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解决教师核编定岗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李锦华[1](2021)在《义务教育教师“县管校聘”改革研究 ——以山西省S县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完成了脱贫攻坚的伟大胜利,保障了所有适龄青少年“有学上”。进入新时代,国家教育事业向着“上好学”的目标不断迈进。当前教育能够改变人命运的价值更加凸显,在全国教育事业不断优化发展的进程中,出现了两大困扰:一是人民群众更加渴望享受到更高质量水平、更具公平性的教育,但是当前的优质教育比较短缺,满足不了百姓需求;二是虽然农村教育在不断发展,但是城市与乡村的教育发展仍然不均衡,乡村教育比较脆弱。“县管校聘”教师人事管理制度改革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提出来的,它把“学校人”变成“系统人”。教师在县域内通过各种聘任方式进行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双向流动,这解决了城乡教师难以流动的制度难题,极大地促进了教育均衡发展,彰显了教育公平。“县管校聘”是一项复杂的、系统的教师流动政策,其实施涉及到政府的多个部门、学校和教师,它关系到教师这个庞大群体的切身利益。S县原是国家深度贫困县,紧邻地级市区和省会城市。地级市区、省会城市教育资源雄厚,拥有大量优质公办学校、私立学校,又由于S县交通便利,导致了县域内学生流失严重。像S这样的交通便利县大量存在,一方面县里面下大力气积极振兴教育,另一方面随着老百姓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学生生源特别是优质生源不断流失。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实证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研究“县管校聘”在S县的实施情况。通过了解参与改革的流动教师工作情况,发现改革在实施中受到了学校校长和流动回农村的县城教师抵触,部分校长和流动回农村任教的优秀教师工作积极性并不高。文章最后结合S县教育实际情况从政策、校长和教师三大方面提出了提高改革效果建议。“县管校聘”改革推进中暂时的困难是有的,改革效果提升是一个长久的动态过程。该改革的主力军是教育行政部门,其落实成效取决于真正给予教育行政部门、校长多少规范的权力和能够给予老师多少真正实惠。
李帆[2](2020)在《济南市义务教育学校编制管理问题研究》文中提出
赖昀,张学敏[3](2020)在《制度变迁视角下乡村教师供给困境的编制制度创新》文中提出教育事业的发展关键靠教师,教师编制是教师队伍稳定与发展的保障。我国对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历来非常重视,但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乡村教师供给不足等问题,究其根源在于乡村教师编制制度。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教师编制制度经历了由"偏重城镇"向"城乡一体化"、由"兼容并包"向"因岗限人"的变迁。偏重城镇的政策导向导致制度设计缺陷,因岗限人致使制度分配失当,改革过程中引发部分制度结构混乱,核编机制落后导致制度绩效低下。通过破除制度设计路径依赖,教师编制独立供给,优化教师编制制度结构,创新核编机制等措施,创新我国乡村教师编制制度,保障乡村教师从数量、质量和结构上实现供给充足。
赵天[4](2019)在《大连市沙河口区机构编制管理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政府各种政策的落地和执行,需要以各种政府组织机构作为基本的承载体,只有立足组织机制之上,各种政策才能够转化为实际成果。政府活动中,无论是资金管理,还是政策执行,都需要政府机构来逐级落实。政府机构设立之后,需要相关的机构工作人员,如果能够对这些工作人员进行妥善的编制管理,则可以提高政府各种职能及政策的执行效果,因此人员编制在政府机构改革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从地方政策落实层面看,人员编制直接关乎各种政策目标的实现。我国自1982年至2018年以来,共进行过8次机构改革,在缩减机构规模、控制编制总量、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提升政府效率等目标上取得了不错的成果。虽然通过机构改革,中央、省、市下发严控编制的文件,我国的机关事业单位在机构编制的管理上一定程度底走出了“膨胀——精简——膨胀”的怪圈。但是基层单位的“瘦身”不一定等于“强身”。在财政支出负担减轻的同时,基层单位能否在有限的机构编制数量下,用好这种稀缺的公共资源,提升工作效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是本文研究的关键问题。本文的研究思路如下:首先,明确了机构编制管理的基本内涵,并阐述了对其研究的重大意义,并从文献研究中得到启示。然后根据沙河口区的实际情况,通过走访各个机关、事业单位对实际工作进行访谈,总结现存的机构编制管理问题。剖析这些问题的根源,最后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
厉艺桦[5](2018)在《资源优化配置视角下义务制学校编制配置及使用研究 ——以浙江省H市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义务教育属于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教师师资的分布与配置是义务教育资源分布的主要体现,教师编制则是决定师资分布的重要前提。随着社会的发展,教师编制资源的缺口日益增大影响着教育的发展。因此,从资源配置优化视角下,如何提升义务制学校编制配置的科学性,提高编制使用的效率,使有限的编制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益,使义务阶段教育可以得到均衡发展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本文以H市为例,调研了H市机构编制管理现状,义务制学校编制情况,对统计的数据和掌握的信息进行分析,得出编制管理在教育事业发展中起的重要作用,但也存在不少问题。笔者发现H市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编制资源总体来说存在配置不灵活,编制资源存量有矛盾,编制使用存在浪费等问题。其根源在于管理机制存在短板,客观需求刚性增长,教师进出机制过于僵化等。为解决以上问题的核心需要从体制内到体制外都要优化资源的配置,本文提出了如下方案:一是改革教育编制管理机制,对教育编制分类管理、打通编制使用的壁垒,优化核编标准;二是盘活体制内的人力资源,在推进人事制度改革、调整教师梯队结构上施策;三是体制外资源补充,要在政府购买服务与民间力量办学上寻突破。
黄云振,潘健,黄春秀[6](2017)在《普通高中教师资源配置机制优化路径研究》文中认为在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的背景下,教师配置结构合理性对消解普通高中规模扩张所带来的办学压力、提升普通高中办学质量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实地调研发现,现时普通高中教师资源结构不均衡问题仍然突出,主要原因在于相关制度和运行机制存在滞后性和弱引导性。据此,文章提出"县管校聘"制、临时周转编制专户制、核编定岗与全员聘任制三种改革路径,以期为优化普通高中教师资源配置机制服务。
刘昕[7](2016)在《清远市义务教育类事业单位人员编制核配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通过了严格控制财政供养人员总量,推进机构编制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深化事业单位改革,推动公办事业单位与主管部门理顺关系和去行政化;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大力促进教育公平等若干重大决议。但地方性教育类事业单位由于编制冗杂、政策滞后等原因,严重制约了教育改革的进程。因此,本人查阅了教育公平、事业单位改革等相关资料,并通过个人访谈、个案研究等方法,对清远市义务教育类事业单位人员编制核配进行了研究分析。文中概述了机构编制部门在服务政府中的重要地位,分析机构编制部门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对义务教育类事业单位人员编制管理的主导作用,调研了清远市义务教育类事业单位机构管理现状和在编教师人员的结构情况。在调研和分析中,笔者发现在人员编制核配工作面临些许困境:在编制核定过程中,附加编制核定标准可实施性差,教师编制核定的时效性低;实有人员超编,以及长期借调模式导致人员、编制和岗位混乱;教师资源配置不平衡,主要表现为年龄结构偏大、性别比例不均,地域配比失衡等。针对上述问题,笔者经过深入查究和思考,指出其根源在于:管理体制方面,教育行政部门政事不分、管办合一、职能定位模糊;编制核定方面,教师核编标准相对滞后,不能与时俱进,主要体现为县镇和农村的核编比例偏低,重新核定编制造成甚至加剧超编;资源配置方面,学校间教师流通困难,区域间义务教育发展不平衡;政策实施方面,就近入学在义务教育资源配置不均的现状下,无法切实保障适龄儿童和青少年享受公平教育的权利。为完善清远市义务教育类事业单位人员编制核定和配置优化,笔者提出如下建议和对策:一是大力推进义务教育类事业单位的管办评分离,促使教育行政部门权利职能转变,并完善社会组织的教育评估监察等机制;二是推进义务教育学区制,通过强弱联合、以强带弱的方式帮扶带动办学条件薄弱的学校;三是完善教师编制管理,创新教师编制的核定方式,扩大县级教育部门用编用人的权利,加强对私自抽调借调教师情况的整改;四是提高偏远地区教师工资和福利待遇,促进教师资源配置逐步向合理化、均衡化发展。
王廷山[8](2007)在《依法推进中小学“两支队伍”建设》文中研究指明推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化发展,是现阶段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面临的新任务,也是保持社会稳定、促进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而义务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则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化发展的前提和保障。因此,新《义务教育法》第六条规定:“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善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第三十二条规定:
李卫红[9](2006)在《积极稳妥地将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不断引向深入——教育部副部长李卫红在全国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文中指出6月26日,教育部在山西省晋中市召开了全国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工作座谈会。会上,教育部副部长李卫红作了重要讲话。讲话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总结了"十五"期间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的情况和经验,深刻分析了当前教育改革发展的形势及其对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提出的新要求、带来的新机遇,部署了下一步改革的重点工作,对各地深化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现摘要印发讲话,供学习、参阅。
李卫红[10](2006)在《积极稳妥地将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不断引向深入》文中研究说明
二、解决教师核编定岗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解决教师核编定岗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义务教育教师“县管校聘”改革研究 ——以山西省S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县管校聘”改革概述 |
1.1 “县管校聘”改革的内涵 |
1.1.1 “县管校聘”改革的定义 |
1.1.2 “县管校聘”改革的特征 |
1.1.3 “县管校聘”改革的背景 |
1.2 “县管校聘”改革的意义 |
1.2.1 解决师生比例失调问题 |
1.2.2 满足教师自身发展需要 |
1.2.3 促进教育均衡,体现教育公平 |
第二章 山西省S县“县管校聘”改革现状 |
2.1 山西省S县实施“县管校聘”改革的可行性 |
2.1.1 财政资金的保障与倾斜 |
2.1.2 教育管理政策的丰富优化 |
2.1.3 软硬件设施的优化与完善 |
2.1.4 兄弟试点县的先行先试 |
2.1.5 集团化办学成效显着 |
2.2 山西省S县实施“县管校聘”改革措施 |
2.2.1 核编定岗 |
2.2.2 聘前分流 |
2.2.3 组织竞聘、签订合同 |
2.3 山西省S县实施“县管校聘”改革的效果 |
2.3.1 促进了教师资源的合理配置 |
2.3.2 适当缓解了“城市挤”的问题 |
2.3.3 保障了教师资源 |
2.3.4 激发了农村学校办学活力 |
第三章 山西省S县“县管校聘”改革的制约因素分析 |
3.1 学校领导方面存在的制约因素 |
3.1.1 部分校长管理理念落后 |
3.1.2 校长管理压力增大 |
3.1.3 学校副校长、中层领导存在抵触情绪 |
3.2 环境差异造成的制约因素 |
3.2.1 交通条件不便利制约改革工作成效 |
3.2.2 后勤保障不足制约改革工作成效 |
3.2.3 校园文化差异制约改革工作成效 |
3.3 教师方面存在的制约因素 |
3.3.1 部分县城教师对交流存在抵触 |
3.3.2 流动造成教师归属感缺失 |
3.3.3 流动教师压力增大 |
第四章 提高山西省S县“县管校聘”改革效果的建议 |
4.1 加强校长队伍建设 |
4.1.1 转变校长队伍工作思想 |
4.1.2 开展校长职级制度改革 |
4.1.3 提高校长的管理能力 |
4.1.4 校长树立人本管理理念 |
4.2 积极完善人事管理政策 |
4.2.1 配套完善相应保障政策 |
4.2.2 积极完善监管考核政策 |
4.2.3 完善教师退出机制 |
4.3 强化教师队伍建设 |
4.3.1 推行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 |
4.3.2 搭建流动教师工作平台 |
4.3.3 加大流动教师培训与对外交流程度 |
4.3.4 鼓励学校教师开展帮扶 |
4.3.5 创新教师流动方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县管校聘”流动教师调查问卷 |
附录二 “县管校聘”未流动教师调查问卷 |
附录三 “县管校聘”改革中各中小学公办学校校长访谈提纲 |
致谢 |
个人简介及联系方式 |
(4)大连市沙河口区机构编制管理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2.3 国内外文献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图 |
2 地方政府编制管理的理论分析 |
2.1 关键词释义 |
2.1.1 地方政府 |
2.1.2 编制 |
2.1.3 机构编制管理 |
2.1.4 编制控制 |
2.2 地方政府机构编制管理的目标 |
2.2.1 机构设置管理 |
2.2.2 编制管理 |
2.2.3 监督检查 |
2.3 机构编制管理的相关政策 |
2.3.1 机构编制管理的法制依据 |
2.3.2 影响编制核定的内在依据和外在依据 |
2.3.3 编制核定的标准、方法和体系 |
2.4 地方政府行政编制管理的理论基础 |
2.4.1 瓦格纳法则 |
2.4.2 规模经济或不经济理论 |
2.4.3 生态行政学理论 |
2.4.4 公共选择理论 |
3 大连市沙河口区机构编制管理现状分析 |
3.1 大连市沙河口区机构编制管理现状 |
3.1.1 大连市沙河口区机关、事业单位现状 |
3.1.2 大连市沙河口区机构编制管理机关 |
3.1.3 机构编制类型 |
3.2 大连市沙河口区机构编制管理的主要工作内容 |
3.2.1 制定编制方案 |
3.2.2 具体审批编制 |
3.2.3 实名制管理 |
3.2.4 机构编制监督检查 |
3.3 大连市沙河口区在机构编制管理上取得的成绩(近期机构改革) |
3.3.1 事业单位改革 |
3.3.2 机关改革 |
3.3.3 人大、政协、群团机关改革 |
3.3.4 定岗定责定流程 |
3.4 机构编制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
3.4.1 人员构成问题 |
3.4.2 机构编制供给紧张产生的问题 |
3.5 机构编制管理问题产生原因的分析 |
3.5.1 社会宏观原因 |
3.5.2 机构编制管理不科学、监督不到位 |
4 对改善沙河口区机构编制管理水平的建议 |
4.1 在法律与政策层面上加强机构编制管理规范性 |
4.1.1 加强机构编制管理法治化工作 |
4.1.2 加强机构编制宣传教育工作 |
4.1.3 统一核编标准 |
4.2 加强约束管理机制 |
4.2.1 加强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 |
4.2.2 加强实名制管理 |
4.2.3 加强部门协作 |
4.3 创新编制管理方式 |
4.3.1 实行编制动态管理 |
4.3.2 盘活现有编制资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访谈提纲 |
致谢 |
(5)资源优化配置视角下义务制学校编制配置及使用研究 ——以浙江省H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 |
1.3.1 调查研究法 |
1.3.2 比较研究法 |
1.3.3 文献研究法 |
第2章 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职工编制管理理论概述 |
2.1 相关概念 |
2.1.1 事业单位及分类 |
2.1.2 编制和机构编制管理 |
2.1.3 义务制学校及其教职工 |
2.2 相关政策发展历程 |
2.2.1 我国机构编制管理的发展历程 |
2.2.2 义务制学校教职工核编政策发展历程 |
2.3 相关理论 |
2.3.1 资源配置理论 |
2.3.2 人力资源管理理论 |
2.3.3 政府成本理论 |
第3章 H市义务制学校编制管理基本情况 |
3.1 义务制学校总体情况 |
3.2 H市机构编制管理现状 |
3.2.1 编制管理原则 |
3.2.2 编制核定规则 |
3.2.3 编制使用流程 |
3.2.4 进编出编的常见类别 |
3.3 义务制学校编制现状 |
3.3.1 现有编制情况 |
3.3.2 近年编制数需求趋势 |
3.4 编制管理在义务教育发展中的作用 |
3.4.1 有利于教师资源的均衡配置 |
3.4.2 有利于教育经费的合理配置 |
3.4.3 有利于提高教职工队伍整体素质和水平 |
第4章 H市义务制学校编制管理存在问题 |
4.1 编制配置效率不高 |
4.1.1 编制动态调整滞后 |
4.1.2 编制核定标准的局限性 |
4.2 编制资源存量矛盾显现 |
4.2.1 城区学校编制缺口增大 |
4.2.2 农村学校空编较多 |
4.3 编制使用存在浪费 |
4.3.1 存在占编不在岗现象 |
4.3.2 在编教师未尽其用 |
第5章 H市义务制学校编制资源配置问题的原因 |
5.1 编制管理机制的短板 |
5.1.1 编制管理部门控编要求严格 |
5.1.2 未推进编制分类管理 |
5.1.3 控编制总量过于严苛 |
5.1.4 编制管理重“量”轻“质” |
5.1.5 核编标准欠完善 |
5.1.6 教师培养体制变化 |
5.2 社会发展客观需求增加 |
5.2.1 学龄儿童数大量增长 |
5.2.2 学龄儿童对优质教育的需求急增 |
5.2.3 小班化推进加剧教师编制紧缺 |
5.3 教师进出机制过于僵化 |
第6章 完善义务制学校编制资源配置的对策建议 |
6.1 教育编制管理机制改革 |
6.1.1 教育编制分类管理 |
6.1.2 打通编制使用壁垒 |
6.1.3 修订多元化动态的核编标准 |
6.2 盘活体制内人力资源 |
6.2.1 推进人事制度改革 |
6.2.2 调整教师梯队结构 |
6.3 体制外求活力 |
6.3.1 大力推进民办教育发展 |
6.3.2 积极推动政府购买公共教育服务 |
建议和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访谈提纲 |
感谢 |
(6)普通高中教师资源配置机制优化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普通高中教师资源配置制度及发展现状 |
(一) 普通高中教师资源配置制度 |
(二) 普通高中教师资源配置的现状 |
二、普通高中教师资源配置结构失衡现象分析 |
(一) 编制结构不均衡 |
(二) 学科教师结构不均衡 |
(三) 年龄、性别结构不均衡 |
三、建构教师资源配置机制的优化模式 |
(一) 整合聘用教师权, 提升动态调整效率 |
(二) 预留编制“缓冲区”, 进行区域内调控 |
(三) 建立核编定岗与全员聘任制, 以岗位管理带动教师资源配置均衡化 |
四、结论 |
(7)清远市义务教育类事业单位人员编制核配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来源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来源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教育公平 |
1.2.2 事业单位改革 |
1.3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清远市义务教育类事业单位管理现状 |
2.1 事业单位管理者的编制人事职能 |
2.2 清远市教育局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职能 |
2.3 清远市义务教育类事业单位布局调整 |
2.4 清远市义务教育阶段在编教师人员结构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清远市义务教育类事业单位人员编制核配工作的困境 |
3.1 核定教职员编制困难 |
3.1.1 附加编制核定标准可实施性差 |
3.1.2 教师编制核定时效性低 |
3.2 实有人员超编 |
3.3 编制与岗位不符的借调模式 |
3.4 教师资源配置不均衡 |
3.4.1 年龄结构偏大 |
3.4.2 性别比例不均 |
3.4.3 区域配比失衡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清远市义务教育类事业单位人员编制核配问题的根源所在 |
4.1 政事分开不彻底 |
4.2 教师核编标准存在时滞性 |
4.2.1 县镇和农村核编标准的比例较高 |
4.2.2 重新核定教职员编制造成超编或加剧超编程度 |
4.3 学校之间教师流通困难 |
4.4 就近入学政策的缺陷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完善清远市义务教育类事业单位人员编制核配工作的对策 |
5.1 推进义务教育管办评分离 |
5.2 创新教师编制核定方式 |
5.3 扩大县级教育部门用编权 |
5.4 加强机构编制核查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定意见 |
(10)积极稳妥地将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不断引向深入(论文提纲范文)
一、以规范岗位设置工作为基础,进一步深化中小学教职工全员聘用制改革。 |
二、确保中小学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平稳顺利实施。 |
三、加快推行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制度。 |
四、大力推进教师交流,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
五、妥善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切实做好教师队伍稳定工作。 |
四、解决教师核编定岗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义务教育教师“县管校聘”改革研究 ——以山西省S县为例[D]. 李锦华. 山西大学, 2021(01)
- [2]济南市义务教育学校编制管理问题研究[D]. 李帆. 东华大学, 2020
- [3]制度变迁视角下乡村教师供给困境的编制制度创新[J]. 赖昀,张学敏. 教育学报, 2020(02)
- [4]大连市沙河口区机构编制管理对策研究[D]. 赵天.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8)
- [5]资源优化配置视角下义务制学校编制配置及使用研究 ——以浙江省H市为例[D]. 厉艺桦. 浙江工商大学, 2018(06)
- [6]普通高中教师资源配置机制优化路径研究[J]. 黄云振,潘健,黄春秀. 基础教育研究, 2017(17)
- [7]清远市义务教育类事业单位人员编制核配问题研究[D]. 刘昕. 华南理工大学, 2016(02)
- [8]依法推进中小学“两支队伍”建设[J]. 王廷山. 河北教育(综合版), 2007(02)
- [9]积极稳妥地将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不断引向深入——教育部副部长李卫红在全国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J]. 李卫红.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06(11)
- [10]积极稳妥地将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不断引向深入[J]. 李卫红. 人民教育, 2006(Z3)
标签:机构编制论文; 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论文; 教师编制论文; 事业单位工资论文; 工作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