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现代数学课堂数形结合导学模式(论文文献综述)
周颖[1](2021)在《基于混合式教学的高中生数学直观想象核心素养培养研究》文中认为高中数学课程教学改革已经如火如荼开展了几年,核心素养的概念屡屡被提及讨论,一线教师对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能力做了诸多尝试,而直观想象作为六大核心素养之一,一直以来是教学的重点,但因其抽象性和复杂性也成为教学的难点。为满足新时代对人才能力与思维的高要求,系统有效培养学生直观想象能力势在必行。笔者在仔细研读了《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版)》后,综合考虑直观想象核心素养抽象复杂的特点,试图基于高中生的直观想象素养现状和培养情况,借助信息化教学手段,提出科学有效的混合式教学培养策略,并通过三轮行动研究检验其在教学中的适用性。研究以《圆锥曲线与方程》课程内容为例,线上以自学教师通过Course Maker软件制作的教学微视频为主,线下则以小组合作学习,以问题解决为主,选择高二年级一个班开展三轮行动研究,总结出基于混合式教学模式培养高中生直观想象核心素养的有效策略,为数学教师达成直观想象素养在教学中落地提供实践参考。本论文由以下四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理论研究,包括第一、二、三章。阐述了选题的背景,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内容与方法,界定了本研究的核心概念。阐释了弗赖登塔尔的教学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认知发现学习理论以及学习共同体对本研究的启示。通过文献研究法总结了国内外在混合式教学与直观想象核心素养培养,以及基于混合式教学培养高中生直观想象能力方面的研究现状。第二部分为第四章,是现状调查。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学生直观想象水平现状进行调查,并通过前测试题检测学生在几何直观、数形结合、空间想象方面的能力。第三部分包括第五、六、七章,关于混合式教学培养高中生直观想象能力行动研究的设计、实施和效果分析。首先初步构建直观想象素养培养策略,并根据该策略开展第一轮行动研究教学,第一轮行动研究结束后,对初步构建的策略进行修改完善,并开展第二轮与第三轮行动研究,旨在总结出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培养高中生直观想象能力的有效策略。最后通过学生访谈、后测试题测试的方式对学生直观想象素养培养的效果进行分析。第四部分是第八章,研究结论与展望。得出本研究的结论以及反思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与尚待解决的问题,为后续深入研究做展望。本研究得出的结论有:第一,高中生的直观想象素养有待提高。目前高中生中超过一半的学生直观想象核心素养处在水平一即高中毕业应当达到的要求,也是高中毕业的数学学业水平考试的命题依据;只有五分之一的学生能达到水平三即基于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课程的几何直观与空间想象相关内容对直观想象核心素养的达成提出的要求,学生的直观想象素养水平有待提高。第二,在《圆锥曲线与方程》课程中实施直观想象素养培养策略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直观想象能力水平,具体表现为直观感受和表达的能力、数形结合的思想、综合构建直观模型的能力。第三,基于混合式教学培养高中生直观想象能力的有效策略,包括微视频讲解、板书点评、布置任务、展示分享、疑难解答、拓展总结、交流心得七个核心环节。
康雯[2](2021)在《TPMK视角下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初中数学教学的视频课例研究 ——以2019年广西“一师一优课”为例》文中认为我国的《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等相关文件对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数学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但从现有的相关文献来看,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数学教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论指导和实践运用部分,如何评价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初中数学教学以及如何进一步促进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深度融合还有待进一步研究。由国家部署的、教育部力推的“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在增进中小学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方面具有鲜明的典型意义和样本价值,且该活动的初衷和落脚点均在于促进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基于此,笔者以广西壮族自治区2019年度“一师一优课”平台中的初中数学优课课例为研究对象,以TPMK知识理论和SAMR模型为指导,采用课堂观察法、案例分析法等对相关课例进行分析,了解不同级别“优课”所呈现出的TPMK特征,得到以下几个方面的结论:1.不同级别优课课例呈现出的教师TPMK结构整体差异不大,但TPMK水平存在一定差异;在信息技术应用的取向上无明显差异,但在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上高级别优课更加关注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2.初中数学教师将信息技术融入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评价均未达到重塑水平,主要集中于替代和增强层次。3.高级别初中数学优课中信息技术应用更为频繁,在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相较低级别优课更高,多属于增强和修改水平,低级别初中数学优课多属于增强和替代水平。4.各级优课课例在整合技术的教学策略知识和整合技术的评价知识两大维度表现突出,在整合技术的教学策略知识维度主要表现为利用信息技术表征教学内容、处理学生错误,以及设置任务驱动等;在整合技术的评价知识维度主要利用信息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利用信息技术对学生进行评价比较少。基于以上结论,为进一步推进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的深度融合,提升教师的TPMK水平,本研究提出相关建议:1.注重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融合的目标设定,深化利用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初中数学教学的统领性观念,提升创新数学教学模式的意识。2.注重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教学内容的深度融合,更有效地发挥数学课程教学的育人功能。3.注重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教学手段和方式方法的深度融合,适应时代需求,进一步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要。4.注重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教学评价的深度融合,进行个性化评价,促进生成性教学。
黄诗坤[3](2021)在《基于5E学习环的数学实验教学模式研究 ——以初一“图形的认识”为例》文中提出2011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将课程总目标由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转变为重视数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随着《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出台,数学教育进入了信息化的新时代。许多中学数学教师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便捷性、高效性等特点,充分将其融入到课堂教学中,进行有趣的数学实验。数学实验与数学教学的深度融合既是时代发展的潮流,也是培育数学核心素养的内在要求。如何更好地在数学课堂中增加学生的基本活动经验是当今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图形的认识”隶属于初中数学教学内容四大版块中的“图形与几何”的重要的内容,也是初中平面几何的开端,如何开好平面几何的“龙头”是许多教师的“难点”。“图形与几何”内容是培养学生直观感知、直观想象、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等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但这部分内容由于画图的规范性、语言的抽象性、推理的逻辑性等特点,便成为学习的难点,难以发挥其应有的功能与作用。因此,本文试图基于5E学习环的理论指导下融入数学教学,解决几何学习的痛点,提升几何教学有效性。本研究的中心主要是根据理论研究及实践研究,探讨构造在5E学习环为理论指导下的数学实验模式与教学策略,并根据数学实验模式进行教学实验,结合问卷调查法、采访实践研究阐述研究成果。主要从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两方面进行探索:在理论研究方面,主要以文献研究法为主,理论研究为主。首先研究者概述数学实验、5E学习环的综述;其次,探讨实验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归纳教学设计的基本理念与策略;最后研究者构建基于5E学习环尝试构建数学实验教学模式:实验导言—实验目的—实验过程—实验结论—实验拓展—实验反思。总结基于5E学习环尝试构建数学实验教学模式的教学策略:以学生为主体,增强实验主体性;以问题为导向,提升实验主动性;以探究为主线,增强实验活动性;以技术为帮手,增强几实验有效性;以激励为评价,促进实验反思性;以小组为单位,加强实验分享性。在实践研究方面,主要以教学实验研究为主,课例研究为辅,构建基于5E学习环数学实验模式进行实验教学,检验该实验模式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基于5E学习环数学实验教学模式对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有积极作用,对学生学习过程(知识理解、情感态度等)具有较为积极的影响;通过调查表明,绝大多数学生对5E学习环数学实验教学模式持较为赞同的态度。
邓雅文[4](2021)在《微课应用于初中数学概念教学的实验研究 ——以“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教学为例》文中认为随着“互联网+教育”的发展,微课成为我国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源。《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要充分考虑信息技术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开发并向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使学生乐意并有可能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微课本身对信息化资源的实用性有所提升,但关于微课的应用,研究表明目前多数教师还未能有效利用,微课应用的有效性也有待实证研究。因此,探讨微课应用策略,并实证验证其有效性,成为教育信息技术领域亟待研究的课题之一。初中数学概念教学处于初中数学教学的核心地位,也是“四基”要求落实和数学素养培养的重要一环。我国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认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但传统的概念教学往往忽略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体验,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概念理解和运用效果不佳。基于此,本研究基于“四基”视角,以“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教学为例,探讨微课在初中数学概念教学中应用的策略及其有效性。研究工作主要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进行。在理论研究方面,对微课及初中数学概念教学的研究进行概述,在此基础上,分析微课应用于初中数学概念教学研究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尝试从“四基”视角探讨微课应用的三大原则:(1)应用立足点:抓好“双基”教学;(2)应用着眼点:渗透基本数学思想;(3)应用切入点:“做”中积累基本活动经验。并进一步提出微课应用的六大策略:(1)导入环节促思,激发概念探索欲望;(2)观察环节交流,积累发现活动经验;(3)猜想环节验证,直观感知概念本质;(4)证明环节展示,助力发展推理能力;(5)归纳环节小结,培养抽象概括思维;(6)应用环节巩固,强化概念理解迁移。在实践研究方面,采用教学实验与调查研究结合的方式进行研究。首先,基于“四基”视角下微课应用的原则和策略,利用已有的系列概念微课进行教学实验,其次,通过课堂观察、试卷测验及问卷调查等方式,检验微课应用策略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方式、情感态度等方面产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四基”视角下微课的应用策略不仅有助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包括在概念理解、运用方面有所提升,也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增强,学习方式和情感态度的改善,大部分学生对微课应用于教学的方式持较为乐观的态度。
张素源[5](2021)在《高效“6+1”课堂教学模式在薄弱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修订版)》指出: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教学应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应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良好的数学教育,使其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同时,课程标准还强调高中数学教师要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充分应用现代教学手段,将教会学生如何学作为教学的重心。在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通过文献阅读、独立思考、实践操作、合作交流等自主学习方式完成知识的构建,通过对知识结构的主动构建,形成对理论知识的系统认识,进而把握知识本质。同时,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勤于思考、敢于质疑。在国家大力发展基础教育的政策推动下,薄弱高中的办学条件在硬件上有了很大改善,但在教学质量上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特别地,薄弱高中的数学教师能否通过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改变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进而提升数学教育教学质量,这是薄弱高中数学学科所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而这也正是本研究的重点问题。在Z中学大力推行高效“6+1”课堂教学模式之际,通过查阅文献,笔者了解了高效“6+1”课堂模式的产生背景、内涵、特点及各个环节的实施细节。在此基础上,笔者将该模式引入到高中数学教学中,以期改变数学课堂沉闷和低效率的教学现状。围绕此目的,笔者提出以下三个问题:该课堂模式在高中数学课堂中该如何实施?高效“6+1”课堂教学模式是否契合Z中学薄弱高中的学情?新课堂模式在应用中存在哪些不足?为了解决这三个问题,笔者进行一系列研究,具体分为以下三个方面:首先,为了解决“6+1”课堂模式在数学课堂中该如何实施的问题,笔者认真研究数学概念课、数学建模课、数学习题课三种课程类型的区别和联系,并在全面分析教材和学情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课程类型,精心设计出三类课程实施案例,详细展示应用“6+1”课堂模式在不同数学课程类型中进行教学的实施细节和实施要领,为该模式在薄弱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提供参考案例。其次,为了检验“6+1”模式在薄弱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实际应用效果,笔者在自己所教的两个平行班级进行了实验研究。在实验过程中,笔者在实验班根据设计好的三类课程案例,按照“6+1”课堂模式进行授课,而在对照班则延续传统课堂模式进行教学。为了减少无关变量的干扰,实验坚持全程保密、课程内容一致、教学进度统一等原则。实验完成后,笔者从学生数学测试成绩和数学学习观两个维度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进而得出结论:“6+1”课堂教学模式在提升薄弱学校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和成绩以及数学学习兴趣方面都有着良好的应用效果。第三方面,为了探索“6+1”课堂模式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的不足,笔者针对实验对象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主要从“导学案”的使用和“6+1”课堂模式应用现状两个维度进行调查。通过统计分析调查结果,找出高效“6+1”课堂模式在薄弱高中数学教学应用中出现的问题与不足,并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本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可以为“6+1”课堂教学模式在薄弱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庹大芳[6](2020)在《基于直观想象素养培养的初中数学微课教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进入新世纪以来,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与不同领域、不同学段、不同学科的教育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而在一些地区和学校,微课因其微而精、小而活的优势,在课程融合的过程中发挥了重大的推动作用。高中数学对直观想象等核心素养要加强培养,而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要关注空间观念、几何直观等能力培养,这是一脉相承的。初中几何模块的教学要实现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跃升,需要突出直观想象等能力与素养的培养。本文的研究问题为基于直观想象素养培养的初中数学微课教学研究,以文献研究、调查研究、访谈研究为主要手段,分析并评述初中几何模块微课教学的教情和学情,建立了直观想象素养培养视角下的初中数学微课教学设计体系,阐述设计的原则、策略,内容选择以及应用路径,以几何模块的两则教学案例《相交线》《等腰三角形》为切入点,寻找存在于教与学的问题,最后得出与之相应的教学改进途径。
李区婷[7](2020)在《应用动态数学技术解决初中平面几何开放题的教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教育部《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指出,信息技术应深度融入学科教学,并创新教学模式,提升学科教学有效性。我国《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特别强调:鼓励教师和学生使用现代技术手段处理繁杂的计算、解决实际问题,以取得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探索和发现数学的规律,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数学开放题教学有助于落实《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倡导的“四能”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平面几何开放题是培养学生直观感知、直观想象、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等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但因为这些开放题具有条件的开放性、方法的多样性、结论的可变性等特点,即使学生深度参与观察、试验、猜测、类比和归纳等数学活动,也不一定顺利解答。如何提效平面几何开放题教学,仍然是数学教育研究的话题。Hawgent皓骏动态数学技术具有操作对象数学化、数学对象动态化、数学思维可视化等功能,将该技术融入平面几何开放题教学中,也许能有效改善平面几何开放题教学。本研究尝试以波利亚数学解题理论和数学多元表征学习理论为指导,探讨应用皓骏动态数学技术解决平面几何开放题的教学研究,主要包括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两个方面。在理论方面,通过文献梳理和归纳总结相结合的方法,首先,概述了平面几何、数学开放题、动态数学技术等研究的基本情况,提出研究的基本问题。然后,概述波利亚数学解题理论、数学多元表征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最后,提出应用动态数学技术解决平面几何开放题的教学策略:表征多元信息、凸显关键信息、探索多元途径、动态变式问题,对每一个策略进行详细的解释,并提供相应的应用案例说明。在实践研究方面,通过教学实验、课例研究和调查访谈相结合的方法,以三角形线段的和差倍关系的开放题为例进行教学实践,探讨如上策略对学生学习过程与结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应用动态数学技术解决平面几何开放题的教学策略对学生平面几何的学习有促进作用。具体表现在:实验班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学习效率显着高于对照班;实验班学生的认知负荷明显低于对照班的学生;与对照班相比,实验班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数学理解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积极情意的投入度等都有所提高。
梁清[8](2020)在《高中生数学课前预习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数学课改强调,教师除了给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之外,还应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是学生独立的、有计划的、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学习活动,是影响学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而数学课前预习正是自主学习的一种重要体现方式。但现在很多高中生不懂如何进行有效的数学预习,且多数教师也不太重视课前预习,认为学生只要上课听讲或让学生简单预习课本即可,缺乏对学生进行科学有效的预习指导和监督,最终无法发挥数学预习应有的作用,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为了能更好地培养高中生数学课前预习能力、提高其独立自主学习的有效性,通过设计高中数学概念课、原理课、习题课、复习课四种不同课型的课前预习案以及预习问题提纲,并分两个阶段对实验班和对照班展开教学实验。即对实验班进行数学课前预习引导和监督,从课前预习案的详细引导,到预习问题提纲的大方向引导。希望探索出符合自己的学生的预习方式,提高学生的数学课前预习能力,实现“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教学,为提高教学质量做准备。通过问卷调查和教学实验两种研究方法,对岑溪二中高二理科两个平行班展开研究,得到以下结论:(一)根据学生的问卷调查和访谈可知,学生对数学课前预习认知态度较好,多数同学均意识到预习对数学学习的重要性,认为预习有利于提高数学学习的有效性,然而多数学生的课前预习的执行力不强,积极性不高,需要教师的指导和监督。根据教师的问卷调查可知,高中数学教师都认为预习是有助于学生数学学习和提高学生自学能力,但是布置数学预习任务的教师较少,缺乏相应的预习指导和督促检查。另外,高中生数学逆商水平偏低,在数学学习中应对挫折和困难的能力不强,故预习材料的难度设计不宜太大。(二)高中生整体的数学课前预习能力处于中等水平。在实施数学课前预习活动实验后,实验班数学预习能力有所提高且实验班的后期数学成绩显着优于对照班。说明笔者探索的预习指导活动有利于学生学习数学,并提高数学成绩。(三)根据实验后的调查数据,发现大部分学生更喜欢得到详细的预习案来引导预习。整体来说,预习案更符合岑溪二中的学生的需求。
郝思齐[9](2020)在《初中数学复习类微课的优化设计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互联网+教育”这一新模式逐步渗透到数学教育领域,并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相关资源的重新优化和分配。《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注重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能有效地改变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在此背景下,数学微课因其具有针对性强、短小精悍、方便传播等特点,满足了个性化、碎片化学习的需求,成为广大教育研究者关注的热点话题。复习课不仅是数学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更是落实“四基”、培养“四能”、提升数学素养的关键一步。当前,初中阶段的数学复习课呈现出知识归纳欠缺系统性、知识迁移欠缺梯度性等亟待探讨的问题,导致课堂重负低效,学生兴趣不佳。鉴此,本研究尝试从MPCK的视角出发,以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相关章节为例,设计并优化初中数学复习类微课辅助教学,以期探讨数学微课应用的模式与策略的有效性。本研究主要从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两方面进行。在理论研究方面,首先,对初中数学微课的研究现状及复习课的教学现状进行概述。其次,在对相关研究现状深刻反思的基础之上,尝试从教学设计、技术设计两个角度探讨复习类微课的设计框架。接着,基于数学学科教学知识(MPCK)的内涵框架,分析复习类微课的MPCK特点,并最终将复习类微课的优化设计策略总结归纳为四点:MK视角——帮促完善结构、PK视角——优化组织呈现、CK视角——鼓励主动行为、TK视角——呈现动态直观。在实践研究方面,通过采用课堂实验和调查研究相结合的方式,首先,参照制定好的设计框架与优化策略,完成专题复习类微课的制作,并筛选出优秀作品作为实验阶段的素材。其次,将微课作品应用于教学实践,辅以课堂观察、问卷调查及试卷考察等研究方法,检验依据MPCK理论优化的微课对学生学习成果及情感态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基于MPCK结构分类优化过的微课不但对学生的知识理解、问题解决等结果变量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而且对学生的思维水平、学习兴趣、学习方式等过程变量也有一定的改善效果,多数学生对微课持赞同态度。
高建[10](2020)在《高中数学“教学案一体化”的编写与使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改革逐步推行的时代背景下,教学方式也必然发生变革。我国的专家学者们也基于国情厘定了核心素养的定义,即人适应信息时代和知识社会的需要,解决复杂问题和适应不可预测情境的高级能力与人性能力。这一定义中强调了人适应变化情境的能力,而人用来适应变化情境的最为基础最为直接的方法就是学习。在教学层面来看,我们的教学方式应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同时也要保证教学高收益、高效率地进行。这也就是教学方式变革中首要考虑的两个因素。本文在前人实践总结的基础上,查阅大量文献,基于自主学习理论与有效教学理论,重新对高中阶段数学学科的“教学案一体化”教学模式实施过程进行理论层面的建构,即在理论层面对高中数学“教学案一体化”编写、使用、评价的原则与方法进行讨论。力求教学模式本身能够符合有效教学的一般规律,能够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理论的建构则需要实践的检验与完善,故而笔者深入高中数学“教学案一体化”教学模式实施的课堂,对教师与学生的上课情况及学生的作业情况进行观察,进行了课例研究。并发放问卷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学生的学习心理、师生对于数学“教学案一体化”的使用现状进行了调查。而后根据调查结果的分析,找出高中数学“教学案一体化”教学模式实施之下对于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应产生哪些变化,实施过程中有着怎样的问题。最后,笔者根据调查结果,结合课堂观察的自身体会与思考,分别从内容与结构、预设与生成、共性与个性三对关系处理的角度给出高中数学“教学案一体化”编写的改进策略;按课前、课中、课后的学生学习过程分别给出高中数学“教学案一体化”使用的改进策略;从评教与评学两个层面对高中数学“教学案一体化”教学模式中的评价工作给出建议。以期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方便教师的工作。
二、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现代数学课堂数形结合导学模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现代数学课堂数形结合导学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混合式教学的高中生数学直观想象核心素养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1.核心素养在教学中落地呈必然趋势 |
2.数学直观想象能力培养的内在要求 |
3.混合式教学助力核心素养培养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意义 |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
1.研究内容 |
2.研究方法 |
二、核心概念和理论基础分析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1.混合式教学 |
2.核心素养——直观想象 |
(二)理论基础 |
1.弗赖登塔尔的教学理论 |
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3.认知发现学习理论 |
4.学习共同体 |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内外混合式教学研究现状 |
1.对混合式教学环境的研究 |
2.对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研究 |
3.对混合式教学策略的研究 |
4.对混合式教学评价的研究 |
5.混合式教学现存的问题 |
6.小结 |
(二)高中数学教学中直观想象素养培养研究 |
1.直观想象的培养策略研究 |
2.信息技术对提升直观想象素养的帮助 |
3.直观想象的水平划分及调查研究 |
4.小结 |
(三)基于混合式教学培养学生数学直观想象素养研究 |
四、高中生直观想象核心素养的现状调查 |
(一)调查目的 |
(二)调查对象 |
(三)调查方法 |
1.文献研究法 |
2.问卷调查法 |
3.试题成绩分析 |
(四)问卷设计及分析 |
1.问卷设计 |
2.问卷信度、效度分析 |
(五)问卷数据分析 |
1.学生基本信息分析 |
2.学生数学学习习惯分析 |
3.直观感受和表达的能力达成情况 |
4.数形结合的思想养成情况 |
5.综合构建直观模型的能力达成情况 |
(六)问卷调查结论 |
(七)试题成绩分析 |
五、基于混合式教学的直观想象素养培养策略构建 |
(一)制定混合式教学直观想象培养策略遵循的原则 |
1.任务驱动原则 |
2.学生主体原则 |
3.以学定教原则 |
4..数形结合原则 |
5.直观性原则 |
(二)高中生数学直观想象素养培养策略建构 |
六、混合式教学中直观想象素养培养行动研究过程 |
(一)行动研究概述 |
1.教学内容的选择 |
2.行动研究的开展形式和学生情况 |
(二)行动研究方案设计 |
(三)行动研究过程 |
1.第一轮行动研究 |
2.第二轮行动研究 |
3.第三轮行动研究 |
七、基于混合式教学的高中生直观想象素养培养效果分析 |
(一)学生访谈内容分析 |
(二)学生成绩分析 |
八、研究结论与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1.高中生直观想象素养有待提高 |
2.教学行动研究后学生的直观想象素养得到提升 |
3.基于混合式教学直观想象培养的有效策略 |
(二)研究的不足及尚待解决的问题 |
(三)前景展望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2)TPMK视角下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初中数学教学的视频课例研究 ——以2019年广西“一师一优课”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问题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2章 核心概念界定及研究综述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一)信息技术 |
(二)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学科教学 |
(三)视频课例研究 |
二、研究综述 |
(一)视频课例研究综述 |
(二)信息技术融合数学学科教学研究综述 |
(三)文献述评及启示 |
第3章 研究设计 |
一、相关理论基础 |
(一)TPMK理论 |
(二)SAMR模型理论 |
(三)教学结构理论 |
(四)交互影响距离理论 |
二、研究对象的选取与确定 |
(一)课例选取说明 |
(二)视频课例的整理分类 |
三、研究工具 |
(一)编码体系 |
(二)编码分析软件 |
四、研究方法 |
五、研究思路 |
第4章 编码系统的制定与实施 |
一、《初中数学教师TPMK课堂编码表》设计依据 |
(一)初中阶段的数学教育 |
(二)《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分析 |
二、《初中数学教师TPMK课堂编码表》的制定 |
三、《初中数学教师TPMK课堂编码表》的实施 |
四、信效度检验 |
第5章 广西初中数学优课课例分析与结果 |
一、广西初中数学课例视频教学资源数量情况分析 |
(一)平台中不同级别优课教学资源数量情况分析 |
(二)不同教学模块教学资源使用情况分析 |
二、基于TPMK视角的信息技术融合初中数学教学情况分析 |
(一)整合技术的初中数学教学理念分析 |
(二)课堂观察的实施结果与分析 |
三、部级优课课例《信息技术应用——探究旋转的性质》分析 |
(一)教学路线图 |
(二)《信息技术应用-探索旋转的性质》教师TPMK行为表现统计分析 |
(三)《信息技术应用—探索旋转的性质》教学过程局部分析 |
(四)小结与启示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反思 |
一、研究结论 |
(一)教学资源使用情况方面 |
(二)不同级别优课教师的TPMK特征方面 |
二、研究建议 |
三、研究不足与反思 |
四、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初中数学教师 TPACK 观察记录表 |
附录2 探索旋转的性质(第一课时)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3)基于5E学习环的数学实验教学模式研究 ——以初一“图形的认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一、前言 |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 |
1.研究背景 |
2.研究问题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意义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二、相关研究概述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二)数学实验研究综述 |
1.数学实验教学的研究现状 |
2.数学实验研究内容 |
3.相关研究综述简评 |
(三)“5E”学习环研究综述 |
1.“5E”学习环的研究现状 |
2.“5E”学习环的研究内容 |
3.相关研究综述简评 |
三、基于 5E 学习环的实验教学模式与策略探究 |
(一)基于5E学习环的数学实验模式的理论基础 |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从做中学”思想 |
3.“鱼渔欲”三位一体优化教学设计理念 |
(二)基于5E学习环的数学实验模式设计的策略 |
1.以问题为导向,提升实验主动性 |
2.以探究为主线,增强实验活动性 |
3.以技术为帮手,增强实验有效性 |
4.以激励为评价,促进实验反思性 |
5.以小组为单位,加强实验分享性 |
(三)基于5E学习环的数学实验教学模式 |
1.实验导言环节 |
2.实验目的环节 |
3.实验过程环节 |
4.实验结论环节 |
5.实验拓展环节 |
6.实验反思环节 |
四、基于5E学习环的数学实验模式的课例研究 |
(一)《几何图形》教学案例设计 |
(二) 《几何图形》教学实录与分析 |
(三)《余角与补角》教学案例设计 |
(四)《余角与补角》教学实录对比及分析 |
(五)课堂教学反思 |
1.听课教师评品 |
2.授课教师反思 |
3.学生反馈 |
五、基于5E学习环的数学实验教学模式的实证研究 |
(一)教学实验方案 |
1.实验目的 |
2.实验假设 |
3.实验对象 |
4.实验变量 |
5.实验方式 |
6.实验材料 |
7.实验步骤 |
8.实验反思 |
(二)实验数据分析及结果 |
1.前测学习成绩结果与分析 |
3.后测学习成绩的结果与分析 |
(三)实验班调查结果分析 |
(四)个别访谈小结 |
(五)数学教师调查结果分析 |
六、研究结论、反思与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反思 |
(三)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
附录2 关于《图形的认识》数学实验的学生调查问卷 |
附录3 七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测试卷 |
附录4 “图形的认识”学习后测试卷 |
附录5 关于《图形的认识》数学实验的老师调查问卷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微课应用于初中数学概念教学的实验研究 ——以“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教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问题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2章 相关研究综述 |
一、核心概念概述 |
(一)微课 |
(二)初中数学概念教学 |
(三)微课应用于初中数学概念教学 |
二、微课的相关研究综述 |
(一)微课的研究现状概述 |
(二)数学微课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三、初中数学概念教学的研究综述 |
(一)初中数学概念教学的相关概述 |
(二)初中数学概念教学研究的反思 |
第3章 初中数学概念教学的微课应用策略及案例研究 |
一、“四基”理念的相关概述 |
(一)“四基”概念的提出及其内涵 |
(二)“四基”的相关研究概述 |
(三)“四基”视角下微课应用于初中数学概念教学的可行性 |
二、初中数学概念教学的微课应用原则 |
(一)应用立足点:抓好“双基”教学 |
(二)应用着眼点:渗透基本数学思想 |
(三)应用切入点:“做”中积累基本活动经验 |
三、初中数学概念教学的微课应用策略 |
(一)导入环节促思,激发概念探索欲望 |
(二)观察环节交流,积累发现活动经验 |
(三)猜想环节验证,直观感知概念本质 |
(四)证明环节展示,助力发展推理能力 |
(五)归纳环节小结,培养抽象概括思维 |
(六)应用环节巩固,强化概念理解迁移 |
第4章 微课应用于初中数学概念教学的实验研究 |
一、实验方案设计 |
(一)实验假设 |
(二)实验对象 |
(三)实验变量 |
(四)实验方式 |
(五)实验材料 |
二、实验数据分析及结果 |
(一)前后测试卷及问卷的基本情况 |
(二)前测试卷的成绩结果与分析 |
(三)后测试卷的成绩结果与分析 |
(四)后测问卷的结果与分析 |
(五)关于一线教师的访谈总结 |
第5章 微课应用于初中数学概念教学的课例研究 |
一、四基视角下的“余弦”概念教学设计 |
(一)立足“双基”:微课促进概念理解和运用 |
(二)着眼基本思想:微课渗透培养数学思想 |
(三)切入活动经验:微课提供数学活动空间 |
二、“余弦”概念教学应用微课的教学设计对比分析 |
(一)关于“余弦”概念教学过程的对比分析 |
(二)教学效果评价与反思 |
第6章 研究的回顾、反思与展望 |
一、研究结论与建议 |
(一)理论方面 |
(二)实践方面 |
二、研究不足与展望 |
(一)研究不足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前测试卷 |
附录2 锐角三角函数测试题 |
附录3 学习《锐角三角函数概念》系列微课的调查问卷 |
硕士学习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致谢 |
(5)高效“6+1”课堂教学模式在薄弱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薄弱学校的弊端 |
1.1.2 新课改的新要求 |
1.1.3 数学的学科特点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问题及对象 |
1.3.1 研究问题 |
1.3.2 研究对象 |
1.4 研究方法及思路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思路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文献检索情况 |
2.1.1 “高效课堂模式”检索结果分析 |
2.1.2 “薄弱学校”检索结果分析 |
2.2 国外研究现状 |
2.2.1 关于高效课堂的研究 |
2.2.2 关于薄弱学校的研究 |
2.3 国内研究现状 |
2.3.1 关于高效课堂的研究 |
2.3.2 关于薄弱学校的研究 |
第3章 高效“6+1”课堂模式概述 |
3.1 高效“6+1”课堂模式的产生背景 |
3.2 高效“6+1”课堂模式的内涵 |
3.3 高效“6+1”课堂模式的主要环节 |
3.4 高效“6+1”课堂模式的理论基础 |
3.4.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3.4.2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
3.4.3 最近发展区理论 |
第4章 高效“6+1”课堂模式在薄弱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教学设计案例 |
4.1 设计原则 |
4.1.1 情境性原则 |
4.1.2 问题性原则 |
4.1.3 探究性原则 |
4.1.4 概括性原则 |
4.2 教学设计案例 |
4.2.1 数学概念课教学设计案例 |
4.2.2 数学建模课教学设计案例 |
4.2.3 数学习题课教学设计案例 |
第5章 高效“6+1”课堂教学模式在薄弱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实验研究 |
5.1 实验设计与实施 |
5.1.1 实验目的 |
5.1.2 实验对象 |
5.1.3 实验过程 |
5.2 实验结果及分析 |
5.2.1 入学、期末成绩分析 |
5.2.2 数学学习态度分析 |
5.2.3 数学能力测试分析 |
第6章 高效“6+1”课堂模式在薄弱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调查 |
6.1 调查方案设计 |
6.1.1 调查目的 |
6.1.2 调查对象 |
6.1.3 调查方法 |
6.2 调查结果分析 |
6.2.1 导学案使用情况分析 |
6.2.2 学生调查结果分析 |
6.2.3 教师访谈结果分析 |
6.2.4 调查总结 |
6.3 优化策略 |
第7章 结论与启示 |
7.1 结论与启示 |
7.2 局限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 高中数学课上有关“导学案”问卷调查 |
附录 B 薄弱高中数学“6+1”教学模式应用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 C 数学教师对高效“6+1”课堂模式的认知访谈提纲 |
附录 D 实验研究成绩对照表 |
附录 E 高一期末试卷 |
附录 F 数学能力测试卷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6)基于直观想象素养培养的初中数学微课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假设和问题 |
1.3 研究框架和方法 |
2.文献综述 |
2.1 核心概念 |
2.2 已有研究综述 |
2.3 理论基础 |
3.基于直观想象素养培养的初中数学微课教学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
3.1 教师视角下基于直观想象素养培养的初中数学微课教学的教情、学情分析 |
3.2 学生视角下基于直观想象素养培养的初中数学微课教学的教情、学情分析 |
3.3 基于直观想象素养培养的初中数学微课教学的教情、学情分析综述 |
4.基于直观想象素养培养的初中数学微课设计与应用 |
4.1 微课课程融合的意义和可行性 |
4.2 基于直观想象素养培养的初中数学微课教学设计 |
4.3 基于直观想象素养培养的初中数学微课内容选择与应用途径 |
5.基于直观想象素养培养的初中数学微课教学案例分析 |
5.1 微课教学案例《相交线》 |
5.2 微课教学案例《等腰三角形》 |
5.3 微课实施结果分析 |
6.基于直观想象培养的初中数学微课教学的问题剖析和改进建议 |
6.1 问题剖析 |
6.2 改进建议 |
7.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成果 |
7.2 研究创新与不足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基于直观想象素养培养的初中数学微课教学的学情分析(问卷调查) |
基于直观想象素养培养的初中数学微课教学的学情分析(学生访谈) |
基于直观想象素养培养的初中数学微课教学的教情分析(问卷调查) |
基于直观想象素养培养的初中数学微课教学的学情分析(问卷调查)结果统计 |
基于直观想象素养培养的初中数学微课教学的教情分析(问卷调查)结果统计 |
微课导学单 |
微课设计流程图 |
《5.1相交线》学生知识水平测试卷 |
《13.3等腰三角形》学生知识水平测试卷 |
致谢 |
(7)应用动态数学技术解决初中平面几何开放题的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问题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2章 相关研究综述 |
一、初中平面几何相关研究综述 |
(一)平面几何的相关概念界定 |
(二)初中平面几何的研究综述 |
(三)对初中平面几何研究的思考 |
二、动态数学技术相关研究综述 |
(一)动态数学技术的概念界定 |
(二)动态数学技术在初中平面几何的应用研究综述 |
(三)对动态数学技术的思考 |
三、数学开放题相关研究综述 |
(一)数学开放题的概述 |
(二)数学开放题的早期研究发展史 |
(三)数学开放题在初中平面几何的应用研究综述 |
(四)对数学开放题的思考 |
四、小结 |
第3章 应用动态数学技术解决平面几何开放题的教学策略和应用案例 |
一、基本理论概述 |
(一)波利亚数学解题理论 |
(二)认知负荷理论 |
(三)数学多元表征学习理论 |
二、应用动态数学技术解决平面几何开放题的教学设计原则 |
(一)信息打包原则 |
(二)空间邻近原则 |
(三)时间邻近原则 |
(四)一致性原则 |
(五)双通道原则 |
(六)增强深度学习原则 |
三、应用动态数学技术解决平面几何开放题的教学策略及应用案例 |
(一)表征多元信息 |
(二)凸显关键信息 |
(三)探索多元途径 |
(四)动态变式问题 |
第4章 应用动态数学技术解决平面几何开放题的教学实验研究 |
一、实验方案设计 |
(一)实验假设 |
(二)实验对象 |
(三)实验变量 |
(四)实验方式 |
(五)实验材料 |
二、实验数据分析与结果 |
(一)前测成绩结果与分析 |
(二)后测成绩的结果与分析 |
(三)三角形线段和差倍关系学习的认知负荷结果与分析 |
(四)三角形线段和差倍关系学习的学习效率结果与分析 |
三、三角形线段和差倍关系的学生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四、对数学教师调查结果分析 |
五、实验结果的讨论 |
(一)实验结果的总体分析 |
(二)学习效果的讨论 |
(三)认知负荷的讨论 |
(四)关于学习效率的讨论 |
六、结论 |
第5章 应用动态数学技术解决平面几何开放题的课例研究 |
一、《三角形线段和差倍关系》教学设计 |
(一)分析学情 |
(二)分析教材 |
(三)设计目标 |
(四)重难点分析 |
(五)设计策略 |
(六)教学设计过程 |
(七)教学实录对比及评析 |
二、课后反思 |
(一)自我反思 |
(二)专家点评 |
第6章 研究结论、反思与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反思 |
(一)对实验结果的反思 |
(二)对教学的反思 |
三、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三角形线段的和差倍关系》前测试题 |
附录2 《三角形线段的和差倍关系》后测试题 |
附录3 用动态数学技术进行《三角形线段的和差倍关系》学习的调查问卷 |
附录4 用动态数学技术进行《三角形线段的和差倍关系》教学的调查问卷 |
附录5 访谈提纲 |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致谢 |
(8)高中生数学课前预习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时代进步需求 |
1.1.2 现代教育要求 |
1.1.3 专业发展追求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问题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第2章 理论基础 |
2.1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
2.2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
2.3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第3章 概念界定及文献综述 |
3.1 概念界定 |
3.1.1 预习的定义及分类 |
3.1.2 高中数学课前预习定义 |
3.1.3 数学预习能力的定义 |
3.1.4 自主学习的定义 |
3.1.5 课前预习与自主学习的联系和区别 |
3.1.6 预习案和导学案的定义 |
3.1.7 预习案与导学案的联系和区别 |
3.2 国外对预习的相关研究 |
3.3 国内对预习的相关研究 |
3.3.1 预习倾向 |
3.3.2 预习材料设计原则 |
3.3.3 预习活动设计类型 |
3.3.4 预习实践 |
3.3.5 存在问题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高中生数学课前预习能力、数学逆商水平、数学教师实施预习情况调查研究 |
4.1 调查目的 |
4.1.1 高中生数学课前预习能力现状调查目的 |
4.1.2 高中数学教师课前预习实施情况调查目的 |
4.1.3 高中生数学逆商水平调查目的 |
4.2 调查对象 |
4.2.1 高中生数学课前预习能力现状的调查对象 |
4.2.2 高中数学教师课前预习实施情况的调查对象 |
4.2.3 高中生数学逆商水平的调查对象 |
4.3 研究设计 |
4.3.1 高中生数学课前预习能力调查问卷设计 |
4.3.2 高中数学教师课前预习实施情况调查问卷设计 |
4.3.3 高中生数学逆商水平测试问卷设计 |
4.4 调查结果分析 |
4.4.1 问卷信度分析 |
4.4.2 高中生数学课前预习能力调查结果分析 |
4.4.3 高中数学教师实施课前预习情况结果分析 |
4.4.4 高中生数学逆商水平测试结果分析 |
4.5 高中数学课前预习现状小结 |
4.5.1 学生方面 |
4.5.2 教师方面 |
第5章 高中生数学课前预习能力培养的实验研究 |
5.1 实验设计 |
5.1.1 实验目的 |
5.1.2 实验对象 |
5.1.3 实验材料 |
5.1.4 实验假设 |
5.1.5 实验自变量 |
5.1.6 实验因变量 |
5.1.7 无关变量的控制 |
5.2 实验前期准备 |
5.3 预习案和预习问题提纲的设计原则 |
5.4 预习案引导的数学课前预习 |
5.4.1 概念课的预习案设计与有效性分析 |
5.4.2 原理课的预习案设计与有效性分析 |
5.4.3 习题课的预习案设计与有效性分析 |
5.4.4 复习课的预习案设计与有效性分析 |
5.4.5 数学预习案引导预习阶段小结 |
5.5 预习问题提纲引导的数学课前预习 |
5.5.1 概念课的预习问题提纲设计与有效性分析 |
5.5.2 原理课的预习问题提纲设计与有效性分析 |
5.5.3 复习课的预习问题提纲设计与有效性分析 |
5.5.4 预习问题提纲引导预习阶段小结 |
5.5.5 预习情况整体小结 |
5.6 实验数据收集 |
5.7 实验数据结果分析 |
5.7.1 实验前测成绩数据处理及分析 |
5.7.2 实验中及实验后成绩数据处理及分析 |
5.7.3 实验班的预习能力变化数据处理及分析 |
5.7.4 预习案和预习问题提纲的选择对比分析 |
5.8 访谈结果及分析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坚持数学课前预习的价值和意义 |
6.3 高中生数学课前预习能力培养的策略 |
6.3.1 提高数学预习动机激励水平 |
6.3.2 提高数学预习目标设置能力 |
6.3.3 提高数学预习策略使用能力 |
6.3.4 提高数学预习自我评价能力 |
6.4 研究反思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高中生数学课前预习能力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2 高中数学教师实施课前预习情况调查问卷 |
附件3 高中生数学逆商水平测试调查问卷 |
附件4 高中数学课前预习(学生)访谈提纲 |
硕士学习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致谢 |
(9)初中数学复习类微课的优化设计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意义 |
四、研究问题 |
五、研究思路 |
六、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相关研究综述 |
一、核心概念概述 |
二、初中数学微课的相关研究综述 |
(一)初中数学微课的研究现状概述 |
(二)初中数学微课的研究内容概述 |
三、初中数学复习课的相关研究概述 |
(一)初中数学复习课的现状与问题 |
(二)复习类微课与一般微课的区别 |
第三章 初中数学复习类微课的优化策略及应用案例 |
一、MPCK理论的相关概述 |
(一)MPCK的结构概述 |
(二)MPCK视角应用于复习类微课的可行性分析 |
二、复习类微课的设计框架 |
(一)教学设计:找点连线构面,深化知识结构 |
(二)技术设计:释疑促思启悟,激发情感体验 |
三、复习类微课的优化设计策略 |
(一)基于MK视角的完善结构策略 |
(二)基于PK视角的组织呈现策略 |
(三)基于CK视角的主动行为策略 |
(四)基于TK视角的动态直观策略 |
第四章 初中数学复习类课优化策略的实证研究 |
一、实验方案设计 |
(一)实验假设 |
(二)实验对象 |
(三)实验变量 |
(四)实验方式 |
(五)实验材料 |
二、实验数据分析及结果 |
(一)前后测试卷及问卷的基本情况 |
(二)前测试卷的结果与分析 |
(三)后测试卷的结果与分析 |
(四)后测问卷的结果与分析 |
(五)一线教师访谈反思 |
第五章 初中数学复习类微课的课例研究 |
一、MPCK视角下的教学设计分析 |
(一)MK视角:帮促完善结构,凸显知识联系 |
(二)PK视角:优化组织呈现,聚焦问题思考 |
(三)CK视角:鼓励主动行为,促进情感交流 |
(四)TK视角:呈现动态直观,助力难点突破 |
二、一次函数复习专题的微课实录与优化反思 |
(一)“回顾与整合”片段实录与分析 |
(二)“拓展与迁移”片段实录与分析 |
三、基于移动学习实践的教学效果分析 |
(一)网络评价回收 |
(二)教学效果分析 |
第六章 研究回顾、反思与展望 |
一、理论研究回顾 |
二、理论研究反思 |
三、实践研究回顾 |
四、实践研究反思 |
五、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硕士学习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致谢 |
(10)高中数学“教学案一体化”的编写与使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国内外关于“教学案一体化”的相关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二、研究目的 |
(一)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
(二)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
(三)加强教学资源整合与共享 |
三、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一、概念界定 |
(一)学案 |
(二)教学案一体化 |
(三)教学模式 |
(四)教学案一体化教学模式 |
二、理论基础 |
(一)自主学习理论 |
(二)有效教学理论 |
第三章 高中数学“教学案一体化”教学模式概论 |
一、高中数学“教学案一体化”的编写 |
(一)高中数学“教学案一体化”的编写原则 |
(二)高中数学“教学案一体化”的编写方法 |
二、高中数学“教学案一体化”的使用 |
(一)高中数学“教学案一体化”的使用原则 |
(二)高中数学“教学案一体化”的使用方法 |
三、高中数学“教学案一体化”的评价 |
(一)高中数学“教学案一体化”的评价原则 |
(二)高中数学“教学案一体化”的评价方法 |
第四章 研究案例和调查结果分析 |
一、研究方法与过程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设计 |
二、案例分析 |
(一)概念课案例分析 |
(二)原理课案例分析 |
(三)习题课案例分析 |
(四)质性研究结果总结 |
三、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
(一)基本情况分析 |
(二)学习过程分析 |
(三)学生学习心理分析 |
(四)量化研究结果总结 |
第五章 改进策略与研究结论 |
一、高中数学“教学案一体化”编写的改进 |
(一)内容与结构 |
(二)预设与生成 |
(三)共性与个性 |
二、高中数学“教学案一体化”使用的改进 |
(一)课前使用策略 |
(二)课堂教学使用策略 |
(三)课后使用策略 |
三、高中数学“教学案一体化”评价的改进 |
(一)评价教师的教 |
(二)评价学生的学 |
四、研究的不足之处与展望 |
(一)研究的不足之处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高中数学教学案一体化实施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2 复数(1)教学案一体化设计 |
附录3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1)教学案一体化设计 |
附录4 对称问题教学案一体化设计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现代数学课堂数形结合导学模式(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混合式教学的高中生数学直观想象核心素养培养研究[D]. 周颖.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2)
- [2]TPMK视角下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初中数学教学的视频课例研究 ——以2019年广西“一师一优课”为例[D]. 康雯. 广西师范大学, 2021(09)
- [3]基于5E学习环的数学实验教学模式研究 ——以初一“图形的认识”为例[D]. 黄诗坤. 广西师范大学, 2021(09)
- [4]微课应用于初中数学概念教学的实验研究 ——以“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教学为例[D]. 邓雅文. 广西师范大学, 2021(09)
- [5]高效“6+1”课堂教学模式在薄弱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张素源.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6]基于直观想象素养培养的初中数学微课教学研究[D]. 庹大芳. 西南大学, 2020(05)
- [7]应用动态数学技术解决初中平面几何开放题的教学研究[D]. 李区婷.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2)
- [8]高中生数学课前预习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D]. 梁清.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1)
- [9]初中数学复习类微课的优化设计及应用研究[D]. 郝思齐.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1)
- [10]高中数学“教学案一体化”的编写与使用研究[D]. 高建.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