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HFC-227ea的表面张力(论文文献综述)
尹智涛[1](2021)在《双疏超细聚磷酸铵干粉灭火剂改性制备与抗复燃性能研究》文中指出超细干粉灭火剂以其灭火效率高、环保无污染、绝缘性好、使用方便、安全性高,成为最理想的哈龙替代灭火剂之一。但是,超细干粉灭火剂在扑灭B类可燃液体火后存在易复燃的风险。普通干粉灭火剂一般通过硅油进行疏水性处理,在干粉粒子表面形成一层斥水(亲油)性薄膜,扑灭油类火灾时,喷射到油面上的干粉粒子会很快沉入油底。由于干粉灭火剂的冷却作用甚微,油池仍保持较高温度,油面会持续挥发可燃蒸气,局部残余的火焰会迅速蔓延至整个油面,引起复燃。B类火的复燃一直是干粉灭火剂应用中的难题所在,增强干粉灭火剂的抗复燃性能是干粉灭火剂的重要研究方向。抗复燃性能指灭火剂在扑灭火灾后具备长效持续抑制可燃物重新燃烧的能力。氟碳表面活性剂具有憎水憎油的性质,是制备疏水疏油(双疏)材料常用的改性剂。前人研究了氟碳表面活性剂增强干粉灭火剂的抗复燃性能,氟碳表面活性剂通过氢键吸附在干粉粒子表面,可以改善干粉的疏油性,使其能够漂浮在油面上形成一层隔绝氧气、抑制燃料挥发的封闭层,达到抗复燃的目的。然而,由于氢键的结合力较弱,仅使用氟碳表面活性剂改性的抗复燃干粉存在疏水性较差的问题,需要额外增加硅油的疏水改性工艺。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本文合成一种含氟丙烯酸酯聚合物作为氟碳表面活性剂,通过向氟碳表面活性剂中引入硅烷偶联剂结构单元,对二氧化硅包覆的超细聚磷酸铵进行双疏改性,将含氟丙烯酸酯聚合物通过接枝吸附在聚磷酸铵颗粒表面,成功地制备出具有较好疏水、疏油性能的双疏超细聚磷酸铵。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氟碳表面活性剂的筛选及配方优化。确定全氟辛基乙基丙烯酸酯FEA和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TEVS分别作为含氟单体和功能单体,研究了共聚单体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正丁酯BA、丙烯酸十八酯SA对含氟丙烯酸酯聚合物FAP双疏改性效果的影响。对比了由不同共聚单体合成的氟碳表面活性剂的改性效果,从中筛选出改性效果最好的氟碳表面活性剂单体组合,用于后续实验。研究了含氟丙烯酸酯聚合物FAP的单体配比和添加量对双疏超细聚磷酸铵FMAPP疏水、疏油性能的影响,确定了含氟丙烯酸酯聚合物FAP的最佳单体摩尔比例和最佳添加量,优化了氟碳表面活性剂的配方。(2)双疏超细聚磷酸铵的制备与表征。双疏超细聚磷酸铵的制备过程大致分为两步:一是对聚磷酸铵APP进行超细粉碎和表面修饰(SiO2包覆),二是氟碳表面活性剂对SiO2包覆超细聚磷酸铵MAPP进行表面处理,最终得到双疏超细聚磷酸铵FMAPP。表征了 FMAPP的SEM、XPS、NMR、TGA和粒径等性能,分析了 FMAPP的表面形貌、表面组成、热降解、粒径变化和改性过程。(3)双疏超细聚磷酸铵干粉灭火剂的灭火与抗复燃性能测试。双疏超细聚磷酸铵干粉灭火剂由双疏超细聚磷酸铵FMAPP基料(80wt%)和改进其物理性能的添加剂(20wt%)组成。分别使用双疏超细聚磷酸铵干粉和普通聚磷酸铵干粉进行了灭火性能和抗复燃性能对比实验,发现双疏超细聚磷酸铵干粉具有更好的灭火性能和抗复燃性能。研究了油温对双疏超细聚磷酸铵干粉抗复燃性能的影响。发现高油温会导致疏油性迅速下降,短时间内失去抗复燃性能,低油温对疏油性影响较小,仍保持抗复燃性能。分析了高温导致疏油性下降的原因:一方面是航空煤油的表面张力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另一方面是高温加剧了氟碳表面活性剂的分子热运动,使氟碳链定向排列结构改变,导致双疏超细聚磷酸铵干粉的表面张力增大。
王凡[2](2020)在《气体水合物强化生成及蓄冷特性实验研究》文中指出气体水合物蓄冷技术是一种新兴的高效储能技术,它能够解决传统蓄冷密度低、效率低和易使设备老化等问题。同时气体水合物生成是一种气体和水联合固化的相变过程,使得气体水合物能够在气体储存和分离、海水淡化和污水处理等能源问题中也发挥重要作用。然而,气体水合物目前面临着生成随机性强、循环生成稳定不明确、水合物成核和生长过程缓慢等问题,制约着气体水合物蓄冷技术的应用。基于此,本文重点研究了气体水合物循环生成稳定性、循环生成影响因素和强化水合物生成等问题。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针对气体水合物循环生成机制不明确的问题,本文对气体水合物在蓄冷中循环生成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分别对纯水体系、SDS溶液体系和SDS+多孔介质体系中气体水合物循环生成稳定性进行了对比分析;并通过降压联合热刺激方式对水合物分解过程进行强化。结果表明:存在多孔介质时,水合物循环生成的诱导期和完全生成时间分别稳定在40 min和150 min;得出多孔介质体系中气体水合物循环生成更加稳定;并通过单循环和多循环情况下的能耗时间比r ECT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了多孔介质体系下的能耗和时间更加稳定,减少了时间成本和能耗成本,说明多孔介质体系在蓄冷中体现出更加显着的促进稳定特性;另得出在0.1 MPa的联合分解中水合物分解可以更快地完成,分解时间可缩短200 min;最终总结出降压联合热刺激对水合物分解过程的强化机制。(2)基于高效的降压分解水合物方式,通过对不同工况下降压分解过程引起的多孔介质中气液固迁移对气体水合物循环生成过程的影响过程进行可视化观测和实验分析,同时对多孔介质中气体水合物循环生成稳定性影响机制进行重点探讨。实验结果表明:降压引起的气液固迁移造成了多孔介质层的膨胀率达到176%。通过压力补偿对多孔介质层恢复过程中发现了水层消失的现象;同时通过模型建立和图像分析得出气液固迁移是由孔隙演化造成;而孔隙演化则是多孔介质层中有效应力、孔隙压力、背压和补偿压力相互作用的结果;此外气液固迁移造成了气体水合物循环生成过程的二次生成诱导期异常现象,揭示了气液固迁移对气体水合物循环生成过程的影响机理。(3)结合目前气体水合物成核和生长过程缓慢的问题,本文基于沸腾冷凝过程强化水合物的生成过程进行研究。创新性开发并搭建了基于沸腾冷凝循环强化水合物快速生成实验研究系统,在可视化条件下系统的研究和观测沸腾冷凝过程对水合物生成的促进作用。实验结果发现,该过程数量级的增加了气液接触面积,水合物生成过程从原本的6.5天缩短为35 min,生成速率提升将近4000倍,可使水合物在35 min内完成大量堆积;沸腾冷凝过程改变了传统水合物生成过程,使得水合物成核界面由原本的2界面增加到4界面,且沸腾冷凝中的4界面可得到持续更新,达到了高效强化水合物生成的作用,并最终总结出该过程对水合物生成过程的促进机制。通过大量实验研究在证明水合物二次生成明显优于首次生成,生成量增多,时间成本低;总结得出沸腾冷凝过程中,水合物生成的最佳条件是4℃的实验温度和60℃的热刺激温度,不仅能实现水合物的快速生成,还可以减少能源消耗,为气体水合物蓄冷技术应用提供重要技术支持。
蔡星伟[3](2019)在《全氟-2-甲基-3-戊酮的合成及热分解机理研究》文中认为为了解决传统哈龙灭火剂在环境保护上的问题,科研人员不断致力于新一代环境友好且高效的灭火剂的开发。美国3M公司研制的Novec 1230防火液体,其化学名称为全氟-2-甲基-3-戊酮,从根本上解决了传统灭火剂高耗臭氧潜能值(ODP)、高温室效应值(GWP)等一系列环保问题。目前全氟-2-甲基-3-戊酮只有美国的3M公司实现了工业化生产,国内近几年陆续有科研院所和相关企业开始投入对该产品的研发,还没有实现该产品的工业化。本文主要研究了全氟-2-甲基-3-戊酮的合成及其热分解机理,为该产品的工业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通过文献调研、分析比较和论证,本文设计了以六氟丙烯为原料,经齐聚、氧化和异构化制备全氟-2-甲基-3-戊酮的合成路线。研究发现:氰化钾、碱金属氟化物、溴化亚铜/联吡啶和双苯铬等催化剂均能很好的催化六氟丙烯齐聚反应。研究了温度、溶剂、催化剂用量和搅拌速度等因素对反应收率的影响。氰化钾催化六氟丙烯齐聚反应,反应最高收率可达85%。氟化钾和四丁基氯化鏻体系可使六氟丙烯二聚体收率达79%。氟化铯和冠醚体系反应效果较优,六氟丙烯二聚体收率达96%。溴化亚铜联吡啶体系也能很好的催化本反应,六氟丙烯二聚体收率达89%。双苯铬体系中催化效果最好的是π-双(1,3,5-三甲基苯)铬。推测了配位催化下的六氟丙烯齐聚反应机理。研究发现:次氯酸钠体系、叔胺氮氧化物体系对六氟丙烯二聚体具有明显的氧化作用。次氯酸钠溶液氧化全氟2-甲基-2-戊烯,在二乙二醇二甲醚中反应3~5 h,环氧化物收率达79%。提出了相转移催化氧化全氟烯烃的新方法,四丁基硫酸氢铵为相转移催化剂的次氯酸钠溶液体系,环氧化物的收率达96%。研究了全氟烯烃催化氧化的反应规律:除溶剂、温度和催化剂外,双键上取代基的结构、电子效应和碳负离子中间体的稳定性等都是影响全氟烯烃反应活性的重要因素。提出了一类新的叔胺/过氧酸或者超酸催化氧化体系,于室温下反应1~2 h,环氧化产物收率达95%。该催化体系对活性较高的三取代或者四取代全氟烯烃催化氧化效果较好,不能氧化活性较低的二取代全氟烯烃;确定了全氟环氧化合物在有机碱催化作用下异构化为全氟酮的最佳反应条件。利用密度泛函理论(DFT)研究了全氟-2-甲基-3-戊酮单分子热分解机理,结果表明:全氟-2-甲基-3-戊酮在热力学上是非常稳定的化合物,自由基开裂反应为其主要分解途径。计算了其热分解产物的形成过程及反应能垒,阐明了由β开裂-自由基对全氟烯烃的加成构成的碳架异构体生成机理。基于ReaxFF反应力场分子动力学方法(ReaxFF MD),研究了高温下全氟-2-甲基-3-戊酮多分子分解机理。探讨了温度对其分解机理、分解速度及中间体和产物浓度的影响。全氟-2-甲基-3-戊酮分子随温度的升高势能逐渐增加,热分解逐渐加剧,产生的自由基种类和数量逐渐增多。反应机理表明:全氟-2-甲基-3-戊酮的分解路径主要有三种:2号位上C-CF3键断裂、2和3号位上C-C键断裂以及2号位与4号位上C-F键断裂。在2000 K下,由初始分解路径产生的自由基逐级进行后续的热分解反应,反应的最终产物主要为小的自由基片段和小分子化合物。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开展了全氟-2-甲基-3-戊酮的热分解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全氟-2-甲基-3-戊酮在超过550℃的高温下才会发生分解,热分解主要产物与理论计算结果基本一致。
赵义逢,郑学林[4](2017)在《基于基团贡献法推算混合制冷工质表面张力》文中指出基于基团贡献法,计算了现有四种纯组分摩尔表面积下,15种二元、4种三元混合制冷工质表面张力。通过对比不同摩尔表面积模型下的计算精度,得出利用Rasmussen摩尔表面积模型计算二元、三元混合制冷工质表面张力可得到较高精度。1193组二元混合制冷工质表面张力的相对平均偏差为0.15m N·m-1,100组三元混合制冷工质表面张力的相对平均偏差为-0.03m N·m-1。因此,在Rasmussen摩尔表面积模型下的基团贡献法能够用于新型环保混合制冷工质表面张力的推算。
窦增培,葛峰,何学昌,姜红红,邢航,肖进新[5](2016)在《氟表面活性剂和氟聚合物(Ⅻ)——含氟灭火剂》文中研究指明介绍了氟表面活性剂在水成膜泡沫灭火剂(AFFF)、氟蛋白泡沫灭火剂(FP)、成膜氟蛋白泡沫灭火剂(FFFP)、抗复燃超细干粉灭火剂以及Halon灭火剂替代物中的应用。分析了国内研究生产现状,对含氟灭火剂的发展趋势和前景进行了展望。
高能[6](2016)在《HFCs制冷剂液体定压比热容的实验与理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人类社会对于环境问题的日益重视,对于制冷剂环保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世界上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在近几年纷纷出台了相应的政策法规,限制具有高温室效应潜能(GWP)的制冷剂的使用。而与此同时,具有低GWP的HFCs制冷剂以及极低GWP的不饱和HFCs(亦称HFOs)制冷剂则越来越受到广泛的重视,并被认为是最具有应用前景的新一代环保制冷剂。制冷剂液体定压比热容是一项重要的基础热物理性质,它与热力学能量函数直接相关,是制冷循环热力学计算的基础,也是制冷剂高精度专用状态方程建立中不可缺少的必要条件。实验是获得制冷剂液体定压比热容数据最为直接可靠的方法,但受实验条件限制,所获实验数据的温度压力范围往往有限。另一方面,定压比热容属于基础热物理性质,可以通过状态方程等方法计算得到,然而现有的HFCs制冷剂液体定压比热容的理论计算方法存在各自的不足和缺陷,无法进行高精度的预测计算。本文以常见以及具有潜力的HFCs(包括HFOs)制冷剂为对象,对其液体定压比热容进行了实验与理论研究。首先,本文搭建了一套采用惰性气体增压的准稳态量热法测量HFCs制冷剂液体定压比热容的实验系统,系统以一台Calvet式量热仪为主体,配合自行搭建的压力平衡单元,可以实现室温以上宽压力范围内的制冷剂液体定压比热容测量。经多种不同类型标准液体的定压比热容实验验证,本文所搭建的实验系统具有可靠的实验精度。在搭建的实验系统上,本文实验获得了HFC-161, HFC-152a, HFC-143a, HFC-245fa, HFC-236fa, HFC-227ea, HFO-1234yf以及HFO-1234ze(E)这8种制冷剂的液体定压比热容数据,实验温度范围为305.15 K至365.15 K,最高压力5.54 MPa,大部分的实验数据为国内外首次报道。为了工程计算的需要,通过Stepwise逐步回归的方式,将所获得的不同制冷剂液体的定压比热容数据回归成了以对比温度和对比压力为变量的经验方程,方程结构合理且回归精度高。通过将方程外推到饱和线,得到了不同制冷剂饱和液体的定压比热容。在实验数据基础上,本文基于对应状态原理,提出了一个适用于HFCs制冷剂液体定压比热容计算的半经验方程。通过将方程与现有HFCs制冷剂液体定压比热容的实验数据作对比,分析得到方程的回归计算精度为1.07%,而预测计算平均精度为1.78%,远高于现有其他预测方法的计算精度,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最后,本文实验获得了HFC-32+HFO-1234ze(E)混合制冷剂在不同温度不同组成下的液体定压比热容数据,并将所提出的HFCs制冷剂液体定压比热容的对应状态方程应用于该混合制冷剂的计算,筛选出了最优的混合物虚拟临界参数混合规则,预测计算的平均偏差为1.39%,最大偏差不超过5%,计算精度优于该混合制冷剂的专用状态方程。此外,比较了四种常见混合制冷剂液体定压比热容采用对应状态方程与各自专用亥姆霍兹自由能状态方程的计算结果。比较结果显示两种方法计算结果的一致性很好,平均偏差0.87%,最大偏差不超过1.90%,进一步验证了本文所提出的对应状态方程应用于HFCs混合制冷剂液体定压比热容计算的可靠性。
鲍俊峰[7](2016)在《环保制冷工质表面张力的实验和理论研究》文中认为即将禁用CFC和HCFC类制冷工质,寻找替代的新型环保制冷工质已成为国际上研究的热点。表面张力作为重要的物性数据之一,对沸腾和凝结换热起着关键性作用,是寻找替代工质的重要依据之一。本文致力于环保制冷工质表面张力的实验测量和理论推算两个方面的研究。研制了基于毛细管上升的液体表面张力实验系统,主要包括实验本体、控温系统以及图像采集和处理系统。实验系统的压力测量范围为04MPa,温度测量范围为-20180℃。为了验证实验系统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测量了R 134a温度范围为-1560℃内饱和液的表面张力,测量结果与相关文献的绝对偏差不超过±0.35 mN.m-1,实验系统总的不确定度小于1.2%。采用基团贡献法的基本原理,开展了液体表面张力的理论研究:考查了纯组分摩尔表面积模型对醇水溶液表面张力推算精度的影响,利用Suarez等人提出的方法,拟合了5种醇类(甲醇、乙醇、1-丙醇、2-丙醇、2-丁醇)的摩尔表面积,并推算了醇水溶液表面相的相对吉布斯吸附和表面层厚度;在四种摩尔表面积模型下,计算了15种二元、4种三元混合制冷工质表面张力,表明:Rasmussen、Paquette摩尔表面积模型计算结果相对偏差最小,可用于计算二元、三元环保型混合制冷工质的表面张力。
陈龙祥[8](2015)在《含新型制冷工质HFO-1234yf的混合物的气液相平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氢氟烃(HFCs)和烷烃(HCs)臭氧耗减潜能值(ODP)为0,不破坏臭氧层,是很有前景的替代工质。但是大多数的HFCs具有较高的全球变暖的潜能值(GWP)和大气寿命长的缺点,根据欧盟F-gas法规规定,高GWP的含氟工质开始被限制在新设备中使用。而HCs又具有易燃易爆的危险。因此寻找新型绿色环保的替代工质迫在眉睫。近年,霍尼韦尔和杜邦公司联合推出了一种新型制冷剂,2,3,3,3-四氟丙烯(HFO-1234yf),其GWP<1, ODP为0,以及非常短暂的大气寿命(0.029年),被视为很有前景的环保替代工质。但是其较低的汽化潜热值以及微可燃性成了它单独使用的障碍。由于很难找到既环保又拥有优异制冷性能的纯工质,而混合工质通过不同的组分的配比有望找到合适的替代工质。混合工质的热力学性能优劣是其能否被利用的主要因素,其中气液相平衡(VLE)数据更是系统循环热力学分析的基本参数。目前,实验测量是获得气液相平衡数据最准确的方法,因此建立一套高精度测量混合工质VLE性质的实验装置,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在已有制冷工质PVT实验测量系统的基础上,添加了混合工质循环取样系统、摩尔分数测量系统和空气恒温系统,改进成高精度气液相平衡实验装置。通过对HFC-134a/HFC-227ea二元混合工质气液相平衡的实验测量,并与文献对比,证明了本实验装置测量精度高,运行稳定可靠。利用搭建好的实验装置,对含有新型制冷工质HFO-1234yf的二元及三元混合工质气液相平衡性质进行实验研究。测量了HFC-143a/HFO-1234yf、 HFO-1234yf/HFC-152a、HFO-1234yf/HFC-227ea、HFO-1234yf/HFC-600a、HFC-161/HFO-1234yf等二元混合工质以及TFC-134a/HFO-1234yf/HC-600a三元混合工质的气液相平衡性质。得到的实验数据结合Peng-Robinson(PR)方程和van-der-Waals(vdW)混合法则进行关联计算,得到其二元相互作用系数,并证明了PR方程结合vdW混合法则,适用于含HFO-1234yf I的气液相平衡性质计算。课题组之前针对10种HFC与3种HC的二元交互系数建立的差值模型,作者在这13种工质的基础上加入了HFC-161和HFC-134,并引入了临界点参数和偏心因子对其进行改进,得到交互加权差值模型。交互加权差值模型计算精度要高于差值模型。收集了一些HFO-1234yf/HFC的VLE数据,并关联得到其二元相互作用系数。将交互加权差值模型推广至HFO-1234yf,发现HFO-1234yf/HFC推算精度满足工程需求,HFO-1234yf/HC推算偏差较大。考虑到碳碳双键的影响,对HFO-1234yf与HC体系的相互作用系数作了修正,修正后推算精度能更好的满足工程需求。利用交互加权差值模型对含HFO、HFC、HC的二元混合共沸点进行推算。针对HFO/HC和HFC/HC体系一共39组混合物进行研究,结果表明39组混合物中有30组具有明显共沸点,9组没有共沸点。将交互加权差值模型应用到三元混合物的气液相平衡推算,推算结果与文献给出的五组、作者自行测量的一组以及制冷热物性数据库软件REFPROP提供的12组三元混合物进行比较。除了HC-290/HC-600a/HFC-32推算压力偏大在8.05%,其他三元混合工质的推算压力偏差都小于2%,而气相组分的平均偏差也大多在0.01内。说明该模型能用于推算三元混合物的气液相平衡性质。使用交互加权差值模型对三元混合工质的共沸性质进行推算。研究由16种纯工质匹配组合成的三元混合工质。研究的三元混合工质只针对组成该混合物的三种工质两两之间构成的二元混合物是共沸或近共沸的,符合此条件的一共有53种。结果表明,有三组三元混合工质存在明显共沸性质。其中HFC-32/HFC-125/HFC-143a三元混合工质在温度低于220K时才出现共沸点,这个结果与文献描述基本一致,表明推算结果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高婉丽,赵小明,刘志刚[9](2010)在《HFC32+HFC227ea/DMF吸收式制冷循环热力性能分析》文中认为综合考虑工质热力学性质及环境友好性等多方面因素,提出将非共沸混和制冷剂HFC32+HFC227ea替代HCFC22用于吸收式制冷系统。用UNIEAC模型确定组分活度系数,在质量守恒、能量守恒及相平衡原理基础上,对HFC32+HFC227ea/DMF新型吸收式制冷循环性能随工况的变化进行了理论分析,并与HCFC22/DMF循环进行比对。结果表明,当HFC32和HFC227ea以适当比例混合用于吸收式制冷循环时,完全能达到HCFC22所能达到的性能。
冯晓娟,许心皓,方锦,林鸿,段远源[10](2009)在《高精度流体热物性实验系统及测试》文中认为高精度的流体热物性实验研究是新工质工程应用的必要基础,也是获取部分基础物理常量的重要途径(如声速法测量玻尔兹曼常数k、通用气体常数R)。本文建立了高精度的流体热物性实验系统,包括温度测量和恒温系统、压力测量及真空配气系统,实现了实验系统的自动控制与数据采集。可用温度范围-40~180℃,不确定度为±5 mK;压力范围0~10MPa,不确定度为±50 Pa(0~130 kPa),±100 Pa(130~3000 kPa),±0.01%(3~10 MPa)。进行了HFC-227ea的饱和蒸气压验证性实验,结果表明本系统运行稳定,具有较高测量精度。
二、HFC-227ea的表面张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HFC-227ea的表面张力(论文提纲范文)
(1)双疏超细聚磷酸铵干粉灭火剂改性制备与抗复燃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干粉灭火剂的研究现状 |
1.2.1 干粉灭火剂的超细化 |
1.2.2 干粉灭火剂的复合改性 |
1.2.3 干粉灭火剂的抗复燃改性 |
1.3 研究目的及内容 |
第2章 实验原料、仪器及表征方法 |
2.1 实验原料 |
2.2 实验仪器 |
2.3 表征方法 |
2.3.1 疏水性和疏油性 |
2.3.2 微观形貌 |
2.3.3 XPS能谱分析 |
2.3.4 固体核磁共振分析 |
2.3.5 热重分析 |
2.3.6 粒径 |
第3章 双疏超细聚磷酸铵的制备与表征 |
3.1 氟碳表面活性剂的合成、筛选与配方优化 |
3.1.1 氟碳表面活性剂的合成 |
3.1.2 氟碳表面活性剂的筛选 |
3.1.3 氟碳表面活性剂的配方优化 |
3.2 双疏超细聚磷酸铵的制备 |
3.3 双疏改性超细聚磷酸铵的表征 |
3.3.1 微观形貌 |
3.3.2 XPS能谱分析 |
3.3.3 固体核磁共振分析 |
3.3.4 热重分析 |
3.3.5 粒径大小及分布 |
3.3.6 双疏改性过程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双疏超细聚磷酸铵干粉灭火剂的灭火、抗复燃性能研究 |
4.1 实验部分 |
4.1.1 灭火性能对比测试 |
4.1.2 抗复燃性能对比测试 |
4.1.3 不同油温条件的抗复燃实验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灭火性能对比 |
4.2.2 抗复燃性能对比 |
4.2.3 油温对抗复燃性能的影响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主要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2)气体水合物强化生成及蓄冷特性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水合物蓄冷工质分类 |
1.3 水合物蓄冷工质选择原则 |
1.4 水合物强化生成方法 |
1.4.1 机械法 |
1.4.2 物理场 |
1.4.3 添加剂 |
1.5 水合物蓄冷系统可行性评估 |
1.5.1 环境影响 |
1.5.2 能源效率 |
1.5.3 工商业应用可行性 |
1.6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7 本章小节 |
第二章 实验系统及方法 |
2.1 实验装置与材料 |
2.1.1 气体水合物基础实验与可视化原位观测装置 |
2.1.2 基于沸腾冷凝循环强化气体水合物快速生成实验装置 |
2.1.3 实验材料 |
2.2 实验方法 |
2.2.1 R134a水合物循环生成稳定性实验研究方法 |
2.2.2 多孔介质内气液固迁移对水合物循环生成影响实验研究方法 |
2.2.3 沸腾冷凝循环促进水合物生成方法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气体水合物循环生成稳定性研究 |
3.1 R134a水合物生成特征 |
3.1.1 纯水体系中水合物生成规律 |
3.1.2 SDS体系中水合物生成规律 |
3.2 R134a水合物循环生成稳定性 |
3.2.1 SDS体系中水合物循环生成稳定特性 |
3.2.2 SDS+多孔介质体系中水合物循环生成稳定特性 |
3.2.3 R134a水合物循环生成稳定性评估 |
3.3 R134a水合物取冷特性 |
3.3.1 单一热刺激方式中R134a水合物取冷特性 |
3.3.2 降压联合热刺激方式中R134a水合物取冷特性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多孔介质中气液固迁移对水合物循环生成影响研究 |
4.1 不同背压下多孔介质内水合物循环生成前联合分解特性 |
4.2 联合分解中多孔介质中气液固迁移特性 |
4.3 压力补偿后多孔介质恢复特性 |
4.4 气液固迁移对气体水合物循环生成影响规律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沸腾冷凝循环强化水合物生成研究 |
5.1 沸腾-冷凝强化R134a水合物生成特性 |
5.2 不同热刺激温度下沸腾-冷凝水合物生成特征 |
5.2.1 沸腾-冷凝作用下水合物首次生成与再生成差异 |
5.2.2 水合物在沸腾-冷凝过程中快速成核 |
5.3 不同热刺激温度和实验温度下的二次生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科研鉴定成果 |
致谢 |
(3)全氟-2-甲基-3-戊酮的合成及热分解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臭氧层保护与哈龙淘汰计划 |
1.1.2 哈龙替代灭火剂发展现状 |
1.1.3 哈龙替代灭火剂发展趋势 |
1.2 全氟-2-甲基-3-戊酮性能、应用及合成方法概述 |
1.2.1 全氟-2-甲基-3-戊酮的基本性质、性能及应用 |
1.2.2 全氟-2-甲基-3-戊酮的大气行为 |
1.2.3 全氟-2-甲基-3-戊酮的合成方法 |
1.3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4 本文拟开展的研究内容 |
1.4.1 全氟-2-甲基-3-戊酮的合成研究 |
1.4.2 全氟-2-甲基-3-戊酮的热分解机理研究 |
参考文献 |
2 六氟丙烯齐聚反应研究 |
2.1 六氟丙烯液相齐聚实验研究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催化剂初筛 |
2.2.2 氰化钾为催化剂对六氟丙烯齐聚反应的影响 |
2.2.3 氟化钾为催化剂相转移催化下的六氟丙烯齐聚反应研究 |
2.2.4 氟化铯为催化剂相转移催化下的六氟丙烯齐聚反应研究 |
2.2.5 相转移催化六氟丙烯齐聚反应机理 |
2.2.6 配位催化六氟丙烯齐聚反应研究 |
2.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3 二聚体环氧化及环氧化合物的异构化研究 |
3.1 氟烯烃环氧化反应研究进展 |
3.1.1 以过氧化氢为氧源的烯烃环氧化反应 |
3.1.2 次卤酸盐为氧源的环氧化反应 |
3.1.3 利用其它氧化剂的环氧化反应 |
3.2 全氟环氧化合物的实验研究 |
3.2.1 次氯酸钠体系 |
3.2.2 叔胺氮氧化物体系 |
3.3 环氧化合物的异构化研究 |
3.3.1 实验步骤 |
3.3.2 结果与讨论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4 全氟-2-甲基-3-戊酮热分解机理研究 |
4.1 全氟-2-甲基-3-戊酮单分子热分解机理 |
4.1.1 理论背景 |
4.1.2 计算方法 |
4.1.3 模型的选择与建立 |
4.1.4 计算结果与讨论 |
4.1.4.1 最初断裂的反应途径的能垒分析 |
4.1.4.2 氟烷自由基的重排与氟迁移反应 |
4.1.4.3 全氟烷基的β开裂与自由基对全氟烯烃的加成反应 |
4.1.4.4 氟烷自由基的链终止反应 |
4.2 全氟-2-甲基-3-戊酮多分子分解机理 |
4.2.1 模拟方法 |
4.2.2 全氟-2-甲基-3-戊酮多分子热分解机理 |
4.2.3 全氟-2-甲基-3-戊酮多分子热分解产物 |
4.3 全氟-2-甲基-3-戊酮的热分解实验验证 |
4.3.1 全氟-2-甲基-3-戊酮热分解实验 |
4.3.2 结果与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5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研究展望 |
致谢 |
附录1 结构优化参数 |
附录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 |
(4)基于基团贡献法推算混合制冷工质表面张力(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理论 |
3 结果与讨论 |
4 结论 |
(5)氟表面活性剂和氟聚合物(Ⅻ)——含氟灭火剂(论文提纲范文)
1 火灾分类及灭火机制 |
2 水成膜泡沫灭火剂(AFFF) |
3 氟蛋白泡沫灭火剂(FP) |
4 成膜氟蛋白泡沫灭火剂(FFFP) |
5 抗复燃超细干粉灭火剂 |
6 Halon灭火剂替代物 |
7 国内含氟灭火剂发展现状 |
8 含氟灭火剂发展趋势及展望 |
(6)HFCs制冷剂液体定压比热容的实验与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制冷剂的发展历程 |
1.1.1 臭氧层破坏 |
1.1.2 温室效应加剧 |
1.2 HFCs制冷剂应用现状 |
1.3 HFCs制冷剂液体定压比热容研究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方法与实验系统 |
2.1 实验方法 |
2.1.1 流动量热法 |
2.1.2 热弛豫法 |
2.1.3 准稳态量热法 |
2.2 实验系统 |
2.2.1 量热仪 |
2.2.2 制冷剂测量池 |
2.2.3 压力平衡单元 |
2.2.4 测控装置 |
2.3 实验步骤及数据处理 |
2.3.1 实验步骤 |
2.3.2 数据处理 |
2.4 系统验证实验 |
2.4.1 苯验证实验 |
2.4.2 HCFC-22验证实验 |
2.4.3 DME验证实验 |
2.4.4 不确定度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HFCs纯质制冷剂液体定压比热容的实验结果与讨论 |
3.1 HFCs纯质制冷剂的实验结果 |
3.1.1 实验结果 |
3.1.2 实验结果不确定度分析 |
3.2 回归方程与饱和液体比热容 |
3.2.1 回归方程形式与精度 |
3.2.2 饱和液体比热容的外推计算 |
3.3 实验数据与现有状态方程间的比较与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对应状态原理的HFCs制冷剂液体定压比热容计算模型 |
4.1 制冷剂液体定压比热容计算模型 |
4.1.1 立方型方程 |
4.1.2 多参数专用状态方程 |
4.1.3 微扰理论 |
4.1.4 分子模拟 |
4.2 HFCs制冷剂液体定压比热容的对应状态方程 |
4.2.1 对应状态原理 |
4.2.2 对应状态方程在液体定压比热容中的应用 |
4.2.3 HFCs制冷剂液体定压比热容方程的建立 |
4.2.4 对应状态方程计算精度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HFCs混合制冷剂液体定压比热容研究 |
5.1 HFCs混合制冷剂的研究现状 |
5.2 定压比热容对应状态方程应用于混合物的理论基础 |
5.2.1 随机混合 |
5.2.2 范德华虚拟参数 |
5.2.3 交叉相互作用 |
5.2.4 半经验混合法则 |
5.2.5 应用于液体定压比热容对应状态方程的不同混合法则 |
5.3 HFC-32+HFO-1234ze(E)的液体定压比热容测量 |
5.4 对应状态方程应用于混合制冷剂液体定压比热容计算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及获奖情况 |
(7)环保制冷工质表面张力的实验和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表面张力简介 |
1.3 表面张力的测量方法 |
1.3.1 毛细管上升法 |
1.3.2 吊环法或吊片法 |
1.3.3 最大气泡压力法 |
1.3.4 悬滴法 |
1.4 表面张力理论研究 |
1.5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二章 毛细管上升法表面张力实验系统的研制 |
2.1 实验系统 |
2.1.1 实验本体 |
2.1.2 温度控制系统 |
2.1.3 图像采集和处理系统 |
2.2 影响实验测量精度的因素 |
2.2.1 温度稳定时间的影响 |
2.2.2 相机分辨率的影响 |
2.3 实验系统检验 |
2.3.1 实验步骤 |
2.3.2 实验结果 |
2.3.3 不确定度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基团贡献法的表面张力理论研究 |
3.1 基团贡献法 |
3.2 基团贡献法算法介绍 |
3.2.1 混合物表面张力 |
3.2.2 活度系数 |
3.3 基团贡献法的计算方法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团贡献法计算混合物表面张力 |
4.1 五种一元醇水溶液 |
4.1.1 研究的意义和背景 |
4.1.2 纯质摩尔表面积计算模型 |
4.1.3 相对吉布斯吸附和表面层厚度计算 |
4.1.4 计算结果与讨论 |
4.2 二元和三元混合制冷工质 |
4.2.1 研究背景 |
4.2.2 基团贡献法程序的改进 |
4.2.3 计算结果与讨论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工作总结 |
5.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8)含新型制冷工质HFO-1234yf的混合物的气液相平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表格索引 |
插图索引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氢氟烃(HFCs)和烷烃(HCs)制冷剂 |
1.1.2 新型制冷剂HFO-1234yf与HFO-1234ze |
1.1.3 混合工质 |
1.2 新型制冷剂工质HFO-1234yf的研究现状 |
1.2.1 基本物理性质 |
1.2.2 HFO-1234yf与HFC-134a的比较 |
1.2.3 含HFO-1234yf混合物 |
1.3 气液相平衡的研究 |
1.3.1 实验方法 |
1.3.2 理论方法 |
1.4 本文任务 |
第二章 气液相平衡基础理论 |
2.1 相平衡判据 |
2.2 逸度和逸度系数 |
2.3 逸度系数的计算 |
2.3.1 纯组分的逸度系数的计算 |
2.3.2 混合物某组分逸度系数的计算 |
2.4 活度系数模型 |
2.4.1 Flory-huggins方程 |
2.4.2 Wohl方程 |
2.4.3 Wilson方程 |
2.4.4 NRTL方程 |
2.4.5 UNIQUAC方程 |
2.5 立方型状态方程 |
2.5.1 RK方程 |
2.5.2 SRK方程 |
2.5.3 PR方程 |
2.6 混合法则 |
2.6.1 常数混合法则 |
2.6.2 基于超额自由能的混合法则 |
2.7 二元相互作用系数的关联 |
第三章 HFC、HC混合工质二元相互作用系数研究 |
3.1 含HFC、HC混合物VLE关联计算 |
3.2 相互作用系数的研究现状 |
3.3 交互加权差值模型 |
第四章 气液相平衡实验研究 |
4.1 实验装置组成 |
4.1.1 平衡釜 |
4.1.2 液体恒温槽 |
4.1.3 空气恒温槽 |
4.1.4 取样系统 |
4.1.5 测量系统 |
4.2 实验操作过程 |
4.2.1 气相色谱仪组分标定 |
4.2.2 纯工质饱和蒸气压测量 |
4.2.3 气液相平衡测量 |
4.3 装置的可靠性 |
4.4 小结 |
第五章 含新型工质HFO-1234yf混合物气液相平衡实验研究 |
5.1 HFC-143a/HFO-1234yf混合工质VLE实验研究 |
5.1.1 HFC-143a和HFO-1234yf饱和蒸气压测量 |
5.1.2 HFC-143a/HFO-1234yf混合工质VLE测量 |
5.2 HFO-1234yf/HFC-152a混合工质VLE测量 |
5.2.1 HFC-152a饱和蒸气压的测量 |
5.2.2 HFO-1234yf/HFC-152a混合工质VLE测量 |
5.2.3 HFO-1234yf/HFC-227ea混合工质VLE实验研究 |
5.3 HFO-1234yf/HC-600a混合工质VLE实验研究 |
5.3.1 HFC-600a饱和蒸气压的测量 |
5.3.2 HFO-1234yf/HC-600a混合工质VLE测量 |
5.4 HFC-161/HFO-1234yf混合工质VLE实验研究 |
5.4.1 HFC-161饱和蒸气压的测量 |
5.4.2 HFC-161/HFO-1234yf混合工质VLE测量 |
5.5 HFC-134a/HFO-1234yf/HC-600a三元混合工质VLE实验研究 |
5.5.1 纯组分饱和蒸气压的测量 |
5.5.2 HFC-134a/HFO-1234yf/HC-600a混合工质VLE测量 |
5.6 小结 |
第六章 HFC、HC、HFO混合VLE性质预测 |
6.1 HFO-1234yf混合因子 |
6.2 含HFC、HC、HFO二元混合工质共沸点推算 |
6.3 含HFC、HC、HFO三元混合工质气液相平衡推算 |
6.4 含HFC、HC、HFO三元混合工质共沸点推算 |
6.5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研究成果 |
(9)HFC32+HFC227ea/DMF吸收式制冷循环热力性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前言 |
1 热力计算方法 |
2 计算结果分析 |
3 结论 |
(10)高精度流体热物性实验系统及测试(论文提纲范文)
0前言 |
1 温度测量和恒温系统构建 |
1.1 温度测量系统 |
1.2 高温槽的研制 |
1.3 低温槽的研制 |
1.4 恒温系统性能测试 |
2 压力测量、真空配气及数据自动采集系统 |
2.1 压力测量及真空配气系统 |
2.2 数据自动采集系统 |
3 实验系统的不确定度分析及HFC-227ea的饱和蒸气压实验 |
3.1 实验系统的不确定度分析 |
3.2 HFC-227ea的饱和蒸气压实验 |
4 结论 |
四、HFC-227ea的表面张力(论文参考文献)
- [1]双疏超细聚磷酸铵干粉灭火剂改性制备与抗复燃性能研究[D]. 尹智涛.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8)
- [2]气体水合物强化生成及蓄冷特性实验研究[D]. 王凡. 郑州轻工业大学, 2020(07)
- [3]全氟-2-甲基-3-戊酮的合成及热分解机理研究[D]. 蔡星伟. 南京理工大学, 2019(06)
- [4]基于基团贡献法推算混合制冷工质表面张力[J]. 赵义逢,郑学林. 制冷, 2017(02)
- [5]氟表面活性剂和氟聚合物(Ⅻ)——含氟灭火剂[J]. 窦增培,葛峰,何学昌,姜红红,邢航,肖进新. 日用化学工业, 2016(12)
- [6]HFCs制冷剂液体定压比热容的实验与理论研究[D]. 高能. 浙江大学, 2016(12)
- [7]环保制冷工质表面张力的实验和理论研究[D]. 鲍俊峰. 太原理工大学, 2016(08)
- [8]含新型制冷工质HFO-1234yf的混合物的气液相平衡研究[D]. 陈龙祥.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5(09)
- [9]HFC32+HFC227ea/DMF吸收式制冷循环热力性能分析[J]. 高婉丽,赵小明,刘志刚. 工程热物理学报, 2010(04)
- [10]高精度流体热物性实验系统及测试[J]. 冯晓娟,许心皓,方锦,林鸿,段远源. 工程热物理学报, 20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