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科技期刊编辑工作的现代化(论文文献综述)
罗联[1](2022)在《网络时代科技期刊编辑实务工作拓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互联网络技术的现代化发展,使得科技期刊编辑的工作内容发生了变化,科技期刊作为专业性较强的文化输出载体,在网络时代环境下,对其稿件的审核、加工、编辑等环节都有着更多要求。本文简单介绍了编辑业务现代化发展趋势,通过分析网络时代科技期刊编辑的工作任务,探寻网络时代背景下对科技期刊编辑实务工作的素质要求,帮助科技期刊编辑不断拓展发展空间,实现行业发展革命。
张之晔,张品纯,李伟[2](2021)在《新时代科技期刊编辑的核心素养要求是又红又专》文中提出科技期刊编辑是办好科技期刊的中坚力量。要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实现科技期刊强国梦,必须建设一支能够担负重任的科技期刊编辑队伍,培养一批高素质的科技期刊编辑人才。新时代对科技期刊编辑核心素养的根本要求是又红又专。政治素养和职业情怀体现"红",科学素养和业务素质体现"专"。科技期刊编辑应提升政治素养、修炼职业情怀,增强科学素养、提高业务素质,努力成长为又红又专的科技期刊编辑人才。
梁永霞,李翠霞,田宏,刘晶晶[3](2020)在《《中国科技期刊研究》办刊思想探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回顾和总结《中国科技期刊研究》发展历史和办刊宗旨,为今后办刊提供借鉴与参考。【方法】利用文献计量、文献调研、人物访谈、内容分析、个人实践等方法梳理期刊的编辑出版状况、办刊宗旨与办刊特色。【结果】30年来,《中国科技期刊研究》坚守办刊宗旨,吸引最前沿的成果、最新颖的内容,栏目设计匠心独运,数字化建设与时俱进,编辑队伍不断壮大、成熟。【结论】创刊30年,《中国科技期刊研究》不忘初心,牢记办刊宗旨,见证了我国科技期刊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丰硕成绩,为我国的科技期刊发展及科技期刊研究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未来《中国科技期刊研究》将继续开拓进取,更上层楼。
习沙,董军杰[4](2020)在《科技期刊编辑的精品意识对编辑素质的要求》文中提出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科技期刊编辑的精品意识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科技期刊编辑与其他的期刊编辑不同,更需要严谨的工作态度。科技期刊编辑的精品意识是指科技期刊编辑要不断提高科技期刊的质量,运用现代化的工作技能出版符合当下社会人们阅读需要的科技期刊。科技期刊编辑精品意识的发展对科技期刊编辑的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科技期刊编辑可以采用合理规划时间、完善职业技能、加强与作者沟通等方式,增强精品意识,促进科技期刊行业的高效发展。
任环环[5](2020)在《数字化时代国内音乐期刊出版流程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互联网与新媒体等新技术的出现对于原有的生活方式与物质的承载形式都产生了一定程度上的影响。作为传播类的出版产业—音乐出版物—一种以受众为产业终端的产品,自然也就会随着读者阅读方式的改变而面临新的改变与调整。数字化时代伴随的是数字化的出版,它已经成为了新时代的潮流所趋,但是任何一种新事物的产生都是挑战与机遇并存的,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才能获得长久发展。本文以音乐期刊为研究对象,从微观角度出发,通过对数字化期刊对于传统音乐期刊的的编辑出版流程与运行等方面进行一个简单的考察,再从宏观上从企业、政府、出版社对于数字化音乐出版物的调控进行近一步探析。进而得出数字化出版物在新时代的发展中的合理定位与发展方向。本文总共分为绪论、正文一至三章、结论三个部分。绪论是一些相关概念与研究现状等问题的阐述。正文首先是从音乐期刊的演变与出版媒介变革入手,去发现媒介阶段性发展特征予以音乐期刊发行的影响,以此来探究出音乐期刊在数字化媒介的大环境下所面临的从编辑、发行、销售、营销甚至服务等方面面临的问题及对应的解决方案。最后从宏观上出发,认为当前的企业应当进行革新与优化的体制改革,政府应进行扶持与引导的宏观调控。结论从发展的角度出发提出我们要追寻数字化期刊的行走脚步,把握潮流与趋势,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最终实现共赢。
栾嘉[6](2020)在《我国医学期刊临床研究论文质量影响因素及其控制对策研究》文中提出经过几十年高速经济发展,中国开始拓展国家发展战略,把卫生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发布标志着我国卫生与健康改革发展进入新阶段,并对我国临床医学的发展创新提出了新要求。科学的医学研究成果是临床决策的指南,也是国家制定卫生政策的依据。作为记载、传播医学科技信息的主要载体,医学科技期刊承载着为各类医疗卫生决策提供证据的重任。然而,我国至今处于临床医学研究证据的“进口国”地位,多年来我国的临床指南主要参照欧美国家的指南或研究结果;我国的临床医学研究的学术影响力与欧美国家相比总体处于较低的水平,中文医学期刊发表的临床研究论文的质量一直未能获得国际业界的广泛认可。针对于此,本研究旨在对我国医学期刊近年发表的临床研究论文的质量进行综合评价;深入查找并证实我国临床研究论文质量的影响因素;聚焦医学期刊编辑部,探讨我国临床研究论文整体质量控制对策。首先,从论文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概念内涵的描述出发,梳理文献,结合专家访谈,对“临床研究论文质量”以及“影响因素”的关联关系进行分析,进一步界定“临床研究论文质量”“质量评价”与“质量影响因素”的概念并丰富其内涵。其次,采用“滚雪球法”抽取中文医学期刊近年发表的临床研究论文229篇,以研究注册率、伦理审查率、前瞻性研究患者知情同意等数据评价其伦理;以该篇论文发表之前国内同类研究论文篇数评估其创新性;以“国际医学报告清单”评估其报告质量;“Cochrane偏倚风险工具”评估其方法学质量并评价其证据强度。结果显示:中文医学期刊近年发表了大量单中心(97.38%)、小样本(单组≤100例占77.3%)、纯阳性结果(99.22%)、高重复性(国内同类研究>10篇占37.11%)、低质量(报告率≤50%占85.15%,高偏倚风险论文占44.10%)的临床研究论文;研究注册率(3.06%)和伦理审查率(16.95%)均低;研究的真实性和严谨性均不可考。再次,结合文献研究、专家访谈、田野调查等方式募集、筛选中文医学期刊临床研究论文质量的影响因素。自行设计问卷,对纳入评估的229篇临床研究论文的作者、编辑部行问卷调查,运用结构方程模型(SEM)构建临床研究论文质量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模型显示:作者因素方面,专业阶层(学历、职称)对论文质量的直接影响较弱,而作者科学思维、科研方法学水平、对论文质量有较强的正向影响。机构环境方面,科研政策和组织监管均对论文质量有正向影响;科研资源既能直接对论文质量发挥正向影响,也能通过作用于科研政策和组织监管间接影响论文质量。编辑部(编辑)因素方面,编辑的专业能力、期刊管理水平、审稿人水平均对论文质量有正向影响;格式标准化要求对论文质量有负向影响。最后,采用析因设计证实以上可能因素对临床研究论文质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在作者与研究机构相关的23项可能影响因素里仅伦理审查1项与论文综合质量相关(χ2=11.075,P=0.010);在编辑部与编辑相关的18项可能因素中,编辑是否具有医学专业背景(χ2=21.533,P=0.000)、医学编辑的统计学水平(t=2.221,P=0.028)、编辑工作时间和精力用于版面形式消耗(t=-3.064,P=0.002)与期刊是否为核心期刊(χ2=4.714,P=0.034)等4项与论文质量显着相关。研究证明:期刊编辑部及编辑相关因素是国内医学期刊临床研究论文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根据本研究结果,为控制我国医学临床研究论文质量,针对我国医学期刊编辑部管理构架提出:医学编辑必须具有医学相关专业背景,按照发展要求满足医学编辑数量并进行功能性分工,向学术型方向培养医学编辑等举措建议。针对编辑部审定稿流程提出:中文医学期刊亟待统一临床研究论文录用的基本标准,严格实行临床研究注册制度,复核研究的伦理审查,加强临床研究国际规范、评价工具以及报告清单的认知普及,注明利益冲突以及允许发表阴性结果等举措建议。针对医学编辑的职能拓展提出:医学编辑应在执行论文发表准入标准的同时做好作者教育,并为审稿人提供详细的审稿标准及必要的相关培训等举措建议。从而令中文医学期刊能够严把临床研究论文质量“出口”关,真正服务于“健康中国”。
张丽,孙立杰[7](2020)在《科技期刊编辑出版技术现代化探究》文中提出编辑出版技术现代化决定着期刊的发展,是期刊发展的必然趋势。实现编辑出版技术现代化面临着机遇和挑战,传统的科技期刊出版面临的挑战是如何有效率地将各类资源进行整合,因此应结合现代化的编辑出版技术对其进行革新,这对推动科技文化事业的进步起重要作用。
马少珍[8](2019)在《基于文献计量学的《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017年发展研究》文中提出高校社科学报是学术期刊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术发展和社会进步中起到重要作用。农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三农问题关系到国计民生的方方面面,农业研究和三农议题是农业高校学报关注的焦点。作为农业大学学报,《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以下简称《学报》)从学校办学实际出发,紧跟中央一号文件,关注三农热点问题和社会现实议题,灵活设置栏目,注重专题策划与高水平机构合作,提高文章质量和期刊影响力,走上了一条特色化发展之路。本文基于文献计量学,结合内容分析法和访谈法,以高校学报改革为背景,对《学报》2008-2017年的发展进行了分析。首先,对《学报》十年间的栏目设置进行了详细分析,体现出栏目建设的历时性变化及演变特征;其次,对载文及引文数据进行分析,利用科学评价指标综合考察《学报》发展状况;第三,利用可视化软件CiteSpace V对《学报》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解析《学报》载文特征;第四,立足于数字化转型的现实情境,展现《学报》数字化建设成果;最后,根据《学报》十年发展历程,总结其发展特点,并提出几点建议。研究发现:(一)《学报》栏目建设已具有稳定格局,形成了以农业经济、农村社会、土地问题、经济与管理成为常设栏目,不定期开始专题栏目,根据需求增设特约专稿的栏目设置方式;(二)《学报》坚持开放办刊理念,加强了对文章质量的把关,走精品发展路线,实现了从数量增长为主向质量提高为主的转变。载文量呈下降趋势,但基金论文比、下载量、被引量、影响因子等均呈现上升趋势。(三)在知识图谱分析中,《学报》高频作者以校内作者为主,作者合作网络密度低;来源机构以校内学院或研究团队为主,机构合作密度低;关键词可视化分析显示,《学报》能根据学校优势、中央一号文件及社会热点议题进行选题策划,紧跟三农发展趋势,但关键词总体聚类效果及研究传承效果不佳。(四)《学报》微信公众号建立时间短、特色不突出;微博尚未开通,高校学报社科类微博建设整体状况堪忧。
钱俊龙,谢燕,赵惠祥,叶晨[9](2010)在《科技期刊编辑学(学科建设)研究的现状及新进展》文中研究表明对科技期刊和科技期刊编辑学的理论研究是伴随着科技期刊的诞生和发展而产生与发展的。其研究,国外首先是把出版物作为一种商品进行研究。在中国,1949年李次民出版了第一本名为《编辑学》的着作,在20世纪70-80年代,掀起了编辑学理论研究的高潮,从而诞生了编辑学(包括科技期刊编辑学)这一门学科,提出了有关编辑学的理论体系和学科框架。在随后的20多年里,随着国际国内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科技期刊的发展,编辑学(科技期刊编辑学)的研究取得了新进展。它表现在:1)有了更完善的理论体系和学科框架,如从编辑理论、编辑工程、编辑史3大部分发展为5大部分,增加了编辑社会环境和编辑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2大部分;2)在学科定位及归属上,提出科技期刊编辑学应成为"科学技术学"的二级学科的意见;3)在编辑工程方面,提出了4个亮点:同行评议、深入第一线组稿、国际合作出版和数字(网络)出版。提出了科技期刊编辑学今后发展方向的展望:完善现有理论体系和框架,着重研究科技期刊自身的特有编辑规律;探讨与网络编辑学及新媒体(特别是3G、4G手机)的关系;开展《应用科技期刊编辑学》的研究。
钱俊龙,谢燕,熊樱菲,潘小论,许云[10](2009)在《科技期刊编辑学学科框架的构想及评介》文中认为为完善现有的科技期刊编辑学学科框架,在对现有各种编辑学着作中学科框架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科技期刊编辑学学科框架的构想,并对其进行了评论和介绍。新框架把编辑学学科(理论)体系从三个方面(编辑理论、编辑史、编辑工程(或编辑过程))扩大到五个方面,增加了编辑社会环境、编辑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两方面。在科技期刊编辑学学科属性,即定位方面提出了两种方案:大传播学——编辑学(并列的有出版学、新闻学)——科技期刊编辑学;科学技术学——科技期刊编辑学(并列的有科技传播学、科技出版学、科技新闻学)。列出了整个科技期刊编辑学学科框架的内容,共10编,40章的名称。学科框架具有下列特点:深刻阐明了科技期刊发展(或创新)与科技发展(或创新)的关系、突出编辑过程(工程)中的四个亮点(深入第一线组稿、同行评议、国际合作出版、网络(数字)出版)、体现了时代特征(现代化和国际化)、提出了科技期刊评估方法和知识产权保护方法、发掘科技期刊特有的编辑规律等五个方面。同时,提出了在信息化和互联网时代深入研究科技期刊编辑学的必要性,并提出了一些展望。本研究可为进一步完善科技期刊编辑学的学科建设增砖添瓦。
二、科技期刊编辑工作的现代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科技期刊编辑工作的现代化(论文提纲范文)
(1)网络时代科技期刊编辑实务工作拓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编辑业务现代化发展趋势 |
二、网络时代科技期刊编辑的工作任务 |
三、网络时代下对科技期刊编辑实务工作的素质要求 |
(一)迎合受众需求。 |
(二)营销整合。 |
(三)创新素质要求。 |
(四)科技热点感知。 |
(2)新时代科技期刊编辑的核心素养要求是又红又专(论文提纲范文)
1 又红又专是新时代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共同要求 |
2 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必须建设又红又专的编辑队伍 |
3 科技期刊编辑应紧扣又红又专要求提升核心素养水平 |
3.1 政治素养和职业情怀体现科技期刊编辑的“红” |
3.2 科学素养和业务素质体现科技期刊编辑的“专” |
4 结束语 |
(3)《中国科技期刊研究》办刊思想探源(论文提纲范文)
1《研究》的创办及编辑出版 |
1.1 创刊 |
1.2 历史沿革 |
1.2.1 编辑出版 |
1.2.2 版式变化 |
1.2.3 栏目变迁 |
1.3 编委会和编辑队伍建设 |
2 办刊宗旨 |
2.1《研究》始终坚持正确的办刊方针和政治导向 |
2.2《研究》始终坚持开门办刊、以人为本的办刊理念 |
2.3《研究》始终依靠广大的科技工作者 |
2.4《研究》始终在为促进科技繁荣而努力 |
2.5《研究》始终坚持做“双效期刊” |
3 办刊特色 |
3.1 刊会一体,融合发展 |
3.2 匠心独具,培育人才 |
3.3 与时俱进,引领前沿 |
3.4 专辑专题,亮点频出 |
3.5 勇立潮头,改革先锋 |
4 结语 |
(4)科技期刊编辑的精品意识对编辑素质的要求(论文提纲范文)
一、科技期刊编辑素质的不足 |
(一)工作时间安排不合理 |
1.工作时间与生活时间混杂。 |
2.工作内容混杂。 |
(二)缺乏职业技能 |
1.工作方式过于传统。 |
2.工作理念过于传统。 |
(三)缺乏与作者的沟通 |
1.写稿前缺乏沟通。 |
2.写稿中缺乏沟通。 |
二、科技期刊编辑增强精品意识的素质要求 |
(一)合理安排工作时间 |
1.合理划分工作时间与生活时间。 |
2.合理划分工作内容。 |
(二)完善职业技能 |
1.学习互联网信息技术。 |
2.吸收先进的工作理念。 |
(三)加强与作者之间的沟通 |
1.加强写稿前的沟通。 |
2.加强写稿中的沟通。 |
三、结语 |
(5)数字化时代国内音乐期刊出版流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三、前人研究综述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传播媒介变革与音乐期刊之关系 |
第一节 近现代以来传播媒介所发生的快速变革 |
一、印刷媒介 |
二、电子媒介 |
三、数字媒介 |
第二节 国内音乐期刊的演变历程 |
一、期刊与杂志的定义与关系 |
二、中国音乐期刊的出版与发展研究 |
第三节 音乐期刊出版对于数字化时代的“互动” |
一、音乐期刊发展的现状 |
二、音乐期刊出版发行新时期“转型之路” |
第二章 数字化时代对音乐期刊办刊活动之影响 |
第一节 音乐出版业在数字化时代的“新面貌” |
一、传统音乐出版业在数字化时代的发展背景 |
二、当前数字化出版面临的出版问题及解决方案 |
第二节 数字化技术对于音乐编辑的影响 |
一、思想观念的转变 |
二、编辑方式的改变 |
三、营销手段的转变 |
四、音乐编辑需要的“新”素养 |
第三节 数字化技术对于音乐期刊出版活动的改变 |
一、编辑、作者、读者沟通方式的简易化 |
二、资源整合的便利化 |
三、编辑流程的数字化 |
四、宣传方式的多样化 |
第四节 数字化时代音乐期刊的发行方式的调查与认识 |
一、音乐期刊发行方式的变革 |
二、音乐期刊发行的数字化 |
三、音乐期刊数字化发行的优势与不足 |
第三章 数字化时代音乐期刊面临的“转型”之道 |
第一节 当前面临的主要困境及其表现方式 |
一、音乐期刊出版流程方面 |
二、企业层面问题—内生动力不足 |
三、政府层面的问题—外部调控不够 |
第二节 对当前所采取应对策略的调查分析 |
一、出版流程方面 |
二、企业应对之策 |
三、政府转型之策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6)我国医学期刊临床研究论文质量影响因素及其控制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英文摘要 |
中文摘要 |
第1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述评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2章 临床研究论文质量控制相关理论研究 |
2.1 临床研究的定义 |
2.2 临床研究论文质量评价概念辨析 |
2.3 临床研究论文质量概念辨析 |
2.4 本研究涉及临床研究论文质量概念及其评价方式 |
2.5 临床研究论文质量控制的概念辨析 |
2.6 小结 |
第3章 中文医学期刊临床研究论文质量现况的抽样调查 |
3.1 研究目的 |
3.2 研究方法 |
3.3 研究结果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4章 我国临床研究论文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的质性访谈 |
4.1 访谈目的 |
4.2 访谈设计 |
4.3 访谈结果分析 |
4.4 小结 |
第5章 中文医学期刊临床研究论文质量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
5.1 研究目的 |
5.2 研究方法 |
5.3 研究结果 |
5.4 讨论 |
5.5 小结 |
第6章 我国临床研究论文质量影响因素结构方程模型建立及作用机理阐释 |
6.1 临床研究论文质量影响因素的问卷调查 |
6.2 临床研究论文质量影响因素探索性因子分析 |
6.3 临床研究论文质量影响因素验证性因子分析 |
6.4 临床研究论文质量影响因素的模型构建及修正 |
6.5 修正后结构方程模型的路径系数分析 |
6.6 临床研究论文质量影响因素关系及机理探讨 |
6.7 小结 |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对策 |
7.1 研究结论 |
7.2 我国医学期刊临床研究论文质量控制对策 |
7.3 本研究的创新点 |
7.4 本研究的局限性 |
7.5 展望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临床研究论文质量影响因素及控制措施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科技期刊编辑出版技术现代化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科技期刊编辑出版技术现代化的重要性 |
2 科技期刊编辑出版技术现代化存在的优势 |
2.1 编辑工作效率得到提高 |
2.2 出版内容多样化 |
2.3 期刊出版质量得到提高 |
3 科技期刊编辑出版技术现代化发展现状 |
3.1 编辑出版技术现代化意识不足 |
3.2 编辑出版技术标准不一 |
3.3 编辑工作缺乏技术创新 |
4 实现科技期刊编辑出版技术现代化的方法 |
4.1 加强现代化出版理念 |
4.2 统一标准 |
4.3 创新管理 |
5 结语 |
(8)基于文献计量学的《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017年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s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关于高校学报的研究 |
1.2.2 关于《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的研究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计量法 |
1.3.2 内容分析法 |
1.3.3 访谈法 |
1.4 数据来源 |
1.5 可能的创新点 |
2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概况 |
2.1 发展历程 |
2.2 办刊宗旨 |
2.3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特色化建设背景 |
2.3.1 名刊工程与名栏工程建设的总体要求 |
2.3.2 农业大学学报的自身发展需要 |
3 栏目设置分析 |
3.1 栏目设置的基本情况 |
3.2 栏目总体概况 |
3.3 栏目类型分析 |
3.3.1 低频栏目分析 |
3.3.2 中高频栏目分析 |
3.4 栏目设置特点总结 |
3.4.1 转变发展思维,科学规划栏目建设 |
3.4.2 依托学校优势学科,保证栏目稳定发展 |
3.4.3 反映学术前沿问题,把握时代发展脉络 |
3.4.4 多种栏目形式结合,提升《学报》竞争力 |
4 载文分析 |
4.1 载文量 |
4.1.1 载文量分析 |
4.1.2 稿件来源 |
4.2 基金论文 |
4.3 学科分布 |
4.4 下载量 |
4.5 小结 |
4.5.1 载文量变化明显,篇幅不断增长 |
4.5.2 稿件来源稳定,基金论文增长明显 |
4.5.3 学科聚集效果显着,特色栏目见成效 |
4.5.4 下载量逐年提升,网络传播优势突出 |
5 引文分析 |
5.1 被引分析 |
5.2 影响因子分析 |
5.3 高频被引文献分析 |
5.4 小结 |
6 基于CiteSpace的知识图谱分析 |
6.1 作者分析 |
6.2 机构分析 |
6.3 关键词分析 |
6.3.1 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分析 |
6.3.2 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的聚类分析 |
6.3.3 载文研究热点演变历程 |
6.4 小结 |
6.4.1 重视高频作者,培养作者团队 |
6.4.2 加强机构合作,促进研究纵深化发展 |
6.4.3 从学报特征出发,合理规划选稿 |
7 数字化转型下的发展实践分析 |
7.1 高校学报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
7.1.1 高校学报面临的挑战 |
7.1.2 高校学报发展的新动力 |
7.2 数字化实践分析 |
7.2.1 微信公众号 |
7.2.2 微博 |
7.3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A: 人物访谈 |
附录B: 攻读硕士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四、科技期刊编辑工作的现代化(论文参考文献)
- [1]网络时代科技期刊编辑实务工作拓展研究[J]. 罗联. 采写编, 2022(01)
- [2]新时代科技期刊编辑的核心素养要求是又红又专[J]. 张之晔,张品纯,李伟. 编辑学报, 2021(03)
- [3]《中国科技期刊研究》办刊思想探源[J]. 梁永霞,李翠霞,田宏,刘晶晶.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20(10)
- [4]科技期刊编辑的精品意识对编辑素质的要求[J]. 习沙,董军杰. 新闻研究导刊, 2020(17)
- [5]数字化时代国内音乐期刊出版流程研究[D]. 任环环. 河南大学, 2020(02)
- [6]我国医学期刊临床研究论文质量影响因素及其控制对策研究[D]. 栾嘉.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2020
- [7]科技期刊编辑出版技术现代化探究[J]. 张丽,孙立杰. 科技创新导报, 2020(07)
- [8]基于文献计量学的《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017年发展研究[D]. 马少珍. 华中农业大学, 2019(03)
- [9]科技期刊编辑学(学科建设)研究的现状及新进展[A]. 钱俊龙,谢燕,赵惠祥,叶晨. 第2届科技期刊发展创新研讨会论文集, 2010
- [10]科技期刊编辑学学科框架的构想及评介[J]. 钱俊龙,谢燕,熊樱菲,潘小论,许云.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09(06)
标签:中国科技期刊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