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对称混合型配合物[Ru(ptp)(bpy)Cl]ClO_4的合成与表征(论文文献综述)
朱娟[1](2020)在《新型钌/铑配合物与三螺旋RNA的相互作用研究》文中指出RNA三螺旋是一种复杂的结构,它是由RNA三螺旋的第三链及其母链双螺旋组合而成。预先形成的RNA双螺旋可以容纳第三链,分别形成大沟和小沟三螺旋,而不破坏预先形成的双螺旋结构。基于上述特性,已经发现RNA三螺旋与一系列的生物学功能有关。然而,与RNA母体双螺旋相比,RNA三螺旋第三链的稳定性通常较差,这严重限制了RNA三螺旋的实际应用。研究表明通过金属配合物的结合来改变第三链稳定性具有潜在的生物技术应用价值。因此,本文设计合成了一系列的新型金属配合物,并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探测这些金属配合物与RNA三螺旋的结合特性。本文介绍了有关三螺旋的基本知识,并结合目前的研究现状,提出了进一步探究金属配合物与RNA三螺旋作用的愿景。对此,我们先设计合成了一对辅助配体平面大小不同的钌配合物(Ⅱ)[Ru(phen)2pip]2+(Ru1)和[Ru(dpq)2pip]2+(Ru2),并通过光谱学和流体力学等测试手段来探究它们与RNA三螺旋的相互作用。实验结果表明这两个配合物都是通过插入到RNA三螺旋的碱基对中,从而与之相结合,并且还发现辅助配体平面更大的Ru2对RNA三螺旋具有更明显的稳定效果。研究显示,手性配合物在与核酸作用时会产生对映选择性,这引起了我们极大的兴趣。于是,本文对三对钌配合物[Ru(bpy)2(o-HPIP)]2+、[Ru(bpy)2(m-NOPH)]2+以及[Ru(bpy)2(HNOIP)]2+进行了手性拆分。测试结果表明这三对手性钌配合物都能以插入模式结合到RNA三螺旋,并且右旋对映体被发现更利于与RNA三螺旋结合。先前的研究表明阳离子型金属肽配合物能提高RNA三螺旋稳定性,因为肽配合物上的正电荷可以抵消核酸磷酸骨架之间的静电排斥作用。然而,是不是所有由阳离子寡肽修饰的金属配合物都能对RNA三螺旋产生如此强烈的稳定作用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文又合成了一对富含赖氨酸/精氨酸的钌金属肽配合物。实验结果表明富含赖氨酸的配合物更利于RNA三螺旋结合。此外,这两个配合物对第三链的稳定效果比对双螺旋的更明显,导致对第三链的稳定特异性。可以发现先前的研究都是基于钌配合物,而对于其它金属配合物与RNA三螺旋的结合特性我们却知之甚少。基于此,本文又设计合成了三个铑配合物(Ⅱ)[Rh(bpy)2dpq]2+,[Rh(bpy)2dppz]2+和[Rh(bpy)2(dppz-idzo)]2+。研究结果表明,这三个铑配合物都是通过插入模式与RNA三螺旋结合,并且它们对三螺旋都表现出极其强烈的稳定效果,是迄今为止效果最强的三螺旋稳定剂。
谢伟楠[2](2020)在《新型吡唑类配合物的电化学性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配位化学领域,吡唑及其衍生物含有大量的N、O原子,被广泛用作多功能的有机配体,与各种各样的金属盐构筑了许多结构新颖、功能独特的配位聚合物(CPs)。近年来,这些配位聚合物(CPs)在气体储存、离子交换、催化、电池、电化学分析及超级电容器等方面展现出非常大的潜能,进一步促进了吡唑及其衍生物在配位化学领域的发展。鉴于目前吡唑及其衍生物的发展背景和研究趋势,本文以6个吡唑及其衍生物为主要配体,构筑了17个新颖的配位聚合物,利用单晶X-射线衍射对其结构进行确定,同时对配位聚合物的相关性能进行测试和研究。本文的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利用吡唑-3-羧酸(H2L1)和吡唑-4-羧酸(H2L2)为主要配体,在辅助配体的作用下,与各种过渡金属盐通过溶剂热、扩散等方法,构筑了7个结构新颖的配位聚合物。吡唑-3-羧酸(H2L1)与金属盐Cu2+、Cd2+分别构筑了一维链状配合物[Cu2(L1)2(4,4’-bpy)]n(1)、[Cd(HL1)Cl(1,10’-phen)]n(2)。吡唑-4-羧酸(H2L2)与金属盐Cu2+、Ni2+、Zn2+及Pb2+分别构筑了零维单分子[Ni(HL2)2(H2O)4]·6H2O(5)、一维链状结构[Pb(HL2)2(H2O)]n·n H2O(7)及二维网状结构[Cu(L2)(1,10’-phen)]n·n H2O(3)、[Cu(L2)(2,2’-bpy)]n·n H2O(4)和[Zn2(HL2)2(HPTA)(H2O)4]n·2n H2O(6)。此外,本文对配合物1-5的热稳定性、光谱性能及电致发光性能进行了研究测试,配合物3和4的超级电容进行了测试。(2)利用1-吡唑基-1,2,3-三唑羧酸配体(H2L3)为主要配体,通过添加辅助配体2,2’-联吡啶、1,10’-菲啰啉等,利用溶液挥发法、溶剂热、扩散法,分别与Ni2+、Cu2+、Mn2+、Zn2+、Co2+金属盐进行自组装,获得了六个零维单分子结构的配合物即[Ni(HL3)2(1,10’-phen)]·H2O(8)、[Cu(HL3)(Cl)(2,2’-bpy)](9)、[Ni(HL3)2(2,2’-bpy)]·H2O(10)、[Mn(HL3)2(H2O)2](11)、[Zn(HL3)2(H2O)2](12)和[Co(HL3)2(H2O)2](13)。配合物10-13为同晶型配合物并对配合物8-12的热稳定性、光谱性能及电致发光性能进行了测试研究。(3)利用吡唑(HL4)、1-甲基-吡唑-4-磺酰氯(HL6)及4-氰基吡唑(HL8)为初始配体。在自组装过程中吡唑(HL4)和1-甲基-吡唑-4-磺酰氯(HL6)分别发生了原位合成和水解,产生了新配体双吡唑甲烷(L5)和1-甲基-吡唑-4-磺酸(HL7),参与了二维梯形网状配合物[Cu2(L5)(μ-S)2]n(14)和两个零维单分子结构[Co(L7)2(H2O)4](15)和[Mn(L7)2(H2O)4](16)的合成过程。配体4-氰基吡唑(HL8)与金属镉离子自组装成一维链状结构即配合物[Cd(HL8)2(μ-Cl)2]n(17)。此外,本文对配合物15-17的热稳定性、光谱性能及电致发光性能进行了测试研究。
李邦[3](2020)在《基于四硫富瓦烯含氮桥联配体的配位聚合物合成及其性能研究》文中提出四硫富瓦烯(Tetrathiafulvalene,TTF)作为给电体分子并且具有两步可逆氧化还原行为,是有机导体的重要前体物。将TTF基元引入配位化合物或聚合物中,其氧化还原活性仍能保持。通过氧化、客体交换等后合成修饰,金属配合物的性质如导电、吸附(呼吸效应)、磁性、催化可能发生明显变化。基于此,在本论文中,我们设计合成了两种基于TTF的含氮杂环类桥联配体,通过与过渡金属离子自组装得到相应的金属配位化合物,并对它们的结构、磁性、导电、催化等进行了研究。1.设计合成了桥联配体 TTF(Pm)4[Tetra(pyrimindin-5-yl)-tetrathiafulvalene,Li],并基于该配体合成了高对称性的二维层状配合物:[(CuI)2(L1)]n·4CH3CN(1)和[M(L1)Cl2]n(M=Fe,Co,Ni)(2)。配合物1通过单晶到单晶转换得到一维链状配合物[(CuI)(L1)]n·CH3CN(1a),经拓扑分析软件可知,配合物1为新拓扑结构,其点符号为zjl。单晶X-射线衍射数据表明2-Fe,2-Co,2-Ni为同构化合物。固体电化学结果表明配合物1和1a不稳定,而配合物2-Fe,2-Co,2-Ni均稳定。配合物2-Fe,2-Co,2-Ni均表现出典型的顺磁行为。2.设计合成了桥联配体 TTF(i-q1)4[Tetra(isoquinolin-6-yl)-tetrathiafulvalene,L2],并基于该配体合成 了 如 下 几例 配合物:{[Zn(L2)(NCN)]n(ClO4)-CHCl3·CH3OH}(3),{[M2(L2)2(NO3)2(H2O)]n(NO3)2·2CHCl3}(M=Co,Zn)(4),{[MnCl2(L2)]n·CHCl3}(5),[Fe(L2)2(H2O)4(ClO4)2·2CH3OH](6)。通过对3进行后修饰——碘掺杂氧化、阴离子交换分别得到I3-@3和TCNQ·-@3。配合物4和5均为二维平面结构,其中4-Co,4-Zn为同构化合物。6为单核配位化合物,TTF层之间距离为4.49 A,其电导率为10-7 S cm-1。配合物4-Co,5,6表现出典型的顺磁行为。3.基于配体L2合成了首例含双氮负离子配位的Zn金属有机框架{[Zn(L2)(N2)1/2(TCNQ2)1/2]n·(TCNQ)1/2·CHCl3)}(Zn-MOF),并对其光催化固氮效应进行系统研究。单晶衍射、EPR及静态磁性测试表明结构中有客体四氰基醌二甲烷(Tetracyanoquinodimethane,TCNQ)自由基分子存在;TCNQ自由基的介入使得TTF层之间π…π距离缩短为3.67 A,Zn-MOF的室温导电率为10-6 S cm-1。晶体结构数据、红外、拉曼以及EPR测试综合分析确定了配位双氮负离子的存在。Zn-MOF在光催化固氮实验中表现出专一高效的优异性能,其产氨速率高达150 μmol g-1 h-1,远高于其它双氮配合物的固氮性能。
孙敏[4](2020)在《新型晶态材料的设计合成及光催化、有机催化性能研究》文中提出晶态材料由于具有明确的分子组成、晶体结构以及分子间作用力等重要信息,而成为研究材料结构与性能之间构效关系的理想材料。金属配合物、金属-有机多面体(Metal-organic polyhedra,MOPs)、多金属氧酸盐(Polyoxometalates,POMs)等晶态材料近年来在光催化、有机催化领域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其中,低核数的金属配合物用于CO2光还原在催化剂寿命方面有待提高,因此,能够长时间发挥催化活性的稳定金属配合物倍受青睐。晶态MOPs具有零维的空间结构,适宜的空腔,可调节的光响应范围,可诱导电子靶向性转移,具备作为光催化剂的极大潜能。并且可通过引入电子受体,如金属纳米粒子,进一步提升催化效率。POMs本身具有高催化活性,利用多孔材料对其进行固载,有望实现催化剂的均匀分散和高循环性。本论文以晶态材料为研究对象,以结构-性质构效关系为导向,选择晶态多核金属配合物、具有可见光响应的MOP以及高核的POM,进行合理的结构设计和修饰,研究了这些材料在光催化CO2还原、光催化产氢以及有机催化氧化脱硫方面的应用。探索了催化剂结构及组成对催化效果的影响。1.选择具有良好溶解性的五核钴基金属配合物(配合物1),研究了其作为催化剂对可见光驱动CO2还原的性能,并与相同组分的单核钴基金属配合物(配合物2)进行了催化性能的对比,同时采用同构的五核以及单核镍基金属配合物(配合物3和4)加以佐证。实验结果显示,与单核金属配合物在光催化CO2还原反应中的稳定性和反应活性相比,五核金属配合物分别有1和2个数量级的提高,且高反应活性在稀释的CO2(20%和5%)氛围中也可实现。经过结构分析和理论计算,推测配合物1和3的长催化寿命和高催化活性得益于其多核结构带来的稳定性和多个催化活性位点。Co5(btz)6(NO3)4(H2O)4](1)[Co(btz)2(H2O)4]?6H2O(2)[Ni5(btz)6(NO3)4(H2O)4](3)[Ni(btz)2(H2O)4]?6H2O(4)btz=苯并三唑2.首次将锆基MOP(Zr-MOP)应用于光催化产氢研究。氨基的引入使得Zr-MOP具有可见光响应,独立的四面体结构促使电子靶向性转移,成功实现了高效且稳定的产氢体系。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实验条件下,与无限拓展的锆基金属-有机框架UiO-66-NH2的光催化产氢效率(25.1μmol g-1h-1)相比,该Zr-MOP的光催化产氢效率(510.4μmol g-1h-1)提升了约20倍,说明在光催化反应过程中,单分散的四面体结构有利于电子的靶向性传输,提高了电荷的利用率,进而实现高效产氢。[Cp3Zr3O(OH)3]4[BDC-NH2]6·Cl4·4DMF(ZrT-1-NH2)Cp=茂基,BDC-NH2=2-氨基-1,4-对苯二甲酸阴离子3.设计并合成新型金属-MOP界面型光催化产氢催化剂,提高载流子传输速率的同时有效抑制光生电子-空穴的自复合,从而提高光催化产氢效率。我们将Pt纳米粒子引入到ZrT-1-NH2内部(Pt@ZrT-1-NH2)和吸附在表面(Pt/ZrT-1-NH2),并对光催化产氢性能进行了对比研究。与ZrT-1-NH2(0.5 mmol g-1h-1)相比,Pt修饰的ZrT-1-NH2的光催化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Pt/ZrT-1-NH2的光催化产氢效率(1.1 mmol g-1h-1)提高了约2倍,Pt@ZrT-1-NH2的光催化产氢效率(10.8 mmol g-1h-1)则提高了近20倍,证明了Pt纳米粒子空间位置对产氢效率的重要影响。同时,MOP的空间限制作用促使Pt@ZrT-1-NH2的催化活性更为持久。4.采用固载的方式,设计并合成“三元嵌入式”固载杂多酸催化剂,实现高效持久的氧化脱硫效果。在硅藻土的孔道中通过一步合成方法实现以磷钨酸(PTA)为模板的自组装MIL-101(Cr)(POMs@MIL-101(Cr)-Diatomite),该杂化材料脱硫率在2 h内可以达到98.6%,并且在三次循环使用之后,脱硫效果仍然令人满意。
范宇[5](2019)在《辅助配体对钌(Ⅱ)多吡啶配合物与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在癌症医药相关领域中,科研工作者正大力寻找比铂类配合物疗效更好,副作用较低的非铂类金属配合物来作为抗癌药物。其中芳基钌配合物以其靶向性,低毒性,较好的抗癌活性等优点,引起了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本文设计合成了三种有同样的插入配体CCPIP(CCPIP=2-(2,4-二氯苯基)咪唑并[5,6-f]邻菲咯啉)但辅助配体不同的钌多吡啶配合物,分别为[Ru(bpy)2CCPIP]2+、[Ru(phen)2CCPIP]2+和[Ru(dmp)2CCPIP]2+,用质谱和核磁共振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综合运用光谱学研究方法(紫外可见光谱法、荧光光谱法、圆二色谱法等),生物物理学方法(粘度实验等),并结合计算机分子模拟技术等多种手段,比较了这三种配合物与人血清白蛋白(HSA)和小牛胸腺DNA(CT DNA)的相互作用。配合物与人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实验结果表明:三种钌(II)多吡啶配合物都能导致HSA的荧光猝灭,且猝灭类型均为静态猝灭,但[Ru(phen)2CCPIP]2+的猝灭能力更强,圆二色光谱实验结果显示:钌(II)配合物与HSA的相互作用导致HSA二级结构的改变;比较两者作用的结合常数和结合位点数得出配合物[Ru(phen)2CCPIP]2+与HSA作用的结合强度更大,三种配合物与HSA存在1个结合位点;分析反应中的热力学参数得到:三个体系中,二者结合过程为自发反应,氢键或范德华力为主要作用力。配合物与DNA相互作用的研究表明:[Ru(bpy)2CCPIP]2+和[Ru(phen)2CCPIP]2+均能以插入的方式与DNA作用,且[Ru(phen)2CCPIP]2+与DNA的结合能力比[Ru(bpy)2CCPIP]2+更强,而[Ru(dmp)2CCPIP]2+只能部分地插入DNA;圆二色光谱实验表明,三种配合物与CT DNA的结合都表现出立体选择性。这些结果可以用辅助配体的疏水作用、空间位阻和密度泛函理论来解释。分子模拟对接结果显示:与其他两个配合物相比较,[Ru(phen)2CCPIP]2+与生物大分子(HSA和CT DNA)的结合能力都更强,三种配合物主要通过范德华力与HSA相结合,[Ru(bpy)2CCPIP]2+和[Ru(phen)2CCPIP]2+与DNA的结合模式为插入模式,[Ru(dmp)2CCPIP]2+以部分插入方式结合DNA。以上所有的研究显示,无论是与运载蛋白HSA还是与CT DNA,以Phen(phen=1,10-邻菲咯啉)为辅助配体的[Ru(phen)2CCPIP]2+的结合都更加稳定,其原因可能是辅助配体Phen有更好的疏水性和平面性以及相对较小的空间位阻,所以能较好的与生物大分子相结合。同时,这些工作可以为金属配合物的结构与化学性质相关的研究,以及金属钌配合物作为抗癌药物的设计和研发提供信息基础。
张梦娟[6](2019)在《含2-巯基嘧啶铜(Ⅰ)簇合物的合成、组装及其催化性能研究》文中指出含氮杂环硫醇铜(Ⅰ)配合物不仅具有新颖多样的结构,而且在半导体材料、荧光、生物医药等方面表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在催化方面的研究却很少被化学工作者关注,这类配合物具有可见光吸收、荧光寿命长等特点,是潜在的光敏剂,人们对它们的光催化性能研究也很少;在部分2-巯基嘧啶基金属簇合物中,2-疏基嘧啶配体往往只有一个硫原子和一个氮原子参与配位,而另外一个氮原子没有配位,是潜在的配位原子,可以与外加金属离子配位,而此类簇合物与金属离子的自组装鲜有报道。在本学位论文中,我们合成了一系列的含氮杂环硫醇铜簇合物,研究了它们催化氢转移及其介导的偶联反应;以部分簇合物为光敏剂,实现了可见光诱导羰基化合物的还原或者还原自偶联反应、α,β-不饱和醛的选择性还原反应和芳香硼酸的氧化轻基化反应。以[Cu6(dmpymt)6](Hdmpmt=4,6-dimethylpyrimidine-2-thiol)作为前驱体,与 CuI 或(Ph3P)CuI 自组装得到两个金属有机框架结构(MOFs),在可见光下,该MOFs可以高效催化醇的无受体脱氢反应。主要结果简述如下:一、以氮杂硫醇Cu(Ⅰ)簇合物[Cu6(L)6](L=Hpyt(pyridine-2-thiol)(1a),Hdmpymt(4,6-dimethylpyrimidine-2-thiol)(1b),Hbtt(2-benzothiazolethiol)(1c),Hqlt(quinoline-2-thiol)(1d),Hmnee(2-mercapto-nicotinic acid ethyl ester)(1e),4-Hphpymt(4-phenylpyrimidine-2-thiol)(1f),4,5-Hdiphpymt(4,5-diphenylpyrimidine-2-thiol)(1g),[Cu6(4,6-diphpymt)6](4,6-Hdiphenylpyrimidine-2-thiol)(1h),Hmtpmt(5-methyl-4-(p-tolyl)pyrimidine-2-thiol)(1i))和[Cu3(pymt)3]n(Hpymt=pyrimidine-2-thiol)(1j)为催化剂,20%NaOH为碱,异丙醇为溶剂和氢源,这些簇合物可以催化α,β-不饱和醛的选择性还原反应,高收率地得到相应的不饱和醇。机理研究表明,反应的区位选择性是由体系中原位生成的Cu-H/NH(SH)双氢物种调控的。二、以含氮杂环硫醇Cu(Ⅰ)化合物作为光催化剂,在可见光诱导下,可以实现羰基化合物的还原或者还原自偶联反应,高产率的得到一系列一级醇、二级醇和频哪醇,并实现了 α,β-不饱和羰基化合物的选择性氢化反应制备不饱和醇。三、以[Cu6(dmpymt)6](1b)作为前驱体,与CuI和(Ph3P)CuI自组装,分离得到簇基金属-有机框架结构(MOF){[Cu6(dmpymt)6]2[Cu2(μ-I)2]4(CuI)2}n(1k)和{[Cu6(dmpymt)6]2[Cu2(μ-I)2]4}n(1l)。在蓝色 LEDs 下,MOFs 1k 和 1l 可以催化醇的无受体脱氢反应(ADD),制备醛或酮,此体系具有很好的官能团耐受性。MOFs 1k和1l的催化活性分别是1b的1.58和1.63倍,经多次循环使用后,依然保持着较高的催化活性。四、在 120℃ 下,CuX(X=Br,I)与不同当量的 5-phenylpyrimidine-2-thiol(5-phpymtH)发生溶剂热反应,得到了一个六核簇合物[Cu6(μ3-5-phpymt)6](1m)、两个四核的簇合物[{(Cu2Br)(μ-5-phpymtH)}(μ3-5-phpymt)}]2(1n)和[Cu2(μ-5-phpymtH)(μ-5-phpym)(μ3-I)]2(1p)、两 个 二 维 聚 合 物[Cu4(μ5-5-phpymt)2(μ-Br)2]n(1o)和[Cu6I2(μ4-I)2(μ4-5-phpymt)2]n(1q)。CuX(X=Br,I)和5-phpymtH的比例及卤素阴离子的种类均对5-phpymt配位方式与铜离子的配位环境、配合物的结构和性质产生很大的影响。室温条件下,化合物1m不仅可以作为检测非质子性溶剂中的氢键给体物种的荧光探针,还可作为基于酸碱调控的荧光开关材料。在可见光下,化合物1m-1q催化芳香硼酸发生氧化羟基化反应,生成相应的酚类衍生物,其中化合物1q的催化活性最高,而且可以重复使用多次。五、[Zn(dmpymt)2]n与Ni(NO3)2·6H2O反应得到的氮杂硫醇镍(Ⅱ)化合物[Ni(dmpymt)2]6(1s),可以催化一级醇与二级醇的交叉偶联反应,通过反应条件的调控,选择性地制备α,β-不饱和酮、α-烷基酮或β-烷基化的二级醇。反应体系条件温和,底物适用性广。该催化体系还可以延伸至二级醇与2-氨基苄醇的交叉偶联脱氢环化反应制备喹啉衍生物。
梁磊[7](2018)在《核苷及手性氢化苯并呋喃类化合物的绿色合成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化学研究与应用在推动人类社会进步和提高人类物质文明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同时也不可避免的给生态环境带来了破坏。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如何减少或消除化学品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危害。当前,以减少化学品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开发高效催化体系和设计高原子经济性反应等为主要研究内容的绿色合成化学受到了化学家们的广泛关注。核苷和氢化苯并呋喃均是重要的杂环类化合物,这类化合物广泛的存在于天然产物和药物分子中,并且许多化合物表现出了良好的生物活性。因此,开发该类化合物的高效合成方法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以绿色合成基本要求为主线,分别通过可见光催化反应、不对称烯丙基化反应和不对称去芳构化反应,成功完成了嘌呤核苷的修饰、手性尿嘧啶非环核苷及手性氢化苯并呋喃的高效合成。本文主要内容有:1.可见光介导的6-芳基嘌呤核苷邻位芳基化反应。本章节通过过渡金属/光催化剂联合催化反应,在室温下,以较短时间完成了6-联芳基取代嘌呤(核苷)的合成。以芳基重氮盐作为芳基化试剂,在Pd(OAc)2和Ru(bpy)3Cl2·6H2O的共同作用下高效地完成了6-芳基嘌呤(核苷)的邻位芳基化反应。反应表现出了良好的底物普适性,芳基重氮盐上无论是含有吸电子基还是供电子基,反应均能顺利进行。同时,具有良好抗病毒活性的嘌呤核苷、脱氧嘌呤核苷以及阿糖嘌呤核苷均可以较好的完成该反应。我们对可能机理进行了推测,并通过验证实验提供了相应的数据支持。本反应与传统反应的绿色评价结果表明,本反应具有更高的原子经济性,反应更高效、条件更温和。2.Rh催化的不对称烯丙基取代反应合成手性尿嘧啶非环核苷。本章节通过不对称烯丙基取代反应,完成了手性尿嘧啶非环核苷的合成。以尿嘧啶和消旋的烯丙基碳酸酯为起始原料,在[Rh(COD)Cl]2/(R)-DTBM-Segphos催化下,高收率(高达95%)、高区域选择性(高达>40:1 B:L)以及高对映选择性(高达99%ee)地得到了手性烯丙基取代尿嘧啶分子。反应表现出了良好的底物普适性,尿嘧啶5位带有不同取代基,烯丙基碳酸酯芳环上带有不同取代基均可以较好的完成该反应。此外,通过Sharpless手性双羟基化反应,完成了含有两个手性中心的尿嘧啶非环核苷分子的合成。本反应与传统反应的绿色评价结果表明,本反应具有更高的反应质量效率、更低的质量强度和环境因子。3.联烯参与的不对称烯丙基化反应合成尿嘧啶非环核苷。本章节通过联烯参与的高原子经济性烯丙基化反应,完成了支链或者直链烯丙基取代尿嘧啶类化合物的多样性合成。在[Rh(COD)Cl]2/MeOBIPHEP催化下,高收率(高达86%)、高区域选择性(高达>20:1 B:L)以及高对映选择性(高达94%ee)地完成了手性烯丙基取代尿嘧啶分子的合成。改变金属催化体系为[Pd(η3-allyl)Cl]2/DPPF,则可以得到含有不饱和双键的直链型烯丙基尿嘧啶分子。反应表现出了良好的底物普适性,尿嘧啶5位带有不同取代基,含有不同功能团取代的联烯均可以较好的完成该反应。产物通过衍生,可以得到手性尿嘧啶非环核苷以及含有不饱和键的尿嘧啶非环核苷磷酸酯。本反应原子利用率高达100%,同时具有更高的反应质量效率、更低的质量强度和环境因子。4.Cu催化的不对称去芳构化反应合成手性苯并呋喃吡咯烷类化合物。本章节通过亚胺叶立德与硝基苯并呋喃之间的不对称[3+2]去芳构化反应,成功一步实现了手性氢化苯并呋喃分子骨架的构筑。在Cu(MeCN)4ClO4/(S,Sp)-iPr-Phosferrox催化下,高收率(高达86%),高非对映选择性(高达11:1 dr),高对映选择性(99%ee)地完成了含有多手性中心、多功能团取代的手性氢化苯并呋喃吡咯烷类化合物得合成。反应表现出了良好的底物普适性,含有不同取代基的芳基亚胺叶立德、烷基亚胺叶立德和含有不同取代基的硝基苯并呋喃均可以较好的完成该反应。克级放大反应以及功能团转化反应进一步提升了该反应的应用价值。相较于传统方法,本反应具有原料简单易得,产物结构丰富,合成步骤短的优点。同时,该反应原子经济性高达100%,反应质量强度和环境因子低,符合绿色合成的要求。
徐磊[8](2016)在《光电功能金属有机骨架的合成与性质研究》文中认为金属有机骨架(Metal-Organic Frameworks,MOFs)是一类由多齿有机配体与金属离子或金属簇通过配位键相互连接而形成的有序晶态材料。自从MOFs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报道以来,其发展较为迅速。相较于传统的无机多孔材料,MOFs的金属节点和有机配体具有可调性,人们可以根据需要方便的设计出不同功能的MOFs或者对MOFs材料进行功能化改进。将具有光电活性的有机配体或者金属离子/金属簇整合到MOFs材料中可赋予其特殊的光电性能。在种类繁多、功能各异的MOFs材料中,具有光电功能的MOFs材料引起了广泛的研究兴趣,其材料的合成和应用的探索发展较为迅速。相比于常用的羧酸配体,卟啉分子是一类具有优异光电活性的大环分子,将卟啉分子作为配体通过与金属配位而构建起来的有序多孔材料称为金属叶啉骨架(Metal-Porphyrinic Frameworks,MPFs),是MOFs的一个特殊分支。因卟啉分子独特的光电性能,MPFs在光电转化、荧光传感、(光)催化、光动力疗法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本论文拟研究具有光电功能的MOFs的设计合成与性能,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设计、合成新颖的卟啉配体及其高稳定性MPFs,并探索其在光电及催化领域的应用。同时本文也致力于对已报道的高稳定性MOFs的改性研究,以提高其光催化性能。本论文主要分为以下几个章节:第一章绪论。本章节中主要介绍了金属有机骨架(MOFs)、锆基金属有机骨架(Zr-MOFs)及金属卟啉骨架(MPFs)的发展历程,同时总结了近期Zr-MOFs和MPFs所取得的研究进展,包括其合成方法、结构性能以及潜在应用。第二章季胺化法改进UiO-67-bpy光催化性能的研究。我们对已报道的高稳定性的锆基金属有机骨架UiO-67-bpy(bpy=2,2-联吡啶-4,4’-二羧酸)进行了季胺化处理。季胺化后的产品UiO-67-bpy-Me具有阳离子骨架,展现了较高的对阴离子染料的吸附能力,同时其对CO2的吸附能力较季胺化之前也有所提高。由于季胺化改变了配体的电子结构,使得UiO-67-bpy的吸光性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从原来的350 nm紫外吸收变为800 nm可见吸收,吸收区域拓宽了 450 nm。我们研究了季胺化之后的UiO-67-bpy-Me的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其可以高效的在可见光下光催化甲基橙降解,相较于季胺化之前光利用效率明显提高。本章实验表明季胺化反应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改善MOFs吸光性能的后处理方法。第三章基于四(4-羧基苯基)卟啉的金属卟啉骨架的合成及性质探究。合成了一系列基于四(4-羧苯基)卟啉和稀土元素的微孔金属卟啉骨架NUPF-1M,M=Y,Gd,Yb,Er,Tb,Dy。NUPF-1M中的稀土元素形成了非常罕见的具有12连接的无序九核簇,据我们所知,NUPF-1M是首例基于此类多核稀土簇的金属卟啉骨架。NUPF-1M具有罕见的shp-a拓扑结构,具有优异的溶剂稳定性和热稳定性,其可以在pH=2~12的溶液中或者400℃C高温下保持其晶体结构不被破坏。同时NUPF-1M也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是目前基于稀土元素的金属卟啉骨架中比表面积最大的。使用FeCl3对其进行金属化处理,所得的NUPF-1-FeCl在N-H卡宾插入反应中展现了优异的催化性能,是一种优良的非均相催化剂。第四章 酰胺键修饰的卟啉配体及其金属卟啉骨架的合成及其性质。合成了带有酰胺键“侧臂”的新颖卟啉配体,并用其与金属组装得到了两个金属卟啉骨架。NUPF-2是由In3+与卟啉配体组装得到的三维多孔结构,其具有四重穿插的PtS 拓扑结构。NUPF-2 结构内存在 12.6 × 15.5 A、13.9 × 13.5 A、21.6 × 11.9 A的菱形孔道,孔隙率为59.7%。其结构具有优良的溶剂稳定性,可在pH=1~12的溶液中保持结构稳定较长时间。NUPF-2同时具有明显的气体选择性吸附行为,即对C02的吸附高于对N2的吸附。研究其对C02环合化反应的催化,结果表明NUPF-2可以在温和条件下高效的催化CO2环合化反应,是一种优良的非均相催化剂。NUPF-3由卟啉配体及Zr608金属簇构成,具有双重穿插的scu拓扑结构。NUPF-3具有优良的溶剂稳定性和热稳定性,其可在浓盐酸中或450℃下保持其晶态结构。同时NUPF-3又具有明显的结构柔性,即脱除溶剂后或高温下其骨架出现收缩显现。这种既具有高骨架稳定性又具有骨架柔性的MOFs材料非常罕见。我们探索了 NUPF-3在C-H键活化领域的应用,实验表明Ru3(CO)12金属化后的NUPF-3-RuCO展现了较高的对分子间C(sp3)-H氨化的催化活性。其具有较高的催化产率和良好的催化循环性能,是一种优良的分子间C(sp3)-H氨化反应的非均相催化剂。此外,我们利用卟啉分子质子化现象制备Pt@NUPF-3复合材料,并对所合成Pt@NUPF-3性质进行了探索,结果表明其对光催化苄胺的氧化偶联反应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同时Pt@NUPF-1也是首例可在空气气氛下高效催化此类反应的MOFs复合材料。第五章新颖苯基吡啶卟啉配体及金属卟啉骨架NUPF-4的合成及表征。首次合成了具有苯基吡啶基团的卟啉配体,并用其与锆组装得到了金属卟啉骨架NUPF-4。NUPF-4的晶体结构由同步辐射X射线衍射测定,其具有罕见的sqc拓扑结构,存在31.3X 13.7 A和18.8X 13.2 A的二维孔道,孔隙率为82.2%。NUPF-4具有较高的溶剂稳定性和机械稳定性,其在浓盐酸溶液中及搅拌研磨下可长时间保持晶体结构不被破坏。我们对NUPF-4初步进行了金属化,结果表明NUPF-4中的卟啉中心及苯基吡啶基团可以容易的被金属离子及苯基吡啶铱基团金属化,为其性质开发奠定了基础。第六章总结与展望。我们总结了本论文的各章节所取得的成果,同时对未来的工作也进行了展望。
相瑞娟[9](2016)在《水溶性多吡啶铜水氧化催化剂》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分别研究了水溶性的多吡啶铜配合物[Cu(F3tpa)ClO4]C]O4(tpa= tris-(2-pyridylmethyl)amine)催化剂在光化学和电化学氧化水的性能。在光化学三组分的体系中,配合物Cu-F3tpa作为光驱动的WOC, [Ru(bpy)3](ClO4)2作为光敏剂,过硫酸钠作为电子牺牲体。在不同的催化条件下,TON数值最高达到(11.61±0.23),且TOF最高达到(1.58±0.03)×10-1 s-1。在电催化氧化水的均相体系中,我们利用ITO电极作为工作电极,在1.8V vs NHE条件下电解2 h,配合物Cu-F3tpa的TON数最高达到8.2,相对应的TOF值可以达到0.38 s-1。在起峰电位表现出较低的过电势值,即610 mV。配合物Cu-F3tpa的催化活性要比[Cu(TPA)(ClO4)2]好,因此可以推断F吸电子取代基团起到一定的效应,使得配合物Cu-F3tpa的中心金属呈现一定的高价态,那样更有利于催化剂氧化水的进行。从测试结果来看,配合物Cu-F3tpa具有在光电化学领域应用的潜力。我们在总结前人工作的基础上以F3tpa为配体,以六水合高氯酸铜为金属盐,利用乙醚扩散法培养出晶体配合物[Cu(F3tpa)ClO4]ClO4。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本论文采用传统的培养晶体的方法,以乙腈为良溶剂,乙醚为不良溶剂,培养出晶型较好的[Cu(F3tpa)ClO4]ClO4配合物晶体,利用X-射线单晶衍射仪检测,经过对其晶体结构的分析,所得的晶体结构是四角双锥形。2.配合物进行了核磁共振波谱仪测试,根据出峰位置可以得出该配体是我们所需要的配体;同时,对其合成的最终配合物[Cu(F3tpa)ClO4]ClO4测试了高效液相色谱,可以确定最终合成出的配合物就是我们所需要的目标产物。3.对配合物Cu-F3tpa进行光化学分析,采用的条件是:[Ru(bpy)3](ClO4)2作为光敏剂,过硫酸钠作为电子受体,75 mM pH 85硼酸缓冲溶液,光源的波长范围是λ=470±10 nm。利用标准Clark电极对其配制的溶液测试光催化水氧化活性,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具有一定产氧能力。通过测试动态光散射(DLS)和丁达尔效应等,可以得出光催化三组分体系中没有纳米颗粒形成。4.对配合物Cu-F3tpa进行电化学分析,采用的是三电极系统:以铂丝为对电极、银/氯化银电极(含有饱和氯化钾溶液)为参比电极和1 cm2的ITO为工作电极,0.1 M硼酸缓冲溶液为电解质溶液。催化剂在起峰电位134 V vs NHE处产生较低的过电势值,相对于已报道过的有关电催化水氧化的铜配合物小。通过测试不同催化剂浓度、不同扫描速率以及不同pH的循环伏安图,对其数据进行处理,可以得出该催化剂具有电催化水氧化的活性,且催化后没有纳米颗粒生成,是均相溶剂体系。与此同时,对电解前后的工作电极的表面形态进行了电镜扫描(SEM)和能谱分析(EDS)测试,且对电催化水氧化后的体系进行DLS和丁达尔效应表征,以上结果都表明了配合物Cu-F3tpa在电催化水氧化后没有发生分解,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朱翠英[10](2015)在《双核钌基元配合物及其组装体的合成和性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多核金属配合物由于具有丰富的光、电、磁等性质,在新材料的研究与开发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设计和合成具有新颖结构的多核金属功能配合物,成为当今科学研究的热点。由于钌配合物具有丰富的电子转移能力,将其引入功能材料领域有望制备出具有特定的氧化还原、发光和催化等性能的新物质。本工作以具有氧化还原活性的含氧桥和羧酸桥的双核钌配合物为基础,进行了如下的研究工作:1.合成了双核钌配合物[Ru2(μ-O)(μ-OOCCH3)2(2,2’-bpy)2(H2O)2](PF6)2(1)(2,2’-bpy=2,2’-bipyridine)。在乙腈溶液中,配体水容易被CH3CN分子取代,形成[Ru2(μ-O)(μ-OOCCH3)2(2,2’-bpy)2(CH3CN)2](PF6)2(2),对配合物(2)电化学性质的研究表明其具有良好的氧化还原性质。2.为了更深入地了解阴离子和分子间作用力对于双核钌骨架的影响,合成了配合物[Ru2(μ-O)(CH3COO)2(2,2’-bpy)2(H20)2](ClO4)2(3),通过 X-ray单晶衍射对配合物(3)的结构进行了分析鉴定。配合物(3)与配合物(1)的阳离子的结构基本相同,但是其中的键长和键角受到阴离子和分子间堆积作用的影响,会有所不同。并详细研究了配合物(3)在水溶液中的电子吸收光谱和氧化还原电位随着pH变化的情况。在pH为1.0~14.0的范围内,该化合物的氧化还原电势随pH不同而发生变化,是由于其氧桥和配位水分子发生了质子化和去质子反应。这一实验结果体现出双核钌配合物能够对于溶液的酸度在电化学行为上作出响应。3.分别用配体 SCN-、OCN-、N3-、4,4’-bpy 取代[Ru2(μ-O)(μ-OOCCCH3)2-(2,2’-bpy)2L2](PF6)2(L=H20,CH3CN)中的配体L,合成了四个新的配合物,通过核磁(1H NMR)、质谱(MS)、红外(IR)、紫外可见光谱(UV)和X-ray单晶衍射对产物进行了表征和分析,并对部分配合物的热稳定性和电化学性质进行了研究。热重分析表明,四个配合物比配合物(1)和(2)具有更好的热稳定性。对配合物[Ru2(μ-O)(μ-OOCCH3)2(2,2’-bpy)2(4,4’-bpy)2](PF6)2(4,4’-bpy=4,4’-bipyridine)(7)的电化学测试发现其具有多步氧化还原行为。4.利用氰根和亚硝基的成桥特性,选用亚硝基五氰根合金属配离子[Fe(CN)5(NO)]2-或六氰根合金属配离子[M(CN)6]3-(M=Co(Ⅲ)、Fe(Ⅲ))与配合物(1)反应,得到了 Ru-Co和Ru-Fe的混金属配合物,并对它们进行了红外和紫外表征。其中[M(CN)6]3-与双核钌单元形成的是氰根桥联的配合物,而[Fe(CN)5(NO)]2-与双核钌单元形成的是亚硝基桥联的配合物。热重分析表明,端基氰根在130℃之前就已经分解,而氰桥和亚硝基桥在220℃以后,氰根和亚硝基成桥后比端基氰根具有更好的稳定性。
二、不对称混合型配合物[Ru(ptp)(bpy)Cl]ClO_4的合成与表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不对称混合型配合物[Ru(ptp)(bpy)Cl]ClO_4的合成与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1)新型钌/铑配合物与三螺旋RNA的相互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核酸三螺旋结构 |
1.2.1 核酸三螺旋结构的提出 |
1.2.2 核酸三螺旋结构的形成与分类 |
1.2.3 核酸三螺旋结构的生物学功能 |
1.3 RNA三螺旋与金属配合物的作用机理 |
1.4 影响RNA三螺旋与金属配合物作用的因素 |
1.4.1 辅助配体的影响 |
1.4.2 插入配体的影响 |
1.4.3 金属配合物手性环境的影响 |
1.5 三螺旋与过渡金属配合物相互作用的研究方法 |
1.6 前景与展望 |
第2章 辅助配体平面性对钌(Ⅱ)配合物-RNA三螺旋体系的影响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仪器 |
2.2.2 实验试剂 |
2.2.3 插入配体及配合物的合成 |
2.2.4 配合物的表征 |
2.2.5 RNA三螺旋结构的确定 |
2.2.6 实验测试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钌多吡啶配合物与RNA三螺旋作用的紫外吸收光谱 |
2.3.2 钌多吡啶配合物与RNA三螺旋作用的荧光发射光谱 |
2.3.3 钌多吡啶配合物对RNA三螺旋的热稳定性 |
2.3.4 钌多吡啶配合物与RNA三螺旋作用的圆二色光谱 |
2.3.5 钌多吡啶配合物与RNA三螺旋作用的粘度测试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手性钌配合物与RNA三螺旋的相互作用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仪器 |
3.2.2 实验试剂 |
3.2.3 配体及配合物的合成 |
3.2.4 手性配合物的表征 |
3.2.5 实验测试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手性钌配合物与RNA三螺旋作用的电子吸收光谱 |
3.3.2 手性钌配合物与RNA三螺旋作用的荧光发射光谱 |
3.3.3 手性钌配合物与RNA三螺旋作用的热变性 |
3.3.4 手性钌配合物与RNA三螺旋作用的粘度测试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氨基酸种类对钌(Ⅱ)多吡啶金属肽稳定RNA三螺旋结构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仪器 |
4.2.2 实验试剂 |
4.2.3 配体及配合物的合成 |
4.2.4 钌多吡啶金属肽配合物的表征 |
4.2.5 实验测试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阳离子型金属肽配合物与RNA三螺旋作用的紫外吸收光谱 |
4.3.2 阳离子型金属肽配合物与RNA三螺旋作用的荧光发射光谱 |
4.3.3 阳离子型金属肽配合物对RNA三螺旋的热稳定性 |
4.3.4 阳离子型金属肽配合物与RNA三螺旋作用的圆二色光谱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铑多吡啶配合物与RNA三螺旋的作用机理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仪器 |
5.2.2 实验试剂 |
5.2.3 配体及配合物的合成 |
5.2.4 铑多吡啶配合物的表征 |
5.2.5 实验测试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铑多吡啶配合物与RNA三螺旋作用的紫外吸收光谱 |
5.3.2 铑多吡啶配合物与RNA三螺旋作用的EB竞争实验 |
5.3.3 铑多吡啶配合物对RNA三螺旋的热稳定性 |
5.3.4 铑多吡啶配合物与RNA三螺旋作用的圆二色光谱 |
5.3.5 铑多吡啶配合物与RNA三螺旋作用的粘度测试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2)新型吡唑类配合物的电化学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单取代吡唑羧酸衍生物及其配合物研究进展 |
1.3 吡唑联氮杂环衍生物及其配合物研究进展 |
1.4 配位聚合物(CPs)在超级电容器方面的研究进展 |
1.5 配位聚合物(CPs)在电致发光方面的研究进展 |
1.6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1.7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基于吡唑羧酸为构筑块配合物的合成与性质研究 |
2.1 引言 |
2.2 主要实验仪器和试剂 |
2.3 配合物1-7 的合成与结构表征 |
2.3.1 配合物1-7 的合成与表征 |
2.3.2 Hirshfeld表面作用力计算 |
2.3.3 晶体结构的测定 |
2.4 晶体结构描述及讨论 |
2.5 配合物1-5 的相关性质研究 |
2.5.1 配合物1-5 的PXRD |
2.5.2 配合物1-5 的热稳定性 |
2.5.3 配合物1-4 及配体的紫外、荧光性质 |
2.5.4 配合物1、2、6的Hirshfeld表面作用力分析 |
2.5.5 配合物1、2、3、4 的电致发光性能 |
2.5.6 配合物3、4 的超级电容性能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吡唑基三唑羧酸为构筑块配合物的合成与性质研究 |
3.1 引言 |
3.2 主要实验仪器和试剂 |
3.3 配合物8-13 的合成与结构表征 |
3.3.1 配体(H_2L~3)的合成 |
3.3.2 配合物8-13 的合成与表征 |
3.3.3 Hirshfeld表面作用力计算 |
3.3.4 晶体结构的测定 |
3.4 晶体结构描述及讨论 |
3.5 配合物8-13 的相关性质研究 |
3.5.1 配合物8-12 的PXRD |
3.5.2 配合物8-12 的热稳定性 |
3.5.3 配合物8-12 的紫外、荧光性质 |
3.5.4 配合物8、9、10、12的Hirshfeld表面作用力分析 |
3.5.5 配合物8、9、10、12 的电致发光性能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单吡唑衍生物为构筑块配合物的合成与性质研究 |
4.1 引言 |
4.2 主要实验仪器和试剂 |
4.3 配合物14-17 的合成与结构表征 |
4.3.1 配合物14-17 的合成与表征 |
4.3.2 Hirshfeld表面作用力计算 |
4.3.3 晶体结构的测定 |
4.4 晶体结构描述及讨论 |
4.5 配合物15-17 的相关性质研究 |
4.5.1 配合物15-17 的热稳定性 |
4.5.2 配合物17 和配体HL~8的固体荧光性质 |
4.5.3 配合物15、16的Hirshfeld表面作用力分析 |
4.5.4 配合物17的Hirshfeld表面作用力分析 |
4.5.5 配合物15-17 的电致发光性能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发表成果 |
致谢 |
(3)基于四硫富瓦烯含氮桥联配体的配位聚合物合成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四硫富瓦烯(TTF)概述 |
1.2 基于TTF衍生物配体的化合物研究进展 |
1.3 选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基于TTF(Pm)_4配体的配合物合成及其性质研究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试剂及测试方法 |
2.2.2 合成部分 |
2.2.3 X-射线单晶结构测定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晶体结构讨论 |
2.3.2 基础表征 |
2.3.3 固体电化学性质 |
2.3.4 磁性性质 |
2.3.5 导电性质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TTF(i-ql)_4配体的配合物合成及其性质研究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试剂及测试方法 |
3.2.2 配合物的合成及修饰部分 |
3.2.3 X-射线单晶结构测定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晶体结构讨论 |
3.3.2 基础表征 |
3.3.3 磁性性质 |
3.3.4 导电性质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同时含有双氮负离子及TTF桥联配体的Zn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试剂及测试方法 |
4.2.2 合成部分 |
4.2.3 X-射线单晶结构测定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晶体结构讨论 |
4.3.2 结构表征确定 |
4.3.3 晶体中的自由基 |
4.3.4 固氮还原 |
4.3.5 后续实验 |
4.4 本章小结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已发表和待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4)新型晶态材料的设计合成及光催化、有机催化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金属配合物材料在光催化CO_2还原中的应用 |
1.1.1 概述 |
1.1.2 以贵金属为中心的光催化剂 |
1.1.3 以过渡金属为中心的光催化剂 |
1.1.4 总结与展望 |
1.2 晶态金属-有机多面体及其复合材料在光催化产氢中的应用 |
1.2.1 晶态金属-有机多面体材料的发展 |
1.2.2 晶态金属-有机多面体材料的合成 |
1.2.3 晶态金属-有机多面体材料的应用 |
1.2.4 金属有机-多面体复合材料提高电荷利用率 |
1.3 POM@MOF固载型催化剂在氧化脱硫方面的应用 |
1.3.1 脱硫研究现状 |
1.3.2 POM@MOF催化剂在氧化脱硫中的应用 |
1.4 选题依据和目的 |
1.5 试剂及测试方法 |
1.5.1 实验试剂 |
1.5.2 测试方法 |
第二章 晶态多核过渡金属配合物光还原CO_2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配合物的合成 |
2.2.2 光催化CO_2还原实验 |
2.2.3 表观量子效率测试 |
2.2.4 循环伏安测试 |
2.3 结果讨论 |
2.3.1 配合物1的晶体结构 |
2.3.2 配合物1的表征 |
2.3.3 配合物1的光催化CO_2还原性能 |
2.3.4 配合物2的表征及光催化CO_2还原性能 |
2.3.5 配合物3和4的表征及光催化CO_2还原性能 |
2.4 理论计算 |
2.4.1 计算细节 |
2.4.2 理论计算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晶态金属-有机多面体材料光催化产氢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催化剂的合成 |
3.2.2 光电流测试 |
3.2.3 光催化产氢测试 |
3.3 结果讨论 |
3.3.1 ZrT-1-NH_2的晶体结构 |
3.3.2 光催化剂的表征 |
3.3.3 光催化产氢性能 |
3.4 催化机理研究 |
3.4.1 荧光性能测试 |
3.4.2 光电流性能测试 |
3.4.3 可能的反应机理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Pt纳米粒子在金属-有机多面体中相对位置对光催化产氢性能影响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催化剂的合成 |
4.2.2 光电流测试 |
4.2.3 光催化产氢测试 |
4.3 结果讨论 |
4.3.1 光催化剂的表征 |
4.3.2 光电化学性能 |
4.3.3 光催化产氢性能 |
4.3.4 可能的反应机理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三元嵌入式”固载杂多酸催化剂的制备及其氧化脱硫的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催化剂的合成 |
5.2.2 氧化脱硫实验 |
5.3 结果讨论 |
5.3.1 催化剂的表征 |
5.3.2 氧化脱硫性能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5)辅助配体对钌(Ⅱ)多吡啶配合物与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过渡金属配合物的研究进展 |
1.2.1 铂类配合物 |
1.2.2 钌类配合物 |
1.3 生物大分子简介 |
1.3.1 人血清白蛋白 |
1.3.2 主要遗传物质DNA |
1.4 金属配合物和人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研究方法 |
1.4.1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 |
1.4.2 荧光光谱法 |
1.4.3 同步荧光光谱法 |
1.4.4 圆二色光谱法 |
1.5 药物小分子和人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研究内容 |
1.5.1 猝灭类型 |
1.5.2 结合常数和结合位点数 |
1.5.3 热力学参数及作用力类型的确定 |
1.5.4 结合距离 |
1.6 金属配合物和DNA相互作用的研究方法 |
1.6.1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 |
1.6.2 荧光光谱法 |
1.6.3 圆二色光谱法和平衡透析法 |
1.6.4 流体力学方法 |
1.6.5 等温滴定量热法(ITC) |
1.6.6 密度泛函理论计算(DFT)与前线分子轨道(FMO) |
1.7 药物小分子和DNA相互作用的研究内容 |
1.7.1 结合常数和结合位点数 |
1.7.2 结合作用模式 |
1.7.3 作用力类型 |
1.8 计算机模拟对接 |
1.9 创新点 |
第2章 三种不同辅助配体钌(II)多吡啶配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
2.1 引言 |
2.2 主要试剂与仪器 |
2.3 配体及配合物的合成 |
2.3.1 邻菲咯啉二酮(phendione)的合成 |
2.3.2 CCPIP的合成 |
2.3.3 [Ru(bpy)_2CCPIP](ClO_4)_2 的合成 |
2.3.4 [Ru(phen)_2CCPIP](ClO_4)_2 的合成 |
2.3.5 [Ru(dmp)_2CCPIP](ClO_4)_2 的合成 |
2.3.6 三种配合物的表征 |
2.4 实验结果和讨论 |
2.4.1 配合物的质谱图 |
2.4.2 配合物的核磁共振谱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不同辅助配体的钌(Ⅱ)配合物与HSA相互作用的比较研究 |
3.1 引言 |
3.2 主要试剂与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3.1 人血清白蛋白(HSA)和配合物溶液的配制 |
3.3.2 荧光发射光谱测定 |
3.3.3 紫外吸收光谱测定 |
3.3.4 圆二色光谱测定 |
3.3.5 分子对接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荧光光谱 |
3.4.2 荧光猝灭机制研究 |
3.4.3 热力学参数相互作用力类型 |
3.4.4 结合常数和结合位点数 |
3.4.5 结合距离的计算 |
3.4.6 配合物对HSA构象变化的研究 |
3.4.7 钌配合物与HSA的对接模拟图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不同辅助配体的钌(Ⅱ)配合物与DNA相互作用的比较研究 |
4.1 引言 |
4.2 主要试剂与仪器 |
4.3 实验方法 |
4.3.1 核酸(CT DNA)的测定 |
4.3.2 紫外吸收光谱测定 |
4.3.3 荧光光谱法 |
4.3.4 平衡透析和圆二色光谱测定 |
4.3.5 粘度的测定 |
4.3.6 等温滴定量热法(ITC) |
4.3.7 密度泛函理论计算 |
4.3.8 分子对接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结合模式 |
4.4.2 配合物与CT DNA相互作用的发射光谱研究 |
4.4.3 配合物与CT DNA的旋光选择性结合 |
4.4.4 粘度法研究结合模式 |
4.4.5 配合物与DNA键合行为的理论解释 |
4.4.6 结合作用力分析(ITC) |
4.4.7 钌配合物与CT DNA的对接模拟图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6)含2-巯基嘧啶铜(Ⅰ)簇合物的合成、组装及其催化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含2-巯基嘧啶铜(Ⅰ)配合物的研究进展 |
1.1 含2-巯基嘧啶铜(Ⅰ)配合物的简介 |
1.2 含2-巯基嘧啶铜(Ⅰ)配合物的结构 |
1.2.1 单核化合物 |
1.2.2 双核化合物 |
1.2.3 四核化合物 |
1.2.4 六核化合物 |
1.2.5 多核化合物 |
1.2.6 一维聚合物 |
1.2.7 二维聚合物 |
1.3 含2-巯基嘧啶铜(Ⅰ)配合物的性质及应用 |
1.4 本学位论文的选题依据 |
1.5 本学位论文的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含氮杂环硫醇铜(Ⅰ)簇合物催化α,β-不饱和羰基化合物的选择性氢化 |
2.1 研究背景 |
2.2 研究设想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化合物1a-1j的合成、结构及表征 |
2.3.2 选择性氢转移反应的条件优化 |
2.3.3 底物拓展 |
2.3.4 机理讨论 |
2.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氮杂硫醇铜(Ⅰ)簇合物催化可见光诱导羰基化合物还原 |
3.1 研究背景 |
3.2 研究设想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氮杂硫醇铜(Ⅰ)簇合物的电化学和光学性质 |
3.3.2 羰基化合物还原反应的条件优化 |
3.3.3 羰基化合物还原反应的底物拓展 |
3.3.4 羰基化合物的还原自偶联反应 |
3.3.5 α,β-不饱和羰基化合物的选择性氢化 |
3.3.6 机理讨论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Cu_6(dmpymt)_6]簇基MOFs的合成及其光催化性能 |
4.1 研究背景 |
4.2 研究设想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化合物1k和1l的合成与表征 |
4.3.2 化合物1b,1k和1l的光学性质 |
4.3.3 光催化醇的无受体脱氢反应的条件优化 |
4.3.4 底物拓展 |
4.3.5 光催化剂的循环实验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含5-phpymt配体铜(Ⅰ)配合物的合成及性质研究 |
5.1 研究背景 |
5.2 研究设想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化合物1m-1r的合成讨论 |
5.3.2 化合物的表征 |
5.3.3 化合物1m-1r的结构 |
5.3.4 化合物1m的光学性质 |
5.3.5 化合物1q的光催化性质 |
5.3.6 光催化机理研究 |
5.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反应条件调控镍(Ⅱ)催化一级醇和二级醇交叉偶联反应 |
6.1 研究背景 |
6.2 研究设想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二级醇与一级醇交叉偶联反应的条件优化 |
6.3.2 α-烷基酮的底物拓展 |
6.3.3 α,β-不饱和酮的底物拓展 |
6.3.4 β-烷基化二级醇的底物拓展 |
6.3.5 喹啉衍生物的合成 |
6.3.6 机理讨论 |
6.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第八章 实验部分 |
8.1 仪器和试剂 |
8.2 配合物的合成 |
8.2.1 化合物1e-1h的合成 |
8.2.2 化合物{[Cu_6(dmpymt)_6]_2[Cu_2(μ-I)_2]_4(CuI)_2}_n(1k)的合成 |
8.2.3 化合物{[Cu_6(dmpymt)_6]_2[Cu_2(μ-I)_2]_4}_n(1l)的合成 |
8.2.4 化合物1m-1r的合成 |
8.2.5 化合物1s的合成 |
8.3 晶体结构测定和解析 |
8.3.1 化合物1e-1h的晶体结构测定和解析 |
8.3.2 化合物1k·3CH_2Cl_2和1l·0.5MeCN的晶体结构测定和解析 |
8.3.3 化合物1m-1r的晶体结构测定和解析 |
8.3.4 化合物1s的晶体结构测定和解析 |
8.4 理论计算细节 |
8.5 催化反应的一般步骤 |
8.5.1 不饱和羰基化合物选择性氢转移的一般步骤 |
8.5.2 光催化羰基化合物还原反应的一般步骤 |
8.5.3 光催化羰基化合物还原自偶联反应的一般步骤 |
8.5.4 光催化不饱和羰基化合物选择性氢化反应的一般步骤 |
8.5.5 光催化醇无受体脱氢反应的一般步骤 |
8.5.6 光催化苯硼酸氧化羟基化反应的一般步骤 |
8.5.7 合成α-烷基酮的一般步骤 |
8.5.8 合成α,β-不饱和酮的一般步骤 |
8.5.9 合成β-烷基化二级醇的一般步骤 |
8.5.10 合成喹啉衍生物的一般步骤 |
8.6 实验数据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攻读学位期间授权的专利及参加的学术会议 |
附录一 论文中名称缩写英文对照表 |
附录二 部分化合物的核磁谱图 |
致谢 |
(7)核苷及手性氢化苯并呋喃类化合物的绿色合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绿色化学的基本原理和研究内容 |
1.1.1 绿色化学的意义及定义 |
1.1.2 绿色化学的原理和评价指标 |
1.1.3 绿色合成化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
1.2 本文的研究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 |
1.2.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可见光介导的6-芳基嘌呤(核苷)邻位芳基化反应 |
2.1 研究背景 |
2.1.1 C~6修饰嘌呤及嘌呤核苷的合成意义 |
2.1.2 C~6位芳基修饰的嘌呤核苷的合成方法 |
2.1.3 过渡金属与光催化剂联合催化反应 |
2.1.4 课题的提出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通则 |
2.2.2 实验线路 |
2.2.3 原料的合成 |
2.2.4 Pd/可见光催化剂联合催化芳基化的一般步骤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反应条件的优化 |
2.3.2 反应底物的拓展 |
2.3.3 反应机理的探讨 |
2.3.4 目标化合物的结构表征 |
2.4 绿色性评价 |
2.4.1 原子经济性(AE) |
2.4.2 反应质量效率(RME) |
2.4.3 质量强度(MI) |
2.4.4 环境因子(E-因子) |
2.5 本章小结与创新点 |
第三章 Rh催化的不对称烯丙基取代反应合成尿嘧啶非环核苷 |
3.1 研究背景 |
3.1.1 非环核苷的研究意义 |
3.1.2 非环核苷的合成方法 |
3.1.3 N-亲核试剂参与的不对称烯丙基胺化反应的研究现状 |
3.1.4 课题的提出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通则 |
3.2.2 实验线路 |
3.2.3 原料的合成 |
3.2.4 不对称烯丙基取代反应的一般步骤 |
3.2.5 产物的衍生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反应条件的优化 |
3.3.2 反应底物的拓展 |
3.3.3 克级反应 |
3.3.4 产物衍生以及非环核苷的合成 |
3.3.5 产物结构的表征 |
3.4 绿色性评价 |
3.4.1 原子经济性(AE) |
3.4.2 反应质量效率(RME) |
3.4.3 质量强度(MI) |
3.4.4 环境因子(E-因子) |
3.5 本章小结与创新点 |
第四章 联烯参与的不对称烯丙基化反应合成尿嘧啶非环核苷 |
4.1 研究背景 |
4.1.1 非环核苷的研究意义 |
4.1.2 非环核苷的合成方法 |
4.1.3 具有高原子经济的不对称烯丙基胺化反应的研究现状 |
4.1.4 课题的提出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通则 |
4.2.2 实验线路 |
4.2.3 原料的合成 |
4.2.4 联烯参与的不对称烯丙基化反应的一般步骤 |
4.2.5 产物的衍生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反应条件的优化 |
4.3.2 反应底物的拓展 |
4.3.3 手性非环核苷以及非环核苷磷酸酯的合成 |
4.3.4 产物结构的表征 |
4.4 绿色性评价 |
4.4.1 原子经济性(AE) |
4.4.2 反应质量效率(RME) |
4.4.3 质量强度(MI) |
4.4.4 环境因子(E-因子) |
4.5 本章小结与创新点 |
第五章 催化不对称去芳构化反应合成手性苯并呋喃吡咯烷类化合物 |
5.1 研究背景 |
5.1.1 苯并呋喃并环化合物的研究意义 |
5.1.2 氢化苯并呋喃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
5.1.3 通过甲亚胺叶立德构筑手性五元环的研究现状 |
5.1.4 课题的提出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通则 |
5.2.2 实验线路 |
5.2.3 原料的合成 |
5.2.4 硝基苯并呋喃去芳构化反应的一般步骤 |
5.2.5 产物的衍生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反应条件的优化 |
5.3.2 反应底物的拓展 |
5.3.3 克级反应及产物转化 |
5.3.4 产物绝对构型的确定 |
5.3.5 产物结构的表征 |
5.4 绿色性评价 |
5.4.1 原子经济性(AE) |
5.4.2 反应质量效率(RME) |
5.4.3 质量强度(MI) |
5.4.4 环境因子(E-因子) |
5.5 本章小结与创新点 |
结语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部分化合物的谱图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8)光电功能金属有机骨架的合成与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金属有机骨架的发展简介 |
1.2 高溶剂稳定性MOFs的探索 |
1.2.1 Zr-MOFs的发展历程 |
1.2.2 Zr-MOFs中所用的配体及金属簇 |
1.3 金属卟啉骨架 |
1.3.1 金属卟啉骨架的发展 |
1.3.2 MPFs中所使用的配体 |
1.3.3 MPFs的潜在应用 |
1.4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及主要成果 |
1.4.1 本文的研究思路 |
1.4.2 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 |
1.5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季胺化法改进UiO-67-bpy光催化性能的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3 结果与讨论 |
2.4 结论 |
附录A |
2.5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基于四(4-羧基苯基)卟啉的金属卟啉骨架的合成及性质探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3 结果与讨论 |
3.4 结论 |
3.5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酰胺键修饰的卟啉配体及其金属卟啉骨架的合成及其性质 |
4.1 引言 |
4.2 酰胺键修饰的卟啉配体(H_4L)的合成 |
4.3 稳定铟金属卟啉骨架NUPF-2的合成及其性质研究 |
4.3.1 实验部分 |
4.3.2 结果与讨论 |
4.3.3 催化性能探索 |
4.3.4 小结 |
4.4 稳定介孔金属卟啉骨架NUPF-3的合成及性质研究 |
4.4.1 实验部分 |
4.4.2 结果与讨论 |
4.4.3 NUPF-3催化C(sp~3)-H键的氨化反应 |
4.4.4 小结 |
4.5 Pt@NUPF-3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质研究 |
4.5.1 实验部分 |
4.5.2 结果于讨论 |
4.5.3 Pt@NUPF-3光催化性能 |
4.5.4 小结 |
4.6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新颖苯基吡啶修饰卟啉配体及金属卟啉骨架NUPF-4的合成及表征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3 结果与讨论 |
5.4 结论 |
5.5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和待发表的文章 |
致谢 |
(9)水溶性多吡啶铜水氧化催化剂(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综述 |
1.1 水氧化分子催化剂概述 |
1.1.1 催化水氧化的重要性 |
1.1.2 光催化水氧化 |
1.1.3 电催化水氧化 |
1.2 多种水氧化分子催化剂的介绍 |
1.2.1 锰催化剂 |
1.2.2 钉催化剂 |
1.2.3 铱催化剂 |
1.2.4 铁催化剂 |
1.2.5 钴催化剂 |
1.2.6 铜催化剂 |
第2章 [Cu(F_3tpa)ClO_4]ClO_4的合成与表征 |
2.1 试剂与仪器 |
2.1.1 试剂 |
2.1.2 仪器 |
2.2 合成方法 |
2.2.1 2-氟-6-溴甲基吡啶的合成 |
2.2.2 F_3tpa配体的合成 |
2.2.3 [Cu(F_3tpa)ClO_4]ClO_4的合成 |
2.3 [Cu(F_3tpa)ClO_4]ClO_4的表征 |
2.3.1 2-氟-6-溴甲基吡啶的化学分析 |
2.3.2 F_3tpa配体的化学分析 |
2.3.3 [Cu(F_3tpa)ClO_4]ClO_4的化学分析 |
2.3.4 单晶结构鉴定-单晶衍射(CCD) |
2.3.5 电催化水氧化性质 |
2.3.6 产氧测试 |
第3章 [Cu(F_3tpa)ClO_4]ClO_4的催化性质研究 |
3.1 本课题的发展背景 |
3.2 晶体结构 |
3.3 光催化性质 |
3.3.1 稳定性 |
3.3.2 产氧活性 |
3.3.3 瞬态吸收光谱 |
3.4 电催化性质 |
3.4.1 电催化活性 |
3.4.2 分子催化剂 |
3.4.3 稳定性 |
第4章 全文主要结论和进一步研究工作的建议 |
4.1 全文主要结论 |
4.2 进一步研究工作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10)双核钌基元配合物及其组装体的合成和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氧桥联的金属簇合物简介 |
1.2 质子偶合的电子转移 |
1.3 氧和羧酸根桥联的钌金属簇合物 |
1.4 氧桥联的双核钌配合物中的质子偶合电子转移 |
1.5 多核金属配合物在功能材料中的作用 |
1.6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二章 配合物[Ru_2(μ-O)(μ-OOCCH_3)_2(2,2'-bpy)_2(L)_2](PF_6)_2 (L:H_2O,CH_3CN)的合成、结构表征及性质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主要原料与仪器 |
2.2.2 配合物的合成 |
2.2.3 核磁共振和红外的测试 |
2.2.4 紫外可见光谱的测试 |
2.2.5 热稳定性的测试 |
2.2.6 电化学性质的测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配合物的~1H NMR和IR |
2.3.2 配合物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
2.3.3 配合物(2)的电化学性质 |
2.3.4 热稳定性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配合物[Ru_2(μ-O)(μ-OOCCH_3)_2(2,2'-bpy)_2(H_2O)_2][ClO_4]_2的结构表征和质子偶合氧化还原电化学性质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主要原料与仪器 |
3.2.2 [Ru_2(μ-O)(μ-OOCCH_3)_2(2,2'-bpy)_2(H_2O)_2][ClO_4]_2(3)的合成 |
3.2.3 晶体结构的测试 |
3.2.4 紫外可见光谱的测试 |
3.2.5 电化学性质的测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配合物(3)的晶体结构 |
3.3.2 配合物(3)的电子吸收光谱 |
3.3.3 配合物(3)的质子偶合氧化还原电化学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配合物Ru_2(μ-O)(μ-OOCCH_3)_2(2,2'-bpy)_2(L_1)_2(L_1: SCN~-,N_3~-,OCN~-,4,4'-bpy)的合成、结构及性质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主要原料与仪器 |
4.2.2 配合物的合成 |
4.2.3 [Ru_2(μ-O)(μ-OOCCH_3)_2(2,2'-bpy)_2(SCN)_2](5)晶体的培养 |
4.2.4 核磁共振、质谱和红外的测试 |
4.2.5 晶体结构的测试 |
4.2.6 紫外可见光谱的测试 |
4.2.7 热稳定性的测试 |
4.2.8 电化学性质的测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合成与表征 |
4.3.2 配合物(5)的晶体结构 |
4.3.3 紫外可见光谱性质 |
4.3.4 电化学性质 |
4.3.5 热稳定性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Ru_2(μ-O)(μ-OOCC_3)_2(2,2'-bpy)_2(L_1)_2M_2]~(n+)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性质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主要原料与仪器 |
5.2.2 配合物[Ru_2(μ-O)(μ-OOCCH_3)_2(2,2'-pby)_2(L_1)_2M_2]~(n+)的合成 |
5.2.3 配合物的红外测试 |
5.2.4 紫外可见光谱测试 |
5.2.5 热稳定性的测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合成与表征 |
5.3.2 热稳定性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不对称混合型配合物[Ru(ptp)(bpy)Cl]ClO_4的合成与表征(论文参考文献)
- [1]新型钌/铑配合物与三螺旋RNA的相互作用研究[D]. 朱娟. 湘潭大学, 2020(02)
- [2]新型吡唑类配合物的电化学性质研究[D]. 谢伟楠. 东南大学, 2020(01)
- [3]基于四硫富瓦烯含氮桥联配体的配位聚合物合成及其性能研究[D]. 李邦. 南京大学, 2020(02)
- [4]新型晶态材料的设计合成及光催化、有机催化性能研究[D]. 孙敏.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1)
- [5]辅助配体对钌(Ⅱ)多吡啶配合物与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的影响[D]. 范宇. 深圳大学, 2019(12)
- [6]含2-巯基嘧啶铜(Ⅰ)簇合物的合成、组装及其催化性能研究[D]. 张梦娟. 苏州大学, 2019(04)
- [7]核苷及手性氢化苯并呋喃类化合物的绿色合成研究[D]. 梁磊. 河南师范大学, 2018(07)
- [8]光电功能金属有机骨架的合成与性质研究[D]. 徐磊. 南京大学, 2016(05)
- [9]水溶性多吡啶铜水氧化催化剂[D]. 相瑞娟. 陕西师范大学, 2016(05)
- [10]双核钌基元配合物及其组装体的合成和性质研究[D]. 朱翠英. 广西大学, 201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