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河西盆地葡萄基地土壤改良措施

浅谈河西盆地葡萄基地土壤改良措施

一、略谈河西盆地葡萄基地土壤改造措施(论文文献综述)

张重洲[1](2021)在《高昌国佛教寺院经济研究》文中提出高昌国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佛教势力的发展及寺院经济兴衰问题,一直是吐鲁番佛教史和经济史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通过研究认为,高昌国建政及对初期佛教的政策,奠定了佛教发展和寺院经济的基本走向。佛教地理决定了寺院经济的根本发展模式和路径,但高昌国佛教经济体制与国家政治体制、经济体制之间,呈现出相近及相悖的两种趋势。高昌国的寺院经济以佛教主导,同时包含有多种宗教下的经济成分,其在高昌国内兴衰与发展均有一定的必然性因素支撑。高昌国的寺院经济是以佛教寺院和僧尼寺户为主体,围绕这两个主体所产生的各项经济活动,形成了以土地经营为核心的基本经济形态,寺田在性质、数量、来源等方面均与世俗社会保持一致,经营门类和方式也大致相当。寺院经济具有宗教性、社会性、封闭性、地域性四个较为明显的特征。寺院内部财务收、支平衡,兼营多种经营门类,有完整且成熟的“常住”管理制度与财务核算方法。国家设置有专门的僧务机构,形成了僧官阶层,两种制度和体系共同运行管理寺院财产。此外,还通过《僧尼籍》来管理寺院僧尼及其附属人口,按照一定标准征收赋税劳役,其征收标准随着经济体制而发生改变。寺院内部僧尼群体间地位高低和财产分化明显,存在“中层僧尼”群体,普遍在寺院之外还从事着各自的经济活动,与豪门望族往来密切,深入到基层社会的日常生活中,贯穿社会发展的始终。高度的世俗化产生了强烈的社会效益,尼僧群体、货币支付、国家体制、社会动荡等诸问题均与寺院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均加剧并最终导致了社会形态和寺院经济的固化。唐西州建立后,寺院经济并没有发生“衰落”,而是逐步在改革中转型重构,最终逐渐适应新政权的改革并完成自我革新。总体而言,高昌国寺院经济自身是一个闭环的完整链条,其发展经历了从萌芽到兴盛,最终至衰落的全过程,形成了特有的经济体系,构成了复杂的社会共同体。

董莉莉[2](2021)在《丝绸之路与汉王朝的兴盛》文中研究表明丝绸之路是连接欧亚大陆的桥梁,它将古代世界几大文明中心连接了起来,无论对中国史还是世界史的发展,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因此,研究丝绸之路这一课题有着重要的学术意义。而且,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与开展,探讨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对于今天“一带一路”的发展来说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丝绸之路与汉王朝兴盛的关系作系统性的研究。重点探讨丝绸之路的开通与存续在促进汉王朝的兴盛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张骞出使西域归来后,更为宏大的世界图景进入了汉王朝的视野,促使汉王朝改变了其在边疆地区的战略布局,并致力于开拓丝绸之路。其一,对匈奴方面的策略,汉王朝由最初的击退匈奴、解除边疆威胁向消除匈奴在西北边疆以及西域的势力转变。其二,对于西域,汉王朝开始开拓与经营西域,使其“威德遍于四海”,造就“四夷来献”的政治盛景,构建更为广大的“天下秩序”。基于此,汉王朝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用于军事战争、边疆建设。其结果是,丝绸之路得以开拓的同时,匈奴势力消退,汉王朝控制了西域地区,映照出了汉王朝的崛起。其次,丝绸之路的畅通促进了汉王朝经济的繁荣。异域经济作物的引进与种植增加了汉王朝的物产种类,中原地区种植的葡萄树、胡桃树、胡麻、胡葱等皆由这一时期引进。这些经济作物的大量种植还丰富了中原地区人们的饮食生活,一些经济作物还因其药效价值而促进了内地医药学的发展。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异域诸国对国内丝绸、漆器等的需求是促进国内相关产业繁荣的一个重要因素。以丝织业为例,丝绸之路开通之后,内地丝织品的生产数量是开通之前的数百倍,其中原因除了国内本身的需求外,异域诸国的需求也是重要的一方面。再次,丝绸之路的存续促进了汉王朝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异域文明的不断输入为汉王朝文化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元素,注入了新的活力。这一时期的百戏就是在吸收中国古代各类艺术的前提下,融入异域元素而形成的。社会上兴起了胡风,人们的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均受到了胡风的影响。另外,佛教的传入为汉代原有的思想体系注入了新的活力,丰富了汉代的既有信仰。最后,丝绸之路将欧亚大陆连接了起来,在这部新的世界史中,汉王朝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逐步展现出其国际影响力。其一,汉王朝对中亚、西亚尤其是帕提亚帝国的政局产生了重要影响,帕提亚帝国政局的变动与遥远的汉王朝的兴衰息息相关。匈奴西迁,在欧洲引起了民族大迁徙以及罗马帝国的消亡,是汉王朝的西拓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其二,在国际贸易中,丝绸、铁器等畅销商品来自汉王朝,彰显了汉王朝在国际经济关系中的重要地位。在中西交往中,帝都长安与洛阳作为中西商品的集散地,已经发展为国际性的商贸中心。

陆晗昱[3](2019)在《唐代长江流域丧葬习俗问题研究》文中认为长江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长江流域文化史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探讨历史上长江流域的丧葬习俗是研究古代丧葬民俗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墓葬等信息勾勒出某一历史时期丧葬活动的面貌,分析各种丧葬现象蕴含的观念和成因,可以更好地理解民俗的传承和发展。唐代是继隋代之后的又一大一统王朝,各种丧葬活动发展充分;唐代社会继承传统、吸收外来各方面的交流因素,形成了特征鲜明的丧葬民俗。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横贯东西,流域面积广。唐代长江流域的地位至关重要,国家经济重心在唐代时移至长江流域,特别是隋唐长江文化的勃兴,使其在诸多方面独领风骚。探索唐代长江流域的丧葬习俗,能更加清晰地勾画唐代长江上、中、下游广大地区丧葬活动丰富多彩的形式面貌,分析各区域间的丧葬习俗个性和共性特征,梳理丧葬观念的发展演变。本文主要通过墓葬分析,探讨唐代长江上游的岷江地区、峡江地区,中游的荆江地区、湘江地区、赣江地区,下游的皖江地区、扬子江地区和钱塘江地区等地域的丧葬习俗。通过对各区域唐代墓葬的形制、随葬品类型和空间放置、墓葬装饰等墓葬信息内容的深入挖掘,总结唐代长江流域地域丧葬特征,并结合传世文献记载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因素分析地域丧葬观念。在此基础上,梳理墓葬功能的演变,分析演变过程中长江流域丧葬习俗呈现出的共性特征。探索佛教、道教等宗教因素融入唐代长江流域丧葬习俗的情况,以及唐代社会丧葬礼俗互动等专题性问题。在长江流域的生态社会环境一章中,依次阐释唐代长江流域自然环境的演变、政区的沿革、社会环境的发展,以及长江流域少数民族丧葬习俗传统,分析丧葬习俗存在的生态社会环境背景。第二、三、四章是以墓葬信息数据为基础展开的地域丧葬习俗研究。将长江流域划分为不同的区域建立唐代长江流域区域墓葬信息数据库,穷尽性地考察各区域唐墓的墓葬形制、随葬品内容和放置情况以及墓葬装饰中的砌式、墓砖纹饰、棺床、龛、窗棂、装饰性结构等墓葬信息,归纳总结各项内容的地域性特征,为避免因墓葬信息有限而产生以偏概全的结论,最大限度地结合相关文献材料,分析地域丧葬习俗特点。第五章探索唐代长江流域丧葬习俗的共性与个性问题。第一部分是在第二至四章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墓葬功能的演变及所呈现的丧葬习俗共性特征。将唐代墓葬的丧葬功能置于墓葬的历史发展过程考察,探讨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历史环境与观念同墓葬形制、随葬品内容和墓葬装饰间的关系,阐述墓葬功能演变所呈现的共性特征。第二部分更为深入地探讨唐代长江流域丧葬习俗研究中的个性化问题:佛教、道教因素在丧葬习俗中的反映和唐代丧葬礼俗互动问题。本文致力于以墓葬信息(1)为主要材料分析、考察断代区域性丧葬民俗,弥补了传世文献对唐代民间丧葬活动记载较少的材料缺憾,是对唐代丧葬民俗研究的重要材料支撑。本文不仅分析墓葬形制、随葬品内容,还细致考察随葬品的空间放置特点及其蕴含的丧葬观念。探讨墓葬墓壁、墓底砌式,龛的数量、形状、位置和作用等各项装饰性结构的丧葬功能,阐发墓葬信息的各个细节体现的丧葬文化与观念,联系政治、经济、文化、自然、民族、宗教等社会历史条件分析丧葬习俗的发展和功能的演变。总体而言,本文是基于丰富的考古资料展开的、视角较为独特的唐代长江流域丧葬习俗系统性研究。

唐尚书[4](2019)在《汉唐间罗布泊地区的环境演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罗布泊地区作为丝绸之路的交通枢纽,在我国历史上“汉唐气象”的文化格局中具有重要的战略位置和能动性意义。然而罗布泊地区地处我国西部干旱半干旱区域,生态环境脆弱。历史上环境变迁对该地社会文明发展影响巨大。本研究将汉唐时期罗布泊地区的自然环境如动植物群落、自然气候、河湖水系以及与之相关联的城市聚落、道路交通、生业形态以及绿洲社会秩序等社会环境要素为主要考察对象,按照历史时间顺序分别对两汉、魏晋、南北朝以及隋唐等不同时期的罗布泊地区环境演变展开论述,并通过“生态环境-社会文明”互动视角重新审视汉唐时期罗布泊地区环境演变的路径及特点。论文将环境史纳入到罗布泊地区历史地理研究的范式之中,强调生态环境与社会文明二者之间互动关系的整体性,不仅丰富了西北史地研究的内容,也可以为内陆河流域环境变迁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具有良好的学术价值与现实观照意义。研究的材料来源除了传世文献中关于罗布泊及其相关地区的记录,还参考并借鉴了新疆等地出土文献如楼兰尼雅汉简、佉卢文、粟特古信札等文书以及墓葬、城市遗址等考古实体资料。研究中将质性研究与定量研究方法相结合,综合运用历史文献学、环境考古学、生态学、社会学与文化人类学等多学科交叉方法,并借助遥感以及GIS等地理信息技术手段,用以罗布泊相关文献的梳理、归纳与总结。同时研究中还参考与借鉴了历史长时段理论、历史社会心理学、竺可桢气候变迁学说以及生态韧性等作为理论指导。研究结论认为罗布泊地区的环境演变主要通过罗布泊河湖水系、交通道路、城市聚落以及生业形态等景观内容的变化加以呈现。汉唐时期罗布泊地区的环境变迁具有周期性变化特点,社会文明的沉浮与生态环境的兴衰具有很大程度的正相关性。当罗布泊地区生态环境破坏并恶化时,当地社会文明处于衰弱甚至废弃的边缘状态;而一旦环境有所好转,此时社会又开始逐渐恢复并走向复兴。罗布泊地区自然环境本身具有生态韧性,能够抵抗一定程度的外来干扰并进行自我修复。从整体来看,汉唐时期影响罗布泊地区生态环境变迁的主要因素是自然本身的变化,而人类活动则只是对生态修复的时间与过程产生了促进或延缓的能动性影响。

方宾伟[5](2018)在《新疆沙产业经营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纵观我国60多年的防沙治沙的历史,期间国家投入了巨额资金,积累了大量的治沙经验,也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从每隔五年左右的荒漠化和沙化统计数据来看,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沙漠化现象,整体生态还在不断的恶化。基于防沙治沙的可持续角度出发,1984年,钱学森提出了发展沙产业构想,指出了防沙治沙不仅仅在于治理,也要开发,要把治理蕴含于开发之中,关键在于改善经营和优化管理。自从提出沙产业的构想以来,全国各地沙产业蓬勃发展,早已实现了钱老上亿产业的目标。但是,沙产业的发展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在发展中也存在问题,特别是产业持续性问题,为了解决沙产业经营过程中可持续问题,本文尝试从不同经营模式视角出发,找出阻碍沙产业可持续经营的因素,并提出对经营模式优化和创新的构想,保障沙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基于以上研究目标,本文主要分为十一个章节进行研究。具体如下:第一章,绪论。首先回顾国内外对沙产业经营模式的相关研究动态,并就国内外发展状态进行评述,为本文研究提供思路和方法;第二章,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针对研究中出现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解决研究范畴问题;第三章,沙产业可持续经营系统理论构建。首先针对沙产业参与主体进行利益分析,构建沙产业绩效评价体系,提出沙产业可持续经营的本质,并在此基础上构建沙产业可持续经营系统;第四,新疆沙产业发展概况及主要的经营模式。主要介绍新疆沙产业的发展现状,并对主要沙产业的经营模式进行简单的介绍;第五,第六和第七章分别针对政府主导型、公司主导型和家庭主导型经营模式分析。主要介绍模式经营特征、经营下沙产业经营绩效、绩效的影响因素、模式缺陷及优化途径;第八章,新疆不同经营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选取村庄为研究单位,以农户视角研究不同经营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第九章,新疆沙产业经营模式经营借鉴及创新。首先介绍国内外沙产业经营模式先进经验,然后在上述章节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新疆沙产业经营模式的创新模式,最后以第八师149团沙产业经营作为案例进行示范研究;第十章新疆沙产业经营模式创新的保障措施;第十一章,结论及展望。通过研究,本文得出以下结论:1.新疆沙化现象依然严重,沙化土地扩展出现减缓趋势。据第五次荒漠化和沙化统计数据来看,截止2014年底,新疆沙化土地面积为74.71万平方公里,占新疆国土总面积44.87%。而沙化土地扩展情况来看,2010-2014新疆沙化面积增加367.18平方公里,与上次沙化统计比较,减少了46.85平方公里。2.新疆沙产业发展不均衡,产业化程度低。从发展规模来看,据统计新疆南疆沙产业面积达到1288.98万亩,东疆89.98万亩,北疆39.92万亩。从新疆沙产业加工企业调研情况来看,加工企业分布较多的阿克苏也不过82家企业,并且这些企业多是原材料的初步加工,并不具备产品的深加工能力。3.政府主导经营模式的缺陷是高投入,低产出。针对这个问题,有三种解决思路:一、引入独立的监督机构,提高代理效率;二、缩短委托代理链条,实现中央政府与农户的直接对接。三、尝试寻找合作发展模式,提高经营效率。公司主导经营模式最大的问题在于利益的分配不均。针对这个问题,有三种解决思路:一、引入中介组织,强化公司和农户的关系;二、引入监督机构,促进公司和农户的融合。三、途径三:引入合作组织,外部问题内部化解决。家庭主导经营模式下存在规模小和资源不足两方面的问题。针对这个问题,有两种解决思路:一、扩大规模,发展家庭农场形式。二、寻求合作制发展方式,解决资源不足现状4.沙产业经营中,影响经营者对不同经营模式选择有四个显着的影响因子。第一,经营者的文化程度对经营模式有显着影响。经营者文化程度越高,在选择模式是会选择效率比较高的经营模式,也会通过改变自身情况进入效率较高的经营模式。第二,沙产品商品率对经营者模式选择有显着影响。沙产品商品率越高,经营者越可能选择政府或者公司型经营模式。第三,融资效果影响经营者模式的选择。经营者融资能力越强,越倾向于自己经营沙产业。第四,政府扶持力度影响经营者模式的选择。政府扶持力度越高,经营者自我经营的意愿越大。5.新疆沙产业创新模式是股份合作制经营模式。这种经营模式下,主要包括三种经营方式:一、政府+农户。在这种模式中,政府和农户按照股份进行合作,政府提供项目支持,基础设施建设等,而农户通过自己的土地资源和劳动力进行入股,最终的产品收益按照股份进行分配。二、政府+公司。这种模式下,政府不仅仅作为投资方,也是监督方,主要是考虑到沙产业的特殊性,沙产业有公益性的特点,因此在实际的合作中,不能仅仅注重经济效益,要在政府的监督下保持平衡的发展。三、政府+公司+农户。这种形式是结合政府、公司和农户三方的力量形成的合作制模式。这种模式下公司控股,其他两个经营主体可选择代表进入董事会,形成了共同治理的局面,最大的发挥各个利益体的资源禀赋,促进沙产业的可持续经营。

王谷[6](2018)在《郧阳地区的人口、农业与环境研究(1476-1911)》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郧阳地区群山环绕,地貌以山地、丘陵为主,森林资源十分丰富。由于地处鄂、豫、陕、渝四省交界之地,郧阳地区的行政区划长期以来处于分而治之的状态。直到明成化十二年(1476),明政府迫于此地严重的流民问题,决定在此地划定“特区”,设置郧阳府,“郧阳”之名由此而生。其最高行政长官统称为郧阳抚治,专事安抚管理鄂、豫、陕三边地区的流民事宜。因此,郧阳地区以成化十二年(1476)为时间界限,正式进入到了政府专管时期,规范而有序地进行山区开发。有序的生产,稳定的社会生活环境,带来了人口的喷薄增长,人口的压力转化成了资源开发的巨大动力,推动着人们不断扩大农业垦殖的范围。这个扩张是循序渐进的,由平地到江、湖、滩涂再到山坡、丘陵。到了清后期人们的开发步伐更大了,深入到老林区域,深入山区的开发是随着玉米、马铃薯、红薯的引进而新兴的,物种强悍的适应性为人们开发深山老林提供了良种,整个明清时期郧阳地区的资源开发呈现的是粗放、盲目和无度的特点,人地矛盾日益严重,带来的后果既有社会的发展,也有环境的变迁。从中央政府到地方官员未必不知道资源开发的严重后果,只是在利弊权衡之下,做出了符合短期利益的选择而已,对此我们应该站在历史的角度上对此作出评价。总的来说,本文认为:开发过程是人类生产发展的必经过程,中央政府的开发策略是当时社会发展进程中不得已的选择。只有真正经历过自然环境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制约作用后,环境思想才会被真正重视。本文从四个方面进行论述。第一章,从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两个方面全面论述郧阳地区社会变迁的自然地理因素和人文背景。任何社会模式的形成都根源于其自然环境基础和人文环境的影响,人们的行为规范来自于内在习惯的形成,生产方式受制于环境的约束。人类活动和生产方式共同构成了基本的社会模式。第二章,探讨明清时期郧阳地区人口与环境的内在关系。通过明清人口特点对比,本文认为清代人口增长呈现出“几何型”增长趋势,并且就人口对环境的影响进行了考证。首先结合郧阳地区自然灾害的发生状况,以不同时间段灾害发生的次数对比、新灾害的出现以及不同灾害之间的联系为依据,证明人口基数的增加的确使气候变得更加不稳定了,主要表现形式为恶劣气候的增加。其次,考察了郧阳地区人口与生物种类之间的关系,以老虎在郧阳地区的各文献中的记录,分析郧阳地区的生物种类的变化规律。特别是对人口变动比较大的几个时间段做物种对比,本文把物种变动开始的时间限定到乾隆十五年(1785)到同治四年(1865)之间,并且郧阳地区物种从数量上看没有减少,主要影响的是大型野生动物和具有经济价值的禽类和植物。第三章,通过对农业生产及其发展的研究了解明清郧地人民的生活状态。农田水利的发展是人们长期生产生活中劳动智慧的具体体现,利用自然的天然条件,加上人工的创造使郧地人民的生产生活更加便利。郧阳地区一直延续了农业耕作传统,他们不擅长手工,不从事商贾,所有的生计全在田地之间,刀耕火种的种植方式一直持续到现在,因为这是最适合山林地貌的耕作方式。农业生产技术随着民族的融合和官员们对农耕技术的推广而发展,农业技术的提高为人们进一步的资源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持,清后期人口的日益膨胀为资源开发提供了原始的动力,玉米等高产耐旱物种的引进就是这场资源大开发运动的催化剂。农业对环境的影响比人口的影响要更直接,人口增长的压力通过农业对环境进行转嫁,直接影响了郧阳地区整个森林体系,这个体系复杂而又联系紧密,包括林木、土壤、微生物、动物、空气等等,体系的破坏是不可逆的,很难修复;当时的有识之士已经注意到了水土流失与农业开垦之间的关系,甚至向前推导出了人口增长这个根源。第四章,通过对官方以及郧阳地区地方官员环境思想的论述,了解当时环境观念在郧阳地区的生存发展空间。官员们受过良好的教育,有了解外来思想的途径,特别是接触实际地方政务的地方官员,对于环境变化以及带来的后果了解最为清楚,他们是最好的环境思想接受者。清政府出于生产力水平的限制,没有办法依靠提高生产效率的方式解决人口庞大的生存需求,而地方官员出于其自小树立的人伦道德,即使意识到了根本原因在于人口增长过快,也没有办法提出限制人口增长的建议,这个时间的政府和官员所能做的是不涉及根本的环保措施——种树,并且种植的理由以强调其经济价值为主。郧阳地区地方官员很早就有了初步的生态主义的意识雏形,即意识到了人类同自然之间的相互作用,知道人类目前的遭遇的天灾根源于人类的无度开垦,并做出退耕还林的解决方案。但是到了清后期土地严重不足的时候,官员们对于“退耕还林”方案持保守态度。坚持人类中心主义在人类生存无法保证的时候是普遍的生态观念,对于当时的官员来说,突破人类中心主义的限制而转化为生态主义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杨梅花[7](2017)在《天山北坡绿洲人居景观演进过程及其动力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天山北坡地区为研究范围,探讨绿洲的人文性,由历史的表层升入到历史的底层去探索绿洲人居景观的历史发展渊源。研究以一种综合、整体、动态的认知与思维方式去看待和解读历史景观对象,从“自然—人文”、“有形—无形”立体模式去梳理“自然”和“文态”的绿洲人居历史脉络。针对全文的这一主旨,本文在研究方法、基础研究以及理论研究的三个板块分别提出“建构文化景观视角下绿洲人居景观分析研究理论框架”、“梳理天山北坡历史时期人居景观演进阶段性特征和过程性特征”、“提炼天山北坡历史时期人居景观演进动力机制”三方面的具体目标,并围绕上述目标形成文章的三个创新点。从研究的地域范围来看,天山北坡位于新疆地理骨架的中间位置,既是天山自然生态廊道,又处于文化地域“丝绸之路”北道。区域内涵盖了新疆多种的地貌类型,东部的吐鲁番盆地绿洲被戈壁和哈顺沙漠所包围,中部是天山山地与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相间的冲积扇平原,西部是伊犁河流域绿洲。同时,“丝绸之路”带动区域多元文化发展,人居景观历史底蕴丰富、特色鲜明。从研究内容来看,文章主体部分共分为九个章节。第一章“绪论”是对研究论题的提出,对相关理论背景与研究现状的综述;第二章是“文化景观视角下历史绿洲人居景观研究方法探析”是在分析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背景的基础上,梳理全文研究理论框架;第三、四、五、六章“天山北坡历史时期绿洲人居景观演进阶段性特征分析”则是对本文研究地域人居演进的梳理与案例筛选、归纳;第七、八章节“天山北坡历史时期绿洲人居景观演进过程分析”与“天山北坡历史时期绿洲人居景观演进动力机制提取”则是基于第三、四、五、六章节的理论架构与案例选取,对天山北坡人居景观演进的深入研究;最后,第九章结语则是基于全文理论与基础研究的总结与归纳。通过全文的分析,文章建构出绿洲人居景观的“文化—空间—时间”的多维分析框架,在对该地域范围内历史城镇进行了调研和历史资料梳理的基础上,文章重点选取了伊犁州直、乌鲁木齐地区、哈密等区域历史城镇作为论述的典型案例。基于多学科交叉研究的方法,从历史、考古、文学、艺术等各个学科领域,通过对典型案例城镇各阶段景观共性与特性的关联、对比分析,总结出天山北坡人居景观发展历史的四个典型“人文初曦、文化之脉、城镇之维、边疆之链”阶段特质和“变迁、调整、适变、更新”空间过程规律,并从中提取人居景观的“生态、政治、社会、人文”的“依赖、主导、秩序、交融”机制,丰富了关于该地域中人居景观历史的基础研究内容。本文首次构建了特定区域的绿洲人居景观演进过程及其动力机制的研究理论,完善了绿洲学的人文景观历史研究内容,创新了绿洲人居景观的理论研究,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张国昕[8](2017)在《生态文明理念下西北宁陕地区移民宜居环境建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国家新型城镇化发展背景和生态文明理念视野下,生态移民宜居环境建设已成为当前亟需开展研究的领域。本文针对西北生态脆弱地区生态移民面临的实际问题,选择建国以来移民历史最长的宁夏西海固山区和移民规模最大的陕南秦巴山区作为研究区域。在研究区域5个市、11个县(区)、13个镇(乡)、16个移民点开展现场调研的基础上,综合运用生态学、系统学、规划学、建筑学、社会学等学科的原理和方法,从理论、历史、实践、技术四个层面开展了西北宁陕地区生态移民宜居环境建设研究,形成了本文研究的基本框架。重点探讨生态移民宜居环境空间演变规律、空间开发规划优化、宜居建筑设计理念更新、社会融合和社会成本分析等问题,意欲为优化移民宜居环境建设,推动移民安置工作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方法和技术支撑。针对移民搬迁安置过程面临的各种挑战,本文首先开展了移民宜居环境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研究。通过移民宜居环境空间内涵分析、中国传统文化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生态文明理念剖析,归纳和分析了移民人居环境空间演变的基本规律和移民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依据;通过对人类和自然、主体和客体、现代和传统、全球和本土、有序和无序、传承和创新六对关系的分析,从哲学、历史学和动力学三个维度解读生态文明理念的内涵;在此基础上,探讨构建了移民生态文明建设三维结构优化调控体系。三维结构包括:由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调控目标维,由政府行为、市场行为、公众行为构成的调控对象维,由观念转变、制度保障、技术更新构成的调控任务维。通过对中国历史上人口迁徙的回顾和研究区域传统村落、传统建筑的案例分析,开展了移民宜居环境建设历史的研究。在开展传统村落依山傍水而建的空间分布特征基础上,总结了凤堰明清古梯田农耕模式;在开展传统建筑特征分析基础上,总结了生土建筑结构与营建技术的本土化特色;在开展宁夏吊庄四代移民建筑分析基础上,总结了吊庄移民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典型案例分析为生态脆弱地区移民宜居环境建设提供了地域文化传承的历史启迪。通过调查移民规划实施过程在观念转变和行为规范方面存在的实际问题和主要障碍,开展移民宜居环境空间开发规划实践的研究。通过开展研究区域移民安置区资源环境承载力分析、移民迁出区生态修复环境影响分析、移民产业发展规划和经济收入分析、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分析、以及移民安置成本和社会融合分析,从生态、经济、社会、文化各方面展开技术经济评价和故障分析,尝试建立生态脆弱地区移民宜居环境建设规划实践综合评价方法体系。在此基础上,探索构建了以满足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为核心,包括规划3个阶段、9项生态文明制度、29项具体指标构成的移民宜居环境建设规划优化全过程控制的“3929”制度保障体系,并通过移民宜居环境空间开发规划实践案例分析,进一步论证了制度保障的重要性。针对研究区域移民宜居环境建设规划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根据移民生态、生产、生活三大空间开发实践过程反映的技术需求,开展了移民宜居环境建设规划优化和建筑设计理念更新的技术研究。重点针对研究区域传统文化传承及移民宜居环境建设持续发展等问题,探索构建传承地域文化特色,包括三大空间组团设计、生态农业产业化设计、本土化建筑设计、整体性设计和分类指导设计等5项策略和27项技术措施组成的移民宜居环境建设规划设计更新的技术策略体系,并通过分散安置移民传统民居建筑更新工程和集中安置移民新村设计更新工程的案例分析,为技术策略体系应用提供工程示范。

赵海莉[9](2016)在《西北出土文献中蕴含的民众生态环境意识研究》文中认为古代民众究竟有怎样的生态意识,是一个颇值得探讨的问题。传世文献中的生态意识,已有不少研究成果面世,而对于出土文献中蕴含的民众生态意识的挖掘与探讨,研究成果很少。本文以汉代简牍、敦煌文书、吐鲁番文书、塔里木盆地文书、黑水城出土西夏文书等西北出土文献为主要依据,结合传世典籍,并辅之以莫高窟、榆林窟石窟壁画,对其中蕴含的汉至西夏时期民众生态环境意识的史料进行检索、梳理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从自然和社会经济状况出发分析导致民众生态环境意识产生的背景和基础,从传统儒家思想、佛教与道教思想等方面探讨古代民众生态环境意识产生的思想根源,并汲取古代民众生态智慧的菁华,为今天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益的历史借鉴。本文所论“民众”,指古代社会官、民、僧、道各界大众,并非专指平民百姓。所论生态环境意识,是指蕴含在卷帙浩繁的西北出土文献中的汉至西夏人们对于自己赖以生存的环境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看法与体认,这一意识既体现在社会各界广大民众的思想观念中,又体现在人们日常的生产活动和生活行为方式中,特别是对动植物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等的重视、管理、爱护以及利用等方面;既体现在官方颁行的有关制度、法律法规上,如汉代悬泉置出土的《四时月令诏条》、佉卢文书中保护树木的法律条款、唐代敦煌县《沙州敦煌县行用水细则》、西夏时期《天盛改旧新定律令》等,更集中地体现在民间的习俗、信仰、祭祀、岁时节庆、民间禁忌、童蒙教育、以及解梦、占卜、相宅等风俗上。文章绪论部分简述了中国古代生态环境意识的缘起与肇兴及西方生态环境意识的缘起与发展,总结国内外学者对于生态环境意识研究的主要收获和成果,引出本文的议题。第一章分五个时段对中国古代生态环境保护思想的发展状况进行了简要回顾。第二章至第六章通过检索、梳理大量的西北出土汉代简牍资料、敦煌文书、吐鲁番文书、塔里木盆地文书(主要为楼兰、尼雅等地出土的汉文、佉卢文简纸文书)、黑水城出土西夏文书等文献及莫高窟、榆林窟石窟壁画形象资料,从林草植被、动物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保护等几个方面探讨蕴含在其中的古代民众生态环境意识。第七章探讨古代民众生态环境意识形成的自然环境基础及人文社会背景以及古代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第八章讨论古代民众生态环境意识产生的思想根源。第九章以史为鉴,汲取古代生态智慧的菁华,为今天生态文明建设及民众生态意识的增强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通过研究我们发现,从整体上看,西北出土文献中反映出的民众生态环境意识,表现出朴素、普遍、强烈等特点。古代西北民众生态意识的形成与发展在相当程度上应是自发的、不自觉的、或是环境所迫的,但也并非是零星的、片段的、随意的。在西北民众的意识中,或许缺少理论上的思辨,但人们对于自然山水、林草、动物普遍怀有淳朴的珍惜、爱护之情,主要表现为对土地资源、水资源、动植物资源等生态因素的全面体察与认知上,也表现在社会各界(官、民、僧、道等)民众普遍拥有的积极的生态观念、责任意识及生态行动中。我们还发现,古代西北民众尤其是对于水资源、林草资源的生态意识更为强烈和高昂,这显然是与西北地区特有的干旱鲜雨、沙漠戈壁广布的自然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的。本文主要的创新点之一在于对卷帙浩繁的西北地区出土文献资料进行逐一的检索、爬梳,找出其中蕴含的古代民众生态环境意识的有关记载,并从构成生态环境的主要因素入手进行整理、归纳与分析,揭示其表现特征。尽管对我国传统文化中体现出的生态环境意识,已有许多研究成果问世,但绝大多数都是依据传世文献所得,依据出土文献进行研究的成果很少,且大都是零星的、片段式的,而本文的功夫之一主要下在对于西北出土文献资料系统、全面的搜集、整理与研究上。同时,基于出土史料等对古代民众生态环境意识产生的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环境、思想根源进行探讨也是一种新的尝试和关注。我国正处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方式转型,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构建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中国的关键时期,更需要人们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和谐的生态化生存理念。本文旨在汲取我国历史上悠久的民众生态观念的智慧,为今天生态文明建设提供若干有益切实的历史借鉴。

程钢[10](2013)在《石河子垦区农业开发与绿洲生态演变研究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石河子垦区位于天山北坡经济带中部,过去60年的农业开发与经济发展是天山北麓乃至整个新疆绿洲发展的缩影。60年间,垦区在一片荒漠和天然绿洲中建立起一个现代化的新型农业区,发展成为一个南接天山、北达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的大型绿洲经济带,成为建国后新疆后开垦建设的最大的新绿洲之一。期间,玛纳斯河流域水土资源得到全面开发,垦荒者们从内陆地区带来了先进的耕作技术,引进了优良生物物种,较显着地改变了流域的生物结构,与开发前相比,总生物量大大增加,社会经济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空前发展。伴随着农业开发的进行,石河子绿洲生态环境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大片荒漠和荒漠草原被开发成为耕地,人工绿洲替代了广袤的荒漠和天然绿洲,过去分散的古老绿洲斑块联结成片,绿洲面积大幅扩张;与此同时,由于不合理的开发方式,绿洲外缘也出现了荒漠化的趋势,并带来了盐渍化、尾闾湖干涸、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地污染、湿地减少、水土流失加剧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威胁着绿洲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开发改变了绿洲农业生态系统结构,土地利用方式也发生了明显变化,其中耕地、园地、水域、建设用地不同程度地增加,林地先减少后增加,总体保持平衡,牧草地明显减少。生态系统结构改变引起系统功能发生了明显变化,研究结果表明,1958-2010年间,石河子绿洲生态功能明显改善,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由14.64亿元增加到26.18亿元,52年间增加了78.81%,各项单项服务功能价值也呈不同程度的增加,总趋势持续上升。进一步研究表明,这一时期石河子绿洲生态、经济协调发展,但总体上却呈下降趋势,目前已接近临界,绿洲生态环境安全形势严峻,调整农业生产结构与土地利用方式,迫在眉睫。研究发现,过去60年来石河子绿洲农业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变化主要是基于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水是绿洲存在和演变的关键因素,其利用方式和水平决定了绿洲农业开发的广度和深度。但就绿洲目前的现实情况来看,地表水资源的开发几近极限,今后该区绿洲农业开发的方向应该是:在进一步完善高效节水灌溉农业的基础上,积极调整绿洲农业生产结构与产业布局,增粮减棉,扩草兴牧,扩园植林,促进农牧结合,优化绿洲土地利用,实现绿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为保障农业开发顺利进行,提出以下措施:创新农地制度,保障生态用水,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创新绿洲农业技术体系,构建绿色GDP核算体系,建立环境税收制度,保护资源合理利用,协调兵地关系,实现垦区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以及绿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略谈河西盆地葡萄基地土壤改造措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略谈河西盆地葡萄基地土壤改造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高昌国佛教寺院经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凡例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意义
    第二节 研究史概述
    第三节 研究重难点及创新之处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高昌国佛教及寺院经济的结构
    第一节 高昌建国前后对佛教的政策
    第二节 寺院经济与佛教地理
    第三节 寺院经济的概念及与其他宗教
    小结
第二章 高昌国佛教寺院的经营模式及财务收支
    第一节 高昌国寺院的基本经济模式
    第二节 寺院日常收入
    第三节 寺院日常支出——对《高昌乙酉、丙戌岁某寺条列月用解斗帐历》再探讨
    小结
第三章 高昌国的僧官、僧众和寺户
    第一节 僧官阶层的执掌及管理
    第二节 国家政权对僧众的管理及其赋税劳役
    第三节 寺户制度及依附人口
    小结
第四章 高昌国僧尼的经济活动与日常生活
    第一节 僧尼个人的私有经济
    第二节 释门群体与豪门望族间的往来
    第三节 佛教僧尼的宗教活动与社会角色
    小结
第五章 高昌国寺院经济的转型和衰落
    第一节 多维视野下的寺院经济与高昌社会
    第二节 高昌国寺院经济的转型
    第三节 高昌国寺院经济衰落再探讨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2)丝绸之路与汉王朝的兴盛(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三、学术创新之处
    四、研究方法及构架
第一章 丝绸之路的开通与变迁
    第一节 丝绸之路开通前的汉王朝形势
        一、汉王朝国力的提升
        二、汉王朝的边疆形势
    第二节 丝绸之路的正式开通
        一、早期丝绸之路
        二、张骞“凿空”与汉王朝新局面的打开
    第三节 丝绸之路的拓展
        一、丝绸之路的经营与维护
        二、丝绸之路对河西和西域地区的连通
        三、丝绸之路对欧亚大陆诸文明的连通
第二章 丝绸之路与汉王朝西北边疆的构建
    第一节 丝绸之路与汉王朝对河西地区的经略
        一、丝绸之路的开拓对匈奴战略的转变
        二、汉王朝对河西地区的政治经营
        三、汉王朝在河西地区的屯田开发
    第二节 丝绸之路与汉王朝对西域地区的拓展
        一、张骞“凿空”与汉王朝西域战略的转变
        二、从军事开拓到西域诸国的“东向”
        三、丝绸之路与汉王朝对西域地区的政治构建
        四、丝绸之路与汉王朝对西域地区屯田体系的建立
第三章 丝绸之路与两汉王朝经济的发展
    第一节 西方作物的引进对汉王朝经济的促进
        一、西部世界经济作物的输入
        二、西方“善马”的引入
    第二节 外来生产技术的传入对汉王朝经济的影响
        一、西方毛纺织技术的东传
        二、两汉医药学中的异域因素
        三、西方铠甲具装技术的引进
        四、西方建筑技术的引进
    第三节 丝绸之路开通后外向需求对内地生产的影响
        一、官方贸易的需求
        二、民间贸易的需求
        三、外向需求影响下的相关产业的发展
    第四节 丝绸之路的开通与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
        一、丝绸之路与河西地区的经济发展
        二、丝绸之路与西域地区的经济发展
第四章 丝绸之路与两汉王朝思想与文化的繁荣
    第一节 异域文化艺术的传入对汉王朝文化的影响
        一、异域乐器、乐舞及杂技的传入
        二、绘画以及雕刻风格的变化
    第二节 佛教传入对汉代精神世界的影响
        一、丝绸之路的畅通与西方僧人的东来
        二、佛教在东汉王朝的传播
        三、佛教对汉王朝既有信仰的影响
    第三节 “胡风”传入对汉代社会生活的影响
        一、丝绸之路的畅通与汉代“胡风”的盛行
        二、“胡风”与汉代社会新风尚
第五章 丝绸之路与汉王朝的国际影响力
    第一节 丝绸之路对中亚、西亚政治地理格局的影响
        一、丝绸之路对中亚地区的影响
        二、丝绸之路对帕提亚帝国的影响
    第二节 丝绸之路开拓的递进影响
        一、匈奴西迁的“多米诺骨牌效应”
        二、贵霜帝国南下印度
    第三节 丝绸之路对国际经济格局的影响
        一、汉王朝国际贸易主导地位的确立
        二、长安、洛阳国际商贸中心地位的确定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3)唐代长江流域丧葬习俗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缘由及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及趋势
    三、研究内容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唐代长江流域的生态社会环境
    第一节 唐代长江流域自然环境的演变
    第二节 唐代长江流域政区沿革
    第三节 唐代长江流域的社会环境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唐代长江上游的丧葬习俗
    第一节 岷江地区
    第二节 峡江地区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唐代长江中游的丧葬习俗
    第一节 荆江地区
    第二节 湘江地区
    第三节 赣江地区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唐代长江下游的丧葬习俗
    第一节 皖江地区
    第二节 扬子江地区
    第三节 钱塘江地区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唐代长江流域丧葬习俗共性与个性问题探索
    第一节 墓葬功能的演变及所呈现的共性特征
    第二节 丧葬习俗个性化问题探索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表
后记

(4)汉唐间罗布泊地区的环境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
第二节 研究对象
    一、罗布泊地区概况
    二、环境概念界定与使用
第三节 研究方法、材料与意义
第四节 学术史回顾与总结
    一、罗布泊地区探险与科学考察史
    二、罗布泊地区历史自然地理研究
    三、罗布泊地区历史人文地理研究
    四、罗布泊地区生态环境研究成果可视化分析 第二章 两汉时期罗布泊地区的环境变化
第一节 秦汉时期人们对罗布泊地区的环境认知
第二节 两汉时期罗布泊地区的社会环境发展
第三节 两汉时期罗布泊地区的自然环境条件
    一、动植物种类
    二、自然气候
    三、河湖水系
第四节 两汉时期罗布泊地区环境的变迁
    一、区域环境变化对城市聚落发展的影响
    二、区域环境变迁对交通道路发展的影响
    三、区域环境变迁对社会生业方式的影响
第五节 小结 第三章 魏晋时期罗布泊地区的环境变化
第一节 魏晋时期罗布泊地区的社会环境发展
第二节 魏晋时期罗布泊地区的自然环境条件
    一、动植物种类
    二、自然气候
    三、河湖水系
第三节 魏晋时期罗布泊地区的环境变迁
    一、区域环境变迁对城乡聚落发展的影响
    二、区域环境变迁对交通道路发展的影响
    三、区域环境变迁对社会秩序的影响
第四节 小结 第四章 南北朝时期罗布泊地区的环境变化
第一节 南北朝时期罗布泊地区的社会环境发展
第二节 南北朝时期罗布泊地区的自然条件
    一、自然气候
    二、河湖水系
第三节 南北朝时期罗布泊地区的环境变迁
    一、区域环境变迁对城市聚落发展的影响
    二、区域环境变迁对交通道路发展的影响
    三、区域环境变迁对社会商业发展的影响
第四节 小结 第五章 隋唐时期罗布泊地区的环境变化
第一节 隋唐时期罗布泊地区的社会环境发展
第二节 隋唐时期罗布泊地区的自然环境条件
    一、自然气候
    二、河湖水系
第三节 隋唐时期罗布泊地区的环境变迁
    一、区域环境变迁对城市聚落发展的影响
    二、区域环境变迁对交通道路发展的影响
第四节 小结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南北朝时期(415-548)自然灾害事件统计表
附录二 隋唐时期(581-630)旱涝自然灾害事件统计表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5)新疆沙产业经营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内容研究
        1.3.1 国内相关内容研究
        1.3.2 国外相关研究
        1.3.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技术路线
    1.5 研究创新之处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沙产业
        2.1.2 沙地产业与沙产业
        2.1.3 沙区产业与沙产业
        2.1.4 沙产业经营模式
    2.2 理论基础
        2.2.1 沙产业相关理论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3 生态经济学理论
        2.2.4 博弈理论
        2.2.5 制度变迁理论
第三章 沙产业可持续经营系统理论构建
    3.1 沙产业经营中面临的问题
    3.2 沙产业经营中参与主体利益分析
        3.2.1 参与主体的利益取向
        3.2.2 参与主体利益冲突分析
        3.2.3 参与主体的利益均衡分析
        3.2.4 参与主体的利益驱动机制的构建
        3.2.5 参与主体的利益保障机制的构建
    3.3 沙产业经营绩效评价体系构建
        3.3.1 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3.3.2 指标体系的构建及指标的解释
        3.3.3 指标数据无量纲化处理
        3.3.4 确定指标权重
    3.4 沙产业可持续经营的本质
        3.4.1 沙产业经营可持续的特征
        3.4.2 沙产业可持续经营的基本原则
        3.4.3 沙产业可持续经营的三大目标的统一
    3.5 沙产业可持续经营系统
        3.5.1 沙产业可持续经营系统结构
        3.5.2 沙产业可持续经营系统基本特征
    3.6 小结
第四章 新疆沙产业发展概况
    4.1 新疆沙化现状
    4.2 新疆沙产业发展的资源条件
    4.3 新疆沙产业发展现状
        4.3.1 北疆地区沙产业发展
        4.3.2 南疆地区沙产业发展
    4.4 新疆沙产业实地调研数据分析
        4.4.1 指标说明
        4.4.2 数据来源
        4.4.3 结果分析
    4.5 小结
第五章 政府主导型经营模式
    5.1 政府主导经营模式
        5.1.1 模式界定及运营方式
        5.1.2 模式产生的诱因
        5.1.3 模式下沙产业经营现状
        5.1.4 模式特征
    5.2 政府主导型经营模式沙产业经营绩效评价
        5.2.1 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5.2.2 绩效评价结果分析
    5.3 政府主导模式下经营绩效影响因素分析
        5.3.1 指标体系构建
        5.3.2 模型设定
        5.3.3 结果分析
    5.4 政府主导经营模式缺陷及成因分析
    5.5 政府主导型经营模式优化
        5.5.1 优化目标
        5.5.2 优化原则
        5.5.3 优化途径
第六章 公司主导型经营模式
    6.1 公司型经营模式
        6.1.1 模式界定及运营方式
        6.1.2 模式产生的诱因
        6.1.3 模式下沙产业经营现状
        6.1.4 模式特征
    6.2 公司型经营模式效益评价
        6.2.1 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6.2.2 结果分析
    6.3 公司主导型经营绩效影响因素分析
        6.3.1 数据来源及模型设定
        6.3.2 结果分析
    6.4 公司主导经营模式缺陷及成因分析
    6.5 公司主导型经营模式优化
        6.5.1 优化目标
        6.5.2 优化原则
        6.5.3 优化途径
第七章 家庭主导型经营模式
    7.1 家庭主导经营模式
        7.1.1 模式界定及运营方式
        7.1.2 模式产生的诱因
        7.1.3 模式下沙产业经营现状
        7.1.4 模式特征
    7.2 家庭主导经营模式效益评价
        7.2.1 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7.2.2 结果分析
    7.3 家庭主导经营绩效影响因素分析
        7.3.1 数据来源及模型说明
        7.3.2 结果分析
    7.4 家庭主导经营模式缺陷及成因分析
    7.5 家庭主导型经营模式优化
        7.5.1 优化目标
        7.5.2 优化原则
        7.5.3 优化途径
第八章 新疆沙产业不同经营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
    8.1 新疆沙产业经营模式的影响因子的选取
        8.1.1 影响因子的界定
        8.1.2 选取原则
        8.1.3 选取影响因子
    8.2 新疆沙产业经营模式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8.2.1 数据来源
        8.2.2 计量模型构建
        8.2.3 回归结果分析
    8.3 新疆沙产业经营模式选择的结果分析
        8.3.1 村庄特征影响因素
        8.3.2 经济影响因素
        8.3.3 社会影响因素
        8.3.4 政策影响因素
    8.4 小结
第九章 新疆沙产业经营模式经验借鉴及创新
    9.1 国内外沙产业经营模式经验借鉴
        9.1.1 以色列沙漠农业经营模式
        9.1.2 内蒙古沙产业经营模式
        9.1.3 甘肃沙产业经营模式
        9.1.4 宁夏沙产业经营模式
    9.2 新疆沙产业经营模式创新
        9.2.1 新疆沙产业股份合作制的现实需求
        9.2.2 股份合作制的特征
        9.2.3 新疆沙产业股份合作制的优越性
        9.2.4 新疆沙产业股份合作制的运行机制
        9.2.5 新疆沙产业股份合作制的合作途径
    9.3 新疆兵团八师149 团沙产业经营案例研究
        9.3.1 八师149 团经济基本概况
        9.3.2 八师149 团发展沙产业的背景
        9.3.3 八师149 团发展沙产业项目效益分析
        9.3.4 八师149 团沙产业经营模式分析
        9.3.5 八师149 团实现沙产业可持续经营对策建议
第十章 新疆沙产业经营模式创新的保障措施
    10.1 建立沙产业优惠政策协调机制
    10.2 建立沙产业发展的科学评估与考核机制
    10.3 建立科技与信息服务机制
    10.4 建立沙产业生态补偿机制
    10.5 健全管理体系
    10.6 健全技术保障体系
    10.7 健全金融保障体系
第十一章 结论与展望
    11.1 本文的主要结论
    11.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作者简介
导师评阅表

(6)郧阳地区的人口、农业与环境研究(1476-1911)(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案
    四、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五、相关概念界定
第一章 郧阳地区的生态环境
    第一节 自然环境
        一、地形与气候
        二、水系与土壤
        三、植物与动物
    第二节 人文环境
        一、郧阳地区行政建置制沿革
        二、郧阳地区的移民与文化
    小结
第二章 郧阳地区人口变迁与环境
    第一节 明清人口政策与环境
        一、明代人口政策
        二、清代人口政策
        三、生态视角下的人口政策
    第二节 明代郧阳地区流民偷入与附籍
        一、明代流民偷入与附籍
        二、人口构成
    第三节 清代郧阳地区人口发展
        一、清代前期郧阳地区人口恢复
        二、清代后期郧阳地区人口增长
        三、清代郧阳地区人口构成
    第四节 人口与环境的变化趋势及影响
        一、明清人口变化趋势
        二、人口变化的影响
    小结
第三章 郧阳地区农业开发与环境
    第一节 明清土地政策与环境
        一、明代土地垦荒政策
        二、清代土地政策
        三、生态视角下的土地开发
    第二节 明代郧阳地区农业发展
        一、土地开垦状况
        二、农田水利建设
        三、农业生产与技术发展
    第三节 清代郧阳地区农业发展
        一、土地开垦状况
        二、农田水利建设
        三、种植新趋势
    第四节 农业开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一、森林资源衰减
        二、水土流失
    小结
第四章 环境思想与保护个案
    第一节 明清环境思想
        一、明清士大夫环境思想
        二、明清郧阳地区官员的环境思想
        三、郧阳地区民俗文化中的环境思想
    第二节 明清环境保护与个案
        一、清代官方环境保护
        二、明清郧阳地区环保个案
    小结
余论
参考文献
致谢

(7)天山北坡绿洲人居景观演进过程及其动力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干旱区绿洲城镇人居——亟待加强研究的领域
        1.1.2 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对绿洲人居发展史的反思
        1.1.3 总体思路
    1.2 相关概念及研究对象界定
        1.2.1 相关概念
        1.2.2 研究对象与范围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3.1 绿洲史地相关研究
        1.3.2 人居景观相关研究
        1.3.3 人文视角下地域人居演进机制研究
        1.3.4 绿洲人居景观研究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的内容、框架与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思路
        1.5.3 研究方法
2 天山北坡人居景观研究方法探析
    2.1 绿洲历史人居景观的呈现特征与研究框架
        2.1.1 物质与文化的一体
        2.1.2 空间与时间的并进
        2.1.3 绿洲人居景观分析框架
    2.2 天山北坡人居景观物质要素
        2.2.1 环境
        2.2.2 构筑物
        2.2.3 空间
        2.2.4 人的行为
    2.3 天山北坡人居景观文化维度
        2.3.1 自然环境的“文态性”
        2.3.2 社会环境的“生态性”
        2.3.3 人居景观的文化性
    2.4 天山北坡人居景观空间维度
        2.4.1 环境景观
        2.4.2 城镇格局
        2.4.3 聚落景观
        2.4.4 地标景观
    2.5 天山北坡人居景观时间维度
        2.5.1 时态性
        2.5.2 时段性
    2.6 本章小结
3 史前时期天山北坡绿洲人居景观特征
    3.1 人文起源、依附自然的环境景观
        3.1.1 人类社会起源
        3.1.2 人类与环境关系的模式
    3.2 环境主导、功能区分的聚落格局
        3.2.1 区位分布
        3.2.2 功能格局
    3.3 均质模糊、文化初现的聚落景观
        3.3.1 居住形式
        3.3.2 聚落空间
    3.4 原始意识、形态质朴的地标景观
        3.4.1 景观属性
        3.4.2 景观分布
        3.4.3 景观形态
    3.5 本章小结
4 西汉至明末天山北坡绿洲人居景观特征
    4.1 畜逐水草、点状农耕的环境景观
        4.1.1 社会环境
        4.1.2 人与环境关系模式
    4.2 防御为主、分布稀疏的城镇格局
        4.2.1 区位分布
        4.2.2 功能格局
    4.3 聚集与自然、随机自由的聚落景观
        4.3.1 建筑形态
        4.3.2 聚落空间
    4.4 功能为先、形态单一的地标景观
        4.4.1 景观属性
        4.4.2 景观分布
        4.4.3 景观形态
    4.5 本章小结
5 清代天山北坡绿洲人居景观特征
    5.1 且耕且牧、边防与屯政相维的环境景观
        5.1.1 社会环境
        5.1.2 人与环境关系模式
    5.2 多城毗连、点状聚合的城镇格局
        5.2.1 区位分布
        5.2.2 功能格局
    5.3 繁荣与转型、尺度多样的聚居景观
        5.3.1 居住形式
        5.3.2 聚落空间
    5.4 礼仪凸显、同类细化的地标景观
        5.4.1 景观属性
        5.4.2 景观分布
        5.4.3 景观形态
    5.5 本章小结
6 民国时期天山北坡绿洲人居景观特征
    6.1 变牧为耕、生态恶化的环境景观
        6.1.1 社会环境
        6.1.2 人环境关系模式
    6.2 点轴发展、密度增加的城镇布局
        6.2.1 区位分布
        6.2.2 功能格局
    6.3 风格转型、形式多变的聚居景观
        6.3.1 居住形式
        6.3.2 聚落空间
    6.4 边缘废弃、多元混杂的地标景观
        6.4.1 景观属性
        6.4.2 景观位置
        6.4.3 景观形态
    6.5 本章小节
7 天山北坡绿洲人居景观时空变迁特征
    7.1 人居景观演变时间历时性
        7.1.1 人文初曦——史前时期人居景观
        7.1.2 文化之脉——汉初至明末时期人居景观
        7.1.3 城镇之维——清代时期人居景观
        7.1.4 边疆之链——民国时期人居景观
    7.2 人居景观演变空间特异性
        7.2.1 环境景观的变迁
        7.2.2 格局景观的调整
        7.2.3 聚落景观的适变
        7.2.4 地标景观的更新
    7.3 发展模式
        7.3.1 动态式模式
        7.3.2 断裂式模式
    7.4 本章小结
8 天山北坡绿洲人居景观演变机制
    8.1 影响因素分析
        8.1.1 生态环境决定城镇区位选择
        8.1.2 政治军事的城镇发展决定性
        8.1.3 经济贸易是人居兴旺的依托
        8.1.4 科技文化提升人居内涵的凝聚力
    8.2 戈壁荒漠、内依绿洲——生态依赖
        8.2.1 依绿而定
        8.2.2 逐水而居
    8.3 孤悬塞外、武备边防——政治主导
        8.3.1 筑城守边、扼守要地
        8.3.2 整修驰道、多层防御
    8.4 戍边生业、拓居边疆——社会秩序
        8.4.1 寄田仰谷、因地制宜
        8.4.2 戍边安居、屯城一体
    8.5 异质交融、往复回授——人文交融
        8.5.1 人居文化的传承借鉴
        8.5.2 制度文化的主导推进
        8.5.3 精神文化的潜移默化
        8.5.4 多元文化的交融变异
    8.6 本章小结
9 后记与后记
    9.1 结论
    9.2 研究创新点
    9.3 后记
图表目录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导师简介
致谢

(8)生态文明理念下西北宁陕地区移民宜居环境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当代西北地区生态移民的缘起和发展
        1.1.2 当前生态移民面临的挑战和发展态势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2.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1.2.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1.2.3 国内外相关研究启示
    1.3 项目研究意义
    1.4 研究目标、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方法
    1.5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2 研究区域生态环境特征和典型案例选择
    2.1 研究区域选择
        2.1.1 生态移民概念界定
        2.1.2 研究区域和研究范围选择
    2.2 研究区域生态环境特征
        2.2.1 宁夏回族自治区生态环境特征
        2.2.2 陕西省生态环境特征
    2.3 研究区域生态移民规划
        2.3.1 宁夏“十二五”中南部地区生态移民规划
        2.3.2 陕南移民搬迁安置总体规划(2011-2020 年)
    2.4 典型案例选择
    2.5 本章小结
3 生态移民宜居环境和生态文明建设
    3.1 移民宜居环境空间内涵和行为主体
        3.1.1 移民宜居环境空间内涵和功能定位
        3.1.2 移民宜居环境空间行为主体
    3.2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文明理念
        3.2.1“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观念
        3.2.2“体国经野”的宜居环境系统规划理念
        3.2.3“师法自然”的建筑设计理念
    3.3 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生态文明理念
        3.3.1“以人为本”的环境伦理观
        3.3.2 以人口、资源、环境承载力为核心的生态学原理
        3.3.3 建筑设计理念更新的生态学原理
    3.4 移民宜居环境建设生态文明理念内涵解读
        3.4.1 生态文明的哲学思考
        3.4.2 文明冲突的历史思考
        3.4.3 生态文明的动力学思考
        3.4.4 移民宜居环境建设生态文明内涵解读
    3.5 移民宜居环境生态文明建设调控体系构建
        3.5.1 移民宜居环境生态文明建设调控体系构建原则
        3.5.2 移民宜居环境生态文明建设调控体系构建框架
    3.6 本章小结
4 研究区域移民居住环境空间开发历史的研究
    4.1 移民居住环境空间的历史演变
        4.1.1 中国历史上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变化和人口迁徙
        4.1.2 宁夏西海固山区移民人口迁徙和空间开发的历史回顾
        4.1.3 陕南秦巴山区移民人口迁徙和空间开发的历史回顾
    4.2 研究区域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特征
        4.2.1 传统村落与传统村落保护
        4.2.2 宁夏西海固山区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特征
        4.2.3 陕南秦巴山区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特征
    4.3 研究区域传统民居建筑特征及其文化传承内涵
        4.3.1 传统民居建筑和传统民居建筑保护
        4.3.2 宁夏西海固山区传统民居建筑特征
        4.3.3 陕南秦巴山区传统民居建筑特征
    4.4 宁夏吊庄移民居住环境建设的历史回顾
        4.4.1 宁夏吊庄移民的历史背景
        4.4.2 银川市月牙湖吊庄移民居住环境建设案例分析
    4.5 宁陕生态脆弱山区移民宜居环境建设的历史启示
        4.5.1 对爱辉——腾冲直线的重新认识
        4.5.2 凤堰明清古梯田的生态文明启示
        4.5.3 传统民居建筑的历史启示
        4.5.4 宁夏吊庄移民“四代建筑”的历史启示
    4.6 本章小结
5 研究区域移民宜居环境建设实践的研究
    5.1 宁夏地区“十二五”规划实施现状分析
        5.1.1 银川市移民安置区建设“十二五”规划实施现状分析
        5.1.2 彭阳县移民迁出区生态修复规划实施现状分析
    5.2 陕南地区“十二五”移民规划实施现状案例分析
        5.2.1 陕南地区“十二五”移民搬迁安置工作进展情况
        5.2.2 安康市生态移民集中安置区建设案例分析
        5.2.3 陕南地区移民迁出区生态修复规划实施现状
    5.3 研究区域生态移民宜居环境建设实践综合评价
        5.3.1 安置区人口资源环境承载力及空间开发环境影响分析
        5.3.2 迁出区生态空间修复规划实施影响分析
        5.3.3 生态移民经济收入统计分析
        5.3.4 生态移民住宅建筑满意度分析
        5.3.5 生态移民安置社会成本和社会融合分析
    5.4 移民宜居环境建设存在问题和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5.4.1 移民宜居环境建设存在的问题的再认识
        5.4.2 移民宜居环境建设规划优化和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构建
    5.5 本章小结
6 研究区域移民宜居环境建设技术策略研究和工程实践
    6.1 生态脆弱地区移民宜居环境建设技术策略选择原则
        6.1.1 技术策略选择基础
        6.1.2 技术研究的主要领域
        6.1.3 技术策略选择原则——“一优先三结合”原则
    6.2 研究区域移民宜居环境建设技术策略体系构建
        6.2.1 生态优先特色的三大空间组团设计技术策略
        6.2.2 满足资源条件的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技术策略
        6.2.3 符合当地人文特色的本土化建筑设计适宜技术策略
        6.2.4 结合系统控制的整合性设计技术策略
        6.2.5 按照安置模式特点分类指导的设计技术策略
    6.3 移民宜居环境建设工程实践
        6.3.1 分散安置移民传统民居建筑改造更新工程
        6.3.2 集中安置移民新村宜居环境建设设计更新工程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建议
    7.1 论文总结—对移民宜居环境持续发展的再认识
        7.1.1 移民宜居环境建设理论与方法的研究
        7.1.2 移民宜居环境建设历史的研究
        7.1.3 移民宜居环境建设实践的研究
        7.1.4 移民宜居环境建设规划优化和建筑设计更新的技术研究
    7.2 主要结论——论文的创新点
    7.3 建议——对移民宜居环境建设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7.4 展望——对后续研究的思考
致谢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的研究工作及成果

(9)西北出土文献中蕴含的民众生态环境意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
    二 生态意识的源起与概念
        (一)生态环境意识的源起
        (二)对生态环境意识概念的界定
        (三)本文对生态意识概念的认识
    三 古代生态环境意识研究概况
        (一)国内学者关于我国古代生态环境意识的研究概况
        (二)国外学者关于我国古代生态环境意识的研究概况
        (三)敦煌遗书等出土文献中有关生态环境问题的研究概况
        (四)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四 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视角
        (二)研究方法
    五 本文创新点与重点难点
        (一)创新点
        (二)重点难点
第一章 传世文献所见的生态环境思想概述
    第一节 传世文献所见生态环境思想的产生与发展
        一 先民对环境的认识
        二 夏、商、周时期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
        三 春秋战国时期人们的环境意识概述
        四 传世文献中所见汉至唐五代时期生态思想简述
        五 传世文献中所见的宋元时期的生态思想简述
    第二节 我国古代生态环境保护相关机构设立概况
        一 唐以前有关环境保护机构及官员的设置
        二 隋唐五代及宋元时期有关环境保护机构及官员的设置
第二章 西北出土简牍中所见民众生态环境意识
    第一节 林草植被的种植与保护意识
        一 《悬泉诏书》中对林草资源保护的内容
        二 汉代居延边塞生态保护有关记载
    第二节 对动物资源保护与管理意识
        一 西北出土简牍资料中对动物资源的有关记载
        二 《悬泉诏书》对动物资源保护的内容
        三 对马牛羊驼等圈养动物的爱惜与管护意识
    第三节 对水资源保护与管理意识
        一 水利设施的修筑与维护意识
        二 水利官员的设置
    第四节 土地资源爱惜与管护意识
    第五节 《悬泉诏书》中的其他环保内容
        一 净化空气
        二 对矿产资源的保护
第三章 敦煌资料中蕴含的民众生态环境意识
    第一节 对林草植被资源的保护意识
        一 对青山绿水、花草树木的喜爱和追求
        二 重视林草植被的种植
        三 对林草植被的保护意识
    第二节 对动物资源爱护与管理意识
        一 动物资源种类的有关记载
        二 唐宋时期有关动物保护的法令
        三 祈赛祭祀及对动物资源的爱护
        四 动物资源的利用与管护意识
        五 石窟壁画资料中所见对动物资源的珍爱意识
    第三节 对水资源爱惜与保护意识
        一 水利设施的修筑与维护意识
        二 民众关于水的传说及祭祀
        三 对珍贵水资源的管护意识
    第四节 敦煌蒙书中的生态环境教育
        一 敦煌蒙书中的“天人合一”的生态哲学观
        二 《百行章》中体现的生态意识
    第五节 敦煌民俗中体现的生态环境意识
        一 民间生产风俗中的生态思想
        二 敦煌写本《解梦书》中体现的生态意识
        三 敦煌占卜文书中体现的生态意识
    第六节 敦煌岁时文化中体现的生态环境意识
        一 元月祭风伯
        二 二月马祖之祭
        三 三月祭川原
        四 三月祭雨师
        五 四月驼马入草赛神
        六 四月马骑赛神
        七 四月结葡萄赛神
        八 四月赛青苗神
        九 五月赛驼马神
        十 五月仲夏雩祀
        十一 六月赛马神
        十二 八月马羊赛神
        十三 八月网鹰
第四章 吐鲁番文书中所反映的民众生态环境意识
    第一节 吐鲁番地区农作物的种植及其体现出的生态意识
        一 吐鲁番文书所见的葡萄种植及体现出的生态意识
        二 吐鲁番文书所见的的蔬菜种植及体现出的生态意识
    第二节 吐鲁番文书所见对牲畜的管理与爱护意识
        一 对马匹的管理与爱护意识
        二 对牛的管理与爱护意识
    第三节 吐鲁番文书中所见水利灌溉及对水资源的珍视
第五章 塔里木盆地文书中所反映的民众生态环境意识
    第一节 佉卢文文书中反映出的民众生态环境意识
        一 颁行有关法律,保护林木资源
        二 佉卢文书所见对动物资源的管理与爱护意识
        三 佉卢文书所见对水资源的管理与爱护意识
    第二节 楼兰尼雅简纸文书中反映的汉晋时期对水资源的管护意识
        一 重视农田灌溉的意识
        二 重视对土地耕耘与耕畜的意识
第六章 黑水城出土西夏文书中所反映的民众生态意识
    第一节 林草植被的种植及保护意识
    第二节 动物资源管理与保护意识
        一 对国有牧场的管理意识
        二 对官牧生产的管理意识
        三 其他有关畜牧方面的管理意识
    第三节 水资源珍惜与保护意识
        一 西夏时期水利设施的修筑与维护意识
        二 《天盛律令》中所反映的农田水利意识
第七章 古代民众生态环境意识形成的自然基础、社会环境及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第一节 西北地区自然环境特点简论
        一 高山与盆地相间,沙漠、戈壁广布
        二 气候条件与资源
        三 水资源状况
        四 荒漠性为主的土壤与生物资源
    第二节 西北地区的战略地位及古代社会经济发展简述
    第三节 历史上西北地区生态环境问题产生及其原因
        一 古绿洲的沙漠化及其原因
        二 对土地无节制、不合理的开发是环境问题产生的直接原因
        三 政治军事形势的剧烈动荡是环境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
        四 林草植被的过度砍伐是环境问题产生的必然原因
        五 战争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第八章 古代民众生态环境意识形成与发展演变的思想根源
    第一节 儒家生态思想的影响
        一 儒家生态意识的基础“天人合一”理念对民众生态意识的影响
        二、儒家生态资源的合理利用、保护主张---------“树木以时伐焉,禽兽以时杀焉”的影响
    第二节 佛教教义的影响
        一 保护植物资源思想的影响
        二“众生平等”、“不杀生”思想的影响
        三 保护和珍惜水资源思想的影响
        四 保持环境卫生思想的影响
    第三节 道教教义的影响
        一 道法自然思想的影响
        二 慈心爱物思想的影响
        三 知足节欲思想的影响
第九章 古代生态环境意识的史鉴意义
    一 重视国民生态意识的提升
    二 重视生态环保法规的建设与完善
    三 重视林草植被保护,大力植树营林
    四 重视保护野生动物等资源
    五 重视保护水资源
    六 重视爱护耕地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后记

(10)石河子垦区农业开发与绿洲生态演变研究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评述
        1.3.1 绿洲与绿洲农业研究
        1.3.2 农业开发与绿洲生态环境的关系研究
        1.3.3 玛纳斯河流域农业开发与生态环境的研究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研究内容
    1.6 论文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相关理论研究
    2.1 系统论
    2.2 农业生态学
    2.3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理论
        2.3.1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2.3.2 生态系统服务的分类
        2.3.3 生态系统服务的特性
        2.3.4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构成
        2.3.5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评估
    2.4 公共物品、外部性和市场失灵
        2.4.1 公共物品
        2.4.2 外部性
        2.4.3 市场失灵
第三章 石河子垦区地理环境与生态系统特征
    3.1 石河子垦区地形地貌特征
    3.2 石河子垦区水资源特征
    3.3 石河子垦区气候条件及特征
    3.4 石河子垦区生物资源概况
第四章 石河子地区农业开发的历史进程
    4.1 历史时期新疆屯垦及石河子地区农业经济的发展概况
        4.1.1 汉代—新疆屯垦的肇始
        4.1.2 魏晋南北朝时期—新疆屯垦的持续
        4.1.3 隋代—新疆屯垦的维持
        4.1.4 唐代—新疆屯垦的兴盛和古石河子地区屯垦的开启
        4.1.5 五代和两宋时期玛纳斯河流域的社会生产形态
        4.1.6 元代屯垦与玛纳斯河流域的农业生产
        4.1.7 明代—新疆屯垦活动的消寂
        4.1.8 清代石河子地区的农业开发
        4.1.9 民国时期石河子地区的农业开发
    4.2 建国后石河子垦区农业开发
        4.2.1 创办军垦农场(1950—1954)
        4.2.2 国营农场发展壮大(1955—1966)
        4.2.3 停滞徘徊阶段(1967—1975 年):“文化大革命”中的农业开发
        4.2.4 兵团撤销(1975 年 4 月—1981 年 12 月)
        4.2.5 稳步发展时期(1982 年至今)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农业开发与石河子绿洲农业生态系统结构演变
    5.1 石河子垦区绿洲农业开发与水土资源开发利用演变
        5.1.1 石河子垦区绿洲农业开发与耕地的发展演变
        5.1.2 石河子垦区绿洲农业开发与水资源利用演变
    5.2 农业开发与石河子绿洲农业生态系统结构演变
        5.2.1 农业开发与石河子垦区绿洲产业结构演变
        5.2.2 农业开发与石河子垦区绿洲农业产业结构演变
        5.2.3 石河子垦区绿洲种植业生产结构与作物种群结构演变
        5.2.4 石河子垦区畜牧业生产结构与畜群结构演变
        5.2.5 石河子垦区林业生产结构演变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石河子垦区绿洲农业开发的生态效应
    6.1 石河子垦区农业开发与绿洲生态演变规律
        6.1.1 人工绿洲替代天然绿洲
        6.1.2 人工绿洲替代荒漠、戈壁
        6.1.3 沙漠替代人工绿洲
    6.2 石河子垦区绿洲农业开发的生态效应
        6.2.1 土壤次生盐渍化
        6.2.2 水源过度利用,河流断流,尾闾湖干涸
        6.2.3 野生动植物资源锐减,生物多样性减少
        6.2.4 土地污染
        6.2.5 湿地减少
        6.2.6 水土流失加剧
        6.2.7 草场退化
        6.2.8 森林面积缩小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农业开发与石河子绿洲农业生态系统功能演变
    7.1 石河子垦区农业开发与土地利用变化
    7.2 石河子垦区土地利用程度分析
        7.2.1 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度分析
        7.2.2 土地利用结构变动速率分析
        7.2.3 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分析
        7.2.4 土地利用程度变化分析
    7.3 土地利用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关系
    7.4 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石河子绿洲农业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析
        7.4.1 石河子绿洲农业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计算方法
        7.4.2 石河子绿洲农业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变化
        7.4.3 各单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变化
        7.4.4 敏感性分析
    7.5 石河子绿洲生态经济协调度分析
    7.6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石河子垦区绿洲农业开发布局及保障措施
    8.1 石河子绿洲生态功能变化的影响因素及农业开发方向
    8.2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的石河子绿洲农业开发布局
        8.2.1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利用的基本原则
        8.2.2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的石河子绿洲农业开发布局
    8.3 石河子绿洲农业开发保障措施
        8.3.1 创新农地制度,改善生态环境
        8.3.2 保障生态用水,维护绿洲生态平衡
        8.3.3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促进资源合理利用
        8.3.4 创新绿洲农业技术体系,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8.3.5 构建绿色 GDP 核算体系,推进资源合理利用
        8.3.6 建立环境税收制度,保护资源合理利用
        8.3.7 协调兵地关系,优化资源配置
    8.4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研究结论与今后研究的展望
    9.1 本文研究结论
    9.2 研究的不足与今后的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导师评阅表

四、略谈河西盆地葡萄基地土壤改造措施(论文参考文献)

  • [1]高昌国佛教寺院经济研究[D]. 张重洲. 兰州大学, 2021(09)
  • [2]丝绸之路与汉王朝的兴盛[D]. 董莉莉. 山东大学, 2021(11)
  • [3]唐代长江流域丧葬习俗问题研究[D]. 陆晗昱. 武汉大学, 2019(08)
  • [4]汉唐间罗布泊地区的环境演变研究[D]. 唐尚书. 兰州大学, 2019(08)
  • [5]新疆沙产业经营模式研究[D]. 方宾伟. 石河子大学, 2018(05)
  • [6]郧阳地区的人口、农业与环境研究(1476-1911)[D]. 王谷. 华中师范大学, 2018(06)
  • [7]天山北坡绿洲人居景观演进过程及其动力机制研究[D]. 杨梅花. 北京林业大学, 2017(04)
  • [8]生态文明理念下西北宁陕地区移民宜居环境建设研究[D]. 张国昕.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7(06)
  • [9]西北出土文献中蕴含的民众生态环境意识研究[D]. 赵海莉. 西北师范大学, 2016(06)
  • [10]石河子垦区农业开发与绿洲生态演变研究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分析[D]. 程钢. 石河子大学, 2013(01)

标签:;  ;  ;  ;  ;  

浅谈河西盆地葡萄基地土壤改良措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