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预报中的雷电破坏及防护对策

水文预报中的雷电破坏及防护对策

一、水文测报中雷电的破坏及防护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王佳玉[1](2021)在《新中国成立以来黎族地区的自然灾害及其防御措施初探(1950-1987)》文中提出

李骄杨[2](2019)在《H市气象局人才流失困境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国内外专家学者对企业人才流失问题做过许多研究,但是对国家事业单位,尤其是气象部门的研究还不充分。本文以H市气象局为例,通过访谈等方法了解该局人才流失情况,基于心理契约理论分析深层次原因,并提出减少气象人才流失的多种对策,为各级气象部门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管理制度提供参考和借鉴。本文首先从人才在气象事业发展中的作用和意义入手进行文献调研,结果表明我国气象部门硬件建设已达到发达国家水平,但人才梯队建设等软件制约其整体实力。接着分析H市气象局在编职工的来源和离职特征,结果表明职工来源较单一,主要来自于国内开设气象专业的高等院校;H市局自2012年以来每年均有职工流出,离职率约为17%。然后以H市气象局离职人员为样本,采用访谈法与离职人员交流,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汇总与分析,总结离职职工特征:籍贯对离职影响较大,所有离职员工均非H市籍;离职员工多数选择继续留在气象行业;离职员工的年龄普遍在30岁以下。离职原因多为家庭、待遇及超预期工作强度,采用心理契约理论剖析其离职过程:在理解歧义方面,部分离职员工对职业规划不清晰,对工作压力缺乏充分认识,对工作稳定性的认同感低;在无力兑现方面,H市气象局无力兑现有竞争力的工资、福利,无法给基层配备更多招聘指标。最后通过讨论分析得到气象商业化、组织结构优化、招聘合适人才、激励机制优化、加强气象文化建设方面的对策,以期对H市及其它层级气象部门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建设更高层次人才队伍有所帮助。

范昊澄[3](2017)在《潮州市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防雷设计及应用》文中指出潮州市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以下简称“发布中心”)是由业务楼、自动气象观测场(以下简称“观测场”)、测报房等建筑物组成。预警信息的高效、及时发布可以很大程度上降低因气象灾害所带来的经济损失和人身伤亡,可以大大提升潮州市气象局的气象公共服务能力。发布中心将建设在潮州市区郊外红山森林公园一座山坡上,该山坡的位置海拔相对较高而且主要是平地较为空旷,而且周边树木繁茂所以易受到雷击。而且观测场上的各种观测仪器包括观测数据传输、数据采集仪器等都由大量的电子元器件组成所以受到雷击容易损坏。为了做好整个发布中心包括观测场的雷电防护措施,保证气象探测数据的正常采集以及保护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做发布中心的雷电防护工作十分重要。本文通过在广东雷电监测网提取发布中心建设区域雷电数据。对该区域的气候资料、项目所在地雷电环境:包括雷暴日参数、地闪密度空间分布、项目所在区域5km、10km半径范围地闪密度等级、区域内雷电流强度、区域内地闪季节变化规律、地闪时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和对比。采用四极法对该区域的土壤电阻率进行了测量,同时对发布中心建设用地的地形地貌等状况进行了实地勘察和记录。通过对发布中心进行雷电危险识别、雷击风险量化计算以及关键防护参数分析。通过以上工作确定了发布中心防雷类别以及信息系统防护等级,再对发布中心的业务楼、观测场和测报房的直击雷防护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设计建议,特别是对观测场的防雷重点问题以及防雷设计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根据该设计,发布中心建设完成后防雷系统的实际运行效果良好,可以满足实际的应用,但是还存在不完善和不足之处,期望通过该项工作能够为发布中心的安全运行奠定基础,为发布中心的防雷设计提供一定的借鉴。

田旗[4](2016)在《班多(茨哈峡)水电站水情自动测报系统的设计》文中提出水情自动测报系统是采用现代化测量手段获取水情信息,并将采集的水情信息进行实时处理、显示、传输与记录的综合性系统。本文根据班多(茨哈峡)水电站现有监测系统自动化程度低,全天候工作能力差,实时监测难度大,易受天气影响,信息化能力不足的缺点.结合水情自动测报系统自身条件和特点,研制开发适用于班多(茨哈峡)水电站的水情自动测报系统。提出了水馆自动测报系统的设计思路,井对班多(茨哈峡)水电站水情自动测报系统的设计思想、系统总体结构、功能、工作原理以及特点做了详细分析。得出了以下结果:(1)根据流域地理、水文气象、人文以及工程所处地区的概况,茨哈峡水电站建造进程,班多水电站建造进程,初步预估水情自动测报系统建成后的功能及规模配置,主要研究遥测站、中心站及整个系统的技术指标、功能、规模等条件:(2)水情自动测报系统流域遥测站站网建设及数据采集范围研究、洪水传播时间的比选及洪水预报模型的选择,建立不同预见期的预报方案。水情自动测报系统的站网由中心站与遥测站组成,测控范围定为玛曲水文站~羊曲坝址区间流域,区间面积为37216km2。对于玛曲站~茨哈峡段洪水预报采用相应流量法预报.对于茨哈峡~羊曲电站洪水预报采用降雨径流法预报。(3)针对所选的洪水预报模型,可供选择利用的卫星通信及公网通信,通过对比通信方式,测试通信线路及组网调试运行,根据切合实际、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原理,优选了北斗卫星+GSM(GPRS)双信道通信组网方案。根据前面布设的遥测站网和推荐的通信方式,得出了系统功能及规摸配置,对系统运行关键技术及可靠性进行了分析.以此说明所选的模型是合理可靠的。本文最后针对水情自动测报系统存在的问题和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完善的地方提出了改进建议。

周龙[5](2015)在《大连地区水库雷击危害及防范措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受特殊地形及海洋性湿空气调节作用影响,大连多雷暴天气。雷暴天气的多发,严重影响大连地区水库的正常运行。本文在分析大连地区水库防雷的必要性和特点的基础上,以碧流河水库为例,通过对其进行雷击灾害风险分析,结合水库结构、地形、环境、土壤情况及防雷现状等特征,提出了针对碧流河水库的雷电防护措施,为大连地区水库防雷工作提供参考。

裴哲义[6](2012)在《大型流域水电站水库群联合优化调度及风险分析》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我国大力发展水电方针的落实,水电事业得到快速发展,我国已成为世界水电第一大国。特别是随着近几年大机组、巨型电站的投运,水电厂安全经济运行和大型流域水电站水库群的优化调度问题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开展大型流域水电站水库群联合优化调度,不仅关系到水库群自身的安全和经济利益,也关系到电网的安全经济运行以及防洪、航运、供水等多方面的利益。符合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也是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重要途径。本文以大型流域水电站水库群的联合优化调度和水调自动化系统建设为研究对象,从优化调度模型构建、求解策略和方法、优化调度目标确定、对电网运行风险分析和水调自动化系统建设等方面深入探讨了水电站水库群联合优化调度问题,并取得了如下主要成果:(1)水库运行调度管理及水调自动化系统建设。对我国水库调度管理的现状以及取得的成就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分析,并对我国水电站水库和电网水调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和管理进行了深入探讨,指出了水库调度管理和水库调度自动化系统建设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构建新型水电站水库调度管理体系,加强大型流域水电站水库群管理、加快现代智能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建设以及完善标准体系等方面提出了设想和建议,将对今后我国水库调度工作的开展和水库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建设管理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2)大型流域水电站水库群联合优化调度模型研究。针对长江上游巨型水电站水库群联合优化调度模型的多目标及多约束特点,分别按整体系统、局部电网和河流梯级三个空间层次,在满足水库综合利用要求的前提下,建立了长期、中期、短期的多维时间尺度联合调度模型,并在传统动态规划及其改进方法、现代智能仿生算法的基础上,研究引入了自调整参数的粒子群优化算法对其进行求解,为地区电网、区域电网以及互联电网条件下的大型流域水电站水库群联合优化调度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3)大规模多约束联合优化调度模型的解算方法研究。针对水电站水库群联合调度这个涉及多水力联系、电力联系和多目标、多约束的高维、动态、非线性的系统优化问题,引入了基于MPI(消息传递标准)与OpenMP(共享存储编程模型)混合控制的双层并行优化方法,成功实现了多进程与多线程的同步并行计算,为大规模多约束的水电站水库群联合优化调度提供了一条快速求解途径。(4)大型流域水电站水库群联合优化调度实例分析。研究了中国水电站的分布及其水文、水库调节特性,针对西南地区长江上游的部分大型水电站水库群和华中地区长江中下游的部分大型水电站水库群,建立了联合优化调度模型,将大型流域水电站水库群优化调度问题分解为各个小规模的问题求解,然后借助水库调度知识经验进行总体协调。分析结果表明,开展大型流域水电群优化调度工作,不仅可以增加水电发电量,而且可以提高整个水电站群的保证出力。(5)大型流域控制型水库蓄放水风险分析。以三峡水库2008年实验性蓄水为例,对2008年度试验性蓄放水过程进行了细致分析,并从蓄水时间、蓄水目标、蓄水过程和消落过程等方面研究了整个蓄放水过程对电网运行的风险。提出了三峡水库蓄放水时间和应遵循的原则,将对今后三峡梯级电站运行以及流域水库群联合调度有一定的指导作用。(6)大型流域水电站水库群调度自动化系统建设。根据大型流域水库群调度的需要,提出了大规模水电站水库群调度自动化系统建设的计算机网络及软件结构;在基础应用平台及三维视景仿真建设方面,对数据通信、数据库、人机界面等进行全面分析研究,特别是针对流域仿真、枢纽工况仿真等需求,研究提出了结合虚拟现实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VR&GIS)的解决方案,提供了直观、互操作性良好的信息终端服务系统,满足了专业应用需求。

孙晓峰[7](2012)在《海南岛东部环岛城市带复合防风策略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海南岛的台风灾害,除去风害本身,还酿成海口、文昌等城市严重的城市内涝、流域中上游泥石流、滑坡等灾害,全岛基本所有水库受损,一段时间内全岛对内、对外,海、陆、空交通基本断绝,这些灾害对海南岛东线黄金海岸带的旅游及其他核心产业造成毁灭性打击,灾害所到,满目疮痍。在海南岛这个承载区域内,台风灾害的综合性防治研究已迫在眉睫刻不容缓,相应的复合防风策略的制定也应与“国际旅游岛”的战略地位相匹配。研究区域选址于海南岛东部环岛城市带,本文首先从海南岛概况入手,对研究区域状况,自然地貌状况中的地理、气候、资源、环境状况进行分析。重点讲述了海南岛古典建城思想,及其内涵的防风、防洪思路与策略,发现海南古村落、城镇中的“同”字形聚落、船型屋等都具有很好的防风和防洪功能,其原理可为今后的城市建设提供依据,近代海南标志性的骑楼除具有适应本地气候特征的优点外,也有防风方面的特征体现,同样也是良好的参考对象。对灾害的综述,是为了更好地研究本文的主要落脚点—海岸带。海岸带自全球化以来,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引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海南岛而言,海岸带更是集中了几乎所有的现代智能,东部环岛城市带这条黄金旅游带上,更是集中了全岛文化、经济、产业等几乎所有职能,各种软条件可谓得天独厚。同样这个区域,也是我国台风主要登陆与影响区域,城市的快速发展与台风复合灾害的不断加剧之间的矛盾,成为制约这条海岸带发展的主要因素,也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台风灾害的分析,因本文研究区域,遭受的是台风所引起的复合灾害的侵袭,包括风暴潮、台风雨、城市内涝、泥石流、河流洪泛等灾害,故防御策略也应采用多样化、综合性的手段。城市作为有机体存在,城市正常运行受城市问题与城市风险的干扰,外力作用下,尤其是自然灾害发生时,城市风险的集中爆发会导致城市系统的崩溃,造成巨大的破坏。所以台风灾害的防御应从区域到城市,由街区到建筑,整体而言,就是宏观、中观、微观防风策略的结合,这样才能建构“立体化”综合防风策略。宏观层面,以海南岛东部环岛城市带所在区域为研究对象展开论述。首先,从区域规划层面展开,涉及防灾减灾架构包含内容的分析,及相关影响因素的渗透,如灾害经济学方面。相关策略,即将应急预案、防灾策略提升至区域角度,从更高层面观察及提出预案,本文从海南省城镇体系规划方面,对研究区域内带状城市控制的策略,以避免城市由海岸带、交通线向腹地无限延伸,并堵塞生态通廊。其次,法律法规层面展开,我国自古以来,是典型的大陆国家,从上至下,缺少海洋意识,体现在日常生产、生活中,就是缺乏海岸带、近海海疆及海陆关系方面的法律法规。论文从现实问题的归纳,到欧美法系的概况,再到相关评价体系的简介,直至落实到海南本地区域,为当地相关法制建设提供依据。第三,前文可知,研究区域内包含多类职能,本文对区域内的各项主要职能的防灾诉求进行分析概括,处于首位地即统筹海陆疆域规划,将海岸带视为整体存在,然后展开防灾分析。包括航天工业方面、沿海工业布局方面、高铁等快速交通方面、港口的综合利用方面及围海造地方面。第四,生态环境方面的综合利用,包括环岛生态林带设置、契合生态建设的城市防风策略、全岛性区域化的河湖水系规划等。第五,信息技术与数据模拟技术的应用,通过模拟技术将信息数据库内的数据直观化,有利于非专业的城市决策者对灾害的源起、路径等有更为直观的概念。中观层面,落实于城市空间层面。在进行城市风险评估后,进行空间层面的防灾规划与策略的实施。包括建设场地的选择、城市生命线及防洪设施的建设、城市救灾分级的定义等。之后将着眼点落实于具体的规划方面,包括各大城市总规层面、防风林及海岸带的维护、河道湿地规划的具体手段等。继而展开对城市布局与选址的论述,包括城市建筑选址、城市设计中的防灾手段、道路职能分化及台风避难所的特殊要求等。城市标识、照明等细节,也决定着城市救灾效率的高下,本文也给予简要说明论证。微观层面,先对风所涉及的部分原理进行概述,基于此,运用风洞试验与数值模拟技术,对海口市两栋高层及其周边建筑群进行分析,得出建筑群中突兀建筑、不规则(超)高层或大体量建筑不利于城市防风,需加以规避的结论。在结论之上分析建筑防风的合理措施及其他影响因子。之后论述城镇与风的关系,分析城市密度与风速、城镇中的气流循环、通过城市设计手段改善通风、建筑通风设计策略等本地化策略,以满足生活要求。综上,期望本文的研究,建构一个法制完备,宏观、中观、微观各层面相结合、生态环境保护良好且具有研究区域地域特征的“立体化”复合防风策略。

汪朝辉[8](2012)在《山岳型森林公园生态安全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森林旅游以高质量的环境资源和森林景观为主要旅游资源,已成为生态旅游的主要形式。然而随着森林旅游的迅猛发展,森林旅游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森林旅游的生态环境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受到严重的威胁和挑战,完善和改进生态环境保护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水平,开展森林公园的生态安全评价和管理研究,是实现森林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已有的森林旅游环境影响评价研究基本是分析旅游活动对大气、水体、植被、垃圾、噪声、土壤、野生动物等各自然生态环境因子的影响和评价各自然生态环境因子所发生的变化。而很少有学者从旅游生态系统的整体安全出发,从自然、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方面对旅游的影响进行综合的评价。已有的区域生态安全评价涉及的对象虽然很广,但目前关于旅游地生态安全的研究还相对较少,还没有提出完整的旅游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以森林公园为研究对象的生态安全评价还是空白。基于此,本研究结合旅游生态学、环境科学等学科的理论与研究方法,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对我国山岳型森林公园的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开展了深入研究,提出了更具操作性的评价方法,并以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为例进行了实证并提出了相应的管理对策。论文的主要观点和创新如下:(1)探讨了森林公园生态安全评价的理论基础。在深入分析其他生态安全评价的理论基础上,结合森林公园复合旅游生态系统的特性,从可持续发展理论、环境影响评价理论、生态系统理论对森林公园生态安全评价的理论基础予以了探讨。可持续发展理论是生态安全理论形成的思想基础;环境影响评价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提议的开发计划和决策的不利环境影响和后果进行预测和控制,是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的手段和综合决策机制,是基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旅游可持续发展方法;生态系统理论要求生态安全评价从生态系统的角度,综合考虑旅游的开发利用所造成的生态环境、经济、社会等因子的变化对旅游生态系统的安全影响程度。(2)分析了影响山岳型森林公园生态安全的主要制约因素。通过综合分析森林公园生态安全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山岳型森林公园的主要特征,得出影响山岳型森林公园生态安全的主要制约因素分为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其中自然因素包括森林火灾、森林病虫害、森林气象和地质灾害、大气污染、地表水的污染、旅游垃圾污染、噪声污染;人为因素包括游客接待量的增长强度的压力、水量供需平衡能力、旅游开发对森林公园生态系统的干扰、外来物种的入侵、森林植被的破坏、生态教育体系的完善程度、“三废”处理的强度、环境管理体系的完善程度、法律体系的完善程度和社区管理水平。(3)构建了山岳型森林公园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按照森林公园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综合运用文献法、频度统计法、专家咨询法、开放式访谈法和高层专家研讨等方法,经过4轮的讨论最终建立了包括游客量接待强度等21个指标的山岳型森林公园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4)提出了山岳型森林公园生态安全评价标准及评价等级分类标准。在分析现有生态安全评价标准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合山岳型森林公园生态安全管理的具有实际操作性的生态安全评价标准及评价等级分类标准。(5)以温州森林公园为例分析了我国森林公园的生态安全现状。得出温州森林公园生态安全的现状不容乐观,其中仅有花岩国家森林公园的生态安全处于“安全”状态,其余公园都处于“不安全”状态。(6)对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予以实证。运用所提出的山岳型森林公园生态安全评价等级分类标准对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进行实证,并分析了影响其生态安全的主要因素,提出了其生态安全管理对策。以上研究成果是对生态安全评价研究理论的完善和补充,从生态安全视角研究我国森林旅游区的生态环境保护,拓宽了旅游环境影响评价的研究领域,丰富了旅游生态学和森林旅游学的内容,因而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另外,本研究成果将为我国森林公园和森林旅游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安全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对指导我国森林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樊希彬,于淼,梁铁军[9](2011)在《水质自动监测站综合防雷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基于建筑物雷击风险评估方法,得出本地可能遭受到的雷击形式和雷电破坏电子设备途径。以鸭绿江丹东江桥水质自动监测站综合防雷系统工程设计与施工为基础,对水质自动监测站外部、内部综合防雷技术体系进行阐述,通过现代防雷技术方法,有效降低监测设备因雷击而产生的故障率、最大限度预防和减少雷击所发生的人身伤亡和国家财产损失。

李北群[10](2011)在《我国高校气象本科人才培养研究 ——基于历史和现实的考量》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才是事业发展的基础,而人才培养则是高校永恒的主题。纵观中国气象事业发展的历史,高校的人才培养,尤其是本科层次的人才培养可谓居功至伟。反观学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则显得相当薄弱和缺乏系统性,即便已有的研究也多从行业角度论述,较少学理性的分析。本研究从我国气象人才培养的历史、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入手,运用文献法、调查法、个案法、比较法等研究方法,通过借鉴历史上气象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立足于国内外新形势的发展尤其是中国气象事业未来发展的需要,并借助与国外高校气象人才培养的比较研究,力求厘清我国高校气象本科人才培养在目标、过程、制度和评价等要素层面存在的问题,进而全面探寻我国高校为气象事业未来发展培养适用性本科人才的路径。借助人才培养的四要素理论,通过对北京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等三所高校本科层次气象人才培养的案例分析,结合中国气象事业及人才队伍发展的趋势,并借鉴历史及美国、俄罗斯、日本等国高校气象本科人才培养的经验,本研究认为,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和进一步发展、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和高等教育大众化趋势日益增强,以及气象事业的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我国高校气象本科人才培养在目标定位、过程实施,制度保障、评价机制等要素层面均不能适应中国气象事业对于人才的需求,而这种不适应性则主要体现在人才结构(既包括个体素质结构,也包括整体素质结构),而不是规模方面。鉴于此,本研究建议我国高校应适时启动气象本科人才培养的适应性改革(已有高校,如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开始这一尝试。),提升培养质量和水平,使高校气象本科人才培养与气象科技和业务服务需求紧密契合。首先,应根据国家气象事业发展需要及高校服务面向和学科专业实力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其次,应依据大气科学发展趋势和行业发展需求,优化学科专业结构,促进学科交叉复合,以拓宽专业“内涵”,增强学科自我调试能力。最后,应在整体知识观的指导下,更新课程内容,重新构建气象本科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以凸显气象本科人才培养的个性化、多元化和国际化特色。

二、水文测报中雷电的破坏及防护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水文测报中雷电的破坏及防护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2)H市气象局人才流失困境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2 气象行业人才流动特点与H市气象局人才流动概况
    2.1 气象行业人才流动特点
    2.2 H市气象局人才流动概况
3 H市气象局人才流失原因分析
    3.1 研究方法简介
    3.2 访谈结果
    3.3 离职原因分析
4 人才流失应对策略
    4.1 气象商业化建议
    4.2 组织结构优化
    4.3 招聘建议
    4.4 激励机制优化
    4.5 加强气象文化建设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H市气象局离职访谈提纲

(3)潮州市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防雷设计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雷电防护研究发展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发布中心雷电环境分析
    2.1 项目情况简介、位置
        2.1.1 项目情况简介
        2.1.2 项目的位置
    2.2 项目所处区域气候资料分析
    2.3 项目所在地雷电环境
        2.3.1 雷暴日参数
        2.3.2 地闪密度空间分布
        2.3.3 项目所在区域5km、10km半径范围地闪密度等级
        2.3.4 区域内雷电流强度
        2.3.5 区域内地闪季节变化规律
        2.3.6 地闪时变化规律
    2.4 测量土壤电阻率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发布中心雷击风险及参数估算
    3.1 雷击危险识别
    3.2 雷击风险量化计算
        3.2.1 危险事件次数的计算
        3.2.2 损害概率Px的确定
        3.2.3 损失率Lx的确定
        3.2.4 风险量化计算
    3.3 电源系统雷击过电流参数计算
    3.4 信息系统防雷级别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发布中心雷电防护设计分析
    4.1 发布中心防雷类别和信息系统雷电防护等级的确定
    4.2 发布中心直击雷防护
        4.2.1 业务楼直击雷防护
        4.2.2 观测场等的直击雷防护
    4.3 防闪电感应及闪电电涌侵入
    4.4 屏蔽措施及布线
        4.4.1 屏蔽措施
        4.4.2 合理布线
    4.5 供电线路的防护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设计应用情况
    5.1 设计应用情况
    5.2 本章小结
结论及展望
    1、全文工作
    2、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4)班多(茨哈峡)水电站水情自动测报系统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我国水资源分布及现状
        1.1.2 茨哈峡水电站现状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水情自动测报系统发展历程
        1.2.2 测报系统建设的不足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2 工程简介
    2.1 流域地理概况
    2.2 流域水文气象概况
        2.2.1 气象特性
        2.2.2 暴雨特性
        2.2.3 洪水特性
    2.3 工程概况
        2.3.1 龙羊峡以上水电开发规划
        2.3.2 茨哈峡水电站工程概况
    2.4 班多(茨哈峡)水电站人文概况
        2.4.1 流域行政区划
        2.4.2 交通和通信情况
    2.5 本章小结
3.水情自动测报系统
    3.1 数据采集系统
        3.1.1 水情测站现状及简述
        3.1.2 水情自动测报系统流域数据采集范围
        3.1.3 水情自动测报系统遥测站站网建设
    3.2 数据计算系统
        3.2.1 数据计算理论基础
        3.2.2 初步预报方案
        3.2.3 根据初步预报方案选择相匹配的预报模型
    3.3 数据传输系统
        3.3.1 可供选择的通信方式
        3.3.2 通信方式选择原则
        3.3.3 通信方式比较
        3.3.4 通信电路测试与组网方案选择
        3.3.5 系统通信组网
        3.3.6 通信工作体制
    3.4 本章小结
4 水情自动测报系统功能及规模配置
    4.1 系统建成后规模
    4.2 系统的总体功能
        4.2.1 遥测站功能
        4.2.2 中心站功能
    4.3 系统设备配置及主要技术指标
        4.3.1 遥测站设备配置
        4.3.2 中心站设备配置
        4.3.3 系统主要技术指标
    4.4 数据处理流程
        4.4.1 遥测站数据处理流程
        4.4.2 中心站数据处理流程
    4.5 系统软件配置
    4.6 本章小结
5 系统运行的关键技术及可靠性分析
    5.1 系统供电方案
        5.1.1 遥测站电源
        5.1.2 避雷
    5.2 系统数据处理结果可靠性分析
        5.2.1 可靠性指标
        5.2.2 可靠性措施
        5.2.3 可靠性评价
    5.3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6)大型流域水电站水库群联合优化调度及风险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水库调度及相关理论发展概况
        1.2.1 国外水库优化调度理论和方法综述
        1.2.2 国内水库优化调度理论和方法综述
        1.2.3 水调自动化系统研究
    1.3 论文结构和研究方法
第2章 水库运行调度管理及水调自动化系统建设
    2.1 水库调度运行管理成就与展望
        2.1.1 水电站水库调度运行管理成就
        2.1.2 加强水库调度管理措施与建议
    2.2 水调自动化系统的发展展望
        2.2.1 水调自动化系统的效益
        2.2.2 水调自动化系统存在的问题
        2.2.3 水调自动化系统展望与建议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大型流域水电站水库群联合优化调度模型研究
    3.1 引言
    3.2 模型目标及思路
        3.2.1 模型目标及要求
        3.2.2 模型思路
    3.3 长江上游水电站水库群联合优化调度模型
        3.3.1 长期联合调度模型
        3.3.2 中期联合调度模型
        3.3.3 短期联合调度模型
    3.4 基于自调整参数的粒子群优化算法的模型求解
        3.4.1 粒子群算法简介
        3.4.2 自调整参数的粒子群优化算法
        3.4.3 水电站水库群补偿调度的自调整粒子群优化算法设计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大规模多约束联合优化调度模型的解算方法研究
    4.1 引言
    4.2 并行算法思路及框架
        4.2.1 目标及思路
        4.2.2 技术路线及算法框架
    4.3 大型流域水电站水库群双层并行优化算法
        4.3.1 基于PC机群的水电站水库群多进程并行计算
        4.3.2 基于多核PC机的阶段决策多线程并行计算
        4.3.3 基于MPI与OpenMP混合控制的双层并行优化
        4.3.4 并行程序性能评价及其优化
        4.3.5. 水能迭代算法设计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大型流域水电站水库群联合优化调度实例分析
    5.1 引言
    5.2 水库特性分析
        5.2.1 华中电网基本情况分析
        5.2.2 水库群水文特性分析
    5.3 水库群优化调度模型研究
        5.3.1 水电站水库群优化调度目标
        5.3.2 优化调度数学模型
        5.3.3 模型求解
    5.4 优化结果分析
        5.4.1 优化计算结果
        5.4.2 结果分析比较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大型流域控制型水电站水库蓄放水风险分析
    6.1 引言
    6.2 三峡工程试验性蓄放过程
        6.2.1 156米蓄水阶段
        6.2.2 172米蓄水阶段
        6.2.3 水位消落阶段
    6.3 三峡蓄放水对电网运行影响的风险分析
        6.3.1 蓄水时间和蓄水目标不确定性给电网运行带来的风险
        6.3.2 来水的不确定性给电网运行带来的风险
        6.3.3 蓄水过程的不确定性给电网运行带来的风险
        6.3.4 集中消落期的问题及对电网的风险
    6.4 蓄放水机制及建议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大型流域水电站水库群调度自动化系统建设
    7.1 引言
        7.1.1 主要内容
        7.1.2 关键技术和难点
    7.2 系统结构
        7.2.1 计算机网络结构
        7.2.2 软件结构
    7.3 技术方案
        7.3.1 基础应用平台
        7.3.2 三维视景仿真(VRGIS)
    7.4 运行效果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致谢
作者简介

(7)海南岛东部环岛城市带复合防风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宏观背景
        1.1.2 地域背景
    1.2 研究的来源、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的来源
        1.2.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3 研究的创新点
    1.3 研究范围
        1.3.1 灾害研究
        1.3.2 海岸城市带研究
        1.3.3 复合防风策略
    1.4 国内外研究概况
        1.4.1 国内外滨海城市防灾研究概况
        1.4.2 海南城建灾害史方面研究
    1.5 研究内容及框架
第二章 海南岛东部环岛城市带概况
    2.1 海南岛东部环岛城市带范围界定
        2.1.1 海南岛宏观概况
        2.1.2 海南岛东部环岛城市带
        2.1.3 海南岛东海岸带概况
        2.1.4 海南东部环岛城市带典型灾害区划
    2.2 海南岛东海岸带自然条件分析
        2.2.1 地理概况
        2.2.2 气候概况
        2.2.3 水资源
        2.2.4 生态环境
    2.3 海南岛城市建设与防灾发展史
        2.3.1 古代传统建城时期
        2.3.1.1 海南古聚落御风特征
        2.3.1.2 中国古典城市特征在海南岛的体现
        2.3.1.3 古典城市灾害防御思想体现
        2.3.1.4 海南岛城镇建筑形态
        2.3.2 “西学东用”时期
        2.3.3 台风与海南岛东部建筑形态演变的关系
    2.4 海南岛东岸台风灾害分析
        2.4.1 原生次生灾害的影响
        2.4.1.1 台风概况
        2.4.1.2 台风灾害概况
        2.4.1.3 台风灾害评估
        2.4.2 衍生灾害形成的主导因素
        2.4.2.1 生态破坏
        2.4.2.2 地质变化
        2.4.2.3 海平面变化
        2.4.3 其他相关
        2.4.3.1 防灾规划的另起着眼点
        2.4.3.2 其他可发灾害
        2.4.4 概念总结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海南岛东部环岛城市带区域防风策略分析
    3.1 区域中的防灾规划布局
        3.1.1 城市防灾概念框架
        3.1.1.1 城市防灾减灾体系建构
        3.1.1.2 灾害经济学的引入
        3.1.2 区域防风减灾策略分析
        3.1.2.1 现实中的问题
        3.1.2.2 台风应急预案与防灾规划
        3.1.2.3 “带状”城市状况的控制
    3.2 近海海洋规划与城市防灾
        3.2.1 海岸带综合管理体系
        3.2.1.1 欧美海岸带规划相关法规示例
        3.2.1.2 我国海洋相关法律法规
        3.2.1.3 海岸带脆弱性评价方法
        3.2.1.4 海岸带管理体系建构
        3.2.2 区域职能划分对滨海区域的防灾规划的影响
        3.2.2.1 统筹规划城市海陆疆域
        3.2.2.2 沿海工业布局对滨海区域的影响
        3.2.2.3 航天城及相关军事基地对区域防灾的影响
        3.2.2.4 高速公路、高铁等高等级交通对防灾规划的影响
        3.2.2.5 港口对腹地的防灾及规划作用
        3.2.2.6 围海造田及垃圾填城区的特殊要求
    3.3 全岛性生态环境规划
        3.3.1 通过设置生态林带构建层级式防护体系
        3.3.2 契合生态建设的城市防风策略
        3.3.3 全岛性统一的河湖水系规划
    3.4 新兴技术在防灾中的应用
        3.4.1 城市灾害数据库的创建
        3.4.2 数值模拟在城市防风中的应用
        3.4.3 城市规划和防风防潮标准的科学建立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海南岛东部环岛城市综合防风规划探讨
    4.1 城市中的灾害风险评价
        4.1.1 灾害生态空间概念分析
        4.1.2 城市核心区灾害风险特征及受灾空间分析
        4.1.3 概念解析
    4.2 城市建设中的防灾策略
        4.2.1 选择对建筑抗风有利的场地和环境
        4.2.2 城市应对台风等灾害的手段
        4.2.2.1 确保“生命线工程”的安全
        4.2.2.2 合理规划建设防洪设施
        4.2.3 复合防风策略下的城市及交通职能分化
        4.2.3.1 弹性城市的概念
        4.2.3.2 多级救灾核心的分布
        4.2.3.3 特殊地区防护
    4.3 规划层面的防灾应用
        4.3.1 总体规划层面的防灾辨析
        4.3.1.1 海口
        4.3.1.2 三亚
        4.3.1.3 公园系统
        4.3.2 针对性防灾措施的应用
        4.3.2.1 防风林规划原理与应用
        4.3.2.2 合理的海岸带维护
        4.3.3 城市河道湿地规划
        4.3.3.1 湿地的保护利用
        4.3.3.2 城市河流生态缓冲区规划
        4.3.3.3 规避强降水条件下城市内涝
        4.3.3.4 地下水资源的保护
    4.4 城市布局与选址中的防灾意向
        4.4.1 城市布局与建筑选址的科学性
        4.4.2 城市设计中的防灾手法应用
        4.4.3 城市道路救灾职能分化
        4.4.3.1 海岸带道路交通政策
        4.4.3.2 道路救灾职能层级
        4.4.4 台风高发区避难场的特殊要求
        4.4.4.1 避难所设立的原则与策略
        4.4.4.2 避难所抗风设计要求
    4.5 城市防风御灾配套建设
        4.5.1 城市防灾基础细节建设
        4.5.2 城市设施布置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海南岛东部环岛城市建筑防风策略研究
    5.1 城镇、建筑群与风的关系
        5.1.1 城市密度和风速
        5.1.2 城镇中的气流循环
        5.1.3 通过城市设计手段改善通风
    5.2 普通建筑与风的关系
        5.2.1 建筑防风合理措施分析
        5.2.2 其他相关影响因子分析
        5.2.3 建筑通风设计策略
    5.3 超高层建筑与风的关系
        5.3.1 建筑物上风速与风压的计算
        5.3.1.1 平均风特性
        5.3.1.2 脉动风特性
        5.3.1.3 相关定性研究
        5.3.1.4 风洞试验介绍
        5.3.2 风对某超高层建筑的作用分析
        5.3.2.1 建筑力学模型的建立
        5.3.2.2 不规则高层建筑的数值模拟分析对比
        5.3.2.3 相关结论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未来海南岛东部环岛城市带空间规划与防灾策略设想
    6.1 热带城市空间规划与防灾再认识
        6.1.1 防灾规划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6.1.2 问题的消解
    6.2 热带城市结合防灾策略的城市规划
        6.2.1 防灾策略框架
        6.2.2 相关研究领域框架
    6.3 热带城市防灾过程中的管理意识与手段
    6.4 海南东部环岛城市带防风规划目标
    6.5 全文总结
        6.5.1 防风策略方面的研究总结
        6.5.2 论文后续研究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海南岛登陆台风灾害实录
    附录2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8)山岳型森林公园生态安全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缘起
        1.1.1 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1.1.2 环境影响评价发展的需要
        1.1.3 生态安全研究的需要
    1.2 文献综述
        1.2.1 概念的界定及辨析
        1.2.2 国外生态安全评价研究进展
        1.2.3 国内生态安全评价研究进展
        1.2.4 研究述评
    1.3 研究内容
        1.3.1 森林公园生态安全评价的理论基础研究
        1.3.2 山岳型森林公园生态安全的主要制约因素研究
        1.3.3 山岳型森林公园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1.3.4 山岳型森林公园生态安全评价标准及评价等级分类标准研究
        1.3.5 我国山岳型森林公园生态安全现状分析
        1.3.6 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生态安全评价实证研究
    1.4 研究意义
        1.4.1 理论意义
        1.4.2 现实意义
    1.5 研究方法
    1.6 技术路线
    1.7 本章小结
2 森林公园生态安全评价的理论基础
    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1.1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核心及理论体系
        2.1.2 可持续发展是生态安全理论形成的思想基础
        2.1.3 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2.1.4 森林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安全科学理论指导
    2.2 环境影响评价理论
        2.2.1 环境影响评价的内涵及目的
        2.2.2 环境影响评价的理论方法及技术方法
        2.2.3 旅游环境影响评价研究概述
        2.2.4 旅游环境影响评价的难点
        2.2.5 旅游环境影响评价与旅游生态安全评价的关系
    2.3 生态系统理论
        2.3.1 生态系统的概念及特征
        2.3.2 旅游生态系统的内涵
        2.3.3 旅游生态系统的承载力
        2.3.4 旅游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
        2.3.5 森林公园生态系统的生态服务功能及评价
        2.3.6 旅游生态系统的生态安全意义
    2.4 本章小结
3 山岳型森林公园生态安全的主要制约因素研究
    3.1 森林公园生态安全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3.2 森林公园的分类
    3.3 山岳型森林公园的主要特征
    3.4 山岳型森林公园生态安全的主要制约因素分析
        3.4.1 森林火灾灾害
        3.4.2 森林病虫害灾害
        3.4.3 森林气象、地质灾害
        3.4.4 大气污染
        3.4.5 地表水污染
        3.4.6 旅游垃圾污染
        3.4.7 噪声污染
        3.4.8 游客接待量增长强度的压力
        3.4.9 水量供需平衡能力
        3.4.10 旅游开发对森林公园生态系统的干扰
        3.4.11 外来物种的入侵
        3.4.12 森林植被的破坏
        3.4.13 生态教育体系的完善程度
        3.4.14 “三废”处理的强度
        3.4.15 法律体系的完善程度
        3.4.16 社区管理水平
    3.5 本章小结
4 山岳型森林公园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4.1 森林公园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4.1.1 生态环境的安全性与人类发展的可持续性原则
        4.1.2 科学性原则
        4.1.3 主导性原则
        4.1.4 可行性原则
        4.1.5 可比性原则
        4.1.6 前瞻性原则
        4.1.7 系统性与独立性相结合的原则
        4.1.8 理论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原则
    4.2 山岳型森林公园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4.3 山岳型森林公园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3.1 指标筛选的技术路径
        4.3.2 指标筛选的方法
        4.3.3 指标的筛选
    4.4 本章小结
5 山岳型森林公园生态安全评价标准及评价等级标准研究
    5.1 森林公园生态安全评价标准的构建原则
    5.2 山岳型森林公园生态安全评价标准
    5.3 山岳型森林公园生态安全的评分值研究
    5.4 山岳型森林公园生态安全分级标准研究
        5.4.1 单个评价指标的生态安全分级及评分值
        5.4.2 山岳型森林公园生态安全总体评价分级标准
    5.5 本章小结
6 我国山岳型森林公园生态安全现状分析-以温州市森林公园为例
    6.1 选取温州市为调研对象的原因分析
    6.2 近三年旅游发展状况分析
    6.3 生态安全现状分析
        6.3.1 生态环境压力
        6.3.2 生态环境状态
        6.3.3 人文环境响应
    6.4 本章小结
7 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生态安全评价实证研究
    7.1 选择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作为研究地的原因分析
    7.2 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概况
        7.2.1 自然环境概况
        7.2.2 旅游业发展状况
    7.3 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生态安全评价分析(以2009年为例)
        7.3.1 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生态安全各评价指标值选择、采集及分析
        7.3.2 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生态安全评价
    7.4 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生态安全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7.4.1 游客等生态意识淡薄造成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
        7.4.2 黄金旅游线路的环境容量压力
        7.4.3 周边旅游开发对森林公园生态系统的干扰
        7.4.4 生态教育体系不完善
        7.4.5 生态环境监测及保障体系不健全
    7.5 本章小结
8 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生态安全管理对策
    8.1 完善公园的管理体系,为生态安全提供制度保障
        8.1.1 精简机构,强化和突出管理处的旅游管理职能
        8.1.2 将环境管理纳入公园管理体系
    8.2 完善生态环境教育体系,为生态安全提供智力支持
        8.2.1 健全森林公园旅游教育和培训体系
        8.2.2 加强旅游从业人员的生态环境教育,培养其生态环境意识
        8.2.3 对游客开展全程的生态环境教育
        8.2.4 建立森林公园环境解译系统,使之成为生态环境教育的重要载体
        8.2.5 学术型团队引领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旅游开发管理
    8.3 构建生态环境监测及管理体系,保护生态环境质量
        8.3.1 建立长期定位的环境监测保护体系
        8.3.2 建立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系统健康管理体系
        8.3.3 完善自然灾害防治体系
        8.3.4 建立旅游发展统计体系
        8.3.5 建立游客体验监测体系
    8.4 完善法律保障体系,为生态安全提供法律支撑
        8.4.1 完善公园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法规
        8.4.2 加强执法的监督
    8.5 构建多渠道的环保资金筹措体系,加大生态安全的科技投入
        8.5.1 吸引社会捐助
        8.5.2 组建内部生态环保基金
        8.5.3 以生态彩票的方式向社会公众募集森林生态补偿基金
        8.5.4 民间资本融资方式
    8.6 本章小结
9 结论
    9.1 主要结论
    9.2 创新点
    9.3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9.4 后续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湖南省张家界市环境质量报告书(2009年度)
附录B:森林公园部分考察照片
附录C:山岳型森林公园生态安全评价标准A
附录D:山岳型森林公园生态安全现状调查表
附录E:真空厕所的经济效益分析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致谢

(9)水质自动监测站综合防雷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1 水质自动监测站基本信息
2 水质自动监测站雷击风险评估
    2.1 雷电活动概况
        (1) 雷暴日数。
        (2) 雷电变化规律。
    2.2 土壤电阻率测定
    2.3 年预计雷击次数的估算
    2.4 建筑物雷击风险评估
        (1) 直接雷击建筑物 (损害成因S1) 风险分量的评估:
        (2) 雷击建筑物附近 (损害成因S2) 风险分量的评估:
        (3) 雷击入户线路 (损害成因S3) 风险分量的评估:
        (4) 雷击入户线路附近 (损害成因S4) 风险分量的评估:
    2.5 信息系统雷击风险评估
    2.6 评估结论
3 水质自动监测站防雷工程设计
    3.1 外部防雷设计
        3.1.1 接闪器设计
        3.1.2 引下线设计
        3.1.3 屏蔽设计
        3.1.4 接地装置设计
    3.2 内部防雷设计
        3.2.1 屏蔽与隔离设计
        3.2.2 等电位连接及接地的设计
        3.2.3 合理布线
        3.2.4 浪涌保护器设计
    3.3 静电防护设计
4 结 论

(10)我国高校气象本科人才培养研究 ——基于历史和现实的考量(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选题原因
    二、概念界定
    三、研究综述
    四、思路与方法
    五、框架结构
    六、创新之处
第一章 我国气象人才培养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 中国古代气象人才培养
        一、中国古代的气象科技成就
        二、中国古代的气象人才培养
    第二节 中国近代气象本科人才培养
        一、中国近代的气象科学技术的发展
        二、中国近代的气象本科人才培养的产生与发展
    第三节 建国后气象本科人才培养
        一、建国后气象事业的现代化
        二、建国后的气象本科人才培养
第二章 我国气象本科人才培养的环境及需求
    第一节 影响我国气象本科人才培养的经济因素
        一、当前我国的经济制度
        二、当前我国的经济水平
    第二节 影响我国气象本科人才培养的高等教育因素
        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变革
        二、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趋势
    第三节 影响我国气象本科人才培养的行业因素
        一、全球气象事业的发展趋势
        二、中国气象事业的未来走向
    第四节 我国气象人才队伍的现状及未来需求
        一、队伍规模
        二、队伍结构
        三、部分气象发达国家人才队伍状况
        四、我国气象行业人才需求状况
第三章 国外高校气象人才培养典型案例
    第一节 美国高校气象高等人才培养
        一、人才培养现状及趋势
        二、人才队伍现状
        三、气象人才培训与继续教育现状及特点
    第二节 俄罗斯高校气象高等人才培养
        一、俄罗斯气象事业的发展
        二、俄罗斯高校气象人才培养
        三、研究机构及气象高等人才培训
        四、其它形式气象人才培养
        五、俄罗斯水文气象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六、俄罗斯高等气象人才培养对我国的启示
    第三节 日本高校气象高等人才培养
        一、课程设置
        二、师资管理
        三、校企合作
        四、项目交流
        五、跨学科建设
第四章 当前我国高校气象本科人才培养现状及个案分析
    第一节 我国高校气象本科人才培养现状概览
        一、培养规模
        二、培养质量
    第二节 我国高校气象本科人才培养个案
        一、北京大学
        二、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三、中国海洋大学
        四、个案点评
第五章 当前我国高校气象本科人才培养的问题与原因
    第一节 当前我国高校气象本科人才培养的主要问题
        一、培养目标
        二、培养过程
        三、培养制度
        四、培养评价
    第二节 当前我国高校气象本科人才培养的原因探析
        一、高等教育准公共产品的特性
        二、高等教育市场化进程
        三、高等教育市场化对高校人才培养的影响
第六章 我国高校气象本科人才培养的改革策略
    第一节 气象事业发展与新型气象本科人才培养的前瞻
        一、气象事业发展与人才培养理论
        二、气象事业发展与人才培养类型
        三、气象事业发展与人才培养规格
    第二节 我国高校气象本科人才培养的改革路径
        一、厘清人才培养目标
        二、加强学科专业建设
        三、改革和完善课程体系
    第三节 我国高校气象本科人才培养质量保障机制的建立
        一、构建师资建设创新机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二、优化教学与管理机制,完善学分制改革
        三、健全教学质量保障机制,实施质量监控和评价
        四、创新实践课程管理机制,进一步强化实践环节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四、水文测报中雷电的破坏及防护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新中国成立以来黎族地区的自然灾害及其防御措施初探(1950-1987)[D]. 王佳玉. 海南师范大学, 2021
  • [2]H市气象局人才流失困境及对策研究[D]. 李骄杨.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3)
  • [3]潮州市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防雷设计及应用[D]. 范昊澄. 华南理工大学, 2017(07)
  • [4]班多(茨哈峡)水电站水情自动测报系统的设计[D]. 田旗. 西安理工大学, 2016(04)
  • [5]大连地区水库雷击危害及防范措施研究[A]. 周龙. 第32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20 第十三届防雷减灾论坛——雷电物理和防雷新技术, 2015
  • [6]大型流域水电站水库群联合优化调度及风险分析[D]. 裴哲义. 华北电力大学, 2012(11)
  • [7]海南岛东部环岛城市带复合防风策略研究[D]. 孙晓峰. 天津大学, 2012(05)
  • [8]山岳型森林公园生态安全评价研究[D]. 汪朝辉.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2(10)
  • [9]水质自动监测站综合防雷技术研究[J]. 樊希彬,于淼,梁铁军. 现代电子技术, 2011(21)
  • [10]我国高校气象本科人才培养研究 ——基于历史和现实的考量[D]. 李北群. 南京大学, 2011(12)

标签:;  ;  ;  ;  ;  

水文预报中的雷电破坏及防护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