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质量升级筑起牡丹江信誉平台——2002年牡丹江市质量管理总结表彰大会侧记(论文文献综述)
赵永宏[1](2017)在《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研究 ——以平顶山市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资源型城市以其先天的资源禀赋优势而出现,伴随着资源的开采和加工也会经过一个产生、发展、壮大和衰退的过程。我国资源型城市众多,建国后至今几十年的采掘,已经有很多资源型城市走过了发展的鼎盛时期,资源接近枯竭,处于衰落阶段。储量仍较丰富的资源型城市也由于种种原因而困难重重,经济发展面临困境,尤其是在当今出现的经济“新常态”形势下,资源型城市的整体发展势头普遍低于一般的城市。我国进入了经济发展的新阶段,刚刚跨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为了实现下一步的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奠定坚实的基础,就需要努力避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发展是全社会的任务,也对资源型城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整体处于落后的状态下,要实现转型发展,赶上或超过其它地区,资源型城市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资源型城市要实现经济转型,首先要克服经济结构单一、环境破坏严重、生产方式粗放、科技发展水平低等共性的问题,其次要结合自身的特点,因地制宜,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要转变观念,在比较优势选择上改变依赖以外生的自然禀赋为主的优势为以创新为主的内生优势,要着力培养新的产业,依托产业集聚的优势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转变依赖外生比较优势的观念并非完全抛弃已有的自然禀赋优势,一方面要在原有比较优势的基础上进行产业的升级,发展行业内高端产品,另一方面要在原有资金、技术和科技积累的基础上寻求新的主导型产业,利用内生条件培养新的经济增长途径,或者是发挥外生条件,引进与原有比较优势关联度不大的新的行业和产业。资源型企业在资源型城市中占有重要地位,资源型企业的转型对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意义重大。文章结合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平顶山的实际,对资源型企业平煤神马集团的经济转型进行了探讨,认为平煤神马集团应该以绿色低碳和创新为主,一方面将资源的优势进一步发挥,发展高端资源性产品,另一方面要深化改革,积极转型,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核心竞争力打造的方法上,主要依据钻石模型和GEM模型,结合企业的特点全方位推进。通常,钻石模型的使用范围被界定在一个国家或者一个相对完整的较大系统内,在这个范围内分析国家的竞争力或者是某一产业(或行业)的整体竞争力。这里考虑到企业集团,尤其是资源型企业的特点,试图将资源型企业集团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来考虑,使用钻石模型建立企业集团的核心竞争力。同样的,GEM模型主要用于分析企业集群的整体竞争力。那么,基于资源型企业系统的完整性,同样可以将其作为一个完整的考察对象,结合GEM模型所要求的外界因素,运用该原理分析企业集团如何来打造其核心竞争力。资源型企业的发展源自于所在的资源型城市,必然有为所在的城市承担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责任和义务。资源型企业在规划和建立具有竞争力的下属企业时,首先要考虑将这些企业落户在当地,而不是投资于其它地方。只有这样,才可以回馈原生地,解决大量从事采掘业的职工的就业和生活问题,促进社会稳定。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地方政府责无旁贷。查阅平顶山市1982年以来的政府工作报告,可以发现市政府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推动科技进步、寻求上级政策支持、为企业筹资融资和推.进产业集聚区发展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努力。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动力除了所担负的社会责任外,还来自于利益驱使,多层级的政府之间由于利益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博弈关系。资源型城市既有上级政府的约束和指导,也有下级政府的抗争和接受,还有同级政府之间发展经济的相互竞争。多层次的博弈关系使得资源型城市要以寻求上级政府的支持为主,必要时要和上级政府进行抗争,同时还要取得下级政府的认同和接受,以便于政策的贯彻实施。上、下级政府之间的博弈最佳的结果是采取合作的态度,最终达到的目的是要寻求在与同级政府发展经济的竞争中胜出。资源型城市的地方政府在发展经济时要有一定的具体可行的方法。例如,平顶山市,根据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发展数据分析经济增长的历程,可以发现经济增长主要的来源是“投资”,经济增长结构中“消费”难以带动经济增长,而“出口”所占的份额相对更小,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与全国的平均水平相差甚远。因此,平顶山市下一步经济增长要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形势下着重“补短板”,借助“一带一路”的机遇提高出口产品质量,扩大国际市场的占有率。产业集聚区是资源型城市实现经济转型的可行道路之一,在产业集聚区促生产业的聚集,发挥集聚效应,能够带动经济增长,增强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进步,实现绿色低碳、创新发展。鉴于资源型城市生命周期的规律,为了避免重蹈覆辙,在产业集聚区的规划上和实施过程中,要防止产业的单一化、低端化和负外部效应,要注重产业的互补性、已有技术和基础设施利用的高效性,以“多核共生可替代”的发展模式促进产业集聚区的可持续发展。文章通过数理模型的推断和论证,通过充分的相关理论支持,论述了“多核共生可替代”的产业集聚区发展模式的可行性。总之,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要结合实际,谋划全局,长期坚持。资源依然丰富的资源型城市可以继续深入挖掘其自然禀赋的潜能,将这一比较优势发挥到最大,同时要未雨绸缪,为经济转型做好积极的物质、技术和人力准备,积极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资源已经枯竭或接近枯竭的资源型城市要立即着手新兴产业的培育。无论资源优势存在与否,资源型城市都要转变观念,以发展内生优势为努力方向,深化改革,坚持绿色低碳、创新发展,以建立“多核共生可替代”的产业集聚区为基础,实现向创新型城市、智慧城市的转型。
方艳[2](2013)在《诚信问题社会建构中传媒场域介入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人类文明的几千年发展中,诚信是社会正常运行不可或缺的道德、文化基础之一,但是在我国社会转型时期诚信的缺失却成为了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本文正视这一问题,借助社会问题建构论这一新的理论,全面、系统地考察了自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社会是怎么看待、解决这一问题的全过程,研究了在这个过程中大众传媒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以及它是怎么发挥作用的。本文应用的社会问题建构论是社会问题研究的一个新视角。这种理论认为很多现象是客观地存在着的,但什么是社会问题以及问题的性质是什么却是社会建构的产物。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发现,社会现象的问题性质是一个不断建构的过程。建构中有很多社会力量参与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大众传媒、政府、专家学者,他们分别代表社会和各利益方来建构社会问题。建构主义注重研究各利益方代表谁的利益,用什么样的事实去建构,以及如何建构这个复杂的过程。本文由此来考察30多年来我国社会对待诚信问题的过程,借鉴其他领域社会问题建构的理论和研究成果,将诚信问题的社会建构活动分为公共关注、议题聚合、舆论动员和对策行动四个阶段,详细考察了传媒、政策和学术这三个场域在诚信问题社会建构中的互动关系及其作用机制。在公共关注阶段,最为活跃的是传媒场域,它发挥自己的优势通过一系列的报道开启了诚信问题的公共关注,让更多的人逐渐感知到问题的存在,进而引起全社会的注意。此阶段,政策场域处于前决策过程,是整个政策过程的开始期,政府部门开始重视这个问题,也开始思考问题的解决之道;学术场域是研究上的跟进,开启诚信问题的理论化研究进程。在议题聚合阶段,是以学术场域为主进行问题的类型化和问题定性,形成了以前没有的诚信问题的概念或概念系统。政策场域察觉到了问题的性质,开始探索解决问题的路径,并与其他社会管理相关联,一步步推进诚信问题的政策议程;传媒场域则是以自己独特的阵地传播概念、性质,也以报道辅助诚信问题的议题聚合。在舆论动员阶段,又是传媒场域发挥主导作用,它采用各种报道框架来影响人们的认知,制造舆论,从而动员社会各界参与到诚信问题的解决中来。政策场域中的局部政策开始试行,并借助传媒做社会动员,既为全面政策出台制造舆论,也通过这种动员达到人们对政策出台的心理预期及认同;学术场域则是对已经定义的问题进行传播,将学术问题尽可能地转化为现实问题,并进行政策建议,甚至为政策的出台做学理性的准备。在对策行动阶段,政策场域最为活跃,解决问题的针对性政策大量出现并呈现体系化特征。传媒场域在政策出台中营造舆论环境,为公众提供一个意见反馈和建议提出的平台,不仅对政策进行宣传,也和相关人士一起对政策进行评估与监督;学术场域以政策目标为指引,持续理论研究,并通过期刊乃至大众传媒传播自己的研究成果,还进行政策评估和对策性研究,影响政策的过程,在学术问题得到解决的同时验证自己理论的有效性。本文从社会问题建构理论出发,研究诚信问题社会建构的实质、要素、过程,为诚信问题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开辟了新的研究路径。本文在诚信问题社会建构的四个阶段中,考察了传媒、政策和学术三个不同场域之间的互动关系和作用机制,进一步从这个角度考察了传媒场域的角色、功能与地位。本研究不仅使用了文献法、深度访谈法、个案研究法,也对传媒、政策和学术三类样本进行了抽样分析,做到了研究方法的综合运用。
周省时[3](2013)在《基于平衡计分卡的中国县级政府绩效管理体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我国政府绩效管理和领导干部考核存在着缺少战略指导、缺少有效工具、缺乏有机联系等问题,直接导致战略与行动不统一、行动方案无法落地、政府绩效和领导干部考核关系割裂等问题。本文以科学发展观思想为理论指导框架,以平衡计分卡为实践工具,在对平衡计分卡进行“中国化”改造的基础上,构建了我国县级政府战略性绩效管理体系及县级领导干部统筹优化发展考核体系,并进行了实证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开展平衡计分卡在中国政府绩效管理的适用性研究。在对国内外公共部门绩效管理和平衡计分卡研究与应用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对公共部门、新公共管理、战略性绩效管理、科学发展观等相关理论和思想进行详细论述,理清了它们之间的关系。2.论证平衡计分卡与科学发展观、服务型政府战略辩证关系。平衡计分卡所体现的长远性、战略性、统筹性管理思想与科学发展观思想“异曲同工”,平衡计分卡的运用有助于服务型政府公平与效率、发展与稳定、公共权力和管理责任、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等之间的平衡。平3.构建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县级政府战略性绩效管理体系并进行实证研究。在中国县级政府绩效管理现状分析基础上,对县级政府绩效管理体系的原则、框架、模型进行深入研究,建立了符合科学发展观和服务型政府战略的、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县级政府战略性绩效管理体系,并通过海林市实证研究,进一步验证平衡计分卡在中国县级政府应用的适用性,为中国地方政府有效实施平衡计分卡战略性绩效考评开创了先河。4.构建基于平衡计分卡的领导干部统筹优化发展考核体系。论证领导干部考核与政府组织绩效之间、平衡计分卡四维度与领导干部德能勤绩廉指标之间、冰山素质模型与平衡计分卡之间的有机联系,并在海林市“三百分”领导干部考评体系的基础上,建立了符合科学发展观的领导干部统筹优化发展考核模型和体系,该体系有效地实现了与我国传统德能勤绩廉考核体系的对接,是平衡计分卡在领导干部考核领域应用并进行“中国化”改造的有益探索和改进。县级政府是中国行政管理架构的基本单位,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改革的任务最为繁重,问题也最为突出。县级政府的问题就是中国地方政府最基本的问题,解决了县级政府绩效管理和领导干部考核的问题,就为地方政府提高绩效管理水平、为领导干部确定正确的执政价值导向奠定了基础。通过本文研究,有力证明了平衡计分卡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有效的战略性管理工具,论证了县级政府绩效管理体系与领导干部考核体系之间的内在必然联系,为我国县级政府绩效管理及领导干部考核提供了有益探索。
董赤[4](2010)在《新时期30年室内设计艺术历程研究》文中提出“新时期30年室内设计艺术历程研究”是对20世纪30年代以来,我国室内设计艺术发展历程、主要思潮与对人们审美价值取向进行系统性探究的史论性命题。对于社会现代转型过程中的室内设计艺术的发展演变,室内设计文化的形成规律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探索,重点考察了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室内设计艺术的文化特征、艺术规律和文化特征,并对我国室内设计艺术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前瞻性研究。在我国设计艺术现代性的转型过程中,设计艺术的价值追求经历了由功能至上到功能与审美大体均衡,再到审美逐渐压倒功能的发展阶段。作为一个专门的学科和行业,在步入21世纪时,设计艺术在社会经济和大众生活中的支撑发展地位已经越来越重要。在这一发展历程中,我国设计艺术有了长足的进步,应当说成就卓着,尤其在室内设计方面。但从学界的研究来看,整体上仍停留在总体的历史性框架内,重复性研究较多,亟需立足于发展的视角,对新时期室内设计艺术进行历史性反思。本课题正是在这一视角和背景下对新时期室内设计艺术进行全面而系统的梳理和反思,它是一种对过去30年来室内设计艺术发展的把脉,既是一种建设性的批判,也是一种指向未来的探讨。本文在开篇对所选题题目的有关概念、现实记忆、史学思考进行了系统性分析与介绍。并从八个方面深入研究室内设计艺术的本质规律。第一章,重点阐述了室内设计自觉意识于新时期初始,其室内设计参与我国对外开放需要和设计师们的思考,也包括作为工艺美术概念下的设计艺术在经济建设中得到的确认。第二章,从中国室内设计教育内容入手,以改革开放的设计理念,分析室内设计教育较早适应社会所需专门人才的培养模式,并在改革发展的背景下,以“走出去、请进来”为理念,研究确立专业概念,调整艺术教育结构,加强与国际设计教育交流,向社会输送设计人才,传播设计文化,完善室内设计教育模式。第三章,分析了西方艺术思潮的传入,传播的主要途径和对对我国室内设计的影响与冲击,以及国内设计界精英们的思考与行动。第四章,主要阐述新时期以来,设计艺术的室内设计在学术上的种种努力,介绍其研究成果,“人的主题”作为设计的本质提出,营建“室内设计”并发展到“室内环境设计”,及竞赛和评价机制的导入对专业发展的影响。使我国新时期以来,室内设计理论研究的深度与广度呈现出清晰的思路。第五章,介绍了作为艺术设计中的室内设计艺术在市场运作中,行业组织、法律法规建设等方面的发展历程,并深入分析了多年来这一行业所存在的诸多现实问题。第六章,就室内设计中行业与其它行业之间的联系、影响以及室内设计本身技术层面的支持所带来的产业化进行把脉,以便于我们从中了解室内设计作为“艺术设计”传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所呈现的引领力量和自身的现代性特征。第七章,重点阐释室内设计由为少数人来享用的艺术走向民间生活,成为大众消费的一种方式。专业的室内设计推动了设计文化,从而影响了大众审美取向。政府与行业组织也积极地指导室内设计,充分体现出的人文关怀,也使得设计与消费、健康与审美,规范与标准等方面健康有序地发展。第八章,着重探讨了新时期中国室内设计专业进入成熟期后的种种反思和营建的努力。在立足于现实的背景下,拓展新的本土化的思考基础和室内设计发展途径,迎接新的世纪“中国设计”、“中国智造”的到来。第九章,着重探讨了新时期中国室内设计专业进入发展期后的种种反思和营建的努力。在立足于现实的背景下,拓展新的本土化的思考基础和室内设计发展途径,迎接新的世纪“中国设计”、“中国智造”的到来。论文的最后结论部分,对我国室内设计学科发展进行总结,并提出自己的观点,“温故而知新”,正是因为这段历史的研究有着极强的现实意义,我们应当从中可以获得不少的历史的经验和启示,为推动中国的室内实际进一步发展而追求和探索新的方向。
黄琭旸[5](2010)在《美厦有限责任公司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牡丹江市美厦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以玻璃深加工为基础,融玻璃工程施工、玻璃深加工产品内销及出口为一体的小型民营企业。公司创办以来,秉承“造百年产品,铸金字招牌”的经营思想,经过多年的努力,公司已初具规模,在黑龙江省东南部地区、俄罗斯及独联体国家享有盛誉。但是近年来,公司的发展面对着原材料价格上涨、设备陈旧、专业技术人员缺乏等诸多不利因素影响,如何摆脱困境、持续发展,已成为牡丹江市美厦有限责任公司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旨在运用现代战略理论,从玻璃深加工行业的发展现状出发,系统研究牡丹江市美厦有限责任公司的发展战略,使美厦公司步入持续发展的轨道。文中首先对战略管理理论、现代战略分析方法等研究现状进行归纳总结,形成对国内外的现代战略管理理论和方法总体把握;其次,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美厦公司的内外部环境进行分析,从而了解公司发展的内部优势、劣势以及外部机会、威胁,为美厦公司战略的制定作指导;再次,结合美厦公司的发展现状以及内外部环境,制定了公司的战略目标和未来发展战略;最后,从组织机构变革、加强公司人力资源管理、构建公司企业文化等方面提出了美厦公司的战略保障措施。
滕顺祥[6](2010)在《基于互联网的行业综合治理机制与策略研究》文中认为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在各个行业中的应用更加迅速,基于互联网的行业发展形成了新的产业链条,同时也使得互联网的治理趋于复杂。随着互联网在各行业应用规模不断扩张,互联网治理的滞后性阻碍了我国互联网应用行业的快速发展,甚至产生了一些负面的影响,特别是对金融业、电子商务业等行业而言,由于这些行业的主营业务对互联网依赖度高并不断增强,随之而来的风险也在加大,基于互联网的行业治理变得重要而紧迫。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各行业与互联网的关联度分析,为不同关联度的行业构建相应的治理模型,为互联网的行业综合治理提供理论及实施依据。本文运用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以及系统动力学等研究方法,以产业经济学基本理论为指导,构建了基于互联网的行业综合治理机制与策略。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建立互联网与相关行业的关联模型,按照关联度的强弱,将现有行业分为强关联行业、弱关联行业,便于确定不同行业的治理需求。通过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和各个行业对国民经济贡献率的指标数据,本文选取了具有互联网应用行业发展特征、经济规模属于我国的支柱性产业的行业,如电子商务业、软件业、信息通信业、网络媒体业、金融业、装备制造业、采矿业、建筑业和物流业、采矿业等行业作为本文实证研究的对象。(2)在建立“互联网—行业”关联模型的基础上,构建基于互联网的行业治理的总体框架,建立以法规因素、政策因素、技术因素、关联度、行业自律等为自变量的行业综合治理机制。根据互联网强关联以及弱关联行业的治理需求,分别探讨基于互联网的行业综合治理的硬治理和软治理机制。(3)分析我国互联网及相关行业在政策法规、技术环境和行业自律等方面的发展现状,针对强关联和弱关联行业的不同需求,分别从行业政策法规、技术环境和行业自律等方面提出具体的完善建议。(4)通过基于互联网的行业综合治理评价指标体系与治理效度模型,分别对互联网强关联行业(电子商务业、软件业、信息通信业、网络媒体业和金融业)和弱关联行业(装备制造业、建筑业、物流业、冶金业和采矿业)进行评价研究,以论证“互联网——行业”关联模型以及基于互联网的行业综合治理效度模型的有效性。
朱佳萍[7](2007)在《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发展对策研究》文中认为工业化的推进和现代农业的发展为人类创造了大量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生态失衡、土质恶化和食品品质下降等诸多问题,食品安全问题成为当今日益突出的全球性话题。绿色食品是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符合社会发展需要和人类生活需求。发展绿色食品能够促进生态环保、提高农产品质量、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提高农业综合效益。黑龙江省作为全国农业大省,率先开展绿色食品的开发与建设工作,经过16年的发展,已成为全国绿色食品发展较快的地区。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发挥优势和潜力,加快绿色食品发展,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升区域农业的规模和质量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对进一步促进黑龙江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加快小康社会建设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因此,本文以“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发展对策研究”为题展开相关的研究工作,为黑龙江省及各级政府制定绿色食品产业的有关政策和做出正确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可操作性对策,具有着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本研究设定了主题研究框架和实证研究框架,以农业产业化理论、生态农业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居民食品消费理论、清洁生产理论和区域产业化竞争优势理论作为绿色食品的理论研究基础,从黑龙江省的实际出发,第三章在对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发展历程进行概括总结的基础上,对其发展现状进行了系统分析,文章着重应用统计学等方法对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发展现状的调查数据,从产品数量、产品结构、企业现状、基地建设、地域分布、营销市场建设等六个方面进行了数据整理和统计分析,给出了调查数据的描述性结论。第四章里,在研究有利于绿色食品发展的框架下,对黑龙江省现有的自然条件和经济社会情况进行系统分析和归纳,提出黑龙江省发展绿色食品具有的基础优势和目前机遇。在第五章里,着重从研发、生产、市场、管理等方面入手,分析指出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本文通过上述系统分析和研究,进一步探索加快区域绿色食品发展的有效途径和方式。在第六章中,依据2010年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发展目标,提出八条对策和建议:(1)明确发展重点,进行合理布局;(2)明晰政府职能定位,加大政策支持力度:(3)提高生产基地的标准化水平;(4)扶持龙头骨干企业,培育优质名牌产品;(5)建立和完善绿色食品管理体系;(6)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和农企利益共享机制;(7)开发绿色特色资源,不断优化产品结构;(8)发挥区位优势,拓展国际市场。文章最后的结论与讨论对全文进行了总结说明。
陈燕[8](2007)在《世纪之交的中国艺术产业 ——关于历史、系统、管理、空间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世纪之交的中国艺术产业是中国艺术产业发展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进入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的历史时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逐步建立和完善,我国艺术产业得以不断扩展和延伸。演出产业,音像产业,电影产业,艺术品业等等各行业市场迅速发展。中国加入WTO之后,国内艺术产业竞争将更加趋于激烈。我国艺术产业经营者既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又面临着发展的机遇。与发达国家的艺术产业相比,我们在生产方式、经营理念、营运资本方面明显处于劣势。尤其是在市场化运作方面,人家积累了上百年的历史经验,我们所经历的艺术市场实践不过十来年时间。我国艺术产业的优势在于,拥有丰富的艺术资源、低廉的人力资源和巨大的消费市场。我国的艺术产业要虚心学习人家的先进技术手段、生产方式和市场经验。必须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博采众长、勇于进取,才能创造辉煌的未来。本文主要以世纪之交中国艺术产业的发展状况为资料,从发展轨迹、产业结构、产业政策、产业地位等方面进行研究,呈现其发展的具体面貌,也希望为中国艺术产业更加深入细致的研究工作,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林青[9](2006)在《区域农业科技园区示范带动能力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坚持科学发展观,建设创新型国家和新农村已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发展主题。农业科技园区作为推动区域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增长极,正是实践这一发展主题的重要实践范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把先进适用技术送到农民手中,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是时代赋予农业科技园区的重要历史使命。在这一大的背景下,本文把示范带动能力作为农业科技园区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试图跳出传统的创新线性研究思路,以区域创新环境论和区域创新系统论为基础,集目前有关园区、创新与技术扩散的研究成果,从企业集群、社会组织网络和策略博弈角度,研究农业科技园区创新的示范带动机理,设计提升区域农业科技园区示范带动能力的动力机制与对策体系,并进行实证分析。 本文把经济外部性纳入园区示范带动能力的研究范畴。从理论角度系统地阐述了示范带动能力的定义、时空演进模式和系统结构,分析了示范带动能力的宏观网络特性及其内在机理,从供求两个方面论述了示范带动能力发挥影响的均衡过程。重点研究了创新采纳的博弈过程与均衡、非对称性博弈条件下创新采纳者参与创新的进化稳定态、有限理性的协调博弈采纳学习过程,网络外部性条件下偏好不一致的采纳者预期协调行为和创新特性对扩散的影响。并围绕理论分析,提出相应的政策视角。 强调园区示范带动能力建设的着力点要放在园区的持续创新上。围绕园区持续创新,对集群—园区创新的新空间进行了理论总结,分析了园区企业集群的创新机理和创新效率,研究了学习网络中知识流动的动念模式及空间转换规律,对创新文化的结构层次与文化类型进行了理论分析,比较了国内外园区的管理体制。从企业集群、学习网络、文化支持和园区管理服务效能四个方面,构造了示范带动能力的动力机制。 强调园区示范带动能力建设的落脚点要放在技术扩散上。着重分析了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的委托代理推广模式,农民合作组织在园区示范带动能力体系中的作用,农村社会中关键采纳者的形成。并从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创新供给、中介体系、关键采纳者和农村信息化五个方面,设计了提升园区扩散效应的具体对策。 确立了农业科技园区示范带动能力评价的基点。认为农业科技园区评价应以网络协同为切入点,围绕示范带动能力这一农业科技园区的主体功能展开。指标的设置不仅要能反映科技园区发展所依赖的区位条件和积极因子的成长与变化,突出科技园区结网和协同的度量,而且还要体现创新主体的意愿。在这一评价基点上,提出了示范带动能力评价指标的设置原则,构建了反映示范带动能力的指标评价体系。
王曼[10](2005)在《大庆市旅游市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旅游业是一个国家(地区)国民经济中十分重要的产业。旅游市场营销战略是一个地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本文以大庆市旅游市场为例,理论联系实际,对如何制订一个地区旅游市场的营销战略进行了深入的探索。本文首先介绍的是大庆市旅游市场研究的背景和意义以及对大庆市旅游业现状的说明,并且对旅游和旅游业的定义以及中国旅游业发展的历史进行了回顾。然后对大庆旅游市场进行了环境分析,先是分别从宏观环境和旅游行业环境角度对大庆旅游业的外部环境进行分析,然后利用SWOT分析法对大庆旅游市场内部环境的优势、劣势、机遇、威胁进行分析。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根据目标市场营销的核心和三个步骤STP对大庆旅游市场进行了市场细分、目标市场选择和营销定位,特别是针对大庆旅游市场的营销定位提出了创新性的建议。最后,分别提出了产品、价格、销售渠道、促销方面的大庆旅游市场未来发展的营销组合策略,并针对这些策略提出了具体的实施措施。本文的研究可为大庆市旅游业发展,乃至大庆市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二、质量升级筑起牡丹江信誉平台——2002年牡丹江市质量管理总结表彰大会侧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质量升级筑起牡丹江信誉平台——2002年牡丹江市质量管理总结表彰大会侧记(论文提纲范文)
(1)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研究 ——以平顶山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序言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二、资源型城市的相关概念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五、文章结构和观点 |
第一章 比较优势理论与产业聚集理论 |
第一节 比较优势理论 |
一、比较优势理论的主要内容 |
二、比较优势理论的发展 |
第二节 产业聚集理论 |
一、产业聚集理论历史沿革 |
二、产业聚集的定义及相关概念 |
第三节 比较优势理论与产业聚集理论的关系 |
一、比较优势与产业聚集高度相关 |
二、产业聚集是比较优势发展的结果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比较优势理论在资源型城市转型中的应用 |
第一节 资源型城市的比较优势 |
一、资源型城市的比较优势和劣势 |
二、如何发挥资源型城市的比较优势 |
第二节 资源诅咒与比较优势陷阱 |
一、资源诅咒 |
二、比较优势陷阱 |
三、解决问题的途径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产业集聚形成的过程是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过程 |
第一节 产业集聚的原因及发展对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影响 |
一、产业集聚的原因对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影响 |
二、产业集聚发展过程对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影响 |
第二节 产业集聚的动力机制 |
一、动力机制 |
二、产业集聚的升级和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平顶山市支柱企业平煤神马集团及其经济转型 |
第一节 企业集团 |
一、企业集团的出现及其问题 |
二、企业集团的核心竞争力建设 |
第二节 平煤神马集团的基本状况 |
一、平煤神马集团的组建 |
二、以煤为基础的比较优势 |
三、避免落入比较优势陷阱 |
第三节 平煤神马集团的转型 |
一、持续深化改革 |
二、承担经济与社会责任 |
三、以科学方式打造核心竞争力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平顶山市政府在经济转型中的作用 |
第一节 政府的职能 |
一、政府的一般职能 |
二、政府的经济职能 |
第二节 政府间的博弈 |
一、博弈理论 |
二、下级政府与上级政府的博弈 |
三、同级政府之间的博弈 |
第三节 平顶山市政府在经济转型中的措施 |
一、摆脱资源依赖是发展的新起点 |
二、拉动经济增长的方法 |
三、平顶山经济增长的成就及原因 |
第四节 政府推动经济方式的转型 |
一、理性认识经济的现状 |
二、推动经济转型的措施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发展多核共生可替代的产业集聚 |
第一节 产业集聚的核心带动机制 |
一、产业集聚由重要的核心起聚集作用 |
二、多核形成的机制 |
三、多核共生可替代的产业集聚模式的支持理论 |
第二节 平顶山产业的多核布局 |
一、国家主导的产业布局 |
二、地方政府推动的产业布局 |
第三节 平顶山的产业集聚区 |
一、平顶山市产业集聚区总体情况 |
二、平顶山煤炭产业集聚区衰落的案例 |
三、产业集聚区的发展方向 |
本章小结 |
总结 |
参考文献 |
一、中文着作(含译着) |
二、中文期刊文章 |
三、政府文件 |
四、英文资料 |
附录 区域产业中心形成与区域产业转型的模型推导 |
图表索引 |
一、表 |
二、图 |
致谢 |
(2)诚信问题社会建构中传媒场域介入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动因 |
1.2 研究现状与评价 |
1.3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思路及研究框架 |
1.6 研究意义及创新点 |
2 社会问题建构:解读诚信问题的一个新视角 |
2.1 社会问题建构论视角下的诚信问题 |
2.2 诚信问题社会建构的主体与对象 |
2.3 诚信问题社会建构的场域与活动 |
3 传媒场域开启诚信问题社会建构的公共关注 |
3.1 诚信问题社会建构中公共关注的任务 |
3.2 诚信问题社会建构中公共关注的作用机制 |
3.3 传媒场域开启社会建构中公共关注的模式 |
4 传媒场域辅助诚信问题社会建构的议题聚合 |
4.1 诚信问题社会建构中议题聚合的任务 |
4.2 诚信问题社会建构中议题聚合的作用机制 |
4.3 传媒场域辅助社会建构中议题聚合的策略 |
5 传媒场域主导诚信问题社会建构的舆论动员 |
5.1 诚信问题社会建构中舆论动员的任务 |
5.2 诚信问题社会建构中舆论动员的作用机制 |
5.3 传媒场域主导社会建构中舆论动员的框架 |
6 传媒场域推动诚信问题社会建构的对策行动 |
6.1 诚信问题社会建构中对策行动的任务 |
6.2 诚信问题社会建构中对策行动的作用机制 |
6.3 传媒场域推动社会建构中对策行动的策略 |
7 结语 |
7.1 诚信问题社会建构是一逐步推进的过程 |
7.2 已被社会建构的诚信问题为何久而未决 |
7.3 传媒场域介入诚信问题社会建构之得失 |
后记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二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课题 |
(3)基于平衡计分卡的中国县级政府绩效管理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表索引 |
图索引 |
1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政府绩效管理的研究现状 |
1.3.2 国外政府绩效管理发展趋势 |
1.3.3 平衡计分卡在国外政府绩效管理研究现状 |
1.4 国内研究现状 |
1.4.1 国内政府绩效管理的研究历史 |
1.4.2 国内地方政府绩效管理现状 |
1.4.3 平衡计分卡在国内政府绩效管理研究现状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5.1 主要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技术路线 |
2 政府绩效管理理论及科学发展观思想体系 |
2.1 公共部门绩效管理相关理论综述 |
2.1.1 公共部门绩效管理 |
2.1.2 新公共管理理论 |
2.1.3 公共服务型政府理论 |
2.1.4 平衡计分卡理论 |
2.2 公共部门绩效管理发展趋势 |
2.2.1 公共部门绩效管理存在问题 |
2.2.2 战略性管理发展趋势 |
2.2.3 服务型政府战略发展趋势 |
2.2.4 平衡计分卡发展趋势 |
2.3 科学发展观思想体系及对中国政府绩效管理的要求 |
2.3.1 科学发展观理论体系 |
2.3.2 我国地方政府绩效管理的时代要求 |
2.3.3 建立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地方政府绩效管理体系 |
3 平衡计分卡体系在政府绩效管理的应用性研究 |
3.1 平衡计分卡体现的管理思想 |
3.1.1 平衡计分卡的平衡分析与理念突破 |
3.1.2 平衡计分卡与科学发展观的辩证关系 |
3.1.3 平衡计分卡与服务型政府战略的辩证关系 |
3.2 平衡计分卡管理体系研究 |
3.2.1 平衡计分卡的作用 |
3.2.2 平衡计分卡在组织与个人绩效管理领域中的应用 |
3.2.3 平衡计分卡在公共部门绩效管理的适用性研究 |
3.2.4 平衡计分卡在政府绩效管理的可行性分析 |
3.2.5 平衡计分卡在我国政府部门运用存在的难题 |
3.3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中国政府战略性绩效理论体系创新 |
3.3.1 新形势下中国政府和执政党肩负的责任 |
3.3.2 制定战略规划是政府实现科学管理的前提 |
3.3.3 战略绩效管理体系是战略规划目标实现的重要保证 |
3.3.4 我国政府部门推行平衡计分卡的意义 |
4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县级政府战略性绩效管理体系设计 |
4.1 对我国县级政府整体分析 |
4.1.1 县级及县域经济体整体情况介绍 |
4.1.2 县级政府定位与职能 |
4.1.3 政府当前面临的挑战 |
4.1.4 县级政府发展战略分析 |
4.2 我国县级政府绩效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
4.2.1 县级政府绩效管理发展历程和现状分析 |
4.2.2 县级政府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 |
4.2.3 县级政府绩效管理问题的解决思路 |
4.3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县级政府绩效管理体系设计总体思想 |
4.3.1 政府绩效管理与企业绩效管理的差异 |
4.3.2 县级政府平衡计分卡的基本框架 |
4.3.3 县级政府平衡计分卡要素构成分析 |
4.3.4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县级政府绩效管理体系模型 |
4.3.5 县级政府绩效管理指标体系设计总体原则 |
4.4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县级政府绩效管理体系设计 |
4.4.1 县级政府绩效管理指标体系设计 |
4.4.2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县级政府绩效指标体系评价分析 |
4.4.3 县级政府绩效管理的权重体系及考评方法 |
5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县级政府战略性绩效管理的实证 |
5.1 对黑龙江海林市整体情况分析 |
5.1.1 海林市简介 |
5.1.2 海林市试点实施过程 |
5.1.3 海林市试点后经济发展成就 |
5.2 平衡计分卡在黑龙江海林市的应用解析 |
5.2.1 指标体系设计考虑因素 |
5.2.2 指标体系设计与分解 |
5.2.3 平衡计分卡绩效管理体系实施监控 |
5.2.4 平衡计分卡绩效管理体系保障体系 |
5.3 平衡计分卡在海林市绩效管理应用效果分析 |
5.3.1 取得效果及成功经验 |
5.3.2 存在不足 |
5.3.3 应用体会 |
6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县级领导干部考核体系设计及实践探索 |
6.1 领导干部绩效考核综述 |
6.1.1 领导干部绩效考核的历史与现状 |
6.1.2 传统德能勤绩廉考核干部的基本要求 |
6.1.3 传统领导干部考核的典型不足 |
6.2 科学发展观背景下对领导干部绩效考核的新要求 |
6.2.1 领导干部绩效考核对县级地方政府绩效的重要性 |
6.2.2 科学发展观对执政党干部素质的全新要求 |
6.2.3 科学发展观理念下考核评价领导干部的基本原则 |
6.3 基于县级政府绩效管理的领导干部考核体系的实践探索 |
6.3.1 海林市“三百分”领导干部考核体系建设的设计思路 |
6.3.2 海林市“三百分”领导干部考核体系的实施方案 |
6.3.3 海林市“三百分”领导干部考核体系考核结果运用 |
6.3.4 海林市“三百分”领导干部考核体系应用的几点启示 |
6.4 领导干部考核与县级政府战略性绩效关系分析 |
6.4.1 科学发展观是开展政府组织绩效和领导干部考核研究的指导思想 |
6.4.2 平衡计分卡是衔接政府战略性绩效和领导干部绩效的有效工具 |
6.4.3 领导干部个人绩效与政府战略性绩效的关系模型 |
6.4.4 传统德能勤绩廉干部考核与政府战略性绩效考评的关系模型 |
6.4.5 传统德能勤绩廉与冰山素质模型关系分析 |
6.5 基于统筹优化发展考核模型的领导干部考核体系设计 |
6.5.1 领导干部考核体系的改进目标和发展方向 |
6.5.2 基于平衡计分卡和冰山模型的领导干部统筹优化发展考核模型 |
6.5.3 基于统筹优化发展考核模型的领导干部考核指标体系构建 |
6.5.4 基于统筹优化发展考核模型的领导干部考核方式方法 |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主要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
后记 |
(4)新时期30年室内设计艺术历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概念话语 |
(二) 现实记忆 |
(三) 史学思考 |
一、室内设计的自觉意识 |
(一) “十大建筑”与室内装饰艺术的初生 |
(二) “国际机场壁画”与绘画装饰艺术的发展 |
(三) “广告”对“工艺美术”设计意识的催生 |
二、室内设计业的市场化崛起 |
(一) 思想解放与理性回归 |
(二) 建筑设计的发展与室内设计理念的生成 |
(三) 室内设计行业的生成与市场化 |
三、探索中前进的室内设计教育 |
(一) 从工艺美术到艺术设计教育 |
(二) 设计教育的实践与创新 |
(三) 设计教育的交流与合作 |
四、设计艺术的“西学东渐” |
(一) 渐行渐近的国外设计思潮 |
(二) 室内设计的现实走向 |
(三) 全球化语境下的本土化反思 |
五、设计艺术的学术拓展与反思 |
(一) 概念的确立与演变 |
(二) 在交流中日渐成熟的艺术设计 |
(三) 实践与理论的互促——室内设计的创作与竞赛 |
(四) 室内设计与人的主题 |
六、走向规范化的室内设计业 |
(一) 发展中的行业组织 |
(二) 室内设计业的市场化 |
(三) 走向规范的必然选择 |
七、室内设计的硬件与软件 |
(一) 各类相关行业间的互动与实践 |
(二) 设计表现与设计艺术的重构 |
八、室内设计与大众消费 |
(一) 室内设计走向民众生活 |
(二) 室内设计与大众消费 |
(三) “发烧”、反思与务实 |
九、发展期的设计艺术 |
(一) 外来经验的本土转换 |
(二) 生存的欲求与应对 |
(三) 消费时代的室内设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5)美厦有限责任公司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选题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论文的选题背景 |
1.1.2 论文的选题目的 |
1.1.3 论文的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论文写作思路 |
1.4 研究方法 |
1.5 论文创新之处 |
第2章 美厦公司战略环境分析 |
2.1 美厦公司简介 |
2.2 美厦公司外部环境分析 |
2.2.1 外部宏观环境分析 |
2.2.2 玻璃深加工行业特征分析 |
2.2.3 行业竞争分析 |
2.2.4 主要竞争对手 |
2.3 美厦公司内部环境分析 |
2.3.1 市场地位分析 |
2.3.2 组织机构分析 |
2.3.3 人力资源分析 |
2.3.4 企业文化建设分析 |
2.3.5 竞争能力分析 |
2.4 美厦公司SWOT分析 |
2.4.1 SWOT因素分析 |
2.4.2 SWOT矩阵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美厦公司发展战略的制定 |
3.1 美厦公司发展战略制定的原则 |
3.2 美厦公司发展战略制定的基本思路 |
3.2.1 发展战略定位 |
3.2.2 发展战略指导思想 |
3.2.3 发展战略目标 |
3.3 美厦公司发展战略选择 |
3.3.1 公司层总体战略 |
3.3.2 竞争战略 |
3.3.3 职能战略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美厦公司战略实施的保障措施 |
4.1 建立适应企业战略发展的组织机构 |
4.2 提高企业技术创新水平和效率 |
4.3 加强人力资源规划与绩效考评 |
4.4 塑造优秀的企业文化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基于互联网的行业综合治理机制与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
1.2.2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
1.3 论文研究的理论基础 |
1.3.1 产业发展理论 |
1.3.2 产业关联与融合理论 |
1.3.3 产业安全理论 |
1.3.4 产业治理理论 |
1.3.5 产业管理理论 |
1.3.6 网络经济与互联网规制理论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2 基于互联网的行业关联性研究 |
2.1 基于互联网的相关行业 |
2.1.1 互联网相关行业分类 |
2.1.2 互联网环境下的配套行业 |
2.1.3 互联网环境下的引致行业 |
2.1.4 互联网环境下的其它相关行业 |
2.2 基于互联网的行业关联模型 |
2.2.1 "互联网-行业"关联分析的必要性 |
2.2.2 "互联网-行业"关联模型 |
2.2.3 "互联网-行业"聚类分析 |
2.3 基于"互联网-行业"关联度的行业划分 |
2.3.1 强关联行业 |
2.3.2 弱关联行业 |
3 基于互联网的行业综合治理机制与策略框架 |
3.1 基于互联网的行业综合治理影响因素 |
3.2 基于互联网的行业治理需求及现状 |
3.2.1 强关联行业治理需求 |
3.2.2 弱关联行业治理需求 |
3.2.3 基于互联网的行业综合治理现状 |
3.3 基于互联网的行业综合治理机制 |
3.3.1 行业综合治理机制框架 |
3.3.2 治理主体 |
3.3.3 治理主体间的决策分析 |
3.4 基于互联网的行业综合治理策略 |
3.4.1 治理策略 |
3.4.2 强关联行业的硬治理 |
3.4.3 弱关联行业的软治理 |
4 基于互联网的行业外部治理—政策法规环境的完善 |
4.1 互联网及其相关行业政策法规环境现状 |
4.1.1 国外互联网政策法规环境 |
4.1.2 国内互联网政策法规环境 |
4.1.3 我国互联网政策法规存在的问题 |
4.2 不同关联度行业的外部环境需求 |
4.2.1 强关联行业的外部环境需求 |
4.2.2 弱关联行业的外部环境需求 |
4.2.3 不同关联度行业的外部环境需求比较 |
4.3 基于互联网的行业综合治理政策环境的完善 |
4.3.1 宏观政策环境的完善 |
4.3.2 中观环境的完善 |
4.3.3 微观互联网运行环境的完善 |
4.4 基于互联网的行业综合治理法规环境的完善 |
4.4.1 基于互联网的行业综合治理法规框架 |
4.4.2 传统法规与互联网法规的比较 |
4.4.3 互联网专制法规体系构建 |
5 基于互联网的行业内部治理——行业自律环境的完善 |
5.1 互联网及其相关行业自律现状 |
5.1.1 国外行业自律情况 |
5.1.2 国内行业自律现状 |
5.1.3 行业自律的推动力——网络道德建设 |
5.2 不同关联度行业自律模式分析 |
5.2.1 强关联行业的自律模式 |
5.2.2 弱关联行业的自律模式 |
5.2.3 不同关联度行业的自律模式比较 |
5.3 行业内部治理的自律环境构建 |
5.3.1 构建行业治理信息共享机制 |
5.3.2 建立互联网的伦理价值系统 |
5.3.3 制定行业自律实施指导策略 |
6 基于互联网的行业综合治理技术环境的完善 |
6.1 互联网及其相关行业技术环境现状 |
6.1.1 国外技术环境 |
6.1.2 国内技术环境 |
6.2 不同关联度行业技术环境需求分析 |
6.2.1 技术环境需求 |
6.2.2 技术环境需求比较 |
6.3 互联网及相关行业治理技术环境的完善 |
6.3.1 网络硬件技术环境的完善 |
6.3.2 管理技术环境的完善 |
7 基于互联网的行业综合治理评价 |
7.1 基于互联网的行业综合治理评价指标体系 |
7.1.1 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立 |
7.1.2 评价方法的选用 |
7.1.3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立 |
7.2 基于互联网的强关联行业综合治理评价 |
7.2.1 强关联行业综合治理效度与评价 |
7.2.2 强关联行业综合治理改进建议 |
7.3 基于互联网的弱关联行业综合治理评价 |
7.3.1 弱关联行业综合治理效度与评价 |
7.3.2 弱关联行业综合治理改进建议 |
8 结论与创新点 |
8.1 主要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附录 B |
附录 C |
附录 D |
附录 E |
附录 F |
附录 G |
附录 H |
附录 I |
附录 J |
附录 K |
附录 L |
附录 M |
附录 N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言 |
1.1 选题背景 |
1.1.1 发展绿色食品是促进农业结构调整的战略举措 |
1.1.2 发展绿色食品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最佳渠道 |
1.1.3 发展绿色食品是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
1.1.4 发展绿色食品是保护资源,改善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
1.1.5 发展绿色食品是保证食品供给安全,更好地满足消费需求的必要条件 |
1.1.6 发展绿色食品是带动多产业共同繁荣,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措施.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和现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发展动态和现状 |
1.3.2 国内研究发展动态和现状 |
1.4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思路与目标 |
1.4.2 研究内容与结构 |
1.4.3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
1.4.4 技术路线(见图1-1) |
第二章 绿色食品发展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绿色食品的基础理论 |
2.1.1 绿色食品的概念 |
2.1.2 绿色食品的标志 |
2.1.3 绿色食品的基本条件 |
2.1.4 绿色食品的分类 |
2.1.5 绿色食品的特点 |
2.1.6 绿色食品标准体系结构(见图2-2) |
2.1.7 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和有机食品的区别与联系 |
2.2 绿色食品发展研究的理论基础 |
2.2.1 农业产业化理论 |
2.2.2 生态农业理论 |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4 居民食品消费理论 |
2.2.5 清洁生产理论 |
2.2.6 区域产业竞争优势理论 |
第三章 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 |
3.1 我国绿色食品发展历程和现状特点 |
3.1.1 我国绿色食品发展历程 |
3.1.2 我国绿色食品发展现状特点 |
3.2 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发展历程 |
3.3 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发展现状分析 |
3.3.1 产品数量分析 |
3.3.2 产品类型分析 |
3.3.3 企业现状分析 |
3.3.4 基地建设分析 |
3.3.5 地域分布状况 |
3.3.6 营销市场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发展基础分析 |
4.1 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发展的主要优势 |
4.1.1 生态环境优势 |
4.1.2 物产资源优势 |
4.1.3 交通物流优势 |
4.1.4 农产品资源优势 |
4.1.5 农产品加工业优势 |
4.1.6 国际贸易优势 |
4.1.7 投资环境优势 |
4.1.8 产业领先优势 |
4.2 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发展面临的机遇 |
4.2.1 加入WTO 带来的发展机遇 |
4.2.2 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带来的机遇 |
第五章 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发展的障碍因素 |
5.1 国内市场消费需求不足 |
5.2 科技研发水平低 |
5.3 企业规模小,名牌产品少 |
5.4 国际市场竞争力弱 |
5.5 地区优势资源开发深度差 |
5.6 质量监管机制不健全 |
第六章 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发展对策与建议 |
6.1 发展思路 |
6.2 发展目标 |
6.3 对策与建议 |
6.3.1 明确发展重点,科学规划布局 |
6.3.2 明晰政府职能定位,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
6.3.3 提高生产基地的标准化水平 |
6.3.4 扶持龙头骨干企业,培育优质名牌产品 |
6.3.5 建立和完善绿色食品管理体系 |
6.3.6 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和农企利益共享机制 |
6.3.7 开发绿色特产资源,不断优化产品结构 |
6.3.8 发挥区位优势,拓展国际市场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创新和不足 |
7.2.1 文章的创新点 |
7.2.2 主要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 |
(8)世纪之交的中国艺术产业 ——关于历史、系统、管理、空间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基础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角度 |
1.4 研究意义 |
第2章 历史:发展轨迹 |
2.1 中国现当代艺术产业的发展 |
2.2 世纪之交中国艺术产业现状 |
第3章 系统:产业结构 |
3.1 演出产业 |
3.2 音像产业 |
3.3 影视产业 |
3.4 艺术品业 |
3.5 其他艺术服务业 |
第4章 管理:产业政策 |
4.1 文艺体制改革 |
4.2 艺术产业的政策演变 |
4.3 世纪之交的中国主要艺术行业的产业政策 |
第5章 空间:产业地位 |
5.1 艺术产业在国家产业中的地位 |
5.2 艺术产业对国家艺术事业的作用 |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区域农业科技园区示范带动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其评述 |
1.2.1 园区基础理论 |
1.2.2 国外研究重点 |
1.2.3 国内研究重点 |
1.2.4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3 我国农业科技园区发展现状 |
1.3.1 农业科技园区发展的动因及历程 |
1.3.2 农业科技园区的类型模式 |
1.3.3 农业科技园区存在的主要问题 |
1.4 研究思路、方法与结构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结构 |
2 示范带动能力的系统原理 |
2.1 系统的模式分析 |
2.1.1 能力的新界定 |
2.1.2 系统的时空演进范式 |
2.1.3 系统的结构说明模型 |
2.2 系统的宏观网络特性分析 |
2.2.1 网络的根植性 |
2.2.2 网络的随机结构与小团体倾向 |
2.2.3 网络的运行机制 |
2.3 本章小结 |
3 示范带动能力的影响过程 |
3.1 微观采纳行为分析 |
3.1.1 创新采纳的博弈过程与均衡 |
3.1.2 非对称性条件下创新采纳者参与创新的进化稳定态 |
3.1.3 有限理性的协调博弈采纳学习过程 |
3.1.4 网络外部性:偏好不一致的采纳者预期协调 |
3.2 创新特性影响分析 |
3.2.1 创新特性(兼容性、表现性能)影响采纳闭值的模型 |
3.2.2 创新特性(兼容性、表现性能)与扩散 |
3.3 本章小结 |
4 示范带动能力的动力机制 |
4.1 培植集群 |
4.1.1 集群-创新的新空间 |
4.1.2 集群的创新效率分析-垄断、竞争与合作 |
4.1.3 农村发展集群的成功经验借鉴 |
4.1.4 集群创建的路径 |
4.2 构建学习型网络 |
4.2.1 学习网络中知识流动的动态模式及空间转换规律 |
4.2.2 组织间的合作学习网络 |
4.2.3 非正式组织的学习网络 |
4.2.4 “企、学、研、农”相结合的虚拟研发网络 |
4.3 创新的文化支持 |
4.3.1 组织的文化意识形态、知识类型与创新 |
4.3.2 创业文化的知识管理 |
4.3.3 创业文化的思想建设 |
4.4 推进园区管理的服务效能化建设 |
4.4.1 建立灵活的管理体制 |
4.4.2 管理定位:高效率服务 |
4.5 本章小结 |
5 示范带动能力的提升对策 |
5.1 深入开展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教育 |
5.1.1 推进农村成人教育 |
5.1.2 做好新时期农村科普工作 |
5.1.3 夯实农村基础教育 |
5.2 创新供给策略的相机选择 |
5.2.1 兼容性或个性化的创新 |
5.2.2 优越性能开发的创新 |
5.2.3 产品改进的创新 |
5.3 加强技术中介组织服务体系建设 |
5.3.1 发展市场科技中介机构 |
5.3.2 发挥好国家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的作用 |
5.3.3 引导农民组建自我服务的合作组织 |
5.4 着力培育关键采纳者 |
5.4.1 关键采纳者的选择 |
5.4.2 政府的政策扶持 |
5.5 坚持不懈地推进农村信息化 |
5.5.1 充分认识农村信息化发展的长期性 |
5.5.2 农村信息化发展的构想 |
5.5.3 农村信息化发展的路径 |
5.6 本章小结 |
6 示范带动能力的评价体系 |
6.1 国内、国外科技园区评价 |
6.1.1 国外科技园区评价 |
6.1.2 国内科技园区评价 |
6.2 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构架 |
6.2.1 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
6.2.2 指标体系的基本结构 |
6.3 本章小结 |
7 示范带动能力的实证 |
7.1 牡丹江国家级持续高效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发展现状 |
7.1.1 园区所在地区的自然经济概祝 |
7.1.2 园区的发展成效 |
7.2 牡丹江国家级持续高效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的发展辨析 |
7.2.1 园区发展所取得的经验 |
7.2.2 园区存在的问题 |
7.3 牡丹江国家级持续高效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
7.3.1 园区示范带动能力持续发展的对策 |
7.3.2 园区示范带动能力持续发展的建议 |
7.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个人简历 |
独创性声明 |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10)大庆市旅游市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旅游业概述 |
1.3 大庆市旅游产业现状 |
1.4 论文研究思路及主要工作 |
第二章 大庆市旅游行业外部环境分析 |
2.1 大庆市旅游市场宏观环境分析 |
2.2 大庆市旅游行业分析 |
第三章 大庆市旅游市场内部环境分析 |
3.1 大庆旅游市场内部环境优势 |
3.2 大庆旅游市场内部环境劣势 |
3.3 大庆旅游市场内部环境机遇 |
3.4 大庆旅游市场内部环境威胁 |
3.5 SWOT分析结论 |
第四章 大庆旅游市场STP |
4.1 大庆市旅游市场细分 |
4.2 大庆市旅游市场目标市场选择 |
4.3 大庆市旅游产业营销定位 |
第五章 大庆市旅游市场营销策略及实施 |
5.1 大庆旅游市场营销组合策略 |
5.2 大庆旅游市场营销组合策略实施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质量升级筑起牡丹江信誉平台——2002年牡丹江市质量管理总结表彰大会侧记(论文参考文献)
- [1]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研究 ——以平顶山市为例[D]. 赵永宏. 中共中央党校, 2017(06)
- [2]诚信问题社会建构中传媒场域介入的研究[D]. 方艳. 华中科技大学, 2013(02)
- [3]基于平衡计分卡的中国县级政府绩效管理体系研究[D]. 周省时. 武汉大学, 2013(10)
- [4]新时期30年室内设计艺术历程研究[D]. 董赤. 东北师范大学, 2010(11)
- [5]美厦有限责任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 黄琭旸.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0(06)
- [6]基于互联网的行业综合治理机制与策略研究[D]. 滕顺祥. 北京交通大学, 2010(09)
- [7]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发展对策研究[D]. 朱佳萍.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7(10)
- [8]世纪之交的中国艺术产业 ——关于历史、系统、管理、空间的研究[D]. 陈燕. 福建师范大学, 2007(01)
- [9]区域农业科技园区示范带动能力研究[D]. 林青. 东北林业大学, 2006(11)
- [10]大庆市旅游市场研究[D]. 王曼. 天津大学, 20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