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因特网上查找中医药信息资源的途径和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尚文玲,段青,李莎莎,苏大明,刘思鸿,孟凡红[1](2016)在《数据时代中医药信息的获取利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数据时代,使互联网存储了丰富的中医药信息资源。为了使中医药科研人员更快更好的查询到所需有价值的中医药信息,文章阐述了中医药科研人员获取中医药信息的必备条件,介绍了部分有关中医药信息的搜索引擎和中医药专业数据库、中医古籍数据库、期刊文献数据库、中医药院校网站和一些国外中医药信息查询网站。为中医科研人员的中医药信息获取与利用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李学博[2](2016)在《基于Hadoop的中医药Web信息资源评价体系研究》文中指出随着计算机和通讯技术的发展,Internet(互联网)逐渐渗透到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人们重要的知识来源,人们不断的从网上获取信息用来指导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现代社会已经每时每刻都离不开互联网。Web,指的是Internet上与HTML相关的部分,即基于HTML协议的信息资源页面。Web上的中医药信息资源每天都在不断的增长,已经存在的资源也在不断的发生着变化和更新,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Web上的中医药信息资源相关数据呈爆炸式增长,但这些不断增长的中医药信息质量良莠不齐,并且在现有的情况下很难有一套相对完善的方法对中医药信息资源的质量进行客观的评价,并指导人们从大量的中医药信息资源中找到正确的、对自己有用的信息。因此,我们需要一种方法,能够对目前Web上存在的中医药信息资源进行客观的评价。论文从Web中医药信息资源特点出发,使用Hadoop分布式计算技术,提出基于数据辅助的德尔菲法与AHP(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即层次分析法)建立中医药Web信息资源评价指标体系,并针对中医药健康服务类网站进行了实证研究。主要研究成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中医药主题爬虫的设计。(第3章)讨论了Web中医药信息资源具有增速快、分布广、易变化的特点,如果要对Web上存在的中医药信息资源进行分析和评价,前提是能够以廉价、快速、高质量的方法获取信息,因此应使用自动化的Web信息获取方式,即使用网络爬虫对中医药Web信息进行自动爬取。同时,该爬虫与通用搜索引擎的爬虫有所区别,只针对以中医药为主题的网站进行爬取,避免浪费爬虫时间,从而提高爬取目标的准确率。因此针对上述要求,确定了中医药主题爬虫分布式、可伸缩、高性能、高质量的爬取目标,制定相应的爬取策略,并对爬虫进行开发。(2)中医药信息资源的Hadoop平台搭建。(第3章、第6章)爬取到的中医药Web相关主题页面内容,由于范围广泛、需要定期不断的进行数据更新,同时在进行页面分析和数据挖掘时,使用单机的分析策略,对单机的性能带来很高的要求,因此使用单机关系数据库的存储方式,不能满足高性能的计算要求,因此,在爬虫爬取到页面后,使用Hadoop的HDFS进行存储,在后期对现有网页内容的文本挖掘、统计分析上,都能够保证高性能和低系统开销。(3)中医药Web信息资源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第4章、第5章)从中医药Web信息资源特点入手,探讨了针对Web中医药信息资源评价的原则,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构建。整个评价指标体系共分为四个大的部分,即信息内容评价、网站设计评价、易用性评价和其他评价。每个部分又细分了具体的二级指标,总共24项,并详细说明了这24项评价指标的意义和作用。进而对基于AHP层次分析法的中医药信息资源评价进行了分析,建立判断矩阵,确定指标体系具体指标的权重,并进行一致性检验。根据权重的比较,确定中医药Web信息资源评价中各个指标的重要性程度。(4)基于数据分析的中医药Web信息资源评价实施(第6章)以具体的中医药网站评价实务为例,从搭建分析环境开始,包括对于软硬件的配置要求、系统架构、Hadoop集群搭建等都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并解释了相关Map Reduce算法设计与实现,阐述了对网站进行分类、打分评价的具体实施过程。并指出了基于该评价,网站应做的改进。
马莉[3](2014)在《基于药性组合的中医药个性化健康服务平台的构建》文中研究表明今天的医学模式正在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社会-心理的整体医学模式发生转变,人体生命周期中的特殊规律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个体化差异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医学任务也逐渐由防病治病转化为维护和增强健康,因此亟待开展个性化的健康服务以满足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中医药以其辨证论治、因人制宜的传统诊疗特色,在个性化健康服务中颇具优势,然而现有的中医药健康服务信息整合不够全面、服务水平不够专业、服务内容个性化特征不明显、难以实现产业化发展。因此构建一个个性化的中医药健康服务平台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与应用价值。本文首先分析了目前利用中医药传统知识服务大众的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对中医药健康知识的融合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建立了中医药健康知识的融合模型以及健康方案数据库。并进一步基于辨证论治的治疗原则,构建了基于病-症-证的主动辨证系统,实现了结合辨证结果进行个性化健康方案的自动推荐。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基于药性组合的个性化药膳配方设计,实现了在现有知识基础上的进一步创新与完善。综上所述,本文明确了基于药性组合的中医药个性化健康服务平台的功能定位、核心功能以及系统流程,并选取了构建系统的最佳技术,分析了平台的总体架构、核心子系统和技术路线。重点讨论了平台的应用思路及产业化前景。本文为中医药健康知识的利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平台界面友好、实用性强、自动化程度较高,能够进行极具个性化、专属性极强的健康方案推荐,便于为广大群众提供专业的健康服务;同时基于药性组合模式的药膳配方设计也为药膳研究提供了明确可行的方案,为药膳产业开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针对当前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本课题充分挖掘中医药健康知识宝库,基于药性组合进行知识整合、知识发现与知识创新,开辟了实现个性化中医药健康服务的新途径。
吴蓉蓉[4](2013)在《中医药网站的健康信息传播研究 ——以中华中医网、三九中医和新浪中医为例》文中提出中医药是经过临床实践证明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医术,在慢性疾病与非传染性疾病方面具有独特的治疗功效。传播中医药信息、、普及中医药文化,是培养大众中医药意识、建立中医药健康行为的前提。中医药网站以其便捷高效性、超强互动性、信息传播的多元性等成为中医药信息传播的又一重要渠道。本文以健康传播学理论为指导,针对网络时代的中医药信息传播现象,提出“中医药网站健康传播”概念。通过对我国中医药网站的中医药健康信息传播的调查研究,对网站的发展现况、频道设置、信息来源、编辑方式与传播技巧等进行了细致的观察,并辅以相关的数据统计,分析论述互联网站这一新媒体在中医药传播过程中的意义和作用;中医药网站传播的现状及存在的不足,进而提出了改善中医药网站健康传播效果的策略,希望可以对“中医药网站”的传播发展有所帮助。
孔行仁[5](2013)在《近10年台湾伤寒论研究述要及雏型网页建立》文中认为近年来,台湾不但在生活习惯及医疗文化和保健观念皆有很大的改变,其中劳健保的实施及教育普及和媒体的倡导也影响到对药物及就医的认知,也因此伤寒经方遂被广泛的应用,并能兴起学习之效应,但传统老中医的优良特质和临床经验、医案,却因随着年长者的凋零而付诸阙流实为可惜。随着网络科技使用逐渐的兴起,信息传播以及数字典藏已是当前最重要的生活主题及学习工具,而传统《伤寒论》的临床研究,如何迎接新的知识时代而迈向更卓越,并使伤寒方的简、便、廉、效在新时代中能继续发扬其优良传统医疗精神及效能,是今日医疗文化及临床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过去台湾《伤寒论》在数字内容与网络发展之研究着墨甚少,同时以深入访谈及内容分析来探索,并了解目前发展状况之相关文献发表也不多,本研究着眼于此,试透过雏型网页的建构,来建立研究者临床应用之讨论空间和典藏搜寻的网络平台,并针对医师及专家进行深入访谈,透过主要的具体内容与记录,藉以了解《伤寒论》在台湾之沿革与发展及如何更迈向卓越。本研究旨在探讨台湾近十年来《伤寒论》的发展现况与雏型网页之发展,首先透过文献探讨及内容分析等方式来搜集汇整数据建立相关访谈内容,并以策略、执行、结构、文化等四项构面来进行探讨分析。同时采用半结构式的深入访谈,最后归纳出主要研究发现,做成结论,本研究结果发现:一、台湾中医因健保而能跨入医疗殿堂,同时让《伤寒论》能够得以发展。二、现代化数字网络平台的建立,让中医及《伤寒论》发展,更为灵活及有效率。三、官方与学院教育长期来没有特别重视《伤寒论》,同时医疗资源分配不均。四、医生很难阅读传统伤寒经方古典,很多经验方是需要老师的讲解。
孙凌云,陈如好,杜旭东[6](2012)在《网络环境下机电工程信息资源的检索述略》文中提出概述机电专业信息的基础知识,介绍网络环境下国内外各类机电信息资源及其检索方法,其中包含一些免费的网络资源。
张群[7](2011)在《网络环境下我国健康传播体系研究》文中指出健康传播是普及健康知识、提升公众健康素养和促进人类健康、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手段。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因特网已成为健康信息传播和获取的重要途径,成为人们寻找健康信息的重要方式之一,在健康传播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何利用因特网传播的独特优势为公众提供及时、科学、全面、准确的健康信息是推动健康传播实践更好发展的一项亟待解决的迫切问题。本文综合运用健康传播学、信息管理学等相关理论,采用文献调研、问卷调查、用户体验、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系统分析了目前网络环境下健康传播发展的现状、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并就网络环境下开展健康传播提出了一个基本框架思路。在国内健康传播研究领域,本文是从政府医疗卫生机构视角首次对网络环境下我国健康传播体系进行了系统研究,在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创新性探索研究。一是提出了在网络环境下应建立以卫生部门主导的健康传播体系。即建立一个面向社会公众的、以医疗卫生机构为传播主体的、公益性的、服务模式多样的全方位、多层次传播服务体系。它强调“资源整合,协同共建”,将政府医疗卫生系统内分散的力量通过体制和机制的创新加以整合;加强“战略协调,合作共赢”,协调卫生系统外的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同时,围绕“面向公众,理念提升”,积极适应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重视我国公众科学素养、健康素养、信息素养、媒介素养的提升。二是构建了网络环境下健康传播体系的分析框架。在总结分析了网络环境下我国健康传播实践中不同属性主体在健康传播中的特点和问题基础上,构建了网络环境下健康传播体系的分析框架。包括传播主体系统的构建、健康传播内容的建设、健康传播体系的技术实现、健康传播服务方式的识别、健康传播效果的评估、健康传播的制度保障建设等;三是对网络环境下的健康传播进行了实证分析。本文紧密结合公众对健康信息的需求,提出建立卫生部门主导的网络环境下的健康传播体系,对于加快提升我国公众健康素养,更好地服务于公众健康并推动健康传播学理论与实践在我国更好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蔡勇,向婷婷[8](2011)在《搜索引擎在中医药行业的实现与应用》文中研究说明文章中作者结合自己参与中医药行业垂直搜索引擎"博睿搜索"的开发与实现工作的经验和体会,从中医药行业信息化发展的需求出发,结合搜索引擎的基本原理,介绍了中医药行业搜索引擎的技术原理和"博睿搜索"的技术创新,同时在结尾展望了垂直搜索引擎在中医药行业发展的前景。
徐燕文,余孝奎[9](2009)在《网络医学信息检索的途径及方法》文中指出掌握正确的医学信息的检索方法和步骤,可以提高检索结果的准确率。文章对如何从网上获取医学信息的方法与技巧进行了研究与介绍。
段青[10](2008)在《中医药信息网上查询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网络时代带来了信息革命,中医药信息的网络共享方式则带来了科学研究手段的巨大变革。本文探讨了中医药网上信息资源的现状,研究了中医药网络信息查询的基本策略和方法,并提出了如何对网络信息加以整理和利用,以此为中医药科学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二、因特网上查找中医药信息资源的途径和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因特网上查找中医药信息资源的途径和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数据时代中医药信息的获取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中医药科研人员获取中医药信息的条件 |
2中医药信息的获取途径 |
3结束语 |
(2)基于Hadoop的中医药Web信息资源评价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和实践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案与技术路线 |
1.4. 研究的难点与创新点 |
第二章 Web信息资源评价相关技术 |
2.1. Web数据挖掘技术 |
2.1.1. Web数据挖掘的分类 |
2.1.2. Web数据挖掘的工作流程 |
2.1.3. 数据挖掘技术算法研究 |
2.2. Web信息资源获取技术 |
2.2.1. Web爬虫技术 |
2.2.2. 主题Web爬虫 |
2.2.3. 面向主题的信息采集技术 |
2.2.4. 中文自动切分词技术 |
2.3. Web信息资源分类技术 |
2.3.1. 文本预处理 |
2.3.2. 降维处理 |
2.3.3. 分类处理 |
2.3.4. 分类的评价标准 |
2.4. Hadoop分布式计算技术 |
2.4.1. Hadoop平台架构 |
2.4.2. Hadoop平台与其它系统的对比 |
2.4.3. HDFS的基本概念 |
2.4.4. Map Reduce编程模型 |
2.5. 德尔菲法 |
2.5.1. 德尔菲法的特点 |
2.5.2. 德尔菲法的实施步骤 |
2.6. AHP层次分析法 |
2.6.1. AHP基本原理 |
2.6.2. AHP基本步骤 |
2.6.3. 层次分析法的优点 |
第三章 中医药Web信息资源获取与预处理 |
3.1. 中医药主题爬虫 |
3.1.1. 主题信息采集技术 |
3.1.2. 中医药主题爬虫的设计目标 |
3.1.3. 中医药主题爬虫的爬取策略 |
3.2. Web内容的分布式存储 |
3.3. Hadoop平台下的中医药信息资源分类 |
3.3.1. 文本分类中的问题分析 |
3.3.2. 分布式文本分类总体设计原则 |
3.3.3. 分布式文本分类流程 |
第四章 中医药Web信息资源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
4.1. 中医药Web信息资源的分类与特点 |
4.2. Web中医药信息资源评价的原则 |
4.3. 建立Web中医药信息资源评价指标体系 |
4.3.1. 信息内容评价指标 |
4.3.2. 网站设计指标 |
4.3.3. 易用程度指标 |
4.3.4. 其他评价指标 |
4.4. 信息资源评价方法的选择 |
4.4.1. 定性方法 |
4.4.2. 定量方法 |
第五章 中医药Web信息资源评价指标权重分析 |
5.1. AHP方法的步骤 |
5.2. AHP的标度确定 |
5.3. 指标权重的计算方法 |
5.4. 健康管理类网站的判断矩阵与一致性检验 |
5.4.1. 一级指标 |
5.4.2. 二级指标 |
5.4.3. 指标体系及权重 |
5.5. 对评价指标权重的分析 |
第六章 实证分析 |
6.1. 处理环境配置 |
6.2. 系统部署 |
6.3. 中医药web信息资源获取 |
6.4. 中医药web信息资源分类Map Reduce实现 |
6.4.1. 文本预处理 |
6.4.2. 特征词选择 |
6.4.3. 训练文本TFIDF向量化 |
6.4.4. KNN文本分类测试 |
6.4.5. 网站分类结果与分析 |
6.4.6. 网站分类结果的使用 |
6.5. 基于AHP的中医药信息资源评价 |
第七章 总结 |
7.1. 所做的工作 |
7.2. 本文的创新点 |
7.3. 不足之处及今后的工作重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查新报告 |
论文着作 |
科研课题 |
(3)基于药性组合的中医药个性化健康服务平台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文献综述——研究背景 |
1.1.1 个性化健康服务的重大意义 |
1.1.2 中医药在个性化健康服务领域的应用优势 |
1.2 文献综述——研究现状 |
1.2.1 个性化健康服务的研究进展 |
1.2.2 中医药健康服务研究进展 |
1.2.3 食疗—药膳配方设计研究现状 |
1.3 前言——本文主要思路及研究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思路 |
1.3.3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中医药健康知识融合初步研究 |
2.1 研究背景 |
2.1.1 中医药信息学发展趋势 |
2.1.2 中医药知识服务具有重大需求 |
2.1.3 药性理论为中医药知识服务开辟新途径 |
2.2 研究现状 |
2.2.1 中医药知识服务现状 |
2.2.2 药性理论研究现状 |
2.3 研究目的 |
2.4 研究方法 |
2.4.1 中医药健康知识的搜集与整理 |
2.4.2 中医药健康知识融合思路探讨 |
2.5 研究结果 |
2.5.1 中医药健康知识融合模型 |
2.5.2 中医药健康方案知识库的建立 |
2.6 研究结论 |
2.7 应用思路探讨 |
第三章 基于主动辨证的健康方案推荐研究 |
3.1 研究背景 |
3.1.1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灵魂 |
3.1.2 开发辨证系统的必要性 |
3.2 研究现状 |
3.2.1 中医辨证系统研究进展 |
3.2.2 目前中医辨证系统存在的不足 |
3.2.3 中医辨证系统的发展趋势 |
3.3 研究目的 |
3.4 研究方法 |
3.4.1 疾病、证、症状资料的搜集与整理 |
3.4.2 主动辨证模型的构建 |
3.5 研究结果 |
3.5.1 主动辨证系统的构建 |
3.5.2 基于主动辨证结果的个性化健康方案推荐 |
3.6 研究结论 |
3.7 应用思路探讨 |
第四章 基于药性组合的药膳配方设计方法研究 |
4.0 研究背景及现状 |
4.1 研究目的 |
4.2 研究方法 |
4.2.1 基于药性组合与膳食宝塔的药膳配方设计 |
4.2.2 基于优化算法的药膳配方定量研究 |
4.3 研究结果 |
4.4 研究结论 |
4.4.1 药膳配方的合理性论证 |
4.4.2 药膳配方适应性调整与优化 |
4.5 应用思路探讨 |
第五章 中医药个性化健康服务平台的构建 |
5.1 需求分析 |
5.2 平台功能定位 |
5.3 平台功能模块的划分 |
5.4 平台设计与搭建 |
5.4.1 平台设计原则 |
5.4.2 平台开发及特点 |
5.5 平台运行实例 |
5.6 平台应用评价 |
5.7 小结 |
第六章 中医药个性化健康服务平台的应用研究与讨论 |
6.1 糖尿病个性化健康方案推荐 |
6.2 糖尿病个性化药膳配方研究 |
6.3 中医药个性化健康服务平台的应用思路探讨 |
6.3.1 基于中医药个性化健康服务平台的健康管理服务 |
6.3.2 基于中医药个性化健康服务平台的保健品电商服务 |
6.3.3 基于中医药个性化健康服务平台的移动健康服务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成果整合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中医药网站的健康信息传播研究 ——以中华中医网、三九中医和新浪中医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方法 |
第2章 中医药网站概述 |
2.1 中医药网站的界定 |
2.2 网络受众分析 |
2.3 中医药网站发展现况 |
第3章 中医药网站的健康信息传播观察 |
3.1 研究样本的选择说明 |
3.1.1 关于“中华中医网”、“三九中医”与“新浪中医” |
3.1.2 选择三者为样本的网站参数说明 |
3.2 中医药网站频道设置研究 |
3.2.1 网站开设的主要频道 |
3.2.2 网站频道被访问情况分析 |
3.3 中医药网站健康信息传播方式研究 |
3.4 中医药网站常用的信息传播技巧 |
3.4.1 网站常用的信息传播技巧分析 |
3.4.2 健康信息传播技巧与“伪健康传播”陷阱 |
第4章 中医药网站健康信息传播的优势与存在的问题 |
4.1 中医药网站健康信息传播的优势 |
4.1.1 多媒体和多元化传播中医药信息 |
4.1.2 中医药信息无限量和分众化传播 |
4.1.3 激发受众获取中医药信息的自主性 |
4.1.4 促进中医药事业的现代化发展 |
4.2 中医药网站健康信息传播存在的问题 |
4.2.1 中医药信息传播缺乏专业性 |
4.2.2 传播者与受众的互动不充分 |
第5章 改善中医药网站健康信息传播的应对之策 |
5.1 提高中医药信息传播的专业性 |
5.1.1 提高编辑人员的专业素养 |
5.1.2 巧妙处理中医药辩证论治的问题 |
5.1.3 规范中医药信息来源 |
5.2 充分发挥网络互动优势 |
5.2.1 把握受众心理 |
5.2.2 充分开展与受众的互动 |
第6章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5)近10年台湾伤寒论研究述要及雏型网页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言 |
1.1 研究动机与目的 |
1.1.1 背景与动机 |
1.1.2 研究目的 |
1.2 研究流程与程序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范围 |
第一章 文献与探讨 |
1.1 台湾中医发展之概述 |
1.1.1 近年来台湾中医发展概览 |
1.1.2 历年来台湾中医师及学者概述 |
1.1.3 台湾特有中医药文化资源 |
1.2 《伤寒论》近十年研究发展与分析 |
1.2.1 文献回顾 |
1.2.2 台湾伤寒论经方医师 |
1.2.3 发展环境的分析 |
1.3 《伤寒大论坛》与张步桃探讨 |
1.3.1 《伤寒大论坛》 |
1.3.2 伤寒论大师张步桃 |
1.4 《伤寒论》数字发展及信息网络兴起分析 |
1.4.1 文化形像与医疗科技 |
1.4.2 台湾中医药信息典籍的发展现况与策略 |
1.4.3 专家看法与建议 |
1.5 《伤寒论》发展与创新探讨 |
1.5.1 卓越创新之探讨 |
1.5.2 构面资料整理 |
第二章 访谈分析 |
2.1 研究架构 |
2.1.1 研究架构说明 |
2.1.2 研究架构图说明 |
2.1.3 发展指标与问项 |
2.2 研究设计 |
2.2.1 研究方法 |
2.2.2 访谈方式 |
2.2.3 访谈对象 |
2. 3 访谈设计 |
2.3.1 访谈问题 |
2.3.2 访谈内容大纲设计 |
2.3.3 访谈数据分析方法 |
2.4 访谈结果与分析 |
2.4.1 学术与医疗文化(文化) |
2.4.2 发展环境与伤寒方医师的传承(结构) |
2.4.3 信息网络与数字典藏(执行) |
2.4.4 发展策略评析(策略) |
2.4.5 小结 |
2.5 综合分析探讨与建议 |
2.5.1 综合分析 |
2.5.2 访谈说明分析表与建议 |
第三章 《伤寒论》雏型网页建立 |
3.1 网页可用性平台分析 |
3.1.1 使用者接口原则 |
3.1.2 可用性之探讨 |
3.1.3 使用接口设计黄金定律 |
3.1.4 可用性的影响 |
3.2 雏型网页概念分析 |
3.2.1 雏型网页平台 |
3.2.2 雏型网页画面设计发展原则 |
3.3 雏型网页画面设计 |
3.3.1 雏型网页发展 |
3.3.2 雏型网页内容 |
3.3.3 小结 |
结语 |
1.1 研究创新 |
1.2 研究发现 |
1.2.1 优势 |
1.2.2 弱势 |
1.3 研究建议 |
1.3.1 政府须能扮演尾舵,建立愿景和效率中医文化环境 |
1.3.2 加强文化交流,建立管道及医疗传承 |
1.3.3 掌握中医药信息及网络发展趋势策略 |
1.4 研究限制与未来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网络环境下机电工程信息资源的检索述略(论文提纲范文)
一、机电工程信息资源及检索方法 |
1. 机电专业图书的检索。 |
2. 机电专业期刊的检索。 |
3. 机电专业行业标准。 |
4. 机电专业专利检索。 |
二、机电专业信息其他检索途径 |
1. 专业网站。 |
2. 院校主页。 |
3. 搜索引擎。 |
(7)网络环境下我国健康传播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本项研究的目的 |
1.2.2 本项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健康传播的研究现状 |
1.3.1 国外健康传播研究现状 |
1.3.2 国内健康传播研究现状 |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思路 |
1.4.2 技术路线 |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6 研究特色与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健康 |
2.1.2 传播 |
2.1.3 健康传播 |
2.1.4 健康教育 |
2.1.5 健康促进 |
2.1.6 健康管理 |
2.1.7 网络环境下的健康传播 |
2.1.8 健康传播体系 |
2.2 健康传播的理论基础 |
2.2.1 传播的分类 |
2.2.2 把关人理论 |
2.2.3 马莱茨克的大众传播过程模式 |
2.2.4 议程设置理论 |
2.2.5 健康传播的维度 |
第三章 国内外网络环境下健康传播的发展现状 |
3.1 国外网络环境下健康传播的发展现状 |
3.1.1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网络环境下健康传播 |
3.1.2 医学信息研究机构网络环境下的健康传播 |
3.1.3 政府机构主导的网络环境下健康传播 |
3.1.4 商业网站健康传播 |
3.1.5 国外网络环境下健康传播特点小结 |
3.2 我国网络环境下健康传播发展现状 |
3.2.1 商业网站健康传播 |
3.2.2 医疗卫生机构网站健康传播 |
3.2.3 国内网络环境下健康传播特点小结 |
第四章 我国网络环境下健康传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网站用户体验研究 |
4.1.1 用户体验方案设计 |
4.1.2 测试结果主要问题汇总 |
4.2 省级疾控中心网站健康传播内容初步评价 |
4.3 省级疾控机构网站建设能力调查 |
4.3.1 调查方案设计 |
4.3.2 调查结果汇总及分析 |
4.4 其他医疗卫生机构网站健康传播问题分析 |
4.4.1 卫生管理机构网站 |
4.4.2 健康教育机构网站 |
4.4.3 12320网站 |
4.4.4 医学科研机构网站 |
4.5 医疗卫生机构网站健康传播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6 商业网站健康传播问题及原因分析 |
4.6.1 传播主体的非公益性 |
4.6.2 传播主体的“把关人”能力不足 |
4.6.3 传播内容的商业目的明显 |
4.6.4 传播对象的选择性 |
4.6.5 传播效果的不确定性 |
第五章 受众网络环境下需求分析及健康信息分类 |
5.1 公众对网络环境下健康信息的需求调查 |
5.1.1 问卷调查的设计与实施 |
5.1.2 调查情况说明 |
5.1.3 结果分析 |
5.1.4 调查总结 |
5.2 我国公众面对的健康信息网络环境分析 |
5.3 健康信息的分类 |
5.4 基于中国疾控中心网站访问数据分析受众需求 |
5.4.1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 |
5.4.2 热点问题相关信息 |
5.4.3 一般健康信息 |
5.4.4 个性化健康信息需求 |
5.5 公众对健康信息的关注重点 |
第六章 网络环境下我国健康传播体系的构建思路与框架 |
6.1 我国网络环境下健康传播体系的构建依据 |
6.1.1 理论依据 |
6.1.2 现实依据 |
6.2 构建我国网络环境下健康传播体系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
6.2.1 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使人们对健康相关信息需求增加 |
6.2.2 健康传播理论与实践研究在我国兴起 |
6.2.3 网络的普及和应用趋势 |
6.2.4 卫生部门在网络环境下健康传播工作中缺少宏观设计 |
6.3 网络作为传播媒介在健康传播中的优势 |
6.4 我国网络环境下健康传播体系的构建思路 |
6.4.1 总体目标 |
6.4.2 总体框架 |
6.4.3 构建"资源整合,协同共建"的网络环境下健康传播体系 |
6.4.4 网络环境下健康传播体系应强调战略协调,合作共赢 |
6.4.5 网络环境下健康传播应始终面向公众,提升服务理念 |
第七章 网络环境下我国健康传播体系的内容与实现形式 |
7.1 我国网络环境下健康传播体系的传播主体系统构建 |
7.1.1 健康传播主体的构成 |
7.1.2 健康传播主体的赢效因素 |
7.1.3 传播主体的“把关人”能力分析 |
7.2 网络环境下健康传播的内容建设 |
7.2.1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热点问题 |
7.2.2 医学知识与科学研究进展 |
7.2.3 各地医疗就诊信息 |
7.2.4 药品信息 |
7.2.5 健康教育及科学普及 |
7.2.6 卫生管理信息 |
7.2.7 卫生监督信息 |
7.2.8 个性化需求 |
7.3 网络环境下健康传播体系的技术实现 |
7.4 网络环境下健康传播的传播形式 |
7.4.1 网络为媒介的健康传播主要服务方式 |
7.4.2 对不同人群有效获取健康信息的助力 |
7.5 网络环境下健康传播的传播效果 |
7.5.1 重视健康信息的可读性、可理解性 |
7.5.2 对传统媒体宣传的指导作用 |
7.6 网络环境下健康传播的制度保障 |
7.6.1 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强化机构面向公众的健康信息服务职能 |
7.6.2 重视公众对信息的知情权,满足公众对信息的需求 |
7.6.3 公益性健康传播发展的长效机制 |
第八章 网络环境下健康传播体系建设的案例分析 |
8.1 中国疾控中心网站定位 |
8.2 网站建设的目标 |
8.3 中国疾控中心网站的传播学分析 |
8.3.1 传播主体的信息组织协同模式 |
8.3.2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网站的传播内容分析 |
8.3.3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网站健康传播的主要服务方式 |
8.3.4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网站的制度建设 |
8.4 美国MedlinePlus和CDC信息组织模式与启示 |
第九章 主要结论与对策建议 |
9.1 主要结论 |
9.2 对策建议 |
9.2.1 创新机制,激发医疗卫生机构网络环境下健康传播的活力 |
9.2.2 加强传播主体建设,培养高素质的健康传播者 |
9.2.3 搭建技术平台和研究协作平台,加强健康传播的学科建设 |
9.2.4 加强学科建设,培养健康传播研究队伍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件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网站用户体验测试方案 |
附件二:省级疾控中心网站健康信息初步评价 |
附件三:省级疾控中心调查问卷 |
附件四:关于因特网上健康信息的用户调查 |
附件五:中国公民健康素养66条 |
致谢 |
作者简历 |
(8)搜索引擎在中医药行业的实现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中医药行业信息发展现状 |
1.1中医药行业信息发展现状 |
1.2搜索引擎在中医学中的存在价值 |
2搜索引擎实现原理 |
2.1搜索引擎概述 |
2.2搜索引擎的工作原理 |
2.3中医药行业垂直搜索引擎与其它搜索引擎的区别 |
3中医药行业垂直搜索引擎的实现 |
3.1中药行业垂直搜索引擎存在的必要性 |
3.2博睿搜索引擎的技术创新 |
3.3博睿搜索与其他搜索引擎的共性和区别 |
3.4博睿搜索未来的技术创新方向 |
4行业搜索引擎在中医药行业的发展前景 |
四、因特网上查找中医药信息资源的途径和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数据时代中医药信息的获取利用研究[J]. 尚文玲,段青,李莎莎,苏大明,刘思鸿,孟凡红.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6(16)
- [2]基于Hadoop的中医药Web信息资源评价体系研究[D]. 李学博.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6(03)
- [3]基于药性组合的中医药个性化健康服务平台的构建[D]. 马莉.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4(04)
- [4]中医药网站的健康信息传播研究 ——以中华中医网、三九中医和新浪中医为例[D]. 吴蓉蓉. 南昌大学, 2013(04)
- [5]近10年台湾伤寒论研究述要及雏型网页建立[D]. 孔行仁.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3(10)
- [6]网络环境下机电工程信息资源的检索述略[J]. 孙凌云,陈如好,杜旭东. 教育教学论坛, 2012(19)
- [7]网络环境下我国健康传播体系研究[D]. 张群.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1(10)
- [8]搜索引擎在中医药行业的实现与应用[J]. 蔡勇,向婷婷.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1(01)
- [9]网络医学信息检索的途径及方法[J]. 徐燕文,余孝奎. 大众科技, 2009(10)
- [10]中医药信息网上查询研究[J]. 段青. 图书馆学研究, 20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