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处理对天丝纱线拉伸性能的影响

热处理对天丝纱线拉伸性能的影响

一、热处理对Tencel纱线强伸性能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聂卫娟[1](2021)在《低熔点氨纶棉包芯纱弹力机织物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代社会人们在追求穿着得体、时尚的同时,不愿意受到服装的束缚和压迫,更加追求衣服舒适合身,活动自如。为了迎合这一需求,越来越多的西装、衬衫、外衣等服装开始使用弹力机织物,弹力机织物分为纬弹机织物和双向弹力机织物。弹力机织物结构稳定、布面平整、延伸性好、穿着舒适、伸展自如且适合各种剪裁方法。目前主要通过在织物中加入氨纶丝增加织物弹性,氨纶棉织物具有良好的吸湿性、美观有型、健康无害,受到市场的青睐。低熔点皮芯结构氨纶丝低温柔韧性好,在较低温度的热处理工艺下,皮层发生熔融与外包纤维发生部分粘结,进而影响纺织品的性能。目前针对低熔点氨纶丝纱线及织物的研究较少。本课题以低熔点皮芯结构氨纶丝为芯丝,纺制氨纶棉包芯纱,研究纱线工艺参数和热处理工艺对纱线性能的影响,再以低熔点皮芯结构氨纶棉纱线为原料,纺制纬弹织物和双向弹力织物,研究纱线规格和热处理工艺对两种弹力织物性能的影响。首先,探究纺纱工艺及纱线热处理工艺对纱线性能的影响。为此设计了不同氨纶丝种类、氨纶丝牵伸倍数、氨纶丝细度、包芯纱捻系数和纱线细度的纱线,并在具有包芯纱装置的环锭细纱机上进行纺纱实验。利用皮芯结构氨纶皮层和芯层性能差异,对纱线进行热处理,使氨纶皮层与外包纤维发生粘结,进而影响纱线性能。通过测试纱线的强伸性、条干、毛羽和弹性回复性,分析纺纱工艺及纱线热处理工艺对包芯纱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捻系数,纱线细度,氨纶芯丝细度,氨纶芯丝牵伸倍数,氨纶芯丝种类会对纱线性能产生不同程度影响;热处理工艺会影响低熔点皮芯结构氨纶棉包芯纱的性能,热处理工艺优化对提高纱线的弹性回复率和保持纱线强伸性有重要意义。其次,研究纬纱规格和热处理工艺对低熔点皮芯结构氨纶棉纬弹平纹机织物的性能影响。经纱选用14.6tex/2纯棉股线,纬纱选用不同工艺参数的氨纶包芯纱,织制平纹纬弹机织物。通过测试织物的拉伸性能、折皱回复性能、弹性回复性能及织物风格来分析纬纱工艺参数及热处理工艺对织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纬纱的捻系数,纱线细度,氨纶芯丝的细度、牵伸倍数以及种类均会对织物的性能产生影响。热处理温度和热处理时间也影响织物的性能。低熔点皮芯结构氨纶棉纬弹织物在180℃、40s的热处理工艺下,可以保持织物断裂强力的同时,提高织物的纬向折皱回复性能。最后,探究双向弹力机织物性能。对比了普通氨纶双向弹力平纹机织物和低熔点皮芯结构氨纶双向弹力平纹机织物性能差异。研究热处理工艺对低熔点皮芯结构氨纶棉双向弹力平纹机织物性能影响。通过测试织物的拉伸性能、折皱回复角、弹性回复性以及织物风格来分析热处理工艺对低熔点皮芯结构氨纶和普通氨纶的棉包芯纱双向弹力机织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纯棉机织物相比,双向弹力机织物断裂伸长率高,弹性回复性好,面料更加柔软;优选的热处理工艺为温度180℃、处理时间40s,此时,低熔点皮芯结构氨纶棉双向弹力平纹机织物比普通氨纶棉双向弹力平纹机织物的经向强力高11.36%、纬向强力高14.48%,经向折皱回复角大10.90%、纬向折皱回复角大10.13%。

张琳[2](2019)在《退浆工艺对异形截面纤维织物芯吸效应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异形截面纤维的特殊形状,能有效地将肌肤表面的汗水和湿气吸收并快速传输至表面,达到吸湿快干和吸湿凉爽的效果。由于异形截面纤维具有良好的导湿性能,被广泛用于制作吸湿快干内衣、吸湿凉爽夏季织物和运动服等,为功能性纺织品的开发创造了优越条件。异形截面纤维织物需要经过退浆处理以满足印染的要求。目前退浆的方式主要有碱退法、酶退法、氧化剂退法及酸退法。异形截面纤维代表品种有Coolsmart、Coolplus、Coolmax等,因其结构组成为聚酯,所以浆纱或浆丝时通常采用聚乙烯醇、聚丙烯酸酯及聚酯为浆料。退浆工艺是影响异性截面纤维纱线及织物芯吸效应的关键工序。本课题从异性截面纤维纱线及其织物的吸湿快干、吸湿凉爽机理出发,深入研究了退浆工艺对异形截面纤维纱线和织物芯吸效应、力学性能及表面形态的影响,旨在获得合理的退浆工艺,达到退浆后异形截面纤维织物依具有良好芯吸效应的目的。本文从以下几方面针对异性截面纤维的代表品种之一Coolsmart纤维进行了研究:(1)通过扫描电镜(SEM)研究了Coolsmart纤维的纵向表面及横截面特征。Coolsmart纤维的纵向表面研究表明,沿纤维纵向有四道沟槽,根据毛细管芯吸原理,液体沿着纤维表面沟槽进行扩散,从而纤维具有吸湿排汗的性能,同时沟槽中有堆积物,能谱(EDS)分析得出Coolsmart纤维沟槽中的堆积物主要为齐聚物,齐聚物的存在会堵塞水分传输通道,影响纤维的吸湿排汗性;Coolsmart纤维的横截面研究表明,Coolsmart纤维横截面为“十”字形。(2)分别采用清水处理工艺及碱处理工艺对Coolsmart纤维进行处理,经对比发现,碱处理工艺能更好的去除Coolsmart纤维沟槽中的齐聚物,增强纤维纱线的芯吸、润湿性能,当NaOH的质量分数在4%左右时,纱线的芯吸效果最好。考虑到该织物需要通过碱退浆满足印染的需求,本课题将齐聚物的去除工序与退浆工序合并,从而达到节省工序,节能环保的目的。(3)考虑异形截面聚酯纱线的特殊性,采用3种浆料配方进行上浆实践。研究碱退浆工艺,测试退浆后纱线芯吸高度及强力等性能。结果表明,退浆后纱线的芯吸高度提升,强力有所下降,合理的异形截面聚酯纱线退浆工艺参数为:NaOH质量分数4%、处理时间50 min。SEM测试表明,纤维间的浆料被清理干净,纤维沟槽内的齐聚物也与碱发生反应被清除。(4)碱退浆工艺对Coolsmart/C(50/50)织物芯吸效应、失重率及强伸性能影响实验表明,在退浆工艺参数中,影响最大的是碱液的质量分数。碱处理能有效的改善织物的芯吸效应,其导水性能明显优于未处理织物,但强伸性能有所下降。为了保证织物的各项性能,合理的异形截面聚酯纤维/棉混纺织物的退浆工艺为:NaOH质量分数2%、处理时间30 min。织物的经/纬向芯吸能力与织物的经/纬密度有关,当经向密度大于纬向密度时,经向织物的芯吸高度大于纬向织物的芯吸高度。图38幅,表54个,参考文献99篇

王勇[3](2019)在《三轴系非等汇聚点高弹导电复合纱的成形与表征及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弹力导电复合纱的成形方法在空心锭包缠纺纱体系上已有研究和应用,但基于环锭纺的多轴系非等汇聚点高弹导电复合纱在国内外鲜见报道,主要研究工作在TMT-FSM(Textile Materials and Technology&Fibrous Soft Matter)团队。本课题在此基础上创新纺制了三轴系高弹导电复合纱,并对其成纱机理、结构与性能及可穿戴电热行为做了基础性应用研究,既为丰富纺纱理论和创新纺纱技术提供有效借鉴,又满足可穿戴电热器件对力学柔弹性和皮肤共形性要求,具有重要的学术和实用价值。多轴系非等汇聚点复合纺纱技术由东华大学TMT-FSM团队首次提出,具有原创性知识产权。其理论基础是多轴系纤维体在输出位置与张力和非等汇聚点位置精准受控条件下的复合纺纱原理与装置;其核心创新在于汇聚点的变位与多级变化;其实施是在普通环锭细纱机上加装一对用于调节氨纶丝牵伸倍数的积极喂入罗拉、可调控不锈钢金属丝和氨纶丝定位的微细沟槽罗拉和一金属丝张力盘等构成的纺纱组件。由此实现了三轴系非等汇聚点高弹导电复合纱的纺制和刚性长丝在成纱中的弹性化,并从复合纱纺程几何及力学角度,理论推导结合实测验证,观测纺纱工艺参数(轴间距、捻度、锭速及氨纶牵伸倍数等)对二级汇聚点的移动和三角区形态及其成纱行为作了定量的描述。进一步,基于自定权重,揭示工艺参数与成纱性能间的量化关系,可实现生产工艺的优化:轴间距10.5 mm,捻度700 tpm,锭速7000 rpm,氨纶预牵伸倍数3.0,可为实际生产提供参考依据。在成纱结构表征方面,自主搭建一用于研究纱线结构参数的简易观测系统,可连续跟踪捕捉纱线在不同拉伸状态下的外貌形态、螺距及表观直径等。复合纱在自然状态下呈三维螺旋线圈状,且具有高度可拉伸性,故可将其近似看作一圆柱螺旋弹簧。随着拉伸的进行,纱线趋于拉直变细,螺距增大且逐渐嵌入纱体。在此基础上提出成纱结构表征指标:纱线伸长率ey、螺距比λ、纱线弹性回复率R与塑变率P、螺旋角弹性回复率Rα和塑变率Pα、径向收缩率r与泊松比ν,可精准地反映纱线在大变形拉伸过程中的结构变形特性。ey、λ、r与纱线拉伸程度成正相关,R和Rα均大于95%(相应地,P和Pα均小于5%)。复合纱经较大定伸长单/多次循环拉伸后,须条纤维发生一定程度的摩擦、滑移,导致弹性回复率稍微降低,表明该复合纱具有优良的柔弹特性。在电学表征方面,初始态复合纱在不同隔距长度、载荷和小应变拉伸条件下均具有较稳定的线性电阻变化特性,进一步验证该复合纱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纱线强伸性质研究是纺织科学领域的经典课题。以复合纱特有的成纱结构为主,结合复合纱的复合比对性能的影响,通过改变氨纶牵伸倍数而获得不同复合比例,构建一种改进的Hamburger复合纱强度预测模型。基于复合纱芯、鞘层各自单独成纱的实测拉伸曲线即可预测不同复合比例复合纱强度,可明确复合纱与其各组分性能间的复合原理。进一步地,以较优成纱工艺纺制的高弹导电复合纱为研究对象,从复合纱各轴系纱的拉伸变形角度出发,基于经典Vangheluwe力学模型,采取以结构体为特征的元件定位与组合,建立了四元件粘弹性模型,模型由反映粘胶单纱粘弹性质的Maxwell元件、表征刚性金属丝非线性力学性质的非线性弹簧和表征氨纶弹力丝拉伸力学行为的线性弹簧并联组成,其可精准地表征纱线非线性拉伸行为并得到实测验证;可直接估算各轴系纱在成纱中的模量和粘滞系数等特征参数,并有助于分析模型各参数随拉伸速率变化的规律和原因,丰富复合纱粘弹力学理论研究。此外,基于标准二参数Weibull分布,构建不同隔距长度、拉伸速率下复合纱断裂强度的改进Weibull预测模型,可在无损情况下,基于模型中的各参数精准预测复合纱在不同隔距长度和拉伸速率测试条件下的断裂强度。复合纱断裂强度与隔距长度负相关,而与拉伸速率正相关。最后,探讨了复合纱在不同拉速下的断口形貌。低速下,纱体内纤维间的较大交互作用以及足够时间的纤维重排等,复合纱断口近似为平齐端,且较平行;高速下,由于较短时间的重排取向以及刚性长丝的瞬间冲击载荷等,局部应力集中,复合纱断口呈现为不齐端,且扇开状。构筑基于高弹导电复合纱的柔弹性加热器件。复合纱在不同电压、拉伸、同电压循环及高低压变换等模式下均展现出优良的电热性能;基于该纱的“嵌入型”针织产品亦具有较好的循环使用能力,可满足实用性需求。复合纱导电性主要来源于其所含不锈钢金属丝,在3-12 V电压下,电热转换效率hr+c=7.90-8.96 mW/℃。基于热传递理论,静态下复合纱在一定电压下的稳态温度取决于发热量与散热量大小,表面温度与电压平方正相关,可通过调节外加电压来控制电热器件的发热温度,实现控温与加热双重功能。此外,复合纱直径变细效应和逐步降低的热耦合效应是影响复合纱在大变形拉伸条件下表明温度逐渐降低的关键因素。在较小拉伸(0-50%)条件下,温度最大降幅较小,表明该纱线较强的实用性。基于环锭纺的多轴系非等汇聚点复合纺纱技术既丰富和创新了纺纱成形机理,又可为高品质、多元功能化加工提供技术基础;高弹导电复合纱在可穿戴电热领域的研究可为该新型复合纱的应用创新提供有效借鉴。

刘昀庭[4](2015)在《基于环保型再生聚酯纤维的吸湿速干纺织品研究与开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社会资源的不断消耗,环境污染的不断加剧,越来越多的人关注环保社会,发展低碳经济,开始提倡废弃资源的回收利用,不仅可以保护环境,而且可以解决如今社会资源短缺的现状。再生聚酯纤维是一种以再生PET聚酯为主要原料的纤维,原料来源主要是废弃聚酯瓶片,因此使用再生聚酯纤维为原料开发出的面料不仅环保而且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而随着我国废弃PET回收利用技术的不断提高,再生聚酯纤维的品质也在不断提高,有逐步取代原生聚酯纤维的一种趋势。首先对再生聚酯纤维进行了SEM截面观察,然后对纤维进行了基本性能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再生聚酯纤维和普通涤纶纤维的横向截面特征相似,均为实心规则圆形截面,纵向为光滑圆柱形,纤维回潮率很低,故纤维吸湿速干性较差。纤维强力较高但断裂伸长小,初始模量很高,说明纤维刚性大而弹性较小。在充分考虑再生聚酯纤维性能的基础上,选择同样是环保纤维的天丝与其混纺,设计了五种不同比例的混纺纱线,分别为45%再生聚酯纤维/55%天丝,55%再生聚酯纤维/45%天丝,65%再生聚酯纤维/35%天丝,75%再生聚酯纤维/25%天丝,85%再生聚酯纤维/15%天丝,还有100%再生聚酯纱和100%普通涤纶纱,使用这七种纱线为原料进行织物小样试制,试制出七种不同规格的纬平针针织物。对七种不同原料成分的小样织物进行基本功能服用性能测试和吸湿速干性测试,其中基本的功能服用性能测试包括织物的力学性能测试、透气性测试、抗起毛起球测试、折皱回复性测试、柔软性测试、孔径测试。首先对织物的吸湿速干性能使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做评价,评判出吸湿速干性能最佳的织物,然后对除却织物吸湿速干性的其他基本功能服用性能的测试结果使用模糊数学进行分析,综合两种分析结果,评判出综合性能最佳的织物。分析两种评价结果可知,就织物的吸湿速干性能而言,再生聚酯纤维含量越少吸湿速干性能越好,故再生聚酯纤维含量45%的织物吸湿速干性最好,但吸湿速干性最佳的织物吸湿速干性仍达不到国家标准技术要求;就织物的其他功能服用性能来看,混纺织物中再生聚酯纤维含量75%和85%时织物综合性能较好,综合两种评价结果,选择再生聚酯纤维含量85%的混纺织物进行吸湿速干性改性处理,以期可以通过后整理的方法开发出基于再生聚酯纤维的吸湿速干性纺织品。使用碱减量工艺对再生聚酯纤维含量85%的混纺织物进行热处理,利用高分子化合物与强碱(如NaOH)间的酯水解反应来实现织物的吸湿速干性能改善。选择不同浓度的碱溶液对相同的织物进行碱减量处理,通过测试织物减量率的变化评定出最佳碱减量工艺,然后对使用最佳碱减量工艺处理后的混纺织物进行吸湿速干性测试和减量率测试。结果表明:采用15g/L的碱溶液浓度在100℃的水浴锅内处理30min是本课题织物的最佳碱减量处理工艺,该工艺下,织物的减量率在15%以下,且织物的吸湿速干性各项指标可满足国家标准技术要求。根据织物的功能性确定其在服用领域和家纺领域中的应用,然后对面料进行花型图案造型设计,完成织物的后续开发工作,并进行产业化探索。

武宁宁[5](2014)在《热处理对改性聚酯纤维及织物结构性能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物理变形、化学改性、生物等技术的迅速发展,利用合成纤维开发各种超仿真及生态环保功能性纤维已成为纺织材料的重要发展趋势。众所周知,近年来,棉纤维持续高价位运行,从长远利益来看,棉花将日益成为国内紧俏资源。探索一种能够既兼有棉的优良吸湿舒适性能,又能在某些方面超越棉的仿棉材料,对缓解棉价不确定性所带来的压力和维护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仿棉聚酯纺织品的加工和应用应运而生,它的研究开发和产业化不仅可有效利用国内过剩的聚酯产能,还能缓解国内棉花供应不足的紧张状况,市场前景十分广阔。本论文首先对三类新型改性聚酯短纤维及纱线的性能、结构进行了评价和分析,并与普通聚酯纤维和棉纤维进行对比;在此基础上,重点研究了热处理对改性聚酯纤维、纱线及织物结构、性能的影响,通过对比实验,确定了最佳热处理工艺参数;最后对经染色和热处理后的改性聚酯纤维面料服用性能进行测试分析,以评价其最终仿棉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经过化学改性和异形横截面设计,改性聚酯纤维的吸湿性明显比普通聚酯纤维好,且力学性能上又优于棉纤维,其纱线成纱性能良好。但是改性聚酯纤维的热稳定性比普通聚酯纤维差,热转变温度比普通聚酯纤维要低;当热处理温度大于160℃后,改性聚酯纤维及纱线的性能下降明显;当改性聚酯纤维织物经先松弛后张紧热定形后织物既能保持较好的通透性和柔软性,又能达到良好的热定形效果。面料风格测试和计算结果表明,作为冬季男士衬衣面料,三种改性聚酯纤维面料的综合风格要好于棉织物,其综合风格排序为:改性聚酯织物Ⅰ>改性聚酯织物Ⅲ>改性聚酯织物Ⅱ。面料的其它服用性能测试结果表明,与普通聚酯织物相比,改性聚酯纤维织物在舒适性等方面也有明显改善。

孙德斌[6](2013)在《Outlast纤维混纺纱线及针织产品性能研究》文中认为Outlast粘胶纤维就是采用将相变材料微胶囊混入粘胶纤维的技术而生产的新型功能性纤维。以Outlast粘胶纤维为基础研发生产的服装产品可以有效的减弱外界温度变化对人体产生的强烈刺激。因此,系统的研究开发Outlast粘胶纤维混纺织物产品有着重要意义。首先,以Outlast粘胶纤维与Tencel纤维为原料进行混纺,对纺纱工艺和纱线的结构和性能进行研究,建立适当的模型对混纺纱的拉伸性能随混纺比的变化规律进行理论分析。其次,编织不同混纺比的Outlast粘胶/Tencel混纺针织物,并对其基本力学性能和热湿舒适性能进行测试分析,进而对Outlast粘胶/Tencel混纺针织物性能进行灰色近优系统的综合评判。最后,分别对Outlast粘胶针织物进行碱处理、于热处理和不同温度的洗涤处理,以研究织物结构和主要性能的变化情况。

杨琳[7](2013)在《后整理加工条件对牛奶蛋白纤维及产品性能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牛奶蛋白纤维是以牛奶为基本原料,利用生物化工及现代纺织加工技术,将牛奶蛋白经脱水、脱油、脱脂、分离、提纯后,使之成为一种具有线型大分子结构的乳酪蛋白,再将其与高聚物接枝共聚,经湿法纺丝制得的一种有别于天然纤维、再生纤维和合成纤维的新一代再生蛋白质纤维。牛奶蛋白纤维及其织物存在耐热性、耐碱性差的问题,因此本课题主要针对牛奶蛋白纤维及其织物在后整理加工中性能变化进行研究,以确定其合理的后整理加工条件首先,本课题采用红外光谱和X衍射分析对牛奶蛋白纤维的内部结构组成进行了研究。通过研究发现,与未处理的纤维相比,经过热处理后的纤维结晶度降低,化学组成基本没有变化。同时,对牛奶蛋白纤维的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分别将干/湿热和碱处理后的牛奶蛋白纤维与原样对比,分析基本性能的变化。其次,本课题对牛奶蛋白纤维纱的基本性能进行了研究,分析研究牛奶蛋白纤维纱线处理前后,断裂伸长率、断裂强度、失重率等的变化。实验发现,135℃为牛奶蛋白纤维纱干热处理的安全临界温度,85℃为牛奶蛋白纤维纱湿热处理的安全临界温度。最后,本课题对牛奶蛋白纤维纱线针织物热处理和碱处理后的基本性能进行了研究,实验发现:织物的断裂强度,顶破强度,透气性,透湿率等都有一定程度下降。因此,在牛奶蛋白纤维纱线针织物的后整理加工过程中应尽量避免与碱性物质接触。

耿成成[8](2012)在《苎麻纱在纬编机上的高效编织工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苎麻是独具中国特色的天然纺织原料,在世界上有95%的苎麻资源在中国。在当今,作为众多纤维原材料的石油,由于其不可再生性,决定了石油日益耗尽的必然趋势。随着这些有限资源的减少和高增长的需求,苎麻产业必将带来具大的市场和发展潜力。当前苎麻在机织和无纺布方面已得到充分应用,但由于针织纱线的特殊要求,其无法在针织中发挥最大的效益。因此研究苎麻针织的高效高质编织是一个重要的课题。研究了26tex的纯苎麻纱线在不同温湿度下强伸性能的变化规律。分别测试了纱线在不同温度和注水量下的强力与伸长,计算得出弹性模量值。并进行纱线随温度和注水量变化的正交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随温度升高,浸湿的苎麻纱强力下降,但相对于干燥状态下,其下降趋势小的多,伸长先保持不变后逐渐下降;苎麻纱的弹性模量在50℃的浸湿状态下达到最小,弯曲刚度也达到最小,在针织机上弯纱成圈时更容易。研究了苎麻纱在横机上不同温湿条件下的织造效果。在不同的速度下采用E14横机编织纬平针组织,同时用加热圈持续给热,用喷雾装置持续给湿。通过记录编织断裂次数与织物布面效果表示编织效率与质量。结果表明,常湿下,温度越高线圈的歪斜度越大,且编织一定横列内纱线断裂数增多;常温下,含水量达到饱和时,编织效率可由常温常湿下的20转/分钟提高到32转/分钟且不出现断裂,同时线圈歪斜度达到最低的5°左右;雾态水环境下,线圈的横向歪斜度仅为5.78°,优于常温常湿下的9.3°,接近浸湿状态下的5.5°,雾态水环境下的编织能够达到编织的最佳效果。

刘涛[9](2010)在《圣麻纤维/棉混纺针织产品开发及性能研究》文中指出圣麻纤维是以黄麻、红麻等麻材为原料,采用与粘胶相类似的生产工艺研发而成的再生纤维素纤维。圣麻纤维彻底消除了天然麻纤维制品亲肤性差、刺痒感、易起皱的缺点,同时保持了其吸湿透气性好、抗菌防螨性,圣麻织物具有手感滑爽、悬垂性好、色泽亮丽、布面组织丰满圆滑的个性,是一种新型、健康、时尚、绿色环保的生态纺织纤维。因此,系统地研究圣麻纤维及其产品的性能、开发圣麻纤维产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本论文通过对圣麻纤维/棉混纺纱及纯圣麻纱线成纱性能的系统分析得出,圣麻纤维/棉混纺纱的强度随圣麻纤维含量的变化符合混纺纱强度简化模型理论。研究结果表明,在圣麻纤维含量为70%时,混纺纱强度最低;纯圣麻纱的临界捻系数为354。圣麻纤维/棉混纺纱的条干不匀率随圣麻纤维含量的增加而逐渐下降。其次,论文中对圣麻/棉混纺针织产品的主要性能如强度、悬垂性、耐磨性、透气、透湿、保暖等进行了测试,并应用灰色近优综合评价方法对圣麻纤维针织产品的综合性能进行了评价。第三,本文采用不同的后整理方法对纯圣麻针织物进行碱处理和热处理。结果表明,碱处理使针织物强伸性能下降;吸湿变好,保暖性下降。干热空气处理针织物强伸性能变化很小,而吸湿变好。最后,本文对圣麻纤维混纺针织物的防螨性能进行了细致地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圣麻确实具有防螨效果,且防螨性能受到洗涤次数的影响,洗涤后防螨效果变差。

顾俊晶[10](2009)在《再生竹纤维结构与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竹类资源丰富,且竹子本身具有生长迅速,抗虫害能力强,生产成本低以及纤维素含量高等特点,因而具有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目前,在我国,再生竹纤维虽然已经实现了工业化,然而,对其结构与性能进行系统而全面研究的报道仍很少,从而也影响了再生竹纤维产品整体生产水平的提高。本文利用现代的各种测试方法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并与普通粘胶纤维进行对比分析,为进一步完善其生产工艺条件,提高再生竹纤维产品的性能以及制定关于该纤维的独立检测标准提供理论依据。本论文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本文利用扫面电镜图、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图等现代测试方法,对再生竹纤维的形态结构、分子结构以及聚集态结构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再生竹纤维的结构和普通粘胶纤维类似,但是由于原料以及加工工艺参数不同,所以两者又存在一定的差别,如再生竹纤维的结晶度略高于普通粘胶纤维的,而该纤维内部的晶粒尺寸略低于普通粘胶纤维;再生竹纤维的取向度低于普通粘胶纤维。其次,本文对再生竹纤维的基本物理性能进行了研究。通过这部分研究发现,与普通粘胶纤维相比,再生竹纤维较易被水浸润,其放湿初始阶段的速率较快,同时,其蠕变现象没有普通粘胶纤维明显,且它的可纺性以及由其制得的服装的舒适性也可能较普通粘胶纤维的好;然而,再生竹纤维的热稳定性不如普通粘胶纤维,以及它在不同浓度碱液中的膨胀率均高于普通粘胶纤维的,且该纤维也同样存在着普通粘胶纤维所具有的强度低,尤其是湿强低的缺陷。再次,本文还对其耐碱性和耐热性进行了深入研究。经松弛式NaOH处理后,再生竹纤维和普通粘胶纤维的分子结构均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然而,它们的形态结构和聚集态结构却均发生了较明显的变化。同普通粘胶纤维相比,再生竹纤维的耐碱性稍差些。在碱浓度为120g/L时,再生竹纤维纵向表面开始出现了明显的侵蚀现象。随着碱浓度的增加,其结晶度呈先增加后趋于平缓的变化趋势,且在碱浓度为150g/L时达到了最大值,此时,其失重率也达到了最大值;其取向度呈下降趋势。纤维在这些结构上的变化,从而也影响了其热学性能、力学性能以及浸润性能等物理性能。其中,经碱处理后,再生竹纤维的热稳定性和浸润性均有所提高,而其力学性能下降。经高温长时间不同方式的热处理后,再生竹纤维和普通粘胶纤维的结晶度均略有下降。随热处理温度的提高以及时间的延长,它们的强伸度、白度均呈下降趋势。含再生竹纤维的不同纱线的热收缩率均显不同程度的上升趋势,而在竹粘纱中混入一定比例的棉或丝,尤其是棉,可以有效降低其热收缩率,尤其是松弛水加热后的收缩率。其中,在相同热处理条件下,松弛水加热处理对再生竹纤维各方面性能的影响均大于松弛干热处理后的,而松弛干热处理后纱线强度损失率明显高于张紧干热处理后的。另外,再生竹纤维的耐热性略低于普通粘胶纤维。

二、热处理对Tencel纱线强伸性能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热处理对Tencel纱线强伸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低熔点氨纶棉包芯纱弹力机织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弹力包芯纱的研究现状
        1.2.2 弹力织物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第二章 低熔点皮芯结构氨纶棉包芯纱纺制工艺及性能研究
    2.1 纺纱原理
    2.2 氨纶丝性能表征
        2.2.1 实验仪器
        2.2.2 氨纶丝表观形貌测试
        2.2.3 氨纶丝热学性能测试
    2.3 实验部分
        2.3.1 纺纱工艺参数
        2.3.2 纱线热处理工艺
        2.3.3 纱线性能测试
    2.4 实验结果及分析
        2.4.1 纱线强伸性
        2.4.2 纱线条干均匀性
        2.4.3 纱线毛羽
        2.4.4 纱线弹性回复性
        2.4.5 纱线包覆性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低熔点皮芯结构氨纶棉纬弹机织物性能研究
    3.1 纬弹机织物织制工艺
        3.1.1 实验仪器
        3.1.2 浆纱
        3.1.3 整经
        3.1.4 穿经
        3.1.5 织造
        3.1.6 织物退浆
    3.2 织物热处理
    3.3 织物性能测试
        3.3.1 实验仪器
        3.3.2 测试方法
    3.4 实验结果及分析
        3.4.1 织物强伸性
        3.4.2 织物折皱回复角
        3.4.3 织物弹性回复性
        3.4.4 织物风格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低熔点皮芯结构氨纶棉双向弹力织物性能研究
    4.1 织物织造
    4.2 织物热处理
    4.3 织物性能测试
        4.3.1 测试方法
    4.4 测试结果及分析
        4.4.1 织物强伸性
        4.4.2 织物折皱回复角
        4.4.3 织物弹性回复性
        4.4.4 织物风格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与不足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2)退浆工艺对异形截面纤维织物芯吸效应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芯吸机理、异形截面纱所用浆料和退浆原理
        1.2.1 芯吸机理
        1.2.2 异形截面纱所用浆料
        1.2.3 退浆原理
    1.3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1.3.1 异形截面纤维的研究现状
        1.3.2 异形截面浆纱的研究现状
        1.3.3 异形截面纱线退浆的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
    1.5 创新点
2 异形截面纱线的性能研究
    2.1 实验原料与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清水处理工艺
        2.2.2 碱处理工艺
    2.3 表征与测试
        2.3.1 红外光谱分析(FTIR-ATR)
        2.3.2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SEM)
        2.3.3 纱线的芯吸效应
        2.3.4 纱线的力学性能
        2.3.5 纱线的接触角
    2.4 结果与讨论
        2.4.1 Coolsmart纱线的红外光谱
        2.4.2 Coolsmart纤维纱线表面形态结构
        2.4.3 清水处理工艺与碱处理工艺对Coolsmart纱线性能的影响
        2.4.4 碱处理对Coolsmart纱线性能的影响
    2.5 本章小结
3 异形截面纱线上浆实践
    3.1 实验原料与仪器
    3.2 实验方法
    3.3 浆纱性能表征与测试
        3.3.1 浆液性能测试
        3.3.2 浆膜性能测试
        3.3.3 浆纱性能测试
    3.4 结果与讨论
        3.4.1 浆液性能
        3.4.2 浆膜性能
        3.4.3 浆纱性能
    3.5 本章小结
4 退浆工艺对异形截面纤维纱线芯吸效应的影响
    4.1 实验原料与仪器
    4.2 实验方法
    4.3 表征与测试
        4.3.1 退浆率
        4.3.2 芯吸效应
        4.3.3 强伸性能
        4.3.4 退浆废水COD值的测定
    4.4 结果与讨论
        4.4.1 退浆时碱用量对纱线芯吸高度、退浆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4.4.2 退浆时处理时间对纱线芯吸效应、退浆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4.4.3 退浆废水中的COD值
    4.5 本章小结
5 退浆工艺对异形截面纤维织物芯吸效应的影响
    5.1 实验材料与仪器
    5.2 实验方法
    5.3 表征与测试
        5.3.1 织物失重率
        5.3.2 织物厚度
        5.3.3 织物芯吸高度
        5.3.4 织物强伸性能
    5.4 结果与讨论
        5.4.1 碱用量对织物芯吸效应、失重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5.4.2 退浆时处理时间对织物芯吸效应、失重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清单
致谢

(3)三轴系非等汇聚点高弹导电复合纱的成形与表征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弹力导电复合纱的发展与研究现状
    1.3 基于环锭纺的多轴系新型纺纱发展历程回顾
        1.3.1 传统环锭纺及基于环锭纺的新型纺纱发展过程概述
        1.3.2 基于环锭纺的多轴系等/非等汇聚点复合纺纱发展概述
    1.4 纱线成纱力学性能建模表征的研究概述
        1.4.1 Siro系列复合纱加捻三角区成纱力学模型的探讨
        1.4.2 纱线结构力学及不同组分复合纱强力预测模型研究概述
        1.4.3 纱线粘弹性力学特性的研究概述
        1.4.4 纱线(或纤维)强度的Weibull概率分布拟合
    1.5 导电材料在可穿戴电热领域的研究概述
        1.5.1 智能加热服装的分类
        1.5.2 电加热元器件的研究现状
    1.6 当前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本课题拟解决问题
        1.6.1 存在问题
        1.6.2 拟解决的问题及其作用
    1.7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及创新性
        1.7.1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1.7.2 本课题的创新点
第2章 三轴系非等汇聚点高弹导电复合纱成形技术及机理
    2.1 三轴系非等汇聚点高弹导电复合纺成纱机理
        2.1.1 三轴系非等汇聚点复合纺纱基本工艺原理
        2.1.2 三轴系非等汇聚点复合纺纱关键组部件的设计成形
        2.1.3 三组分高弹导电复合纺纱实例及其成纱结构表征指标
        2.1.4 三轴系非等汇聚点高弹导电复合纱纺纱关注点
    2.2 三轴系非等汇聚点复合纱加捻三角区力学模型
        2.2.1 复合纱加捻三角区准静态模型的建立
        2.2.2 复合纱加捻三角区左、右纱体准静态力学模型解析
        2.2.3 二级汇聚点下方复合纱芯-鞘层结构体的受力分析
        2.2.4 复合纱二级汇聚点波动的影响因素及改进措施
    2.3 不同工艺参数下复合纱二级汇聚点理论平衡位置与实验验证
        2.3.1 不同工艺参数下复合纱二级汇聚点理论平衡位置
        2.3.2 不同工艺参数下复合纱二级汇聚点平衡位置的实验验证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三轴系复合纺工艺参数对成纱性能的影响及其优化
    3.1 实验原料及测试方法
        3.1.1 实验原料
        3.1.2 测试指标、仪器及方法
    3.2 工艺参数(间距、捻度及锭速)与复合纱成纱性能的量化关系
        3.2.1 各工艺参数对成纱强伸性能的影响
        3.2.2 各工艺参数对成纱回弹性能的影响
        3.2.3 各工艺参数对成纱条干均匀度的影响
        3.2.4 各工艺参数对成纱毛羽的影响
        3.2.5 成纱工艺的优化
    3.3 不同氨纶牵伸倍数下高弹导电复合纱的结构与性能
        3.3.1 不同氨纶预牵伸倍数下复合纱的拉伸力学性质
        3.3.2 不同氨纶预牵伸倍数下复合纱的强度预测模型及验证
        3.3.3 不同氨纶预牵伸倍数下复合纱的成纱毛羽对比
        3.3.4 不同氨纶预牵伸倍数下复合纱的最大表观可拉伸性对比
    3.4 纺纱工艺参数的综合分析和优化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二轴系与三轴系导电复合纱的结构与性能对比
    4.1 各类型复合纱的成形技术及装置
    4.2 各类型纱线的成纱结构表征
        4.2.1 大变形拉伸下高弹导电复合纱的形貌及结构变形指标特征值
        4.2.2 各类型纱线的外貌形态对比
    4.3 各类型纱线的成纱性能测试及分析
        4.3.1 各类型纱线的强伸性能对比
        4.3.2 含氨纶组分复合纱的弹性回复性能对比
        4.3.3 含不锈钢长丝组分复合纱的电学性能对比
        4.3.4 各类型纱线的条干不匀度对比
        4.3.5 各类型纱线的毛羽对比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高弹导电复合纱拉伸力学行为的建模与表征
    5.1 高弹导电复合纱粘弹性力学模型的构建及其验证
        5.1.1 粘弹性力学模型的基本元件
        5.1.2 高弹导电复合纱典型的非线性拉伸力学曲线
        5.1.3 高弹导电复合纱的粘弹性力学行为的理论建模
        5.1.4 力学模型的拟合优化及不同速度下拉伸曲线的实验验证
        5.1.5 力学模型特征参数随拉伸速率变化的规律和成因
        5.1.6 不同速率下高弹导电复合纱的拉伸断裂机理
    5.2 高弹导电复合纱断裂强度的改进型Weibull分布及预测
        5.2.1 复合纱断裂强度的标准型Weibull分布
        5.2.2 不同测试条件下复合纱断裂强度的改进Weibull分布拟合原理
        5.2.3 理论预测值与实测值的一致性讨论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高弹导电复合纱的柔弹加热器件的设计与表征
    6.1 大变形拉伸作用下高弹导电复合纱的电学行为表征
    6.2 高弹导电复合纱的焦耳热效应
        6.2.1 高弹导电复合纱焦耳热效应测试系统
        6.2.2 高弹导电复合纱在不同条件下的焦耳热效应测试与结果分析
    6.3 高弹导电复合纱表面温度预测模型及电热性能评估指标
        6.3.1 静态、大变形作用下复合纱表面温度预测模型的构建与表征
        6.3.2 静态、拉伸形变下复合纱的发热和散热机制
        6.3.3 复合纱的电热转换效率
    6.4 基于高弹导电复合纱的“嵌入型”针织产品的焦耳热效应
        6.4.1 “嵌入型”电热针织物的结构设计
        6.4.2 循环膨胀作用下“嵌入型”电热针织物的焦耳热稳定性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4)基于环保型再生聚酯纤维的吸湿速干纺织品研究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再生聚酯纤维的研究现状
        1.2.2 国际上PET回收技术发展现状
    1.3 国内再生聚酯纤维的研究现状
    1.4 研究的目的意义和内容安排
        1.4.1 研究的目的意义
        1.4.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再生聚酯纤维的结构性能与织物试制
    2.1 再生聚酯纤维的结构
        2.1.1 实验仪器与操作
        2.1.2 试验结果与分析
    2.2 再生聚酯纤维物理性能
        2.2.1 纤维细度与长度
        2.2.2 再生聚酯纤维强伸性测试
        2.2.2.1 实验仪器与操作
        2.2.2.2 测试结果分析
        2.2.3 再生聚酯纤维回潮率测试
        2.2.3.1 实验仪器与操作
        2.2.3.2 测试结果分析
    2.3 纱线设计与纱线性能测试
        2.3.1 纱线规格设计
        2.3.2 纱线强伸性测试
        2.3.2.1 实验仪器与操作
        2.3.2.2 测试结果分析
    2.4 织物结构参数
        2.4.1 织物密度
        2.4.2 织物厚度
        2.4.3 平方米克重
        2.4.4 实验测试结果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再生聚酯纤维混纺织物的功能性与服用性能研究
    3.1 织物力学性能测试
        3.1.1 实验方法
        3.1.2 实验结果分析
    3.2 织物透气性能测试
        3.2.1 实验方法
        3.2.2 实验结果分析
    3.3 织物抗起毛起球测试
        3.3.1 实验方法
        3.3.2 实验结果分析
    3.4 织物折皱回复性能测试
        3.4.1 实验方法
        3.4.2 实验结果分析
    3.5 织物柔软性测试
        3.5.1 织物抗弯刚度测试
        3.5.1.1 实验方法
        3.5.1.2 实验数据
        3.5.2 织物风格测试
        3.5.2.1 实验方法
        3.5.2.2 实验数据
        3.5.3 织物柔软性数据分析
    3.6 织物孔径测试
        3.6.1 实验方法
        3.6.2 实验结果与分析
    3.7 织物吸湿速干性能测试
        3.7.1 织物的吸湿性能测试
        3.7.1.1 织物滴水扩散时间测试
        3.7.1.2 织物吸水率测试
        3.7.1.3 织物芯吸高度测试
        3.7.1.4 织物吸湿性能测试结果与分析
        3.7.2 织物的速干性能测试
        3.7.2.1 织物水分蒸发速率测试
        3.7.2.2 织物透湿性测试
        3.7.2.3 织物速干性能测试结果与分析
        3.7.3 织物吸湿速干性能的综合评价
        3.7.3.1 灰色关联度分析
        3.7.3.2 织物吸湿速干性能的灰色关联分析
    3.8 织物的综合性能评价
        3.8.1 模糊综合评价
        3.8.2 织物的模糊综合评价分析
        3.8.2.1 建立因素集
        3.8.2.2 建立综合评判矩阵
        3.8.2.3 确定权系数向量
        3.8.2.4 织物的综合性能评判
    3.9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再生聚酯纤维的吸湿速干面料的制备
    4.1 织物吸湿速干性后整理方法
    4.2 织物的碱减量整理工艺
        4.2.1 碱减量工艺原理
        4.2.2 试样制备
        4.2.3 碱减量处理前准备(药品浓度、助剂浓度、浴比配置)
        4.2.4 碱减量处理工艺流程
        4.2.5 减量率的测试结果与分析
        4.2.6 碱减量处理后织物的SEM形态分析
    4.3 织物的吸湿速干性指标评定
        4.3.1 织物吸湿性指标评定
        4.3.2 织物速干性指标评定
        4.3.3 织物吸湿速干性评定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再生聚酯纤维的吸湿速干性产品设计与开发
    5.1 印花工艺
    5.2 服用领域的产品设计与开发
        5.2.1 海浪主题设计
        5.2.2 山河主题设计
        5.2.3 花朵主题设计
        5.2.4 冬雪主题设计
    5.3 家纺领域的产品设计与开发
        5.3.1 舞蝴蝶主题设计
        5.3.2 深海鱼主题设计
    5.4 织物印花实物展示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5)热处理对改性聚酯纤维及织物结构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仿棉聚酯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1.3 改性聚酯纤维的优缺点
    1.4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新型改性聚酯纤维和纱线的结构与性能
    2.1 实验准备
    2.2 实验测试
    2.3 实验结果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热处理对改性聚酯纤维和纱线性能的影响
    3.1 纤维的热学性能测试分析
    3.2 纤维与纱线的热处理
    3.3 结论
第四章 热定型对改性聚酯织物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4.1 织物试样准备
    4.2 织物前处理
    4.3 热定形工艺的探索
    4.4 热定型后织物的结构与性能测试
    4.5 测试结果与讨论
    4.6 结论
第五章 仿棉聚酯面料的服用性能评价
    5.1 染色工艺
    5.2 仿棉聚酯面料的服用性能测试
    5.3 实验结果与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6)Outlast纤维混纺纱线及针织产品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相变材料
        1.1.1 相变材料和调温机理
        1.1.2 调温纺织品的相变材料
        1.1.3 相变调温纺织品的制备
    1.2 Outlast纤维
        1.2.1 Outlast纺织品的制备
        1.2.2 Outlast空调纤维温度调节原理
        1.2.3 Outlast纤维加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1.2.4 Outlast粘胶纤维
    1.3 Outlast纤维国内外发展现状
        1.3.1 国外发展现状
        1.3.2 国内发展现状
    1.4 Outlast纤维的应用
    1.5 Outlast纤维的市场前景
    1.6 本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7 本文研究内容和解决的问题
第二章 Outlast粘胶/Tencel混纺纱工艺及成纱性能研究
    2.1 纤维与纱线规格
        2.1.1 纤维规格
        2.1.2 纱线规格
    2.2 纺纱方法及工艺流程设计
        2.2.1 纺纱方法
        2.2.2 纺纱工艺流程设计
        2.2.3 纺纱工艺参数设计
        2.2.4 生产中的关键问题
    2.3 Outlast纤维纯纺纱临界捻系数
        2.3.1 实验样品
        2.3.2 实验仪器与温湿度条件
        2.3.3 实验项目
        2.3.4 Outlast粘胶纯纺纱临界捻系数的确定
    2.4 纱线的拉伸断裂性能
    2.5 纱线的毛羽
    2.6 纱线的摩擦性能
    2.7 纱线细度不匀
    2.8 本章小结
第三章 Outlast粘胶/Tencel混纺针织物编织工艺及结构力学性能
    3.1 Outlast粘胶/Tencel混纺针织物的编织
    3.2 Outlast粘胶/Tencel混纺针织物结构分析
    3.3 Outlast粘胶纤维/Tencel混纺针织物的尺寸稳定性
    3.4 Outlast粘胶/Tencel混纺针织物力学性能
        3.4.1 混纺针织物拉伸性能
        3.4.2 混纺针织物顶破性能
        3.4.3 混纺针织物耐磨性能
        3.4.4 混纺针织物刚柔性
        3.4.5 混纺针织物悬垂性
        3.4.6 混纺织物起毛起球性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Outlast粘胶/Tencel混纺针织物热湿舒适性能
    4.1 混纺针织物透湿性
    4.2 混纺针织品物导水性
    4.3 混纺针织物透气性
    4.4 混纺针织物热化递性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Outlast粘胶/Tencel混纺针织物性能的灰色近优综合判定
    5.1 Outlast粘胶/Tencel混纺针织物的灰色近优综合判定方法
    5.2 不同环境条件下Outlast粘胶/Tencel混纺针织物性能的综合判定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后整理加工条件对Outlast粘胶针织物性能的影响
    6.1 试样的准备及后整理加工条件
        6.1.1 Outlast粘胶针织物的碱处理
        6.1.2 Outlast粘胶针织物的热定型处理
        6.1.3 Outlast粘胶针织物的水洗处理
        6.1.4 处理后试样分类编号
    6.2 Outlast粘胶针织物后处理性能研究
        6.2.1 后处理针织物规格
        6.2.2 后处理Outlast粘胶针织物的保温性能
        6.2.3 后处理Outlast粘胶针织物的调温性能
        6.2.4 后处理Outlast粘胶针织物的芯吸效应
        6.2.5 后处理Outlast粘胶针织物的顶破强力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1.1 Outlast粘胶/Tencel混纺纱的性能
        7.1.2 Outlast粘胶/Tencel混纺针织物基本性能及评价
        7.1.3 后整理对Outlast粘胶针织物性能的影响
    7.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7)后整理加工条件对牛奶蛋白纤维及产品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牛奶蛋白纤维的概述
        1.1.1 牛奶蛋白纤维的制备方法
        1.1.2 牛奶蛋白纤维的组成结构
        1.1.3 牛奶蛋白纤维的性能特点
    1.2 牛奶蛋白纤维纱的制备
    1.3 牛奶蛋白纤维纺织品
        1.3.1 牛奶蛋白纤维纺织品的制备
        1.3.2 牛奶蛋白纤维纺织品的应用
    1.4 牛奶蛋白纤维及纺织品的国内外研究动态
        1.4.1 国外研究牛奶蛋白纤维及纺织品现状
        1.4.2 国内研究牛奶蛋白纤维及纺织品现状
    1.5 关于牛奶蛋白纤维产品的开发与性能研究
    1.6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和目的
        1.6.1 本课题研究内容
        1.6.2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第二章 后整理加工条件对牛奶蛋白纤维内部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2.1 热处理对牛奶蛋白纤维内部结构的影响
        2.1.1 红外光谱分析
        2.1.1.1 实验仪器及实验条件
        2.1.1.2 原样与干热处理后牛奶蛋白纤维的红外光谱分析
        2.1.2 X射线衍射分析
        2.1.2.1 实验仪器及实验条件
        2.1.2.2 原样与干热处理后牛奶蛋白纤维的X-射线衍射分析
    2.2 热处理对牛奶蛋白纤维拉伸性能的影响
        2.2.1 实验样品、实验仪器及实验条件
        2.2.2 实验结果与分析
    2.3 碱处理对牛奶蛋白纤维拉伸性能的影响
    2.4 热处理对牛奶蛋白纤维吸放湿性的影响
        2.4.1 热处理对牛奶蛋白纤维吸湿性的影响
        2.4.2 热处理对牛奶蛋白纤维放湿性的影响
        2.4.3 热处理后牛奶蛋白纤维的吸湿滞后性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后整理加工条件对牛奶蛋白纤维纱线性能的影响
    3.1 后整理加工及实验条件的确定
        3.1.1 干热处理条件
        3.1.2 湿热处理条件
        3.1.3 牛奶蛋白纤维纱的强伸性能实验
        3.1.4 牛奶蛋白纤维纱的收缩率实验
        3.1.5 牛奶蛋白纤维纱的失重率实验
        3.1.6 牛奶蛋白纤维纱的白度实验
    3.2 干热处理对牛奶蛋白纤维纱线性能的影响
        3.2.1 干热处理对牛奶蛋白纤维纱线拉伸性能的影响
        3.2.2 干热处理对牛奶蛋白纤维纱收缩率的影响
        3.2.3 干热处理对牛奶蛋白纤维纱失重率的影响
        3.2.4 干热处理对牛奶蛋白纤维纱白度的影响
    3.3 湿热处理对牛奶蛋白纤维纱线性能的影响
        3.3.1 湿热处理对牛奶蛋白纤维纱线拉伸性能的影响
        3.3.2 湿热处理对牛奶蛋白纤维纱收缩率的影响
        3.3.3 湿热处理对牛奶蛋白纤维纱失重率的影响
        3.3.4 湿热处理对牛奶蛋白纤维纱白度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后整理加工条件对牛奶蛋白纤维针织物基本性能的影响
    4.1 牛奶蛋白纤维针织物的编织及后整理加工条件的确定
        4.1.1 牛奶蛋白纤维针织物的编织
        4.1.2 牛奶蛋白纤维针织物的后整理加工条件的确定
    4.2 牛奶蛋白纤维针织物的基本规格测试
        4.2.1 牛奶蛋白纤维织物的密度
        4.2.2 牛奶蛋白纤维织物的平方米克重
        4.2.3 牛奶蛋白纤维织物的厚度
    4.3 牛奶蛋白纤维针织物基本性能测试
        4.3.1 牛奶蛋白纤维针织物拉伸性能实验
        4.3.2 牛奶蛋白纤维针织物顶破性能
        4.3.3 牛奶蛋白纤维针织物耐磨性能实验
        4.3.4 牛奶蛋白纤维针织物硬挺度实验
        4.3.5 牛奶蛋白纤维针织物悬垂性实验
        4.3.6 牛奶蛋纤维针织物起毛起球性实验
    4.4 后整理加工条件对牛奶蛋白纤维针织物基本性能的影响
        4.4.1 牛奶蛋白纤维织物基本规格
        4.4.2 牛奶蛋白纤维针织物力学性能
        4.4.3 牛奶蛋白纤维针织物顶破性能
        4.4.4 牛奶蛋白纤维针织物耐磨性能
        4.4.5 牛奶蛋白纤维针织物硬挺度
        4.4.6 牛奶蛋白纤维针织物悬垂性
        4.4.7 牛奶蛋白纤维针织物起毛起球性能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后整理加工条件对牛奶蛋白纤维针织物舒适性能的影响
    5.1 牛奶蛋白纤维针织物的编织及后整理加工条件的确定
        5.1.1 牛奶蛋白纤维针织物的编织
        5.1.2 牛奶蛋白纤维针织物的后整理加工条件的确定
    5.2 实验仪器、实验条件
        5.2.1 牛奶蛋白纤维纯纺针织物的透气性实验
        5.2.2 牛奶蛋白纤维纯纺针织物的透湿性实验
        5.2.3 牛奶蛋白纱线纯纺针织物的芯吸性实验
    5.3 后整理加工条件对牛奶蛋白纤维针织物舒适性的影响
        5.3.1 牛奶蛋白纤维纯纺针织物的透气性
        5.3.2 牛奶蛋白纤维纯纺针织物的透湿性
        5.3.3 牛奶蛋白纱线纯纺针织物的芯吸性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8)苎麻纱在纬编机上的高效编织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苎麻纺织品的研究概况
        1.2.1 纤维改性研究
        1.2.2 成纱研究
        1.2.3 编织工艺研究
    1.3 温湿度对不同纤维力学性能影响的研究
    1.4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及内容
2 温湿度对苎麻纱强伸性能变化规律的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原料
        2.2.2 实验设备与仪器
        2.2.3 实验方案
        2.2.4 不同温度下苎麻纱力学性能的测试
        2.2.5 不同湿度下苎麻纱力学性能的测试
        2.2.6 浸湿后在不同温度下的力学性能测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温度对苎麻纱强伸性能的影响
        2.3.2 湿度对苎麻纱强伸性能的影响
        2.3.3 浸湿后不同温度对苎麻纱强伸性能的影响
    2.4 本章小结
3 横机试织
    3.1 引言
    3.2 织造部分
        3.2.1 原料
        3.2.2 设备与仪器
        3.2.3 织造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3.1 常温常湿编织
        3.3.2 温度对编织效率与编织质量的影响
        3.3.3 含水率对编织效率与编织质量的影响
        3.3.4 不同温度下浸湿对编织效率与编织质量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4 喷雾状态下的横机编织
    4.1 引言
    4.2 织造部分
        4.2.1 原料
        4.2.2 设备与仪器
        4.2.3 织造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3.1 喷雾对编织效率的影响
        4.3.2 喷雾对编织质量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全文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9)圣麻纤维/棉混纺针织产品开发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圣麻纤维概述
    1.2 国内外圣麻纤维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2.1 国内外圣麻纤维的研究现状
        1.2.2 圣麻研究中目前存在的问题
    1.3 与本课题研究内容有关的研究状况
    1.4 圣麻发展前景
    1.5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和目的
        1.5.1 本课题研究内容
        1.5.2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创新点
第二章 圣麻/棉混纺纱的纺制及成纱性能研究
    2.1 纺纱方法及工艺流程设计
        2.1.1 纺纱方法
        2.1.2 纺纱工艺流程设计
    2.2 纺纱所用原料规格及纱线规格
        2.2.1 纤维规格
        2.2.2 纱线规格
    2.3 实验项目
        2.3.1 纱线断裂强度测试
        2.3.2 纱线弹性测试
        2.3.3 纱线条干CV值测试
        2.3.4 纱线毛羽测试
    2.4 圣麻纯纺纱强度与捻系数之间的关系
    2.5 圣麻/棉混纺纱的性能与圣麻混纺比之间的关系
        2.5.1 圣麻/棉混纺纱强伸性与混纺比之间的关系
        2.5.2 圣麻/棉混纺纱弹性与圣麻混纺比之间的关系
        2.5.3 圣麻/棉混纺纱条干与圣麻混纺比的关系
        2.5.4 圣麻/棉混纺纱毛羽与圣麻混纺比的关系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圣麻/棉混纺针织物的编织及性能研究
    3.1 圣麻/棉混纺纬编针织物的编织
    3.2 针织坯布的前处理定型方式
    3.3 坯布前处理定型
    3.4 圣麻/棉混纺针织物性能研究
        3.4.1 针织物规格参数测试及结果
        3.4.2 圣麻/棉混纺针织物保温性测试及结果分析
        3.4.3 圣麻/棉混纺针织物毛细效应测试及结果分析
        3.4.4 圣麻/棉混纺针织物透湿性测试及结果分析
        3.4.5 圣麻/棉混纺针织物透气性测试及结果分析
        3.4.6 圣麻/棉混纺针织物顶破强力测试及结果分析
        3.4.7 圣麻/棉混纺针织物抗弯长度与悬垂性测试及结果分析
        3.4.8 圣麻/棉混纺针织物保湿性测试及结果分析
        3.4.9 圣麻/棉混纺针织物拉伸性能测试及结果分析
        3.4.10 圣麻/棉混纺针织物耐磨性能测试及结果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圣麻/棉混纺针织物服用性能的灰色近优综合评价
    4.1 常用评价方法介绍
    4.2 灰色近优综合评价理论
    4.3 圣麻/棉针织物服用性综合评价
        4.3.1.高温环境下圣麻/棉混纺针织物服用性能综合评价
        4.3.2.低温环境下圣麻/棉混纺针织物服用性能综合评价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后整理加工条件对圣麻针织物性能的影响
    5.1 试样的准备及后整理加工条件
        5.1.1 织物后整理目的及本课题研究方案
        5.1.2 纯圣麻针织物的碱处理
        5.1.3 纯圣麻针织物的热定型处理
        5.1.4 处理后试样分类编号
    5.2 纯圣麻针织物后处理性能研究
        5.2.1 后处理针织物规格
        5.2.2 后处理针织物保温性测试比较
        5.2.3 后处理针织物毛细效应的测试比较
        5.2.4 后处理纯圣麻针织物保湿性的测试
        5.2.5 后处理针织物顶破强力的测试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圣麻/棉混纺针织物防螨性能研究
    6.1 螨及其危害性
    6.2 织物防螨迫切性
    6.3 防螨性能测试及分析
        6.3.1 防螨有效性的测试及结果分析
        6.3.2 后整理对针织物防螨效果影响测试及结果分析
        6.3.3 防螨效果耐久性测试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10)再生竹纤维结构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提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竹纤维的研究现状
    1.3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和主要内容
第二章 再生竹纤维基本结构和性能
    2.1 再生竹纤维的基本结构
    2.2 再生竹纤维的热学性能
    2.3 再生竹纤维力学性能
    2.4 再生竹纤维表面性能
    2.5 再生竹纤维吸放湿性能的研究
    2.6 再生竹纤维在 NaOH 溶液中膨胀规律的研究
    2.7 再生竹纤维其它物理性能
    2.8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碱处理对再生竹纤维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3.1 实验材料和方法
    3.2 结果与讨论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热处理对再生竹纤维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4.1 实验材料和方法
    4.2 结果与讨论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发表和待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四、热处理对Tencel纱线强伸性能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低熔点氨纶棉包芯纱弹力机织物研究[D]. 聂卫娟. 江南大学, 2021
  • [2]退浆工艺对异形截面纤维织物芯吸效应的影响[D]. 张琳. 西安工程大学, 2019(02)
  • [3]三轴系非等汇聚点高弹导电复合纱的成形与表征及应用[D]. 王勇. 东华大学, 2019(10)
  • [4]基于环保型再生聚酯纤维的吸湿速干纺织品研究与开发[D]. 刘昀庭. 浙江理工大学, 2015(07)
  • [5]热处理对改性聚酯纤维及织物结构性能的影响[D]. 武宁宁. 东华大学, 2014(06)
  • [6]Outlast纤维混纺纱线及针织产品性能研究[D]. 孙德斌. 青岛大学, 2013(S1)
  • [7]后整理加工条件对牛奶蛋白纤维及产品性能的影响[D]. 杨琳. 青岛大学, 2013(S1)
  • [8]苎麻纱在纬编机上的高效编织工艺研究[D]. 耿成成. 武汉纺织大学, 2012(10)
  • [9]圣麻纤维/棉混纺针织产品开发及性能研究[D]. 刘涛. 青岛大学, 2010(03)
  • [10]再生竹纤维结构与性能研究[D]. 顾俊晶. 苏州大学, 2009(09)

标签:;  ;  ;  ;  ;  

热处理对天丝纱线拉伸性能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