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传统落后观念对女干部成长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LEE W00NG[1](2020)在《20世纪上半期韩国的中国现代化文学批评史研究》文中提出日据时期韩国文坛和社会对外国文化的吸收主要侧重于通过日本输入西方文学和文物。在如此之情况之下,部分韩国文人将中国文学作为外国文学,即世界文学的一个构成部分进行了积极的吸收,并试图以此来推动韩国近代文学的发展。20世纪上半期韩国的中国现代文学译介与批评之目的在于,以中国现代文学作为借鉴,来建构韩国近代文学,同时建立反帝反封建的近代民主社会。近代转换期的中国现代文学肩负着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以文学革命和五四新文化运动为起点,以文学革命、革命文学、抗战文学为中心展开。包含日据时期(1910年-1945年)和解放时期(1945年-1948年)的20世纪上半期韩国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同样也具有反帝反封建的民族使命,以近代化和解放独立国家为目标指向,经历了胎动期、发展期、深化及停滞期和复兴期的发展过程。本论文分析该时期在韩国发表的196篇批评,进行解释。胎动期为1920年代前半期,在该时期,韩国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正式开始。梁建植、李允宰、李东谷、梁明等在该时期开始对中国现代文学的译介与批评。梁建植在1920年11月号至次年2月号《开辟》上翻译发表了日本研究者青木正儿的<以胡适氏为中心的中国之文学革命>,此文是20世纪上半期韩国之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最早一文。之后,梁建植继续发表有关中国现代文学的译文及他所写的批评,十分积极地翻译了戏曲、诗歌、小说等作品。1920年代初在北京大学历史系留学的李允宰在留学期间发表了有关中国社会、政治形势的政论以及介绍中国罗马字运动的文章,并翻译发表了胡适的<建设的文学革命论>。李东谷强调借鉴中国新文学建构运动中的思想改革与文学改革,以之作为他山之石。梁明参考胡适的新文学建构理论,则主张通过韩文的语文改革开展新文学建构。以文学革命和思想革命为中心的胎动期批评主要在1920年至1924年之间展开,以翻译日人研究者的研究成果和中国本土文学革命的评论开始。其目的在于打倒封建旧思想和旧制度,从而建设近代社会、建构近代文学。该时期韩国批评家们特别关注胡适的文学革命理论与主张,翻译了胡适的<建设的文学革命论>和<谈新诗>,另外,多数当时的戏剧、诗歌、小说等被翻译。该时期发表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有20余篇,《每日申报》上连载的梁建植译<人形之家>(中文名为《玩偶之家》)以《娜拉((?))》(永昌书馆,1922)之名出版,李相寿译《人形之家》(汉城图书,1922)也出版。发展期为1920年代后半期至1930年代前半期,该时期留学过中国大学的批评家们非常活泼地展开了中国现代文学批评。他们从无政府主义、社会主义等多样的批评观点上展开了中国现代文学批评。该时期主要批评家有柳基石、丁来东、金光洲、李陆史、金台俊等。柳基石以1925年2月在《基督新报》上发表<墨子与基督>为始,发表了许多无政府主义观点的文艺观,并在韩国最早翻译了鲁迅的<狂人日记>。丁来东和李陆史正式开启了对鲁迅文学的相当深度的批评,金光洲发表了以中国现代戏剧和电影为中心的批评。如此,20世纪上半期中发展期成为韩国中国现代文学批评最活泼的时期,该时期发表的中国文学批评数量达到100多余篇,另外,开辟社还出版了《中国短篇小说集》(1929)。深化及停滞期为1930年代至1945年解放之间。该时期,京城帝国大学中文系毕业生们开展了社会主义倾向的批评。然后1937年7月中日战争爆发以后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相当萎缩了。金台俊从1930年代前半期开始进行社会主义观点的批评,接着他裵澔、李明善等京城帝国大学中文系出身的批评家以大学为中心开展了讲台上的中国文学批评。从1930年代至1945年解放以前,他们发表的社会主义倾向的批评共计30余篇,而从中日战争爆发至解放之间发表的不分观点的所有中国现代文学批评仅有30余篇。复兴期为1945年8月解放至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之间。解放之后,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再次迎来复兴时期,在此短暂的5年之间韩国文坛共发表了 42篇有关中国现代文学的批评。除了在前阶段开始继续活跃的丁来东、金台俊、李明善等之外,尹永春开展了活跃的批评活动。该时期,李明善的《中国现代短篇小说选集》(宣文社,1946)、《鲁迅杂感文选集》(未出版,1949),金光洲·李容珪共译的《鲁迅短篇小说集》(1·2辑)(首尔出版社,1946),尹永春的《现代中国诗选》(青年社,1947),《现代中国文学史》(鸡林社,1949)等诸多有关中国现代文学的着作也纷纷出版。对以梁建植为中心的第一代批评家的1920年代中国现代文学译介与批评,学界从“翻译、翻案与近代文体的实验”,“经过日本的同时代性中国现代文学译介”,“殖民地知识分子悲伤的现实和理想主义的世界创造”以及“韩国近代中国翻译文学史的奠基”等方面高度评价了其积极意义。与梁建植同时期,李允宰、李东谷、梁明等批评家为建构近代思想以及近代社会体制,非常关注中国的思想革命和社会变革、新文化运动,并将其介绍到韩国社会及文坛。在他们之后,1930年代以来,曾在中国留学并接受学术训练的丁来东、李陆史、金光洲、金台俊等批评家们正式开始了学术性、系统性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他们的批评并不仅仅局限于日本研究者们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成果,他们深刻思考祖国的解放和新国家的建设,并以此为视角来看待中国现代文学。之后,在解放时期尹永春也是同样为了新国家的建设从基督教的视角对中国现代文学进行了批评。包含日据时期和解放时期的20世纪上半期韩国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肩负着反帝反封建之历史使命的近代转换期,推动思想革命和文学革命的文学实践的通道:以建设反帝反封建的民主社会和建构近代文学为目的的思想革命和文学革命在中国新文化运动中展开,韩国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家们通过译介和批评中国新文学运动来追求韩国社会的思想革命和近代文学建构;第二、通过文学批评知识分子对殖民地现实的愤怒和内在抵抗的表达:虽然在日本帝国主义强迫之下韩国的知识分子不能公开反对或抵抗日帝,但他们通过批评半殖民地情况下的中国现代文学,迂回地表露出对帝国主义的抵抗和批判精神;第三、通过小说和戏曲来追求以平民文学为中心的近代指向和近代文学建构:从封建时代传统文学的贵族文学脱皮,关注以俗文学、民间文学为中心的平民文学。虽然日人研究者们关注以小说和戏曲为中心的中国平民文学,但他们注重元曲、明清小说等古典文学。梁建植以来韩国的批评家们继续关注以小说、戏曲和新诗等平民文学为主的中国现代文学;第四、对近代文体的实验及对语文改革的影响:韩国的言文一致运动比中国的白话文运动开始得更早,但中国的文学革命和新文化运动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近代韩语语文规范化的确立。1917年发表的李光洙的《无情》已相当达成言文一致,但到1940年代横写、韩文专用等问题还没完成。韩国批评家们借鉴中国罗马字制定运动,想推动韩语语文改革;第五、在文学的想象空间再现的理想乡的精神世界与新国家建设的理想和实践:韩国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家们在批评空间展现出他们对祖国解放和独立的理想以及建设新国家的理想。他们从民族主义、无政府主义、社会主义、基督教信仰等自己的批评观点,通过中国现代文学译介与批评,展现出建设新国家的理想;第六、对正义和博爱的追求以及爱国精神的表达等:韩国的批评家们通过对中国现代文学的批评展现出真正的爱国精神。他们基于人的尊严和自由,超越狭隘和歪曲的爱国主义,追求正义和博爱的终极价值。抗日运动期间独立运动家们展现的精神不仅仅局限于反日,反而他们主张了弱小民族的联合来共同推动反战、反帝国主义以及恢复世界正义和维护东亚和平。包含日据时期和解放时期的20世纪上半期韩国文坛及社会中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是指向解放、独立国家建设和近代民主社会建设的文学实践。其核心的文学精神是‘抵抗与批判’,通过抵抗与批判来追求的终极价值是正义与博爱的恢复。20世纪上半期韩国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指向对殖民统治的间接抵抗和近代文学及近代社会建设,也包含着祖国解放以及新国家建设的理想。日据时期和解放时期的韩国批评家们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之意味并不局限于单纯的文艺批评。20世纪上半期韩国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与批评是知识分子应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文学实践。该文学实践的基本精神是对社会不义和压抑人的尊严的‘抵抗与批判’,并且对歪曲的现实之抵抗与批判追求的终极指向是‘正义和博爱的实现’,即人本身的尊严价值。
林玉婷[2](2020)在《土改小说女性形象研究》文中认为本文选取了“女性形象”切入土改小说,在梳理女性形象呈现方式和流变进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揭示其背后错综复杂的女性话语。正统土改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受制于政治话语,表现出典型化的书写特征,女性形象成为特定政治符号;非正统土改小说出于摆脱和反抗原有政治话语的目的,更关注女性的个体意识,表现出颠覆性的书写特征。尽管各个时期土改小说的女性形象书写难以挣脱将女性工具化的窠臼,不同程度简单化了历史运动中复杂的女性图景。当我们历史地考察和评价这一系列女性形象,不仅能看到当代土改小说发展的生动轨迹,更能清晰地呈现出土改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在文学史序列中的独特地位。第一章主要划分土改小说中女性形象书写的类型并简单梳理其特点。正统土改小说女性形象的典型化书写与非正统土改小说的颠覆性书写是对女性话语遮蔽与关注的基点。第二章探讨土改小说女性形象的渊源与流变。从解放区小说到合作化小说看革命女性形象衍变,探讨妇女角色在新的条件下是如何发生微妙变迁以适应新政权的需要,从她们的家庭与两性关系中可以看出女性形象“去性别化”的特征愈演愈烈。非正统土改小说女性形象一方面承继了正统土改小说“多质性”的书写,另一方面在越来越日常化的写作中进一步深化女性意识。第三章探讨土改小说女性形象书写的意义与局限。正统土改小说作家利用女性形象推动阶级斗争叙述、表达翻身主题,忽略女性特质;非正统土改小说利用女性形象消解宏大历史意义,强调女性特质,缺乏对历史新的建构。
孙平[3](2020)在《R市乡镇女公务员工作压力成因及缓解对策分析》文中研究表明乡镇女公务员作为特殊的职群,身处政策执行一线和提供公共服务的前沿,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贡献了智慧和汗水。但是,当前乡镇女公务员承受着巨大的工作压力,产生了多种心理、生理和行为问题,影响了她们的健康状况、家庭生活、工作状态和服务质量,使政府政策执行效果大打折扣,最终导致乡镇政府执政能力和公信力的下降。本研究是在城乡发展不平衡的这个现实基础之上,结合乡镇女公务员工作特点,旨在探究她们的工作压力状况、主要成因以及提出合理的缓解对策与政策建议,以期在减少工作压力,提升工作效率和工作获得感,完善乡镇女公务员队伍的科学化建设及政府公共管理等方面提供依据和方向。研究通过典型抽样、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的方式,选取R市262名乡镇女公务员为样本,结合双因素理论对她们的工作压力情况进行深入剖析。研究发现,当前大部分乡镇女公务员面临的工作压力比较大,需要予以重视和解决。研究运用双因素理论对乡镇女公务员工作压力成因进行分析。在保健因素方面,主要有绩效考核忽视性别和工作性质因素、工资福利制度、社会上传统性别角色观念影响社会地位、性别因素致人际关系积累困境、工作环境艰苦和家庭——工作角色冲突等成因。在激励因素方面,主要有女性生理因素制约致使自身能力发展受限、女性消极自我认识导致工作成就动机不足、传统性别偏见致使工作被认可度降低、性别因素致使晋升渠道不畅、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不明晰等成因。研究从保健因素和激励这两方面提出对策与政策建议来缓解乡镇女公务员工作压力。保健因素方面,建议采取考量工作性质和性别因素设计绩效考核管理体系、建立科学公平的工资福利制度、营造尊重乡镇女公务员社会地位的组织文化氛围、发挥女性特质构建积极人际网络、为乡镇女公务员提供心情舒畅工作环境、为缓解家庭——工作角色冲突提供科学支持等措施。激励因素方面,建议采取优化女公务员培养机制来提升工作能力、关注身心健康来培养积极工作心态、扩大乡镇女公务员决策参与权、考量性别因素建立科学公正的考评晋升机制、引导乡镇女公务员规划职业生涯发展等措施。
石倩[4](2020)在《《说说唱唱》中女性文学书写研究》文中提出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影响了作为通俗文艺创作者的赵树理的文艺发展方向。赵树理在认真学习后,更加坚定了自身“大众”“通俗”的文艺方向,在天桥的所见所闻所感促使赵树理创办了《说说唱唱》杂志。《说说唱唱》作为五十年代期间重要的通俗曲艺刊物,于1950年1月在北京创刊。《说说唱唱》分为前后两期,前期(1950-1951)主要由赵树理、李伯钊任主编,后期(1952-1955)主要由老舍任主编。《说说唱唱》从创刊至终刊共出63期,刊登文章总计677篇,有135篇文章较为突出的书写了女性,其中73篇文章塑造了具有代表性的女性形象。在五十年代具有十分重要的时代意义和文学价值,革新了以往的传统女性形象,为女性思想进步奠定了基础,也是对女性地位在社会发展中的认可。迄今为止,学术界对《说说唱唱》的研究领域还是比较狭隘,其研究空间还有待扩充。因此,本文试图用“女性主义”视角去研究《说说唱唱》文本内容中勾画的女性形象,以及这样的形象所带来的影响和意义,为后面的研究者做好基础性的铺垫。全文除绪论和结语共分为三章,具体情况如下:第一章为《说说唱唱》:展示妇女解放下的文学舞台。从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时代背景入手,探讨《说说唱唱》是如何在这一背景下应运而生又是如何走向终刊以及在这一背景下《说说唱唱》所突出的文学意义。首先,新中国成立后更加重视女性解放问题,颁布相关政策以法律形式保障女性的合法权益,作为官方刊物的《说说唱唱》基于这一时代背景,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其次,《说说唱唱》办刊过程历经坎坷,陆陆续续的检讨风波,其中女性因素是致使其走向终刊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展现了新中国成立后女性觉醒意识的快速成长。最后,《说说唱唱》在紧随前人号召中国妇女解放的思想意识上做了延续,为五十年代女性思想转变、成长提供了“文学舞台”。第二章为《说说唱唱》中典型的女性形象类型。在《说说唱唱》63期刊中,共有135篇文章对女性进行了书写,可分为“在探寻中走向黎明的女性”“发挥个人价值的自强者”“随时代进步的女性成长”。就探寻者而言,她们是长期受到封建礼教影响的人,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她们从封建社会中走出来,在人生道路里找到前进的方向;对于自强者而言,她们思想前卫,积极学习国家颁布的相应政策,摆脱以往传统女性形象,走进工厂展现个人价值;于成长者而言,她们是受新中国成立后所颁布的相关政策下快速成长起来的传统女性。这三类女性集中展现了新中国成立后的女性新面貌,同时发挥了《说说唱唱》对女性书写的文学价值,具有一定的影响力。第三章为《说说唱唱》:女性文学书写的时代意义和影响。这一章主要是对《说说唱唱》中女性形象书写的意义和价值进行深入性的研究,研究的视野主要以“女性主义”寻找历史意义与文学价值。从《说说唱唱》角度来说,在通俗文学中对女性进行构建有助于大众更好的重新认识女性,这也是新中国成立后解放女性的需要;就女性自身而言,《说说唱唱》集中展现了女性独立的意义,它打破了传统女性形象,在时代发展中发挥个人价值。对于新中国而言,女性能够得以解放是国家发展的需要,国家建设需要男女在社会发展中呈现出和谐的环境。《说说唱唱》是五十年代期间在杂志期刊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刊物。它积极响应了《讲话》的文艺精神,并且关注大众所喜爱的创作风格,以工农兵群众为主。《说说唱唱》的办刊目的是要识字的群众能看懂读懂,不识字的群众能说能唱,因此深受大众的喜爱。塑造的女性形象不仅是对以往通俗文学的革新,也是女性独立价值的思考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当时国家大力倡导中国妇女解放运动做出了重要的文学贡献。
杨静静[5](2020)在《延安文艺的妇女想象 ——以延安文学与版画为中心》文中指出延安文艺的特殊性决定了它的重要性,它既是二十世纪前半叶中国文艺的组成部分,又是新中国文艺的基本雏形和未来走向,其文学亦如此。作为革命战斗工具的延安版画展示出一幅幅历史画卷,同样属于延安文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文以延安文学与版画为中心,从跨学科研究的角度出发,运用女性主义理论、互文理论、历史学、社会学、艺术学、文本分析等理论资源和方法来考察其中的妇女形象,探讨研究延安文艺的妇女想象。本文对延安文艺妇女形象的考察,以其文学和版画为中心,运用互文性的研究方法,发现延安文学作品与版画中的妇女形象既有独立、并列的关系,也构成了重复、转移、强调、补充等互文关系。二者在意识形态、民族主义、民间文化、文艺政策、接受者的期待视野等因素的影响下,对所塑造的妇女形象形成了高度的一致性,具有政治文艺的特点;同时,由于文学与版画的形式不同,即“诗与画”在构思与表达上的差异,“诗中的画不能产生画中的画,画中的画也不能产生诗中的画”(莱辛),以及创作者的生活经历、情感和性别身份等的不同、创作诉求的侧重有别,形成了延安文学与版画在妇女形象“书写”上同质建构下裂隙出的异质效应。本文主要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延安文艺对妇女地位的表现。主要论述解放区延安对妇女身份的形塑,使之成为革命参与者、财产拥有者、政治选举者,实现了妇女从无到有的身份认同;在科学文化的启蒙语境中塑造了妇女的新形象——剪发放足、读书识字、讲究科学卫生;具体表现了妇女地位由过去的依附之物到从身体到精神的现在有“权”之人的转变。第二部分:延安文艺妇女形象的类型塑造。对延安文艺妇女形象进行分类探究:第一类是封建落后型妇女;第二类是英雄母亲型妇女;第三类是革命新生型妇女。封建落后的妇女形象与革命先进的妇女形象形成鲜明的对比,体现了传统夫权社会对女性的戕害以及新政权对封建落后妇女的改造;英雄母亲送子参军,舍私为公、不惧牺牲,同时,战争中的母子因共同的民族主义价值观超越一般血缘伦理关系,重新缔结了新母子关系;以革命为大义的革命新生型妇女被纳入社会公共空间,一方面知识女性接受革命话语的改造,家庭情感变得公共化、组织化与政治化;另一方面农村妇女在边区政府的帮助下展开新生活,表现其思想状态和精神面貌的改造过程。第三部分:延安婚恋题材的互动与悖论。在延安语境下,边区政府以法律条例的形式让女性拥有婚姻自主权,妇女获得婚恋自由;文学作品与版画展示的美满婚姻形成呼应,突出表现政治力量对婚姻关系的强势主导作用。文学作品既书写了女性的婚恋自由,也表现了妇女解放的有限性,揭示了男性贞操观对女性身心的桎梏;在革命队伍中,婚配资源自动向男性干部倾斜,年轻的知识女性陷入被组织“分配”好的婚姻关系中,以及男性以“革命”、“进步”为政治正确理由抛弃“落后”的“糟糠之妻”,遮蔽女性的生命诉求。
张珍珍[6](2020)在《女大学生维权意识培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民主法治社会的不断发展,女大学生的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较之过去大有提高,但仍有部分女大学生法律知识匮乏,维权意识淡薄。长期以来,女大学生权利被侵害事件不断发生,这不仅与社会意识、法律环境以及个人自身防范意识等因素相关之外,也与女大学生自身维权意识的强弱有关。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提高全民族法治素养和道德素质”[1],女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后备军,女大学生的维权意识状况是女大学生法治意识状况的直接反应。因此,研究女大学生维权意识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女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为研究对象,以女大学生维权意识为研究内容,在现有的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实证调查的方式来探讨女大学生维权意识现状。本文主要从以下六部分展开关于女大学生维权意识培育研究:第一部分,这是本文的绪论部分,在此部分,主要针对本文的选题背景和选题意义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梳理整合了国内外学者关于女大学生维权意识的相关研究成果,并做了总结和评析,同时还阐释了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最后论述了本论文的创新点及其存在的不足。第二部分,这是本论文的理论基础部分,本部分主要对女大学生维权意识的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对女大学生维权意识的理论基础进行了阐述,并分析、总结了女大学生维权意识培育的理论依据。第三部分,主要是对女大学生维权意识的现状调查,根据女大学生维权意识现状问卷调查的结果进行统计,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女大学生易受侵害的权利类型以其特点,同时还分析总结了当前女大学生维权意识的积极倾向以及存在的问题。第四部分,根据女大学生维权意识的现状,针对女大学生维权意识存在的问题,从女大学生自身、高校教育、家庭教育、法律法规、女性维权的社会大环境五个维度对女大学生维权意识存在问题的成因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第五部分,根据女大学生维权意识存在问题的成因,从女大学生自身、家庭、高校、法律法规以及社会环境五方面提出相应的女大学维权意识培育路径。第六部分,结语,这一部分对本文的内容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概况和总结。
苏慧[7](2020)在《高校专任女教师职业生涯中的社会性别影响 ——基于扎根理论的研究》文中提出本研究缘起于女性研究和教师职业生涯研究的现实需求,从社会性别视角出发,开展基于扎根理论的高校专任女教师职业生涯社会性别影响研究,有益于将女性经验填充进高校教师发展理论的研究,提供性别视野下的理论比较,建立高校女性教师的自信心、责任感和学术观。本研究的理论依据是社会性别理论和扎根理论,以建构扎根理论范式为蓝本,运用深度访谈法获取了高校七位专任教师的相关信息和访谈资料,通过初始编码、聚焦编码和轴心编码三层编码,探究社会性别对高校专任女教师职业生涯产生的影响,并从性别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以及研究生导师结构等方面对高校专任女教师队伍职业生涯的社会性别影响进行探究,结论上则从影响路径、影响维度和影响效应等方面进行总结。结果显示,社会性别对高校专任女教师个体职业生涯的影响路径表现为:个人生理性别、职业素质和性别意识;家庭资源支持;高校制度和环境;国家政策和法规;社会性别文化。社会性别对高校专任女教师个体职业生涯的影响维度体现在八个方面:社会性别影响教师获得学历、社会实践经验和学术追求;社会性别影响教师的职业、家庭、社交、道德和性别等方面的意识;社会性别影响教师的生理差异和生育压力;社会性别影响教师在高校管理制度下的职业发展空间;社会性别影响教师对职业环境的适应和评价;社会性别引起性别歧视和照顾等社会现象;社会性别影响退休年龄政策的颁布和实施;社会性别构建了性别角色、印象和身份。社会性别对高校专任女教师群体职业生涯的影响维度则体现在以下方面:性别结构趋向于男女比例均衡;职称结构和研究生导师结构均呈现学术高层的“金字塔”效应;年龄结构呈现女性的“年轻化”趋势,青年女教师队伍崛起;学历结构打破“以本科学历为主”的局面,形成以硕士学历为主的局面。影响效应主要指高校领域的性别劣势累积效应。
张小宝[8](2019)在《中国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历史演进及推进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是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的指导下,将男女平等与国家社会发展相结合,以国家最高政策的形式推动中国男女平等事业发展的一项具有长远性和根本性的总政策。二十多年来,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从提出到确立,从一项政府承诺发展为一个不断完善并日益丰富的运行体系,在推动我国男女平等事业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全局战略高度,对如何进一步贯彻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提出了新的观点和要求。因此,系统地梳理中国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历史进程,探索进一步推动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发展的策略,既是新时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完善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体制机制”的题中之义。所以,本研究对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研究,力争突破现有的研究局限,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微观与宏观相结合,问题导向与策略建构相结合,从党和国家对男女平等认识的发展变化、妇女发展需求的变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及其体系的生成与建构及对男女平等突出问题的解决等多个层面展开。全文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梳理和归纳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男女平等观、毛泽东男女平等思想和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的男女平等观,从理论上廓清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中国共产党人对“妇女问题”的社会属性、妇女的社会地位和作用、妇女发展与社会发展关系的认识变迁,揭示这些思想理论的核心构成、阶段性特征和新发展,以阐明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理论基础。第二部分探讨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及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共产党推动中国男女平等的伟大实践,重点回顾各个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通过法律政策等方式推动男女平等与国家发展进步共赢的重要举措,揭示党运用法律政策推动男女平等的延续和发展。第三部分从国内妇女发展状况、国际社会推动妇女发展的潮流及中国共产党对男女平等认识的拓展三个层面分析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提出的时代背景,梳理1995年前后到2012年间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从提出到在国家政策、法律和党的执政纲领层面的确立,呈现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由一项国家承诺发展为一个内含组织机构、规划纲要、法律政策、监测评估在内的国策运行体系的过程,并以此期间中国妇女发展面临的重点难点问题为切入点,研究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推进男女平等的重要作用。第四部分研究在新时代妇情新变化、中国共产党男女平等新思想及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共同作用下,男女平等基本国策运行体系在完善法律政策、健全相关机制、激发妇女主体潜力等方面的新发展,以及在此基础上,研究党和政府直面弱势妇女和农村妇女群体的生存和发展难题,推动新时代中国男女平等事业不断走向深入。第五部分研究新时代背景下男女平等基本国策进一步发展面临的挑战和问题,并从男女平等基本国策运行体系的内在局限及国策运行的外部环境来理解和认识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发展面临的问题;然后,立足新的历史起点,探讨如何在完善法律政策、健全配套措施、增强机构建设、优化国策实施的外部环境等方面推进男女平等基本国策进一步发展。总之,二十多年来,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不断发展呈现出中国共产党对男女平等认识的不断深化和拓展;呈现出中国共产党正视不同时期中国男女平等的现实情况和妇女发展的现实需求,推动妇女在政治、经济、教育等方面的发展取得突破性成就;呈现出中国共产党推动中国男女平等事业逐渐走向深入的历史图景。但是,面向新时代背景下“三个平等”的新观点给中国男女平等和妇女发展提出的更高要求,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正面临着内在机制的不健全和外部环境的不完善的新挑战和新问题。对此,党和政府应该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以更加科学化、现代化、系统化的方式推动妇女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男女两性平等发展、妇女自身全面发展。
魏蓓[9](2019)在《1980年代以来中国大陆女作家小说的电影改编》文中指出电影自诞生起就与小说有着密切的关系。小说改编成电影是小说传播的有效途径。1980年代以来,中国大陆女性作家的小说频频被改编成电影。作为两种不同的艺术呈现方式,它们之间的相似与差异也就有了特别的意义。从纵向来看,这一时期女作家小说电影改编表现出一些阶段性特征,潜隐着中国当代社会思想氛围和精神态度的历史变迁。20世纪80年代,在人道主义指引下,改编经历了“人性的复归”到“女性身份意识的萌醒”的过程;90年代,在商业化大潮的冲击下,改编观念相对自由、灵活,女作家参与改编的现象却减少,导演的地位凸显,改编作品中的女性渐被遮蔽;进入21世纪后,在消费主义导向下,不仅改编数量众多,题材和类型更加多样与广泛,部分改编作品在更多地展现普通人的现实生活与情感世界的同时,突显时代女性的独特性。女作家小说的电影改编也带来了主题意蕴的多重演绎、形象内涵的双重变奏、叙事策略的多维变化等相关问题。主题方面,在“忠实于原着”的基础上有不同的形式演绎,还原、变通以及延伸等。有些女作家小说的主题在电影中出现通俗性的转移,尤其是90年代以来一些女作家小说中对历史叙事的关注在电影中被消解,主题也随之简化与弱化。还有些女作家的小说改编成电影后出现主题意蕴的重构,影片与原作的主题大相径庭,这是主题的置换与颠覆。通常而言,女作家往往从女性的视角来审视其创作中的人物,而改编电影并非都由女性来编剧或执导,从虚构的小说文字到可观的银幕塑造在不同性别的导演执导中,人物形象便有了不同的表现形式:女性导演执导的电影中对女性形象的主体意识有所强化;男性导演对女性意识则有所弱化,而美化男性形象。同时,女作家小说中的某些次要人物在改编的电影中被重新塑造,女性导演往往突出女性主导性与性别色彩;多数男性导演则消解小说原着中的隐含主题。此外,女性导演常增加情感因素、凸显情节的曲折动人;男性导演则淡化女性人物精神世界的开掘、增加人物行动的比重。叙事策略方面,女作家小说的电影改编呈现出较为鲜明的特征,即多维变化的讲述方式,主要体现在对第三人称叙事视角的偏爱和多元叙事视角杂糅,以及女性叙事视角的选择;在时间的选择层面将人物至于特定的时代,在时间的顺序安排上采取非线性叙事,兼用倒叙、插叙,增加悬念和寓意,在时间的变形层面常借助时间的省略,片段性地突显女性的人生剪影;在叙事空间的截取与呈现上隐含对人物“宿命”的某种纠葛。总体分析与对比女作家小说中表现出的女性意识在电影改编后发生的变化,彰显了女性主义在当今社会的主流传媒中的现实处境。女作家小说的电影改编在扩大女性文学传播途径、丰富电影类型、增添独特魅力等意义的同时,给小说原着带来某些负面的影响和突出情感发展、忽视其他因素等方面的问题,这为当代作家小说的电影改编提供了某些值得借鉴的经验得失。
唐绮颖[10](2019)在《龙溪专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发端于20世纪50年代,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形成席卷全国的高潮,至1978年后才逐渐收尾,是建国后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最深远的一场群众运动。这场运动不但改变了一代青年的人生道路,还涉及到亿万城镇居民的切身利益,是我国发展史上一大重要事件。本文以龙溪专区的知识青年为个案,主要着眼于“文化大革命”时期的上山下乡运动,从知青下乡前的社会动员与心态分析,下乡时的政府安置与生产生活,返城后的就业安置与问题解决等诸多方面,对该群体进行全方位、深层次的探究,以期还原特定历史情境下龙溪专区知识青年的心境与行为,为填补本区域知青史研究的空白、把握福建省乃至全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整体走势做出贡献。
二、传统落后观念对女干部成长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传统落后观念对女干部成长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20世纪上半期韩国的中国现代化文学批评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研究方法 |
(1) 研究现状 |
(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展开 |
第一节 接受中国现代文学的目的与主体 |
(1) 中国现代文学的接受目的 |
(2) 中国现代文学的接受主体 |
第二节 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媒体 |
(1) 《开辟》与《东明》: 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主要媒体 |
(2) 《朝鲜日报》,《东亚日报》文艺栏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 |
(3) 《每日申(新)报》与中国现代文学译介及批评 |
第三章 胎动期(1920年代前半期): 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发生与近代指向 |
第1节 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胎动 |
(1) 作为思想革命和社会变革运动的文学革命 |
(2) 在韩国最早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 |
(5) 梁建植的中国现代文学译介与近代指向 |
第2节 对于胡适之文学革命的批评的展开 |
(1) 《开辟》和《东明》与胎动期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 |
(3) 民族主义阵营的社会政势认识和文学革命批评 |
(4) 文学史认识与思想革命 |
第3节 针对文学革命的批评和言文一致文体的确立 |
(1) 社会主义运动家梁明的近代性语文改革 |
(2) 言文一致文体的树立过程 |
第4节 李东谷的东亚观点与主体性新文学建构 |
(1)从东亚共存的视角看的中国认识 |
(2) 思想革命和新文学建构 |
(3) 新文化运动批评和主体性社会变革运动的指向 |
小结: 文学革命论批评和近代社会指向作为思想革命和社会变革运动 |
第四章 发展期(1920年代后半期-1930年代前半期): 批评的全面展开和价值的多样性 |
第1节 发展期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 |
(1) 无政府主义文艺观和发展期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展开 |
(2) 东亚知性史与鲁迅 |
(3) 革命文学争论和鲁迅批评的展开 |
(1) 在华独立运动家柳基石: 兴士团活动及南华韩人青年联盟活动 |
(2) 鲁迅的封建礼教批判 |
(3) 鲁迅小说的翻译与鲁迅和巴金的相遇 |
第三节 无政府主义理想与李达的中国现代作家论 |
(1) 南华韩人青年联盟及朝鲜义勇队的活动 |
(2) 无政府主义者的联合和反动的宠儿: 巴金和茅盾论 |
(3) 无政府主义的理想和郭沫若的反抗精神 |
(4) 女作家及新诗和戏剧的批评 |
第四节 金光洲的中国现代戏剧及电影批评和李庆孙,申彦俊的批评 |
(1) 《波希米亚》的发行和无政府主义者的交流 |
(2) 中国文坛简介与现代戏剧批评 |
(3) 在中国当地媒体上发表的电影批评 |
(4) 李庆孙对中国现代文学和电影的批评 |
第5节 丁来东与李陆史的鲁迅批评 |
(1) 丁来东对鲁迅正式的批评 |
(2) 李陆史与鲁迅: 抵抗与批判的文学实践 |
第6节 丁来东的新诗批评与浪漫主义 |
(1) 丁来东的新诗批评 |
(2) 徐志摩: 烂熟的情感和美丽的诗才 |
(3) 冰心: 高举旗帜,勇往直前的哲理诗 |
(4) 朱湘: 长江永古的长篇叙事诗人 |
第7节 女性作家批评与其他 |
(1) 女性作家批评 |
(2) 胡适的实用主义渐进改善论 |
小结: 作为抵抗和批判的文学实践的无政府主义批评 |
第五章 深化及停滞期(1930年代-1945年): 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新倾向与讲台批评 |
第一节 京城帝国大学中文系和中国现代文学批评 |
(1) 京城帝国大学中文系的成立及幸岛骁的任命 |
(2) 京城帝国大学中文系对中国现代文学的批评 |
第二节 金台俊、李明善对中国现代文学的批评 |
(1)金台俊从普罗文学视角的中国现代文学的批评 |
(2) 李明善对鲁迅的批评: 为人生的文学的追求 |
第三节 裵澔、崔昌圭对中国现代文学的批评 |
(1) 裵澔: 中国现代文学的广泛批评 |
(2) 崔昌圭对中国现代文学的接受与批评 |
第四节 韩雪野对鲁迅的批评 |
(1) 韩雪野,普罗文学的主要领导者 |
(2) 韩雪野对鲁迅的批评 |
小结: 社会主义讲台批评和新理想的追求 |
第六章 复兴期(1945-1950年): 在解放期间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 |
第一节 关于抗战文学争论的批评与抗战诗歌批评 |
(1)抗战文学的展开与‘国防文学’、‘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的争论 |
第二节 尹永春的中国现代诗批评与《现代中国诗选》的发刊 |
(1) 东西文学研究者的中国现代诗批评 |
(2) 翻译诗集《现代中国诗选》的出版 |
第三节 从救亡到建设: 在解放期间郭沫若的《苏联纪行》批评 |
(1) 中国文坛的巨星郭沫若论 |
(2) 乌托邦的想象成为现实的郭沫若的《苏联纪行》批评 |
第四节 在解放期间中国现代文学书籍的出版与社会变革 |
(1) 金光洲和李容珪合译的《鲁迅短篇小说集》 |
(2) 李明善梦想里的社会变革和新祖国建设 |
小结: 社会变革和新祖国建设的想象 |
第七章 结论 |
附录: 按批评家中国现代文学评论目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2)土改小说女性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概念界定与选题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内容 |
第一章 土改小说女性形象书写类型 |
第一节 典型化女性形象书写 |
第二节 颠覆性女性形象书写 |
第二章 土改小说女性形象流变 |
第一节 正统土改小说女性形象流变 |
第二节 非正统土改小说女性形象溯源与流变 |
第三章 土改小说女性形象的意义与局限 |
第一节 女性形象与妇女解放 |
第二节 女性形象书写的局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后记 |
(3)R市乡镇女公务员工作压力成因及缓解对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1.学术价值 |
2.现实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国内研究综述 |
2.国外研究综述 |
3.文献述评 |
(四)研究目标、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研究目标 |
2.研究方法 |
3.本文创新点 |
一、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概述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1.乡镇女公务员 |
2.工作压力 |
(二)双因素理论 |
1.保健因素 |
2.激励因素 |
3.双因素理论在论文中的应用 |
二、R市乡镇女公务员工作压力现状 |
(一)研究设计与实施 |
1.调查的目的 |
2.调查问卷的设计 |
3.调查样本的选择 |
(二)数据分析 |
1.乡镇女公务员个体特征数据分析 |
2.乡镇女公务员工作压力现状数据分析 |
(三)保健因素方面R市乡镇女公务员的工作特点 |
1.一线环境艰苦 |
2.工作任务繁重 |
3.工资增长缓慢 |
4.人际关系受性别偏见影响较大 |
5.家庭——工作平衡难 |
(四)激励因素方面R市乡镇女公务员的工作特点 |
1.考核被认可度低导致晋升难度大 |
2.性别劣势认知导致自我成就意愿低 |
3.对素质和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 |
(五)R市乡镇女公务员承受工作压力的表现 |
1.生理、心理、情感状况不佳 |
2.工作成就感降低 |
3.人际关系矛盾增多 |
(六)R市乡镇女公务员工作压力所产生的不良后果 |
1.影响乡镇女公务员健康生活 |
2.导致乡镇女公务员家庭生活不和谐 |
3.导致乡镇女公务员消极怠工 |
4.导致乡镇优秀女公务员流失 |
5.群众满意度下降 |
三、R市乡镇女公务员工作压力成因 |
(一)基于保健因素的工作压力成因分析 |
1.绩效考核忽视性别和工作性质因素 |
2.工资福利制度导致的工作压力 |
3.社会上传统性别角色观念影响社会地位 |
4.性别因素致人际关系积累困境 |
5.工作环境艰苦 |
6.家庭——工作角色冲突 |
(二)基于激励因素的工作压力成因分析 |
1.女性生理因素制约致使自身能力发展受限 |
2.女性消极自我认识导致工作成就动机不足 |
3.传统性别偏见致使工作被认可度降低 |
4.性别因素致使晋升渠道不畅 |
5.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不明晰 |
四、缓解R市乡镇女公务员工作压力的对策与政策建议 |
(一)基于保健因素层面缓解乡镇女公务员工作压力对策与政策建议 |
1.考量工作性质和性别因素设计绩效考核管理体系 |
2.建立科学公平的工资福利制度 |
3.营造尊重乡镇女公务员社会地位的组织文化氛围 |
4.发挥女性特质构建积极人际网络 |
5.为乡镇女公务员提供心情舒畅工作环境 |
6.为缓解家庭——工作角色冲突提供科学支持 |
(二)基于激励因素层面缓解乡镇女公务员工作压力对策与政策建议 |
1.优化女公务员培养机制,提升工作能力 |
2.关注身心健康,培养积极工作心态 |
3.扩大乡镇女公务员决策参与权 |
4.考量性别因素建立科学公正的考评晋升机制 |
5.引导乡镇女公务员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一)着作 |
(二)论文 |
(三)电子文献 |
附录一 :关于乡镇女公务员工作压力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二 :访谈提纲 |
致谢 |
(4)《说说唱唱》中女性文学书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说说唱唱》:展示妇女解放的文学舞台 |
第一节 倡导“女性翻身”的必行之路 |
第二节 文艺考验的“终结号” |
第三节 女性快速成长的“文学舞台” |
第二章 《说说唱唱》中典型的女性形象类型 |
第一节 在探寻中走向黎明的女性 |
第二节 发挥个人价值的自强者 |
第三节 随时代进步的女性成长 |
第三章 《说说唱唱》:女性文学书写的时代意义和影响 |
第一节 通俗文学中的女性构建 |
第二节 五十年代女性独立的文学呈现 |
第三节 建国时期社会发展的需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说说唱唱》书写女性文学作品目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5)延安文艺的妇女想象 ——以延安文学与版画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来源及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思路 |
第四节 研究创新点与方案 |
第一章 延安文艺对妇女地位的表现 |
第一节 从无到有的社会身份认同 |
一、革命参与者 |
二、财产拥有者 |
三、政治选举者 |
第二节 科学文化的启蒙语境 |
一、剪发放足新风貌 |
二、读书识字学文化 |
三、改变陋俗讲优生 |
第二章 延安文艺妇女形象的类型塑造 |
第一节 封建落后型妇女 |
第二节 英雄母亲型妇女 |
第三节 革命新生型妇女 |
第三章 延安婚恋题材的互动与悖论 |
第一节 延安语境的婚恋自由 |
第二节 婚恋自由的延安悖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涉及妇女形象的延安版画(按年份排序) |
附录B 涉及妇女形象的延安版画来源对照表 |
附录C 涉及妇女形象的延安版画按大类比重排序表 |
附录D 延安史料照片(部分) |
(6)女大学生维权意识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的创新点及不足 |
1.4.1 论文的创新点 |
1.4.2 论文的不足 |
第2章 女大学生维权意识相关理论概述 |
2.1 女大学生维权意识相关概念 |
2.1.1 女性权利的内涵及特点 |
2.1.2 女大学生的权利类型及特点 |
2.1.3 维权及维权意识的含义 |
2.1.4 女大学生维权意识的内涵 |
2.1.5 女大学生维权的意义与价值 |
2.2 女大学生维权意识培育的马克思主义基础 |
2.2.1 马克思主义权利观和妇女观 |
2.2.2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2.2.3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妇女思想 |
2.3 女大学生维权意识培育的现实依据 |
2.3.1 高校关于大学生权利保护的规定 |
2.3.2 女大学生维权的法律法规依据 |
2.3.3 女大学生维权意识培育的社会背景 |
第3章 女大学生维权意识现状 |
3.1 女大学生易被侵权的现象分析 |
3.1.1 女大学生易受侵害的权利类型 |
3.1.2 女大学生被侵权事件的特点 |
3.2 女大学生维权意识的积极倾向 |
3.2.1 法律的重要性认识清晰 |
3.2.2 自身权益问题关注度高 |
3.2.3 维权方式较为合理 |
3.2.4 敢于运用法律途径表达自身诉求 |
3.3 女大学生维权意识存在的问题 |
3.3.1 权利认知模糊且权利与义务的认知存在偏差 |
3.3.2 维权知识获取渠道较窄且维权知识了解程度较低 |
3.3.3 维权态度缺乏坚定且维权认知与维权行为脱节 |
3.3.4 自身防范意识较差且校内维权组织作用不明显 |
3.3.5 维权救济渠道不畅通且维权效果与预期存在差距 |
第4章 女大学生维权意识问题成因分析 |
4.1 女大学生自身维权意识的欠缺 |
4.1.1 女大学生自身法律知识匮乏 |
4.1.2 女大学生性别差异的先天制约 |
4.1.3 价值追求的功利性和实用性 |
4.2 家庭维权教育的局限 |
4.2.1 家庭教育观念落后,维权教育重视不够 |
4.2.2 家长维权意识欠缺,言传身教示范不足 |
4.2.3 教育方式出现偏差,弱化女性维权能力 |
4.3 高校维权教育引导不到位 |
4.3.1 高校教育目标功利化且维权教育缺乏实践 |
4.3.2 维权教育方式单一且课程结构设置有待进一步调整 |
4.3.3 学生维权体系不完善且高校维权环境有待优化 |
4.4 女大学生维权的相关法律法规有待健全 |
4.4.1 高校学生权利保护的法律法规不够明确 |
4.4.2 女性权利保护的法律法规尚不完善 |
4.4.3 申诉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执行性不强 |
4.5 社会尚未形成良好的女性维权环境 |
4.5.1 大众传媒不良信息和负面舆论的影响 |
4.5.2 传统社会性别观念的影响未彻底消除 |
4.5.3 社会转型期多元价值观的冲击 |
第5章 女大学生维权意识的培育路径 |
5.1 激发女大学生维权的主体自觉性 |
5.1.1 进行自我教育,提升自身法律素养 |
5.1.2 加强自我管理,提高自我防范意识 |
5.1.3 端正学习动机,增强自我维权能力 |
5.2 发挥家庭在维权教育中的示范作用 |
5.2.1 转变家庭教育观念,重视家庭维权教育 |
5.2.2 强化家长维权意识,发挥家长榜样作用 |
5.2.3 改进家庭教育方式,提升女性维权能力 |
5.3 强化高校对维权教育的引导责任 |
5.3.1 坚持教育回归本真且加强维权教育实践 |
5.3.2 丰富维权教育方式且开设专门维权课程 |
5.3.3 完善学生维权体系且营造良好的校园维权环境 |
5.4 健全女大学生维权的相关法律规定 |
5.4.1 出台针对高校学生权利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 |
5.4.2 完善女性权利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 |
5.4.3 强化申诉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的执行力度 |
5.5 优化女大学生维权意识培育的社会环境 |
5.5.1 加强大众传媒的监管力度 |
5.5.2 倡导先进性别文化 |
5.5.3 积极宣传主流价值观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致谢 |
(7)高校专任女教师职业生涯中的社会性别影响 ——基于扎根理论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1.基于女性研究和教师职业生涯研究的现实需求 |
2.基于个人的理论兴趣、专业背景和职业取向 |
(二)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三)相关文献综述 |
1.高校专任女教师职业生涯影响因素研究综述 |
2.高校专任女教师职业生涯社会性别影响研究综述 |
(四)核心概念界定 |
1.高校专任女教师 |
2.职业生涯 |
3.社会性别影响 |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一、高校专任女教师职业生涯社会性别影响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扎根理论 |
1.历史与来源 |
2.概念与特征 |
3.版本与取向 |
4.风险与策略 |
(二)社会性别理论 |
1.理论与来源 |
2.历史与现实 |
3.方法与视角 |
二、基于扎根理论的高校专任女教师职业生涯访谈的研究设计与实施 |
(一)研究设计 |
1.案例高校的选择 |
2.理论性抽样 |
3.访谈问题的设计 |
(二)研究实施 |
1.开展深度访谈 |
2.访谈信息获取 |
三、基于扎根理论的高校专任女教师职业生涯访谈的编码分析 |
(一)编码分析的逻辑和阶段 |
(二)初始编码 |
(三)聚焦编码 |
(四)轴心编码 |
(五)理论饱和度检验 |
1.理论抽样分析 |
2.编码及结果整理 |
四、高校专任女教师群体职业生涯的社会性别影响趋势 |
(一)整体性别结构呈现“女性化”趋势 |
(二)职称结构呈现“上窄下宽”趋势 |
(三)学历结构呈现以硕士为主的“高学历”发展趋势 |
(四)年龄结构呈现“年轻化”趋势 |
(五)研究生导师结构呈现“男性化”趋势 |
五、社会性别对高校专任女教师职业生涯的影响维度 |
(一)个体职业生涯的影响维度 |
1.社会性别影响教师获得学历、社会实践经验和学术追求 |
2.社会性别影响教师的职业、家庭、社交、道德和性别等方面的意识 |
3.社会性别影响教师的生理差异和生育压力 |
4.社会性别影响教师在高校管理制度下的职业发展空间 |
5.社会性别影响教师对职业环境的适应和评价 |
6.社会性别引起性别歧视和照顾等现象 |
7.社会性别影响退休年龄政策的颁布和实施 |
8.社会性别构建了性别角色、印象和身份 |
(二)群体职业生涯的影响维度 |
1.学历结构上打破“以本科学历为主”的局面 |
2.职称结构和研究生导师结构均呈现学术高层的“金字塔”效应 |
3.年龄结构呈现女性的“年轻化”趋势 |
六、社会性别对高校专任女教师职业生涯的影响路径和影响效应 |
(一)影响路径 |
1.个人生理性别、职业素质和性别意识 |
2.家庭资源支持 |
3.高校制度和环境 |
5.社会性别文化 |
(二)影响效应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8)中国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历史演进及推进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现状和目标 |
(一)国内关于男女平等的研究 |
(二)国内关于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研究 |
(三)国外相关研究 |
(四)文献述评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五、研究创新点与不足 |
(一)主要创新点 |
(二)研究不足 |
第一章 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男女平等观 |
(一)私有制是男女不平等的根源 |
(二)无产阶级解放道路是妇女解放的根本道路 |
(三)妇女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伟大作用 |
二、毛泽东男女平等思想 |
(一)“四权”是中国妇女受压迫的社会总根源 |
(二)在革命斗争中求解放,在参与生产中求平等 |
(三)劳动妇女是争取男女平等的主体力量 |
三、改革开放以来中共领导人的男女平等观 |
(一)邓小平男女平等观 |
(二)江泽民男女平等观 |
(三)胡锦涛男女平等观 |
(四)习近平男女平等观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孕育 |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推进男女平等的初步探索 |
(一)动员妇女参政议政,争取男女政治权利平等 |
(二)打破封建土地制度,争取男女经济权利平等 |
(三)实行婚姻制度改革,争取妇女婚姻自由 |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推进男女平等的全面探索 |
(一)男女平等成为国家宪法的基本原则 |
(二)颁布《婚姻法》构建新型婚姻家庭关系 |
(三)保障妇女参加普选和民主建政 |
(四)强调同工同酬与保护妇女劳动权益 |
三、改革开放初期党推进男女平等的全新探索 |
(一)修改《婚姻法》,应对新时期婚姻新问题 |
(二)直面妇女参政低谷,切实维护妇女参政权利 |
(三)促进妇女公平就业,深化妇女劳动权益保障 |
(四)出台《妇女权益保障法》,推动妇女权益保障法制化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确立及逐步完善 |
一、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提出和确立 |
(一)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提出的时代背景 |
(二)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提出 |
(三)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确立 |
二、男女平等基本国策运行体系的建构 |
(一)明确贯彻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组织体系 |
(二)制定贯彻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纲要规划体系 |
(三)构筑保障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执行的法律政策体系 |
(四)建立科学推进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监测评估体系 |
三、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对妇女发展的初步推进 |
(一)多措并举保障妇女就业创业 |
(二)齐抓共管积极推动妇女参政 |
(三)多部门联合共促妇女成长成才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新时代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发展 |
一、新时代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发展的新机遇 |
(一)新时代妇女发展的新样态 |
(二)习近平男女平等的新思想 |
(三)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新要求 |
二、新时代男女平等基本国策运行体系的新进展 |
(一)保障妇女权益的法律政策体系的突破性成果 |
(二)妇女发展纲要规划凸显妇女的主体地位 |
(三)法律政策性别平等评估机制的探索和建立 |
三、新时代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对妇女发展问题的新突破 |
(一)农村妇女土地权益得到有力保障 |
(二)助力贫困妇女共享社会发展成果 |
(三)促进农村妇女平等参与村民自治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新时代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发展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
一、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 |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背景下妇女发展问题凸显 |
(二)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法律政策体系有待完善 |
(三)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执行力度亟需加强 |
二、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发展受阻的原因分析 |
(一)地方政府对男女平等的重视程度有限 |
(二)相关机构的权威性与协调性不足 |
(三)性别平等文化环境尚未形成 |
三、推动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未来发展的着力点 |
(一)完善贯彻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法律政策 |
(二)健全贯彻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配套措施 |
(三)增强贯彻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机构建设 |
(四)营造贯彻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文化环境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9)1980年代以来中国大陆女作家小说的电影改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
一、研究缘起与意义 |
二、研究现状与问题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历程描述:女作家小说电影改编的演进 |
第一节 80年代:人道主义指引下的女性“发现” |
一、“人性”的复归 |
二、女性身份意识的萌醒 |
第二节 90年代:商业化大潮冲击下的女性“找寻” |
一、时代转型期的女性疏离 |
二、市场中渐被遮蔽的女性 |
第三节 21世纪:消费主义导向下的女性“狂欢” |
一、众声喧哗下的女性起舞 |
二、观感追求下的女性涌现 第二章 主题意蕴:影像的多重演绎 |
第一节 主题的“忠实”再现 |
一、还原:思索女性生命体验 |
二、变通:凸显女性成长历程 |
三、延伸:叩问女性现实困境 |
第二节 主题的通俗转移 |
一、简化:专注两性情感 |
二、弱化:过滤复杂人性 |
第三节 主题的“意蕴”重构 |
一、置换:张扬个人欲望 |
二、颠覆:追忆青春岁月 第三章 形象内涵:“图”与“文”的双重变奏 |
第一节 女性形象的呈现与立体化 |
一、时代召唤下的奋斗女性 |
二、社会浪潮中的底层女性 |
三、市场推动下的“媚俗”女性 |
第二节 性别视阈下的形象重塑 |
一、女性导演的强化 |
二、男性导演的改写 第四章 叙事策略:多维变化的讲述方式 |
第一节 叙事视角:定于一元或多元杂糅 |
一、第三人称与女性叙事 |
二、视角转换与男性观察 |
第二节 叙事时间:乐于营构与跌宕变形 |
一、时间的选择与女性的历史境遇 |
二、时间的错乱与女性的神秘疯狂 |
三、时间的变形与女性的命运起伏 |
第三节 叙事空间:艺术截取与审美呈现 |
一、荒僻的“角落”与美丽的心灵 |
二、“躁动”的校园与焦虑的青春 |
三、复杂的职场与纯真的爱情 第五章 女作家小说电影改编的意义与局限 |
第一节 小说与电影的双赢局面 |
一、再言说的“利”与“益” |
二、立体解读女性世界 |
第二节 小说与电影“跨界”的局限 |
一、电影对小说“断章取义” |
二、市场语境下的“疲”与“弊” |
第三节 小说与电影和谐共生的方向 |
一、遏制无底线媚俗 |
二、坚守艺术的“初心” 余论 |
一、荧屏中的批判介入 |
二、女性精灵的飞舞与再生 |
三、阿喀琉斯之踵:电影与小说的不可通约性 参考文献 读博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后记 |
(10)龙溪专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第一章 初起——潮涌下乡 |
第一节 上山下乡运动的社会动员 |
第二节 上山下乡运动前的心态分析 |
第二章 发展——安家落户 |
第一节 知青下乡安置地点的选择 |
第二节 知青下乡后的安置方式 |
第三节 知青安置经费的补助和使用 |
第三章 高潮——适应图存 |
第一节 适应艰苦的乡村生活 |
第二节 食不果腹:知青吃饭问题 |
第三节 同工不同酬:知青劳动问题 |
第四节 无处栖身:知青住房问题 |
第五节 命运多舛:女知青的艰难 |
第六节 摆脱贫乏的精神生活 |
第七节 扎根农村,努力作为 |
第四章 落幕——返城归根 |
第一节 知青回城与就业安置 |
第二节 遗留问题的解决 |
第五章 龙溪专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区域特色 |
第一节 拥有全省人数最多的“老知青”群体 |
第二节 拥有全省最大的华侨农场和一定数量的归侨知识青年 |
第三节 知青下乡安置以地区内跨县安置为主,安置条件相对优越 |
第六章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评价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传统落后观念对女干部成长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20世纪上半期韩国的中国现代化文学批评史研究[D]. LEE W00NG. 山东大学, 2020(08)
- [2]土改小说女性形象研究[D]. 林玉婷. 暨南大学, 2020(04)
- [3]R市乡镇女公务员工作压力成因及缓解对策分析[D]. 孙平.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4]《说说唱唱》中女性文学书写研究[D]. 石倩. 贵州师范大学, 2020(12)
- [5]延安文艺的妇女想象 ——以延安文学与版画为中心[D]. 杨静静. 华侨大学, 2020(01)
- [6]女大学生维权意识培育研究[D]. 张珍珍. 吉林大学, 2020(08)
- [7]高校专任女教师职业生涯中的社会性别影响 ——基于扎根理论的研究[D]. 苏慧. 安徽师范大学, 2020(02)
- [8]中国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历史演进及推进策略研究[D]. 张小宝.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9]1980年代以来中国大陆女作家小说的电影改编[D]. 魏蓓. 湖南师范大学, 2019(04)
- [10]龙溪专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研究[D]. 唐绮颖.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