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型软件缺陷修正跨国外包后的质量控制(论文文献综述)
顾蔡卫[1](2020)在《产业转移趋势下红豆服装外贸生产协作体系的调整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服装业是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支柱产业,但是随着中美贸易战及国内劳动力成本的不断升高,国内的服装外贸行业受到较大的冲击,生产协作体系也面临新的挑战。红豆服装外贸作为国内知名的服装出口企业,在服装外贸行业具有一定的影响力,面对日益严峻的外贸形势,如何保持市场竞争力,成为红豆服装外贸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本文首先对我国服装业的发展环境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对我国服装业发展的宏观环境、竞争环境及内部环境进行分析,明确了我国当前服装业发展的优劣势与机会威胁,从分析中可以看出,我国服装业生产协作体系的调整势在必行;其次,对红豆服装外贸生产协作体系现状进行分析,在对公司的季度战略评审主题进行数据统计的基础上,统计出公司在生产协作体系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对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了系统分析。论文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对公司的生产协作体系的主要内容对生产协作战略方向的调整、生产协作区位的调整、跟单管理模式调整、供应商管理模式调整、生产协作资源整合、质量管理模式调整、生产协作组织调整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在论文研究中,应用协同理论、区位优势理论及供应链管理理论对相关调整研究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对各个方面的调整提出了具体的调整措施,使论文在更具现实意义,同时论文还对生产协作体系调整的风险管控与生产协作体系调整效果预评估进行了研究;最后,从领导应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制度建设、人才培养、生产协作体系的适应性进行定期评价及建立生产协作体系持续改进机制等角度对实施生产协作体系调整方案提出了保障措施,确保调整方案的有效实施。
刘辉[2](2020)在《S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管理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于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持续上升,国内的市政道路工程的建设也如火如荼。市政道路工程通常采取EPC模式,往往投资巨大,集约化程度高,这决定了其对于工程质量的要求更高。若工程质量控制不力,不仅工程难以合格,同时造成成本与进度的大幅递增。所以,对于这类项目质量问题及产生原因进行分析,进而研究其应对措施,无疑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论文以S工程公司所承接的S市政道路工程项目为例进行探讨。首先介绍了市政道路以EPC工程方式管理的基本状况,重点对EPC工程的特点及质量管理特点进行剖析,认为市政道路工程除了具有其他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一般特征外,还具有对于安全性、集约性、经济耐用及景观等多种特殊要求。接着,分析S市政道路工程项目管理现状与问题,发现项目存在质量满意度不高及质量缺陷较多的问题,而通过问卷调查,进一步剖析了深层次的质量问题原因,乃在于项目全生命周期被分割,而被分割主要是由于各个阶段的质量不稳定造成,才使得质量控制效果与质量控制目标产生较大差异,这既有技术因素,更有管理因素。最后,运用质量管理等相关理论工具,从技术和管理方面进行了质量的优化实施,通过全过程目标质量体系解决问题。在这一部分,论文的重点工作是通过德尔菲专家调查,设计了质量管理的评价指标,并运用层次分析法进行了应用,而在问题分析与管理改进阶段,则运用全过程管理思路,应用了QS机制、WBS机制和TQM的工程变更及基于挣值法(EVA)的集成管理等,且对于BIM等信息保障及道路维护的技术进行了阐述。论文的创新点在于,首先,针对市政道路工程的特点与常见的质量风险,在管理的过程中体现出工程特色,突出了市政道路建设的专业背景;其次,基于全过程质量管理这一总体指导思想,将道路工程各个阶段逐层深入,各个阶段应用有针对性的管理方法,如精益管理、TQM、PDCA等,打通了各个阶段的质量控制难点,解决了每个阶段的质量不稳定的因素,最终打造了立体式全方位的质量管理体系。再次,不仅从管理层面,也从技术层面进行对策的提升,同时在解决质量问题的同时,试图平衡质量-进度-成本各因素。最后,本文对于近年来最新的BIM等信息化、数字化运用于市政工程的方法予以了介绍,具有一定的新颖性。之前,尽管国内对于市政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研究成果较多,但对于融合以上管理手段的研究较少,本文的研究,可丰富这一领域的探索。本文的研究,将便于今后类似的工程项目在质量管理水平的提升中予以运用。
薛雷[3](2020)在《大型船舶主制造商与供应商产品质量激励约束博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型船舶的制造隶属于复杂产品系统制造,此类产品系统结构、制造过程、管理流程和生产技术都非常复杂,其生产过程主要通过多企业战略合作联盟开展的协同生产。大型船舶制造企业与配套企业的关系表现为“主制造商-供应商”合作的生产模式,主制造商负责产品的设计、构建高效供应链以及为其供应商制定相关质量要求,供应商需提供符合要求的高质量船舶配套产品或零部件。由于大型船舶产品系统涉及的合作企业众多,且企业间的系统关联性大,其对各个系统中配套设备、材料、部件、零件的质量要求较高。因此,如何能够有效控制供应商产品质量,进而达到最终控制大型船舶产品整体质量,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质量优势和竞争地位是业内关注的焦点。现有研究虽然关注了一般产品质量的影响因素,也对一般类型产品的质量管理博弈做了相关研究,但是从研究空隙来看尚有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已有的研究不能体现出复杂产品系统,特别是大型船舶制造行业的特点,因此针对此类产品系统有待于进一步深入分析;同时现有的博弈模型虽然考虑到供应商质量管控不力而导致的惩罚措施,但是所有研究中该项惩罚措施仅仅是从博弈模型的外生给定变量来分析,并没体现出主制造商对供应商的博弈策略判断特性而导致的惩罚措施的动态变化,亦未体现出考虑供应链协同因素的质量提升收益共享机制。基于上述原因,本研究重点解决大型船舶质量的关键影响因素识别,以及主制造商如何有效约束和激励供应商采取质量管理措施问题。针对此问题,本文就下列几个方面做出了研究。首先,在对35家大型船舶配套供应商企业的管理者进行访谈的基础上,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将大型船舶制造的质量影响因素划分为“外部压力”“供应链协同”“能力基础”三个核心范畴。在三个核心范畴的指引下,根据每个核心范畴所包含的主范畴,确定出具体的13个主要影响因素。最终将这13个影响因素通过专家调查法,获取Grey-DEMATEL的数据,来分析因素的关键程度和相互关系,最终确定出“大型船舶主制造商和船东的质量意识和质量要求”、“管理者质量意识”是主要原因因素,会影响其他因素。“供应链产品质量管控方式”和“质量管控能力”是结果因素,是造船供应链产品质量提升过程中原因因素对产品质量提升实践产生作用的媒介。在关键程度方面,“管理者质量意识”和“质量管控能力”位列前两位,对供应商产品质量提升的影响最大,是最为关键的影响因素。其次,根据关键因素的识别结果,本研究构建了大型船舶质量演化博弈模型,旨在引导主制造商对供应商质量管控实现约束。博弈模型表明在大型船舶主制造商对供应商采取固定惩罚措施的条件下,虽然存在三个单方的演化稳定策略,但是双方混合策略的质量控制博弈系统演化过程为一个围绕起始点做周期运动的闭轨环线,不存在演化稳定策略,质量控制和提升策略发生的概率不定;当大型船舶主制造商将惩罚措施与供应商采取质量提升策略的概率动态相结合时,双方的质量控制和提升策略的发生概率随着博弈次数和时间的增加趋向稳定,整个博弈系统的演化轨迹呈现螺旋收敛趋势并具有演化稳定策略。由此可见,大型船舶主制造商可以通过调整惩罚最大力度来选择博弈最优策略。相比于固定惩罚机制,大型船舶主制造商选择动态惩罚机制会更有利于产品质量的管控。最后,为了实现质量提升的有效激励方式,本研究分析了在大型船舶主制造商和供应商都采取质量提升策略的情境中,在集中式供应链方式下主制造商和供应商都可以各自确定一个最优的质量提升努力水平和市场价格,实现供应链整体利润最大化的效应。但是如果在批发价契约下,双方虽然都可以找到满足自身利润最大化的质量提升努力水平,但是却不能实现供应链整体利润最大化的效应。基于批发价契约的不足之处,本研究提出了考虑供应链协同因素的一个大型船舶主制造商与供应商质量提升激励收益共享契约博弈模型。在双方约定收益分享比例后,相应确定出质量提升成本分担比例,在此前提下,主制造商和供应商各自都可以确定出同时满足自身利润和整体供应链利润最大化的质量努力水平以及市场价格。本研究补充完善了现有复杂产品系统质量影响因素的研究成果,进一步拓展了复杂产品系统质量博弈研究成果,也是对现有复杂产品系统供应链协同理论的深化,为主制造商和供应商有效控制和提升大型船舶产品质量提供具有针对性的决策依据,进而为其他类型复杂产品系统提升项目制造质量提供参考。
沈贝[4](2020)在《KT公司产品售后质量数据分析及应用研究》文中认为质量管理是一家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之一,产品质量控制的水平决定了企业的竞争力,而产品售后质量则直接影响产品的客户满意度和市场占有率。因此提高企业质量管理水平,改进产品质量是企业运营最重要的工作之一,而对于产品售后质量的研究也是质量管理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信息化和数字化的不断发展,企业在运营中积累了越来越多的数据,除了财务数据和采购数据等,生产流程产生的数据和产品质量数据也越来越多被生产制造企业重视起来。如何利用这些数据,如何让数据分析的结果成为企业管理的参考和依据,成为企业管理者面对的崭新课题。工程机械是工业行业中的重要门类,工程机械产品是国家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的保证和前提。与此同时,工程机械行业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和逐渐饱和的终端市场。因此,如何提高产品质量是工程机械企业必须面对的问题。在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同时,越来越多的工程机械企业希望通过分析产品售后质量的数据来提高产品质量,扩大市场占有率。KT徐州公司是生产全品类液压挖掘机的工程机械企业。在解决售后质量问题的过程中,KT徐州公司利用强大的代理商服务系统和完善的数据收集系统,收集了大量的早期售后质量数据。本文首先介绍了KT公司质量管理体系,分析了KT公司产品售后质量管理流程,发现KT公司在产品售后数据的分析和应用中存在售后质量数据分析不够深入和数据分析结果没有充分利用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将KT徐州公司早期产品售后质量数据导入先进的可视化数据分析工具Power BI,对KT公司产品售后质量数据进行了深入分析,并研究了如何将数据分析结果进行可视化展示和沟通。本文得出以下结论:通过分析产品售后质量数据可以全面了解产品的市场质量表现,分析产品缺陷率的趋势,了解不同类型产品、不同供应商零部件的主要质量问题,并通过可视化和沟通改进帮助管理层实时分析产品质量水平,做出准确的质量管理决策,并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完善质量管理体系。
万超[5](2020)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外包质量控制问题探究 ——以J单位为例》文中提出《国务院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于2014年10月27日发布,在指导思想中明确“实现审计监督全覆盖,促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和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并提出审计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可视情况将审计工作职能部分或者全部移交给外部审计机构,为行政事业单位审计外包提供了理论支撑。根据有关文件规定,行政事业单位应设立单位内部审计机构或部门,但不影响其根据单位实际情况将审计职能有选择的外包。时至今日,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责任大日趋繁重,任务日益增多,究其原因,一是职能转变导致的内部审计工作质量要求的日益提高,二是内部审计工作质量与财政资金使用是否合理合规息息相关。而行政事业单位根据单位实际情况,将内部审计职能外包给第三方审计机构,为解决其当前面临的困境提供了更为灵活的方法。本文选题以J单位将内部审计业务外包给第三方审计机构为视角,以委托代理理论、交易成本理论、公共治理、质量控制理论为理论基础,从其内部审计的现状、内部审计外包的实施动因、实施过程管理以及实施效果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经验启示和应关注的事项。文章开篇即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并对内部审计、审计外包、审计质量控制等理论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回顾,随后对内部审计外包相关概念及理论进行了介绍,再以研究单位——J单位为例,在介绍其单位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对其内部审计外包的实施动因及其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三个阶段的实施情况进行了深入剖析,并对其实现效果进行了概括评价。在事前控制阶段,分析了以预算控制为主线加强内控建设、谨慎选择内部审计外包范围、公开招标选择合适供应商三条路径,研究发现,事前控制的前提在于加强以预算为主线的内控建设。在事中控制方面,研究了达成共同制定审计工作方案、有效沟通加深外包人员对单位情况了解、精准把握跟踪管理尺度以防过度干预三条路径,分析表明事中控制的关键在于及时跟进内审外包实施情况。在事后控制方面,探讨了加大内部审计人才培养力度、优化内部审计外包业务形式、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外包质量标准和评价体系这三条路径,研究表明,事后控制的保障在于积极完善内审外包质量标准及评价体系。最后,本文通过对J单位内部审计外包质量控制的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实现路径及评价结果分析,对J单位内部审计外包的经验教训以及之后应注意的内容进行了总结。在加大外包业务事前、事中、事后阶段重要节点的重视程度的同时,还要加强与外部审计的合作完善内部控制体系,能更充分实现对内部审计外包质量的良好控制。本文通过对J单位内部审计外包过程的研究,探索在外包实际工作中可能存在的优势,总结经验,希望对其他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外包工作的抉择有实质性的帮助,推动内部审计外包在我国的有效运用。
卢春苗[6](2020)在《优克公司内部审计外包决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内部审计可以监督财务信息、降低决策失误风险以及协调管理当局完善组织内部管理,从而实现企业增值。目前中小企业发展迅速,竞争激烈,但是企业内部的控制失效,舞弊案件时有发生。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企业没有建立内部审计机构或者内部审计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暴露出了很多发展题。内部审计外包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内部审计外包是企业管理层委托利用外部审计资源,协助对企业审计管理活动服务的一种咨询行为。目前,相关理论探索成果多数均支持内部审计外部化,但研究也主要集中理论层面,认为实施外包是必要的和可行的。但是缺乏对内审外包决策的具体指导和实践经验,所以并未能真正被大家广泛地接受、认可并实施。本篇论文在梳理了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实际开展了小规模范围内工业、批发业、零售业和餐饮业的问卷调查,并以一家中小型玻璃制造企业优克公司的实际案例为指导,对其设立审计部门进行内部审计的初尝试进行路径回顾,并指出了存在的风险和问题。但是在分析的过程中意识到任意的审计外包决策缺少审计质量的保证,定性分析的弊端,因此引入引入了现代综合评价方法层次分析法建立数据模型,通过专家打分对影响因素赋值,并进行计算,将决策结果定量化,根据权重大小进行选择方案。由表象到本质,由定性到定性定量相结合的决策模式对内部审计外包形式、外包内容、外包商方案的决策上进行了优化。并且基于层次分析法下的内部审计外包决策研究的成果,又对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完善建议,使得优化后的决策流程可以对今后的相关工作开展提供很好的参考借鉴。通过利用层次分析法对审计外包工作具体落实,真正有助于企业内部管理的实施和起到治理效果,帮助中小企业解决内审外包操作环节中有关决策的难题。
冯银波[7](2019)在《审计师行业专长及其经济后果:基于中国资本市场的经验证据》文中指出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英美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独立审计服务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大型会计师事务所为了寻求有效的竞争战略并获取竞争优势,逐步走向了行业专门化的道路。国际上,KPMG Peat Marwick`s最早在1993年就按行业服务线重组了其组织机构,各国的审计质量准则,如美国(AICPA,1993)、英国(U.K.APB,1995)、澳大利亚(ASAICA,1989)等也都强调了识别、设计、发展行业专长的重要性。西方会计理论界也分别从全国(总所)、区域(分所)和审计师个人三个层面普遍得出行业专长审计师能够提高审计质量的结论,如行业专长审计师的客户有更低水平的操控性应计、更高的盈余反映系数、更高的披露质量、更低的可能性操控盈余以达到或超过盈余预测以及更高的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报告的概率、更低的与舞弊财务报告相关联的概率。西方主流文献虽然深入到了区域(分所)、审计师个人层面,但其结论的外部效度如何存在疑问。考虑到我国在资本市场发育程度、审计师法律责任、投资者保护、审计市场结构、政府监管与处罚等许多制度背景方面,与西方发达国家有很大不同;而且,国内关于审计师行业专长与审计质量关系的研究目前仍停留在全国(总所)层面行业专长上,尚未有文献从区域(分所)层面展开。因此,本文从全国(总所)、区域(分所)两个层面进一步拓展该领域的研究,并结合我国绝大多数上市公司股权高度集中,政府或家族通常在公司中具有绝对控制权的特殊国情,探讨控制权性质对审计师行业专长与审计质量关系的调节作用,系统、全面地回答基于我国的制度背景行业专长审计师能否提高审计质量的问题。行业专长审计师能否提高审计质量不仅是审计理论研究的热门问题,也受到监管部门和会计师事务所的高度关注,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关系着事务所按行业重组其审计服务生产线的必要性。本文采用文献中用到的四种操控性应计估计模型以及三种审计质量模型检验了审计师行业专长与审计质量的关系,在统一的框架下,系统、全面地回答了在我国的制度背景下,行业专长审计师能否提高审计质量的问题。利用20072015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研究审计师行业专长对审计质量的影响,基于操控性应计模型的经验结果表明:行业专长审计师能更有效地抑制企业盈余管理行为,提高盈余质量,也即提供更高的审计质量,其中,区域(分所)层面行业专长与盈余质量显着负相关,全国(总所)层面行业专长与盈余质量的关系不显着,全国(总所)与区域(分所)之间的互补作用则不稳健。进一步采用达到或超过盈余门槛模型、非标准审计意见模型进行检验,得到的结论与操控性应计模型一致,这意味着在我国,审计师行业专长效应主要体现在区域(分所)层次,全国(总所)层面的行业专长声誉、知识或技能等并不能通过总所-分所之间的网络传递到分所层次。审计定价是一个受到审计领域研究者广泛关注的问题。国际主流学术界,在研究审计定价影响因素时往往会把事务所分为国际N大和非国际N大,但本文则同时控制了声誉、规模,在分离出声誉影响的基础上,进一步考察了行业专长溢价。利用20122014年的数据,实证考察审计师声誉、行业专长与审计定价的关系,结果表明:审计师声誉、行业专长均与审计收费正相关,其中,审计师声誉溢价约为89.89%,按市场份额及客户数量认定的审计师行业专长溢价分别为10.08%、4.7%;进一步的分组研究表明,国际四大中行业专长的作用不显着,而非国际四大中行业专长的作用显着,两种方法认定的行业专长审计师专长溢价分别为8.87%、2.4%。本文结论对引导会计师事务所实施“做精做专”、“做大做强”战略,形成品牌声誉,发展行业专长,提升核心竞争力有重要意义。此外,控制权性质如何影响审计质量(以审计定价作为代理变量)也是一个广受关注的问题。本文结合我国上市公司控制权高度集中,且国有控股企业占很大比重的特殊国情,在研究审计师行业专长对审计定价的影响时,重点考虑了控制权性质的调节作用,丰富了审计师行业专长溢价研究的文献。利用审计收费管制解除后20122014年中国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考察控制权性质、审计师行业专长与审计定价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终极控制人为国有的上市公司比非国有的支付了相对较低的审计费用,行业专长审计师比非行业专长审计师收取了相对较高的审计费用,支持了审计定价中存在风险溢价和行业专长溢价的观点。进一步的分组研究发现,在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中按市场份额衡量的审计师行业专长与审计收费显着正相关,按客户数量衡量的审计师行业专长与审计收费微弱正相关;而在非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中两种方法衡量的审计师行业专长均与审计收费显着正相关,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结果基本稳健。本文结论对引导审计师在审计定价决策中考虑与控制权性质相关的风险以及有针对地发展行业专长有重要意义。
罗文华[8](2016)在《中国医药产业结构优化路径研究》文中提出近三十年来,中国医药产业飞速发展,由过去的缺医少药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制药基地,基本满足了中国国内市场的药品需求。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的医药产品大举进入中国市场,而且大量占据中国医药的高端市场。相对于欧、美、日等国而言,中国医药产业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产业集中度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市场竞争力较弱、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十分突出,医药产业结构已经成为制约中国医药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优化医药产业结构是实现中国医药经济转型升级的重中之重。本论文首先分析了全球医药产业发展状况,揭示了中国医药产业发展面临的结构窘境,全面梳理了医药产业结构优化路径的相关理论和研究进展,对中国医药产业结构及优化路径等相关概念进行了理论探讨和界定,接着从投入要素角度充分论述了医药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的动力机制,结合中国医药产业实际,构建了中国医药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程度的评价指标体系,对中国的医药产业结构状况进行了定量实证研究,然后结合专家访谈和文献研究,构建了中国医药产业结构优化影响因素指标体系,通过分层分类大量的问卷调研,对影响中国医药产业结构优化的因素进行了因子分析,并提炼出影响中国医药产业结构优化的主要因素,最后在对美、英、日、印等典型国家的医药产业发展历程与产业结构的演进进行全面梳理和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医药产业结构优化的具体目标,构建具体优化路径并提出了对策建议。主要结论是现阶段中国医药产业结构合理化进程良好,中国医药产业结构高级化程度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正在由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步向资金、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转变,但与此同时,中国医药产业结构在满足用药需求、资源投入、市场有序度、新药研发、科研投入以及市场集中度等方面都有待提升,其中需求拉动的供需平衡是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关键,良好的医药管理及政策可以促进医药产业结构合理化进程,技术改进有利于促进医药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医药产业政策和新医改制度是影响中国医药产业结构优化的关键因素,政产学研协同可以在医药产业结构优化中发挥重要作用,中国应该根据大道定理以满足国内用药需求和提升产业竞争力为主要目标,同时考虑资源禀赋和环境约束,借鉴国际先进经验,立足于中国国内医药市场,又积极融入全球医药创新的大环境,对接和融合全球价值链和中国国内价值链,大力推进医药技术创新、改革医药政策和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走自主型的医药产业结构优化路径。本论文的创新点,一是按照中国医药产业结构的突出问题-结构评价-影响因素分析-目标确定-路径构建-对策建议的研究思路,形成了一个严格的逻辑整体,实现了对我国医药产业结构优化的系统性研究,提高了研究成果的应用价值;二是将医药产业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突破了以往研究局限某一个子行业或子产业的情况,不仅研究医药产业整体状况,而且对医药产业结构内部的协调性进行了分析,并构建了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针对性分析;三是充分将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重视实证研究,利用统计分析、实证调研、因子分析、层次分析等方法对中国医药产业结构的现状、优化度以及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对中国医药产业结构优化的动力机制和国外医药产业发展历程及结构演变特征进行定性分析,并将这两种方法的研究结果应用于中国医药产业结构优化路径的构建,使得对策建议更加科学合理。
王倩[9](2013)在《RSLogix5000软件本地化项目管理案例研究》文中指出为了满足国际市场对罗克韦尔自动化软件产品的语言需求,软件产品的研发和管理也将单一的英文版单独开发转变成为多国语言并行开发的模式,软件本地化项目应运而生。在实践过程中,项目管理人员则需要更加灵活的制定项目管理方案,来满足项目管理层对产品成本,开发周期和可交付物质量等多个维度的需求。本文遵照软件开发项目管理的中心思想,通过对罗克韦尔自动化工业控制公司RSLogix5000软件本地化项目进行信息收集,数据分析和问题研究,发现该项目存在项目成本偏高、软件本地化设计考量不足、项目延期交付、跨国团队沟通薄弱以及项目执行力不足等问题。因此针对为本项目提出改善外包流程和管理、精进项目工期估算、提高软件设计的本地化考量、提升项目团队沟通效率、强化项目执行等五个方面,提出一系列改进措施和方案,从而达到缩短工期,降低成本,加强项目灵活性可控性以及确保产品质量的各项目标。本文的目的是,针对罗克韦尔软件本地化开发过程中曾出现的问题进行诊断,在项目团队中推进更加合理的管理方法,从供应商外包流程的改进,项目进度的估算,团队合作,质量保证等方面为公司的下一发布版本提供有价值的指导意见。同时,相似的改进流程也可以在同行业的本地化开发项目中进行应用。
吴志新[10](2011)在《服务外包模式下组织知识共享的关键影响因素及其与外包绩效的关系研究 ——以对日软件外包企业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学术上对于服务外包问题的研究,当前更多的是在人力资源外包、IT外包以及物流外包等领域,研究的方法也主要以案例研究为主,对服务外包领域的实证研究相对来说比较少。因此,本论文研究服务外包中影响知识共享能力的关键因素及其影响机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在结合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将知识共享能力分为隐性共享知识能力与显性共享知识能力两个维度,结合现有成熟量表和企业实地访谈设计了调研问卷,利用各种渠道对国内(以浙江为主)及部分日本(以对华软件外包企业进行了问卷调研,取得了大量宝贵的第一手数据。使用SPSS13.0(中文版)统计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相关分析和探索性因子分析等,并通过AMOS 17.0软件开展,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构方程建模比较等研究。在对作者掌握的现有文献进行详细的分析基础上,本篇根据承接方与发包方之间的研究情境,对服务外包关系在本研究中的各维度进行了精炼,构建了一个适合于分析承接方与发包方间关系对知识共享能力和外包绩效影响的理论模型。该研究框架由自变量、中介变量(知识共享能力)、调节变量(企业间的信任)、结果变量(外包绩效)和控制变量(企业规模、交往时间、CMM认证水平)五类变量和相应的路径关系组成。本研究将服务外包提炼为6个维度,分别是承接方与发包方间的合作关系质量、承接方与发包方间外包合同的完善性、跨文化沟通能力、领导的支持、信息技术能力和企业文化特征。本篇论文研究的经验分析主要分四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主要是文献分析,通过文献综述分析并得出本研究的理论模型与框架(第二章与第三章)。第二阶段是案例研究(第四章),通过杭州H软件服务外包公司内知识共享的实施情况来分析,影响知识共享能力与外包绩效的关键因素。第三阶段是探索性分析(第五章),通过效度及信度分析来选择量表题目并形成最终问卷;第四阶段是验证性分析(第六章和第七章),主要是运用结构方程的建模对概念模型和相关假设对278份有效问卷进行数据分析。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构建和验证了在服务外包关系下,组织通过知识共享能力的中介传导作用影响外包绩效的理论模型。首先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描述性的统计分析,偏相关分析,对控制变量和知识共享能力的中介作用进行了验证。其次对本研究提出的概念模型进行分析和比较,通过结构方程建模对服务外包各维度与知识共享能力以及知识共享能力与外包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良好的效度和信度。如企业间的合作关系质量,企业文化特征等对企业的知识共享能力有显着的正影响关系,知识共享能力对外包绩效也有显着的正关系。总体验证了理论模型构建和变量间关理性。2.通过研究样本的分组比较,不仅验证了信任在服务外包--知识共享能力一外包绩效关系中的调节作用机制,而且说明了服务外包的各维度在信任程度和不同的情境下对知识共享能力的不同影响。根据对企业间信任测量的指标,运用SPSS13.0分析软件,采用聚类分析中的快速聚类法,把278个数据样本分为高低信任程度两组,高信任组的企业有168个,低信任组企业110个。采用结构方程的多样本比较模型,对高低信任企业组别之间系数进行了比较,而且对相关假设进行了验证,最终得到了一些有价值的研究结论。3.从检验结果来看,企业规模与企业和客户间的往来时间等控制变量对中介变量和因变量都没有显着性的影响,其中可能的原因之一是本研究在做调查问卷的时候,已经排除了一些极端情况,所以分析的结果仅仅是针对样本企业而言的,这并不意味着这几个控制变量在其他的情况下对知识共享能力和外包绩效没有影响。4.从案例角度分析了服务外包关系中的跨文化沟通能力,合作关系质量,企业文化特征、领导的支持、信息技术水平及外包合同完善性对知识共享能力及外包绩效的影响机制,并通过杭州H软件公司的知识管理实践案例—XX项目的开发,把知识共享模型(SECI模型)与QFD工具相结合,分析了知识共享能力及外包绩效的关键因素及影响机制。最后,系统地归纳了本研究的主要理论进展,实践意义及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和后续研究建议。
二、大型软件缺陷修正跨国外包后的质量控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型软件缺陷修正跨国外包后的质量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1)产业转移趋势下红豆服装外贸生产协作体系的调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生产概念 |
2.1.2 生产协作概念 |
2.1.3 生产协作体系概念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协同理论 |
2.2.2 区位优势理论 |
2.2.3 供应链管理理论 |
2.3 环境分析方法 |
2.3.1 PEST分析法 |
2.3.2 五力模型分析法 |
2.3.3 SWOT分析法 |
第3章 红豆服装外贸发展环境分析 |
3.1 我国服装行业的宏观环境分析 |
3.1.1 政治与法律环境分析 |
3.1.2 经济环境分析 |
3.1.3 社会环境分析 |
3.1.4 技术环境分析 |
3.2 我国服装行业竞争环境分析 |
3.2.1 潜在的行业新进入者 |
3.2.2 替代品的威胁 |
3.2.3 买方议价的能力 |
3.2.4 供应商议价的能力 |
3.2.5 现有竞争者之间的竞争 |
3.3 我国服装业的内部环境分析 |
3.3.1 资源 |
3.3.2 能力 |
3.4 服装行业SWOT分析 |
第4章 红豆服装外贸生产协作体系现状分析 |
4.1 公司概况 |
4.1.1 红豆集团概况 |
4.1.2 红豆服装外贸概况 |
4.2 红豆服装外贸生产协作体系现状 |
4.2.1 红豆服装外贸生产协作目前的组织架构 |
4.2.2 红豆服装外贸生产协作流程 |
4.2.3 红豆服装外贸供应商的合作情况 |
4.3 红豆服装外贸生产协作体系面临的问题 |
4.4 导致问题的原因分析 |
4.5 生产协作体系调整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
4.5.1 生产协作体系调整必要性分析 |
4.5.2 生产协作体系调整可行性分析 |
第5章 红豆服装外贸生产协作体系调整策略研究 |
5.1 生产协作战略方向的调整研究 |
5.1.1 加快生产协作区位调整 |
5.1.2 以发展为中心全面布局 |
5.2 生产协作区位的调整研究 |
5.3 生产协作基地调整研究 |
5.3.1 打造海外生产基地 |
5.3.2 整合海外生产资源 |
5.3.3 国内生产协作基地调整 |
5.4 跟单管理模式调整研究 |
5.4.1 培养专业人才 |
5.4.2 建立健全服装外贸跟单流程管理机制 |
5.4.3 完善员工评价体系 |
5.5 供应商管理模式调整研究 |
5.5.1 供应商选择策略的调整 |
5.5.2 供应商管理策略的调整 |
5.6 生产协作资源整合研究 |
5.7 生产信息交流调整研究 |
5.7.1 企业生产管理信息系统构建的目标与原则 |
5.7.2 企业生产管理信息系统基本架构 |
5.8 质量管理模式调整研究 |
5.8.1 外包方的选择和评价 |
5.8.2 识别外包产品质量关键控制点 |
5.8.3 与外包方签订质量协议 |
5.8.4 现场监督和验收 |
5.9 生产协作组织调整研究 |
5.9.1 建立专责机构的意义 |
5.9.2 组织架构调整方式 |
5.10 建立生产协作风险管控体系 |
5.10.1 风险的识别 |
5.10.2 风险的评估 |
5.10.3 风险的管理 |
5.11 生产协作体系调整效果的预评估 |
5.11.1 供应商的稳定性 |
5.11.2 产能的提升 |
5.11.3 订单交付的改善 |
5.11.4 生产柔性的提高 |
5.11.5 供应商的战略合作 |
5.11.6 运营成本的下降 |
第6章 生产协作体系实施的保障措施 |
6.1 公司领导应重视生产协作体系的调整 |
6.2 加强制度建设 |
6.3 注重人才培养 |
6.4 定期对生产协作体系的适应性进行评价 |
6.5 建立生产协作体系持续改进机制 |
6.6 注重企业文化建设 |
结论与展望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2)S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1.2.1 研究的思路 |
1.2.2 研究的方法 |
1.3 研究的内容和框架 |
1.3.1 研究的内容 |
1.3.2 研究的框架 |
2 相关文献综述与理论 |
2.1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2.1.1 国内文献综述 |
2.1.2 国外文献综述 |
2.1.3 相关研究评述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EPC工程质量管理 |
2.2.2 全过程控制理论 |
2.2.3 精益化管理理论 |
2.2.4 项目整体管理理论 |
2.3 相关技术与方法 |
2.3.1 BIM技术 |
2.3.2 PDCA循环 |
2.3.3 TQM |
3 S市政道路EPC工程质量管理现状 |
3.1 S市政道路EPC工程概况与特点分析 |
3.1.1 S市政道路EPC工程概况 |
3.1.2 S市政道路EPC工程特点 |
3.1.3 采用EPC模式的优势 |
3.2 S市政道路EPC工程质量管理现状分析 |
3.2.1 总体项目管理机制 |
3.2.2 工程项目质量要求 |
3.2.3 工程质量管理体系 |
3.3 S市政道路EPC工程质量管理改进的必要性分析 |
3.3.1 现有质量管理满意度与质量缺陷 |
3.3.2 改进的必要性 |
第四章 S市政道路EPC工程质量管理问题分析 |
4.1 S市政道路EPC工程质量管理评价指标的设计 |
4.1.1 问卷设计 |
4.1.2 质量管理评价指标体系 |
4.2 S市政道路EPC工程质量管理评价指标的应用 |
4.2.1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评价方法 |
4.2.2 在S市政道路EPC工程中的应用 |
4.3 S市政道路EPC工程质量管理的问题分析 |
4.3.1 前期与设计阶段的质量管理问题 |
4.3.2 招标与采购阶段的质量管理问题 |
4.3.3 施工与竣工阶段的质量管理问题 |
4.3.4 道路维护阶段的质量管理问题 |
5 S市政道路EPC工程质量管理的改进 |
5.1 S市政道路EPC工程前期与设计阶段的质量管理改进方案 |
5.1.1 设计院主导与国际工料测量(QS)机制的借鉴 |
5.1.2 基于WBS的精益化规划设计 |
5.2 S市政道路EPC工程招标与采购阶段的质量管理改进方案 |
5.2.1 工段界面的合理划分 |
5.2.2 招标合同的精确策划 |
5.3 S市政道路EPC工程施工与竣工阶段的质量管理改进方案 |
5.3.1 基于TQM的工程变更管理 |
5.3.2 基于挣值法(EVA)的质量-成本-进度集成管理 |
5.4 S市政道路EPC工程道路维护阶段的质量管理改进方案 |
5.4.1 道路底基层材料的改进 |
5.4.2 道路养护作业的改进 |
5.5 S市政道路EPC工程质量管理改进方案的保障措施 |
5.5.1 BIM信息技术保障措施 |
5.5.2 组织与人员保障措施 |
5.6 S市政道路EPC工程质量控制改进方案的实施效果 |
6 结论与展望 |
6.1 论文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大型船舶主制造商与供应商产品质量激励约束博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问题提出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现实意义 |
1.4 主要研究思路 |
1.4.1 研究目标的确定 |
1.4.2 研究对象的选择 |
1.4.3 研究内容 |
1.4.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 指导理论 |
1.5.1 演化博弈理论 |
1.5.2 供应链协调理论 |
1.6 创新点 |
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2.1 大型船舶与复杂产品系统供应链与质量管理方法相关研究 |
2.1.1 大型船舶制造与复杂产品系统供应链 |
2.1.2 大型船舶与复杂产品系统质量管理 |
2.2 大型船舶制造质量影响因素相关研究 |
2.2.1 影响因素识别方法 |
2.2.2 影响因素识别结果 |
2.3 产品质量博弈模型相关研究 |
2.3.1 信号博弈 |
2.3.2 Stackelberg博弈 |
2.3.3 演化博弈模型 |
2.4 产品质量研究领域的可视化分析 |
2.4.1 数据来源、研究工具与研究方法 |
2.4.2 文献可视化结果分析 |
2.4.3 产品质量研究可视化结论与展望 |
2.5 文献综述总结 |
3 大型船舶产品质量关键影响因素识别 |
3.1 影响因素识别的研究框架 |
3.2 基于质性分析的质量影响因素范畴划分 |
3.2.1 扎根理论研究方法 |
3.2.2 数据收集 |
3.2.3 基于扎根理论的质性数据分析 |
3.3 基于DEMATEL方法的质量影响关键因素识别 |
3.3.1 核心范畴指引下大型船舶制造质量的具体影响因素归纳 |
3.3.2 Grey-DEMATEL方法的引入 |
3.3.3 Grey-DEMATEL方法的典型实例分析 |
3.3.4 Grey-DEMATEL方法的识别结果总结 |
3.3.5 关键因素的影响作用分析 |
3.4 关键因素识别结果总结 |
4 大型船舶产品质量管控约束的演化博弈分析 |
4.1 质量管控约束演化博弈策略模型的构建 |
4.1.1 模型中主制造商和供应商的基本假定 |
4.1.2 策略组合的成本收益设定 |
4.1.3 演化博弈策略模型设计 |
4.2 质量管控中博弈双方策略演化稳定性分析 |
4.2.1 供应商单方策略演化稳定性分析 |
4.2.2 主制造商单方策略演化稳定性分析 |
4.2.3 主制造商与供应商混合策略演化稳定性分析 |
4.3 主制造商动态惩罚策略下的演化博弈分析 |
4.3.1 动态惩罚机制策略的引入 |
4.3.2 动态惩罚策略下演化博弈的系统稳定性分析 |
4.3.3 动态惩罚策略下演化博弈的均衡点趋势分析 |
4.4 演化博弈策略的仿真分析 |
4.5 质量管控激励约束博弈策略的综合分析结论 |
5 大型船舶产品质量提升激励的收益共享博弈分析 |
5.1 大型船舶产品质量提升特征分析及模型选择 |
5.1.1 大型船舶产品质量提升特征分析 |
5.1.2 大型船舶产品质量提升模型选择 |
5.2 质量提升激励博弈模型的前提假定 |
5.2.1 问题描述 |
5.2.2 模型前提假设 |
5.3 不采取质量提升策略下的博弈分析 |
5.3.1 分散式决策博弈状况分析 |
5.3.2 集中式决策供应链中的最优状况分析 |
5.4 采取质量提升策略下的收益共享契约博弈分析 |
5.4.1 集中式大型船舶制造供应链中的最优状况分析 |
5.4.2 分散式大型船舶制造供应链博弈状况分析 |
5.4.3 大型船舶制造供应链中企业间合作的收益共享契约 |
5.5 质量提升激励博弈模型的实例分析 |
5.5.1 实例数据收集 |
5.5.2 实例数值分析结果 |
5.6 质量提升激励的收益共享博弈策略的综合分析结论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管理启示 |
6.3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大型船舶质量影响因素范畴识别的访谈提纲 |
附录B 大型船舶配套供应商产品质量影响因素范畴识别三级编码表 |
附录C 大型船舶质量关键影响因素识别的调查问卷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KT公司产品售后质量数据分析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价值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图 |
2 KT徐州公司及质量管理体系介绍 |
2.1 KT徐州公司简介 |
2.2 KT公司质量管理体系 |
2.3 KT公司产品售后质量问题处理及解决流程及实例介绍 |
3 KT徐州公司产品售后质量数据分析及应用现状 |
3.1 KT徐州公司产品售后质量数据系统 |
3.2 KT徐州公司产品售后质量参数介绍与应用现状 |
3.3 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 |
4 KT公司产品售后质量数据分析及应用改进 |
4.1 Power BI介绍及产品售后质量数据收集与处理 |
4.2 KT徐州公司产品售后质量数据分析 |
4.3 质量数据分析结果应用改进研究 |
4.4 产品售后质量数据分析与应用改进后的预期结果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研究的不足之处 |
5.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外包质量控制问题探究 ——以J单位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内部审计的研究 |
1.2.2 关于内部审计外包的研究 |
1.2.3 关于内部审计外包质量的研究 |
1.2.4 文献评述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本文框架 |
2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外包理论概述 |
2.1 本文研究涉及的几个基本概念 |
2.1.1 行政事业单位概念 |
2.1.2 内部审计概念 |
2.1.3 审计外包概念 |
2.2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外包的形式与特点 |
2.2.1 补充式外包 |
2.2.2 审计管理咨询 |
2.2.3 合作审计 |
2.2.4 全部外包 |
2.3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外包质量控制及效果评价方法 |
2.3.1 内部审计外包的事前控制 |
2.3.2 内部审计外包的事中控制 |
2.3.3 内部审计外包的事后控制 |
2.4 内部审计外包的理论基础 |
2.4.1 委托代理理论 |
2.4.2 交易成本理论 |
2.4.3 公共治理理论 |
2.4.4 质量控制理论 |
3 J单位内部审计外包案例介绍 |
3.1 单位概况 |
3.1.1 J单位情况简介 |
3.1.2 J单位内部审计外包情况概述 |
3.2 J单位内部审计外包的实施动因 |
3.2.1 实现审计监督全覆盖的需要 |
3.2.2 财政资金合理合规使用的有效证明 |
3.2.3 内部审计工作质量要求的日益提高 |
4 J单位内部审计外包的质量控制及效果分析 |
4.1 J单位内部审计外包的事前控制 |
4.1.1 以预算管理为主线加强内控建设 |
4.1.2 谨慎选择内部审计外包范围 |
4.1.3 公开招标选择合适供应商 |
4.2 J单位内部审计外包的事中控制 |
4.2.1 共同制定审计工作方案 |
4.2.2 内外部审计人员进行有效沟通 |
4.2.3 精准把握跟踪管理尺度 |
4.3 J单位内部审计外包的事后控制 |
4.3.1 优化内部审计外包业务形式 |
4.3.2 加大内部审计人才培养力度 |
4.3.3 建立健全内审外包质量标准和评价体系 |
4.4 J单位内部审计外包质量控制效果 |
4.4.1 事前控制的效果 |
4.4.2 事中控制的效果 |
4.4.3 事后控制的效果 |
5 研究结论及建议 |
5.1 J单位内部审计外包案例研究结论 |
5.1.1 事前控制的前提在于加强以预算为主线的内控建设 |
5.1.2 事中控制的关键在于及时跟进内审外包实施情况 |
5.1.3 事后控制的保障在于积极完善内审外包评价体系 |
5.2 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外包的建议 |
5.2.1 加深对各阶段重要节点的重视 |
5.2.2 加强与外部审计的合作 |
6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优克公司内部审计外包决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成果 |
1.2.2 国内研究成果 |
1.2.3 文献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本文的创新点 |
2 相关界定与理论支持 |
2.1 相关界定 |
2.1.1 中小企业 |
2.1.2 内部审计和内部审计外包 |
2.2 内部审计外包的理论基础 |
2.2.1 组织弹性理论 |
2.2.2 委托代理理论 |
2.2.3 交易费用理论 |
2.2.4 增值理论 |
3 中小企业内部审计外包现状分析 |
3.1 市场调查了解中小企业内部审计外包情况 |
3.1.1 内部审计外包基本情况总结 |
3.1.2 内部审计外包过程中存在的普遍问题与原因 |
3.2 优克公司简介 |
3.2.1 优克公司行业背景与业务状况 |
3.2.2 优克公司的组织架构 |
3.3 优克公司内部审计外包情况分析 |
3.3.1 优克公司的内部审计情况 |
3.3.2 优克公司内部审计外包的业务流程 |
3.3.3 优克公司内部审计外包存在的问题与风险 |
4 层次分析法在内部审计外包中的具体应用 |
4.1 优克公司内部审计外包过程中引入层次分析法 |
4.1.1 层次分析法引入的必要性 |
4.1.2 层次分析法模型结构模型的流程 |
4.2 层次分析法在优克公司外包形式选择上的应用 |
4.2.1 关键指标的选取 |
4.2.2 层次结构模型的构建 |
4.2.3 根据权重结果做出决策 |
4.3 层次分析法在优克公司外包内容决策上的应用 |
4.3.1 关键指标的选取 |
4.3.2 层次结构模型的构建 |
4.3.3 根据权重结果做出决策 |
4.4 层次分析法在优克公司外包商选择上的应用 |
4.4.1 关键指标的选取 |
4.4.2 层次结构模型的构建 |
4.4.3 根据权重结果做出决策 |
4.5 层次分析法的有待改善之处 |
5 完善优克公司内部审计外包的相关建议 |
5.1 外包过程中加强监督工作 |
5.2 注重合同的签订 |
5.2.1 加强对签订合同的授权 |
5.2.2 明确必需的合同条款 |
5.3 加强内审外包的风控力度 |
5.3.1 深入考察外包环境 |
5.3.2 评估外包风险水平 |
5.3.3 签订合同明确职责 |
5.4 加强审计数据的管理 |
5.5 设置委员会保证独立性 |
5.6 实施验收管理和报告管理 |
5.6.1 内部审计外包的验收管理 |
5.6.2 内部审计外包的报告管理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7)审计师行业专长及其经济后果:基于中国资本市场的经验证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框架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研究 |
1.4.2 规范式定性研究 |
1.4.3 实证式定量研究 |
1.4.4 实地访谈 |
1.5 研究特色与可能的创新点 |
第二章 审计师行业专长研究: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引言 |
2.2 理论基础 |
2.2.1 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 |
2.2.2 “干中学”理论 |
2.2.3 分工理论 |
2.3 审计师行业专长的经济后果 |
2.4 审计师行业专长的度量与行业专长审计师的认定并不一致 |
2.5 行业专长的度量方法与度量基础 |
2.5.1 度量方法 |
2.5.2 度量基础 |
2.6 行业专长审计师的认定方法与认定层次 |
2.6.1 认定方法 |
2.6.2 认定层次 |
2.7 小结 |
第三章 审计质量度量与实证模型构建 |
3.1 引言 |
3.2 审计质量的含义 |
3.3 审计质量度量:产出的视角 |
3.3.1 监管处罚基础的指标 |
3.3.2 审计师基础的指标 |
3.3.3 财务报告质量基础的指标 |
3.3.4 市场感知基础的指标 |
3.3.5 未来研究展望 |
3.4 审计师提高审计质量的动机与能力 |
3.4.1 动机:声誉与诉讼风险 |
3.4.2 能力:行业专长、分所规模与审计过程 |
3.4.3 评析与展望 |
3.5 审计质量度量:相关指标在文献中的应用 |
3.6 审计质量的经验框架与实证模型构建 |
3.6.1 经验框架 |
3.6.2 实证模型构建 |
3.7 小结 |
第四章 行业专长审计师能否提高审计质量:基于全国总所与区域分所的分析 |
4.1 引言 |
4.2 文献综述与研究假设 |
4.2.1 行业专长审计师与盈余质量 |
4.2.2 行业专长审计师与非标准审计意见报告 |
4.3 行业专长审计师界定 |
4.3.1 样本选择 |
4.3.2 行业专长审计师的描述性统计量 |
4.3.3 行业专长审计师界定 |
4.4 操控性应计模型 |
4.4.1 研究设计 |
4.4.2 实证结果 |
4.4.3 稳健性检验 |
4.5 达到或超过盈余门槛模型 |
4.6 非标准审计意见报告模型 |
4.7 进一步分析 |
4.7.1 替代变量的讨论 |
4.7.2 调节变量的讨论 |
4.8 小结 |
第五章 审计师声誉、行业专长与审计定价 |
5.1 引言 |
5.2 文献回顾与研究假设 |
5.2.1 审计师声誉与审计定价 |
5.2.2 审计师行业专长与审计定价 |
5.2.3 审计师声誉、行业专长与审计定价 |
5.3 研究设计 |
5.3.1 研究样本与数据来源 |
5.3.2 研究变量 |
5.3.3 研究模型 |
5.4 实证结果与分析 |
5.4.1 描述性统计 |
5.4.2 相关性分析 |
5.4.3 回归分析 |
5.4.4 分组检验 |
5.5 稳健性检验 |
5.5.1 异方差-聚类稳健标准误回归 |
5.5.2 仅对审计师为前十二大的样本进行回归 |
5.5.3 审计师声誉与行业专长的交互作用检验 |
5.6 小结 |
第六章 控制权性质、审计师行业专长与审计定价 |
6.1 引言 |
6.2 文献回顾与研究假设 |
6.2.1 控制权性质与审计定价 |
6.2.2 控制权性质、审计师行业专长与审计定价 |
6.3 研究设计 |
6.3.1 研究样本与数据来源 |
6.3.2 研究变量 |
6.3.3 研究模型 |
6.3.4 研究方法 |
6.4 实证结果与分析 |
6.4.1 描述性统计 |
6.4.2 相关性分析 |
6.4.3 回归分析 |
6.4.4 分组检验 |
6.5 稳健性检验 |
6.5.1 仅对审计师为前十二大的样本进行回归 |
6.5.2 采用SOE2 衡量控制权性质进行回归 |
6.5.3 采用不同的方法认定行业专长审计师 |
6.6 小结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2.1 继续推动事务所“做精做专做大做强”战略 |
7.2.2 继续推动注册会计师行业品牌化 |
7.2.3 推动事务所按行业重组生产线 |
7.2.4 推动修订行业监管方面的法律法规 |
7.3 局限性 |
7.4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8)中国医药产业结构优化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全球医药产业状况与发展趋势 |
1.1.2 中国医药产业发展现状 |
1.1.3 中国医药产业存在的突出问题 |
1.1.4 医药产业结构调整成为中国医药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 |
1.3.1 产业结构 |
1.3.2 医药产业结构 |
1.3.3 优化路径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1.6 小结 |
第二章 医药产业结构优化路径基础理论和研究进展 |
2.1 基础理论 |
2.1.1 配第一克拉克定律 |
2.1.2 库兹涅茨法则 |
2.1.3 霍夫曼系数 |
2.1.4 钱纳里工业化阶段理论 |
2.1.5 罗斯托六阶段理论 |
2.1.6 大道定理 |
2.2 医药产业结构优化的相关概念、内涵 |
2.2.1 产业结构优化的概念、内涵 |
2.2.2 医药产业结构优化的概念、内涵 |
2.3 医药产业结构的评价研究 |
2.3.1 医药产业结构的定性评价 |
2.3.2 医药产业结构的定量评价 |
2.4 医药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
2.4.1 特定区域医药产业影响因素的研究 |
2.4.2 特定因素对医药产业结构的影响 |
2.5 医药产业结构的优化路径和转型升级 |
2.5.1 产业结构优化路径选择 |
2.5.2 医药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 |
2.6 小结 |
2.6.1 研究内涵层面 |
2.6.2 研究方法层面 |
2.6.3 研究内容层面 |
第三章 医药产业结构优化的动力机制 |
3.1 医药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动力机制 |
3.1.1 需求结构对医药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影响 |
3.1.2 贸易结构对医药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影响 |
3.1.3 生态经济对医药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影响 |
3.2 医药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动力机制 |
3.2.1 外商投资导致的技术改进 |
3.2.2 自主创新导致的技术改进 |
3.3 小结 |
第四章 中国医药产业结构评价 |
4.1 中国医药产业结构优化具备的条件 |
4.1.1 医药经济不断发展 |
4.1.2 医药人才不断涌现 |
4.1.3 医药产业政策制度环境不断完善 |
4.1.4 医药产业的集中度日益提高 |
4.2 中国医药产业结构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2.1 中国医药产业结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依据 |
4.2.2 中国医药产业结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3 中国医药产业结构评价结果 |
4.3.1 中国医药产业结构合理化分析 |
4.3.2 中国医药产业结构高级化分析 |
4.4 小结 |
第五章 中国医药产业结构优化影响因素分析 |
5.1 问卷调研及数据处理 |
5.1.1 问卷设计 |
5.1.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5.1.3 数据有效性检验 |
5.2 因子分析过程 |
5.2.1 总方差分析 |
5.2.2 指标修正 |
5.2.3 指标加权 |
5.3 结果及结论 |
5.3.1 结果 |
5.3.2 结论 |
5.4 小结 |
第六章 国外典型国家医药产业发展历程与产业结构的演进 |
6.1 美国医药产业发展历程与产业结构的演进 |
6.1.1 美国医药产业发展的历程及产业结构特点 |
6.1.2 美国医药产业结构演进对中国的启示 |
6.2 日本医药产业发展历程与产业结构的演进 |
6.2.1 日本医药产业发展的历程及产业结构特点 |
6.2.2 日本医药产业结构演进对中国的启示 |
6.3 印度医药产业发展历程与产业结构的演进 |
6.3.1 印度医药产业发展的历程及产业结构特点 |
6.3.2 印度医药产业结构演进对中国的启示 |
6.4 英国医药产业发展历程与产业结构的演进 |
6.4.1 英国医药产业发展的历程及产业结构特点 |
6.4.2 英国医药产业结构演进对中国的启示 |
6.5 小结 |
第七章 中国医药产业结构的优化目标、路径选择与对策 |
7.1 中国医药产业结构优化目标 |
7.1.1 满足人民群众用药需求 |
7.1.2 提升医药产业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 |
7.1.3 合理配置资源,提高医药产业生产效率 |
7.1.4 环境保护 |
7.2 中国医药产业结构优化的路径选择 |
7.2.1 外向型医药产业结构优化路径 |
7.2.2 内向型医药产业结构优化路径 |
7.3 中国医药产业结构优化的对策建议 |
7.3.1 医药产业政策角度 |
7.3.2 药品法规监管角度 |
7.3.3 医药制度改革角度 |
7.3.4 企业自身角度 |
7.3.5 社会因素角度 |
7.4 小结 |
第八章 全文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
8.1 全文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件一 图目录 |
附件二 表目录 |
附件三 中国医药产业结构优化影响因素调研问卷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目录 |
致谢 |
《中国新药杂志》期刊论文录用证明书 |
附件 |
学位论文自愿预先检测申请表 |
(9)RSLogix5000软件本地化项目管理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软件本地化的意义及价值 |
1.2 项目管理方法 |
1.3 本文工作及具体安排 |
2 RSLogix5000本地化开发项目案例 |
2.1 罗克韦尔公司背景介绍 |
2.1.1 软件本地化行业概况 |
2.1.2 罗克韦尔公司概况 |
2.2 RSLogix5000本地化项目案例介绍 |
2.2.1 项目开发概况 |
2.2.2 项目开发目标 |
2.2.3 项目开发过程 |
2.2.4 项目开发内容 |
2.3 RSLogix5000本地化开发项目的问题 |
2.3.1 项目外包成本控制 |
2.3.2 软件本地化设计考量 |
2.3.3 项目进度控制 |
2.3.4 跨国团队沟通 |
2.3.5 项目执行过程 |
3 案例分析 |
3.1 理论依据 |
3.1.1 软件项目管理 |
3.1.2 软件团队管理 |
3.2 要素分析 |
3.2.1 项目成本要素分析 |
3.2.2 项目时间要素分析 |
3.2.3 项目范围要素分析 |
4 RSLogix5000本地化开发项目改进措施 |
4.1 改善外包流程和管理 |
4.2 强化本地化设计考量 |
4.3 精进项目工期估算 |
4.4 提升项目沟通效率 |
4.5 推动项目执行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服务外包模式下组织知识共享的关键影响因素及其与外包绩效的关系研究 ——以对日软件外包企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的提出 |
1.1.1 服务外包的兴起与面临的困境 |
1.1.2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现状和意义 |
1.2.1 研究现状 |
1.2.2 研究的理论意义 |
1.2.3 研究的实践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范围 |
1.5 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
1.5.1 创新点一 |
1.5.2 创新点二 |
1.5.3 创新点三 |
1.6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结构安排 |
1.6.1 研究方法 |
1.6.2 技术路线 |
1.6.3 研究结构与流程 |
1.7 本章小结 |
2 文献综述 |
2.1 服务外包与绩效的相关研究 |
2.1.1 服务外包的定义与分析层面 |
2.1.2 服务外包的理论基础 |
2.1.3 服务外包的其它分析理论 |
2.1.4 服务外包与软件外包关系 |
2.1.5 本节小结 |
2.2 服务外包模式下企业知识共享的相关研究 |
2.2.1 知识共享的内涵 |
2.2.2 知识共享的影响因素研究 |
2.2.3 本节小结 |
2.3 服务外包关系中外包绩效的相关研究 |
2.3.1 外包绩效的定义与测量 |
2.3.2 服务外包与外包绩效的关系研究 |
2.3.3 外包绩效的影响因素研究 |
2.3.4 本节小结 |
2.4 信任与知识共享和外包绩效之间关系的研究综述 |
2.4.1 信任的内涵 |
2.4.2 信任的影响因素研究 |
2.4.3 信任对知识共享和外包绩效之间关系的研究综述 |
2.4.4 知识共享与外包绩效间关系的研究 |
2.4.5 本节小结 |
3 理论拓展、假设提出与模型构建 |
3.1 过去研究的进展与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
3.1.1 过去研究的进展 |
3.1.2 有待深入的研究问题 |
3.2 本研究拟解决的问题 |
3.3 理论拓展及研究假设的提出 |
3.3.1 关系质量与知识共享之间的关系及假设 |
3.3.2 企业跨文化沟通能力与知识共享之间的关系及假设 |
3.3.3 企业文化特征与知识共享之间的关系及假设 |
3.3.4 外包合同(契约)的完善性与知识共享之间的关系及假设 |
3.3.5 领导的支持程度与知识共享之间的关系及假设 |
3.3.6 信息技术水平与知识共享之间的关系及假设 |
3.3.7 知识共享能力与外包绩效之间的关系及假设 |
3.3.8 信任程度的高低对知识共享能力与外包绩效之间的调节作用 |
3.3.9 其它假设 |
3.4 假设总结与模型构建 |
3.5 本章小结 |
4 外包软件企业知识共享的案例研究----以杭州H软件公司为例 |
4.1 H简介及面临的困境 |
4.1.1 H简介 |
4.1.2 H面临的困境 |
4.2 H公司知识共享的实施过程 |
4.2.1 基于差异认知的知识共享思想导入过程 |
4.2.2 H公司中知识共享的关键技术 |
4.2.3 H公司知识共享的实施过程中的跨文化沟通与管理 |
4.2.4 H公司企业文化的建设 |
4.2.5 H公司知识共享的实施阶段 |
4.2.6 H公司基于知识共享的"开发手顺"的主要特点 |
4.3 H知识共享与QFD结合的应用案例 |
4.3.1 软件质量控制方法之QFD的简介 |
4.3.2 知识共享(SECI模型)与QFD的结合 |
4.4 H基于知识共享"开发手顺"的应用效果 |
4.5 本章小节 |
5 变量定义、测量与小样本测试 |
5.1 问卷设计原则与过程 |
5.2 变量定义与测量 |
5.2.1 企业与客户间合作关系质量的定义与测量 |
5.2.2 企业与客户间外包契约(合同)的定义与测量 |
5.2.3 企业与客户间跨文化沟通能力的定义与测量 |
5.2.4 企业间信任的定义与测量 |
5.2.5 企业与客户间显性知识共享能力的定义与测量 |
5.2.6 领导的支持程度 |
5.2.7 企业文化特征 |
5.2.8 信息技术水平 |
5.2.9 企业外包绩效的定义与测量 |
5.2.10 控制变量的测量 |
5.3 小样本数据的收集和分析 |
5.3.1 小样本数据描述 |
5.3.2 小样本检验的程序与标准 |
5.3.3 小样本量表的检验 |
5.3.4 小样本的探索性因子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大样本调查与数据质量评估 |
6.1 数据收集与描述 |
6.1.1 数据收集 |
6.1.2 样本描述 |
6.1.3 数据描述 |
6.2 结构方程的验证性因子分析简述 |
6.2.1 验证性因子分析的步骤 |
6.2.2 验证性因子分析的评估指标 |
6.3 调查方法的偏差分析 |
6.4 变量的验证性因子分析 |
6.4.1 企业隐性知识共享的验证性因子分析 |
6.4.2 企业间信任的验证性因子分析 |
6.4.3 企业间合作关系质量的验证性因子分析 |
6.4.4 企业跨文化沟通能力的验证性因子分析 |
6.4.5 企业间外包合同完善性的验证性因子分析 |
6.4.6 企业显性知识共享能力的验证性因子分析 |
6.4.7 企业领导的支持度的验证性因子分析 |
6.4.8 企业文化特征的验证性因子分析 |
6.4.9 信息技术水平的验证性因子分析 |
6.4.10 外包绩效的验证性因子分析 |
6.5 企业与客户间知识共享的验证性因子分析 |
6.5.1 因子模型设定 |
6.5.2 因子模型识别 |
6.5.3 模型参数估计 |
6.5.4 信度评估 |
6.5.5 效度评估 |
6.6 本章小结 |
7 假设检验与结果分析 |
7.1 控制变量的影响分析 |
7.1.1 企业规模对对知识共享和外包合作绩效的影响 |
7.1.2 企业与客户之间的交往时间对知识共享和外包合作绩效的影响 |
7.1.3 企业的CMM认证水平对知识共享和外包合作绩效的影响 |
7.2 中介变量的验证 |
7.2.1 自变量与中介变量相关 |
7.2.2 自变量与因变量相关 |
7.2.3 中介变量与因变量相关 |
7.2.4 中介变量作为控制变量 |
7.3 结构方程建模分析步骤 |
7.4 基于结构方程的假设检验 |
7.4.1 理论模型检验 |
7.4.2 模型比较 |
7.5 实证结果 |
7.6 企业间信任调节作用的模型与假设检验 |
7.6.1 企业间信任高低的聚类 |
7.6.2 高低信任的模型检验 |
7.6.3 高低组模型之间路径系数的差异比较 |
7.6.4 高低信任组别的假设检验分析 |
7.7 假设检验总结 |
8 研究不足与后续研究建议 |
8.1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2 本研究对企业的实践建议 |
8.2.1 建设有利于知识共享的企业文化 |
8.2.2 强化企业与客户之间的跨文化沟通能力 |
8.2.3 采取措施提高企业间的信任水平 |
8.2.4 开展有效的知识共享 |
8.3 研究的不足 |
8.4 研究的学术价值及实践意义 |
8.4.1 研究的学术价值 |
8.4.2 本研究的实践意义 |
8.5 后续研究建议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调查问卷(一)中文版本问卷 |
附录2:调查问卷(二)日文版本问卷 |
附录3:访谈提纲 |
附录4:小样本数据的描述性统计 |
附录5:大样本数据的描述性统计 |
附录6:调查方法的偏差分析 |
附录7:调查方法的偏差分析 |
附录8:本研究调查的部分企业----日本国内 |
附录9 本研究调查的部分企业----中国国内(以杭州为主) |
附录10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 |
四、大型软件缺陷修正跨国外包后的质量控制(论文参考文献)
- [1]产业转移趋势下红豆服装外贸生产协作体系的调整研究[D]. 顾蔡卫. 兰州理工大学, 2020(03)
- [2]S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管理研究[D]. 刘辉. 东华大学, 2020(03)
- [3]大型船舶主制造商与供应商产品质量激励约束博弈研究[D]. 薛雷.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1)
- [4]KT公司产品售后质量数据分析及应用研究[D]. 沈贝.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5]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外包质量控制问题探究 ——以J单位为例[D]. 万超. 江西财经大学, 2020(10)
- [6]优克公司内部审计外包决策研究[D]. 卢春苗. 天津科技大学, 2020(12)
- [7]审计师行业专长及其经济后果:基于中国资本市场的经验证据[D]. 冯银波.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19(01)
- [8]中国医药产业结构优化路径研究[D]. 罗文华. 沈阳药科大学, 2016(05)
- [9]RSLogix5000软件本地化项目管理案例研究[D]. 王倩. 大连理工大学, 2013(05)
- [10]服务外包模式下组织知识共享的关键影响因素及其与外包绩效的关系研究 ——以对日软件外包企业为例[D]. 吴志新. 浙江大学, 2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