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A New Method for Hydrocarbon Loss Recovering of Rock-Eval Pyrolysis(论文文献综述)
叶洪涛[1](2019)在《页岩储层自发渗吸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页岩气可采资源量丰富,经济价值巨大。页岩储层一般采用水力压裂技术进行开发,由于页岩气藏具有特殊的孔隙结构,导致其自发渗吸特征不同于常规储层。目前国内外学者多采用标准柱塞小岩心作为样品研究渗吸,认识程度不够、实验方法单一,且采用页岩粉末渗吸研究较少。本文通过标准柱塞小岩心和粉末页岩的渗吸实验对完整岩样及粉末页岩的渗吸特征、影响因素及自发渗吸归一化模型等问题进行了研究。采用标准柱塞小岩心进行渗吸实验,通过渗吸曲线对孔隙连通性和流体流动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实验页岩连通性较好且在微小孔隙中的液体形成非达西渗流。采用重复自发渗吸实验研究微裂纹对渗吸的影响,实验表明在初次渗吸过程中微裂纹对渗吸影响较大;对平行层理和垂直层理的自发渗吸进行分析,表明沿着层理方向往往形成渗吸的优势通道,并提出了新的各向异性指数公式。从渗吸速率与接触角的关系曲线中发现渗吸速率与接触角呈现反比的关系,且接触角的角度越接近,渗吸速率越相似。采用页岩粉末作为实验样品,设计了页岩粉末渗吸装置,并在页岩油气系统和气水系统下开展了自发渗吸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页岩粉末渗吸油量高于渗吸水量,但渗吸水的速率高于渗吸油的速率,采用LLE(Liquid—Liquid Extraction)法和润湿性指数法对此现象做进一步解释。以完整岩样的渗吸实验为基础,并基于常规的归一化模型,综合考虑渗吸影响因素,提出了一种新的自发渗吸无因次时间标度模型及归一化采收率模型,该模型能够对实验数据进行高度拟合。
郭飞[2](2017)在《慢速热解技术结合光谱技术表征天然有机质热稳定性》文中提出天然有机质(Natural organic matter,NOM)是地表环境的重要组分,通过对络合作用和吸附作用显着地影响土壤、水体和沉积物中污染物的形态、生态毒理效应和生物有效性,然而NOM化学组成比较复杂,研究难度大。热分析样品预处理简单,实验时间短,研究已经证明热分析是表征有机质的简单、快速,并且可靠的表征手段,然而差式量热扫描(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DSC)技术在NOM慢热解行为的表征报道较少见。本文针对生物质和腐殖质等NOM慢热解行为,开展的主要研究及取得的创新性结果包括:(1)开展了实验条件对腐殖酸(Humic acid,HA)慢热解结果影响的研究,确定了最佳升温速率、预处理方式和样品重量;(2)研究了标准有机质样品和湖泊植物生物质慢热解动力学参数,发现了 DSC 和微商热重分析(deriative 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DTG)特征峰延后规律,DSC特征峰焓值与生化指标具有良好的相关性;(3)通过分级提取将HA分为6个亚组分,验证了与植物生物质对应的3个吸热分解峰,确认了 DSC-DTG延后规则,分析了化学结构对慢热解参数的影响;(4)将发现的慢热解规律应用于湖泊沉积物的热演化研究,首次报道了代表沉积物稳定化有机质的DSC特征峰,结合沉积物137Cs同位素定年,对沉积物有机质的热演化规律进行阐释。具体内容如下:1.天然有机质DSC和TGA最优实验条件确定对不同质量(2mg,4mg,10mg)的国际腐殖酸协会标准HA样品分别在不同预处理条件下进行了 4次平行实验,开展了质量序列(0.5mg、1mg、2mg、3mg、4mg、6mg、8mg、10mg)的 DSC 和 TGA(thermo gravimetric analysis)实验,筛选最优实验条件。结果表明,NOM的热分析曲线具有良好的可重复性;预处理及铝盘对800℃以下的热失重影响不大,TGA与DSC分析具有良好的可比性;样品质量DSC实验有显着影响,应精确称量样品质量在10±0.1mg,而TGA实验的样品质量可以选择5-10mg。2.湖泊植物生物质慢热解结合光谱技术表征以9种标准样品和4类17种太湖植物生物质为研究对象,使用DSC和TGA在N2气氛下以10℃ min-1的速率从室温到800℃,并结合组分分离提取法、核磁共振分析、紫外-可见光分析、三维荧光光谱分析等表征手段对植物生物质热特性进行了解析。结果表明,DTG失重峰滞后于DSC吸热峰10~30℃;吸热峰F2(175-217℃)、F5(444-480℃)等主要特征峰面积与相关生化指标具有良好的相关性,F2与TOC相关系数(r)为0.903(p=0.000),F5峰面积与木质素含量相关系数(r)为 0.890(p=0.000)。3.土壤腐殖酸分级提取及结构表征将土壤中的HA分离后,逐步连续使用0.02、0.05和0.1 mol/lL的Na4P207溶液,0.05、0.1和0.25mol/L的NaOH溶液从HA溶液中分级提取HA亚组分,使用热分析技术结合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固态13C核磁共振、紫外-可见光谱、三维荧光光谱、高效液相色谱和电位滴定分析结果,分析热力学参数与腐殖酸理化特性、结构特征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HA亚组分3类吸热峰F2HA、F3HA、F4HA分别对应湖泊植物生物质F2峰、F3峰和F4峰;腐殖酸组分DSC峰值温度和DTG峰值温度同样符合延后规则,并具有很好的相关性(r=0.973,p<0.000);连续提取的HA组分化学结构表现出良好渐变规律,且与热力学参数显着相关。4.应用慢热解技术表征湖泊沉积物热演化规律采集博斯特湖的60cm沉积物柱芯并分成20层,对其进行了 137Cs同位素定年、总有机碳和X射线衍射分析等表征,结合慢热解技术研究湖泊沉积物热演化规律。结果表明,沉积物腐殖质热解分为2个主要吸热分解过程,分别代表不稳定碳的热解峰(237.2 ±43.0℃)和代表稳定碳的热解峰(498.4± 30.1℃);两个过程的总失重量与TOC有显着的相关关系(r=0.972,p<0.001);两类有机碳都检测到了代表稳定作用的DSC吸热特征峰,并随着沉积年代逐渐增强,粘土矿物对有机质的束缚作用是其重要原因。
邱灵佳[3](2015)在《页岩气关键地球化学参数测试方法研究 ——以鄂尔多斯页岩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页岩气作为化石类可替代能源开发意义重大,中国具备页岩气开发的地质与储量优势,但是测试方法的薄弱限制了其开发应用,有必要建立针对页岩气的测试方法。有机地球化学参数是页岩气含气量评估的基础,本文针对其三个重要问题——总有机碳(TOC)的测定、母质干酪根的提取、干酪根成熟度的测定进行了研究,得出的研究成果如下:(1)以鄂尔多斯盆地页岩为样品,条件实验确定了烧失量法的最佳温度与时间,在该条件下线性拟合得出有机质与TOC的换算关系,从而建立能快速应用于页岩TOC测定的烧失量法。得出的两种换算关系的测定误差、检出限和拟合度分别为1.691%、0.41%、91.17%和0.486%、1.60%、97.72%,能较好满足TOC测试需求。较传统烧失量法,新方法延续了其简单易行的特点,一定程度上打破了样品限制,在易分解盐含量规定范围内容纳性较好,解决了烧失量受无机盐高温分解影响造成的对有机质代表性不足的问题。(2)通过条件与正交实验,获得干酪根最佳提取条件和流程,确定了其关键步骤酸处理、可溶性有机物处理、难溶矿物处理的具体处理条件。设计的新流程较原流程耗时降低60%,干酪根产率提高70%,纯度提高约7%。FTIR、SEM分析表明,矿物质、可溶有机物、难溶矿物处理彻底,干酪根富集良好,达到提取效果。新流程干酪根镜下参数优于原流程,二者组分一致,镜质体反射率吻合度达到99.28%。(3)应用显微光度计、固体核磁共振、激光拉曼技术对镜质体反射率Ro进行了检测,比较后发现,固体核磁与激光拉曼方法无需复杂前处理和测试操作,主观影响因素少,检测效率高,Ro的检测具备广泛适用性,无有机质类型限制;固体核磁技术应用经验比38%可获得91.54%的相关性,能简化固体偶极相转移测试复杂的问题;激光拉曼参数反应出较好的成熟度相关性,D峰与G峰面积分别是良好的中低和高成熟度Ro指标,Ro相关性最高达91.654%。
茹鑫[4](2013)在《油页岩热解过程分子模拟及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全球能源消耗的快速增长,许多国家把油页岩资源作为一种重要的石油替代能源,因其巨大的储量和多元的开发利用方式,已成为各国能源发展战略的重心。油页岩又称油母页岩,是一种富含有机质的低热值固体燃料,生油有机质经过干馏热解可以转化为页岩油和热解气。油页岩中的生油母质具有复杂的大分子有机结构,其在干馏热解过程中与伴生矿物质有密切的相互作用关系,单一实验技术的研究手段已经很难准确推断和描述干馏产物组成、性质和工艺参数。油页岩干馏热解规律对油页岩矿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理论化学的发展,分子模拟已在能源领域的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论文采用实验和分子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油页岩的生油有机质进行了系统研究,探索了干馏过程中矿物质与干酪根以及其裂解产物之间的作用关系,进而得到了产物生成规律和提高生油有机质转化率的矿物特性。主要包括以下研究内容:1.利用多种实验表征手段研究了油页岩中生油母质的结构特征和理化性能。采用裂解气相色谱与质谱联用技术、固体核磁等先进表征手段对干酪根的分子结构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并采用热分析技术和比重瓶法对其理化性能进行分析,为研究油页岩性质提供了新的方法。2.利用计算机模拟技术将特征片段重组得到了平均分子模型,对分子模型进行了校正和评价,为干酪根的理论研究奠定了基础;并通过量子化学计算,得到电荷分布和相关化学键序,推测出干酪根热解产物生成规律,对油气生成研究具有指导意义。3.利用自制的实验干馏装置研究了四种伴生矿物在干馏过程中对有机质转化率、结焦率等参数的影响,探讨了矿物存在的情况下干酪根的热解行为,从而得到油页岩干馏热解规律。实验结果表明蒙脱石和石膏对干酪根分解有催化作用,可以降低结焦率,并可提高油气品质,对于提高油页岩干馏效率和降低成本都是有实际意义的。4.将计算机模拟技术应用于干馏过程中热解产物(热解气和液态油类物质)与矿物之间作用关系的研究中,研究了甲烷气体在矿物表面模型的吸附位置、吸附等温线、动力学和吸附热等性质;从微观角度解释了干馏热解气的吸附和扩散性质以及矿物质对热解产物组成的影响,对深入理解干馏热解过程和提高油气产率有一定指导作用。
武海燕[5](2005)在《微生物降解特稠油中胶质、沥青质的室内研究及矿场试验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稠油资源分布较广,大部分稠油油藏埋藏较浅,胶质、沥青质是造成稠油高粘度的主要原因。微生物采油是一项经济有效的方法,对施工井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针对克拉玛依九区特稠油中胶质、沥青质组分所占比例大的特点,开展了微生物吞吐采油室内研究及现场试验等工作,并先后在克拉玛依油田进行了两次先导性矿场试验,取得了显着效果,具体体现在: 1.通过室内菌种筛选,选育出适合克拉玛依特稠油的微生物菌种,该菌种能够显着降解特稠油中的胶质、沥青质,并具有较好的乳化分散能力。 2.通过DNA实验得出了菌种97a、98a分别具有一长度700bp的特异条带和一长度686bp的特异条带,并且它们具有一定的共性,就是它们同时具有一长度479bp的条带。 3.通过室内单管岩心驱油实验得出微生物驱油效率比水驱高达10.93%,通过平板模型实验得出经微生物作用后98715井采收率提高8.33%,98725井采收率提高8.97%。 4.通过微生物单井吞吐现场试验,第一次6口油井措施有效率100%,累计增油939吨。第二次施工措施有效率93.3%,增油1189吨,两次施工投入产出比分别为1:2.406和1:6.63。从经济效益的角度来看,这两次的施工是非常成功的。因此微生物吞吐开采特稠油技术为新疆克拉玛依油田特稠油蒸汽吞吐后期和蒸汽驱结束后开采方式的转换提供一种新方法。
黄福堂[6](1997)在《我国石油地质实验技术发展概况》文中提出文章从有机地球化学、岩石物性、岩石矿物、岩石颗粒、油气水和无机地球化学等六个方面实验技术的发展 ,概述了我国石油地质实验技术近年来的发展 ,并对各实验技术、分析方法及我国各油田自己研制的实验仪器和引进仪器的应用进行了评价。文章指出我国石油地质实验技术正向微量、快速、微区、定量和分子结构分析发展 ,充分反映出我国石油地质实验技术已走向新的阶段
二、A New Method for Hydrocarbon Loss Recovering of Rock-Eval Pyrolysis(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A New Method for Hydrocarbon Loss Recovering of Rock-Eval Pyrolysis(论文提纲范文)
(1)页岩储层自发渗吸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自发渗吸研究方法 |
1.2.2 页岩储层自发渗吸机理 |
1.2.3 目前存在的问题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思路 |
1.4 技术路线 |
第2章 页岩储层基本物性表征 |
2.1 页岩储层矿物组分特征 |
2.2 页岩储层孔渗特征 |
2.3 页岩储层有机碳含量 |
2.4 页岩储层润湿性特征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标准柱塞小岩心自发渗吸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
3.1 页岩完整岩样自发渗吸实验 |
3.2 渗吸实验结果 |
3.3 完整岩样自发渗吸实验结果及分析 |
3.3.1 孔隙连通性和流体流动性分析 |
3.3.2 微裂缝对自发渗吸的影响 |
3.3.3 层理对自发渗吸的影响 |
3.3.4 润湿性对自发渗吸的影响 |
3.3.5 宏观润湿接触角与渗吸的关系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页岩粉末自发渗吸特征研究 |
4.1 页岩粉末自发渗吸实验 |
4.2 页岩粉末自发渗吸实验数据准备 |
4.3 页岩粉末渗吸实验结果及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自发渗吸实验对比分析 |
5.1 渗吸数据归一化采收率模型的建立 |
5.1.1 标准柱塞小岩心自发渗吸数据归一化采收率模型建立 |
5.1.2 新模型的应用 |
5.2 粉末页岩和标准柱塞小岩心渗吸速度对比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认识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 |
(2)慢速热解技术结合光谱技术表征天然有机质热稳定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文献综述 |
1.2.1 湖泊沉积物的环境意义 |
1.2.2 天然有机质热分析进展 |
1.2.3 天然有机质岩石热解分析 |
1.2.4 慢速解热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研究内容和工作量 |
1.3.1 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
1.3.2 主要工作量 |
第2章 天然有机质慢热解实验方法学探讨 |
2.1 热分析仪器与原理 |
2.1.1 热分析方法发展概况 |
2.1.2 热重分析仪基本原理 |
2.1.3 差式量热扫描仪DSC工作原理 |
2.2 有机质热分析试验条件 |
2.2.1 热滞后效应 |
2.2.2 反应平衡滞后效应 |
2.2.3 双重效应因子 |
2.3 热分析样品质量条件判定 |
2.3.1 可重复性分析 |
2.3.2 样品质量影响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湖泊植物生物质慢热解结合光谱技术表征 |
3.1 引言 |
3.2 材料和方法 |
3.2.1 植物样品来源区域概况 |
3.2.2 样品处理和分析方法 |
3.3 植物生物质理化表征 |
3.3.1 组分分析和元素分析 |
3.3.2 核磁共振分析 |
3.3.3 紫外-可见光谱分析结果 |
3.4 热分析结果 |
3.4.1 标准样品热分析结果 |
3.4.2 植物生物质热分析结果 |
3.4.3 生化指标定量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土壤腐殖酸分级提取及热表征 |
4.1 引言 |
4.2 实验与方法 |
4.2.1 实验材料 |
4.2.2 腐殖酸和富里酸的分级提取方法 |
4.2.3 实验仪器及参数 |
4.3 分级提取腐殖酸亚组分慢速热解特征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慢热解技术研究湖泊沉积物热演化规律 |
5.1 引言 |
5.2 材料和方法 |
5.2.1 沉积物采集区域概况 |
5.2.2 样品采集和预处理方法 |
5.2.3 沉积物分析方法 |
5.3 年代分析和矿物分析结果 |
5.3.1 沉积物年代分析结果 |
5.3.2 沉积物X-ray diffractometry分析 |
5.4 沉积物样品热分析结果 |
5.4.1 TGA分析结果 |
5.4.2 DSC分析结果 |
5.4.3 Rock-Eval pyrolysis分析结果 |
5.4.4 沉积物有机质的热解阶段 |
5.4.5 热稳定性垂直分布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1.1 天然有机质慢热解实验方法学讨论 |
6.1.2 湖泊植物生物质慢热解结合光谱技术表征 |
6.1.3 土壤腐殖酸亚组分慢速热解特性 |
6.1.4 内陆淡水湖泊沉积物热演化规律 |
6.2 创新点及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沉积物的岩石裂解数据与DSC高温热解峰的对照 |
附录2 太湖植物生物质TG-DTG分析图 |
附录3 附图目录 |
附录4 附表目录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3)页岩气关键地球化学参数测试方法研究 ——以鄂尔多斯页岩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页岩气及其开发现状 |
1.2 页岩气的成藏机理 |
1.3 关键地球化学评估参数 |
1.3.1 有机质丰度 |
1.3.2 有机质成熟度 |
1.3.3 有机质类型 |
1.4 课题研究目的及内容 |
1.4.1 研究目的 |
1.4.2 主要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2 烧失量法测定页岩总有机碳的改进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主要仪器与试剂 |
2.2.2 样品及处理 |
2.2.3 重铬酸钾法测定TOC |
2.2.4 TOC仪器测定TOC |
2.2.5 烧失量法测定TOC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样品的物相组成和控制无机盐分解温度的初步确定 |
2.3.2 灼烧温度段的确定 |
2.3.3 最佳灼烧温度与灼烧时间的确定 |
2.3.4 有机质与TOC线性关系的修正 |
2.3.5 LOI法与容量法和CS Analyzer法的比较 |
2.4 小结 |
3 干酪根提取优化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主要仪器与试剂 |
3.2.2 样品与制备 |
3.2.3 矿物质去除 |
3.2.4 可溶性有机物去除 |
3.2.5 难溶性盐处理 |
3.2.6 效率提高 |
3.2.7 干酪根分析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酸处理 |
3.3.2 可溶有机物的去除 |
3.3.3 难溶性盐去除 |
3.3.4 效率提高 |
3.3.5 干酪根分析 |
3.4 小结 |
4 干酪根成熟度的测定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4.2.2 显微光度计 |
4.2.3 固体核磁共振 |
4.2.4 激光拉曼光谱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显微光度计 |
4.3.2 固体核磁共振光谱 |
4.3.3 激光拉曼光谱 |
4.4 小结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4)油页岩热解过程分子模拟及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油页岩矿产简介 |
1.2 油页岩干馏 |
1.3 理论研究方法 |
1.4 本文研究目的和内容 |
第二章 生油母质的分子结构特征及理化性能 |
2.1 引言 |
2.2 干酪根的制备 |
2.2.1 材料与试剂 |
2.2.2 实验步骤 |
2.3 实验仪器及测试条件 |
2.3.1 固体核磁共振波谱(13C- NMR) |
2.3.2 热解气相色谱质谱(Py-GC-MS) |
2.3.3 热分析技术(TG/DTG) |
2.3.4 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 |
2.3.5 粉末衍射 X 射线光谱(XRD) |
2.3.6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EDS) |
2.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2.4.1 干酪根碳骨架结构信息 |
2.4.2 干酪根分子片段及官能团分析 |
2.4.3 干酪根聚集形态和表观形貌 |
2.4.4 干酪根的热性能 |
2.5 小结 |
第三章 生油母质的分子模型构建与优化 |
3.1 引言 |
3.2 建立分子模型 |
3.2.1 分子片段的选取及结构参数信息总结 |
3.2.2 分子模型的构筑 |
3.2.3 结构模型的修正 |
3.3 分子模型优化和评价 |
3.3.1 模拟所用模块 |
3.3.2 模拟细节及参数设置 |
3.3.3 分子结构模型的能量分析 |
3.3.4 密度评价 |
3.3.5 热稳定性评价 |
3.4 分子结构反应性分析 |
3.4.1 结构参数分析 |
3.4.2 反应活性位点分析 |
3.5 小结 |
第四章 矿物在热解生油过程中的作用机制 |
4.1 引言 |
4.2 样品和实验过程 |
4.2.1 样品和试剂 |
4.2.2 实验装置及热解过程 |
4.2.3 热解产物分析 |
4.2.4 热分析 |
4.2.5 表面形貌分析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费舍尔化验结果 |
4.3.2 热解气组分分析 |
4.3.3 油类组分分析 |
4.4 矿物与干酪根共热解机制分析 |
4.4.1 催化机制 |
4.4.2 吸附特性 |
4.4.3 热力学特性 |
4.5 小结 |
第五章 矿物与油类产物相互作用的计算模拟 |
5.1 引言 |
5.2 理论和技术基础 |
5.2.1 力场 |
5.2.2 最低能量形态 |
5.2.3 分子动力学 |
5.2.4 介观模拟 |
5.2.5 模拟所用模块 |
5.3 计算方法和过程 |
5.3.1 计算模型的建立 |
5.3.2 寻找最低能量形态 |
5.3.3 长链烷烃与矿物表面的作用 |
5.3.4 苯酚与矿物表面的作用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最优几何构型 |
5.4.2 长链烷烃与矿物表面的结合能 |
5.4.3 氯取代基苯酚与矿物表面的结合能 |
5.5 小结 |
第六章 热解气体在矿物中吸附和扩散的计算模拟 |
6.1 引言 |
6.2 理论和技术基础 |
6.2.1 Metropolis 蒙特卡洛方法 |
6.2.2 亨利系数计算吸附热 |
6.2.3 扩散系数计算 |
6.2.4 模拟所用模块 |
6.3 计算方法和过程 |
6.3.1 建立模型 |
6.3.2 气体分子吸附 |
6.3.3 气体分子扩散 |
6.4 结果和讨论 |
6.4.1 吸附位置确定 |
6.4.2 吸附热的计算 |
6.4.3 矿物对甲烷的吸附量 |
6.4.4 甲烷气体分子的扩散系数 |
6.5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2.1 生油母质平均分子结构模型的提出 |
7.2.2 自制热解装置及热解气分析 |
7.2.3 分子模拟技术与实验技术相结合 |
7.3 建议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攻读博士期间参加的研究项目与学术活动 |
致谢 |
(5)微生物降解特稠油中胶质、沥青质的室内研究及矿场试验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影响稠油产量的重要因素 |
1.2 稠油降粘技术的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1 化学降粘方法 |
1.2.2 掺稀油降粘方法 |
1.2.3 井筒降粘方法 |
1.2.4 加热法降粘方法 |
1.2.5 微生物采油方法 |
2. 菌种筛选实验 |
2.1 胶质、沥青质的物化性质 |
2.2 微生物菌种筛选 |
2.2.1 材料与方法 |
2.2.2 乳化分散 |
2.2.3 室内微生物稠油降粘实验 |
2.2.4 原油族组成分析实验 |
2.2.5 菌种形态 |
2.2.6 适应性评价 |
3. 采油细菌的 DNA分析 |
3.1 从细菌中制备基因组 DNA |
3.1.1 实验前准备工作 |
3.1.2 实验材料 |
3.1.3 实验步骤 |
3.1.4 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 |
3.1.5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1.6 在DNA中除去少量 RNA |
3.2 聚合酶链式反应 |
3.2.1 PCR技术的特点 |
3.2 2 PCR反应的DNA扩增原理 |
3.2.3 PCR技术在采油菌中的应用 |
3.2.4 主要仪器及材料 |
3.2.5 试剂 |
3.2.6 操作步骤 |
3.2.7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
3.2.8 染色及观察结果 |
4. 微生物驱油实验 |
4.1 单岩心微生物驱油实验 |
4.1.1 实验步骤 |
4.1.2 实验结果及讨论 |
4.2 平板模型实验研究 |
4.2.1 实验准备 |
4.2.2 实验步骤 |
4.2.3 实验结果及讨论 |
5. 矿场应用及效果评价 |
5.1 现场试验工作流程 |
5.2 微生物产品发酵工艺 |
5.2.1 MEOR工艺对微生物菌种的基本要求 |
5.2.2 发酵培养基筛选 |
5.2.3 培养的工艺要求 |
5.2.4 菌液扩培方式 |
5.2.5 扩培时间确定方法 |
5.2.6 发酵质量监测与控制 |
5.2.7 发酵液质量标准 |
5.3 施工设计及施工方案 |
5.3.1 选井条件 |
5.3.2 稀释液及顶替液用量的确定 |
5.3.3 稀释液中菌液量的确定 |
5.3.4 稀释液中营养物质用量的确定 |
5.3.5 施工方法 |
5.3.6 注入微生物的试验方案 |
5.4 现场试验及应用效果 |
5.4.1 九区稠油油藏特征 |
5.4.2 微生物试验井组概况 |
5.4.3 菌液生产及现场施工过程 |
5.4.4 试验效果 |
5.4.5 效果评价 |
5.4.6 经济效果评价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论文发表情况 |
(6)我国石油地质实验技术发展概况(论文提纲范文)
有机地球化学分析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
岩石矿物和岩石化学分析技术现状和发展 |
1岩石矿物分析技术发展与水平 |
2岩石化学分析手段更新, 提高了分析精度和速度 |
岩心分析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
1岩石渗透率测定手段不断更新, 由垂直与水平渗透率测定发展到三轴向、多点、多直径和致密岩石渗透率测定。 |
2孔隙度测定方法不断发展, 建立了致密岩、泥岩和疏松砂岩孔隙度测定技术 |
3压力密闭取心分析技术的发展 |
4油水饱和度分析技术发展 |
5岩心洗油技术的发展 |
岩石颗粒分析技术的发展与水平 |
1不能松解的岩石 |
2可松解的岩石 |
油气水分析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
1原油分析技术现状与发展 |
2天然气分析技术 |
3水化学分析技术的发展 |
4油气地表化探综合技术 |
无机地球化学分析技术 |
四、A New Method for Hydrocarbon Loss Recovering of Rock-Eval Pyrolysis(论文参考文献)
- [1]页岩储层自发渗吸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D]. 叶洪涛.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9(02)
- [2]慢速热解技术结合光谱技术表征天然有机质热稳定性[D]. 郭飞.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7(12)
- [3]页岩气关键地球化学参数测试方法研究 ——以鄂尔多斯页岩为例[D]. 邱灵佳. 东华理工大学, 2015(04)
- [4]油页岩热解过程分子模拟及实验研究[D]. 茹鑫. 吉林大学, 2013(08)
- [5]微生物降解特稠油中胶质、沥青质的室内研究及矿场试验分析[D]. 武海燕. 西南石油学院, 2005(04)
- [6]我国石油地质实验技术发展概况[J]. 黄福堂. 石油仪器, 199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