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文化——专访中国京剧院院长吴江

京剧文化——专访中国京剧院院长吴江

一、作为文化的京剧——访中国京剧院院长吴江(论文文献综述)

邢志[1](2021)在《建国以来沪剧剧目研究(1949-2019)》文中研究指明建国伊始,受“戏改”政策的影响,沪剧界对传统剧目进行了重新审定和修改。与此同时,沪剧发挥擅演现代戏的特长,在政府的倡导下,配合当时以反抗封建压迫、巩固新政权为重点的社会运动,创作了诸多切合时代主题的现代戏,经典剧目《罗汉钱》就产生于此时。此后,随着“大跃进”运动的开展,“文艺跃进”现象明显,产生了大批粗制滥造的现代戏。但与此同时,经过沪剧界的努力,也产生了经典剧目《鸡毛飞上天》《星星之火》。在“百花齐放”和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得益于相对宽松的文艺氛围,沪剧界进行了传统剧目整理工作。随着“大写十三年”口号的提出,此前“三并举”的剧目政策被推翻,沪剧的传统剧目开始受到批判,并逐渐消失在舞台上,取而代之的是以反帝、反资、塑造工人英雄形象为重点的革命现代戏。在强调戏曲创作要突出“阶级斗争”、“兴无灭资”等内容的背景下,沪剧的两部大戏《芦荡火种》与《红灯记》成为了时代的经典,并在后来为京剧所改编,成为两个革命样板戏的源流。“文革”中后期,在“普及样板戏”的号召下,沪剧界又按照样板戏的创作要求编演了一批革命现代戏。“文革”结束以后,沪剧界在揭批“四人帮”运动和政府文艺政策的推动下,除了复演经典传统剧目外,还新创作了一批现代戏。与此同时,沪剧还借助电视这一新兴媒介的优势,将优秀剧目《一个明星的遭遇》改编为沪剧电视片《璇子》,成为全国首部戏曲电视片,开启了80年代沪剧剧目改编电视剧的热潮。这些景象,都显示着沪剧在改革开放背景下开始复苏并逐步走向新的繁荣。在政府发出文艺创作要“为四个现代化服务”的号召后,沪剧又一次发挥自身擅演现代戏的特长,坚持以主旋律的剧目创作为导向,迎来了改革开放后沪剧发展的一个高峰。但进入90年代以后,随着社会娱乐方式逐渐多元化,加之沪剧自身在剧目编演中存在的问题,沪剧在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难题与挑战。

刘祯[2](2020)在《新世纪北京京剧创作与京味文化述论》文中提出21世纪作为新的起点,不仅是时间意义的,更是文化层面的,这当然首先表现为首都北京的。经过20年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和积累,文化的发展和复兴重又成为新时代的主旋律。历史又翻开了崭新的一页,这一页是以2001年5月18日昆曲艺术被列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为标志的。接着国家启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党中央提出大力提倡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凡此种种,对北京戏曲创作和舞台艺术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它是北京戏曲本体回归和北京戏曲精神进一步得以彰显的重要时期,具有更为鲜明的京味文化特征,在戏曲诸剧种都有具体体现。

黄建华[3](2019)在《京剧在台湾的传承与发展研究(1948-2018)》文中研究说明台湾京剧从1948年至2018年间的发展,历经多次转变,充满不同发展时期的时代印记。这相关发展现象及其动力机制,既有内在的需求,也有外在影响。总体而言,这七十年间台湾京剧的发展,尝试并经历了古今合流和中西合流,还有京崑合流,由此建构了台湾现代京剧发展的基本脉络。1948年前台湾的京剧,混杂了不少地方戏元素,发展并不显着。随着台湾政府意识形态的需求,以及很多来台军人需要休闲娱乐,军中京剧剧团一时便如雨後春笋,扩枝散叶,对台湾京剧的发展发挥了较大的推动作用。至1980年代中後期,这些军中京剧团发展逐渐脱离现代社会思潮,於是,台湾京剧究竟将何去何从的问题被强烈地提出来了,不久便孕育了台湾京剧的改革:传统京剧逐渐被现代京剧所取代。从1990年代中後期开始,台湾京剧不仅尝试古今合流、中西合流,还注意京崑合流。这些带有创新性和探索性的发展,迄今为止已有二十多年,构成了当代台湾京剧的基本格局及未来发展基础。全文除了绪论和结论,共有六章,分别梳理并研究探讨了如下基本内容:1948年後的台湾政社艺文环境;来台艺人与京剧团的发展,不仅有三大民间京剧团,更有以历史悠久四大军剧团为主体的公办专业京剧团;1980年代後,京剧在台湾传承发展与时代思潮、市场需要的互动,尤其是京剧广电传播反映市场机制对京剧曲艺变化的影响;台湾三军京剧教育、民间京剧教育和高等教育学院三大方面对京剧教育及人才培养的深刻影响;台湾京剧在艺术美学方面努力於古今合流、中西合流和京崑合流所带来的传承与发展效果。感於现代京剧在台湾普遍受到观众喜爱,全文在回顾其发展历史各阶段特色基础上,着眼於研究新京剧美学的传承与创新,并对未来展望提出了期盼与省思。

张玲茹[4](2019)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戏曲改编西方戏剧研究》文中提出正如同中国戏曲在漫长历史中不断融合、不断发展与演变一样,戏曲改编西方戏剧,是中国戏曲面对新时代社会变革下的一种新的发展方式。从1911年至今,戏曲改编西方戏剧已有百年,而由于种种历史原因,20世纪80年代戏曲改编西方戏剧才真正进入了创作、演出的高速发展阶段,大量戏曲改编西方戏剧剧作出现在舞台之上,成为现代戏曲众多风格中较为独特的存在,呈现出了相对稳定的艺术水准和具有自身特色的艺术风格。本文以20世纪80年代以来戏曲改编西方戏剧作为研究对象,试图通过这种戏曲发展新方式,重新建构戏曲与当代社会、新的受众之间沟通的桥梁,让戏曲在新的历史背景下,散发出新的活力和生机,更好的服务于现代社会。本文分为三个章节,第一章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戏曲改编西方戏剧概述,在这一部分,笔者以收集整理的115部1980年后戏曲改编西方戏剧剧目为基础,通过对这近40年来戏曲改编西方戏剧剧目数量峰值的分析对这一历史阶段戏曲改编西方戏剧作以发展历程的划分,详细梳理了各历史阶段中戏曲改编西方戏剧剧作的背景,总结时代发展特征,还原20世纪80年代以来戏曲改编西方戏剧的历史面貌;第二章以具体的代表剧作分析戏曲改编西方戏剧艺术特色,从纵向的空间去认知、分析具体艺术作品在不同时期的表现;第三章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戏曲改编西方戏剧的改编方法总结,笔者将从剧目选择、文本改编和表演艺术的融合等横向方面对进行归纳,总结20世纪80年代以来戏曲改编西方戏剧的经验,从改编成败和剧作艺术价值中思索戏曲改编西方戏剧的意义,认知中国戏曲艺术本体,并及时肯定、及时反思,及时纠正、及时总结现代戏曲创新之中存在的优缺点,为中国戏曲未来发展之路提供一种可能。

魏欣怡[5](2019)在《十七年“戏改”与文艺“大众化”理论及实践 ——以《人民日报》为中心的考察》文中研究表明在20世纪的中国现代社会变革中,传统戏曲因具备社会政治、宗教仪式、民族心理情感建构等诸多功能且最为大众所喜闻乐见,所以与清末民初启蒙革命话语的发轫、战时语境下宣传与鼓动的要求、新政权初构时大众化普及的需求等现实语境相杂糅,呈现出格外复杂的流动过程。至十七年时期,为能够在接受的维度实现与广大工农群众的有效呼应,传统戏曲从生产、传播到接受层面均收到来自国家话语的全面介入与覆盖。在这个“想象的共同体”中,话语生产者、实践者与接受群体不断固定并共同推动着对于戏曲改革认知与阐释系统的“一体化”趋向。但它又并非铁板一块,伴随着特定的形势的变化,它又呈现为动态平衡下潜藏对话与张力的样态。因此,对于十七年“戏曲改革运动”不仅限于本体的研究,更应当作为典型的文本策略,对当前大众文化背景下的戏曲发展提供借鉴。本文主要由绪论、正文四章和结语共同构成主体部分。绪论部分通过对研究概念的界定、研究状况的综述、大众化视域的切入等方面深入爬梳了戏曲改革作为一个现代意义上的讨论对象,经历了一个从单一到交叉学科、从二元到多元视角、从“价值论”到“生成论”转变的研究趋势。这些有效的基础与思路,决定了本文的十七年“戏曲改革运动”研究必须在相似的学术背景下,选择与过往研究不同的“大众化”路径重新进入历史现场,进一步对戏改运动如何走向大众又如何成就自身进行辨析、考释及再解读。第一章,“梨园新声与’大众7浮现—一现代性语境中’十七年’前期的戏剧改良”:从发生学的角度回溯至20世纪前期戏曲改革事件酝酿、发展及深化的进程不难看出,一方面,传统戏曲因对于广大中国民众生活方式、情感图式的建构品格,而被知识分子重新发现并纳入现代性转换的范畴。但是另一方面,作为特定社会文化与历史背景下的产物,这一改革为走向大众,在不同的时代主题中又呈现出不同的面向。以“大众化”视角观之,戏曲经历了从“国民之众”“启蒙之众”到“民族之众”直至“阶级之众”的“大众”所指的位移,亦因此影响了各个时段学人对于其具体的价值认知、改革方向与操作路径。直至延安时期,旧戏改革在民族国家构建的革命语境中被具体确立、固定下来,并由此奠定了十七年传统戏曲的改革范式及基本走向。第二章,“组织意愿与实践裂隙:大众化视域下传统戏改革的机制及运行——以《人民日报》(1948—1952)为中心的考察”:作为十七年文艺大众化实践的最佳载体,对戏曲艺术的青睐是经历了延安时期对各类文艺形式反复实验与淘炼的结果。建国前后,它于新政权初构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亟需普及推进的现实语境中,以机构单位的方式形成了全面覆盖与不断纵深的组织化网络。这一力量以“改人、改戏、改制”的姿态直接介入戏曲构思创作、传播普及、演出接受的各个环节,与依存于原有旧戏生态中的表演者、接受者们构成了一个既充满张力又动态平衡的发展轨迹。第三章,“从农民模范到革命英雄:大众化视域下现代戏改革的疾变与跃进——以《人民日报》(1964)为中心的考察”:20世纪60年代中期,“两个批示”的骤降暗示了“戏曲改革”向“戏曲革命”加速跃进的可能性。在革命现代戏的大力创作与演出中,一批理想的农民形象开始占据戏曲舞台,并在现实语境下广大农民的接受内化、能动反馈中不断趋于纯粹化与典型化。这一趋势持续发展,更加符合“样板”潜质的“革命英雄”开始代替“理想农民”成为主角,正式亮相于革命京剧现代戏的舞台之上。于这一创作实践经验之上所形成的“文艺革命理论”,最终促就了十七年话语向文革话语雏形的急遽突越。第四章,“’中国特色大众文化’:十七年戏改对当下戏曲发展的启示”:新时期以来,面对全球化浪潮中多元文化资源的涌入,传统戏曲的发展也开始被纳入大众文化语境下繁荣的商品经济市场之中。为获得进一步生存与发展的空间,戏曲艺术的持续革新成为“消费革命”形势下的题中之义。但是坐困于文化遗产的定位与大众化工具的移位,戏曲艺术仍需从十七年戏改运动“大众化”经验的逻辑前提、阐释过程与结果中汲取养分,以实现传统文艺形态的当下转换。

孙宗列[6](2015)在《讨教》文中研究指明过去几十年的快速发展,使得如今的建筑师获得从来未有的实践机会,不仅仅是国内的建筑师,还包括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愿意投身中国建设的建筑师们。在很短的时间里,我们的城市快速崛起、面貌不断被刷新。若干年前在国内甚至很少有人能清楚地说出是干什么的建筑师,如今成了城市面貌的缔造者,终于被多数人认知。另一方面,由于惊人的速度,使得建筑师们还没有来得及消化前一个就已经开始下一个,于是手册、照搬和标准化的流程成为快速生产的习惯模式。今天我们回头,会发现:的确我们的城市出现了千城一面,而其中不乏短命和无用的建筑。

彭维[7](2014)在《国家京剧院编剧人才与剧目创作调研报告》文中指出一、综述国家京剧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直属的唯一国家级戏曲院团。剧院作为新中国京剧界最大的示范性"国营班",在新制度的保障和党的"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文艺方针下,创建了既有民族特色又充分体现时代精神、以为人民服务为最高宗旨的新京剧,大胆地迈出了京剧改革实验的"新"步伐。从某种程度上讲,

杨敏[8](2013)在《新时期革命历史题材戏曲 ——文本与动作表演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革命历史题材戏曲自诞生至今已有百余年,不同的历史时期呈现不同的创作观念,经过抗战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十七年时期、文革时期,新时期的革命历史题材戏曲剧目的创作观念逐渐回归艺术本体,注重作品的审美功能,逐渐疏离简单、直接的宣传教化。本文分五章,基于对剧目文本、演出录相的分析,分别从革命历史题材戏曲的产生与发展,新时期剧目创作、题旨特征、人物塑造、舞台表演等五个方面着手,分析新时期革命历史题材戏曲剧目创作的特点。第一章,从剧目生产的社会环境、文本创作、演出形式、功能价值等方面,论述新时期之前革命历史题材戏曲剧目的产生与发展,分析不同历史阶段的创作观念与社会现实对艺术作用力。可以说,发源于20世纪初期的爱国主义戏曲,是革命历史题材戏曲的胚芽,经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革命历史题材戏曲因处于国家的战时状态,一直保持鼓励、宣传的教化功能,其艺术形式并不成熟。建国后,虽然社会进入和平时期,但革命历史题材的戏曲创作依然在“工具论”思维中运行,没能突破在战时状态下形成的固定模式。第二章,分期讨论新时期三个阶段的剧目创作情况,分析各个阶段的创作趋向。第一阶段是从70年代末期到80年代中期,革命历史题材戏曲创作因为文革结束、改革开放而进入剧目创作的繁荣期,但外部环境的变化并没有促使艺术思维的变化。从80年代中期开始,整个戏曲界面临着市场困境,导致文本叙事的内部变化,创作者开始思考、尝试、实践一些新的观念。90年代以后,革命历史题材戏曲创作重新激活某些戏曲艺术的要素,而进入到一个回归本体的阶段。第三章,通过情感、命运以及崇高英雄主义的主题,突出“以情动人”的题旨特征,将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历史、革命思想、精神信仰以润物无声的方式传播给受众。这是新时期创作观念更新的一个具体表现,以“软性的抒情”反拨“亢奋式宣教”。第四章,新时期革命历史题材剧目的人物塑造,无论是英雄人物还是反面人物,都经历了从类型化向典型性过渡的过程。为了塑造出饱满、立体、真实、典型的人物形象。作品中突出英雄人物的真性情与个体意识,打破高大全、圣人式的英雄角色。反面人物的塑造也脱离僵硬的脸谱式形象,从简单的“道德批判”、“外表丑化”转向对“狡诈奸猾”、“人性丑恶”的挖掘。第五章,新时期革命戏曲的动作表演呈现开放式、多元性特征。《华子良》中的“耍鞋戏敌”、“挑篓下山”两段,虚拟意象,摹拟外部环境,遵循京剧虚拟化、程式化、音舞化的表演规律,可谓新时期戏曲表演的一大亮点。与此同时,另一些剧目在动作表演中借鉴话剧重激情迸发的表演方法,搬用民间舞蹈、秧歌等肢体语汇,因戏曲韵律化改造不足,意象缺失,而显得不够成熟、完善。

王楷婷[9](2012)在《兰州职业技术学院“京剧进校园”活动调查研究》文中认为京剧是中华民族的国粹,从形成到现在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在这段历史长河中,京剧汇集和融合了各个地方剧种的艺术精华,以丰富的剧目,精湛的表演形式.博大精深的美学体系,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世界剧坛上独树一帜。兰州职业技术学院以“文化立院”为办学理念,“国粹砺人”为办学特色,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形式,把京剧文化融入到育人的全过程,充分发挥京剧与教育结合而产生的育人作用,用民族文化磨砺和提升师生精神。创造了以京剧为手段,达到传播传统文化的目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全国高校开展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的范围内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通过现场调查、访谈获取的大量第一手资料,对兰州职业技术学院“京剧进校园”活动进行了全面而详尽的介绍,同时通过问卷调查对这一活动所取得的成果和不足之处进行分析研究,从而得到启示。

宋传信[10](2009)在《首都京剧60年》文中指出在中国戏曲的百花园里,京剧有菊花之称,有"国剧"、"国粹"之誉,其绚丽多彩的服饰,惟妙惟肖的扮相,回味悠长的唱腔,令人叫绝的身段,令无数国人为之倾倒。京剧不仅是大众化的娱乐方式,而

二、作为文化的京剧——访中国京剧院院长吴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作为文化的京剧——访中国京剧院院长吴江(论文提纲范文)

(1)建国以来沪剧剧目研究(1949-201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三、思路框架
第一章 建国初期的沪剧剧目(1949-1962)
    第一节 “戏改”时期的沪剧剧目
        一、传统剧目的审定与修改
        二、切合时代主题的现代戏创作
        三、宣传新婚姻法的代表作:《罗汉钱》
    第二节 “文艺跃进”时期的沪剧剧目
        一、“以现代剧目为纲”影响下的剧目
        二、“歌颂大跃进、回忆革命史”:《鸡毛飞上天》《星星之火》
        三、对传统剧目的态度
    小结
第二章 “革命现代戏”时期的沪剧剧目(1963-1976)
    第一节 “大写十三年”影响下的沪剧剧目
        一、“大演现代戏”与批判传统戏
        二、革命现代戏的盛行
    第二节 革命样板戏时期的沪剧剧目
        一、革命现代戏的样板:《芦荡火种》《红灯记》
        二、样板戏背景下的其它沪剧剧目
    小结
第三章 新时期的沪剧剧目(1977-2019)
    第一节 改革开放背景下的沪剧剧目
        一、剧目创作的复苏
        二、首部戏曲电视片:《璇子》
    第二节 “四个现代化”倡导下的沪剧剧目
        一、以主旋律为导向的现代戏创作
        二、娱乐多元化背景下的沪剧剧目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2)新世纪北京京剧创作与京味文化述论(论文提纲范文)

一、“老耳朵,新眼睛”的京剧创作
二、世界非遗代表作名录与京剧创作
结语

(3)京剧在台湾的传承与发展研究(194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动机与问题意识
        一、台海两岸京剧艺术与教育推广
        二、检视当代京剧艺术发展的传承与创新
        三、再探台湾跨文化剧场的流动与现象
    第二节 前人研究成果
        一、台湾演剧生态与京剧发展现状
        二、台湾京剧表演与舞台实践
        三、台湾京剧教育传承与创新
        四、跨文化台湾戏曲的发展现况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一、研究方法
        二、资料来源
    第四节 章节大纲
第二章 1948年後的台湾政社艺文环境
    第一节 相对紧张的文化氛围
        一、政局环境
        二、政策与奖励制度
    第二节 中华文化复兴运动
        一、中华文化复兴运动推行委员会
        二、剧本审查,少年国剧欣赏
    第三节 地方意识抬头
        一、政治社会环境
        二、文化建设政策
    第四节 两岸开放与台湾文化发展
        一、开放交流的推动
        二、地方的积极坚持
第三章 1948年後台湾京剧的传承起步
    第一节 初期来台艺人与剧团
        一、初期来台的京剧艺人
        二、1948年後京剧活动
    第二节 三大民间京剧团
        一、剧团的脉络
        二、活动情况
    第三节 顾剧团结束後的京剧活动
        一、演艺活动与整编
        二、海派京剧——麒麟厅
    小结
第四章 公办专业京剧团的传承与发展
    第一节 四大历史悠久军剧团
        一、大鹏国剧队
        二、海光国剧队
        三、陆光国剧队
        四、明驼国剧队
    第二节 历时较短的军剧团
        一、大宛国剧队
        二、龙吟国剧队
        三、干城国剧队
    第三节 军剧团主要目的任务
        一、劳军戏演出
        二、藉由竞赛传递政治讯息
    第四节 学校附属的京剧团
        一、国光剧团
        二、台湾京崑剧团
    小结
第五章 1980年代後京剧在台湾的传承与发展
    第一节 时代思潮与市场需要
        一、新剧团与京剧现代化
        二、「京剧改革」论争
        三、京剧演出活动
    第二节 广电传播与市场机制
        一、京剧与广播电台
        二、戏曲现代传播之再发挥
    第三节 面对时代改变的京剧之变化
        一、剧本内容之变化
        二、演出制作层次之提昇
        三、演出风格之多样化
    小结
第六章 京剧教育及人才培养发展与变迁
    第一节 三军京剧教育学校
        一、(空军)大鹏戏剧实验学校
        二、(陆军)陆光戏剧实验学校
        三、(海军)海光戏剧实验学校
    第二节 军团及艺工总队京剧教育机构
        一、大宛国剧训练班
        二、国光艺术戏剧学校
    第三节 民间京剧教育机构
        一、少年国剧欣赏会
        二、大专青年国剧研习会
        三、剧本五年计画暨教育课程制定标准
        四、复兴国剧特刊
        五、创办「金龙奖」竞赛
        六、首度引进大陆师资交流
        七、两岸六校京剧联演
    第四节 高等教育学院
        一、中国文化大学
        二、台湾戏曲学院
        三、台湾艺术大学
    小结
第七章 京剧新美学的传承与发展
    第一节 政策解禁下的交流与发展
        一、两岸开放交流带来的发展动力
        二、台湾京剧面向大陆和世界的新变化
    第二节 京崑合流——多元融合
        一、京崑腔体融合——李宝春
        二、崑生改行京剧——温宇航
        三、蓬瀛五弄——曾永义、周秦
    第三节 中西合流——走向国际
        一、与西方经典对话——吴兴国
        二、听觉演员邂逅视觉导演——魏海敏、罗伯·威尔森
        三、全能剧场——高行健
        四、小结: 兼谈环境剧场
    第四节 古今合流——继往开来
    小结
第八章 结语
    一、台湾演剧生态与京剧发展现象
    二、台湾京剧艺术与教育推广
    三、台湾京剧表演与舞台实践
    四、当代台湾戏曲发展的跨界与创新
参考书目(按年份排序)
附录一: 国军文艺金像奖历届京剧竞赛表
附录二: 台湾京剧发展年表
附录三: 台湾出版之京剧论述书籍
附录四: 1982年~2018年台湾京剧硕博士论文

(4)20世纪80年代以来戏曲改编西方戏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戏曲改编西方戏剧发展历程
    第一节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戏曲改编西方戏剧剧目概况
    第二节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戏曲改编西方戏剧发展历程
        一、探索期(1980-1989)及其特征
        二、沉寂期(1990-1999)及其特征
        三、高潮期(2000-2017)及其特征
第二章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戏曲改编西方戏剧艺术特色
    第一节 探索期戏曲改编西方戏剧剧作艺术特色分析——以京剧《奥赛罗》、昆曲《血手记》为例
    第二节 沉寂期戏曲改编西方戏剧剧作艺术特色分析——以京剧《中国公主图兰朵》、花灯戏《卓梅与阿罗》为例
    第三节 高潮期戏曲改编西方戏剧剧作艺术特色分析——以川剧《欲海狂潮》、越剧《寇流兰和杜丽娘》为例
第三章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戏曲改编西方戏剧改编经验
    第一节 改编剧目的选择
        一、“世界戏剧”的价值
        二、改编目的的不同
    第二节 改编文本的取舍
        一、背景时空的嫁接
        二、思想主题的偏离
        三、情节结构的删减
    第三节 表演艺术的创新
        一、表演程式的整合
        二、角色行当的突破
        三、其他形式的融合
结语
附录: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戏曲改编西方戏剧剧目
参考文献
致谢

(5)十七年“戏改”与文艺“大众化”理论及实践 ——以《人民日报》为中心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十七年戏曲改革运动的相关问题
        1. 戏曲改革运动与文艺“大众化”问题
        2. 十七年戏曲改革运动的走向问题
        3. 戏曲改革运动的当下意义问题
    第二节 十七年戏曲改革运动研究综述
        1. 十七年时期戏曲改革运动相关研究述评
        2. 文革及新时期以来戏曲改革运动相关研究述评
        3. 十七年戏曲改革运动与文艺“大众化”的理论与实践
第一章 梨园新变与“大众”浮现——现代性语境中十七年前期的戏剧改良
    第一节 现代性焦虑中发现“大众”:晚清民初的戏剧改良与大众话语
        1. 国民之众:梁启超的戏剧改良中的新民话语
        2. 启蒙之众:晚清民初戏曲理论及舞台实践中的个人话语
    第二节 革命化实践中制造“大众”:30—40年代的戏剧改良与大众话语
        1. 民族之众:新国剧运动中戏曲改良的民众话语
        2. 阶级之众:延安戏曲改革中的工农兵话语
第二章 组织意愿与实践裂隙:大众化视域下传统戏改革的机制及运行——以《人民日报》(1948—1952)为中心的考察
    第一节 “有意味的形式”:大众化文艺背景下戏改的发生
        1. 延安文艺空间中的“大众化”实验
        2. 走向全国:“人民新戏曲”的中心置换
    第二节 建国初期的戏改特点与大众化经验
        1. 戏改机制雏形:中国戏曲改进会的发起
        2. 戏改机制统筹:戏曲组织机构的设置与功能
        3. 戏改机制特点:管理范畴与科层体系的完备
    第三节 建国初期的大众化限度与戏改弹性
        1. “大众化”限度:接受者与表演者的身份困惑
        2. 戏改弹性:“合法性”与“合理性”之间
第三章 从农民模范到革命英雄:大众化视域下现代戏改革的疾变与跃进——以《人民日报》(1964)为中心的考察
    第一节 理想农民形象的生成与强化
        1. 农民模范:革命现代戏的主体形象
        2. 从被动到能动:现代戏的革命化加速
    第二节 从“戏曲改革”到“京剧革命”:革命京剧现代戏及逻辑展开
        1. 舞台的统一:革命规训下的大众形象塑造
        2. 舞台的延伸:权力运作下的戏改符号传播
        3. 舞台的覆盖:“大众化”与“样板化”的汇融
第四章 “中国特色大众文化”:十七年戏改对当下戏曲发展的启示
    第一节 大众文化视域下的当下戏曲生态
        1. 改革之续:戏曲生态的当下处境
        2. 定位之困:戏曲生态的当下窘境
        3. 从戏曲到电影:“大众化”工具的更迭
    第二节 十七年戏改“大众化”经验对当下戏曲发展的启示
        1. 逻辑前提:“大众化”的当下意义
        2. 阐释过程:方法置换、方向并进与方式推广
        3. 阐释结果: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戏曲改革实践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7)国家京剧院编剧人才与剧目创作调研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一、综述
二、编剧状况
三、编剧人才的培养与展望

(8)新时期革命历史题材戏曲 ——文本与动作表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新时期之前革命历史题材戏曲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节 革命历史题材戏曲的发端
    第二节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革命历史题材戏曲创作
    第三节 “十七年”革命历史题材戏曲剧目的繁荣
    第四节 文革期间的样板戏与革命历史题材戏曲
第二章 新时期革命历史题材戏曲发展脉络
    第一节 70 年代末到 80 年代中期:革命历史题材戏曲剧目创作的繁荣与观念的局限性
    第二节 80 年代中期到 90 年代中期:戏曲的困境与革命历史题材戏曲剧目创作的探索
    第三节 90 年代后期至今:市场化背景下,对戏曲本体特征的回归
    小结
第三章 以情动人:新时期革命历史题材戏曲剧目的题旨特征
    第一节 凸显革命战争年代的情感叙事
    第二节 展示各色人物在苦难时代中的命运
    第三节 将崇高的英雄主义悄然地融入叙事之中
    小结
第四章 从类型到典型:新时期革命历史题材戏曲的人物塑造
    第一节 从“神”到“人”:革命英雄形象塑造
    第二节 从“道德批判”到“复杂人性”:反面人物塑造
    小结
第五章 继承与革新:新时期革命历史题材戏曲的表演特征
    第一节 冲突与融合:传统剧目表演体制与革命历史题材戏曲表演形式的关系
    第二节 探索与多样:新时期革命历史题材戏曲表演动作之分析
    小结
结论
附录 1:近代以来革命历史题材戏曲剧目索引
附录 2:革命历史题材戏曲研究论文索引
参考资料
发表的科研成果
致谢

(9)兰州职业技术学院“京剧进校园”活动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序论
    一、 京剧发展简史
    二、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意义
    三、 国内相关综述
        (一)京剧与文化传承相关研究成果(文献)综述
        (二)传统文化进校园相关综述
        (三)京剧进校园相关综述
    四、 创新之处
    五、 论文的研究范围、方法及步骤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与步骤
第一章 兰州职业技术学院“京剧进校园”活动综述
    第一节 京剧走进课堂
        一、 《京剧文化》课程的开设
        二、“京剧文化大讲堂”的设立
    第二节 各种京剧活动的开展
        一、 成立京剧艺术团
        二、 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
    第三节 京剧名家的指导
    第四节 领导重视措施得力
        一、 领导重视
        二、 措施得力
    第五节 开展京剧进校园活动取得的成绩
        一、 屡获大奖
        二、 媒体宣传
        三、 对外交流
第二章 对兰州职业技术学院“京剧进校园活动”的研究
    第一节 问卷调查情况概述
        一、 学生的个人情况
        二、 学生家庭的基本情况
        三、 学生自身对于京剧的态度
        四、 学生对于学校开展京剧教学活动的看法
    第二节 数据分析与研究
        一、 “京剧进校园”活动对学生的影响
        二、 “京剧进校园”活动对策与建议
    第三节 通过调查得到的启示
        一、 高等院校要把宏扬传统文化放在重要的地位
        二、 京剧文化进校园既可行又有效
        三、 领导重视是高校弘扬传统文化的关键
        四、 因地制宜,量力而行
        五、 内外结合,争取社会专业人士的支持
        六、 注重实践,开展社团活动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四、作为文化的京剧——访中国京剧院院长吴江(论文参考文献)

  • [1]建国以来沪剧剧目研究(1949-2019)[D]. 邢志.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2]新世纪北京京剧创作与京味文化述论[J]. 刘祯. 四川戏剧, 2020(11)
  • [3]京剧在台湾的传承与发展研究(1948-2018)[D]. 黄建华. 苏州大学, 2019(08)
  • [4]20世纪80年代以来戏曲改编西方戏剧研究[D]. 张玲茹. 中国戏曲学院, 2019(03)
  • [5]十七年“戏改”与文艺“大众化”理论及实践 ——以《人民日报》为中心的考察[D]. 魏欣怡.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7)
  • [6]讨教[J]. 孙宗列. 建筑技艺, 2015(12)
  • [7]国家京剧院编剧人才与剧目创作调研报告[J]. 彭维. 剧本, 2014(01)
  • [8]新时期革命历史题材戏曲 ——文本与动作表演分析[D]. 杨敏. 上海大学, 2013(08)
  • [9]兰州职业技术学院“京剧进校园”活动调查研究[D]. 王楷婷. 西北师范大学, 2012(04)
  • [10]首都京剧60年[A]. 宋传信. 当代北京研究(2010年第2期), 2009(总第49期)

标签:;  ;  ;  ;  ;  

京剧文化——专访中国京剧院院长吴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