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02年中国汽车市场猜想(论文文献综述)
卢侃[1](2021)在《中国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动因:机理与实证》文中提出中国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是有关中国企业“走出去”研究的一个重要论题。然而母国层面的动因较少受到关注,目前文献提到的主要有四种:“规模经济”说、产业集聚、商品市场分割和信贷市场扭曲。值得注意的是,现有关于这四种动因的研究至少存在两个偏向:其一是彼此分离,每种动因自成体系,鲜有置于同个框架下的综合研究;其二是以实证研究为主,理论脉络模糊,尤其是缺乏作用机制分析。本文主旨就在于将这四种动因置于同一个框架下,先进行系统的理论分析,而后基于最新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理论模型方面,民营企业ODI根本上是出于自身利润最大化的考量,故而对上述动因的研究可在这个框架下展开,即探究四种动因的外生变化如何与企业利润最大化的行为逻辑相结合而导向ODI。本文拓展了Melitz and Ottaviano(2008)的“异质性企业”模型,并考虑本国企业ODI有市场寻求和技术寻求两种类型,前者指支付固定成本来节省出口的冰山成本;后者指在进入海外市场的同时,还会提升企业在本国的生产率。在均衡状态下采用比较静态分析,求得四种动因对本国企业两类ODI平均倾向的影响、并解析作用机制。主要的推论是:1)国内市场规模对两类ODI均有促进作用,其机制为“企业规模扩张”效应和“竞争加剧”效应;2)多样性集聚对两类ODI均有促进作用,其机制为“协同分工”效应;3)商品市场分割对两类ODI均起阻碍作用,机制为“竞争阻碍”效应;4)信贷市场扭曲对本国民企两类ODI均起阻碍作用,机制为“竞争阻碍”效应和“融资约束强化”效应。继而将上述推论概括为8个命题。实证研究方面,以2004~2013年(除2010年)中国规模以上民营制造业企业ODI数据为样本,对理论命题进行实证检验。主要步骤是:首先基于企业的备案信息、以关键词识别法识别出企业投资目的并分类,随后以各东道国经济特征对分类后的结果进行回归检验,避免分类出现系统性偏误;其次用学界公认的指标测度核心解释变量进行基准回归;再次用工具变量法和拟自然实验法作为因果识别的策略,以排除“内生性”问题,并通过解释变量滞后一期和消除“稀有事件偏差”做稳健性检验;最后进行机制检验和拓展性检验。另外,本文也将四种动因置于同个回归方程中综合考量,以判断各个动因的解释力是否无可替代。主要结论是:1)国内市场规模和企业自身规模对我国民企两类ODI均有促进作用,“企业规模扩张”效应和“竞争加剧”效应成立;2)多样性的集聚类型对两类ODI均有促进作用,作用机制是通过“分工协作”效应,缓解了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3)商品市场分割对两类ODI均有阻碍作用,“竞争阻碍”效应成立;4)信贷市场扭曲对两类ODI均有阻碍作用,“竞争阻碍”效应和“融资约束强化”效应成立。本文可能的创新点有三:其一,研究框架上,将四种动因纳入到同一个逻辑框架中通盘考虑,填补了相关研究在理论脉络和作用机制上的空白,也增加了既有理论的广度和深度,具体包括对“规模经济”说、商品市场分割和信贷市场扭曲之影响和作用机理的描述和刻画;将产业集聚之于融资约束、融资约束之于民企ODI两条线索对接;并且将我国民企ODI的类型差异考虑在内,使研究更能贴合我国现实情况。其二,理论建模型方面,以拓展的MO“异质性企业”模型为基本框架,打通四种动因与本国民企两种类型ODI决策的逻辑关联,一方面克服了HMY模型仅考虑市场寻求型ODI的缺陷,另一方面解决了SB模型由同质性企业假设导致的局限性。其三,实证研究方面,选用学界认可的指标作解释变量对理论部分的命题予以验证,并以合适的工具变量和准自然实验排除“内生性”问题,确保得到可靠的因果推论。研究的现实意义体现在其政策寓意上,本文发现规模经济和由产业集聚提供的分工协作关系对我国民企“走出去”具有重大的意义;而商品市场分割和信贷市场扭曲主要起阻碍作用,这与“制度逃离说”的预测相反,或可启示决策者:全面深化市场化改革,打破商品、要素自由流动的制度壁垒是支持民企“走出去”的长远之道。
袁航[2](2020)在《中国铁路改革对铁路贸易产品多样化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自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以后,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已成为全球贸易第一大国。国际贸易是拉动各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引擎,同时进出口贸易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也是显而易见的。但“逆全球化”思潮的再次兴起和贸易保护主义日趋严重将影响中国甚至世界的国际贸易。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速出现放缓的迹象,处在发展过程中的中国迫切需要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和贸易模式。那么挖掘出贸易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机理是十分重要的。贸易要想最终实现,其中的一个关键的环节就是通过交通运输完成货物的位移,以完成出口商对进口商的货物转移。铁路是中国这样一个陆上大国综合交通体系中极为重要与不可替代的重要运输方式。同时铁路也是中国陆上贸易的重要通道。但中国的铁路运输贸易比重还很小,发展铁路运输贸易对于中国向西开放战略,以及打造贸易竞争新优势具有重要意义。但现有研究多数集中于交通基础设施对贸易的作用。而且在细分领域多数研究聚焦于海运、空运等交通方式。现有研究虽已涉及制度在交通运输发展上的作用,不过关于一国运输系统制度的变化,特别是业务、组织机构等方面的制度对国际贸易影响的研究还相对缺乏。特别是中国计划经济色彩浓重、几乎完全垄断的重要交通运输方式——铁路的制度安排对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更为匮乏。制度层面导致的复杂影响机制对贸易多样化(包括企业和产品层面)的作用值得深入分析。所以本文将研究重点聚焦于铁路改革对中国铁路贸易多样化的影响。关于贸易多样化的概念,本文结合现有的研究选取和构建了多个变量,从多个维度对贸易多样化进行了定义。主要分为两个层面:一是企业层面的变量,包括企业出口额、企业出口产品偏度、企业进出口扩展边际和集约边际。二是产品层面的变量,包括产品进出口额、进出口扩展边际、集约边际、以及产品出口价格边际和出口量边际。本论文选取了2000年以后中国铁路系统实施的两次较大规模的改革——铁路主辅分离改革和铁路局直管站段体制改革,前者涉及企业资源分配、企业边界和摆脱政策性负担;后者涉及企业治理结构变更。用这两次改革为外生冲击,研究了铁路制度安排对中国铁路贸易多样化的影响。首先参照Melitz和Ottaviano(2008)的经典多产品出口企业模型,构建了一个经济理论模型,用以分析铁路运输制度安排所造成的铁路运输效率和国际贸易两者之间的关系和影响机制,并为事后的实证检验提供验证的目标。随后使用政策检验的有效工具——双重差分法DID(包括DID的各种变形形式)对政策效果进行检验,并结合使用最小二乘法(OLS)对本文的逻辑解释机理进行进一步的检验。通过本文的分析,得出以下研究结论:一是铁路主辅分离改革确实提升了铁路运输效率,为铁路出口企业提供了在运价等其他运输成本刚性的情况下另一种降低运输成本的渠道,增加了铁路出口企业的竞争能力,使其有能力增加非核心产品出口,导致铁路出口的产品偏度的降低。降低了企业过度依赖出口单一产品的风险,最终提升整体铁路出口规模。二是由于铁路调度等铁路运营核心部门和人员拥有巨大的寻租空间,一方面新的主管部门接手权力,使得短期内多数企业无法与铁路部门建立关系,这就使得出口企业数量受到铁路机构改革的显着负向影响;另一方面由于企业需要进行协调关系的部门总体数量的减少,改革后企业出口需要承担的额外市场交易成本出现了相对下降,这使得企业通过铁路运输出口的产品价格出现了下降,而出口产品数量并未受到显着影响,这使得单个企业的出口额在绝对值上受到了显着的负向影响。三是由于相比出口企业,进口企业要协调地理距离相对远的铁路部门,这加大了协调的难度,放大了铁路进口企业对铁路运输效率的敏感程度。这就造成了铁路局直管站段体制改革对铁路进口在企业和产品两个层面的进口额、集约边际和扩展边际产生了更为显着的负向的作用。同时本文还发现,私人企业和外资企业受到的损害更大,而国有企业在改革之后受到更多的青睐甚至正向的作用。最后根据本文的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首先针对铁路重启辅营业务,应避免对辅营业务再次提供各类补贴。中国铁路部门也不应将过多的资源与精力投入到辅营业务,应首先确保投资与主营业务的正常发展相匹配。要以市场为基础来选择管理团队,应制定相关绩效评估标准,避免出现委托代理问题。并促进运输方式的竞争,为铁路部门货运方式创新提供条件。其次针对铁路治理结构,要进一步捋顺国铁集团的政府职能和企业职能。增强铁路行业市场化程度的同时进一步放开铁路价格管制。提供物流信息公布平台,完善违约惩处机制,平衡铁路运输各职能部门间的权利分配,进一步降低民营资本进入铁路运输行业的门槛,以服务内陆地区对外开放。进一步捋顺中国国铁系统各级的行政管理权和调度指挥权。进一步提高调度指挥设备水平,优化调度人员作业方式,挖掘生产力,提高运输效率。
李一凡[3](2019)在《中国汽车企业FDI进入模式选择影响因素研究 ——以东道国和企业自身因素为中心》文中研究说明1978至今的四十年中,中国汽车行业取得巨大发展成就,中国成为全球主要的汽车生产与出口国。但随着全球汽车市场扩张速度下降,单纯出口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我国汽车企业的发展需求,我国本土车企正在通过FDI壮大实力,加深全球布局。但是目前学术研究中,主要以发达国家企业为样本进行讨论,针对发展中国家的探索较少,针对中国汽车企业FDI进入模式的研究更少,因此本文通过案例对比来探讨中国汽车企业对外直接投资FDI进入模式的选择。第一章简要介绍本文研究背景和研究方法,在文献基础上,整理本文研究思路,说明本文的贡献和不足。第二章阐述进入模式主要理论,对其概念与分类、研究理论进行了介绍与分析,为后续章节做铺垫。第三章分析中国汽车行业FDI现状与特征,在理论支撑下,提出了影响中国汽车企业FDI进入模式选择的因素,作出合理假设。第四章选取吉利集团和长城汽车案例,通过案例对比,发现东道国市场因素、经济水平,政治制度因素,以及企业国际化经验、战略、技术水平会影响中国汽车企业FDI进入模式的选择。第五章针对中国汽车企业FDI进入模式先把提出五点建议,期冀能帮助中国汽车企业更好的进行FDI,选择最适宜的进入模式。
金志新[4](2019)在《泰国引进外资规模及效果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前全球的经济迅速发展无疑是全面的,在投资、贸易、金融等方面都有体现。国际与国内经验都表明引进外商直接投资对一国经济发展,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是一国不断发展甚至是经济腾飞的重要推动力量之一。其对东道国的利处体现许多方面,包括就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对经济增长的促进和对进出口结构优化。外商直接投资成为世界的经济主要特点之一,其数量、规模达到了很高的水平。虽然近年来受到了经济危机的影响,但是还能达到回复自己的国家经济的目标。外商直接投资对发展经济,特别是东道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帮助本国家拉动经济与贸易增长其中的一种,以外商直接投资拉动的经济发展,特别是在发展中的国家。本文以现有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材料和对外商直接投资引进的实证研究结果作为出发点,并通过各种数据库搜集了大量能够反映泰国对外商直接投资现状的数据,基于国际经济与贸易采取实证分析方法,分别研究泰国引进外商直接投资的效果、影响引进外商直接投资的因素,并以描述性统计方式,对泰国引进外商直接投资进行比较分析。通过对上述内容进行详细研究后,得出了以下主要结论,泰国与外商直接投资早就有相关关系,政府将外商直接投资当重要的项目,而建立投资机构为了引进及促进外商直接投资,从1960第一版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以来,泰国对外商直接投资引进来的规模越来越大,不同地区或者国家慢慢的进来泰国投资,美国、日本、中国、欧洲国家全球各地流入到泰国,所以泰国成为东道国。泰国不同的成本因素引进了投资者进来投资不同的行业,农业:林业及渔业、制造业:汽车、电子设备、机械和设备的制造、计算机等等,服务业:食宿服务、金融和保险,早期阶段外商直接投资的70%主要集中在金融行业。90年代,投资行业分布有所变化,资本外流从金融机构转移到基本的制造业,特别是加工食品和纺织。虽然外商直接投资流入泰国不平稳的趋势,但是泰国政府对引进外商直接投资看重要,所以为了增加外商直接投资的投资者的机会就建立投资处(BOI)提出优惠政策,税收优惠和非税收优惠,为了引进投资者以及服务。当外商直接投资流入到泰国进来而带了资金、增加、技术、增加了经济规模、劳动力的机会、开展市场,所以本文进行研究外商直接投资流入了影响泰国经济和贸易,参考相关文献和收集数据为提出外商直接投资对泰国的效果,从经济和贸易来看,外商直接投资影响了引起效课本,文选择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劳动力、工资率、通货膨胀率、汇率、进口及出口当效果的变量,从单根检验和协整性检验表示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劳动力、工资率、通货膨胀率、汇率、进口及出口跟外商直接投资有相关,利用引力模型对泰国引进外商直接投资的效果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及进出口与外商直接投资有高度的关系,下一步利用比较分析法进行分析本国家的影响因素,与东盟国家来进行,使得泰国的地理位子、市场规模、基础设施、劳动力的因素拉近外商直接投资,汇率、政府与政策、自然灾难会导致投资者的选择,但是相关机构提出政策为避免损害。泰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外商直接投资是目前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之一,虽然近些年外商直接投资的比率在不断增加,但是在全球经济竞争激烈的环境下,比如:2001年中国加入贸易组织、2015年东南亚国家成为东盟经济共同体,对于泰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有所影响,在新形势下对泰国外商直接投资进行研究对于泰国进一步的引进外资、改善投资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孔浩[5](2019)在《中国油茶生产布局演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中美贸易战加剧,中国长期依赖美国大量进口的农作物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以大豆为代表的油料作物对外依存度较高,威胁着国家的粮油安全。但是由于耕地资源的稀缺,难以从供给侧大幅度提高大豆等油料作物的种植规模。而油茶同样作为榨油的原材料,因其含油率较高且“不与粮食争产地”的特点得到国家的重视与推广,可以通过提高油茶产量来缓解油料压力。但目前油茶的生产存在总体产量低下、各区域发展不均衡的问题,对油茶生产布局进行研究有利于相关企业和政府部门根据油茶生产区域的发展状态作出决策,促进油茶的生产发展。本文对油茶的生产现状进行定量分析和评价,以区位理论、比较优势理论为指导,利用油茶产地集中度、油茶生产集中度、油茶生产规模指数、油茶生产效率优势指数、油茶生产规模优势指数和油茶生产综合优势指数对油茶生产布局演变进行分析。从自然资源、社会经济、国家政策、技术进步这四个方面定性分析油茶生产布局演变的影响因素,选取人均耕地面积、油茶生产综合比较优势指数、城镇化水平、油茶产业产值比重、油茶繁殖圃与新造低改面积和机械化水平这六个具体指标,建立油茶生产布局指标体系。通过T检验和Hausman检验对面板数据应选择的模型进行判断,最终选择固定效应模型对影响中国总体油茶生产布局和区域油茶生产布局的因素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优化油茶生产布局的建议。研究结果表明,从总体上看,中国油茶生产的集中度降低,正在由集中走向分散。从区域角度上看,油茶生产主要集中在湖南、广西、江西、广东、福建等地。中国油茶总体生产布局受人均耕地面积、城镇化水平、油茶产业产值比重、机械化水平等因素的影响较大;东部地区油茶生产布局受城镇化水平、油茶生产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油茶繁殖圃与新造低改面积、机械化水平等因素的影响较大;中部地区油茶生产布局受人均耕地面积、城镇化水平、油茶产业产值比重、油茶繁殖圃与新造低改面积、机械化水平等因素的影响较大;西部地区油茶生产布局受人均耕地面积、机械化水平等因素的影响较大。
李杨[6](2019)在《产业生态系统的格局、过程与可持续性研究》文中认为产业生态化依赖于产业生态系统发展格局和过程的解析,然而产业系统和资源环境系统都具有很强的异质性,且相互之间存在复杂的作用途径。本研究从产业生态学视角综合运用复杂网络、数据挖掘、地理信息系统等方法,建立了产业生态系统格局、过程与可持续性分析框架,并开展了中国产业生态系统格局特征和演化代谢过程研究,主要内容包括:研究使用多样性与复杂性指标刻画产业格局,物质流与碳排放指标刻画资源环境压力格局。研究分析发现,产业多样性复杂性高的区域集中在胡焕庸线以东,区域产业多样性和复杂性逐年增加。本地采掘与初级产品生产物质流指标的格局在空间上相对分离,而高工业碳排放区域与区域能源和产业结构密切相关。研究使用聚类和主成分分析方法识别了4类典型区域产业生态系统及其主要转化路径。产业演化和代谢过程分析发现,生产空间中行业部门与区域内已有行业部门的关联性越强,越容易在区域内出现或继续存活,并以此建立了产业演化过程的概率预测模型。演化模型存在由不动点分割的不同演化阶段,产业多样化过程需要超过临界密度规模。在宏观代谢方面,中国工业碳排放的对数平均迪氏分解表明,规模效应对碳排放增长贡献最大,结构效应2003年后显着增加碳排放,技术效应一直减少碳排放。不同区域的结构效应对碳排放贡献差异明显;区域经济复杂性越高,行业碳排放强度越低。在微观代谢方面,基于生命周期数据库和行业结构信息,可以推断区域潜在的代谢网络,识别关键节点和代谢压力;推断区域潜在的产业共生网络,判断区域共生潜力。区域实现产业生态化首先依据区域所属聚类模式,确定产业发展阶段与目标;其后应用产业演化预测模型,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之后构建优化区域的代谢结构,完善区域内产业共生关系;最后平衡不同的发展目标,避免“一刀切”的运动式治理,给予产业生态系统适应调整的时间,重视系统弹性。综上,本文系统评估了中国产业发展格局的多样性与复杂性、资源环境压力格局的分异性,识别了典型产业生态系统模式;建立了基于临近性的大尺度、细粒度产业生态系统演化分析方法,实现了区域产业结构变迁的定量预测;建立了推断区域代谢结构和产业共生的方法,为区域的产业共生规划等产业生态化实践提供了方法工具和决策支撑。
杜之利[7](2018)在《中国城市汽车能源消费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城市化水平也随之不断提升,汽车部门作为交通运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进入了高速增长的阶段。2016年,中国汽车生产和销售都有了质的飞跃,其中汽车生产制造量达到了 2811.9万辆,而销售量也同样超过了 2800万辆,比2015年增长超过14%,产销量连续八年位居世界第一。汽车部门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巨大的能源消费量。2015年中国汽车部门的能源消费约占全国能耗的9.4%,并且石油消费比重已经超过50%。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汽车部门仍将以传统汽柴油车为主,因此抑制汽车行业的能源消费可以有效的减少石油消费量,缓解中国能源安全问题。另一方面,汽车尾气排放对环境造成的负面效应也在逐步扩大,未来中国汽车保有量持续增长是不可逆的趋势,如何在汽车保有量快速增长的情形下,减小排放带来的环境负效应也是至关重要的。本文首先在预测汽车保有量的基础上,核算了中国汽车部门的能源消费量,并将这一计算方法和结果应用于后文的研究当中。在此基础上,本文把视角放在了私人交通方面,并在环境与能源安全的双重约束下分析了未来中国电动汽车的发展路径。进一步的,本文从微观角度入手,讨论了油价变动对汽车消费者使用和购买到底有何影响。接着本文探讨了城市公共交通的能源问题,分别讨论了轨道交通和城市公共交通效率对私人汽车能源消费的影响。本选题的主要贡献在于现有文献研究缺少对汽车部门能源问题的经济学探讨,尤其是在中国汽车保有量爆发式增长的背景下,仍然鲜有文献从经济学的角度系统分析如何控制汽车保有量局部激增以及汽车能源消费快速增长的问题。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和贡献意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概括。第一,本研究将重新核算汽车部门以及整个交通部门的能源消费,弥补现有统计数据以及核算方法的不足。第二,现有的新能源汽车规划缺乏科学依据,并且也少有文献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本研究追溯到发展电动汽车的本源意义,即从环境和能源安全角度,探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路径,弥补了现有规划和研究的不足。第三,本研究从微观角度研究油价变动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也是目前文献较少涉及的方向。第四,目前对于轨道交通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轨道交通修建对周边土地及附加值影响,以及对环境及污染物排放的影响。目前对于轨道交通修建对汽车能耗关系的研究还比较欠缺,轨道交通修建能否起到抑制汽车能源消费的作用也尚不明确,因此本研究在这一方面也具有一定的贡献意义。第五,目前对于城市公共交通效率的研究主要有两个改进方向,一是研究主要集中在某一特定地区,缺少多区域效率的横向比较,另一方面是方法上集中在基础的DEA模型。在此基础上,本研究测算了不同城市道路公交系统的运行效率。另一方面,本研究加入了拥堵指标作为非期望产出,丰富了之前效率指标的内涵和维度。而在汽车能源消费的影响因素方面,目前还缺少对公共交通效率与私人汽车能源消费关系的讨论,这也是本研究的一个重要贡献。
王章名[8](2018)在《技术进步与环境变化交互作用的空间计量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环境污染是世界上任何一个经济体发展过程中必然需要面对的难题。中国高速的工业化和现代化也同时引致了严重的污染问题。近年来,政府希望企业通过提高技术实力、转变生产方式等途径改善当前的环境局面,但理论与实际数据却显示,技术进步并不一定能改善环境质量,相反在许多的生产领域,技术进步甚至带来更为严重的污染现象。与此同时,环境质量的持续恶化也会对社会产生反馈,政府施加的环境规制作用于企业的经营决策,最终会对企业的技术研发产生复杂影响。综上可发现,技术进步与环境变化间存在着复杂的交互作用,而在省域数据的观察中又可发现,两者存在着显着的空间相关性。论文借助相关理论工具和计量工具,试图仔细刻画这一空间交互作用体系,为当前我国的技术发展和环境治理提供有效建议。论文首先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借助Acemoglu等人提出的偏向性技术进步理论,构建了技术进步与环境变化交互作用的理论模型,绘制模型的逻辑框架图,提出多个实证猜想,并制定相应的实证计划。随后,论文测度了我国的工业污染水平和工业绿色技术进步率,并分析了两者的统计特征和空间特征。然后,运用SAR模型验证我国研发投入对工业环境污染的倒“U”型关系的猜想。接着,给出除电力生产以外的一般工业部门的CES生产函数形式和相应的参数关系,借助SUR对我国省域工业数据进行估计。之后,论文给出电力工业部门CES生产函数和相应的参数关系,借助非线性回归模型对我国省域电力工业部门数据进行估计。最后,针对环境变化对技术进步的反作用,借助空间计量和门限面板回归模型工具考察了环境变化引致的环境规制能否实现环境改善和技术进步的“双赢”。研究发现:1、工业污染与技术进步率在样本期内存在显着的空间正相关性,污染排放体现为“东重西轻、北重南轻”,技术进步则表现为“东强西弱、南强北弱”;2、研发投入对环境的影响作用呈现倒“U”型的关系,目前我国研发投入的增加将会恶化环境质量,但长期内存在拐点;3、目前我国一般工业部门的技术进步呈现偏劳动增强型技术进步和偏化石能源增强型技术进步,这将使资本、清洁能源得到更多使用,而劳动、化石能源相对节约;4、现今的电力部门技术条件下,清洁能源对化石能源的替代弹性较大,我国火力发电的比重依然巨大,污染形势依旧严峻,电力部门的TFP年均增长率为4.7%,技术提升速度显着,但需注意导向;5、环境规制对技术进步的确存在倒“N”型影响,但尚未出现第一个拐点,而门限面板回归结果确认了上述结论,发现当前环境规制强度对技术进步存在着显着抑制作用,但在样本期内存在两个阈值,该抑制作用随着阈值增大而递减。论文由此提出几个建议:1、合理运用技术溢出正外部性,降低区域交流成本,促进跨区域溢出;2、树立整体意识,加强区域协作防控污染排放;3、借助以市场调节为主的调控手段,积极发展清洁能源技术;4、针对不同的工业部门和地区,积极优化能源结构;5、以促进工业企业转变生产方式为出发点,适当提高环境规制强度;6、深刻认识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系统关系,政府、社会和企业应积极协作联动。论文的创新性在于:1、基于偏向性技术进步理论,对技术进步与环境变化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系统性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构建了系统性的数理模型,并且区分一般工业部门和电力部门,详细考察它们的具体技术偏向性情况,测算了它们的要素替代弹性、偏向性技术进步强度;2、对我国的省域工业情况进行研究,注重考察环境规制对我国工业技术进步的非线性影响,为“波特假说”对中国的适用性提供证据,并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了有益的建议;3、借鉴了生态经济学的观点,将技术进步与环境污染纳入一个整体研究框架,系统性探讨两者的交互关系,并从实证角度对交互关系的具体机制做出解释。在今后的研究中,笔者将着力构建符合实际的环境规制对技术进步影响的数理模型,完善现有的理论框架,然后结合现有研究成果,为电力部门的能源弹性问题设计更符合实际和准确的模型和估计方法。
王晓丽[9](2017)在《论消费文化语境中的新世纪中国电影》文中认为新世纪中国电影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在电影产量、票房数量、影院建设、从业队伍、观影人次等方面今非昔比,呈现出欣欣向荣的盛世景观。但是与产业的繁荣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电影质量和口碑的持续走低,导致国产电影面临严重的信誉危机。因而总结电影产业发展的经验和深入分析当前电影的创作症候对中国电影未来的发展具有切实且重要的意义。本文试图在全面整理和把握新世纪中国电影资料的基础上,梳理出电影发展的主要脉络,运用消费文化、叙事学、类型学、意识形态批评、纪实美学等理论和方法,对新世纪中国电影的影像、叙事、美学、价值观以及与观众的关系等进行系统地研究。第一章揭示消费文化是新世纪中国电影的现实语境。论文首先辨析消费文化的含义,指出消费文化作为文化全球化的主力军已经成为新世纪中国社会的主导文化语境和主要价值观之一;剖析新世纪中国电影的生态环境,即电影政策的实施推进了电影产业化进程,吸引多元资本投入到电影行业从而促进了电影的繁荣,同时受众主体的低幼化和消费文化语境直接影响了电影娱乐化、物欲化、怀旧性的审美转向;将新世纪电影的格局划分为商业电影、主旋律电影和艺术电影等,并简要分析其基本形态。第二章探讨商业电影中奇观化的国产大片。古装武侠大片开启了中国大片的探索之旅,以“武舞美学”为核心的动作奇观营造颇具东方文化色彩,但过于重视画面而陷入叙事和意义双重失落的泥沼,叫座不叫好。历史战争大片以战争场面奇观为视觉营造的重点,通过考察战争与人性的纠缠表达出对人性的质疑和历史的反思,但压抑的画面和人性表达的失衡造成了娱乐性的欠缺与审美的错位。奇幻大片以真爱、成长、自由为主题,运用电脑特技手段建构非真实的艺术空间,辅以爱情、动作、冒险等类型元素,以青年人为目标受众而获得了巨大的市场成功,但技术进步的同时暴露出艺术的幼稚。第三章讨论商业电影中世俗化的类型片,选取喜剧片、小妞电影和青春片等中小成本类型片进行分析。喜剧片以其得天独厚的娱乐优势获得市场的青睐,小妞电影以引领时尚的消费品牌和女性青春靓丽的形象而赢得女性观众市场,青春片的盛行在于它契合了当下影院观影主体——20岁上下的青年人对青春、爱情、梦想的期待和想象。虽然这些类型片的娱乐性较强,但在消费文化的驱使下出现了艺术性和思想性的不足,如喜剧片的低俗、小妞电影的拜金主义和青春片的幼稚等,同时还存在叙事模式化、手法雷同化、主题同质化、风格过度娱乐化等问题。第四章解读主旋律电影的交响与变奏。面对资金危机和接受焦虑,主旋律电影一方面通过国家形象的塑造、集体记忆的重构、当代英模的宣扬完成了意识形态的时代性重写;另一方面积极推进市场化转型,向商业电影借鉴奇观化、明星化、类型化的叙事策略,以实现电影的社会效益与商业效益的双重诉求。论文最后指出了主旋律电影发展中出现的商业美学膨胀等问题,提出了主旋律电影未来的发展方向。第五分析艺术电影的坚守和探索。大众消费文化的普及与蔓延使原本小众化的艺术电影更加边缘化,艺术电影在坚守艺术独立性的同时也开始了类型化的探索,呈现出再现现实经验、描绘个体情感与沉溺类型越界等三种创作倾向。论文着重探讨其现实经验的关注与遮蔽,生命体验的开掘与简化,以及类型的融合与支离等美学症候。最后,在对新世纪中国电影重要文本的影像、叙事与文化的分析中得出结论:电影艺术的发展与时代、社会有着盘根错节的联系,新世纪中国电影的审美与文化、创作与市场(观众)、艺术与商业之间是一种互相促进的关系。在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因素的合力作用下,中国电影产业经历了十余年的飞速发展之后,未来中国电影将呈现出数量性增长减缓和质量性增长提高的发展趋势。所以对电影产业的繁荣应当肯定,对电影叙事和精神上的不足应予以正视和重视,而任何单一的肯定或否定评价都不可取。
陈启文[10](2017)在《袁隆平的世界》文中研究表明第一章人就像一粒种子追溯一个生命的诞生追溯一个生命的诞生,如同探悉一粒种子。一切早已不再是悬念,只是我接下来叙述的前提。这是一个命定为种子而生的人,一个命定要用一粒种子改变世界的人。通过一粒种子,可以追溯物种的起源。"万物的原则,起始于根基",这是古希腊数学家、
二、2002年中国汽车市场猜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2年中国汽车市场猜想(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动因:机理与实证(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的问题及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意义 |
1.2 主要研究思路与方法 |
1.2.1 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相结合 |
1.2.2 定性与定量方法相结合 |
1.2.3 多种计量经济学分析方法 |
1.3 研究内容与结构 |
1.4 可能的创新点 |
2 文献综述 |
2.1 关于企业ODI动因的研究 |
2.1.1 跨国公司理论 |
2.1.2 国际贸易理论 |
2.1.3 其他理论 |
2.2 中国民营企业ODI动因的研究 |
2.2.1 宏观环境的动因 |
2.2.2 制度层面的动因 |
2.2.3 企业自身的动因 |
2.3 规模经济、产业集聚与企业ODI动因 |
2.3.1 规模经济 |
2.3.2 产业集聚 |
2.4 商品市场分割、信贷市场扭曲与企业ODI动因 |
2.4.1 商品市场分割 |
2.4.2 信贷市场扭曲 |
2.5 现有研究的缺失 |
3 中国民营企业ODI及动因:现状描述 |
3.1 中国民营企业ODI现状 |
3.1.1 总量和发展趋势 |
3.1.2 空间和行业分布 |
3.1.3 投资类型之构成 |
3.2 规模经济与中国民营企业ODI:现状与现实关联 |
3.2.1 国内市场规模与中国民营企业ODI:现实关联 |
3.2.2 企业规模与中国民营企业ODI:现实关联 |
3.3 产业集聚与中国民营企业ODI:现状与现实关联 |
3.3.1 我国各制造业行业空间集聚的现状和趋势 |
3.3.2 我国各省份的产业集聚类型现状与趋势 |
3.3.3 集聚类型与中国民营企业ODI:现实关联 |
3.4 商品市场分割与中国民营企业ODI:现状和现实关联 |
3.4.1 商品市场分割现状与变动趋势 |
3.4.2 商品市场分割与中国民营企业ODI:现实关联 |
3.5 信贷市场扭曲与中国民营企业ODI:现状与现实关联 |
3.5.1 信贷市场扭曲现状和变动趋势 |
3.5.2 信贷市场扭曲与中国民营企业ODI:现实关联 |
3.6 本章小结 |
4 理论模型 |
4.1 模型的基本框架 |
4.2 企业ODI动因之“规模经济” |
4.2.1 模型设定 |
4.2.2 市场寻求型ODI |
4.2.3 技术寻求型ODI |
4.3 企业ODI动因之产业集聚类型 |
4.3.1 模型设定 |
4.3.2 市场寻求型ODI |
4.3.3 技术寻求型ODI |
4.4 企业ODI动因之商品市场分割 |
4.4.1 模型设定 |
4.4.2 市场寻求型ODI |
4.4.3 技术寻求型ODI |
4.5 企业ODI动因之信贷市场扭曲 |
4.5.1 模型设定 |
4.5.2 市场寻求型ODI |
4.5.3 技术寻求型ODI |
4.6 本章小结 |
5 实证研究(上):规模经济与产业集聚 |
5.1 样本信息 |
5.2 变量的定义与描述性统计 |
5.2.1 被解释变量 |
5.2.2 解释变量 |
5.2.3 其余控制变量 |
5.2.4 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
5.3 模型设置与主要结果 |
5.3.1 “规模经济”说与中国民营企业ODI |
5.3.2 产业集聚类型与中国民营企业ODI |
5.4 本章小结 |
6 实证研究(下):商品市场分割和信贷市场扭曲 |
6.1 样本信息 |
6.2 变量的定义与描述性统计 |
6.2.1 被解释变量 |
6.2.2 解释变量 |
6.2.3 其余控制变量 |
6.2.4 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
6.3 模型设置与主要结果 |
6.3.1 商品市场分割与中国民营企业ODI |
6.3.2 信贷市场扭曲与中国民营企业ODI |
6.3.3 四种动因的通盘考虑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政策含义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政策含义 |
7.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
(2)中国铁路改革对铁路贸易产品多样化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贸易阶段性下滑 |
1.1.2 铁路改革相对滞后 |
1.2 研究范围和概念界定 |
1.2.1 研究范围 |
1.2.2 概念界定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意义 |
1.4.1 理论意义 |
1.4.2 实践意义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 |
1.6.1 理论研究方法 |
1.6.2 实证研究方法 |
1.7 本文创新 |
1.8 研究的技术路线图 |
第2章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
2.1 相关理论综述 |
2.1.1 国际贸易理论 |
2.1.2 运输经济理论 |
2.1.3 制度经济学 |
2.1.4 企业组织理论 |
2.2 相关文献综述 |
2.2.1 服务投入与贸易 |
2.2.2 交通与贸易 |
2.2.3 企业出口多样性 |
2.2.4 国企改革与预算软约束 |
2.2.5 铁路改革 |
2.2.6 组织结构集中和工作负荷过载 |
2.3 对现有研究的评价 |
第3章 铁路主辅分离对铁路出口产品偏度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改革背景 |
3.3 理论模型 |
3.4 实证分析 |
3.4.1 数据和变量描述 |
3.4.2 计量模型 |
3.4.3 实证结果 |
3.4.4 稳健性检验 |
3.4.5 解释机理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铁路局直管站段改革对产品层面出口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改革背景与研究问题 |
4.3 实证分析 |
4.3.1 数据和变量描述 |
4.3.2 计量模型 |
4.3.3 实证结果 |
4.4 稳健性检验 |
4.4.1 控制异常值 |
4.4.2 控制时间趋势 |
4.4.3 控制产品替代弹性的影响 |
4.4.4 排除外资企业的影响 |
4.4.5 替换控制组 |
4.4.6 控制季节因素 |
4.4.7 扩展研究时段 |
4.4.8 企业—产品层面的影响 |
4.5 异质性检验 |
4.5.1 企业所有制 |
4.5.2 贸易方式 |
4.5.3 产品属性 |
4.5.4 企业区位 |
4.5.5 动态效果 |
4.6 其他潜在影响因素 |
4.6.1 节日因素 |
4.6.2 政策执行滞后问题 |
4.6.3 关税的影响 |
4.6.4 铁路与海运出口的替代效应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铁路局直管站段改革对进口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铁路调度系统在此次改革中的变化 |
5.3 实证分析 |
5.3.1 数据和变量描述 |
5.3.2 计量模型 |
5.3.3 实证结果 |
5.4 稳健性检验 |
5.4.1 区分货物种类 |
5.4.2 区分不同的铁路局 |
5.4.3 其他潜在因素对进口额的影响 |
5.4.4 扩展研究时段 |
5.5 解释机理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主要结论、政策建议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1.1 铁路主辅分离改革对中国铁路出口特别是偏度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
6.1.2 铁路局直管站段体制改革在短期内抑制了铁路出口 |
6.1.3 铁路局直管站段体制改革在短期内抑制了铁路进口 |
6.2 政策建议 |
6.2.1 针对铁路重启辅营业务 |
6.2.2 针对铁路局治理结构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A.1 扩展边际和集约边际的定义 |
A.2 稳健性检验:控制其他形式的固定效应 |
A.3 威尔克森符号秩检验 |
A.4 2000年、2019年中国出口税则 |
A.5 2018中国铁路总公司汇总资产负债表 |
A.6 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 |
A.7 铁路局直管站段体制改革实施过程 |
A.8 部分“公转铁”推进措施 |
致谢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3)中国汽车企业FDI进入模式选择影响因素研究 ——以东道国和企业自身因素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方法 |
1.3 文献综述 |
1.4 研究内容和思路 |
1.5 论文主要贡献和不足 |
第二章 FDI进入模式相关理论概述 |
2.1 FDI进入模式概念与分类 |
2.2 进入模式相关理论 |
第三章 中国汽车企业FDI进入模式选择 |
3.1 中国汽车企业FDI现状与特点 |
3.2 中国汽车企业FDI进入模式现状和特点 |
3.3 影响中国汽车企业FDI进入模式的因素及假设 |
3.4 中国汽车企业FDI进入模式选择模型 |
第四章 吉利集团、长城汽车跨案例分析 |
4.1 吉利汽车对外直接投资案例分析 |
4.2 长城汽车对外直接投资案例分析 |
4.3 案例对比分析 |
4.4 案例对比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2 中国汽车企业FDI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泰国引进外资规模及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的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1.3 理论意义 |
1.1.4 实践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方法与思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 |
1.3.3 预期结论 |
第二章 国际投资理论 |
2.1 国际投资概念及意义 |
2.1.1 国际投资概念 |
2.1.2 国际投资意义 |
2.1.3 国际投资的影响因素 |
2.2 国际投资理论 |
2.2.1 垄断优势理论 |
2.2.2 内部化理论 |
2.2.3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
2.2.4 边际产业扩张理论 |
2.2.5 国际生产折中理论 |
2.2.6 其他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
第三章 泰国引进外商直接投资现状 |
3.1 泰国引进外商直接投资的政策研究 |
3.1.1 泰国引进外商直接投资的发展历史 |
3.1.2 泰国引进外商直接投资的政策概述 |
3.1.3 泰国环境概括 |
3.2 泰国引进外商直接投资规模 |
3.3 泰国引进外商直接投资主要产业 |
3.4 泰国引进外商直接投资主要区域 |
第四章 泰国引进外资效果实证分析 |
4.1 泰国引进外商直接投资效果实证分析 |
4.1.1 引力模型及应用 |
4.1.2 泰国引进外商直接投资影响因素研究 |
4.2 基于引力模型的泰国引进外商直接投资效果实证分析 |
4.2.1 计量模型的设计 |
4.2.2 选取相关变量 |
4.2.3 变量检验环节 |
4.2.4 回归结果 |
4.3 泰国引进外商直接投资的因素 |
第五章 泰国政府促进引进外商直接投资的相应政策 |
5.1 泰国引进外商直接投资的主要问题 |
5.2 泰国政府促进对外直接投资的相应政策建议 |
第六章 结论 |
6.1 研究主要结论 |
6.2 研究不足之处 |
6.3 未来的研究展望$#xA; |
参考文献 |
致谢$#xD;$#xA; |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5)中国油茶生产布局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研究评述 |
1.4 研究主要内容和主要方法 |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2 研究的主要方法 |
1.5 数据来源 |
1.6 技术路线 |
2 概念界定与基础理论 |
2.1 概念界定 |
2.1.1 演变 |
2.1.2 生产布局 |
2.1.3 生产布局演变 |
2.1.4 油茶生产布局演变 |
2.2 基础理论 |
2.2.1 区位理论 |
2.2.2 比较优势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中国油茶生产布局演变特征与比较优势分析 |
3.1 油茶生产总体布局变化分析 |
3.2 油茶生产区域布局变化分析 |
3.2.1 油茶生产集中度分析 |
3.2.2 油茶生产规模指数分析 |
3.3 油茶生产区域比较优势分析 |
3.3.1 油茶生产规模优势分析 |
3.3.2 油茶生产效率优势分析 |
3.3.3 油茶生产综合优势分析 |
3.3.4 各省份油茶生产规模一效率比较优势与空间分布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中国油茶生产布局演变模型的构建 |
4.1 指标体系的构建 |
4.1.1 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4.1.2 影响因素分析 |
4.1.3 体系构建与影响效应假设 |
4.2 数据检验 |
4.2.1 单位根检验 |
4.2.2 协整检验 |
4.3 模型的选择 |
4.3.1 F检验 |
4.3.2 Hausman检验 |
4.4 模型的构建 |
4.5 本章小结 |
5 中国油茶生产布局演变的实证分析 |
5.1 总体油茶生产的实证分析 |
5.2 区域油茶生产的实证分析 |
5.2.1 东部地区油茶生产实证分析 |
5.2.2 中部地区油茶生产实证分析 |
5.2.3 西部地区油茶生产实证分析 |
5.3 油茶生产布局演变的影响因素对比分析 |
5.4 分析反映的问题及建议 |
5.4.1 油茶生产布局演变存在的问题 |
5.4.2 优化油茶生产布局的建议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6)产业生态系统的格局、过程与可持续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我国工业与资源环境格局存在空间分异 |
1.1.2 工业发展及其资源环境影响具有复杂性 |
1.1.3 生态文明要求产业生态化发展 |
1.2 问题提出 |
1.3 研究目的与内容 |
1.4 技术路线及章节安排 |
第2章 产业生态系统研究综述 |
2.1 产业生态系统的定义与内涵 |
2.2 产业生态系统的格局、过程与可持续性研究综述 |
2.2.1 产业生态系统的格局研究 |
2.2.2 产业生态系统的过程研究 |
2.2.3 产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研究 |
2.3 小结 |
第3章 产业生态系统的逻辑与分析框架 |
3.1 逻辑框架 |
3.2 分析框架 |
3.2.1 格局分析 |
3.2.2 过程分析 |
3.2.3 可持续性分析 |
3.3 小结 |
第4章 产业格局与资源环境压力格局分析 |
4.1 引言 |
4.2 中国产业多样性和复杂性格局 |
4.2.1 中国产业多样性地理空间分布 |
4.2.2 中国经济复杂性指标地理空间分布 |
4.2.3 不同指标产业格局的比较与重心变迁分析 |
4.3 中国资源环境压力格局 |
4.3.1 中国的物质流指标空间分布 |
4.3.2 中国的工业碳排放空间分布 |
4.4 格局的综合分析与典型模式识别 |
4.5 小结 |
第5章 产业演化与代谢过程分析 |
5.1 引言 |
5.2 基于生产空间的产业演化过程分析 |
5.2.1 产业关联性与生产空间网络 |
5.2.2 基于生产空间临近性的产业演化预测模型 |
5.2.3 基于产业演化预测模型的区域发展阶段判断 |
5.3 基于指数分解的宏观产业代谢过程分析 |
5.4 基于生命周期数据库的微观产业代谢过程分析 |
5.4.1 产业代谢过程网络结构分析 |
5.4.2 基于产业代谢过程网络的资源环境压力识别 |
5.4.3 基于产业代谢过程网络的潜在产业共生识别 |
5.5 小结 |
第6章 产业生态系统可持续性分析 |
6.1 引言 |
6.2 典型区域的产业生态化路径 |
6.2.1 产业发展阶段与目标制定 |
6.2.2 区域产业结构升级 |
6.2.3 产业代谢结构与产业共生优化 |
6.2.4 产业生态化决策与系统弹性 |
6.3 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建议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对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工业行业部门经济复杂性及其排名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7)中国城市汽车能源消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 主要贡献 |
第2章 中国汽车部门能源消费的核算 |
2.1 引言 |
2.2 中国汽车保有量的预测 |
2.2.1 方法及数据 |
2.2.2 中国汽车保有量预测结果 |
2.3 汽车部门能源消费核算 |
2.3.1 现有统计数据的缺陷 |
2.3.2 汽车部门能源消费核算 |
2.4 中国交通部门能源消费核算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汽车能源消费在城市化进程中的变动 |
3.1 引言 |
3.2 研究方法及数据说明 |
3.2.1 基础模型构建 |
3.2.2 数据说明 |
3.3 实证结果 |
3.3.1 实证检验及结果 |
3.3.2 门限回归 |
3.4 区域差异的讨论 |
3.4.1 分析方法 |
3.4.2 收敛性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能源安全与环境约束下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路径 |
4.1 引言 |
4.2 约束条件下电动汽车发展路径 |
4.2.1 约束条件下汽车石油消费 |
4.2.2 双重约束下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
4.3 多情景下新能源汽车需求 |
4.3.1 电动重型货车的发展 |
4.3.2 燃油效率技术进步 |
4.3.3 约束下电动汽车发展的路径设计 |
4.4 政策建议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油价变动如何影响私人汽车的使用和购买 |
5.1 引言 |
5.2 方法和数据描述 |
5.2.1 数据 |
5.2.2 问卷的设计 |
5.2.3 描述性统计分析 |
5.2.4 研究方法 |
5.3 实证结果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城市轨道交通能否有效抑制汽车能源消费 |
6.1 引言 |
6.2 文献综述 |
6.3 研究方法与数据说明 |
6.3.1 研究方法 |
6.3.2 数据说明 |
6.4 模型结果 |
6.4.1 二元选择模型 |
6.4.2 倍差法 |
6.4.3 稳定性检验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城市道路公共交通效率与私人汽车能源消费变动 |
7.1 引言 |
7.2 文献综述 |
7.2.1 城市公共交通效率 |
7.2.2 汽车能源消费 |
7.3 城市道路公交效率的测算 |
7.3.1 研究方法 |
7.3.2 指标选择与数据 |
7.3.3 效率测算结果 |
7.4 城市道路公交效率对私人汽车能源消费的影响 |
7.4.1 模型设定和数据选取 |
7.4.2 模型结果与内生性的讨论 |
7.5 收入效应的进一步讨论 |
7.6 本章小结 |
第8章 研究总结与研究展望 |
8.1 研究总结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及奖励 |
一、科研成果 |
二、参与的科研项目 |
三、获奖及荣誉 |
致谢 |
(8)技术进步与环境变化交互作用的空间计量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技术进步 |
1.3.2 环境经济学 |
1.3.3 技术进步对环境影响研究 |
1.3.4 环境变化对技术进步影响研究 |
1.3.5 相关研究的空间计量 |
1.3.6 文献述评 |
1.4 研究目标、研究范围和核心概念、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范围 |
1.4.3 核心概念 |
1.4.4 研究内容 |
1.4.5 技术路线 |
1.5 主要创新点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理论模型构建与问题分解 |
2.1 理论模型构建 |
2.2 逻辑框架图 |
2.3 实证计划与猜想 |
2.3.1 问题分解 |
2.3.2 实证计划和期望目标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环境污染、技术进步的指标选取、测度和空间探索分析 |
3.1 环境污染的指标选取及描述性统计分析 |
3.1.1 指标选取 |
3.1.2 描述性统计分析 |
3.2 技术进步的指标选取和描述性统计分析 |
3.2.1 指标选取 |
3.2.2 描述性统计分析 |
3.3 技术进步、环境污染的空间探索性分析 |
3.3.1 空间探索性分析技术简介 |
3.3.2 技术进步的空间探索性分析 |
3.3.3 环境污染的空间探索性分析 |
3.3.4 技术进步与环境污染空间交互作用的统计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实证检验我国技术进步对环境变化的影响方向 |
4.1 问题提出 |
4.2 空间面板回归模型简介 |
4.3 研发投入对环境污染的空间非线性实证检验 |
4.3.1 实证模型设定 |
4.3.2 变量选取、说明及处理 |
4.3.3 实证检验结果及分析 |
4.3.4 实证结论与指示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一般工业部门两种能源的替代弹性和技术偏向强度 |
5.1 背景介绍 |
5.2 一般工业部门清洁能源与化石能源使用现状 |
5.3 一般工业部门CES生产函数设定 |
5.4 CES函数模型估计及结果 |
5.5 结果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中国电力部门两种能源的替代弹性和技术偏向强度 |
6.1 电力部门能源使用现状 |
6.2 电力部门生产函数计量模型设定 |
6.3 数据说明及处理 |
6.4 电力部门实证结果及分析 |
6.5 结论与建议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实证检验环境规制对技术进步的影响 |
7.1 背景简介 |
7.2 理论分析 |
7.3 实证检验 |
7.3.1 模型设定 |
7.3.2 变量选取、说明及处理 |
7.3.3 实证检验结果及分析 |
7.3.4 实证结论及指示 |
7.4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引用及科研项目 |
(9)论消费文化语境中的新世纪中国电影(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节 研究缘起及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消费文化:新世纪中国电影的现实语境 |
第一节 消费文化之定义 |
一、消费文化的内涵 |
二、消费文化的范畴 |
第二节 新世纪中国电影的生态环境 |
一、电影政策:产业进程的主动力 |
二、多元资本:产业繁荣的助推力 |
三、社会症候:娱乐至死和价值虚无 |
四、观众本位:产业发展的中心点 |
第三节 新世纪中国电影的格局与基本形态 |
一、商业电影:繁荣中的尴尬 |
二、主旋律电影:危机下的转型 |
三、艺术电影:困境中的坚守 |
第二章 商业电影(上):奇观化的中国大片 |
第一节 东方奇观背后的双重失落 |
一、华丽的东方奇观 |
二、叙事的断裂与拼贴 |
三、价值虚无与文化悖逆 |
第二节 战争奇观下的人性迷思 |
一、影像的真实美学风格 |
二、人性叙事的丰富与困境 |
三、文本意义的建构与缺憾 |
第三节 技术的进步与艺术的幼稚 |
一、数字技术与审美体验升级 |
二、类型杂糅与叙事混乱 |
三、想象力的匮乏 |
第三章 商业电影(下):世俗化的类型片 |
第一节 “笑”的盛宴 |
一、贺岁喜剧:小品化与游戏化 |
二、中小成本喜剧:巧合与戏仿 |
第二节 女性的童话 |
一、女性乌托邦的建构 |
二、凝视中的误认与想象 |
三、消费文化的意义旨归 |
第三节 青春怀旧风 |
一、青年群像与成长主题 |
二、怀旧消费与偶像崇拜 |
三、青春书写的陷落与超越 |
第四章 主旋律电影的交响与变奏 |
第一节 意识形态的书写 |
一、国家形象的塑造 |
二、集体记忆的重构 |
三、当代英模的宣扬 |
第二节 商业化策略 |
一、视听的奇观化 |
二、人物的日常化 |
三、叙事的类型化 |
第三节 反思与展望 |
一、过度商业化与现实桎梏 |
二、主旋律电影的主流化走向 |
第五章 艺术电影的坚守与探索 |
第一节 现实经验的呈现与遮蔽 |
一、现实生活的再现 |
二、纪实风格的凸显 |
三、回避现实与无力超越 |
第二节 主观心理的表现与简化 |
一、人物心理的开掘 |
二、有意味的形式 |
三、戏剧性的妥协 |
第三节 类型越界的融合与支离 |
一、艺术性的追求 |
二、类型化的转向 |
三、难以弥合的裂缝 |
余论 |
一、中国电影史范畴中的新世纪电影 |
二、跨文化视野下的新世纪中国电影 |
参考文献 |
附录: 新世纪中国重要影片一览表 |
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四、2002年中国汽车市场猜想(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动因:机理与实证[D]. 卢侃. 浙江大学, 2021(01)
- [2]中国铁路改革对铁路贸易产品多样化的影响[D]. 袁航.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20(01)
- [3]中国汽车企业FDI进入模式选择影响因素研究 ——以东道国和企业自身因素为中心[D]. 李一凡. 延边大学, 2019(01)
- [4]泰国引进外资规模及效果研究[D]. 金志新.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19(01)
- [5]中国油茶生产布局演变研究[D]. 孔浩. 东北林业大学, 2019(01)
- [6]产业生态系统的格局、过程与可持续性研究[D]. 李杨. 清华大学, 2019(06)
- [7]中国城市汽车能源消费研究[D]. 杜之利. 厦门大学, 2018(06)
- [8]技术进步与环境变化交互作用的空间计量分析[D]. 王章名. 西南交通大学, 2018(04)
- [9]论消费文化语境中的新世纪中国电影[D]. 王晓丽. 武汉大学, 2017(06)
- [10]袁隆平的世界[J]. 陈启文. 芙蓉, 2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