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育场的多功能利用与设计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王雪[1](2021)在《基于共享理念的高校综合体育馆设计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共享经济的大力发展,“共享”成为建筑学科的主流发展方向,从《全民健身条例》的实施到《关于推进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的实施意见》的推进,都蕴含共享对体育建筑的发展提出新的需求。但现今城市公共体育场馆远不能满足大众对体育运动的使用需求,提出将高校体育资源对外共享作为体育资源有力的补充,为社会大众带来更加便捷的服务。现阶段我国高校体育馆对外共享仍存在一些问题:第一,场馆使用人群较为固定,后期开放时易造成多人群流线有交叉、停车空间不足等问题;第二,部分高校体育场馆存在长期闲置的情况,未能将使用时间进行系统化的利用;第三,多数高校体育馆的功能平面简单,运动设施不足,不能满足大众的使用需求。因此,从共享理念出发探析高校综合体育馆的设计研究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首先本文以共享理念为出发点,以高校综合体育馆为研究对象,剖析当前高校综合体育馆的共享现状及开放特点,架构本文共享理论的形式、特征及内容,总结出基于人群共享、时间共享、空间共享三个维度探讨高校综合体育馆共享发展的必要性。其次通过对我国高校综合体育馆的共享现状进行调研分析,总结其使用状况、共享特征及所存在问题。并进行网络问卷归纳人群、时间、空间层面下的高校综合体育馆共享使用现状及需求分析,为下文高校综合体育馆共享设计策略提供相关依据。再者总结共享理念下的高校综合体育馆的人群使用需求、时间使用特点和空间使用特征,从人群交织、时间交替、空间交融三方面探讨共享理念下高校综合体育馆的设计策略。最后基于笔者参与的三个高校综合体育馆项目,从中选取项目中的共享设计亮点进行详细解析,以期为我国的高校综合体育馆共享建设提供参考。
郭旗[2](2020)在《基于全民健康理念的寒地大众体育建筑设计研究》文中指出健康是影响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议题,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的密切联系,使体育运动成为健康生活的基石。本文基于全民健康理念,以提升大众体育建筑的全民健康服务能力为目标,研究寒地大众体育建筑的设计策略及方法。当代寒地大众体育建筑设计研究存在严重的信息缺失,本文通过梳理寒地大众体育建筑的发展历程,明确大众体育建筑的发展阶段及数量分布。并以哈尔滨、长春、沈阳三个典型寒地城市为例,通过文献资料调查法及对比分析法,Python网络爬虫大数据调查及Arc GIS地理数据分析法,24个大众体育建筑的实地调查及现场观察法,538份问卷调查法及主成分分析(PCA)、结构方程模型建立(SEM)等数据分析法,进行寒地大众体育建筑的设计限制调查、现状问题调查及期望需求调查。本文解析了全民健康理念的外延理论,提出全民健康理念的健康公平内涵、全生命周期内涵及人类发展内涵,构建目标、手段、过程框架下完整人口覆盖、多元服务协同、高效资源利用的全民健康实现路径。总结归纳我国寒地大众体育建筑的外部环境、内部结构及作用方式,在实践层面对设计对象进行原型解构,提出群体空间、个体空间及单一空间的设计层次。揭示不同设计层次目标、手段、过程框架下,寒地大众体育建筑设计实现全民健康的核心机制。从而提出实现完整空间覆盖的群体网络分级、实现完整需求覆盖的多维功能复合、实现完整感知覆盖的综合环境舒适的设计导向,构建基于全民健康理念的寒地大众体育建筑设计框架。实现完整空间覆盖的群体网络分级设计,是寒地大众体育建筑的群体空间设计部分,指通过设施体系的结构性优化,实现在寒地大众体育建筑的完整空间覆盖前提下,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利用寒地城市大众体育建筑空间分布数据,明确寒地大众体育建筑的规模分级模式。提出实现资源高效利用的建筑分级模式、提高空间覆盖效率的可达性演进、加强弱势群体倾斜的类型混合促进的策略方法。实现完整需求覆盖的多维功能复合设计,是寒地大众体育建筑的个体空间设计部分,指通过体育需求的精细化供给,实现在寒地大众体育建筑的完整需求覆盖前提下,空间资源的高效利用。利用寒地大众体育需求调查数据,明确寒地大众体育建筑的需求等级及发展模式。提出需求等级要求的复合式功能重构、需求兼容要求的交互式尺度转译、需求可变要求的适应性场所更新的策略及方法。实现完整感知覆盖的综合环境舒适设计,是寒地大众体育建筑的单一空间设计部分,指通过健康感知的体验性优化,实现在寒地大众体育建筑的完整感知覆盖前提下,能源的高效利用。利用寒地大众体育建筑规范调查,提出寒地大众体育建筑空间要素分类模式。提出空间无害基础保障的控制性设计、运动风险外因防御的保障性设计、环境舒适空间干预的增强型设计的策略及方法。本文立足于通过寒地大众体育建筑设计实现全民健康,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与社会意义,研究所得的寒地大众体育建筑调查方法体系、设计理论解析、策略方法集成可对寒地大众体育建筑的相关政策、标准制定、规划及设计提供指导,可为今后的大众体育建筑设计提供一定借鉴。
阚焱[3](2020)在《全民健身背景下竞技体育建筑规划设计与可持续利用研究》文中指出如今,随着全民健身运动的快速发展、人均体育面积严重不足的问题日益凸显,竞技体育建筑的赛后可持续利用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由于全民健身与竞技体育的需求之间存在一些矛盾,使得竞技体育建筑用于全民健身面临一些困境,因此如何处理好这些需求之间的矛盾是本文需要解决的重点。本文将全民健身背景下的竞技体育建筑赛后利用现状研究重点,选取了广州市的六处体育场馆作为研究对象,尝试提出全民健身背景下竞技体育建筑赛后利用策略。调研对象选择了广州市从1987-2010年间因不同体育比赛而建设建成的,位于广州市不同发展水平的区域的体育场馆,分别是天河体育中心、广州体育馆、黄埔体育中心、南沙体育馆、亚运城综合体育馆和广州国际体育演艺中心。通过实地调研、网络调研、调查问卷以及采访的方式获得各体育场馆较为精准的现状信息,主要从规划选址、空间利用、管理运营以及使用群众评价四个方面对场馆现状进行描述,并针对群众的实际需求梳理出现状存在的问题,将“能够满足长期性的全民健身的需求并且可以应对短期性举办的赛事需求”作为建设目标,针对不同需求导向下的规划选址、空间利用以及管理运营模式提出具体的策略方法,并列举出相应的优秀案例作为参考。一方面总结分析广州市竞技体育建筑的规划设计在可持续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提出全民健身背景下的竞技体育建筑赛后可持续利用策略和方法,以期为我国的体育事业发展奉献力量。
关已群[4](2020)在《第二届全国青年运动会场馆赛后利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实施“体育强国”、“全民健身”国家战略的大背景下,二青会体育场馆的赛后利用成为推动山西省全民健身、实现健康山西的着力载体。而体育场馆的赛后利用作为一个世界性难题,如何实现赛后高效利用,提出合理且有针对性的方略和对策来解决就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借鉴LCA生命周期,成本收益、社会公平衡量理论,以第二届全国青年运动会58个体育场馆为研究对象,通过梳理场馆赛后供给、居民需求现状、影响二青会场馆赛后利用的主要因素,剖析二青会体育场馆赛后利用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赛后场馆利用的方略和对策,为政府制定二青会赛后体育场馆利用政策方案提供理论参考。本文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居民对体育场馆赛后利用需求表明:居民体育消费意识较强,需场馆完善交通基础设施提供便利性;居民体育消费集中在传统项目活动上并趋于常态化。居民特别关注场馆的易达性,他们体育消费后需求趋于场馆周边的餐饮业;居民对跳水、网球等体育项目消费意愿更高并且对二青会场馆商业化运作模式表示认可,二青会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居民的体育文化和活动需求。第二,影响二青会场馆赛后利用有十大主要因素,包括重要影响因素:赛后功能规划、体制机制、场馆规模、场馆位置及规划、运营团队与人才专业化程度;次重要影响因素:政府产业政策扶持、场馆属性的学校场馆和社会场馆、场馆专业化程度、辐射人口、场馆资金来源的全额预算和差额预算。第三,二青会赛后利用存在赛后利用政策缺乏、赛后利用专业人才匮乏、多功能利用率较低、市场化效率较低、事业单位管理体制的制约、缺乏专业化企业的合作等问题。第四,二青会体育场馆赛后空间布局和细节设计要体现多中心、多功能,利用现有场馆紧密衔接城市交通,与城市发展格局和社区体育发展相匹配和适应;二青会体育场馆赛后利用功能规划为四个功能:竞赛多元功能,全民健身功能,现代服务功能,教育教学功能。功能实现要确定辐射范围大小和服务主体,细化人流和场馆分区。从而使其业态布局多元化,突出其全民健身功能;二青会场馆赛后利用首先要确定其管理模式,包括直接运营方式、委托运营方式、承包租赁方式、股份运营方式。其次要确定赛后利用的效益评估指标,包括:公益性和经营性两大指标。第五,二青会体育场馆需改革事业单位管理体制;需与专业化公司合作,建立公司化运营模式;需建立专业化团队,积极引入专业管理人才;需扩大场馆对社会开放力度;需使场馆提高功能利用,提高利用率;需加强场馆无形资产开发利用;需积极申办全国大型体育赛事,增加二次利用率。需开展全面健身活动。
刘思岐[5](2020)在《高效利用的寒地体育馆可持续设计策略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体育设施建设的高潮、全民健身计划的普及以及生活质量的提高。寒地地区人们增强身体素质、大众健身的意识普遍增强。体育馆对于人们来说,不仅仅是一年四季观看体育比赛的场所,逐渐转变为满足群众日常健身的需求的场地,人们的大众建身需求不断增加。但由于体育馆投入巨大,运营成本高,在赛后经常闲置。导致利用率降低。并且寒地城市人口众多,夏季和冬季气候条件之间的差距长期存在,人群的健身习惯是季节性的,寒地人体育馆在冬季通常无法有效利用。与其他地区的体育馆相比,寒地体育馆的设计独特性的。在寒冷地区的典型气候环境中如何解决体育馆的高效可持续利用问题已迫在眉睫。在上述多重现实背景的情况下,本文结合可持续建筑设计理论,将寒地体育馆建筑置于“赛后高效使用与普通市民的建设需求”的现实背景中,思考如何利用可持续建筑理论,努力为体育馆的使用创造更适宜的空间,从而提出兼顾赛后高效利用的寒地体育馆设计策略。首先,本文从绪论部份提出我国寒地体育馆在寒地环境背景下,应从设计环节积极考虑体育馆的高效使用这一问题后。着重可持续理论的解析。分析出寒地体育馆可持续设计策略研究是以基于寒地特点和从建设初始环节入手为立足点,以环境整体协调、功能灵活适应、技术集约适宜为可持续设计的基本原则。其次,对寒地体育馆的信息进行收集与整理,建立数据库,以帮助研究者为后续体育馆的研究提供实际项目数据支撑,将更加有效的指导今后的体育建筑设计和工程实践。并通过深入的调研与分析,揭示出寒地大众市民的健身使用需求和体育馆举办大型活动的需求。总结寒地体育馆以大众需求与赛事需求这一矛盾为出发点的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在设计中的不足,并将其有效地用于兼顾赛后高效利用的寒地体育馆设计的具体研究方向和研究内容。最后,通过调研的分析与理论的指导,本文从设计前期规划、外部环境、内部空间三个角度提出设计策略。主要包括寒地体育馆的项目性质定位,总体规模定位,外部环境设计,比赛区空间的多功能适应,附属空间的高效利用,可移动设施的平赛结合,节能应变策略几个方面进行详细的阐述。
白杨[6](2019)在《基于模块化高效利用的体育训练馆更新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体育竞技比赛的发展与全民健身意识的普及,体育运动项目呈现出多元化均衡发展的态势。体育训练与体育竞技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体育训练馆作为服务于专业体育训练的主要场所之一,设计上理应具备综合化与多元化的发展需要,训练场馆设计的合理性与前瞻性也是竞技体育发展的根本保障。本文所研究的体育训练馆建筑为服务于专业体育训练的一类体育建筑,目前我国专业训练类建筑设计并没有体系化的分类标准与功能空间设计标准,国内训练馆的设计存在诸多不合理性,比如训练馆功能单一适应性较差、场地设计标准与相关规范模糊等问题。首先对训练馆建筑以及训练文化背景进行阐述说明,以训练馆建筑发展趋势为导向分析其发展特点与发展动因,结合训练馆基础研究进行空间复合化发展的可能性探索并细化文章研究方向。在训练馆指标分析中,从利用率、使用效能、使用模式以及建筑设计的经济性指标对单一功能场馆与多功能场馆进行对比建立文章对研究目标空间理论研究的可行性依据。第三章训练馆空间组合设计研究是文章重点研究内容,课题基于“模块化设计方法”提出训练馆空间组合设计思路与方向,通过大量国内外训练馆案例与相关规范,从空间布局、实际功能需求、主导功能训练厅空间组合方法以及辅助边房设计四个方面对训练馆空间组合方式方法进行研究。从设备甄选、场地区分、多功能分隔以及边缘空间利用四个方面对训练馆高效实用的细节设计与技术条件进行资料收集与设计说明。结合宏观空间组合与微观细节设计对训练馆高效使用进行探索。通过第三章对训练馆空间组合方法的探索,第四章中对主导功能训练厅进行平面方法总结与场地组合后的场地数量分析,研究根据国内关于体育建筑的相关规范以及一定的场地尺寸优化方式对训练馆标准平面进行了探索。最后对既有训练馆西安市人民体育场综合训练馆、陕西省体育场篮球综合训练馆以及陕西省体育训练中心进行案例的优化设计探究与改造前后使用指标进行对比对研究结论加以论证。课题基于模块化与标准化的设计方法研究并不是训练馆设计多样性的缺失,而是对训练馆建筑类型规范化与多元化发展的探索。
薛静[7](2019)在《基于大型足球赛事的既有体育场内部空间改造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和足球运动职业化程度的提升,对国内足球竞技场地等基础设施提出了专业化的要求。但由于以往对足球运动重视程度不够,致使我国专业足球场地等硬件设施建设滞后,无法满足大型专业足球赛事的需求,限制了我国承办重要国际赛事的能力,影响足球运动在我国的专业化推广。基于我国足球运动发展趋势和循环经济效益考量,利用城市既有闲置综合体育场设计改造成为专业足球场地的方式来改善我国专业足球场地硬件设施状况,具有多方面优势。不但可提升我国足球运动专业化程度,而且通过资源整合可实现体育基础设施的高效利用。本文通过文献分析法、实地调研法、案例分析法、图示表达分析法以及总结归纳法等多种研究方法,选取近年来世界杯及国际专业足球赛事的足球场地作为调研对象,深刻剖析国内外既有体育场地专业化改造更新设计实例,探讨体育场专业化改造的设计原则与策略。研究基于国内外专业赛事领域研究现状进行。首先对体育赛事概念与研究范围进行界定,对国内外专业体育场的改造案例及相关研究进行归纳总结,提出研究方法及框架。通过整理体育场专业化改造文献,归纳国内外既有体育场改造历程和发展趋势,结合近年国内外大型赛事体育场改造实例,分析了体育场改造的动因,包括满足足球赛事的专业需求及产业需求,打造城市体育文化品牌,建设足球体育文化和集约资源使效益最大化等,剖析既有体育场改造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既有体育场专业化的改造类型与改造要点。研究从大型足球赛事的特征入手,分析足球赛事对体育场内部空间的功能需求与改造特点,结合改造实例,归纳并提出强化内部空间赛时功能的专业性、增强内部空间功能组成的休闲娱乐服务性以及提升内部空间赛时赛后功能的灵活可变性的三方面的改造设计原则。依据体育场专业化改造设计原则,针对体育场内部空间中内场、看台、辅助空间及屋顶等单元提出相应改造策略,在保证体育场完成专业化改造的同时,保证运动场地的舒适化及多元化。本研究以促进我国足球运动基础设施专业化及循环经济需求为出发点,结合案例分析了国内外体育场改造实例,归纳并提出了既有体育场专业化改造的设计原则及改造策略。研究结果为提升我国足球运动设施专业化程度提供可行性参考,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尹新[8](2019)在《济南市域全运会比赛场馆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指出论文以济南市域全运会比赛场馆为例,围绕体育建筑可持续发展两大核心问题——城市协调发展和功能发展问题展开重点研究。在此基础上,也贯穿了全运会比赛场馆项目建设和后续使用中的运营及节能特征研究,最后提出了体育场馆可持续发展设计策略。论文由理论研究、实证研究和策略研究三部分组成:理论研究回顾了可持续建筑理论的发展和研究现状,说明了论文的研究方法、研究目标和意义。从时间维度阐述了我国全运会比赛场馆发展历程,分析了当前我国全运会比赛场馆建设特点和发展趋势,进而总结了现阶段比赛场馆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实证研究从十一届全运会比赛场馆与城市的互动关系以及城市层面的可持续发展特征两个方面入手,将具体研究对象锁定于济南市域全运会比赛场馆。宏观层面对济南市域全运会比赛场馆布局进行研究,阐述了其布局和总体空间布局分类特征及演进历程。全运会比赛场馆布局及建设对带动城市发展、完善城市功能和空间结构发挥了积极作用。中观层面探求驱动场馆可持续发展的动因,探索实现场馆可持续发展背后的设计方法与利用模式。建筑单体层面选取济南市域全运会比赛场馆建设及后续使用情况作为案例研究,对其从功能发展、运营、节能三个方面的发展特征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其中功能发展是全运会比赛场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通过实地调研和对场馆管理者的访谈,呈现了场馆综合功能实现的基本状况,对其在功能复合化、赛事功能的转换、观演功能的强化、全民健身功能的强化、与城市功能融合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策略研究在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基础上,从体育场馆前期策划、设计阶段以及赛后指引三个方面提出体育场馆可持续发展设计策略。反思场馆前期策划阶段的不足,在设计阶段阐述基于城市协调发展、功能发展、节能和运营四个方面的可持续发展策略。赛后指引主要从实施角度提出体育场馆赛后利用评价模型体系,以期对体育场馆决策、建设、设计及可持续利用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程靖[9](2019)在《深圳市中小型体育馆设计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深圳市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设立的第一个经济特区,短短几十年的时间里,我市的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也不断的提高,全面健身已经成为一种热潮。为了满足人们对体育运动的需求,我市把各种体育馆的建设提上了日程。完善体育配套设施,建设丰富的体育运动资源成为了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我市中小型体育馆在这样的背景下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这些已经建设的中小型体育馆中,一部分是为了体育赛事而建设,一部分是为了全民健身而建设,这两种类型的体育馆都有各自的特征以及在发展中出现的问题,针对这样的现状,笔者展开了研究。本文以深圳市的中小型体育馆为主要研究对象,其中主要包括竞赛馆和训练馆两种类型。通过分析这两种体育馆的数量、规划布点、建筑设计三方面的内容来找出目前体育馆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解决策略,希望对今后我市中小型体育馆的建设有一定的帮助。首先,通过资料收集的方法,把深圳市中小型体育馆的发展演变过程做了梳理,总结出每个发展阶段体育馆的特点;其次,对目前已建、在建及待建的体育馆数量进行了统计,了解我市中小型体育馆的建设情况及人均指标,并与国外的建设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除此以外,通过实地调研及问卷调查等方法,对竞赛馆及训练馆的城市布点、选址、总平面布局、外部交通组织、功能内容、主体空间组合方式、内部空间布局进行了横向的对比,找出体育馆在建设发展中形成的规律和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这些存在的问题从数量与质量、选址、外部交通、功能、空间等角度提出了优化设计策略。
李书宁[10](2019)在《可持续视角下渭南师范学院体育馆设计研究》文中指出可持续概念最早来源于生态建筑,指一种可以长久维持的过程或状态。其过往探讨一般多集中在设备、技术方面,在不同的建筑类型中,其有不同的意涵。在体育建筑领域,其理论的合理性和正当性,笔者认为还处于广泛探讨当中。我国的体育建筑事业在取得巨大进步的同时,也面临了许多问题,如选址不当,功能单一,缺乏灵活性,使用效率低下,场馆能耗高,与周边环境不协调等。如何探寻一条可持续的发展道路,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国家对资源节约型社会的确立,使可持续理论得到有效传播,其在体育建筑领域给我们带来了一个更高的视角。笔者通过渭南师范学院体育馆这个实例的总体布局、功能设计、节能措施设计等方面的设计研究,从可持续设计的角度,从高校体育馆设计中要重视的三个原则“整体协调”、“灵活适应”、“集约适宜”入手,结合实际项目进行分析研究其具体设计做法,以动态的发展的设计观进行高校体育馆建筑的创作。全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分别对应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三部分,全文一共七个章节。第一部分为第一章绪论,对论文的选题背景、研究目的、研究现状、研究的框架进行相应的论述。提出以可持续的视角面对高校体育馆设计的问题。第二部分为第二、三两章,为本文的理论基础部分。通过对国内典型高校体育馆建筑实例的调研,分析高校体育建筑设计中应注意的方法和策略。对高校可持续策略的具体阐述,为后续实践案例的分析提供理论依据和研究准备。第三部分为第四至第七章,为本文的主体研究和结论部分。四、五、六三章分别对可持续高校体育建筑设计阶段的三个原则——整体协调、灵活适应、集约适宜结合渭南师范学院体育馆项目实例进行分析研究,分析其设计的合理性及其在具体设计实践中的具体设计措施,进行详细地案例分析。第七章为总结,为全文作出总结,概括中心思想。
二、体育场的多功能利用与设计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体育场的多功能利用与设计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共享理念的高校综合体育馆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新时代我国高校体育建筑高速发展 |
1.1.2 公共体育运动场所的短缺 |
1.1.3 经济发展和国家政策的推行 |
1.2 研究内容、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目的 |
1.2.3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框架 |
2 基于共享理念的高校综合体育馆相关解析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共享理念 |
2.1.2 高校综合体育馆 |
2.2 高校综合体育馆的共享需求解析 |
2.2.1 高校综合体育馆的现状 |
2.2.2 高校综合体育馆的共享需求 |
2.3 本文共享理论架构 |
2.3.1 共享形式与特征 |
2.3.2 基于人群、时间、空间的共享架构 |
2.4 本章小结 |
3.高校综合体育馆共享现状调研 |
3.1 高校综合体育馆共享现状概况 |
3.1.1 调研对象选择 |
3.1.2 文献及调研范围 |
3.2 高校综合体育馆共享现状调研 |
3.2.1 西安交通大学大学生文体教育中心 |
3.2.2 空军工程大学室内综合训练馆 |
3.2.3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雁塔校区文体馆 |
3.2.4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草堂校区体育训练馆 |
3.3 高校综合体育馆共享问卷分析 |
3.3.1 问卷发放与回收 |
3.3.2 调查问卷总结 |
3.4 高校综合体育馆共享问题总结 |
3.5 本章小结 |
4.基于共享理念的高校综合体育馆设计策略 |
4.1 共享理念下的人群交织 |
4.1.1 使用人群的行为特征与使用需求 |
4.1.2 面向独立人群使用 |
4.1.3 面向交织人群使用 |
4.2 共享理念下的时间交替 |
4.2.1 使用时间的特征分析 |
4.2.2 使用时间的错时性 |
4.2.3 使用时间的共时性 |
4.3 共享理念下的空间交融 |
4.3.2 空间兼容使用 |
4.3.3 空间转换使用 |
4.3.4 内外环境交融利用 |
4.4 本章小结 |
5.基于共享理念的高校综合体育馆设计实践 |
5.1 高校综合体育馆共享设计原则 |
5.1.1 总体布局便利原则 |
5.1.2 多元人群互动原则 |
5.1.3 时间共享使用原则 |
5.1.4 功能复合合理原则 |
5.2 多元下的共享-兰州理工大学彭家坪校区体育中心方案设计 |
5.2.1 项目概况 |
5.2.2 多功能流线组织 |
5.2.3 多元空间的共享 |
5.3 协调下的共享-陕西师范大学体育训练中心方案设计 |
5.3.1 项目概况 |
5.3.2 复合功能的整合 |
5.3.3 平赛转换设计 |
5.4 集约下的共享-武警工程大学体育馆方案设计 |
5.4.1 项目概况 |
5.4.2 集约空间的尺寸推演 |
5.4.3 观演功能的转换 |
5.5 本章小结 |
6.总结 |
6.1 总结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所做的工作 |
图表目录 |
附录 高校综合体育馆共享使用问卷调查 |
致谢 |
(2)基于全民健康理念的寒地大众体育建筑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世界范围内健康城市运动的兴起 |
1.1.2 我国体育需求的不断扩张 |
1.1.3 寒地大众体育建筑的设计困境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概念界定与研究内容 |
1.4.1 健康 |
1.4.2 大众体育建筑 |
1.5 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 |
1.5.1 研究方法 |
1.5.2 论文结构 |
第2章 寒地大众体育建筑的发展历程与现状调查 |
2.1 我国寒地大众体育建筑的发展脉络 |
2.1.1 我国寒地大众体育建筑的发展历程 |
2.1.2 我国大众体育建筑的宏观数量分布 |
2.1.3 当代寒地大众体育建筑的调研方法 |
2.2 各国大众体育建筑的设计规范资料对比 |
2.2.1 建议模式对比 |
2.2.2 场地标准对比 |
2.3 规划布局的大数据调查 |
2.3.1 Python网络爬虫的构建 |
2.3.2 调查结果的可视化表达 |
2.3.3 布局问题的提出 |
2.4 设计问题的现场观察 |
2.4.1 对象选取与现场观察 |
2.4.2 空间问题的提出 |
2.5 使用者需求的问卷调查 |
2.5.1 功能需求调查的问卷设计 |
2.5.2 调查结果的描述统计与检验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全民健康理念的寒地大众体育建筑设计架构 |
3.1 当代全民健康理念的内涵解析 |
3.1.1 全民健康理念的健康公平内涵 |
3.1.2 全民健康理念的全生命周期内涵 |
3.1.3 全民健康理念的人类发展内涵 |
3.2 当代全民健康理念的实现路径 |
3.2.1 目标——完整人口覆盖 |
3.2.2 手段——多元服务协同 |
3.2.3 过程——高效资源利用 |
3.3 寒地大众体育建筑实现全民健康的原型基础 |
3.3.1 寒地大众体育建筑的外部环境 |
3.3.2 寒地大众体育建筑的内部结构 |
3.3.3 寒地大众体育建筑的作用方式 |
3.4 寒地大众体育建筑设计实现全民健康的核心机制 |
3.4.1 设施系统的结构性调整 |
3.4.2 体育需求的精细化供给 |
3.4.3 健康感知的体验性优化 |
3.5 基于全民健康理念的寒地大众体育建筑设计导向 |
3.5.1 实现完整空间覆盖的群体网络分级设计 |
3.5.2 实现完整需求覆盖的多维功能复合设计 |
3.5.3 实现完整感知覆盖的综合环境舒适设计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寒地大众体育建筑群体网络分级设计 |
4.1 实现完整空间覆盖的网络分级设计原理 |
4.1.1 设施分级的动力机制 |
4.1.2 设施布局的组构法则 |
4.1.3 设施类型的组合规律 |
4.2 实现资源高效利用的建筑分级模式 |
4.2.1 规模等级的模式建议 |
4.2.2 潜在选址的框架适应 |
4.2.3 设施数量的弹性调控 |
4.3 提高空间覆盖效率的可达性演进 |
4.3.1 场域联系的柔性渗透 |
4.3.2 道路连接的适停控制 |
4.3.3 界面衔接的效率提升 |
4.4 加强弱势群体倾斜的类型混合促进 |
4.4.1 季节特征的补偿开放 |
4.4.2 运动类型的互补组合 |
4.4.3 场馆组合的融合促进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寒地大众体育建筑多维功能复合设计 |
5.1 实现完整需求覆盖的功能复合设计基础 |
5.1.1 大众体育建筑的体育需求等级 |
5.1.2 大众体育建筑的功能复合路径 |
5.1.3 体育工艺的尺度要求 |
5.2 需求等级要求的复合式功能重构 |
5.2.1 基础功能的单元衍生 |
5.2.2 复合功能的分类路径 |
5.2.3 空间组织的效率连接 |
5.3 需求兼容要求的交互式尺度转译 |
5.3.1 结构选型的单元组合 |
5.3.2 跨度转换的空间集约 |
5.3.3 形态变形的结构适应 |
5.4 需求可变要求的适应性场所更新 |
5.4.1 多义空间的设施预留 |
5.4.2 可变设施的结构附加 |
5.4.3 开放空间的模块转换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寒地大众体育建筑综合环境舒适设计 |
6.1 实现完整感知覆盖的环境舒适设计要素 |
6.1.1 评价标准的指标差异 |
6.1.2 相关规范的要素筛选 |
6.1.3 建筑设计的干预效率 |
6.2 空间无害基础保障的控制性设计 |
6.2.1 混合通风的健康风险规避 |
6.2.2 过滤系统的污染物渗透管理 |
6.3 运动风险外因预防的保障性设计 |
6.3.1 运动界面的材料防护 |
6.3.2 专项设施的运动辅助 |
6.3.3 节点更新的安全提示 |
6.4 物理环境靶向干预的增强性设计 |
6.4.1 视觉环境的心理舒适性调节 |
6.4.2 热舒适性能的分时分区控制 |
6.4.3 空间氛围的可供性交流促进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各国运动场地尺度对比 |
附录2 寒地大众体育建筑使用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3 哈尔滨、长春、沈阳大众体育建筑大数据调查结果 |
附录4 哈尔滨、长春、沈阳大众体育建筑大数据调查案例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全民健身背景下竞技体育建筑规划设计与可持续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竞技体育建筑当前面临的困境 |
1.1.2 全民健身的快速发展 |
1.1.3 全民健身背景下竞技体育建筑功能转换的必要性 |
1.2 研究对象 |
1.2.1 研究对象的概念 |
1.2.2 研究对象的范围 |
1.3 研究意义 |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 |
1.4.1 建筑空间适应性相关理论研究 |
1.4.2 体育建筑设计相关研究 |
1.5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6 论文创新点 |
1.7 论文框架 |
第二章 全民健身基本问题解析 |
2.1 全民健身的发展现状 |
2.1.1 体育产业的发展现状 |
2.1.2 群众参与全民健身现状 |
2.1.3 全民健身对公共体育设施的影响现状 |
2.2 全民健身建筑的特点 |
2.2.1 全民健身建筑规模 |
2.2.2 全民健身建筑的选址 |
2.2.3 全民健身建筑的功能空间 |
2.2.4 全民健身建筑性质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竞技体育建筑基本问题解析 |
3.1 竞技体育建筑发展历程 |
3.1.1 西方竞技体育建筑的发展 |
3.1.2 中国竞技体育建筑的发展 |
3.1.3 总结回顾竞技体育建筑发展历程 |
3.2 竞技体育建筑类型解析 |
3.2.1 竞技体育建筑的概念与范畴 |
3.2.2 竞技体育建筑的分级分类 |
3.3 竞技体育建筑的特征 |
3.3.1 选址特征 |
3.3.2 使用特征 |
3.3.3 技术特征 |
3.3.4 功能空间特征 |
3.3.5 运营特征 |
3.4 竞技体育建筑发展全民健身的矛盾 |
3.4.1 选址矛盾 |
3.4.2 功能空间矛盾 |
3.4.4 经营矛盾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广州市竞技体育建筑相关调研分析 |
4.1 调研思路及方法 |
4.1.1 调研对象 |
4.1.2 调研方法及思路 |
4.2 全民健身背景下广州市竞技体育建筑调研分析 |
4.2.1 调研案例的规划选址 |
4.2.2 调研案例的主体空间设计与现状 |
4.2.3 调研案例的筑辅助空间设计与现状 |
4.2.4 调研案例的外部空间设计与现状 |
4.2.5 调研案例的运营管理模式及经营现状 |
4.3 竞技体育建筑全民健身需求分析及研究 |
4.3.1 群众喜爱的运动项目及运动场所调研 |
4.3.2 场馆设施满意度调研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全民健身背景下竞技体育建筑可持续设计策略 |
5.1 竞技体育建筑的使用需求与建设目标 |
5.1.1 竞技体育建筑多元化的使用需求 |
5.1.2 竞技体育建筑动态的建设目标 |
5.1.3 使用矛盾的分析 |
5.2 竞技体育建筑的总体规划定位 |
5.2.1 竞技体育建筑的选址 |
5.2.2 竞技体育建筑的项目定位 |
5.2.3 竞技体育建筑的总体布局 |
5.3 竞技体育建筑的空间设计策略 |
5.3.1 竞技体育建筑主体空间设计 |
5.3.2 竞技体育建筑辅助空间设计 |
5.3.3 竞技体育建筑外部空间设计 |
5.4 竞技体育建筑运营管理发展方向 |
5.4.1 竞技体育建筑的运营管理权限 |
5.4.2 赢利性与公益性的平衡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全民健身背景下广州市的群众健身需求调查问卷 |
附录二 :调研各场馆2019年全年举办活动情况统计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4)第二届全国青年运动会场馆赛后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
1.3.1 研究内容 |
1.3.2 创新之处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研究法 |
1.4.2 专家访谈法 |
1.4.3 问卷调查法 |
1.4.4 案例研究法 |
1.4.5 数理统计法 |
1.5 本研究中相关概念的界定 |
1.5.1 体育场馆 |
1.5.2 利用 |
1.5.3 体育场馆赛后利用 |
1.6 论文的基本结构 |
1.7 理论基础 |
1.7.1 环境效用—LCA生命周期理论 |
1.7.2 经济效用—成本收益理论分析 |
1.7.3 社会效用—社会公平衡量 |
第二章 二青会体育场馆赛后利用供给需求度分析 |
2.1 二青会体育场馆供给度分析 |
2.1.1 二青会省属体育场馆利用基本概况 |
2.1.2 二青会市(区)属场馆利用基本概况 |
2.1.3 二青会校属场馆利用基本概况 |
2.1.4 二青会企业属场馆利用基本概况 |
2.2 二青会体育场馆居民需求度分析 |
2.2.1 居民体育消费意识特点 |
2.2.2 居民体育消费现状研究 |
2.2.3 居民对二青会体育场馆赛后利用的看法 |
2.3 小结 |
第三章 二青会场馆赛后利用主要影响因素 |
3.1 二青会场馆赛后利用影响因素调查结果与研究 |
3.1.1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二青会利用影响因素分析 |
3.1.2 基于专家问卷及访谈法的二青会利用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
3.2 重要影响因素 |
3.2.1 赛后功能规划因素 |
3.2.2 体制机制因素 |
3.2.3 场馆规模因素 |
3.2.4 场馆位置及规划因素 |
3.2.5 运营团队与人才因素 |
3.3 次重要影响因素 |
3.3.1 政府扶持政策因素 |
3.3.2 场馆属性因素 |
3.3.3 场馆专业化因素 |
3.3.4 辐射人口因素 |
3.3.5 场馆资金来源因素 |
3.4 小结 |
第四章 二青会体育场馆赛后利用存在的问题 |
4.1 赛后利用政策缺乏 |
4.2 赛后利用专业人才匮乏 |
4.3 多功能利用率较低 |
4.4 市场化效率较低 |
4.5 事业单位管理体制的制约 |
4.6 缺乏专业化企业的合作 |
4.7 小结 |
第五章 二青会体育场馆赛后利用实现的路径 |
5.1 二青会体育场馆赛后利用的实现方略 |
5.1.1 二青会体育场馆空间布局和细节设计 |
5.1.2 二青会体育场馆赛后利用的功能规划 |
5.1.3 二青会体育场馆赛后利用的功能实现 |
5.1.4 二青会体育场馆赛后利用模式种类 |
5.1.5 二青会体育场馆赛后利用效益评估 |
5.2 二青会体育场馆赛后利用的对策措施 |
5.2.1 改革事业单位管理体制 |
5.2.2 与专业化公司合作,建立公司化运营模式 |
5.2.3 建立专业化团队,积极引入专业管理人才 |
5.2.4 扩大场馆对社会开放力度 |
5.2.5 比赛场地要多功能利用,提高利用率 |
5.2.6 加强场馆无形资产开发利用 |
5.2.7 积极申办全国大型体育赛事,增加二次利用率 |
5.2.8 全面开展全民健身活动 |
5.3 小结 |
第六章 二青会体育场馆赛后利用案例分析 |
6.1 山西省体育中心 |
6.1.1 场馆概况 |
6.1.2 场馆利用现状 |
6.1.3 山西省体育中心赛后利用的对策和建议 |
6.2 太原水上运动中心 |
6.2.1 场馆概况 |
6.2.2 场馆利用现状 |
6.2.3 水上运动中心赛后利用的对策和建议 |
6.3 山西极限运动中心 |
6.3.1 场馆概况 |
6.3.2 场馆利用现状 |
6.3.3 山西极限运动中心赛后利用的对策和建议 |
6.4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二青会体育场馆赛后利用调查问卷(居民) |
附录2 二青会体育场馆赛后利用调查问卷(专家) |
附录3 二青会场馆赛后利用研究管理人员访谈提纲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 |
(5)高效利用的寒地体育馆可持续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体育馆建设现状 |
1.1.2 我国寒地体育馆市民健身需求 |
1.1.3 我国寒地体育场馆赛后使用情况 |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2.3 关键技术点 |
1.3 国内外体育馆设计及赛后使用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可持续建筑及其理论发展概况 |
1.4.1 国外可持续建筑及其理发展概况 |
1.4.2 国内可持续发展概况 |
1.4.3 国内建筑领域可持续发展概况 |
1.5 概念解析及研究范围 |
1.5.1 概念解析 |
1.5.2 研究范围界定 |
1.6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内容 |
1.6.3 研究框架 |
2 寒地体育馆可持续设计策略的核心问题 |
2.1 寒地体育馆可持续设计策略的立足点 |
2.1.1 基于寒地体育馆特点的策略研究 |
2.1.2 从建设初始环节入手的策略研究 |
2.2 寒地体育馆可持续设计的基本原则 |
2.2.1 整体协调的环境可持续 |
2.2.2 灵活适应的功能可持续 |
2.2.3 集约适宜的技术可持续 |
2.3 寒地体育馆可持续设计策略的目标 |
2.3.1 回归城市 |
2.3.2 回归体育 |
2.3.3 回归理性 |
2.4 本章小结 |
3 寒地体育馆调研与现状分析 |
3.1 基于数据库的技术调研 |
3.1.1 寒地基础调研的方法与内容 |
3.1.2 寒地体育馆数据库的选取与分类 |
3.1.3 寒地体育馆数据库信息录入 |
3.1.4 基于数据库的典型体育馆选定 |
3.2 寒地体育体育馆内部空间现状调研 |
3.2.1 沈阳奥体中心综合馆 |
3.2.2 辽宁沈阳铁西区体育馆 |
3.2.3 济南奥林匹克体育中心 |
3.2.4 山东省体育中心 |
3.2.5 国家游泳馆—水立方 |
3.3 寒地体育体育馆外部空间现状调研 |
3.3.1 济南奥体中心 |
3.3.2 国家网球中心 |
3.3.3 高校体育馆 |
3.4 内部空间使用现状问题总结 |
3.4.1 内部空间季节性闲置 |
3.4.2 特色发展不足场地尺寸限制功能 |
3.4.3 赛后使用类型单一功能转化能力较弱 |
3.4.4 场馆冬夏季能耗过高使用舒适度低 |
3.5 外部空间使用现状问题总结 |
3.5.1 广场规模大而不当难以聚集人气 |
3.5.2 功能空间单一使用效率过低 |
3.5.3 缺乏灵活的气候应变 |
3.6 本章小结 |
4 前期规划及外部空间设计策略 |
4.1 统筹兼顾的项目性质定位 |
4.1.1 建设目标的多重性与矛盾性 |
4.1.2 项目建设必要性论证 |
4.1.3 寒地体育馆项目定位策略 |
4.2 基于城市的总体规模定位 |
4.2.1 制约寒地体育馆规模定位的因素 |
4.2.2 规模定位的方法 |
4.2.3 立足常态需求的坐席规模定位 |
4.3 寒地体育馆外环境设计 |
4.3.1 场地条件季节性变换 |
4.3.2 空间尺度宜人化 |
4.3.3 景观配置人性化 |
4.4 本章小节 |
5 内部空间多功能转化设计策略 |
5.1 比赛区空间的多功能适应 |
5.1.1 结合全民健身需求的场地优化 |
5.1.2 观众席的灵活布置 |
5.1.3 适宜的净空高度设计 |
5.1.4 场地合理级配 |
5.2 附属空间的高效利用策略 |
5.2.1 按空间可变性分类设计 |
5.2.2 附属公共空间开放式设计 |
5.2.3 增加附属空间运动区域比重 |
5.3 可动设施的平赛结合设计策略 |
5.3.1 可动场地丰富场地功能 |
5.3.2 可动隔断形成独立空间 |
5.3.3 其他可动设施 |
5.4 兼顾节能高效的气候应变策略 |
5.4.1 灵活的自然采光策略 |
5.4.2 过渡空间弹性开放通风策略 |
5.4.3 覆土设计的应用 |
5.4.4 低能耗缓冲区域设置 |
5.5 本章小结 |
6 总结 |
6.1 主要结论 |
6.2 展望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调查问卷 |
附录B 寒地体育馆数据库收集信息表 |
作者简介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6)基于模块化高效利用的体育训练馆更新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课题缘起 |
1.2 选题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3.1 训练体系与空间多样性研究现状 |
1.3.2 训练馆复合化设计研究现状 |
1.3.3 国内体育训练馆空间理论研究现状 |
1.3.4 国外体育训练馆标准化研究与应用现状 |
1.4 问题提出 |
1.5 相关概念解析 |
1.6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6.1 研究内容 |
1.6.2 研究方法 |
1.7 研究框架 |
2.体育训练馆建筑发展概述及特征分析 |
2.1 发展概述 |
2.1.1 训练馆发展历程 |
2.1.2 发展趋势与动因 |
2.2 训练馆建筑分类 |
2.3 训练馆空间要素解析 |
2.3.1 球类 |
2.3.2 体能训练 |
2.3.3 辅助服务用房 |
2.4 解析体育训练馆与比赛场馆的异同 |
2.4.1 建设规模 |
2.4.2 功能组织 |
2.4.3 参与群体 |
2.5 小结 |
3.模块化与训练馆空间组合研究 |
3.1 国内训练馆建设现状与问题分析 |
3.2 如何鉴定训练馆的高效使用-指标分析 |
3.2.1 利用率 |
3.2.2 使用效能 |
3.2.3 使用模式 |
3.2.4 经济技术指标 |
3.3 “模块化”定义 |
3.4 训练馆空间组合原理 |
3.4.1 合理的空间布局 |
3.4.2 空间结构与选型 |
3.4.3 明确功能需求 |
3.4.4 训练厅场地组合与容量分析 |
3.4.5 合理的辅助用房模块设计 |
3.5 细节设计与技术指导 |
3.5.1 设施甄选 |
3.5.2 场地区分 |
3.5.3 分隔设备 |
3.5.4 边缘空间利用 |
3.6 国内训练馆综合利用案例分析 |
3.6.1 广州苍南体育中心训练馆 |
3.6.2 广西柳州市李宁体育中心训练馆 |
3.6.3 成都三瓦窑体育训练馆 |
3.7 综合化研究适应性 |
3.8 小结 |
4.多功能场地选型研究 |
4.1 单层体育训练馆选型研究 |
4.1.1 小型场地 |
4.1.2 中型场地 |
4.1.3 大型场地 |
4.1.4 训练馆选型总结与建议表 |
4.2 综合训练馆选型研究 |
4.2.1 小型综合训练馆 |
4.2.2 中大型综合训练馆 |
4.2.3 选型建议表 |
4.3 小结 |
5.既有体育训练馆优化设计研究 |
5.1 西安市人民体育场训练馆改进策略 |
5.1.1 平面分析 |
5.1.2 方案优化措施 |
5.2 陕西省体育场篮球综合训练馆改进策略 |
5.2.1 平面分析 |
5.2.2 方案优化措施 |
5.3 陕西省体育训练中心综合训练馆改进策略 |
5.3.1 平面分析 |
5.3.2 方案优化措施 |
5.4 案例优化对比 |
5.5 小结 |
6.研究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录 |
表录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7)基于大型足球赛事的既有体育场内部空间改造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3.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3.2 研究范围界定 |
1.3.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论文基本框架 |
第2章 体育场改造基本问题分析 |
2.1 体育场改造历程和趋势 |
2.1.1 国外体育场适应性改造历程和趋势 |
2.1.2 国内体育场适应性改造历程和趋势 |
2.2 既有体育场改造利用情况调研 |
2.2.1 调研概述 |
2.2.2 既有体育场改造现状调研 |
2.2.3 既有体育场改造现状问题分析 |
2.3 体育场改造动因 |
2.3.1 为满足足球运动的多元需求 |
2.3.2 整合资源使效益最大化 |
2.3.3 技术进步的推动 |
2.3.4 避免新建赛场产生赛后利用负担 |
2.4 体育场改造类型及改造要点 |
2.4.1 既有体育场改造类型 |
2.4.2 既有体育场内部空间改造要点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体育场内部空间改造设计依据和原则 |
3.1 内部空间改造的设计依据 |
3.1.1 大型足球赛事特征分析 |
3.1.2 既有体育场内部空间改造的需求分析 |
3.1.3 既有体育场内部空间改造特点分析 |
3.2 既有体育场内部空间的改造原则 |
3.2.1 强化内部空间赛时功能的专业性 |
3.2.2 增强内部空间功能组成的休闲娱乐服务性 |
3.2.3 提升内部空间赛时赛后功能的灵活可变性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体育场内部空间改造策略 |
4.1 内场空间的改造 |
4.1.1 强化内场空间赛时功能的专业性 |
4.1.2 安全防范设施的加设 |
4.1.3 技术设备的更新和增设 |
4.2 看台空间的改造 |
4.2.1 结构适应性升级 |
4.2.2 看台坐席数量的灵活性调节 |
4.2.3 包厢层的加设 |
4.2.4 看台视线的优化设计 |
4.2.5 无障碍设施的完善 |
4.2.6 安全设施的完善 |
4.3 辅助空间的改造 |
4.3.1 拓展辅助空间 |
4.3.2 竞赛配套用房的改扩建与再利用 |
4.3.3 商业辅助用房的改造 |
4.3.4 标识系统的明确性增设 |
4.4 顶界面的改造 |
4.4.1 提升屋顶覆盖率 |
4.4.2 屋盖结构的轻型化改造 |
4.4.3 屋盖结构的可变式改造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课题相关体育场改造信息统计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8)济南市域全运会比赛场馆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与背景 |
1.1.1 研究缘起 |
1.1.2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综述 |
1.5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框架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全运会比赛场馆发展历程与现状 |
2.1 全运会比赛场馆发展历程回顾 |
2.1.1 旧中国全运会比赛场馆发展历程 |
2.1.2 新中国全运会比赛场馆发展历程 |
2.2 当前我国全运会比赛场馆建设特点 |
2.2.1 注重群众健身需求 |
2.2.2 注重合理的功能定位 |
2.2.3 注重运用先进的技术 |
2.2.4 注重场馆的可持续发展 |
2.3 当前我国全运会场馆使用问题 |
2.3.1 建设投入高,收益低 |
2.3.2 “建与养”矛盾突出 |
2.3.3 忽视大众需求 |
2.3.4 赛后维护长期亏损 |
2.3.5 附属空间利用不充分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城市发展背景下第十一届全运会比赛场馆的可持续探求 |
3.1 第十一届全运会比赛场馆总体情况概述 |
3.1.1 经济与财政状况 |
3.1.2 食宿与接待能力 |
3.1.3 气候适宜 |
3.1.4 赛制与场馆设置 |
3.2 第十一届全运会比赛场馆发展特征 |
3.2.1 全省“分散化”布局 |
3.2.2 注重分层次统筹配置 |
3.2.3 注重服务半径的选址规划 |
3.2.4 注重“利导改造”的理性调控 |
3.2.5 “以商养体”较为普遍 |
3.3 第十一届全运会比赛场馆与城市协调发展 |
3.3.1 第十一届全运会比赛场馆作为大众体育体系中的节点 |
3.3.2 第十一届全运会比赛场馆与城市空间相互契合 |
3.3.3 第十一届全运会比赛场馆与城市环境共鸣设计 |
3.4 可持续探求的具体化——确定重点研究对象 |
3.4.1 重点研究对象的选取——济南市域全运会比赛场馆 |
3.4.2 分类依据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济南市域全运会比赛场馆布局分析与城市发展研究 |
4.1 布局特征 |
4.1.1 布局依据 |
4.1.2 场馆分类 |
4.1.3 宏观布局特征 |
4.2 布局选址结合城市空间发展 |
4.2.1 与城市休闲公园结合 |
4.2.2 与文化中心结合 |
4.2.3 与学校结合 |
4.2.4 与商业结合 |
4.2.5 与办公结合 |
4.3 总体空间布局模式分类及特征 |
4.3.1 单一式布局 |
4.3.2 集中式布局 |
4.3.3 自由分散式布局 |
4.4 总体空间布局演进契合城市发展 |
4.4.1 山东省体育中心 |
4.4.2 皇亭体育馆 |
4.4.3 历城体育中心 |
4.5 第十一届全运会对济南市体育设施布局模式的影响 |
4.5.1 全运会举办前济南体育设施发展及布局概况 |
4.5.2 后全运会时期济南市体育设施现状特点 |
4.5.3 后全运会时期济南市体育设施布局模式 |
4.5.4 布局层面制约济南市体育设施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济南市域全运会比赛场馆可持续利用方法探究 |
5.1 实现场馆可持续利用的设计方法研究 |
5.1.1 设计依据与原则 |
5.1.2 强调因地制宜的设计理念 |
5.1.3 强调建筑形象的个性化创作 |
5.1.4 强调功能合理性与灵活性 |
5.1.5 强调理性的功能流线设计 |
5.1.6 强调采用最新节能技术 |
5.2 赛后可持续利用模式探究 |
5.2.1 与城市功能复合 |
5.2.2 修缮保护 |
5.2.3 适应性改造 |
5.2.4 临时设施的运用 |
5.2.5 综合开发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济南市域全运会比赛场馆可持续发展特征研究 |
6.1 研究背景及视角 |
6.1.1 发展背景 |
6.1.2 场馆功能发展的研究视角 |
6.1.3 场馆运营的研究视角 |
6.1.4 场馆节能的研究视角 |
6.2 省属体育场馆——山东省体育中心 |
6.2.1 场馆概况 |
6.2.2 赛时设计特征 |
6.2.3 场馆改造与功能使用 |
6.2.4 功能发展与可持续利用特征 |
6.2.5 整体使用及赛后运营情况 |
6.2.6 小结 |
6.3 市属体育场馆——济南奥体中心 |
6.3.1 城市发展与奥体中心的互动作用 |
6.3.2 场馆概括 |
6.3.3 场馆改造与功能使用 |
6.3.4 现状功能构成 |
6.3.5 建筑空间多功能使用 |
6.3.6 整体使用及赛后运营情况 |
6.3.7 小结 |
6.4 区属体育场馆——历城体育中心 |
6.4.1 场馆概括 |
6.4.2 赛时设计 |
6.4.3 功能发展与赛后利用现状 |
6.4.4 可持续利用策略 |
6.4.5 小结 |
6.5 高校体育场馆——山东交通学院体育馆 |
6.5.1 场馆概况 |
6.5.2 赛时设计 |
6.5.3 功能发展与可持续利用特征 |
6.5.4 小结 |
6.6 专项体育馆——山东省射击自行车运动管理中心 |
6.6.1 场馆概况 |
6.6.2 自行车场馆功能发展与赛后利用特征 |
6.6.3 射击馆功能发展与赛后利用特征 |
6.6.4 小结 |
6.7 济南市域全运会比赛场馆情况一览表(表6-33) |
6.8 可持续发展特征总结 |
6.8.1 演变特征 |
6.8.2 可持续利用特征 |
6.9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后全运时期体育场馆可持续发展策略 |
7.1 前期策划阶段的不足与反思 |
7.1.1 对体育场馆建设启动新区开发的反思 |
7.1.2 对选定中标规划方案论证不充分的反思 |
7.2 设计阶段与场馆可持续发展 |
7.2.1 基于城市协调发展原则的可持续设计策略 |
7.2.2 基于功能发展的可持续设计策略 |
7.2.3 基于节能的可持续设计策略 |
7.2.4 基于运营的可持续设计策略 |
7.3 赛后可持续指引研究 |
7.3.1 建立评价模型 |
7.3.2 体育场馆赛后利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7.3.3 综合得分分析 |
7.3.4 模型实例——济南市奥体中心 |
7.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济南市居民参与体育健身情况的问卷调查 |
附录 B—济南高校全运会场馆赛后利用情况调研问卷 |
附录 C—专家问卷 |
附录 D—济南市域全运会比赛场馆基本情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9)深圳市中小型体育馆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
1.2 概念界定及研究范围 |
1.2.1 体育馆的概念 |
1.2.2 体育馆的分类 |
1.2.3 研究范围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文献综述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本文创新点 |
1.4 研究方法及论文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框架 |
第2章 深圳市中小型体育馆发展演变过程及宏观问题分析 |
2.1 深圳中小型体育馆发展演变过程 |
2.2 深圳市中小型体育馆宏观问题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深圳中小型体育馆调研分析与研究 |
3.1 调研对象 |
3.2 调研的方法及内容 |
3.3 深圳市中小型体育馆规划布局分析 |
3.3.1 城市布点分析 |
3.3.2 选址规律及问题分析 |
3.3.3 总平面布局分析 |
3.3.4 外部交通组织分析 |
3.4 深圳市中小型体育馆建筑设计分析 |
3.4.1 体育馆功能内容分析 |
3.4.2 体育馆主体空间组合方式分析 |
3.4.3 体育馆的内部空间布局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竞赛馆优化设计策略 |
4.1 科学的项目选址 |
4.2 便捷的交通规划 |
4.3 动态的等级定位 |
4.3.1 等级定位存在问题 |
4.3.2 等级定位方法 |
4.4 合理的规模定位 |
4.4.1 席坐规模定位方法 |
4.4.2 面积规模定位方法 |
4.5 灵活的功能定位 |
4.5.1 影响功能定位的因素 |
4.5.2 体育馆功能组成框架 |
4.6 高效的空间利用 |
4.6.1 用房设计 |
4.6.2 功能转换的方法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训练馆优化设计策略 |
5.1 训练馆数量与质量的优化 |
5.1.1 加快训练馆等体育设施的建设 |
5.1.2 加强体育设施的开放力度 |
5.2 训练馆有效服务半径的优化 |
5.3 训练馆的选址优化 |
5.4 训练馆的外部交通优化 |
5.5 训练馆的功能优化 |
5.5.1 训练馆的功能结构 |
5.5.2 训练馆的功能组织策略 |
5.6 训练馆的空间优化 |
5.6.1 空间界面的优化 |
5.6.2 自然环境的渗透 |
5.6.3 场地层次的丰富 |
5.6.4 开放性的创造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关于中小型竞赛馆布点规律的问卷调查 |
附录二:关于中小型训练馆布点规律的问卷调查 |
附录三:部分发达国家社区体育设施标准 |
附录四:深圳市由政府建设的中小型体育馆(体育中心)汇总 |
附录五:深圳市由私人建设的中小型体育馆汇总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可持续视角下渭南师范学院体育馆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CA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研究缘起 |
1.1.2 我国高校体育建设事业快速发展 |
1.1.3 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对体育建筑产业的新要求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2.1 高校体育馆 |
1.2.2 可持续 |
1.2.3 可持续建筑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有关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研究 |
1.3.2 有关可持续建筑的相关研究 |
1.3.3 有关可持续体育建筑设计的相关研究 |
1.4 研究的目的、范围和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范围 |
1.4.3 研究意义 |
1.5 研究的方法和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技术路线和论文框架 |
2 国内高校体育馆案例调研及可持续设计方法分析 |
2.1 国内高校体育馆实例调研分析 |
2.1.1 调研对象选择 |
2.1.2 调研范围 |
2.1.3 总体布局分析 |
2.1.4 功能的适应性分析 |
2.1.5 节能降耗技术措施分析 |
2.1.6 调查问卷分析 |
2.2 案例可持续设计方法总结 |
2.2.1 整体协调是高校体育场馆的主要设计策略 |
2.2.2 功能的灵活适应是目前高校体育馆的中心内容 |
2.2.3 可持续节能降耗技术在高校体育馆设计中具有重要作用 |
2.3 本章小结 |
3 渭南师范学院体育馆的项目背景及可持续设计策略 |
3.1 渭南师范学院体育馆项目背景 |
3.1.1 渭南师范学院的校区总体规划 |
3.1.2 渭南师范学院目前校区体育设施调研 |
3.1.3 渭南师范学院体育馆项目背景 |
3.1.4 十四运体育要求与学院的建设相契合 |
3.2 渭南师范学院体育馆可持续建筑设计策略 |
3.2.1 整体协调 |
3.2.2 灵活适应 |
3.2.3 集约适宜 |
3.3 本章小结 |
4 渭南师范学院体育馆的整体协调设计研究 |
4.1 协调和社区的关系 |
4.1.1 项目规模分析 |
4.1.2 项目外部环境分析 |
4.2 协调和校园的关系 |
4.2.1 校园内部环境和总体布局分析 |
4.2.2 室外广场与周边环境的协调统一 |
4.3 项目内外相结合的协调 |
4.3.1 基地布局的形式 |
4.3.2 外部流线与整体布局 |
4.4 建筑形体与周边环境的协调 |
4.4.1 建筑形体的协调 |
4.4.2 计算机辅助的形体生态设计 |
4.4.3 建筑风格的协调 |
4.5 本章小结 |
5 渭南师范学院体育馆功能和设备的灵活适应设计研究 |
5.1 体育场地的模数化设计 |
5.1.1 比赛场地比赛期场地布置 |
5.1.2 比赛场地训练期场地布置 |
5.1.3 基于篮球场地的模数化初探 |
5.2 平赛结合的设计研究 |
5.2.1 看台下空间设计 |
5.2.2 训练区多功能化设计 |
5.2.3 附属用房灵活转换 |
5.2.4 “平时”、“赛时”总体功能转换 |
5.3 竞赛期、锻炼期、教学期体育需求的契合 |
5.4 场地设备措施的灵活性运用 |
5.4.1 比赛场地地面措施的灵活应用 |
5.4.2 空调系统的灵活分区运营 |
5.5 小结 |
6 渭南师范学院体育馆的适宜性技术应用研究 |
6.1 结构优化选型方面的适宜性技术 |
6.1.1 场馆结构的合理选型 |
6.1.2 场馆容积的有效控制 |
6.2 节能降耗措施的应用 |
6.2.1 被动式措施—自然采光的有效运用 |
6.2.2 天窗采光方式比选 |
6.2.3 被动式措施—自然通风措施的有效运用 |
6.2.4 外围护结构—建筑墙体材料的应用 |
6.3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总结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附录一:渭南师范学院体育馆部分设计资料 |
附录二:高校体育场馆调查问卷 |
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四、体育场的多功能利用与设计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共享理念的高校综合体育馆设计研究[D]. 王雪.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基于全民健康理念的寒地大众体育建筑设计研究[D]. 郭旗.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2)
- [3]全民健身背景下竞技体育建筑规划设计与可持续利用研究[D]. 阚焱.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4]第二届全国青年运动会场馆赛后利用研究[D]. 关已群. 山西财经大学, 2020(04)
- [5]高效利用的寒地体育馆可持续设计策略研究[D]. 刘思岐. 沈阳建筑大学, 2020(04)
- [6]基于模块化高效利用的体育训练馆更新设计研究[D]. 白杨.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7]基于大型足球赛事的既有体育场内部空间改造设计研究[D]. 薛静.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
- [8]济南市域全运会比赛场馆可持续发展研究[D]. 尹新.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6)
- [9]深圳市中小型体育馆设计策略研究[D]. 程靖. 深圳大学, 2019(09)
- [10]可持续视角下渭南师范学院体育馆设计研究[D]. 李书宁.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