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与时俱进,改革大学英语教学——哈工大英语教改介绍(论文文献综述)
郑小凤[1](2021)在《制度视角下我国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西部地区作为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欠发达地区,影响了整个区域的教育,包括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发展高等教育,当以人才为本。体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部分,理应重视体育人才。以往对于高校体育人才的研究,更多关注的是体育教师应该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如今转换一下视角,研究国家和学校能为西部高校体育教师提供什么样的环境,提供什么样的条件,激励体育教师潜心教学、科学研究,激发教师主动性和敬业精神,真正实现“以教师为本”。而制度与体育教师职业发展高度相关,制度是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方向标”,引导教师价值和行为选择。正是基于此,从制度视角研究西部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以体育学科发展的角度,考虑体育教师的职业要求和工作性质,制定有利于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职称晋升制度、绩效考核制度、薪酬分配制度、激励制度、培训制度等,以期为西部地区高校制度更新和改进提供借鉴。本研究通过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比较研究法、数理统计法对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进行研究。研究内容包括:(1)梳理建国后国家及各省颁布的影响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宏观制度。根据制度对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产生的影响,结合建国后我国政治环境变化、经济社会发展、教育战略调整等,将制度的演变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了解每一个阶段的主要制度,掌握当下的政策热点,预测未来的制度走向,为西部地区体育教师职业发展提供政策依据。(2)通过问卷调查对我国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进行实证研究,获得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现实状况,呈现的主要特点以及与职业发展有关的潜在联系。具体运用因子分析、方差分析以及结构方程和回归分析等方法对理论模型和研究假设进行验证,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建议。(3)通过访谈法获得西部地区13所高校的学校制度以及专家观点,具体详细了解每所学校与体育教师职业发展密切相关的制度,制度实行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研究结论如下:(1)新中国成立以后,学校重视体育教学,课程内容设置以运动项目为主,大学体育教师的培养注重“运动专项化”。制度高度统一化,初步建立了对所有教师一视同仁的培训进修、任职制度、考核制度、晋升制度、薪酬制度等。文革结束以后,各体育院系、师范院校采取各种手段,培养体育人才;考核制度进入量化考核阶段;职称晋升制度得到恢复;薪酬制度进行了多次改革;推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20世纪90年代,高校体育教师进修培训网络体系基本建成;薪酬制度不断完善;考核制度进入分类探索时期;职称评审权下放,制度改革进入新的时期。(2)通过问卷调查,获得描述性统计结果。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和方差分析发现,人口特征变量性别、年龄、学历、年收入、执教时间,以及学校特征变量学校地理位置、省份、招生体育专业研究生、分类考核、分类职称评定在职业发展某个或某些维度存在显着性差异。通过回归分析发现,某些变量和维度对教学发展、科研发展、职称职务提升、薪资增长产生正向直接影响。探索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学校制度对职业发展的解释力度达到0.346,并探索建立调节效应模型。(3)通过微观研究发现部分高校存在评职称难的问题,各高校职称晋升制度有差别,评定方式也各有特色。通过对13所高校的对比分析发现,职称评审中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制定评定职称必备条件和任选条件;另一类是量化打分。在职称评定中,多数高校已经进行分类评定,有的高校将学历作为限制条件,影响体育教师评职称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是否将比赛成绩纳入其中,而各高校的规定各不相同,没有突出体育教师的特殊性。绩效考核突出量化标准,每所学校的年度考核制度不太一样,但都是侧重教学、科研的考核,教学占的比重更大。学校进修与培训制度明确,考核制度不太全面,教学、竞赛训练方面的奖励不足,薪酬制度满意度较低。根据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国家政策引领是西部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根本路径;高校制度是促进西部地区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有效保障;提高自身认识是促进西部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内部动力。
刘诗含[2](2021)在《黑龙江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实效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罗远梅[3](2020)在《提升初中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设计与实证研究》文中指出阅读作为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方式之一,对学生的成长起着关键性作用,获得世界各国的重视。并且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新中考高考加重了语文阅读的比重,可知在信息化时代个人阅读能力是多么地重要。可是现有的语文教学在提升学生阅读能力方面还有所欠缺,这就需要探索出一套信息化环境中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来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而随着“互联网+教育”的推进,混合式教学契合了社会发展的需求,使得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学习方式、学习资源等方面有了更多的选择。目前,混合式教学在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企业培训中的应用已渐趋成熟,于是,笔者借鉴前人经验,提出了在初中阅读教学中利用智慧课堂场景进行混合式教学的实验研究,以期提高初中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本研究首先通过文献研究法爬梳了语文阅读能力与国内外混合式教学的相关研究现状,在这些已有的文献研究基础上,以知识建构学习理论、联通主义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和学习金字塔理论为指导,并借助实习学校已有的智慧课堂场景,基于尚景学习系统平台构建了提升初中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多元互融混合式教学模式,并详细介绍了该模式的前期分析、学习体验设计和学习评价三个模块,以好按需选取适宜的语文阅读教学内容进行实践。再次,在实习学校初中部选定一个班为实验班,开展语文阅读教学的混合式教学实践,选定另一个班为对照班,仍然采用传统的授课方式进行教学,从阅读能力下阶的三个维度上进行阅读理解的前后测试,并结合问卷调查、访谈等过程性评价方式以检验研究假设。最后,针对实验研究收集来的数据,采用SPSS和EXCLE数据软件进行相关处理,得出研究结果。研究表明,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采用基于尚景学习系统多元互融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确实能够提升初中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激发强烈的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升高品位的阅读品质;也有利于学生高阶思维的发展,实现以深度阅读为导向的学习;更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同时,针对此次混合式教学实践存在的教学模式还不够完善、教师监督还不到位等问题,本研究也提出了相关建设性意见或建议,以为后续的混合式教学在K-12教育阶段的实践提供借鉴和参考。
李明珠[4](2020)在《A留学培训机构营销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周绪义[5](2018)在《外语院校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研究 ——以四川外国语大学为例》文中认为本研究在全面分析和梳理国内外有关外语院校通识教育课程文献的基础上,根据外语院校的办学定位及人才培养目标,建构符合外语人才发展需求的通识教育课程。首先,本研究通过对我国具有代表性的7所外语院校的通识教育课程现状进行文本分析,并与综合性大学和理工类院校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特征进行比较研究,梳理出外语院校通识教育设置的特征。其次,以四川外国语大学现行的通识教育课程为例,通过文献研究法和调查研究法获得详实的课程建设的相关数据,结合个性与共性的特征,分析外语院校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问题及原因,最后针对性地提出课程建构的策略。结合已有的相关研究结论及本研究对外语院校的调查结果发现,外语院校通识教育课程设置在课程目标、课程原则、课程体系及课程实施各方面有其独到的特色与优势。因此,外语院校通识教育课程设置应该坚持发挥外语院校专业特色,保持其独特性,课程的建设要立足于外语院校自身的发展和学生的发展需要。本研究结合以上论证结果,提出外语院校通识教育课程构架包括通识必修课和通识选修课,其中在通识必修课模块中增设数理类课程,并将通识选修课程细分为中国传统文化与历史传承、哲学智慧与批判性思维、审美情趣与艺术鉴赏、实用性素养与技能和社会研究与科学精神六个模块。虽然本研究目前所构建的课程框架还存在不足,但仍然希望能促进外语院校通识教育课程构建的不断完善。
朱耀顺[6](2016)在《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国际合作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提升中国高等教育质量,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合作,提升国家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是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提高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的重要举措。参照2016年4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若干意见》,无论是出国留学服务体系的完善,来华留学质量的提高,涉外办学效益的提升,双边多边教育合作广度和深度的拓展,还是参与国际教育机制制定能力的提升,中国高等教育对外开放工作仍然是任重道远。这为本研究提出了问题。在“一带一路”战略推进背景下,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合作日益密切。相对来说,中国与东盟的高等教育国际合作,特别是合作机制构建,已经严重滞后于经济合作及其机制的构建,已经无法满足中国和东盟各国的社会经济发展需求。这正是本文研究的背景。论文的第一章,从国际关系主流理论(现实主义、自由主义、建构主义)和全球治理理论的视野对国际机制理论进行了简洁的梳理,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高等教育国际合作机制形成的条件和动因;尝试性地从现实主义、自由主义和建构主义国际关系理论视角,分析了高等教育际合作机制的构成要素、特征、功能、主要内容及发展趋势,也界定了高等教育国际合作机制的概念。文章认为,在权力、制度、认知等多种理念的复合影响下,高等教育国际合作机制得以成型并呈现出多种特征,具备丰富内容和多种功能,其构成要素也应包括权力、制度和认知等要素,而不是权力或其它单一的因素能决定的。本章还分析了作为单一国家的美国“由内向外”的国际合作机制及运行成效,以及作为区域性组织的欧盟在构建成员国之间和与区域外高等教育国际合作机制方面的经验,以期为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国际合作机制的构建提取其有效成分。论文第二章的研究表明,虽然中国与东盟在高等教育合作的规模、形式、教学、科研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语言体系不一致、学历教育缺乏吸引力和合作不够深入等等问题。而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合作机制的不健全或缺失是主要原因之一。现存于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诸多双边和多边合作机制(如中国—东盟地区论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10+1”对话等),为构建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国际合作机制提供了良好的机制背景。中国—东盟教育周、中国—东盟教育培训联盟、红河流域大学校长论坛等具有国际机制特征的安排,即诞生于这一背景之下。在上述诸多机制的推动之下,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高等教育国际合作取得重大进展,这充分说明国际机制在推动国际合作中的重要性。然而,除不具影响力的高校之间的协议或备忘录之外,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合作的机制性安排仍然不系统、不健全、不丰富、甚至不具有专门针对高等教育的整体机制性安排等问题。无论在合作实践还是在合作机制本身的建设中,这些情况不但反映在国家层面上,也反映在与东盟高等教育合作最活跃的省份云南和贵州的地方层面上。高等教育国际合作机制的建设,已是迫在眉睫的事情。以上是论文第三章的主要内容。论文的第四章是本文对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国际合作机制构建的初步尝试,这也是本文的点睛之笔。本章在分析构建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国际合作机制的必要性和意义、积极的和消积的影响因素、中国和东盟双方的各自预期和共同预期的基础上,在第一章设定的具初步理论性的高等教育国际合作机制的指导下,结合欧美建立国际合作机制的有益经验,针对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合作中的问题和合作的机制性安排方面的问题,初步提出了构建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国际合作机制的总体规划、定位、原则、规范、内容及形式的设想以及完善“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等现行机制性安排的思考;同时提出构建合作机制的支撑条件,包括创新高等教育国际合作的管理、“由内向外”制定激励政策、设立中国—东盟高等教育机构、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合作专项基金和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共同体等政策建议。在总体回顾文章概要及总结研究发现之后,本文的结论部分对高等教育国际合作机制和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合作机制的建设做了简略的展望。
林祎珊[7](2016)在《南方科技大学治理结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新中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等教育取得了显着成就,为我国经济、文化、政治的发展与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优秀人才,但国内大学与世界一流大学相比仍有差距,“钱学森之问”一直考问着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深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南方科技大学是深圳市政府以新机制、新思维创建的一所高起点、高定位的大学,它的诞生顺应了国家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大势,作为中国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验田,南科大承载着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大使命。本篇论文以探讨南方科技大学治理结构改革为重点,通过对南方科技大学改革的过程梳理,展现朱清时校长及陈十一校长时期南方科技大学在高教改革上的探索与发展方向。本文的核心内容是南方科技大学外部治理结构与内部治理结构这两大部分,通过对内外部治理结构改革具体措施的分析探究,一方面突显南科大改革的独特性与创新点,为我国高校在治理结构改革提供借鉴,另一方面,南方科技大学改革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与挫折也展现了中国高等教育改革道路的举步维艰,值得我们省思。本文最后结合南方科技大学改革模式的独特性与创新之处,为中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探索以及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有益的意见。
刘冬岩[8](2016)在《哈工大(威海)经管类本科双学位培养质量优化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社会及科技的发展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双学位人才培养模式得到社会的认可。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大学生数量随之增多,很多学生为了增加就业筹码或继续深造选择辅修双学位,因而给高等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也带来新的难题。双学位培养质量是人才培养的核心工作,更需要不断地提高与完善。双学位培养质量相关的研究促进本科教育事业的传承与创新,并且培养更多优秀的具有不同学科背景的复合型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经管类双学位培养质量为研究重点,以文献研究法对双学位人才培养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经管类双学位的现状,介绍经管类双学位如何发挥理工类学科和经管类学科融合的特点,利用经管类双学位的先进办学模式,为社会输送更多的复合型人才。并通过分析高等教育理论和特色质量观理论对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分析出经管类双学位培养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再运用调查分析法对经管类双学位培养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研究。总结出培养质量的四大类受控因素:教学主体因素、教学过程因素、教学条件因素、教学环境因素。针对四大类因素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是如何影响和制约着培养质量的问题,进行双学位培养质量影响因素调查研究。以调查问卷的方法进行数据采集,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根据影响因素的影响度,提出了提高经管类双学位培养质量的途径。通过提高四大类因素的质量从而优化培养质量,制定科学的优化方案,通过采取多元化教学方式、融入创新创业教育、加强学生指导、促进学风建设等办法,切实地提高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经管类双学位培养质量,并有步骤地持续改进。
宋平,甄良,丁雪梅[9](2015)在《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生培养两年制改革与实践》文中研究指明结合哈尔滨工业大学两年制硕士生培养工作的实践,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优化课程设置体系,更新课程教学内容,强化教育过程管理等方面,探讨了保证两年制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举措。
段德罡[10](2015)在《我国城乡规划专业基础教学的研究与探索 ——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进入21世纪,随着社会经济的转型,城市规划学科、专业发生巨变。2006年新版《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宣告了“城市规划正在由技术手段走向公共政策”;2008年《城乡规划法》揭示了“城乡由二元结构走向城乡一体”;2011年一级学科设置,改变城乡规划与建筑学的学科从属关系;2012年专业名称被调整为“城乡规划专业”;2013年,新版《高等学校城乡规划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出台……同时,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速,2011年我国城镇化水平超过了50%进入了“城市时代”;一直以来对“土地财政”的依赖催生大量低质低效的城市空间,导致了严重的城市及环境问题,十八大明确提出“新型城镇化”,2013年中央城镇化会议明确提出城市规划与建设走进“存量时代”;……在城乡规划学科迅猛发展、城乡建设事业面临转型的历史时期,城规专业到底该如何展开专业教育?特别是工科院校一直以来与建筑学同平台展开的专业基础教学该如何顺应时代的发展,成为了城乡规划学界、教育界将持续讨论的课题。本文针对我国城乡规划专业教育中存在及面临的问题,首先研究了“城市”与“乡村”的本质,指出二者存在的意义是提供了“人”的生活场所,而城乡的区别在于二者承载了不一样的生活方式。其次研究了“城乡规划”的实质,明确了城乡规划首先是一个以“人”和“人的生活”为服务对象、以城乡空间为工作对象、在科学预测的前提下制定目标及行动计划的职业,围绕着对该工作领域的研究形成了城乡规划学科,发展了城乡规划专业教育。进而基于大学教育本质的研究,指出城乡规划专业教育要立足于“人”的培养,做到“育人”与“育才”并重。最后,文章以工科背景的西建大教改实践为例,探讨了在各种现实因素制约下城乡规划专业基础教学体系的建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环节等内容,进行了将规划思维教学贯穿专业教学始终的尝试,并以规划设计基础课为主线探讨了专业基础教学如何回应教育的本质、把握学科发展趋势及满足城乡建设事业发展对专业人才培育的要求。本研究的意义在于推动了我国城乡规划专业基础教育如何适应学科发展的探讨,促进了多年来依托于建筑学展开的专业基础教学逐步回归城乡规划学科站点;同时也在当前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功利化的大背景下进行了回归大学教育本质的探索。针对新时期我国城乡建设事业的发展、行业分工细化的新形势,提出专业基础教学在确保基本专业素质培养的前提下无须统一标准,各校应致力于建构符合社会需求、各具特色的专业基础教学模式。
二、与时俱进,改革大学英语教学——哈工大英语教改介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与时俱进,改革大学英语教学——哈工大英语教改介绍(论文提纲范文)
(1)制度视角下我国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家宏观制度相继出台 |
1.1.2 西部大开发重新受到重视 |
1.1.3 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不可或缺 |
1.1.4 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需要成长 |
1.1.5 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新旧问题叠加 |
1.2 问题的提出 |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思路 |
1.5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6 论文的创新点 |
1.7 论文的局限 |
2 文献综述 |
2.1 国内外高校教师职业发展研究 |
2.1.1 高校教师职业发展阶段划分 |
2.1.2 有关高校教师职业发展的制度研究 |
2.2 国内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研究 |
2.2.1 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2.2.2 有关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制度研究 |
2.3 职业发展及其相关变量测量的研究综述 |
2.4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
3 研究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调查法 |
3.2.3 比较研究法 |
3.2.4 数理统计法 |
3.3 基本理论与研究假设 |
3.3.1 基本概念 |
3.3.2 基本理论 |
3.3.3 研究假设 |
3.4 相关量表的修订与测量 |
3.4.1 量表修订 |
3.4.2 变量测量 |
3.4.3 量表评价 |
4 建国后基于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宏观制度梳理 |
4.1 初创与曲折发展阶段(1949—1977 年) |
4.1.1 初创阶段 |
4.1.2 曲折发展阶段 |
4.2 恢复发展阶段(1978—1991) |
4.2.1 进修培训制度 |
4.2.2 考核制度 |
4.2.3 职称晋升制度 |
4.2.4 薪酬制度 |
4.2.5 聘任制度 |
4.3 探索改革阶段(1992—2019) |
4.3.1 宏观制度分析 |
4.3.2 影响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制度 |
4.3.3 有关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制度 |
4.4 结果分析 |
4.4.1 前两个阶段制度呈现的特点 |
4.4.2 有关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制度 |
4.4.3 影响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制度 |
5 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现状与模型构建 |
5.1 数据质量评价 |
5.1.1 正式问卷量表的信度分析 |
5.1.2 验证性因子分析 |
5.2 描述性统计分析 |
5.3 人口特征的差异性分析 |
5.4 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相关分析 |
5.5 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模型构建 |
5.6 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假设验证 |
5.7 调节效应模型构建 |
5.8 分析讨论 |
5.8.1 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整体情况 |
5.8.2 西部地区高校制度执行情况分析 |
5.8.3 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称结构分析 |
5.8.4 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教学工作量统计分析 |
5.8.5 人口特征变量对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和学校制度的评价 |
5.8.6 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和学校制度的关系验证 |
5.8.7 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
6 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微观探析 |
6.1 职称晋升制度比较 |
6.1.1 职称情况 |
6.1.2 学术成果 |
6.1.3 职称晋升人数比较 |
6.1.4 职称晋升方式比较 |
6.2 绩效考核制度比较 |
6.3 培训与进修制度比较 |
6.4 奖励制度比较 |
6.5 薪酬制度比较 |
6.6 结果分析 |
6.6.1 职称晋升制度各不相同 |
6.6.2 职称晋升受限 |
6.6.3 绩效考核方式多样化 |
6.6.4 体育教师工作量量化不足 |
6.6.5 高校支持进修与培训 |
6.6.6 明确的奖励制度 |
6.6.7 奖励“一刀切” |
6.6.8 薪酬偏低 |
7 我国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
7.1 国家政策引领是西部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根本路径 |
7.1.1 国家给与西部地区政策支持 |
7.1.2 国家制度突出“以教师为本” |
7.1.3 国家进行有效的监督 |
7.2 学校制度是西部地区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有效保障 |
7.2.1 激励高校制度创新 |
7.2.2 完善绩效考核制度 |
7.2.3 制定合理的晋升制度 |
7.2.4 合理运用激励制度 |
7.2.5 完善薪酬制度 |
7.2.6 突出体育学科的学科差异 |
7.2.7 注重制度公平 |
7.3 提高自身认识是促进西部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内部动力 |
7.3.1 正视体育教学与科研的问题 |
7.3.2 积极引导体育教师树立正确的发展意识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初始量表 |
附录2:调查问卷 |
附录3:正式量表 |
附录4:访谈提纲 |
附录5:项目分析 |
附录6:H大学职称评审分值表 |
附录7:博士在读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致谢 |
(3)提升初中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设计与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阅读能力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
1.1.2 初中生语文阅读能力现状需求 |
1.1.3 信息时代的教育变革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语文阅读能力研究现状 |
1.2.2 混合式教学研究现状 |
1.2.3 混合式教学运用于语文学科阅读教学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2.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语文阅读教学 |
2.1.2 语文阅读能力 |
2.1.3 混合式教学 |
2.2 理论基础 |
2.2.1 知识建构理论 |
2.2.2 学习金字塔理论 |
2.2.3 联通主义学习理论 |
2.2.4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
3 提升初中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与实践 |
3.1 单一教学模式与混合式教学模式比较 |
3.2 现有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混合类型 |
3.2.1 教学理论的混合 |
3.2.2 教学资源的混合 |
3.2.3 教学环境的混合 |
3.2.4 教学方式的混合 |
3.2.5 评价方式的混合 |
3.3 提升初中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 |
3.3.1 前期分析 |
3.3.2 学习体验设计 |
3.3.3 教学评价设计 |
3.4 提升初中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混合式教学实践 |
3.5 教学活动具体实施过程—以人教版九年级(上)《智取生辰纲》为例 |
4 提升初中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实验设计与实施 |
4.1 实验设计 |
4.1.1 实验目的 |
4.1.2 实验假设 |
4.1.3 实验变量 |
4.1.4 实验对象 |
4.1.5 实验内容 |
4.1.6 实验方法 |
4.1.7 实验数据收集 |
4.2 实验过程 |
4.2.1 实验前期阶段 |
4.2.2 实验中期阶段 |
4.2.3 实验后期阶段 |
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3.1 调查问卷分析 |
4.3.2 学生测试成绩分析 |
4.3.3 访谈内容分析 |
5 总结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不足 |
5.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附录5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5)外语院校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研究 ——以四川外国语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大学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特征 |
(一)综合性大学的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特征 |
1.综合性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目标设置比较分析 |
2.综合性大学通识教育课程设置原则比较分析 |
3.综合性大学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框架比较分析 |
4.综合性大学通识教育课程实施比较分析 |
(二)理工类院校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特征 |
1.理工类院校通识教育课程目标设置比较分析 |
2.理工类院校通识教育课程设置原则比较分析 |
3.理工类院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框架比较分析 |
4.理工类院校通识教育课程实施比较分析 |
(三)外语院校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特征 |
1.外语院校通识教育课程目标设置比较分析 |
2.外语院校通识教育课程设置原则比较分析 |
3.外语院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框架比较分析 |
4.外语院校通识教育课程实施比较分析 |
二、外语院校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现状分析 |
(一)四川外国语大学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现状 |
1.通识教育课程的目标设置 |
2.通识教育课程的设置原则 |
3.通识教育课程的体系框架 |
4.通识教育课程的实施现状 |
(二)外语院校通识教育课程设置问题及分析 |
1.课程目标设置重理论 |
2.课程设置原则不均衡 |
3.课程体系框架偏笼统 |
4.课程实施系统性不强 |
三、外语院校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实践策略 |
(一)课程目标设置个性化 |
(二)课程设置原则均衡化 |
(三)课程体系框架合理化 |
(四)课程实施系统化 |
四、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A |
附件B |
(6)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国际合作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
(二) 意义 |
二、主要研究内容 |
(一) 国际关系视野下高等教育国际合作机制的理论 |
(二) 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国际合作现状及合作机制 |
(三) 构建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国际合作机制的思考和措施 |
三、文献综述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境)外研究现状 |
四、主要创新点 |
五、研究方法 |
(一) 研究方法 |
(二) 研究思路 |
第一章 国际关系理论视野下的高等教育国际合作机制 |
第一节 国际机制理论概述 |
一、现实主义视野 |
二、自由主义视野 |
三、建构主义视野 |
四、全球治理视野 |
第二节 高等教育国际合作机制探析 |
一、高等教育国际合作机制形成的条件与动因 |
二、高等教育国际合作机制的概念 |
三、机制的特征与功能 |
四、高等教育国际合作机制的主要内容 |
五、高等教育国际合作机制的发展趋势 |
第三节 欧美国家高等教育国际合作机制的经验 |
一、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合作机制的经验 |
二、欧盟高等教育国际合作机制的经验 |
第四节 构建合作机制的理论框架 |
一、中国—东盟高度教育合作机制的基本维度和基本问题 |
二、构成要素及研究对象 |
三、研究范围 |
第二章 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国际合作的背景、现状与问题 |
第一节 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合作的背景 |
一、中国—东盟关系概况 |
二、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合作概况 |
三、东盟高等教育国际合作概况 |
第二节 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国际合作的现状 |
一、规模不断扩大 |
二、合作形式不断创新 |
三、语言教学重视度不断凸显 |
四、联合科研不断加强 |
五、合作信息化建设不断加快 |
第三节 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国际合作中的问题 |
一、课程设置不够系统和有效 |
二、教学质量的保障制度不完善 |
三、教学合作管理不够完善 |
四、其他背景性问题的影响 |
第三章 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合作的机制背景及现状 |
第一节 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国际合作的机制背景 |
一、中国与东盟地区论坛 |
二、中国与东盟共同体 |
三、东盟—中日韩合作机制 |
四、中国—东盟博览会 |
五、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
六、中国—东盟国际合作机制的特征 |
第二节 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国际合作机制的现状与问题 |
一、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多边合作机制分析 |
二、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双边合作机制分析 |
三、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合作机制的问题 |
第三节 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合作中的云南 |
一、云南与东盟高等教育国际合作概况 |
二、云南与东盟国家高等教育国际合作分析 |
三、云南与东盟国家高等教育国际合作中的问题 |
第四章 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国际合作机制的构建 |
第一节 构建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国际合作机制的必要性和意义 |
一、构建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合作机制的必要性 |
二、构建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合作机制的意义 |
第二节 影响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国际合作机制构建的因素 |
一、构建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国际合作机制的积极因素 |
二、构建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国际合作机制的消极因素 |
第三节 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国际合作机制构建的共同预期 |
一、中国的合作预期 |
二、东盟的合作预期 |
三、双方的共同预期 |
第四节 构建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国际合作机制的思考 |
一、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国际合作机制的总体规划和定位 |
二、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国际合作机制的基本原则和规范 |
三、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国际合作机制的完善 |
四、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国际合作机制的形式与内容 |
第五节 构建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国际合作机制的措施 |
一、成立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国际合作专门机构 |
二、设立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国际合作委员会 |
三、创新地方高等教育国际合作管理机制 |
四、签订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国际合作机制框架协议 |
五、主动制定外向型高等教育国际合作政策 |
六、建立中国—东盟大学联盟组织 |
七、规范留学中介管理和加强涉外培训 |
八、设立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合作基金 |
九、构建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共同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南方科技大学治理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五节 概念界定 |
第二章 南方科技大学的创建与发展 |
第一节 南方科技大学的筹建时期 |
第二节 南方科技大学的“朱清时时代” |
第三节 南方科技大学的“陈十一时代” |
第三章 南方科技大学的外部治理结构 |
第一节 政府与高校 |
第二节 社会与市场 |
第四章 南方科技大学内部治理结构 |
第一节 最高决策机构——理事会 |
第二节 学校内部管理组织 |
第三节 学术组织框架与结构 |
第五章 南方科技大学治理结构改革特色与反思 |
第一节 治理结构改革中的特色 |
第二节 南方科技大学改革过程中的反思 |
第六章 结论与思考 |
第一节 对南方科技大学改革模式是否可复制的思考 |
第二节 南方科技大学改革的可借鉴之处 |
第三节 南方科技大学改革探索的独特性 |
第四节 本文创新之处与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1:南方科技大学筹备办公室副主任韩蔚访谈稿 |
附录 2:学生及家长访谈问题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后记 |
(8)哈工大(威海)经管类本科双学位培养质量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2 研究的技术路线及方法 |
第2章 哈工大(威海)经管类双学位现状及培养质量相关理论分析 |
2.1 经管类双学位发展现状 |
2.1.1 经管类双学位的历史发展过程 |
2.1.2 经管类双学位培养概况 |
2.1.3 经管类双学位培养管理现状 |
2.2 经管类双学位的特点 |
2.2.1 学校背景优势 |
2.2.2 学科互补融合 |
2.2.3 授课形式改变 |
2.3 经管类双学位培养质量的理论分析 |
2.3.1 经管类双学位培养质量的内涵 |
2.3.2 高等教育理论中对人才培养质量的基本要求 |
2.3.3 特色质量观对经管类双学位培养质量的导向 |
2.3.4 经管类双学位培养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调查分析的哈工大(威海)经管类双学位培养质量影响因素研究 |
3.1 经管类双学位培养质量影响因素问卷调查 |
3.1.1 确定主要核心指标 |
3.1.2 调查问卷设计 |
3.1.3 调查问卷发放与回收 |
3.2 调查问卷信度与效度分析 |
3.2.1 信度检验 |
3.2.2 效度检验 |
3.3 调查结果统计分析 |
3.3.1 样本描述性统计分析 |
3.3.2 一级影响因素调查结果统计和分析 |
3.3.3 二级影响因素调查结果统计和分析 |
3.4 影响培养质量的核心因素 |
3.4.1 教学主体因素 |
3.4.2 教学过程因素 |
3.4.3 教学条件因素 |
3.4.4 教学环境因素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哈工大(威海)经管类双学位培养质量优化方案 |
4.1 经管类双学位培养质量目标定位与遵循原则 |
4.1.1 明确双学位培养质量目标 |
4.1.2 经管类双学位可遵循的原则 |
4.2 提高经管类双学位培养质量的措施 |
4.2.1 采取多元化教学方式 |
4.2.2 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双学位培养体系 |
4.2.3 引入导师制和班主任制 |
4.2.4 优化专业结构 |
4.2.5 提升教学能力和条件 |
4.2.6 建设优良学风 |
4.3 提高经管类双学位培养质量的保障措施 |
4.3.1 健全组织机构 |
4.3.2 建设教学监督制度 |
4.3.3 构建动态信息反馈 |
4.3.4 建立评价机制 |
4.4 建立经管双学位培养质量持续改进的机制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生培养两年制改革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一、修订完善培养方案 |
二、优化课程设置体系 |
三、加强课程教材建设,更新教学内容 |
四、强化两年制硕士生教育管理 |
1.采取有效措施,合理安排培养环节 |
2.科学、有效地进行课程安排 |
3.建立健全教学管理和质量监控体系 |
4.加强学位论文质量管理 |
五、两年制硕士生培养的实践效果 |
(10)我国城乡规划专业基础教学的研究与探索 ——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乡规划本质属性的转变 |
1.1.2 城乡规划学科内涵的调整 |
1.1.3 城乡建设事业的人才需求 |
1.1.4 城乡规划专业教育的困境 |
1.2 问题提出 |
1.2.1 当前我国城乡规划专业教育的现状 |
1.2.2 当前我国城规专业教育的主要问题 |
1.3 研究范围界定 |
1.4 研究现状综述 |
1.4.1 国外研究状况及趋势 |
1.4.2 国内研究状况及趋势 |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意义 |
1.6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6.1 研究内容 |
1.6.2 研究方法 |
1.7 本章小结 |
2 城市与乡村的本质研究 |
2.1 城市 |
2.1.1 定义 |
2.1.2 城市的本质 |
2.2 乡村 |
2.2.1 定义 |
2.2.2 乡村的本质 |
2.3 城乡的本质 |
2.3.1 城乡的构成要素:静态认知 |
2.3.2 城乡关系的演变:动态认知 |
2.3.3 理想的“城”与“乡” |
2.4 本章小结 |
3 城乡规划的本质研究 |
3.1 规划 |
3.2 学科层面的城乡规划 |
3.2.1 中西方城乡规划学科的发展历程 |
3.2.2 现代城乡规划学科特征及发展趋势 |
3.3 专业层面的城乡规划 |
3.3.1 中西方城乡规划专业教育的发展历程 |
3.3.2 城乡建设发展不同阶段专业教育的重点 |
3.4 城乡规划的本质 |
3.4.1 城乡规划的定义 |
3.4.2 城乡规划的本质 |
3.5 本章小结 |
4 城乡规划专业教育的本质研究 |
4.1 城乡规划人才特征 |
4.1.1 人才的特征——“树形”结构 |
4.1.2 城乡规划人才特征 |
4.2 城乡规划专业教育 |
4.2.1 大学教育本质及理念 |
4.2.2 城乡规划专业教育 |
4.3 本章小结 |
5 城乡规划专业基础教学体系研究 |
5.1 面临的主要挑战——现实环境 |
5.1.1 公共基础教育的弊端 |
5.1.2 大学教育的体制性制约 |
5.1.3 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功利性 |
5.2 基础教学的目标 |
5.2.1 大学基础教学之目标 |
5.2.2 专业基础教学之目标 |
5.3 基础教学体系构建 |
5.3.1 公共基础课 |
5.3.2 专业基础课 |
5.3.3 小结 |
5.4 教学组织与实施 |
5.4.1 教师队伍建设 |
5.4.2 教学组织方式 |
5.4.3 教学方法与手段 |
5.4.4 教学成果的评估 |
5.5 本章小结 |
6 西建大城乡规划专业基础教学的实践探索 |
6.1 城规专业基础课程设置 |
6.1.1 专业基础课程设置理念 |
6.1.2 专业基础课程板块安排 |
6.1.3 规划设计基础课程介绍 |
6.2 城规专业基础课程调整背景 |
6.2.1 新的学科内涵 |
6.2.2 新的受教育群体 |
6.3 城规专业基础课程调整再探索 |
6.3.1 课程调整方向 |
6.3.2 课程调整介绍 |
6.4 城规专业规划设计基础课程再认识 |
6.4.1“场”之认知 |
6.4.2“人”之需求 |
6.4.3 系统与要素 |
6.4.4 实现途径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讨论 |
7.1 结论与创新 |
7.2 不足与思考 |
7.2.1 研究不足 |
7.2.2 相关思考 |
后记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图录 |
表录 |
附录 1:我国城乡规划专业院校评估情况统计表 |
附录 2:转型期我国城乡规划专业基础教学典型案例 |
1 同济大学 |
2 东南大学 |
3 重庆大学 |
4 哈尔滨工业大学 |
5 天津大学 |
6 华南理工大学 |
7 南京大学 |
附录 3:西建大城规专业基础教学改革实践(2006年) |
1 西建大城规专业办学历史及专业特色 |
2 西建大城规专业基础教学改革的初衷 |
2.1 对专业办学存在问题的反思 |
2.2 对城乡建设事业发展的思考 |
2.3 对城乡规划学科发展的思考 |
2.4 对教育受众人群变化的思考 |
3 教改前后低年级设计类课程的变化 |
4 西建大城规专业教改前后教学计划表 |
5 西建大教改的效果 |
5.1 教改后学生的状态 |
5.2 教改后的社会反响 |
作者在读期间相关研究成果 |
学术论文 |
着作/教材 |
教学平台建设及教改研究课题 |
教学表彰/奖励 |
四、与时俱进,改革大学英语教学——哈工大英语教改介绍(论文参考文献)
- [1]制度视角下我国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研究[D]. 郑小凤. 上海体育学院, 2021(09)
- [2]黑龙江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实效性研究[D]. 刘诗含. 东北农业大学, 2021
- [3]提升初中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设计与实证研究[D]. 罗远梅. 贵州师范大学, 2020(06)
- [4]A留学培训机构营销策略研究[D]. 李明珠.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
- [5]外语院校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研究 ——以四川外国语大学为例[D]. 周绪义. 四川外国语大学, 2018(12)
- [6]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国际合作机制研究[D]. 朱耀顺. 云南大学, 2016(01)
- [7]南方科技大学治理结构研究[D]. 林祎珊. 暨南大学, 2016(02)
- [8]哈工大(威海)经管类本科双学位培养质量优化研究[D]. 刘冬岩.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6(02)
- [9]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生培养两年制改革与实践[J]. 宋平,甄良,丁雪梅.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5(08)
- [10]我国城乡规划专业基础教学的研究与探索 ——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为例[D]. 段德罡.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