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应用金黄色葡萄球菌协同凝集试验检测大便中O_(157)∶H_7大肠杆菌的实验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纪凯丽[1](2020)在《7种血清型STEC多重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其应用》文中提出产志贺氏毒素大肠杆菌(Shigella toxin-producing Escherichia coli,STEC)是一类肠道病原体的总称,可引起全球范围内的零散感染或广泛爆发。牛是STEC最主要的宿主,STEC在其肠道内生存、繁殖,随粪便排出体外,污染食物、水源、土壤,经粪口途径传播,对人类有高致病性,可引起人类的胃肠道疾病如出血性肠炎、溶血性尿毒症,严重者还会导致死亡。O157血清型是STEC的主要致病血清型,但近年来,一些非O157血清型(如O26、O45、O103、O111、O121、O145)的流行也日益严重,在有的国家和地区甚至超过了 O157血清型。为快速、准确地检测奶牛粪便中O26、O45、O103、O111、O121、O145、O157等7种血清型的STEC,本文建立了一种富集增菌后进行多重荧光定量PCR的检测方法,可有效检出奶牛粪便中的这7种STEC,并在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后,将此方法应用于江苏省部分地区奶牛场的粪便样品检测。1.7种血清型STEC多重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传统的分离培养、生化鉴定检测方法过程复杂,检测周期比较长,且容易造成漏检。本文采用Taqman探针法,建立一种多重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配合富集培养,可快速、准确地对样品进行检测。本研究将7种血清型的产志贺氏毒素大肠杆菌分为三组:①针对O157血清型,检测其高特异性O抗原基因rfbE与stx1、stx2、eae四个基因;②针对O103、O111、O121血清型,检测其wzxO103、wzxO111、wzxO121三个基因;③针对O26、O45、O145血清型,检测其wzxO26、wbqE+FO45、wzxO145三个基因。针对这三组目标血清型菌株的靶标基因,同时进行三个多重荧光定量PCR反应,即可完成对7种血清型菌株的检测。特异性试验结果显示,三组多重荧光定量PCR除阳性对照组出现目的基因扩增外,其余对照组均无扩增曲线;灵敏性试验结果显示,每个菌株的检测限浓度均达到101 CFU/mL;重复性试验结果显示,各靶基因在模板浓度相同情况下,Ct值差值小于1。以上结果证明该多重荧光定量PCR检测法的特异性好、灵敏度高和重复性好,该检测方法具有可行性。检测方法在实验室层面初步建立后,为进一步验证方法在生产上的可行性,从奶牛场采集100份奶牛粪便样品,于富集前、后分别用国际上广泛使用的多重经典PCR(cPCR)检测方法与本研究建立的多重荧光定量PCR(mqPCR)进行检测,结果显示:O26、O45、O103、O111、O121、O145、O157 等 7 种血清型,富集前 cPCR 检测法阳性率为2%、2%、3%、0%、1%、5%、1%;富集前mqPCR检测法阳性率为4%、5%、7%、1%、4%、17%、5%;富集后 cPCR 检测法阳性率为 5%、3%、6%、1%、4%、11%、2%;富集后 mqPCR 检测法阳性率为 8%、11%、10%、3%、7%、25%、7%。数据表明,多重荧光定量PCR检测前将样品进行富集培养,可有效提高样品检出率,较国际上广泛使用的多重经典PCR方法更加敏感准确。2.江苏省部分地区奶牛场粪便样品临床检测从江苏省部分地区的4个奶牛场分别采集100份奶牛粪便样品,共400份。将样品振荡培养增菌,取增菌后培养物制取DNA模板,采用本研究构建的富集增菌后多重荧光定量PCR进行检测。结果显示:O26、O45、O103、O111、O121、O145、O157等7种血清型,在A奶牛场样品中的阳性率为6%、11%、7%、0%、4%、14%、5%;在B奶牛场样品中的阳性率为9%、4%、11%、2%、8%、18%、6%;在C奶牛场样品中的阳性率为3%、5%、4%、0%、3%、27%、0%;在D奶牛场样品中的阳性率为2%、3%、2%、0%、1%、16%、0%。数据表明,4个奶牛场的优势血清型均为STEC O145,阳性率分别 14%、18%、27%、16%。综上所述,本文所建立的多重荧光定量PCR检测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好;江苏省不同牛场之间STEC流行情况不同。
韩生义[2](2020)在《沙门氏菌的噬菌体试验性治疗及噬菌体抗性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沙门氏菌是一种危害公众健康的重要病原体,能引起人和动物食物中毒和急性肠道疾病。随着沙门氏菌耐药性增强和耐药谱的变广,通过抗生素来预防和治疗沙门氏菌感染越发困难。据此,我们建立口服沙门氏菌的小鼠感染模型;对噬菌体对沙门氏菌小鼠感染模型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估;并对沙门氏菌对噬菌体的抗性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为研究沙门氏菌QH的遗传进化特点和致病性,对沙门氏菌QH的全基因组进行了比较分析和小鼠感染模型建立。与其他沙门氏菌相比,沙门氏菌QH基因组含有较多的前噬菌体和基因岛,其核苷酸和同义密码子的使用模式表明突变压力和自然选择在基因水平上影响了沙门氏菌QH的进化趋势,而其独特的密码子使用模式有助于增强其对环境的适应性和对宿主的致病性。在沙门氏菌QH的感染早期,小鼠外周血中CD4+和CD8+淋巴细胞亚群的水平显着降低,但一些细胞因子(IFN-β1,IFN-γ和CXCL10)转录水平的升高可能在抗沙门氏菌感染中具有多种免疫效应。此外,小鼠外周血中IL10的转录和翻译水平显着升高,表明IL10介导的免疫抑制作用可能在口服沙门氏菌QH感染的早期起了重要作用。从国内不同地理位置分离了4株烈性沙门氏菌噬菌体,发现它们都属于肌尾科并具有相似的生物学特性,与另外2株国内的和2株智利的噬菌体具有相似的进化模式。基于4株噬菌体基因组中AT含量>GC含量的背景,通过信息熵分析表明整体核苷酸使用偏好是由噬菌体所有的基因决定的。密码子不同位置核苷酸的使用偏好性要比所有基因的整体核苷酸使用偏好性强(p<0.001),而这种遗传特性直接导致了同义密码子倾向于A/T结尾。而噬菌体核苷酸组成约束和自然选择迫使噬菌体在整体密码子使用模式方面具有相同的进化趋势。核苷酸组成约束也在噬菌体同义密码子使用模式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包括码子第1位的keto skew、第2位的嘧啶skew和第3位的AT skew。噬菌体SP1对沙门氏菌QH的吸附速度快,裂解效率高。然而,噬菌体SP1对小鼠感染模型的治疗效果不好,虽然通过口服噬菌体SP1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小鼠的临床症状,但在持续的给药治疗过程中,小鼠的脾脏载菌量依然达到3.1×105 cfu/mL,我们推测噬菌体治疗时间较晚和沙门氏菌QH对噬菌体SP1产生抗性是可能主要原因。我们从沙门氏菌QH中筛选出一株对噬菌体SP1耐受的突变株QHM,噬菌体SP1无法吸附在突变株QHM的表面。沙门氏菌QH脂多糖是噬菌体SP1受体,突变株QHM基因组上与脂多糖合成相关的rfaJ基因721bp处的碱基从G突变为T,造成了编码谷氨酸的密码子GAG突变为终止密码子TAG,从而使得糖基转移酶的合成失败,最终使得突变株QHM的脂多糖结构不完整。为进一步验证rfaJ基因的功能,我们构建了缺失株QHΔrfaJ发现,rfaJ基因敲除后会造成脂多糖结构不完整,噬菌体SP1无法吸附和感染缺失株QHΔrfaJ。最后,通过分析沙门氏菌QH、突变株QHM和噬菌体SP1之间的生长关系和波动实验,我们发现,这种抗性机制是通过自然突变产生,与噬菌体SP1无关。本实验对沙门氏菌QH及其噬菌体的生物学特性和遗传进化关系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并通过小鼠感染模型及噬菌体治疗实验,对食源性沙门氏菌感染小鼠后引起的免疫应答反应和噬菌体的治疗效果进行了系统的评估;同时,对沙门氏菌对噬菌体的抗性机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为沙门氏菌感染后的噬菌体治疗和抗性机制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章钢刚[3](2020)在《基于新型信号输出的四种免疫层析法的研究与应用》文中认为免疫层析法(Immunochromatographicassay,ICA)是结合免疫技术、层析技术和纳米材料技术发展而来的一种快速分析检测方法。该方法与常规仪器法相比有快速、简便、无需昂贵仪器、可现场检测等多种优势,传统ICA的信号输出标记物是吸收光谱型的胶体金,其灵敏度往往不高且以定性为主。提高快速检测方法的灵敏度是日益增长的现实要求。提高ICA灵敏度的方式当前主要有三类:高亲和的抗原抗体、介导信号放大和新型信号输出,其中基于新型信号输出的高灵敏ICA技术能从根本上解决传统信号低而导致的灵敏度不高的问题,是目前免疫层析领域的研究热点。本研究基于新型的信号输出形式,构建了四种新型的ICA,同时将其应用于实际检测当中,并评价了其性能。在第一章中,本研究综述了ICA发展的现状,概述了免疫层析领域的前景,以及本研究针对的靶标物(大肠杆菌O157:H7、猪霍乱沙门氏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hin,HCG)和β2-受体激动剂)的检测现状。在第二章中,构建了基于金银双测试线(T线)的ICA,用于联检大肠杆菌O157:H7和猪霍乱沙门氏菌。本研究利用了传统免疫层析法的红色胶体金以及新型的显色型信号输出标记物一蓝色三角银作为其信号输出,通过在试纸条上喷涂两条T线的方式达到联检大肠杆菌O157:H7和猪霍乱沙门氏菌的目的。联检大肠杆菌O157:H7和猪霍乱沙门氏菌的最低检测限(Limit of detection,LOD)分别为2.16×104和1.18×105CFU/mL,因为采用的标记物均为较传统的显色型,灵敏度并不高。同时,充分利用两种标记材料的颜色差异,验证和阐释了在两种致病菌联检的双线ICA中,存在T线之间的‘干涉’现象。在第三章中,将传统的三步法合成的金花@聚多巴胺(AuNF@PDA)与一锅法制备的新型菊花金@聚多巴胺(AuNC@PDA)进行了比较。与AuNF@PDA相比,AuNC@PDA具有更多的分枝结构、更均匀的花瓣状形状和更好的粒度均一性。在溶液中,AuNC@PDA在可见光范围(400-800nm)内的吸收为AuNF@PDA的3倍;在硝酸纤维素(NC)膜上,AuNC@PDA的灰度值约是AuNF@PDA的2.5倍。这些结果表明,AuNC@PDA具有更好的形态和光学性能。采用新型的AuNC@PDA作为标记材料,与传统的AuNF@PDA应用在ICA中并进行对比分析。以HCG为检测目标物,基于AuNC@PDA和AuNF@PDA的ICA的LOD分别为1.59和5.13mlU/mL。基于AuNC@PDA的ICA的灵敏度比基于AuNF@PDA的ICA的灵敏度提高了 3倍。在第四章中,本研究基于胶体金可猝灭荧光微球的特性,将传统的显色型ICA升级为荧光型ICA,构建了一种新型的荧光猝灭ICA,用以检测β2-受体激动剂类物质。本研究通过预先在试纸条T线和C线(控制线)上喷涂并固定一定浓度的荧光微球,再以胶体金作为其猝灭剂,当待检物中存在β2-受体激动剂时,胶体金标记的抗体与之结合,不能与T线上的全抗原结合,胶体金无法滞留在T线上,因此不能猝灭T线上的荧光微球,此时T线荧光信号强;反之,当待检物中不存在β2-受体激动剂时,胶体金标记的抗体与T线上的全抗原结合,使得胶体金滞留在T线上,猝灭T线荧光,此时T线荧光信号弱。换言之,荧光猝灭ICA将传统的对小分子的竞争抑制型检测的“turn off”模式转变为更为有利的“turnon”模式,提高了检测灵敏度。以β2-受体激动剂类物质氯丙那林为检测模型,该方法LOD为0.12 ng/mL。在第五章中,本研究基于聚集诱导发光(Aggregation-inducedemission,AIE)材料,将传统荧光微球升级为新型的AIE微球,首次构建了AIE免疫层析法。本研究通过微乳液包埋法,在确保微球球体的均匀性和表面的富功能化的同时,一次性将大量的AIE染料包埋进微球,然后将其应用于免疫层析平台检测大肠杆菌O157:H7。一般地,微球的荧光发射性能与微球中包埋的荧光染料的量成正相关关系,然而单个微球包埋大量的荧光染料对于传统荧光微球是不利的,因为传统荧光染料存在聚集引发猝灭(Aggregation-caused quenching,ACQ)效应,导致传统的荧光微球性能与包埋染料的量成两难的关系。而对于AIE微球,荧光性能只与微球包埋染料的量成正相关,这就使得AIE荧光微球的荧光性能理论上可以大大强于传统荧光微球。本研究制备的AIE微球最大荧光强度是相同方法制备的传统荧光微球的9倍,量子产率是传统荧光微球的4.5倍。本研究首次将AIE荧光微球应用于ICA,检测大肠杆菌O157:H7的LOD为3.98×103 CFU/mL,比以两种商品化荧光微球(Ocean微球和Merck微球)为标记物建立的ICA的灵敏度分别提高了 11倍和7倍。在第六章中,对全文工作进行了总结,以标记物和灵敏度为脉络,梳理了本研究工作间的逻辑关系,展望了未来提高ICA灵敏度的方向与思路。
付世杰[4](2020)在《基于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评价细菌对抗生素敏感性的研究》文中提出细菌感染会导致人体产生疾病,长期使用抗生素会使细菌对抗生素敏感性降低,甚至消失,严重会引发超级细菌的产生,对人体造成不可逆的伤害。细菌对广谱抗生素的抗药性已成为全球性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快速准确地评估细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已成为研究重点。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urface-enhanced Raman spectroscopy,SERS)技术具有样品制备简单、灵敏度高、不受水影响的优点,在微生物检测中应用广泛。本研究通过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建立一种快速检测细菌对抗生素敏感性试验(Antibiotic susceptibility test,AST)的方法,通过体外实验分析拉曼光谱强度的变化进而评价不同抗生素对细菌的影响。将大肠杆菌O157:H7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别与不同抗生素作用后利用适配体与细菌特异性结合,并在表面原位还原银纳米粒子,进行拉曼光谱检测,可以在1小时内快速检测到抗生素的最低抑制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在2小时时,发现在抗生素浓度低于MIC的情况下拉曼信号强度升高,微量抗生素作用下细菌数量增多,此方法可以在短时间内确定MIC值,并且利用拉曼光谱发现了微量抗生素刺激细菌增长的现象,这将为今后新药评价提供指导。本研究通过构建生物发光福氏志贺氏菌活体模型并进行环丙沙星治疗处理来观察发光信号,进而测定动物体内细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首先,利用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对感染小鼠的脏器研磨液中发光福氏志贺氏菌进行检测,发现在有效抗生素浓度作用下,小鼠体内细菌拉曼光谱信号强度降低,细菌生长得到抑制,然后通过小动物活体成像仪连续监测感染组和治疗组中小鼠体内发光细菌光信号的变化,在抗生素浓度低于MIC的情况下,可以发现发光信号增强的现象,说明此时细菌数量增长,活体成像技术所得结果与拉曼光谱检测结果一致,利用活体发光成像技术验证了拉曼光谱检测细菌对抗生素敏感性的结果,也为临床抗生素剂量使用提供了新的参考。
丁文龙[5](2020)在《无酶信号放大型纳米探针的构建及其在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中的应用》文中提出电化学免疫传感器是一种将电化学分析检测方法和抗原-抗体特异性免疫反应相结合的生物传感装置。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具有灵敏度高、样品用量少、分析检测费用低等特点,因此它在食品安全检测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目前,纳米材料逐渐与许多学科交叉,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并已应用于多种领域,研究人员对纳米材料及其在电化学免疫传感器中的应用也越来越感兴趣。本文将合成多种不同结构的纳米复合材料作为功能纳米探针用于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的高灵敏检测。1.基于金纳米粒子/二茂铁纳米球电化学免疫传感的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方法建立了一种基于金纳米粒子(AuNPs)/二茂铁纳米球(Fc纳米球)复合纳米材料的无酶信号放大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并应用于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测。首先合成了Fc纳米球,并将AuNPs组装到Fc纳米球表面,得到Fc@AuNPs纳米复合材料。接着将能特异性结合金黄色葡萄菌的抗体(Ab)功能化到Fc@AuNPs表面,从而制备Fc@AuNPs-Ab纳米探针。将待测物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纳米探针捕获至抗体功能化的电极表面,从而实现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快速、高灵敏检测。该传感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线性范围为1.6×1021.6×107CFU mL-1,检测限为63 CFU mL-1。所构建的传感器还具有特异性强、准确度高、重现性好等优点。此外,以乳品作为实际样品进行检测并与传统方法比较,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实用性。2.硫堇/AuNPs功能化聚苯乙烯-丙烯酸球纳米探针的合成及其在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中的应用设计了一种基于PSA@AuNPs/Thi-Ab功能纳米探针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器。首先在聚苯乙烯-丙烯酸球(PSA)表面组装AuNPs,接着分别将具有电化学信号的硫堇(Thi)分子和Ab功能化到PSA@AuNPs表面,从而制备了PSA@AuNPs/Thi-Ab纳米探针。同时,通过超声作用将带负电荷的AuNPs组装至带正电荷的PDDA功能化的MWCNT表面,得到MWCNT@AuNPs纳米复合材料。以MWCNT@AuNPs修饰电极构建传感平台,并结合PSA@AuNPs/Thi-Ab纳米探针构建了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实现了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定量检测。在优化条件下,该传感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线性检测范围为8.8×1018.8×107 CFU mL-1,检测限为42 CFU mL-1。两种新型纳米材料的使用,提高了该传感器的灵敏度,该传感器还表现出特异性强、重现性好、稳定性好的优点。另外,对实际样品的检测中回收率为94.5%105.2%,相对标准偏差为3.2%7.5%。结果表明,该免疫传感器检测准确度高,具有一定实际应用潜力。3.基于Au@CuxOS纳米材料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构建及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测基于多孔卵黄-壳纳米材料Au@CuxOS构建了夹心式无酶免疫传感器,实现了对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高灵敏检测。首先采用离子交换法制备Au@CuxOS卵黄-壳纳米材料作为信号探针,多孔卵黄-壳结构以及较大的表面积为抗体的结合提供了足够的位点。该信号探针对过氧化氢(H2O2)有较高催化活性,从而实现免疫传感器检测信号的放大。AuNRs/CS纳米复合材料具有出色导电性能和较大比表面积,可以捕获更多抗体,并提高电子传递速率,因而有较高的灵敏度。以AuNRs/CS修饰电极构建传感平台,并结合Au@Cux OS-Ab功能纳米探针构建了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实现了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高灵敏检测。在最佳实验条件下,该传感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线性检测范围为1.2×1021.2×107 CFU mL-1,检测限为27 CFU mL-1。此外,该电化学免疫传感器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重现性和特异性。在实际样品的检测过程中,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回收率在95.6%103.8%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3.3%6.9%之间。
孙嘉慧[6](2020)在《病原菌及其耐药性的快速检测及药物组合优化抑制》文中提出细菌污染会导致许多严重的疾病,时刻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尤其是日益严重的细菌耐药问题,不仅造成了很大的公共卫生威胁还给国家带来了巨大的财政负担。细菌污染不仅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主要问题,也是发达国家面临的主要问题。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甚至是滥用导致细菌耐药问题日益突出,不仅会产生多重耐药细菌,而且还会使大量有效的抗菌药物失效,致使临床无药可用。诚如2011年世界卫生组织所言“遏制细菌耐药——今天不行动,明天就无药可用”。细菌检测是制定高效治疗方案延缓细菌耐药进程的第一步,因此找到一种方便、快捷、低成本且准确度高的细菌感染快速检测手段就显得非常重要。这样不仅可有效降低在环境、医疗、食品领域细菌感染的风险,还可以为后续的治疗提供依据,指导临床合理用药。然而目前的方法无论是平板培养、聚合酶链反应(PCR)、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质谱等都无法满足日益严峻的检测需求,因此进一步优化检测手段,实现细菌及多重耐药细菌的快速高效检测迫在眉睫。同时在检测的基础上,进一步寻求合理快速的细菌耐药解决方案也需提上日程。抗生素联合治疗是应对抗生素功效下降和减轻耐药性发生的主流方法之一。通过以不同的剂量组合多种无效的抗生素,依靠药物间的协同作用可以恢复疗效,甚至可以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因此,快速寻找有效组合对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并降低患者治疗费用非常重要。但抗生素的相互作用机制和对耐药细菌的杀伤作用是系统的、复杂的。单纯基于细菌作用机制下的联合用药指导已不能满足日益迫切的细菌耐药的需求。同时,抗生素的大量存在,也给联合用药的药物选择造成了困难。面对成百上千的抗生素,我们无法对每一个潜在组合进行探究,同时在不增加剂量和生物毒性的前提下,找到最优的组合进行治疗。并且繁杂的组合优化实验和药物筛选手段,也减缓了发现具有协同作用抗生素可能的进程。面对这么一个复杂系统,我们应该更加合理的选择抗生素,更加高效快捷的找到药效强、剂量小的最优的抗生素组合。基于以上问题,本论文进行了如下研究:1)设计了基于酶促抑制反应的细菌快速广谱检测试纸。利用细菌代谢实现了对活细菌的快速广谱检测。本方法无需任何复杂外部仪器,通过颜色变化便可判定结果。通过实现对五种临床常见细菌的检测,证明了此方法的可行性。同时此方法对活菌的检测具有特异性,只需几微升样本就能在20分钟内完成检测。最终通过实现对腹腔感染小鼠腹水细菌含量的检测,验证了方法的实际应用性。2)实现了基于对苯醌介导的大肠杆菌鉴定及其细菌耐药性的检测。通过将对苯醌作为氧化还原介质,开发了一种简单且高效的比色法和电化学联合的生物测定方法,用来分析大肠杆菌的存在及其相对耐药性水平。本方法可以从四种临床常见细菌中特异性检测出大肠杆菌,检测下限为1.0×103 CFU/m L。同时通过实现对不同耐药性的大肠杆菌的检测,证明了本方法对耐药性检测的可行性。3)实现了利用算法的大规模组合抗生素的优化筛选。应对大规模组合药物筛选的难题,研发了一款新的大规模药物组合优化算法,实现了针对多重耐药菌的抗生素组合优化筛选。通过算法优化,仅仅通过两轮实验,120个测试组合,就从26种失效抗生素上亿个可能组合中,成功筛选出能抑制耐药细菌生长的优化组合,为治疗耐药细菌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案。4)设计了基于微流控技术的药物筛选和药物组合优化芯片。为了实现快速高效的组合药物的筛选,解决传统药物筛选费时费力的问题。利用微流体中液体层流扩散的性质,设计了一款药物组合筛选芯片,实现了芯片上的药物浓度筛选和药物组合优化,为药物的筛选提供了一种便捷可行的实验方法。综上所述,面对愈发严重的细菌耐药问题,本论文首先提出了两种细菌快速检测的新手段;之后设计了大规模药物组合筛选算法,实现了抗生素组合的快速筛选,来抑制多重耐药细菌;最后通过微流控芯片实现了药物组合筛选的个性化和自动化。总之,本论文从检测到治疗,再到优化筛选手段,层层递进,提出了一套完善的细菌耐药解决方案。
王玥[7](2020)在《适配体结合量子点技术同步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氏菌O157:H7的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据我国疾病爆发监测和数据报告表明,在2009年至2019年期间由食源性致病菌引发的食源性疾病多达3170起。处于致病率首位的便是金黄色葡萄球菌,虽致死率不高,却几乎能污染所有的食物,尤其是肉类制品,从而引起机体严重的肠毒性疾病。其次造成重大危害的菌是大肠埃希氏菌O157:H7,由大肠埃希氏菌O157:H7引发的疾病,每年可导致近6亿人次患病,是致使我国居民腹泻的主要粪源性疾病,严重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同时这两种菌还易在食品加工生产、储存运输环节中造成污染,存在着巨大的隐患。因此开展同步检测两种食源性致病菌的方法学研究对未来食品安全的保障具有重大意义。本研究基于适配体结合量子点技术,建立一种同时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氏菌O157:H7两种食源性致病菌的快速高效、灵敏的检测方法。1. 利用荧光检测技术对4条同一菌种的适配体与其目标菌结合的亲和力进行分析,根据荧光光谱数据等计算解离常数,对应选取解离常数最小的一条适配体序列;对选中的两条适配体序列进行特异性检验。结合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确定适配体与其目标结合物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并且在重复性实验中结果良好。成功筛选出与目标菌结合、亲和力较好的两种适配体Apt S4、Apt E1为接下来的实验奠定基础;2. 选取超顺纳米磁珠与适配体进行共价结合形成标记物,对两种目标菌进行特异性分离、富集;选取不同发光原理的两种量子点(QD525、QD605)作为纳米荧光标记,结合量子点荧光标记技术构建“磁珠+目标菌+量子点”的“三明治结构”,通过荧光检测技术得出不同荧光强度进而实现对待检物的定性定量。对“三明治结构”其中两菌种适配体浓度、纳米磁珠捕获时间、磁性分离时间进行优化,确定了同步检测两种目标菌的最低检测限。结果证明所筛选得到的两条适配体Apt S4、Apt E1与目标菌的结合具有高特异性,可与磁珠进行偶联完成对两种目标菌同时分离、捕获。选取QD525、QD605两种不同发射波长的荧光标记物应用于检测当中,形成一个完整的“三明治结构”,对其优化结果表明:两种目标菌的适配体最适浓度为400nmol/L;最佳捕获条件为捕获时间45 min、磁分离时间2 min;利用该结构对两种菌进行同步分离检测得到: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低检测限为101CFU/g,线性方程为Y=28.51X+126.67(R2=0.973);大肠埃希氏菌O157:H7的最低检测限均为102CFU/g,线性方程为Y=92.86X-64.67(R2=0.987)。其中Y为荧光强度数值,X为细菌菌落数的对数值,拟合度良好;3. 将本研究所开发的方法应用到食品样本中进行检测,选取市售无菌牛奶、生猪肉肉糜、生牛肉肉糜以及袋装黄豆酱作为样本进行加标回收率实验,将所得结果与传统平板计数法相比较。在牛奶样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氏菌O157:H7回收率分别为94.6%~102.8%和93.4%~100.4%;对于加标的猪、牛肉肉糜进行检测,食品样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测回收率分别在83.5%~90.6%和87.4%~93.4%之间,大肠埃希氏菌O157:H7回收率分别81.7%~90.6%和82.4%~91.3%。袋装黄豆酱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回收率在92%~96.7%之间,大肠埃希氏菌O157:H7回收率在92.8%~98.9%之间。结果证明本研究所建立的方法能够实现同时对大肠埃希氏菌O157:H7、金黄色葡萄球菌两种食源性致病菌同步检测,该方法易操作且灵敏度高,在食品加工生产安全检测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萨仁高娃[8](2020)在《百里香精油与海藻酸盐复合涂膜防控鲜切水果食源性病原微生物作用机制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鲜切果蔬是新鲜果蔬经过分级、整理、清洗、切分、去心(核)、修整、保鲜和包装等加工程序而制成的即食、即用食品,具有“方便、新鲜、营养、安全”的特点,鲜切加工产生的下脚料还可统一回收再综合利用,具有减少生活垃圾的环保特点。然而,鲜切加工使果蔬失去原有的保护组织且受到机械伤害,增加了果蔬对微生物的敏感性,尤其是食源性病原微生物的污染,存在较大的安全风险,制约鲜切产业的发展。植物精油具有天然性、挥发性和抑菌广谱性等特点,广泛应用于食品的抑菌保鲜。但植物精油在鲜切果蔬保鲜中应用的研究报道较少,尤其是抑菌机制不明,制约了植物精油在鲜切果蔬中的有效应用。本研究筛选了抑菌效果最佳的植物精油并探究其抑菌机制,分析了植物精油与海藻酸盐复合涂膜对鲜切水果品质与安全性的影响,旨在为鲜切果蔬的加工、生产、流通环节的安全性提供技术支撑。论文的研究结果如下:1.筛选抑菌效果最佳的植物精油。选择15种常用的植物精油,即百里香、肉桂、牛至、柠檬草、薄荷、迷迭香(2种)、丁香、桉树、薰衣草、茶树、艾纳、缬草、苍术和珊瑚姜,以4种食源性病原微生物为抑菌对象,即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以下简称单增李斯特菌)、鼠伤寒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O157:H7,通过测定植物精油抑菌圈直径和最低抑菌浓度(MIC),并绘制植物精油作用下食源性病原微生物的生长曲线,筛选抑菌效果最佳的植物精油。结果表明,百里香、肉桂和牛至精油抑制单增李斯特菌、鼠伤寒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O157:H7的抑菌圈直径范围分别是14.07-23.60、13.07-24.00和12.27-21.87 mm,均为中敏-高敏。其它12种精油的抑菌圈直径的范围是6.00-14.40 mm,均为低敏-中敏或无抑菌作用。百里香、肉桂和牛至精油抑制4种食源性病原微生物的MIC分别为0.31、0.63和0.63-1.25 μL/mL。MIC、2MIC和4MIC的百里香、肉桂和牛至精油处理抑制了4种食源性病原微生物的生长。1/2MIC和1/4MIC的3种精油中,百里香精油抑制4种食源性病原微生物生长的延滞期最长,稳定期的抑制率最高。百里香精油的抑菌效果最佳。2.从蛋白质水平解析百里香精油抑制单增李斯特菌的作用机制。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百里香精油的挥发性成分,并以单增李斯特菌为目标菌,对精油处理的单增李斯特菌进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同时对两种不同浓度的百里香精油,即Treatment-1(0.28 μL/mL和Treatment-2(0.31 μL/mL)处理的单增李斯特菌进行TMT标记定量蛋白质组学的分析。结果表明,百里香精油中含有28种成分,酚类物质含量最高,其中百里香酚占47.23%,对甲苯酚占20.37%,2,6-二甲基苯酚占16.26%。SEM和TEM观察表明,百里香精油处理后单增李斯特菌细胞出现变形、褶皱和破裂等变化,细胞完整性丧失。Treatment-1 vs Control鉴定出差异表达蛋白质100个,其中57个上调和43个下调,上调和下调蛋白质比例分别为57%和43%,蛋白质上调比例较高表明Treatment-1可能诱发单增李斯特菌的应激表达,Treatment-2 vs Control鉴定出差异表达蛋白质745个,其中220个上调和525个下调,上调和下调蛋白质比例分别为30%和70%,蛋白质下调比例较高表明Treatment-2可能干扰单增李斯特菌的应激表达和正常生理代谢。通过对差异表达蛋白质进行GO富集分析、KEGG通路富集分析和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分析,建立了百里香精油抑制单增李斯特菌的作用机制:百里香精油分子通过渗透方式穿过单增李斯特菌的细胞壁而进入细胞膜,并与之融合,细胞膜的透性和完整性受到破坏,酚类物质干扰单增李斯特菌的能量代谢以及遗传信息的转录、翻译、RNA降解和DNA修复等加工过程,降低了细胞运动性和细菌耐药性,抑制了单增李斯特菌的生长。3.考察百里香精油与海藻酸盐复合涂膜(TOAC)对鲜切苹果品质与安全性的影响。以鲜切苹果为实验材料,以百里香精油与海藻酸盐复合涂膜为保鲜剂,研究了4℃下不同浓度百里香精油(0.05%、0.35%和0.65%,v/v)的涂膜对鲜切苹果呼吸速率、失重率、硬度、色泽和感官品质的影响,分析了TOAC处理鲜切苹果细菌总数、大肠菌群菌落数、霉菌和酵母菌菌落数、乳酸菌菌落数的变化,研究了TOAC处理对人工接种的单增李斯特菌、鼠伤寒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O157:H7的抑制效果,以未处理和海藻酸盐可食性涂膜单独处理的鲜切苹果分别作为空白和对照。结果表明,0.05%百里香精油的涂膜处理显着抑制了贮藏期间鲜切苹果呼吸速率的升高,有效保持了失重率、硬度、色泽等品质指标,感官评价均为5分以上(p<0.05)。TOAC抑制了鲜切苹果上背景微生物及人工接种的4种食源性病原微生物的生长。4.考察百里香精油与海藻酸盐复合涂膜对鲜切哈密瓜品质与安全性的影响。以鲜切哈密瓜为实验材料,以百里香精油与海藻酸盐复合涂膜为保鲜剂,其方法同鲜切苹果。结果表明,0.05%百里香精油的涂膜处理抑制了鲜切哈密瓜呼吸速率的升高,有效保持了品质指标。TOAC处理抑制了鲜切哈密瓜上背景微生物及食源性病原微生物的生长。本论文初步解明了百里香精油抑制单增李斯特菌的作用机制,研发出了防控鲜切水果食源性病原微生物的百里香精油与海藻酸盐复合涂膜保鲜剂,该保鲜剂可在鲜切果蔬包装、贮藏、流通、销售等全过程中有效控制食源性病原微生物,同时还可有效保持鲜切果蔬的良好品质。
刘洁玉[9](2019)在《冀南地区鸡胚蛋有害菌的检测》文中提出鸡胚蛋制品是人们喜食的传统营养食品,但在鸡胚孵化过程中,由于多种病原菌污染,给鸡胚蛋及其制品安全带来隐患。因此,了解鸡胚蛋中病原菌的污染情况,建立快速检测食源性病原菌的方法,对提高鸡胚的健康存活率及孵化场的经济效益,保障鸡胚蛋制品安全与公共卫生具有重要意义。1、为探究鸡胚蛋污染病原菌情况,采集91枚病死鸡胚蛋,解剖胚体,从肝脏分离细菌、培养,观察菌落菌体形态,提取分离株DNA,经16S rDNA基因序列扩增和测序,在GenBank核酸数据库中,与相近序列进行BLAST比对,对分离株进行鉴定。结果发现,鸡胚蛋外观有裂痕或粪便污染物等,解剖发现皮下有胶冻状物、肝脏呈土黄色、卵黄吸收不良。从鸡胚蛋内共分离鉴定出86株细菌,污染率为59.3%(54/91),混合污染率为42.6%(23/54)。鉴定出11种细菌,其中大肠杆菌占比为37.2%(32/86)、粪肠球菌为26.7%(23/86)、志贺氏菌为9.3%(8/86)、阴沟肠杆菌为5.8%(5/86)、博得特氏菌为4.7%(4/86)、沙门氏菌为4.7%(4/86)、金黄色葡萄球菌为3.5%(3/86)、鲍氏不动杆菌为3.5%(3/86)、Pseudomonas psychrotolerans为2.3%(2/86)、Massilia alkalitolerans为1.2%(1/86)和铜绿假单胞菌为1.2%(1/86)。这些表明病死鸡胚的污染较高,涉及多种病原菌,其中以大肠杆菌和粪肠球菌为主,这为鸡胚蛋制品的安全生产与监测提供依据。2、为建立一种快速检测鸡胚蛋中大肠杆菌的方法,根据大肠杆菌fimC基因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建立了荧光定量PCR方法。经鸡胚蛋样品试验,与沙门氏菌、志贺氏菌、奇异变形杆菌、绿脓杆菌、粪肠球菌、屎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病原菌之间无交叉反应,特异性强;对大肠杆菌的最低检测限为101CFU/mL,比普通PCR方法敏感约100倍,灵敏性好;重复性试验变异系数小于2%,说明重复性好,该方法稳定,可用于鸡胚蛋制品中大肠杆菌的检测。3、为建立一种快速检测鸡胚蛋中粪肠球菌的方法,根据粪肠球菌sodA基因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建立了荧光定量PCR方法。经鸡胚蛋样品试验,与屎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奇异变形杆菌、绿脓杆菌等病原菌之间无交叉反应,特异性强;对粪肠球菌的最低检测限为101CFU/mL,比普通PCR方法敏感约100倍,灵敏性好;重复性试验变异系数小于2%,说明重复性好,该方法稳定,可用于鸡胚蛋制品中粪肠球菌的检测。4、针对鸡胚蛋主要污染大肠杆菌和粪肠球菌,建立了大肠杆菌和粪肠球菌双重荧光定量PCR方法。结果显示,经鸡胚蛋样品试验,大肠杆菌产物的Tm值为85.6℃86℃,粪肠球菌产物的Tm值为83.9℃84℃,且与其他菌无交叉反应;大肠杆菌和粪肠球菌重复性试验中变异系数较小,重复性好;对大肠杆菌和粪肠球菌的检测限均为101 CFU/mL。说明该双重荧光定量PCR方法敏感、特异、稳定、可靠,一次反应同时检测大肠杆菌和粪肠球菌,可用于鸡胚蛋制品的检测。
王春皓[10](2020)在《检测致病菌的纳米电化学免疫生物传感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致病菌对于人畜健康威胁极大,其在生活中极为常见,实现对其快速精准检测极为重要。目前致病菌的检测方法众多,这些方法特点不一,各有优缺点,试验采用的方法是利用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实现对致病菌的快速检测,选取了较为典型的两种致病菌:E.coli O157:H7、金黄色葡萄球菌,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研究:1)首先用COMSOL仿真设计出适宜尺寸的微叉指电极,并在微叉指电极表面利用电化学方法沉积纳米Zn O,随后用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戊二醛等对沉积层表面进行修饰与改性,处理后将链霉亲和素修饰在纳米Zn O的表面,利用其和生物素之间的亲和作用实现不同致病菌的抗体在传感器表面的固定,并用牛血清蛋白进行封闭。2)随后分别对制备的不同类型的传感器进行表征,分别采用循环伏安法、电化学阻抗谱法、场发射扫描电镜法、激光拉曼光谱法、红外光谱法等对传感器的构建与修饰进行表征分析,分析其表面形貌结构以及修饰成分,从而确定传感器的构建情况,经过试验与分析表明,传感器构建情况良好。3)最后分别用制备的两种传感器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不同浓度进行检测,结合等效电路分析测试所得的Bode图和Nyquist图,试验分析表明,两种传感器的检测范围较大,性能较好、而且实用性也较好,具备实际检测的潜力,随后又结合等效电路及数学概率分析方法得出其检出限,分别为40cfu/m L和43cfu/m L,基本达到国家检测标准。图34幅;表15个;参62篇。
二、应用金黄色葡萄球菌协同凝集试验检测大便中O_(157)∶H_7大肠杆菌的实验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应用金黄色葡萄球菌协同凝集试验检测大便中O_(157)∶H_7大肠杆菌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7种血清型STEC多重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产志贺氏毒素大肠杆菌研究进展 |
引言 |
1. STEC的流行特性 |
1.1 STEC病原学 |
1.2 STEC流行病学 |
2. STEC毒力基因 |
2.1 LEE毒力岛和eae基因 |
2.2 志贺氏毒素(Stx) |
2.3 hly |
3. STEC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
3.1 传统检测法 |
3.2 免疫磁珠富集法 |
3.3 免疫学检测法 |
3.4 分子生物学检测法 |
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7种血清型STEC多重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
1. 材料 |
1.1 菌株 |
1.2 主要培养基与试剂 |
1.3 主要仪器、探针和引物 |
2. 方法 |
2.1 模板制备 |
2.2 PCR扩增体系 |
2.3 7种STEC菌株血清型验证 |
2.4 灵敏度检测 |
2.5 特异性检测 |
2.6 重复性检测 |
2.7 方法验证 |
3. 结果 |
3.1 菌株血清型验证结果 |
3.2 多重cPCR结果 |
3.3 单重qPCR结果 |
3.4 多重mqPCR结果 |
3.5 多重mqPCR特异性分析结果 |
3.6 多重mqPCR灵敏性分析结果 |
3.7 多重mqPCR重复性分析结果 |
3.8 方法验证结果 |
4. 讨论 |
第三章 江苏省部分地区奶牛场粪便样品中7种血清型STEC菌株的检测 |
1. 材料 |
1.1 样品采集 |
1.2 试剂 |
1.3 主要仪器 |
2. 方法 |
2.1 DNA模板制备 |
2.2 多重荧光定量PCR检测 |
3. 结果 |
4. 讨论 |
全文总结 |
后续研究计划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2)沙门氏菌的噬菌体试验性治疗及噬菌体抗性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沙门氏菌相关研究进展 |
1.1 沙门氏菌基本概况 |
1.2 沙门氏菌流行状况 |
1.3 沙门氏菌的分子分型方法 |
1.4 沙门氏菌感染导致的炎症反应 |
1.5 沙门氏菌抗生素的滥用和危害 |
1.6 沙门氏菌的耐药机制 |
1.6.1 质粒介导的耐药性传播-基因盒-整合子机制 |
1.6.2 抗生素靶标基因突变引起的耐药性 |
1.6.3 沙门氏菌的主动外排机制 |
1.6.4 沙门氏菌由于外膜通透性降低而产生的耐药性 |
1.7 抗生素的替代物 |
1.7.1 抗菌肽 |
1.7.2 中药制剂 |
1.7.3 益生菌 |
1.8 抗菌肽?中药制剂和益生菌的不足和缺点 |
1.8.1 抗菌肽 |
1.8.2 中药制剂 |
1.8.3 益生菌 |
2 噬菌体的研究进展 |
2.1 噬菌体的生物学分类 |
2.2 噬菌体的研究现状 |
2.2.1 噬菌体作为抗菌药物的优缺点 |
2.2.2 噬菌体的应用研究进展 |
2.3 细菌对噬菌体的防御策略 |
2.3.1 宿主阻止噬菌体吸附 |
2.3.2 宿主抑制噬菌体遗传物质的注入 |
2.3.3 阻断和抑制噬菌体基因组复制 |
2.3.4 流产感染系统(Abortive infection systems,Abi系统) |
2.3.5 群体感应(Quorum sensing)系统 |
第二章 沙门氏菌QH的分离筛选、基因组比较分析及小鼠感染模型的建立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样品和实验动物 |
1.1.2 主要试剂和溶液 |
1.1.3 仪器设备 |
1.2 方法 |
1.2.1沙门氏菌分离鉴定和药敏实验 |
1.2.2 沙门氏菌全基因组测序 |
1.2.3 沙门氏菌密码子使用模式的计算 |
1.2.4 小鼠口服沙门氏菌感染模型建立和评估 |
2.结果 |
2.1 沙门氏菌分离鉴定、药敏实验和生长曲线 |
2.2 沙门氏菌QH的全基因组测序和分析 |
2.3 沙门氏菌QH的密码子使用模式分析 |
2.4 沙门氏菌QH感染后小鼠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 |
2.5 沙门氏菌QH感染后小鼠体内细胞因子转录水平的变化 |
2.6 沙门氏菌QH感染后小鼠体内细胞因子表达水平的变化 |
3.讨论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沙门氏菌噬菌体的分离、筛选及基因组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主要试剂 |
1.1.2 主要仪器 |
1.2 方法 |
1.2.1 沙门氏菌噬菌体的分离筛选 |
1.2.2 噬菌体的浓缩与超离 |
1.2.3 噬菌体的电镜观察 |
1.2.4 噬菌体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
1.2.5 噬菌体基因组的提取 |
1.2.6 噬菌体基因组测序 |
1.2.7 噬菌体基因组的分析 |
1.2.8 噬菌体基因组在基因水平上的核苷酸使用模式分析 |
1.2.9 进化动力对噬菌体整体密码子使用模式的影响 |
1.2.10 噬菌体的相对同义密码子使用值的计算与分析 |
1.2.11 特定核苷酸skew在密码子使用偏好中的作用 |
1.2.12 通过噬菌体的同义密码子使用模式分析其遗传多样性 |
2 结果 |
2.1 噬菌体的分离筛选及形态学观察 |
2.2 噬菌体的生物学特性 |
2.3 噬菌体的基因组和进化特点分析 |
2.4 噬菌体基因水平上的核苷酸使用偏好性 |
2.5 突变压力和自然选择对噬菌体密码子整体使用模式的影响 |
2.6 Fine-tune翻译选择对同义密码子使用偏好的影响 |
2.7 自然选择对密码子使用偏好性的影响 |
2.8 噬菌体在密码子使用模式上的进化趋势 |
3 讨论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噬菌体对小鼠感染模型治疗效果的评估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细菌、噬菌体和实验动物 |
1.1.2 主要试剂和溶液 |
1.1.3 仪器设备 |
1.2 方法 |
1.2.1 沙门氏菌的前期准备 |
1.2.2 噬菌体的透析 |
1.2.3噬菌体对沙门氏菌的裂解实验 |
1.2.4噬菌体对小鼠感染模型的治疗实验 |
1.2.5 噬菌体对小鼠感染模型的治疗效果评估 |
2 实验结果 |
2.1 噬菌体对沙门氏菌的裂解实验结果 |
2.1.1 电镜观察噬菌体SP1对沙门氏菌QH吸附和裂解过程 |
2.1.2 噬菌体SP1对沙门氏菌QH的裂解效率 |
2.2 噬菌体对小鼠沙门氏菌感染后的治疗效果评估 |
2.2.1 小鼠外周血中CD4+和CD8+细胞亚群的变化 |
2.2.2 小鼠脾脏中细胞因子转录水平的变化 |
2.2.3 小鼠外周血中细胞因子表达水平的变化 |
2.2.4 小鼠健康状态的评估 |
2.2.5 小鼠脾脏载菌量的测定 |
3 讨论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沙门氏菌QH对噬菌体SP1的抗性机制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1.2.1 噬菌体耐受突变株QHM的筛选 |
1.2.2 透射电镜观察噬菌体SP1对突变株QHM的吸附 |
1.2.3 噬菌体SP1的受体成分鉴定 |
1.2.4 突变株QHM全基因组测序及与沙门氏菌QH的基因组比较 |
1.2.5 PCR验证突变株QHM基因组上的rfaJ基因突变位点 |
1.2.6 沙门氏菌QH和突变株QHM脂多糖完整性鉴定 |
1.2.7 沙门氏菌QHΔrfaJ缺失株的构建及鉴定 |
1.2.8 缺失株QHΔrfaJ对噬菌体SP1 的抗性验证 |
1.2.9 沙门氏菌QH,突变株QHM与噬菌体SP1 之间的生长关系 |
1.2.10 波动试验 |
2 实验结果 |
2.1 突变株的筛选和透射电镜观察 |
2.2 噬菌体SP1的受体成分鉴定 |
2.3 突变株QHM全基因组测序及与沙门氏菌QH基因组比较 |
2.4 沙门氏菌QH和突变株QHM脂多糖完整性鉴定 |
2.5 沙门氏菌QHΔrfaJ缺失株的构建及鉴定 |
2.5.1 pKD46电转后的鉴定 |
2.5.2 同源重组片段的制备 |
2.5.3 同源重组片段导入后阳性转化子的筛选与鉴定 |
2.5.4 缺失株QHΔrfaJ的筛选与鉴定 |
2.6 缺失株QHΔrfaJ对噬菌体SP1 的抗性验证 |
2.7 沙门氏菌QH,突变株QHM与噬菌体SP1 之间的生长关系 |
2.8 波动试验结果 |
3.讨论 |
本章小结 |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研究成果等 |
导师简介 |
(3)基于新型信号输出的四种免疫层析法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第1章 绪论 |
1.1 显色型ICA |
1.1.1 胶体金ICA |
1.1.2 碳纳米颗粒ICA |
1.2 荧光型ICA |
1.2.1 有机染料荧光微球ICA |
1.2.2 量子点ICA |
1.2.3 量子点微球ICA |
1.2.4 上转换荧光ICA |
1.3 其它型ICA |
1.3.1 磁ICA |
1.3.2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ICA |
1.4 大肠杆菌O157:H7和猪霍乱沙门氏菌检测现状 |
1.4.1 培养法 |
1.4.2 聚合酶链式反应 |
1.4.3 酶联免疫吸附法 |
1.4.4 ICA |
1.5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检测现状 |
1.5.1 胶乳凝集抑制试验 |
1.5.2 酶联免疫吸附法 |
1.5.3 电化学发光法 |
1.5.4 ICA |
1.6 β_2-受体激动剂检测现状 |
1.6.1 气相色谱-质谱法 |
1.6.2 高效液相色谱法 |
1.6.3 酶联免疫吸附法 |
1.6.4 ICA |
1.7 结语 |
1.8 参考文献 |
第2章 基于金银双T线免疫层析法联检大肠杆菌O157:H7和猪霍乱沙门氏菌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仪器 |
2.2.1 主要试剂及材料 |
2.2.2 主要仪器设备 |
2.2.3 主要试剂的配制与制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致病菌及其培养条件 |
2.3.2 金纳米球(AuNS)和银三角片(AgNP)的合成 |
2.3.3 免疫探针金标抗体(Au-mAb)和银标抗体(Ag-MUA-mAb)的制备 |
2.3.4 金银双T线试纸条的制备 |
2.3.5 建立金银双T线免疫层析法检测大肠杆菌O157:H7和猪霍乱沙门氏菌 |
2.3.6 特异性实验 |
2.3.7 实际样本中的加标回收实验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AuNS和AgNP的表征 |
2.4.2 探针(Au-mAb和Ag-MUA-mAb)的制备 |
2.4.3 基于金银双T线免疫层析法的建立 |
2.4.4 验证方法的特异性 |
2.4.5 实际样本的检测 |
2.4.6 多T线“干涉”现象的发现与研究 |
2.5 小结 |
2.6 参考文献 |
第3章 基于菊花金@聚多巴胺免疫层析法检测人血清中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仪器 |
3.2.1 主要试剂及材料 |
3.2.2 主要仪器设备 |
3.2.3 主要试剂的配制与制备 |
3.3 实验方法 |
3.3.1 菊花金@聚多巴胺(AuNC@PDA)的合成 |
3.3.2 金花@聚多巴胺(AuNF@PDA)的合成 |
3.3.3 AuNC@PDA-mAb和AuNF@PDA-mAb的制备 |
3.3.4 免疫层析试纸条的制备 |
3.3.5 ICA检测HCG |
3.3.6 特异性实验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AuNC@PDA和AuNF@PDA的形貌对比 |
3.4.2 AuNC@PDA与AuNF@PDA的光学性能对比 |
3.4.3 ICA上的应用 |
3.5 小结 |
3.6 参考文献 |
第4章 基于荧光猝灭免疫层析法检测β_2-受体激动剂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仪器 |
4.2.1 主要试剂及材料 |
4.2.2 主要仪器设备 |
4.2.3 主要试剂的配制与制备 |
4.3 实验方法 |
4.3.1 金纳米球(AuNS)的合成 |
4.3.2 制备金标抗体(Au-mAb) |
4.3.3 制备可固定荧光微球(BSA-FM) |
4.3.4 试纸条的制备 |
4.3.5 单抗标记量的优化 |
4.3.6 免疫学反应动力学曲线 |
4.3.7 荧光猝灭免疫层析法的建立 |
4.3.8 交叉反应 |
4.3.9 实际样本中的检测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探针的制备和优化 |
4.4.2 动力学曲线分析 |
4.4.3 建立标准曲线 |
4.4.4 交叉反应结果 |
4.4.5 实际样本检测 |
4.5 小结 |
4.6 参考文献 |
第5章 聚集诱导发光免疫层析法的建立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仪器 |
5.2.1 主要试剂及材料 |
5.2.2 主要仪器设备 |
5.2.3 主要试剂的配制与制备 |
5.3 实验方法 |
5.3.1 致病菌及其培养条件 |
5.3.2 传统染料荧光素的甲基化改性 |
5.3.3 微乳液一锅法制备荧光微球 |
5.3.4 单微球染料装载量的测定 |
5.3.5 免疫探针的制备 |
5.3.6 免疫层析试纸条的制备 |
5.3.7 基于聚集诱导发光免疫层析法检测大肠杆菌O157:H7 |
5.3.8 特异性实验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传统荧光染料荧光素的疏水化改性 |
5.4.2 两种染料的性能表征 |
5.4.3 制备的两类荧光微球(AIEFM和DMFFM)的材料表征 |
5.4.4 单微球装载量的确定 |
5.4.5 荧光微球性能的比较 |
5.4.6 聚集诱导发光免疫层析法的建立 |
5.5 小结 |
5.6 参考文献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1.1 基于金银双T线免疫层析法联检大肠杆菌O157:H7和猪霍乱沙门氏菌 |
6.1.2 基于菊花金@聚多巴胺免疫层析法检测人血清中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
6.1.3 基于荧光猝灭免疫层析法检测β_2-受体激动剂 |
6.1.4 聚集诱导发光免疫层析法的建立 |
6.2 展望 |
致谢 |
个人介绍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获奖情况 |
(4)基于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评价细菌对抗生素敏感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细菌及其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
1.2.1 细菌 |
1.2.2 细菌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
1.3 细菌耐药性的研究进展 |
1.3.1 细菌耐药性的概述 |
1.3.2 细菌耐药性的检测方法 |
1.4 拉曼光谱及其在细菌检测中的应用 |
1.4.1 拉曼光谱的概述 |
1.4.2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概述 |
1.4.3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的原理 |
1.4.4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的成像技术 |
1.4.5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的信息分析 |
1.4.6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在细菌检测中的应用 |
1.5 生物发光系统的研究进展 |
1.5.1 生物发光的概述 |
1.5.2 生物发光系统的构建 |
1.5.3 生物发光技术的应用现状 |
1.5.4 生物发光系统在细菌对药物敏感性检测领域的应用 |
1.6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章 基于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快速检测细菌方法的建立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仪器与药品 |
2.1.2 实验菌株 |
2.1.3 主要试剂的配制 |
2.1.4 培养基的配制 |
2.2 实验方法 |
2.2.1 细菌的培养和前处理 |
2.2.2 细菌SERS样品的制备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法检测细菌的特异性 |
2.3.2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法检测不同浓度的强度与细菌浓度关系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表面增强拉曼光谱体外快速检测细菌对抗生素敏感性的研究 |
3.1 实验材料 |
3.1.1 实验药品 |
3.1.2 不同浓度抗生素的配制 |
3.2 实验方法 |
3.2.1 细菌的培养和前处理 |
3.2.2 细菌SERS样品的制备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基于SERS法检测细菌对抗生素敏感性的研究 |
3.3.2 平板菌落计数法检测不同浓度抗生素处理的细菌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生物发光细菌的构建与评价 |
4.1 实验材料 |
4.1.1 实验仪器及药品 |
4.1.2 SOC培养基的配制 |
4.1.3 主要试剂的配制 |
4.2 实验方法 |
4.2.1 细菌培养 |
4.2.2 细菌电转化感受态的制备 |
4.2.3 质粒p BBR1MCS-lux的构建 |
4.2.4 生物发光菌的制备 |
4.2.5 生物发光遗传稳定性评价 |
4.2.6 细菌SERS样品的制备 |
4.3 结果与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抗生素对小鼠体内发光细菌的影响 |
5.1 实验材料 |
5.1.1 实验仪器及药品 |
5.1.2 抗生素的配制 |
5.1.3 动物活体模型 |
5.2 实验方法 |
5.2.1 动物脏器SERS样品制备 |
5.2.2 动物感染与体内成像 |
5.3 结果与讨论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和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英文缩写符号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5)无酶信号放大型纳米探针的构建及其在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食源性致病菌 |
1.1.2 金黄色葡萄球菌 |
1.2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各种检测方法 |
1.2.1 常规检测方法 |
1.2.2 免疫学方法 |
1.2.3 分子生物学方法 |
1.2.4 生物传感技术 |
1.3 纳米材料在电化学生物传感方面的研究 |
1.3.1 固载生物分子 |
1.3.2 标记生物分子 |
1.3.3 催化作用 |
1.4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基于金纳米粒子/二茂铁纳米球电化学免疫传感的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方法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实验试剂 |
2.2.2 实验仪器 |
2.2.3 纳米材料的制备 |
2.2.4 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构建 |
2.2.5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电化学检测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纳米材料的表征 |
2.3.2 免疫传感构建过程的表征 |
2.3.3 免疫传感器检测条件的优化 |
2.3.4 免疫传感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测 |
2.3.5 免疫传感器的重现性、稳定性和特异性 |
2.3.6 免疫传感器对实际样品的检测 |
2.4 结论 |
第三章 硫堇/AuNPs功能化聚苯乙烯-丙烯酸球纳米探针的合成及其在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中的应用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试剂 |
3.2.2 实验仪器 |
3.2.3 纳米材料的制备 |
3.2.4 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构建 |
3.2.5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电化学检测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纳米材料的表征 |
3.3.3 免疫传感器构建过程的表征 |
3.3.4 免疫传感器检测条件的优化 |
3.3.5 免疫传感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测 |
3.3.6 免疫传感器的重现性、特异性及稳定性 |
3.3.7 免疫传感器对实际样品的检测 |
3.4 结论 |
第四章 基于Au@CuxOS纳米材料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构建及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测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实验试剂 |
4.2.2 实验仪器 |
4.2.3 纳米材料的制备 |
4.2.4 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构建 |
4.2.5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电化学检测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AuNRs及 AuNRs/CS的表征 |
4.3.2 Au@Cu2O及Au@CuxOS纳米材料的表征 |
4.3.3 电化学表征 |
4.3.4 免疫传感器检测条件的优化 |
4.3.5 免疫传感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测 |
4.3.6 免疫传感器的重现性、稳定性及特异性 |
4.3.7 免疫传感器对实际样品的检测 |
4.4 结论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
(6)病原菌及其耐药性的快速检测及药物组合优化抑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细菌感染与耐药 |
1.1.1 细菌感染的危害 |
1.1.2 抗菌药物的研究与发展 |
1.1.3 细菌耐药现状 |
1.1.4 细菌耐药机制 |
1.2 细菌检测与鉴定 |
1.2.1 微生物检测在遏制细菌耐药中的作用 |
1.2.2 细菌检测常用方法 |
1.3 药物联合治疗 |
1.3.1 药物联合治疗的意义 |
1.3.2 药物组合优化的意义 |
1.3.3 药物组合优化的常用方法 |
1.4 基于微流控技术的药物及药物组合筛选手段研究 |
1.4.1 微流控技术的发展 |
1.4.2 微流控药物筛选技术 |
1.4.3 微流控技术在药物筛选上的应用 |
1.5 选题意义和研究思路 |
第二章 基于酶促抑制反应的广谱细菌快速检测试纸 |
2.1 引言 |
2.2 实验方法 |
2.2.1 材料和设备 |
2.2.2 细菌培养和预处理 |
2.2.3 葡萄糖与GOX的催化显色反应条件优化 |
2.2.4 细菌检测基本操作 |
2.2.5 腹腔感染小鼠样本制备 |
2.2.6 数据处理方法 |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3.1 基于酶促抑制反应的细菌快速检测原理和验证 |
2.3.2 葡萄糖和GOX反应体系优化结果 |
2.3.3 广谱细菌快速检测与定量 |
2.3.4 混合细菌快速检测 |
2.3.5 检测稳定性测试 |
2.3.6 腹腔感染小鼠腹水检测结果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对苯醌介导的大肠杆菌及其耐药性检测 |
3.1 引言 |
3.2 实验方法 |
3.2.1 材料和设备 |
3.2.2 细菌培养和前处理 |
3.2.3 实验室人工诱导耐药细菌 |
3.2.4 对苯醌浓度的优化 |
3.2.5 大肠杆菌检测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3.1 原理及可行性分析 |
3.3.2 对苯醌浓度优化实验结果 |
3.3.3 大肠杆菌浓度的比色法及电化学检测结果 |
3.3.4 特异性测试 |
3.3.5 耐药型细菌检测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大规模药物组合筛选算法的多重耐药细菌抑制 |
4.1 引言 |
4.2 实验方法 |
4.2.1 材料和设备 |
4.2.2 数据处理 |
4.2.3 大肠杆菌菌株培养和抗生素的配制 |
4.2.4 大肠杆菌生长曲线测试 |
4.2.5 最小抑制浓度测试 |
4.2.6 大肠杆菌耐药性诱导实验 |
4.2.7 模拟验证 |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3.1 STRICT技术原理—基于因果的统计分析 |
4.3.2 基于STRICT的组合药物筛选设计 |
4.3.3 抗生素的选择 |
4.3.4 多重耐药细菌的诱导 |
4.3.5 基于STRICT的组合抗生素筛选结果 |
4.3.6 STRICT模拟验证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微流控芯片技术的药物组合快速筛选 |
5.1 引言 |
5.2 实验方法 |
5.2.1 材料和设备 |
5.2.2 细胞培养 |
5.2.3 微流控芯片的设计与制作 |
5.2.4 COMSOL仿真模拟测试 |
5.2.5 微流控芯片浓度梯度量化 |
5.2.6 微流控芯片中细胞培养状态测试 |
5.2.7 芯片上药物组合筛选 |
5.2.8 与96 孔板上细胞培养对照 |
5.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3.1 微流控芯片的设计原理与COMSOL仿真结果 |
5.3.2 微流控芯片内浓度梯度量化结果 |
5.3.3 微流控芯片内细胞生长状况评估 |
5.3.4 微流控芯片药物组合筛选结果 |
5.3.5 微流控芯片与96 孔板上细胞培养的比较 |
5.3.6 药物相互作用的统计学定量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第四章第一次迭代数据,26种抗生素,80种药物优化组合(0:0;1:0.5×MIC-_(50);2:0.5×MIC) |
附录2. 第四章第二次迭代数据,10种抗生素,40种药物优化组合(0:0;1:MIC20;2:MIC_(50);3:MIC) |
附录3. 第四章第三次迭代数据,5种抗生素,20种药物优化组合(ug/mL) |
附录4. 第四章STRICT原始代码 |
附录5. 第五章不同浓度药物作用下微室内细胞存活率数据表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7)适配体结合量子点技术同步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氏菌O157:H7的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大肠埃希氏菌O157:H7 |
1.1 大肠埃希氏菌O157:H7特点及危害 |
1.2 大肠埃希氏菌O157:H7研究现状 |
2 金黄色葡萄球菌特点及危害 |
2.1 金黄色葡萄球菌特点及危害 |
2.2 金黄色葡萄球菌研究现状 |
3 常见食源性致病菌检测方法及其研究进展 |
3.1 传统微生物平板检验法 |
3.2 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 |
3.3 免疫学检测法 |
3.4 生物传感器 |
4 适配体 |
4.1 适配体简介 |
4.2 适配体技术应用进展 |
5 基于适配体检测技术的常用手段 |
5.1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简述 |
5.2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应用进展 |
5.3 荧光检测技术简述及应用 |
5.4 流式分析技术简述及应用 |
6 量子点 |
6.1 量子点简介 |
6.2 基于量子点检测技术应用进展 |
7 研究目的与意义 |
8 创新点 |
第二章 目标菌最佳适配体筛选 |
1 材料和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试剂及主要溶剂 |
1.3 实验主要仪器 |
1.4 实验方法 |
1.5 数据整理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金黄色葡萄球菌适配体亲和力分析结果 |
2.2 大肠埃希氏菌O157:H7适配体亲和力分析结果 |
2.3 适配体特异性分析 |
3 讨论 |
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建立同步检测两种目标菌的“三明治结构” |
1 材料和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试剂及主要溶剂 |
1.3 实验主要仪器 |
1.4 实验方法 |
1.5 数据整理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适配体功能化磁珠制备及结构表征 |
2.2 量子点显微成像及其功能化表征 |
2.3 “三明治结构”表征 |
2.4 对“三明治结构”捕获条件优化 |
2.5 同步检测两种目标菌并确定其最低检测限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四章 食品样品加标回收实验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试剂及主要溶剂 |
1.3 实验主要仪器 |
1.4 实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牛奶样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大肠埃希氏菌O157:H7加标回收实验 |
2.2 生猪肉肉糜样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大肠埃希氏菌O157:H7加标回收实验 |
2.3 生牛肉肉糜样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大肠埃希氏菌O157:H7加标回收实验 |
2.4 袋装袋装黄豆酱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大肠埃希氏菌O157:H7加标回收实验 |
3 讨论 |
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8)百里香精油与海藻酸盐复合涂膜防控鲜切水果食源性病原微生物作用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缩略词/符号表 |
1 绪论 |
1.1 鲜切果蔬 |
1.1.1 鲜切果蔬的定义 |
1.1.2 鲜切果蔬生理生化变化 |
1.1.3 鲜切果蔬污染的微生物种类 |
1.2 食源性病原微生物及其危害 |
1.2.1 食源性病原微生物 |
1.2.2 食源性病原微生物污染果蔬引起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
1.3 鲜切果蔬食源性病原微生物防控技术 |
1.3.1 物理防控技术 |
1.3.2 化学防控技术 |
1.3.3 生物防控技术 |
1.3.4 综合防控技术 |
1.4 天然抑菌剂—植物精油 |
1.4.1 植物精油的主要成分及其抑菌活性 |
1.4.2 植物精油抑制食源性病原微生物的作用机制 |
1.5 可食性涂膜在鲜切果蔬保鲜中的应用 |
1.5.1 鲜切果蔬可食性涂膜种类 |
1.5.2 鲜切果蔬可食性复合涂膜的活性成分 |
1.6 植物精油可食性复合涂膜在鲜切果蔬保鲜中的应用 |
1.7 论文的研究意义及内容 |
1.7.1 论文的研究意义 |
1.7.2 论文的研究内容 |
2 15种植物精油对食源性病原微生物的抑制效果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2.2.2 植物精油 |
2.2.3 实验菌株 |
2.2.4 植物精油对食源性病原微生物抑菌圈的测定 |
2.2.5 植物精油对食源性病原微生物MIC的测定 |
2.2.6 植物精油处理食源性病原微生物生长曲线的绘制 |
2.2.7 统计学分析 |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3.1 植物精油对食源性病原微生物的抑菌圈直径 |
2.3.2 植物精油对食源性病原微生物的MIC |
2.3.3 植物精油处理食源性病原微生物的生长曲线 |
2.4 本章小结 |
3 百里香精油抑制单增李斯特菌的作用机制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3.2.2 实验菌株 |
3.2.3 百里香精油挥发性物质分析 |
3.2.4 百里香精油处理单增李斯特菌的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 |
3.2.5 百里香精油处理单增李斯特菌的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 |
3.2.6 百里香精油处理单增李斯特菌的TMT标记定量蛋白质组学分析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3.1 百里香精油的挥发性物质 |
3.3.2 百里香精油处理单增李斯特菌的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 |
3.3.3 百里香精油处理单增李斯特菌的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 |
3.3.4 百里香精油处理单增李斯特菌蛋白质的定量 |
3.3.5 百里香精油处理单增李斯特菌蛋白质的SDS-PAGE |
3.3.6 百里香精油处理单增李斯特菌蛋白质的鉴定及定量结果 |
3.3.7 百里香精油处理单增李斯特菌蛋白质的聚类分析 |
3.3.8 百里香精油处理单增李斯特菌差异表达蛋白质的GO富集分析 |
3.3.9 百里香精油处理单增李斯特菌差异表达蛋白质的KEGG通路富集分析 |
3.3.10 百里香精油处理单增李斯特菌差异表达蛋白质的PPI网络分析 |
3.3.11 百里香精油对单增李斯特菌重要KEGG通路的影响 |
3.3.12 百里香精油抑制单增李斯特菌的作用机制 |
3.4 本章小结 |
4 TOAC对鲜切苹果品质与安全性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4.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4.2.2 实验样品 |
4.2.3 实验菌株 |
4.2.4 海藻酸钠可食性涂膜制备 |
4.2.5 食源性病原微生物菌液制备 |
4.2.6 鲜切苹果涂膜处理 |
4.2.7 鲜切苹果呼吸速率的测定 |
4.2.8 鲜切苹果失重率、硬度和色泽指标的测定 |
4.2.9 鲜切苹果品质的感官评价 |
4.2.10 鲜切苹果背景微生物和食源性病原微生物分析 |
4.2.11 统计学分析 |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3.1 鲜切苹果呼吸速率、失重率和硬度 |
4.3.2 鲜切苹果色泽和外观 |
4.3.3 鲜切苹果品质的感官评价 |
4.3.4 鲜切苹果背景微生物和食源性病原微生物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TOAC对鲜切哈密瓜品质与安全性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5.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5.2.2 实验样品 |
5.2.3 实验菌株 |
5.2.4 海藻酸钠可食性涂膜制备 |
5.2.5 食源性病原微生物菌液制备 |
5.2.6 鲜切哈密瓜涂膜处理 |
5.2.7 鲜切哈密瓜呼吸速率的测定 |
5.2.8 鲜切哈密瓜失重率、硬度和色泽指标的测定 |
5.2.9 鲜切哈密瓜品质的感官评价 |
5.2.10 鲜切哈密瓜背景微生物和食源性病原微生物分析 |
5.2.11 统计学分析 |
5.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3.1 鲜切哈密瓜呼吸速率、失重率和硬度 |
5.3.2 鲜切哈密瓜色泽和外观 |
5.3.3 鲜切哈密瓜品质的感官评价 |
5.3.4 鲜切哈密瓜背景微生物和食源性病原微生物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显着性差异表达蛋白质结果统计 |
作者简介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9)冀南地区鸡胚蛋有害菌的检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病原菌引起的食品安全问题 |
1.2 鸡胚蛋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
1.3 鸡胚蛋致病菌的研究及流行情况 |
1.4 鸡胚蛋中常见的致病菌 |
1.4.1 大肠杆菌 |
1.4.2 粪肠球菌 |
1.4.3 志贺氏菌 |
1.4.4 沙门氏菌 |
1.4.5 金黄色葡萄球菌 |
1.5 食源性致病菌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
1.5.1 传统检测方法 |
1.5.2 免疫学方法 |
1.5.3 分子生物学技术 |
1.5.4 生物传感器技术 |
1.5.5 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 |
1.6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2章 鸡胚蛋污染菌的分离鉴定 |
2.1 材料 |
2.1.1 污染样品与菌株 |
2.1.2 试验试剂与耗材 |
2.1.3 试验仪器与设备 |
2.2 方法 |
2.2.1 培养基制备 |
2.2.2 细菌培养 |
2.2.3 细菌分离纯化 |
2.2.4 菌落菌体观察 |
2.2.5 模板DNA提取 |
2.2.6 分离株的PCR扩增 |
2.2.7 分离株序列测定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鸡胚蛋大体观察 |
2.3.2 分离株PCR扩增结果 |
2.3.3 分离株鉴定 |
2.3.4 分离株鉴定结果分析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3章 大肠杆菌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
3.1 材料 |
3.1.1 菌株 |
3.1.2 试验试剂与耗材 |
3.1.3 试验仪器与设备 |
3.2 方法 |
3.2.1 DNA提取 |
3.2.2 大肠杆菌特异性引物设计与合成 |
3.2.3 大肠杆菌引物特异性检测 |
3.2.4 定量PCR反应体系和反应程序 |
3.2.5 线性范围的测定和标准曲线的建立 |
3.2.6 定量PCR特异性检测 |
3.2.7 定量PCR敏感性检测 |
3.2.8 定量PCR重复性检测 |
3.2.9 鸡胚蛋样品检测 |
3.3 结果 |
3.3.1 大肠杆菌引物特异性检测结果 |
3.3.2 线性范围及定量标准曲线的制作 |
3.3.3 定量PCR特异性检测结果 |
3.3.4 定量PCR敏感性检测结果 |
3.3.5 定量PCR重复性检测结果 |
3.3.6 鸡胚蛋样品检测结果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4章 粪肠球菌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
4.1 材料 |
4.1.1 菌株 |
4.1.2 试验试剂与耗材 |
4.1.3 试验仪器与设备 |
4.2 方法 |
4.2.1 DNA提取 |
4.2.2 粪肠球菌特异性引物设计与合成 |
4.2.3 粪肠球菌引物特异性检测 |
4.2.4 定量PCR反应体系和反应程序 |
4.2.5 线性范围的测定和标准曲线的建立 |
4.2.6 定量PCR特异性检测 |
4.2.7 定量PCR敏感性检测 |
4.2.8 定量PCR重复性检测 |
4.2.9 鸡胚蛋样品检测 |
4.3 结果 |
4.3.1 粪肠球菌引物特异性检测结果 |
4.3.2 线性范围及定量标准曲线的制作 |
4.3.3 定量PCR特异性检测结果 |
4.3.4 定量PCR敏感性检测结果 |
4.3.5 定量PCR重复性检测结果 |
4.3.6 鸡胚蛋样品检测结果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5章 大肠杆菌和粪肠球菌双重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
5.1 材料 |
5.1.1 菌株 |
5.1.2 试验试剂与耗材 |
5.1.3 试验仪器与设备 |
5.2 方法 |
5.2.1 DNA提取 |
5.2.2 双重荧光定量PCR特异性检测 |
5.2.3 双重荧光定量PCR敏感性检测 |
5.2.4 双重荧光定量PCR重复性检测 |
5.2.5 鸡胚蛋样品检测 |
5.3 结果 |
5.3.1 双重荧光定量PCR特异性检测结果 |
5.3.2 双重荧光定量PCR敏感性检测结果 |
5.3.3 双重荧光定量PCR重复性检测结果 |
5.3.4 鸡胚蛋样品检测结果 |
5.4 讨论 |
5.5 小结 |
结论 |
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参加科研情况 |
(10)检测致病菌的纳米电化学免疫生物传感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免疫学技术 |
1.2.2 分子生物学技术 |
1.3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 |
1.3.1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简介 |
1.3.2 结构组成 |
1.4 检测致病菌的传感器的研究进展 |
1.4.1 基于不同修饰材料的电化学传感器 |
1.4.2 基于微叉指电极的电化学传感器 |
1.4.3 基于不同检测方法的电化学传感器 |
1.5 研究内容及目的 |
第2章 理论分析 |
2.1 致病菌 |
2.2 叉指电极工作原理 |
2.3 测试及表征系统 |
2.3.1 循环伏安法测试 |
2.3.2 电化学阻抗谱测试 |
2.3.3 红外吸收光谱 |
2.3.4 激光拉曼光谱 |
2.4 电极系统的构建 |
2.5 传感器表面的修饰 |
第3章 检测大肠杆菌的传感器构建 |
3.1 叉指电极的制作 |
3.2 致病菌大肠杆菌的培养 |
3.2.1 所用仪器及药品 |
3.2.2 大肠杆菌的培养方法 |
3.3 电极的修饰 |
3.3.1 纳米ZnO的沉积 |
3.3.2 链霉亲和素的修饰 |
3.4 抗体的生物素化及固定 |
3.4.1 所用仪器及药品 |
3.4.2 抗体的生物素化 |
3.4.3 抗体的固定 |
3.5 传感器对大肠杆菌的电化学检测 |
3.5.1 电化学检测方法 |
3.5.2 测试条件的选择 |
3.5.3 测试注意事项 |
第4章 检测大肠杆菌传感器的试验分析 |
4.1 传感器的等效电路分析 |
4.2 传感器的表征 |
4.2.1 电镜表征 |
4.2.2 循环伏安表征 |
4.2.3 拉曼光谱表征 |
4.2.4 电化学阻抗谱表征 |
4.3 传感器的可行性分析 |
4.4 检测结果分析 |
4.5 传感器的特异性和重现性的研究 |
4.6 传感器对实际样品的检测 |
4.7 传感器与其它传感器对比 |
4.8 小结 |
第5章 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传感器构建 |
5.1 叉指电极的制作 |
5.2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培养 |
5.3 传感器的构建 |
5.3.1 纳米ZnO的修饰 |
5.3.2 链酶亲和素的修饰 |
5.3.3 金黄色葡萄球菌抗体的固定 |
5.4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电化学检测 |
第6章 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传感器的试验分析 |
6.1 传感器的表征 |
6.1.1 FESEM表征 |
6.1.2 电化学阻谱抗表征 |
6.1.3 循环伏安表征 |
6.1.4 红外光谱表征 |
6.2 传感器的等效电路分析 |
6.3 传感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测 |
6.3.1 检测范围 |
6.3.2 检出限 |
6.4 传感器的性质验证 |
6.4.1 特异性验证 |
6.4.2 稳定性测试 |
6.5 传感器对实际样品的检测 |
6.6 传感器与其它传感器对比 |
6.7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导师简介 |
作者简介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应用金黄色葡萄球菌协同凝集试验检测大便中O_(157)∶H_7大肠杆菌的实验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7种血清型STEC多重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其应用[D]. 纪凯丽. 扬州大学, 2020(01)
- [2]沙门氏菌的噬菌体试验性治疗及噬菌体抗性机制研究[D]. 韩生义. 甘肃农业大学, 2020(01)
- [3]基于新型信号输出的四种免疫层析法的研究与应用[D]. 章钢刚. 南昌大学, 2020(01)
- [4]基于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评价细菌对抗生素敏感性的研究[D]. 付世杰. 长春理工大学, 2020
- [5]无酶信号放大型纳米探针的构建及其在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中的应用[D]. 丁文龙. 江苏大学, 2020(02)
- [6]病原菌及其耐药性的快速检测及药物组合优化抑制[D]. 孙嘉慧.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1)
- [7]适配体结合量子点技术同步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氏菌O157:H7的方法研究[D]. 王玥. 吉林农业大学, 2020(02)
- [8]百里香精油与海藻酸盐复合涂膜防控鲜切水果食源性病原微生物作用机制的研究[D]. 萨仁高娃.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1)
- [9]冀南地区鸡胚蛋有害菌的检测[D]. 刘洁玉. 河北工程大学, 2019(02)
- [10]检测致病菌的纳米电化学免疫生物传感器研究[D]. 王春皓. 华北理工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