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水稻生产机械化的重点、难点与今后的发展思路(论文文献综述)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机中心[1](2021)在《自治区农机中心党委书记、主任韦周凡在2021年全区农机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文中指出(2021年5月20日)同志们:大家上午好!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2021年全区农机化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时重要讲话精神,全面总结"十三五"农机化工作,深入分析农机化发展面临的挑战和机遇,研究谋划下一阶段农机化发展的思路和举措,全力推动我区农机化发展开创"十四五"新局面。下面,我讲几点意见。一、全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重要讲话精神2021年4月25日至27日,
阮华[2](2021)在《土地流转对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 ——基于流入户视角》文中研究表明2004年以来,我国粮食生产创造了“十七连丰”的可喜局面,其中2004—2012年连续“九连增”,2015年以来粮食产量连续六年稳定在6.5亿吨以上,实现了粮食由产不足需到产需稳定、丰年略有余的历史性跨越,为我国经济社会平稳发展夯实了基础。但是,我国粮食发展也存在着“不可持续”的隐忧。由于发展方式的问题,我国粮食总产量在稳步提升的同时也给生态系统造成极大地压力,导致生态环境逐渐恶化。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严重影响生态系统平衡,以及农业可持续发展。正是因为认识到传统依赖资源消耗的粗放型增长方式所带来的严重负面影响,中央政府明确提出“农业绿色发展”的理念,要求在保证农业经济发展的同时做到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形成一种内涵式的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随着农村土地确权、三权分置改革的推进和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土地流转市场快速发展,规模化经营在全国范围内发展迅速,土地集中趋势日渐明显。在现行惠农政策的引导下,我国土地流转规模差异较大,既有5亩以内的,也有100亩以上的,那么土地流转规模与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间呈现怎样的关系?流转规模影响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的机制是什么?同时,在土地三权分置的产权结构下,我国土地流转在时间上呈现出短期和长期并存的局面,那么长期流转是否有利于提高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随着流转期限的延长,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会呈现怎样的变动趋势?流转期限影响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的机制是什么?如何设计合理有效的流转制度来协调人们资源利用和生产行为,确保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进而提高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和实现粮食生产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本研究正是结合我国土地流转规模多样化、期限多元化,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深入研究土地流转与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之间的内在联系,探索和构建有利于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改善和粮食生产健康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流转制度,不仅对实现当前我国土地流转的规模效应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而且有利于促进粮食生产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实现。本研究将环境污染问题纳入微观农户分析框架,利用能解决内生性问题和数据信息计算误差的方法分析了不同维度土地流转对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主要研究内容和相关结论如下。研究内容一,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的测度与解析。本部分利用MBP-EBM模型对农户的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进行了测算,避免了异质性农户前沿面不一致导致的测量偏误问题,并分析了其分布特征,考察了土地流转与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的关系。结果表明:(1)样本农户的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均值为0.491,纯技术效率均值为0.531,规模效率均值为0.935。若不考虑粮食生产的面源污染,各效率值均值均会上升。比较分析来看,不考虑粮食生产的面源污染,将导致效率水平的高估。而从绝对值大小来看,样本农户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水平是比较低的,尚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2)从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的分布来看,无论是平均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还是加权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高发展水平地区均优于中发展水平地区,中发展水平地区均优于低发展水平地区;以经营规模为权重的全部样本农户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为0.521。(3)从土地流转与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的交叉分析来看,随着土地流转规模的扩大,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呈现出波动上升态势;除土地流转期限在5年以上的样本外,土地流转期限与技术效率水平正相关,即随着土地流转期限的延长,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水平逐渐上升。研究内容二,流转规模对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本部分运用两阶段工具变量回归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分析随着土地流转规模扩大,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变化情况,以及探明流转规模影响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的路径,结果表明:(1)土地流转规模与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之间先升后降,过小或过大的土地流转规模都不利于提高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考虑了土地流转规模的内生性后结果依然稳健。(2)当土地流转规模低于120亩时,扩大土地流转规模有助于提高土地、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匹配度,降低效率损失;当土地流转规模超过120亩时,扩大土地流转规模会推高粮食生产经营管理成本,造成效率损失,从而使得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表现出明显下降趋势。(3)土地流转规模与粮食生产机械化程度间存在正向关系,土地流转规模的扩大促进了机械化程度的加深,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随机械化程度表现出递增的变化趋势,机械化程度在土地流转规模影响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中的中介效应为4.72%。研究内容三,流转期限对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本部分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法评估长期流转的绿色效率提升效应,以及通过设置土地流转时间强度连续变量,运用广义倾向得分匹配法和中介效应模型,分析土地流转时间强度增大时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的变化,并探明土地流转时间强度增大影响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的路径。结果表明:(1)长期流转能够使农户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得到提升,长期流入户的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比若短期流入时的反事实效率水平平均高14.7个百分点,短期流入户若长期流入,其反事实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也将平均提升18.5个百分点。(2)当流转期限为5年及以内时,土地流转时间强度对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的因果效应为正,但促进效应却逐渐减弱;当流转期限超过5年时,土地流转时间强度对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的因果效应为负。(3)土地流转时间强度与粮食生产跨期投资间存在正向关系,土地流转时间强度的增大促进了跨期投资的增加,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随跨期投资表现出递增的变化趋势,跨期投资在土地流转时间强度影响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中的中介效应为6.29%。基于以上结论,本研究认为:(1)增强政策引导作用,促进土地适度规模流转。(2)加快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引导土地流转期限适度长期化。(3)提高高标准农田建设质量,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检测与评估,完善高标准农田建设农户参与机制,创造良好的农田基础环境。(4)加大农业专业服务组织的扶持力度,鼓励龙头企业等市场主体进入农业服务领域,推进服务规模经营。(5)加强农民职业教育,发挥多元主体的合力,为农民提供专业培训以提高其科学素质。
李玉雷[3](2021)在《自平衡双轴匀混水耕平整复式作业机的经济效益及示范应用研究》文中提出水田耕作平整环节是水稻生产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准备环节,是建设高产农田必不可少的举措之一。水耕平整效果关系到后续水稻移栽、植株生长发育、水肥运移等方面的表现。但目前,机械化水耕平整存在着作业工序多、作业成本高、秸秆还田效果差等不足。因此,本文提出一种双轴匀混水耕平整复式作业方法,设计了自平衡水耕平整复式作业机,并进行田间对比试验;通过作业成本及收益对比,分析其经济效益,并进行了链条式技术推广模式设计与示范。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针对自平衡双轴匀混水耕平整复式作业工艺,设计了一种基于双轴旋耕的复式平整机具。通过田间对比试验,与传统工艺相比可明显增加平均耕深17.8%;同时,在水稻收获环节,双轴旋耕水田平整复式作业工艺提高了水稻产量5%。通过经济分析,得出该其年作业利润约19260元,购机农户一年内基本收回成本,从第二年开始进入净收益阶段。在作业工艺效益方面,项目机具在缩短水耕作业时间的同时,减少作业费用10元/亩。对国内外农业技术推广实践进行简要分析,重点阐述推广策略的制定;构建了“农业科研试验基地+区域示范基地+基层农机推广站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链条式技术推广模式;通过在江苏四地示范作业来进行推广模式的应用示范,效果良好。本课题对发挥机械化优势,提高劳动效率,提高作物产量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张康洁[4](2021)在《产业组织模式视角下稻农绿色生产行为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我国粮食产量实现连续增长,农业综合产能快速提升。与此同时,过度依赖化肥农药等化学品的生产方式产生了明显的负面影响,引起了严峻的农业环境和农产品安全问题。为破解资源环境约束、满足消费者的安全农产品需求,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业绿色生产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农户作为农业生产的主体,引导其实施绿色生产行为,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受内外部因素的共同影响,当前农户绿色生产实施程度并不高。产业组织模式作为联结农户与产业组织间关系的利益分享方式,可通过引导、规制等多种途径对农户生产行为产生影响,有可能成为改善农业绿色生产的内在动力。农户如何做出产业组织模式选择决策?不同产业组织模式选择如何影响农户绿色生产行为?绿色生产如何进一步影响农户收入?深入开展上述问题的研究,可为推动我国农业绿色发展和保障农民持续增收提供有益借鉴。论文以稻农为研究对象,以湖北、安徽、黑龙江和吉林四省1487户调查数据和多案例资料为基础支撑,以稻农减肥减药的绿色生产行为为研究主题,将绿色生产行为界定为对商品有机肥、机插秧同步侧深施肥、病虫农害绿色防控技术和植保无人机施药技术的采纳行为,通过建立“产业组织模式选择—绿色生产行为—收入效应”系统分析框架,探究产业组织视角下稻农绿色生产行为机制及其对收入的影响。首先,采用Multinomial Logit模型探究稻农产业组织模式选择决策,并阐明紧密型产业组织模式的制度安排对绿色生产作用过程。其次,遵循“绿色生产技术—绿色生产行为”分析思路,运用Multivariate Probit模型探索产业组织模式对稻农采用不同绿色生产技术的作用程度及差异;基于多元处理效应和Ordered Logit模型,引入中介变量和调节变量,进一步揭示产业组织模式对稻农绿色生产行为的作用机制。然后,采用内生转换回归(ESR)模型和OLS模型、无条件分位数回归(UQR)探究稻农进行绿色生产的收入效应,以及绿色生产采纳度对稻农收入的影响及其异质性。最后,从产业组织角度,采用案例分析,从实践层面剖析紧密型产业组织模式对稻农绿色生产的驱动成效和保障。本研究主要结论如下:第一,为应对水稻生产资源与环境方面的挑战,绿色化、精准化和组织化成为水稻产业发展的未来趋势。第二,水稻种植面积、参加水稻技术培训次数、信息获取难易程度等交易特征和周围有水稻合作社、周围有稻米加工企业等市场环境是影响稻农选择紧密型产业组织模式的重要因素,且紧密型产业组织模式主要通过事前控制、过程控制和结果控制对稻农绿色生产发挥作用。第三,紧密型产业组织模式对稻农采纳不同绿色生产技术的影响存在内部差异性;紧密型产业组织模式既可以直接驱动稻农实施绿色生产,还可以通过强化绿色认知实现间接驱动,政府宣传对稻农绿色认知具有显着的正向调节作用。第四,实施绿色生产会促进稻农增收,在反事实假设下,实施绿色生产的稻农若未实施,其单位面积水稻收入要低9.2%;未实施绿色生产的稻农若实施,单位面积水稻收入要高107.7%;绿色生产采纳度对水稻收入具有显着促进作用,且对低收入稻农的增收效果优于高收入稻农;因此,实施绿色生产不仅能提高稻农收益,还有利于缓解稻农内部收入差距。第五,利益联结、生产过程控制以及外部资源整合是紧密型产业组织模式驱动水稻产业绿色发展的根本保障。据此,论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议:一是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引导稻农参与紧密型产业组织模式;二是创新产业组织模式,促进稻农实施绿色生产;三是多角度提升稻农绿色生产采纳度,全方位助推水稻收入稳步增长;四是破除产业组织与稻农的联结障碍,强化双方合作基础与制度保障。
叶淑诗[5](2021)在《农户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选择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以江西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叶淑诗[6](2021)在《农户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选择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以江西为例》文中研究指明
刘亚茹[7](2021)在《近70年来我国高中地理教材中“农业地理”的演变研究 ——以人教版地理教材为例》文中提出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高中地理教材不断更新变化,而梳理高中地理教材知识体系的演变,为进一步提高教材编写质量,编制出符合时代特点又更加科学的教材,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与实践应用价值。本文运用文献法、内容分析法、比较法和历史研究法,对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1953版、1957版、1959版、1982版、1990版、1991版、1996版、2000版、2004版和2019版高中地理教材中的“农业地理”进行分析。首先明确近70年来我国高中地理教学大纲、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对“农业地理”的要求,然后分析不同时期高中地理教材中“农业地理”在知识方面、能力方面和思想与观念方面的演变特点,最后探讨了高中地理教材中“农业地理”演变的影响因素,进而提出教材发展建议。研究表明,近70年来,高中地理教材中“农业地理”在知识选取、表述方式、能力要求和思想与观念方面呈现出一定的演变特点。在知识选取方面,“农业地理”知识选取变化较大、内容逐渐精简且突出地理性、农业区位因素为核心内容;表述方式方面,课文表述越来越科学严谨、教学辅助材料类型增多、内容更为丰富;图像的数量和类型都有所增加、图文结合更加紧密;活动系统所占比例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增大、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同时活动系统、课文系统、图像系统之间密切融合。在能力要求方面,能力水平由低层次向高层次提升、实践类能力有待发展。在思想与观念方面,爱国主义教育的要求始终未变,对人地关系的认识逐渐完善、形成正确的人地协调观。近70年来,高中地理教材中“农业地理”的演变是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外因包含政治、经济和科技等,内因主要包含地理教材编写依据的演变、农业地理学的发展和教育观念的变化等。最后,对高中地理教材中“农业地理”的内容修订和教材的使用提出建议:适当增加地理实践类的活动;适当增加农业地理学史的相关知识;结合当前农业发展实际,及时更新地理教学材料;重视图像的作用,养成学生读图习惯;借鉴旧版教材活动,新旧联系丰富教学。
石锐[8](2021)在《黑龙江省化肥施用冗余问题解析及农户行为动机研究》文中指出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离不开正确处理“三农”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自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制解决农业生产缺乏激励问题后,中国农村经济在四十余年的时期内高速增长,农业生产对化肥、农药、机械等要素投入的依赖性也越来越强。与此同时,农业环境问题却愈发严重,其中,化肥作为最基本的农业生产资料投入,对粮食产量有着重要影响,化肥施用过量或施用不当是造成化肥面源污染的主要原因。如何处理好农业发展过程中环境污染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关系,尤其是规范农户种植行为减少对农村环境的破坏,逐步成为政府和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主席多次强调“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这些重要论述深刻的阐述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亟需我们以绿色发展理念为导向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业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协调统一,建设美丽中国。黑龙江省作为农业大省,是中国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具有良好的代表性。本文以黑龙江省化肥施用过程中存在的冗余问题作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分析化肥施用量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内在关系,初步判定黑龙江省存在化肥过量施用的问题。其次,生产效率分解测算化肥施用冗余,将化肥施用过量问题的定性描述转化为化肥施用冗余的定量测度,进一步分析化肥施用冗余的影响因素,得出农户施肥行为的调整对解决化肥施用冗余具有决定性作用。最后,分析农户施肥行为动机,探究解决化肥施用冗余的有效途径。全文按照“研究基础”→“问题界定”→“问题量化”→“问题分析”→“问题解决”的逻辑展开研究,以期对以下问题进行解析:黑龙江省是否存在化肥过量施用问题?若存在化肥过量施用问题,黑龙江省化肥施用冗余程度如何?黑龙江省化肥施用冗余受哪些因素影响?如何通过关键影响因素以有效降低化肥施用冗余?全文在理论与现实紧密结合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化肥施用冗余这一核心问题,在对其进行界定与量化分析的基础上,探讨其影响因素,通过规范农户施肥行为解决化肥施用冗余问题。本研究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第一,研究基础:首先,对农业面源污染、农业生产效率、化肥施用冗余和农户施肥行为概念进行界定,详细阐述了经济增长理论、农户行为理论、外部性理论和成本收益理论;其次,梳理了全文的逻辑机理框架,为实证分析提供良好的逻辑基础。再次,在分析黑龙江省化肥施用现状和关联因素现状的基础上,进一步就化肥施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现实问题进行深入解剖,以期充分掌握黑龙江省化肥施用的现状及特点,为后续研究提供有效支撑。第二,问题界定:化肥过量施用问题的初步判定。通过分析化肥施用量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因果-时滞”关系,实现对化肥过量施用的科学界定,以明晰黑龙江省存在化肥过量施用问题。本文利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检验了化肥施用量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逻辑关系,利用向量自回归模型等方法探讨化肥施用量与农业经济增长相互间的动态影响,分析两者的相互冲击效果和累积贡献程度,在经济意义上证明黑龙江省存在化肥过量施用的客观事实。第三,问题量化:化肥施用冗余测度。在证明黑龙江省存在化肥过量施用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其过量情况进行量化,即对化肥施用冗余程度进行测度。本部分以农业生产效率分解为切入点,从时间和空间上测算了农业生产效率,在此基础上分别测度了省级和农户视角下的化肥施用冗余率,判断两者之间是否具有内在一致性和连续性,以期从农户的视角解决化肥施用冗余问题。第四,问题分析:农户化肥施用冗余影响因素分析。化肥施用冗余的解决需要识别其关键影响因素,通过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干预及调整,有效推动化肥施用冗余问题的解决。在对调查问卷进行描述性统计、信度、效度检验的基础上,分析黑龙江省农户化肥施用冗余的影响因素,为下文从农户施肥行为动机出发探寻化肥施用冗余的解决途径做出了铺垫。第五,问题解决:化肥施用冗余问题解决的落实。在对化肥过量施用进行科学界定并对其冗余进行测算的基础上,分析农户化肥施用冗余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户施肥行为的改善是解决化肥施用冗余的主要方向,也是解决现有问题的根本途径。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农户施肥行为动机,多角度探讨农户施肥认知、施肥意愿、施肥行为、政策认知和测土配方施肥需求潜变量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作用路径,从单一关系到混合关系多层面分析这些维度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就农户施肥行为进行综合探讨,深化对农户化肥施用行为动机的理解,以期为提出黑龙江省化肥合理施用对策建议提供依据。
薛莹[9](2021)在《基于交易费用视角农户农业生产性服务行为与契约选择研究 ——以东北玉米生产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业生产性服务是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重要路径,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撑。目前,农业生产性服务的发展正处在升级的关键时期,多元市场服务主体错位发展和分工协作格局逐渐显现,特别是新兴的全程托管服务逐渐占据市场,使农业经营格局逐渐从土地规模经营向服务规模经营过渡。然而,农业生产性服务内含较高的交易费用,潜在的抑制了农业生产性服务市场,同时农业生产性服务契约发展规范程度不一,使农户与农业生产性服务之间没有长期稳定的关系,如何推动农业生产性服务的发展、建立长期稳定的契约关系成为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本研究以农业生产性服务需求方农户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东北三省8个地区的实地调研,在新制度经济学基础上,以交易费用为中心,采用“分工深化—交易费用—契约匹配”的框架,探究农业生产性服务产生的本质及动因,解释农户选择农业生产性服务不同契约类型的原因,构建农户与农业生产性服务主体之间稳定性契约关系的条件,并分析农业生产性服务对农户福利的影响,最终为农业生产性服务健康、快速、稳定发展提供对策建议。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相关结论具体如下:第一,理论分析。首先,基于分工与专业化理论,从理论和现实方面,探究农业生产性服务产生的本质,并运用超边际分析进行数理推倒;其次,基于交易费用理论,运用效用最大化分析方法,探究交易费用对农户农业生产性服务行为内在机理;最后,基于“交易费用—契约匹配”理论框架,构建农户模型和博弈模型分析交易费用对农户农业生产性服务契约类型选择的影响,探究其内在机理,同时构建不完全契约博弈模型,深入分析交易费用对农户农业生产性服务契约稳定性的影响。第二,交易费用对农户农业生产性服务选择行为影响。运用Mlogit模型分析威廉姆森分析范式下交易特性对农户不同类型农业生产性服务选择行为的影响,并运用倾向得分匹配(PSM)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同时对不同规模农户的农业生产性服务选择行为进行异质性讨论。结果表明:交易特性对农户选择不同类型农业生产性服务行为具有显着影响,且对不同规模农户选择农业生产性服务行为表现出显着差异。首先,农户选择不同类型农业生产性服务行为主要受地形特征、老龄化程度和养殖规模差异的影响,其中农户选择全程托管服务比选择部分环节服务的影响更加显着。其次,资产专用性中,土地细碎化程度、土地地形特征以及老龄化程度对不同规模农户农业生产性服务选择行为均有显着差异影响。土地细碎化程度对规模逐渐变大的农户影响农业生产性服务选择行为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土地地形特征和老龄化程度对不同规模农户选择农业生产性服务均呈现正向影响,其中对大规模影响最大,中规模和小规模农户影响不明显。风险特性方面,经营风险对中规模和小规模农户农业生产性服务选择行为具有显着的阻碍作用,对大规模农户影响不明显;而交易风险对不同规模农户选择农业生产性服务行为没有差异,均具有抑制影响。规模性对不同规模农户选择农业生产性服务行为的实证结果显示,养殖规模仅对小规模农户农业全程托管服务选择具有促进作用。第三,交易费用对农户农业生产性服务契约类型选择影响。考虑到样本选择性偏误的问题,采用Heckman两步法模型分析交易特性中风险性、规模性和契约过程产生的搜寻信息成本对农户农业生产性服务契约类型选择的影响,并进一步探究个人信任水平在其中的调节机制。最后,通过替换计量模型法对实证估计相关结论进行稳健性检验。结果表明:交易特性中风险性、规模性和契约过程中的搜寻信息成本对农户农业生产性服务契约类型选择行为具有显着影响,同时个人信任水平在交易费用对农户农业生产性服务契约类型选择中起到了调节作用。在修正了样本选择偏差后,具体得到以下四点结论。其一,风险性中尤其是交易风险在农户农业生产性服务契约类型选择影响中仍然是关键因素,当在交易过程中面临较大的道德风险时,选择正式契约优于口头契约。其二,规模越大的农户,其在交易中面临的交易风险越大,选择正式契约的概率更高。其三,较高的搜寻信息成本会阻碍农户选择正式契约。其四,个人信任水平越高的农户,越倾向选择口头契约。同时,个人信任水平在信息成本对农户选择正式契约负向影响中有正向调节作用,在风险性和规模性对农户选择农业生产性服务正式契约正向影响中有抑制性调节作用。第四,交易费用对农户农业生产性服务契约稳定性影响。本部分契约稳定性影响从契约续约意愿和长期合作意愿进行衡量。首先,运用Mvprobit模型对交易费用影响农户农业生产性服务契约稳定性进行实证分析,并验证服务满意度在交易费用对农业生产性服务契约稳定性中的调节效应;其次,进行交易费用对农业生产性不同服务类型契约稳定性异质性讨论;最后,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对实证分析内容进一步进行稳健性检验。结果表明:一是契约过程中产生的交易成本对农户农业生产性服务契约稳定性有显着影响,其中信息成本影响最大、谈判成本次之,执行成本最小。二是服务满意度在交易成本对农户农业生产性服务契约稳定性影响中具有显着调节效应。三是交易成本对不同类型农业生产性服务契约稳定性影响具有显着差异,特别是谈判成本和执行成本在对不同类型农业生产性服务续约意愿及长期合作意愿中表现出差异影响。四是老龄化程度高的农户更偏向于全程托管服务的续约行为。风险性的自然灾害和交易风险对农户部分环节服务长期合作意愿抑制影响较大,对农户全程托管服务长期合作意愿影响不大。第五,农业生产性服务对农户福利效应的影响。首先,基于收益最大化理论,通过构建福利效应模型,对参与农业生产性服务的农户福利效应进行理论分析;其次,运用ESR模型,在反事实框架下分析农业生产性服务对农户福利效应的影响,同时,进一步分析农业生产性服务不同服务类型对农户福利效应的影响;最后,从要素禀赋视角探讨农户福利效应差异。结论表明:一方面,劳动力要素、资本要素和土地要素对农户福利效应均有显着影响。同时,农户基本特征中风险偏好、社会网络、受教育程度和信贷状况对农户福利均有稳健影响,其中风险偏好型、社会网络强、受教育程度高,有借贷经验的农户对福利效应具有促进作用,提高家庭收入的可能性更大。另一方面,农业生产性服务能够改善农户福利,且通过增加非农就业收入或其他经营性收入,增加农户整体福利。同时,农户参与不同类型农业生产性服务的福利效应存在差异,且均能有效改善农户福利,其中农户参与全程托管服务福利效应最高,参与部分环节服务次之。此外,农户参与部分环节服务和全程托管服务对玉米种植收入均有抑制影响,具体来看,农户参与部分环节服务比全程托管服务在玉米种植收入上损失更小。根据上述分析,提出以下政策建议:第一,规范部分环节服务市场,加强全程托管服务市场建设。一方面对农业生产性服务者加强技术培训,努力培养高素质的专业技术服务者;另一方面可以有针对性地对农业生产性服务者提供服务补贴。第二,健全风险保障机制,降低农户农业生产性服务交易风险和经营风险。农业生产性服务组织可以与保险机构合作,制定并完善合理的保险制度。同时,农业生产性服务组织可以通过构建以熟人为依托的农业生产性服务中介机构,为农户提供完备的信息和沟通渠道。第三,政府应积极推广正式契约,提高农业生产性服务合同规范。可以针对每个地区不同特点设计合同内容、服务价格及保障范围,公开透明,防止信息不对称等机会主义行为。第四,减少契约过程产生的交易成本,促进农户与农业生产性服务者契约关系的稳定性。第五,强化农业生产性服务质量,提高农户服务满意度。研究可能的创新之处:第一,研究对象创新。研究重点探讨交易费用、契约选择与农户农业生产性服务选择行为之间的关系。研究突破了过往只分析部分生产环节服务的范畴,重点研究全程托管服务。全程托管服务是新生事物,处于发展初期,属于制度安排的探索阶段,其作为研究对象不仅是新颖的,而且非常具有实际意义,可为新型农业生产性服务进一步发展提供指导性建议。第二,研究视角创新。研究突破采用农户模型进行农户行为研究的常规思路,将其行为选择视为一种新型农业制度安排,利用新制度经济学原理进行研究。围绕农户展开,以交易费用分析为基础,合理运用交易费用理论、契约理论对农业生产性服务行为选择原因、选择差异、契约选择及选择效果进行探究。交易费用分析和测度国内定量研究较少,分析一种新生制度安排的交易费用,可回答制度设立问题,可为农业生产性服务提供前瞻性的建议,使结论和建议更贴近实际。第三,研究思路创新。在已有研究中关于农业生产性服务契约选择并未引起太多关注,本文在揭示交易费用对农户农业生产性服务行为选择机制基础上,进一步探究交易费用对农户与农业生产性服务契约关系内在影响机理,在目前已有的研究上,做了进一步的推进。
沈雪[10](2020)在《水稻种植模式的经济与环境效应及其空间布局优化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转型时期,农业产业将迈入提质增效的发展阶段。水稻是我国三大粮食作物之一,其生产发展对于确保粮食安全、稳定农村居民就业与增加农业收入意义重大。长期以来,依赖化肥、农药等化学农资品的密集投入,实现了水稻产量的大幅增长,保障了粮食总量供给与国家粮食安全。然而,受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支配,依赖要素投入驱动实现水稻产出增加已呈乏力态势。更令人担忧的是,要素的密集投入不仅引致水稻生产成本的增加、种植收益的较少,还加剧了生产效率的损失、资源的浪费与环境的污染。在此背景下,水稻生产需要满足稳定或增加粮食总供给以保障粮食安全,与提高要素利用效率以增加农户种植收益所表达的经济目标,也要满足降低水稻生产引致的环境损害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所表达的环境目标。从结构优化的视角出发,本研究试图明晰不同水稻种植模式的经济与环境表现及其差异性,并探索实现经济-环境双重目标水稻生产格局的有效策略。基于此,本研究遵循“模式优选—空间布局—引导策略”的基本思路,以回答三个关键的现实问题:“种什么?”“种在哪?”“谁来种?”,以及三个相应的科学问题:(1)我国当前推行的主要水稻种植模式的经济与环境效应差异性特征如何?(2)实现经济-环境双重目标的水稻种植模式空间布局优化的重点与方向如何?(3)农户水稻种植模式选择决策的内在机理是什么?为回答上述关键现实与科学问题,本研究分析了实现整个水稻生产系统经济-环境双重目标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根据上述研究问题与目标,本研究利用经济学、管理学与生态学的相关理论与方法,结合农户微观调研数据和宏观统计数据,展开了较为细致且严谨的实证分析。据此,本研究得到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第一,水稻种植模式选择的经济与环境效应分析表明:单季稻、再生稻、双季稻三种水稻种植模式在经济与环境效应两个维度各有侧重。具体而言,单季稻种植模式在减少单位面积水稻温室气体排放量方面优势显着;再生稻种植模式则在增加单位面积水稻净利润与减少单位产量水稻温室排放量方面具有显着优势;双季稻种植模式虽然在增加水稻产量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但也导致单位面积与单位产量水稻温室气体排放量激增。三种水稻种植模式的上述差异性为通过水稻种植模式的结构优化,实现水稻生产经济-环境双重目标的生产格局提供了契机。第二,水稻生产布局的变动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发现:(1)时间视域下,1978~2018年间我国水稻播种面积总体呈现下降态势;空间视域下,水稻生产布局总体呈现“南减北增”、“向中靠拢”的变动特征;(2)气候、土地、劳动力、资本等要素是影响水稻生产布局的关键因素,且我国水稻种植的生产布局存在显着的空间外溢效应。第三,经济-环境双重目标的水稻种植模式空间布局优化结果显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实现水稻总产量的稳定、种植收益的增加与温室气体减排的目标,基于识别的关键影响因素构建约束条件,以单季稻、再生稻、双季稻三种水稻种植模式为优化对象,我国水稻生产区域的现有空间布局需要进行不同程度的优化调整。具体来说,东北单季稻稻作区与华北单季稻稻作区保持现有的水稻生产空间格局基本不变;西南稻作区的水稻生产规模有所下降,但仍以单季稻种植模式为主;华中双季稻稻作区与华南双季稻稻作区将从单、双季稻种植模式为主的格局向再生稻种植模式为主的格局转变。第四,从土地、劳动力和服务要素匹配视角出发,探究农户水稻种植模式选择决策的结果表明:(1)土地转入对农户双季稻种植模式选择决策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表明双季稻种植模式对经营规模的依赖性更强。进一步地,通过异质性分析发现,土地转入扩大经营规模并不必然获得规模经济,分散化的土地转入会抑制规模经济的实现。而通过土地整合实现地块经营规模扩张,转入土地的农户选择再生稻与双季稻种植模式的概率均将显着增加。(2)非农兼业的农户更倾向于选择单季稻种植模式。这表明,在劳动要素市场开放的条件下,具备非农就业能力的农户将更多的家庭劳动配置于非农部门,从而选择劳动投入较少的水稻种植模式。基于劳动力选择性流动的异质性分析发现,在家庭代际分工半耕半工的生计模式下,农户更倾向于选择再生稻种植模式。(3)农业社会化服务对农户单季稻种植模式与双季稻种植模式选择决策均具有显着的负向影响,但却显着提升了农户选择再生稻种植模式的概率。这说明,农业社会化服务有助于改善生产绩效,诱导农户选择要素投入相对密集、生产环节更为复杂的水稻种植模式。但分工受限于交易成本,过多的生产环节可能导致交易成本激增,因而农业社会化服务并不必然促使农户选择双季稻种植模式。基于地形特征的异质性分析发现,在平原地区,农业社会化服务对农户再生稻种植模式与双季稻种植模式选择决策的影响显着为正;在非平原地区,农业社会化服务则显着抑制了农户双季稻种植模式选择决策。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本研究认为:(1)兼顾经济-环境效应的水稻种植模式选择,应重视三种水稻种植模式的结构调整与组合创新;(2)发挥区域间水稻生产布局的联系互动效应,水稻种植模式优化调整应重视消除区域之间的市场分割与贸易壁垒,增强区域间的要素流动;(3)重视水稻种植模式的空间布局与规划,发挥各区域的比较优势,优化全国水稻种植模式生产布局;(4)促进土地、劳动力与服务等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与相互匹配,引导农户调整水稻种植模式。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1)将经济与环境效应纳入整合的分析框架,为水稻种植模式的优选与空间布局优化提供了新思路;(2)纳入再生稻种植模式,突破了以往普遍考虑单季稻与双季稻两类传统种植模式的局限性,增强了研究对象的完备性;(3)研究充分考虑了土地连片流转、地块整合所表达的地块规模经济,以及家庭代际分工半耕半工生计模式的影响效应,拓展了有关要素流动对农户水稻种植模式选择决策影响的研究。
二、我国水稻生产机械化的重点、难点与今后的发展思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水稻生产机械化的重点、难点与今后的发展思路(论文提纲范文)
(1)自治区农机中心党委书记、主任韦周凡在2021年全区农机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论文提纲范文)
一、全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重要讲话精神 |
二、全面回顾“十三五”广西农机化工作 |
(一)不断强化党建引领农机化发展 |
(二)不断争取国家农机化重大政策项目支持 |
(三)不断完善农机化法律法规及政策。 |
(四)不断创新规范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 |
(五)不断推进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 |
(六)不断推进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 |
(七)不断推进农机化向丘陵山区优势产业拓展 |
(八)不断提升农机化社会化服务水平 |
(九)不断强化农机安全监管 |
(十)不断扎实开展农机试验鉴定和质量监督管理 |
(十一)不断强化农机化信息化建设 |
(十二)不断营造农机化发展良好舆论氛围 |
(十三)不断发挥行业协会在助推农机化发展中的作用 |
三、深入分析我区农机化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
四、全力推动“十四五”广西农机化高质量发展 |
(一)着力抓好机关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 |
(二)加快编制农机化发展“十四五”规划 |
(三)着力推进中国-东盟现代农机综合产业园建设,打造区域性国际化农机产业集群 |
(四)着力深化农机购置补贴改革 |
(五)全力推进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 |
1. 水稻机械化方面。 |
2. 甘蔗机械化方面。 |
(六)全面推进优势特色农作物生产机械化 |
(七)着力强化农机产业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发展 |
(八)着力推进农机科技创新 |
(九)着力加强农机安全监管 |
(十)着力提升农机服务能力 |
(2)土地流转对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 ——基于流入户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目标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目标 |
1.3 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1.5 可能的创新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相关文献综述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土地流转 |
2.1.2 土地流转规模 |
2.1.3 土地流转期限 |
2.1.4 绿色生产技术效率 |
2.2 理论基础 |
2.2.1 农户行为理论 |
2.2.2 契约理论 |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2.3.1 农户土地流转的研究 |
2.3.2 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的评价方法、测度方式及指标选取 |
2.3.3 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因素 |
2.3.4 文献述评 |
第3章 土地流转影响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的理论分析 |
3.1 土地流转与否影响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的总体理论 |
3.1.1 基于正向作用观点的帕累托改进 |
3.1.2 基于零和观点的新制度经济学 |
3.2 土地流转规模影响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的机制分析 |
3.2.1 要素替代效应 |
3.2.2 人力资本效应 |
3.3 土地流转期限影响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的机制分析 |
3.3.1 跨期投资激励效应 |
3.3.2 跨期技术采纳效应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调研设计、数据来源与样本统计描述 |
4.1 调研过程 |
4.2 数据来源、处理与应用分析 |
4.2.1 数据来源 |
4.2.2 调查问卷涉及的主要内容 |
4.2.3 数据处理与应用 |
4.3 样本农户基本情况描述性统计分析 |
4.3.1 户主基本特征 |
4.3.2 家庭特征 |
4.3.3 生产特征 |
4.3.4 土地流转特征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农户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的测度与解析 |
5.1 模型与指标选取 |
5.1.1 模型介绍 |
5.1.2 评价指标变量的选取 |
5.2 农户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估计及分布 |
5.2.1 基于MBP-EBM模型的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测算 |
5.2.2 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的分布特征 |
5.3 土地流转与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的交叉统计分析 |
5.3.1 不同土地流转规模下的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 |
5.3.2 不同土地流转期限下的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土地流转规模对农户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 |
6.1 模型设定与变量选取 |
6.1.1 模型设定 |
6.1.2 变量界定与量化 |
6.2 土地流转规模对农户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影响实证分析 |
6.2.1 描述性统计 |
6.2.2 两阶段工具变量估计结果 |
6.3 土地流转规模影响农户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的路径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土地流转期限对农户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 |
7.1 模型设定与变量选取 |
7.1.1 模型设定 |
7.1.2 变量界定与估算 |
7.2 土地流转期限对农户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影响——基于长期和短期的实证分析 |
7.2.1 描述性统计 |
7.2.2 倾向得分估计结果 |
7.3 土地流转期限对农户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影响——基于时间强度实证分析 |
7.3.1 描述性统计 |
7.3.2 广义倾向得分估计结果 |
7.4 土地流转期限影响农户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的路径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研究结论、政策建议与研究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1.1 农户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 |
8.1.2 流转规模对农户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 |
8.1.3 流转期限对农户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 |
8.2 政策建议 |
8.2.1 增强政策引导作用,促进土地适度规模流转 |
8.2.2 加快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引导土地流转期限适度长期化 |
8.2.3 提高高标准农田建设质量,创造良好农田基础环境 |
8.2.4 加大农业专业服务组织扶持力度,推进服务规模经营 |
8.2.5 加强农民的职业教育,提高其科学素质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水稻种植户调查问卷 |
致谢 |
(3)自平衡双轴匀混水耕平整复式作业机的经济效益及示范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水田耕整机械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旋耕机械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外水耕平整机械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2章 自平衡双轴匀混水耕平整复式作业机方案设计 |
2.1 整机结构 |
2.2 工作原理 |
2.3 关键部件设计 |
2.3.1 双轴切削原理 |
2.3.2 双轴旋耕传动设计 |
2.3.3 自平衡运浆运土系统设计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水耕平整复式作业机性能试验 |
3.1 研究区概况 |
3.2 试验设备 |
3.3 试验设计 |
3.4 测试项目及方法 |
3.4.1 耕深及耕后地表平整度 |
3.4.2 水稻生长 |
3.5 结果与分析 |
3.5.1 耕深及耕后地表平整度 |
3.5.2 水稻生长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水耕平整复式作业机的经济效益分析 |
4.1 水耕平整机经济分析 |
4.1.1 经济指标计算 |
4.1.2 经济分析 |
4.1.3 作业利润综合分析 |
4.2 水耕平整复式作业工艺效益分析 |
4.2.1 传统工艺分析 |
4.2.2 水耕平整复式作业工艺经济效益分析 |
4.3 社会及生态效益分析 |
4.3.1 社会效益分析 |
4.3.2 水耕平整复式作业机的生态效益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链条式技术推广模型与示范应用 |
5.1 国内外农业推广实践 |
5.2 推广模型基础与策略 |
5.3 链条式推广模型建立 |
5.3.1 农业推广现状 |
5.3.2 作业机市场分析定位 |
5.3.3 推广基本模式 |
5.3.4 售后服务分析 |
5.4 推广实践与示范分析 |
5.4.1 推广模式实践 |
5.4.2 示范案例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产业组织模式视角下稻农绿色生产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农业绿色发展是适应生产端和消费端变化的客观要求 |
1.1.2 农业绿色发展是实现节本增效和农民增收的持久动力 |
1.1.3 国家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农业绿色发展 |
1.1.4 合理的产业组织模式是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手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1 绿色生产行为研究 |
1.3.2 产业组织模式与绿色生产行为 |
1.3.3 绿色生产行为、产业组织模式与收入 |
1.3.4 文献述评 |
1.4 研究思路、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方法 |
1.5 数据来源与样本情况 |
1.5.1 数据来源 |
1.5.2 样本情况 |
1.6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2.1 概念界定 |
2.1.1 稻农 |
2.1.2 产业组织模式 |
2.1.3 绿色生产技术 |
2.1.4 绿色生产行为 |
2.2 理论基础 |
2.2.1 农户行为理论 |
2.2.2 产业组织理论 |
2.2.3 农业技术扩散理论 |
2.2.4 农业绿色发展理论 |
2.3 分析框架 |
2.3.1 产业组织视角下稻农绿色生产行为解构的总体逻辑 |
2.3.2 产业组织视角下稻农绿色生产行为的解构过程 |
2.3.3 产业组织视角下稻农绿色生产行为研究框架的建构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水稻产业发展现状、面临的挑战及新趋势 |
3.1 水稻产业发展现状 |
3.1.1 种植情况 |
3.1.2 化肥农药投入情况 |
3.1.3 成本收益情况 |
3.1.4 产业组织发展情况 |
3.2 水稻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 |
3.2.1 水稻生产的资源与环境约束日益凸显 |
3.2.2 新型技术推广服务能力有限,绿色生产技术采纳率较低 |
3.2.3 产业组织发展良莠不齐,农户组织化参与度较低 |
3.2.4 受粮价“天花板”和成本“地板”双重挤压,农户增收乏力 |
3.3 水稻产业发展的新趋势 |
3.3.1 绿色化 |
3.3.2 精准化 |
3.3.3 组织化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稻农产业组织模式选择及其制度安排 |
4.1 稻农产业组织模式选择行为的影响因素 |
4.1.1 理论分析框架与研究假设 |
4.1.2 变量选择及描述性统计 |
4.1.3 研究方法 |
4.1.4 实证结果与分析 |
4.1.5 稳健性检验 |
4.1.6 结论与启示 |
4.2 紧密型产业组织模式的制度安排分析 |
4.2.1 事前控制 |
4.2.2 过程控制 |
4.2.3 结果控制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产业组织模式对稻农绿色生产行为的作用机制 |
5.1 产业组织模式对不同绿色生产技术采纳的影响 |
5.1.1 理论分析框架 |
5.1.2 研究假设的提出 |
5.1.3 变量定义及描述性统计 |
5.1.4 模型构建 |
5.1.5 实证分析 |
5.2 产业组织模式对稻农绿色生产行为的影响 |
5.2.1 理论分析框架 |
5.2.2 研究假设的提出 |
5.2.3 变量定义及描述性统计 |
5.2.4 研究方法 |
5.2.5 实证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绿色生产行为的收入效应分析 |
6.1 理论分析框架与研究假设的提出 |
6.2 变量定义及描述性统计 |
6.3 研究方法 |
6.3.1 内生转换回归模型 |
6.3.2 OLS回归模型 |
6.3.3 无条件分位数回归 |
6.4 结果及分析 |
6.4.1 稻农绿色生产行为的收入效应 |
6.4.2 绿色生产对稻农收入影响的异质性分析 |
6.4.3 稳健性检验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产业组织模式对绿色生产的驱动机制:基于案例分析 |
7.1 探讨的关键问题 |
7.2 研究方法与案例选择 |
7.2.1 研究方法与资料收集 |
7.2.2 案例选择的依据 |
7.3 案例概况与分析 |
7.3.1 案例概况 |
7.3.2 案例分析:紧密型产业组织模式驱动成效 |
7.4 紧密型产业组织模式驱动成效的保障 |
7.4.1 注重与稻农的利益联结 |
7.4.2 注重对稻农生产过程的控制 |
7.4.3 注重整合外部资源强化产业组织模式稳定性 |
7.5 基于多案例分析的实证研究结果再检视 |
7.6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启示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政策启示 |
8.2.1 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引导稻农参与紧密型产业组织模式 |
8.2.2 创新产业组织模式,促进稻农实施绿色生产 |
8.2.3 多角度提升稻农绿色生产采纳度,全方位助推水稻收入稳步增长 |
8.2.4 破除产业组织与稻农的联结障碍,强化双方合作基础与制度保障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水稻种植户绿色生产与产业组织调查问卷 |
致谢 |
作者简历 |
(7)近70年来我国高中地理教材中“农业地理”的演变研究 ——以人教版地理教材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 |
1.2017 年版地理课程标准的颁布 |
2.2019 版高中地理新教材的颁布 |
3.“农业地理”是高中地理课程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
4.“农业地理”是实现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 |
(二)研究现状 |
1.地理教材的研究现状 |
2.“农业地理”的研究现状 |
(三)研究对象和内容 |
1.研究对象 |
2.研究内容 |
(四)研究意义 |
1.有利于了解我国高中地理教育的发展历程 |
2.有利于从地理教材视角了解农业地理的发展历程 |
3.有利于为教材编写者提供教材修订参考 |
4.有利于教师更好研究和使用地理教材 |
(五)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研究方法 |
2.技术路线 |
一、近70 年来我国高中地理教育文件中对“农业地理”的要求 |
(一)高中地理教材初建时期:1949-1957 年 |
(二)高中地理教材精简时期:1958-1965 年 |
(三)高中地理教材停滞时期:1966-1976 年 |
(四)高中地理教材振兴时期:1977-1995 年 |
1.1981 年教学计划 |
2.1986 年《全日制中学地理教学大纲》 |
3.1990 年《全日制中学地理教学大纲(修订本)》 |
(五)高中地理教材发展时期:1996-2002 年 |
1.1996 年《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地理教学大纲(供试验用)》 |
2.2000 年《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地理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 |
(六)高中地理教材改革时期:2003-2016 年 |
(七)高中地理教材创新时期:2017 至今 |
(八)地理教育文件中“农业地理”的演变特点 |
1.“农业地理”在教育文件中的出现具有不连续性 |
2.“农业地理”在教育文件中的内容逐渐精简 |
3.“农业地理”在教育文件中的要求更加全面 |
二、近70 年来我国高中地理教材中“农业地理”的具体分析 |
(一)高中地理教材初建时期:1949-1957 年 |
1.1953 版高中地理教材中农业地理的分析 |
2.1957 版高中地理教材中农业地理的分析 |
(二)高中地理教材精简时期:1958-1965 年 |
(三)高中地理教材停滞时期:1966-1976 年 |
(四)高中地理教材振兴时期:1977-1995 年 |
1.1982 版高中地理教材中农业地理的分析 |
2.1990 版高中地理教材中农业地理的分析 |
3.1991 版高中地理教材中农业地理的分析 |
(五)高中地理教材发展时期:1996-2002 年 |
1.1996 版高中地理教材中农业地理的分析 |
2.2000 版高中地理教材中农业地理的分析 |
(六)高中地理教材改革时期:2003-2016 年 |
(七)高中地理教材创新时期:2017 至今 |
(八)不同版本教材“农业地理”中“水稻”内容的变化 |
1.1953 版高中地理教材“农业地理”中的“稻米”内容 |
2.1957 版高中地理教材“农业地理”中的“稻”内容 |
3.1959 版高中地理教材“农业地理”中的“稻”内容 |
4.1982 版高中地理教材“农业地理”中的“稻谷”内容 |
5.1996 版高中地理教材“农业地理”中的“水稻种植业”内容 |
6.2004 版高中地理教材“农业地理”中的“季风水田农业”内容 |
7.2019 版高中地理教材“农业地理”中的“亚洲水田农业”内容 |
8.总结 |
三、近70 年来我国高中地理教材中“农业地理”的演变特点 |
(一)知识选取与呈现方式的演变特点 |
1.知识选取的演变特点 |
2.知识呈现方式的演变特点 |
(二)能力要求方面的演变特点 |
1.能力水平由低层次向高层次提升 |
2.实践类能力有待发展 |
(三)思想与观念方面的演变特点 |
1.爱国主义教育始终未变 |
2.对人地关系的认识不断完善 |
四、近70 年来我国高中地理教材中“农业地理”演变的影响因素 |
(一)外部因素 |
1.政治因素 |
2.经济因素 |
3.科技因素 |
(二)内部因素 |
1.教材编写依据的变更 |
2.农业地理学的发展 |
3.教育观念的变化 |
五、结论与建议 |
(一)结论 |
1.知识选取与呈现方式 |
2.能力要求方面 |
3.思想与观念方面 |
4.影响因素方面 |
(二)建议 |
1.对“农业地理”内容修订的建议 |
2.对“农业地理”内容教学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十本研究教材的封面和书籍信息 |
附录2 十本研究教材的主要内容及变化 |
致谢 |
(8)黑龙江省化肥施用冗余问题解析及农户行为动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其评述 |
1.2.1 化肥面源污染 |
1.2.2 化肥施用量 |
1.2.3 化肥施用效率 |
1.2.4 农户化肥施用行为 |
1.2.5 化肥施用视角下农业可持续发展 |
1.2.6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3 研究思路及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研究的创新之处 |
2 概念界定、理论基础与逻辑机理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农业面源污染 |
2.1.2 农业生产效率 |
2.1.3 化肥施用冗余 |
2.1.4 农户施肥行为 |
2.2 理论基础 |
2.2.1 经济增长理论 |
2.2.2 农户行为理论 |
2.2.3 外部性理论 |
2.2.4 成本收益理论 |
2.3 逻辑机理框架 |
2.3.1 化肥施用冗余的逻辑机理 |
2.3.2 农户施肥行为的逻辑机理 |
2.3.3 全文的逻辑机理 |
2.4 本章小结 |
3 黑龙江省化肥施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3.1 黑龙江省化肥施用现状 |
3.1.1 化肥施用量特征 |
3.1.2 化肥施用强度及生产力特征 |
3.2 化肥施用关联因素现状 |
3.2.1 从业人员现状 |
3.2.2 农业机械现状 |
3.2.3 农村用电量现状 |
3.2.4 农药使用现状 |
3.3 化肥施用存在的问题 |
3.3.1 化肥施用过量 |
3.3.2 化肥施用结构不合理 |
3.3.3 化肥施用效率低下 |
3.3.4 化肥面源污染日益严重 |
3.4 本章小结 |
4 黑龙江省化肥过量施用问题的初步判定 |
4.1 相关研究动态 |
4.2 指标选择 |
4.3 化肥施用量与农业经济增长的EKC检验 |
4.3.1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概述 |
4.3.2 化肥施用量与农业总产值的关系 |
4.3.3 化肥施用增长与农业增加值的关系 |
4.4 化肥施用量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分析 |
4.4.1 分析方法 |
4.4.2 模型检验 |
4.4.3 化肥施用量与农业总产值的脉冲响应分析 |
4.4.4 化肥施用增长与农业增加值的脉冲响应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黑龙江省农业生产效率特征及化肥施用冗余测度 |
5.1 数据包络模型 |
5.2 指标选择与数据处理 |
5.2.1 指标选择 |
5.2.2 数据处理 |
5.3 农业生产效率的演变特征 |
5.3.1 省级农业生产效率演变特征 |
5.3.2 农户农业生产效率演变特征 |
5.4 化肥施用冗余测度 |
5.4.1 省级化肥施用冗余测度 |
5.4.2 农户化肥施用冗余测度 |
5.5 本章小结 |
6 黑龙江省农户化肥施用冗余的影响因素分析 |
6.1 问卷设计和调查 |
6.2 测量变量问项设计及描述性统计分析 |
6.2.1 测量变量问项设计 |
6.2.2 测量变量描述性统计分析 |
6.3 农户化肥施用的信度、效度检验 |
6.3.1 农户化肥施用信度检验 |
6.3.2 农户化肥施用效度检验 |
6.4 农户化肥施用冗余的影响因素分析 |
6.4.1 研究方法 |
6.4.2 数据处理 |
6.4.3 实证分析结果 |
6.5 本章小结 |
7 黑龙江省农户施肥行为动机分析 |
7.1 研究方法 |
7.1.1 结构方程模型的结构 |
7.1.2 模型适配度指标选择 |
7.2 农户施肥认知、施肥意愿与施肥行为的路径分析 |
7.2.1 农户施肥认知对施肥行为的路径结果 |
7.2.2 农户施肥认知对施肥意愿的路径结果 |
7.2.3 农户施肥意愿对施肥行为的路径结果 |
7.2.4 农户施肥认知、意愿与行为的路径结果 |
7.3 农户政策认知对施肥行为的路径分析 |
7.3.1 农户政策认知对施肥认知的路径结果 |
7.3.2 农户政策认知对施肥意愿的路径结果 |
7.3.3 农户政策认知对施肥行为的路径结果 |
7.3.4 农户政策认知、施肥认知与施肥意愿的路径结果 |
7.3.5 农户政策认知、施肥认知、意愿与行为的路径结果 |
7.4 农户测土配方施肥的认知、意愿与行为路径分析 |
7.5 农户化肥施用问题多维关系分析 |
7.6 本章小结 |
8 黑龙江省化肥合理施用的对策建议 |
8.1 针对政府层面的对策建议 |
8.1.1 引导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 |
8.1.2 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
8.1.3 调整农业财政补贴方式 |
8.2 针对技术层面的对策建议 |
8.2.1 增加设立配肥服务网点 |
8.2.2 加强测土配方施肥宣传推广 |
8.2.3 构建测土配方施肥推广体系 |
8.3 针对农户层面的对策建议 |
8.3.1 提升农户生态环境认知 |
8.3.2 提高农户科学文化素质 |
8.3.3 加强农户施肥技术培训 |
8.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黑龙江省黑土耕地保护技术措施指导意见 |
附录2 黑龙江省化肥施用问题调查问卷 |
附录3 问卷基本信息与描述性统计结果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
(9)基于交易费用视角农户农业生产性服务行为与契约选择研究 ——以东北玉米生产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和分析框架 |
1.3.1 研究方法 |
1.3.2 分析框架 |
1.4 技术路线与论文结构 |
1.4.1 技术路线 |
1.4.2 论文结构 |
1.5 可能的创新之处与研究不足 |
1.5.1 可能的创新之处 |
1.5.2 研究不足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文献综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农业生产性服务 |
2.1.2 交易费用 |
2.1.3 契约选择 |
2.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2.1 我国农业生产性服务研究热点及前沿变迁 |
2.2.2 农户农业生产性服务行为研究 |
2.2.3 交易费用与农户农业生产性服务行为研究 |
2.2.4 国内外契约选择行为研究 |
2.2.5 农业生产性服务效果研究 |
2.2.6 文献评述 |
第三章 交易费用对农户农业生产性服务行为与契约选择的理论分析 |
3.1 农业生产性服务产生的理论分析 |
3.1.1 农业生产性服务产生的本质 |
3.1.2 农业生产性服务产生的现实选择 |
3.1.3 农业生产性服务产生的数理模型分析 |
3.2 交易费用对农户农业生产性服务选择行为的理论分析 |
3.2.1 经典理论分析下服务外包决策的交易费用理论模型 |
3.2.2 交易费用在农户农业生产性服务行为中的理论应用 |
3.3 交易费用对农户农业生产性服务契约选择的理论分析 |
3.3.1 农户农业生产性服务契约选择约束因素分析 |
3.3.2 交易费用对农户农业生产性服务契约类型选择的理论分析 |
3.3.3 交易费用对农户农业生产性服务契约稳定性影响的博弈分析 |
3.4 交易费用对农户农业生产性服务行为与契约选择研究的逻辑框架 |
第四章 调查设计及样本描述性统计分析 |
4.1 我国农业生产性服务发展政策背景及现状分析 |
4.1.1 我国农业生产性服务发展的政策背景 |
4.1.2 我国农业生产性服务发展现状分析 |
4.1.3 东北农业生产性服务发展现状分析 |
4.2 问卷设计与数据来源 |
4.2.1 问卷设计及主要内容 |
4.2.2 数据来源 |
4.3 样本描述性统计分析 |
4.3.1 农户个体特征 |
4.3.2 农户家庭特征 |
4.4 交易费用的测度 |
4.4.1 威廉姆森分析范式下交易特性的度量 |
4.4.2 契约过程中产生的交易成本的测度 |
4.5 农户农业生产性服务行为与契约选择描述性分析 |
4.5.1 农户农业生产性服务行为描述性分析 |
4.5.2 农户农业生产性服务契约类型选择描述性分析 |
4.5.3 农户农业生产性服务契约稳定性描述性分析 |
4.6 交易费用与农户农业生产性服务行为及契约选择的相关性分析 |
4.6.1 交易费用与农户农业生产性服务选择行为的相关性分析 |
4.6.2 交易费用与农户农业生产性服务契约类型选择的相关性分析 |
4.6.3 交易费用与农户农业生产性服务契约稳定性的相关性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交易费用对农户农业生产性服务行为影响研究 |
5.1 分析框架与研究假设 |
5.2 变量选取与模型设定 |
5.2.1 变量选取 |
5.2.2 模型设定 |
5.3 实证结果与分析 |
5.3.1 交易费用对农户部分环节服务选择行为影响的实证分析 |
5.3.2 交易费用对农户全程托管服务选择行为影响的实证分析 |
5.3.3 稳健性检验 |
5.4 不同规模农户异质性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交易费用对农户农业生产性服务契约类型选择研究 |
6.1 分析框架与研究假设 |
6.2 变量选取与模型设定 |
6.2.1 变量选取 |
6.2.2 模型设定 |
6.3 实证结果与分析 |
6.3.1 交易费用对农户农业生产性服务契约类型选择的实证分析 |
6.3.2 个人信任水平对农户农业生产性服务契约类型选择的调节分析 |
6.3.3 稳健性检验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交易费用对农户农业生产性服务契约稳定性影响研究 |
7.1 分析框架与研究假设 |
7.2 变量选取和模型设定 |
7.2.1 关键指标测度及检验 |
7.2.2 变量选取 |
7.2.3 模型设定 |
7.3 实证结果与分析 |
7.3.1 交易费用对农户农业生产性服务契约稳定性影响的实证分析 |
7.3.2 服务满意度对农户农业生产性服务契约稳定性影响的调节分析 |
7.3.3 交易费用对农户农业生产性不同服务类型契约稳定性影响的实证分析 |
7.4 稳健性检验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农业生产性服务对农户福利效应的影响研究 |
8.1 分析框架与研究假设 |
8.2 变量选取与模型设定 |
8.2.1 变量选取 |
8.2.2 描述性分析 |
8.2.3 模型设定 |
8.3 实证结果与分析 |
8.3.1 农业生产性服务与农户福利模型联立估计实证分析 |
8.3.2 农业生产性服务对农户福利效应的影响机制分析 |
8.3.3 不同农业生产性服务类型对农户福利效应的差异分析 |
8.3.4 农业生产性服务对不同要素禀赋农户福利的处理效应分析 |
8.4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研究结论、政策建议与研究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政策建议 |
9.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科研情况 |
(10)水稻种植模式的经济与环境效应及其空间布局优化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数据来源 |
1.4 技术路线图与论文结构安排 |
1.4.1 技术路线 |
1.4.2 论文结构安排 |
1.5 可能的创新 |
第2章 核心概念界定与文献回顾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水稻种植模式 |
2.1.2 经济效应 |
2.1.3 环境效应 |
2.1.4 作物空间布局 |
2.2 文献回顾 |
2.2.1 作物种植模式的经济与环境效应研究 |
2.2.2 作物种植模式的空间布局研究 |
2.2.3 农户作物种植模式选择行为研究 |
2.2.4 文献述评 |
第3章 理论分析框架 |
3.1 总体分析框架 |
3.2 水稻种植模式选择的经济与环境效应理论分析 |
3.2.1 水稻种植模式选择的经济效应 |
3.2.2 水稻种植模式选择的环境效应 |
3.3 水稻种植模式空间布局优化的理论分析 |
3.4 农户水稻种植模式选择决策的理论分析 |
3.4.1 土地规模经营与农户水稻种植模式选择 |
3.4.2 劳动力非农转移与农户水稻种植模式选择 |
3.4.3 农业社会化服务与农户水稻种植模式选择 |
第4章 水稻种植模式选择的经济效应分析 |
4.1 三种水稻种植模式的成本-收益统计分析 |
4.2 水稻种植模式选择的经济效应实证分析 |
4.2.1 模型设置 |
4.2.2 变量选择与说明 |
4.2.3 变量描述性统计 |
4.3 模型结果分析与讨论 |
4.3.1 基准回归:基于OLS模型估计结果的分析 |
4.3.2 内生性问题讨论:基于METE模型估计结果的分析 |
4.3.3 稳健性检验:基于MESR模型估计结果的分析 |
4.3.4 异质性分析:基于分位数回归结果的分析 |
4.4 进一步讨论:基于生产成本分解的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水稻种植模式选择的环境效应分析 |
5.1 三种水稻种植模式的温室气体排放核算 |
5.1.1 研究方法:生命周期评价法 |
5.1.2 水稻全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量核算 |
5.1.3 水稻全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量核算结果分析 |
5.2 水稻种植模式选择对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影响效应实证分析 |
5.2.1 模型设置 |
5.2.2 变量选择与说明 |
5.2.3 模型结果分析与讨论 |
5.2.4 稳健性检验 |
5.2.5 异异质性分析:基于分位数回归结果的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中国水稻种植模式的空间布局优化分析 |
6.1 中国水稻生产布局变动的特征分析 |
6.1.1 水稻播种面积的变动 |
6.1.2 特征性事实描述 |
6.2 中国水稻生产布局变动的影响因素分析 |
6.2.1 变量选择与模型构建 |
6.2.2 模型结果分析与讨论 |
6.3 中国水稻种植模式空间布局优化的实证分析 |
6.3.1 空间布局的目标与基本思路 |
6.3.2 模型构建 |
6.3.3 参数确定 |
6.3.4 空间布局优化的结果与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农户水稻种植模式选择决策与引导策略分析 |
7.1 研究方法与变量选择 |
7.1.1 研究方法 |
7.1.2 变量选择与说明 |
7.1.3 核心变量描述性统计 |
7.2 土地转入、非农就业、农业社会化服务与农户水稻种植模式选择决策 |
7.2.1 基准回归:基于MNLS模型估计结果的分析 |
7.2.2 内生性问题:基于RBP模型估计结果的分析 |
7.2.3 农业社会化服务的交互影响:基于METE模型估计结果的分析 |
7.3 进一步讨论:土地整合、代际分工与地形特征的异质性影响 |
7.3.1 基于地块整合的异质性分析 |
7.3.2 基于劳动力选择性流动的异质性分析 |
7.3.3 基于地形特征的异质性分析 |
7.4 农户水稻种植模式调整的引导策略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启示 |
8.1 研究结论 |
8.2 政策启示 |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我国水稻生产机械化的重点、难点与今后的发展思路(论文参考文献)
- [1]自治区农机中心党委书记、主任韦周凡在2021年全区农机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机中心. 广西农业机械化, 2021(03)
- [2]土地流转对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 ——基于流入户视角[D]. 阮华. 江西财经大学, 2021(09)
- [3]自平衡双轴匀混水耕平整复式作业机的经济效益及示范应用研究[D]. 李玉雷. 扬州大学, 2021(09)
- [4]产业组织模式视角下稻农绿色生产行为研究[D]. 张康洁.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01)
- [5]农户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选择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以江西为例[D]. 叶淑诗. 江西农业大学, 2021
- [6]农户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选择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以江西为例[D]. 叶淑诗. 江西农业大学, 2021
- [7]近70年来我国高中地理教材中“农业地理”的演变研究 ——以人教版地理教材为例[D]. 刘亚茹.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8)
- [8]黑龙江省化肥施用冗余问题解析及农户行为动机研究[D]. 石锐.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9)
- [9]基于交易费用视角农户农业生产性服务行为与契约选择研究 ——以东北玉米生产为例[D]. 薛莹. 沈阳农业大学, 2021(04)
- [10]水稻种植模式的经济与环境效应及其空间布局优化策略研究[D]. 沈雪. 华中农业大学, 20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