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国汉语方言学会第十届年会晋语专题研讨会简述(论文文献综述)
罗桂花[1](2021)在《李荣先生的方言学学术思想研究》文中认为
韦婷[2](2021)在《《广雅疏证》通假关系新证》文中研究指明《广雅》爲三国魏张揖所撰,该书体例比附《尔雅》,是《尔雅》之後又一部解释词义的训诂之作。清王念孙《广雅疏证》即疏证《广雅》的集大成之作,该书根据“因声求义”理论指出、系联大量具有音同、音近、音通、音转等通假关系的字组,并据此校订相关传世文献,多有发明,犹爲後人奉爲圭臬。历来对於王氏“因声求义”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并不全面,对《疏证》中具有通假关系的材料也未能穷尽地整理、证实与检讨。本文选取《疏证》(含《补正》)中具有通假关系的异类声素字组爲研究对象,以“新材料”爲切入点,尽量全面地结合传世、出土文献材料对这些字组进行“新证”研究。其中,传世文献以先秦、两汉、魏晋材料爲主,出土文献以战国、秦汉简帛材料爲主,兼及金文、碑刻、铜镜、玺印、兵器及古文字字形等材料。通过本文的“新证”研究,意义有二:一是丰富了传世与出土文献中通假字的研究。本文拓展了《广雅疏证》的研究视野,不仅指出、证实不少新见通假字组,且较爲系统地总结了先秦两汉时期的通假材料、原则、规律及问题。二是本文在多重证据、多种角度上重新检讨与评价了王念孙的声韵理论、音转理论以及因声求义理论。本文通过对3466组异类通假关系字组地研究,得出主要结论如下:一、王氏在《疏证》中一直将东、冬合韵,王氏晚年分韵二十二部,或基於谐声材料。二、在已标注声韵关系的3446组异类通假关系字组中,主要以双声或叠韵字最多,以同类音转爲次,以异类音转最少。从声韵关系的配合上来看,皆以声韵相近或双声叠韵爲主。从异类声、韵转的分布来看,常用、无例证通假字中的声、韵转规律与王力相同,其声韵部流转的语音条件皆呈反比,而不常用通假字中的声韵部流转没有明显反比关系。三、王氏《疏证》中“因声求义”理论已经脱离了以往随意“音转”的风气,基本严格遵守古声韵系统来系联音义,仅在个别单一音义系联上出现了问题。四、王氏《疏证》中的“转”主要是指声纽相同或相近,韵部相流转,王氏对於“音转”的尺度整体有很好的把握,存在少量滥用“音转”现象。值得注意地是,其中大多特殊音转词,属於受到时、地等因素影响较多的声训词、同源词、方言词、名物词、虚词、连词等等,而小部分零散的声训词、同训词或义近实词的特殊音转现象有待商榷。
罗桂花[3](2021)在《李荣先生的方言学学术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顾王乐[4](2020)在《清末民国时期利用古文字资料校证《说文》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说文》是我国第一部运用“六书”原理对汉字进行系统分析的文字学专着。《说文》中保存了大量的古代文字资料,以及许慎时代关於文字的研究成果,爲古文字学的研究提供重要的依据。但是许慎所见到的小篆、古文、籀文等字形已有譌误,他对字形结构和造字本义的理解有不少是不可信的。而且《说文》成书以後,屡经传抄刊刻,年代浸远,谬误滋多。历代学者在校正《说文》方面都做出了很大努力,但真正有所突破则是在近代古文字学兴起以後。随着古文字资料在《说文》研究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古文字与《说文》的互证研究已经成爲《说文》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清末、民国时期学者在利用古文字资料考订《说文》方面取得了十分显着的成果,除一些专门研究《说文》的着述外,这一时期的许多甲骨金文考释书籍、论文、札记和题跋中都能看到不少根据古文字资料纠正《说文》错误的意见。目前对於清末民国学者利用古文字资料校正《说文》的研究和总结还有很多不到位之处,许多早期的研究成果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而一些已经被古文字学界判定爲错误的观点在《说文》学界仍然有很大的影响,也没有得到及时的修正。本文对清末民国时期学者在利用古文字资料校证《说文》方面的成就、特点以及不足进行全面系统的总结。全文主要分爲以下几个部分:绪论部分包括相关术语的界定,学术史的回顾,选题目的及其意义,研究思路等方面内容。第一章主要讨论了与清末民国时期利用古文字资料研究《说文》密切相关的学术背景:一是利用金石文字考订《说文》的学术传统;二是清末民国古文字学的发展及其对传统《说文》学的拓新;三是出土材料的新发现与研究在清末民国《说文》学界的不同反响。第二章详细介绍了清末民国时期利用古文字资料研究《说文》的学术历程,共分爲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883年吴大澂《说文古籀补》书成到甲骨文发现前夕;第二阶段,从1899年殷墟甲骨文发现到1929年马叙伦《说文解字研究法》出版;第三阶段,从三十年代起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每一阶段介绍代表人物及其主要研究成果。第三、四章是清末民国时期利用古文字资料校证《说文》成果例释。第三章主要考察清末民国学者在利用古文字资料印证和纠正《说文》篆文和说解方面的具体成果。第四章则主要收录清末民国学者利用古文字资料考订《说文》古籀形体方面的成果。第五章是清末民国时期利用古文字资料校证《说文》研究之失误例析。我们对这一时期学者在利用古文字资料校证《说文》研究中的失误类型和失误原因进行分类与总结。结语部分对清末民国时期利用古文字资料校证《说文》的研究进行总体的评价,并对研究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说明。附录部分是清末民国利用古文字资料校证《说文》的相关论着目录,分爲《说文》研究论着目录、古文字学论着目录和文字学通论着作目录三类。
周怡帆[5](2020)在《全媒体视域下方言传播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中国城镇快速一体化发展带来自然村落减少,使用汉语方言的人群在迅速递减,诸多少数民族语言随着族人老龄化而迅速消亡。方言(1)不仅是民族文化的基因和活化石,还是语言多样性的集中体现,更是语言生态发展的持续动力和重要保障。现阶段方言面临的困境实则是传统文化面临的困境,大众对待方言的态度从“不敢说”到“不愿说”到现在的“不会说”,形成当代人虽拥有乡愁却难正乡音的现状。因此,如何能够有效地将方言进行传播、保护和传承是本文的研究起点。本文立足于方言传播的现状与事实,采用跨学科研究视角将语言学与传播学相结合,从全媒体视域对方言传播图景、方言传播模式和方言传播省思及启示几个方面进行了考察。全面审视全媒体视域下方言传播的逻辑演进,提出全媒体方言传播的理论,旨在为保护和传承方言提供新路径、建立新范式。全文共五章分三个层次进行阐述,具体内容如下:第一层次:研究问题和相关概念的确立,包括第一章和第二章;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通过国内外文献综述理清思路,确立研究问题和研究方法,指出本文的价值意义和创新之处;第二章则在此基础上,探讨全媒体与方言传播联合共生的关系,对方言传播的内涵、外延、性质、属性进行阐述,对全媒体方言的概念进行界定并对其现实动因和挑战进行考察。第二层次:传播形态和传播模式的解构,包括第三章和第四章;第二层次是论文的重点部分,从方言节目、方言电影、方言微平台、方言短视频、方言出版五个方面进行了详尽调查和研究,探寻不同形态下方言传播的特征、规律和问题。同时,就现阶段方言传播的模式进行总结,提出语言资源保护模式和参与传播模式。第三层次:方言传播机制和范式的建构,包括第五章;基于前四章的研究和梳理,对全媒体方言传播进行省思并创新性地提出全媒体方言传播的新机制和新范式,为后人研究提供新思路。通过详尽的调查数据和分析,阐明全媒体视域下方言传播的缘起、现状、困境和对策。运用三个层次的逻辑递进,拓展方言学和传播学的研究视角,为保护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献策助力。
曹雨杨[6](2020)在《《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叁)》疑难字词集释及释文校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08年7月,清华大学入藏了一批战国时期的竹简,据碳14年代测定为战国中晚期,文字风格主要为楚系。经整理,2010年12月出版《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内容包含《尹至》《尹诰》《程寤》《保训》《耆夜》《周武王有疾周公所自以代武王之志(金縢)》《皇门》《祭公之顾命(祭公)》《楚居》等九篇;2011年12月出版《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贰)》,内容包含《系年》一篇;2012年12月出版《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叁)》,内容包含《说命上》《说命中》《说命下》《周公之琴舞》《芮良夫毖》《良臣》《祝辞》《赤鹄之集汤之屋》等八篇;2013年12月出版《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肆)》,内容包含《筮法》《别卦》《算表》等三篇;2015年4月出版《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伍)》,内容包含《厚父》《封许之命》《命训》《汤处於汤丘》《汤在啻门》《殷高宗问于三寿》等六篇;2016年4月出版《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陆)》,内容包含《郑武夫人规孺子》《管仲》《郑文公问太伯(甲、乙)》《子仪》《子产》等五篇;2017年4月出版《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柒)》,内容包含《子犯子余》《晋文公入于晋》《赵简子》《越公其事》等四篇。本文主要以《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柒)》的三十六篇文献为研究对象,分上下两编,上编主要对简文中一些未能解决、讨论较多的疑难字词进行串联集释,收集各家观点以及研究成果,同时对诸家观点尽量客观分析并补充自己的意见,下编在归纳总结学界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合利用古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文献学的方法进行分析研究,对简文进行重新校注,力求反应当下学界的研究成果。限於篇幅,本论文仅选择《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叁)》部分。
吕晓雪[7](2020)在《中国古代辞书医学词汇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医学词汇包括医籍中的医学词汇与非医籍中的医学词汇。非医学典籍主要包括辞书及文史杂书。其中辞书中收录的医学词汇数量占非医籍医学词汇数量的绝大多数。本文将我国古代重要的、影响力大且具有代表性的11部辞书中的医学词汇作为研究语料,旨在揭示我国古代辞书医学词汇的面貌与特点,描述词义的演变发展轨迹,探讨辞书对医学词汇的处理方式与传承创新。意义第一,研究辞书医学词汇,可与医籍中的医学词汇互补互证;第二,为医学词汇史提供素材;第三,为编纂医学词汇词典提供借鉴;第四,为中医词汇的训诂和研究提供语料。方法本文将古代辞书中的医学词汇作为封闭材料,将词汇进行分类,统计出每一类别中医词的数目,用静态描写法描绘医学词汇的发展概貌;利用历时与共时的比较方法探究词汇的历史演变轨迹及释义的传承、演变;将词义间有关联的词汇类聚,探究名源,互相比堪,发现其异同,发掘内部系统,沟通词际关系。医学词汇兼涉医学与语言学两个领域,具有普通汉语词汇的特点,又具备医学专业词汇的特殊性,本文综合运用语言学、文献学等文史界的研究方法对医学词汇进行考证。结论医学词汇数目逐渐增多,新词、新义的不断涌现是医学词汇的总体特点。在音节层面上,古代辞书医学词汇特点由以单音节词爲主逐步发展到以双音节词为主;在复合词中以联合式复合词为主;在词汇义类层面上,以名物词为主,性状词与动词数目较少;在词义层面上,医学词汇的义项逐渐增多,词义变化丰富,并与普通词汇有交叉点,部分医学词汇词义扩大到普通词汇范畴;文字方面,异体字增多是医学词汇最大的特点。同时,伴随医学的发展,同形字大量产生,同一个字形常常用来表示不同的医学概念。在辞书的释义方面,对被释词的训释逐步精细、明晰,在继承前代辞书释义的基础上,增加了当时人们对医学词汇新的认识。由两汉时期对医学词汇的单一释义形式发展到後世的综合性释义。
毛志萍[8](2019)在《汉语方言名量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汉语方言的名量词纷繁复杂,历史层次交叠不一,量词对名词的语义分类范畴极具特色,通用量词地域性特点突出,量词重叠语义多样,量词表量形式类型繁芜,量名结构中多种解读,可见汉语方言的量词“功能显赫”,因此为了更系统地观察汉语方言中名量词的异同,本文从跨方言的视角,以量词的显赫功能为经、各方言区为纬对汉语名量词的整体面貌进行了较为系统、深入的调查、描写、分析、比较和解释,以期呈现出汉语方言中名量词的共性及个性特征。鉴于汉语方言的名量词如此庞杂,我们选取了汉语方言名量词最为显赫的五个功能进行专题研究。第一是名量词的语义分类:量词是给名词语义分类的一种形式,可见汉语量词的类别和数目的设立并非是随意的,而是深刻的反映了汉语认知上的范畴化。范畴化又叫类别化,认识事物就是划分范畴,量词属于语义分类范畴。在方言中不同的分类范畴选取的量词有所不同。具有普遍意义的量词对名词的语义分类层级是,第一层级按生命度分为有生物和无生物,第二层级有生物分为人类、动物和植物,无生物按形状属性分为条状细长物、块状扁平物和圆状颗粒物,以此分类范畴为基础,从跨方言的角度来考察方言中的量词语义分类表现,从而了解量词语义分类参项在各方言中是否区分,如何区分,揭示不同方言量词的语义分类范畴差异和共性,最终明确汉语方言量词普遍意义的语义层级分类并不明确,并非按照“范畴化导向”形成量词,而是以象似性思维方式按照形状对事物进行分类,这是是汉语方言量词的一大特点。第二是汉语方言的通用量词:通用量词是指可以称量不同语义范畴的事物,没有语义分类功能,使用频率极高使用范围极广的量词。首先对通用量词的定义、特征和分类进行了界定和介绍,然后梳理出汉语方言中“个、只、块、条”等通用量词的方言分布特征,并论证了通行于晋语和四川灌赤片的“块”类读音的通用量词,可能是量词“个”的上古音存留。此外对通用量词“个”的在方言中的语法语义功能进行了考察,提出南方方言“只”的兴起与“个”的语法化有关,随着南方方言中“个”不断语法化不断虚化,最终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只”取代了“个”成为了新的通用量词。第三汉语方言量词重叠:考察了量词重叠的历史、形式、性质、语义四个方面。量词重叠经历了 AA式到一 AA(AXA)再到—A—A历时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层次。然后我们考察了量词构词重叠的方言分布、语音变化及其词汇意义的特点。量词的构形重叠从广义上说包括量词重叠和数量词重叠,其量词重叠的形式有“AA”式、AAA(AAAA)式、AXA式、数AA;其数量词重叠有:一 AA式和一 A—A式,我们也梳理了不同形式的方言分布,并归纳量词重叠的六种语义类型,即表周遍、次序、大量、小量、计量单位、离散状态。同时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来分析了量词重叠语义的动因,既有语言的“象似性”动因,也有模仿儿语的动因。第四对量词表量功能进行了全面的考察,量词作为量范畴,表量是它非常重要的功能。我们把量词表量首先分为表小量和表大量,既包括数量多少,也包括维度的大小,还包括语气量的大小。汉语方言中量词表小量(即数量小称)的语法形式主要有:音变型、加缀型、重叠型和混合型这四种形式,不同类型其方言点分布各不相同,附加型是方言中最为普遍的量词表小量的方式,附加的后缀主要有“儿”“子”“仔”“囝”“叽”缀等,其本义都和“人子”有关,蕴含着[+小]这一语义特征,最终虚化表示量小的后缀。汉语方言中量词表大量的情况比其表小量的情况要少得多,可见量词表量的不对称性。量词通过加缀、重叠、加缀重叠、重叠后加缀等的形式上的增长和叠加,表现了量上的加大或叠加,正是语言的“象似性”的表现。最后对量名结构的数量解读和指称解读进行了梳理,归纳出量名结构句位和指称关系之间的7种的不同类型,并对定指“量名”结构的方言分布、类型、音变进行全面的描写和梳理,并对“量名”结构的定指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不同类型的量名结构定指义来源不一,指示词型量名结构定指义来源于指示词的省略,这种结构往往带有指示词省略的痕迹即量名结构发生语音的变化;可独用的准冠词型量名结构来源于指示词省略后的准指示词量名结构的进一步需要而来;不可独用的准冠词型量名结构定指义来源量词的个体化功能和量词前限定性修饰语。
田静,周飞,苏新春[9](2018)在《2016年现代汉语词汇研究综述》文中认为2016年现代汉语词汇本体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词义、方言词汇、新词新语、词汇化、词汇比较、构词与造词、熟语研究等方面,应用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辞书编纂、词汇教学与习得、词汇规范等方面。本年度的词汇研究表现为微观分析与宏观研究相结合、研究视角不断拓宽、研究内容更加全面,整体上呈现出交叉性、关联性和持续性的特点。一方面,部分本年度的论文与着作为近年来专题学术研讨会与各类相关立项课题的直接成果,另一方面,本年度召开的一系列词汇学、辞书学专题会议以及立项资助的相关研究课题也会对本类研究起到持续的推动作用。
汤燕[10](2018)在《现代汉语尝试范畴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立足于翔实的语言事实,运用普通语言学、语言类型学以及认知语言学理论研究现代汉语的尝试范畴。重点考察动作行为尝试义在现代汉语中的编码形式,考察范围包括普通话和汉语方言。本文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尝试范畴语义性质分析;尝试范畴表达系统研究;典型尝试标记的历时演化研究;尝试范畴的类型学考察。首先,分析现代汉语尝试范畴的语义性质,认为尝试范畴具有典型的非现实性特征,体现了言者的主观性和目的性,在动作时间上指向将来时,同时还具有动量小的特征。并据此辨析了尝试范畴与时、体以及情态等范畴之间的关系问题,认为尝试范畴具有的非现实性特征使其有别于体范畴,故不宜将其看作是体的下位范畴,尝试范畴与情态有着更为密切的倾向性关联。之后,描写、分析并比较了三类主要尝试表达形式:“看”类助词、动词重叠以及“V一下”结构。以“看”为代表的助词是尝试范畴的语法形式,可不依赖于语境的帮助,无条件地表达动作行为的尝试意义。动词重叠以及“V一下”形式是短时量的主要表达手段,但在一定语境条件也可衍生出尝试意义,尝试意义应该看作是这两种形式的语用推理义。本文据此构建了以“看”类助词为原型核心形式,以动词重叠以及“V一下”结构为外围边缘形式的尝试范畴层级表达系统。随后,本文考察了典型尝试标记——“看”类助词的历时演化,运用语法化语境理论从句法方面对尝试标记“看”的演变动因提出了新的解释。最后,本文将汉语尝试范畴置于人类语言的大背景下,与民族语言,以及境外其他语言进行了关照,认为现代汉语的尝试范畴是委婉表达语用策略的产物,体现了民族思维的独特性。全文共由绪论和结语在内的九个章节构成。第一章是绪论,介绍研究对象及研究目标,分析研究现状,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本文研究依据和研究价值,说明研究方法、研究思路、以及结构安排和语料来源。第二章是对现代汉语尝试范畴的语义性质分析。基于普通语言学以及语言类型学视角分析得出尝试范畴具有典型的非现实性特征,在动作时间上指向将来时,体现了言者的目的性和主观性,同时还具有动量小的特征。并据此辨析其与时、体、情态等范畴的关系问题,认为不宜将尝试范畴看作是体的下位范畴,它与情态有着更为密切的倾向性关联。第三章考察以“看”为代表的这类尝试标记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以及方言中的使用情况。首先分析“看”作为尝试标记在普通话中的句法表现和使用特点,然后考察“看”以及“看”类对应词在汉语方言中使用情况,得出“看”类标记在现代汉语中已发展成为专职的尝试语法标记的结论。第四章将关注的焦点置于“看”类尝试标记前附的VP结构类型,通过对普通话及汉语方言“VP看”类形式中“VP”结构类型的梳理归纳,发现“看”类尝试标记在前附的VP结构类型上呈现出以短时表达形式为主的特点,并对这一现象的原因给予了解释。本章的研究还发现,普通话“VV看”结构已经构式化,并向汉语方言中强势渗透。第五章主要围绕动词重叠与尝试义之间的关系问题展开论述。先是介绍动词重叠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以及汉语方言中的主要表现形式,然后重点就动词重叠与尝试意义之间的关系问题展开讨论。研究认为尝试意义并非动词重叠的语法意义,动词重叠只有置于“查看动作行为结果”这样的语境中才能产生尝试义。因此尝试意义应看作是动词重叠在特定语境条件下的语用推理义,这一看法在汉语方言中同样得到了验证。第六章主要考察“V一下”形式与尝试意义的关系问题。现代汉语中的“V一下”结构并非尝试意义的语法形式,这一结构主要用来表达短时意义。其中“一下”已经在部分方言中发生了语法化,成为短时的语法标记。“V一下”结构与尝试意义的关系是,它可以在一定条件下间或表达尝试意义,尝试意义是“V一下”结构的衍生意义,而非其本身固有的语法意义。第七章考察现代汉语典型尝试标记——“看”类助词在现代汉语中的共时变异和历时演变。先由汉语方言中的个案说起,指出现代汉语典型尝试标记来源于视觉动词的普遍性。然后运用语法化语境理论分析认为,“看”类尝试标记之所以能由视觉动词用法发展出尝试的语法意义,是因为其在句法结构上经历了“VP+看+S”的关键性阶段,S为疑问小句,口语互动语境下疑问小句S脱落,从而形成“VP看”格式,“看”的尝试义用法在这一结构中得以成形。句法和语义两方面的共同作用促成了“看”尝试义用法的产生。第八章是从人类语言的大背景下对汉语尝试范畴的进一步关照。本章先是归纳尝试范畴在汉语方言中的大致表现,之后考察了我国境内民族语言在尝试意义表达上的的特点。发现,民族语中普遍存在着表达尝试意义的语法形式,尤其是在那些与汉语有着密切接触的民族语言中,存在着与汉语极为相似的尝试表达系统。随后,本章考察了更为广阔的范围,发现其他语系中尝试范畴并不多见,本章据此得出可能性结论:现代汉语的尝试范畴是汉语委婉表达语用策略的产物,体现了民族思维的独特性。第九章是本文的结语,归纳本文的主要结论以及创新之处,同时指出不足和进一步需要研究的问题。
二、全国汉语方言学会第十届年会晋语专题研讨会简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全国汉语方言学会第十届年会晋语专题研讨会简述(论文提纲范文)
(2)《广雅疏证》通假关系新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凡例 |
上编 |
绪论 |
第一节 《广雅》与《广雅疏证》 |
一、《广雅》概况 |
二、《广雅疏证》概况 |
第二节 《广雅疏证》“通假关系新证”解题 |
一、“通假关系”相关概念界定 |
二、通假字与同源字、古今字、异体字之间的关系与区别 |
三、“新证”界定 |
第三节 《广雅疏证》研究现状回顾 |
一、王氏的音韵学、音转理论研究回顾 |
二、王氏的“因声求义”理论与实践情况回顾 |
三、“新证”研究回顾 |
第四节 研究对象、使用材料范围 |
一、研究对象 |
二、使用材料范围 |
第五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一章 《广雅疏证》语音关系新证概况 |
第一节 王念孙的声韵理论概述 |
第二节 《广雅疏证》中常用通假字的语音关系概况 |
一、常用通假字声韵关系概况 |
二、常用通假字中同源、通假、古今、异体、音义相近字声韵关系概况 |
三、小结 |
第三节 《广雅疏证》中不常用通假字的语音关系概况 |
一、不常用通假字声韵关系概况 |
二、不常用通假字中同源、通假、古今、异体、音义相近字声韵关系概况 |
三、小结 |
第四节 《广雅疏证》中无例证通假字的语音关系概况 |
一、无例证通假字声韵关系概况 |
二、无例证通假字中同源、通假、古今、异体、音义相近字声韵关系概况 |
三、小结 |
第二章 从“新证”看王氏的“因声求义”理论 |
第一节 “因声求义”理论溯源 |
第二节 从“新证”看《疏证》对“因声求义”的实践 |
一、从“新证”看王氏疏证连词 |
二、从“新证”看王氏疏证的虚词 |
三、从“新证”看王氏疏证的名物词 |
四、从“新证”看王氏系联的同源字 |
五、从“新证”看王氏指出的通假字 |
六、从“新证”看王氏系联的音义相近字 |
第三节 王念孙“因声求义”理论实践的得失 |
一、王氏“因声求义”理论实践的成就 |
二、王氏“因声求义”理论实践的不足 |
第三章 从“新证”看王氏的“音转”理论 |
第一节 《广雅疏证》“新证”中的异类声转研究 |
一、“新证”通假字的异类声转概况 |
二、无例证通假字异类声转分析 |
第二节 《广雅疏证》“新证”中的异类韵转研究 |
一、“新证”通假字的异类韵转概况 |
二、无例证通假字异类韵转分析 |
第三节 从“新证”看《广雅疏证》中的“转”语 |
一、常用通假字的声韵关系概况 |
二、不常用通假字的声韵关系概况 |
三、无例证通假字的声韵关系概况 |
第四节 王氏音转理论与实践的得失 |
结语 |
下编 |
表一:《广雅疏证》(含《补正》)常用通假字一览表 |
表二:《广雅疏证》(含《补正》)不常用通假字一览表 |
表三:《广雅疏证》(含《补正》)无例证通假字一览表 |
三十韵部条目索引 |
音序索引 |
引用材料简称表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4)清末民国时期利用古文字资料校证《说文》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凡例 |
绪论 |
一、相关术语的介绍 |
二、清末民国时期利用古文字校证《说文》研究之回顾 |
三、选题目的及意义 |
四、研究思路 |
第一章 清末民国时期利用古文字资料研究《说文》的学术背景 |
第一节 利用金石文字考订《说文》的学术传统 |
第二节 清末民国时期古文字学的发展及其对传统文字学的拓新 |
第三节 出土材料的新发现与研究在《说文》学界的不同反响 |
第二章 清末民国时期利用古文字资料研究《说文》的学术历程 |
第一节 探索尝试时期(1883-1898) |
第二节 初步发展时期(1899-1929) |
第三节 蓬勃发展时期(1930-1949) |
第四节 汉学家利用古文字资料研究《说文》的情况 |
第三章 清末民国时期利用古文字资料校证《说文》例释(上) |
第一节 利用古文字资料印证《说文》保存的单字和古说 |
(一)《说文》保存的单字 |
(二)《说文》保存的古说 |
第二节 利用古文字资料纠正《说文》篆形和说解的错误 |
一、《说文》分爲二字或三字、古实爲一字 |
二、校正《説文》篆形和字形结构分析之失 |
三、纠补《说文》释义之失 |
四、纠正《说文》形义分析俱失 |
第三节 利用古文字资料补苴《说文》漏收偏旁字 |
第四节 利用古文字资料探求文字形体演变之迹 |
第四章 清末民国时期利用古文字资料校证《说文》例释(下) |
第一节 利用古文字资料校证《说文》古文例释 |
第二节 利用古文字资料校证《说文》籀文例释 |
第五章 清末民国时期利用古文字资料校证《说文》研究之失误例析 |
第一节 利用古文字资料校证《说文》失误类型分析 |
一、误析字形结构 |
二、误认文字初形 |
三、误说字本义 |
四、误混二字爲一字 |
第二节 利用古文字资料校证《说文》失误原因分析 |
一、因误据古文字形而误 |
二、因误析古文字形结构而误 |
三、因不明汉字构形演变规律而误 |
四、因囿於《说文》而误 |
五、因不明字词关系而误 |
六、因所见古文字资料有限而误 |
结语 |
附录:清末民国时期利用古文字资料研究《说文》论着目录 |
一、《说文》研究论着目录 |
二、相关古文字学论着目录 |
三、文字学通论着作目录 |
单字索引 |
简称对照表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
(5)全媒体视域下方言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思路 |
1.1.1 研究缘起 |
1.1.2 方言现状 |
1.1.3 研究思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意义及方法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3.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价值及创新 |
1.4.1 研究学术价值 |
1.4.2 研究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全媒体与方言传播的联合共生 |
2.1 方言传播的历史与逻辑演进 |
2.1.1 方言传播的内涵和外延 |
2.1.2 方言传播的性质与功能 |
2.2 全媒体方言传播的理论建构 |
2.2.1 全媒体方言传播的界定 |
2.2.2 全媒体方言传播的动因考察 |
2.2.3 全媒体方言传播的现实挑战 |
第三章 全媒体方言传播图景解构 |
3.1 方言节目的多元与统一 |
3.1.1 方言节目的演化脉络 |
3.1.2 方言节目背后的价值演进规律 |
3.1.3 方言节目的文化本质与多元思考 |
3.2 方言电影的固守与转变 |
3.2.1 何谓“方言电影”与“方言元素” |
3.2.2 方言电影的创作流变 |
3.2.3 方言电影的价值意义 |
3.2.4 方言电影的文化透视 |
3.3 方言微平台的融合与创新 |
3.3.1 方言微平台全网数据呈现 |
3.3.2 微博中方言传播的裂变和激增 |
3.3.3 微信中方言传播的依存和互动 |
3.3.4 客户端中方言传播的分享和叙事 |
3.4 方言短视频的崛起与繁荣 |
3.4.1 短视频中方言传播的延伸与突破 |
3.4.2 短视频中方言传播的集中和力量 |
3.5 方言出版的嬗变与革新 |
3.5.1 EP同步构建纸电融合新平台 |
3.5.2 大数据与AR建立跨域沉浸新互动 |
第四章 全媒体方言传播的模式 |
4.1 方言传播的决策力量:语言资源保护模式 |
4.1.1 方言保护路径之单一的纸本记录 |
4.1.2 方言保护路径之多角度的调查保存 |
4.1.3 方言保护路径之全方位联动保护 |
4.2 方言传播的推动力量:参与传播模式 |
4.2.1 媒体近用:参与传播的切入口 |
4.2.2 媒介参与:建构公众的主体性 |
4.2.3 精英扩散:参与传播的突破点 |
4.2.4 大众赋权:实现参与的关键点 |
第五章 全媒体方言传播的省思与启示 |
5.1 方言媒介化传播的文化省思 |
5.1.1 传播主体价值偏离 |
5.1.2 传播源始精准缺乏 |
5.1.3 传播内容娱乐过度 |
5.1.4 传播过程监管困难 |
5.2 全媒体方言传播的多维启示 |
5.2.1 树立方言传播新观念,奠定语言资源根基 |
5.2.2 打造方言传播新内容,弘扬传统文化内涵 |
5.2.3 建构方言传播新机制,凸显语言多元魅力 |
5.2.4 创建方言传播新范式,提供语言发展动力 |
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方言节目一览表 |
附录二 :方言电影一览表 |
附录三 :方言表情包一览表 |
附录四 :方言短视频一览表 |
附录五 :乡音情怀公众号内容统计一览表 |
附录六 :山西语言资源保护工程成果 |
附录七 :口述史(一) |
附录八 :口述史(二) |
附录九 :国际音标的动漫设计 |
附录十 :言途网APP设计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6)《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叁)》疑难字词集释及释文校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凡例 |
前言 |
上编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叁)》疑难字词集释 |
第一章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疑难字词集释 |
第一节 《尹至》 |
第二节 《尹诰》 |
第三节 《程寤》 |
第四节 《保训》 |
第五节 《耆夜》 |
第六节 《周武王有疾周公所自以代王之志(金縢)》 |
第七节 《皇门》 |
第八节 《祭公之顾命(祭公)》 |
第九节 《楚居》 |
第二章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贰)》疑难字词集释 |
第一节 《系年》 |
第三章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叁)》疑难字词集释 |
第一节 《说命上》 |
第二节 《说命中》 |
第三节 《说命下》 |
第四节 《周公之琴舞》 |
第五节 《芮良夫毖》 |
第六节 《良臣》 |
第七节 《祝辞》 |
第八节 《赤 之集汤之屋》 |
下编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叁)》释文校注 |
第一章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释文校注 |
第一节 《尹至》 |
第二节 《尹诰》 |
第三节 《程寤》 |
第四节 《保训》 |
第五节 《耆夜》 |
第六节 《周武王有疾周公所自以代王之志(金縢)》 |
第七节 《皇门》 |
第八节 《祭公之顾命(祭公)》 |
第九节 《楚居》 |
第二章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贰)》释文校注 |
第一节 《系年》 |
第三章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三)》释文校注 |
第一节 《说命上》 |
第二节 《说命中》 |
第三节 《说命下》 |
第四节 《周公之琴舞》 |
第五节 《芮良夫毖》 |
第六节 《良臣》 |
第七节 《祝辞》 |
第八节 《赤(?)之集汤之屋》 |
附录一:全文全称简称对照表 |
附录二:引用文献及简称 |
附录三:《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叁)》论着知见录 |
凡例 |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 |
《尹至》篇知见录 |
《尹诰》篇知见录 |
《程寤》篇知见录 |
《保训》篇知见录 |
《耆夜》篇知见录 |
《周武王有疾周公所自以代王之志(金縢)》篇知见录 |
《皇门》篇知见录 |
《祭公之顾命(祭公)》篇知见录 |
《楚居》篇知见录 |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贰)》(存目) |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叁)》(存目) |
综论知见录(存目) |
(7)中国古代辞书医学词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附录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古代辞书研究综述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医学词汇的研究现状 |
参考文献 |
综述三 辞书医学词汇研究综述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中国古代辞书医学词汇研究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引论 |
1 选题理由 |
2 研究意羲 |
3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4 研究目标 |
5 研究内容 |
第二节 研究材料与方法 |
1 研究材料 |
2 研究方法 |
第三节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古代辞书医学词汇概况 |
第一节 单音节词 |
1 概况 |
2 单音节造词法分析 |
3 辞书医学词汇单音节词的特点 |
第二节 复音节词 |
1 概况 |
2 双音节词 |
3 多音节词 |
第三章 辞书医学词汇分类研究 |
第一节 名物词 |
1 分类 |
2 名实关系 |
3 名羲考察 |
第二节 性状词 |
第三节 动词 |
第四章 辞书医学词汇词际关系研究 |
第一节 同义词 |
1 同训、互训、递训 |
2 统言、析言 |
第二节 反义词 |
第三节 同音词 |
第四节 同形词 |
第五节 同源词 |
第五章 辞书医学词义内部系统研究 |
第一节 本义---引申义 |
第二节 义项逐渐增多 |
第六章 医学词汇语义分析 |
第一节 义素分析法 |
第二节 语义场 |
1 人体语义场 |
2 疾病语义场 |
3 药名语义场 |
第三节 语义演变 |
1 扩大 |
2 缩小 |
3 转移 |
4 义位增加 |
第七章 辞书医学词汇字形研究 |
第一节 辞书医学词汇字形发展趋势 |
1 早期人体名中象形字、会意字居多 |
2 後期多发展为形声字 |
第二节 异体字 |
1 改变义符 |
2 改变声符 |
第三节 通假字 |
第四节 字形类聚 |
第五节 医学词汇字形的选用 |
1 误字行而正字废 |
2 借字行而本字废 |
第六节 本原字---区别字 |
第七节 古今字 |
第八章 辞书医学词汇音韵研究 |
第一节 反切中反映出的语音流变 |
第二节 音训 |
第三节 音转 |
第九章 辞书医学词汇词绦与释义研究 |
第一节 辞书释义特点(以《说文》《释名》为例) |
1 《说文》训释特点 |
2 《释名》训释特点 |
第二节 历代辞书对医学词条的传承与改造 |
1 後代辞书传承前代辞书内容 |
2 後代辞书补充前代辞书医词训释 |
第三节 释义越来越细化、明晰 |
第四节 音项 |
第十章 辞书医学词汇考释举例 |
[嗌、噎、喝、(?)] |
[疥、痎、痟、(?)] |
[芎劳、蘪芜、江蓠、蓠] |
[疛、殟、(?)、(?)、痫] |
[痿、痹] |
小结 |
1 古代辞书医学词汇历史分期特点 |
1.1 两汉 |
1.2 魏晋南北朝 |
1.3 唐宋 |
1.4 明清 |
2 古代辞书医学词汇历时层面特点 |
2.1 两汉时期的医学词汇奠定俊世医学词汇的基础 |
2.2 单音节向复音节转换 |
2.3 词的历时替换 |
3 二次注家释义特点 |
3.1 《尔雅》郭璞注 |
3.2 邢昺《尔雅疏》 |
3.3 《尔雅正义》《尔雅义疏》 |
3.4 《尔雅补注》 |
3.5 《陆锦燧日记》 |
3.6 《方言笺疏》 |
3.7 《段注》 |
3.8 《义证》《句读》 |
3.9 《通训定声》 |
3.10 《广雅疏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历 |
(8)汉语方言名量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缘起和研究现状 |
1.1.1 研究缘起 |
1.1.2 研究现状 |
1.2 研究对象和目的意义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目的意义 |
1.3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 |
1.4 结构安排和语料来源 |
1.4.1 结构安排 |
1.4.2 语料来源 |
1.5 关于量词的几个问题 |
1.5.1 量词是否表量 |
].5.2 量词和分类词 |
1.5.3 量词与方言分区 |
第二章 量词的语义分类 |
2.1 语义分类范畴 |
2.2 称量有生物量词 |
2.2.1 称人量词 |
2.2.2 动物量词 |
2.2.3 植物量词 |
2.3 称量无生物量词 |
2.3.1 条形细长状量词 |
2.3.2 块形团扁状量词 |
2.3.3 圆形颗粒状量词 |
2.4 小结 |
2.4.1 量词语义分类的南北差异 |
2.4.2 量词语义分类的主要标准 |
第三章 通用量词 |
3.1 通用量词的界定 |
3.1.1 通用量词的定义 |
3.1.2 通用量词的特征 |
3.1.3 通用量词的分类 |
3.2 通用量词“个 |
3.2.1 方言分布 |
3.2.2 历史考察 |
3.2.3 语法功能 |
3.2.4 小结 |
3.3 通用量词“只 |
3.3.1 方言分布 |
3.3.2 历史考察 |
3.3.3 “只”的兴起 |
3.3.4 小结 |
3.4 通用量词“块” |
3.4.1 方言分布 |
3.4.2 历史考察 |
3.4.3 语源探索 |
3.5 通用量词“条 |
3.5.1 方言分布 |
3.5.2 历史考察 |
3.5.3 读音问题 |
3.5.4 小结 |
3.6 其他通用量词 |
3.6.1 通用量词“枚” |
3.6.2 通用量词口[naη] |
3.7 小结 |
3.7.1 北“个”南“只 |
3.7.2 通用量词的地域分布特征 |
3.7.3 “个”的语法化损耗是“只”成为通用量词的动因 |
3.7.4 通用量词“个”的分布不断扩大 |
第四章 量词重叠 |
4.1 量词重叠的历史 |
4.1.1 量词重叠的起始时间 |
4.1.2 量词重叠的历史层次 |
4.1.3 量词重叠形式的来源 |
4.2 量词重叠的性质 |
4.2.1 量词的构词重叠 |
4.2.2 量词的构形重叠 |
4.3 量词重叠的形式 |
4.3.1 量词单纯重叠AA和AAA (AAAA) |
4.3.2 数词加量词重叠“数AA” |
4.3.3 量词加缀重叠“AXA” |
4.3.4 数量词重叠—AA(—A—A) |
4.4 量词重叠的语义 |
4.4.1 语义类型 |
4.4.2 量词重叠的语义 |
4.4.3 数量词重叠的语义 |
4.4.4 量词重叠的语义动因 |
4.4.5 小结 |
4.5 小结 |
第五章 量词表量功能 |
5.1 量范畴和量的分类 |
5.1.1 “量”和相关概念 |
5.1.2 量的分类 |
5.1.3 量值系统 |
5.1.4 小结 |
5.2 量词表小量 |
5.2.1 小量与小称 |
5.2.2 音变型数量小称 |
5.2.3 加缀型数量小称 |
5.2.4 重叠型数量小称 |
5.2.5 混合型数量小称 |
5.3 量词表大量 |
5.3.1 大量与大称 |
5.3.2 量词基式表大量 |
5.3.3 量词加后缀表大量 |
5.3.4 量词变声重叠表大量 |
5.3.5 量词重叠加后缀表大量 |
5.3.6 量词加缀重叠表大量 |
5.3.7 数量词重叠表大量 |
5.4 小结 |
5.4.1 数量小称语法形式 |
5.4.2 数量小称的共性 |
5.4.3 量词表大量的方言特色 |
5.4.4 量词表量的南北差异 |
第六章 量名结构 |
6.1 量名结构的两种解读 |
6.1.1 量名结构的数量解读 |
6.1.2 量名结构的指称解读 |
6.2 量名结构的句位和指称 |
6.2.1 全面型 |
6.2.2 无谓后定指型 |
6.2.3 无谓前不定指型 |
6.2.4 互补型 |
6.2.5 无谓前型 |
6.2.6 全无型 |
6.2.7 谓后不定指型 |
6.2.8 小结 |
6.3 定指量名结构 |
6.3.1 定指量名结构的分布 |
6.3.2 定指量名结构的类型 |
6.3.3 定指量名结构的音变 |
6.3.4 定指量名结构的来源 |
6.4 定指名量结构 |
6.4.1 定指名量结构的类型 |
6.4.2 定指名量结构的性质 |
6.5 小结 |
第七章 结语 |
7.1 本文的主要观点 |
7.2 研究的不足和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9)2016年现代汉语词汇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论文 |
(一) 词义研究全面关注词义分析、词义演变与词义比较 |
(二) 类别词语研究涉及方言词汇、新词新语、外来词等各个方面 |
(三) 与辞书相关的研究重点探讨辞书编纂、释义等问题 |
(四) 词汇变化与发展研究围绕词汇化问题展开 |
(五) 词汇教学与习得研究较为关注非母语者的词汇教学与习得问题 |
(六) 词汇与文化研究重视阐释词语的文化内涵 |
(七) 熟语研究视角不断拓宽、研究内容更加全面 |
(八) 词汇规范研究聚焦词语读音规范 |
(九) 与构词、造词相关的研究多为系统性研究 |
(十) 词汇比较研究内容与对比视角更为丰富多样 |
二、着作 |
(一) 熟语研究受到较多关注 |
(二) 词汇对比研究体现为对比内容与对比视角的多样性 |
(三) 词汇理论及相关研究体现学科研究的广度、深度、前瞻性与系统性 |
(四) 类别词研究涉及方言词汇、新词语、文化词等 |
(五) 辞书类研究以《现代汉语词典》 (第7版) 、《全球华语大词典》为代表性成果 |
(六) 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与习得研究注重理论与应用的结合 |
三、研讨会 |
(一) 第十七届汉语词汇语义学国际研讨会 (CLSW2016) |
(二) 词汇学国际学术会议暨第十一届全国汉语词汇学学术研讨会 |
(三) 中国辞书学会辞书编纂现代化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 |
(四) 中国辞书学会专科词典专业委员会第十一届学术研讨会暨辞典理论与辞书史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学术研讨会 |
四、课题 |
结论 |
(10)现代汉语尝试范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目标 |
1.3 研究现状 |
1.3.1 对尝试范畴界定和归属的研究 |
1.3.2 对尝试范畴表现形式的研究 |
1.4 研究意义 |
1.5 写作思路及研究方法 |
1.5.1 点与面结合的描写方法 |
1.5.2 综合全面的比较法 |
1.5.3 共时研究与历时研究相结合 |
1.5.4 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 |
1.5.5 多种语言学理论相结合的方法 |
1.6 本文结构安排及语料说明 |
2 尝试范畴的语义性质 |
2.1 对尝试的理解 |
2.2 尝试范畴的语义特征 |
2.2.1 非现实性 |
2.2.2 将来时 |
2.2.3 目的性 |
2.2.4 主观性 |
2.2.5 动量小 |
2.3 尝试范畴与相关范畴的关系 |
2.3.1 尝试范畴与时 |
2.3.2 尝试范畴与体 |
2.3.3 尝试范畴与情态 |
2.4 本章小结 |
3 “看”类尝试标记(一) |
3.1 普通话的尝试标记——助词“看” |
3.1.1 助词“看”的句法分布 |
3.1.2 助词“看”的使用限制 |
3.1.3 “看”的语义特点和句法表现之间的关系 |
3.2 尝试标记“看”在汉语方言里的分布 |
3.3 汉语方言中的其他“看”尝试标记 |
3.4 “看”类尝试标记的语法特点 |
3.5 本章小结 |
4 “看”类尝试标记(二) |
4.1 方言中的“VP看”类结构 |
4.1.1 江淮官话的“VP瞧”结构 |
4.1.2 吴语的“VP看”结构 |
4.1.3 汉语方言中的“V看”与“VV看” |
4.2 “V一下看”结构 |
4.3 “VV看”的构式化 |
4.4 本章小结 |
5 动词重叠与尝试表达 |
5.1 普通话中动词重叠形式的判定 |
5.2 对动词重叠性质的认识 |
5.3 汉语方言中的动词重叠 |
5.4 动词重叠与尝试意义 |
5.4.1 动词重叠能表达尝试意义 |
5.4.2 尝试意义是动词重叠的语用推理义 |
5.5 汉语方言中的动词重叠与尝试意义 |
5.6 本章小结 |
6 “V一下”结构与尝试表达 |
6.1 普通话的“V一下”结构 |
6.2 “V一下”结构与尝试意义 |
6.3 方言中的“V一下”结构 |
6.4 本章小结 |
7 “看”类尝试标记的共时变异和历时演化 |
7.1 尝试标记——“瞧” |
7.1.1 两种用法 |
7.1.2 内在关联 |
7.2 尝试标记——“睇” |
7.2.1 两种用法 |
7.2.2 “睇”的流变 |
7.3 从视觉动词到尝试标记 |
7.3.1 “看”的演变研究分析 |
7.3.2 语法化语境理论简介 |
7.3.3 “看”的演化动因考察 |
7.4 本章小结 |
8 尝试范畴的类型学考察 |
8.1 汉语方言的尝试表达 |
8.2 境内民族语言的尝试表达 |
8.3 境外其他语言的尝试表达 |
8.4 本章小结 |
9 结语 |
9.1 本文的主要结论 |
9.2 本文的创新之处 |
9.3 进一步需要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部分方言及民族语言介绍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四、全国汉语方言学会第十届年会晋语专题研讨会简述(论文参考文献)
- [1]李荣先生的方言学学术思想研究[D]. 罗桂花.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2021
- [2]《广雅疏证》通假关系新证[D]. 韦婷. 吉林大学, 2021(01)
- [3]李荣先生的方言学学术思想研究[D]. 罗桂花.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2021
- [4]清末民国时期利用古文字资料校证《说文》之研究[D]. 顾王乐. 吉林大学, 2020(03)
- [5]全媒体视域下方言传播研究[D]. 周怡帆. 山西大学, 2020(02)
- [6]《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叁)》疑难字词集释及释文校注[D]. 曹雨杨. 吉林大学, 2020(08)
- [7]中国古代辞书医学词汇研究[D]. 吕晓雪.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8]汉语方言名量词研究[D]. 毛志萍.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9]2016年现代汉语词汇研究综述[J]. 田静,周飞,苏新春.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 2018(05)
- [10]现代汉语尝试范畴研究[D]. 汤燕.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