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脏肌钙蛋白Ⅰ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预后预测中的价值(论文文献综述)
吴宇龄[1](2021)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单糖组成及其临床意义研究》文中指出目的:通过检测血清中游离和降解单糖的组成,探索血清单糖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acute coronary disease,ACS)和健康对照者中的分布特征——即疾病“糖指纹”;探索血清单糖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鉴别动脉狭窄严重程度的能力;比较血清游离葡萄糖/甘露糖比值(G/M)在ACS患者与健康对照者之间的差异,探索可用于评估疾病预后的指标。方法:2018年12月-2019年12月间诊断为急性冠脉综合征(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258例和急性心肌梗死163例)入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西海岸院区心血管内科住院的病人,同期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西海岸院区体检中心体检的健康人群204例作对照,收集两组人群的临床资料和血管造影特征。采集两组人群清晨空腹血,离心后取上层血清-80oC保存。采用“PCR仪辅助酸解法”处理血清,进行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比较健康对照组和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Gensini评分<60和Gensini评分≥60、健康对照组和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之间游离单糖(甘露糖(Man-F)、葡萄糖(Glc-F))和降解单糖(甘露糖(Man)、氨基葡萄糖(Glc N)、氨基半乳糖(Gal N)、葡萄糖(Glc)、半乳糖(Gal)和岩藻糖(Fuc))的分布差异。采用logistic逻辑回归构建血清单糖诊断模型(M1-3)鉴别诊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Gensini评分<60和Gensini评分≥60以及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应用的统计分析方法有卡方检验、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logistic逻辑回归以及接受者操作特征曲线(ROC)。结果:1.六种单糖(甘露糖、葡萄糖、氨基葡萄糖、氨基半乳糖、半乳糖和岩藻糖)在健康人和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之间的分布不同,疾病组相较健康人群有各自的“糖指纹”特征。急性心肌梗死病人中,相较健康体检人群,只有葡萄糖和半乳糖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升高。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中,葡萄糖相较健康体检人群升高,其余五种降解单糖均显着降低。2.根据血清单糖构建的诊断模型M1对急性心肌梗死有较好的诊断价值,其检验急性心肌梗死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0.98%和90.20%,曲线下面积为0.9208;诊断模型M2对AMI患者GS<60和GS≥60有较好的诊断价值,其区分GS<60和GS≥60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5.51%和76.92%,曲线下面积为0.8014;诊断模型M3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其区分健康体检和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6.47%和70.75%,曲线下面积为0.8019。3.游离葡萄糖/游离甘露糖(G/M)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呈正相关,预后越好,G/M值越高。结论:1.急性心肌梗死和不稳定型心绞痛有各自独特的血清“糖指纹”特征;2.血清单糖可用于鉴别诊断急性冠脉综合征;3.G/M可用于评估急性心肌梗死预后。
苏世来[2](2020)在《心率变异性在接受PCI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目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心血管急症,其发病的病理基础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不稳定变化,这种不稳定性易引起部分易损的斑块发生破裂或侵蚀,进而在一些条件的诱导下突发破裂而导致凝血系统激活,最终导致冠脉血供中断。目前国际上临床指南指出,应该对ACS患者进行阻塞血管再通,而经皮冠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经过大量的临床验证,对ACS患者进行阻塞血管再通疗效显着,而且再通率较高。但是临床发现,有部分ACS患者即使实施PCI进行阻塞血管再通,患者术后短期内仍会发生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 event,MACE),导致患者预后较差。因此需要寻找一种操作简便而且准确度较高的指标对高危的ACS患者进行预测与诊断,以降低ACS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术后发生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的概率。目前已有大量试验发现许多生物标记物可用于ACS患者PCI后MACE发生的预测,然而这些生物标记物在临床应用中大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还需进一步研究和验证。ACS患者的局部心肌坏死会引起心脏交感神经活性明显增强,最终导致患者出现严重的恶性心律失常。目前临床上常采用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指标来评估心脏自主神经的状况。所以,本研究将PCI术和HRV指标相结合,探讨ACS患者经PCI术后,HRV指标在短期预后预测中的作用与价值,为临床更好预测、诊断以及治疗高风险的ACS患者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7年6月至2019年2月在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住院接受冠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及PCI术的ACS患者95例,PCI术后对患者随访3个月。根据CAG结果计算每个患者冠脉病变严重程度Gensini积分,并根据患者住院期间及定期随访三个月内记录的临床预后情况将患者分为两组,(1)无事件组(62例):术后3个月内未发生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的患者;(2)试验组(33例):术后3个月内发生过MACE的患者。采用动态心电图监测仪对两组患者PCI术后72 h内进行1次24小时动态心电监测。通过比较试验组和无事件组全部正常窦性NN间期标准差(The standard deviation of the NN intervals,SDNN)、全部正常窦性NN间期平均值标准差(The standard deviation of the average NN intervals,SDANN)、相邻N-N间期之差大于50ms数占总数的百分比(The propotion derived by dividing NN50 by the total number of NN intervals,p NN50)、极低频功率(Very low frequency,VLF)、低频功率(Low frequency,LF)、高频功率(High Frequency,HF)等HRV指标中的主要参数。分析所有患者HRV指标与冠脉Gensini积分的相关性,同时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HRV主要指标对ACS患者术后3个月随访期间MACE发生的预测意义。结果:⑴.试验组的SDNN、SDANN及LF明显高于无事件组(P<0.05),而试验组的p NN50和HF则明显低于无事件组(P<0.05),试验组和无事件组的VLF无显着性差异(P>0.05)。⑵.所有入组的ACS患者HRV主要参数SDNN、SDANN、p NN50、HF、VLF及LF均与冠脉Gensini积分没有相关性(P>0.05)。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DANN、LF均为接受PCI治疗的ACS患者随访3个月内MACE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1.ACS患者HRV的主要指标SDNN、SDANN、PNN50、VLF、LF及HF与Gensini积分无相关性;2.ACS患者PCI术后HRV的主要参数SDANN及LF可作为术后短期预后预测的有效指标,能够反映术后短期预后结局。
李拯宇[3](2020)在《益气活血方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血瘀型)PCI术后回顾性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冠心病作为目前最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疾病,它的高发病率和死亡率,使人类的健康被严重威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居民的生活水平、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的变化,冠心病在我国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并已经成为我国居民死亡的一个重要原因。目前治疗方法以药物治疗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冠脉搭桥术为主,这些技术大大降低了患者的死亡率,但同时也有着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下降,症状缓解不明显等问题。中医药治疗冠心病由来已久,如何应用中医药联合现代医学的方法,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缓解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目前医学界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研究目的:通过对益气活血方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且行PCI术,中医辨证为胸痹心痛病(气虚血瘀证)的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探讨益气活血方治疗此类疾病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根据纳入、排除标准,纳入2017年9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在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心内科行PCI术,并且西医诊断为不稳定性心绞痛,中医诊断为胸痹心痛病(气虚血瘀型)的病历98例。根据是否服用益气活血方,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益气活血方治疗,具体方药如下:党参、黄芪、丹参、黄精、赤芍、郁金、陈皮、桃仁、红花,每日一剂,服用1周。通过查阅病历并进行电话随访患者,对两组患者基本临床资料(一般资料,中医症状积分,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心电图疗效,半年再住院率),进行统计比较。统计方法运用SPSS20.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研究结果:1.中医证候积分疗效: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两组有显着差异(P<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显着降低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后各项中医症状积分相比,其中胸痛、心悸、自汗,两组有显着差异(P<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明显;而两组相比,胸闷、气喘、不寐无统计学差异(P>0.05);中医证候疗效比较,对照组与治疗组显效率分别为:51.9%和77.3%,两组有显着差异(P<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中医证候疗效显着。2.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显效率分别为44.4%和59.1%。两组治疗后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进行对比,显示无统计学差异(P>0.05)。3.心电图疗效: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显效率分别为37.0%和43.2%。两组心电图疗效进行对比,显示无统计学差异(P>0.05)。4.半年再住院率:对照组和治疗组的再住院率分别为22%和18%,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益气活血汤可以明显改善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PCI术后,气虚血瘀型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可以显着降低胸痛、心悸和自汗的证候积分。2.治疗组和对照组均能改善患者的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和心电图疗效,但无显着差异。3.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改善患者再住院率方面没有显着差异。
张越旻[4](2020)在《不稳定型心绞痛中医证型与红细胞分布宽度、GRACE评分及预后的相关性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收集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的病历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观察其中医证型分布特点,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中医证型与GRACE评分、红细胞分布宽度(RDW)水平的相关性进行研究,并探讨GRACE评分、RDW在不同证型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对30天内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的预测能力差异。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急诊接诊符合UA诊断的患者376例,记录患者的基本信息、就诊时心率和血压情况、中医证型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T(cTnT)、血肌酐(Cr)、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计数(RBC)、血小板计数(PLT)、RDW、GRACE评分的数值,记录所有患者自就诊起30天内MACE的发生情况,并分别根据GRACE评分危险分层、RDW水平中位数、MACE发生情况进行分组,对中医证型和GRACE评分、RDW与MACE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纳入研究的376例UA患者中,占所有纳入病例的比例由高到低的中医证型依次为:痰阻心脉、心气亏虚、气滞心胸和心血瘀阻、心肾阳虚。2.UA各证型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合并基础疾病或吸烟史、心率、血压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UA各证型组患者的cTnT、RBC、RDW、GRACE评分及MACE发生情况存在差异(P<0.05),其中,心气亏虚证组cTnT高于痰阻心脉证,心气亏虚证组GRACE评分和MACE发生率均高于气滞心胸证、痰阻心脉证,气滞心胸证、痰阻心脉证组RBC均高于心气亏虚证,心肾阳虚证组RDW高于痰阻心脉证组,其余各证型组间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5)。4.UA患者中,GRACE评分高危组(>140分)的MACE发生率分别高于中危组(109-140分)、低危组(<109分),高RDW组(>13%)的MACE发生率高于低RDW组(≤13%),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以MACE发生情况作为因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用向前逐步法,进入方程的自变量有合并糖尿病、吸烟史、cTnT、Cr,未进入方程组的有合并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中医证型、心率、收缩压、舒张压、CK、CK-MB、LDH、WBC、RBC、RDW、PLT、GRACE评分分层。6.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在所有UA患者中,RDW的AUC为0.620,GRACE评分的AUC为0.670,结果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各证型组中,心气亏虚证RDW的AUC为0.640,GRACE评分为0.668;心血瘀阻证中GRACE评分的AUC为0.783,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AUC值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376例UA患者的中医辨证分型中,占比最高的是痰阻心脉证,其次是心气亏虚证。2.UA心气亏虚证患者的GRACE评分和MACE发生率均分别高于气滞心胸证、痰阻心脉证;心肾阳虚证组患者的RDW水平高于痰阻心脉证组。3.GRACE评分>140分的UA患者30天内发生MACE的可能性更高,RDW水平>13%的UA患者30天内发生MACE的可能性更高。4.合并糖尿病、吸烟史、cTnT与Cr是UA患者30天内发生MACE的危险因素。5.GRACE评分、RDW可作为部分证型UA患者30天内MACE发生风险的独立预测指标,其中,GRACE评分对心血瘀阻证患者的预后评估能力较好,对心气亏虚证患者的效果一般,对其余证型患者预后无评估能力;RDW对心气亏虚证患者的预后评估能力一般,对其余证型患者的预后无评估能力。
李润军[5](2020)在《曲美他嗪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调节能量代谢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目的:1)曲美他嗪可以有效改善慢性心力衰竭和稳定的冠状动脉疾病病人的临床结果,但缺少其在急性心肌梗死方面的多重疗效及安全性评价,本研究旨在全面评价曲美他嗪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中的治疗作用及安全性;2)评估曲美他嗪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3)探讨曲美他嗪联合新活素治疗合并糖尿病的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本试验为单盲,共纳入了401名患者,随机分配对照组和试验组,试验组患者在接受基础药物治疗上加用曲美他嗪60 mg负荷量口服后,常规20 mg,1日3次维持口服。在第2和/或第6天,我们评估肌酸激酶及其同工酶(CK和CK-MB),心肌肌钙蛋白I(cTnI),血清肌酐(Cr)、血清尿素氮、血糖、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此外,通过超声心动图,我们评估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心输出量(CO);2)对于这个随机化研究,我们于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纳入了173个行急诊冠脉介入治疗(PCI)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所有患者住院期间均接受阿司匹林和替格瑞洛等基础药物治疗。89个患者为试验组,84个患者为对照组,试验组给予60 mg曲美他嗪负荷剂量后,随后予以20 mg日三次口服治疗,评价指标包括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cTNI、Cr、尿素氮、血糖、ALT、AST、左心房内径(LA)、LVEF、LVEDD、CO;3)选择我院住院治疗的伴糖尿病的急性心肌梗死后出现心力衰竭患者122例,心功能均为KillipIIIII级。在盲评中,病人被随机分配到基础治疗组、新活素组及曲美他嗪联合新活素组,基础治疗组41例,新活素组41例与联合治疗组40例。基础治疗组给予常规药物控制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新活素组在基础治疗上加用新活素药物治疗,给药方案为新活素1.5μg/kg静脉冲击,10 min缓慢静注,以后0.0075μg/(kg.min-1)静脉持续泵入;联合治疗组给予新活素剂量用法同上,同时联合组接受曲美他嗪60 mg口服,然后20 mg,1日3次常规剂量口服。在第2和/或第6天,我们评估CK、CK-MB、cTnI、Cr、血清尿素氮、血糖、ALT、AST,氨基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此外,10-14天通过超声心动图,我们评估LVEF、LA、LVEDD、CO心脏超声指标。结果:1)曲美他嗪治疗后,CK和CK-MB入院第2天(均P=0.022),和cTNI第6天(P=0.003)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的心肌标记物水平明显降低。此外,试验组的ALT和AST(分别为P=0.001,P=0.000)和血糖6天后(P=0.011)较对照组显着降低,10-14天后LVEF(P=0.039)经曲美他嗪治疗后明显提高。而曲美他嗪对Cr、尿素氮、LVEDD和CO的影响并不显着(P>0.05);2)与对照组相比,曲美他嗪第2天显着降低了CK及CK-MB水平([797±582]vs.[1092±1114];[80±60]vs.[105±100];P=0.029,P=0.041),第2及第6天降低了cTNI水平([13.5±12.7]vs.[19.8±19.2];[3.3±3.2]vs.[4.8±4.7];two-tailed P=0.012)。此外,曲美他嗪于第6天显着的降低了ALT、AST的水平([29.0±11.6]vs.[42.4±24.5];[39.8±17.3]vs.[69.2±70.0];two-tailed P=0.000),6天后降低了血糖水平([6.80±2.12]vs.[7.59±2.24];P=0.019),10至14天后增加了LVEF([58.4±8.6]vs.[54.9±8.4];P=0.008),关于Cr、尿素氮([81.0±20.5]vs.[81.181.1±20.5];[6.5±2.6]vs.[7.6±17.7];P=0.988,P=0.569),LA([36.3±4.5]vs.[37.0±4.1],P=0.264)、LVEDD([52.0±4.9]vs.[53.1±4.6],P=0.128)、CO([5.4±0.9]vs.[5.4±0.9],P=0.929),并没有显着差异;3)治疗后,3组患者CK和CK-MB于入院第2天,和cTNI、NT-proBNP第2、6天在联合治疗组、新活素组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降低(P<0.05),而联合治疗组降低更为显着(P<0.05)。此外,6天后联合治疗组及新活素组的ALT和AST降低明显,联合治疗组降低更为显着(P均<0.05),血糖、Cr和尿素氮治疗6天后,联合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明显(P<0.05)。10-14天后联合治疗组及新活素组治疗后LVEF增加,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的LVEF增加更为明显(P<0.05),联合治疗组CO明显增加,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活素组及联合治疗组对LA、LVEDD的影响并不显着(P>0.05)。治疗过程中未见明显的其他不良事件发生。结论:1)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常规药物及介入治疗等积极处理的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可以明显减低心肌梗死患者心肌生物标志物水平,降低了ALT、AST、血糖,并改善了心脏的射血分数,改善患者心功能;2)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并行PCI的患者,曲美他嗪可以显着降低心肌标志物水平,改善肝功能,调节血糖和改善心脏功能;3)曲美他嗪联合新活素减少了伴有糖尿病的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血液中心肌生物标志物水平、改善了心脏射血功能和心输出量,降低了血糖,同时对肝肾功有一定保护作用。
阿吉古丽·外斯丁[6](2020)在《胆红素对STEMI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临床预后的预测价值》文中认为目的:评估胆红素水平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合并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患者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本研究纳入了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因胸痛入院并临床诊断为STEMI患者共537例,根据有无合并MS分为合并MS的高危组(n=335)和不合并MS的低危组(n=202),比较高危和低危组的一般资料及院内死亡情况,对可能影响STEMI预后的指标及胆红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进一步观察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与STEMI合并MS患者院内死亡的相关性。结果:(1)在STEMI合并MS组中血清总胆红素水平较不合并MS组更低(P=0.037);(2)STEMI合并MS组狭窄血管数量大于不合并MS组;(3)单因素分析中总胆红素水平与STEMI患者院内死亡无明显相关性,但进一步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合并MS组中年龄、总胆红素、白细胞水平是高危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rimary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PCI)术后发生全因死亡的危险因素(分别为P<0.001、P=0.048、P<0.001),血清总胆红素是合并MS的STEMI患者院内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OR=1.087;95%CI 1.0011.180;P=0.048),而不合并MS组中总胆红素与全因死亡无明显相关(OR=1.056;95%CI 0.9651.156;P=0.236)。对STEMI合并MS组平随访1065(4181618)天,根据胆红素浓度的中位数分为高胆红素组(n=155)和低胆红素组(n=158),生存曲线分析显示高胆红素组与低胆红素组院外总MACE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63)。结论:血清总胆红素水平是合并MS的STEMI患者PPCI术后院内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但与STEMI合并MS患者长期预后无关,胆红素能够预测STEMI合并MS患者PPCI术后短期预后。
Committee of Exports on Rational Drug Use National Health and Family Planning Commission of The People’Republic of China;Chinese Pharmacists Association;[7](2019)在《心力衰竭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文中研究表明引言心力衰竭(以下简称心衰)是各种心血管事件的最终结果和各种心脏异常的累积效应,最终导致心脏泵功能下降。心血管患者一旦出现心衰的临床表现,提示预后差。心衰越重,死亡风险越高。因此,在面对心衰这种严重的可以致死的疾病时,需要临床医生正确地诊断、准确地评估病情、深刻理
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中国药师协会[8](2018)在《冠心病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文中研究说明循证医学相关方法说明2018年3月1日,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和中国药师协会组成指南修订联合委员会,经3次联合会议讨论后最终确定了指南修订的总体原则及新指南拟回答的核心问题。指南工作组针对这些核心问题制定了具体的文献检索和评价策略,综合评价、筛选出相关文献。修订过程主要
翟慧[9](2017)在《新疆维吾尔族和汉族冠心病差异lncRNAs表达谱的建立及其筛选验证》文中认为目的:通过对新疆维吾尔族和汉族冠心病组与健康对照组进行lncRNA微阵列芯片结果分析,建立维、汉两民族冠心病病人lncRNAs表达谱;从lncRNA芯片结果中筛选具有差异表达的lncRNAs,临床验证其与芯片检测结果的一致性;细胞水平分别建立THP1泡沫细胞模型和HUVEC内皮损伤模型,观察差异lncRNAs的表达变化,通过转染lncRNAs siRNA初步探讨差异lncRNA在冠心病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机制。方法: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采用lncRNA基因芯片技术检测维、汉两民族冠心病组和健康对照组中lncRNA表达,分别对维、汉两民族lncRNA芯片结果进行基因芯片表达谱分析、信号通路分析及其靶基因预测结果分析;扩大样本量后,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从芯片结果中筛选维、汉两民族抗凝外周血中差异lncRNAs的表达。采用两独立样本的t检验,用统计软件SPSS 18.0进行数据的统计处理。采用PMA+ox-LDL诱导THP1为泡沫细胞模型,采用ox-LDL诱导HUVEC为内皮损伤细胞模型,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两种细胞诱导前后lncRNA的表达量变化;利用转染试剂将lncRNA siRNA转染至两种细胞,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两种细胞转染前后lncRNA的表达量变化的水平。结果:通过对lncRNA基因芯片结果分析,建立了维吾尔族和汉族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差异lncRNA表达谱,新疆维吾尔族SAP与健康对照组比较,上调表达的lncRNA共1871个,下调表达的lncRNA共231个;mRNA上调795个,下调554个。差异lncRNAs NR037652.1,ENST00000607654.1,ENST00000589524.1和uc004bhb.3验证结果与芯片检测结果一致。汉族SAP与健康对照组比较,上调表达的lncRNA共158个,下调表达的lncRNA共384个。上调表达mRNA共106个,下调表达mRNA共346个。差异lncRNAs ENST00000418539.1,ENST00000589524.1,NR027469.1和NR046226.1验证结果与芯片检测结果一致。新疆维吾尔族AMI与健康对照组比较,上调表达的lncRNA共3624个,下调表达的lncRNA共1637个。mRNA上调1833个,下调表达2063个。通过qRT-PCR方法验证维吾尔族AMI患者和维吾尔族健康志愿者之间差异的lncRNA ENST00000416860.2,ENST00000421157.1,TCONS00025701表达水平,验证结果与微阵列数据一致。汉族AMI与健康对照组比较,上调表达的lncRNA共2677个,下调表达的lncRNA共458个,上调表达的mRNA共1168个,下调表达的mRNA共1334个。通过qRT-PCR方法验证汉族AMI患者和健康志愿者之间差异的lncRNA ENST00000509938.1,ENST00000581794.1,NR047662.2,uc002ddj.1和uc002mev.3表达水平,验证结果与微阵列数据一致。细胞水平通过建立HUVEC内皮损伤模型和THP1泡沫细胞化模型,通过qRT-PCR方法验证了差异lncRNAs的表达。与THP1相比,泡沫细胞内lncRNA MAIT、MALAT1、uc002ddj.1和ENST00000509938.1表达上调,H19、ANRIL、NR-047662.2和ENST00000581794.1表达下调。与正常HUVEC相比,ox-LDL诱导后lncRNA MAIT、MALAT1、H19、uc002ddj.1和ENST00000581794.1表达下调,ANRIL、NR-047662.2和ENST00000509938.1表达上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诱导分化同时分别加入lncRNA siRNA,转染24h后提取细胞RNA发现,与对照组相比,转染lncRNA MAIT、MALAT1 uc002ddj.1和ENST00000509938.1 siRNA组中lncRNA MAIT、MALAT1、uc002ddj.1和ENST00000509938.1 siRNA的表达量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对lncRNA基因芯片分析,建立维吾尔族和汉族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的差异lncRNA表达谱;人群和细胞两水平验证差异表达的lncRNA与芯片检测结果基本一致,表明这些差异lncRNA可用作诊断冠心病心肌缺血损伤的生物标记物。
张秋兰,谭占山,刘后光[10](2016)在《心肌肌钙蛋白T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中的临床价值》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心肌肌钙蛋白T(cTnT)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及短期预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济宁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43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住院期间心电图、冠状动脉造影和心肌肌钙蛋白T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探讨心肌肌钙蛋白T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心电图ST-T改变患者cTnT为(0.24±0.1)ng/ml,明显高于心电图ST-T未改变者(P<0.05);冠状动脉造影(CAG)提示重度狭窄与完全狭窄患者的cTnT同轻度狭窄、重度狭窄和正常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nT<0.2ng/ml患者的短期预后好于cTnT>0.2ng/ml,两组CAG狭窄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肌肌钙蛋白T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有一定的评估价值,其对短期预后的指导意义重大。
二、心脏肌钙蛋白Ⅰ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预后预测中的价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心脏肌钙蛋白Ⅰ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预后预测中的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单糖组成及其临床意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研究对象和方法 |
1 研究对象(图1) |
1.1 纳入标准 |
1.2 排除标准 |
1.3 最终入选对象 |
2 样品收集 |
2.1 一般资料采集 |
2.2 血清标本采集 |
3 资料分析 |
4 研究方法 |
4.1 PCR仪辅助酸解法分析血清多糖的单糖组成 |
4.2 试剂 |
4.3 设备 |
4.4 试剂的设置 |
4.5 仪器设置 |
4.6 步骤 |
结果 |
1 健康体检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UA)和急性心肌梗死组(AMI)临床基线资料比较 |
2 游离和降解单糖标准曲线的绘制 |
3 健康体检组、UA组和AMI组血清单糖含量比较 |
4 健康体检组和急性心肌梗死组血清单糖诊断效能的研究 |
5 据Gensini(GS)评分进行分组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 |
7 AMI患者的术后随访 |
8 健康体检组和不稳定型心绞痛组患者血清单糖诊断效能的研究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诊断和预后标志物 |
1 来源于受损心肌组织的生物标志物 |
1.1 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 |
1.2 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 |
1.3 肌红蛋白(Myoglobin) |
1.4 心肌肌钙蛋白(Cardiac troponin,c Tn) |
1.5 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eart Type Fatty Acid-binding Protein,H-FABP) |
1.6 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Myosin-binding protein C) |
2 心肌梗死诱导升高的生物标志物 |
2.1 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s ,ILs) |
2.2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1,IGF-1) |
2.3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 |
2.4 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 MMPs) |
3 心肌梗死发生前即存在于血清中的标志物 |
3.1 葡萄糖(Glucose) |
3.2 天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 ,AST) |
3.3 RNAs |
3.4 S100 蛋白(S100 protein) |
3.5 肝素酶(Heparanase, HPA) |
3.6 PIK3C2A |
3.7 和肽素 |
3.8 MG53 |
3.9 尿白蛋白/肌酐(The urine albumin-to-creatinine ratio,u ACR) |
1 血清脱氧核糖核酸酶I (DNase I, EC 3.1.21.1) |
2 胱抑素C(Cystatin C) |
3 血浆Micro RNA |
4 展望 |
综述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缩略词表 |
致谢 |
(2)心率变异性在接受PCI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资料和方法 |
1.一般资料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对象入组标准 |
1.2.1 纳入标准 |
1.2.2 排除标准 |
1.3 分组方案 |
2.研究方法 |
2.1 研究对象数据统计 |
2.1.1 研究对象基本信息记录 |
2.1.2 相关血清生化指标检测 |
2.2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手术 |
2.2.1 手术前准备 |
2.2.2 冠状动脉造影手术 |
2.2.3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手术方法 |
2.2.4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手术后护理 |
2.2.5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手术后检查 |
2.3 心率变异性(HRV)检测及评定标准 |
2.3.1 心率变异性(HRV)检测 |
2.3.2 心率变异性(HRV)分析方法 |
2.4 冠状动脉Gensini病变程度评分 |
2.5 患者预后结局指标 |
2.6 结果判定 |
2.7 统计学方法 |
实验结果 |
1.研究对象基础指标对比 |
2.研究对象主要生化指标统计 |
3.患者HRV主要指标水平比较 |
4.两组Gensini积分比较 |
5.HRV各指标与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分析 |
6.MACE发生率相关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
讨论 |
1.急性冠脉综合征及其治疗方式 |
2.心率变异性检测意义及临床应用 |
3.急性冠脉综合征与心率变异性的相关性 |
结论 |
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综述 急性冠脉综合征短期预后预测分析 |
1.急性冠脉综合征研究现状及其预测 |
1.1 急性冠脉综合征特征及发病机制 |
1.2 急性冠脉综合征预后预测指标 |
1.2.1 生物标志物在急性冠脉综合征预后中的预测 |
1.2.2 急性冠脉综合征预后预测模型 |
2.HRV在 ACS患者短期预后预测中的应用 |
2.1 心率变异性概述 |
2.2 HRV对ACS患者短期预后预测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益气活血方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血瘀型)PCI术后回顾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综述一 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中医研究进展 |
1. 古代中医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认识 |
2. 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病因病机 |
3. 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证候分类 |
4. 中医治法与方药 |
5. 问题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现代医学研究 |
1. 流行病学 |
2. UA的发病机制 |
3. UA的危险分层 |
4. 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诊断 |
5. 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现代治疗 |
6. 展望 |
参考文献 |
前言 |
临床资料与方法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方法 |
3. 两组病例具体治疗方案 |
4. 临床疗效观察指标 |
4.1 记录基本资料:年龄、性别、合并疾病等。 |
4.2 疗效指标 |
5. 临床疗效评价标准 |
5.1 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判定标准 |
5.2 心电图疗效评定标准 |
5.3 中医证候疗效判定标准 |
5.4 半年再住院率 |
6. 统计分析 |
结果 |
1 一般资料 |
1.1 两组年龄分布比较 |
1.2 两组性别分布比较 |
1.3 UA分级情况 |
1.4 两组患者基础疾病分布比较 |
1.5 家族史 |
1.6 吸烟史 |
1.7 冠脉病变支数 |
1.8 支架数 |
1.9 支架类型 |
2. 疗效性指标结果 |
2.1 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 |
2.2 心电图改变 |
2.3 中医证候比较 |
2.4 半年再住院率 |
讨论 |
1. 现代医学对PCI术后的认识 |
2. 气虚血瘀是PCI术后基本病机之一 |
3. 益气活血方的研究 |
4. 总结 |
5.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
附录2 |
个人简历 |
(4)不稳定型心绞痛中医证型与红细胞分布宽度、GRACE评分及预后的相关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1.1 祖国医学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认知与研究进展 |
1.1.1 病因病机 |
1.1.2 辨证分型研究进展 |
1.1.3 中医证型与血常规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
1.1.4 中医证型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
1.2 现代医学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认知与研究进展 |
1.2.1 临床表现 |
1.2.2 流行病学 |
1.2.3 发病机制 |
1.2.4 危险因素 |
1.2.5 危险分层及预后评估 |
第二章 研究方法 |
2.1 一般资料 |
2.1.1 研究对象及病例来源 |
2.1.2 诊断标准 |
2.2 研究内容及方法 |
2.2.1 观察项目 |
2.2.2 研究方法 |
2.3 统计学处理方法 |
第三章 研究结果 |
3.1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医证型分布情况 |
3.2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各证型组的临床资料 |
3.2.1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各证型组性别分布情况 |
3.2.2 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各证型组年龄分布情况 |
3.2.3 UA患者各证型组与合并基础疾病及吸烟史情况 |
3.2.4 不稳定型心绞痛各证型组理化指标及GRACE积分、RDW、30d内发生MACE情况 |
3.3 不稳定型心绞痛各证型RDW、GRACE评分及30d内发生MACE情况的相关性 |
3.4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发生MACE的危险因素分析 |
3.5 不稳定型心绞痛各证型RDW、GRACE评分对30d内发生MACE预测水平的情况 |
第四章 讨论 |
4.1 选题依据 |
4.2 结果分析 |
4.2.1 不稳定性心绞痛中医证型分布特征分析 |
4.2.2 不稳定性心绞痛各证型基础资料分析 |
4.2.3 不稳定性心绞痛各证型合并疾病及吸烟史情况分析 |
4.2.4 不稳定性心绞痛各证型与心率、血压、部分检验指标的相关性 |
4.2.5 不稳定性心绞痛各证型组与GRACE评分、30d内MACE发生情况分析 |
4.2.6 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30d内发生MACE的危险因素分析 |
4.2.7 不稳定性心绞痛RDW、GRACE评分对30d内发生MACE预测水平分析 |
4.3 本研究的临床意义 |
4.4 不足与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5)曲美他嗪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调节能量代谢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曲美他嗪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疗效评价 |
1 研究资料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二部分 曲美他嗪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
1 研究资料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三部分 曲美他嗪联合新活素治疗伴糖尿病的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疗效观察 |
1 研究资料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图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个人简历 |
导师评阅表 |
(6)胆红素对STEMI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临床预后的预测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1.1 研究设计 |
1.2 研究对象 |
2 内容与方法 |
2.1 实验室检测 |
2.2 基线资料 |
2.3 影像学检查 |
3 随访 |
4 数据录入及质量控制 |
5 统计学处理 |
6 技术路线图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导师评阅表 |
(7)心力衰竭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心力衰竭的概述 |
1.1定义 |
1.2分类 |
1.3分期和分级 |
1.4流行病学 |
1.5病因及病理生理机制 |
1.5.1病因 |
1.5.1.1原发性心肌损害 |
1.5.1.2异常的心脏负荷 |
1.5.2诱因 |
1.5.3病理生理机制 |
2心力衰竭的诊断与评估 |
2.1症状与体征 |
2.2实验室检查和辅助检查 |
2.2.1常规检查 |
2.2.1.1心电图 (Ⅰ类, C级) |
2.2.1.2胸部X线片 (Ⅰ类, C级) |
2.2.1.3生物学标志物 |
2.2.1.4实验室检查 |
2.2.1.5经胸超声心动图 (Ⅰ类, C级) |
2.2.2心衰的特殊检查用于需要进一步明确病因的患者。 |
2.2.2.1心脏磁共振 (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 CMR) |
2.2.2.2经食管超声心动图 (transesphageal echoc ardiography, TEE) |
2.2.2.3心脏计算机断层扫描 (computed tomo gr aphy, CT) |
2.2.2.4冠状动脉造影 |
2.2.2.5核素心室造影及核素心肌灌注和 (或) 代谢显像 |
2.2.2.6 6 min步行试验 |
2.2.2.7心肺运动试验 |
2.2.2.8基因检测 |
2.2.2.9心肌活检 |
2.2.2.10生活质量 (quality of life, QOL) 评估 |
2.2.2.11有创性血流动力学检查 |
2.3诊断流程 |
2.4预后评估 |
3心力衰竭的预防 |
3.1对心衰危险因素的控制与治疗 |
3.1.1高血压治疗 |
3.1.2血脂异常 |
3.1.3糖代谢异 |
3.1.4其他危险因素 |
3.1.5利钠肽水平升高 |
3.2对无症状性左心室收缩功能障碍的干预 |
4慢性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 |
4.1一般治疗 |
4.1.1治疗病因和诱因 |
4.1.2限钠 |
4.1.3限水 |
4.1.4营养和饮食 |
4.1.5休息和适度运动 |
4.1.6监测体重 |
4.1.7心理和精神治疗 |
4.2利尿剂 |
4.2.1适应证 |
4.2.2利尿剂的分类 |
4.2.3使用方法 |
4.2.4禁忌证 |
4.2.5不良反应及处理 |
4.3 RAAS抑制剂 |
4.3.1 ACEI |
4.3.2 ARB |
4.3.3 ARNI |
4.4β受体阻滞剂 |
4.4.1适应证 |
4.4.2禁忌证 |
4.4.3应用方法 |
4.4.4不良反应 |
4.5醛固酮受体拮抗剂 |
4.5.1适应证 |
4.5.2禁忌证 |
4.5.3应用方法 |
4.5.4不良反应 |
4.6伊伐布雷定 |
4.6.1适应证 |
4.6.2禁忌证 |
4.6.3应用方法 |
4.6.4不良反应 |
4.7洋地黄类药物 |
4.7.1适应证 |
4.7.2禁忌证 |
4.7.3应用方法 |
4.7.4不良反应 |
4.8中药 |
4.8.1辨证分型 |
4.8.2分期治疗 |
4.8.3中西药相互作用 |
4.9改善能量代谢药物 |
4.9.1曲美他嗪 |
4.9.2辅酶Q10 |
4.9.3辅酶Ⅰ (NAD+) |
4.9.4左卡尼汀 |
4.9.5注射用磷酸肌酸钠 |
4.9.6雷诺嗪 |
4.10血管扩张剂 |
4.11抗血栓药物 |
4.12心衰患者应避免使用或慎用的药物 |
4.12.1α肾上腺素能受体拮抗剂 |
4.12.2抗心律失常药物 |
4.12.3 CCB |
4.12.4非甾体抗炎药或COX-2抑制剂 |
4.12.5糖皮质激素 |
4.12.6西洛他唑 |
4.12.7口服降糖药 |
4.13慢性HFrEF的治疗流程 |
5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和射血分数中间值的心力衰竭的治疗 |
5.1利尿剂 |
5.2基础疾病及合并症的治疗 |
5.3醛固酮受体拮抗剂 |
5.4射血分数中间值的心衰 |
6急性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 |
6.1急性心衰的诊断 |
6.1.1病史、症状及体征 |
6.1.2急性肺水肿 |
6.1.3心源性休克 |
6.2急性心衰的评估 |
6.2.1院前急救阶段 |
6.2.2急诊室阶段 |
6.3辅助检查 |
6.3.1常规检查 |
6.3.2超声心动图和肺部超声 |
6.3.3动脉血气分析 |
6.4监测 |
6.4.1无创监测 |
6.4.2血流动力学监测 |
6.5急性心衰的分型和分级 |
6.6治疗原则 |
6.6.1一般处理 |
6.6.2根据急性心衰临床分型确定治疗方案, 同时治疗心衰病因。 |
6.6.3容量管理 |
6.7药物的选择和合理使用 |
6.7.1利尿剂 (Ⅰ类, B级) |
6.7.2血管扩张剂 (Ⅱa类, B级) |
6.7.3正性肌力药物 (Ⅱb类, C级) |
6.7.4血管收缩药物 |
6.7.5洋地黄类 (Ⅱa类, C级) |
6.7.6抗凝治疗 (Ⅰ类, B级) |
6.7.7改善预后的药物 (Ⅰ类, C级) |
6.8心源性休克的处理 |
6.9急性心衰稳定后的后续处理 |
7终末期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 |
7.1利尿剂 |
7.2神经内分泌阻滞剂 |
7.3静脉正性肌力药物 |
7.4静脉血管扩张剂 |
7.5中药治疗 |
8右心衰竭的药物治疗 |
8.1右心衰竭的诊断和评估 |
8.1.1诊断标准 |
8.1.2鉴别诊断 |
8.1.3病情评估 |
8.2治疗原则 |
8.3药物选择和合理应用 |
9心力衰竭病因及合并疾病的药物治疗 |
9.1心衰合并心律失常 |
9.1.1房颤 |
9.1.2室性心律失常 |
9.1.3缓慢性心律失常 |
9.2心脏瓣膜病 |
9.2.1二尖瓣病变 |
9.2.2主动脉瓣病变 |
9.3冠心病 |
9.3.1慢性心衰合并冠心病 |
9.3.2急性心衰合并冠心病 |
9.4高血压 |
9.5心肌炎 |
9.6特殊类型的心肌病 |
9.7先天性心脏病 |
9.8高原性心脏病 |
9.8.1高原肺水肿 |
9.8.2慢性高原性心脏病 |
9.9糖尿病 |
9.10血脂异常 |
9.10.1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合并心衰 |
9.10.2其他原因心衰合并血脂代谢异常 |
9.11痛风和高尿酸血症 |
9.12肥胖 |
9.12.1肥胖在心衰患者中的患病率和对预后的影响 |
9.12.2肥胖引起心衰的机制 |
9.12.3肥胖合并心衰的处理原则 |
9.13电解质紊乱 |
9.13.1低钾与高钾血症 |
9.13.2低钠血症 |
9.14缺铁和贫血 |
9.15泌尿系统疾病 |
9.15.1心衰合并肾功能不全 |
9.15.2心衰合并前列腺梗阻 |
9.15.3心衰合并勃起功能障碍 |
9.16肺部疾病 |
9.17睡眠障碍和睡眠呼吸暂停 |
9.18神经系统疾病和心理疾病 |
9.19肿瘤治疗相关性心衰 |
9.19.1抗肿瘤治疗前的基线心血管疾病风险评估与预测 |
9.19.2抗肿瘤治疗相关心衰的筛查与诊断 |
9.19.3抗肿瘤治疗相关心衰的监测与随访 |
9.19.4抗肿瘤相关心衰的药物治疗 |
9.20恶病质 |
10心力衰竭患者管理 |
10.1心衰管理团队 |
10.2优化心衰管理流程 |
10.3随访频率和内容 |
10.4患者教育 |
10.4.1症状和体征的监控 |
10.4.2饮食、营养和体重管理 |
10.4.3运动 |
10.5老年心衰患者的管理 |
10.5.1老年心衰诊治特殊性 |
10.5.2一般治疗 |
10.5.3药物治疗 |
10.6妊娠心衰管理 |
10.7终末期心衰患者的管理 |
10.7.1识别心衰终末期患者 |
10.7.2与患者沟通 |
10.7.3治疗方法 |
附录A心力衰竭常用药物一览表 |
附录B药物相互作用一览表 |
(8)冠心病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论文提纲范文)
循证医学相关方法说明 |
1 冠心病概述 |
1.1 冠心病的定义 |
1.2 冠心病的解剖及病理生理学机制 |
1.3 冠心病的临床分型 |
1.3.1慢性心肌缺血综合征 |
1.3.1.1隐匿型冠心病 |
1.3.1.2稳定型心绞痛 |
1.3.1.3缺血性心肌病 |
1.3.2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
1.3.2. 1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
1.3.2. 2 不稳定型心绞痛 |
1.3.2. 3 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
1.4 冠心病的流行病学 |
1.4.1 国际冠心病流行情况 |
1.4.2 我国冠心病流行情况 |
1.5 冠心病危险因素及预防 |
2 冠心病用药分类 |
2.1 改善缺血、减轻症状的药物 |
2.1.1 β受体阻滞剂 |
2.1.2 硝酸酯类药物 |
2.1.3 钙通道阻滞剂 |
2.1.4 其他治疗药物 |
2.1.5 减轻症状、改善缺血的药物治疗建议 |
2.2 预防心肌梗死, 改善预后的药物 |
2.2.1 阿司匹林 |
2.2.2 氯吡格雷 |
2.2.3 替格瑞洛 |
2.2.4抗凝药物 |
2.2.5 β受体阻滞剂 |
2.2.6 他汀类药物 |
2.2.7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
2.2.8 改善预后的药物治疗建议 |
2.3 用于冠心病的相关中成药 |
3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
3.1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概念 |
3.2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
3.2.1 诊断 |
3.2.2 鉴别诊断 |
3.3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危险分层 |
3.3.1 低危患者 |
3.3.2 中危患者 |
3.3.3 高危患者 |
3.4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治疗策略 |
3.4.1 治疗原则和目标 |
3.4.2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治疗 |
3.4.2. 1 住院后初始处理 |
3.4.2. 2 溶栓治疗 |
3.4.2. 3 抗栓治疗 |
3.5 调脂治疗 |
3.6 其他治疗 (表3-5) |
3.7不稳定型心绞痛及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治疗 |
3.7.1 一般治疗 |
3.7.2 抗缺血治疗 (表3-7) |
3.7.3 抗血小板治疗 (图3-8) |
3.7.4 抗凝治疗 (表3-11, 表3-12, 表3-13) |
4 稳定型冠状动脉疾病 |
4.1 概述 |
4.2 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
4.3 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的病情评估 |
4.3.1 临床评估 |
4.3.2 负荷试验 |
4.3.3 左心室功能 |
4.3.4 单电子发射CT成像 |
4.3.5 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 |
4.3.6 冠状动脉造影 |
4.4 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原则 |
4.4.1 建议健康的生活方式 |
4.4.2 循证药物治疗 |
4.4.3 血运重建 |
4.5 药物的选择和合理使用 |
4.5.1缓解心绞痛/心肌缺血治疗的药物 |
4.5.2 预防危险事件治疗的药物 |
5 微血管性心绞痛 |
5.1 微血管性心绞痛的定义 |
5.2 微血管性心绞痛的病因与机制 |
5.2.1内皮功能不全及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 |
5.2.2 炎性因子 |
5.2.3 心脏自主神经系统失调 |
5.2.4 雌激素水平紊乱 |
5.2.5冠状动脉慢血流综合征 |
5.2.6 神经内分泌及代谢因素 |
5.3微血管性心绞痛的临床表现 |
5.4 微血管性心绞痛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
5.5 微血管性心绞痛的药物治疗 |
5.5.1 β受体阻滞剂 |
5.5.2 硝酸酯类药物 |
5.5.3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
5.5.4他汀类药物 |
5.5.5 尼可地尔 |
5.5.6 钙通道阻滞剂 |
5.5.7 其他药物 |
5.5.8 中成药 |
5.6微血管性心绞痛的非药物治疗手段 |
6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
6.1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定义 |
6.1.1完全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
6.1.2 心肌梗死后的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
6.1.3心绞痛伴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
6.2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可能机制 |
6.2.1 血浆内啡肽升高 |
6.2.2 致痛物质未达到痛阈 |
6.2.3 疼痛信号神经的改变对心绞痛的影响 |
6.3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诊断 |
6.3.1 动态心电图 |
6.3.2心电图运动试验 |
6.3.3 负荷超声心动图 |
6.3.4 核素心肌灌注显像 |
6.4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预防及治疗 |
6.4.1 预防 |
6.4.2 治疗 |
7 冠心病特殊合并症 |
7.1 冠心病合并高血压 |
7.1.1 概述 |
7.1.2 降压治疗原则 |
7.1.3 降压治疗的启动 |
7.1.4 血压目标管理 |
7.1.5 药物推荐 |
7.1.6 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
7.2 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 |
7.2.1 概述 |
7.2.2 冠心病合并急性心力衰竭 |
7.2.2. 1 发病机制 |
7.2.2. 2 诊断及评估 |
7.2.2. 3 药物治疗 |
7.2.3 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 |
7.2.3. 1 发病机制 |
7.2.3. 2 诊断及评估 |
7.2.3. 3 药物治疗 |
7.3 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 |
7.3.1 风险评估是平衡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血栓和出血风险的前提 |
7.3.2 规范抗栓是平衡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血栓和出血风险的关键 |
7.3.2. 1《2014年欧洲非瓣膜性心房颤动合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和 (或) 接受经皮冠脉/瓣膜介入治疗联合共识》相关推荐 (表7-14) 。 |
7.3.2. 2《2016年ESC心房颤动管理指南》相关推荐 (表7-15, 图7-2, 图7-3) |
7.3.2. 3《老年人非瓣膜性心房颤动诊治中国专家建议 (2016) 》相关推荐 |
7.3.2. 4 华法林及新型口服抗凝药的应用 |
7.3.2. 5 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联合口服抗凝药物出血管理 |
7.4 冠心病合并瓣膜性心脏病 |
7.4.1 概述 |
7.4.2 一般药物治疗 |
7.4.2. 1 主动脉瓣反流 |
7.4.2. 2 主动脉瓣狭窄 |
7.4.2. 3 二尖瓣反流 |
7.4.2. 4 二尖瓣狭窄 |
7.4.2. 5 三尖瓣反流 |
7.4.2. 6 三尖瓣狭窄 |
7.4.3 抗凝治疗 |
7.4.3. 1 瓣膜病合并心房颤动 |
7.4.3. 2 瓣膜置换术后 |
7.5 冠心病与脑卒中 |
7.5.1 概述 |
7.5.2 冠心病合并脑卒中的抗栓治疗原则 |
7.5.2. 1 冠心病合并出血性脑卒中 |
7.5.2. 1. 1 抗栓药物致颅内出血的机制:颅内出血 |
7.5.2. 1. 2 抗栓治疗的出血风险评估:对于ACS患 |
7.5.2. 1. 4 冠心病患者缺血相关评估及意义:当颅 |
7.5.2. 2 冠心病合并缺血性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
7.5.3 具体治疗方案 |
7.5.3. 1 抗血小板治疗抗血小板治疗是冠心病和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基石。 |
7.5.3. 3 他汀类药物调脂治疗 |
7.5.3. 4 其他 |
7.6 冠心病合并肺栓塞 |
7.6.1 概述 |
7.6.2 稳定性冠心病合并急性肺栓塞 |
7.6.2. 1 抗凝治疗 |
7.6.2. 2 溶栓治疗 |
7.6.2. 3 临床常用溶栓药物及用法 |
7.6.3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急性肺栓塞 |
7.7 冠心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
7.7.1 概述 |
7.7.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影响冠心病的发病机制 |
7.7.3 冠心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药物治疗 |
7.7.3. 1 β2受体激动剂 |
7.7.3. 2 β受体阻滞剂 |
7.8 冠心病合并消化道出血 |
7.8.1 概述 |
7.8.2 抗血小板药物与质子泵抑制剂联用 |
7.8.2. 1 抗血小板药物损伤消化道机制 |
7.8.2. 2 质子泵抑制剂 |
7.8.3 消化道出血风险评估与预防策略 |
7.8.4 消化道出血的处理 |
7.8.4. 1 停用抗血小板药物 |
7.8.4. 3 内镜止血治疗 |
7.8.5 止血后治疗药物选择 |
7.9 冠心病合并肝功能障碍 |
7.9.1 概述 |
7.9.2 常用的肝功能评价指标 |
7.9.3 肝功能障碍患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改变 |
7.9.4 肝功能障碍患者的用药原则 |
7.9.6 他汀类药物在合并肝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 |
7.9.7 他汀类药物所致肝功能异常的预防 |
7.9.8 他汀类药物所致肝损害的治疗 |
7.1 0 冠心病合并慢性肾脏疾病 |
7.1 0. 1 概述 |
7.1 0. 2 慢性肾脏病的定义和分期 |
7.1 0.2.1 定义 |
7.1 0.2.2 分期 |
7.1 0. 3 合并冠心病患者的合理药物治疗 |
7.1 0.3.1 抗栓药物治疗 |
7.1 0.3.1. 1 溶栓治疗:尽管直接PCI是STEMI患 |
7.1 0.3.1. 2 抗凝治疗 |
7.1 0.3.1. 3 抗血小板治疗 |
7.1 0.3.2 他汀类药物 |
7.1 0.3.3 抗缺血治疗 |
7.1 1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 |
7.1 1. 1 概述 |
7.1 1. 4 诊断 |
7.1 1. 5 治疗 |
7.1 1.5.1 一般治疗 |
7.1 1.5.2 抗缺血治疗 |
7.1 1.5.3 调脂治疗 |
7.1 1.5.4 β受体阻滞剂 |
7.1 1.5.5 硝酸酯类药物 |
7.1 1.5.6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
7.1 2 冠心病合并甲状腺疾病 |
7.1 2. 1 概述 |
7.1 2. 2 冠心病合并临床和亚临床甲状腺功能亢进7.1 2.2.1 |
7.1 2.2.2 诊断 |
7.1 2.2.3 治疗 |
7.1 2. 3 冠心病合并临床和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7.1 2.3.1 |
7.1 2.3.2 诊断 |
7.1 2.3.3 治疗 |
7.1 2.3.4 特殊情况管理推荐 |
7.1 3 冠心病合并风湿免疫疾病 |
7.1 3. 1 概述 |
7.1 4 冠心病合并外科手术 |
7.1 4. 1 概述 |
7.1 4. 2 药物选择 |
7.1 4.2.1 β受体阻滞剂 |
7.1 4.2.2 他汀类药物 |
7.1 4.2.3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
7.1 4.2.4 硝酸酯类药物 |
7.1 4.2.5 抗血小板药物 |
7.1 4.2.6 抗凝药物 |
7.1 4.2.7 钙通道阻滞剂 |
7.1 4.2.8 α2受体激动剂 |
7.1 4. 3 注意事项 |
7.1 4.3.1 β受体阻滞剂 |
7.1 4.3.2 他汀类药物 |
7.1 4.3.3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
7.1 4.3.4 硝酸酯类药物 |
7.1 4.3.5 抗血小板、抗凝药物 |
7.1 5 冠心病合并外周动脉粥样硬化疾病 |
7.1 5. 1 概述 |
7.1 5. 1 诊断与鉴别诊断 |
7.1 5.1.1 冠心病诊断方法见本书相关章节。 |
7.1 5.1.2 外周动脉疾病诊断方法 (图7-11) |
7.1 5. 3 冠心病合并外周动脉疾病患者治疗 |
7.1 5.3.1 降低心血管风险的治疗 (表7-40) |
7.1 5.3.2 缓解症状的治疗 (表7-41) |
8 冠心病特殊类型 |
8.1 川崎病所致冠状动脉病变 |
8.1.1 概述 |
8.1.2 临床诊断 |
8.1.2. 1 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损害的诊断 |
8.1.2. 2 美国心脏协会制定的冠状动脉瘤分类 |
8.1.3. 1 阿司匹林 |
8.1.3. 2 大剂量静脉注射用丙种球蛋白 |
8.1.3. 3 冠状动脉瘤的治疗主要采用抗凝及溶栓治疗。 |
8.1.3. 4 冠状动脉狭窄的治疗 |
8.1.3. 5 其他药物 |
8.1.4 预后及随访 |
8.2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所致冠心病 |
8.2.1 概述 |
8.2.2 筛查 |
8.2.3 诊断 |
8.2.4 调脂药物治疗 |
8.2.4. 1 调脂治疗原则FH目前尚不能在精准诊 |
8.2.4. 3 调脂药物治疗目标 |
8.2.4. 4 调脂药物种类及选择 (表8-2) |
8.2.4. 5 联合治疗 |
8.3 非粥样硬化性冠心病 |
8.3.1 冠状动脉痉挛 |
8.3.1. 1 概述 |
8.3.1. 2 药物治疗策略 |
8.3.2 冠状动脉肌桥 |
8.3.2. 1 概述 |
8.3.2. 2 药物治疗策略 |
8.3.3 自发性冠状动脉夹层 |
8.3.3. 1 概述 |
8.3.3. 2 药物治疗策略 |
9 冠心病相关中成药治疗 |
9.1 中医分型及用药 |
9.1.1 心血瘀阻 |
9.1.2 痰浊内阻 |
9.1.3 气滞血瘀 |
9.1.4 气虚血瘀 |
9.1.5 寒凝血瘀 |
9.1.6 瘀热互结 |
9.1.7 气阴两虚 |
9.1.8 心肾阳虚 |
9.1.9 心肾阴虚 |
9.2 中药的现代医学作用机制 |
9.2.1 抗血小板作用 |
9.2.3 改善冠状动脉血管内皮功能、改善微循环的作用 |
9.2.4 抗氧化及炎性反应作用 |
9.2.5 改善冠心病患者精神焦虑及抑郁状态的作用 |
9.2.6 改善缺血性心律失常作用 |
1 0 冠心病常用药物用药小结 |
1 0.2 冠心病二级预防常用药物 |
1 0.3 冠心病介入围术期抗凝及溶栓治疗常用药物 |
1 0.4 冠心病合并其他疾病的用药 |
(9)新疆维吾尔族和汉族冠心病差异lncRNAs表达谱的建立及其筛选验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新疆维吾尔族和汉族稳定型心绞痛lncRNAs差异表达谱的建立及筛选验证 |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3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二部分 新疆维吾尔族和汉族急性心肌梗死差异lnc RNAs表达谱的建立及筛选验证 |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3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三部分 HUVECs细胞和THP1 细胞验证差异lnc RNAs表达 |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3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长链非编码RNA与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个人简历 |
导师评阅表 |
(10)心肌肌钙蛋白T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中的临床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四、心脏肌钙蛋白Ⅰ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预后预测中的价值(论文参考文献)
- [1]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单糖组成及其临床意义研究[D]. 吴宇龄. 青岛大学, 2021(02)
- [2]心率变异性在接受PCI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D]. 苏世来. 广州医科大学, 2020(01)
- [3]益气活血方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血瘀型)PCI术后回顾性分析[D]. 李拯宇.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4]不稳定型心绞痛中医证型与红细胞分布宽度、GRACE评分及预后的相关性分析[D]. 张越旻.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6)
- [5]曲美他嗪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调节能量代谢的临床研究[D]. 李润军. 新疆医科大学, 2020(07)
- [6]胆红素对STEMI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临床预后的预测价值[D]. 阿吉古丽·外斯丁. 新疆医科大学, 2020(07)
- [7]心力衰竭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J]. Committee of Exports on Rational Drug Use National Health and Family Planning Commission of The People’Republic of China;Chinese Pharmacists Association;.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9(07)
- [8]冠心病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J]. 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中国药师协会.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8(06)
- [9]新疆维吾尔族和汉族冠心病差异lncRNAs表达谱的建立及其筛选验证[D]. 翟慧. 新疆医科大学, 2017(05)
- [10]心肌肌钙蛋白T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中的临床价值[J]. 张秋兰,谭占山,刘后光. 临床医学, 2016(02)
标签:心绞痛论文; 不稳定型心绞痛论文; 急性冠脉综合征论文; 心肌肌钙蛋白论文; 冠心病的治疗方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