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酒后呕吐伴癫痫发作1例(论文文献综述)
王宁[1](2021)在《疾病社会史视阈下的酒精成瘾危害及社会干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酒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饮酒行为更是被社会普遍接受。但由酒精滥用所导致的危害,往往被掩盖和忽视。近年来,酒精成瘾疾病的患病率逐渐升高,社会负担日益加重,成为危害社会公共卫生的严重问题。本研究从疾病社会史的研究视阈出发,尝试从历史、现代社会和成瘾患者三个方面明确酒精成瘾发生、发展的原因,厘清社会、文化、心理等因素与疾病的关系,寻求防治酒精成瘾疾病的有效社会干预措施,为构建酒精成瘾疾病防治体系提供理论借鉴。通过梳理史料,总结了历代饮酒情况,明确了酒在中国社会的功能,阐述了古代酒政对酒品生产和消费的干预作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因过度饮酒所引起的个人健康、社会治安及国家稳定等问题。酒作为一种凭借物,常能在乱世抚慰人心,让世人排遣烦闷情绪,但因过度饮酒带来的身体损害,常常被世人所忽视。本研究以古代文人为例进行个案研究,再现古代嗜酒、酗酒者的生存境况、社会文化背景,重新解释饮酒行为带来的身体危害,不仅可以让我们了解古代文人的社交生活,还可以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时代背景、社会文化、政治经济等因素对嗜酒行为产生的影响。把对历史的认识和理解与当代现实生活相结合,开展现代社会人群对酒文化及酒精性疾病认知情况的问卷调查,分析国民对酒文化、酒桌文化及饮酒健康问题的认知情况,探究当前社会对过度饮酒和酒精性疾病的态度和观念。结果表明,饮酒是全社会的普遍行为,总体来看男性饮酒率高于女性,饮酒情况受年龄、教育程度、家庭情况、收入水平及职业被动性的影响,个体或者无固定职业的人相对嗜酒成瘾危险更高。白酒的使用量明显高于其他酒类,多与其较少量即可达到兴奋作用,饮用成本低有关。此外,敬酒、劝酒行为衍生的当代酒桌文化与饮酒风气,受到大部分调查者的反感,存在抵触情绪。劝酒行为背后隐藏的信任与秩序观念影响着当代酒桌应酬,对人们的饮酒、嗜酒行为产生了不良影响。尽管大多数民众能够意识到酒精成瘾造成的个人、家庭和社会问题,但适量饮酒有益健康的观念依然深入人心,成为人们过度饮酒的借口。由于错误的饮酒观念及饮酒模式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社会安定,因此科学传播饮酒与健康的相关知识,改善民众对酒精成瘾的态度和观念成为酒精成瘾疾病防治的必然选择。运用人类学和社会学研究方法,在济宁市精神病防治院酒精依赖科、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成瘾医学科和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肝病科开展以病人为中心的田野调查,通过半结构式访谈的形式,了解患者的成瘾故事、疾病体验及治疗经历,观察并记录医生、护士、护工、患者家属及科室其他工作人员的生活环境和工作状态等。共招募患者32名,均为男性。当前中国社会情境下酒精成瘾患者的成瘾原因主要包括家庭聚集、工作应酬、情感障碍、风俗习惯、改善睡眠等方面,酒精成瘾造成的影响主要集中在个人身体健康、家庭生活和人际工作方面。生活忙碌、工作和家庭责任的重负以及丧亲的痛苦,都在无形中影响着患者的心境,不断将患者推向借酒发泄的危险境地,疾病进一步加剧了患者内心的苦痛,成瘾给患者一种耻辱感、羞愧感,代表他们社会能力的丧失以及对现实生活的逃避,患者常感到压抑或者自卑。从“标签论”的角度分析,当人们提及某人酗酒或者酒精成瘾者进入精神病院进行戒酒时,就有可能被当作一桩丑事,并危及患者的自尊、生活及工作。人们会联想他们醉酒的状态以及饮酒表现出来的恶劣行径,表现出厌恶情绪,甚至疏远他们。因此重视饮酒成瘾背后的故事,理解患者的生存境况,是我们在治疗过程中不容忽视的环节,在医院治疗过程中开展医学人文关怀实践对于减轻患者负面情绪,实现戒酒目的,具有重要意义。酒精成瘾疾病社会干预措施应该贯穿其预防、治疗、预后的全过程,依赖国家、社会、医院、家庭及个人的共同努力。本研究基于酒精成瘾疾病社会史研究基础,从国家层面的引导、社会层面的支持、医院层面的照护及学校层面的教育四个方面系统阐述了社会干预措施对酒精成瘾疾病防治的作用及意义,以期为建立全面系统的酒精成瘾疾病防治体系提供理论借鉴。
韩笑[2](2020)在《艾司西酞普兰联合托吡酯治疗伴焦虑抑郁症状酒精依赖患者的临床疗效研究》文中认为酒精依赖综合征是指长期酗酒,饮酒没有节制,对酒有强烈渴求,会引起机体一系列的病理性行为,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疾病,目前已经上升到一个社会各界关注的问题。酒精依赖患者经常与其它精神疾病共病,尤其与抑郁、焦虑共病多见。酒精依赖与抑郁焦虑共病常常增加了其复饮的风险。托吡酯作为一种新型抗癫痫药自上市后广泛应用于临床。除抗癫痫作用外,在临床中还有多方面的治疗作用,其中能够降低酒精依赖患者对酒精的渴求,但对改善焦虑、抑郁情绪方面疗效欠佳,而这些负面情绪是导致复饮的主要因素。艾司西酞普兰属于SSRIs类抗抑郁药,对酒精依赖患者停饮后出现的焦虑、烦躁、郁闷等情绪有良好的改善,且能缓解托吡酯副作用中的紧张不安、注意力不集中等。但两者联合用药的研究尚无报道。因此本研究采用托吡酯和艾司西酞普兰联合用药,从安全性、认知功能及复饮率等方面来观察对伴有焦虑抑郁症状的酒精依赖患者的临床疗效。来进一步寻找减少酒精依赖患者对酒精心理依赖的更有效的治疗方法,为降低复饮提供依据和支持。目的:探讨艾司西酞普兰联合托吡酯治疗伴焦虑抑郁症状的酒精依赖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对象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河北省第六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酒精依赖患者,均伴有焦虑抑郁症状。入组128例,采用随机、对照的临床试验设计,将患者分为艾司西酞普兰联合托吡酯治疗组(联合用药组)和单用托吡酯治疗组(单一用药组)。11例患者中途退出治疗,最终完成试验的共117人。其中单一用药组55例,联合用药组62例。治疗8周,随访至6个月。于治疗前对患者评定酒精依赖戒断评估量表(CIWA-Ar),待分数<7分后开始进行治疗。治疗前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治疗中出现的副作用量表(TESS)、重复成套神经心理状态测验(RBANS)和可视渴求量表(VAS)等评估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1.联合用药组在治疗后第4、8周末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显着低于基线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一用药组在治疗后第4、8周末HAMA、HAMD评分较基线下降不明显。联合用药组HAMA及HAMD的减分率大于50%,单一用药组HAMA及HAMD减分率小于50%。2.随治疗时间延长两组患者VAS评分均逐渐下降,联合用药组渴求程度下降更为明显。联合用药组在随访6个月时复饮率低于单一用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3.008,p=0.000<0.05)。联合用药组不良反应较单一用药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结论:1.艾司西酞普兰合并托吡酯治疗伴焦虑抑郁症状的酒精依赖患者的疗效优于单用托吡酯;2.艾司西酞普兰合并托吡酯可减少患者对酒精的渴求度、降低复饮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
涂爽爽[3](2020)在《酒精相关性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易感染的临床特征及与中医证型相关性研究》文中指出目的研究酒精相关性肝硬化(alcoholic-related liver cirrhosis,ALC)失代偿期患者(以下简称ALC患者)感染的高危因素及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本文采用回顾性研究,通过收集患者的基本信息、病史以及入院时并发症、既往史、相关实验室化验指标,并对收集的客观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探讨酒精相关性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感染的高危因素,为酒精相关性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感染的早期诊断及治疗,预防或减少肝衰竭发生提供理论依据;并通过对实验室指标的统计分析,进一步研究酒精相关性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不同证型与感染发生风险的关系,为中医中药早期干预,预防或减少酒精相关性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感染的发生提供诊疗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我院肝胆科住院治疗的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60例,其中ALC患者30例,对照组为同期非ALC患者30例。详细收集患者入院时的基本信息、病史及入院时并发症、既往史、实验室生化指标等。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年龄;病史及入院时并发症包括肝硬化病程,是否合并腹腔(胸腔)积液、肝性脑病、上消化道出血以及感染等情况;既往史包括糖尿病、高血压病;实验室指标包括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绝对值(NEUT#)、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T%)、血清白蛋白(ALB)、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胺转肽酶(GGT)、血清总胆红素(TBIL)、血清直接胆红素(DBIL)、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淋巴细胞亚群等,并计算和肝病程度相关的CTP评分。再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舌脉,参照2011年肝硬化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及中华中医药学会肝胆分会发布的2018版《鼓胀(酒精性肝硬化腹水)中医诊疗方案》将患者辨为湿热蕴结证、气滞湿阻证、肝肾阴虚证和脾肾阳虚证四个证型,对以上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初步了解酒精相关性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易发生感染的高危因素,以及酒精相关性肝硬化失代偿患者感染的发生率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结果1.通过对两组间基本信息、病史、既往史和并发症的统计比较,ALC患者与非ALC患者在性别、年龄,肝硬化病程、既往史(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及入院时合发症(包括胸/腹腔积液、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相关实验室肝功能指标分析比较,统计显示ALC组患者的GGT高于非ALC组患者,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其他肝功能指标(包括ALB、ALT、AST、ALP、TBIL、DBIL、CT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患者的感染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统计显示ALC患者的感染发生率高于非ALC患者,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患者相关感染生化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统计显示ALC患者的WBC、NEUT#、NEUT%、PCT、CRP高于非ALC患者,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患者淋巴细胞亚群进行比较分析,统计显示ALC患者的CD3+、CD4+、CD4+/CD8+高于非ALC患者,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LC组患者CD8+、CD19+低于非ALC患者,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LC组患者的CD16+56+平均值低于非ALC组患者,但两组间CD16+5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通过对入组的30例ALC患者进行中医四诊合参,参照2011年肝硬化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及中华中医药学会肝胆分会发布的2018版《鼓胀(酒精性肝硬化腹水)中医诊疗方案》将ALC患者辨为湿热蕴结证、气滞湿阻证、肝肾阴虚证和脾肾阳虚证四种证型,其中以湿热蕴结证患者为主。通过比较四组证型患者合并感染的情况,发现湿热蕴结证感染发生率最高,为57.14%,脾肾阳虚证、气滞湿阻证和肝肾阴虚证感染的发生率依次降低,分别为50%、42.86%、40%,四组证型患者感染情况经统计,结果显示组间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89>0.05)。对四组证型患者感染指标分析比较,统计显示湿热蕴结证患者的WBC、NEUT%、CRP和PCT平均值高于其他三组证型,但组间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对四组证型患者的肝功能相关指标分析比较,统计显示湿热蕴结证患者的ALP、TBIL和DBIL以及CTP评分高于其他三组证型患者,四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证型患者间其他肝功能指标(包括ALB、ALT、AST、GG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四组证型患者的淋巴细胞亚群进行分析比较,统计显示四组证型患者的CD3+、CD4+、CD8+、CD19+、CD16+56+和CD4+/CD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ALC组患者较非ALC组患者更易发生感染,ALC组患者的CD19+水平明显降低,ALC患者易发生感染与自身体液免疫功能低下有关。2.ALC患者感染的发生与中医证型有一定的相关性,湿热蕴结证患者感染的发生率最高,根据中医辨证理论考虑与湿热为实邪,蕴结于肝脏,脏器功能失调,肝失疏泄,致气机紊乱,正气运行不畅,导致机体防御外邪的功能下降有关。
王扬懿[4](2015)在《40例酒精戒断综合症临床分析》文中认为目的:本文旨在分析酒精戒断综合症的临床特点,提高临床医师对酒精戒断综合症的诊治水平和重视程度,尽早予以对症治疗,改善患者的预后,减少不良后果的发生。方法:对2008年1月1日至2015年1月1日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住院的40例临床诊断为酒精戒断综合症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按照是否嗜酒,是否戒酒,以10年为间隔的年龄段分组,利用SPSS19.0统计分析软件,对前述各分组之间的各项比较项目进行四格表Fisher确切概率法双侧检验,对持续变量进行方差分析。结果:40例患者临床症状最常见的是谵妄(42.5%),其次是幻觉(27.5%)、癫痫(17.5%)及轻度症状(12.5%)。停酒原因中,医源性停酒占62.5%,自行停酒占37.5%。医源性停酒以酒精相关性疾病为主(68%),其中主要为脑卒中(32%)、消化道疾病(24%)和酒精性脑病(12%)。嗜酒组共26例,最常见症状为酒精戒断性谵妄(46%),其次为酒精戒断性癫痫(28%)、酒精性幻觉(19%)和轻度症状(7%)。非嗜酒组共14例,最常见症状为酒精性幻觉(43%)。其次为酒精戒断性谵妄(36%)和轻度症状(21%)。两组在轻度症状、酒精性幻觉、酒精戒断性谵妄比例之间的差异未发现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两组在酒精戒断性癫痫比例之间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在嗜酒患者中,临床表现为酒精戒断性癫痫比例更高(P<0.05)。嗜酒组的主要年龄段相对低龄,5岁-50岁为主,而非嗜酒组的主要年龄段以50岁-55岁为主。通过电话随访,共获得18例回访记录。其中,戒酒组受教育程度分布以初中为主,共7例,其次是小学2例、高中1例。非戒酒组学历分布以初中为主,共5例。其次是小学2例、高中1例。两组均没有高中以上学历的患者。比较戒酒组与非戒酒组受教育程度上的差异,两组在小学、初中、高中比例之间的差异末发现统计学意义(P>0.05)。戒酒组的工作状态以工作为主,共6例,无业的有4例。非戒酒组的工作状态以工作为主,共6例,无业2例。比较戒酒组与非戒酒组在工作上的差异,两组在失业、工作比例之间的差异未发现统计学意义(P>0.05)。戒酒组的居住地点以农村为主,共8,。居住在城市的有2例。非戒酒组的居住地点以农村为主,共7例,居住在城市的有1例。比较戒酒组与非戒酒组在居住地上的差异,两组在农村、城市比例之间的差异未发现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段的症状持续时间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段的谵妄震颤及酒精戒断性癫痫的在组间比例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50-59岁组年龄段的谵妄震颤的比例最高(50%),其次为>60岁组(37.5%)、40-49岁组(35.7%)、30-39岁组(20%)。30-39岁组的酒精戒断性癫痫比例最高(40%),其次为40-49岁组(35.7%)、50-59岁组(0%)、>60岁组(0%)。本研究中,未发现复发患者。结论:导致酒精戒断综合征发生的主要诱因是医源性停酒。69%的医源性停酒原因是酒精相关性疾病。酒精戒断综合征常见人群是45-55岁来自农村的学历为初中的嗜酒男性,就诊过程中需评估酒精戒断综合征发生的概率。嗜酒或者年轻患者(30-39岁)更易发生癫痫症状。高龄患者(>50岁)易出现严重的酒精戒断症状如谵妄震颤。
邓丽莹,徐海萍[5](2014)在《35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文中认为目的:探讨急性酒精中毒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急诊科2013年6月至12月收治的35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的救治和护理效果。结果:35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有31例均在急诊科12天内治愈;2例并发胃出血、1例并发吸入性肺炎、1例并发右上肢桡骨骨折,经抢救病情稳定后转科。另外,针对不同的患者,采取了不同的护理措施,均获得了满意的效果。结论:急性酒精中毒患者除了应紧急抢救,防治并发症之外,还应加强对患者的护理,这不仅能提高治疗效果,而且能增强患者的生活信心,提高生活质量,有助于控制和预防复发。
乔泽国,刘彩云[6](2014)在《酒精戒断综合征16例误诊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酒精戒断综合征(alcohol withdrawal syndrome,AWS)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并提出防范措施。方法对16例AWS误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均有长期酗酒史,基础疾病有急性脑血管病、肝脏疾病、冠心病、呼吸道感染、精神疾病、高血压病及糖尿病,除原发病症状外,在断酒后672 h均出现神经精神症状。首诊误诊为癫痫6例、肝性脑病4例、高血压脑病3例、精神分裂症发作2例及低血糖昏迷1例,后根据断酒后出现的症状及临床表现,排除其他疾病后确诊AWS,予地西泮替代治疗及对症处理,15例病情好转,1例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结论临床医师应提高对AWS的认识,对出现神精精神症状者应详细询问有无酒精依赖病史,对断酒后病情突然加重者应想到本病可能。
鞠伶,于利华[7](2014)在《酒精戒断综合征11例临床分析》文中提出适量饮酒对身体有益,过量则导致全身器官的损害。酒精戒断综合征是指长期大量饮酒的酒精依赖患者在突然中断饮酒或减少酒精摄入量时出现的各种以精神障碍或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再次饮酒可使症状迅速缓解。由于其临床表现复杂,极易使临床医生漏诊或误诊。因此,
汪建华,龚云,刘业,石强[8](2012)在《酒精戒断性癫痫9例临床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探讨酒精戒断性癫痫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0月至2010年12月武警四川总队医院及贵阳中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酒精戒断性癫痫(既往无癫痫病病史)患者9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9例酒精戒断性癫痫患者均于禁酒后5~76h内癫痫发作,经治疗癫痫症状均于首次发作3d内得到控制。结论酒精戒断性癫痫患者戒酒需逐渐减量至停止或使用预防药物,避免癫痫发作。
曾敏,侯洪[9](2011)在《38例药源性双硫仑样反应诊治分析》文中提出目的探讨双硫仑样反应的发生机制、诊断和救治过程,以期引起临床医师对双硫仑样反应的重视。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医院急诊科收治的38例双硫仑样反应患者的临床表现和救治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导致双硫仑样反应的患者以使用过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为主,以接触酒类为主要原因,临床表现为颜面潮红、胸闷气短、恶心呕吐、低血压、呼吸困难。对症治疗后恢复较好,38例患者全部治愈,无一例死亡,成功率为100%,无并发症发生。结论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的患者应重视双硫仑样反应的发生,治疗前后应特别告知患者避免饮酒和使用乙醇制剂。
张合明[10](2011)在《自发性食管破裂14例诊治体会》文中提出目的:探讨自发性食管破裂的诊断及治疗经验,减少误诊误治,提高自发性食管破裂的救治成功率。方法:对我院1995年2009年收治的14例自发性食管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手术修补10例患者中,发病后24 h内修补9例,72 h内修补1例,均I期愈合;食管切除食管胃颈部吻合2例均在发病72 h后手术,1例Ⅰ期愈合,1例在手术第4天后发生吻合口瘘,经颈部引流、支持治疗后痊愈;单纯胸腔闭式引流加空肠造瘘2例均为发病72 h后确诊,1例经胸腔闭式引流待生命体征稳定,营养状况明显改善后,行食管切除食管胃颈部吻合术治愈,1例死亡。结论:发性食管破裂的早期诊断、及时正确的手术治疗以及全面系统的营养支持是治疗成功的关键因素。
二、酒后呕吐伴癫痫发作1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酒后呕吐伴癫痫发作1例(论文提纲范文)
(1)疾病社会史视阈下的酒精成瘾危害及社会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绪论 |
一、疾病社会史研究视阈的引入 |
(一) 疾病社会史研究概述 |
(二) 酒精成瘾疾病社会史研究尝试 |
二、酒精成瘾疾病研究进展 |
(一) 中医学对酒精成瘾的认识 |
(二) 现代医学对酒精成瘾的认识 |
三、研究方法 |
(一) 文献研究法 |
(二) 疾病社会史研究方法 |
(三) 问卷调查法 |
(四) 田野调查法 |
(五) 半结构化访谈法 |
四、研究思路 |
第二部分 古代饮酒风气与嗜酒危害的历史考察 |
一、历代饮酒情况概述 |
(一) 夏商周时期 |
(二) 秦汉时期 |
(三) 魏晋南北朝时期 |
(四) 唐宋时期 |
(五) 金元时期 |
(六) 明清时期 |
二、古代酒的功能 |
(一) 宗庙祭祀 |
(二) 人际交往 |
(三) 情感表达 |
(四) 经济效益 |
(五) 药用价值 |
三、古代酒政 |
(一) 禁酒 |
(二) 榷酒 |
(三) 税酒 |
四、文人嗜酒现象及危害的个案分析 |
(一) 魏晋风度与刘伶醉酒 |
(二) 田园诗人与饮者陶渊明 |
(三) 人生得意与酒仙李白 |
五、小结 |
第三部分 酒文化与饮酒健康问题的现代社会认知调查 |
一、问卷设计 |
(一) 一般情况调查 |
(二) 饮酒情况调查 |
(三) 酒文化认知情况调查 |
(四) 饮酒健康问题调查 |
二、调查实施 |
(一) 问卷预调查 |
(二) 问卷发放 |
(三) 数据录入 |
(四) 统计分析 |
三、结果分析 |
(一) 受访者基本信息 |
(二) 饮酒情况分析 |
(三) 饮酒文化及健康问题 |
四、小结 |
第四部分 酒精成瘾疾病田野调查研究 |
一、方案设计 |
(一) 调查形式 |
(二) 受访对象 |
(三) 情况说明 |
二、基本信息 |
(一) 受访者基本信息 |
(二) 访谈概况 |
三、结果分析 |
(一) 成瘾原因的自我分析 |
(二) 酒精成瘾的负面影响 |
(三) 承认与否认成瘾的矛盾心理 |
(四) 住院期间的治疗与照护 |
(五) 病历书写差异对比 |
(六) 院外戒酒康复与关怀 |
四、小结 |
第五部分 讨论 |
一、疾病社会史视阈下的酒精成瘾疾病认知 |
(一) 嗜酒行为的文化解释 |
(二) 酒桌文化与劝酒内涵 |
(三) 疾病态度与健康观念 |
二、酒精成瘾防治中的社会干预策略 |
(一) 国家层面的引导 |
(二) 社会层面的支持 |
(三) 医院层面的照护 |
(四) 学校层面的教育 |
三、酒精成瘾疾病研究方法的新探索 |
(一) 酒精成瘾研究与多学科交叉应用 |
(二) 田野调查在酒精成瘾疾病史研究的新实践 |
(三) 叙事医学实践对酒精成瘾防治的现实意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关于酒文化及酒病问卷调查表 |
附录2: 受访知情同意书 |
致谢 |
查新报告 |
论文着作 |
科研课题 |
(2)艾司西酞普兰联合托吡酯治疗伴焦虑抑郁症状酒精依赖患者的临床疗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
1.1 引言 |
1.2 研究方法 |
1.2.1 入组和排除标准 |
1.2.2 分组及治疗方法 |
1.2.3 量表评定 |
1.2.4 药物治疗方案 |
1.2.5 疗效及安全性评定指标 |
1.2.6 统计分析 |
1.3 研究结果 |
1.3.1 治疗前后两组HAMA评分比较 |
1.3.2 治疗前后两组HAMD评分比较 |
1.3.3 治疗前后两组间CIWA-Ar比较结果 |
1.3.4 治疗前后两组RBANS评分比较 |
1.3.5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饮酒渴求程度的变化 |
1.3.6 不良反应 |
1.3.7 两组患者6个月末访视时复饮率的比较 |
1.4 讨论 |
1.5 结论 |
1.6 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综述 酒精依赖综合症的发病机制及治疗的研究进展 |
2.1 酒精依赖综合征发病机制 |
2.1.1 遗传学研究 |
2.1.2 中枢神经递质系统研究 |
2.1.3 神经营养因子方面的研究 |
2.1.4 社会因素 |
2.1.5 心理因素 |
2.2 酒精依赖综合征的危害 |
2.2.1 饮酒引起的躯体疾病 |
2.2.2 饮酒所致的精神障碍 |
2.3 酒精依赖综合征的治疗 |
2.3.1 药物治疗 |
2.3.2 物理治疗 |
2.3.3 心理和行为治疗 |
2.4 小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3)酒精相关性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易感染的临床特征及与中医证型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临床研究 |
1 研究对象 |
2 诊断标准 |
3 入组标准 |
4 数据收集与统计 |
5 结果 |
讨论 |
1 西医对酒精相关性肝病的认识 |
2 中医对酒精相关性肝病的认识 |
3 酒精相关性肝病与免疫的关系 |
4 酒精相关性肝病与感染 |
5 结果分析 |
结论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CTP评分 |
综述 酒精相关肝病治疗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40例酒精戒断综合症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次 |
1 引言 |
2 资料和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6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表 |
作者简历 |
(5)35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和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2.1 酒精中毒诊断 |
1.2.2 中毒程度评估 |
1.2.2. 1 酒精中毒临床表现分期 |
1.2.2. 2 饮酒量 |
1.2.2. 3 血中酒精含量 |
2 护理 |
2.1 一般护理 |
2.2 分期护理 |
2.3 即刻护理 |
2.4 饮食护理 |
2.5 心理护理 |
3 结果 |
4 小结 |
(6)酒精戒断综合征16例误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
1.1 一般资料 |
1.2 临床表现 |
1.3 医技检查 |
1.4 误诊情况 |
1.5 确诊依据 |
1.6 治疗及预后 |
2 讨论 |
2.1 发病原因 |
2.2 临床特点 |
2.3 误诊原因分析 |
2.3.1 对AWS认识不足: |
2.3.2 未详细采集病史: |
2.3.3 病情复杂多样: |
2.4 防范误诊对策 |
2.4.1 应充分做好AWS与相关疾病的鉴别诊断[14-15]: |
2.4.2 仔细观察意识障碍和精神症状: |
(7)酒精戒断综合征11例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临床表现 |
1.3 辅检结果 |
1.4 治疗 |
2 结果 |
3讨论 |
(8)酒精戒断性癫痫9例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辅助检查 |
1.3 治疗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10)自发性食管破裂14例诊治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四、酒后呕吐伴癫痫发作1例(论文参考文献)
- [1]疾病社会史视阈下的酒精成瘾危害及社会干预研究[D]. 王宁.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1
- [2]艾司西酞普兰联合托吡酯治疗伴焦虑抑郁症状酒精依赖患者的临床疗效研究[D]. 韩笑. 河北大学, 2020(02)
- [3]酒精相关性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易感染的临床特征及与中医证型相关性研究[D]. 涂爽爽.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0(04)
- [4]40例酒精戒断综合症临床分析[D]. 王扬懿. 浙江大学, 2015(09)
- [5]35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J]. 邓丽莹,徐海萍. 宜春学院学报, 2014(12)
- [6]酒精戒断综合征16例误诊分析[J]. 乔泽国,刘彩云. 临床误诊误治, 2014(10)
- [7]酒精戒断综合征11例临床分析[J]. 鞠伶,于利华. 中国实用医药, 2014(08)
- [8]酒精戒断性癫痫9例临床分析[J]. 汪建华,龚云,刘业,石强. 重庆医学, 2012(13)
- [9]38例药源性双硫仑样反应诊治分析[J]. 曾敏,侯洪. 中国药业, 2011(17)
- [10]自发性食管破裂14例诊治体会[J]. 张合明. 海南医学院学报, 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