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药物联合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现状(论文文献综述)
王立英[1](2021)在《预计FMC2W≥120min的STEMI患者溶栓后介入治疗现状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探讨滇西地区首次医疗接触至导丝通过时间(FMC2W)≥120min的STEMI患者溶栓后2-24小时内转运行介入治疗的现状及其安全性和短期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纳入2019年9月至2020年11月滇西地区由无行PCI治疗条件的22家网络医院转诊至大理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痛中心治疗的,无溶栓禁忌且预计FMC2W≥120min的STEMI患者256例,其中溶栓后2-24小时转运行介入者183例,直接转运PCI者73例。收集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及相关治疗资料,对溶栓后转运介入治疗者的一般情况及治疗关键时间节点如首次医疗接触至溶栓时间(FMC2N)等达标的情况进行分析,对达标率明显低的情况进行延误影响因素分析。据溶栓后造影时间中位数(5h)分组,对2-24小时内不同时段溶栓后行介入患者的短期疗效进行分析。同时通过对溶栓后转运介入与直接PCI术前造影TIMI血流分级、术后TIMI血流分级、左室舒张末径、左室射血分数、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和住院期间出血、死亡及新发心力衰竭的发生率进行对比,以研究溶栓后转运介入治疗的安全性与短期疗效。结果1.183例溶栓后转运介入者,其年龄为(59.67±11.66)岁,男性为主,共147例(80.3%)。溶栓药物使用以第一代为主,95例(51.9%),总溶通率71.0%。STEMI溶栓后转运介入治疗者从发病到溶栓治疗过程中存在一定延误,FMC2N延误最明显,达标率仅达38.3%。进一步将溶栓后转运介入治疗患者分为FMC2N达标与未达标两组进行分析,发现两组在年龄、性别、既往史、发病至首次医疗接触时间(S2FMC)等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而在FMC2ECG、ECG到确诊时间、确诊到开始溶栓知情同意时间、签署溶栓知情同意时间、签署溶栓知情同意到开始溶栓时间及不同县份医院上均有明显差异(P<0.05)。2.溶栓后2-5小时早期造影组与5-24小时晚期造影组的一般资料均无明显差异。两组在住院期间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径以及新发心力衰竭、出血和死亡事件发生率方面也无明显统计学上的差异(P>0.05)。3.对溶栓后转运介入及直接PCI两组进行比较分析,发现两组的性别、年龄、既往史、罪犯血管、S2FMC等资料均无明显差异(P>0.05)。与直接转运PCI相比,虽然溶栓后转运介入组发病至冠脉造影时间(S2CAG)更长[534(405,700)比383(261,511)分钟],但再灌注治疗时间明显缩短[199(132,299)比391(274,520)min,P=0.000]。溶栓后转运治疗组的术前TIMI血流分级0-2级的比例明显低于直接PCI组(53.0%比86.3%,P=0.000),但两组在术后TIMI血流3级的比例上无显着差异(P>0.05)。两组的住院天数、左心室舒张末径、左心室射血分数和住院期间出血事件发生率及新发心力衰竭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而溶栓后转运介入治疗组支架植入比例更低(82.0%比93.2%,P=0.023)、住院费用更少[2.70(2.41,3.05)万元比2.86(2.60,3.18)万元,P=0.001],死亡率有降低趋势(3.3%比8.2%,P>0.05)。结论滇西地区预计FMC2W≥120min的STEMI患者溶栓后转运介入治疗经济、有效,值得大力推广,但仍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毛静远,吴永健,史大卓[2](2021)在《中成药治疗冠心病临床应用指南(2020年)》文中指出1背景、目的及意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指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管腔狭窄、痉挛或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发的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临床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8》指出,我国心血管病患病率及病死率仍处于上升阶段,推算共计2.9亿心血管病患者,其中冠心病患者1 100万人。心血管病死亡率高于肿瘤及其他疾病,占居民疾病死亡构成的40%以上,居于首位。
《中成药治疗优势病种临床应用指南》标准化项目组[3](2021)在《中成药治疗冠心病临床应用指南(2020年)》文中研究表明1背景、目的及意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指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管腔狭窄、痉挛或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发的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临床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8》指出,我国心血管病患病率及病死率仍处于上升阶段,推算共计2.9亿心血管病患者,其中冠心病患者1 100万。心血管病死亡率高于肿瘤及其他疾病,占居民疾病死亡构成的40%以上,居于首位。
余萍[4](2021)在《丹红注射液治疗ACS的系统评价及其ADR预测模型的验证研究》文中认为丹红注射液作为中药注射剂的典型代表,虽然近年来医保对其临床应用进行了严格限制,但其应用频次和使用量依然很大,随之而来的用药合理性与安全性问题也日益突出。本文的研究目的:以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为例,评价丹红注射液的临床有效性与安全性,分析不合理用药及ADR发生情况,并对已建立的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预测模型进行外部验证与评价。方法:一、通过检索中外文数据库,对丹红注射液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ACS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查询,利用Rev Man5.3软件对已纳入研究进行定量分析、敏感性分析和亚组分析。二、基于丹红注射液集中监测研究,对丹红注射液的临床应用及ADR发生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三、基于课题组前期开发的丹红注射液ADR预测模型,对模型进行外部验证与评价。结果:一、系统评价中,研究共纳入30项随机对照试验,共计3152例患者。结果显示,对于PCI术后ACS患者,相对于单纯常规治疗,联合丹红注射液能够显着降低ET-1(SMD=-1.76,95%CI[-2.35,-1.17],P<0.00001)、v WF(MD=-35.86,95%CI[-50.02,-21.68],P<0.00001)、IL-6(SMD=-1.12,95%CI[-1.72,-0.52],P=0.0003)、hs-CRP(MD=-1.84,95%CI[-2.32,-1.37],P<0.00001)、MMP-9(P<0.01)、c Tn I(SMD=-1.01,95%CI[-1.54,-0.49],P=0.0002)、CK-MB(MD=-14.02,95%CI[-17.42,-10.62],P<0.00001)、BNP(SMD=-0.52,95%CI[-0.96,-0.07],P=0.02)、CD62P(MD=-2.25,95%CI[-2.48,-2.03],P<0.00001)、s CD40L(MD=-0.70,95%CI[-0.78,-0.62],P<0.00001)、GPⅡb/Ⅲa(P<0.01)和MDA(MD=-2.69,95%CI[-4.92,-0.45],P=0.02)水平,升高NO(MD=10.16,95%CI[6.46,13.86],P<0.00001)、FMD(MD=1.90,95%CI[1.32,2.47],P<0.00001)、LVEF(MD=7.00,95%CI[4.85,9.14],P<0.00001)、SOD(SMD=1.58,95%CI[0.93,2.23],P<0.00001)水平与治疗总有效率(RR=1.17,95%CI[1.12,1.23],P<0.00001),降低患者心肌梗死面积(RR=-5.53,95%CI[-6.31,-4.75],P<0.00001)和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 Events,MACE)发生率(RR=0.55,95%CI[0.42,0.71],P<0.00001),具有较好的临床有效性与安全性,同时两组的ADR发生率(RR=1.39,95%CI[0.38,5.14],P=0.62)无统计学差异。二、集中监测共收集6331例病例,其中ADR病例50例,不良反应率为0.79%。大多数病例用药符合说明书规定,存在部分应用不合理情况,主要包括缺少中医辩证、超适应症用药、用法用量不适宜、合并用药多且存在相互作用等。丹红注射液的ADR常出现在应用第1~2天,滴注开始后前30分钟,主要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大多数能在1~2内好转或痊愈。三、参与验证研究的病例共计1099例,其中ADR病例11例。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logistic回归、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ANN)和整体模型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整体模型具有较高的准确度、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9.60%、72.73%和89.77%,AUC值为0.88,Gini系数为0.759,模型区分度较高。结论:丹红注射液应用于PCI术后ACS时能够显着降低患者心肌梗死面积与MACE发生率,具有较好的临床有效性与安全性,但其临床应用合理性仍需提高,说明书规定模糊或缺失与中药注射剂用药培训缺乏是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丹红注射液ADR预测的整体模型准确度高、区分度好,可以考虑用于下一步的模型优化与实践。
翟树婷[5](2021)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发生左心室附壁血栓的相关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说明背景左心室附壁血栓形成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可显着增加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生体循环栓塞等并发症的风险。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比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更有可能发生左室血栓。近年来,随着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的兴起,以及抗血小板、抗凝等药物治疗的日渐完善,左室附壁血栓的发病率渐渐降低,但依然是心肌梗死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病死率及致残率仍居高不下。目前关于左心室附壁血栓的研究有限,易患因素尚不明确,本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并发左心室附壁血栓的影响因素。方法入选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马鞍山临床学院就诊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151例,根据是否并发左室血栓分为左室血栓组(31例)和非左室血栓组(120例),观察两组患者临床基线资料、冠脉病变情况、手术相关情况、实验室检查和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结果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脂血症、吸烟、饮酒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室血栓组患者发病至入院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壁心肌梗死比例高于无左室血栓组(P<0.001),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比例低于无左室血栓组(P<0.001),左前降支病变的比例高于无左室血栓组(P<0.05),纤维蛋白原水平高于无左室血栓组(P<0.05),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左室血栓组左心室射血分数低于非左室血栓组,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大于非左室血栓组,室壁瘤形成比例高于非LVT组(P<0.001)。两组患者肌钙蛋白I峰值、肌酸激酶同工酶峰值、平均血小板体积、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OR=0.23,95%CI:0.073-0.723)、左心室射血分数水平(OR=0.892,95%CI:0.819-0.973)、室壁瘤形成(OR=29.64,95%CI:2.894-303.547)是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后左室血栓的独立影响因素,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左心室射血分数高是左室血栓的独立保护因素,室壁瘤形成是左室血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发病至入院时间、前壁心肌梗死、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左前降支病变、纤维蛋白原、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室壁瘤形成是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并发左室血栓的相关因素。
陈晴晴[6](2021)在《替罗非班联用硝普钠对STEMI患者PCI术中无复流的影响》文中认为目的研究对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术中若出现无复流,经微导管冠脉内给与硝普钠及替罗非班,与冠脉内给予硝酸甘油及替罗非班对术后TIMI血流的影响,以及对术中及术后短期内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入院后详细询问患者既往病史及此次主要不适症状、服药史及过敏史等,查体,完善血常规、血生化、心肌梗死标志物、血栓与止血、BNP钠尿肽、心电图等相关检查,对于确诊STEMI的患者,立即予以负荷量(阿司匹林0.3g、氯吡格雷300mg)嚼服,根据患者情况选择桡动脉或股动脉作为手术入路进行穿刺,然后经穿刺动脉鞘管推入肝素3000U,后随着冠脉介入治疗时间延长、以1000U/h追加推注,介入手术正式开始时再次以60U/kg进行动脉鞘管内推注肝素。把该类患者急诊PCI术中出现无复流的病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均分为两组,每组20例,对照组处理方法为:首先经微导管冠脉内推注替罗非班,后推注硝酸甘油、剂量为200ug;观察组亦首先同样方式给予相同剂量替罗非班,后同样方式冠脉内推注硝普钠、剂量为300ug,其中两组冠脉内推注的替罗非班剂量均以10ug/kg计算,均需在3分钟内推注完毕。3分钟后复查冠脉造影,观察并判断TIMI血流,3级表示有效,0-2级表示无效。两组患者术后持续静脉泵入替罗非班24h、速度为0.15ug/kg/min,且术后无明显出血倾向情况下予双联抗血小板聚集、调脂稳定斑块、抗凝、延缓心肌重塑等药物治疗。结果1.两组患者术前基础情况及冠脉造影血管病变情况结果经统计学处理,P值大于0.05,提示无统计学差异;2.两组患者分别经实验组或对照组处理后术再次行冠脉造影检查,观察并记录术后TIMI血流,结果经统计学处理,P值小于0.05,有统计学差异;3.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7天不良心血管发生率经统计学处理,P值小于0.05,有统计学差异。结论1.替罗非班与硝普钠联用于STEMI患者急诊PCI术中出现无复流的患者中,可改善其术后TIMI血流;2.替罗非班与硝普钠联用于STEMI患者急诊PCI术中出现无复流的患者中,可降低其术中及术后短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陈苏伟,陈宏,钟永亮,乔志钰,里程楠,葛翼鹏,于海,朱俊明,孙立忠[7](2020)在《药物治疗与预防马方综合征主动脉扩张-基于临床随机对照研究的进展》文中研究指明马方综合征(Marfan syndrome,MFS)是常染色显性遗传的结缔组织病,同时累及心血管、肺、眼、骨骼肌肉等多个系统[1]。90%的MFS患者在10~12年内发生主动脉事件。主动脉扩张形成动脉瘤或夹层导致破裂成为MFS患者的最常见死因。如果未接受有效治疗,平均寿命不超过45岁。有效的外科干预改善了MFS患者的预后[2]。随着研究的深入,应用药物预防MFS主动脉扩张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
宁田海,佟金[8](2015)在《《中国循环杂志》2015年第30卷关键词索引》文中指出说明:1本索引按关键词汉语拼音字母顺序排序。2在第1个汉字相同的情况下,按第2个汉字拼音字母顺序排序,以后依次类推。在第1个汉字音同字不同的情况下,按笔划多少排列。3在关键词相同的情况下按发表先后顺序排列。4以英文为首的词,按第1个英文字母顺序先后排列居文中关键词之前。5在第1个英文字母相同的情况下,按第2个英文字母顺序先后排列,依次类推。6文题、作者后括号内数字为期号,最后为起页。
Beijing Hypertension Association;Beijing Diabetes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Association;Beijing Research for Chronic Diseases Control and Health Education;[9](2020)在《基层心血管病综合管理实践指南2020全文替换》文中认为心血管病已经成为全世界人群死亡的首要原因,其死亡患者例数占全球总死亡病例的32%。在中国,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社会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患病率均持续上升。据推算,我国心脑血管病现患人数为2.9亿,其中脑卒中患者1300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1100万。在过去的20余年,心脑血管病年龄标准化患病率增幅达14.7%。根据世界银行的估计,至2030年,脑卒中和冠心病的患病人数将分别增至3177万和2263万。
张文艳[10](2020)在《冠状动脉内应用尿激酶原或替罗非班结合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疗效观察》文中提出目的:探究高血栓负荷的急性STEMI患者在行PPCI治疗过程中,通过指引导管向梗死相关动脉内注入溶栓药物重组人尿激酶原或替罗非班治疗,对患者的心肌组织微灌注的影响,并观察对患者的心功能指标、出血事件和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1月~2019年6月于天津市西青医院就诊的,发病在12小时内行PPCI治疗的70例高血栓负荷的STEMI患者分为A、B两组。其中男性46例,女性24例,平均年龄(60.2±9.9)岁。A组在PPCI过程中接受了经指引导管向梗死相关动脉内注入重组人尿激酶原20mg治疗,共31例;B组在PPCI过程中接受了经指引导管向梗死相关动脉内注入替罗非班1mg治疗,共39例,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两组患者术前均口服阿司匹林300mg,替格瑞洛180mg或硫酸氢氯吡格雷片300mg或600mg,阿托伐他汀钙片80mg,抽血测量基础ACT值并给予肝素钙注射液100IU/kg静推。A组在球囊扩张病变血管后,将加入到生理盐水10ml中的重组人尿激酶原20mg,经指引导管向梗死相关动脉内缓慢注入(约5分钟),B组在球囊扩张病变血管后,将1mg替罗非班注射液经指引导管向梗死相关动脉内缓慢注入(约5分钟)。之后两组患者均重复造影,然后行常规PCI治疗,并根据支架贴壁情况决定是否行球囊后扩张,并术后复查冠脉造影。比较两组患者cTFC、TMPG、sum STR,反应患者冠状动脉微循环灌注情况;比较术后7天和1个月心脏超声的左室舒张末内径和射血分数,反应心脏功能情况;比较住院期间和术后1个月患者的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出血情况等指标。结果:(1)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吸烟史、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Killip分级大于等于2级、冠心病家族史情况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2)两组患者PCI术中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梗死相关动脉、血栓导管抽吸例数、支架置入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靶血管灌注及心肌灌注水平比较:术前两组患者cTF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cTFC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A组cTFC低于B组;A组治疗前后cTFC值比较有显着差异(P<0.05);B组治疗前后cTFC值比较有显着差异(P<0.05);术后两组TMPG≥2级的患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sum STR≥30%的患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均提示A组获得更好的冠状动脉微循环灌注水平;(4)两组患者住院期间的心脏超声指标、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出血事件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7天LVEDD、LVEF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事件A组有3人出现轻微出血,B组有4人出现轻微出血,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748);(5)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随访的心脏超声指标、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出血事件的比较:术后1个月随访时两组患者LVEDD、LVEF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A组优于B组;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A组与B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出血事件A组有1人出现轻微出血,B组有1人出现轻微出血,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577);结论:高血栓负荷的急性STEMI患者在行PPCI治疗过程中,通过指引导管向IRA内注入重组人尿激酶原或替罗非班,均能改善患者的心肌组织微灌注;重组人尿激酶原较替罗非班获得更好的心肌组织微灌注,改善术后1个月的左心舒张末容积和心功能,而且不增加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和出血事件的发生率。
二、药物联合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现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药物联合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预计FMC2W≥120min的STEMI患者溶栓后介入治疗现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注释表 |
第1章 引言 |
第2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第3章 结果 |
第4章 讨论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STEMI患者直接PCI与静脉溶栓联合PCI治疗策略探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2)中成药治疗冠心病临床应用指南(2020年)(论文提纲范文)
1 背景、目的及意义 |
2 指南制定方法 |
2.1 临床问题构建 |
2.2 中成药遴选 |
2.3 检索策略 |
2.4 文献纳入及排除标准和资料提取 |
2.4.1 纳入标准 |
2.4.2 排除标准 |
2.4.3 资料提取 |
2.5 纳入文献的方法学质量评价 |
2.6 证据综合分析 |
2.7 证据质量评价与推荐标准 |
2.8 推荐意见形成 |
3 推荐意见及证据描述 |
3.1 稳定性心绞痛 |
3.1.1 临床问题 |
3.1.2 推荐意见 |
3.1.3 证据描述 |
3.1.3.1 通心络胶囊(1C) |
3.1.3.2 脑心通胶囊(1C) |
3.1.3.3 丹蒌片(2B) |
3.1.3.4 麝香保心丸(1B) |
3.1.3.5 复方丹参滴丸(1B) |
3.1.3.6 丹红注射液(2D) |
3.1.3.7 红花注射液(2C) |
3.1.3.8 芪参益气滴丸(1C) |
3.2 不稳定性心绞痛 |
3.2.1 临床问题 |
3.2.2 推荐意见 |
3.2.3 证据描述 |
3.2.3.1 通心络胶囊(1C) |
3.2.3.2 脑心通胶囊(2D) |
3.2.3.3 丹蒌片(2C) |
3.2.3.4 麝香保心丸(1B) |
3.2.3.5 复方丹参滴丸(1C) |
3.2.3.6 血府逐瘀胶囊(2D) |
3.2.3.7 丹红注射液(1C) |
3.2.3.8 红花注射液(2D) |
3.2.3.9 参麦注射液(2C) |
3.3 急性心肌梗死 |
3.3.1 临床问题 |
3.3.2 推荐意见 |
3.3.3 证据描述 |
3.3.3.1 麝香保心丸(1B) |
3.3.3.2 参麦注射液(2C) |
3.4 围介入手术期 |
3.4.1 临床问题 |
3.4.2 推荐意见 |
3.4.3 证据描述 |
3.4.3.1 通心络胶囊(1C) |
3.4.3.2 脑心通胶囊(2D) |
3.4.3.3 丹蒌片(2B) |
3.4.3.4 麝香保心丸(1C) |
3.4.3.5 复方丹参滴丸(1C) |
3.4.3.6 丹红注射液(2C) |
3.4.3.7 参麦注射液(2C) |
3.5 冠心病心律失常 |
3.5.1 冠心病合并室性期前收缩 |
3.5.1.1 临床问题 |
3.5.1.2 推荐意见 |
3.5.1.3 证据描述 |
3.5.1.3.1 稳心颗粒(1B) |
3.5.1.3.2 参松养心胶囊(1C) |
3.5.2 冠心病合并缓慢性心律失常 |
3.5.2.1 临床问题 |
3.5.2.2 推荐意见 |
3.5.2.3 证据描述 |
3.5.3 冠心病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 |
3.5.3.1 临床问题 |
3.5.3.2 推荐意见 |
3.5.3.3 证据描述 |
3.5.3.3.1 参松养心胶囊(1C) |
3.5.3.3.2 稳心颗粒(1C) |
3.6 冠心病心力衰竭 |
3.6.1 临床问题 |
3.6.2 推荐意见 |
3.6.3 证据描述 |
3.7 心绞痛急性发作 |
3.7.1 临床问题 |
3.7.2 推荐意见 |
3.7.3 证据描述 |
3.7.3.1 速效救心丸(1C) |
3.7.3.2 复方丹参滴丸(1C) |
3.7.3.3 麝香保心丸(1C) |
3.7.3.4 宽胸气雾剂(1C) |
4 中成药治疗冠心病药物推荐及证候分型判断流程(见图1、图2) |
5 本指南的局限性及不足之处 |
5.1 药物的遴选 |
5.2 干预措施 |
5.3 结局指标 |
5.4 证据的筛选 |
5.5 诊断标准 |
5.6 辨证分型 |
5.7 共识结果 |
6 更新计划 |
6.1 更新时间 |
6.2 更新方法 |
(3)中成药治疗冠心病临床应用指南(2020年)(论文提纲范文)
1 背景、目的及意义 |
2 指南制定方法 |
2.1 临床问题构建 |
2.2 中成药遴选 |
2.3 检索策略 |
2.4 文献纳入及排除标准和资料提取 |
2.4.1 纳入标准 |
2.4.2 排除标准 |
2.4.3 资料提取 |
2.5 纳入文献的方法学质量评价 |
2.6 证据综合分析 |
2.7 证据质量评价与推荐标准(表1~3) |
2.8 推荐意见形成 |
3 推荐意见及证据描述 |
3.1 稳定性心绞痛 |
3.1.1 临床问题 |
3.1.2 推荐意见 |
3.1.3 证据描述 |
3.1.3. 1 通心络胶囊(1C) |
3.1.3. 2 脑心通胶囊(1C) |
3.1.3. 3 丹蒌片(2B) |
3.1.3. 4 麝香保心丸(1B) |
3.1.3. 5 复方丹参滴丸(1B) |
3.1.3. 6 丹红注射液(2D) |
3.1.3. 7 红花注射液(2C) |
3.1.3. 8 芪参益气滴丸(1C) |
3.2 不稳定性心绞痛 |
3.2.1 临床问题 |
3.2.2 推荐意见 |
3.2.3 证据描述 |
3.2.3. 1 通心络胶囊(1C) |
3.2.3. 2 脑心通胶囊(2D) |
3.2.3. 3 丹蒌片(2C) |
3.2.3. 4 麝香保心丸(1B) |
3.2.3. 5 复方丹参滴丸(1C) |
3.2.3. 6 血府逐瘀胶囊(2D) |
3.2.3. 7 丹红注射液(1C) |
3.2.3. 8 红花注射液(2D) |
3.2.3. 9 参麦注射液(2C) |
3.3 急性心肌梗死 |
3.3.1 临床问题 |
3.3.2 推荐意见 |
3.3.3 证据描述 |
3.3.3. 1 麝香保心丸(1B) |
3.3.3. 2 参麦注射液(2C) |
3.4 围介入手术期 |
3.4.1 临床问题 |
3.4.2 推荐意见 |
3.4.3 证据描述 |
3.4.3. 1 通心络胶囊(1C) |
3.4.3. 2 脑心通胶囊(2D) |
3.4.3. 3 丹蒌片(2B) |
3.4.3. 4 麝香保心丸(1C) |
3.4.3. 5 复方丹参滴丸(1C) |
3.4.3. 6 丹红注射液(2C) |
3.4.3. 7 参麦注射液(2C) |
3.5 冠心病心律失常 |
3.5.1 冠心病合并室性早搏 |
3.5.1. 1 临床问题 |
3.5.1. 2 推荐意见 |
3.5.1. 3 证据描述 |
3.5.1. 3. 1 稳心颗粒(1B) |
3.5.1. 3. 2 参松养心胶囊(1C) |
3.5.2 冠心病合并缓慢性心律失常 |
3.5.2. 1 临床问题 |
3.5.2. 2 推荐意见 |
3.5.2. 3 证据描述 |
3.5.3 冠心病合并阵发房颤 |
3.5.3. 1 临床问题 |
3.5.3. 2 推荐意见 |
3.5.3. 3 证据描述 |
3.5.3. 3. 1 参松养心胶囊(1C) |
3.5.3. 3. 2 稳心颗粒(1C) |
3.6 冠心病心力衰竭 |
3.6.1 临床问题 |
3.6.2 推荐意见 |
3.6.3 证据描述 |
3.7 心绞痛急性发作 |
3.7.1 临床问题 |
3.7.2 推荐意见 |
3.7.3 证据描述 |
3.7.3. 1 速效救心丸(1C) |
3.7.3. 2 复方丹参滴丸(1C) |
3.7.3. 3 麝香保心丸(1C) |
3.7.3. 4 宽胸气雾剂(1C) |
4 |
5 本指南的局限性及不足之处 |
5.1 药物的遴选 |
5.2 干预措施 |
5.3 结局指标 |
5.4 证据的筛选 |
5.5 诊断标准 |
5.6 辨证分型 |
5.7 共识结果 |
6 更新计划 |
6.1 更新时间 |
6.2 更新方法 |
(4)丹红注射液治疗ACS的系统评价及其ADR预测模型的验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中药注射剂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
1.1.2 丹红注射液的临床应用与安全性 |
1.1.3 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治疗 |
1.2 丹红注射液应用于ACS的研究现状 |
1.3 临床预测模型的研究现状 |
1.3.1 模型的建立 |
1.3.2 模型的评价与验证 |
1.4 本文主要贡献与创新 |
1.5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二章 丹红注射液治疗PCI术后ACS患者的系统评价 |
2.1 研究内容 |
2.2 资料与方法 |
2.2.1 文献检索 |
2.2.2 文献纳入标准 |
2.2.3 文献排除标准 |
2.2.4 文献筛选 |
2.2.5 质量评价与数据提取 |
2.2.6 统计学方法 |
2.2.7 敏感性分析与亚组分析 |
2.3 纳入文献结果 |
2.3.1 文献检索结果 |
2.3.2 纳入文献信息 |
2.3.3 文献质量评价 |
2.4 系统评价结果 |
2.4.1 丹红注射液对PCI术后ACS患者的有效性评价 |
2.4.2 丹红注射液对PCI术后ACS患者的安全性评价 |
2.4.3 敏感性分析与亚组分析 |
2.4.4 发表偏倚分析 |
2.5 讨论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丹红注射液临床应用与ADR发生情况分析 |
3.1 研究内容 |
3.2 数据收集与处理 |
3.3 数据分析 |
3.4 研究结果 |
3.4.1 患者基本情况 |
3.4.2 中西医诊断 |
3.4.3 丹红注射液临床应用情况 |
3.4.4 不良反应病例情况分析 |
3.5 讨论 |
3.5.1 中西医诊断 |
3.5.2 用法用量 |
3.5.3 合并用药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丹红注射液ADR预测模型验证 |
4.1 研究内容 |
4.2 数据来源 |
4.3 研究方法 |
4.3.1 数据处理 |
4.3.2 搭建验证数据流 |
4.3.3 评价指标 |
4.3.4 分析软件 |
4.4 研究结果 |
4.4.1 数据基本情况 |
4.4.2 模型验证结果 |
4.5 讨论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后续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5)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发生左心室附壁血栓的相关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6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综述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室附壁血栓形成研究现状 |
参考文献 |
(6)替罗非班联用硝普钠对STEMI患者PCI术中无复流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前言 |
2.材料与方法 |
3.结果 |
4.讨论 |
5.结论 |
6.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综述 关于STEMI患者急诊PCI术中出现无复流的综述 |
4.参考文献 |
(7)药物治疗与预防马方综合征主动脉扩张-基于临床随机对照研究的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马方综合征的发病机制概述 |
2.药物治疗现状 |
3.思考与展望 |
(8)《中国循环杂志》2015年第30卷关键词索引(论文提纲范文)
A |
阿霉素 |
阿司匹林 |
阿托伐他汀 |
Angio Light系统 |
Apelin-APJ系统 |
B |
白蛋白 |
白藜三醇 |
白细胞介素8 |
半乳糖凝集素3 |
比伐芦定 |
吡哆胺 |
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 |
标志和徽章 |
并发症 |
病理学,临床 |
病例报告 |
病例对照研究 |
C |
C反应蛋白质 |
侧支循环 |
超声检查,介入性 |
超声心动描记术 |
超声心动描记术,多普勒 |
超声心动描记术,压力 |
晨峰血压 |
成纤维细胞 |
程序性细胞死亡因子4 |
抽吸 |
除颤器,植入型 |
触发,活动 |
磁共振成像 |
雌激素 |
刺激 |
促红细胞生成素 |
促甲状腺素 |
催乳素 |
存活率 |
D |
大动脉炎 |
代谢综合征 |
丹参酮 |
胆红素 |
蛋白激酶类 |
蛋白质二硫键异构酶 |
导管插入术 |
导管消融术 |
导管心室隔离成形术 |
登革热 |
低钠血症 |
低温 |
抵抗素 |
碘 |
电刺激 |
电极,植入 |
电生理学 |
动脉导管未闭 |
动脉僵硬度 |
动脉炎 |
动脉粥样硬化 |
动作电位 |
对比剂肾病 |
对比研究 |
多导睡眠监测仪,便携式 |
多柔比星 |
多态性,单核苷酸 |
多中心研究 |
E |
二级预防 |
二甲双胍 |
二尖瓣狭窄 |
F |
泛素蛋白连接酶类 |
方法 |
芳香烃受体核转位子 |
放射性核素显像 |
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 |
非离子型含碘对比剂 |
肺栓塞 |
肺炎 |
缝隙连接蛋白类 |
氟伐他汀 |
妇女 |
腹膜透析 |
G |
钙化 |
肝素 |
感染 |
干扰素诱导剂 |
干细胞 |
高甘油三酯血症 |
高血压 |
高血压,肺性 |
高血压,妊娠性 |
高血压,足细胞 |
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 |
Gensini积分 |
骨桥蛋白 |
GRACE评分 |
冠状动脉 |
冠状动脉斑块 |
冠状动脉闭塞 |
冠状动脉疾病 |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非体外循环 |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体外循环 |
冠状血管 |
冠状血管痉挛 |
冠状血管造影术 |
灌注成像 |
光密度测定法 |
过敏反应 |
H |
核纤层蛋白A型 |
Hep G2细胞 |
红细胞 |
红细胞生成素 |
呼吸障碍 |
华法林 |
环匹阿尼酸 |
患病率 |
磺达肝癸钠 |
J |
肌,平滑,血管 |
肌钙蛋白 |
肌联蛋白 |
肌细胞,心脏 |
基因 |
基因表达调控 |
基质金属蛋白酶3 |
激光 |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
急诊 |
疾病特征 |
脊髓损伤 |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原发性 |
甲状腺 |
甲状腺激素类 |
间隔封堵器 |
减阻剂 |
健康行为 |
降钙素 |
降血脂药 |
交感神经 |
交感神经切除术,化学 |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
结果评价(卫生保健) |
颈动脉损伤 |
颈动脉狭窄 |
静脉血栓形成 |
局部血流 |
巨噬细胞 |
K |
抗凝药 |
抗心律失常肽10 |
抗原,肿瘤相关,碳水化合物 |
可降解 |
L |
老年人 |
雷米普利 |
雷帕霉素 |
类风湿性 |
冷 |
离子通道 |
利伐沙班 |
利拉鲁肽 |
利钠肽,脑 |
利钠肽,重组 |
利肽素 |
连接蛋白43 |
连接蛋白类 |
流行病学 |
硫化氢 |
螺杆菌,幽门 |
氯吡格雷 |
氯化钙 |
M |
门控血池显像 |
免疫学 |
N |
那屈肝素 |
脑啡肽酶 |
脑血管意外 |
内皮,血管 |
内皮缩血管肽1 |
内皮细胞 |
内向整流钾通道 |
NF-k B |
尼古丁 |
尼加拉瀑布样T波 |
年度报告 |
年龄因素 |
尿微量白蛋白/肌酐 |
脓毒症 |
P |
培哚普利 |
评论 |
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类 |
葡萄糖代谢障碍 |
葡萄糖耐量试验 |
普罗帕酮 |
Q |
气候 |
气囊扩张术 |
憩室 |
前列地尔 |
前列腺素E2 |
前瞻性研究 |
青少年 |
QT延长综合征 |
曲美他嗪 |
缺血 |
缺氧 |
缺氧诱导因子1 |
R |
桡动脉 |
人参皂甙类 |
RNA干扰 |
S |
3D打印 |
肾动脉狭窄 |
肾疾病 |
肾素 |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
肾小球滤过率 |
肾脏 |
肾脏功能衰竭,慢性 |
生活质量 |
生物多样性 |
生长分化因子15 |
室间隔缺损 |
嗜铬细胞瘤 |
受体,血管紧张素 |
输血,预后 |
栓塞和血栓形成 |
睡眠呼吸暂停,阻塞性 |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
顺应性 |
死亡率 |
随访研究 |
T |
糖尿病 |
糖尿病,2型 |
糖尿病血管病变 |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
体层摄影术,螺旋计算机 |
体外循环 |
体重 |
替米沙坦 |
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类 |
T淋巴细胞 |
同型半胱氨酸 |
Turner综合征 |
T细胞 |
W |
外科手术,微创性 |
危险管理 |
危险性评估 |
危险因素 |
微RNAs |
微循环 |
围手术期并发症 |
维生素E |
维生素K |
尾加压素 |
胃肠出血 |
5-羟葵酸 |
X |
西洛他唑 |
吸烟戒断 |
细胞保护 |
细胞凋亡 |
细胞结构 |
细胞生理过程 |
细胞外基质蛋白质类 |
细胞增殖 |
纤维蛋白原 |
氙气 |
腺苷三磷酸 |
腺嘌呤核苷酸类 |
相关血管 |
缬沙坦 |
心导管插入术 |
心电描记术 |
心动过速,室上性 |
心动过速,室性 |
心动过速,折返性 |
心房颤动 |
心房颤动,持续性 |
心房重构 |
心肺复苏术 |
心肌 |
心肌病 |
心肌病,肥大性,家族性 |
心肌病,肥厚性 |
心肌病,酒精性 |
心肌病,扩张型 |
心肌病,限制性 |
心肌肥厚 |
心肌梗死 |
心肌疾病 |
心肌缺血 |
心肌细胞 |
心肌纤维化 |
心肌消融术 |
心肌血管重建术 |
心肌炎 |
心肌营养素1 |
心肌再灌注损伤 |
心理学 |
心力衰竭 |
心律失常 |
心律失常,室性 |
心率变异性 |
心内膜炎 |
心肾综合征 |
心室电风暴 |
心室功能障碍,左 |
心室功能障碍、右 |
心室室壁瘤 |
心室重构 |
心血管畸形 |
心血管疾病 |
心血管事件 |
心血管造影术 |
休克,心原性 |
心脏瓣膜成形术 |
心脏瓣膜疾病 |
心脏瓣膜假体植入 |
心脏传导阻滞 |
心脏功能试验 |
心脏破裂,梗死后 |
心脏起搏器,人工 |
心脏缺损,先天性 |
心脏室壁瘤 |
心脏外科手术 |
心脏移植 |
心脏再同步化 |
信号传导 |
性别特性 |
性别因素 |
胸腺肽α1 |
血沉 |
血管 |
血管成形术,经腔,经皮冠状动脉 |
血管活性肽 |
血管疾病 |
血管内膜 |
血管舒张 |
血管再狭窄 |
血流储备分数,心肌 |
血流动力学 |
血栓 |
血栓栓塞 |
血栓形成 |
血小板计数/淋巴细胞比值 |
血小板减少 |
血小板聚集抑制剂 |
血小板增多 |
血压 |
血压变异性 |
血脂异常 |
Y |
压力 |
烟草 |
盐酸小檗碱 |
氧化性应激 |
药物毒性 |
药物疗法 |
药物洗脱球囊 |
夜间 |
伊伐布雷定 |
胰岛素抗药性 |
遗传变异 |
遗传学 |
乙酰半胱氨酸 |
婴儿 |
婴儿,新生 |
应激 |
有机磷化合物 |
右美托咪定 |
右心室 |
预测 |
预后 |
预激综合征 |
鸢尾素 |
晕厥,血管迷走性 |
炎症 |
Z |
载脂蛋白类 |
再灌注损伤 |
再同步化治疗 |
藏红花苦素 |
造血细胞生长因子 |
扎考比利 |
诊断 |
诊断,鉴别 |
震波治疗 |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
正压呼吸 |
支架 |
支架内再狭窄 |
脂蛋白类,HDL |
脂肪酸合成酶复合物 |
脂联素 |
治疗结果 |
肿瘤坏死因子类 |
昼夜节律 |
主动脉 |
主动脉,胸 |
主动脉瓣狭窄 |
主动脉弓 |
主动脉瘤 |
主动脉瘤,胸 |
主动脉内气囊泵 |
主动脉狭窄,瓣膜上 |
转化生长因子α |
转化生长因子β1 |
装置取出 |
子痫 |
自主神经系统 |
综述 |
总结性报告 |
组蛋白酰基转移酶 |
左卡尼汀 |
左室舒张末期压力 |
左西孟旦 |
左心耳封堵术 |
左心室重构 |
(9)基层心血管病综合管理实践指南2020全文替换(论文提纲范文)
1 心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
1.1 吸烟 |
1.1.1 吸烟现状 |
1.1.2 吸烟与心血管病风险 |
1.2 饮酒 |
1.2.1 饮酒流行情况 |
1.2.2 饮酒对心血管系统的危害 |
1.3 不健康膳食 |
1.3.1 膳食现状 |
1.3.2 不健康膳食对心血管的危害 |
1.3.2.1 蔬菜、水果摄入不足 |
1.3.2.2 高盐(钠)摄入 |
1.3.2.3 高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摄入 |
1.4 身体活动不足 |
1.4.1 我国居民身体活动现状 |
1.4.2 身体活动不足的危害 |
1.4.2.1 身体活动不足是心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
1.4.2.2 身体活动不足是影响心血管病康复的重要因素 |
1.5 超重、肥胖 |
1.5.1 超重、肥胖现况 |
1.5.2 超重、肥胖与心血管病风险 |
1.5.2.1 高血压 |
1.5.2.2 冠心病 |
1.5.2.3 脑卒中 |
1.5.2.4 其他疾病 |
1.6 社会心理因素 |
1.6.1 抑郁、焦虑现况 |
1.6.2 社会心理因素与心血管病风险 |
1.6.2.1 应激 |
1.6.2.2 抑郁 |
1.6.2.3 焦虑 |
1.6.2.4 A型行为 |
1.6.3 心血管药物引发的抑郁症状 |
1.7 血脂异常 |
1.7.1 血脂异常的分类与合适水平 |
1.7.2 血脂异常现况 |
1.7.3 血脂异常与心血管病风险 |
1.8 糖尿病 |
1.8.1 糖尿病定义分型 |
1.8.2 糖尿病现况 |
1.8.3 糖尿病与心血管病风险 |
1.9 高血压 |
1.9.1 高血压现况 |
1.9.2 高血压与心血管病风险 |
2 心血管病风险评估 |
2.1 生理指标的采集及测量 |
2.1.1 血压 |
2.1.2 静息心率 |
2.1.3 人体测量学指标 |
2.2 临床指标的采集和测量 |
2.2.1 病史信息 |
2.2.2 实验室检查指标 |
2.3 靶器官受累的指标采集和测量 |
2.3.1 无症状靶器官损害 |
2.3.2 临床合并症 |
2.4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风险评估 |
2.4.1 ASCVD风险评估流程 |
2.4.2 ASCVD风险评估建议 |
3 危险因素干预 |
3.1 行为干预 |
3.1.1 行为干预的益处 |
3.1.2 行为干预的原则 |
3.1.3 行为干预的流程 |
3.1.4 行为干预的措施 |
3.1.4.1 阶段目标 |
3.1.4.2 优先原则 |
3.1.5 随访管理 |
3.1.6 行为干预注意事项 |
3.2 吸烟干预 |
3.2.1 戒烟的益处 |
3.2.2 戒烟的原则 |
3.2.3 戒烟流程 |
3.2.4 戒烟的措施 |
3.2.4.1 判断戒烟意愿 |
3.2.4.2 医学咨询 |
3.2.4.3 5A技能 |
3.2.4.4 5R干预技术 |
3.2.4.5 戒烟药物 |
3.2.5 随访和复吸处理 |
3.3 饮酒干预 |
3.3.1 戒酒的益处 |
3.3.2 戒酒的原则 |
3.3.3 戒酒干预的流程 |
3.3.4 戒酒干预的措施 |
3.3.4.1 酒精使用情况评估 |
3.3.4.2 干预内容 |
3.3.5 持续监测 |
3.4 膳食干预 |
3.4.1膳食干预的获益 |
3.4.2膳食干预的原则 |
3.4.3膳食营养干预流程 |
3.4.4膳食营养干预的措施 |
3.4.4.1 膳食评估 |
3.4.4.2 干预方案 |
(1)一般人群 |
(2)心血管病高危人群及患者膳食建议 |
3.4.5随访管理 |
3.5 身体活动的干预 |
3.5.1 身体活动干预的益处 |
3.5.2 身体活动干预原则 |
3.5.3 身体活动干预的流程 |
3.5.4 身体活动干预的措施 |
3.5.4.1 运动处方的要素 |
3.5.4.2 心血管病稳定期运动处方程序和锻炼方法 |
3.5.4.3 身体活动建议 |
3.5.5 身体活动的维持 |
3.6 体重管理 |
3.6.1 体重管理的益处 |
3.6.2 体重管理的原则 |
3.6.3 体重管理的流程 |
3.6.4 体重管理的措施 |
3.6.4.1 咨询沟通 |
3.6.4.2 体重管理的具体措施 |
3.6.5 控制体重的相关药物 |
3.6.6 减重后体重的长期维持 |
3.7 社会心理因素干预 |
3.7.1 社会心理因素干预的益处 |
3.7.2 社会心理因素干预原则 |
3.7.3 社会心理因素干预流程(图13)。 |
3.7.4 社会心理因素干预措施 |
3.7.4.1 评估 |
3.7.4.2 筛查 |
3.7.4.3 干预 |
3.8 血脂控制 |
3.8.1 血脂控制的益处 |
3.8.2 我国血脂控制的现状 |
3.8.3 血脂控制的原则 |
3.8.3.1 定期、主动进行血脂检测 |
3.8.3.2 风险评估决定血脂控制的目标人群 |
3.8.3.3 血脂控制的治疗靶点 |
3.8.3.4 血脂控制的目标值 |
3.8.4 血脂控制的流程 |
3.8.5 血脂控制的措施 |
3.8.5.1 常用调脂药物的重要临床信息 |
3.8.5.2 安全性监测和达标管理 |
3.8.5.3 建议转诊至上级医院的情况 |
3.8.6 同时控制血脂以外的心血管病综合风险 |
3.9 糖尿病管理 |
3.9.1 糖尿病管理的益处 |
3.9.2 糖尿病管理的原则 |
3.9.3 糖尿病管理的流程 |
3.9.4 糖尿病管理的措施 |
3.9.4.1 筛查对象 |
3.9.4.2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
3.9.4.3 降糖目标 |
3.9.4.4 生活方式干预 |
3.9.4.5 降压治疗 |
3.9.4.6 调脂治疗 |
3.9.4.7 阿司匹林的使用 |
3.9.4.8 体重管理 |
3.9.4.9 血糖管理 |
3.10 高血压管理 |
3.10.1 高血压管理的益处 |
3.10.2 高血压管理原则 |
3.10.3 初诊高血压管理流程 |
3.10.4 高血压管理措施 |
3.10.4.1 治疗目标 |
3.10.4.2 实现降压达标的方式 |
3.10.4.3 风险评估 |
3.10.4.4 改善生活方式 |
3.10.4.5 药物治疗 |
3.10.5 高血压合并临床疾病的管理建议 |
3.10.5.1 高血压合并房颤 |
3.10.5.2 老年高血压 |
3.10.5.3 高血压合并脑卒中 |
3.10.5.4 高血压伴冠心病 |
3.10.5.5 高血压合并心衰 |
3.10.5.6 高血压伴肾脏疾病 |
3.10.5.7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 |
3.10.5.8 代谢综合征 |
4 疾病干预 |
4.1 冠心病 |
4.1.1 概述 |
4.1.2 诊断与分类 |
4.1.2.1 诊断 |
4.1.2.2 分类 |
4.1.3 治疗 |
4.1.3.1 ACS的诊疗流程(图19) |
4.1.3.2 CCS的治疗 |
4.1.3.2.1 生活方式改善 |
4.1.3.2.2 药物治疗 |
4.1.3.2.3 血运重建 |
4.1.3.3 共病的治疗 |
4.1.3.3.1 心源性疾病 |
4.1.3.3.2 心外疾病 |
4.1.4 心脏康复 |
4.1.4.1 药物处方 |
4.1.4.2 患者教育 |
4.1.5 随访管理 |
4.1.6 预防 |
4.2 脑卒中 |
4.2.1 概述 |
4.2.2 诊断与分类 |
4.2.2.1 脑卒中的院前早期识别 |
4.2.2.2 诊断 |
4.2.2.3 分类 |
4.2.3 脑卒中常规治疗 |
4.2.3.1 急性期脑卒中治疗 |
4.2.3.2 脑卒中后的治疗 |
4.2.4 脑卒中稳定期合并其他疾病的处理 |
4.2.4.1 高血压 |
4.2.4.2 糖尿病 |
4.2.4.3 血脂异常 |
4.2.4.4 房颤 |
4.2.4.5 心脏疾病 |
4.2.5 预防 |
4.3 慢性心衰 |
4.3.1 概述 |
4.3.2 诊断与分类 |
4.3.2.1 筛查与识别 |
4.3.2.2 诊断 |
4.3.2.3 分类 |
4.3.3 治疗 |
4.3.3.1 慢性HFrEF的治疗 |
4.3.3.2 慢性HFpEF和HFmrEF的治疗 |
4.3.3.3 心衰多重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综合干预及共病治疗 |
4.3.3.4 转诊治疗 |
4.3.4 随访管理 |
4.3.5 预防 |
4.4 房颤 |
4.4.1 概述 |
4.4.2 诊断与分类 |
4.4.2.1 诊断 |
4.4.2.2 分类 |
4.4.3 治疗 房颤的治疗策略主要是节律控制与心室率控制。 |
4.4.3.1 节律控制 |
4.4.3.2 心室率控制 |
4.4.4 房颤的一级预防及合并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或疾病的综合干预 |
4.4.4.1 房颤的上游治疗 |
4.4.4.2 房颤合并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或疾病的综合干预 |
4.4.5 房颤患者脑卒中的预防 |
4.4.6 随访管理、健康教育、转诊 |
4.5 外周动脉疾病 |
4.5.1概述 |
4.5.2 诊断与分类 |
4.5.2.1 危险因素 |
4.5.2.2 病因 |
4.5.2.3 筛查对象 |
4.5.2.4 诊断 |
4.5.2.5 临床分期和分型 |
4.5.3 治疗 |
4.5.4 其他部位PAD的诊断和治疗 |
4.5.5 预防 |
4.6 动脉粥样硬化 |
4.6.1 概述 |
4.6.2 临床表现与诊断 |
4.6.2.1 危险因素 |
4.6.2.2 临床表现 |
4.6.2.3 动脉粥样硬化的检测 |
4.6.3 治疗 |
4.6.4 动脉粥样硬化的防治 |
4.6.4.1 改善生活方式 |
4.6.4.2 控制危险因素 |
4.7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
4.7.1 概述 |
4.7.2 诊断与分类 |
4.7.2.1 SAHS相关术语定义 |
4.7.2.2 危险因素 |
4.7.2.3 病史 |
4.7.2.4嗜睡程度评估 |
4.7.2.5 辅助检查 |
4.7.2.6 简易诊断 |
4.7.2.7 分类、分度 |
4.7.3 治疗 |
4.7.3.1 治疗目标 |
4.7.3.2 治疗方案 |
4.7.3.3 转诊指征及目的 |
4.7.4 预防 |
4.7.4.1 一级预防 |
4.7.4.2 二级预防 |
4.7.4.3 三级预防 |
4.7.4.4 口腔矫治器及外科手术 |
4.7.5 随访评估、健康教育 |
5 其他关注问题 |
5.1 抗栓治疗 |
5.1.1 抗栓药物种类及其作用靶点 |
5.1.2 冠心病的抗凝治疗 |
5.1.2.1 STEMI |
5.1.2.2 NSTE-ACS |
5.1.2.3 稳定性冠心病 |
5.1.3 预防血栓栓塞疾病的抗凝治疗 |
5.1.3.1 急性肺栓塞的抗凝治疗 |
5.1.3.2 房颤抗凝治疗 |
5.1.3.3 需长期口服抗凝药物患者的抗栓治疗建议 |
5.1.3.4 抗凝中断及桥接 |
5.1.4 出血预防和处理 |
5.1.4.1 对症药物的使用方法 |
5.1.4.2 出血处理 |
5.2 抗血小板治疗 |
5.2.1 抗血小板治疗的基本原则 |
5.2.2 心脑血管疾病的抗血小板治疗 |
5.2.3 抗血小板治疗期间出血的处理原则 |
5.2.4 服用阿司匹林的注意事项 |
5.3 治疗依从性 |
5.3.1 治疗依从性现状 |
5.3.2 治疗依从性评估 |
5.3.3 治疗依从性影响因素与改善措施 |
5.4 远程管理指导 |
5.4.1 远程管理的必要性 |
5.4.2 远程管理的优势 |
5.4.2.1 远程管理提高健康管理效率 |
5.4.2.2 远程管理实现健康管理均等化 |
5.4.2.3 远程管理调动居民参与健康管理意识和能力 |
5.4.2.4 远程管理促进健康管理及时性 |
5.4.3 远程管理的可行性 |
5.4.3.1 远程管理基本设备 |
5.4.3.2 远程管理内容 |
6 投入产出分析 |
附录 常用筛查量表 |
(10)冠状动脉内应用尿激酶原或替罗非班结合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前言 |
研究现状、成果 |
研究目的、方法 |
1 对象和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主要药品 |
1.3 术前准备 |
1.4 手术过程 |
1.5 病例资料收集 |
1.5.1 阅读、分析两组患者冠脉造影、PCI 治疗的情况 |
1.5.2 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 |
1.5.3 收集两组患者术后 7 天的心脏彩超 |
1.5.4 对患者进行随访,收集术后 1 个月的心脏彩超 |
1.6 观察指标 |
1.6.1 校正TIMI帧数计数 |
1.6.2 TIMI心肌灌注分级 |
1.6.3 ST段抬高总和回落百分比 |
1.6.4 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 |
1.6.5 随访指标 |
1.7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一般资料的比较 |
2.2 两组患者PCI术中情况比较 |
2.3 两组靶血管灌注及心肌灌注水平比较 |
2.4 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左心室功能参数、MACE 事件、出血事件的比较 |
2.5 两组患者术后 1 个月随访时心脏超声参数、MACE 事件、出血事件的比较 |
3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无复流的研究进展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药物联合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现状(论文参考文献)
- [1]预计FMC2W≥120min的STEMI患者溶栓后介入治疗现状分析[D]. 王立英. 大理大学, 2021(09)
- [2]中成药治疗冠心病临床应用指南(2020年)[J]. 毛静远,吴永健,史大卓.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1(09)
- [3]中成药治疗冠心病临床应用指南(2020年)[J]. 《中成药治疗优势病种临床应用指南》标准化项目组.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1(04)
- [4]丹红注射液治疗ACS的系统评价及其ADR预测模型的验证研究[D]. 余萍.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5]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发生左心室附壁血栓的相关因素分析[D]. 翟树婷. 安徽医科大学, 2021(01)
- [6]替罗非班联用硝普钠对STEMI患者PCI术中无复流的影响[D]. 陈晴晴. 安徽医科大学, 2021(01)
- [7]药物治疗与预防马方综合征主动脉扩张-基于临床随机对照研究的进展[J]. 陈苏伟,陈宏,钟永亮,乔志钰,里程楠,葛翼鹏,于海,朱俊明,孙立忠.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20(12)
- [8]《中国循环杂志》2015年第30卷关键词索引[J]. 宁田海,佟金. 中国循环杂志, 2015(12)
- [9]基层心血管病综合管理实践指南2020全文替换[J]. Beijing Hypertension Association;Beijing Diabetes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Association;Beijing Research for Chronic Diseases Control and Health Education;.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0(08)
- [10]冠状动脉内应用尿激酶原或替罗非班结合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疗效观察[D]. 张文艳. 天津医科大学, 2020(06)
标签: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论文; 冠状动脉狭窄论文; 冠状动脉痉挛论文; 介入治疗论文; 心血管病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