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山西大学堂与辛亥革命(论文文献综述)
司丽超[1](2021)在《基于价值评价的太原市近现代文物建筑保护策略及技术研究》文中指出山西省的不可移动文物的数量位居全国首位,其中不乏大量文物建筑。太原作为山西的省会,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文物建筑的保护已经成为太原文化大发展的重要举措。文物建筑的保护工作主要集中在对古建筑的关注,而对大量继续使用中的近现代文物建筑的价值少有挖掘,目前缺乏相应的学术研究与保护实践。由于缺少科学的评价标准和全面的指导办法,保护和利用近现代文物建筑的过程经常依靠经验直觉,其结果必然造成大量近现代文物的破坏。本文基于近现代文物建筑保护与评价的现实需求,通过对太原市近现代文物建筑现状的综合价值评价,以科学评价为手段解决近现代文物建筑保护利用中的问题,以价值为核心促进近现代文物建筑评定与保护工作的制度化、合理化。本文依据“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指导实践”的研究思路进行论述。首先,对论文的研究背景、目标和意义进行阐述,明确文章的研究对象为太原市近现代文物建筑。其次,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理论、法律条例及制度标准进行分析研究,总结出目前我国近现代文物建筑评价认定与保护利用方面的不足。然后,研究并总结太原市近现代文物建筑的类型、分布、保护等级,依据调研数据归纳出近现代文物建筑的建筑特征及现状问题。以太原市近现代文物的特征为基点,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并参考现行规范标准,结合专家问询建议进而提取筛选出重要指标,试构建出太原市近现代文物建筑综合价值评价体系。该指标体系逐层包含一级指标3个(人文历史价值、建筑本体价值、社会经济价值)、二级指标8个(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室内外环境、建筑结构、设备设施、建筑技艺、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以及23个三级指标,全面评价太原市近现代文物建筑价值,确定其保护和修复的重点方向。论文最后总结适用于太原市乃至山西省近现代文物建筑保护策略与修复技术,提出关于太原市近现代文物建筑本体的修复技术和文物建筑的政策性保护措施。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山西大学堂旧址作为案例,对其进行价值评价,针对其评价结果总结其相对应的保护策略和技术措施。
许飞[2](2021)在《晚清官僚制的个体透视:张曾敭政治生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明代以来,张曾敭家族便有族人入仕为官,因而在直隶南皮拥有较为尊崇的社会地位。仕宦世家的家庭背景使张曾敭得以接受儒家思想的熏陶,在攻读科举路上较为顺畅,并进入作为清廷官员储备库的翰林院为官。张曾敭官至地方巡抚,是其家族的巨大荣耀,但因清末废除科举,传统社会的流通“管道”关闭,其家族亦因此逐渐走向衰落。张曾敭虽藉科举正途入仕,依旧升阶艰难,后利用赈捐迅速升阶,得获二品顶戴。在其二十多年的仕宦生涯中,辗转多省,调动频繁,且因身体状况不佳多次萌生退意,但在张之洞、鹿传霖等人的劝勉下,一直在宦海中浮沉。他严格遵守并维护规章制度,且不惜因此与同僚生隙,多有刚直之风。其做事谨慎、细心的品行可助其少犯错误,却亦不免为规章羁绊。张曾敭的出身、仕宦经历让他成为一个纯粹的儒官,并在西学渗透之时行卫道保教之举,未能对其思想进行反思与调适。张曾敭在巡抚任上用解决传统问题的程式化方式应对铁路风潮、革命党等新问题,最后因仓促杀害秋瑾,受到舆论攻讦,终致其政治生涯的结束。辛亥革命后张曾敭以清室遗民自居,并在“南皮张氏二烈女”事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为其坚守的文化作了最后一次抗争。可以说,张曾敭是科举制度培养出来的典型官员,他经过多年积累终成封疆大吏,却也是其中的平庸之辈。在晚清大变局中,张曾敭固守纲常,未能积极变通。他在巡抚任上的作为,是官僚制推动下按部就班履行职责的产物,并无太多主观努力。一定程度上,张曾敭是官僚制造就的平庸疆臣。
康君[3](2020)在《李提摩太在山西活动述论(1877-1887)》文中提出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基督教传教士大规模进入中国,对晚清中国社会产生了复杂的影响。近代西方传教士在中国传播福音往往经历这样一个过程:即从以直接的福音传道方式来使当地民众皈依上帝,逐渐转变为采用多种迂回方式尤其是间接的传教方法来改变中国社会对基督教的取向,进而达到传教目的。英国浸礼会传教士李提摩太(Timothy Richard)是一位在近代中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传教士,学界对他的研究多集中于戊戌变法前后的思想与活动,对其早期的活动和传教思想转变过程的研究相对比较薄弱。李提摩太1870年来华,1877年进入山西,1887年因遭到同事反对离开山西,此间他在山西活动前后达10年之久,其在山西的活动和思考是其后来活动和思想的基础,值得重视。李提摩太写了许多关于在华传教的着述以及未发表的通讯日记。在近代中国特定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下考察这些作品,有助于分析其传教事业与中国历史发展的相关性。近代基督教在中国传播过程也是近代中西文明冲撞和融合的过程:一方面李提摩太努力学习中国宗教文化,成为适应中国需要的传教士;一方面李提摩太致力于协助中国推进近代社会的转型,并在此过程中培育更能接受基督教的中国人。李提摩太在山西开展饥荒救济、文学工作、改革倡导和跨文化交流等活动,这些活动对山西地方社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李提摩太的传教策略是把欧洲现代基督文明模式推广到中国。李提摩太认为宗教与世俗之间可以共生,即基督教与科学、技术、教育和政治改革可以相互促进,而且可以用现代方式培育接受基督教的中国人。李提摩太作为传教士的身份始终没有改变,他并没有因在中国遇到的困难而放弃其传教使命,他希望用在他看来所谓最合适的宣教方法来带领“百万中国人皈依”。李提摩太在山西的传教经历使他相信基督教和中国本土的宗教历史有共通之处,即可以在不放弃对基督教福音本质理解的前提下将这些思想纳入其传教过程,从而拓宽了他的神学视野。当李提摩太不断适应中国具体情况进行宣教时,他对中国人及其文化的同情心日渐增强,其传教思想和方式日臻成熟。李提摩太基于基督教信仰重视“寻找最有价值的人”,他对中国的宗教感兴趣,支持培养本土牧师,他将福音工作与饥荒救济相结合,最重要的是他热衷于影响中国官员。李提摩太世俗化倾向的传教策略引起了同事们的强烈批评,李提摩太主张自由实用的传教策略,这对他山西的同事和其他差会的一些传教士而言是不可接受的。从实际结果来看,李提摩太的活动和传教方式并未取得其预期的效果,既往有关李提摩太对近代中国社会影响的看法,大多基于李提摩太的自传等材料,这种看法实有重新检讨的必要。从李提摩太早期在山西的上书等活动来看,可能只具备传教士单方面宣传的意义,对于此时山西的实际改革进程并无明显的推动作用。而李提摩太在赈灾活动中所受到的热烈欢迎实际上是其放赈者的角色所致,但在整个在华西人的赈灾机制中真正起到核心作用的是中国赈灾基金委员会及其干事慕维廉。不过,该机构的活动大多是幕后进行,自然难以享受到前台的聚光灯。至于李提摩太的传教方式,由于来华基督教派别众多,各有其神学主张,遑论李提摩太能对别的教派有多大影响,即在英国浸礼会内部也是聚讼纷纭,最终以李提摩太离开山西而告结束。李提摩太的个案表明,晚清来华传教士群体内存在不同的传教取向,而那些主张适应中国社会近代化需求,采取较为自由开放的新传教方法的传教士尽管对当时社会产生了较大影响,但却很难为主流传教界所接受,传教界的自由与保守取向的紧张关系一直存在,从这个意义上说,李提摩太受到英国浸礼会同事的排距并非偶然。
李岚[4](2020)在《近代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历史研究(1881-1949)》文中提出近代以来,由于工商业的发展,东部沿海城市发生了深刻变革,而且对内陆城市也产生了深远影响。与此同时,西方规划思想也深刻影响着我国城市规划建设。作为内陆城市的太原,随着近代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格局和风貌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由于太原特殊的政治和军事环境,规划建设亦呈现出许多独特性。本文以近代太原城市的规划建设为研究对象,以人居环境科学理论为指导,综合运用历史地理学、新史学、文献研究与实地调研、比较分析等方法,在研究近代太原复杂社会背景的基础上,以城市发展的时间脉络为经,以城市规划建设的关键要素(机构、规划、建设、思想、人物等)为纬,系统挖掘太原近代城市规划建设史料,梳理太原近代城市规划思想的发展脉络,揭示了在复杂社会环境下太原自主建设与创新的发展过程,进而形成对近代太原城市规划思想、建设特点、实施动因的理论认识。本文分析了太原山水人文环境及其古代城市发展演变历程,归纳总结了近代太原城市发展的地理、人文及规划建设基础;通过对近代发展历程的基础研究,将近代太原城市规划历程分为四个阶段:清末太原城市近代化的初步探索(1881--1911)、近代太原城市规划建设的活跃发展(1912--1937)、日本占领下的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1937-1945)、抗战胜利至新中国成立前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1945-1949),并从城市规划建设的关键事件、要素、人物方面阐述其发展特征;在此基础上,揭示了近代太原城市规划建设呈现出的近现代化、本土化的特征及多元化的规划思想。本文通过对太原近代城市规划建设史料的整理,系统梳理了太原近代城市规划发展脉络,提出了近代城市规划历史分期,揭示了太原社会、政治、经济与城市规划建设演变的历史特征;发掘了珍贵的太原城市规划建设历史文献,对中国近代内陆城市规划建设史研究具有重要的科技史料价值;进一步提出了太原城市规划建设中“革化因循、人心化育、文化传承与复兴、遗产保护”的现代启示,对当代太原城市规划建设具有重要的资鉴意义。
梁钰颖[5](2020)在《困窘与求索:1912-1937年山西科学教育研究》文中认为科学教育是近代以来伴随着科学的传入而兴起的一种以自然科学知识为内容的教育,是近代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及方向。民国以来,现代意义上的科学在我国建立,并逐渐实现了由学术领域向社会生活领域的传播,科学大众化已经成为了社会发展趋势,因此与科学大众化相适应的科学教育也越来越受到关注,民国以后我国科学教育逐渐发展起来。在这一过程中,山西基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也积极发展科学教育,并逐渐实现了建制化,在促进山西社会各方面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科学文化的发展,解放了民众思想,加快了山西的现代化进程。1912-1937年,山西的科学教育是在清末科学教育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清末“壬寅学制”与“癸卯学制”颁布,科学教育在修业年限、课程方面有较为具体的规定,为民国科学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并且随着西方科学知识的不断传入、教会学校的兴办都为山西科学教育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与示范作用。进入民国后,科学在社会发展中所显现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因而山西出于社会的需要积极发展科学教育。民国前期山西科学教育的发展处在传统向现代发展的过渡阶段,因而在其发展过程中虽遇到一些问题,但也在积极发展与探索,并逐渐走向现代化。在小学阶段,山西科学教育的发展是随着义务教育的推广逐渐发展起来的,因而山西小学科学教育发展的特点在于其推广度得到了提高,但质量却由于现实因素没有跟上步伐,尤其是乡村小学的科学教育非常落后,在师资、设备、教学方法等方面都比较欠缺。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的不断进步,1920年代后科学教员短缺、科学教育设备落后等情况有所缓解,小学科学教育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在中学阶段,山西科学教育相较于小学阶段发展较好。中学科学教育在师资、课程设置、教科书的使用等教育教学方面有显着的提高,但在科学教育设备、教学方法等方面受传统旧教育的影响较大,特别是部分县立、私立中学几乎没有得到发展,但随着社会的发展,1920年代后山西中学科学教育随社会的发展在整体上都有所提升,中学科学教育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在大学阶段,山西科学教育发展较为平稳。民国山西高等科学教育是在清末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因而民国山西高等科学教育起点高,开始早,发展势头较猛,尤其是师资状况、专业设置、课程设置等方面发展较好,虽由于经费等原因使得而科学教育设备等方面有所欠缺,但也在逐渐改善,总体来说发展较为平稳。而且从山西高等科学教育学生的就业情况来看,山西高等科学教育培养了一大批科技、教育人才,为山西社会的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很大贡献。通过对1912-1937年山西科学教育的考察,再现了民国前期山西科学教育的基本面貌与发展特点,为之后科学教育的发展提供借鉴与教训,同时通过对山西科学教育的考察见证了科学在培养人才、发展经济、解放思想方面所起到的巨大作用,以及科学文化在山西的发展与传播过程,展现了山西社会的现代化历程。
徐冠华[6](2020)在《山西大学堂科学教育活动研究(1902—1912年)》文中提出西学在中国的传播自16世纪下半叶开始,是伴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积累时期迫切向海外扩张进行的。早期传播的主要方式是通过传教士个人介绍和引进,中国接受西学呈现出被动、零散的状态。到了19世纪40年代,中国的有识之士开始认识到西学特别是西方科学的重要性,试图通过主动学习引进西方科学技术以求得国富民强,呼吁清政府从国家层面开展了一系列变革,筹办新式学堂以开展科学教育便是其中一项重要举措。国家层面开始创办大学堂开展科学教育活动始于19世纪90年代后期。甲午战争的失败让士人反思单纯学习西方技术的局限性,从政治改革的角度提出改革传统书院教育模式,仿照西方国家教育模式开展科学教育,以培养掌握科学技术的人才。由此,山西大学堂等一批新式大学堂陆续成立并开展了科学教育活动。在1904年清政府颁布新学制后,山西大学堂与京师大学堂、北洋大学堂成为清末时期仅存的三所国立大学堂。山西大学堂成立于1902年,是按照清政府“新政”改革要求创办的首批新式大学堂,同时又是解决“山西教案”问题、英国人利用“庚子赔款”创办的大学,学堂创办之初便有着西方文化的深深烙印。从1902年创办到1912年根据民国教育宗旨将山西大学堂改为山西大学校近10年时间中,中西文化在大学堂内部的碰撞、交流、融合成为一大特色。本文在整体架构上,将山西大学堂开展的科学教育活动放置于近代中国西学传播的整体进程中,重点考察从创办到改校将近10年的时间内所开展的相关科学活动,对山西大学堂的创办背景、学堂科学教育的组织、实施和影响进行历史脉络的整理。论文既从学堂围绕科学教育而开展的科学课程制订、科学教材编译、科学知识普及、科学人物活动、科学人才培养等微观层面进行考察,力求厘清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科学,从传统书院教育向新式高等教育转型的具体历程,又从西学在近代中国传播和影响的宏观层面,考察大学堂科学活动在学习引进西方科学中的作用,对科学本土化和近代山西科技、经济快速发展所起到的积极影响。在细节研究上,专注于大学堂学习引进的西方科学内容、科学专业设置与变迁过程、科学仪器设备和实验室的建设、科学人物及开展的具体活动、国外留学活动专业选择、毕业生从事科技工业行业的贡献等,深入梳理西方科学在中国近代高等教育普及过程中由浅入深、由边缘而主体、由被动而主动的历史变迁,以细节佐证大学堂科学教育活动在改变社会和民众对西方科学的认识所发挥的作用,阐述科学教育活动在促进科学本土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本文注重历史文献搜集与考证,广泛搜集了清末民初关于山西大学堂的史料,包括奏折、办学合同、使用的科学教材、授课科目、教习目录、毕业生目录等资料和档案文献,实地考察山西大学堂原办学地址和遗留建筑、历史实物等,配合当时报刊等关于山西大学堂的招生招聘、办学影响、科学活动的报道,呈现西方科学在大学堂普及和传播的历史;注重有效利用口述史研究方法,针对历史实物遗失多、搜集不易的难点,采访和聆听大学堂外国教习后人、毕业生后人讲述,与历史记载和文献相互印证,力求尽可能真实还原大学堂开展科学活动的历史,客观研究山西大学堂在西方科学普及和传播过程中的角色定位。全文共分为八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说明研究的背景和意义、文章整体设计和构架、当前研究现状、研究目的、创新之处和关键问题。在分析西学在近代中国传播和普及的现状后,提出国家开展科学教育之于科学本土化的重要意义。山西大学堂作为近代国家创办的首批国立大学堂之一,研究其开展科学教育及科学活动的情况和影响,对于研究和理解西学传播和科学本土化是极为合适的案例。第二部分为“近代中国科学教育活动与山西大学堂的创建”。介绍近代中国学堂开展科学活动的整体情况,主要是在教育“新政”制定前后学堂学习和引进西方科学的模式,在中西学交流碰撞的背景下梳理山西大学堂从筹办到正式创办的曲折历程。第三部分为“山西大学堂科学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围绕大学堂科学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重点从学科设置、科学课程进行梳理,对办学的科学仪器及实验室、西学教习延聘、学生招生与培养方式等情况进行考察,对大学堂开展科学教育活动的模式从整体上进行介绍。第四部分为“山西大学堂科学教材编译活动”。考察山西大学堂的科学教材及学习引进的科学知识,对大学堂专门的教材编译机构——上海山西大学堂译书院、山西大学堂活版部等进行考证,系统整理译书院从国外翻译的最新科学书籍,并对大学堂科学教材的内容、使用、影响进行研究。第五部分为“山西大学堂科学人物群体及活动”。考察山西大学堂的科学人物及科学活动的开展情况,研究科学人物的科学思想、在大学堂内部、外围开展的具体科学活动及贡献。第六部分为“山西大学堂留学活动开展及成效”。对山西大学堂毕业生的留学情况进行考证,主要是在当时留学浪潮下赴日本和英国留学的情况、所学专业及回国后的贡献,为山西地方科技、工业发展发挥的作用等,总结山西大学堂留学活动的成效。第七部分为“山西大学堂科学教育活动特点及价值”。比较同时期京师大学堂、北洋大学堂科学教育活动的开展情况,总结山西大学堂科学教育活动的特点,分析科学教育活动对于科技、经济、政治、文化的影响,从文化融合的视角总结大学堂科学科学教育活动对于科学本土化的作用。第八部分为结语。总结文章研究得失。创办新式学堂开展科学教育活动虽然未能挽救清王朝覆亡的结局,但围绕新式学堂科学教育开展的一系列活动,对西学特别是西方科学在中国的普及和传播意义重大。山西大学堂等一批新式学堂开展的科学课程制订、科学教材编译、科学人才培养、科学考察研究等一系列科学活动,对于中国社会各个阶层认识和普遍接受西方科学有着重要的作用。山西大学堂中西结合的教育方式不仅开启了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发展的新纪元,而且有效促进了西方科学在中国本土化的进程,对推动中国科学体制化具有不可忽视的历史贡献。同时,在高等教育中学习和引进西方科学,深刻影响了近代山西科技、政治、文化等社会的全面发展。
张国华[7](2020)在《民国时期太原城市管理研究(1912-1937)》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市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城市的产生是人类演进到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之一。伴随着城市发展,城市管理现代化逐步成为世界潮流。近代以来,中国各地主要城市相继建立了现代城市管理机构,对城市生活的主体内容进行制度化、体系化管理。当然,基于所处地理位置和发展区域的差异,不同城市在发展中呈现了自身的特点。民国时期,太原作为山西省会,是山西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自然条件、历史承袭和区域发展等多重因素叠加所形成。太原在民国时期发展中经历了市政公所成立、设置城区管理到正式独立建市几个阶段。太原的政治功能增强、城市外延拓展、市政设施逐步健全,城外周边范围也被纳入到城市分区统一管辖内,形成了中心城区向外辐射的典型模式和城市内外一体化的发展趋势。民国时期太原城市的发展是时代变迁的产物,伴随着近代山西地区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省会太原是最具代表性的发展成效;是区域城市发展的最高水平,具有领先性特征。太原在民国时期发展中,伴随着西方城市学和市政管理理念的引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呈现出了渐进的时代进步,成为推动太原城市发展的动力;城市管理中开启了前置规划、统筹布局的治理模式,体现了时代前行。太原城市发展与工业化建设紧密相连,现代工业企业的建立拓展了城市发展空间,将城市有效范围大量延展,通过吸引从业人口进入企业进行生产,在促进工业发展的同时又推进了城市化的进程。现代化铁路的奔腾之力,进一步加速了太原城市的发展,对民国时期太原市的工业建设、商业发展、功能布局、人口结构和城市空间产生了极大的推进作用。本文以民国时期太原城市管理为研究对象正是对以上各方面内容的最好诠释,可以有效解读政策、体制等政治因素,工业、交通等科技因素,人口、商业等综合因素对民国时期太原发展的有效促进作用,其渐进发展正是政治、经济、科技与城市本身交互作用的最好注解。本文选取民国太原为中心,试图揭示在区域近代化、山西城市化和太原现代化的过程中,太原市政府逐步建立起相应的城市管理机构,现代意义的城市基础设施逐步确立,建立起了体现内陆城市区域特色的管理机制。本文试图从以下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方面,展示民国时期太原城市管理的具体内容。一是介绍山西历史地理概况,简要回顾太原市的自然环境状况、历史地位及演进过程,同时对太原市进行概念界定,阐释太原市作为民国时期山西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所发挥的社会作用和在历史发展中具有的功能定位。为合理实现城市功能区划与布局,作为行使城市管理职权的政府部门应具备全局意识,高屋建瓴做好顶层设计。城市发展布局中自然因素也发挥着作用,因此最终形成的城市功能布局是在政府宏观主导下、城市自发演进中综合作用形成的客观结果。二是考察城市人口的发展变迁,作为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城市人口管理包括动态管理与静态管理两个层面,具体涉及人口迁徙、人口数量、城区分布、变动趋势及结构特点等内容。三是分析城市公共基础设施中民用照明用电的起源发展以及政府的相关管理措施等内容,主要以太原电灯新记股份有限公司为中心,解读供电照明事业得以存续并不断发展的情况,理清民国时期太原电力照明事业的延续脉络,折射太原城市化发展进程和山西区域社会现代化概况。四是分析太原城市交通管理,涵盖城市道路维护和行政管理两部分内容,包括民国时期太原市城市道路的整体设计、建设标准、具体实施及完成情况,从而了解太原近代化过程中城市发展的具体水平。五是公共卫生管理,包括太原市城区街道的卫生管理、生活垃圾清理、污水废水排放管网的规划、公共卫生场所的管理以及体现时代进步和科学理念的防疫卫生管理,通过施加防疫、卫生教育、注重防控等有效手段,确保民众身体健康,体现了医学和防疫学在城市公共卫生管理领域的有效引入。本文以民国时期太原城市发展及管理为研究选题,以功能区划、人口变迁、道路交通、城市照明、公共卫生等相关领域的发展缘起、逐步演化及宏观管理为研究内容。依托城市管理学的观点,将城市管理理论引入到民国时期太原城市管理中进行考察。在城市管理学的统一视角下,对各个具体方面内容作出归纳总结,反映出当时太原市社会生产水平和经济发展态势,反映出地方政府执政施政的决断水平和行政能力,以及对于社会管理和城市发展的投入力度及支持情况,致力于民生保障的客观实效,归纳出当时山西城市化、区域近代化的发展程度,为当代城市社会治理和宏观管理提供有效借鉴。
禹坤[8](2020)在《京师大学堂经费研究(1898-1911)》文中研究表明教育变革是近代社会变迁的重要面向,创建京师大学堂是重塑教育体系的重要环节。本文以经费为切入点,考察京师大学堂与晚清变局的互动,探究影响京师大学堂经费的因素与经费对京师大学堂的影响,旨在揭示清末政学关系的复杂性,以折射晚清教育转型、社会变革的困境。1898年,梁启超起草的《大学堂章程》是创建京师大学堂的蓝图。由于时人对西方大学缺乏完整性的认知,此外,受中国实际情况的限制,梁启超主要是“参以本国情形”,经费设计与“日本学规”相去甚远。在执掌京师大学堂后,与康梁存在政见分歧的孙家鼐修正了学生膏火、洋教习薪金等方面的规定。戊戌政变后,受政局的影响,大学堂及其经费屡屡成为被攻讦的对象,这些风波涉及大学堂的名实问题以及清政府的财政状况。为应对外来的压力,孙家鼐对华籍教习、办事人员的薪酬有所调整。总之,相较于《大学堂章程》的相关设计,戊戌大学堂经费存在较大幅度的削减。义和团运动兴起后,戊戌大学堂因丧失经费来源而停办。1901年,张百熙担任管学大臣一职,“开拓”构成张百熙时代的基调。扩充大学堂经费来源、保证经费的自主性是“开拓”的基础。以洋教习索薪事件为契机,张百熙着手解决了戊戌大学堂遗留的人事问题。合并京师同文馆、宗室觉罗八旗官学实际是对多轨并行的教育体系进行“整顿”,为此,张百熙与外务部、户部就上述教育机构的经费归属问题进行博弈。此外,张百熙提出以地方解款与华俄道胜银行息银为京师大学堂常年经费来源,并尝试拓展大学堂的经费自主权,以保证专款专用。华俄道胜银行息银触及东省铁路俄文学堂与京师大学堂的经费分配、户部职权等诸多问题,地方解款涉及清廷与地方督抚的关系问题。大体上来说,张百熙奠定了壬寅大学堂的经费基础,但张百熙的改革仍未能摆脱既有政治体制、财政体制的束缚。1904年、1905年,学务处、学部相继成立,京师大学堂的全国教育行政职能被剥离,大学堂步入后管学大臣时期。大学堂的经费管理机制由此转变,大学堂的财权为学务处、学部牢牢掌控。分科大学的筹建意味着京师大学堂由高等学堂性质的教育机构向真正意义上的大学堂过渡。受限于清季财政危机,分科大学经费筹措无果,筹建一事拖延未决。其后,“完全八科大学”与“数科先办”之争仍有经费方面的因素掺杂其中。凭借个人权威,张之洞扭转了局面,但分科大学经费问题仍未得到彻底解决。此外,政治体制、财政体制的变革也影响着京师大学堂的经费,在推行预备立宪的过程中,京师大学堂总监督刘廷琛过度卷入政治纷争之中,京师大学堂宣统三年的财政预算面临进一步削减的风险。辛亥革命爆发后,京师大学堂经费挪作军用,大学堂再度丧失经费来源。晚清时期,清政府的控制能力呈现出弱化的趋势,政学关系面临重组。在政与学之间的“疏离感”普遍存在的情形下,京师大学堂表现出政与学的高度黏合,其中,经费发挥着粘合剂的作用。京师大学堂与既有体制呈现出一种共生关系,在管学大臣时期,大学堂呈现出政学合一的特征,在学务处—学部时期,大学堂表现出以政驭学的特点。总之,京师大学堂经费因“政”的变动而发生相应的调整。这种政学关系使京师大学堂获得相对充裕的教育资源,但是,清政府在资源汲取与分配等方面常常失灵,故京师大学堂经费风波不断,筹建进程因此受到干扰。
徐晗[9](2020)在《山西省文献委员会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山西省文献委员会是民国时期山西省为保存地方文献所设的官方机构,对山西的学术史和文化史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文献会成立的背景、工作及影响为主要内容,对文献会进行全面探究,旨在以该会的活动和文献编纂实践为考察视角,试图将其放在山西省的特殊文化环境中进行研究,对其作用进行述评。文献会的前身为山西省文献征存局,是民国清史馆征集文献时的产物。南京国民政府为保存文献以便修志,遂下令全国成立文献会。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山西省文献会成立。在成立期间,出台了文献会章程,对文献会的规章制度及经费、委员构成进行了具体规定。文献会工作期间,成员和山西书局扮演着重要角色。该会网罗了一批着名学者,如郭象升、田九德等人,在他们的努力之下,文献会的工作迅速开展起来,发动地方乡绅进行收集文献,借山西书局进行刊印。但是由于文献会是在近代中国救亡图存的过程中建立,七七事变之后,山西陷落,文献会解散。抗战胜利后恢复也成为了阎锡山弄权的工具,并无成效,解放后被裁撤。尽管最终黯然收场,但是文献会在运营期间,促进了山西地方文献收集与保护的法规制度建设,保存和出版了大批珍贵文献。又其成员皆为山西着名藏书家和知名学者,对古籍文献研究甚多,且多为大学教授,从而积极地推动了山西文教事业的发展,传播了地方文献发掘与保护意识。
王正宇[10](2020)在《晚清化学教育管理述论》文中研究说明晚清化学教育及管理问题是中国近代化学教育史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目前相关研究既取得一定成果,又存在一些不足。本文利用现有《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中国学制史料》等文献、论着,着重对晚清化学教育及课程设置的基本事实进行了梳理,力图揭示其发展演变的规律及特点。本文共分六章,基本思路和内容是:在漫长的古代社会,我国虽没有正规的化学教育,但在许多科技着作中却存在一定的化学知识与技能,洋务运动时期,特别是甲午战后至辛亥革命前夕,我国新式学堂相继开设了化学课程及化学教育。20世纪初年,清政府先后制订颁布“壬寅学制”、“癸卯学制”,为我国大学、中学、小学开设化学、物理等课程,并提供了管理政策依据。本文通过六章分析论述,提出的初步结论是:晚清七十年间,随着新式学堂的初步建立和发展,我国近代化学课程及教育从无到有、由小到大,逐步成为一个新兴而独立学科专业。这一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近代化学教育的初步形成和发展,且对我国近代化学人才培养和知识传播,产生了重要影响及作用。
二、山西大学堂与辛亥革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山西大学堂与辛亥革命(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价值评价的太原市近现代文物建筑保护策略及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及研究对象 |
1.3.1 相关概念 |
1.3.2 研究对象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内容及论文框架 |
1.5.1 研究内容 |
1.5.2 论文框架 |
第2章 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 |
2.1 国外相关理论研究 |
2.2 国内相关制度及理论研究 |
2.2.1 国内相关法律条例与制度标准 |
2.2.2 国内学者研究概况 |
2.3 借鉴与总结 |
第3章 太原市近现代文物建筑特征及现状研究 |
3.1 太原市近现代文物建筑概况 |
3.2 太原市近现代文物建筑现状及问题研究 |
3.2.1 建筑本体现状调研 |
3.2.2 文物价值现状调研 |
3.3 小结 |
第4章 太原市近现代文物建筑综合价值评价方法研究 |
4.1 太原近现代文物建筑综合价值评价体系的构建 |
4.1.1 评价指标选取的依据与原则 |
4.1.2 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
4.1.3 评价指标解释 |
4.1.4 评价结果等级的确定 |
4.2 太原近现代文物建筑综合价值评价指标的权重分析 |
4.2.1 确定权重的方法 |
4.2.2 确定权重的步骤 |
4.2.3 确定权重的结果 |
4.3 太原近现代文物建筑综合价值评价模型的构建 |
4.4 评价结果说明 |
4.5 小结 |
第5章 太原市近现代文物建筑保护策略和修复技术研究 |
5.1 保护原则 |
5.1.1 真实性原则 |
5.1.2 “修旧如旧”原则 |
5.1.3 可识别性原则 |
5.2 建筑本体修复技术 |
5.2.1 室内外环境改造措施 |
5.2.2 建筑结构修复技术 |
5.2.3 设备设施修缮技术 |
5.3 政策性保护措施 |
5.4 小结 |
第6章 太原市近现代文物建筑价值评价与保护案例研究 |
6.1 山西大学堂概况及现状分析 |
6.1.1 历史沿革和维修情况 |
6.1.2 建筑形制 |
6.2 山西大学堂综合价值评价 |
6.2.1 数据的获得与指标评分 |
6.2.2 评价计算过程 |
6.2.3 综合价值评价结果 |
6.3 山西大学堂的评价结果分析与保护措施 |
6.3.1 山西大学堂人文历史价值分析 |
6.3.2 山西大学堂建筑本体价值分析 |
6.3.3 山西大学堂社会经济价值分析 |
6.4 小结 |
第7章 总结 |
7.1 结论 |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汇总 |
附录1 |
附录2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晚清官僚制的个体透视:张曾敭政治生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旨趣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思路、研究难点及概念界定 |
四、史料介绍 |
第一章 张曾敭的家族源流、谱系及家风 |
第一节 、南皮张氏家族的演变与仕迹 |
(一)张曾敭家族的世系嬗递 |
(二)在科举中的杰出成就 |
第二节 、忠孝之间的家族记忆 |
(一)后人对张氏先祖孝行的书写 |
(二)家族记忆中的祖先崇拜 |
小结 |
第二章 张曾敭的宦途履迹及其关系网络 |
第一节 、正途入仕与官阶升迁 |
(一)科举考试中的佼佼者 |
(二)藉赈捐上位 |
第二节 、出任巡抚与求退心态 |
(一)由晋而浙 |
(二)“时刻思退”与不得不退 |
(三)黄秉义对张曾敭的期待与反差 |
(四)张曾敭的宦迹特征 |
第三节 、《张曾敭档》存信件所见张曾敭的关系网络 |
(一)官场社交网络 |
(二)家族关系网络 |
小结 |
第三章 张曾敭出任巡抚前的为政特征 |
第一节 、对地方社会的认识及作为 |
(一)整顿灵溪书院 |
(二)熊会心案、彭兴儒案与整顿恭生局 |
(三)推行保甲制度 |
第二节 、为官作风 |
(一)规章的恪守者与维护者 |
(二)“事无大小,罔不亲裁” |
第三节 、所奏“治国之道”折 |
小结 |
第四章 张曾敭在巡抚任上对事件的处理 |
第一节 、卫道保教:对新式学堂和西学的认知 |
第二节 、传统问题:对枭匪的应对 |
(一)扑灭刘天佑暴动及对属吏的训勉 |
(二)“九龙会”及其余波 |
第三节 、新挑战:对教案、铁路风潮与革命党的处理 |
(一)应对教案的主张及特征 |
(二)在苏杭甬铁路风潮中扮演的角色 |
(三)对秋瑾案的处理 |
小结 |
第五章 张曾敭的晚年生活境况及其遗民形象的形成 |
第一节 、复出传闻与遗民形象的初步形塑 |
(一)平淡的居京生活 |
(二)遗民诗词中的张曾敭形象 |
第二节 、在“二烈女”事件中的作为及其文化抗争 |
(一)苏三又转世:从一则歌谣谈起 |
(二)动用社会网络请王国维为“二烈女”作诗 |
(三)对“二烈女”事件的书写及其“纪念碑性” |
第三节 、多种文本与张曾敭遗民形象的强化 |
(一)遗言、谥号、墓志铭中的认同与塑造 |
(二)劳乃宣在挽辞中的书写 |
(三)《清史稿》中的叙述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张曾敭年谱简编 |
附录二 皇清诰授荣禄大夫建威将军山西巡抚兼提督张公墓志铭 |
附表一 《张曾敭档》存往来信件、电报统计表 |
附表二 得入《清史稿》列传清末新政督抚简表 |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及参加的学术活动 |
致谢 |
(3)李提摩太在山西活动述论(1877-188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现状 |
三、史料依托 |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
五、创新点与不足 |
第一章 英国浸礼会传教士李提摩太来华 |
第一节 英国浸礼会在中国传教的开始 |
第二节 李提摩太来华及其初期实践 |
小结 |
第二章 李提摩太在山西的救灾活动 |
第一节 大规模饥荒的开始 |
第二节 李提摩太在山西的救灾工作 |
第三节 李提摩救灾工作之评价 |
小结 |
第三章 宣教与改革 |
第一节 大饥荒期间的传教活动 |
第二节 李提摩太的山西改革计划 |
第三节 李提摩太的传教计划 |
小结 |
第四章 围绕李提摩太传教方式的争论 |
第一节 李提摩太回国休假的活动与反应 |
第二节 李提摩太与山西同事的辩论 |
第三节 李提摩太在争端中的思考 |
第四节 李提摩太离开山西 |
小结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4)近代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历史研究(1881-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问题、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的主要问题 |
1.2.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对象的界定 |
1.3.1 研究对象及相关范畴 |
1.3.2 空间范畴和时间断限 |
1.4 研究依据的基础理论 |
1.5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1.5.1 国外对中国近代城市史的研究 |
1.5.2 国内对中国近代城市史相关的研究 |
1.5.3 近代太原城市史的相关研究 |
1.6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6.1 研究内容 |
1.6.2 研究方法 |
1.7 论文框架 |
2 太原近代城市建设背景和历史分期 |
2.1 太原城市的自然地理基础 |
2.1.1 太原概况 |
2.1.2 山川形势 |
2.1.3 交通条件 |
2.1.4 资源环境 |
2.2 太原城市的历史文化背景 |
2.2.1 行政建置沿革 |
2.2.2 晋商都会 |
2.2.3 地方历史名人 |
2.3 近代以前太原城市建设的发展历程 |
2.3.1 城市起源与城址变迁 |
2.3.2 明代军事重镇及城市格局 |
2.3.3 清代城市功能的转变与发展 |
2.4 近代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历史分期及其主要内容 |
2.4.1 近代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历史分期及依据 |
2.4.2 各历史分期的主要内容 |
2.5 本章小结 |
3 清末太原城市近代化的初步探索(1881-1911) |
3.1 太原城市管理机构的萌芽和发展计划的制定 |
3.1.1 太原城市管理机构与地方自治 |
3.1.2 广泛探索到地方自治 |
3.2 实业初创与城市近代化发展 |
3.2.1 交通体系的发展 |
3.2.2 城市经济职能的发展变迁 |
3.2.3 城市文化教育职能的加强 |
3.3 本章小结 |
4 近代太原城市规划建设的活跃发展(1912-1937) |
4.1 城市建设机构的组建和制度建立 |
4.1.1 城市建设机构的组建与发展变化 |
4.1.2 城市管理制度的建立 |
4.2 西方“市政建设”思想的引入和十年建设计划 |
4.2.1 西方“市政”思想的引入 |
4.2.2 《太原市十年建设计划》 |
4.2.3 《太原市十年建设计划》的思想评析 |
4.3 若干重要城市规划建设项目的评析 |
4.3.1 督军府 |
4.3.2 傅公祠 |
4.3.3 同蒲铁路 |
4.3.4 西北实业公司 |
4.3.5 环城公路 |
4.3.6 学校及新式文化建筑 |
4.3.7 公园整修与开放 |
4.3.8 植树造林 |
4.3.9 古迹保护 |
4.3.10 其它市政建设 |
4.4 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活跃阶段的原因 |
4.4.1 特殊的政治环境 |
4.4.2 太原的基本经济状况 |
4.4.3 太原的人口状况 |
4.4.4 具有先进思想和地方营建经验的人才推动 |
4.5 阎锡山地方自治理念探源 |
4.5.1 阎锡山和“山西自治”“太原试验” |
4.5.2 阎锡山的地方自治理念 |
4.6 本章小结 |
5 日本占领下的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1937-1945) |
5.1 日本占领时期制定的《太原都市计划大纲》的评析 |
5.1.1 《太原都市计划大纲》产生的社会背景 |
5.1.2 《太原都市计划大纲》两次修订的主要内容 |
5.1.3 《太原都市计划大纲》的历史影响 |
5.2 《太原都市计划大纲》与其它城市规划的比较 |
5.2.1 与同时期华北地区其它都市计划的比较 |
5.2.2 与不同时期国人制定的城市规划比较 |
5.3 日本占领下的太原城市建设 |
5.3.1 交通运输 |
5.3.2 工矿企业 |
5.3.3 水道建设 |
5.3.4 其它方面建设 |
5.4 本章小结 |
6 抗战胜利至新中国成立前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1945-1949) |
6.1 太原军事防御体系建构 |
6.1.1 太原的军事防御布局机制 |
6.1.2 太原军事防御工事构筑设施 |
6.1.3 太原军事防御体系的影响 |
6.2 新中国成立前太原的城市规划 |
6.2.1 建城问题讨论以及对太原城市发展方向的再认识 |
6.2.2 新版城市规划生成 |
6.2.3 市政改善工程 |
6.3 本章小结 |
7 近代太原城市规划建设的历史影响 |
7.1 西方文化输入与太原城市规划建设的近代化 |
7.2 近代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的本土化特征 |
7.3 近代太原城市规划思想的历史嬗变 |
7.4 太原近代城市规划建设与其它城市的比较 |
7.5 对当代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启示 |
7.6 小结 |
8 结语 |
参考文献 |
图录 |
表录 |
附录 |
作者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困窘与求索:1912-1937年山西科学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目的及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四、创新与不足 |
五、概念界定 |
第一章 山西科学教育的时代土壤 |
一、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 |
(一)巩固政权的需要 |
(二)发展经济的需要 |
(三)破除封建文化的需要 |
二、外来文化对科学教育的推动 |
(一)西方科学知识的传入 |
(二)教会学校的推动与示范 |
三、清末山西科学教育发展概况 |
(一)中小学科学教育 |
(二)高等学校科学教育 |
小结 |
第二章 山西小学科学教育 |
一、科学教育师资状况 |
(一)科学教员数量短缺 |
(二)科学教员学历差异较大 |
(三)科学教员的检定 |
(四)科学教员的培训 |
二、科学科目教科书 |
(一)西式教科书的退出 |
(二)自编、乡土教科书的兴起 |
(三)部审教科书的普及 |
三、科学教育设备 |
(一)科学教育仪器 |
(二)科学教育场地 |
四、科学课程的设置 |
(一)“壬子”“癸丑”学制下科学课程的设置 |
(二)“新学制”下科学课程的设置 |
五、科学课程的教学方法 |
(一)城市小学校教学方法改进 |
(二)农村小学“收效甚微” |
六、科学课程的测试与评价 |
(一)学业成绩评定 |
(二)毕业会考 |
小结 |
第三章 山西中学科学教育 |
一、科学教育师资状况 |
(一)科学教员数量短缺 |
(二)科学教员学历状况 |
(三)科学教员的培训 |
二、科学科目教科书 |
(一)西式教科书的退出 |
(二)自编教科书的出现 |
(三)部审教科书的推广 |
三、科学教育设备 |
(一)部分中学设备完备 |
(二)部分县立、私立中学设备落后 |
四、科学课程的设置 |
(一)“壬子”“癸丑”学制下科学课程的设置 |
(二)“新学制”下科学课程的设置 |
五、科学教育中的教学方法 |
(一)“五步教学法”的机械运用 |
(二)“实验教学法”的探索 |
六、科学科目的测试与评价 |
(一)学业成绩的评定 |
(二)毕业会考 |
小结 |
第四章 山西高等科学教育 |
一、科学专业的师资力量 |
(一)创建初期的师资 |
(二)1920年代师资状况 |
(三)1930年代师资状况 |
二、科学教科书的编写与使用 |
三、科学教育设备 |
(一)科学教育仪器 |
(二)科学教育图书 |
(三)科学教育场地 |
(四)科学教育学会 |
四、科学课程的设置 |
(一)山西大学工学院科学课程设置 |
(二)山西大学理学院科学课程设置 |
(三)并州学院农艺化学系课程设置 |
(四)专科学校科学课程设置 |
五、学生就业情况 |
(一)从事建设行业 |
(二)从事教育行业 |
(三)从政 |
小结 |
第五章 山西科学教育的影响与启示 |
一、山西科学教育的影响 |
(一)培养了大量科技人才 |
(二)促进了科学教育的发展 |
(三)提高了民众科学素养 |
二、山西科学教育的特征与启示 |
(一)山西科学教育的特征 |
(二)山西科学教育的启示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山西大学堂科学教育活动研究(1902—1912年)(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缘起 |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0.3 研究价值 |
0.4 研究设计和研究内容 |
0.5 研究方法 |
0.6 创新之处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一章 近代中国科学教育活动与山西大学堂的创建 |
1.1 近代中国科学教育活动的发端 |
1.1.1 西方科学传入中国 |
1.1.2 近代中国的科学活动 |
1.1.3 近代中国科学教育活动开展 |
1.2 清末山西大学堂的创建 |
1.2.1 山西大学堂的历史沿革 |
1.2.2 山西大学堂的创办进程 |
1.2.3 山西大学堂的办学款项筹备和基础设施建设 |
1.3 山西大学堂中学专斋与西学专斋 |
第二章 山西大学堂科学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
2.1 山西大学堂的科学教育活动设计 |
2.1.1 中学专斋科学教育活动设计 |
2.1.2 西学专斋科学教育活动设计 |
2.2 山西大学堂科学仪器购置及实验室建设 |
2.3 山西大学堂科学教材来源 |
2.4 山西大学堂课程教习聘任 |
2.5 山西大学堂学子招生与培养 |
2.5.1 学子招生——西学薄弱 |
2.5.2 授课方式——中西迥异 |
2.5.3 学子培养——注重实践 |
2.5.4 毕业考核——出身奖励 |
第三章 山西大学堂科学教材编译活动 |
3.1 山西大学堂初创时期科学教材编译 |
3.1.1 清末科学教材编译活动的兴起 |
3.1.2 山西大学堂对科学教材的需求 |
3.2 山西大学堂科学教材编译活动机构设置 |
3.2.1 山西大学堂上海译书院的创建 |
3.2.2 山西大学堂活版部的创建 |
3.3 山西大学堂上海译书院教材编译及内容 |
3.3.1 高等学堂用书 |
3.3.2 中等学堂用书 |
3.3.3 师范学堂用书、参考用书等 |
3.3.4 科学教材编译人员组成 |
3.3.5 山西大学堂上海译书院编译活动的特点 |
3.4 山西大学堂活版部编译教材 |
3.5 山西大学堂科学教材编译活动影响 |
3.5.1 对中国科学教材的充实 |
3.5.2 编译科学教材的传播 |
3.5.3 编译活动之于近代中国科学启蒙 |
第四章 山西大学堂科学人物群体及活动 |
4.1 山西大学堂科学人物考 |
4.1.1 西学专斋的科学人物 |
4.1.2 中学专斋的科学人物 |
4.1.3 上海译书院的科学人物 |
4.1.4 山西大学堂的管理人员 |
4.2 山西大学堂科学人物活动考 |
4.2.1 山西大学堂创办者的科学活动 |
4.2.2 山西大学堂教习群体的科学活动 |
4.2.3 其他教习的科学活动 |
4.3 科学人物的待遇及奖励 |
第五章 山西大学堂留学活动开展及成效 |
5.1 清末留学教育浪潮中的山西官派留学活动 |
5.1.1 清末留学教育的起步 |
5.1.2 山西地方留学活动 |
5.2 山西大学堂学子赴日留学考证 |
5.2.1 留日学生批次及人员 |
5.2.2 留日学生的专业特点 |
5.2.3 留日学生的活动及影响 |
5.2.4 赴日留学兴起的原因分析 |
5.3 山西大学堂留英学生群体 |
5.3.1 留英学生批次及人员 |
5.3.2 官派西斋留英学生专业分析 |
5.3.3 西斋留英学生对山西科技发展的贡献 |
5.3.4 赴英留学取得成效的原因分析 |
第六章 山西大学堂科学教育活动特点及价值 |
6.1 同时期国立大学堂科学教育活动开展 |
6.1.1 京师大学堂的科学教育活动 |
6.1.2 北洋大学堂的科学教育活动 |
6.2 山西大学堂科学教育活动的特点 |
6.3 .山西大学堂科学教育活动对科学本土化的价值 |
6.3.1 推动近代教育体制变革 |
6.3.2 提升山西科技工业水平 |
6.3.3 影响山西政治文化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7)民国时期太原城市管理研究(1912-1937)(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概念阐释 |
四、行文结构与研究内容 |
五、运用的资料 |
六、研究难点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太原市历史沿革与变迁 |
第一节 太原市的自然社会历史条件 |
一、自然条件 |
二、历史沿革 |
三、承袭发展 |
第二节 民国时期太原市行政区划(1912—1937) |
一、早期变革——行政区划调整 |
二、专业建制——市政公所成立 |
三、分区管理——划分五区模式 |
第三节 太原城市功能规划变迁 |
一、宋明时期城区功能格局 |
二、清朝时期城区功能格局 |
三、民国时期城区功能变迁 |
小结 |
第二章 民国时期太原城市人口变动与管理 |
第一节 民国之前山西人口发展概述 |
一、城市人口概念界定 |
二、元代以前人口变迁 |
三、明清时期人口变化 |
第二节 近代人口管理起步(1912—1932) |
一、民初人口统计 |
二、民初山西人口 |
三、民初太原人口 |
第三节 省会人口管理(1933—1937) |
一、分类管理 |
二、制度建设 |
三、统计管理 |
小结 |
第三章 民国时期太原城市民用照明建设管理 |
第一节 近代太原照明用电起源 |
一、清末山西政治环境 |
二、近代太原照明肇始 |
三、民初电力事业概述 |
第二节 新记公司创立 |
一、创立运营 |
二、组织管理 |
三、初具规模 |
第三节 新记公司发展 |
一、国内成长环境 |
二、调整巩固提高 |
三、稳步投资建设 |
第四节 太原电力事业(1934—1937) |
一、国民政府政策扶持 |
二、新记公司接续发展 |
三、太原电力事业概况 |
小结 |
第四章 民国时期太原城市道路交通管理 |
第一节 清末城市管理初步开启 |
一、道路交通概念界定 |
二、清末城市道路管理 |
第二节 民初道路交通管理 |
一、省会恢复及建章立制 |
二、交通管理及设施维护 |
三、道路养护及系统管理 |
四、严格执法及违警处置 |
第三节 太原城市街道管理(1931—1937) |
一、系统规划 |
二、统筹管理 |
小结 |
第五章 民国时期太原城市公共卫生管理 |
第一节 近代太原市公共卫生管理 |
一、清末卫生管理启动 |
二、民初卫生管理举措 |
第二节 规划中的公共卫生事业 |
一、自来水事业 |
二、下水道计划 |
三、尘芥物清理 |
四、重点行业管理 |
五、卫生防疫体系 |
第三节 太原城市公共卫生管理(1931—1937) |
一、完善制度建设 |
二、加强环卫清理 |
三、宰杀牲畜管理 |
四、公厕粪场管理 |
五、夏令卫生扫除 |
六、城市用水管理 |
七、防疫卫生管理 |
小结 |
结语 |
参考资料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8)京师大学堂经费研究(1898-1911)(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
二、相关学术研究的回顾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时间界定与材料说明 |
第一章 大学堂经费格局的初步形成(1898—1901) |
第一节 制作《大学堂章程》与实施经费设计 |
一、经费设计歧误 |
二、“日本学规”抑或“本国情形”? |
三、张荫桓与《大学堂章程》 |
第二节 政变前后的经费调整及危机 |
一、经费分配失衡质疑 |
二、存废之争 |
三、缴还经费及裁撤大学堂 |
第三节 戊戌大学堂经费收支 |
一、“兼寓”、“兼辖”体制下的大学堂经费 |
二、教习薪酬差序格局 |
三、“条子太多”:办事人员冗费缘由 |
四、戊戌大学堂经费收支规模 |
第二章 张百熙时代的整顿与大学堂经费开拓(1901—1904) |
第一节 并轨后的教育资源争夺 |
一、同文馆经费归属分歧 |
二、八旗官学归并后的经费筹拨 |
第二节 洋教习索薪事件再探 |
一、索薪事件本末 |
二、事件的另面:权力格局调整 |
第三节 开拓经费的尝试 |
一、解款制度下的资源调配 |
二、专款专用? |
第三章 “新政革命”与大学堂经费变局(1904—1911) |
第一节 后管学大臣时期大学堂经费变局 |
一、经费管理机制变迁 |
二、经费汲取相对优势 |
三、经费分配及学生经济生活 |
第二节 经费视域中的分科大学筹建 |
一、庚款兴学的错视 |
二、筹建策略演化 |
三、缓办疑云 |
第三节 预算制度下的大学堂经费裁减事件 |
一、预算编制流程 |
二、大学堂政策转向 |
三、议场内的经费裁减风波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山西省文献委员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一章 山西省文献委员会成立之缘起 |
第一节 民国时期晋省的文化和政治生态环境 |
第二节 文献会的“前世”——山西省文献征存局 |
第二章 文献会的筹备与成立 |
第一节 文献会之组建 |
第二节 国民政府之政策 |
第三节 文献会之组织章程及人员构成 |
第三章 文献会之组织活动规划 |
第一节 文献搜集范围及目标 |
第二节 文献会主要活动 |
第三节 出版及发行 |
第四章 影响 |
第一节 文献保存之业绩 |
第二节 文献会其他成就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晚清化学教育管理述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现状分析 |
1.4 课题的创新性 |
2 晚清化学教育的渊源 |
2.1 中国古代化学知识与技能 |
2.2 西方近代化学知识传入我国 |
2.3 “化学”一词由来 |
3 洋务运动期间的化学教育 |
3.1 创办洋务学堂 |
3.2 京师同文馆开设化学课程 |
3.3 江南制造局翻译大批化学书籍 |
3.4 格致书院的开设化学课程 |
3.5 教会学校开设的化学教育 |
4 甲午战后至辛亥革命前夕的化学教育 |
4.1 维新变法时期的教育改革 |
4.2 新式学堂陆续增多 |
4.3 京师大学堂开设化学课程 |
4.4 北洋大学堂开设化学课程 |
4.5 山西大学堂开设化学课程 |
5 晚清学制对化学教育课程及管理 |
5.1 清末壬寅学制与癸卯学制 |
5.2 学制对小学堂化学课程的规定 |
5.3 学制对中学化学课程的规定 |
5.4 学制对中等专科学堂化学课程的规定 |
5.5 学制对大学化学课程的相关规定 |
5.6 学制对大学化学专业设置的规定 |
5.7 癸卯学制对各类学堂化学教材的规定 |
6 晚清化学教育的历史地位及作用 |
6.1 培养了掌握化学知识的人才 |
6.2 改变了落后的教育思想观念 |
6.3 促进了近代化学工业的初步发展 |
6.4 推动晚清社会进步 |
6.5 晚清化学教育的局限性 |
6.6 晚清化学教育的历史地位 |
6.7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山西大学堂与辛亥革命(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价值评价的太原市近现代文物建筑保护策略及技术研究[D]. 司丽超.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 [2]晚清官僚制的个体透视:张曾敭政治生涯研究[D]. 许飞. 兰州大学, 2021(12)
- [3]李提摩太在山西活动述论(1877-1887)[D]. 康君. 山东大学, 2020(02)
- [4]近代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历史研究(1881-1949)[D]. 李岚.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5]困窘与求索:1912-1937年山西科学教育研究[D]. 梁钰颖.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6]山西大学堂科学教育活动研究(1902—1912年)[D]. 徐冠华. 山西大学, 2020(12)
- [7]民国时期太原城市管理研究(1912-1937)[D]. 张国华. 山西大学, 2020(08)
- [8]京师大学堂经费研究(1898-1911)[D]. 禹坤.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9]山西省文献委员会研究[D]. 徐晗.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0)
- [10]晚清化学教育管理述论[D]. 王正宇. 四川师范大学, 20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