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思想 合理调整服务经济 桐乡蒲园小城镇户籍制度改革成效显着

解放思想 合理调整服务经济 桐乡蒲园小城镇户籍制度改革成效显着

一、解放思想合理调整服务经济桐乡濮院小城镇户籍制度改革工作成效显着(论文文献综述)

吴远贤[1](2021)在《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利益观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利益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内生动力,马克思主义利益观是指导人类行为的指路明灯与精神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社会的永续发展,需要继承马克思主义利益观并与时俱进地发展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已发生重大转化。这其中,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本质上是人民这一利益主体对于多层次、多领域内多种利益客体的需要,“不平衡、不充分”发展问题也可以从利益角度做出如下解读:一是利益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五大领域之间及其内部各要素的平衡及拓展;二是城乡、区域、阶层、代际、中央与地方等方面的利益平衡问题;三是经济、公共服务、创新能力、市场化改革等方面的发展水平和发展质量难题的破解及其利益保障问题。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重大转化,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内部矛盾在一定程度上仍将长期存在。这同时也说明以利益矛盾为主要内容的社会矛盾,一方面具有新时代特有的规律和特征,另一方面仍旧可以运用利益杠杆来撬解它。本研究以唯物史观为指针、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视角,分析新时代利益现状,探讨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利益观的理论基石、研究依据、实现前提、实现原则、核心内容等,提出在新时代利益格局失衡的社会环境中践行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利益观的思路对策,以期为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深化改革、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党的建设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构等提供政策建议。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利益观以马克思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理论、需要理论及其中国化最新成果“新发展理念”为理论基石,可以从主体、客体、实现层次三个维度进行宏观把握和考察其主要内容。践行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利益观,一是要把握相关原则,即把握以人民利益为中心、宏观调控与市场机制协调互动、发挥党的统筹协调优势和统筹国内国外两个大局原则等。二是要把握好践行利益观的方向,即坚持新发展理念,以“创新”实现利益最大化、以“协调”实现利益均衡化(包含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协调发展等)、以“绿色”实现人与自然利益的永续化、以“开放”保障国内与国外、局部与整体利益的一致性(包括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以“共享”实现各民族、各阶层、各地区人民的美好生活共同追求。三是要择定新时代的马克思主义利益观的实现路径,即瞄准共同富裕这一目标,进一步从宏观方面平衡利益格局,从微观角度完善包含激励机制、参与机制、表达机制、分配机制、约束机制、调解机制、补偿机制、预警机制在内的利益整合机制。

武西锋[2](2021)在《同案同判的实证研究 ——以交通事故精神损害抚慰金为中心的考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同案同判是一项重大法理学命题,与司法公正这一法律终极价值遥相呼应,在统一法律适用等司法改革背景下,研究同案同判对推动中国法治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当前研究主要集中在法哲学框架内证成同案同判,赞成者与否定者各执己见,总体而言属于“形而上”的研究进路。这些研究虽然深化了理论认识,但是存在一些弊端,不仅日渐陷入“道德义务”和“法律义务”的争执乃至质疑之中,而且无力刻画同案同判在司法实践中的真实面貌,对同案同判在司法实践中是否成立提供了极其受限的解释,进而也极大削弱了同案同判的理论价值和实践功能。本文采取了“第三条道路”,将同案同判放置在真实的司法诉讼场景中,以交通事故精神损害抚慰金为中心展开实证研究,采用定量实证研究方法检验同案同判在司法实践中是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成立。在研究推进上,首先,同案同判具有深刻的理论意蕴和极其丰富的内涵,因此必须为实证检验确定合理路径。采取拆分策略将“同案”拆分为多个可检验可测定的单一概念,形成了诸多待检验的相同事实维度。综合司法解释规定的法定理由、司法实践中判决说理和既有的理论研究成果,合理确定观察维度,即自变项。通过随机抽样获取具有真实性和代表性的数据,建立了由1680个有效案例组成的数据库,形成了实证研究的数据基础。其次,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对同案同判展开多维度的实证检验。实证研究发现,在所确定的大部分观察维度上同判得以成立。再次,差异是社会的本质存在,对没有实现“同判”的少数观察维度进行深入研究,并给予解释和评价。接着,探讨实证研究发现的政策启示和理论意义。政策意义在于,通过重构精神损害抚慰金的性质和主要原则、数额酌定制度体系,进一步提高司法实践中同案同判的实现程度。理论意义在于,实证研究发现不仅回应了当今的理论争议乃至质疑,同时丰富和发展了同案同判理论。最后,还尝试从制度主义视角探寻同案同判得以成立的原因。研究发现,在受害者年龄、性别、赔偿标准、原(被)告是否聘请律师、原(被)告对事故发生所负责任、被告赔偿能力(以肇事车辆保险情况为替代变量)等事实维度以及历时态上,因变项(精神损害抚慰金)没有显着差异。换言之,在这些观察维度上同案同判得以成立。但与此同时,地域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且差异程度与各省市国民经济总量和居民可支配收入之间的差异基本吻合。可以说,同一省市内同案同判普遍成立,但在全国范围内呈“省差”格局。精神损害抚慰金对伤残等级极为敏感,不同伤残等级获赔的精神损害抚慰金差异显着。但是这种差异是一种合理性存在,是“不等者不等之”的表现,实质上另外一种平等,不同的精神痛苦就应当得到不同的赔偿数额。还发现,伤残赔偿金对精神损害抚慰金具有一定的正向“锚定”效应,即如果原告获赔的伤残赔偿金较高,相应的他(她)很可能获得较多的精神损害抚慰金。这些研究发现反映出我国法官在判决精神损害抚慰金数额时的尴尬处境。精神痛苦本质上不可直接测定,我国相关法律规定仅规定了应当考虑的六种“酌定”因素,但另一方面司法改革通过统一法律适用标准等制度设计,不断要求同案同判。两难处境之下的法官自发地诉诸于第三方机构的权威性文件,以身体伤害严重程度(伤残等级鉴定)作为评估精神损害的有效替代,从而尽量客观地维持判决结果的一致性和连续性。这些研究发现有力地支持了同案同判,说明同案同判在司法实践中确实具有成立的现实可能性,由此回应了各种“怀疑论”,扞卫了法律原则。事实制造差异,差异确实存在,但关键在于我们应当如何看待事实差异?正确的立场是,应当以原则来看待差异。当前关于同案同判的理论争议乃至质疑,都存在单一线性思维的问题,要么只坚持法律原则而止步于事实差异,要么因过分注重事实差异而放弃对法律原则的坚持。只有以法律原则的立场来看待事实差异,才能既坚持了法律原则,又正视了事实差异,且在正视中发展同案同判理论。就实证检验结果而言,这些差异并未对检验产生实质性的显着影响,这表明同案同判仍是一项值得维护的法律原则。这些差异不仅没有动摇同案同判的根基,反而在概率论意义上丰富和发展了同案同判。同案同判并不排斥个案的事实差异,但是对个案差异具有消融性。对法律事实相同的案件,只要裁判结果没有显着差异,同案同判这一原则在司法实践中即可现实成立。我们既不能因为对同案同判的价值认同而对事实差异视而不见,也不能因为事实差异而否认同案同判这一重大法律原则,而应当始终从原则的立场来看待事实差异。唯有如此,方可协调理论和实践之张力,也才能有效回应各种争议乃至怀疑。实证研究已表明,同案同判在司法实践中确实具有成立的现实可能。其原因何在?回到同案同判的价值命题来看,首先是同案同判所蕴含的丰富道德价值为其提供了正当性辩护,更为直接和重要的原因是同案同判在当前司法实践中已经被大量的制度所规范。当前,我国以公平正义为价值引领,以重要的纲领性法治文件为统帅,由大量的司法文件建立起来的指导性案例制度、类案检索制度和统一法律适用标准制度等制度体系,蕴含了积极的有为司法理念,极大压缩了法官在类案审理中的自由裁量空间,共同释放的制度合力不断塑造和维系着同案同判。

范晓鹏[3](2021)在《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规划策略研究》文中指出都市圈作为城市化发展的高级形态,已成为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极与人口承载核心区域,也是区域综合实力与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从本质上来看,都市圈是一个具有较强开放性的复杂巨系统,其形成与发展类似于有机生命体,有着自身内在的规律与特征,以系统内各部分达到一体化为理想状态,高质量则是判断一体化发展水平的重要维度。都市圈发展既要考虑“量”的一体化,也要考虑“质”的一体化。作为引领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板块,西安都市圈仍面临着辐射带动能力不强、产业同质恶性竞争、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等现实问题,加快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已迫在眉睫。基于上述研究背景与现实困境,本研究重点围绕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进行深入研究。第一,综合集成经济学、生态学、社会学、地理学与城乡规划学等多学科领域的基础理论,跟踪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与实践,在遵循都市圈一体化发展与演化的一般规律基础上,结合经济、社会、文化、制度、空间、规划等多方位一体化,以及新时代背景下生产、生活、生态功能的高质量,从来源与构成、存在与变化、动因与结果、目标与路径等视角,系统阐释两者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耦合辩证关系,归纳总结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基本特征与空间指向。第二,在一体化视角下,建构基于交通、经济、人口、文化等多维度的定量叠加测算方法体系,并结合西安历史文化空间格局和发展脉络进行定性辅助校核,从而科学识别西安都市圈的空间圈层结构。在此基础上,重点对近年来西安都市圈中心城区的空间扩展,以及圈层结构的演化规律进行总结分析,并综合集成“一体化—高质量—耦合度—满意度”等维度,开展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综合绩效评价,印证一体化与高质量的耦合发展关系,辅助研判西安都市圈的现实问题。第三,结合自然环境、经济社会、交通设施、历史文化等基础性因素,以及政策制度、信息技术等刺激性因素,对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影响因子进行研判,构建以因子属性与作用形式为基础的动力机制模型。基于此,通过梳理都市圈发展的一般模式与复合模式,结合复杂适应系统理论,探索西安都市圈的适宜空间发展模式。通过对以上内容的系统研究,本论文得出以下结论与观点。第一,都市圈一体化发展的重点应在区域协同、产业分工、市场统一、设施互联、风险共担等方面,且未来高质量发展应充分体现人本化、绿色化、创新化与网络化等发展理念。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基本特征应体现在产业协同创新、市场开放统一、生态绿色共保、城乡协调融合、文化包容认同、交通互联互通、服务共建共享、科技智慧引领、治理现代高效等多维层面,由此才能在空间层面真正实现都市圈要素、结构、功能的高质量一体化。第二,从西安都市圈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的结果可以看出,目前西安都市圈仍是以西安主城区、咸阳主城区和西咸新区为核心的单核型都市圈,并呈现出沿交通要道轴向延伸的态势,区域整体空间联系仍较为松散。在充分解析区域现状和比较审视全国都市圈总体格局的基础上,研判得知西安都市圈目前还存在城镇体系不完善、产业协作不够、交通网络化水平低、生态保护乏力、公共服务过度集中、体制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通过“耦合—满意度”评价分析可知,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水平一般,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尽管近年来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水平都有很大提升,但受到多维因素的影响仍处于中级耦合协调发展阶段;研究范围内居民对西安都市圈的认知程度较低,中心与外围的空间联系感知较弱,对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满意度普遍不高。第三,针对西安都市圈提出“三多一网”的适宜空间模式,认为“多目标、多中心、多维度、网络化”的发展格局是理想空间形态。在明确西安都市圈的现实问题与战略使命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规划的统筹引领作用,积极响应适宜空间模式,重点从功能提升与格局优化、产业协同与创新驱动、文化传承与文旅融合、交通一体与设施共享、生态优化与绿色发展等方面提出引导策略。同时,基于国土空间规划背景,强调规划思维转变与规划目标转向,进而加强规划体系的专项协同与内外衔接,优化完善都市圈规划编制程序,并提出协同治理与体制机制响应的路径与方法,从而有效支撑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为我国中西部地区都市圈发展规划实践提供有益借鉴。

阮一晨[4](2021)在《基于数据驱动的杭州萧山区公共中心体系认知与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由高速增长转为高质量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变,城市生活性空间的发展随之转变为引领城市建设、提升城市居民生活幸福感的主要动力之一。城市公共中心体系是承载城市居民生活性活动的主要空间,在城市公共服务与消费空间的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近年来,城市研究数据与技术快速发展,特别是大数据与机器学习算法的引入,为城市空间结构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量化支撑。但同时也引申出公共中心体系研究中,数据表征的充分性、研究方法的适应性、表征关系的实效性等数据技术应用层面的问题。为此,本研究以杭州市萧山区为对象,针对城市公共中心体系研究,在数据技术选择与应用、影响要素与机制分析、优化布局手段等多方面文献综述基础上,结合规划研究中数据应用的特征,总结出本研究着力探索的三个主要问题:如何观察并总结公共中心的特征、公共中心体系发展类型特征与影响要素有哪些、怎样正确引导公共中心空间优化。并借鉴弱假设强表征的数据驱动范式,形成了由理论线索指导表征数据,再构建表征关系,从而推导特征规律的研究逻辑,将之应用于研究问题所对应的空间认知、空间分析与空间优化三个主要流程,以实现空间认知与优化的研究目的,解释公共中心体系空间特征与规律,完善其优化方法与流程。研究内容与结论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公共中心体系的识别与空间特征认识。从供给与需求的角度入手,针对公共中心体系的构成要素,搭建手机信令、POI与调研数据结合的多源数据识别框架,实现杭州市萧山区公共中心体系识别,并从中心的空间布局、结构关系与功能关联认识其基本空间特征。初步认识了体系内的公共中心路径依赖与道路亲缘特征规律与“一主一副数次多基”的4级中心体系,同时发现政府主导配置的公共服务设施在中心关联中具有重要引领性作用。二是在公共中心体系的发展程度与影响要素分析。构建常态化和非常态化两大层面的分析框架:在常态化层面,遵循先扩样后收缩的思路,从浙江省扩样识别公共中心体系的初长型、增长型、成熟型、完善型四大聚类,定位出与萧山区近似的成熟型与完善型聚类样本。同时地形条件、经济规模、人口规模、城市建设、居民消费力与公共交通6类影响要素存在显着的类型性差异,其变化特征主要由发展初期政府主导的投资拉动型增长模式转变为后期由市场引领的消费主导型发展模式。各影响要素间呈现相互作用的网络机制,其中人口规模是发展程度最直接最核心的影响要素。在非常态化要素方面,萧山区公共中心体系深受G20、亚运会与新冠疫情防控等大事件中正向推动力的促进,并在后续使其持续影响。三是在公共中心体系优化分析。杭州市萧山区的研究范围,通过人口与公共中心体系具有强关联的线索,从人口的居住、就业、旅游三方面入手构建“人口—公共中心”的空间关联模型,推导出中心优化的空间基础。在此基础上借助三方面目标准则:一是通过公共中心发展的监督学习模型、满意度与亚运会大事件分析结合,总结出经验目标。二是通过人本主义价值尺度下总结出效率与公平的发展目标,三是在公共中心现状特征中总结的规律性原则。最终在空间与非空间两个层面提出了针对萧山区公共中心体系的优化指引。经三方面内容的逐层推进,实现了公共中心体系认知与优化的数据驱动研究框架搭建,通过实证案例分析与认知,总结具有时空背景的特征经验与一般性的规律,丰富了新数据环境下的城市空间结构研究。

曹萍[5](2021)在《“双轮协调”驱动下中国城乡融合发展的时空演变、影响因素及政策体系》文中认为

王刚[6](2021)在《衡水市农村人口城镇化问题研究》文中认为

黄珍[7](2021)在《西部大开发新格局形成中城乡融合发展研究》文中提出

孙全胜[8](2021)在《中国特色小城镇化模式的由来和提升路径研究》文中指出城镇化道路的类型有发展大城市、发展中小城市和发展小城镇等。中国城镇化主要采用小城镇化模式,具有规模较大、速度较快、政府主导等特点,但容易引发区域差距较大、城镇化质量不高、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中国小城镇化模式促进了城市结构与经济发展相适应,但中心城市辐射力低,小城镇偏多,城市公共服务亟待提升。国家要提升小城镇建设层次,发挥市场的主导作用,提高政府的服务意识,提高城镇规划水平,注重生态保护,发展低碳科技,采用新型能源,引导小城镇综合发展。

黄茂兴,张建威[9](2021)在《中国推动城镇化发展:历程、成就与启示》文中提出研究目标:在探析中国共产党推动城镇化发展理论渊源的基础上,回顾建党100年来中国城镇化发展历程,总结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国城镇化发展取得的辉煌成就,进一步探究中国共产党推动城镇化发展的经验启示。研究方法: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分析方法,对建党100年来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历史演变进行系统梳理,客观评价我国城镇化取得的发展成效与存在不足。基于大量翔实数据,运用统计分析法、比较分析法来展现我国城镇化发展取得的辉煌成就。研究发现:中国共产党推动中国城镇化发展的思想源于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思想,历经几代党中央领导集体的艰辛探索,逐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型城镇化思想。建党100年来,中国共产党根据中国城镇化发展不同历史时期的现实需要,为推动城镇化发展作出科学决策,推动中国城镇化发展取得辉煌成就。引领未来中国新型城镇化实现高质量发展,应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发挥好政府与市场的作用,坚持深化改革,坚持发展理念创新。研究创新:对建党100年来中国城镇化发展思想与实践历程进行融合梳理,以大量翔实数据为分析基础论证中国城镇化发展取得的成就与不足,将历史经验与实践探索相结合,抽象总结得出5个方面的经验启示。研究价值:细致厘清建党100年来中国共产党推动城镇化发展的理论基础、历史脉络及取得的积极成效,凝练总结中国共产党推动城镇化发展取得的经验启示,为推动新时代中国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梁晓玲[10](2021)在《山东省农村宅基地有偿退出模式比较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城镇化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农民物质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对农村宅基地需求并没有相应增加,农村宅基地出现闲置、建设缺少整体上的科学引导和规划调控、基础设施配套落后、环境恶化等一系列问题,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探索宅基地有偿退出,非常重要且必要。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处理好农村宅基地有偿退出的相关问题,对维护农户利益促进乡村稳定发展具有一定积极意义。鉴于此,笔者对山东省农村宅基地有偿退出进行了研究。本文的开篇首先主要总结了当前国内外研究现状,然后介绍了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第三是利用政体分析理论与治理分析理论中政府、市民、企业之间的制约、博弈建立起来合作关系,通过案例分析法、文献研究法、实地调研法以及比较分析法四种研究方法,介绍了山东省宅基地利用现状,并以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肥城市、龙口市为例,对乡村振兴模式、人口转移重组模式、资本介入模式在山东省的具体实践研究。第四部分通过比较分析三种模式的共同点和差异,对比分析总结农村宅基地有偿退出实践中面临的困境,进而得出第五部分各个主体的利益平衡点,通过寻求利益平衡点,提出妥善解决农村宅基地有偿退出问题的有效建议。通过比对分析政府、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企业、农户四方利益主体在三种不同退出模式中的角色定位、发挥作用驱动力、价值追求、施力和受力影响,可以提出农村宅基地有偿退出机制的建议,即从政府层面看,完善宅基地使用管理,进行多种方式的调研评估,实现体现公治、私治、自治的公共政策制定。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层面,积极寻求各方契机,发挥“代言人”作用,与政府、农户、企业之间搭建起相对稳定的“四方”平台。从企业角度来讲,多元参与,提供一种稳定的、持续的经济资本投入。从农户角度,维护“一户一宅”权益,使农村宅基地有偿退出机制利益分配,发挥最大化。

二、解放思想合理调整服务经济桐乡濮院小城镇户籍制度改革工作成效显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解放思想合理调整服务经济桐乡濮院小城镇户籍制度改革工作成效显着(论文提纲范文)

(1)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利益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背景、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依据
        (三)选题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关于利益的研究
        (二)关于马克思主义利益观的研究
        (三)关于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问题的研究
    三、研究方法、研究创新与不足之处
        (一)创新之处
        (二)不足之处
        (三)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四)研究的重点难点,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
    四、利益相关概念及其关系阐释
        (一)利益、利益关系、利益格局与利益观
        (二)利益观与唯物史观
        (三)利益与福利、福祉
        (四)利益观与发展观
        (五)利益观与价值观
第一章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利益观的形成
    第一节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利益观的提出依据
        一、发展平衡问题的提出依据
        二、发展充分问题的提出依据
        三、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依据
    第二节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利益观的理论渊源
        一、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
        二、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斯大林的利益观
        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利益观
第二章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利益观的理论基石
    第一节 基于马克思主义需要理论
        一、需要的社会历史性及需要角度的利益
        二、需要的内涵拓展和层次提升
    第二节 基于马克思主义矛盾理论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基本矛盾与主要矛盾的论述
        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要矛盾认识的发展历程
    第三节 基于新发展理念
        一、新发展理念的内涵和践行路径
        二、新发展理念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系统观念
        三、新发展理念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
    第四节 基于新时代论断
        一、新时代的判断依据
        二、新时代主要矛盾及其衍生的系列问题
第三章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利益观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 主体维度的新时代利益观主要内容
        一、地方政府利益与中央政府利益
        二、个体利益、群体利益与类利益
    第二节 客体维度的新时代利益观主要内容
        一、经济利益
        二、政治利益
        三、文化利益
        四、社会利益
        五、生态利益
    第三节 历时性维度的新时代利益观主要内容
        一、既得利益与可得利益
        二、短期利益与长远利益
        三、现实性利益与超越性利益
第四章 对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利益观的综合考量
    第一节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利益观的价值前提
        一、人民是新时代的创造主体和权力主体
        二、人民是新时代的利益主体
        三、人民是新时代的评议主体和监督主体
    第二节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利益观的实现领域及其特征
        一、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利益观的实现领域
        二、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利益观的时代特征
    第三节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利益观的实现原则
        一、以人民利益为中心原则
        二、宏观调控与市场机制协调互动原则
        三、发挥党的统筹协调优势原则
        四、统筹国内国外两个大局原则
第五章 践行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利益观的思路对策
    第一节 践行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利益观的发展方向
        一、以“创新”实现利益最大化
        二、以“协调”实现利益均衡化
        三、以“绿色”实现利益永续化
        四、以“开放”实现国内与国外、局部与整体利益的一致性
        五、以“共享”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共同追求
    第二节 共同富裕集中体现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利益观的实现路径
        一、共同富裕概念的历史沿革
        二、共同富裕概念的科学内涵
        三、共同富裕概念的全面阐释
        四、共同富裕的实现路径及其难点
    第三节 整合机制服务于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利益观的实现路径
        一、利益整合问题概述及其相关概念
        二、利益整合机制的宏观方面
        三、利益整合机制的微观方面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2)同案同判的实证研究 ——以交通事故精神损害抚慰金为中心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意义
        1.理论意义
        2.实践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一)国外的研究现状
        (二)国内的研究现状
        1.同案同判的语义分析
        2.同案同判的理论证成
        3.同案同判的实证研究
        4.对现有研究成果的总体评述
    三、研究方法
        (一)法实证研究的总体定位
        (二)法实证研究的基本格局
    四、论文的基本框架和主要创新
        (一)论文的框架结构
        (二)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第一章 同案同判的理论意蕴与检验路径
    第一节 同案同判的理论意蕴
        一、挑战的两个命题
        二、同案同判的理论意蕴
        三、基于拆分的检验策略
    第二节 实证检验的方法路径
        一、实证研究方法的基本界定
        二、实证研究的科学哲学基础
        三、定量实证分析的基本概念
    第三节 实证检验的法律事实路径
        一、精神损害抚慰金的实践性理由
        二、数据来源
        三、作为相同法律事实的“同案”
第二章 同案同判的实现程度
    第一节 检验指标的数据分布
        一、年度分布和审理法院覆盖
        二、原告方检验指标分布
        三、原被告共有的检验指标分布
        四、描述性分析的基本原理
    第二节 实现同案同判的法律事实维度
        一、历时性同判
        二、受害者男女性别同判
        三、受害者年龄同判
        四、当事人责任同判
        五、被告赔偿能力同判
    第三节 未实现同案同判的法律事实维度
        一、地域差异较大
        二、伤残赔偿金对抚慰金有锚定效应
        三、不同伤残等级的抚慰金存在显着差别
        三、赔偿标准与抚慰金的特殊关系
第三章 同案同判差异的生成机制
    第一节 因果统计原理
        一、回归分析的概念和步骤
        二、精神损害抚慰金的回归分析
        三、回归方程的检验
    第二节 差异的主要原因
        一、原告身体伤残等级是内在决定性原因
        二、省际之间经济发展不均衡是重要的外部原因
        三、伤残赔偿金是补充性原因
        四、对其他未形成原因事实维度的补充说明
第四章 同案同判的实现对策和理论发展
    第一节 明定权利性质与赔偿原则
        一、明定抚慰金的权利独立性
        二、重构精神损害抚慰金的酌定原则
    第二节 抚慰金同案同判的酌定标准体系
        一、酌定基准制度
        二、累加递增制度
        三、原告过错递减制度
    第三节 以原则看待事实差异
        一、同案同判的原则立场
        二、同案同判的理论发展
第五章 同案同判实现的原因
    第一节 同案同判的内在正当性
        一、法律原则的道德维度
        二、道德为法律提供正当性辩护
    第二节 同案同判的制度规范
        一、制度主义的基本框架
        二、公平正义为内核的制度规范体系
结语
参考文献
    一、中文文献
        (一)专着类
        (二)译着类
        (三)中文论文类
    二、外文文献
        (一)着作类
        (二)论文类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一、作者简介
    二、科研成果
        (一)论文成果
        (二)参与课题
后记

(3)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缘由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缘由
    1.2 研究对象
        1.2.1 重要性和典型性
        1.2.2 研究范围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概念释义
        1.4.1 都市圈
        1.4.2 一体化
        1.4.3 高质量
    1.5 研究内容、框架与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框架
        1.5.3 研究方法
    1.6 基础性支撑原理与研究特性
        1.6.1 基础性支撑原理
        1.6.2 研究特性
    1.7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基础理论及相关研究与实践综述
    2.1 相关基础理论
        2.1.1 经济学相关理论
        2.1.2 生态学相关理论
        2.1.3 社会学相关理论
        2.1.4 地理学相关理论
        2.1.5 城乡规划学相关理论
    2.2 相关研究综述
        2.2.1 都市圈的相关研究
        2.2.2 一体化的相关研究
        2.2.3 高质量的相关研究
        2.2.4 相关研究进展述评
    2.3 国内外发展经验
        2.3.1 国外经验
        2.3.2 国内经验
    2.4 基于理论与实践的若干启示
        2.4.1 人本化
        2.4.2 绿色化
        2.4.3 创新化
        2.4.4 网络化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内在逻辑及特征
    3.1 都市圈一体化发展与演化的内在机理
        3.1.1 从“要素分散”到“要素集合”:集聚化与融合化
        3.1.2 从“增长极核”到“网络关联”:扩散化与网络化
        3.1.3 从“单打独斗”到“协作一体”:协作化与一体化
    3.2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哲学思辨
        3.2.1 来源与构成:“渊源合一”
        3.2.2 存在与变化:“协同发展”
        3.2.3 动因与结果:“互为因果”
        3.2.4 目标与路径:“殊途同归”
    3.3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基本特征
        3.3.1 产业协同创新
        3.3.2 市场开放统一
        3.3.3 生态绿色共保
        3.3.4 城乡协调融合
        3.3.5 文化包容认同
        3.3.6 交通互联互通
        3.3.7 服务共建共享
        3.3.8 科技智慧引领
        3.3.9 治理现代高效
    3.4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空间指向
        3.4.1 空间要素流态化
        3.4.2 空间结构网络化
        3.4.3 空间功能协同化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一体化视角下西安都市圈的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
    4.1 识别原则与思路
        4.1.1 识别原则
        4.1.2 识别思路
    4.2 空间特征认知与识别方法选取
        4.2.1 基本特征判别
        4.2.2 基本范围选取
        4.2.3 中心城市界定
        4.2.4 识别方法选取
    4.3 多维方法定量叠加测算
        4.3.1 公路等时法测算结果
        4.3.2 城市引力法测算结果
        4.3.3 城镇人口密度测算结果
        4.3.4 历史文化资源密度法测算结果
        4.3.5 定量综合叠加测算结果
    4.4 地域特征定性辅助校核
        4.4.1 历史文化渊源回溯
        4.4.2 历史文化空间格局指引
        4.4.3 定性辅助校核结果
    4.5 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
        4.5.1 核心圈层识别
        4.5.2 扩展圈层识别
        4.5.3 辐射圈层识别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西安都市圈的时空演化特征及核心问题研判
    5.1 时空演化特征
        5.1.1 中心城区的时空演化
        5.1.2 圈层结构的时空演化
    5.2 区域现状解析
        5.2.1 自然地理
        5.2.2 经济社会
        5.2.3 城镇体系
        5.2.4 服务设施
        5.2.5 体制机制
    5.3 比较格局审视
        5.3.1 全国都市圈总体格局
        5.3.2 横向比较对象的选取
        5.3.3 主要特征的比较判别
    5.4 核心问题研判
        5.4.1 一核独大且能级不高,辐射带动作用不足
        5.4.2 创新引领能力不强,产业协同程度不高
        5.4.3 文化高地尚未形成,文旅融合发展不够
        5.4.4 网状交通尚未形成,枢纽能力内高外低
        5.4.5 公服资源过度集聚,区域失衡现象突出
        5.4.6 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生态环境质量欠佳
        5.4.7 一体化建设推动缓慢,协同机制有待加强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满意度”评价
    6.1 总体思路与评价方法
        6.1.1 总体思路
        6.1.2 评价方法
        6.1.3 数据来源
    6.2 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度评价
        6.2.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6.2.2 指标选取与权重确定
        6.2.3 评价结果分析
    6.3 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满意度评价
        6.3.1 人群特征与空间范围认知情况
        6.3.2 出行行为与差异化需求特征
        6.3.3 评价结果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动力机制及适宜空间模式
    7.1 影响因子研判
        7.1.1 自然环境因子
        7.1.2 经济社会因子
        7.1.3 交通设施因子
        7.1.4 历史文化因子
        7.1.5 政策制度因子
        7.1.6 信息技术因子
    7.2 动力机制解析
        7.2.1 自然环境约束力
        7.2.2 经济社会推动力
        7.2.3 交通设施支撑力
        7.2.4 历史文化塑造力
        7.2.5 政策制度调控力
        7.2.6 信息技术重构力
    7.3 既有模式梳理
        7.3.1 一般模式
        7.3.2 复合模式
        7.3.3 模式特征
    7.4 适宜空间模式建构
        7.4.1 模式建构思路
        7.4.2 空间模型建构
        7.4.3 适宜模式推演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规划引导策略
    8.1 战略价值与发展目标
        8.1.1 战略价值研判
        8.1.2 目标方向引导
    8.2 功能提升与格局优化
        8.2.1 城镇体系完善
        8.2.2 空间结构优化
    8.3 产业协同与创新驱动
        8.3.1 区域产业布局优化
        8.3.2 产业辐射能力强化
        8.3.3 创新网络体系搭建
    8.4 文化传承与文旅融合
        8.4.1 文化遗产整体保护
        8.4.2 历史文化格局传承
        8.4.3 文旅全域融合发展
    8.5 交通一体与设施共享
        8.5.1 交通设施互联互通
        8.5.2 公服设施均衡一体
        8.5.3 基础设施共建共享
    8.6 生态优化与绿色发展
        8.6.1 区域生态环境修复
        8.6.2 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8.6.3 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8.7 本章小结
第九章 面向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西安都市圈规划机制响应
    9.1 思维转变与目标转向
        9.1.1 规划思维转变
        9.1.2 规划目标转向
        9.1.3 规划基本原则
    9.2 体系衔接和编制程序
        9.2.1 规划体系的专项协同及内外衔接
        9.2.2 规划编制的管理主体及程序完善
    9.3 协同治理与体制机制
        9.3.1 协同治理机制提升
        9.3.2 城乡融合机制完善
    9.4 本章小结
第十章 结论与展望
    10.1 主要结论
        10.1.1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之间存在相互耦合的关系机理
        10.1.2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10.1.3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适宜空间模式
        10.1.4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亟需规划引导及制度保障
    10.2 创新点
        10.2.1 揭示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关系机理与主要特征
        10.2.2 提出多维视角融合地域特质的都市圈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方法
        10.2.3 探索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适宜模式与规划对策
    10.3 不足与展望
        10.3.1 不足之处
        10.3.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作者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附录
致谢

(4)基于数据驱动的杭州萧山区公共中心体系认知与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变带来的新需求
        1.1.2 公共服务规划地位提升形成的新定位
        1.1.3 数据科学革命引领的新视野
        1.1.4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的新要求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主要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数据驱动
        1.3.2 公共中心体系
    1.4 研究内容与范围
        1.4.1 研究主要内容
        1.4.2 研究范围
    1.5 研究方法
        1.5.1 定性研究方法
        1.5.2 定量分析方法
    1.6 技术路线与章节安排
        1.6.1 研究技术路线
        1.6.2 章节组织
2 相关研究综述
    2.1 研究的理论基础
        2.1.1 城市形态发展与演化理论中的城市中心
        2.1.2 城市空间组织理论中的城市中心
    2.2 城市公共中心体系的识别
        2.2.1 城市中心识别数据源
        2.2.2 城市中心及其体系识别方法
    2.3 城市公共中心体系的演变趋势与影响要素
        2.3.1 城市多中心结构的实践与效能
        2.3.2 公共中心体系的发展趋势
        2.3.3 公共中心的形成机制与影响要素
    2.4 公共中心与城市服务的空间布局优化
        2.4.1 公共中心的布局优化
        2.4.2 各类城市服务的布局优化
    2.5 借鉴与启示
        2.5.1 研究借鉴
        2.5.2 研究启示
3 研究框架
    3.1 数据驱动的发展脉络
        3.1.1 大数据的发展及利用
        3.1.2 机器学习发展历程
        3.1.3 数据驱动在城乡规划中的应用
    3.2 表征学习与城市空间科学互动的研究理念
        3.2.1 表征学习的应用难点
        3.2.2 分析框架的基本流程
        3.2.3 数据分析的基本逻辑
        3.2.4 数据获取的基本原则
    3.3 数据驱动的公共中心体系研究框架
        3.3.1 研究主要问题难点
        3.3.2 测度识别的理论先验
        3.3.3 影响要素分析的理论先验
        3.3.4 优化策略的理论先验
    3.4 本章小结
4 萧山区公共中心体系识别与空间特征
    4.1 供需视角下的中心度评级体系与数据基础
        4.1.1 中心度的评价
        4.1.2 中心度计算的数据基础
    4.2 中心度计算结果与空间特征
        4.2.1 指标权重计算
        4.2.2 设施聚合度:多中心结构展现
        4.2.3 设施规模度:中心集聚特征显着
        4.2.4 设施使用度:就近满足的网络结构
        4.2.5 中心度:内聚外散,北密南疏的整体格局
    4.3 识别与特征分析
        4.3.1 基于密度阈值的公共中心识别流程设计
        4.3.2 公共中心的空间分布特征
        4.3.3 公共中心的体系结构特征
        4.3.4 功能关联特征
    4.4 本章小结
5 萧山区公共中心体系的发展程度与影响要素
    5.1 公共中心体系发展程度的表征
        5.1.1 公共中心体系的总能级
        5.1.2 公共中心体系的总数量
        5.1.3 公共中心体系的均衡度
    5.2 基于集成学习的中心度表征模型
        5.2.1 特征构造与模型设计
        5.2.2 模型精度检验方法
        5.2.3 模型训练与精度表现
    5.3 基于集成模型省域区县中心度拟合
        5.3.1 中心度的分块拟合
        5.3.2 中心体系的采样结果
        5.3.3 省域区县公共中心体系表征
    5.4 常态化影响要素分析
        5.4.1 公共中心体系常态化影响要素的选择
        5.4.2 中心度的多元线性回归
        5.4.3 公共中心发展程度的聚类及其特征
        5.4.4 公共中心体系的演化趋势分析
        5.4.5 常态化影响要素构成与影响机制构建
    5.5 萧山区公共中心体系的非常态化影响要素
        5.5.1 公共服务设施配置
        5.5.2 基础设施建设
        5.5.3 城市空间调整
        5.5.4 经济发展
        5.5.5 城市品牌价值提升
        5.5.6 城市治理能力提升
    5.6 本章小结
6 萧山区公共中心体系布局优化
    6.1 人口与公共中心体系布局的空间关联
        6.1.1 基于人口的公共中心体系布局先验
        6.1.2 人口分布的空间特征与空间关联
        6.1.3 人口与公共中心的空间关联模型构造
        6.1.4 模型结果与分析
        6.1.5 人口与公共中心体系关联中的主要特征
    6.2 公共中心优化目标
        6.2.1 经验目标
        6.2.2 价值目标
        6.2.3 规律原则
    6.3 公共中心体系布局优化指引
        6.3.1 空间优化指引
        6.3.2 服务优化策略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主要结论
        7.1.1 公共中心识别与空间特征分析
        7.1.2 公共中心的影响要素与机制分析
        7.1.3 公共中心的优化指引
    7.2 主要创新之处
        7.2.1 引入了多源数据与算法适应的公共中心识别系统
        7.2.2 尝试了表征数据与理论结合的影响要素解释机制
        7.2.3 构建了集成框架与机制协同的目标估计监督模型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7.3.1 研究内容的深入挖掘
        7.3.2 研究理论的深化演绎
        7.3.3 数据技术的更新适应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浙江省区县中心体系发展程度影响要素
    附录2 集成树分类规则
    附录3 网络调查问卷中公共中心体系相关问题
个人简介

(8)中国特色小城镇化模式的由来和提升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城镇化道路的类型
    (一)发展大城市的道路
    (二)发展中小城市的道路
    (三)发展小城镇的道路
二、以小城镇发展为主的中国城镇化道路
    (一)小城镇发展模式的由来
    (二)小城镇发展模式的表现
    (三)发展小城镇的优点
三、中国特色小城镇发展的提升路径
    (一)发挥市场的主导作用和政府的引导作用
    (二)小城镇建设需要合理规划,发展低碳经济

(9)中国推动城镇化发展:历程、成就与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引 言
一、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城镇化发展思想的理论渊源
    1.理论来源: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思想
        (1)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了城乡关系面貌。
        (2)消灭城乡对立、实现城乡融合的前提条件。
        (3)消灭城乡对立、实现城乡融合的基本途径。
    2.理论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思想
        (1)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城镇化思想:城乡兼顾。
        (2)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城镇化思想:城乡互动。
        (3)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城镇化思想:城乡协调。
        (4)以胡锦涛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城镇化思想:城乡统筹。
        (5)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城镇化思想:以人为本。
二、100年来中国共产党推动城镇化发展的历史演进
    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2.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时期
        (1)城镇化启动发展阶段:1949~1957年。
        (2)城镇化波动起伏阶段:1958~1965年。
        (3)城镇化下滑停滞阶段:1966~1977年。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时期
        (1)城镇化恢复发展阶段:1978~1992年。
        (2)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1993~2012年。
        (3)高质量发展阶段:2013年至今。
三、100年来中国城镇化发展的实践成就与面临困境
    1.中国共产推进城镇化发展取得的实践成就
        (1)城镇化发展逐步超过世界平均水平。
        (2)城市群快速发展,成为我国经济发展首要载体。
        (3)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完善。
        (4)城市公共服务供给水平显着提高。
        (5)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
    2.中国城镇化发展面临的困境
        (1)城镇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
        (2)“半城镇化”现象严重。
        (3)城市病问题日益突出。
四、100年来中国共产党推动中国城镇化发展的经验启示
    1.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我国推进城镇化发展的重要保障
    2.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是我国推进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条件
    3.发挥好政府与市场的作用是我国推进城镇化发展的核心问题
    4.坚持深化改革是我国推进城镇化发展的不竭动力
    5.坚持理念创新是我国推进城镇化发展的理论先导

(10)山东省农村宅基地有偿退出模式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情况综述
        一 国外研究现状
        二 国内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第四节 创新点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第一节 相关概念
        一 农村宅基地
        二 农村宅基地改革
        三 农村宅基地有偿退出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 政体分析理论
        二 治理分析理论
    第三节 三种模式的理论概述
        一 乡村振兴模式
        二 人口转移重组模式
        三 资本介入模式
第三章 三种模式在山东省的实践情况
    第一节 山东省宅基地利用现状
        一 “一户多宅”现象普遍存在
        二 户均宅基地面积过大
        三 产业和基础设施用地低
    第二节 乡村振兴模式实践:“孩子小镇”项目
        一 项目基本情况
        二 各方主体的不同驱动力分析
    第三节 人口转移重组模式实践:多模式并存的肥城项目
        一 项目基本情况
        二 各方主体的不同驱动力分析
    第四节 资本介入模式实践:增减挂钩的四农社区项目
        一 项目基本情况
        二 各方主体的不同驱动力分析
第四章 山东省农村宅基地有偿退出三种模式的分析
    第一节 三种模式的共同点
        一 政府占据主导性位置
        二 退出方意愿对有偿退出的关键性影响
        三 宅基地退出推进速度与资金投入成正比
        四 退出模式操作复杂
    第二节 三种模式的差异
        一 宅基地需求呈明显的区域差异化
        二 宅基地有偿退出综合绩效高低不一
    第三节 山东省农村宅基地有偿退出面临的困境
        一 资本、集体、空置宅基地的失联
        二 关系、利益、地域的失衡
        三 开发、保护、利用的失约
第五章 完善山东省农村宅基地有偿退出机制的建议
    第一节 坚持多元参与制定公共政策
        一 政府制定相关法规政策
        二 企业承担相应社会责任
        三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集中表达观点
    第二节 坚持动态协商互助“四方”平台
        一 明确宅基地的配置方式
        二 因地制宜保障“住有所居”
        三 调整布局优化宅基地使用管理
        四 维护多方利益
    第三节 坚持多方探索多种方式和途径
        一 加强宅基地退出监督和管理
        二 探索农村居民点建设的资金筹措机制
        三 探索多种土地变革方式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四、解放思想合理调整服务经济桐乡濮院小城镇户籍制度改革工作成效显着(论文参考文献)

  • [1]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利益观研究[D]. 吴远贤. 贵州师范大学, 2021
  • [2]同案同判的实证研究 ——以交通事故精神损害抚慰金为中心的考察[D]. 武西锋. 吉林大学, 2021(01)
  • [3]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规划策略研究[D]. 范晓鹏.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4]基于数据驱动的杭州萧山区公共中心体系认知与优化研究[D]. 阮一晨. 浙江大学, 2021(01)
  • [5]“双轮协调”驱动下中国城乡融合发展的时空演变、影响因素及政策体系[D]. 曹萍. 山东师范大学, 2021
  • [6]衡水市农村人口城镇化问题研究[D]. 王刚. 中国政法大学, 2021
  • [7]西部大开发新格局形成中城乡融合发展研究[D]. 黄珍. 西北师范大学, 2021
  • [8]中国特色小城镇化模式的由来和提升路径研究[J]. 孙全胜. 怀化学院学报, 2021(03)
  • [9]中国推动城镇化发展:历程、成就与启示[J]. 黄茂兴,张建威.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21(06)
  • [10]山东省农村宅基地有偿退出模式比较研究[D]. 梁晓玲. 烟台大学, 2021(12)

标签:;  ;  ;  ;  ;  

解放思想 合理调整服务经济 桐乡蒲园小城镇户籍制度改革成效显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