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卫生专业函授招生(论文文献综述)
张艳超[1](2019)在《生态视角下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可持续发展观正在引领全球教育的前进方向,“全纳、公平、优质、终身学习”已经成为全球教育的核心发展理念。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如何创新办学模式,改善人才培养质量,拓展办学空间,已成为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办学院校以及劳动力市场普遍关切的问题。本论文以生态系统理论、资源依赖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框架,探索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可持续发展,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统计分析法、数学建模法、情景预测法和访谈法,研究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演变过程及综合发展水平;探讨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现实困境、办学空间及发展趋势;关注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改革发展路径。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系统演变是外部环境与办学群落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先后经历“一枝独秀”“双雄并举”“三足鼎立”等三个发展阶段,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量人才,加快了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目前,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办学群落整体发展处于生态失衡状态,不能有效满足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以及成人学习者的学习需要;同时,我国不同地区人力资源存量、继续教育机会、继续教育资源的差距较大,导致办学群落区域发展处于非均衡状态,滞缓了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改革的推进步伐。随着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即将来临,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将逐步进入“融合统一”的发展阶段。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并存。目前,我国31个省(区、市)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演化形成三个发展方阵,随着国内外环境的快速变化和高等教育普及化的推进而发生演变。结合生态学规律可知,解决供需矛盾是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发展的直接动力,教育政策主导下的异发演替是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演变的主要方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是高等学历继续教育追求的办学目标,新时期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主要改革任务是提高质量、促进公平、改善环境、优化结构。综合分析,本文提出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改革发展建议:一是提升各省(区、市)办学自主权,采取区域推进方式进行差异化改革,第一方阵重点探索教育引领创新,拓展办学发展空间,第二方阵重点聚焦教育质量保障,提升院校办学水平,第三方阵重点推进信息技术应用,改善现有办学生态;二是明确系统整体办学生态位,生源输入环节建立基于师生比的规模生态位,办学群落优化结构生态位和质量生态位,资源输出环节形成基于多维评价的效益生态位;三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应用可持续发展模型,不断提升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李铁绳[2](2019)在《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演进及其逻辑研究》文中提出基础教育的质量提升与保障依赖于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教师教育是教师队伍建设的活水源头。专业化是教师职业的基础,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目标与根本旨归。教师专业化必然要求教师教育专业化。教师教育专业化是国际教师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也是我国新时代教师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论题。然而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制度不健全,导致教师教育转型脱离实际,进而导致基础教育需求侧与教师教育供给侧出现结构性矛盾——基础教育需求侧是教师队伍结构性短缺,教师教育供给侧则是教师培养供过于求,从而影响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及教育现代化进程。国内关于教师教育专业化的研究主要偏重微观分析,系统化研究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因此,研究者确定了教师教育专业化这一时代论题。根据掌握的文献资料和已有研究,将研究的核心问题确定为“教师教育专业化如何演进”,并聚焦于四个主要问题:教师教育机构转型与认证、教师教育专业设置与认证、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与课程设置、教师专业标准。为了全面深入地研究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探析我国教师教育改革发展走向,本研究遵循唯物辩证法基本原理,采用历史文献法、比较分析法、历史与逻辑相统一方法,对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演变及其逻辑按照一条主线与三条辅线展开研究,一条主线是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进程,系统分析了我国师范教育初创、师范教育曲折发展、师范教育重建、教师教育转型阶段教师教育专业化的演进特征,重点厘清了每个发展阶段横断面教师教育机构转型与认证、教师教育专业设置与认证、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与课程设置、教师专业标准等方面的演进历程,梳理了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的脉络与特色。三条辅线分别为:一是我国对西方教师教育制度体制的移植、借鉴与融合的过程,主要表现为学习日本——仿照美国——以俄为师——遍采各国,将西方教师教育理念、体制与我国教师教育实际相结合,逐步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教师教育体系;二是社会需求对教师教育改革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础教育师资数量与质量需求、教师专业标准与教师资格制度、教师专业发展等需求对教师教育专业化的诉求;三是师范生学费政策的演变,主要经历了免费——缴费——部分回归公费的变迁。同时对美国、英国、德国、日本、俄罗斯等国家的教师教育专业化进行了纵览与横述,以国际经验为镜鉴,启示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改革。研究最后聚焦于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分析了历史逻辑的变化,呈现了理论逻辑的特质,展现了实践逻辑的复杂。在实践逻辑方面,以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论原则,梳理了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变迁历程,对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制度体制从制度断裂与制度渐变两个维度进行了制度变迁分析,从路径依赖与路径创造两个维度进行了路径演变分析,全方位、立体式展示了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否定之否定的螺旋式演进图景。理论逻辑方面,分析了教师教育的基本规律、教师专业发展规律、师范性与学术性的二重性,为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改革提供理论支撑。实践逻辑方面,基于教师教育治理的视角,从国家宏观层面、地方中观层面、学校微观层面提出了教师教育专业化的实践策略,分析了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的改革走向。
陈兰枝[3](2018)在《传播学视野下的战时《教育杂志》研究(1937-1941)》文中研究指明《教育杂志》是由我国近代最大的民营文化出版机构商务印书馆于1909年创办的教育专业期刊。它几乎与我国新教育制度轫始相伴,出版发行近40年,刊期长,影响大,是研究中国近代教育变革与教育话语变迁的重要窗口。上世纪30年代初到全面抗战以前,《教育杂志》的发展步入历史辉煌时期,单期发行量最高时达到4.5万册,成为民国时期传播范围最广,受欢迎度最高的专门教育期刊。卢沟桥的炮火拉开了中华民族全面抗日战争的序幕,全国教育期刊的发展从战前的波峰阶段跌入全面陡降的波谷时期。由中华书局创办的《中华教育界》,在全面抗战前与《教育杂志》并称教育期刊界的“双子星座”,但在全面抗战爆发后的第二个月便宣告停刊了。《教育杂志》却于抗战的烽火硝烟中坚守期刊出版岗位,勇于担当战时教育媒介的历史责任,并显示出强烈的问题意识。战时《教育杂志》一边致力于构建战时教育论坛,力求贡献意见,供当局采择,一边强化杂志信息功能,呈现战时教育生态,凝聚教育界同人的“教育救国”共识,鼓舞教育界同人的抗战信心。本文将《教育杂志》置于全面抗战和战时文教中心内迁的宏阔历史背景下,以传播学的“5W”传播模式构建研究框架,对战时《教育杂志》的出版与传播活动和其作为教育专业媒介的文化传播价值进行了系统研究和深入考察。具体而言,本文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第一章对全面抗战爆发后《教育杂志》在编辑出版方面的应对情况进行了总体考察。考察内容具体包括战时《教育杂志》辗转多地短暂停刊并迅速复刊的过程,战时办刊宗旨、编辑方针和栏目的调整,以及杂志主编黄觉民及其办刊风格,战时作者群的演化特征和战时专题、专号的策划与出版。第二章主要探讨《教育杂志》战时教育论坛的构建方针、议题设置与论坛构建技巧。战时《教育杂志》所构建的战时教育论坛具有服务抗战的内容定位,兼容并包的公共立场,并显现出专业理性的价值追求。按照战时《教育杂志》主要栏目的功能进行划分,《教育杂志》所构建的战时教育论坛可分为由主体主导的“主论坛”和由“他者”组织构建的“辅论坛”两个部分,通过“战时教育方针”“战时函授自修”“师范教育”等具体战时教育议题的延展分析,更凸显了《教育杂志》编者使主辅论坛时而遥相呼应,时而弥合互文的论坛构建策略与技巧。第三章聚焦《教育杂志》对战时各级各类教育生态的勾勒和描摹。战时《教育杂志》采用了通讯、调验报告、小说等多种文体对战时教育生态加以呈现。全面抗战时期的教育界同人“冒危险,耐苦劳,淬砺奋发,维持全国教育文化于不坠,发扬民族意识,推进内地文化”,谱写了“足以动国际之观听,供盟邦之借镜”的辉煌教育篇章。《教育杂志》对于教育生态的呈现基于此,但却不满足于此。在这一总体视角之外,战时《教育杂志》对国统区内迁高校师生以及共产党领导下的边区学校学生这两大教育群体的精神风貌与爱国情怀又特别予以展现。此外,战时《教育杂志》对战时沦陷区教育文化界知识分子的“异化”现象也进行了深入的揭露和分析。第四章以《教育杂志》上刊登的商务印书馆各类书刊和相关业务广告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战前战后在广告种类和广告策略上的变化,展现其作为专业教育媒介在文化抗战与商业追求之间游走的本质。第五章主要考察全面抗战时期《教育杂志》的传播环境与发行传播方式。战时文教中心向大后方迁移,教育期刊陡降以及身处战时出版文化名城——香港是战时《教育杂志》所处的主要传播环境。商务印书馆的战时发行网络成为《教育杂志》主要依托的发行渠道,此外,战时《教育杂志》还充分借助馆内的书刊和馆外的报刊媒介进行宣传推广,得以在后方、香港和新加坡、澳门等地广为传播。第六章分析了战时《教育杂志》在推动战时教育政策制定与修正、助力商务印书馆“文化抗战”大业以及为战时教育研究提供宝贵一手史料等几个方面的传播效果与意义。全面抗战时期的《教育杂志》勇于承担文化抗战责任,引领教育界开展战时教育问题研究,助力商务印书馆的“文化抗战”大业,而不失权威教育期刊的专业水平。战时《教育杂志》的内容生产与出版传播是专业期刊媒介主动适应战争传播环境的成功尝试,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传播价值,也为当代教育期刊发挥主观能动性,推动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崔良晓[4](2018)在《“新中医”与近代中医知识体系的转型 ——以“海上名医”秦伯来为中心》文中研究指明中医发展至近代,已然步入转型时代。在西方医学的冲击下,弊病丛生的传统中医面临了极大的生存危机。身处四面交困的窘境,中医界人士掀起了一系列抗争图存的救亡运动,构成了近代中医发展的主旋律。在这场跨越时代的救亡运动中,伴随着中西医激烈的论争,传统中医在“新中医”群体的努力下实现了知识体系的转型与建构。秦伯未作为当时“新中医”群体中的一员,积极接受西医知识,勇于变革传统中医,为中医发展摸索了多条路径。在中医学术研究方面,从上海中医专门学校这一新式院校中成长起来的秦伯未,接受中西医知识,形成了独到的衷中参西的中医观。他运用西医知识整理经典医籍,强调中医经典理论的研究,反对过激的西医化。他的学术观点连同其他学人观点,共同凝聚出近代中医学说理论新貌。在中医教育方面,秦伯未积极探索中医教育的多种形式。他投身院校教育,与医界同仁共同创办上海中国医学院,完善课程设置,培育中医人才;他发挥个人力量,依托医室形成“秦氏同门”的群体力量,凝聚专业人才;他创设函授、刊授的社会教育形式,更为广泛地传播中医知识。在中医出版方面,秦伯未形成了独到的期刊编辑思想,关注读者视角,凝聚编创团体,更成为期刊传播中的“把关人”。其主办了四份各具特色的期刊,整合了中医药资源,构建出公共学术空间。还依托中医书局,打造品牌效应,推动中医知识的生产和消费。在中医社团方面,秦伯未从参与者到创办者,加入许多不同类型的中医社团,参与到众多社团活动中。中医社团结群聚力,在中西医论争、保障同业、期刊互动等方面均发挥了群体效力。在秦伯未的医学人生里,他始终致力于中医事业的发展。尽管他不是当时中医界中影响最大的人物,但他摸索开创了多种发展方式,这是远远超过同时期中医人士的。他创新了中医发展的既有模式,实际上也为近代中医知识体系的转型提供了更多的路径。透过秦伯未极为广泛的各项活动,能够看到近代中医的新面貌。在近代,传统中医学说融汇西方学说,重新整理出新体系。中医知识的传承也脱离了传统的师徒相授、医派相承,转为进入科学化的学科体制。另外中医期刊的繁荣、中医专业社群的出现,都是中医知识体系转型的表征。在以秦伯未为代表的“新中医”群体的努力下,近代中医在救亡图存的抗争道路上突破了四面楚歌的窘迫,完成了知识体系的转型,实现了学科的进步与发展。
吴嘉祺[5](2017)在《民国时期上海艺术设计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为从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开始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止这三十八年间,上海这座城市中所进行的早期艺术设计教育。通过对在近代工商业不断发展的大环境下,上海专业的美术学校、工业学校、私人机构、工商企业内部等机构对于艺术设计人才培养进行深入完整的研究。最后希望能找出民国时期上海的艺术设计教育是如何发生及形成的?在从初等至高等教育的艺术设计教育体系中,各级各类各阶段的艺术设计教育又是一种什么样的结构和关系?以及讨论研究不同层次的设计教育模式之间各自的特点。第一章绪论部分一方面通过对民国时期一些教育形式名称的阐述,明确了它们与艺术设计教育之间的内在联系,为后面的论述扫清了概念上的障碍。另一方面主要是对当前有关这一课题的研究成果进行了一个评述,归纳出三种不同的研究范式:第一是对于专业艺术院校中所开设的图案、工艺等与设计相关的教育的研究;第二是对一些社会团体、私人画室及工商企业机构内部等对设计人员培养的研究;第三则是对那些在上海设计教育中起过重要影响作用的教育家的研究。并且指出了当前的研究成果还存在着哪些不足,也是我在后面的论文中要着重解决的。第二章主要是概述了我国近代设计教育的一个发端。从清末鸦片战争以后,上海的资本主义工商业逐渐开始发展,并且伴随着洋务运动的兴起,资产阶级教育开始取代传统的封建教育体系。并且随着西洋美术的传入中国,与传统的中国美术教育之产生了激烈的碰撞。从而导致了我国美术教育从教学功能到教学形式再到教学方法的全面蜕变。第三章主要详细分析了普通教育阶段图画手工课程中的设计教育内容。从清末的图画课中的“几何画”和“用器画”开始,到民国时期的图案教育,中小学阶段的设计教育内容比重一再增加。这种变革中的教学标准,体现了我国普通教育中的图画手工课程包括设计教育,正是在不断探索中前进,教学的内容也在不断丰富与完善。中小学中设计教学的不断演进,跟工商企业对于设计人才的需求,以及跟社会整体设计教育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是民国时期艺术设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第四章是关于高等艺术院校中所开展的艺术设计教育的论述。首先是对图案学科建立过程的详细分析,明确了艺术设计教育体系在我国的正式确立。其次从国家对于实用人才需求的导向,社会上对于艺术设计功能的认识,以及学校创办者整体办学思路三方面分析了高校中图案学科以实用为导向的教学宗旨和课程设置;最后是对于高校中教师队伍的结构的研究以及这些教师对于教学方法的研究。第五章是通过对民国时期上海一些美术机构、工商企业以及大量的业余教育机构中艺术设计教育的分析,明确了这样的教学形式带来的好处是学习的自由度较大、细化的课程,可以按需选择、有利于社会平等的大众化教育。但也明显存在着师资力量不足、缺乏有效的教学质量监控的弊端。
赵璟[6](2017)在《民国时期针灸教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民国时期是我国针灸教育转型的重要阶段,此时众多的针灸教育家为传承和传播针灸学术,创办针灸学校,撰写针灸教材,对建国后针灸教育产生了一定影响。以往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对中医教育进行了考察,虽或多或少涉及到对民国时期针灸教育的讨论,但是全面系统研究民国时期针灸教育的成果尚缺如。本文旨在通过对民国时期针灸教育的分析,对民国时期针灸学校、办学形式、针灸教材的考察,探讨民国时期针灸教材中经络腧穴学、刺灸法及治疗学的演变,分析针灸教育的影响因素及其对建国后针灸教育的影响。本研究首先对民国时期中医学校教育背景作了简要回顾,考察了民国时期针灸教育从传统的师承模式向学校教育转型的过程,同时列举了影响近代中医教育的相关历史事件。其后,借针灸教育形式的转型,分析学历教育、函授班、短期班等办学形式的特征。总体而言,学校教育以正规学历教育为主,其学制较长,学历层次划分不统一;中医学校针灸课程地位不凸显,针灸学校针灸课程分化,均参照了西医学科体系;教学内容有了明确的进度安排,渐趋规范化、实用化;注重针灸临床实习。函授班,多数由学校附设,亦有学生创办;教材与面授班相同,不过相对局限,较少涉猎他科知识;学制短,毕业考核简单。短期班有专修班、讲习班及训练班等形式,专修班及讲习班仅为更简便地速成针灸,训练班则是在战时缺医少药的背景下产生的。本文收集整理了民国时期48所针灸学校的相关资料,并从其办学模式、招生、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等方面,分析该时期针灸学校特点。民国时期针灸学校均为民间办学,并开辟了函授教育模式;主要依靠广告招生,亦有获得政府机构支持,由各县选送学生者,招生对象良莠不齐;构建针灸课程体系框架的同时,注重临床实习;除少数学校教授传统针灸理论之外,多数学校吸纳了西学内容。民国时期针灸学校教育模式在建国后基本得以延用,特别是为针灸系的设立奠定了基础。同时,在探析学校针灸教育办学形式、分析民国时期针灸学校特点的基础上,发现在不同学校、不同办学形式下针灸教材体例和内容有较大差异。笔者回顾历代针灸教材,梳理民国时期医学教材编修过程,收集当时67种针灸教材,并据其体例,划分为早(1912-1927)、中(1928-1939)、晚(1940-1949)三期。早期教材以传统类针灸教材为主,多数体例单一,内容侧重于经络腧穴,初步引入了近代科学理论;中期教材体例以"西医版块+针灸学版块"和"总论→经穴→手术(刺灸法)→治疗"两大模式为主,内容上融入西医解剖生理病理知识,注重临床实用性,仍有部分教材依旧沿用传统针灸理论;晚期教材体例以"针科学、灸科学、经穴学、治疗学"为主,或在原有"总论→经穴→刺灸术→治疗学"的体例中加入诊断学内容,或为"总论→孔穴学→治疗学"体例,内容上延续和完善了中期教材中西汇通特点,更具科学性,同时重穴轻脉,融入诊断学内容,初步构建了针法、灸法、腧穴、治疗等为核心内涵的针灸学科体系框架。在对教材内容和体例的分析之后,本文阐述了民国时期针灸教材中经络腧穴学、刺灸术、治疗学的理论演变。经络腧穴方面,早期尤为重视,但其选用传统经络腧穴内容,局限于十二经脉的论述。民初"神经"的引入,并未使针灸教材内容产生多大的变化,依旧遵循古法,仅是少数教材粗浅地阐发经络实质,套用西医的骨骼图与脏腑解剖生理,其本身内容并未过多西化。腧穴则在归经、数目方面按传统路径详细考正。中晚期对经脉实质的认识不断更新,由中期单一神经或血管至晚期发展为多种组织;原先不受重视的"奇经八脉",在中期凸显,并结合中西医生理病理内容,将其与淋巴、神经等组织比附。刺灸术在早期不受重视,中期教材中内容上强调针具的革新、温灸器具的引入,列入异于传统的针刺手法、针灸补泻、禁忌理论内容,针灸消毒也作为重要内容写入教材。各部分描述顺序紧紧围绕"针灸操作流程",简明易懂,实用性强。治疗学,早期大多以腧穴主治形式,附列于腧穴的归经、定位之后,侧面反映"腧穴"本身的重要性,强调单穴的临床作用,或以针灸歌赋直接呈现。中晚期体现在采用西医病名,从西医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病原学角度来阐释针灸治疗机理、针灸选穴,认识病因、解释病理机制,同时在书写过程中效仿中药处方模式逐渐形成了 "理、法、方、穴"的针灸处方模式。该部分以"心悸亢进症(心悸怔忡)""脚气病"为例,阐述各教材对其疾病分类的归属划分、病因病理的解释及针灸治疗的方法。综合以上对民国时期针灸学校、针灸教材、针灸理论的研究,本文继而从中医医事制度革新、日本针灸医学的拥趸、中医科学化的彷徨及针灸教育家的推动等方面分析民国时期针灸教育蜕变的原因,进而结合建国后针灸教育的背景,论述民国时期针灸教育在办学形式、教学内容方面对建国后针灸教育产生的影响。
丁伟[7](2015)在《近代民营出版机构的英语函授教育(1915-1946)》文中指出在中国近代社会变革、中西文化教育交流的时代背景前提条件下,商务印书馆于1915年3月正式创建商务印书馆函授学社,首先开办英文一科,这是国人自办的第一家专门函授学校,它不仅正式拉开了中国近代函授教育的序幕,亦成为中国近代英语函授教育的嚆矢。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开明函授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在上海一地及全国范围之内,始终保持着遥遥领先的地位。在长达数十年的函授教育办学生涯中,这三所函授学校取得了显着的办学效果和社会效益,在中国函授教育史、中国早期远程教育史上都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位置。上述三所私立专门函授学校密切关注社会发展和社会民众的实际需求,先后开设了特色鲜明、办学优势突出的不同门类专业,均取得了显着的办学成绩。在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开明书店函授学校开设的所有专业中,其英文科创办时间较早、办学规模较大、办学持续时间较长、毕业学员人数较多、办学声誉较为显着,因此这三所函授学校英文科的办学成就相当突出,格外引人瞩目。商务印书馆最早从欧美引进的这种不受地域限制、打破时空藩篱的新型开放式教育体制显示出了极强的生命力和辐射力。从1915年至1946年期间,近代民营出版机构为民国社会工、商、学、政界等各个领域培养了多达6万多人的具有由"普通英语语言+一般社会用途英语+商业用途英语"知识、技能构成的多元化复合型外语专业人才。据统计,商务、中华、开明函授学校的英文科学员广泛分布在全国22个省及5个院辖市行政区域范围之内。函授学员遍布中国各地的众多行业领域,他们凭借自己所具备的英语语言优势,为推动中国近代化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仅仅从在读学员人数和学员分布情况的角度来衡量,商务、中华、开明函授学校英文科的办学成就已经相当突出了。更为可贵的是,商务、中华、开明将起源、发轫于欧美国家的这种新型开放式教育体制——函授教育引入到中国的英语教育领域之际,都没有简单地完全照搬欧美的以高等职业教育为显着特征的学历函授教育体制。在近代中国变革、转型的时代背景下,综合考察民国社会发展和社会民众的实际需求,而是对此进行了合理的扬弃和本土化的创新。商务、中华、开明函授学校英文科始终坚持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并存的双轨教学体制,以中等教育为主体、兼顾高等教育,彰显普通学校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办学特点;动态性地设置课程体系,努力做到办学体制、办学层次、办学形式的多样化、多元化,以期更好的满足不同社会群体的个性化、差异化需求。如果将商务、中华、开明函授学校英文科的办学历史轨迹连成一体,可以发现,后者与前者相比,既有借鉴与传承,又有超越与创新,其英语函授教育体制呈现出了更加灵活多变、更加富有弹性、更加具有本土色彩的显着特点。这三大民营出版重镇互为映衬、相得益彰、交相辉映,共同在中国近代英语函授教育史上演绎了光彩夺目的篇章,有力促进了英语函授教育在近代中国科学化和本土化的发展进程。晚清以降,中国传统教育的变革所体现出来的最本质特征,就是实用性、民主性、科学性和开放性,这也是教育近代化的基本内涵。函授教育在近代中国诞生,并取得一定的发展,这一重大教育事件本身就是中国教育由传统到现代转型的一个重要标志。因为它有效缓解了有限的学校教育资源与社会民众的实际需求之间的供需矛盾,为广大中下层社会民众开辟了另外一条接受系统的学历教育、提升文化素质的校外新途径。毫无疑问,仅仅从英语函授教育自身发展的层面而言,商务、中华、开明函授学校所从事的这种迥别于传统教育体制的开放式英语远程教育事业,在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发展历程中,就已经起到了重要推手的作用。在民国初期,这种最先由商务印书馆引入到中国英语教育领域的函授教育制度并没有被各级政府机构和教育主管部门所认可和接受。此后,在近代民营出版机构所从事的英语函授教育实践活动的影响、示范和推动下,上海市教育局在1931年8月、国民政府教育部在1943年7月分别颁布、实施了专门针对函授学校的管理法规。至此,这种最先由商务印书馆引入到中国英语教育领域的函授教育制度,经过25年的曲折发展,终于在国家教育管理制度系统之内,占有了一席之地,最终进入了民国各省市的公立师范院校,与普通学校并行同时发展,得以被大力推广和普及。可以这么说,函授教育制度在民国社会能够得以发展和普及,民营出版机构从事的英语函授教育实践活动对此功不可没。民营出版机构充分凭借其自身拥有的高素质人才智力资源和丰富的纸质媒介资源,开办了长达数十年的英语函授教育实践活动,不仅大力推进了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发展历程,而且在经营出版事业的若干层面上也有效推动了民国出版事业的发展。商务、中华、开明函授学校不仅为数以万计的在职人员提供极有针对性的英语函授教育,有效提升了社会各界职业人士的英语素质,加快西学在华传播的历程;而且还为社会各界培养、输入了一大批高素质的复合型外语人才,有力促进了民国资本主义工商业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民国社会的变革与转型。近代民营出版机构长期开办英语函授教育,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其中蕴含着某种教育规律,这些教育规律对当今的高等外语函授教育、函授教育及成人教育事业都有着重要的启发和借鉴意义。不仅如此,通过办理英语函授教育,进而推动自身出版事业的发展,这对当今的出版文化事业也有一定的参考、借鉴价值。
秦云[8](2015)在《2007-2012年山东省人口职工中专函授学历教育回顾分析》文中认为函授教育是成人在职培训的重要学习方式之一。实行计划生育的30多年以来,山东的人口增长得到了有效控制,缓解了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本文以面向山东省村级计生干部的函数中专教育为主题,对2007年到2012年的函授学员信息进行统计分析总结,希望我们面对人口增长的压力,探讨更切实有效的人口理念。
刘莲花[9](2013)在《民初《申报(1912-1916)》教育广告研究》文中指出本文通过查阅和分析1912年至1916年《申报》中的教育广告,来了解民国建立之初的教育情况,特别是非正规教育的情况。民国初期,中国大地经历了一场巨大变革,从专制走向民主共和。政治的变革所带来的观念更新和社会转型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这在《申报》的教育广告中有明显的反映。通过分析《申报》(1912-1916)中登载的教育广告发现:当时的教育广告可谓是浩如烟海,短短五年竟有八百多则(主要是非正规教育广告)。当时教育机构的创立目的主要是为了学习西方语言和先进技术、让百姓得以维持生计。从分类上看,种类多,有女学、军事、实业技术、个人教授等等。其中,贯穿整个时期的普及教育以及随之的教育经费解决办法是本文的重点。为了更好地阐述研究成果,笔者将本文分为四个部分,是为四章:第一个部分,主要统计和分析了这五年《申报》教育广告的数量、广告的版面分布情况,概括了当时的主要办学目的以及学习科目的情况,并且探讨了当时的战争对教育的一些影响。这一部分主要是对这一时期的教育广告以及教育广告所反映的教育信息的整体把握。第二部分是对在《申报》刊登教育广告的学校和教育机构进行分类,按照教学内容、从学者、教学时间和创办者等四个维度来分类,每一类都对其所涉及的学校或教育机构、这些机构对学生的要求、主要的学习科目以及收费情况做了介绍,有些分类还对典型的学校做了例举。在各分类中,有些内容是重叠的,或者在后面的章节做了详述的,在这一个部分就只是一笔带过,不做详述。第三部分详细阐述了从教育广告反映出的民国初期普及教育和教育平民化的表现,主要从教育扩张、免费教育、灵活的教学时间以及函授教学方式这些方面来阐述。这些都是民国初期学校扩张以及创办公益慈善学校风行的体现。第四部分探讨的是从教育广告得知的当时教育机构的教育收费情况以及办学者获得经费的一些途径。教育经费问题是教育的关键,这部分先分析了各类学校的收费情况,特别是学费得收取情况。在分析后发现,民初有诸多非正规学校不收学费,他们也不能像正规学校那样得到政府的拨款,那他们是如何筹集经费的呢?经研究发现,这些学校的办学者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采用用“以教养教”、“演剧筹款”、“举办展览”以及向社会募捐等多种方式苦苦筹集维持学校运转的经费。
胡迎春[10](2010)在《美国远程高等教育认证制度发展研究》文中指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网络化远程高等教育出现世界性大发展,其教育质量成为各国高等教育发展进程中备受关注的主题之一。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掀起了远程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热潮,试图建立一个能为各方接受、合理公平的远程高等教育质量认证制度。美国较为成熟的理论研究和丰富实践经验为各国提供了可资分析和借鉴的案例。我国对美国远程高等教育认证制度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勃发于90年代后期,目前已积累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是总体来说,系统探讨美国远程高等教育认证制度的研究不多,从历史的角度考察其发展的更少。因此,本文拟从历史的角度,分两条主线、三个发展阶段,全面考察美国远程高等教育认证制度,包括美国远程高等教育认证制度的形成与发展、基本架构和运作机制、与传统高等教育认证制度的关系。重点考察了各认证机构认证标准和认证程序的发展和完善过程,分析了各个阶段美国远程高等教育认证制度与实践的特点,并以个案研究的方式展示了其当前认证体系运作的具体过程和各机构在应对新时期挑战时采取的适应性改革措施。论文最后概括了上述发展历程并分析总结了贯穿始终的有美国特色的远程高等教育认证制度的总体特点、制度功能,同时也指出美国远程高等教育认证制度当前存在的问题和遭遇的批评,进而在此基础上得出了九点结论:(1)办学资质上要严格把关。(2)建立强有力的领导团体。(3)针对远程教育的商业性质,建立法律效力的国家商业道德标准规范。(4)第三方认证评估中介机构。(5)保障远程高等教育质量需要建立适当层级的质量认证保障系统。(6)转变远程教学中的教学评价观念。(7)远程教育要取得发展一定要有一个持续的内外部质量监管。(8)加强远程教育院校内部质量管理。(9)建立权威专业的认证监督组织。建立我国远程高等教育认证制度、完善其质量保障体系应在学习美国多层性、多样性、多元性特点的同时,结合国情,不可一味照搬。
二、卫生专业函授招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卫生专业函授招生(论文提纲范文)
(1)生态视角下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第1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2节 研究问题与概念界定 |
一、研究问题 |
二、概念界定 |
第3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一、国外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发展研究 |
二、国内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发展研究 |
三、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发展研究述评 |
第4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特色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特色 |
第5节 研究思路及论文架构 |
第2章 理论基础及分析框架 |
第1节 生态系统理论 |
一、生态系统概述及其特征 |
二、生态系统构成要素特点 |
三、生态系统理论对于本研究的适切性 |
第2节 资源依赖理论 |
一、资源依赖理论概述 |
二、生态系统的资源依赖关系 |
三、资源依赖理论对于本研究的适切性 |
第3节 可持续发展理论 |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内涵及溯源 |
二、可持续发展观的形成 |
三、可持续发展理论对于本研究的适切性 |
第4节 系统构成及生态分析框架 |
一、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系统构成 |
二、系统构成要素的“生物学”隐喻 |
三、生态分析框架 |
第3章 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群落演变的生态分析 |
第1节 办学群落构成及子系统发展历程 |
一、成人本专科教育发展历程 |
二、自考本专科教育发展历程 |
三、网络本专科教育发展历程 |
第2节 成人本专科教育:“一枝独秀”演变分析 |
一、物种构成及种群关系 |
二、群落办学水平综合分析 |
三、群落演变动因生态分析 |
第3节 成人、自考本专科教育:“双雄并举”演变分析 |
一、物种构成及种群关系 |
二、群落办学水平综合分析 |
三、群落演变动因生态分析 |
第4节 成人、自考、网络本专科教育:“三足鼎立”演变分析 |
一、物种构成及种群关系 |
二、群落办学水平综合分析 |
三、群落演变动因生态分析 |
第4章 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群落的现实发展困境 |
第1节 办学群落整体发展处于生态失衡状态 |
一、院校之间互斥竞争为主,缺少互利共生 |
二、质量优先的K对策发展模式难以形成 |
三、办学生态位模糊,人才培养质量低下 |
第2节 办学群落区域发展处于非均衡状态 |
一、各省(区、市)人力资源存量差距较大 |
二、各省(区、市)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机会差距较大 |
三、各省(区、市)高等学历继续教育资源供给差距较大 |
第5章 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办学空间及发展趋势 |
第1节 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区域发展水平分析 |
一、31个省(区、市)综合发展水平测量 |
二、31个省(区、市)的三个发展方阵划分 |
第2节 国内外环境生态因子发展变化分析 |
一、国际环境生态因子 |
二、国内环境生态因子 |
第3节 我国高等教育普及化进程预测分析 |
一、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的作用及贡献率分析 |
二、基于毛入学率指标的高等教育普及化预测 |
第4节 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发展趋势透视 |
一、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办学空间所受影响 |
二、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群落生态演变规律 |
三、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未来发展趋势判断 |
第6章 促进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改革发展建议 |
第1节 采取区域推进方式进行差异化改革 |
一、第一方阵:重点探索教育引领创新,拓展办学发展空间 |
二、第二方阵:重点聚焦教育质量保障,提升院校办学水平 |
三、第三方阵:重点推进信息技术应用,改善现有办学生态 |
第2节 明确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系统办学生态位 |
一、生源输入:建立基于师生比的规模生态位 |
二、办学群落:优化结构生态位和质量生态位 |
三、资源输出:形成基于多维评价的效益生态位 |
第3节 实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可持续发展战略 |
一、办学理念:坚持可持续发展 |
二、办学群落:应用可持续发展模型 |
三、办学行动: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针对成人学习者的访谈提纲 |
附录二:针对继续教育主管部门的访谈提纲 |
附录三:针对院校继续教育管理者的访谈提纲 |
附录四:针对院校继续教育教师的访谈提纲 |
附录五:针对函授站点(学习中心)的访谈提纲 |
后记 |
在学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2)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演进及其逻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与问题提出 |
(一) 研究缘起 |
(二) 问题提出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一) 师范教育与教师教育 |
(二) 教师专业化与教师教育专业化 |
(三) 教师教育专业化的历史分期 |
三、文献综述 |
(一) 教师教育专业化研究 |
(二) 教师教育机构转型与认证研究 |
(三) 教师教育专业设置与认证研究 |
(四) 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与设置研究 |
(五) 教师专业标准研究 |
四、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五、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 |
(一) 创新之处 |
(二) 不足之处 |
第一章 师范教育初创 |
第一节 师范教育的萌芽 |
一、师范教育思想的萌芽 |
二、师范教育的初步实践 |
三、师范教育理论的移植与探索 |
第二节 封闭师范教育制度的创立 |
一、钦定:自上而下颁布 |
二、奏定:自上而下推行 |
三、独立设置的师范教育体系形成 |
四、师范教育公费制度与自费制度并存 |
五、管理师范教育的教育行政体制建立 |
第三节 师范教育机构的创立与发展 |
一、中等师范教育机构的创立与发展 |
二、高等师范教育机构的创立与发展 |
三、实业师范教育机构的创立与发展 |
第四节 师范教育的课程设置 |
一、初级师范学堂课程设置 |
二、女子师范学堂课程设置 |
三、优级师范学堂课程设置 |
四、优级师范选科学堂课程设置 |
五、师范教育课程设置特点 |
第五节 教员任用检定制度与培训制度 |
一、教师任用制度和检定制度 |
二、教师培训制度 |
第六节 初创时期师范教育的特色与不足 |
一、嫁接的师范教育思想 |
二、封闭的师范教育体制 |
三、师范教育办学质量总体不高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师范教育曲折发展 |
第一节 师范教育制度的曲折变迁 |
一、封闭师范教育制度的初步发展(1912-1922年) |
二、开放师范教育制度的曲折发展(1922-1927年) |
三、上下结合的独立师范教育制度的探索(1927-1949年) |
第二节 民国时期师范教育机构的发展 |
一、独立师范教育机构的建立与发展(1912-1922年) |
二、多元开放的师范教育机构的发展(1922-1927年) |
三、独立师范教育机构的复兴(1927-1949年) |
四、女子师范教育机构的建立与发展 |
五、实业教员养成所的建立 |
第三节 民国时期师范教育课程的演进 |
一、封闭的师范教育课程(1912-1922年) |
二、开放的师范教育课程(1922-1927年) |
三、多元的师范教育课程(1927-1949年) |
四、女子师范教育课程设置 |
五、师范教育课程设置特点 |
第四节 教师检定制度与教师培训制度 |
一、教师检定制度 |
二、教师培训制度 |
第五节 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的师范教育实践 |
一、根据地师范教育的创建与发展 |
二、解放区师范教育的发展 |
第六节 师范教育逐步走向专业化 |
一、启蒙到专业 |
二、探索与不足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师范教育重建 |
第一节 新中国师范教育制度的探索与发展 |
一、建国初期师范教育制度的建立(1949-1966年) |
二、文革期间师范教育制度的衰落(1966-1978年) |
三、改革开放时期师范教育制度的重建(1978-1999年) |
第二节 新中国师范教育机构的发展 |
一、独立封闭师范教育机构的重建与发展(1949-1966年) |
二、文革期间师范教育机构严重削弱(1966-1976年) |
三、改革开放时期多元师范教育机构的发展(1976-1999年) |
第三节 新中国师范教育专业设置演变 |
一、建国初期师范专业设置 |
二、改革开放期间师范教育专业设置 |
第四节 新中国师范教育课程的变迁 |
一、建国初期师范教育课程设置(1949-1966年) |
二、文革期间师范教育课程设置(1966-1976年) |
三、改革开放时期师范教育课程设置(1976-1999年) |
四、师范教育课程设置特点 |
第五节 教师资格制度与职后教师培训制度 |
一、教师资格认证制度 |
二、教师培训制度 |
第六节 师范教育在繁荣中式微 |
一、师范教育的发展特色 |
二、师范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教师教育转型 |
第一节 教师教育转型政策演进 |
一、综合化 |
二、开放化 |
三、高端化 |
四、一体化 |
第二节 教师教育转型实践 |
一、综合化:师范院校向综合化发展 |
二、开放化:综合性院校参与教师教育 |
三、高端化:教师教育院校和培养层次升级 |
四、一体化: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逐渐融合 |
第三节 师范专业设置与认证 |
一、师范专业设置 |
二、师范专业认证 |
第四节 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建立 |
一、教师教育课程标准 |
二、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特点 |
第五节 教师资格制度与教师职后培训制度 |
一、教师资格认定制度 |
二、教师职后培训制度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的逻辑 |
第一节 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的历史逻辑 |
一、教师教育专业化的制度变迁分析 |
二、教师教育专业化的路径演化 |
第二节 教师教育专业化的理论逻辑 |
一、教师教育基本规律 |
二、教师专业发展规律 |
三、教师教育的二重性 |
第三节 教师教育专业化的实践逻辑 |
一、国家宏观层面:建立教师教育的专业化制度体系 |
二、地方中观层面:推进教师教育专业化 |
三、学校微观层面:践行教师教育专业化制度 |
四、完善教师教育治理机制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3)传播学视野下的战时《教育杂志》研究(1937-1941)(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分析 |
一、有关民国教育期刊的总体研究 |
二、关于民国教育期刊个案的研究 |
三、有关《教育杂志》的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内容与创新之处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内容 |
三、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战时《教育杂志》的出版概况 |
第一节 全面抗战以前的出版传播简述 |
一、初创发展阶段(1909—1922) |
二、变革创新阶段(1922—1931) |
三、复刊飞跃阶段(1934—1937) |
第二节 全面抗战时期的编辑与出版应对 |
一、短暂停刊、快速复刊与多地辗转 |
二、办刊宗旨、编辑方针与栏目调整 |
第三节 全面抗战时期的主编与作者群 |
一、教育家型主编黄觉民 |
二、专业权威的多元作者群 |
第四节 全面抗战时期的专题与专号策划 |
一、专题、专号的策划出版概况 |
二、专题、专号的策划方式创新 |
三、专题、专号的战时话语演进 |
第二章 战时《教育杂志》的教育论坛构建 |
第一节 战时教育论坛的构建方针 |
一、服务抗战的内容定位 |
二、兼容并包的公共立场 |
三、专业理性的价值追求 |
第二节 战时教育论坛的主要议题 |
一、关于战时教育方针定位的争论 |
二、关于战时函授自修制度的研讨 |
三、关于战时师范教育发展的建议 |
第三节 战时教育论坛的构建策略 |
一、设置弥合呼应的主辅论坛 |
二、延拓民众教育的补充论坛 |
第三章 战时《教育杂志》的教育生态呈现 |
第一节 战时教育生态呈现的文体形式 |
一、短讯与通讯 |
二、调查与统计 |
三、小说与传记 |
第二节 战时教育生态呈现的基本视角 |
一、总结战时教育遭受的各项损失 |
二、报道战时各类教育的应对举措 |
三、展现教育同人英勇的抗战行为 |
四、介绍国外战时教育及国际互动 |
第三节 战时教育生态呈现的特定视角 |
一、国统区高等教育与师生教育救国形象构建 |
二、边区各类教育与学生抗战学习生活营造 |
三、沦陷区奴化教育与“文化汉奸”面目揭露 |
第四章 战时《教育杂志》的广告特征与广告策略 |
第一节 战时广告的构成 |
一、战时广告的概况 |
二、战时广告的种类 |
第二节 战时广告的特征 |
一、馆外商业广告难觅踪迹 |
二、抗战图书广告种类繁多 |
三、新创抗战刊物广告力度大 |
四、战时补充教材广告成为主体 |
五、常规业务广告呈现抗战特色 |
第三节 战时广告的策略 |
一、利用“文化抗战”进行事件营销 |
二、提升广告与期刊内容的匹配程度 |
三、开展高频度与多维度的持续宣传 |
第五章 战时《教育杂志》的传播环境与传播策略 |
第一节 战时传播环境 |
一、书刊出版传播追随文教中心迁移 |
二、经历辗转确定香港为战时出版地 |
三、教育期刊出版整体进入波谷时期 |
第二节 战时发行方式与传播策略 |
一、依靠商务印书馆的发行渠道发行 |
二、通过商务印书馆的书刊互动宣传 |
三、借助商务印书馆的馆外报纸推广 |
四、改进内容生产维护特定受众群体 |
第六章 战时《教育杂志》的传播效果与意义 |
第一节 助推战时教育政策的制定与修正 |
一、促进战时教育政策的制定 |
二、推动战时教育政策的修正 |
第二节 助力商务印书馆“文化抗战”大业 |
一、维护商务与文化教育界的联系 |
二、推动商务抗战与文教图书的销售 |
第三节 为战时教育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史料 |
结语: 应对与引领 形塑与调和 |
附录 |
1. 商务印书馆编审部迁往长沙后的合影 |
2. 1938-1941年《教育杂志》封面 |
3. 1938-1941年《教育杂志》版权页 |
参考文献 |
Ⅰ 中文部分 |
Ⅱ 英文部分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新中医”与近代中医知识体系的转型 ——以“海上名医”秦伯来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学术前史 |
三、概念界定、研究方法与重难点 |
(一) 概念界定 |
(二) 研究方法 |
(三) 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
第一章 转型时代中的“新中医” |
第一节 步入转型时代的中医 |
一、确立医疗地位的西医 |
二、面临生存危机的中医 |
三、中医界的抗争运动 |
第二节 革新中医的“新中医”群体 |
一、支持中西医汇通 |
二、主张中医科学化 |
三、维护传统中医 |
第二章 “衷中参西”:秦伯未的中医观 |
第一节 秦伯未的中医之路 |
一、成医历程 |
二、职业生活 |
三、日常生活 |
第二节 秦伯未的医学主张 |
一、崇尚医籍经典 |
二、注重临床实践 |
第三节 衷中参西的中医观 |
一、整理中医,融会贯通 |
二、中西汇通,改造传统 |
第三章 培植后学:秦伯未与中医教育 |
第一节 从“医派”到“学院派” |
一、传统中医教育样貌 |
二、近代中医教育生存环境 |
三、走向学科建制的新式教育 |
第二节 秦伯未的教育实践 |
一、投身院校教育——以上海中国医学院为例 |
二、创设其他教育形式 |
第三节 秦伯未的中医教育思想 |
一、衷中参西,革新教育 |
二、躬身教育,指导后学 |
三、关注社会,重视宣传 |
第四章 中医知识传播:秦伯未与中医期刊 |
第一节 近代中医药期刊的创办 |
一、振兴中医的“期刊热” |
二、秦伯未主办的中医药期刊 |
第二节 完备期刊运营 |
一、秦伯未的期刊编辑思想 |
二、中医书局的期刊群效应 |
第三节 期刊作用下的近代中医发展 |
一、构建公共学术空间 |
二、整合中医药资源 |
三、形塑大众卫生观念 |
第五章 结群聚力:秦伯未与中医团体 |
第一节 秦伯未参与的中医团体 |
一、上海中医学会 |
二、中医指导社与中医世界社 |
三、全国医药团体总联合会 |
四、上海国医公会 |
第二节 中医团体的作用 |
一、期刊互动,密切联系 |
二、保障同业,敦促学术 |
三、凝聚力量,抗争请愿 |
结语 秦伯未与近代中医知识体系转型 |
附录 |
附录一: 秦伯未大事年表 |
附录二: 秦氏着述一览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民国时期上海艺术设计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的意义与一些概念的说明 |
一、研究的意义 |
二、与艺术设计相关概念的说明 |
第二节 研究现状综述 |
一、专业艺术院校中设计教育的研究 |
二、对于业余设计教育机构的研究 |
三、设计教育家的研究 |
四、相关的研究方法 |
五、当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上海近代设计教育产生的背景 |
第一节 上海近代经济与文化的发展 |
一、上海城市经济的近代化 |
二、上海城市文化的发展 |
三、资产阶级教育的兴起 |
第二节 中西美术教育之间的激烈碰撞 |
一、西式美术教育的传入及设计教育的滥觞 |
二、美术留(游)学生与上海近代设计教育 |
第三节 美术教育的全面蜕变 |
一、教学功能: 从单一技能传授到艺术素养的培养 |
二、教学形式: 从师徒制到学校教育 |
三、教学方法: 从程式化到“写生便化” |
小结 |
第三章 普通教育阶段的设计教育 |
第一节 中小学图画手工课程标准的演进 |
一、清末癸卯学制余绪下的早期课程标准 |
二、壬戌学制颁布后的图画手工课程标准 |
第二节 中小学图画手工课程中有关设计教学的探索 |
一、图案教育方法的探索 |
二、手工教学方法的探索 |
第三节 中小学美术设计教师的培养 |
一、师范教育标准的确立 |
二、上海艺术师范教育中的设计教育 |
小结 |
第四章 培养全面型设计人才的艺术院校 |
第一节 艺术院校中图案学科的建立与调整 |
一、图案教育的兴起 |
二、图案学科的初步建立 |
三、图案学科的调整与完善 |
第二节 图案学科的教学宗旨与课程设置 |
一、以实用为导向的教学宗旨 |
二、日趋完善的课程设置与不断优化的课程结构 |
第三节 教师队伍与有关图案教学的研究 |
一、上海艺术院校中设计教师的构成 |
二、图案教学的研究 |
小结 |
第五章 学校教育有益补充的业余设计培训 |
第一节 美术社团及企业中的设计教育 |
一、上海最早的职工业余补习学校——白鹅绘画补习学校 |
二、商务印书馆对设计人才的培养 |
第二节 遍地开花的业余设计教育 |
一、大众化的职业补习学校 |
二、形式多样的业余培训机构 |
小结 |
结语民国时期上海艺术设计教育的历史反思 |
一、民国时期上海艺术设计教育的历史贡献 |
二、民国时期上海艺术设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
三、民国时期上海艺术设计教育的启示 |
参考文献 |
附录: 民国时期上海艺术设计教育年表(1912-1949)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6)民国时期针灸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 学术史回顾 |
1.1 近代中医教育研究 |
1.2 民国针灸医籍的整理 |
1.3 民国针灸教育家的研究 |
2 前言 |
2.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2.2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一章 民国时期中医学校教育背景 |
1 新式医学教育形式的兴起 |
2 影响近代中医教育的历史事件 |
2.1 民国政府推行的中医教育政策 |
2.2 边区中医教育 |
3 小结 |
第二章 民国时期学校针灸教育形式 |
1 学历教育 |
1.1 学制学历 |
1.2 课程设置 |
1.3 教学内容 |
1.4 临证实习 |
2 函授班 |
2.1 函授班的兴起 |
2.2 函授班特点 |
3 短期班 |
3.1 专修班、讲习班等 |
3.2 训练班 |
4 小结 |
第三章 民国时期针灸学校 |
1 民国时期针灸学校概述 |
2 民国时期针灸学校特点 |
2.1 办学模式 |
2.2 招生 |
2.3 课程设置 |
2.4 教学内容 |
3 小结 |
附: 中国针灸学研究社针灸教育特点 |
第四章 民国时期针灸教材 |
1 历代针灸教材回顾 |
2 中医教材编修 |
2.1 多方争鸣 |
2.2 两次教材编辑会议 |
2.3 中央国医馆选编教材 |
3 民国时期针灸教材种类 |
4 各时期民国针灸教材特点 |
4.1 早期针灸教材 |
4.2 中期针灸教材 |
4.3 晚期针灸教材 |
5 小结 |
第五章 新式教育导向下针灸理论的变化 |
1 经络腧穴 |
1.1 早期教材 |
1.2 中晚期教材 |
1.3 小结 |
2 刺灸术 |
2.1 早期教材 |
2.2 中晚期教材 |
2.3 小结 |
3 治疗学 |
3.1 早期教材 |
3.2 中晚期教材 |
3.3 小结 |
4 新式教育下针灸理论特点 |
4.1 针灸教学内容分层化与规范化 |
4.2 针灸科学化依旧环绕于少数群体中 |
第六章 民国时期针灸教育的影响因素 |
1 中医医事制度的革新 |
1.1 历史衍生下的医政改革 |
1.2 官方医学考试 |
2 日本针灸医学的拥趸 |
2.1 效日本"废医" |
2.2 针灸学校教育模式 |
3 中医科学化的彷徨 |
3.1 中医科学化定义与争论 |
3.2 科学化历程 |
4 针灸教育家的推动 |
5 小结 |
第七章 对建国后针灸教育的影响 |
1 建国后针灸教育特点 |
1.1 办学形式 |
1.2 教学内容 |
2 民国针灸教育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民国时期针灸医籍目录 |
附录二 民国时期针灸教育家 |
附录三 民国时期针灸教材摘要 |
附录四 建国后针灸教材目录 |
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7)近代民营出版机构的英语函授教育(1915-1946)(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选题意义及价值 |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第三节 概念界定、研究理论及方法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论文框架结构 |
第五节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第一章 办学历史背景与办学条件 |
第一节 历史背景 |
第二节 办学主观条件 |
第三节 办学客观条件 |
第二章 社会变迁中的办学经历 |
第一节 英语函授教育的兴起(1915年—1918年) |
第二节 英语函授教育的发展(1919年—1931年) |
第三节 英语函授教育的兴盛(1932年—1937年) |
第四节 英语函授教育的衰落(1938年—1946年) |
第三章 英语函授教育的办学特点、效果及问题 |
第一节 办学特点的总结 |
第二节 显着的办学效果 |
第三节 存在的办学问题 |
第四章 主要历史作用、启示 |
第一节 英语函授教育与近代函授教育的发展 |
第二节 英语函授教育与民国出版事业的发展 |
第三节 英语函授教育推动民国社会的进步 |
第四节 英语函授教育的现代启示 |
附录 |
主要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与读博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8)2007-2012年山东省人口职工中专函授学历教育回顾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2007年-2012年学员汇总信息 |
二、数据汇总分析 |
三、变化原因分析 |
(一) 中专函授招生整体萎缩下降。 |
(二) 女学员占绝大多数, 管理专业热门。 |
(三) 生源地域范围广 |
四、办学实践中的几个问题 |
(一) 录取。 |
(二) 换人。 |
(三) 照片。 |
(四) 毕业证发放。 |
(五) 补办往年毕业证。 |
五、教学的效果留待未来去论证 |
(9)民初《申报(1912-1916)》教育广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申报》(1912—1916)教育广告及内容概况 |
第一节 广告数量 |
一、年份数量变化图(下图) |
二、各月份数量变化图 |
三、为何教育广告如此之多 |
第二节 版面分布以及广告类型 |
一、版面分布 |
二、广告类型 |
第三节 办学目的 |
一、为北伐军后方勤务培养人才 |
二、为养成合格的共和国公民做准备 |
三、让人们获得维持生计所需的工作技能 |
四、改良我国旧医疗 |
五、实业救国,培养各类专门人才 |
六、提倡国文 |
七、为留学做准备 |
八、充实女子生活 |
第四节 学习科目分析 |
第五节 时局的影响 |
一、应时势而设的新学校 |
二、对正常教学的影响及其应对 |
第二章 刊登广告的教育机构分类 |
第一节 按教学内容分类 |
一、外国语言类学校 |
二、商业金融类学校 |
三、手工艺类学校 |
四、缝绣学校 |
五、医学教育 |
六、戏剧学校 |
七、图画美术类学校 |
八、农业学校 |
九、打字教学 |
十、法律类学校 |
十一、体操学校 |
第二节 按从学者分类 |
一、女学类学校 |
二、工场工徒类教育 |
第三节 按教学时间分类 |
一、短时讲学 |
二、夜学 |
三、暑期补习科 |
第四节 按创办者分类 |
一、部门设立传习所 |
二、个人教授 |
三、公司招聘实习生 |
第三章 从广告看民初的普及教育及教育平民化表现 |
第一节 学校扩张 |
一、扩充学额、添聘教员 |
二、增设科目 |
三、扩建校舍 |
第二节 免费教育 |
一、免费学校 |
二、义务教学班 |
三、函授免学费只收讲义费、邮费 |
四、对家贫者减免学费 |
第三节 灵活的教学时间 |
一、夜学 |
二、暑假补习科 |
三、周末教学 |
四、个人暑假教授 |
第四节 推广函授教学 |
一、函授教学的优势 |
二、主要函授教育机构 |
三、函授学习科目 |
四、入学资格 |
五、学习期限、学费 |
第四章 从广告看民初学校收费及教育经费的筹措 |
第一节 民国初期教育机构收取学杂费情况分析 |
一、收费种类及形式 |
二、学费统计分析 |
三、学费随物价上涨而增加 |
四、将学费的收取与学生品行报告结合起来 |
第二节 借助社会力量苦筹经费 |
一、以教养教 |
二、假座戏台演戏以票资充经费 |
三、接受社会赞助及捐款 |
四、学校设置专人向社会募款 |
五、举办各种内容丰富的展览会 |
一、举办开幕大会 |
二、举办成绩展览会 |
三、举办书画展览会 |
四、举办菊花会 |
小结 |
一、对教育广告分析的总结 |
二、对现今教育的启示 |
附录:《申报(1912—1921)》刊载教育广告原文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美国远程高等教育认证制度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目录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意义 |
二、主要概念界定 |
三、文献综述 |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一章 美国远程高等教育认证制度产生的背景与成因 |
第一节 美国远程高等教育的起源与发展(古希腊时期——1926年) |
一、远程高等教育的萌发——早期函授教育出现(古希腊时期——1849年) |
二、远程高等教育的崛起——近代大学函授教育的发展(1860s-1870s年) |
三、远程高等教育的发展——大学函授教育的进一步发展(1874-1926年) |
第二节 美国传统高等教育认证制度的兴起与变革 |
一、传统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 |
二、院校认证的兴起 |
三、专业认证的完善 |
四、全国性民间认可组织的发端——认证机构合作的开始 |
第三节 美国远程高等教育认证制度产生的成因 |
一、整治远程高等教育的混乱——远程高等教育认证制度产生的内在需求 |
二、传统高等教育认证的影响——远程高等教育认证制度产生的外部诱因 |
三、远程教育市场调查报告的问世——私立远程教育监管组织建立的契机 |
小结 |
第二章 美国远程高等教育认证的早期实践(1915-1950s) |
第一节 全国性认证组织的起源与早期发展 |
一、"全美大学拓展协会"——公立机构为主的远程高等教育质量监管的起始 |
二、"全美家庭学习理事会"——私立函授教育机构评估机制的建立与发展 |
第二节 美国远程高等教育的早期质量监控 |
一、公立为主函授高等教育认证标准的初步开发 |
二、传统高等教育认证程序下的远程高等教育认证活动 |
三、私立函授学习领域的质量监管与规范 |
四、NHSC与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的早期合作 |
第三节 行业协会组织在函授高等教育质量自我监控方面的作用 |
第四节 19世纪30年代美国成人教育协会对非营利函授教育的调查 |
小结 |
第三章 美国远程高等教育认证的制度化发展(1950s-1990s) |
第一节 二战后美国远程高等教育认证发展的背景 |
一、战后退伍军人的入学浪潮 |
二、战后新媒体技术的不断涌现 |
三、开放大学的日益发展 |
第二节 美国远程高等教育认证组织结构的变化 |
一、"全美大学拓展协会"函授学习部的演变 |
二、区域性认证组织的初步参与 |
三、"全美家庭学习理事会"独立认证委员会的成立和发展 |
四、"全美家庭学习理事会"招生规模和课程性质的变化 |
第三节 美国远程高等教育认证标准和程序的演变 |
一、"全美家庭学习理事会-独立认证委员会"认证标准的开发 |
二、"全美大学拓展协会"和区域性院校协会的认证工作 |
三、"全美家庭学习理事会-独立认证委员会"认证程序的完善 |
第四节 认可制度的形成和政府介入认证管理活动 |
一、认证行业民间认可制度的形成 |
二、联邦和州政府介入远程高等教育质量认证的活动 |
小结 |
第四章 美国远程高等教育认证制度的新发展(1990s-目前) |
第一节 美国远程高等教育认证面临的新挑战 |
一、网络化高等教育时代的来临 |
二、虚拟大学的兴起 |
三、远程高等教育认证面临的新挑战 |
第二节 美国远程高等教育认证组织结构的新体系 |
一、"高等教育认证理事会"的成立和对远程高等教育认证的参与 |
二、三种认证机构的合作与冲突 |
三、认证对象主体的新变化 |
第三节 网络化技术下美国远程高等教育认证标准的开发 |
一、六大区域性认证协会合作下的新规则 |
二、"远程教育培训理事会"(DETC)认证标准的演变和转向 |
三、1990年代新兴教育团体对远程教育指导方针和质量标准的探索 |
四、高等教育认证理事会对远程高等教育认证标准的研究开发 |
五、联邦教育部关于远程高等教育认证标准的研究探讨 |
第四节 远程高等教育认证程序的补充与完善(以DETC为例) |
第五节 美国远程高等教育认可标准和认可程序的制定 |
一、认可标准的制定 |
二、认可程序的操作 |
第六节 1998年《高等教育法》修正案和政府的新观念 |
一、1998年《高等教育法》远程教育修正案 |
二、政府的新观念和持续监管 |
小结 |
第五章 美国远程高等教育认证的案例研究——以"西部州长大学"为例 |
第一节 西部州长大学案例研究选择的因素分析 |
一、虚拟化认证带来的远程高等教育认证新局面 |
二、"能力本位"学习模式带来的认证挑战 |
第二节 西部州长大学的发展模式 |
一、西部州长大学的创建 |
二、独特的运作模式 |
三、基于能力评估的质量保障和评价体系 |
第三节 西部州长大学的认证实践 |
第四节 区域性认证框架下的WGU认证分析 |
一、区域性认证框架下的WGU认证标准 |
二、区域性认证框架下的WGU认证程序 |
第五节 西部州长大学认证实施效果和影响分析 |
一、促进了西部州长大学的飞速崛起 |
二、带来了认证方式和认证标准的变革 |
三、加速了远程高等教育多元化认证制度的形成 |
小结 |
第六章 美国远程高等教育认证制度评析 |
第一节 美国远程高等教育认证制度演进历程的回顾和总结 |
第二节 美国远程高等教育认证制度的功能分析 |
一、确保远程高等教育的质量 |
二、为联邦及州的教育资助提供凭据 |
三、为雇佣部门的职员招募提供依据 |
四、促进校际之间远程学分的转换 |
五、推进教育部门优质实践的发展 |
六、杜绝远程高等教育大发展中的不端行为 |
第三节 美国远程高等教育认证制度的动态特点——纵向分析 |
一、远程高等教育两类认证系统从平行发展转向交叉发展 |
二、重"资本投入"到重"结果输出"的认证标准转向 |
三、致力于远程教育质量保障的教育团体不断增多 |
四、政府不断加强远程高等教育政策法规的制定和修改 |
第四节 美国远程高等教育认证制度的结构特点——横向分析 |
一、认证的独立性和公正性 |
二、认证的自愿性与强制性 |
三、认证的科学性与民主性 |
四、认证的分散性与合作性 |
五、认证改革的发展性与稳定性 |
六、政府与民间认可的双重性 |
第五节 美国远程高等教育认证制度面临的争议和挑战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卫生专业函授招生(论文参考文献)
- [1]生态视角下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可持续发展研究[D]. 张艳超.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2)
- [2]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演进及其逻辑研究[D]. 李铁绳.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8)
- [3]传播学视野下的战时《教育杂志》研究(1937-1941)[D]. 陈兰枝. 华中师范大学, 2018(01)
- [4]“新中医”与近代中医知识体系的转型 ——以“海上名医”秦伯来为中心[D]. 崔良晓. 华中师范大学, 2018(06)
- [5]民国时期上海艺术设计教育研究[D]. 吴嘉祺.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4)
- [6]民国时期针灸教育研究[D]. 赵璟.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7(01)
- [7]近代民营出版机构的英语函授教育(1915-1946)[D]. 丁伟. 浙江大学, 2015(07)
- [8]2007-2012年山东省人口职工中专函授学历教育回顾分析[J]. 秦云. 赤子(上中旬), 2015(16)
- [9]民初《申报(1912-1916)》教育广告研究[D]. 刘莲花. 华东师范大学, 2013(S2)
- [10]美国远程高等教育认证制度发展研究[D]. 胡迎春. 福建师范大学, 2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