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血糖、血脂与中医辨证关系的观察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张贺[1](2021)在《基于真实世界临床数据稳定性冠心病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稳定性冠心病的二级预防药物如阿司匹林、他汀类、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的使用可大大改善患者的临床预后,但稳定性冠心病患者仍有较高的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如何进一步降低稳定性冠心病再发心血管事件的风险依然为当前研究的热点及难点。既往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研究证实中西医结合治疗可降低稳定性冠心病再发心血管事件的风险,但随机对照临床研究较难体现出中医的辨证论治、个体化治疗等特点。因此,选用怎样的临床研究方法来科学的客观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稳定性冠心病的实际临床效果成为中医药临床研究的突破口。近年来逐渐兴起的真实世界研究的理念是以患者为中心,评价干预措施在患者个体临床实际中的效果,这一特性符合中医药临床实践的个体化诊疗的特点,无疑为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带来了新的契机。基于此,本课题组采用前瞻性、多中心、队列研究设计,在真实世界临床数据中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稳定性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客观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在稳定性冠心病中应用的优势。结合冠心病稳定期毒证诊断及量化标准,探索稳定期冠心病患者毒证的临床表现及特征,并加以验证“因毒致病”理论,以期为稳定性冠心病的临床诊疗、心血管血栓事件的预防及冠心病二级预防提供参考依据。研究一基于真实世界临床数据稳定性冠心病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评价研究目的:基于真实世界临床数据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在稳定性冠心病中应用的临床优势。方法:采用前瞻性、多中心、队列研究方法,成功纳入5080例稳定性冠心病患者,以患者服用中药/中成药的时长(≥12周/年,或入组前已持续服用12周/年以上时间的中药/中成药,入组后继续服用的)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n=2431例)和西医治疗组(n=2649例),并对纳入的患者进行至少1年的临床随访,详细记录随访过程中患者所出现的临床结局指标。临床结局指标为主要复合终点事件(心源性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血运重建),次要复合终点事件(全因死亡、脑卒中、因不稳定性心绞痛/心力衰竭/恶性心律失常入院),并根据随访过程中患者的服药情况及所出现的药物不良反应,评估中药联合西药使用的安全性。结果:两组患者除身体质量指数、高血压病史、周围动脉粥样硬化病史、脑卒中病史、心肌梗死病史、冠脉搭桥史、超敏C反应蛋白、寒凝、气滞、痰浊、血瘀中医证素方面无显着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外,在性别、年龄、吸烟史、饮酒史、糖尿病史、高脂血症史、空腹血m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性格特点、运动频率上存在差异(P<0.05)。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共有153例(6.29%)患者发生了主要复合终点事件,西医治疗组共有228例(8.61%)患者,中西医结合治疗组较西医治疗组可显着降低主要复合终点事件的发生,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对两组患者基线资料进行调整后得HR,0.72;CI,0.58-0.89;P=0.003)。次要复合终点事件的比较中,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的发生率比西医治疗组有显着降低趋势,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调整基线资料后HR,0.81;95%(CI,0.66-0.99;P=0.039)。由于患者发生血运重建的结局事件可能受到医生主观判断因素等的影响,因此我们进一步比较了心血管临床试验中常用的“硬终点”事件(心源性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脑卒中)的发生情况,结果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较西医治疗组可显着降低“硬终点”事件的发生,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调整基线资料后HR,0.36;95%CI,0.09-0.85;P=0.010)。复合终点事件(心源性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血运重建、脑卒中、因不稳定性心绞痛/心力衰竭/恶性心律失常入院)的发生率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低于西医治疗组,但两组的结果差异不显着(P>0.05)(调整后 HR,0.87;95%CI,0.73-1.04;P=0.116)。通过倾向性评分匹配法对两组患者重新匹配,成功匹配中西医结合治疗组(n=1097)、西医组(n=1097)两组新的患者数据,匹配后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心血管危险因素等基线资料的比较上均无显着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匹配后的两组数据再次进行临床结局指标分析,得出的结果与以上结果具有一致性,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的主要复合终点事件(HR,0.64;95%CI,0.49-0.85;P=0.002)、次要复合终点事件(HR,0.75;95%CI,0.56-0.99;P=0.040)、“硬终点”事件(HR,0.69;95%CI,0.43-0.92;P=0.032)的发生率均显着低于西医治疗组,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与西医治疗组在复合终点事件发生率的比较中结果差异不显着(P<0.05)(HR,0.93;95%CI,0.73-1.17;P=0.522),但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的发生率低于西医治疗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显着低于西医治疗组,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01)。组间比较可得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皮肤瘀斑、肝功能异常的发生率低于与西医治疗组,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显着降低稳定性冠心病患者1年随访的主要复合终点事件(心源性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和血运重建)、“硬终点”事件(心源性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脑卒中)及次要复合终点事件(全因死亡、脑卒中和因UA/HF/恶性心律失常入院)的发生率,且中药联合西药的使用并未增加患者出血等不良反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结果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研究二稳定性冠心病瘀毒证对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影响目的:基于真实世界临床数据研究冠心病稳定期患者毒证的临床表征,并加以验证“因毒致病”理论,发挥传统中医药在冠心病防治领域“既病防变”的优势。方法:采用前瞻性、多中心、队列研究设计方法,结合随访过程中发生心血管主要不良事件的临床结局指标,进一步探索发生心血管主要不良事件的危险因素。结合冠心病稳定期毒证诊断及量化标准,研究稳定期冠心病患者毒证的临床表征,并加以验证“因毒致病”理论。结果:随访1年后共有541例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其中42.73%有吸烟史,36.65%有饮酒史,高血压史的患者有80.11%,48.25%的患者有高脂血症史,有糖尿病史的占47.70%;既往行CABG的有5.16%,54.14%有PCI史,28.55%的患者有心肌梗死史,24.49%的患者有脑卒中病史,32.60%患者有周围动脉粥样硬化病史。患者BMI中位水平为25.83kg/m2,空腹血糖中位水平为6.20mmol/L,Hs-CRP中位水平为1.35mg/L,HDL-C中位水平为1.14mmol/L,LDL-C中位水平为2.37mmol/L,TC 中位水平为 4.05mmol/L,TG 中位水平为 1.62mmol/L。进行Logistic多元逐步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糖尿病、高血压、LDL-C、TG 5个因素Sig值均<0.05,有统计学意义,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呈正相关性。根据《实用血瘀证诊断标准》、《冠心病稳定期因毒致病的辨证诊断及量化标准》筛选出稳定性冠心病血瘀证毒证患者987例,血瘀证非毒证患者1159例。随访1年后,毒证组发生心血管主要不良事件的有138例(13.98%),非毒证组发生心血管主要不良事件的有88例(7.59%)。毒证组心血管主要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显着高于非毒证组(P<0.001)。相对危险度(RR)为1.841,归因危险度(AR)为6.39%,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即归因危险度百分比(ARR)为45.65%,0R为1.978(95%CI 1.492-2.623),由上可以看出冠心病稳定期“因毒致病”辨证诊断及量化标准可作为稳定性冠心病高危患者的辨别及“因毒致病”的诊断。两组风险生存分析显示:毒证组心血管主要不良事件发生率显着高于非毒证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调整基线资料后 HR,1.452;95%CI,1.066-1.978;P=0.018)。结论:1本研究通过对SCAD患者的危险因素研究发现,近一半的稳定性冠心病患者存在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方式,医生仍需对稳定性冠心病患者加强生活方式及二级预防用药的宣教及健康生活内容知识的普及。2“冠心病稳定期因毒致病辨证诊断及量化标准”可用于稳定性冠心病高危患者的辨识,对发挥传统中医药在冠心病防治领域“既病防变”优势,进一步提高稳定性冠心病二级预防水平奠定基础。
胡明哲[2](2021)在《新型预测因子、幽门螺杆菌感染及中医证候要素与广东地区sICAS的相关性研究》文中指出研究一 新型炎症、脂质标记物与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颅内动脉狭窄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相关性及其中医证候要素分布规律的回顾性分析目的:(1)通过对电子病案系统10年的信息回顾,总结广东地区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symptomatic intracranial atherosclerotic stenosis,sICAS)患者临床资料特点以及中医证候要素分布规律;对比不同颅内动脉狭窄程度以及不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患者的临床资料、证候要素分布差异;(2)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ratio of neutrophils to lymphocytes,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ratio ofplatelets to lymphocytes,PLR)、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ratio of lymphocyte to monocyte,LMR)、单核细胞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ratio of monocytes to HDL cholesterol,MHR)以及血浆致动脉硬化指数(atherogenic index of plasma,AIP)等新型炎症、脂质标记物与sICAS患者颅内动脉狭窄程度以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相关性,并评估其预测价值,挖掘简便、直观、稳定的血清学预测指标。方法:(1)回顾性收集2009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广东省中医院脑病中心住院治疗的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sICAS患者的电子病案资料。根据颅内动脉狭窄程度将患者分为轻度、中度及重度狭窄3组;根据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将患者分为轻度、中度及重度神经功能缺损3组;(2)收集人口统计学信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实验室检查结果、影像学检查结果以及中医四诊、证候要素等信息;(3)采用卡方检验、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或非参数检验分析不同颅内动脉狭窄程度以及不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sICAS患者临床资料、证候要素分布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分析上述新型炎症、脂质标记物对sICAS患者颅内动脉狭窄程度以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预测价值,并判断其最佳切入点。结果:(1)本研究共筛选纳入 649例sICAS患者,其中男性患者比例高于女性;患者发病节气以立秋、夏至以及秋分为主;个人史以吸烟史为主;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均为轻度或中度缺损;(2)所有患者颅内动脉狭窄程度以中度及重度狭窄为主;责任血管Mori分型以A型为主;脑白质病变程度多为轻度;(3)所有患者中医辨证分型以风痰瘀血、肝阳上亢及气虚痰瘀证为主;舌象以淡暗舌、暗红舌及暗紫舌为主;苔象以白腻苔、黄腻苔及薄白苔为主;脉象以弦滑脉、数脉及弦脉为主;证候要素则以痰、瘀、风为主;(4)不同颅内动脉狭窄程度的3组患者在性别、责任血管Mori分型(A、B、C型)、脑白质病变分级(0、1、3级)、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1-1.2mm、>1.2mm)、中医辨证分型为风火痰瘀、气虚湿热痰阻证的患者人数构成比以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发病时间、BMI、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同型半胱氨酸水平、NLR、PLR比值等方面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多元无序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仅有高同型半胱氨酸是sICAS患者责任血管中度及重度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B=0.301,P=0.006;B=0.330,P=0.002);(6)神经功能轻度及中度缺损的sICAS患者在合并糖尿病病史、责任血管Mori分型(B型)、脑白质病变分级(1级)、合并颈动脉斑块、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1-1.2mm、>1.2mm)等方面的人数构成比以及BMI、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同型半胱氨酸水平、NLR、PLR、MHR、AIP 比值等方面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7)二元 Logistic 回归分析提示高 NLR 比值(B=0.504,P=0.000)、高 LMR比值(B=0.293,P=0.008)以及合并糖尿病病史(B=1.055,P=0.009)、高甘油三酯(B=1.477,P=0.033)以及高同型半胱氨酸(B=0.093,P=0.000)等是影响sICAS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结果提示高NLR比值对sICAS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有一定的预测价值(P=0.000);而高LMR比值对sICAS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预测价值较低(P=0.489)。结论:本回顾性分析的主要研究结果提示广东地区sICAS患者中医证候要素以痰、瘀、风为主;高同型半胱氨酸是影响sICAS患者责任血管中度及重度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合并糖尿病病史、高甘油三酯、高同型半胱氨酸以及高NLR、LMR 比值是影响sICAS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高NLR 比值对sICAS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预测价值较高。研究二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缺血性脑卒中及其亚型发病风险相关性的Meta分析目的:通过实施观察性研究的Meta分析,探讨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与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stroke,IS)及其亚型发病风险的相关性,以期更新循证医学依据,为进一步的临床研究奠定理论基础。方法:计算机检索 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包括 CENTRAL 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NKI、万方、重庆VIP等数据库。纳入报告了多变量调整优势比(odds ratios,OR)及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的观察性研究。检索时限为自数据库成立至2020年4月。利用Stata 1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选取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合并分析,同时进行亚组分析、异质性检验、敏感性分析以及发表偏倚风险评估。结果:(1)共纳入24项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观察性研究,其中17项为病例对照研究,7项为队列研究。效应量合并结果提示Hp感染与IS发病风险增加显着相关[OR(95%CI)=1.52(1.31-1.77)];(2)亚组分析结果提示研究类型、患者背景、Hp检验方式以及国家地域差异等因素可能是导致研究之间存在较大异质性的主要原因。其中以脑卒中分型及Hp感染检测手段为分组依据进行亚组分析的效应量合并结果提示Hp感染与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卒中的发病风险增加显着相关[OR(95%CI)=2.69(1.63-4.44)];而IgG抗体阳性及CagA抗体阳性的Hp感染均与IS的发病风险呈正相关[OR(95%CI)=2.09(1.23-3.56);OR(95%CI)=1.42(1.18-1.70)];(3)尽管各研究之间存在较大的异质性(I2=65.8%,P=0.000),但敏感性分析提示效应量合并结果稳定,并且漏斗图未发现明显的发表偏倚(P=0.112)。结论:Hp感染与IS及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卒中的发病风险密切相关,但Hp感染与单纯颅内动脉狭窄的相关性等问题尚需进一步研究证实。研究三 Hp感染与sICAS患者颅内动脉狭窄程度及其中医证候要素分布规律的相关性研究目的:基于Meta分析结论,通过前瞻性病例系列分析的形式,进一步评价Hp感染与广东地区sICAS患者发病特点及其中医证候要素、阴阳类证分布规律之间的相关性,为sICAS患者的病因防治、中医证候辨证思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1)连续性纳入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于广东省中医院脑病中心的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sICAS患者;根据颅内动脉狭窄程度将入组患者分为轻度、中度及重度狭窄三组;根据Hp毒力菌株感染情况将入组患者分为I型感染、II型感染及Hp阴性三组;(2)收集入组患者人口统计学信息、实验室检查结果、影像学检查结果以及中医证候要素、阴阳类证分布规律等信息;(3)采用卡方检验、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或非参数检验等分析不同颅内动脉狭窄程度的sICAS患者临床资料特征差异以及Hp感染与各类临床资料特征的相关性;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Hp感染与sICAS患者颅内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结果:(1)共筛选纳入148例sICAS患者,其中颅内动脉轻度狭窄者49例,中度狭窄者27例,重度狭窄者72例;HpⅠ型感染者88例,Ⅱ型感染者12例,Hp阴性者48例;所有患者中医证候要素以痰湿证、内火证为主,阴阳类证以阴证类为主;(2)不同颅内动脉狭窄程度的3组患者在职业为农民、HpⅠ型感染或Hp阴性的患者人数构成比以及脂蛋白a、超敏C反应蛋白、D-二聚体水平、ApoA1/ApoB 比值等方面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重度狭窄组在职业为农民、Hp Ⅰ型感染或Hp阴性的人数构成比以及脂蛋白a水平、ApoA1/ApoB 比值等方面与轻度狭窄组相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不同Hp感染分型的3组患者在BMI评分、颈动脉等回声斑块检出率以及证候要素为内火证的人数构成比等方面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Hp Ⅰ型感染组在BMI评分、颈动脉等回声斑块检出率以及证候要素为内火证等方面的人数构成比与Hp阴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p Ⅱ型感染组在颈动脉等回声斑块检出率以及证候要素为内火证等方面的人数构成比与Hp阴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多元无序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ApoA1/ApoB比值及Hp Ⅰ型感染是sICAS患者颅内动脉重度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Hp感染程度与颅内动脉狭窄程度呈正相关(B=0.959,P=0.038)。结论:Hp感染是sICAS患者颅内动脉重度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且感染程度越重,狭窄程度越高。合并Hp感染的sICAS患者的中医证候要素以痰湿及内火证为主,阴阳类证则以阴证类为主。
袁伟渠[3](2021)在《针刺对缺血性中风临床疗效及肠道菌群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评价“调任通督”针刺法对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探讨缺血性中风患者肠道菌群特点和“调任通督”针刺法对缺血性中风患者肠道菌群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第一部分临床研究,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以深圳市中医院缺血性中风患者作为研究队列,以“调任通督”针刺法作为暴露因素,按照是否使用针刺治疗分为针刺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予康复训练联合基础治疗,针刺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调任通督”针刺法,疗程共为6周,留存治疗前后粪便标本。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Barthel指数、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改良Rankin量表作为疗效评价指标,对患者治疗前后进行临床疗效评价。采用不良反应、不良事件对患者进行安全性评价。第二部分肠道菌群研究,在前期临床研究基础之上,招募非中风志愿者,采集肠道粪便标本,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从缺血性中风患者肠道菌群样本库中抽取30份粪便样本,分析缺血性中风患者与非中风人群的肠道菌群差异;在前期临床研究基础之上,抽取中医证型所占比重最高的两种,分析不同中医证型缺血性中风患者肠道菌群差异;分析治疗前后针刺组和对照组肠道菌群变化特点,探讨“调任通督”针刺法对缺血性中风患者肠道菌群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结果:第一部分临床研究,治疗前针刺组(n=127)与对照组(n=56)NIHSS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SS-QOL评分、改良Rankin量表评级组间比较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针刺组、对照组NIHSS评分较前均有明显下降,组内比较均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治疗后组间NIHSS评分比较及治疗前后组间差值比较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后针刺组、对照组Barthel指数评分较前均有明显提高,组内比较均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针刺组Barthel指数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差值均有显着性差异(P<0.01)。治疗后针刺组、对照组SS-QOL评分较前均有明显提高,组内比较均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针刺组SS-QOL评分、SS-QOL评分差值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后针刺组、对照组改良Rankin量表评级较前均有明显下降,组内比较均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治疗后针刺组平均秩和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安全性指标未见明显异常。第二部分肠道菌群研究,缺血性中风患者(n=30)与非中风人群(n=30)肠道菌群优势菌门构成一致,但优势菌门相对丰度存在显着性差异。缺血性中风患者与非中风人群肠道菌群优势菌属构成不一致,相对丰度比较有显着性差异的菌属共有52种。应用LEfSe分析挖掘出缺血性中风患者53个潜在生物标记物。气虚血瘀证与痰瘀阻络证肠道菌群优势菌门、优势菌属构成一致,优势菌门、优势菌属相对丰度比较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黏胶球形菌门、蓝藻菌门两个罕见菌门是气虚血瘀证特征性菌门。相对丰度比较有显着差异的菌属共有12种。应用LEfSe分析挖掘出气虚血瘀证7个潜在生物标记物,痰瘀阻络证20个潜在生物标记物。治疗前后针刺组肠道菌群相对丰度组内比较有显着性差异的菌门共有2种、菌属共有18种。应用DESeq2差异表达分析,针刺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组内比较,显着下调厚壁菌门、放线菌门等4个菌门;显着上调氨基酸球菌属、巨球型菌属、巨单胞菌属等17个菌属,显着下调放线菌属、魏斯氏菌属、不动杆菌属等20个菌属。治疗后针刺组(n=18)与对照组(n=18)组间比较,显着上调疣微菌门、艾克曼菌属、未分类的拟杆菌门,显着下调霍尔德曼氏菌。应用肠道菌群Picrust功能预测分析,治疗后针刺组与对照组组间比较,共有353个蛋白基因存在显着差异,聚糖生物合成与代谢、溶酶体、糖胺聚糖降解、糖鞘脂的生物合成-神经节系列、细胞抗原、类固醇激素的生物合成等代谢通路存在显着差异。结论:1、“调任通督”针刺法联合常规治疗在改善Barthel指数评分、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评分、改良Rankin量表评分方面优于单纯常规疗法,更能有效改善中风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更能显着降低中风患者的残障残疾水平,且安全性良好。2、缺血性中风患者与非中风人群存在显着肠道菌群结构差异,缺血性中风患者的有益菌属相对丰度显着低于非中风人群,如Blautia菌属、罗斯拜瑞氏菌属、粪杆菌属等,存在区别缺血性中风患者和非中风人群的潜在生物标记物。3、缺血性中风患者气虚血瘀证与痰瘀阻络证存在显着肠道菌群结构差异,黏胶球形菌门、蓝藻菌门是气虚血瘀证特征性菌门,存在区别不同中医证型的潜在生物标记物。4、“调任通督”针刺法具有调节肠道菌群的作用,上调疣微菌门、艾克曼菌属和抑制溶酶体代谢可能是“调任通督”针刺法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作用机制。
陈卓[4](2021)在《从“同病异证”角度探究缺血性中风的证候分布特点、临床风险指标及其与POLK基因多态性的关联》文中指出目的:本研究旨在从中医学“同病异证”角度探讨缺血性中风(Ischemic stroke,IS)的证候分布特点,运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对IS的证候实质及“同病异证”的科学内涵加以探索,以DNA聚合酶kappa(POLK)基因rs5744724多态性为核心位点探讨其与IS中医证候分布及临床重点数量性状的关联性。方法:收集符合入组标准的缺血性中风患者774例,正常对照793例。对病例组进行辨证诊断分型,收集临床信息资料,包括基本信息、病史、既往史、体格检查、诊断、血清学指标(包括血脂生化、凝血功能、同型半胱氨酸、C反应蛋白等重点血清学指标)、标准证候积分,以Excel软件及Epidata软件建立疾病数据库。提取研究对象全基因组DNA,使用Agena平台的Mass ARRAY SNP基因分型实验技术对目标基因进行多态性位点分型检测,使用规定版本的SPSS软件及PLINK、Editplus计算软件进行本研究的统计学分析。结果:1、缺血性中风患者“同病异证“证候分布情况及特点缺血性中风病例组平均年龄(64.12±10.34),对照组平均年龄(63.81±10.36),病例组与对照组在性别构成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815,P=0.093),平均年龄在病例组与对照组之间的分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t=-0.582,P=0.561);各证候积分情况如下:风证赋分9.53±2.75;痰证赋分9.99±2.512;血瘀证赋分8.63±1.727;气虚证赋分7.94±1.612;火热证赋分8.8±1.907;阴虚阳亢证赋分11.17±3.666;本研究得出痰证338例、风证307例、血瘀证171例、火热证86例、气虚证88例、阴虚阳亢证17例。2、哈温平衡(Hardy-Weinberg Equilibrium,HWE)及基因型频率分布POLK基因rs5744724多态性位点的基因型在对照组中的分布符合哈温平衡遗传定律(PHWE=0.053);缺血性中风各证候组与对照组之间的rs5744724位点基因型频率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气虚证、血瘀证分析,结果在IS气虚证+IS血瘀证组与对照组之间,卡方检验结果显示POLK基因rs5744724位点的基因型频率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99,P=0.03);3、缺血性中风发生风险与POLK基因rs5744724多态性的关联分析在加性模型(CC vs.CG vs.GG)、显性模型(CC+CG vs.GG)、隐性模型(CC vs.CG+GG)、等位基因(C vs.G)模型四个遗传模型中,POLK基因rs5744724多态性与缺血性中风病的发生风险的关联分析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4、缺血性中风各证候发生风险与POLK基因rs5744724多态性的关联分析(1)在各个遗传模型中,缺血性中风血瘀证[加性模型:P=0.03;显性模型:P=0.04;等位模型:P=0.03]、气虚证[显性模型:P=0.04]的发生风险与POLK基因rs5744724多态性的关联性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合并气虚证与血瘀证分析发现POLK基因rs5744724多态性与缺血性中风气虚证+血瘀证的发生风险显着关联[加性模型:P=0.02;显性模型:P=0.01;等位模型:P=0.01],而无论在任何一个遗传模型中,均未体现出风证、火热证、痰证与POLK基因多态性的关联性;(2)校正年龄、性别分层后,缺血性中风血瘀证[加性模型:Padj=0.02;显性模型:Padj=0.03]、气虚证[显性模型:Padj=0.04]、气虚证+血瘀证[加性模型:Padj=0.02;显性模型:Padj=0.01]发生风险与POLK基因rs5744724多态性均显着关联,但在校正性别年龄后,在各遗传模型中,仍然未见其余三证(风证、火热证、痰证)与POLK基因多态性存在统计学关联。5、IS血瘀证、气虚证评分与POLK基因rs5744724多态性的关联分析血瘀证、气虚证的评分与POLK基因rs5744724多态性的统计学相关分析未见存在显着差异性[血瘀证加性P=0.77、显性P=0.82、隐性P=0.76;气虚证加性P=0.98、显性P=0.92、隐性P=0.75];在校正性别、年龄指标后,依然未见两个证候(血瘀证、气虚证)的评分与POLK多态性的存在显着统计学差异性[血瘀证加性Padj=0.79、显性Padj=0.86、隐性Padj=0.76;气虚证加性Padj=0.90、显性Padj=0.99、隐性Padj=0.74]6、POLK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中风患者血压(收缩压、舒张压)水平的关联性分析rs5744724多态性与缺血性中风患者收缩压水平的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加性模型:Padj=0.04];并未发现舒张压水平与POLK基因rs5744724多态性存在统计学关联[加性模型:Padj=0.23;显性模型:Padj=0.45;隐性模型:Padj=0.16]。7、POLK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中风患者空腹血糖水平、餐后两小时血糖水平的关联性分析POLK基因rs5744724多态性与研究对象的空腹血糖水平及餐后2小时血糖水平均未存在统计学关联[空腹血糖加性模型:P=0.69,显性模型:P=0.35;隐性模型:P=0.30;加性模型:Padj=0.74,显性模型:Padj=0.40;隐性模型:Padj=0.31;餐后2小时血糖校正前加性模型:P=0.61,显性模型:P=0.34;隐性模型:P=0.31;加性模型:Padj=0.68,显性模型:Padj=0.37;隐性模型:Padj=0.24;]。8、POLK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中风患者的凝血标志物水平的关联性分析POLK基因rs5744724多态性与缺血性中风患者凝血标志物APTT、D-D、FIB、INR、PLT、PT、PTA、TT的相关性均无统计学意义;根据性别、年龄校正后进一步分析两者关联性,结果也未发现多态性位点与凝血标志物有统计学关联。9、POLK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中风患者的血脂的关联性分析同样,在校正性别年龄前,POLK基因rs5744724多态性与缺血性中风患者的血脂指标如APO-A、APO-B、HDL、LDL、VLDL、TC、TG的关联性未见统计学意义;继续校正性别、年龄因素分析,也未发现rs5744724多态性与缺血性中风患者的各类血脂存在统计学关联。10、POLK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中风患者的Hcy、CRP的关联性分析在校正性别年龄前,未发现缺血性中风患者的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POLK基因rs5744724多态性存在统计学关联;校正性别年龄后,CRP、Hcy水平与POLK基因rs5744724多态性的统计学关联亦未见体现。结论:(1)《标准》分型按照频数大小顺序从大到小排列依次为338例、307例、证171例、证86例、证88例、证17例,分别为痰、风、血瘀、气虚、火热、阴虚阳亢证的数量,以前三者最为多见。(2)POLK基因rs5744724位点多态性可能影响IS气虚证及血瘀证的发生,可能是这两个证候的独立风险位点,但不作为IS其他证候的风险遗传因子。(3)POLK基因rs5744724多态性与IS患者收缩压水平存的统计学分析显着差异性,该SNP亦可能影响IS患者收缩压水平。而在血脂水平、凝血标志物水平、血糖水平、CRP、Hcy等风险指标的关联性分析中,本研究并未发现POLK基因rs5744724多态性与IS患者上述指标存在显着统计学关联性。
付聪[5](2021)在《冠心病合并糖代谢异常患者中医证型与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明确冠心病合并糖代谢异常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以及冠脉病变情况,探讨中医证型与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以期对不同证型患者采取个性化诊疗方案,为临床客观辨证提供理论依据,为临床防治冠心病合并糖代谢异常提供诊疗思路及依据。方法:选取2019.01.01~2019.12.31期间,武汉市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符合要求的128例患者,入选患者需完善冠脉造影术,且符合冠心病及糖代谢异常的诊断标准。根据制订的中医辨证分型标准,采集患者中医证候,并对其辨证分型。按照制订的数据收集表,收集患者的一般情况、吸烟史、既往史、冠脉造影结果、中医证型等信息,将所得资料录入EXCEL表格,再使用SPSS 2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不同证型组间的冠脉病变支数、冠脉狭窄程度、冠脉Gensini评分有无差异性。结果:1.基线资料情况:纳入128例患者,平均年龄64.30±8.52,CHD合并T2DM患者112例,CHD合并IGT患者16例。其中男性88例,吸烟史82例,高血压病史98例,血脂异常史95例,高尿酸血症史27例,血运重建史26例,脑血管疾病史25例。2.中医证型分布:纳入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频次情况为:气虚血瘀证>心血瘀阻证>痰阻心脉证>气阴两虚证>阳气虚衰证。3.冠脉病变特点:冠脉病变支数分布情况为:多支病变>双支病变>单支病变。病变支数共计289支,平均病变支数2.26支。冠脉狭窄程度分布情况为:Ⅲ级>Ⅳ级>Ⅱ级。冠脉病变血管分布情况为:LAD病变>LCX病变>RCA病变>LM病变。纳入患者中,Gensini评分37.0(15.75,57.00),其中最大值为212分,最小值为2分。4.中医证型与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冠心病合并糖代谢异常各证型组间病变支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证型组间的冠脉狭窄程度分级存在差异性(P<0.05)。进一步两两比较,心血瘀阻证、痰阻心脉证、阳气虚衰证冠脉狭窄程度分级>气虚血瘀证(P<0.005);心血瘀阻证、阳气虚衰证冠脉狭窄程度分级>气阴两虚证(P<0.005);其余组间两两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不同证型组间的Gensini评分存在差异性(P<0.005)。进一步两两比较,心血瘀阻证、痰阻心脉证、阳气虚衰证Gensini评分>气虚血瘀证(P<0.005);心血瘀阻证Gensini评分>气阴两虚证(P<0.005);其余组间两两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冠心病合并糖代谢异常患者气虚血瘀证最常见。血瘀、痰浊是冠心病合并糖代谢异常发病和病情进展的重要病理因素。2.冠心病合并糖代谢异常患者冠脉病变常为多支病变,冠脉狭窄程度以Ⅲ级(重度狭窄)、Ⅳ级(完全闭塞)为主,病变主要累及前降支、回旋支。3.冠心病合并糖代谢异常患者中医证型与冠脉病变程度有相关性。冠心病合并糖代谢异常患者中医证型与病变支数无明显相关性。冠心病合并糖代谢异常患者中医证型与冠脉狭窄程度分级、冠脉Gensini评分存在相关性。并且气虚血瘀证、气阴两虚证患者冠脉病变程度相对较轻,而心血瘀阻证、痰阻心脉证、阳气虚衰证冠脉病变程度相对较重。
李瑞菡[6](2021)在《老年冠心病合并慢性便秘患者心率变异性及中医证型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本研究由文献综述与临床研究两部分组成。一、文献综述综述一主要论述老年冠心病合并慢性便秘的现代医学研究进展。随着我国老年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多,心血管疾病作为我国四类重大慢性病之一,老年心血管病的负担日益加重。慢性便秘作为常见的胃肠道功能紊乱疾病,可通过影响血液流变学、影响脂类代谢吸收、触发炎症免疫反应、诱导氧化应激和引起肠道菌群失调等多个途径影响到冠心病的发生和发展。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是冠心病和慢性便秘两个疾病的共同发病机制之一。心率变异性作为反映自主神经功能的指标,在临床中也被广泛应用,冠心病合并慢性便秘与心率变异性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综述二主要论述老年冠心病合并慢性便秘的中医研究进展。冠心病在中医中归属“胸痹心痛”范畴,其基本病机为阳微阴弦、心脉痹阻。在中医证型分布上诸多医家对其有不同的经验和总结。基于中医整体观念、心与小肠相表里、心主神明和肠脑理论可解释临床中冠心病合并慢性便秘两者之间的病因病机。阴阳失衡作为多数疾病的基本病机,在西医中对应自主神经功能异常,中医理论在解释自主神经功能异常中具有较好的理论基础。在治疗上,中医辨证论治的中药汤药内服和中医特色外治疗法被临床诸多研究证实了其有一定的疗效和优势。二、临床研究目的:研究老年冠心病合并慢性便秘的中医证型分布情况。研究老年冠心病合并慢性便秘对其心率变异性的影响,以及与其既往病史、相关实验室指标、冠脉病变情况、胃肠道症状、睡眠情况和焦虑抑郁情况等临床资料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来自中日友好医院中西医结合心脏科2020年8月至2021年1月期间经冠脉造影诊断为冠心病的老年患者206例,其中合并慢性便秘103例,单纯冠心病103例。通过问卷调查表的形式收集患者的基本信息、一般情况、病史信息、中医证候信息、睡眠焦虑抑郁情况和入院的检查化验结果等临床资料。通过对临床资料数据进行Excel表格录入建立数据库,应用SPSS25.0软件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方差分析、卡方检验、相关性分析和回归性统计分析。结果:①入组临床资料分布:入组的206例患者的平均年龄为71岁,男性121人,女性85人,平均BMI为25.23kg/m2,89.81%居住在北方,68%存在长期精神紧张,饮食口味上半数以上偏肥甘厚味、油炸饮食、腌制食品和偏咸。病史方面:中位病程是1年,半数以上为NSTE-ACS类型冠心病,37.9%合并糖尿病,30.6%合并高脂血症,25.7%合并脑血管疾病。46.1%有早发心血管家族史,35%合并吸烟史,27.2%合并饮酒史,67.1%的女性合并早发停经史。多数患者的冠心病基础疾病严重程度处于低危至中危之间。中医证素分布上,频率由高到低依次为:气虚证占68%、痰浊证占36.4%、阳虚证占36.4%、气滞证占25.2%、血瘀证占20.9%、其他证素(阴虚证、热蕴证、寒凝证)占17.5%,半数以上患者为双证素。在中医证素组合得出的中医证候分布上,单纯实证占17%,单纯虚证占28.2%,虚实夹杂证占54.9%。单纯实证中以气滞血瘀证多见,单纯虚证中以阳气虚衰证和心气亏虚证多见,虚实夹杂证中以气虚痰阻证、阳虚痰阻证、阳虚寒凝证和气虚血瘀证多见。②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两组间在一般情况(如性别、年龄、体重指数、体力活动情况、饮食口味及种类、日饮水量、体育锻炼情况)及病史资料(冠心病病程、是否支架术后、冠心病类型、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脑血管疾病病史、合并用药史、早发心血管家族史、烟酒史和早发停经史)的比较上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间基线资料相当。在冠心病基础疾病严重程度危险分层方面,合并便秘组的患者基础疾病处于高危的人群较单纯冠心病组患者多(P<0.05)。在大便分型上,患者大便多为布里斯托2型、3型,而单纯冠心病组患者大便多为4型、5型(P<0.001)。胃肠道症状上,合并便秘组的患者胃肠道症状量表得分明显高于单纯冠心病组患者(P<0.001)。睡眠、心理情况上,合并便秘组患者的睡眠质量评分、老年焦虑评分和老年抑郁评分均高于单纯冠心病组(P<0.001)。化验检查方面,合并便秘组的空腹血糖、Apo-A1、Apo-E水平均低于单纯冠心病组,NT-proBNP水平高于单纯冠心病组(P<0.05)。冠脉病变情况上,合并便秘组患者的冠脉Gensini积分高于单纯冠心病组(P<0.05)。在中医证素上,合并便秘组的其他证素(热蕴证、阴虚证、寒凝证)较单纯冠心病组的多(P<0.05)。在心率变异性上,合并便秘组的患者SDNN、SDANN Index、SDNN Index、rMSSD、pNN50、三角指数、总功率、极低频、LF、HF、最小频域功率小时、最大频域功率小时的中位数均较单纯冠心病组患者的低,最大QTc间期的中位数较单纯冠心病组的高(P<0.05)。③合并便秘组患者便秘情况与临床资料的相关性:合并便秘组患者的胃肠道症状评定量表(GSRS)得分与心率变异性相关指标包括SDNN、SDANN Index、SDNNIndex、三角指数、总功率、极低频、LF呈明显的负相关(P<0.05)。④合并便秘组中医证素分析:合并便秘组冠心病中医证素频率由高到低依次为:气虚证、阳虚证、痰浊证、气滞证、其他证素、血瘀证。便秘中医证候由高到低依次为肺脾气虚证、肠道气滞证、脾肾阳虚证等。相关性分析发现,随着年龄增大、服用利尿剂类药物,气虚证增多(P<0.05)。随着抑郁倾向增加、大便干硬程度增加、便秘程度增加,其他证素增多(P<0.05)。随着长期精神紧张、焦虑倾向增加,气滞证增多(P<0.05)。随着饮食肥甘厚味、服用他汀类药物,血瘀证增多(P<0.05)。随着冠心病由不稳定心绞痛到急性心肌梗死,心梗指标的异常,痰浊证逐渐减少(P<0.05)。随着肾功能指标的异常增高,阳虚证增多(P<0.05)。⑤老年冠心病冠脉严重程度的回归分析: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冠脉Gensini积分的影响因素,得出线性回归方程:冠脉Gensini积分=67.489+(7.123 ×TSH)-(31.722×HDL-C)-(0.161×SDNN),以上3个指标可以解释冠脉Gensini积分变异的35.4%。TSH是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危险因素,HDL-C、SDNN是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保护因素。⑥老年冠心病合并慢性便秘的回归分析:通过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阳虚证、其他证素(热蕴证、阴虚证、寒凝证)、合并抑郁倾向是冠心病合并慢性便秘的危险因素,Apo-A1、pNN50是冠心病合并慢性便秘的保护因素。进一步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发现合并抑郁倾向、Apo-A1的下降是冠心病合并慢性便秘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①合并便秘病的老年冠心病患者共患病增多,睡眠及心理障碍增多,血脂异常增多,自主神经功能更低,冠脉病变更严重。②在中医证素上,老年冠心病患者以气虚证、痰浊证、阳虚证为主,虚实夹杂证多见。合并慢性便秘患者以气虚证、阳虚证居多,中医证素更加复杂。③TSH是老年冠心病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危险因素,HDL-C、SDNN是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保护因素。④阳虚证、气滞证、其他证素(热蕴证、阴虚证、寒凝证)是冠心病合并慢性便秘的危险因素,pNN50是冠心病合并慢性便秘的保护因素。合并抑郁倾向、Apo-A1的下降是冠心病合并慢性便秘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金佳欣[7](2021)在《缺血性中风始发态痰热证的临床特点及形成影响因素的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探讨缺血性中风始发态(≤72小时)痰热证的临床特点及其形成影响因素,研究缺血性中风始发态痰热证的防治及辨证临床价值。方法:2019年12月至2020年1月、2020年9月至2021年1月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房山医院、太原市中心医院三家医院纳入急性缺血性脑卒中(≤72小时)患者,共计131例,进行横断面研究及队列研究,将纳入对象分为始发态痰热证组与始发态非痰热证组,调查患者的基本信息、发病情况、个人生活史、既往史、中医临床表征等资料,采集始发态NIHSS评分、血常规、生化、甲状腺功能等检查结果,及发病第14天NIHSS评分、血常规。运用Excel及SPSS 22.0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及统计,通过比较两组发病情况、个人生活史、既往史、中医临床表征、实验室检查及NIHSS评分,研究缺血性中风始发态痰热证的临床特点;通过比较两组个人生活史、既往史,研究缺血性中风始发态痰热证的形成影响因素。结果:1.纳入的131例缺血性中风始发态患者中,痰热证71例,约占54.20%;非痰热证60例,约占45.80%。其中,中脏腑者4例,痰热证3例,非痰热证1例。男性92例,平均发病年龄为60.62±10.26岁,女性39例,平均发病年龄为69.90±9.25岁。2.与缺血性中风始发态非痰热证组相比,始发态痰热证组具有口苦、心烦、咳痰、大便干、舌苔黄的临床表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缺血性中风始发态痰热证组WBC水平高于非痰热证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缺血性中风始发态痰热证组与非痰热证组相比,入组时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发病第14天NIHSS评分始发态痰热证组高于非痰热证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缺血性中风始发态痰热证与吸烟史、以低运动量或静坐不动为主要生活方式、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史呈正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史是缺血性中风始发态痰热证的独立危险因素,有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史的患者发生始发态痰热证的风险是无动脉粥样硬化病史患者的2.272倍。结论:1.缺血性中风始发态痰热证具有口苦、心烦、咳痰、大便干、舌苔黄的临床表现。在实验室检查方面,缺血性中风始发态痰热证具有WBC水平升高的特点。缺血性中风始发态痰热证发病第14天NIHSS评分高于始发态非痰热证。2.缺血性中风始发态痰热证的形成与吸烟史、以低运动量或静坐不动为主要生活方式、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史相关。其中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史是缺血性中风始发态痰热证的独立危险因素。
李虹燕[8](2021)在《基于Fisher判别法的CAS患者肝肾阴虚证与痰瘀互结证诊断模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运用单因素比较分析与Logistic回归相结合的方法找出颈动脉粥样硬化临床常见中医辨证分型——肝肾阴虚证和痰瘀互结证与血脂、血压、血糖、凝血功能等理化指标的相关性,探讨两证型与相关理化指标间潜在的规律,并基于常见症状、体征及相关理化指标进行Fisher判别分析,构建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肝肾阴虚证和痰瘀互结证的证候判别诊断模型,辅助其客观化辨证。方法:收集2019年12月-2020年12月间云南省中医医院老年病中心一、二病区、心血管病科及综合内科收治的184例经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为颈动脉粥样硬化且中医辨证属痰瘀互结证和肝肾阴虚证的患者资料(其中痰瘀互结证94例,肝肾阴虚证90例),以单因素组间比较和Logistic LR回归法对其一般情况、症状、体征以及血常规、血脂、凝血功能、血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Arterial intima-media thickness,IMT)等理化数据与证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并利用Fisher判别法对筛选出的相关理化指标及与证型相关的常见症状、体征共计17个变量进行逐步判别分析,构建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肝肾阴虚证和痰瘀互结证的证候诊断判别模型。结果:(1)通过单因素组间比较结果显示,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平均血小板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MPV)、血小板聚集率、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s,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收缩压(Systolic pressure,SBP)、血浆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血尿酸(Uric acid,UA)、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D-二聚体(D-dimer,D-D)、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在两证型间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2)经Logistic LR回归分析,Hcy、hs-CRP、D-D、LDL、FIB、FBG、TG、UA、MPV等9个指标入选回归方程,与本病两证型相关性较高,对辨证有显着影响,可作为辨别两证型的预测因素,其中LDL、D-D、Hcy、TG、MPV与痰瘀互结证呈正相关,是其预测指标,而hs-CRP、FIB、FBG、UA可作为肝肾阴虚证的预测指标;(3)184例CAS患者共收集到常见症状、体征19个,经筛选后舌脉、痰多、头昏沉、烦躁易怒、腰膝酸软、肢体麻木、头晕、健忘等8个症状、体征与本病两证型相关性较强;(4)结合相关理化指标及常见症状、体征经逐步判别分析,最终舌脉、LDL、D-D、痰多、头昏沉、烦躁易怒、肢体麻木、Hcy、MPV等9个变量进入判别方程,通过回代变量法检验模型判别准确率达85.3%。结论:(1)184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痰瘀互结证与肝肾阴虚证在BMI、MPV、TC、TG、LDL、SBP、FIB、D-D、UA、Hcy、hs-CRP、血小板聚集率、FBG等方面存在差异;(2)经Logistic回归分析,Hcy、hs-CRP、D-D、LDL、FIB、FBG、TG、UA、MPV具有较好的预测辨证分型的价值,LDL、D-D、Hcy、TG、MPV是痰瘀互结证的辨证预测指标,hs-CRP、FIB、FBG、UA则可作为肝肾阴虚证的辨证预测指标;(3)舌脉、LDL、D-D、痰多、头昏沉、烦躁易怒、肢体麻木、Hcy、MPV是以上两证型判别较为关键的指标变量,基于关键变量建立的两个判别函数模型准确性较高,对该病的辨证分型有一定参考及指导意义。
张洪霞[9](2020)在《颈动脉超声与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中医证型相关性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探讨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Diabetic Lower Extremity Arterial Disease,DLEAD)中医证型与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ommon Carotid Artery Iintima-media Thickness,CCA-IMT)、CCA-IMT增厚、颈动脉斑块检出率、斑块性质及颈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方法:将DLEAD患者分为血瘀组和湿热组,观察每组患者的CCA-IMT、CCA-IMT增厚、颈动脉斑块检出率、斑块性质及颈动脉狭窄程度,应用SPSS22.0统计系统对数据进行统计描述和分析。成果:湿热组在CCA-IMT、CCA-IMT增厚、颈动脉狭窄程度方面比较均高于血瘀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LEAD患者湿热组与CCA-IMT增厚的Spearman相关系数rs=0.294,P=0.023,湿热证与CCA-IMT增厚存在正相关关系;DLEAD患者湿热组与颈动脉中重度狭窄的Spearman相关系数rs=0.269,P=0.038,湿热证与颈动脉中重度狭窄存在正相关关系。结论:DLEAD患者CCA-IMT增厚、颈动脉中重度狭窄可作为中医辨证分型参考的重要客观化指标之一。
陈丽霞[10](2020)在《急性期小动脉闭塞型脑卒中合并高血压或糖尿病中医证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回顾性研究急性期小动脉闭塞型脑卒中合并原发性高血压或2型糖尿病的相关病例,探索急性期小动脉闭塞型脑卒中合并高血压或2型糖尿病中医证素分布的异同点。研究意义通过对急性期小动脉闭塞型脑卒中合并高血压或糖尿病中医证素分布特点进行探讨,发现二者之间的异同点,以期为急性期小动脉闭塞型脑卒中的中医辨证论治提供借鉴,研究方法1.以《证素辨证学》制定证素症状为蓝本,结合《常见症状中医鉴别诊疗学》、《中医诊断学》等教材中对于各症状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中缺血性中风的临床常见症状,对两种疾病提炼症状要点,制成“证素症状临床调查表”。2.回顾性研究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2014年0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急性期小动脉闭塞型脑卒中合并原发性高血压或合并2型糖尿病的患者。共纳入符合研究要求的病例100例。3.将原始数据量化处理后输入计算机,使用SPSS 21.0进行统计学分析。研究结果1.急性期小动脉闭塞型脑卒中合并高血压患者65例,经临床症状提取整理后共得出20种证素,构成比>5%的病位证素由高到低为:肝、经络、肺、脾、心神、筋骨、胃;构成比>5%的病性证素由高到低为:痰、湿、阴虚、动风、血瘀、血虚、热;共十四种高频证素。2.急性期小动脉闭塞型脑卒中合并糖尿病患者35例,经临床症状提取整理后共得出20种证素,构成比>5%的病位证素由高到低为:肝、经络、肾、肺、心神、脾;构成比>5%的病性证素由高到低为:阴虚、痰、湿、动风、血虚、血瘀、气虚、阳虚;共十四种高频证素。3.经统计学分析发现,急性期小动脉闭塞型脑卒中合并糖尿病组阴虚、肾这两个证素大于合并高血压组的患者。其余证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将急性期小动脉闭塞型脑卒中合并高血压或糖尿病病性证素分为虚、实两类,其中合并高血压组实性证素共出现160次(72.73%),虚性证素60次(27.27%);合并糖尿病组实性证素共出现86次(60.14%),虚性证素67次(39.86%)。两组患者实性证素比例均大于虚性证素。结论(1)急性期小动脉闭塞型脑卒中合并高血压或糖尿病两组患者病机特点为虚实夹杂,且以实为主。病位证素分布中均以肝为首位,病性证素痰、湿、动风、血瘀所占比例较高。提示在治疗过程中需注重平肝息风、化痰祛湿、活血化瘀等治法的应用。(2)通过提取急性期小动脉闭塞型脑卒中合并高血压或糖尿病的证素,发现两组证素分布总体略有差异。其中急性期小动脉闭塞型脑卒中合并糖尿病组阴虚、肾两个证素多于合并高血压组,提示在急性期小动脉闭塞型脑卒中合并糖尿病的治疗过程中需在袪邪的基础上加强培本固元,滋养肾阴。
二、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血糖、血脂与中医辨证关系的观察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血糖、血脂与中医辨证关系的观察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真实世界临床数据稳定性冠心病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中西医对稳定性冠心病的认识及治疗 |
1 西医对SCAD的认识及治疗 |
2 中医对SCAD的认识及治疗 |
3 SCAD中西医结合治疗的认识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真实世界研究在中西医结合治疗稳定性冠心病中应用的现状 |
1 RWS定义与中医药领域应用 |
2 SCAD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与应用RWS特点 |
3 SCAD中西医结合治疗的RWS研究进展 |
4 大数据平台的建立在RWS中的应用 |
5 SCAD中西医结合治疗的RWS的优势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基于真实世界临床数据稳定性冠心病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评价研究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1 研究对象 |
2 研究方法 |
结果 |
1 受试者招募完成情况 |
2 SCAD患者一般资料情况 |
3 临床结局指标 |
4 药物不良反应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稳定性冠心病瘀毒证对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影响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2 研究方法 |
结果 |
1 SCAD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研究 |
2 SCAD患者血瘀证毒证临床表征研究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结语 |
致谢 |
个人简历 |
附件 |
(2)新型预测因子、幽门螺杆菌感染及中医证候要素与广东地区sICAS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1.1 中医学对中风病的认识 |
1.1.1 中医学对中风病的病名认识 |
1.1.2 中医学对中风病的病位认识 |
1.1.3 中医学对中风病的病因病机认识 |
1.1.4 中医学对中风病的辨证论治认识 |
1.2 中医学对血脉病的认识 |
1.3 中医学对sICAS的认识 |
1.3.1 中医学对sICAS的病因认识 |
1.3.2 中医学对sICAS的病机认识 |
1.4 现代医学对sICAS的认识 |
1.4.1 sICAS的流行病学特征 |
1.4.2 sICAS的病因及危险因素研究 |
1.4.3 sICAS的病理生理学研究 |
1.4.4 炎症反应与sICAS |
1.4.5 菌群感染与sICAS |
1.4.6 临床分型标准 |
1.4.7 sICAS的现代医学诊疗进展 |
第二章 新型炎症、脂质标记物与sICAS患者颅内动脉狭窄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相关性及其中医证候要素分布规律的回顾性分析 |
2.1 研究背景 |
2.2 研究方案 |
2.2.1 研究目的 |
2.2.2 研究设计 |
2.2.3 研究对象 |
2.2.4 诊断标准 |
2.2.5 纳入标准 |
2.2.6 排除标准 |
2.2.7 数据采集标准 |
2.2.8 数据录入标准 |
2.2.9 质量控制标准 |
2.2.10 伦理考虑 |
2.2.11 统计学方法 |
2.3 研究结果 |
2.3.1 数据筛选流程图 |
2.3.2 人口统计学信息分布情况 |
2.3.3 中医四诊信息、辨证分型及证候要素分布情况 |
2.3.4 发病节气分布规律 |
2.3.5 不同颅内动脉狭窄程度的sICAS患者临床资料对比结果 |
2.3.6 sICAS患者颅内动脉狭窄程度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
2.3.7 不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sICAS患者临床资料对比结果 |
2.3.8 sICAS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
2.3.9 NLR、LMR比值对sICAS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预测价值 |
2.4 讨论 |
2.4.1 研究背景及主要研究结果 |
2.4.2 新型炎症标记物与sICAS患者发病特点的相关性 |
2.4.3 新型脂质标记物与sICAS患者发病特点的相关性 |
2.4.4 sICAS患者24节气发病规律探讨 |
2.4.5 sICAS患者中医证候要素分布规律探讨 |
2.4.6 研究优势及局限性 |
2.5 结论 |
第三章 Hp感染与缺血性脑卒中及其亚型发病风险相关性的Meta分析 |
3.1 研究背景 |
3.2 研究目的 |
3.3 资料与方法 |
3.3.1 文献检索策略 |
3.3.2 文献纳入标准 |
3.3.3 文献排除标准 |
3.3.4 文献资料提取及评价标准 |
3.3.5 统计学方法 |
3.4 结果 |
3.4.1 文献检索及筛选结果 |
3.4.2 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 |
3.4.3 Hp感染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病风险的相关性分析 |
3.4.4 亚组分析结果 |
3.4.5 敏感性分析及发表偏倚分析结果 |
3.5 讨论 |
3.5.1研究背景及主要研究结果 |
3.5.2 研究优势及局限性 |
3.6 结论 |
第四章 Hp感染与sICAS患者颅内动脉狭窄程度及其中医证候要素分布规律的相关性研究 |
4.1 研究背景及研究目的 |
4.2 研究设计 |
4.3 材料与方法 |
4.3.1 研究对象 |
4.3.2 诊断标准 |
4.3.3 纳入标准 |
4.3.4 排除标准 |
4.3.5 数据采集项目 |
4.3.6 样本含量估计 |
4.3.7 数据录入标准 |
4.3.8 质量控制标准 |
4.3.9 伦理考虑 |
4.3.10 统计学方法 |
4.4 研究结果 |
4.4.1 不同颅内动脉狭窄程度的sICAS患者临床资料对比结果 |
4.4.2 Hp感染与sICAS患者临床特征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
4.4.3 Hp感染与sICAS患者颅内动脉狭窄程度相关性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
4.5 讨论 |
4.5.1 研究背景及主要研究结果 |
4.5.2 Hp感染与sICAS患者发病特点的相关性 |
4.5.3 Hp感染与sICAS患者凝血功能的相关性 |
4.5.4 合并Hp感染的sICAS患者中风病阴阳类证分布规律 |
4.5.5 合并Hp感染的sICAS患者中风病证候要素分布规律 |
4.5.6 研究优势及局限性 |
4.6 结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附件 |
(3)针刺对缺血性中风临床疗效及肠道菌群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1.1 中风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
1.1.1 中医对中风病因病机的认识 |
1.1.2 中医药对中风的治疗概况 |
1.1.3 小结 |
1.2 中风的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
1.2.1 中风的流行病学研究 |
1.2.2 中风发病的危险因素 |
1.2.3 缺血性中风的治疗与康复 |
1.2.4 小结 |
1.3 肠道菌群与缺血性中风危险因素的联系 |
1.3.1 肠道菌群与高血压 |
1.3.2 肠道菌群与2型糖尿病 |
1.3.3 肠道菌群与高脂血症 |
1.3.4 肠道菌群与吸烟 |
1.3.5 肠道菌群与酒精摄入 |
1.3.6 肠道菌群与不合理膳食 |
1.3.7 小结 |
1.4 针灸与肠道菌群的关系 |
1.4.1 针灸调控肠道菌群的中医基础理论 |
1.4.2 针灸调控肠道菌群治疗神经系统疾病 |
1.4.3 针灸调控肠道菌群治疗消化系统疾病 |
1.4.4 针灸调控肠道菌群治疗内分泌系统疾病 |
1.4.5 小结 |
第二章 “调任通督”针刺法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研究 |
2.1 研究目的 |
2.2 研究方案 |
2.2.1 研究设计 |
2.2.2 受试者选择及分组 |
2.2.3 样本量计算 |
2.2.4 偏倚控制 |
2.2.5 病例选择 |
2.2.6 干预措施 |
2.2.7 观察指标 |
2.3 统计分析 |
2.4 伦理学要求 |
2.5 结果 |
2.5.1 研究入组、脱落及研究完成情况 |
2.5.2 基线情况 |
2.5.3 疗效评价 |
2.5.4 安全性指标及基础治疗情况 |
2.6 讨论 |
2.6.1 队列研究在中风临床疗效评价中的意义 |
2.6.2 中风中医病因病机 |
2.6.3 “调任通督”针刺法在中风的运用 |
2.6.4 “调任通督”针刺法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分析 |
第三章 缺血性中风患者肠道菌群特点及针刺对肠道菌群影响 |
3.1 病例选择 |
3.1.1 研究对象 |
3.1.2 纳入标准 |
3.1.3 排除标准 |
3.1.4 样本要求及采集 |
3.1.5 技术路线图 |
3.1.6 实验步骤 |
3.1.7 生物信息学分析 |
3.1.8 统计学处理 |
3.2 结果 |
3.2.1 一般信息 |
3.2.2 菌群物种注释、菌群分类学分析及组别注释 |
3.2.3 缺血性中风组与非中风组肠道菌群差异 |
3.2.4 不同中医证型缺血性中风肠道菌群差异 |
3.2.5 治疗前针刺组与对照组肠道菌群差异 |
3.2.6 治疗前后针刺组肠道菌群差异 |
3.2.7 治疗前后对照组肠道菌群差异 |
3.2.8 针刺组、对照组肠道菌群DESeq2差异表达分析 |
3.3 讨论 |
3.3.1 缺血性中风患者的肠道菌群特点 |
3.3.2 不同中医证型缺血性中风患者肠道菌群特点 |
3.3.3 基于肠道菌群探讨“调任通督”针刺法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作用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参与课题与获奖情况 |
致谢 |
附件 |
(4)从“同病异证”角度探究缺血性中风的证候分布特点、临床风险指标及其与POLK基因多态性的关联(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1.1 研究对象的来源 |
1.1.2 研究对象的入组标准 |
1.1.3 IS病例的六大证候诊断 |
1.1.4 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信息数据库 |
1.1.5 研究对象的知情同意 |
1.2 实验耗材及设备 |
1.2.1 实验相关仪器及设备 |
1.2.2 实验主要试剂及耗材 |
1.3 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对象的生物样本采集及临床指标测定 |
1.3.2 缺血性中风病例“同病异证”数据建立 |
1.3.3 全血标本基因组DNA提取及保存 |
1.3.4 基因分型检测 |
1.3.5 质量控制 |
1.3.6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研究对象的基本资料特征 |
2.2 缺血性中风病例的“同病异证”证候分布特征 |
2.3 POLK 基因 rs5744724 多态性的哈温平衡检验及基因型频率分布比较 |
2.4 IS 发生风险与 POLK 基因 rs5744724 多态性的关联分析 |
2.5 IS 各证候发生风险与 POLK 基因 rs5744724 多态性的相关分析 |
2.6 IS 血瘀证、气虚证评分与 POLK 基因多态性的相关分析 |
2.7 POLK 基因 rs5744724 多态性与 IS 患者的血压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
2.8 POLK 基因 rs5744724 多态性与 IS 患者的血糖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
2.9 POLK 基因 rs5744724 多态性与 IS 患者的凝血标志物的关联性分析 |
2.10 POLK 基因 rs5744724 多态性与 IS 患者的血脂水平的关联 |
2.11 POLK 基因 rs5744724 多态性与 IS 患者的 CRP、Hcy 的关联分析 |
3.讨论 |
3.1 缺血性中风“同病异证”证候分布特点 |
3.2 缺血性中风“同病异证”与“疾病异质”及基因多态性的思路探讨 |
3.3 缺血性中风各证候发生风险与 POLK 基因 rs5744724 多态性的关联 |
3.4 POLK 基因 rs5744724 多态性与 IS 患者血压水平的关联 |
3.5 POLK 基因 rs5744724 多态性与 IS 患者血糖、血脂、凝血水平的关联 |
3.6 POLK 基因 rs5744724 多态性与 IS 患者 CRP、Hcy 水平的关联 |
3.7 存在问题分析及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缩略词表 |
综述 缺血性中风的“同病异证”证候分布、临床风险指标及POLK 基因的研究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5)冠心病合并糖代谢异常患者中医证型与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前言 |
1.研究对象 |
2.研究方法 |
2.1 诊断标准 |
2.2 冠脉病变程度的判定标准 |
2.3 中医辨证分型标准 |
2.4 纳入标准 |
2.5 排除标准 |
2.6 资料收集与整理 |
2.7 统计学方法 |
3.研究结果 |
3.1 纳入患者的一般情况 |
3.2 纳入患者的既往史 |
3.3 纳入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情况 |
3.4 不同证型患者基线情况比较 |
3.5 纳入患者的冠脉病变情况 |
3.6 冠心病合并糖代谢异常患者中医证型与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 |
讨论 |
1.冠心病合并糖代谢异常患者的基线资料分析 |
1.1 年龄性别与冠心病 |
1.2 吸烟与冠心病 |
1.3 高血压与冠心病 |
1.4 血脂异常与冠心病 |
1.5 高尿酸血症与冠心病 |
1.6 脑血管疾病与冠心病 |
1.7 糖代谢异常与冠心病 |
2.冠心病合并糖代谢异常患者的证型分布和病机特点 |
2.1 冠心病合并糖代谢异常的证型分布情况 |
2.2 痰浊与冠心病和糖代谢异常 |
2.3 血瘀与冠心病和糖代谢异常 |
2.4 痰瘀与冠心病合并糖代谢异常 |
3.冠心病合并糖代谢异常患者的冠脉病变情况 |
4.冠心病合并糖代谢异常患者中医证型与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文献综述 冠心病合并 2 型糖尿病的中医治疗研究进展 |
数据收集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老年冠心病合并慢性便秘患者心率变异性及中医证型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老年冠心病合并慢性便秘的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
1 老年冠心病合并慢性便秘概述 |
2 冠心病与慢性便秘之间的关系 |
3 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与冠心病合并慢性便秘 |
4 心率变异性评估自主神经功能 |
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老年冠心病合并慢性便秘的中医研究进展 |
1 中医对冠心病的认识 |
2 中医对慢性便秘的病因病机认识 |
3 中医对冠心病合并慢性便秘的认识 |
4 中医阴阳理论与自主神经 |
5 小结 |
参考文献 |
前言 |
1 资料与方法 |
1.1 研究目的 |
1.2 研究对象 |
1.3 评估标准 |
2 方案与内容 |
2.1 临床资料收集 |
2.2 数据录入和统计分析 |
2.3 技术路线图 |
3 研究结果 |
3.1 入组患者临床资料分布 |
3.2 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 |
3.3 合并便秘组便秘情况与临床资料的相关性 |
3.4 合并便秘组中医证素与临床资料的相关性 |
3.5 老年冠心病冠脉严重程度的回归分析 |
3.6 老年冠心病合并慢性便秘的回归分析 |
4 讨论 |
4.1 老年冠心病一般情况分析 |
4.2 老年冠心病中医证侯分布规律 |
4.3 老年冠心病合并慢性便秘的临床特点 |
4.4 合并慢性便秘患者心率变异性分析 |
4.5 老年冠心病合并慢性便秘的中医证候分析 |
4.6 老年冠心病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 |
4.7 老年冠心病合并慢性便秘的影响因素 |
5 结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老年冠心病合并慢性便秘患者心率变异性及中医证型的临床研究调查问卷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7)缺血性中风始发态痰热证的临床特点及形成影响因素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文献综述 |
综述一、中风病的中医研究进展 |
1. 中风病名的历史沿革 |
2. 中风病的病因病机 |
3. 中风病的证候标准 |
4. 中风病的辨证分型 |
5. 中风病与体质学说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中风病痰热证的现代研究进展 |
1. 中风病痰热证的病因研究进展 |
2. 中风病始发态痰热证相关生物学指标研究进展 |
3. 中风病证候与影像学特点的研究进展 |
4. 中风病痰热证的卒中病因分型研究进展 |
5. 中风病痰热证的合并并病 |
6. 中风病始发态痰热证对预后的影响 |
7. 国内外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与炎症关系的研究进展 |
8. 中风病痰热证的中医治疗的研究 |
参考文献 |
前言 |
资料 |
1. 病例来源 |
2. 诊断标准 |
3. 纳入标准 |
4. 排除标准 |
方法 |
1. 临床信息 |
2. 证候诊断 |
3. 辅助检查 |
4. 统计学方法 |
结果 |
1. 一般资料统计分析 |
2. 证候分析 |
3. 两组证候的检验指标的比较 |
4.缺血性中风始发态痰热证的形成影响因素 |
讨论 |
1. 缺血性中风始发态痰热证的证候表现 |
2. 缺血性中风始发态痰热证与性别、年龄的关系 |
3. 缺血性中风始发态痰热证与生活方式的关系 |
4. 缺血性中风始发态痰热证与既往疾病的关系 |
5. 缺血性中风始发态痰热证的相关指标分析 |
6. 缺血性中风始发态痰热证与NIHSS评分的关系 |
7. 缺血性中风始发态痰热证的形成影响因素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8)基于Fisher判别法的CAS患者肝肾阴虚证与痰瘀互结证诊断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前言 |
临床研究 |
1.病例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2.1 西医诊断标准 |
1.2.2 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
1.3 病例选择标准 |
1.3.1 纳入标准 |
1.3.2 排除标准 |
1.3.3 剔除、脱落、终止标准 |
2.研究方法 |
2.1 病例分组 |
2.2 建立CAS患者病例资料数据库 |
2.2.1 一般指标 |
2.2.2 实验室检查及影像指标 |
2.2.3 指标检测方法 |
2.3 统计分析 |
研究结果 |
1.一般情况分析 |
1.1 性别 |
1.2 年龄 |
1.3 体重指数 |
1.4 吸烟史 |
1.5 饮酒史 |
1.6 两组病例合并疾病情况 |
2.理化指标分析 |
2.1 两证型间血常规指标的比较 |
2.2 两证型间血脂水平的比较 |
2.3 两证型间血压的比较 |
2.4 两证型间凝血指标的比较 |
2.5 两证型间UA、Hcy、血小板聚集率的比较 |
2.6 两证型间FBG、hs-CRP、ESR的比较 |
2.7 两证型间颈动脉超声情况比较 |
2.8 两证型与各理化指标相关性的Logistic回归分析 |
3.常见症状、体征分析 |
4.基于所选症状、体征及理化指标的判别分析 |
讨论 |
1 统计分析原理 |
2 研究结果分析 |
2.1 一般情况结果分析 |
2.2 理化指标分析结果讨论 |
2.3 Fisher判别分析结果讨论 |
3 中医证候规范化研究的意义 |
4 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颈动脉粥样硬化中西医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攻读学位期间所获荣誉情况 |
致谢 |
(9)颈动脉超声与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中医证型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临床研究 |
一、临床资料 |
二、研究方法 |
(一)病例分组 |
(二)观察指标 |
(三)检测方法 |
1.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方法 |
2.临床资料采集方法 |
三、统计学方法 |
四、统计结果 |
(一)研究一 |
1.一般情况比较 |
2.并发症比较 |
3.实验室检查比较 |
4.颈动脉彩超指标比较 |
(二)研究二 |
1.一般情况比较 |
2.实验室检查比较 |
3.颈动脉彩超指标比较 |
4.Spearman相关分析 |
讨论 |
一、现代医学对DLEAD与颈动脉血管变化的认识 |
(一)流行病学 |
(二)DLEAD与颈动脉血管超声改变的关系 |
(三)DLEAD相关因素分析 |
1.年龄 |
2.高血糖状态 |
3.吸烟 |
4.高血压 |
5.心脑血管疾病 |
6.血脂代谢异常 |
二、中医学对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病因病机的认识 |
(一)古代医家的认识 |
(二)现代医家的认识 |
(三)中医辨证分型规律研究 |
三、结果分析 |
(一)一般资料 |
(二)相关并发症 |
1.高血压 |
2.心脑血管疾病 |
(三)血脂异常 |
(四)糖化血红蛋白(Hb A1c) |
(五)颈动脉彩超指标比较 |
1.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CCA-IMT) |
2.颈动脉斑块检出、狭窄程度 |
3.斑块性质 |
四、颈动脉病变与DLEAD中医证型相关性探索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 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客观指标与中医证型相关性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附件 |
(10)急性期小动脉闭塞型脑卒中合并高血压或糖尿病中医证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小动脉闭塞型脑卒中合并高血压或糖尿病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
1. 小动脉闭塞型脑卒中与糖尿病的关系及可能机制 |
2. 小动脉闭塞型脑卒中与高血压的关系及可能机制 |
3. 小动脉闭塞型脑卒中的影像学检查手段 |
4. 小动脉闭塞型脑卒中的主要临床表现 |
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小动脉闭塞型脑卒中合并高血压或糖尿病中医研究进展 |
1 古代医学家对中风病病名分类、病因病机的认识及发展过程 |
2 现代医家对缺血性中风病合并糖尿病病因病机及证候的认识 |
3 现代医家对缺血性中风病合并高血压病因病机及证候的认识 |
4 中医证素辨证学说的研究进展 |
5 小结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研究资料及方法 |
1 病例来源 |
2 诊断标准 |
3 纳入标准 |
4 排除标准 |
5 临床调查表制定 |
6 病例的收集 |
7 数据库的建立及数据录入 |
8 统计分析方法 |
研究结果 |
1 一般资料 |
2 检验及检查结果 |
3 临床研究结果 |
讨论 |
1 一般资料分析 |
2 检验指标分析 |
3 检查结果分析 |
4 临床研究结果分析 |
结语 |
1. 结论 |
2. 创新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四、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血糖、血脂与中医辨证关系的观察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真实世界临床数据稳定性冠心病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评价研究[D]. 张贺.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1(02)
- [2]新型预测因子、幽门螺杆菌感染及中医证候要素与广东地区sICAS的相关性研究[D]. 胡明哲.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1(02)
- [3]针刺对缺血性中风临床疗效及肠道菌群影响的研究[D]. 袁伟渠.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1(02)
- [4]从“同病异证”角度探究缺血性中风的证候分布特点、临床风险指标及其与POLK基因多态性的关联[D]. 陈卓.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1(02)
- [5]冠心病合并糖代谢异常患者中医证型与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研究[D]. 付聪.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09)
- [6]老年冠心病合并慢性便秘患者心率变异性及中医证型的临床研究[D]. 李瑞菡.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7]缺血性中风始发态痰热证的临床特点及形成影响因素的研究[D]. 金佳欣.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8]基于Fisher判别法的CAS患者肝肾阴虚证与痰瘀互结证诊断模型研究[D]. 李虹燕. 云南中医药大学, 2021(02)
- [9]颈动脉超声与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中医证型相关性研究[D]. 张洪霞.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0(01)
- [10]急性期小动脉闭塞型脑卒中合并高血压或糖尿病中医证素研究[D]. 陈丽霞.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