 课题的选题背景、依据和目的
        1.3.2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研究
    2.1 5-氨基噻唑的合成进展
    2.2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路线一
        2.2.1 路线一的设计思想
        2.2.2 实验部分
        2.2.3 结果与讨论
    2.3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路线二
        2.3.1 路线二的设计思想
        2.3.2 实验部分
        2.3.3 结果与讨论
    2.4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路线三
        2.4.1 路线三的设计思想
        2.4.2 结果与讨论
第三章 含5-氨基噻唑环核衍生物的合成
    3.1 实验部分
        3.1.1 实验仪器及试剂
        3.1.2 中间体3a的合成
        3.1.3 中间体3b的合成
        3.1.4 中间体3c的合成
        3.1.5 目标化合物M的合成
        3.1.6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机理推断
    3.2 目标产物的核磁数据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图
致谢

(7)噻吩并[2,3-d]嘧啶类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前言
    1.2 抗肿瘤作用靶点—酪氨酸激酶
        1.2.1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概述
        1.2.2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研究现状
    1.3 噻吩并嘧啶类衍生物的研究进展
        1.3.1 噻吩并嘧啶的合成方法研究进展
        1.3.1.1 从噻吩环出发合成噻吩并嘧啶衍生物
        1.3.1.2 从嘧啶环出发合成噻吩并嘧啶衍生物
        1.3.2 噻吩并嘧啶类衍生物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
        1.3.2.1 抗肿瘤活性
        1.3.2.2 抗菌活性
        1.3.2.3 抗炎活性
        1.3.2.5 抗病毒活性
        1.3.2.6 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1.4 非对称取代脲衍生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
        1.4.1 非对称取代脲衍生物的最新研究进展
        1.4.2 非对称取代脲的合成
        1.4.2.1 光气或基于光气的异氰酸酯法
        1.4.2.2 叠氮化合物法
        1.4.2.3 取代脲的置换反应
        1.4.2.4 硒催化的CO羰基化法
        1.4.2.5 微波合成不对称脲
    1.5 含氟基团对有机化合物性质及生物活性的影响
    1.6 课题的提出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5,6-二甲基2三氟甲基噻吩并[2,3-d]嘧啶衍生物的合成及抗肿瘤活性
    2.1 合成路线
    2.2 实验部分
        2.2.1 主要仪器与试剂
        2.2.2 2-氨基3氰基-4,5-二甲基噻吩(1)的制备
        2.2.3 5,6-二甲基2三氟甲基4氯-噻吩并[2,3-d]嘧啶(2)的制备
        2.2.4 目标化合物(Ia~Ip)的制备
        2.2.5 目标化合物Ia的单晶衍射
        2.2.5.1 单晶的培养
        2.2.5.2 晶体结构的测定与修正
        2.2.6 体外抗肿瘤活性测试
        2.2.6.1 实验方法
        2.2.6.2 实验步骤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关于 2-氨基3氰基-4,5-二甲基噻吩(1)的制备
        2.3.2 关于 5,6-二甲基2三氟甲基4氯-噻吩并[2,3-d]嘧啶(2)的制备
        2.3.3 目标化合物(Ia~Ip)的理化性质
        2.3.4 目标化合物(Ia~Ip)的波谱解析
        2.3.4.1 目标化合物(Ia~Ip)的IR分析
        2.3.4.2 目标化合物(Ia~Ip)的MS分析
        2.3.4.3 目标化合物(Ia~Ip)的 1H NMR分析
        2.3.4.4 目标化合物(Ia~Ip)的 13C NMR分析
        2.3.5 目标化合物Ia的单晶衍射结果
        2.3.5.1 晶体数据
        2.3.5.2 晶体结构分析
        2.3.6 抗肿瘤活性分析
    2.4 结论
    2.5 附图
第三章 5,6-二甲基噻吩并[2,3-d]嘧啶-芳基脲衍生物的合成与体外抗肿瘤活性
    3.1 合成路线
    3.2 实验部分
        3.2.1 主要仪器与试剂
        3.2.2 2-氨基3氰基-4,5-二甲基噻吩(1)的制备
        3.2.3 5,6-二甲基-3H-噻吩并[2,3-d]嘧啶4酮(2)的制备
        3.2.4 4-氯-5,6-二甲基4氯噻吩并[2,3-d]嘧啶(3)的制备
        3.2.5 N-(3-氨基苯)-5,6-二甲基噻吩并[2,3-d]嘧啶4胺(4)的合成
        3.2.6 目标化合物(IIa~IIt)的制备
        3.2.7 体外抗肿瘤活性测试
        3.2.7.1 实验方法
        3.2.7.2 实验步骤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关于N-(取代氨基苯)-5,6-二甲基噻吩并[2,3-d]嘧啶4胺(4)的制备
        3.3.2 目标化合物(IIa~IIt)的理化性质
        3.3.3 目标化合物(IIa~IIt)的波普解析
        3.3.3.1 目标化合物(IIa~IIt)的IR分析
        3.3.3.2 目标化合物(IIa~IIt)的MS分析
        3.3.3.2 目标化合物(IIa~IIt)的 1H NMR分析
        3.3.3.3 目标化合物(IIa~IIt)的 13C NMR分析
        3.3.4 抗肿瘤活性分析
    3.4 结论
    3.5 附图
第四章N-取代苯胺-噻吩并[2,3-d]嘧啶-芳基脲含氟衍生物的合成及抗肿瘤活性
    4.1 合成路线
    4.2 实验部分
        4.2.1 主要仪器与试剂
        4.2.2 2-氨基3氰基-4,5-二甲基噻吩(1)的制备
        4.2.3 5,6 二甲基2三氟甲基4氯-噻吩并[2,3-d]嘧啶(2)的制备
        4.2.4 N-(取代氨基苯)2三氟甲基-5,6-二甲基噻吩并[2,3-d]嘧啶4胺(3)的合成
        4.2.5 目标化合物(IIIa~IIIt)的制备
        4.2.6 目标化合物IIIe的单晶衍射
        4.2.6.1 单晶的培养
        4.2.6.2 晶体结构的测定与修正
        4.2.7 体外抗肿瘤活性测试
        4.2.7.1 实验方法
        4.2.7.2 实验步骤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关于 5,6 二甲基2三氟甲基4氯-噻吩并[2,3-d]嘧啶(2)的制备
        4.3.2 关于目标化合物的制备
        4.3.3 目标化合物(IIIa~IIIt)的理化性质
        4.3.4 目标化合物(IIIa~IIIt)的波普解析
        4.3.4.1 目标化合物(IIIa~IIIt)的IR分析
        4.3.4.2 目标化合物(IIIa~IIIt)的MS分析
        4.3.4.3 目标化合物(IIIa~IIIt)的 1H NMR分析
        4.3.4.4 目标化合物(IIIa~IIIt)的 13C NMR分析
        4.3.5 目标化合物IIIe的单晶衍射结果
        4.3.5.1 晶体数据
        4.3.5.2 晶体结构分析
        4.3.6 抗肿瘤活性分析
    4.4 结论
    4.5 附图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致谢

(8)含1,2,4-三唑杂环的喹唑啉-2,4-二酮类衍生物的合成及抗菌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喹唑啉-2,4-二酮类衍生物的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1.1.1 具有抑菌活性的喹唑啉-2,4-二酮类衍生物
        1.1.2 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喹唑啉-2,4-二酮类衍生物
        1.1.3 具有酶抑制作用的喹唑啉-2,4-二酮类衍生物
        1.1.4 具有拮抗作用的喹唑啉-2,4-二酮类衍生物
        1.1.5 具有其它生物活性的喹唑啉-2,4-二酮类衍生物
    1.2 1,2,4-三唑亚胺类衍生物的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1.2.1 具有抗真菌活性的 1,2,4-三唑亚胺类衍生物
        1.2.2 具有抗细菌活性的 1,2,4-三唑亚胺类衍生物
        1.2.3 1,2,4-三唑亚胺类衍生物的其它生物活性
    1.3 含 1,2,4-三唑杂环单元的喹唑啉-2,4-二酮类衍生物的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1.4 小结
第二章 设计思想与合成路线
    2.1 论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2.2 本课题设计思路
    2.3 合成路线
第三章 含 1,2,4-三唑席夫碱单元的喹唑啉-2,4-二酮类衍生物的合成及抗细菌活性研究
    3.1 仪器及试剂
    3.2 中间体的合成
        3.2.1 中间体 2-(3-(对甲基苯基)脲基)-苯甲酸甲酯(2)的合成
        3.2.2 中间体 3-(对甲基苯基)喹唑啉-2,4(1H, 3H)-二酮(3)的合成
        3.2.3 中间体 1-(4-溴丁基)3(对甲基苯基)喹唑啉-2,4(1H, 3H)-二酮(4)的合成
        3.2.4 中间体 4-氨基5甲基-2,4-二氢-1,2,4-三唑3硫酮(5)的合成
        3.2.5 中间体 1-(4-((4-氨基5甲基-4H-1,2,4-三唑3基)硫基)丁基)3(对甲基苯基)喹唑啉-2,4(1H, 3H)-二酮(6)的合成
    3.3 目标化合物(7a–7r)的合成
    3.4 中间体 1-(4-溴丁基)3(对甲基苯基)喹唑啉-2,4(1H, 3H)-二酮(4)合成条件的优化
    3.5 中间体 1-(4-((4-氨基5甲基-4H-1,2,4-三唑3基)硫基)丁基)3(对甲基苯基)喹唑啉-2,4(1H, 3H)-二酮(6)合成条件的优化
    3.6 目标化合物(7a–7r)合成条件的优化
    3.7 目标化合物(7a–7r)的波谱解析
    3.8 目标化合物(7a–7r)的抑菌活性测试
        3.8.1 目标化合物(7a–7r)的体外抗细菌活性测试试验方法
        3.8.2 目标化合物(7a–7r)的体外抗细菌活性测试结果及分析讨论
第四章 含 1,2,4-三唑酰腙单元的喹唑啉-2,4-二酮类衍生物的合成及抗菌活性研究
    4.1 仪器及试剂
    4.2 中间体的合成
        4.2.1 中间体 2-(3-(对甲基苯基)脲基)-苯甲酸甲酯(2)的合成
        4.2.2 中间体 3-(对甲基苯基)喹唑啉-2,4(1H, 3H)-二酮(3)的合成
        4.2.3 中间体 1-(4-溴丁基)3(对甲基苯基)喹唑啉-2,4(1H, 3H)-二酮(4)的合成
        4.2.4 中间体 4-(4-(2,4-二氧3(对甲苯基)-3,4-二氢喹唑啉-1(2H)-基)丁基)-1H-1,2,4-三唑3甲酸甲酯(5)的合成
        4.2.5 中间体 4-(4-(2,4-二氧3(对甲苯基)-3,4-二氢喹唑啉-1(2H)-基)丁基)-1H-1,2,4-三唑3甲酰肼(6)的合成
    4.3 目标化合物(7a'–7q')的合成
    4.4 中间体 4-(4-(2,4-二氧3(对甲苯基)-3,4-二氢喹唑啉-1(2H)-基)丁基)-1H-1,2,4-三唑3甲酸甲酯(5)合成条件的优化
    4.5 目标化合物(7a'–7q')的波谱解析
    4.6 目标化合物 7h'的晶体培养和单晶结构解析
        4.6.1 目标化合物 7h'的晶体培养
        4.6.2 目标化合物 7h'的单晶结构解析
    4.7 目标化合物(7a'–7q')的抑菌活性测试
        4.7.1 体外抗细菌活性测试
        4.7.2 体外抗真菌活性测试
    4.8 目标化合物(7a'–7q')的定量构效关系研究
        4.8.1 概述
        4.8.2 CoMFA数据库的建立
    4.9 目标化合物(7a'–7q')的体外抗细菌活性测试结果及分析讨论
    4.10 目标化合物(7a'–7q')的体外抗真菌活性测试结果及分析讨论
    4.11 目标化合物(7a'–7q')的定量构效关系研究结果
        4.11.1 目标化合物分子叠合
        4.11.2 CoMFA模型的建立
第五章 结论及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主要创新点
    5.3 不足和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图

(9)天然产物骆驼蓬碱和去氢骆驼蓬碱及其衍生物的合成、生物活性和构效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第一节 β-咔啉生物碱的简介
        1.1.1 概述
        1.1.2 含有β-咔啉结构的代表性生物碱
    第二节 骆驼蓬生物碱的分离提取
        1.2.1 概述
        1.2.2 骆驼蓬生物碱的分离提取
    第三节 β-咔啉合成方法研究
        1.3.1 含氮六元杂环的构筑
        1.3.2 含氮五元杂环的构筑
    第四节 β-咔啉类生物碱及衍生物的生物活性及构效关系研究
        1.4.1 (多裂)骆驼蓬粗提物和总生物碱的杀虫、杀菌和杀螨活性
        1.4.2 抗肿瘤活性
        1.4.3 抗病毒活性
        1.4.4 杀寄生虫活性
        1.4.5 其他活性
第二章 立题思想及工作要点
    第一节 立题思想
    第二节 工作要点
第三章 串联亲电碘环化反应用于四氢-β-咔啉的合成及OxopropalineG的合成研究
    第一节 设计思想及研究背景
    第二节 实验部分
        3.2.1 反应条件的优化
        3.2.2 反应底物的拓展
        3.2.3 反应机理的研究
        3.2.4 可能的反应机理
        3.2.5 天然产物Oxopropaline G的合成
        3.2.6 操作步骤及实验数据
    小结
第四章 分子自催化的立体专一性的原位三氟甲基化:钯催化的串联反应用于螺[吲哚啉-3,3'-喹啉]的合成
    第一节 设计思想
    第二节 实验部分
        4.2.1 反应条件的优化
        4.2.2 反应底物的拓展
        4.2.3 反应机理的研究
        4.2.4 操作步骤及实验数据
    小结
第五章 β-咔啉,二氢-β-咔啉,四氢-β-咔啉生物碱及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
    第一节 设计思想
    第二节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5.2.1 化合物的合成路线
        5.2.2 仪器和药品
        5.2.3 操作步骤及数据表征
    第三节 生物活性测试方法及结果
        5.3.1 生物活性测试方法
        5.3.2 生物活性测试结果
    第四节 结果与讨论
        5.4.1 合成和结构讨论
        5.4.2 生物活性和构效关系的讨论
    小结
第六章 1,2,3,4-四氢-β-咔啉-3-甲酸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
    第一节 设计思想
    第二节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6.2.1 化合物的合成路线
        6.2.2 仪器与药品
        6.2.3 操作步骤及数据表征
    第三节 生物活性及构效关系
        6.3.1 生物活性测试方法
        6.3.2 生物活性测试结果
    第四节 结果与讨论
        6.4.1 合成和结构讨论
        6.4.2 生物活性和构效关系
    小结
第七章 含有酰腙和双酰肼结构β-咔啉类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
    第一节 设计思想
    第二节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7.2.1 化合物的合成路线
        7.2.2 仪器与药品
        7.2.3 操作步骤及数据表征
    第三节 生物活性及构效关系
        7.3.1 生物活性测试方法
        7.3.2 生物活性测试结果
    第四节 结果与讨论
        7.4.1 合成和结构讨论
        7.4.2 生物活性和构效关系
    小结
第八章 色氨酸及其衍生物的合成、生物活性及构效关系研究
    第一节 设计思想
    第二节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8.2.1 化合物的合成路线
        8.2.2 仪器与药品
        8.2.3 操作步骤及数据表征
    第三节 生物活性及构效关系
        8.3.1 生物活性测试方法
        8.3.2 生物活性测试结果
    第四节 结果与讨论
        8.4.1 生物活性和构效关系
    小结
总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第一节 第三章部分化合物核磁谱图
    第二节 第四章部分化合物核磁谱图
    第三节 化合物3aa和5的手性HPLC
    第四节 化合物3与TMSCF_3和CsF在CDCl_3中反应24h后反应液的~1H NMR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10)多卤代苯腈取代喹唑啉酮类化合物的合成及抗菌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喹唑啉类化合物研究概况
    1 引言
    2 喹唑啉类化合物
        2.1 喹唑啉含硫类化合物
        2.1.1 含硫喹唑啉化合物的抗疟原活性
        2.1.2 含硫喹唑啉化合物的抗菌性
        2.1.3 含硫喹唑啉化合物的镇痛活性
        2.2 喹唑啉含氧类化合物
        2.2.1 喹唑啉含氧类化合物的抗病毒性
        2.2.2 喹唑啉含氧类化合物的抗肿瘤性
        2.3 喹唑啉酮
        2.3.1 喹唑啉酮抗疟疾
        2.3.2 喹唑啉酮的抗菌性
        2.3.3 喹唑啉酮的抗炎活性
        2.4 氨基喹唑啉类化合物
        2.4.1 氨基喹唑啉类化合物的抗菌性
        2.4.2 氨基喹唑啉类化合物的抗肿瘤性
        2.5 杂环喹唑啉类化合物
        2.5.1 杂环喹唑啉类化合物的抗菌性
        2.5.2 杂环喹唑啉类化合物的抗肿瘤性
    3 喹唑啉类化合物的合成
        3.1 石墨催化合成2-苯基喹唑啉衍生物
        3.2 一锅法
        3.2.1 一锅法合成多取代喹唑啉化合物
        3.2.2 一锅法合成喹唑啉酮
        3.3 碘催化合成喹唑啉类化合物
        3.4 杂环喹唑啉酮的合成
        3.5 氨基喹唑啉化合物的合成
    4 含卤素化合物
        4.1 引入卤素原子的特性
        4.2 含卤素化合物的农药
        4.2.1 杀菌剂
        4.2.2 除草解毒剂
        4.2.3 杀虫杀螨剂
        4.3 抗菌性
        4.4 抗肿瘤性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多卤代苯腈取代喹唑啉酮类化合物的合成
    1 引言
    2 论文的选题目的、意义及主要工作
        2.1 论文的选题目的、意义
        2.2 论文的主要工作
        2.3 合成路线设计
        2.4 原料的制备:5-氯-8-硝基喹唑啉-4(3H)-酮化合物的制备
        2.5 5-氯-8-硝基喹唑啉-4(3H)-酮与胺类化合物的合成
        2.5.1 5-氯-8-硝基喹唑啉-4(3H)-酮与芳香胺、脂肪胺类化合物的合成
        2.5.2 5-氯-8-硝基喹唑啉-4(3H)-酮与邻苯二胺类化合物的合成
        2.6 8-硝基喹唑啉酮类化合物还原成8-氨基喹唑啉酮类化合物
        2.7 目标产物多卤代苯腈取代喹唑啉酮类化合物的合成
    3 结果与讨论
        3.1 自身结构特点分析
        3.2 取代基的影响
        3.3 溶剂和温度的选择
        3.3.1 溶剂对胺类化合物与5-氯-8-硝基喹唑啉-4(3H)-酮反应的影响
        3.3.2 溶剂和温度对多卤代苯腈取代喹唑啉酮类化合物合成的影响
        3.4 催化剂的选择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抗菌活性测试
    1 引言
        1.1 菌种简介
        1.1.1 铜绿假单胞菌
        1.1.2 大肠杆菌
        1.1.3 蜡样芽胞杆菌
        1.1.4 金黄色葡萄球菌
        1.1.5 白色念珠菌
        1.2 抗菌药物药敏试验的方法
        1.2.1 纸片扩散法
        1.2.2 琼脂稀释法
        1.2.3 肉汤稀释法
        1.2.4 常量稀释法
        1.2.5 微量稀释法
        1.2.6 Etest法
    2 实验部分
        2.1 实验材料用品
        2.2 实验目的
        2.3 初筛实验方法
        2.3.1 药敏片的制备
        2.3.2 斜面的制备和细菌的培养斜面的制备
        2.3.3 培养基平板的制备
        2.3.4 菌悬液的制备
        2.3.5 涂平板和上药片涂菌
        2.3.6 培养观察
        小结
        2.4 复筛实验方法
        2.4.1 培养基的配置
        2.4.2 常量稀释法
        2.4.3 微量稀释法
        小结
        2.5 MBC值的测定
        2.5.1 实验步骤
        2.5.2 MBC值结果
        小结
    3 结果与讨论
        3.1 培养基的影响
        3.2 pH值
        3.3 药物浓度
        3.4 细菌的接种量
        3.5 培养时间
        3.6 构效关系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实验部分
    1 实验仪器和试剂
    2 原料的制备:5-氯-8-硝基喹唑啉-4(3H)-酮的制备
    3 5-氯-8-硝基喹唑啉-4(3H)-酮与化合物苯胺合成(3a)
    4 8-硝基喹唑啉酮类化合物还原成8-氨基喹唑啉酮类化合物(4a)
    5 多卤代苯腈取代喹唑啉酮类化合物的合成(6a)
    6 所合成的化合物结构表征
第五章 全文总结
附录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四、2-取代苯胺基-5-甲基噻唑啉类化合物的合成和杀菌活性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嘧啶胺类农药分子的设计合成与生物活性研究[D]. 闫忠忠. 湖南大学, 2019(07)
  • [2]5-吡唑甲酰胺衍生物的合成与生物活性[D]. 李延赛. 湖南大学, 2019(06)
  • [3]去氢骆驼蓬碱衍生物的合成、活性及对水稻纹枯病菌抑菌机理[D]. 张智军. 华南农业大学, 2018(08)
  • [4]2-烷硫基-5-三唑基嘧啶席夫碱衍生物的设计、合成与除草活性研究[D]. 吴小盛. 江西师范大学, 2017(03)
  • [5]含噻唑环的5-吡唑酰胺化合物的设计、合成与性质研究[D]. 朱锦涛. 长沙理工大学, 2017(06)
  • [6]含5-氨基噻唑环核杀菌剂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D]. 孙景伟. 湖南师范大学, 2016(05)
  • [7]噻吩并[2,3-d]嘧啶类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D]. 高慧. 湖北民族学院, 2016(08)
  • [8]含1,2,4-三唑杂环的喹唑啉-2,4-二酮类衍生物的合成及抗菌活性研究[D]. 潘顶伍. 贵州大学, 2016(03)
  • [9]天然产物骆驼蓬碱和去氢骆驼蓬碱及其衍生物的合成、生物活性和构效关系研究[D]. 宋红健. 南开大学, 2014(04)
  • [10]多卤代苯腈取代喹唑啉酮类化合物的合成及抗菌活性研究[D]. 施丽萍. 云南大学, 2013(01)

标签:;  ;  ;  ;  ;  

2-取代苯胺-5-甲基噻唑啉类化合物的合成及杀菌活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