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褶纹冠蚌精子发生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黄家锐,郭青松,但小琴,罗福广,黄杰,王卫民[1](2021)在《两种圆田螺精子的超微形态结构与活力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为了探究中国圆田螺(Cipangopaludina chinensis)和中华圆田螺(C.cathayensis)精子的超微结构差异以及活力,应用计算机辅助精子分析系统(CASA)、光镜和电镜技术对两种圆田螺的精子活力和精子的超微结构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两种圆田螺成熟典型精子和非典型精子均由头部、中段和尾段组成,典型精子头部呈螺旋形,由螺旋形细胞核组成,中段呈螺旋形,由螺旋形线粒体组成,尾部光滑;非典型精子呈马蹄形,由少量细胞核组成,中段呈棒状由线粒体和囊泡组成,尾部分叉,由9~16根鞭毛组成,两种类型的精子均不存在顶体和中心粒结构,轴丝均从核基部延伸至尾部,是典型的"9+2"结构。两种圆田螺典型精子形态仅在体宽存在显着差异,非典型精子形态仅在体宽和头宽存在显着差异,其余性状没有显着差异。两种圆田螺的典型精子运动能力较弱,非典型精子运动能力强,中华圆田螺非典型精子的快速运动时间(FET)显着大于中国圆田螺;在快速运动时间上,中国圆田螺非典型精子的平均路径速度(VAP)、平均曲线速度(VCL)、平均直线运动速度(VSL)显着高于中华圆田螺。统计各类型精子的比例;典型精子、非典型小精子、非典型大精子比例,中国圆田螺为1∶1.39∶1.66,中华圆田螺为1∶1.39∶1.38。
吴娣[2](2019)在《池蝶蚌凋亡抑制相关因子(IAP)在性腺中的表达特征》文中提出池蝶蚌(Hyriopsis schlegelii)原产于日本琵琶湖,1997年引入中国,是目前我国的重要育珠对象之一。经我们的前期研究发现:池蝶蚌在性腺发育过程中12月龄后就出现明显的性别分化,但在28月龄时出现雌雄同体现象,发育为雄性的个体其雌性生殖腺细胞凋亡,直至完全退化,发育为雌性个体的其雄性生殖腺也是如此。这说明一定有某些机制控制生殖细胞的凋亡,并最终决定着池蝶蚌的性别分化。为揭示这一科学问题,本论文在构建了28周龄池蝶蚌转录组数据库,并在对该数据库进行了筛选,发现在该数据库中2个细胞凋亡抑制因子(Inhibitor of apoptosis protein,IAP)有较高的表达丰度。提示这2个IAP可能参与池蝶蚌生殖腺细胞的凋亡和生殖腺的退化。因此,为研究IAP的凋亡抑制功能,本研究开展了以下工作:1、对池蝶蚌成熟配子进行了形态学研究。本研究收集池蝶蚌成熟配子,在普通光镜和扫描电镜下,观察其显微及超微结构。结果显示,池蝶蚌卵子为圆形或椭圆形,长径为245.6±26.8μm,短径为213.4±44.3μm。扫描电镜下能够观察到卵外包有多褶皱的卵膜,表面有一受精孔存在。池蝶蚌精子为“鞭毛型”,全长42.47±3.57μm,前端有子弹头形状精子头长度2.99±0.22μm,中段有5个线粒体环形排列,尾部为粗细均匀的鞭毛结构,长度38.73±3.55μm。组织切片观察到池蝶蚌从26月龄到32月龄,性腺中出现雌、雄性滤泡同时存在的雌雄同体现象,其中雄性滤泡占整个性腺的90%以上,雌性卵泡在雌雄同体池蝶蚌中所占的比例很小。并存的滤泡处于配子细胞发育阶段,性腺内的结缔组织将滤泡隔开,滤泡内两种生殖细胞同步发育。2、克隆了IAP基因。在已获得有限IAP基因信息的基础上,首次从池蝶蚌中成功克隆了IAP两个凋亡抑制基因(定义为HsIAP-1及HsIAP-2),序列提交NCBI,分别获得序列号为KY123703和KY123704。其中HsIAP-1全长2458bp,包含1722bp的完整开放阅读框,编码573个氨基酸,含有两个BIR结构域和一个RING环;HsIAP-2全长3012bp,包含1209bp的完整开放阅读框,编码402个氨基酸,含有一个BIR结构域。HsIAP-1和HsIAP-2包含的BIR结构域都具有的保守特征序列CX2CX16HX6C。3、对IAP基因进行系统发育分析。系统进化树揭示池蝶蚌两个IAP基因与低等无脊椎动物亲缘关系最近,这与其分类地位是相吻合的。另外,将Hs IAP的BIR结构域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Hs IAP-1的第一个BIR结构域(Hiap-1-1)与脊椎动物的BIR1结构域聚为一支,HsIAP-1的第二个BIR结构域(Hiap-1-2)与脊椎动物的BIR3结构域汇为一支;Hs IAP-2的第一个结构域(Hiap-2)与无脊椎动物的BIR3结构域汇为一支。这种BIR进化趋势上的不同可能暗示其在功能上的差异。4、对IAP基因进行组织表达分析。定光定量结果显示,Hs IAP-1在池蝶蚌不同组织中泛表达,其中肝胰腺表达量最高,鳃组织排第二位,雌、雄性腺组织排在其后,在血细胞中表达量最低。HsIAP-1在5个不同年龄段性腺组织中的表达差异。结果表明:在雌、雄性性腺中Hs IAP-1表达量在1龄、2龄、3龄呈现降低趋势,然后在4龄、5龄出现大幅升高。这种结果可能是由于性腺发育处在不同时期导致,且HsIAP-1的调控作用在雌性性腺中大于雄性性腺。5、重组HsIAP-1的功能研究。利用原核表达亲和系统获得了纯化HsIAP-1重组蛋白。体外分析了该蛋白对细胞的保护作用。我们观察了Hs IAP-1对H2O2刺激诱导产生的Hela细胞凋亡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HsIAP-1能够较好的抑制细胞凋亡现象发生,随着Hs IAP-1蛋白浓度升高这种作用更加明显;同时我们检测了同等实验条件下caspase-3的蛋白活性,结果显示随着HsIAP-1蛋白浓度升高caspase-3的蛋白表达量逐渐降低。这个结果表明,HsIAP-1蛋白能够减弱H2O2对Hela细胞的影响,减缓细胞凋亡比率,且其作用机制可能与caspase-3蛋白相关的线粒体凋亡途径有关。
孙光兴[3](2019)在《淮河橄榄蛏蚌人工繁育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橄榄蛏蚌(Solenaia oleivira)是我国特有、珍稀的一种淡水蚌类。它具有蚌类的典型生活史,成熟的钩介幼虫排出后,需要短暂寄生在适宜寄主鱼上才能变态发育成稚蚌,从而完成繁育过程。由于橄榄蛏蚌的特殊繁殖和栖息特性,对特定寄主鱼信息尚不清楚,在人工繁育上一直未取得突破,极大地制约了对这一珍稀蚌类资源的保护及开发利用。本文通过逐月采集淮河橄榄蛏蚌,系统地研究其繁殖生物学特征;开展了橄榄蛏蚌钩介幼虫体外培养技术研究,并对其培养的血清种类和密度进行了筛选;对橄榄蛏蚌营养成分季节变化进行了分析。橄榄蛏蚌人工繁育关键技术研究为我国现代渔业发展提供新的绿色生态养殖品种,为我国橄榄蛏蚌的人工繁育保护及开发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本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橄榄蛏蚌的繁殖生物学研究表明:橄榄蛏蚌怀幼的年龄段主要在2龄到6龄,2冬龄为其最小性成熟年龄,体重31.25g,壳长10.54cm;最大性成熟个体为5龄,体重152.63g,壳长18.45cm。淮河橄榄蛏蚌的繁殖季节为每年的2月到6月份,繁殖高峰为3月底至5月份。此蚌的生殖细胞发育也是分批分期进行的,雌蚌在繁殖季节里可排卵3~5次,一次怀幼量在134.9万~402.1万粒,雌蚌的怀幼量与个体的体重正相关。根据组织切片对橄榄蛏蚌生殖细胞的发育规律和滤泡的变化结果,认为9月到11月份为性腺的增殖期,12月至第二年的1月份为性腺生长期,2月到5月份为性腺成熟期,3月至6月份初为性腺的排放期,7月到9月为性腺的休止期。橄榄蛏蚌精细胞和成熟的精子堆积在一起,由鞭毛相互连接在一起;精子呈椭圆短杆状,尾部有一条细长的鞭毛,整体长度为46~50μm,头部呈子弹头状,大小约为0.72×1.43μm。橄榄蛏蚌的胚胎发育过程分为受精卵、卵裂期、囊胚期、原肠期、膜内钩介幼虫期和钩介幼虫期。(2)体外培养的研究结果表明:体外培养钩介幼虫变态率最高血清组是鲤鱼,为86.61±4.42%;钩介幼虫变态率最低血清组是兔。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对照组钩介幼虫的变态率显着低于血清组钩介幼虫变态率(P<0.05);鳙鱼、鳊鱼、草鱼、黑雕鱼、牛组的钩介幼虫变态率无显着性差异(P>0.05);鲤鱼、草鱼、兔组的钩介幼虫变态率差异性显着(P<0.05),鲤鱼高于草鱼的变态率,草鱼高于兔的变态率。利用鲤鱼血清为重要营养源,体外培养基密度为800、1200、1600、2000只条件下得到的变态率分别为36.70±11.67%、58.85±2.73%、68.31±15.70%、78.48±9.31%。(3)橄榄蛏蚌营养成分的季节变化分析表明:3月份橄榄蛏蚌的粗灰分显着低于69、12月份(P<0.05),6、9、12月份的粗灰分无显着性差异(P>0.05);3月份橄榄蛏蚌的粗蛋白显着高于6、9、12月份(P<0.05);3、6、9、12月份的粗脂肪无显着性差异(P>0.05)。橄榄蛏蚌所含人体的17种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54.31%,其中必需氨基酸含量为21.93%,鲜味氨基酸为19.35%,氨基酸含量随季节变化无显着性差异。
史振忠[4](2013)在《白文蛤精卵发生超微结构的研究》文中提出白文蛤(Meretrix sp.)隶属于软体动物门(Mollusca)、双壳纲(BivalviaLinnaeus)、异齿亚纲(Heterodonta)、帘蛤目(Veneroida)、帘蛤科(Veneridae)、文蛤属(Meretrix)[1],是近年来在研究广西文蛤时发现的一个新的种类,该种类个体外表壳色除后缘外以白色为主,无花纹,主要分布在南海海域,称其为白壳文蛤。林志华等[2,3,4]运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将该种类与辽宁文蛤、山东文蛤、江苏文蛤以及广西常见的文蛤种类进行了比较分析,确定其可能为一种新的文蛤属种类。本文采用透射电镜技术,对白文蛤精子发生过程中细胞内细胞核及细胞器的变化进行了研究,分析了白文蛤的精子结构,并将其与文蛤属其他物种进行了对比,同时,还研究了白文蛤卵黄发生的机制,从而丰富了白文蛤发育生物学方面的理论内容,并且希望能从发育学角度为白文蛤的物种鉴定提供更多依据,同时,为其人工育苗、养殖提供基础资料。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精子发生白文蛤精子发生经历了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细胞、成熟精子五个阶段。精原细胞细胞核内染色质呈小块状均匀分布,胞质中细胞器较少;初级精母细胞和次级精母细胞时期,细胞核内染色质进一步聚集呈斑块状,细胞器也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过程。同时,从初级精母细胞时期开始,细胞中可见前顶体颗粒出现。次级精母细胞经减数第二次分裂后产生精细胞。精细胞发育成成熟精子的过程中,细胞核核内染色质逐渐聚集在一起,电子密度均一,充满整个细胞核。细胞核形状也发生改变,最终呈弹头状。线粒体发生融合,最后只剩5个呈梅花状分布于细胞一侧,其他细胞器消失。2精子结构白文蛤的精子结构为典型的原始型精子,分为头部、中段、鞭毛三部分。头部由顶体和细胞核组成,顶体呈倒“V”字形,亚顶体腔内电子密度较低,细胞核弹头状,核内有核泡存在。无核前窝,有核后窝。顶体位于核前端,其横轴与细胞核纵轴不垂直,而是夹有一定角度。精子中段由5个线粒体和2个互相垂直的中心粒组成,线粒体呈梅花状环绕在中心粒周围。尾部为典型的“9+2”结构的鞭毛。3卵子发生白文蛤卵子发生可分为卵原细胞、卵黄合成初期卵母细胞、卵黄合成盛期卵母细胞、卵黄合成后期卵母细胞四个阶段。早期卵原细胞细胞器以线粒体为主,线粒体不发达,呈空泡状。后期卵原细胞胞质中高尔基体、内质网、溶酶体等细胞器逐渐增多。卵黄合成初期的卵母细胞,胞质中细胞器发达。线粒体数量较多,内部嵴发达,胞质中随处可见其存在。粗面内质网成环形片层状,多分布于细胞核周围。高尔基体为膜囊结构,末端膨大成囊泡分泌到胞质中,参与卵黄粒的形成。卵黄合成盛期时,卵母细胞中的线粒体、粗面内质网、高尔基体、核糖体、溶酶体等细胞器都参与了卵黄粒的合成。到卵黄合成后期,卵母细胞中充满卵黄粒和脂滴,细胞器只可见少量残余的线粒体、高尔基体存在。
陈修报,杨健[5](2011)在《淡水蚌类发生与发育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淡水蚌类是水域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水体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起着巨大的作用,且具有较高的营养、经济和生态价值。由于栖息环境的改变、过度捕捞、水体污染、缺少寄生鱼和受到外来物种的入侵,其资源状况不容乐观。而且它们繁殖生物学具有特殊性,生活周期较长,这就给全面把握其完整生活史带来困难。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有关淡水蚌类配子的发生、胚胎发育、寄生,稚蚌、幼蚌以及成蚌的生长发育研究的最新进展,旨在总体上了解其生活史全过程的特点及繁殖生物学意义,从而为淡水蚌类资源保护和增殖以及生物指示物的开发提供参考。
董迎辉,林志华,姚韩韩[6](2011)在《斧文蛤精子超微结构与受精过程的细胞学变化》文中研究表明采用电镜和荧光显微镜技术,对斧文蛤精子超微结构与受精过程的细胞学变化进行了系统研究。电镜观察表明,斧文蛤精子为鞭毛型,全长45.2~47.7μm,由头部、中段和尾部三部分组成。头部呈稍弯曲的狭茧形,长约2.5μm,由顶体和细胞核组成,顶体呈圆锥形,内部中轴处有亚顶体腔;细胞核为长锥形,有核前窝和核后窝。中段由线粒体围绕中心粒复合体构成,5个近球形的线粒体呈单层梅花状排列;中心粒复合体由近端中心粒和远端中心粒组成,远端中心粒延伸出尾部的轴丝。尾部为细丝状鞭毛,内部的轴丝呈典型的"9+2"结构,外周有波浪状质膜包被。用荧光显微镜观察了斧文蛤受精及早期卵裂过程的细胞学变化,结果发现,斧文蛤成熟未受精卵呈圆球形,核相处于第一次成熟分裂中期;在水温27~28℃条件下受精,受精后6 min,精子入卵并膨胀成球形;受精后12~15 min、20~25 min受精卵排出第一、第二极体;30 min左右,精、卵核膨胀形成雄、雌原核;35 min,两性原核在卵子中央发生染色体联合;40~45 min,受精卵进行第一次卵裂,形成2个大小不等的分裂球;55~60 min,第二次卵裂结束,形成1大3小4个卵裂球,核相变化与第一次卵裂基本相同;75~80 min,第三次卵裂完成,自此次起开始进行螺旋分裂。另外,在斧文蛤受精过程中发现了约1%的多精入卵现象,其对成熟分裂和早期卵裂过程影响很大,常造成成熟分裂紊乱和第一次卵裂染色体分离异常。
董迎辉,林志华,柴雪良,吴松燕[7](2010)在《文蛤(Meretrix meretrix)精子的超微结构及精子入卵过程的电镜观察》文中研究指明利用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对文蛤精子的超微结构及精子入卵过程进行了详细观察。结果显示,文蛤精子为典型的原生型,由头部、中段和尾部三部分组成,全长45—50μm。头部呈狭茧形,长约3.0μm,由顶体和细胞核组成,顶体呈倒"V"字形,前端有短柱状的凸起;细胞核为稍弯曲的圆柱形,内含高度浓缩的染色质,无核前窝,有核后窝。中段较短,仅0.6—0.7μm,由线粒体围绕中心粒复合体构成,5个圆球形的线粒体呈单层梅花状排列,内部为双层膜折叠成的片层状结构;中心粒复合体由近端中心粒和远端中心粒组成,而远端中心粒延伸出尾鞭的轴丝。尾部为细丝状鞭毛,长约42—45μm,内部的轴丝呈典型的"9+2"结构,外周有波浪状质膜包被。用扫描电镜观察了文蛤精子的入卵过程,大致将其分为顶体反应期、穿卵期和卵膜修复期。受精后2min,精子发生顶体反应,顶体泡破裂释放溶解酶使卵膜变得疏松,亚顶体腔中伸出的顶体丝先穿透卵膜;受精后4—6min,在精、卵的共同作用下,精子头部和中段逐渐穿过卵膜进入卵内,在卵膜上形成一个直径约1.5μm的孔道,而精子尾部则留于卵外;受精后8—10min,精子尾部脱落,受精形成的孔道被卵膜的微绒毛修复。另外对多种双壳贝类精子超微结构和线粒体入卵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王滨花[8](2010)在《池蝶蚌性腺发育的观察》文中指出池蝶蚌作为淡水育珠蚌的代表,具有重大的经济价值,研究其性腺发育对池蝶蚌的种质资源保护、人工繁殖、性别人工诱导等可提供理论上的参考和依据。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对淡水贝类的性腺发育已有不少的报道,然而对池蝶蚌的研究却很少见。本研究对池蝶蚌性腺的发育进行观察和描述,并总结讨论了其规律和特点。一、池蝶蚌性腺发育的研究对2-60月龄池蝶蚌的性腺发育切片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表明,5月龄的池蝶蚌内脏团中出现少量的性腺,4月龄及以前的池蝶蚌内脏团中无性腺的出现。36月龄的池蝶蚌达到性成熟。性腺包裹在整个内脏团外,主要由滤泡、生殖管和生殖导管三部分组成,呈葡萄状分支或树枝状分支。性腺发育成熟后一年一个生殖周期。根据性腺的发育状况、滤泡腔的大小、生殖细胞的成熟程度等特征,可将池蝶蚌的生殖周期分为以下5个时期:增殖期、生长期、成熟期、排放期和休止期。增殖期滤泡的数量逐渐增多,生长期滤泡的体积增大并且伴随着滤泡数量的增多,成熟期的滤泡饱满,可见不同分期的精子或卵子,排放期滤泡的饱满度有所下降,滤泡显得松弛,休止期精子或卵子排尽,滤泡萎缩。池蝶蚌性成熟后从每年的2月份开始均要经历上述5个时期。二、雌性同体现象的研究在池蝶蚌性成熟之前,将其性腺制作成石蜡切片并进行组织学观察。研究结果表明,仅在26月龄到32月龄期间雄性池蝶蚌才有雌雄同体现象的出现,表现为在池蝶蚌性腺内同时存在雌性滤泡和雄性滤泡,其中雌雄滤泡以互相交错的形式排列。三、性腺细胞凋亡的研究将性成熟后处于生殖周期不同时期的池蝶蚌性腺制作成石蜡切片后,进行Hochest33258、吖啶橙荧光染色,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并拍照。结果表明,在生殖周期不同时期均存在细胞凋亡的现象,凋亡细胞的数量随着生殖细胞的发育而增加。上述结果表明:池蝶蚌在5月龄开始出现性腺,36月龄池蝶蚌的性腺发育成熟,之后每年为一个生殖周期。在性腺发育过程中,26月龄-32月龄之间出现了雌雄同体现象。性腺细胞凋亡随性腺生殖周期发生变化。
王梅芳,曹新云,于菲菲,余祥勇[9](2009)在《斗嫁精子发生及雄性性腺组织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采用石蜡切片法,对分布于粤西沿海的斗嫁Cellana grata(Gould)的精子发生和雄性性腺的组织结构进行了研究。斗嫁精子发生经历雄性性细胞的增殖、生长、成熟、变态等阶段.依据精子发生过程中生精细胞形态的变化,精子发生过程可分为精原细胞期、初级精母细胞期、次级精母细胞期、精细胞期和精子形成期等5期。雄性性腺组织主要由滤泡构成,滤泡为生殖细胞增殖、生长、成熟、变态的场所,滤泡腔中的精子经生殖输送管向外输送。显微观察与分析表明:(1)精子发生中,生长期不明显,初级精母细胞较精原细胞小;(2)生精细胞及核的大小随发育逐渐变小,核嗜碱性逐渐增强;(3)精子发生过程中的变态期长,易观察到变态过程中的不同形态的精细胞;(4)成熟精子为鞭毛型,头部短杆状,约0.5×(34)μm,尾部细长呈鞭毛状;(5)生长-成熟期的雄性性腺由形态较规则的(多边形)滤泡构成,滤泡界限清晰;(6)雄性滤泡壁由不同发育时期的生精细胞依次排列,较原始的生精细胞呈嗜酸性,靠近滤泡膜分布,而发育晚期的生精细胞呈嗜碱性,渐离滤泡膜分布,成熟精子群集并呈涡旋状分布于腔中;(7)成熟雄性性腺可伸入足部或肝组织中;在肝组织切片中,可观察到结构不同的4个级别的生殖输送管;8)斗嫁雌雄异体,但存在雌雄同体、性转化现象。还对斗嫁精子发生与成熟过程及雌雄同体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余颖,洪一江,邱齐骏,王军花,徐毛喜,李云娟[10](2008)在《池蝶蚌胚胎发育与繁殖季节性腺的观察》文中认为以池蝶蚌(Hyriopsis schlegeli)育儿囊中单细胞胚胎为材料,通过连续观察、人工体外培养等方法,对繁殖季节池蝶蚌的生殖腺特性、生殖细胞形态、胚胎发育过程等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年满4冬龄池蝶蚌卵巢的相对怀卵量为(2.25±1.09)×103粒/g,绝对怀卵量为1.93×1041.03×105粒;性腺指数为24.09%±0.33%;在体外用自制培养液培养的胚胎,部分能正常分裂发育至桑椹期,其胚胎发育过程经历了4个时期,即卵裂期、囊胚期、原肠期、钩介幼虫期。在1823℃的水温下,胚胎发育历时约12d;胚胎发育的最适水温为2030℃。此外,通过池蝶蚌外鳃的特征可初步判断胚胎发育的时期。研究结果可为池蝶蚌人工繁殖、新品种培育及种质资源保护等提供理论依据。
二、褶纹冠蚌精子发生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褶纹冠蚌精子发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两种圆田螺精子的超微形态结构与活力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CASA系统检测精子活力 |
1.3 两种圆田螺不同类型精子比例计算 |
1.4 光学显微镜标本制备 |
1.5 扫描电镜标本制备 |
1.6 精子形态性状测量 |
1.7 透射电镜标本制备 |
1.8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 结果分析 |
2.1 计算机辅助精子活力分析 |
2.2 两种圆田螺各精子比例 |
2.3 精子形态结构差异比较 |
2.3.1 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 |
2.3.2 透射电镜观察 |
3 讨论 |
3.1 精子活力比较分析 |
3.2 精子形态结构差异比较 |
3.3 典型精子 |
3.4 非典型精子 |
(2)池蝶蚌凋亡抑制相关因子(IAP)在性腺中的表达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综述 |
1.1 双壳类动物成熟配子形态特征 |
1.1.1 成熟卵子形态结构 |
1.1.2 成熟精子形态结构 |
1.2 软体动物雌雄同体现象 |
1.3 软体动物细胞凋亡研究现状 |
1.4 凋亡抑制蛋白家族(Inhibitor of apoptosis proteins,IAPs) |
1.4.1 IAP家族成员的基本结构 |
1.4.2 IAP家族成员的细胞凋亡调节功能 |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章 池蝶蚌配子显微、超微结构及雌雄同体现象观察 |
2.1 摘要 |
2.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方法 |
2.3 结果 |
2.3.1 池蝶蚌配子光镜观察 |
2.3.2 雌雄同体现象观察 |
2.3.3 扫描电镜观察 |
2.4 讨论 |
2.4.1 池蝶蚌成熟卵子基本形态特征 |
2.4.2 池蝶蚌卵子受精孔结构特征 |
2.4.3 池蝶蚌卵核“伪足”结构特征 |
2.4.4 池蝶蚌成熟精子顶体特征及受精方式分析 |
2.4.5 池蝶蚌线粒体特征鞭毛领结构分析 |
2.4.6 池蝶蚌雌雄同体现象分析 |
第3章 池蝶蚌IAP基因(Hs IAP)的全序列克隆及分析 |
3.1 摘要 |
3.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3.2.1 材料 |
3.2.2 实验方法 |
3.3 实验结果 |
3.3.1 池蝶蚌性腺总RNA检测 |
3.3.2 Hs IAP-1、Hs IAP-2 基因的全长克隆 |
3.3.3 Hs IAP-1,Hs IAP-2 基因c DNA序列分析 |
3.3.4 Hs IAP-1,Hs IAP-2 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3.3.5 Hs IAP-1,Hs IAP-2 蛋白结构域及同源性分析 |
3.4 讨论 |
3.4.1 HsIAP基因的序列特征 |
3.4.2 Hs IAPs分子进化分析 |
3.4.3 池蝶蚌BIR结构域分子进化分析 |
第4章 池蝶蚌凋亡抑制因子HsIAP-1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 |
4.1 摘要 |
4.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方法 |
4.3 结果 |
4.3.1 HsIAP-1基因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量差异 |
4.3.2 HsIAP-1基因在5个年龄性腺组织中的表达 |
4.4 讨论 |
4.4.1 HsIAP-1的组织分布规律 |
4.4.2 池蝶蚌不同发育时期雌、雄性腺中HsIAP-1的表达差异 |
第5章 HsIAP-1蛋白表达及其初步功能分析 |
5.1 摘要 |
5.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5.2.1 实验材料 |
5.2.2 实验方法 |
5.3 结果 |
5.3.1 HsIAP-1基因的蛋白表达 |
5.3.2 Bradford法测定融合蛋白浓度 |
5.3.3 ELISA法测定多克隆抗血清效价 |
5.3.4 Westernblot检测抗体特异性 |
5.3.5 流式细胞仪分析 |
5.3.6 Caspase-3 活性检测分析 |
5.4 讨论 |
5.4.1 池蝶蚌雌、雄性腺中HsIAP-1的定位差异 |
5.4.2 HsIAP-1抑制细胞凋亡功能研究 |
第6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3)淮河橄榄蛏蚌人工繁育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淡水蚌类的研究进展 |
1.1.1 淡水蚌类分类及资源简介 |
1.1.2 淡水蚌类习性和生活史 |
1.1.3 年龄鉴定 |
1.1.4 繁殖特征 |
1.1.5 胚胎发育 |
1.1.6 传统人工繁育 |
1.1.7 体外培养技术 |
1.1.8 贝类营养成分 |
1.2 橄榄蛏蚌的研究进展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橄榄蛏蚌的资源调查与种群分布 |
1.2.3 橄榄蛏蚌形态学与生长特征 |
1.2.4 橄榄蛏蚌繁殖生物学 |
1.2.5 橄榄蛏蚌营养、生化与遗传特征 |
1.3 本研究的内容及意义 |
1.3.1 研究问题的由来 |
1.3.2 研究的内容 |
1.3.3 研究的意义 |
1.3.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淮河橄榄蛏蚌的繁殖生物学研究 |
2.1 材料和方法 |
2.1.1 橄榄蛏蚌的采集 |
2.1.2 形态学测定 |
2.1.3 年龄和性别鉴定 |
2.1.4 肥满度的测量 |
2.1.5 雌蚌怀幼量统计 |
2.1.6 精子电镜观察 |
2.1.7 性腺的组织切片制备 |
2.1.8 橄榄蛏蚌的胚胎发育 |
2.1.9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不同月份橄榄蛏蚌肥满度的比较 |
2.2.2 雌蚌怀幼量 |
2.2.3 卵巢发育观察 |
2.2.4 精巢的发育及分期 |
2.2.5 精子形态观察 |
2.2.6 胚胎发育 |
2.3 讨论 |
2.3.1 橄榄蛏蚌的精子形态特征 |
2.3.2 蚌类繁殖力评估 |
2.3.3 蚌类性腺发育的差异 |
2.3.4 蚌类胚胎发育差异 |
第三章 橄榄蛏蚌体外培养以及稚蚌形态发育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成熟钩介幼虫的采集 |
3.1.2 血清准备 |
3.1.3 成熟钩介幼虫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存活率 |
3.1.4 钩介幼虫形态学观察 |
3.1.5 不同血清对钩介幼虫变态率的影响 |
3.1.6 不同培养密度对钩介幼虫变态率的影响 |
3.1.7 稚蚌的生长及形态发育 |
3.1.8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成熟钩介幼虫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存活率 |
3.2.2 钩介幼虫形态学观察 |
3.2.3 不同血清对钩介幼虫变态率的影响 |
3.2.4 不同培养密度对钩介幼虫变态率的影响 |
3.2.5 稚蚌的生长 |
3.2.6 稚蚌的形态发育 |
3.3 讨论 |
3.3.1 钩介幼虫存活时间 |
3.3.2 血清对钩介幼虫变态发育的影响 |
3.3.3 培养密度对钩介幼虫变态发育的影响 |
3.3.4 稚蚌生长阶段分期 |
第四章 橄榄蛏蚌营养成分的季节变化分析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出肉率的测量 |
4.1.3 肌肉营养成分分析 |
4.1.4 氨基酸含量分析 |
4.1.5 数据处理与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形态学比较 |
4.2.2 不同季节橄榄蛏蚌的出肉率 |
4.2.3 肌肉营养成分 |
4.2.4 氨基酸含量 |
4.3 讨论 |
4.3.1 贝类肌肉营养成分分析比较 |
4.3.2 贝类氨基酸含量比较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4)白文蛤精卵发生超微结构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综述 |
1.1 双壳类动物精子发生的研究 |
1.1.1 精原细胞 |
1.1.2 初级精母细胞 |
1.1.3 次级精母细胞 |
1.1.4 精细胞 |
1.1.5 双壳类动物精子的超微结构 |
1.1.6 精子超微结构的分类学意义 |
1.2 双壳类动物卵子发生的研究 |
1.2.1 卵原细胞的发育 |
1.2.2 卵母细胞的发育 |
1.2.3 双壳类动物卵黄发生中各细胞器的变化特点 |
1.2.4 双壳类动物卵黄发生中卵黄的来源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方法 |
3 结果 |
3.1 精子发生 |
3.1.1 精原细胞 |
3.1.2 初级精母细胞 |
3.1.3 次级精母细胞 |
3.1.4 精细胞 |
3.1.5 精子结构 |
3.2 卵子发生 |
3.2.1 初级卵原细胞 |
3.2.2 次级卵原细胞 |
3.2.3 卵母细胞 |
3.2.4 卵母细胞中卵黄粒的形成 |
3.2.5 滤泡细胞与卵黄形成的关系 |
4 讨论 |
4.1 白文蛤精子发生过程的特点及与其他软体动物的区别 |
4.1.1 细胞核形态及内部染色质的变化 |
4.1.2 线粒体的变化 |
4.1.3 顶体物质的来源及顶体的形成机制 |
4.2 白文蛤精子结构与其他种类文蛤的比较 |
4.2.1 顶体 |
4.2.2 细胞核 |
4.2.3 线粒体 |
4.2.4 中心粒卫星体 |
4.3 白文蛤与其他动物卵子发生过程的比较 |
4.3.1 白文蛤卵子发生中细胞核形态的变化 |
4.3.2 白文蛤卵子发生中细胞器的变化 |
4.3.3 各种细胞器与卵黄形成的关系 |
4.3.4 卵黄物质的来源 |
5 总结 |
参考文献 |
图版说明 |
缩略词 |
图版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5)淡水蚌类发生与发育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配子的发生 |
1.1 卵细胞 |
1.2 精子 |
2 胚胎发育 |
2.1 受精卵期 |
2.2 卵裂期 |
2.3 囊胚期 |
2.4 原肠期 |
2.5 钩介幼虫期 |
3 寄生 |
4 稚蚌的生长发育 |
5 幼蚌生长发育 |
6 结论与展望 |
(6)斧文蛤精子超微结构与受精过程的细胞学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 |
2.1 斧文蛤精子的形态和超微结构 |
2.2 斧文蛤受精及早期卵裂过程的荧光显微观察 |
3 讨论 |
3.1 斧文蛤精子超微结构及其所反映的生殖进化特征 |
3.2 斧文蛤的雌雄原核结合方式和多精入卵现象 |
(7)文蛤(Meretrix meretrix)精子的超微结构及精子入卵过程的电镜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2.1 透射电镜观察 |
1.2.2 扫描电镜观察 |
2 结果 |
2.1 文蛤精子的形态和超微结构 |
2.1.1 头部 |
2.1.2 中段 |
2.1.3 尾部 |
2.2 文蛤精子入卵过程的扫描电镜观察 |
3 讨论 |
3.1 贝类精子超微结构的比较及其在物种鉴别和生殖进化方面的意义 |
3.2 贝类精子线粒体入卵与遗传 |
(8)池蝶蚌性腺发育的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性腺结构及生殖周期 |
1.2 子的形态及精子发生过程 |
1.2.1 精子的形态 |
1.2.2 淡水蚌类精子发生过程的分期 |
1.3 成熟卵子的形态及卵子发生过程 |
1.4 雌雄同体现象的观察 |
1.4.1 海水贝类雌雄同体现象 |
1.4.2 淡水蚌类雌雄同体现象 |
1.5 性腺发育过程中细胞凋亡的观察 |
1.5.1 形态学改变 |
1.5.2 生化改变 |
1.6 水蚌类繁殖生物学研究的发展趋势 |
1.7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
第二章 池蝶蚌性腺发育的观察 |
2.1 料与方法 |
2.1.1 样品采集 |
2.1.2 性腺的观察 |
2.2 结果 |
2.2.1 性腺的成熟发育 |
2.2.2 性腺生殖周期的宏观分期 |
2.2.3 性腺生殖周期的组织学分期 |
2.3 讨论 |
第三章 池蝶蚌雌雄同体现象的观察 |
3.1 材料与方法 |
3.2 结果 |
3.2.1 池蝶蚌性腺组织显微观察 |
3.2.2 雌雄同体现象出现的部位 |
3.3 讨论 |
第四章 池蝶蚌性腺细胞凋亡的观察 |
4.1 材料与方法 |
4.2 结果 |
4.3 讨论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池蝶蚌胚胎发育与繁殖季节性腺的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怀卵量及性腺指数的计算 |
1.3 胚胎发育观察 |
1.3.1 生殖细胞及性腺的观察 |
1.3.2 胚胎的体外培养 |
1.3.3 胚胎发育连续观察 |
1.4 胚胎发育各时期与外鳃特征的关系 |
2 结 果 |
2.1 怀卵量及性腺指数 |
2.2 生殖细胞及性腺 |
2.3 胚胎早期发育 |
2.4 钩介幼虫期 |
2.5 蚌鳃在成熟季节的变化 |
3 讨 论 |
四、褶纹冠蚌精子发生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两种圆田螺精子的超微形态结构与活力比较研究[J]. 黄家锐,郭青松,但小琴,罗福广,黄杰,王卫民. 淡水渔业, 2021(06)
- [2]池蝶蚌凋亡抑制相关因子(IAP)在性腺中的表达特征[D]. 吴娣. 南昌大学, 2019(01)
- [3]淮河橄榄蛏蚌人工繁育关键技术研究[D]. 孙光兴.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 [4]白文蛤精卵发生超微结构的研究[D]. 史振忠. 宁波大学, 2013(08)
- [5]淡水蚌类发生与发育研究进展[J]. 陈修报,杨健. 中国水产科学, 2011(04)
- [6]斧文蛤精子超微结构与受精过程的细胞学变化[J]. 董迎辉,林志华,姚韩韩. 水产学报, 2011(03)
- [7]文蛤(Meretrix meretrix)精子的超微结构及精子入卵过程的电镜观察[J]. 董迎辉,林志华,柴雪良,吴松燕. 海洋与湖沼, 2010(05)
- [8]池蝶蚌性腺发育的观察[D]. 王滨花. 南昌大学, 2010(04)
- [9]斗嫁精子发生及雄性性腺组织学研究[J]. 王梅芳,曹新云,于菲菲,余祥勇. 海洋学报(中文版), 2009(06)
- [10]池蝶蚌胚胎发育与繁殖季节性腺的观察[J]. 余颖,洪一江,邱齐骏,王军花,徐毛喜,李云娟. 动物学杂志, 20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