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01年世界石油市场预测(论文文献综述)
彭华[1](2019)在《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及空间布局研究》文中指出关于新能源汽车的研究,最早应溯及人们对重化工业产业体系带来的环境破坏和资源枯竭的反思。而随着新产业革命的兴起,新能源汽车替代传统的燃油车在技术上逐步走向成熟并实现了商业化,新能源汽车的相关研究也因之渐行渐丰。身为港人,目睹祖国内外新能源汽车的政策迭出、市场起伏,深感相关研究亟待深化。特别是,汽车作为现代交通工具的家庭大型消费品,已经成为中国消费市场的新宠,而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国家政策推动下蓬勃发展,在东部沿海多地形成高度集聚的生产基地。而与此同时,传统的燃油车既有技术成熟的市场信任,也有优势产能的留恋固守,那么,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发展究竟如何,其空间分布是否有章可循,是本文探讨的目标和出发点。已有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问题的研究,可以大而分之为三个主要领域:其一,关于新能源汽车与可持续发展关系的研究;其二,关于新能源汽车产业及其相关技术发展的研究;其三,关于政策激励与消费支撑等主要影响要素的研究;其四,关于新能源汽车消费市场的特征的研究。总体而言,关于已有研究尚未将关注点放在空间分布的研究上,相关资料梳理多为数据整理而缺乏深入的总结。在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大体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03年至2008年的技术验证与科技示范期。第二阶段是2009年至2012年的“十城千辆”一期。第三阶段是2013年至2015年“十城千辆”二期。第四个阶段是2016年至今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阶段。2018年新能源汽车年销售量已经达到了1256000辆,为2014年年销售量的16.80倍。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在2017年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达到2.2%,为2011年的55倍。无论产销量还是市场份额都居世界首位。在动力电池、电动机、充电桩、整车技术等领域,中国也在迅速崛起,但仍然存在诸多技术难关亟待攻克。中国新能源汽车的产业空间分布在一定程度上沿袭了过去传统燃油汽车生产基地的空间布局,但是又具有较大的差异。例如,东北地区仅有吉林省一家新建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同时,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呈现明显的集中趋势,集中在我国华东、中南以及西南地区。其中,新建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最多是华东地区,共有新建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89个,其中山东省以23家新能源汽车企业落户排名全国省份第一。中南地区为42家,主要集中在河南、湖北、广东等省份。西北地区的有12家,主要集中于陕西、甘肃等省份。西南地区有31家,其中四川14家。从省级层面看,主要集中在华东地区的江苏、浙江、安徽、山东四个省份;华中地区的湖北省;华南地区的广东省;西北地区的陕西省;西南地区的重庆。新能源汽车空间分布的主要影响要素,包括研发与制造基础、技术与知识溢出、政策与地区经济、消费市场接近性等四个方面。从研发和制造基础来看,原来具有传统燃油汽车的区域有较好的人力资本积累,有研发资金和技术等方面的产业支撑,且有着完善的配套产业链,利于企业自身供应链的把控和成本控制。从技术与知识溢出来看,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聚集起到了正向加强作用。新能源汽车对各种制造以及信息化技术要求更高,专业技术人才之间、企业管理人员之间的相互学习,当地高校以及科研院所的技术研发支撑,作用较为突出。从政策与地区经济来看,新能源汽车产业是技术密集型产业,这就意味着前瞻性的产业政策引导必不可少;而其在特定地区的集聚,受当地政府在土地优惠、税收优惠、市场准入上的扶持政策影响甚大。从消费市场接近性来看,区域市场分割的现实使新能源汽车厂商主动选择主要消费市场所在区域,而这些地区主要是经济水平较为发达的地区,其地方财政有足够的资金对道路、充电桩等公共设施进行投资。此外,当地的气候与地形也会影响新能源汽车在该地区的销量。地形复杂、气候多变的东北与西部地区往往不具备集聚发展的区位优势。而通过计量分析,我们发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个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平均R&D经费、相关政策的数量均对新能源产业集聚有正向加强作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个数起到决定性作用;较高的人均汽车保有量和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则具有排斥作用。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方向看,本文从市场规模、政策走向、技术趋势等方面对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进行了论证。发现我国目前燃油政策不利于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削弱了新能源汽车的经济性。预测2020年与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将分别到达820万辆与3940万辆。新能源汽车巨大的市场规模将会带动充电桩、光伏、风电产业迎来一个发展的黄金时期。结合目前新能源汽车市场判断,未来一段时间我国新能源汽车政策将会倾向于优化产业结构,保证产业高质量发展;单一技术路径被多种路径并行发展模式取代;补贴政策继续实行“退坡机制”,并在一段时间以后补贴政策或全面退出。最后,本文认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充满必要性与机遇性,不仅能够促进我国汽车工业转型升级还能为我国经济培育新的增长点。为了更好实现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良性发展,提出以下建议:第一,创新推广新能源汽车方式提升市场购买需求;第二,借鉴国际经验完善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第三,加强新能源汽车产业高层次人才培养与引进;第四,合理优化产业布局培育区域经济新的增长点;第五,完善配套产业建设与售后保障固废回收机制。
陈晨[2](2019)在《基于预测的DFWT公司处理解释业务市场开发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油价的持续波动,处在石油产业链上游的物探企业更是首当其冲。面对复杂的市场环境,在对未来市场状况进行预测研究的基础上,为DFWT公司处理解释业务制定符合自身实际的市场开发策略,有助于提升市场占有率,扩大市场规模。因此,本文在综合前人研究成果和物探行业资料的基础上,以DFWT公司为处理解释业务市场开发为研究对象,探索DFWT公司处理解释业务市场开发策略。本文首先详细阐述DFWT公司处理解释业务市场发展现状,发现DFWT公司存在着市场增速较慢、市场效益较差、市场竞争力不强以及市场结构单一等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勘探投资大幅度缩减、成本控制能力不具有竞争优势、核心技术与国际高端有差距、业务范围局限于陆地石油勘探和客户局限于中石油内部。本文通过对处理解释业务未来市场的预测,帮助DFWT公司全面把握未来市场动向,明确符合自身发展特点的目标市场,并运用SWOT理论分析DFWT公司内外部环境,提出了稳固扩大国内市场;做大做强国外市场;全力拓展非常规勘探市场;加快推进油藏开发市场;积极进军海洋市场等市场营销策略组合以及DFWT公司覆盖全面市场的具体开发策略。最后本文对DFWT公司处理解释业务市场开发策略提出了具体的保障措施,包括强化市场开发责任,切实抓好市场开发团队建设;以客户为中心,深化战略合作关系;持续推进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提升市场核心竞争力;强化项目运作,依靠优质成果拉动市场;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助力市场长远发展;持续推进精细化管理,提升成本竞争力。
刘欣瑜[3](2017)在《我国成品油价格波动与调控政策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逐步实施,我国经济的开放深度和广度不断加大,国内成品油价格对中国经济的宏观影响也会加强。成品油价格的持续波动对我国的石油安全及经济安全的影响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因此,研究我国成品油价格波动与调控政策的课题,在世界经济低位徘徊,中国经济进入适度发展的新常态的复杂背景下,既符合当前经济发展形势的需要,也是成品油定价机制市场化改革的需要,对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一带一路”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也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论文是以我国成品油价格为研究对象,以探求成品油价格波动特性及影响因素、完善成品油价格市场化调控政策为目的,运用系统分析法、实证分析法、文献分析与数据调研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基于相关理论,借鉴国内外学者的相关成果开展研究的。完成的具体工作如下:首先,回顾了我国成品油价格形成的历史沿革,分析了成品油定价机制发展的现状。我国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的发展共经历了四个阶段:政府单一定价阶段、双轨制阶段、与国际市场联动阶段、有控制的间接接轨阶段。在肯定了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的大方向的基础上,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即现行成品油价格价格形成机制不能真实的反映出市场供需的变化,不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非对称现象依然存在。其次,基于SCP理论对我国成品油产业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三个方面进行剖析。证明与国际着名石油公司相比,我国大型石油公司资源配置效率低、技术配置效率差、资本收益率逐年下滑,规模经济水平差距大,在国际竞争中明显处于劣势。这一切都表明,现行市场结构已经成为我国成品油价格体制改革的桎梏。成品油价格市场化改革必须要改革现有的石油产业结构,打破垄断,促进竞争。第三,从成品油价格构成要素出发,分析了成品油价格的波动。运用季节调整模型和HP滤波分解模型对成品油价格波动进行了实证研究,分析了其价格波动的周期及周期性特征,随即深入剖析了导致成品油价格波动的影响因素,包括石油特性、金融属性、地缘政治和供需状况等,其中基于石油特性的价格波动是本文首次提出的观点,然后分析了成品油价格波动对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物价指数及贸易的影响。第四,对一些典型国家的成品油价格体系和政策进行阐述,分析对比美国、日本、韩国和欧洲几个对外依存度高的石油消费国家应对国际油价冲击、形成市场化的成品油价格体系和调控政策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和一些典型作法,总结了这些经验和作法对中国实现成品油定价市场化、减少和降低国际油价的冲击的启示和借鉴意义。最后,提出了我国成品油价格市场化调控政策建议,就我国成品油价格调控的原则,步骤和政策提出了建议,如加强石油和成品油的立法、成立独立的成品油监管机构、加强市场主体竞争多元化、完善石油税收体系、设立石油基金、完善石油期货市场、全方位地加强石油储备、加快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等等。
林应[4](2012)在《石油价格波动对中国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加深推动下经济总量的快速增长及其所产生的石油刚需,国际石油价格波动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越来越显着。基于此背景,在中国经济增长战略转型之际,本文选择油价波动与中国经济增长间的关系为切入点,以工业化进程推动的经济增长为实践背景,运用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SVAR)模型,进行对称与非对称性的实证研究,尝试就世界石油价格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理论与实证的统合分析。本文以研究国际石油波动对中国经济影响为主题,探索了油价波动与中国经济增长两者之间的关系。全文的研究共分为三大部分:理论导出、实证研究、结论与展望。在理论导出部分,通过对国内外专家关于石油价格波动理论、石油价格波动和经济增长关系理论、石油价格波动传导机制理论这几大领域中研究成果的学习和总结,在吸收前人成果的同时,针对不足之处,结合我国的现状,形成了本文的主导研究思想,提出了相应的概念模型和研究假设。接着分析影响国际石油价格的影响因素,得出最重要的影响因素还是供需因素,因此文章重点部分是先从基本的经济学供求模型切入,深入剖析了国际石油价格波动是通过怎样的传导机制来影响中国经济增长的,重点阐释了三种具体传导机制,包括成本推动型、消费拉动型、供求共同作用型。最后,通过对产业链的展开分析,发现通过两条具体的传导途径,得出国际油价波动沿着石油石化产业链传导至整个工业化进程,最终体现在PPI和CPI中,乃至GDP,但对PPI的影响总是直接的,而对CPI的影响则不一定。在实证研究部分,作者采用1993年-2010年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以工业化进程推动下的中国经济增长为题,选择与中国的工业化进程相关的变量,围绕GDP、货币供给量、利率、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工业化进程指数、世界油价六个变量建立起六元结构SVAR模型;基于世界油价影响中国经济增长的线性效应与非线性效应假设,运用SVAR模型从对成性与非对称性进行了格兰杰因果分析、脉冲函数分析以及方差分解分析,并进行了模型的稳定性检验,得出了一系列具有启示意义的结果。在结论与启示部分,作者得出本文的研究结果,并针对面对高油价背景下我国工业化进程加速所产生的石油刚需与石油供给短缺问题,提出中国在长期和短期应该采取的应对措施。
王然[5](2009)在《集装箱班轮公司经营管理决策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贸易全球化的深入推进,航运业在国际贸易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国际航运市场的竞争也日趋激烈,科学的经营管理决策对于航运企业的发展和核心竞争力的提高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运价的制定、运力的控制与发展、航线的优化配置、成本控制、风险管理等问题,都是航运企业不得不面临的决策难题。航运企业,特别集装箱班轮企业,决策环境异常复杂,影响因素众多,存在很大的不可预见性和不确定性,决策内容又涉及广泛的领域以及诸多相互影响和制约的环节,要求决策者必须善于准确分析、把握多种变量因素的特性和发展趋势,做出合理的判断,提出科学的决策方案。论文运用先进的决策思想和理论,通过深入系统的研究,针对集装箱班轮公司经营管理的各个重要环节,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决策方法,将为企业的科学决策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论文首先对集装箱运输市场进行了分析,首次运用经济控制论模型对集装箱运输市场进行仿真预测,并通过对集装箱运输价格的调整,实现模型的反馈控制,从而达到符合预期的理想经营效果。参照以上市场预测结果,结合对航线配置主要因素的分析,论文在充分考虑运力和运量两大不确定因素的基础上,运用随机规划理论,有效解决了不同类型船舶在多港口、多航线上的配置问题,为航运企业航线优化配置提供有效的定量计算工具。根据以上市场预测结果以及企业航线配置和运力部署情况,论文针对集装箱调度中最核心的空箱调运环节,主要考虑了空箱运输成本、租箱费、堆场费三大影响因素,以成本最小化为目标,建立了空箱调运的计算模型,其特点是简单,实用,可操作性强,易于企业使用。船舶投资是集装箱班轮公司最重要、最核心也是投入最大的资产投资行为。班轮公司的市场预测、航线配置和实际经营情况,是船舶投资决策论证的重要基础。论文运用实物期权理论,开展了船舶投资决策的研究。运用实物期权方法进行投资决策与传统方法相比具有一定的优越性,更加符合企业实际,可以为航运企业船舶投资决策提供进一步的依据和参考。成本控制始终是集装箱班轮公司追求经营效益最大化的重要举措,而波动剧烈的燃油价格风险管理和成本控制是其中最难实施的一项内容。论文通过对燃油价格形成规律的分析,提出了燃油价格风险管理的对策建议,并运用相关决策模型,给出了燃油成本控制的主要措施和方法,以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高市场综合竞争力。最后,论文通过对航运企业经营、管理、决策所有方面、各个环节营运风险的全面分析,运用专家知识和BP神经网络,建立了航运企业风险评价模型,并提出了应对风险的防范措施,以保证企业决策方案的有效实施,实现健康持续发展。航运业是一个特殊的行业。除面临的外部环境总是迅速变化外,集装箱班轮公司的内部管理环节众多,牵涉面广,流程复杂,管理者在进行决策时需要考虑很多复杂的制约因素。航运企业需求预测、经营调控、资源配置、船舶投资、生产运营、成本控制、风险管理等各个方面联系紧密,既协同互补又相互制约,某一环节的决策失误都可能产生连锁反应,造成企业的巨大损失。基于这个实际情况,论文按照“系统全面、重点突出、方法先进、科学有效”的研究思路,对集装箱班轮公司的经营管理决策方法提出了切合实际的一体化解决方案。
龙义娟[6](2007)在《国际原油运输市场的中国因素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中国对国际经济贸易的影响力越来越大。由于航运业与国际经济,特别是与国际贸易的紧密联系,中国在航运市场的影响力,即"中国因素",亦为人们所关注。"中国因素"在全球海运市场已经并将长期发挥其独特的作用。原油,作为重要的战略物资,对于中国这一能源消耗大国而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从整个国际原油运输市场发展的角度来研究"中国因素",对指导我国原油远洋航运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论文首先从国际原油运输市场分析出发,研究了国际原油运输市场的供需关系,并分析了运力需求对运力供给的影响关系;然后着重分析了我国原油运输市场的情况,定性分析了中国因素对国际原油运输市场的影响。随后,文章采用SPSS对全球主要原油进口国(地区)的原油进口量进行了预测分析,并对各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了检验、比较。在此基础上,文章根据国际原油运输市场研究的系统性、科学性、代表性和可操作性,经过对国际原油运输市场影响因素分析,根据区域经济实体,将全球分成了若干个主要影响国际原油运输市场的区域因素,以世界原油进口量和各主要影响区域因素视为一个灰色系统,通过建立改进的灰色关联分析数学模型,引入熵的概念,对各主要影响因素在国际原油运输市场的影响的发展变化进行研究,定量分析了"中国因素"在国际原油运输市场的影响力,得出了在不同发展阶段我国原油运输在国际原油运输市场中的位置变化,通过实证分析证实了中国当前和今后在国际原油运输市场中具有长远、持续的影响力。基于对"中国因素"更为理性的认识,文章就如何利用"中国因素"发展我国原油运输业的问题,从多个角度进行了分析。文章最后也提出了可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文章期望通过对国际原油运输市场的中国因素研究,能为国家相关油运行政管理部门及原油运输从业者提供一份有价值的参考,有助于更明确我国目前原油运输业在国际原油运输市场中的地位,以制定相应的油轮运输发展战略,合理安排运力布局,预测市场走势,对我国从事原油运输的企业进行理性决策也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张丽峰[7](2006)在《中国能源供求预测模型及发展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能源是人类生存、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现代文明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资源,是关系国家经济命脉和国防安全的重要战略物资,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世纪中叶以前是我国实现工业化的关键时期,也是经济结构、城市化水平、居民消费结构发生明显变化的阶段,经济和社会等领域将发生许多革命性的变化,能源领域也将面临着诸多挑战,能源的消费和生产结构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科学地对我国能源需求和供给进行预测,对于制定正确的能源发展规划,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宏伟战略目标的实现,构建节约型社会和和谐社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在对能源经济理论及我国能源供给和需求现状分析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各种定量预测方法,系统地、全面地对我国能源供给量和需求量进行了中长期预测,对能源供需缺口进行了分析,着重对能源替代问题进行了定量分析,提出了替代方案,提出了我国中长期能源发展对策。 首先,论述了能源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在内生经济增长模型的基础上,加进了能源和环境的约束,建立了能源与环境约束下的经济增长模型,研究在能源与环境约束下的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综合国内外能源预测模型的研究成果,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环境和能源状况,构建了能源预测模型。 其次,从我国能源资源角度、能源生产建设规模、能源生产总量及结构等方面系统分析了我国能源供给的现状;从我国能源消费总量及结构、三次产业的能源消费与构成方面系统分析了我国能源需求的现状;找出我国能源存在的问题并论述了世界能源发展趋势。 第三,根据构建的能源预测模型,综合运用系统动力学模型、灰色系统模型、向量自回归模型、变权重组合预测模型,系统地、全面地对我国能源供给和需求总量与结构进行中长期预测。 第四,根据能源供给和需求的预测结果,对能源供需平衡进行分析,针对能源供需存在的缺口,综合运用超越对数生产函数和本文的预测结果对我国能源与资本的替代弹性,资本与煤炭、石油、天然气之间的替代弹性,煤炭、石油、天然气之间的替代弹性进行分析和预测,据此提出了能源替代方案。 第五,根据对我国能源需求和供给的预测及能源替代问题的研究,找出影响我国能源需求的主要因素有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和技术进步,利用系统动力学模型对我国未来经济增长、产业结构、技术进步的变化对能源需求的影响进
张彦[8](2006)在《中国石油重庆销售公司营销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中国加入WTO及其石油市场的逐步对外开放,中国石油重庆销售公司将在竞争而非垄断的环境中生存、发展,国内石油销售公司的市场竞争将更加直接和激烈,中国石油重庆销售公司面临开放重庆市场挤占其原有市场份额的压力,成品油营销面临严重挑战,在有限的时间内,中国石油重庆销售公司必须增强开拓市场和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所以,开展本论文的研究,对增强中国石油重庆销售公司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对企业的生存与长远发展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论文首先分析了中国石油重庆销售公司销售现状。在分析了中国石油重庆销售公司2001—2005年销售业务发展状况的基础上,介绍了中国石油重庆销售公司投资项目及储运设施状况,探讨了中国石油重庆销售公司成品油配送中心建设状况,分析了中国石油重庆销售公司开展的工作和取得的成绩,找出了中国石油重庆销售公司面临的具体问题,为论文的下一步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论文接着分析了中国石油重庆销售公司面临的市场环境,分析了重庆成品油市场特点和面临的竞争对手,在结合分析制约重庆成品油市场供给与需求的因素基础上,对重庆区域消费量和消费结构现状进行了预测。论文分析了影响中国石油重庆销售公司成品油销售的因素,在分析了国际石油行业的发展趋势基础之上,对中国石油重庆销售公司面临的市场环境和中国石油重庆销售公司的企业竞争力进行了详细分析,探讨了中国石油重庆销售公司可能出现的销售风险。 在前面一系列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之上,论文研究了中国石油重庆销售公司的营销策略,在分析了中国石油重庆销售公司营销策略制定的原则基础上,依据重庆市“十一五”规划和中国石油重庆销售公司中长期销售业务发展规划,研究了中国石油重庆销售公司的发展目标和营销策略。在对中国石油重庆销售公司营销策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公司的具体情况,分析实施中存在的具体问题,提出增强公司参与市场竞争能力的具体措施。加强管理,构建营销体系,加强营销体制和机制建设;积极学习国内外优秀石油销售公司的经验,完善营销手段和方法,提高公司整体营销水平。
郝飞[9](2006)在《新疆聚甲醛工程投资项目管理评价研究》文中指出论文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企业以及长期投资项目的基本情况、建设背景、建设范围、技术指标以及投资项目评价的基本理论和一般程序,并对项目产成品的市场需求和价格进行了调研。第二部分介绍项目的工程概算、融资方式、资本成本分析,同时应用不同的长期投资决策理论对项目进行财务评价,以及对项目存在风险的风险管理。第三部分是对论文中的结论和不足之处进行了总结。其中,文中以使用二手资料的方式对项目产成品的市场需求及历史价格进行了调研,同时收集、了解、分析相同及相关行业动态、海关监测、竞争对手动态等信息,并根据经验法确定了长期投资决策分析中所需的产品价格。投资估算部分对项目总投资、项目各单元工程进行说明,对建设投资中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递延资产、建设流动资金等资金分配进行说明。资金筹措部分应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法分析资本成本的融资结构。财务分析部分利用回收期法、净现值法、净现指数法和内部收益率法等长期投资决策理论对项目的投资决策进行分析,利用财务盈利能力分析、盈亏临界分析、敏感性分析等分析手段对项目进行了风险分析,确定了风险因素,提出了风险管理中的一些措施和方法,为企业在项目投资前进行决策提供决策依据和决策支持。文中以天然气化工领域中一个工程塑料投资项目为案例,作为分析对象,应用相应分析手段和方法,作项目投资评价分析研究,研究理论及方法对同类投资项目有一定借鉴意义。
陈益轮[10](2005)在《SINOPEC济南分公司聚丙烯产品营销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市场营销是现代企业管理中的重要课题,正确的营销策略对企业的经营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对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济南分公司聚丙烯产品的市场及营销策略进行分析和探索,以求对济南分公司聚丙烯产品的营销决策能有所帮助。论文从对国内外石化市场和聚丙烯市场的分析入手,研究了国内聚丙烯市场供需状况和发展趋势,结合企业内外营销环境,再根据SWOT原理分析了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存在的优势和不足。在对国内聚丙烯市场进行细分地基础上,对济南分公司聚丙烯产品目标市场地选择和市场定位进行了认真研究,提出了符合济南分公司实际情况的营销组合策略,及营销策略的实施、控制与整合的建议和设想。本文运用在MBA中学到的知识并结合多年的工作实践总结,提出七个创新点:1、国内聚丙烯市场“三足鼎立”形势的研判;2、中间商市场的划分与定义;3、产品销售的连带效应;4、包装袋上的图案、文字的颜色及编辑;5、“田忌赛马”之“复赛”论点;6、“反向诱导法”推销方式;7、销售人员绩效评估的“基数公式”。本文认为,济南分公司若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必须建立现代企业的经营理念,从管理体制到产品营销全方位地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二、2001年世界石油市场预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1年世界石油市场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及空间布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新能源汽车与可持续发展 |
1.2.2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与技术进步 |
1.2.3 政策激励效果研究 |
1.3 研究方法与结构安排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结构安排 |
1.4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
1.4.1 论文的创新之处 |
1.4.2 论文的不足之处 |
第2章 相关理论 |
2.1 可持续发展相关理论 |
2.1.1 能源危机的预见性 |
2.1.2 减少排放的紧迫性 |
2.1.3 可持续发展与产业升级 |
2.1.4 可持续发展与需求变化 |
2.2 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相关理论 |
2.3 产业空间集聚相关理论 |
第3章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状况 |
3.1 新能源汽车市场现状介绍 |
3.1.1 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概况 |
3.1.2 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现状 |
3.2 国内外新能源汽车技术现状与对比 |
3.2.1 国内外新能汽车整车技术现状 |
3.2.2 国内外动力电池相关技术发展现状 |
3.2.3 国内外电动机技术发展现状 |
3.2.4 国内外新能源汽车技术对比分析 |
第4章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空间分布 |
4.1 中国汽车产业空间分布情况 |
4.2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空间分布情况 |
4.2.1 中国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布局情况 |
4.2.2 新能源汽车销地分布情况 |
4.3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 |
4.3.1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现状总览 |
4.3.2 产业集群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发展现状 |
第5章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空间分布的影响要素 |
5.1 研发与制造基础 |
5.2 技术与知识溢出 |
5.3 当地政策的引导 |
5.4 消费市场接近性 |
5.5 中国新能源汽车集聚因素的实证研究 |
5.5.1 数据的获取与指标的建立 |
5.5.2 模型的建立 |
5.5.3 模型结果分析 |
第6章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前瞻 |
6.1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市场预测 |
6.1.1 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影响因素的灰度分析 |
6.1.2 基于Bass模型的我国新能源汽车年保有量预测 |
6.2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走向 |
6.3 中国新能源汽车技术研判 |
6.4 小结 |
第7章 政策建议 |
7.1 中国新能源汽车政策 |
7.1.1 发展规划政策 |
7.1.2 技术与能源限制性政策 |
7.1.3 配套基础设施政策 |
7.1.4 推广与补助政策 |
7.2 国外新能源汽车政策 |
7.2.1 美国新能源汽车政策 |
7.2.2 日本新能源汽车政策 |
7.2.3 德国新能源汽车政策 |
7.3 国际新能源汽车政策的对比分析 |
7.4 关于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对策建议 |
7.4.1 创新推广新能源汽车方式提升市场购买需求 |
7.4.2 借鉴国际经验完善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 |
7.4.3 加强新能源汽车产业高层次人才培养与引进 |
7.4.4 合理优化产业布局培育区域经济新的增长点 |
7.4.5 完善配套产业建设与售后保障固废回收机制 |
第8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基于预测的DFWT公司处理解释业务市场开发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与框架结构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框架结构 |
1.5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综述 |
2.1 处理解释业务相关概念 |
2.1.1 地球物理勘探 |
2.1.2 处理解释业务 |
2.1.3 处理解释业务市场营销特点 |
2.2 市场开发相关理论 |
2.2.1 STP理论 |
2.2.2 SWOT分析法 |
2.2.3 安索夫矩阵 |
第三章 DFWT公司处理解释业务市场开发现状及问题分析 |
3.1 DFWT公司处理解释业务发展历程 |
3.1.1 DFWT公司简介 |
3.1.2 DFWT公司处理解释业务发展历程及主要成就 |
3.2 DFWT公司处理解释业务市场开发现状 |
3.2.1 DFWT公司处理解释业务市场开发总体情况 |
3.2.2 DFWT公司处理解释业务市场结构情况 |
3.3 DFWT公司处理解释业务市场开发存在的问题 |
3.3.1 新增市场增速放缓 |
3.3.2 市场效益没有明显增长 |
3.3.3 市场竞争力不明显 |
3.3.4 市场结构单一 |
3.4 DFWT公司处理解释业务市场开发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3.4.1 勘探投资大幅缩减致使市场总量骤减 |
3.4.2 成本控制能力不具竞争优势 |
3.4.3 核心技术与国际高端有差距 |
3.4.4 业务范围局限于陆地石油勘探 |
3.4.5 主要客户局限于中石油内部 |
第四章 DFWT公司处理解释业务未来市场预测 |
4.1 DFWT公司处理解释业务市场预测目的及方法 |
4.1.1 市场预测对制定处理解释业务市场开发策略的重要性 |
4.1.2 DFWT公司处理解释业务市场预测目的 |
4.1.3 DFWT公司处理解释业务市场预测方法 |
4.2 DFWT公司处理解释业务市场供求预测 |
4.2.1 油气市场供求变动趋势 |
4.2.2 物探市场供求变动趋势 |
4.2.3 处理解释板块市场供求变动趋势 |
4.2.4 DFWT公司处理解释业务市场额预测 |
4.3 行业竞争对手分析 |
4.3.1 主要竞争对手市场份额和业务链对标分析 |
4.3.2 主要物探公司经营业绩及板块业绩对标分析 |
4.4 DFWT公司处理解释业务市场预测结论 |
第五章 基于预测的DFWT公司处理解释业务目标市场及开发框架 |
5.1 DFWT公司处理解释业务行业背景 |
5.2 DFWT公司处理解释业务SWOT分析 |
5.2.1 优势与劣势 |
5.2.2 机会与威胁 |
5.2.3 SWOT分析矩阵 |
5.3 DFWT公司处理解释业务客户需求分析 |
5.4 DFWT公司处理解释业务市场细分、目标和开发框架 |
5.4.1 DFWT公司处理解释业务市场细分 |
5.4.2 DFWT公司处理解释业务目标市场 |
5.4.3 DFWT公司处理解释业务市场开发框架 |
第六章 DFWT公司处理解释业务市场开发策略 |
6.1 DFWT公司处理解释业务市场开发策略设计原则及策略 |
6.2 DFWT公司处理解释业务市场开发策略 |
6.2.1 稳固扩大国内市场策略 |
6.2.2 做大做强国外市场策略 |
6.2.3 全力拓展非常规勘探市场策略 |
6.2.4 加快推进油藏开发市场策略 |
6.2.5 积极进军海洋市场策略 |
6.3 DFWT公司处理解释业务市场开发的保障措施 |
6.3.1 强化市场开发责任,切实抓好市场开发团队建设 |
6.3.2 以客户为中心,深化战略合作关系 |
6.3.3 持续推进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提升市场核心竞争力 |
6.3.4 强化项目运作,依靠优质成果拉动市场 |
6.3.5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助力市场长远发展 |
6.3.6 持续推进精细化管理,提升成本竞争力 |
6.3.7 加强企业文化与信息化建设 |
第七章 结论与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7.1 结论 |
7.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3)我国成品油价格波动与调控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研究评价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研究方法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基础理论 |
2.1 相关概念 |
2.1.1 成品油 |
2.1.2 成品油价格 |
2.1.3 成品油市场 |
2.2 石油及成品油价格波动的相关理论 |
2.2.1 可耗竭资源理论 |
2.2.2 幔源油气论 |
2.2.3 价格均衡理论 |
2.2.4 产业组织理论 |
2.2.5 地缘政治理论 |
2.2.6 金融投机理论 |
2.2.7 石油美元理论 |
第3章 我国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的历史沿革与现状分析 |
3.1 我国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的历史沿革 |
3.1.1 政府单一定价阶段(1953—1980) |
3.1.2 双轨制阶段(1981—1997) |
3.1.3 与国际市场联动阶段(1998—2005) |
3.1.4 有控制的间接接轨阶段(2006——至今) |
3.2 我国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发展现状 |
3.2.1 完善调控程序 |
3.2.2 加快市场化步伐 |
3.3 我国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的主要特点 |
3.4 我国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我国成品油产业的SCP分析 |
4.1 市场结构(S)分析 |
4.1.1 市场集中度分析 |
4.1.2 产品差异化分析 |
4.1.3 进入壁垒分析 |
4.2 市场行为(C)分析 |
4.2.1 价格行为分析 |
4.2.2 非价格行为分析 |
4.2.3 组织调整行为分析 |
4.3 市场绩效(P)分析 |
4.3.1 资源配置效率 |
4.3.2 规模经济水平 |
4.3.3 资本利润率 |
4.3.4 X--非效率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我国现行成品油价格构成及波动分析 |
5.1 我国现行成品油价格构成分析 |
5.1.1 原油成本分析 |
5.1.2 加工成本分析 |
5.1.3 流通环节成本分析 |
5.1.4 税费分析 |
5.1.5 企业利润分析 |
5.2 我国成品油价格波动的周期性特征分析 |
5.2.1 基于季节调整模型分析 |
5.2.2 HP滤波分解模型分析 |
5.3 我国成品油价格波动的深层次影响因素分析 |
5.3.1 基于石油特性的价格波动 |
5.3.2 基于石油金融属性的价格波动 |
5.3.3 基于地缘政治的价格波动 |
5.3.4 基于商品属性的价格波动 |
5.4 我国成品油价格波动效应分析 |
5.4.1 成品油价格波动对国内总产值的影响 |
5.4.2 成品油价格波动对物价指数的影响 |
5.4.3 成品油价格波动对贸易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国际成品油价格体系与调控政策的经验借鉴 |
6.1 国际石油市场与价格体系 |
6.1.1 OPEC的崛起 |
6.1.2 国际能源机构的成立 |
6.1.3 石油期货市场的形成 |
6.1.4 国际原油价格体系 |
6.2 典型国家成品油价格体系及调控政策 |
6.2.1 美国成品油价格体系及调控政策 |
6.2.2 日本的成品油价格体系及调控政策 |
6.2.3 韩国的成品油价格体系及调控政策 |
6.2.4 其他国家的成品油价格体系及调控政策 |
6.3 典型模式的启示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我国成品油价格市场化调控政策建议 |
7.1 我国成品油价格市场化调控原则 |
7.2 我国成品油价格市场化调控步骤 |
7.2.1 下放权利加强监管 |
7.2.2 打破垄断促进竞争 |
7.2.3 降低壁垒放宽准入 |
7.3 我国成品油价格市场化调控相关政策 |
7.3.1 供应管理政策 |
7.3.2 需求引导政策 |
7.3.3 价格监管政策 |
7.3.4 税收调节政策 |
7.3.5 价格保险政策 |
7.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石油价格波动对中国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图目录 |
表目录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问题和方法 |
1.3 思路和框架 |
1.4 研究结论和创新 |
2 石油价格波动对经济增长影响理论 |
2.1 石油价格决定理论 |
2.1.1 石油价格与供需市场研究 |
2.1.2 石油价格波动影响因素研究 |
2.2 石油价格波动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
2.2.1 经济增长对石油价格波动的影响 |
2.2.2 石油价格波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
2.2.3 石油价格波动与经济增长的相互影响 |
2.3 石油价格波动对中国经济增长影响的理论研究 |
2.4 石油价格传导机制 |
2.5 本章小结 |
3 国际油价波动影响中国经济增长的传导机制 |
3.1 国际石油价格波动的AS-AD模型 |
3.2 石油价格波动的主要影响因素 |
3.3 石油石化产业链的油价波动传导机制 |
3.3.1 石油石化产业链的内涵界定 |
3.3.2 石油石化产业链的油价波动传导机制 |
3.4 本章小结 |
4 国际石油价格波动对中国经济影响的现状描述 |
4.1 世界石油供给现状 |
4.2 世界石油需求现状 |
4.3 国际油价波动对中国经济增长影响的现状 |
5 国际油价波动对中国经济增长影响:对称性分析 |
5.1 油价波动影响中国经济增长的SVAR模型 |
5.1.1 变量、相应数据的选择及建模 |
5.1.2 模型的系数矩阵及识别条件的推导 |
5.2 模型的平稳性检验 |
5.3 格兰杰因果检验 |
5.4 脉冲响应函数与方差分解 |
5.5 本章小结 |
6 国际油价波动对中国经济增长影响:非对称性分析 |
6.1 数据的变换方法及其稳定性检验 |
6.2 非对称性下的格兰杰因果关系 |
6.3 非对称性下的脉冲响应函数及累积脉冲 |
6.4 非对称性下的方差分解 |
6.5 对称性分析和非对称性分析的比较 |
6.6 本章小结 |
7 中国应对国际油价波动的措施 |
7.1 石油战略储备和价格波动平抑 |
7.2 石油期货市场 |
7.3 发展新能源和可替代能源 |
7.4 改变石油消费格局 |
7.5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未来的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5)集装箱班轮公司经营管理决策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2章 集装箱班轮公司经营管理决策概述 |
2.1 班轮公司的概念及特点 |
2.2 集装箱班轮公司组织结构 |
2.3 班轮公司经营管理决策 |
2.3.1 经营管理的内涵 |
2.3.2 经营管理的职能 |
2.3.3 班轮公司决策特点分析 |
2.3.4 班轮公司决策流程 |
2.3.5 集装箱班轮公司决策内容分析 |
2.4 班轮公司经营管理决策系统 |
第3章 基于经济控制论的集装箱运输市场预测分析 |
3.1 经济控制论 |
3.1.1 经济控制论的重要内容 |
3.2 集装箱运输市场 |
3.2.1 集装箱运输市场简介 |
3.2.2 集装箱运输市场的特点 |
3.2.3 集装箱运输市场预测 |
3.2.4 集装箱运输基本市场 |
3.2.5 集装箱运输相关市场 |
3.3 集装箱运输市场模型结构 |
3.3.1 基本市场 |
3.3.2 相关市场 |
3.4 集装箱航运市场模型的仿真预测 |
3.4.1 系统模型的建立 |
3.4.2 预测仿真 |
3.5 集装箱运输市场控制论模型的调控 |
3.5.1 可控性分析 |
3.5.2 最优控制分析 |
3.6 集装箱运输市场发展对策研究 |
第4章 集装箱航线配置优化研究 |
4.1 集装箱班轮航线分析 |
4.1.1 集装箱班轮航线特点 |
4.1.2 开辟集装箱班轮航线的基本条件 |
4.1.3 航线挂靠方案的拟定 |
4.1.4 航线班期方案的拟定 |
4.2 航线优化问题描述 |
4.3 模型的建立 |
4.3.1 决策变量定义 |
4.3.2 其他参数定义 |
4.3.3 目标函数 |
4.3.4 约束条件 |
4.3.5 模型的矩阵形式 |
4.3.6 模型的求解 |
4.4 航线配置优化应用对策 |
第5章 集装箱空箱调运管理 |
5.1 集装箱流转过程 |
5.2 集装箱空箱调运产生的原因 |
5.2.1 空箱调运产生的客观原因 |
5.2.2 空箱调运产生的主观原因 |
5.3 集装箱调运管理 |
5.3.1 集装箱调运管理的必要性 |
5.3.2 集装箱调运管理的内容 |
5.3.3 空箱调运的特点 |
5.4 空箱调运优化分析 |
5.4.1 空箱调运优化问题的实质及目标分析 |
5.4.2 影响空箱调运的主要因素 |
5.5 空箱调运优化模型 |
5.5.1 单港口集装箱合理保有量的确定 |
5.5.2 多港口空箱调运模型 |
5.5.3 仿真算例 |
5.6 降低空箱调运成本的措施及优化对策分析 |
5.6.1 降低空箱调运成本的措施 |
5.6.2 集装箱空箱调运优化对策分析 |
5.7 本章总结 |
第6章 实物期权方法在船舶投资决策中的应用 |
6.1 投资决策方法概述 |
6.1.1 传统的投资决策方法 |
6.1.2 基于实物期权的投资决策方法 |
6.2 实物期权投资决策方法的优越性 |
6.3 实物期权应用于船舶投资决策的可行性分析 |
6.4 实物期权方法在船舶投资决策中应用步骤 |
6.5 布莱克一舒尔斯模型对实物期权定价 |
6.6 实物期权在船舶投资决策中的实例分析 |
6.7 航运企业决策管理应用实物期权方法的对策 |
第7章 燃油价格风险管理与成本控制 |
7.1 燃油价格风险管理对策分析 |
7.1.1 影响燃油价格的主要因素分析 |
7.1.2 燃料油价格风险管理工具和市场的选择 |
7.1.3 明确燃料油价格风险管理的目的与基本原则 |
7.1.4 制订和实施有效的套期保值计划与具体的操作方案 |
7.1.5 有效地监管套期保值交易 |
7.2 燃料油成本管理的主要措施 |
7.2.1 合理选用燃料油规格 |
7.2.2 合理选择加油港口和加油量 |
7.2.3 合理选择船舶航速 |
7.2.4 燃油补给方案决策模型 |
7.3 航运企业燃油成本控制对策 |
第8章 航运企业运作风险评价 |
8.1 航运风险分析 |
8.1.1 航运风险 |
8.1.2 航运风险影响因素 |
8.1.3 航运风险的法律分析 |
8.2 航运风险评估 |
8.2.1 BP神经网络理论简介 |
8.2.2 基于BP神经网络的航运企业运作风险评价 |
8.3 航运风险的防范对策 |
8.3.1 选择恰当的风险处理方法 |
8.3.2 应对航运风险的对策分析 |
第9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经济控制论预测基础数据 |
附录二 部分MATLAB程序 |
附录三 中远集运1994-2006年运作风险评价专家调查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6)国际原油运输市场的中国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4 文章结构 |
第2章 国际原油运输市场分析 |
2.1 国际原油运输市场需求分析 |
2.1.1 世界原油进出口分布特点 |
2.1.2 世界主要原油运输航线 |
2.1.3 国际原油运输市场需求状况 |
2.2 国际原油运输市场运力分析 |
2.3 国际原油运输市场运力与需求平衡分析 |
第3章 国际原油运输市场的中国因素分析 |
3.1 中国经济发展对国际航运市场的影响 |
3.1.1 中国经济发展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
3.1.2 国际航运市场的中国因素 |
3.2 中国国际原油运输市场现状分析 |
3.2.1 中国原油需求现状分析 |
3.2.2 中国原油运输市场运力现状分析 |
3.3 中国因素对国际原油运输市场的影响 |
3.3.1 中国因素对国际原油运输市场需求的影响 |
3.3.2 中国因素对国际原油运输市场运力的影响 |
3.3.3 中国因素对国际原油运输相关市场的影响 |
第4章 国际原油运输市场预测 |
4.1 预测及航运市场预测的相关概念 |
4.2 定量预测方法与模型 |
4.3 国际原油运输市场需求预测模型的建立与检验 |
4.3.1 趋势外推法模型 |
4.3.2 指数平滑模型 |
4.3.3 整合自回归移动平均结合模型 |
4.3.4 模型及预测结果检验 |
第5章 国际原油运输市场中国因素的量化研究 |
5.1 分析方法选择 |
5.1.1 灰色系统理论概述 |
5.1.2 灰色关联分析的原理 |
5.1.3 灰色关联度分析基本模型 |
5.1.4 灰关联熵分析模型 |
5.2 数据资料收集与指标体系建立 |
5.3 模型应用 |
5.4 应用结果分析 |
第6章 中国因素对发展中国油运业的启示 |
6.1 “中国因素”对我国油运业发展的影响 |
6.1.1 石油进口安全体系问题凸现 |
6.1.2 对我国原油港口建设的影响 |
6.1.3 对中国油轮船队规划的影响 |
6.2 对我国原油运输业发展的积极意义 |
6.2.1 研究“中国因素”对我国建立原油进口安全体系的启示 |
6.2.2 研究“中国因素”对我国建立原油港口建设的启示 |
6.2.3 研究“中国因素”对我国油轮船队建设的启示 |
第7章 结束语 |
7.1 文章主要研究工作 |
7.2 可待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中国能源供求预测模型及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的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能源与经济增长 |
1.2.2 能源预测模型 |
1.2.3 能源替代 |
1.3 研究对象、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 研究的内容与创新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能源经济理论与模型 |
2.1 能源经济增长理论与模型 |
2.1.1 能源与经济增长理论 |
2.1.2 能源与环境约束下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 |
2.2 能源预测模型 |
2.2.1 中国能源预测模型 |
2.2.2 系统动力学模型 |
2.2.3 灰色系统预测模型 |
2.2.4 向量自回归模型 |
2.2.5 变权重组合预测模型 |
2.3 能源替代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中国能源发展现状 |
3.1 中国能源供给现状 |
3.1.1 中国能源资源状况 |
3.1.2 中国能源的生产结构与生产规模 |
3.2 中国能源消费现状 |
3.2.1 中国能源消费结构 |
3.2.2 中国产业能源消费 |
3.2.3 中国能源消费的特征 |
3.3 能源供给与需求的平衡分析 |
3.4 中国能源状况基本评价 |
3.4.1 人均能源资源占有量不足,且分布不均 |
3.4.2 人均能源消费水平低 |
3.4.3 能源结构以煤为主 |
3.4.4 能源利用效率低 |
3.4.5 工业部门能源消耗占有很大的比重 |
3.4.6 从能源安全角度考虑,我国能源面临挑战 |
3.4.7 能源品种结构不合理,优质能源供应不足 |
3.4.8 能源工业技术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
3.4.9 能源环境问题突出 |
3.5 世界能源发展趋势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国能源需求预测 |
4.1 系统动力学模型 |
4.1.1 能源需求模型总体框架 |
4.1.2 影响能源需求的经济发展指标目标的设定 |
4.1.3 能源需求系统动力学流图 |
4.1.4 能源需求系统动力学方程 |
4.1.5 能源需求系统动力学预测结果 |
4.2 向量自回归模型 |
4.2.1 数据的选取 |
4.2.2 单位根检验 |
4.2.3 协整检验 |
4.2.4 VAR模型的建立及预测 |
4.3 灰色GM(1,1)模型 |
4.3.1 能源消费的GM(1,1)模型 |
4.3.2 煤炭需求GM(1,1)模型 |
4.3.3 石油需求的GM(1,1)模型 |
4.3.4 天然气需求的GM(1,1)模型 |
4.3.5 天然气需求的指数模型 |
4.4 变权重组合预测模型 |
4.4.1 能源总消费量的变权重组合预测 |
4.4.2 煤炭需求的变权重组合预测模型 |
4.4.3 石油需求的组合预测模型 |
4.4.4 天然气需求的组合预测模型 |
4.5 双重组合预测模型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中国能源供给预测 |
5.1 中国能源生产总量预测 |
5.1.1 能源产量GM(1,1)预测模型 |
5.1.2 能源产量趋势预测 |
5.1.3 能源产量组合预测模型 |
5.2 煤炭产量预测 |
5.2.1 中国煤炭资源及产量状况 |
5.2.2 国内学者关于未来煤炭产量的预测 |
5.2.3 中国煤炭产量预测 |
5.3 石油产量预测 |
5.3.1 石油产量龚伯兹(Gompertz)模型 |
5.3.2 石油产量逻辑斯蒂(logsitic)模型 |
5.3.3 石油产量Verhulst模型 |
5.3.4 石油产量组合预测模型 |
5.4 中国天然气产量预测 |
5.4.1 天然气产量GM(1,1)预测模型 |
5.4.2 天然气产量的趋势预测 |
5.4.3 天然气产量组合预测模型 |
5.5 能源生产量的综合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中国能源替代研究 |
6.1 能源供给与需求的缺口分析 |
6.2 能源与资本的替代 |
6.2.1 变量的选取 |
6.2.2 模型的估计 |
6.2.3 替代弹性与边际替代率的预测 |
6.3 煤炭对石油、天然气的替代 |
6.3.1 替代的必要性 |
6.3.2 替代的定量分析 |
6.3.3 煤替代油(气)的技术分析 |
6.4 常规能源与新能源之间的替代 |
6.4.1 新能源发展的局限性 |
6.4.2 核代煤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影响能源需求和供给因素分析 |
7.1 影响能源需求主要因素分析 |
7.1.1 经济增长对能源需求的影响 |
7.1.2 产业结构对能源需求的影响 |
7.1.3 技术进步对能源需求的影响 |
7.1.4 综合影响 |
7.2 影响能源供给的主要因素 |
7.2.1 能源的赋存 |
7.2.2 技术进步对能源生产的影响 |
7.2.3 生产建设对能源生产及结构的影响 |
7.3 本章小结 |
第8章 中国能源发展对策 |
8.1 中国能源发展战略定位 |
8.2 其他国家能源发展政策启示 |
8.2.1 美国的能源发展政策 |
8.2.2 英国的能源发展政策 |
8.2.3 欧盟六国的能源发展政策 |
8.2.4 东盟主要国家的能源发展政策 |
8.2.5 若干国家能源政策对我国的启示 |
8.3 中国能源发展具体措施 |
8.3.1 节能优先,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
8.3.2 调整能源结构 |
8.3.3 加大科技开发力度,增加资金投入,增强技术创新能力 |
8.3.4 加快能源工业体制改革 |
8.3.5 建立石油储备体系确保能源安全 |
8.3.6 加强政府宏观调控、能源政策与法规制定和落实 |
8.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8)中国石油重庆销售公司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中国石油重庆销售公司概况介绍 |
1.2 问题的提出 |
1.3 论文研究的意义 |
1.4 论文研究的思路、方法和重点 |
2 中国石油重庆销售公司销售现状分析 |
2.1 中国石油重庆销售公司投资项目及储运销售设施状况 |
2.2 中国石油重庆销售公司成品油配送中心分析 |
2.3 中国石油重庆销售公司2001—2005年销售业务发展状况 |
2.4 中国石油重庆销售公司开展的工作和取得的成绩分析 |
2.5 中国石油重庆销售公司面临的问题 |
3 中国石油重庆销售公司营销市场分析 |
3.1 重庆成品油市场特点 |
3.2 中国石油重庆销售公司面临的竞争对手分析 |
3.3 制约重庆成品油市场供给与需求的因素分析 |
3.4 重庆区域消费量、消费结构现状及预测 |
4 影响中国石油重庆销售公司营销策略的因素分析 |
4.1 国际石油行业的发展趋势分析 |
4.2 中国石油重庆销售公司面临的市场环境分析 |
4.3 中国石油重庆销售公司竞争力分析 |
4.4 中国石油重庆销售公司面临的销售风险分析 |
5 中国石油重庆销售公司营销策略研究 |
5.1 中国石油重庆销售公司营销策略制定的原则 |
5.2 制订中国石油重庆销售公司营销策略的依据 |
5.3 中国石油重庆销售公司的发展目标 |
5.4 中国石油重庆销售公司的营销策略 |
6 中国石油重庆销售公司营销对策研究 |
6.1 加强公司管理工作,促进营销策略的顺利实施 |
6.2 积极学习国外销售公司的经验,应对加入WTO的挑战 |
6.3 构建现代营销体系,加强营销体制和机制建设 |
6.4 加快网络建设,保证储运设施优化,实施现代物流配送 |
6.5 完善营销手段和方法,提高公司整体营销水平 |
7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新疆聚甲醛工程投资项目管理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概述 |
1.1 项目概况 |
1.1.1 项目简介 |
1.1.2 项目提出的背景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
1.1.3 建设范围 |
1.2 主要技术指标 |
1.3 简要结论 |
1.4 论文的结构和主要内容及成果 |
第二章 投资项目评价的基本理论 |
2.1 投资项目评价的概念 |
2.2 投资项目评价的特征 |
2.3 投资项目评价的内容 |
2.3.1 项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及市场分析 |
2.3.2 建设条件的评价 |
2.3.3 技术方案的评价 |
2.3.4 机构设置和管理机制的评价 |
2.3.5 社会经济效果的评价 |
2.3.6 项目实施方案的评价 |
2.3.7 评价结论和存在问题及建议 |
2.4 投资项目评价工作的一般管理程序 |
2.5 投资评价报告的编制内容 |
2.6 小结 |
第三章 市场预测 |
3.1 市场预测的目的和内容 |
3.2 产品现状及用途 |
3.2.1 聚甲醛 |
3.2.2 甲醇 |
3.3 市场供需预测 |
3.3.1 聚甲醛 |
3.3.2 甲醇 |
3.4 产品价格 |
3.4.1 聚甲醛 |
3.4.2 甲醇 |
3.5 小结 |
第四章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
4.1 投资估算 |
4.1.1 工程概况 |
4.1.2 项目总投资及投资分析 |
4.1.3 说明 |
4.1.4 项目总投资估算表 |
4.2 资金筹措 |
4.2.1 项目的资金来源 |
4.3 小结 |
第五章 财务分析 |
5.1 长期投资决策的标准 |
5.1.1 非贴现指标与贴现现金流量指标的比较 |
5.1.2 贴现现金流量指标间的比较 |
5.2 计算依据 |
5.2.1 商品量 |
5.2.2 实施进度 |
5.2.3 总投资估算及资金来源 |
5.3 产品成本和收入及利润估算 |
5.3.1 产品成本估算 |
5.3.2 年销售收入估算 |
5.3.3 年销售税金及附加估算 |
5.3.4 利润总额及分配 |
5.4 长期投资决策分析 |
5.4.1 回收期法 |
5.4.2 贴现率调整 |
5.4.3 净现值法 |
5.4.4 内部收益率法 |
5.4.5 现值指数法 |
5.5 财务评价 |
5.5.1 财务盈利能力分析 |
5.5.2 项目风险分析 |
5.5.3 不确定性分析 |
5.6 小结 |
5.7 主要计算报表 |
论文的总结和回顾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SINOPEC济南分公司聚丙烯产品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1.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SINOPEC)及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济南分公司简介 |
1.2 聚丙烯(PP)及济南分公司PP 装置简介 |
1.3 论文研究框架 |
第二章 世界石油化工及聚丙烯市场现状及发展方向 |
2.1 近期世界石油化工工业的特点 |
2.2 世界聚丙烯产业现况 |
2.3 我国石油化工业现状及加入WTO 对中国石油化工业的影响 |
第三章 我国聚丙烯市场现状和前景 |
3.1 我国聚丙烯的生产现状 |
3.2 我国聚丙烯市场供需状况 |
3.3 我国聚丙烯市场消费现状 |
3.4 我国聚丙烯应用领域及市场前景 |
3.5 我国聚丙烯发展方向 |
3.6 我国聚丙烯生产的主要问题 |
第四章 济南分公司内外环境及SWOT 分析 |
4.1 济南分公司宏观环境分析 |
4.2 济南分公司市场营销环境分析 |
4.3 竞争者分析 |
4.4 济南分公司SWOT 分析及营销战略备选方案的确定 |
第五章 PP 产品的市场细分和济南分公司PP 产品定位 |
5.1 我国PP 产品市场细分 |
5.2 济南分公司PP 产品目标市场的选择 |
5.3 济南分公司PP 产品市场定位 |
第六章 济南分公司PP 产品营销策略 |
6.1 产品策略 |
6.2 价格策略 |
6.3 促销策略 |
6.4 分销渠道策略 |
第七章 济南分公司营销策略的实施、控制和整合 |
7.1 市场营销组织及结构 |
7.2 营销计划的实施和控制 |
7.3 济南分公司营销策略的整合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WTO 协议书关税减让中对我国石油石化业的规定 |
附录2:WTO 协议书中对我国石油石化业关于配额许可证取消的规定 |
附录3:全球最大的25 家炼油公司排名 |
致谢 |
四、2001年世界石油市场预测(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及空间布局研究[D]. 彭华. 吉林大学, 2019(02)
- [2]基于预测的DFWT公司处理解释业务市场开发策略研究[D]. 陈晨. 西安石油大学, 2019(02)
- [3]我国成品油价格波动与调控政策研究[D]. 刘欣瑜. 东北石油大学, 2017(02)
- [4]石油价格波动对中国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D]. 林应. 浙江大学, 2012(08)
- [5]集装箱班轮公司经营管理决策方法研究[D]. 王然. 大连海事大学, 2009(09)
- [6]国际原油运输市场的中国因素研究[D]. 龙义娟. 上海海事大学, 2007(07)
- [7]中国能源供求预测模型及发展对策研究[D]. 张丽峰.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06(08)
- [8]中国石油重庆销售公司营销策略研究[D]. 张彦. 西南石油大学, 2006(01)
- [9]新疆聚甲醛工程投资项目管理评价研究[D]. 郝飞. 天津大学, 2006(01)
- [10]SINOPEC济南分公司聚丙烯产品营销策略研究[D]. 陈益轮. 天津大学, 20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