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头绒球菌线粒体肌动蛋白的免疫细胞化学鉴定

多头绒球菌线粒体肌动蛋白的免疫细胞化学鉴定

一、Immunocytochemical identification of actin in mitochdria of Physarum polycephalum(论文文献综述)

董晨帆[1](2021)在《栉孔扇贝对氮杂螺环酸毒素胁迫的应激响应及调控机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全球范围内赤潮灾害频发,有害赤潮藻所产贝类毒素(藻毒素)在双壳贝类体内广泛蓄积,对水产养殖、消费安全和国际贸易等都存在重大隐患。氮杂螺环酸毒素(Azaspiracids,AZAs)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类藻毒素,具有高残留和强毒性的特点,为国际社会重点关注。AZAs在我国近海分布范围日趋扩大,潜在食品安全风险十分严峻。本研究以分离自我国沿海的一株AZAs产毒藻(AZDY06株)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胁迫的方式,以栉孔扇贝为胁迫对象,综合运用代谢组学和转录组学等技术,从多层次研究栉孔扇贝应激AZAs胁迫的反应机制,以期深入AZAs在栉孔扇贝体内的的解毒机制,并为风险评价以及限量标准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对8种酶活指标的测定以及血细胞的形态数量观察,明确了栉孔扇贝对AZAs胁迫的应激规律。结果表明,栉孔扇贝对AZAs胁迫的生理应激分为三阶段:阶段Ⅰ为胁迫1小时内血细胞的应激作用,主要发挥识别、吞噬与分解作用;阶段Ⅱ为胁迫1天内SOD和POD发挥抗氧化作用以及γ-GCS、GST和NQO1促进代谢反应,以减轻过氧化损伤并加速AZAs排出;阶段Ⅲ为胁迫3天内Ca2+/Mg2+-ATPase和Na+/K+-ATPase显着应激,以调控能量稳态。在胁迫过程中,AZAs会造成栉孔扇贝的绒毛和管腔损伤,该损伤具有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本研究通过血细胞和酶活相关指标,从代谢、免疫和能量三大角度阐明了栉孔扇贝对AZAs应激的过程变化,为深入阐释AZAs的毒性机制提供理论支持。(2)对被AZAs胁迫的栉孔扇贝各阶段代谢产物动态开展非靶向代谢组学研究。结果表明,在胁迫过程中差异代谢产物显着富集于类固醇代谢、视黄醇代谢以及各种氨基酸的合成与降解等途径,并筛选到43个差异代谢产物,其中谷胱甘肽、牛磺酸、磷酸胆碱、色氨酸等9种与毒性作用最为相关,其毒性作用表现为过氧化损伤、细胞膜结构完整性被破坏,以及机体氨基酸和核苷酸物质的代谢紊乱。另外,色氨酸等物质的异常变化暗示可能存在神经毒性作用。本研究从调控下游的代谢层面对栉孔扇贝的应激反应展开研究,明确差异代谢途径及代谢产物,为进一步探索AZAs解毒路径提供思路和数据支持。(3)利用转录组学对栉孔扇贝的表达基因进行差异、富集和趋势分析。结果表明,栉孔扇贝机体中与氧化应激、能量调控和物质代谢功能相关的基因都有显着表达,且在不同阶段的表达情况存在差异。其表达趋势主要为持续上调和下调两种,前者主要富集于细胞凋亡、氨基酸代谢以及Toll受体信号等通路,而后者则是溶酶体、鞘脂代谢以及内吞作用等通路。最终将411个高表达基因富集于191个通路中,其中以ATP6和COX3等为代表的多个能量调控相关基因表达最为显着,表达量可达104 FPKM以上,构成机体应激的能量调控基础。继而以ATP5F1B、ATF5和KCNK16等为代表的特定功能基因的显着表达驱动了第二信使c AMP的信号传递以及细胞凋亡,离子交换等平衡调控。本研究从基因层面对分子机制展开研究,明确了差异调控通路及基因,为探索栉孔扇贝应激胁迫的分子作用机制奠定基础。(4)组合生物应激、代谢组学和转录组学三种技术开展多层次分析。结果表明,氧化应激、能量调控和物质代谢三大模块的调控基因互相关联,共同调控。其中氧化应激模块主导细胞凋亡调控,代谢模块最为复杂,其涵盖众多功能调控,在协助调控能量的消耗与产生的同时,与氧化应激相关信号传递和物质的合成也密切相关。以时间为序列展开分析,在胁迫前期机体分泌类固醇激素迅速发出胁迫信号并激活机体氧化应激等免疫功能,同时机体还会分泌肾上腺素等协助调控。整个过程中机体会消耗能量引起大量ATP水解,而能量的过量消耗将打破机体平衡进而激活胁迫后期的嘌呤从头合成等通路,对失衡现状进行补救。本研究从多个角度探索栉孔扇贝应激胁迫的分子机制,为深度解析栉孔扇贝对AZAs的解毒机制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数据基础。(5)通过代谢酶、代谢组学和转录组学数据的联动分析,进一步锁定AZAs在栉孔扇贝体内重要的Ⅰ相和Ⅱ相代谢途径。其中Ⅰ相代谢主要为细胞色素P450途径,调控因子CYP1A1和ALDH2等差异表达,同时参与花生四烯酸和色氨酸等物质的代谢共同参与Ⅰ相代谢反应。而Ⅱ相代谢主要为谷胱甘肽代谢途径,涉及到GST1和GSTT2B等关键调控因子的差异表达。另外,本研究还富集葡萄糖醛酸Ⅱ相代谢的重要产物。

马芳[2](2018)在《猪链球菌2型逃避嗜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的机制》文中研究说明猪链球菌病(Swine streptococcosis)是一种常见的猪传染病,世界各国均有发生,也是一直困扰我国养猪业发展的重要细菌性传染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急性败血症、脑膜脑炎;慢性感染以关节炎、心内膜炎为主要特征。猪链球菌病主要病原为猪链球菌(Ssuis)和马链球菌兽疫亚种(SEZ),其中猪链球菌2型(SS2)是毒力最强,临床分离率最高的血清型之一。近年来,猪链球菌病在我国的流行呈明显的上升趋势,特别是猪群发生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圆环病毒疾病、副猪嗜血杆菌病等疫病后易继发或并发该菌感染,带来十分严重的经济损失。同时SS2和SEZ是重要的人畜共患病原菌,严重威胁公共卫生。嗜中性粒细胞是先天性免疫的第一道防线,当机体感染时最先被募集到炎症部位,通过吞噬和脱颗粒的方式杀灭病原微生物。近年来发现嗜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utrophil extracellulartraps,NETs)通过其网状纤维样结构限制病原菌的移动并提高局部抗菌物质的浓度有效杀灭病原菌。本研究分别从NETs的降解和抑制NETs形成两个方面研究猪源链球菌逃避先天性免疫反应导致菌血症的机制。利用SS2转座子突变体文库筛选SS2抑制NETs形成相关的毒力因子,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探索,为阐明SS2逃避先天性免疫反应并进一步解析SS2致病机制提供新思路。1.猪链球菌2型诱导NETs形成的分子机制猪链球菌2型(SS2)可以在体内外环境中诱导NETs形成但其机制尚不清晰。本研究发现SS2与嗜中性粒细胞作用可以刺激活性氧物质(ROS)生成、TLR2和TLR4转录水平显着上调、p38 MAPK和ERK1/2的激活。分别用抑制剂阻断ROS的生成和TLR4信号传递会抑制SS2激活的p38和ERK1/2磷酸化,并抑制NETs形成。用p38 MAPK和ERK1/2抑制剂处理嗜中性粒细胞,SS2诱导NETs形成显着减少。本研究证实在SS2在感染过程中被TLR2和/或TLR4的识别,产生ROS,进而诱导嗜中性粒细胞的p38 MAPK和ERK的磷酸化和NETs形成。2.猪链球菌2型抑制NETs毒力因子鉴定及作用机制本研究利用NETs定量和免疫荧光染色技术筛选SS2转座子突变体文库中筛选到6株诱导NETs形成能力增强的突变株。其中Tn524的相关性状稳定,作为后续研究对象。转座子TnYLB-1插入使插入位点基因失活,经过反向PCR扩增和基因测序鉴定Tn524突变株中TnYLB-1插入失活基因为SS2细胞表面蛋白(CSP)。原核表达重组蛋白CSP不能诱导NETs形成,并且不能抑制PMA诱导的NETs形成。通过pull down实验检测CSP不与细胞蛋白直接结合。⊿CSP缺失株细菌荚膜缺失,并且刺激嗜中性粒细胞ROS和NETs的生成明显增强。与亲本株SS2相比,⊿CSP与嗜中性粒细胞作用,导致细胞TLR2和TLR4的转录水平和ERK1/2磷酸化水平明显上调,但对p38的磷酸化水平没有差异。⊿CSP在体内感染过程中上调NETs正调控相关细胞因子的转录水平如TNF-α、IFN-γ、MIP-2和IL-1β。综上所述,在SS2感染过程中,CSP蛋白不能直接刺激或者抑制NETs的形成,但可以通过促进SS2荚膜的合成,帮助细胞逃避嗜中性粒细胞膜受体TLR2和/或TLR4的识别作用、下调NETs正调控相关细胞因子的转录水平、抑制ROS的生成和嗜中性粒细胞ERK1/2的激活,最终抑制NETs的形成。3.猪链球菌2型生物被膜抑制NETs形成本研究发现体外培养中嗜中性粒细胞促进SS2生物被膜的形成,小鼠体内感染中用生物被膜鉴别培养基分别在小鼠的肝、肾和脾脏中分离到生物被膜态SS2,说明SS2在体内感染过程中会形成生物被膜。小鼠腹腔攻毒模型说明游离态和生物被膜态SS2均可以引起嗜中性粒细胞向感染部位趋化,为研究嗜中性粒细胞和细菌之间的相互作用提供了环境基础。生物被膜态SS2不易被巨噬细胞吞噬,但可以被NETs清除。并且NETs对游离态和生物被膜态SS2的杀菌作用没有明显的区别。生物被膜态SS2可以通过其胞外基质抑制NETs形成。该研究将有利于对生物被膜及其引起的持续性感染提供新的认识。4.马链球菌兽疫亚种胞外核酸酶降解NETs多种细菌分泌胞外核酸酶降解NET DNA骨架,这些核酸酶具有两个特点,一是能够分泌到胞外或锚定在细菌外膜上;二是具有核酸酶活性。SS2分泌胞外核酸酶降解NETs但其降解能力并不完全,马链球菌兽疫亚种(SEZ)也是猪链球菌病的重要病原引起急性败血症,SEZ是否具有类似功能的核酸酶需要进一步研究。本研究通过对SEZ基因组分析,发现其基因组中7个基因同时具有以上两个特点,并且其中基因SESECRS04165(产物为核酸酶,ENuc)和SESECRS05720(产物为5’-核苷酶,5Nuc)的转录水平明显高于其他五个基因。原核表达相应重组蛋白分别为rENuc和r5Nuc,并发现这两个蛋白同时具有核酸酶活性和核苷酶活性,直接降解小牛胸腺DNA和NETDNA形成脱氧腺苷。并且发现脱氧腺苷对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具有抑制作用,但不影响巨噬细胞的胞内杀菌作用。双基因缺失株△ENuc△5Nuc的毒力明显低于亲本株SEZ和单基因缺失株△ENuc、△5Nuc;并且通过脏器分布实验发现双基因缺失株△ENuc△5Nuc不能突破血液系统转移至深层脏器中。与亲本株SEZ比较,基因缺失株△ENuc、△5Nuc和△ENuc△5Nuc刺激NETs的能力明显增强,但在NETs中的存活能力减弱。与SS2胞外核酸酶不同的是ENuc和5Nuc使SEZ具有完全降解NETs的能力,它们是SEZ重要的毒力因子,不仅帮助细菌逃避宿主免疫反应,还通过降解宿主成分产生具有毒性的脱氧腺苷损伤宿主免疫细胞的功能。

有传刚[3](2014)在《含纳米银的胶原—壳聚糖多孔支架的促进创面修复作用研究》文中指出目的:研究纳米银的潜在毒性机制,探索纳米银的安全有效使用方法及最低有效浓度。将具有抗菌及抗炎作用的纳米银颗粒与组织工程真皮支架结合制备功能性真皮支架,评价并探讨所构建的支架对组织诱导及创面修复的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感染对皮肤移植物的成活具有重要影响。对于自体皮移植,皮片本身有血管网络结构,移植到创面部位通过血管的吻合,即可对植入物进行免疫保护,抵抗感染。虽然皮肤组织工程已经有很多产品,而且有越来越多的组织工程皮肤被构建,但感染仍是组织工程皮肤替代物移植存活与否的关键问题之一。目前,已经有较多促进移植物本身的抗感染作用的方法,包括支架的改性、添加抗感染的成分或药物(藻酸盐,银离子)等。但目前尚无有效的方法及途径改善组织工程产品移植后感染的问题。纳米银(NAg)作为一种新型的人工抗菌材料,具有粒径微小,表面积大,活性大、熔点低的特点,其抗菌活性远大于传统的银离子抑菌剂。NAg目前已经广泛运用于临床及动物实验方面,且取得了较为肯定的抗菌效果。NAg可以加速烧伤创面的愈合,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医疗费用,在耐药性、安全性、过敏性及促进创面愈合方面等方面确实优于磺胺嘧啶银霜及凡士林油纱布。随着大面积烧伤及难愈性创面治疗研究的逐步推进,组织工程皮肤的研发成为研究的热点,但这些产品往往缺乏抗菌性能,难以抵抗病原微生物的侵害。在生物材料中添加NAg颗粒可以明显抑制致病菌的生长,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一问题。组织工程支架作为天然ECM的仿生替代物其结构越接近生理状态,越有利于修复细胞生物学行为的恢复。胶原/壳聚糖多孔支架具有合适的孔径、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较低的抗原性,是构建组织工程真皮替代物的较理想材料,然而其本身不具备抗感染等生物活性,在体内外复杂环境中极易被创面污染或者微生物等感染,从而使组织、细胞及血管的长入受到限制,移植失败。因此我们设想通过纳米银与胶原壳聚糖支架复合,预防和抵抗创面修复过程中的感染和炎症,以促进局部组织更好的血管化。结合临床实际和我们的研究基础,我们将纳米银与胶原-壳聚糖支架以不同的形式复合以观察体内和体外抗感染和炎症的作用。如能取得预期效果,则不仅拓展了纳米银的临床应用范围,还可进一步阐明纳米银促进伤口愈合的机制,为有效使用组织工程产品提供一种新的促进手段。体外研究纳米银对皮肤细胞的毒性作用,及对常见细菌的抗菌作用,探索最低有效抗菌浓度,探索安全有效使用纳米银的方法。研究纳米银对巨噬细胞活化的影响及机制。并将该功能性支架运用于大鼠及猪的创面,研究含纳米银的真皮支架促进创面修复的作用,在体内进一步验证纳米银对巨噬细胞活化作用的影响及在创面修复过程中的作用。结论:(1)纳米银具有一定的细胞毒性,但在10PPM以下的浓度无明显毒性改变,且该浓度具有明显抗菌作用。(2)纳米银对巨噬细胞的活化有明显的影响作用,可以改变M1/M2型的细胞比例,促进可替代巨噬细胞的活化,降低经典巨噬细胞的异常活化。(3)该功能性支架可以明显的减少创面感染,控制炎症,能够有效的加速创面修复。

李辉[4](2013)在《水稻含CC域蛋白OsMY1、OsMY2与OsRac5的相互作用及其表达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ROP(Rho of plant)作为植物中唯一具有信号传递功能的小GTP结合蛋白,在极性生长、发育和环境应答等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但是ROP在信号通路中通过与哪些蛋白相互作用来传递信号并体现其生物学功能尚未完全明确。本实验室在研究水稻ROP蛋白OsRac5(OsRacD)相关信号通路中,采用酵母双杂交技术,从水稻幼穗中筛选到若干潜在相互作用蛋白编码基因,本文就其中的OsMY1、OsMY2基因的表达特性及其与OsRac5相互作用关系进行鉴定。序列分析显示,OsMY1与OsMY2的核苷酸、氨基酸序列的相似性分别为14%和49%,二者均含有卷曲螺旋结构域;系统进化分析显示,OsMY1与二穗短柄草组成型激活ROP1的相互作用蛋白(XP003569847)有较近的亲缘关系,OsMY2与日本晴水稻组成型激活ROP1的相互作用蛋白(CAD89536)有较近的亲缘关系。实时定量PCR分析显示,OsMY1和OsMY2在水稻生长发育时期的根、茎、叶中广泛表达,尤其在幼穗中的表达量显着高于其它组织。干旱、低温、高盐等非生物胁迫和激素IAA、ABA、GA处理能不同程度地上调OsMY1和OsMY2基因在水稻幼苗中的表达,但BR、SA、6-BA对2种基因的表达没有显着的影响。对OsMYs和OsRac5关系的研究显示,OsMY1、OsMY2和OsRac5基因在叶片和幼穗中广泛表达,且表达模式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提示它们在转录水平上存在重要联系。酵母双杂交实验证实OsMY1,OsMY2和野生型、激活型的OsRac5都能结合,但是与失活型的OsRac5不结合,提示OsMY1,OsMY2与OsRac5的结合,与后者是否活化无关。双分子荧光互补实验证明,OsMY1,OsMY2和野生型、激活型的OsRac5都能在活细胞中发生相互作用,且相互作用的部位在细胞质中。本研究对OsMYs表达特性的分析,为进一步研究OsMY1和OsMY2基因在水稻生长发育、激素和胁迫应答中的功能提供了重要依据;本研究对OsMYs与OsRac5之间相互作用真实性的验证,提示OsMY1和OsMY2可能在OsRac5相关信号通路中具有重要作用,有助于深入探讨植物ROP蛋白和肌动蛋白细胞骨架的动态变化的关系,并为研究OsMY1、OsMY2和OsRac5蛋白质相互作用的功能联系和作用机制奠定了基础。

秦哲[5](2012)在《黄芪发酵后主要有效成分变化分析及多糖对大鼠实验性肝纤维化影响》文中提出黄芪是临床常用中药,其主要成分黄芪多糖具有提高免疫力、抗病毒、抗菌、抗氧化、调节血糖、保肝护肾等多种药效作用。然而,由于生药黄芪中黄芪多糖提取得率较低而限制了其广泛应用。前期研究表明,生药黄芪经M-9菌株发酵后,发酵产物中粗多糖得率显着提高。但发酵黄芪的质量控制,药效成分的含量变化及其药理学作用有待研究。因此论文首次开展了发酵黄芪中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和黄芪甲苷的含量测定,发酵后黄芪皂苷和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的优化及发酵黄芪多糖对实验性大鼠肝纤维化的影响并运用数字基因表达谱分析其作用机理。为今后发酵黄芪的药理学深入研究、开发利用及益生菌发酵转化机理的阐述提供理论依据。1.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发酵黄芪和生药黄芪中黄芪甲苷及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含量参照2010版《中国药典》黄芪有效成分含量测定方法,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对发酵黄芪、生药黄芪中黄芪甲苷和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为0.049%、0.087%、0.030%和0.040%。含有等量黄芪的发酵黄芪和生药黄芪中黄芪甲苷的含量分别为0.063%和0.087%,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的含量分别为0.038%和0.040%。结果提示,发酵前后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含量差异不显着,而发酵后黄芪甲苷的含量降低了27.6%。这两种成分的含量变化可为发酵黄芪产品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2.发酵黄芪和生药黄芪中黄芪多糖和皂苷的提取分离及含量测定采用综合提取黄芪皂苷和黄芪多糖的方法并筛选提取工艺。黄芪皂苷和黄芪多糖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称取一定量黄芪粗粉,用20倍量80%乙醇于80℃回流提取黄芪皂苷,烘干药渣用于黄芪多糖提取。A.黄芪皂苷提取工艺:醇提液制成浸膏后取适量溶于50倍量纯水,上样于AB-8大孔树脂柱,经80%乙醇洗脱得皂苷富集部位中皂苷含量达81.23%。B.通过比较温浸法、传统水煎法、纤维素酶法及饱和生石灰水法,优选出温浸法提取黄芪多糖,提取工艺为:药渣用20量纯水,80℃温浸提取4.5h,离心,浓缩,Sevag法除蛋白,透析,醇沉,无水乙醇、丙酮、乙醚分别洗涤,烘干,得黄芪粗多糖。C.香草醛-硫酸法测得生药黄芪浸膏和发酵黄芪浸膏中皂苷含量分别为16.87%和10.81%,皂苷的提取率分别为0.0654%和0.0558%。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发酵黄芪多糖(FAPS)含量及得率分别为66.59%,4.35%;生药黄芪多糖(APS)含量及得率分别为36.01%,2.73%。结果提示,黄芪经发酵后多糖含量及得率分别提高84.92%和59.34%,发酵后皂苷提取率降低17.20%。经薄层层析法测定FAPS中主要糖单组分为葡萄糖、甘露糖等,主要多糖组分为FAPS-2-1的糖含量为95.41%,其数均分子量为1,564,267Da,重均分子量为1,753,456Da。3. FAPS对大鼠实验性肝纤维化的作用及机制研究采用皮下注射CCl4的方法制备大鼠肝纤维化模型。造模同时给予不同药物干预,研究FAPS对大鼠肝纤维化的作用。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6组,发酵黄芪高剂量组(FAPSH)200mg·kg-1·d-1,发酵黄芪中剂量组(FAPSM)100mg·kg-1·d-1,发酵黄芪低剂量组(FAPSL)50mg·kg-1·d-1,秋水仙碱组(Col.)0.2mg·kg-1·d-1,CCl4模型组和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持续8周。结果得出,FAPS各剂量组大鼠体重均高于模型组,FAPS可显着降低小鼠血清中的ALT、AST、ALP活性(P<0.01),可显着降低肝组织中Hyp含量(P<0.05)及血清中HA,LN,CⅣ,PⅢNP的水平,使降低的GSH-Px (P<0.01)、T-AOC (P<0.05)和GST值显着升高,使异常升高的GSH和MDA含量趋于正常。尤其是FAPSH组各项抗肝纤维化指标均优于FAPSM和FAPSL。通过H.E.、Masson染色及透射电镜观察大鼠肝组织病理变化发现,模型组大鼠肝细胞脂肪空泡化和纤维化病变明显,给予不同药物干预的各组肝组织病理变化有所减轻。结果提示,FAPS对CCl4所致大鼠实验性肝纤维化有一定的修复作用,作用程度与剂量成一定的相关性,FAPSH(200mg·kg-1·d-1)与Col.(0.2mg·kg-1·d-1)防治肝纤维化效果相当,其原理可能与其抗氧化作用有关。4.各组大鼠肝组织数字基因表达谱差异分析应用数字基因表达谱技术建立对照组、模型组、Col.、FAPSL、FAPSM和FAPSH的肝脏表达谱,初步分析差异基因的表达和功能。结果表明,模型组与对照组表达谱差异基因总共有2324个(表达量上调基因2162个,下调基因162个),差异基因通过多个细胞生物学过程中的218个信号通路参与肝纤维化的形成,特别是引起PPAR信号通路、TGF-β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VEGF信号通路、Jak-STAT信号通路中多个基因表达量表达量下调。Col.组、FAPSL组、FAPSM组、FAPSH组肝脏表达谱与CC14模型组进行比较,结果表明FAPS可显着抑制TGF-β、PPAR信号通路多个关键基因的上调而抑制HSCs的活化,特别是SCD-1基因表达量显着下调,表明FAPS可以显着降低肝脏SCD活性,推测FAPS对CCl4引起的肝纤维化的改善作用机制可能为通过抑制SCD活性,削弱单不饱和脂肪酸的生成来减少肝脏脂质蓄积从而抑制HSCs的活化。

高茜[6](2011)在《βγ-晶状体蛋白与三叶因子复合物生物化学特性与作用机制研究》文中认为βγ-CAT是一个从中国特有的两栖动物大蹼铃蟾(Bombina maxima)皮肤分泌物中分离得到的,由非晶状体βγ-晶状体蛋白(α-亚基, CAT-α)和三叶因子蛋白(β-亚基, CAT-β)天然结合在一起形成的复合物,α-亚基与β-亚基通过非共价的方式交联形成αβ2,分子量为72-kDa。CAT-α的N-末端部分(CAT-αN, 1-170氨基酸残基)是两个βγ-晶状体结构域,C-末端部分(CAT-αC)与产气荚膜梭菌ε毒素的膜插入结构域有序列同源性。为了分析βγ-CAT的βγ-晶状体蛋白结构域的生物化学特性,我们在大肠杆菌中分别表达了CAT-αN, CAT-αC和CAT-β。对天然纯化的βγ-CAT的免疫共沉淀实验表明CAT-α与CAT-β形成了一个紧密的复合物。Pull-down实验进一步证明重组表达的CAT-β能结合在重组表达的CAT-αN上。此外,我们还发现CAT-αΝ具有钙离子结合模体,存在于其β-折叠构象上。重组的CAT-αΝ可以结合钙离子探针铽离子,而且CAT-αΝ在结合钙离子后构象没有发生明显的改变。近年来,研究发现血小板也会发生凋亡,并且这个凋亡过程可能在血小板清除中起作用。βγ-CAT在哺乳动物中体内会引起很多毒理学作用,通过血液学分析发现βγ-CAT会引起兔子体内血小板数量发生显着的下降。因此,为了研究βγ-CAT对血小板的作用,我们将洗涤后的人血小板与不同浓度的βγ-CAT孵育30分钟,我们发现βγ-CAT使人血小板表现出了多种凋亡特征,如caspase-3的激活,磷脂酰丝氨酸外翻,线粒体膜电位去极化,细胞色素c的释放以及促凋亡蛋白Bax和Bak的表达上调。同时,通过血小板激活检测实验,如P-选择素在人血小板表面的表达,GPIIb/Ⅲa的激活和血小板聚集等,发现βγ-CAT在引起人血小板凋亡的同时并不引起血小板的激活。前期的研究表明,βγ-CAT可以在人红细胞上形成寡聚体并具有很强的溶血活性。我们通过实验进一步发现βγ-CAT (1 nM)可以引起红细胞内钙离子浓度急剧升高从而引起溶血。然而,在没有细胞外钙离子存在的情况下(反应体系中加入20 mM EGTA),虽然βγ-CAT引起的溶血得到显着抑制,但是βγ-CAT仍然可以结合在红细胞膜上并寡聚化。另外,我们发现βγ-CAT在人血小板上引起的磷脂酰丝氨酸外翻和线粒体膜电位的下降也是钙离子依赖的。综上所述,我们的数据表明CAT-β(三叶因子蛋白)和CAT-αN(βγ-晶状体结构域)在体外可以相互结合,这为βγ-晶状体蛋白与三叶因子的蛋白在体外形成复合物形成了结构基础。此外,CAT-αN具有钙离子结合活性,而且βγ-CAT引起的溶血和血小板凋亡都是钙离子依赖的,这为进一步研究βγ-CAT生物学活性的作用机制提供了一个新的线索。

贾玉萍[7](2008)在《中国明对虾SWD抗菌肽、谷氨酰胺合成酶和Ras基因的表达与功能研究》文中认为甲壳动物集约化的水产养殖,特别是对虾的养殖,是水产养殖中增长最快的产品之一。尽管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对虾养殖业仍面临着严重传染性疾病暴发流行的危险,这给对虾养殖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商业化的对虾养殖面临着严重的打击,病毒和弧菌引起的虾病的暴发流行,给养殖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疾病的爆发常由三种因素的相互作用引起,即恶化的环境、弱抵抗力的宿主、侵略性的病原菌。甲壳动物没有获得性免疫;但具有先天性免疫包括酚氧化酶原系统激活引起的黑化作用,对外源物质的凝结、吞噬作用和包囊作用,抗菌作用和细胞凝集作用。抗菌肽通常是小的阳离子分子,广泛分布于整个生物王国,特别是对缺乏获得性免疫的生物是必须的。疾病的控制和生物安全目前被认为是影响对虾养殖业持续稳定发展的最关键因素。增强对虾的先天免疫可以提高对病原微生物感染的广谱抵抗力,激活或提高先天免疫系统能力的各种免疫增强药物的活性被普遍认为是一个用于提高养殖对虾的健康和抵抗流行病暴发很好的选择。免疫增强药物是那些能够刺激免疫反应和提高免疫系统抵抗感染和疾病能力的物质。如β-葡聚糖能够增强甲壳动物抵抗寄生虫、细菌和病毒的感染能力。来自对虾自身的抗菌肽应用于预防控制对虾疾病,即可以提高对虾的先天免疫力、抵抗病原微生物的入侵,又可以确保生物安全,因此研究对虾的抗菌肽,特别是具有双重功能的抗菌肽具有重要意义。抗菌肽在对虾体内行使功能不是独立完成的,需要免疫系统和免疫相关的信号转导途径的因子及其它因子的参与,因此研究免疫相关的信号转导机制中起作用的基因,了解对虾的信号转导通路在病原微生物入侵时在先天免疫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进而可以更好的了解对虾抵抗病原微生物的机制。目前的研究表明含有WAP(乳清酸蛋白)结构域的蛋白,具有蛋白酶抑制活性或抗菌活性。对虾同其它海洋无脊椎动物一样,免疫相关的信号转导机制目前研究的还比较少。本研究对中国明对虾含单一乳清酸性蛋白结构域的抗菌肽(Fc-SWD)基因、中国明对虾谷氨酰胺合成酶(Fc-GS)基因、中国明对虾Ras(Fc-Ras)基因进行了克隆鉴定,并对其蛋白功能进行了初步探讨,为进一步了解中国明对虾的免疫防御机制和免疫相关的信号转导机制提供理论依据。一、中国明对虾Fc-SWD的功能研究对虾依靠先天免疫系统生活于水生环境中并承受着各种压力,如细菌、真菌、病毒的入侵。抗菌肽的生成和释放是抵抗这些病原菌入侵的重要免疫反应。从中国明对虾的血细胞中克隆到了一个含单一WAP结构域的新型抗菌肽,命名为含单一乳清酸性蛋白结构域的抗菌肽(a single whey acid protein domaincontaining peptide,Fc-SWD)。该抗菌肽cDNA全长399bp,含有一个273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90个氨基酸,包含24个氨基酸的信号肽和66个氨基酸的成熟肽。序列比较和进化树分析表明,对虾中已报道的含有WAP结构域的肽/蛋白分成3类:crustinⅠ、Ⅱ和SWD。Fc-SWD是SWD亚族的新成员。Northern blot分析表明Fc-SWD转录体在正常对虾血细胞中组成型表达,在感染的对虾血细胞中表达增加。但是在正常和感染对虾的心脏、肝胰腺、胃、鳃、肠、卵巢中未检测到表达。RT-PCR结果表明在正常和刺激的对虾血细胞、心脏、鳃中及感染对虾的胃中有Fc-SWD的表达。原位杂交结果表明Fc-SWD在对虾三种血细胞中均有表达,但是在其中的一类细胞中mRNA的表达信号最强:免疫组化结果也表明Fc-SWD蛋白在某一类细胞中有很强的表达信号:这些结果表明Fc-SWD在对虾某一类血细胞(可能是颗粒细胞)高表达而不是所有细胞中表达。Western blot分析表明Fc-SWD在血细胞和血淋巴中均有信号检出,且血细胞中的分子量大于血淋巴中的分子量,说明Fc-SWD在血细胞中合成且含有信号肽,当病原菌感染时以成熟肽分泌到血淋巴中发挥作用。成功构建了Fc-SWD基因的三种原核表达载体:原核重组表达载体Fc-SWD(含有信号肽的全长序列),mFc-SWD(成熟肽)和Fc-WAPD(仅含有WAP结构域),并对三种蛋白进行了诱导表达和纯化;利用牛津杯法和最小抑菌浓度的方法研究了纯化后三种重组蛋白的抗菌活性:利用生物化学和酶学方法分析了纯化后三种重组蛋白的抑制蛋白酶活性。结果表明重组蛋白Fc-SWD和mFc-SWD对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和真菌都有抑制作用,并且对枯草蛋白酶A和蛋白酶K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胰蛋白酶的抑制作用较弱;Fc-SWPD几乎没有抑菌作用,但是有抑制蛋白酶的活性,对枯草蛋白酶A和蛋白酶K的抑制作用强于对胰蛋白酶的抑制作用。这些研究结果表明Fc-SWD可能是对虾抵抗各种病原菌的免疫系统中重要的效应因子之一。Fc-SWD具有抗菌作用和抑制蛋白酶作用,是一种具有双重功能、具有广泛的开发前景和药用价值的生物活性肽。二、中国明对虾Fc-GS的功能分析谷氨酰胺合成酶(GS)是一个广泛分布的酶,以3种不同的蛋白形式存在于所有生物体中:GSⅠ型家族,主要在原核生物中发现:GSⅡ型家族,主要存在于真核生物中和少数细菌中;GSⅢ型家族主要在原核生物中发现。GS在免疫系统、神经系统、细胞增殖与分化、胚胎发育、大分子合成、围食膜基质的形成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试验成功克隆到了中国明对虾Fc-GS基因,其cDNA全长1376bp,含有一个1086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361个氨基酸。编码蛋白的分子量约40.47 kDa、等电点为6.32。同源性比较和进化树分析表明中国明对虾Fc-GS基因属于GSⅡ家族。利用RT-PCR方法对细菌或病毒感染对虾的血细胞、心脏、肝胰腺、胃、鳃、肠和卵巢中Fc-GS的表达进行了分析:同时也对感染后不同时间段的肝胰腺、鳃和卵巢的表达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病原菌感染的对虾中,Fc-GS的表达在基因水平上被高度调控。细菌和病毒感染对虾的胃和肠中的Fc-GS mRNA表达水平明显增加;病毒感染对虾血细胞、鳃和卵巢中Fc-GS mRNA水平显着上调,细菌感染的鳃中Fc-GS表达量增加。利用Western blot方法对正常、弧菌刺激和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刺激对虾的肝胰腺、心脏、胃、肠、卵巢和肌肉组织中Fc-GS的蛋白质表达水平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检测的组织中均有表达,并且弧菌和WSSV刺激的胃、肠和卵巢中Fc-GS的表达明显增加。细菌和病毒感染的鳃、胃、肠和肌肉中Fc-GS蛋白也被诱导表达。成功构建了中国明对虾Fc-GS的原核表达载体,得到了重组蛋白,并对重组蛋白和对虾肌肉中Fc-GS进行了酶学分析。酶活性分析表明原核重组表达的重组中国明对虾Fc-GS合成酶活性最佳pH是6.0-7.5,最佳温度是37℃。细菌和病毒感染对虾肌肉中Fc-GS的合成酶活性与正常对虾的相比显着增加。与正常对虾相比,细菌或病毒感染的对虾肌肉中Fc-GS的合成酶活性增加了2倍。这些结果表明中国明对虾Fc-GS可能在抵抗病原微生物入侵,特别是病毒感染的免疫反应中起作用。基因和蛋白的上调作用可以作为检测对虾被病毒感染双重标准。该基因的研究对了解中国明对虾Fc-GS参与抗病毒免疫相关的作用机制提供了参考依据。为了解中国明对虾被病原菌感染后的健康状态提供了方法依据。三、中国明对虾Fc-Ras特性分析原癌基因Ras是一种多功能的细胞因子,该基因编码的蛋白是信号转导的重要组织者,直接参与细胞内的转导途径和影响其它细胞信号转导途径。Ras蛋白是一种小GTP结合蛋白,对细胞外信息的跨膜传递起着重要作用,被称为细胞信号网络传递中的“分子开关”。克隆到的中国明对虾Fc-Ras基因cDNA全长为1013bp,含有561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186个氨基酸。编码区含有3个EGF1(EGF-like domain signature 1)(53-64,255-266,394-405)位点:1个2FE2SFER1(2Fe-2S ferredoxins,iron-sulfur binding region signature 1)(73-81)位点;编码蛋白的分子量约21kDa、等电点为6.37。用RT-PCR的方法分析Fc-Ras在正常、弧菌或WSSV刺激的对虾血细胞、心脏、肝胰腺、胃、鳃、肠、卵巢或精巢的表达模式。与正常对虾相比,弧菌刺激后的血细胞、肝胰腺、鳃、胃中Fc-Ras mRNA的表达明显增加;心脏、卵巢中的表达降低;刺激的肠中仅有微弱的增加。WSSV刺激对虾的血细胞、心脏、鳃、胃、肠、卵巢、精巢中Fc-Ras mRNA表达量明显增加,肝胰腺中增加不明显。用Western blot方法分析了中国明对虾Fc-Ras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变化:正常的胃、肠中没有Fc-Ras蛋白的表达,但是菌刺、毒刺胃和肠中Fc-Ras蛋白高表达;正常、菌刺、毒刺卵中均有Fc-Ras表达,且表达量增加。免疫组化的结果表明中国明对虾血细胞中有Fc-Ras的表达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细胞都有很强的表达,而某一类细胞整体有很强的表达信号。WSSV刺激后的各组织中mRNA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在检测的各组织中Fc-Ras蛋白的表达也增加,这些研究结果表明Fc-Ras可能参与对虾抗WSSV的免疫。对了解先天免疫相关的信号转导途径在病原微生物入侵对虾时所起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Fc-SWD具有抗菌活性和抑制蛋白酶活性双重功能,是中国明对虾先天免疫中防御病原菌感染的重要抗菌肽之一。Fc-GS可能参与抵抗病原微生物的感染有关,特别是参与抵抗病毒的感染。Fc-Ras参与中国明对虾的抗病毒免疫,可能与中国明对虾先天免疫相关的信号转导途径有关。

张辉[8](2008)在《单增李斯特菌ActA的表达、免疫原性及胶体金试纸研制》文中研究指明建立检测单增李斯特菌(LM)的快速检测方法,对人类健康及畜牧业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应用前景。本研究选取致病性李斯特菌特异性蛋白—肌动蛋白聚合蛋白(ActA)为对象,利用原核表达系统表达ActA融合蛋白,以亲合层析纯化表达产物,获得了较高纯度的表达蛋白ActA。以纯化的ActA蛋白免疫小鼠进行免疫原性研究,结果表明ActA可激发机体产生特异性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为以ActA蛋白为靶抗原,建立LM免疫学检测方法的研究及LM疫苗的研制奠定了基础。以LM为免疫抗原免疫Balb/c小鼠,以纯化的ActA蛋白作为ELISA检测的包被抗原,制备LM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并进行特性分析,辛酸—硫酸铵法结合G—蛋白亲合层析法纯化单抗腹水,选取两株纯化的单抗分别用于免疫胶体金的标记和胶体金试纸检测线的包被,研制检测LM的胶体金试纸,研究结果表明该试纸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以从模拟样本中有效地检出LM。

张晓先[9](2007)在《微重力对多头绒泡菌细胞周期、微丝及蛋白质组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空间环境极其复杂,主要包括:重粒子、强辐射、微重力、高真空、无昼夜变化等。其中,微重力环境可以对宇航员的免疫系统、骨骼系统及肌肉系统等产生影响,引起宇航员的许多病理变化,如:骨质疏松、脱钙、肌肉萎缩等。一些研究者认为,微重力条件下细胞周期的变化与这些疾病的产生可能有一定的相关性。为了研究空间环境中以上病症的机理及为太空试验的安全性找到相应的预防措施,我们利用同步化培养的多头绒泡菌为实验材料,探讨微重力对细胞周期的影响。我们以微重力模拟仪中培养20h、40h、80h以及微重力处理40h后地面恢复培养72h的多头绒泡菌及其地面1g对照组为实验材料,通过常规染色的方法观察各个细胞周期的持续时间及细胞的形态变化情况。由于细胞周期的正常运行有赖于细胞骨架正常形态的维持,为了进一步研究微重力对细胞周期的影响,我们首先从细胞骨架的角度探讨微重力诱导G2期延长的原因。通过以上实验,我们选取微重力诱导40h的多头绒泡菌为实验材料,应用FITC-鬼笔环肽荧光染色技术,观察多头绒泡菌各个细胞周期在微重力条件下微丝的形态结构变化。同时,从蛋白质组的角度对多头绒泡菌的G2期延长的原因进行探讨,对微重力条件下培养40h的多头绒泡菌细胞周期各时期的蛋白质在等电点分布为3到10的图谱上进行了对比分析。我们发现,除了G2期,其他各期的持续时间及细胞的形态结构与1g对照组比较没有明显的差异,出现如下变化:微重力模拟仪中培养1)20h后,G2期与对照比较延长约20min;2)40h后,G2期与对照比较延长约2h,且出现了一核多核仁的变化;3)80h后,G2期与对照比较延长约2h,且出现了一核多核仁的变化;4)40h且地面恢复培养72h后,G2期与对照比较没有变化。可见微重力具有延长细胞周期的效应,且这种影响经过地面恢复培养后是可以消失的。微重力模拟仪中培养40h后G2期微丝出现如下变化:呈弥散性分布,排列紊乱,微丝短小,且在某些区域聚集成团。其他各期微重力处理组与地面对照组比较,微丝无明显差异,即微丝分布均匀、排列规则、细长交织成网状。可见,微重力引起了多头绒泡菌G2期微丝细胞骨架的形态结构的变化。蛋白质双向电泳发现:S期处理组及其对照组分别检测到208和245个蛋白质点,处理组中特异表达的蛋白点有60个;G2期处理组及其对照组分别检测到200和231个蛋白质点,处理组中特异表达的蛋白点有72个;前期处理组及其对照组分别检测到188和231个蛋白质点,处理组中特异表达的蛋白点有64个;中期处理组及其对照组分别检测到192和220个蛋白质点,处理组中特异表达的蛋白点有47个;后期处理组及其对照组分别检测到186和218个蛋白质点,处理组中特异表达的蛋白点有58个;末期处理组及其对照组分别检测到196和225个蛋白质点,处理组中特异表达的蛋白点有45个。可见,微重力不仅引起多头绒泡菌G2期蛋白质组的变化,而且对其他各期的蛋白质组也产生了影响。通过对多头绒泡菌在微重力条件下细胞周期持续时间、微丝的形态结构及蛋白质组的变化分析,为进一步研究微重力对细胞周期的作用机理打下了基础。本研究还可以为预防微重力条件下细胞周期相关疾病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端金霞[10](2006)在《鳜鱼等5种淡水鱼β-肌动蛋白基因克隆与结构功能分析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β-肌动蛋白是肌动蛋白家族的一员,广泛表达于真核生物非肌细胞中,是构成细胞骨架和肌小节的主要成分。它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几乎参与了真核细胞的所有生理过程,如细胞结构的维持、细胞内运动、细胞分裂等。作为一种细胞质肌动蛋白,β-肌动蛋白在所有组织中相对持续稳定表达,因此β-肌动蛋白基因常用作定量或半定量研究的对照基因。由管家基因的身份所决定,β-肌动蛋白基因的启动子为强启动子,对于提高转基因表达量具有显着效果,且其表达不受组织的限制,这两大优点使得β-肌动蛋白基因启动子在转基因动物的研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鳜鱼(Siniperca chuatsi)是我国特有的淡水鱼珍品,经济价值极高;鳙鱼(Aristichthys nobilis)、胡子鲶(Clarias fuscus)、鲮鱼(Cirrhinus molitorella)和斑鳢(Channa maculata)也是常见的淡水经济鱼类。本研究采用RT-PCR及RACE法,分离、克隆鳜鱼β-肌动蛋白基因cDNA全序列和鳙鱼、胡子鲶、鲮鱼、斑鳢β-肌动蛋白基因的cDNA核心序列,再用基因组步行法(Genome Walker)克隆鳜鱼β-肌动蛋白基因5’调控区。将所得序列与其它动物类群的β-肌动蛋白基因序列进行比较,并对其上游调控序列进行分析,旨在为进行定量RT-PCR提供可靠外标的基础数据,提高外标引物设计的正确性和特异性,同时也为转基因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本研究以市场购得新鲜鳜鱼、鳙鱼、胡子鲶、鲮鱼、斑鳢为材料分离肝脏组织,提取与纯化肝脏总RNA,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分别扩增出鳜鱼、鳙鱼、胡子鲶、鲮鱼、斑鳢β-肌动蛋白基因cDNA核心片段。再应用5’RACE和3’RACE技术快速扩增鳜鱼β-肌动蛋白基因cDNA末端,最终获得鳜鱼β-肌动蛋白基因全长cDNA序列。用Genome Walker方法克隆鳜鱼β-肌动蛋白基因5’调控区。实验得到鳜鱼β-肌动蛋白基因cDNA序列全长为1897bp,其中5’端非翻译区(5’-UTR)长94bp,3’端非翻译区(3’-UTR)长675bp,开放阅读框(ORF)为1128bp,编码375个氨基酸。所得鳙鱼β-肌动蛋白基因cDNA核心序列长为555bp,该cDNA序列包含1个开放阅读框架,编码185个氨基酸。所得胡子鲶β-肌动蛋白基因cDNA核心序列长为552bp,该cDNA序列包含1个开放阅读框架,编码184个氨基酸。所得鲮鱼β-肌动蛋白基因cDNA核心序列长为507bp,该cDNA序列包含1个开放阅读框架,编码169个氨基酸。所得斑鳢β-

二、Immunocytochemical identification of actin in mitochdria of Physarum polycephalum(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Immunocytochemical identification of actin in mitochdria of Physarum polycephalum(论文提纲范文)

(1)栉孔扇贝对氮杂螺环酸毒素胁迫的应激响应及调控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氮杂螺环酸毒素(Azaspiracids,AZAs)
        1.1.1 AZAs基本性质及其产毒藻
        1.1.2 AZAs的毒理学分析
        1.1.3 AZAs的产毒藻特征与分布
        1.1.4 AZAs的分析检测方法
    1.2 双壳贝类对AZAs的生理应激与免疫防御
        1.2.1 AZAs胁迫双壳贝类后的血细胞应激研究现状
        1.2.2 双壳贝类受AZAs胁迫的酶活应激研究现状
    1.3 AZAs在双壳贝类中的生物转化与代谢
    1.4 组学技术在水产品中的研究进展
        1.4.1 代谢组学研究进展
        1.4.2 转录组学研究进展
        1.4.3 多组学联合研究进展
    1.5 研究内容的目的、意义及路线
        1.5.1 研究内容的目的与意义
        1.5.2 技术路线
第2章 栉孔扇贝对AZAs蓄积代谢及生理应激研究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实验材料
        2.2.2 胁迫实验设计
        2.2.3 样品前处理
        2.2.4 仪器分析条件
        2.2.5 数据处理
    2.3 结果
        2.3.1 毒素代谢与血细胞应激
        2.3.2 免疫、代谢与能量三大功能酶活应激
        2.3.3 栉孔扇贝内脏团组织病理分析
    2.4 讨论
    2.5 小结
第3章 基于非靶向代谢组学开展AZAs对扇贝毒性作用分析
    3.1 引言
    3.2 实验设计
        3.2.1 化学试剂与仪器设备
        3.2.2 代谢组学样本前处理
        3.2.3 LC-MS/MS分析
        3.2.4 数据处理
    3.3 非靶向代谢组学结果
        3.3.1 样本关系分析
        3.3.2 富集分析
        3.3.3 差异代谢物分析
    3.4 讨论
    3.5 小结
第4章 基于转录组学开展栉孔扇贝应激AZAs基因表达分析
    4.1 引言
    4.2 实验设计
        4.2.1 RNA提取,文库构建及测序
        4.2.2 数据过滤与参考基因组比对
        4.2.3 差异分析与富集分析
        4.2.4 趋势分析
    4.3 转录组结果
        4.3.1 测序数据的质量控制
        4.3.2 样本关系分析
        4.3.3 基因的差异表达与富集分析
        4.3.4 差异基因的趋势与富集分析
        4.3.5 差异基因表达分析
    4.4 讨论
    4.5 小结
第5章 基于多组学联合分析栉孔扇贝应激AZAs胁迫机制
    5.1 引言
    5.2 实验设计
        5.2.1 酶活联合转录组学数据分析
        5.2.2 代谢组学联合转录组学数据分析
        5.2.3 数据处理与绘图
    5.3 数据联合结果
        5.3.1 酶活-转录组联合分析
        5.3.2 代谢组-转录组联合分析
        5.3.3 代谢酶-代谢组-转录组联合分析
    5.4 讨论
    5.5 小结
结论与展望
    研究总结
    创新点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2)猪链球菌2型逃避嗜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的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嗜中性粒细胞
    2 嗜中性粒细胞杀菌机制
        2.1 吞噬
        2.2 脱颗粒
        2.3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s)
    3 NETs的结构
        3.1 NETs的发现
        3.2 NETs的模型
    4 NETs的杀菌作用
        4.1 DNA
        4.2 组蛋白
        4.3 嗜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
        4.4 髓过氧化物酶
        4.5 LL37
    5 NETs形成的过程
        5.1 活性氧类物质的产生
        5.2 肽基精氨酸脱亚胺酶-4的活化
        5.3 颗粒与细胞核变化
        5.4 功能性微管蛋白和肌动蛋白丝
    6 嗜中性粒细胞的激活
    7 细菌逃避NETs的机制
        7.1 NETs的降解
        7.2 抵抗NETs中的抗菌物质
        7.3 抑制NETs的形成
        7.4 其他化学物质抑制NETs形成
    8 NETs在疾病中的作用
        8.1 血管炎
        8.2 系统性红斑狼疮
        8.3 血栓形成
        8.4 类风湿关节炎
        8.5 糖尿病
        8.6 癌症
        8.7 脓血症
    9 猪链球菌2型逃避先天性免疫机制研究进展
        9.1 猪链球菌2型
        9.2 猪链球菌2型逃避NETs的研究进展
        9.3 猪链球菌2型其他逃避宿主先天性免疫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第二章 猪链球菌2型诱导嗜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形成的分子机制
    1 材料与方法
        1.1 菌种与实验动物
        1.2 主要试剂与抗体
        1.3 仪器设备
        1.4 骨髓嗜中性粒细胞分离
        1.5 嗜中性粒细胞检测
        1.6 细菌复壮与培养
        1.7 NETs诱导试验
        1.8 NETs免疫荧光染色
        1.9 NETs定量
        1.10 细胞TLRs转录水平检测
        1.11 免疫印迹
        1.12 细胞活性氧类物质检测
        1.13 抑制剂抑制试验
        1.14 数据分析
    2 实验结果
        2.1 嗜中性粒细胞纯度与活性鉴定
        2.2 SS2刺激嗜中性粒细胞释放NETs
        2.3 SS2刺激细胞产生ROS
        2.4 SS2诱导细胞p38MAPK与ERK1/2的激活
        2.5 p38 MAPK和ERK1/2抑制剂抑制NETs形成
        2.6 SS2通过TLR2和/或TLR4激活嗜中性粒细胞
        2.7 阻断ROS和TLR4影响SS2诱导p38和ERK1/2 MAPK激活
        2.8 TLR4影响SS2诱导NETs形成
    3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猪链球菌2型抑制嗜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毒力因子鉴定及作用机制
    1 材料与方法
        1.1 菌株、质粒和实验动物
        1.2 主要实验试剂
        1.3 仪器设备
        1.4 细菌培养
        1.5 SS2抑制NETs形成相关基因的筛选
        1.6 SS2抑制NETs形成相关基因的鉴定
        1.7 CSP基因缺失株△CSP的构建
        1.8 CSP蛋白原核表达
        1.9 CSP蛋白处理嗜中性粒细胞
        1.10 细菌刺激嗜中性粒细胞
        1.11 乳酸脱氢酶细胞毒性试验
        1.12 细胞活性氧类物质检测试验
        1.13 NETs定量
        1.14 NETs免疫荧光染色
        1.15 细菌生长曲线测定
        1.16 细菌生物被膜试验
        1.17 透射电镜观察细菌荚膜
        1.18 细菌表面电势检测
        1.19 细菌聚集性检测
        1.20 吞噬试验
        1.21 Western blotting检测p38 MAPK和ERKl/2磷酸化水平
        1.22 嗜中性粒细胞TLRs转录水平检测
        1.23 体内细胞因子转录水平检测
        1.24 抑制剂抑制试验
        1.25 数据分析
    2 实验结果
        2.1 SS2诱导NETs形成能力增强突变株的筛选
        2.2 转座子插入基因鉴定
        2.3 CSP基因缺失株鉴定及CSP蛋白表达
        2.4 CSP蛋白对嗜中性粒细胞的影响
        2.5 CSP对细菌形态与生理特性的影响
        2.6 CSP对SS2诱导嗜中性粒细胞ROS产生的影响
        2.7 CSP对SS2诱导NETs形成的影响
        2.8 SS2对嗜中性粒细胞TLRs转录水平的影响
        2.9 SS2对体内细胞因子转录水平的影响
        2.10 △CSP对细胞ERK1/2磷酸化的影响
    3 讨论
    参考文献
第四章 猪链球菌2型生物被膜抑制嗜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形成
    1 实验材料和方法
        1.1 菌株、细胞和实验动物
        1.2 主要试剂
        1.3 仪器设备
        1.4 嗜中性粒细胞的分离与鉴定
        1.5 体外游离态细菌和生物被膜态细菌的培养和收集
        1.6 嗜中性粒细胞对生物被膜影响
        1.7 结晶紫染色
        1.8 体内分离生物被膜态细菌
        1.9 嗜中性粒细胞趋化试验
        1.10 吞噬试验
        1.11 嗜中性粒细胞杀菌试验
        1.12 NETs杀菌试验
        1.13 小鼠体内细菌全血存活试验
        1.14 NETs免疫荧光观察
        1.15 NETs定量
        1.16 数据分析
    2 实验结果
        2.1 嗜中性粒细胞促进SS2生物被膜形成
        2.2 小鼠组织中生物被膜态SS2的鉴定
        2.3 流式细胞仪分析游离态细菌和生物被膜态细菌
        2.4 游离态和生物被膜态细菌引起嗜中性粒细胞向感染部位趋化
        2.5 游离态和生物被膜态细菌的抗吞噬能力
        2.6 游离态和生物被膜态细菌在嗜中性粒细胞中存活能力
        2.7 NETs杀菌活性
        2.8 SS2生物被膜抑制NETs形成
        2.9 游离态和生物被膜态细菌体内存活能力
    3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五章 马链球菌兽疫亚种胞外核酸酶降解嗜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
    1 材料与方法
        1.1 菌株、细胞与实验动物
        1.2 主要试剂
        1.3 仪器设备
        1.4 细菌RNA的提取
        1.5 细菌假定核酸酶转录水平检测
        1.6 单基因缺失株△ENuc、△5Nuc和双基因缺失株△ENuc△5Nuc的构建
        1.7 ENuc和5Nuc蛋白原核表达
        1.8 嗜中性粒细胞的纯化与鉴定
        1.9 血液中单核细胞的分离
        1.10 细菌生长曲线测定
        1.11 小鼠存活实验
        1.12 脏器分布试验
        1.13 NETs杀菌试验
        1.14 核酸酶活性试验
        1.15 核苷酶活性试验
        1.16 细菌诱导NETs释放的定量和免疫荧光观察
        1.17 吞噬细胞吞噬杀菌试验
        1.18 嗜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杀菌试验
        1.19 数据分析
    2 实验结果
        2.1 基因ENuc和5Nuc的分析鉴定
        2.2 缺失株的鉴定
        2.3 细菌生长特性分析
        2.4 细菌毒力试验
        2.5 ENuc和5Nuc有利于细菌逃避NETs的捕获杀菌
        2.6 细菌脏器分布
        2.7 细菌降解NET DNA骨架
        2.8 脱氧腺苷对细胞吞噬作用的影响
        2.9 脱氧腺苷对嗜中性粒细胞活性的影响
    3 讨论
    参考文献
全文总结
创新说明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3)含纳米银的胶原—壳聚糖多孔支架的促进创面修复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纳米银的体外评价
    1. 前言
    2. 方法与材料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6.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含纳米银的胶原-壳聚糖支架的制备及体外评价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6.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体内研究含纳米银的胶原壳聚糖支架抗炎作用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6.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 小型猪背部创面模型研究NAg-CCS对创面巨噬细胞的活化的影响
    1. 前言
    2. 材料和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6. 引用文献
综述
    1. 纳米银抗菌作用机理
    2. NAg的生物安全性
    3. 纳米银的临床应用
    5. 问题与展望
    6.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和发表文章

(4)水稻含CC域蛋白OsMY1、OsMY2与OsRac5的相互作用及其表达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
第一章 引言
    1.1 肌球蛋白的分类
        1.1.1 第 I 类肌球蛋白
        1.1.2 第 II 类肌球蛋白
        1.1.3 第 IV 类肌球蛋白
        1.1.4 第 V 类肌球蛋白
        1.1.5 第 VI 类肌球蛋白
        1.1.6 第 VII 类肌球蛋白
        1.1.7 第 IX 类肌球蛋白
        1.1.8 第 X 类肌球蛋白
        1.1.9 植物肌球蛋白--第 VIII,XI,XIII 类肌球蛋白
        1.1.10 第 XII 类肌球蛋白
        1.1.11 第 XIV 类肌球蛋白
        1.1.12 第 XV 类肌球蛋白
    1.2 植物肌球蛋白的研究进展
        1.2.1 植物肌球蛋白与肌动蛋白的组织
        1.2.2 植物肌球蛋白与细胞器运动
        1.2.3 植物肌球蛋白与内质网动力学
        1.2.4 肌球蛋白在植物生长发育中的作用
    1.3 植物 Rop 信号通路及其相互作用蛋白
        1.3.1 植物 Rop 的潜在效应物
        1.3.2 Rop 细胞信号的特点
        1.3.3 水稻 ROP 功能
    1.4 立题依据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
    2.1 材料
        2.1.1 实验材料
        2.1.3 主要仪器设备
        2.1.4 常用试剂及其配方
    2.2 实验方法
        2.2.1 水稻 OsMY1 和 OsMY2 的序列分析
        2.2.2 实时定量 PCR 检测 OsMY1 和 OsMY2 基因的表达
        2.2.3 蛋白质相互作用的检测
        2.2.4 OsMY1 和 OsMY2 的植物瞬时表达载体的构建
        2.2.5 植物瞬时表达载体转化根癌农杆菌
        2.2.6 OsMY1、OsMY2 与 OsRac5 在植物活细胞内相互作用的鉴定
第三章 结果
    3.1 水稻 OsMY1 和 OsMY2 基因的序列分析
    3.2 水稻 OsMY1 和 OsMY2 基因的表达模式
        3.2.1 OsMY1 和 OsMY2 基因在水稻生长发育中的表达
        3.2.2 非生物胁迫对水稻 OsMY1 和 OsMY2 基因表达的影响
        3.2.3 植物激素对水稻 OsMY1 和 OsMY2 基因表达的影响
        3.2.4 OsMY1,OsMY2 和 OsRac5 基因的表达相关性分析
    3.3 OsMY1 和 OsMY2 与 OsRac5 相互作用的鉴定
        3.3.1 OsMY1,OsMY2 与 OsRac5 在酵母双杂交体系中的相互作用
        3.3.2 OsMY1,OsMY2 与 OsRac5 在植物活细胞中的相互作用
第四章 讨论
    4.1 OsMY1 和 OsMY2 具有 ROP 相互作用蛋白的典型序列特征
    4.2 OsMY1,OsMY2 与 OsRac5 存在协同表达特性
    4.3 非生物胁迫和植物激素上调 OsMY1 和 OsMY2 基因的表达
    4.4 OsMY1,OsMY2 与 OsRac5 之间的相互作用的机理及研究意义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5)黄芪发酵后主要有效成分变化分析及多糖对大鼠实验性肝纤维化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目录
英文缩略词
第一章 绪论
    文献综述一黄芪多糖药理学研究进展
        1 黄芪多糖的提取、分离研究进展
        1.1 黄芪多糖的提取
        1.2 黄芪多糖的分离纯化
        2 黄芪多糖的成分分析
        2.1 黄芪多糖的含量、纯度及分子量测定
        2.2 黄芪多糖的单糖组成、结构分析
        3 黄芪多糖的药理学研究进展
        3.1 黄芪多糖对免疫系统的作用
        3.2 黄芪多糖对血液及造血系统的影响
        3.3 黄芪多糖对肝脏的作用
        3.4 黄芪多糖对核酸代谢的影响
        3.5 黄芪多糖对抗氧化损伤的作用
    文献综述二肝纤维化机制研究进展
        1 ECM 的产生
        1.1 AngⅡ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途径与 ECM 的产生
        1.2 bFGF 与 ECM 的产生
        2 HSCs 的生物学特性
        2.1
        2.1.1 脂肪细胞因子与 HSCs 的活化
        2.1.2 Jak-STAT 信号转导途径与 HSCs 的活化
        2.1.3 TGF-β与 HSCs 的活化
        2.1.4 PDGF 与 HSCs 的活化
        2.1.5 Mef2 与 HSCs 的活化
        2.1.6 HSCs 的激活
        2.1.7 LIM 与 HSCs 的活化
        2.2 对 HSCs 激活起抑制作用的因素
        2.2.1 PPAR 途径
        2.2.2 TNF-α
        2.2.3 RAR/RXR 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途径
        2.2.4 FXR 介导的信号转导途径
        2.2.5 C/EBPs 介导的信号转导途径
        2.3 HSCs 的凋亡
        2.3.1 NF-κB 途径与 HSCs 的凋亡
        2.3.2 FXR 与 HSCs 的凋亡
        2.3.3 内生性大麻酚与 HSCs 的凋亡
        2.3.4 HGF 与 HSCs 的凋亡
        2.3.5 脂联素与 HSCs 的凋亡
        2.3.6 NK 细胞与 HSCs 的凋亡
        选题意义与研究思路
第二章 高效液相法测定发酵黄芪及生药黄芪中黄芪甲苷和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含量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试剂
        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2.3 样品及标准品
        2.3.1 样品
        2.3.2 标准品
        2.4 方法
        2.4.1 薄层层析法定性鉴别发酵黄芪和生药黄芪中黄芪甲苷及黄芪总皂苷
        2.4.2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发酵黄芪和生药黄芪中黄芪甲苷的含量
        2.4.2.1 色谱条件及系统适用性试验
        2.4.2.2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2.4.2.3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2.3.2.4 线性关系考察
        2.4.3 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含量的测定
        2.4.3.1 色谱条件及系统适用性试验
        2.4.3.2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2.4.3.3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2.4.3.4 线性关系考察
    3 结果与分析
        3.1 薄层层析法定性鉴别发酵黄芪和生药黄芪中黄芪甲苷及黄芪总皂苷
        3.2 黄芪甲苷含量测定结果
        3.3 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含量测定结果
    4 讨论
第三章 发酵黄芪和生药黄芪多糖和皂苷的提取分离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试剂
        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2.3 方法
        2.3.1 发酵黄芪和生药黄芪中黄芪皂苷的提取分离研究
        2.3.1.1 实验材料的准备
        2.3.1.2 发酵黄芪与生药黄芪浸膏化学成分研究
        2.3.1.3 发酵黄芪与生药黄芪浸膏收率及黄芪皂苷提取率
        2.3.1.4 大孔吸附树脂含水量的测定
        2.3.1.5 大孔吸附树脂对黄芪皂苷的静态吸附与解吸实验
        2.3.1.6 大孔吸附树脂对黄芪皂苷的动态吸附实验
        2.3.1.7 香草醛-硫酸法测定黄芪皂苷含量
        2.3.2 发酵黄芪和生药黄芪中黄芪多糖的提取分离及含量测定
        2.3.2.1 实验材料的准备
        2.3.2.2 不同工艺对发酵黄芪和生药黄芪多糖的提取效果的影响
        2.3.2.3 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
        2.3.3 发酵黄芪多糖的纯化及基本性质研究
        2.3.3.1 发酵黄芪多糖的柱层析分离
        2.3.3.2 薄层法考察发酵黄芪多糖中单糖组分
        2.3.3.3 高效凝胶渗透色谱法测定发酵黄芪多糖主要组分的分子量
        2.4 统计学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发酵黄芪和生药黄芪中黄芪皂苷的提取分离研究
        3.1.1 发酵黄芪与生药黄芪浸膏化学成分研究
        3.1.2 发酵黄芪与生药黄芪浸膏收率及浸膏中黄芪皂苷提取率
        3.1.3 大孔吸附树脂含水量的测定结果
        3.1.4 香草醛-硫酸法测定黄芪皂苷含量标准曲线方程
        3.1.5 大孔吸附树脂对黄芪皂苷的静态吸附实验
        3.1.6 大孔吸附树脂对黄芪皂苷的动态吸附实验
        3.2 发酵黄芪和生药黄芪中黄芪多糖的提取分离纯化及含量测定
        3.2.1 不同工艺对发酵黄芪和生药黄芪多糖的提取效果的影响
        3.2.2 DEAE-52 分离发酵黄芪多糖
        3.2.3 薄层法鉴别 FAPS-2 和 FAPS-3 中单糖组分
        3.2.4 高效凝胶渗透色谱法(HPGPC-ELSD) 计算葡聚糖标准品的回归方程
        3.2.5 FAPS-2 的分子量测定
        3.2.6 Sephadex G100 柱层析对 FAPS-2 的洗脱曲线
        3.2.7. FAPS-2-1 的分子量测定
        3.2.8 FAPS、FAPS-2 和 FAPS-2-1 的总糖百分含量
    4 讨论
第四章 FAPS 对实验性大鼠脂肪性肝纤维化的影响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试剂
        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2.3 FAPS 的制备
        2.4 实验动物分组
        2.5 检测指标测定
        2.6 统计学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FAPS 对大鼠体重的影响
        3.2 FAPS 对肝纤维化大鼠血清 ALT、AST 和 ALP 的影响
        3.3 FAPS 对肝纤维化大鼠血清中 PⅢNP、CⅣ、LN、HA 及肝组织中 Hyp 含量的影响
        3.4 FAPS 对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 T-AOC、GSH、MDA 和蛋白含量的影响
        3.5 FAPS 对肝纤维化大鼠血清 GSH-Px、GST 活性的影响
        3.6 FAPS 对大鼠肝纤维化的组织病理学影响
        3.6.1 H.E.染色
        3.6.2 Masson 染色
        3.6.3 透射电镜观察
    4 讨论
第五章 不同组别大鼠肝纤维化的数字基因表达谱差异分析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试剂
        2.2 实验材料
        2.3 主要仪器与设备
        2.4 方法
        2.4.1 大鼠肝脏样品的采集及送检
        2.4.2 大鼠肝脏 RNA 的提取方法
        2.4.3 Total RNA 质量检测
        2.4.4 数字化基因表达谱测序
        2.4.5 测序结果分析
        2.4.5.1 Clean Tag 的对比统计
        2.4.5.2 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方法
        2.4.5.3 差异基因表达模式聚类分析
        2.4.5.4 Gene Ontology 功能显着性富集分析
        2.4.5.5 Pathway 显着性富集分析
        2.4.5.6 文献挖掘获得已知肝纤维化相关基因
    3 结果与分析
        3.1 Total RNA 质量检测
        3.2 测序质量评估
        3.3 测序饱和度分析
        3.4 Clean Tags 分析
        3.4.1 Clean Tags 拷贝数分布统计
        3.4.2 Clean Tags 与参考基因组比对
        3.4.2.1 参考基因来源
        3.4.2.2 Clean Tags 比对的结果统计
        3.5 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及分析
        3.5.1 差异统计分析
        3.5.2 差异基因聚类分析
        3.5.3 差异基因 GO 功能分析
        3.5.4 差异基因 Pathway 显着性富集分析
        3.5.6 文献挖掘获得已知肝纤维化相关基因
    4 讨论
        4.1 DGE 的建立和分析
        4.2 表达差异基因结果分析
第六章 结论
    6.1 结论
    6.2 有待解决的问题
附图
附图说明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导师简介
致谢

(6)βγ-晶状体蛋白与三叶因子复合物生物化学特性与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βγ-晶状体蛋白超家族的研究现状
        1.1.1 前言
        1.1.2 βγ-晶状体结构域
        1.1.3 晶状体蛋白的进化
        1.1.4 βγ-晶状体蛋白家族成员的序列差异和拓扑学结构
        1.1.5 βγ-晶状体蛋白的钙结合特性
        1.1.6 βγ-晶状体蛋白的功能
        1.1.7 βγ-晶状体蛋白的功能与钙离子的关系
    1.2 三叶因子的研究进展
        1.2.1 引言
        1.2.2 三叶因子家族及三叶结构域
        1.2.3 三叶因子的表达和功能
        1.2.4 三叶因子的作用机制
        1.2.5 Bm-TFF2
        1.2.6 存在的问题
    1.3 βγ-CAT 的研究进展
        1.3.1 引言
        1.3.2 βγ-CAT 的发现
        1.3.3 βγ-CAT 的生物学活性
        1.3.4 研究βγ-CAT 的意义
    1.4 血小板凋亡
        1.4.1 前言
        1.4.2 血小板的功能
        1.4.3 细胞凋亡
        1.4.4 血小板凋亡的发现及其特征
        1.4.5 血小板凋亡与血小板激活的区别
        1.4.6 血小板凋亡途径
        1.4.7 问题和展望
    参考文献
第二章 βγ-CAT 的βγ-晶状体结构域的生化特征研究
    2.1.前言
    2.2.材料与方法
        2.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2.2.2 实验方法
    2.3 结果
        2.3.1 蛋白表达
        2.3.2 CAT-αΝ与 CAT-β相结合
        2.3.3 CAT-αΝ的结构分析
        2.3.4 CAT-αΝ的钙结合特性分析
    2.4 讨论
    2.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βγ-CAT 诱导人血小板凋亡
    3.1 前言
    3.2 实验材料与方法
        3.2.1 实验材料
        3.2.2 实验方法
    3.3 结果
        3.3.1 βγ-CAT 引起血小板中caspase-3 的激活
        3.3.2 βγ-CAT 引起血小板磷脂酰丝氨酸的外翻
        3.3.3 βγ-CAT 引起血小板中线粒体相关的凋亡事件
        3.3.4 βγ-CAT 不引起血小板的激活
    3.4 讨论
    3.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βγ-CAT 引起的红细胞溶血和血小板凋亡是外钙内流依赖的
    4.1 前言
    4.2 实验材料和方法
        4.2.1 实验材料
        4.2.2 实验方法
    4.3 结果
        4.3.1 βγ-CAT 引起的人红细胞溶血是钙离子依赖的
        4.3.2 βγ-CAT 在人红细胞上引起外钙内流
        4.3.3 βγ-CAT 与人红细胞膜的结合
        4.3.4 βγ-CAT 引起人血小板细胞内钙离子浓度[Ca2+]i增加
        4.3.5 βγ-CAT 引起的人血小板磷脂酰丝氨酸外翻和线粒体膜电位的去极化都是钙依赖的
    4.4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五章 βγ-CAT 对人真皮成纤维细胞生物学活性及其机理研究
    5.1 前言
    5.2 人真皮成纤维细胞培养
        5.2.1 实验材料
        5.2.2 实验方法
        5.2.3 结果与讨论
    5.3 βγ-CAT 诱导人成纤维细胞坏死活性研究
        5.3.1 实验材料
        5.3.2 实验方法
        5.3.3 结果与讨论
    5.4 βγ-CAT 诱导人成纤维细胞坏死活性机制初探
        5.4.1 材料与方法
        5.4.2 实验方法
        5.4.3 结果与讨论
    5.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7)中国明对虾SWD抗菌肽、谷氨酰胺合成酶和Ras基因的表达与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综述
    第一章 无脊椎动物先天免疫
        一、免疫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二、无脊椎动物的先天免疫
        1.物理防御
        2.体液免疫
        3.细胞免疫
        4.无脊椎动物先天免疫识别受体
        5.无脊椎动物先天免疫相关信号转导途径
    第二章 WAP结构域蛋白/肽家族的研究进展
    第三章 谷氨酰胺合成酶的研究进展
    第四章 Ras超家族蛋白的研究进展
第二部分:研究内容
    第一章 中国明对虾单一乳清酸蛋白结构域蛋白功能研究
        一、前言
        二、材料和方法
        三、结果
        1.基因克隆
        2.对虾类crustins序列分析
        3.表达模式
        4.重组表达与活性分析
        四、讨论
    第二章 中国明对虾谷氨酰胺合成酶基因克隆及功能研究
        一、前言
        二、材料和方法
        三、结果
        3.1 基因克隆
        3.2 序列分析与序列比对
        3.3 基因组织分布和表达模式
        3.4 重组表达与蛋白纯化
        3.5 Western blot
        3.6 酶活性分析
        四、讨论
    第三章 中国明对虾Ras基因克隆及表达研究
        一、前言
        二、材料和方法
        三、结果
        1.基因克隆
        2.序列分析
        3.Ras在基因水平上的表达模式
        4.重组表达与蛋白纯化
        5.Ras在蛋白质水平上的表达模式
        6.免疫组化
        四、讨论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文章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附件

(8)单增李斯特菌ActA的表达、免疫原性及胶体金试纸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前言
第一篇 文献综述
    第一章 单增李斯特菌的研究进展
        1 LM 的生物学特性
        2 LM 的分型
        3 致病机理与毒力因子
        4 抗LM 感染的免疫机理
        5 LM 的流行情况与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第二章 免疫胶体金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1 免疫胶体金技术简介
        2 免疫胶体金的制备
        3 免疫胶体金检测技术及其应用
        4 免疫胶体金在其它领域的应用
        5 展望
第二篇 研究内容
    第一章 单增李斯特菌ActA 的原核表达与纯化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2 结果
        2.1 LM 基因组DNA 的提取
        2.2 目的基因PCR 扩增
        2.3 重组质粒pMD-18T/ActA 的鉴定
        2.4 actA 基因的序列测定
        2.7 多克隆抗体效价测定
        2.8 蛋白质印迹分析
        2.9 纯化蛋白ActA 的SDS-PAGE 分析
        2.10 纯化蛋白ActA 的浓度测定
        3 讨论
        4 小结
    第二章 单增李斯特菌ActA 的免疫原性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2 结果
        2.1 小鼠血清抗体的检测
        2.2 淋巴细胞转化试验
        2.3 T 淋巴细胞亚群分类试验
        3 讨论
        4 小结
    第三章 单增李斯特菌单克隆抗体的研制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2 结果
        2.1 免疫小鼠血清抗体效价
        2.2 细胞融合、筛选和克隆
        2.3 杂交瘤细胞染色体众数
        2.4 单抗亚型的鉴定
        2.5 单抗的纯度分析及分子量测定
        2.6 单抗效价的测定
        2.7 腹水中蛋白浓度及抗体含量测定
        2.8 单抗亲和力测定
        2.9 单抗特异性检测
        3 讨论
        4 小结
    第四章 单增李斯特菌胶体金试纸的研制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2 结果
        2.1 胶体金的鉴定
        2.2 亲合纯化羊抗小鼠 IgG 抗体的浓度测定与纯度分析
        2.3 抗体与胶体金结合的最适pH 值确定
        2.4 抗体与胶体金结合的最佳浓度的确定
        2.5 制备胶体金探针的鉴定
        2.6 胶体金探针稳定性试验
        2.7 试纸的制备
        2.8 特异性试验
        2.9 敏感性试验
        2.10 稳定性试验
        2.11 模拟样品试验
        3 讨论
        4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
摘要
英文摘要
致谢
导师简介
作者简介

(9)微重力对多头绒泡菌细胞周期、微丝及蛋白质组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空间生物学概述
    1.2 微重力生物学效应
        1.2.1 微重力概述
        1.2.2 微重力对细胞结构及功能的影响
        1.2.3 微重力对细胞骨架的影响
        1.2.4 微重力对细胞凋亡的影响
    1.3 细胞周期及其调控
        1.3.1 细胞周期
        1.3.2 细胞周期的调控
    1.4 蛋白质组学技术及研究进展
        1.4.1 蛋白质组学概念及研究对象
        1.4.2 蛋白质组的分离技术
        1.4.3 蛋白质的检测与图像分析
        1.4.4 蛋白质的鉴定
        1.4.5 信息查询
    1.5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多头绒泡菌菌株 TU291
        2.1.2 实验仪器
        2.1.3 实验药品
    2.2 实验方法
        2.2.1 微重力模拟仪使用前的准备
        2.2.2 常用试剂的制备
        2.2.3 多头绒泡菌的培养方法
        2.2.4 细胞周期形态及持续时间观察方法
        2.2.5 微丝荧光染色方法
        2.2.6 多头绒泡菌蛋白质组双向电泳方法
第3章 微重力对细胞周期的影响
    3.1 实验结果
    3.2 微重力模拟仪原理及其在太空诱变机理研究中的优缺点
    3.3 多头绒泡菌作为细胞周期研究材料的优势
    3.4 微重力条件下细胞形态结构及细胞周期的变化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微重力下多头绒泡菌微丝形态变化
    4.1 实验结果
    4.2 微重力环境对细胞骨架的影响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微重力对多头绒泡菌蛋白质的影响
    5.1 微重力对多头绒泡菌S期蛋白质组的影响
    5.2 微重力对多头绒泡菌G2期蛋白质组的影响
    5.3 微重力对多头绒泡菌前期蛋白质组的影响
    5.4 微重力对多头绒泡菌中期蛋白质组的影响
    5.5 微重力对多头绒泡菌后期蛋白质组的影响
    5.6 微重力对多头绒泡菌末期蛋白质组的影响
    5.7 蛋白质双向电泳中关键问题的解决办法
    5.8 蛋白质双向电泳方法的改进
        5.8.1 样品制备
        5.8.2 凝胶染色方法对蛋白质分辨率的影响
    5.9 多头绒泡菌在微重力下蛋白质组的变化
    5.10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10)鳜鱼等5种淡水鱼β-肌动蛋白基因克隆与结构功能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肌动蛋白的研究简史
    1.2 肌动蛋白的存在状态
    1.3 肌动蛋白的分子结构与特性
    1.4 肌动蛋白的功能
        1.4.1 肌动蛋白微丝的功能
        1.4.2 核内肌动蛋白的功能
        1.4.3 肌动蛋白与抑癌作用
        1.4.4 肌动蛋白与衰老
    1.5 肌动蛋白基因
        1.5.1 肌动蛋白基因定位及其结构
        1.5.2 肌动蛋白基因表达的发育性变化和组织特异性
        1.5.3 肌动蛋白基因的调控
    1.6 β-肌动蛋白基因的应用意义
        1.6.1 β-肌动蛋白为进化关系提供了分子证据
        1.6.2 β-肌动蛋白在基因表达分析中作为表达量的标准
        1.6.3 β-肌动蛋白基因启动子在转基因研究中的应用
    1.7 本文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实验鱼
        2.1.2 菌株与质粒
        2.1.3 试剂盒与试剂
        2.1.4 引物合成与序列测定
    2.2 实验方法
        2.2.1 鳜鱼、鳙鱼、胡子鲶、鲮鱼和斑鳢β-肌动蛋白基因cDNA核心片段的克隆
        2.2.2 鳜鱼β-肌动蛋白基因cDNA5’末端的克隆
        2.2.3 鳜鱼β-肌动蛋白基因cDNA3’末端的克隆
        2.2.4 基因组步行法克隆鳜鱼β-肌动蛋白基因5’侧翼序列
3 结果与分析
    3.1 鳜鱼、鳙鱼、胡子鲶、鲮鱼和斑鳢β-肌动蛋白基因cDNA核心片段的克隆
        3.1.1 鳜鱼β-肌动蛋白基因cDNA核心片段的克隆
        3.1.2 鳙鱼β-肌动蛋白基因cDNA核心片段的克隆
        3.1.3 胡子鲶β-肌动蛋白基因cDNA核心片段的克隆
        3.1.4 鲮鱼β-肌动蛋白基因cDNA核心片段的克隆
        3.1.5 斑鳢β-肌动蛋白基因cDNA核心片段的克隆
    3.2 鳜鱼β-肌动蛋白基因cDNA5’末端的克隆和序列测定
    3.3 鳜鱼β-肌动蛋白基因cDNA3’末端的克隆和序列测定
    3.4 鳜鱼β-肌动蛋白基因5’侧翼序列的克隆与序列测定
    3.5 鳜鱼、鳙鱼、胡子鲶、鲮鱼和斑鳢β-肌动蛋白基因与其它生物β-肌动蛋白基因同源性比较及系统进化分析
        3.5.1 鳜鱼β-肌动蛋白基因cDNA全序列分析
        3.5.2 鳙鱼β-肌动蛋白基因cDNA核心序列分析
        3.5.3 胡子鲶β-肌动蛋白基因cDNA核心序列分析
        3.5.4 鲮鱼β-肌动蛋白基因cDNA核心序列分析
        3.5.5 斑鳢β-肌动蛋白基因cDNA核心序列分析
        3.5.6 鳜鱼、鳙鱼、胡子鲶、鲮鱼和斑鳢β-肌动蛋白与其它生物β-肌动蛋白同源性比较
        3.5.7 鳜鱼、鳙鱼、胡子鲶、鲮鱼和斑鳢β-肌动蛋白基因与其它生物β-肌动蛋白基因系统进化分析
    3.6 鳜鱼β-肌动蛋白基因5’侧翼序列分析
4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常用试剂与缓冲液的配置
附录二 鳜鱼β-肌动蛋白基因RACE扩增示意图
致谢

四、Immunocytochemical identification of actin in mitochdria of Physarum polycephalum(论文参考文献)

  • [1]栉孔扇贝对氮杂螺环酸毒素胁迫的应激响应及调控机制[D]. 董晨帆. 上海海洋大学, 2021(01)
  • [2]猪链球菌2型逃避嗜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的机制[D]. 马芳. 南京农业大学, 2018(08)
  • [3]含纳米银的胶原—壳聚糖多孔支架的促进创面修复作用研究[D]. 有传刚. 浙江大学, 2014(05)
  • [4]水稻含CC域蛋白OsMY1、OsMY2与OsRac5的相互作用及其表达特性研究[D]. 李辉. 河南师范大学, 2013(01)
  • [5]黄芪发酵后主要有效成分变化分析及多糖对大鼠实验性肝纤维化影响[D]. 秦哲. 甘肃农业大学, 2012(11)
  • [6]βγ-晶状体蛋白与三叶因子复合物生物化学特性与作用机制研究[D]. 高茜.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1(09)
  • [7]中国明对虾SWD抗菌肽、谷氨酰胺合成酶和Ras基因的表达与功能研究[D]. 贾玉萍. 山东大学, 2008(05)
  • [8]单增李斯特菌ActA的表达、免疫原性及胶体金试纸研制[D]. 张辉. 吉林大学, 2008(11)
  • [9]微重力对多头绒泡菌细胞周期、微丝及蛋白质组的影响[D]. 张晓先.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7(05)
  • [10]鳜鱼等5种淡水鱼β-肌动蛋白基因克隆与结构功能分析研究[D]. 端金霞. 暨南大学, 2006(06)

标签:;  ;  ;  ;  ;  

多头绒球菌线粒体肌动蛋白的免疫细胞化学鉴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