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性心律失常射频消融并发症分析

快速性心律失常射频消融并发症分析

一、射频消融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并发症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薛惠娟[1](2021)在《射频消融术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护理要点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快速心律失常属于临床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临床具有较高的发病率、死亡率以及致残率,在患者确诊后需及时采取治疗措施,以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心导管介入术在临床上应用较广泛,是治疗疾病的重要措施之一。现阶段,射频消融术临床应用安全性较高,且对患者的损伤较小,可重复使用,临床应用效果显着,其主要是应用射频能量诱发患者心律失常的折返环,从而环路受热损伤,最终而消失,以改善患者心律失常的症状,提升了疾病的治愈率[1]。但受到多种因素影响,患者治疗期间需给予适当的护理措施,

朱利芬[2](2021)在《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术后电风暴预测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分析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mplantable cardioverter defibrillator,ICD)植入术后发生电风暴(electrical storm,ES)原因及探讨其进一步治疗。方法:收集本院2014年0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行ICD/CRT-D(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 defibrillators,CRT-D)植入患者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所有患者均规律程控及随访(随访包括电话及门诊),根据术后启动ICD/CRT-D治疗的情况,分为发生电风暴组、普通治疗组、未治疗组三组。统计患者性别、年龄、吸烟、饮酒、起搏器的类别、高血压、糖尿病、慢性肾脏病、预防级别、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改善心室重构药物、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术前心律失常等相关资料。通过比较发生电风暴组与普通治疗组、发生电风暴组与未治疗组的相关资料,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ICD术后发生电风暴的影响因素,探讨其发生电风暴后的进一步治疗。结果:共有109名植入ICD/CRT-D患者,包括7例二次植入ICD/CRT-D患者(均因电池耗竭而更换)。在随访期间,有15例患者未定期返院程控,故只有94例患者纳入最终的数据统计及分析中。术后共有54例患者触发了ICD放电治疗,其中18例发生电风暴治疗,36例患者发生普通治疗,余40例患者未启动ICD治疗。18例电风暴患者中仅有5例(27.78%)患者有明确的诱因,有8例(44.44%)患者至少发生过2次电风暴。与普通治疗组相比,电风暴组术前合并室性心律失常(94.44%vs 58.33%,P=0.005)及心功能≥III级(88.89%vs 63.89%,P=0.049)患者比例高于普通治疗组;通过二元Logstic回归分析得出,术前合并室性心律失常(P=0.015,OR=14.79)及心功能≥III级(P=0.040,OR=5.88)是发生电风暴的危险因素。与未治疗组相比,发生电风暴组二级预防(88.89%vs45.00%,P=0.001)、术前合并心律失常(94.44%vs 55.00%,P=0.002)、心功能≥III级(88.89%vs 62.50%,P=0.037)患者比例高于未治疗组,通过二元Logstic回归分析得出:二级预防(P=0.045,OR=5.99)及心功能≥III级(P=0.032,OR=6.68)为发生电风暴的危险因素。本中心约83.33%的患者可通过去除诱因、优化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及调整起搏器参数终止电风暴。结论:1.二级预防、心功能≥III级及术前合并心律失常是ICD术后发生电风暴的危险因素;2.去除诱因、优化抗心律失常药物及调整起搏器参数对大部分发生电风暴的患者有效,对于优化药物治疗及调整起搏器参数仍不能有效控制电风暴的患者,对有支持条件的患者,可予以射频消融治疗。

王婷婷[3](2021)在《形神一体观指导下的脉神同调法治疗室性早搏的临床与机制研究》文中提出1.研究背景室性早搏又叫室性期前收缩,指窦房结发出的电冲动在到达心室之前,心室提前出现期前收缩产生的异位心律。室早是临床多发病,在超过75岁的老年人中,室早的发病率高达69%。频发或多源性室早易引起室性心动过速、室颤等恶性心律失常,进而造成心源性猝死,积极治疗室性早搏能有效减少心血管死亡率。临床中对于室性早搏的治疗方法主要有抗心律失常药、射频消融术等。目前最常见的治疗室早的药物有索他洛尔、胺碘酮等,但是因其导致心律失常的副作用而限制了临床应用。射频消融术长期有效率约为75%,有一定的复发率,并且属有创操作,容易给患者造成心理负担,所以当前临床治疗中,仍然以药物作为主流的治疗手段。中医药治疗心律失常疗效好,副作用小,日益受到关注和认可,推进中药复方新方的研究,探索治疗室性早搏更好的方法是当前临床的研究方向,也是当前临床的需求。冯玲教授在形神一体观指导下使用中药复方治疗室性早搏,效果显着,获得广大患者的好评与认可,进一步探索其核心处方及作用机制,为中医药治疗室性早搏提供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2.研究目的本研究以冯玲教授治疗室性早搏的临床病历为切入点,在“形神一体观”理论指导下对冯玲教授通过脉神同调法治疗室性早搏的经验进行梳理,通过数据挖掘对治疗核心处方进行整理,对治疗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并通过网络药理学与离子通道的细胞实验等手段对治疗室性早搏的作用机制进行探讨,以求更好地指导临床。3.研究方法3.1.利用数据挖掘的方法对冯玲教授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的诊疗病历进行收集,通过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对病历处方进行频数、关联和聚类分析,挖掘核心处方。将病例进行筛选,对连续治疗时间满8周,并且具有治疗前后Holter检查信息的病例,进行回顾性的疗效评价,观察核心处方对室性早搏的疗效。3.2运用网络药理学的研究方法,对数据挖掘出的核心处方中的核心药物作用机制进行探索。通过数据库挖掘、.文献检索获取药物的有效成分和靶标,构建药物成分-靶标的网络。通过数据库挖掘,查找室性早搏的作用靶点,对药物和早搏的靶标取交集,筛选预测靶点。基于蛋白互作进行网络构建,筛选核心作用靶点,并通过GO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信号通路分析,初步探索核心处方治疗室性早搏的作用机制。3.3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培养HEK293和CHO细胞,配制数据挖掘核心处方(安神定律颗粒)化合物及阳性对照物工作液,进行电生理记录。通过电流峰值的对照,探索数据挖掘核心处方(安神定律颗粒)醇提物不同浓度对hERG钾通道、Kir2.1通道、Kv1.5通道、Kv4.3通道、KAch通道、KATP通道、Nav1.5通道、Cav1.2通道、Cav3.2通道、HCN2通道、HCN4通道、IKs通道的影响。4.研究结果4.1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冯玲教授于广安门医院门诊诊治的室性早搏诊疗信息,共收集病例220例,共计890个诊次。冯玲教授在临床中治疗室性早搏的核心处方药物组成为:白芍、丹参、苦参、珍珠母、太子参、玄参、甘松、降香、制远志、柏子仁、桂枝,取名为安神定律颗粒。本研究对就诊超过8周的60例室性早搏患者治疗前后的24小时Holter结果进行了分析,其中治疗前室早≥20000次者20人,室早≥10000次并<20000次者38人,服用安神定律颗粒治疗8周后,室早≥20000次者0人,室早≥10000次并<20000次者12人。室早<10000次者48人。参照疗效判定标准,研究结果显示,治疗8周后总有效率86.67%,其中显效33.33%,有效53.33%。观察患者治疗前后24小时Holter结果中的总心搏数、室早数量和SDNN的变化,结果显示:治疗前后总心搏数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治疗前后室性早搏发作次数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治疗前后心率变异指数SDNN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表明安神定律颗粒能够降低室性早搏发作次数,能明显升高室早患者SDNN,改善心脏自主神经功能,起到抗心律失常作用。4.2本研究对冯玲教授治疗室早核心处方(安神定律颗粒)的核心药物进行了网络药理学机制研究,查找到丹参、苦参、甘松、珍珠母靶点499个,室性早搏疾病靶点896个,药物与早搏的交集靶点共112个,这112个靶点是核心药物治疗室性早搏的预测靶点。核心药成分与预测靶点的网络表明,预测靶点集中于槲皮素、木犀草素、白菖烯、马兜铃烯、白芷素、隐丹参酮等成分中,药物成分的靶点集中于钠、钙、钾通道的编码基因,提示本方对于钠、钙、钾离子通道可能有调节作用,直接抑制离子电流减少室性早搏,对于神经调节的基因也有调控作用,可能是安神定律颗粒调节神的功能的作用机制。此外,对预测靶点进行蛋白互作网络构建后发现靶点集中于抗炎等机制,本方可能对于炎症导致的室性早搏有较好的疗效,如心肌缺血类室性早搏。GO富集分析和信号通路研究发现,靶点的生物进程、分子功能和细胞组分集中于细胞膜、离子通道转运相关的基因,信号通路中包含了钙离子信号通路,肾上腺素传导的信号通路,与预测靶点相应,进一步阐明了安神定律颗粒对离子通道和神经系统具有调节作用。4.3安神定律颗粒醇提物对离子通道的调控情况如下:安神定律颗粒醇提物对hERG电流具有抑制作用,1 mg/mL浓度时,对hERG电流的抑制率为66.51%± 3.07%,10 mg/mL 浓度时,对 hERG 电流的抑制率为 91.14%±1.04%,0.1 mg/mL浓度时作用微弱,对hERG电流的抑制率未测出。安神定律颗粒醇提物对Kir2.1电流具有抑制作用,1 mg/mL浓度时对Kir2.1电流的抑制率为2.85%±2.33%,10mg/mL浓度时对Kir2.1电流的抑制率为22.67%±3.43%,0.1 mg/mL浓度时作用微弱,对Kir2.1电流的抑制率未测出。安神定律颗粒醇提物对Kv1.5电流具有抑制作用,1 mg/mL浓度时对Kv1.5电流的抑制率为44.60%±4.08%,0.1 mg/mL浓度时作用微弱,10 mg/mL浓度时,对细胞损伤大,无法给药,对Kv1.5电流的抑制率未测出。安神定律颗粒醇提物对Kv4.3电流具有抑制作用,1 mg/mL浓度时对Kv4.3电流的抑制率为68.74%±1.17%,10 mg/mL浓度时对Kv4.3电流的抑制率为89.06%±3.33%,0.1 mg/mL时作用微弱,对Kv4.3电流的抑制率为未测出。安神定律颗粒醇提物对KAch电流具有抑制作用,1 mg/mL浓度时对KAch电流的抑制率为53.16%±9.06%,0.1 mg/mL时作用微弱,10 mg/mL浓度时对细胞损伤较大,易导致细胞脱落,对KAch电流的抑制率未测出。安神定律颗粒醇提物对KATP电流具有抑制作用,1 mg/mL浓度时对KATP电流的抑制率为79.94%±4.11%,10mg/mL浓度时对KATP电流的抑制率为93.11%± 1.30%,0.1mg/mL浓度时作用微弱,对KATP电流的抑制率未测出。安神定律颗粒醇提物对Nav1.5电流具有抑制作用,1 mg/mL浓度时对Nav1.5电流的抑制率为67.36%±0.64%,10 mg/mL浓度时对Nav1.5电流的抑制率为95.66%安神定律颗粒醇提物对Cav1.2电流具有抑制作用,0.1 mg/mL浓度时对Cav1.2电流的抑制率为-2.32%±1.89%,1 mg/mL浓度时对Cav1.2电流的抑制率为6.84%±0.78%,10 mg/mL浓度时对Cav1.2电流的抑制率为25.55%±0.22%。安神定律颗粒醇提物对Nav1.5电流具有抑制作用,安神定律颗粒醇提物1 mg/mL浓度时对Nav1.5电流的抑制率为67.36%±0.64%,10 mg/mL浓度时对Nav1.5电流的抑制率为95.66%±1.80%,0.1 mg/mL浓度,作用微弱,对Navl.5电流的抑制率未测出。安神定律颗粒醇提物对Cav3.2电流具有抑制作用,0.1 mg/mL时对Cav1.2电流的抑制率为13.27%±0.76%,1 mg/mL浓度时对Cav3.2电流的抑制率为82.62%±0.01%,10 mg/mL 浓度时对 Cav3.2 电流的抑制率为 100.00%。安神定律颗粒醇提物对HCN2电流具有抑制作用,0.1 mg/mL时对HCN2电流的抑制率为1.78%±4.32%,1 mg/mL浓度时对HCN2电流的抑制率为28.01%±3.85%,10 mg/mL浓度时,对细胞损伤较大,易导致细胞脱落,对HCN2电流的抑制率未测出。安神定律颗粒醇提物对HCN4电流具有抑制作用,0.1 mg/mL时对HCN4电流的抑制率为25.18%±4.60%,1 mg/mL浓度时对HCN4电流的抑制率为40.63%± 3.62%,10 mg/mL浓度时,对细胞损伤较大,易导致细胞脱落,对HCN4电流的抑制率未测出。安神定律颗粒醇提物对IKs电流具有激活作用,0.1 mg/mL时对IKs电流的激活率为93.71%± 6.67%,1 mg/mL浓度时对IKs电流的激活率为199.28%±4.15%,10 mg/mL浓度时,对细胞损伤较大,易导致细胞脱落,对IKs电流的激活率为未测出。5.研究结论5.1冯玲教授通过调脉安神法治疗室性早搏的中药核心处方包含11味药物,取名为安神定律颗粒。回顾性研究表明,安神定律颗粒能够降低室性早搏发作次数,能明显升高室早患者SDNN,改善心脏自主神经功能,起到抗心律失常作用。5.2安神定律颗粒核心药可能通过对钠、钾、钙离子的调节作用及抗炎作用抑制室性早搏。同时,安神定律颗粒的核心药物的作用靶点和通路包括CHRM1,CHRM2,CHRM3、SLC6A、心肌细胞肾上腺素的传导信号通路,表明安神定律颗粒对于神经系统有调节作用,以上对靶点和通路的调控可能是其调节神的作用机制。5.3安神定律颗粒对于心肌动作电位的hERG钾通道、Kir2.1通道、Kv1.5通道、Kv4.3 通道、KAch 通道、KATP 通道、Nav1.5 通道、Cav1.2 通道、Cav3.2通道、HCN2通道、HCN4通道均有抑制作用,对IKs通道有激活作用。

吴斌[4](2021)在《心脏瓣膜置换同期行Cox-Maze Ⅳ射频消融术的早期疗效分析》文中提出目的:通过对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的80例患有心脏瓣膜病合并心房纤颤的病人进行分组,然后对两组患者分别行心脏瓣膜置换同期行Cox-Maze Ⅳ射频消融术和单纯心脏瓣膜置换术,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的早期临床疗效,分析心脏瓣膜病合并心房纤颤的病人是否应在行心脏瓣膜置换的同时行Cox-Maze Ⅳ射频消融术。方法:1、临床资料: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曾在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心胸血管外科行心脏瓣膜置换同期行Cox-Maze Ⅳ射频消融术或单纯心脏瓣膜置换术的罹患心脏瓣膜病合并心房纤颤的病人各40例。1.1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1)纳入标准:(1)二尖瓣和(或)主动脉瓣膜病诊断明确,符合瓣膜置换手术适应症;(2)合并心房纤颤的二尖瓣和(或)主动脉瓣膜病患者;(3)术前心功能NYHA分级、性别、年龄、体重等具有可比性(P>0.05)。(2)排除标准:(1)风湿活动未被控制或控制不足3个月;(2)心力衰竭合并心肌缺血损坏;(3)细菌性心内膜炎病人已出现败血症并多处感染;(4)肝、肾功能或全身情况太差而不能经受手术;(5)巨大左房(左心房直径≥65 mm)。2、分组:(1)2018.01-2019.08确诊为心脏瓣膜病合并心房纤颤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2)2019.09-2020.12确诊为心脏瓣膜病合并心房纤颤行心脏瓣膜置换同期行Cox-Maze Ⅳ射频消融术的患者40例作为观察组。由于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心胸血管外科自2019.09开展心脏瓣膜置换同期行Cox-Maze Ⅳ射频消融术,所以观察组均为2019.09及之后的手术患者,对照组患者均为2019.08及之前的手术患者。3、观察指标:(1)术中体外循环时间和主动脉阻断时间,术后心纵引流管的留置时间和术后呼吸机使用时间,围术期住院时间;(2)术后第1天的窦性心律转复率和出院时、出院1月的窦性心律维持情况;(3)术前和术后1个月的左心室内径、左心室射血分数;(4)瓣周漏、低心排出量综合征、急性呼吸衰竭、肝功能不全及肝功能衰竭等心脏瓣膜置换并发症的发生率。4、统计学方法:本研究进行统计学分析时使用了SPSS20.0统计软件,只有当数据符合正态分布才可以采用以下方法:计量资料通过均数±标准差((?)±s)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通过频数来表示,采用(?)2检验。按α=0.05的检验水准,当P>0.05时表明两组数据可能没有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当P<0.05时表明两组数据有明显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关于体外循环时间和术中主动脉阻断时间,观察组与对照组有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的体外循环时间和主动脉阻断时间均比对照组长。2.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术后呼吸机使用时间、术后纵膈及心包引流管的留置时间和围术期住院时间,均无显着区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尚并不能认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术后呼吸机使用时间、术后纵膈及心包引流管的留置时间和围术期住院时间不同。3.在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术后第1天窦性心律转复率,出院时和术后1个月的窦性心律维持率的比较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后第1天窦性心律转复率、出院时和术后1个月的窦性心律转复率均要高于对照组。4.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术前心功能NYHA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尚不能认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术前心功能NYHA分级不同。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术后心功能NYHA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心功能NYHA分级总体上比对照组好。5.术前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左心室内径相比较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尚不能认为两组患者术前的左心室内径有区别。术后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左心室内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术后1个月左心室内径大于观察组。6.术前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左心室射血分数相比较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尚不能认为两组患者术前的左心室射血分数有区别。术后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左心室射血分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左心室射血分数小于观察组。7.观察组和对照组在瓣周漏、低心排出量综合征、急性呼吸衰竭、肝功能不全及肝功能衰竭等心脏瓣膜置换并发症的发生率对比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尚不能认为两者在上述并发症的发生率上有差异。结论:1.本研究表明心脏瓣膜置换时同期行Cox-Maze Ⅳ射频消融术并不会增加心脏瓣膜置换并发症的发生率,也不会对患者术后康复产生负面影响。2.本研究发现对心脏瓣膜病合并心房纤颤的病人行心脏瓣膜置换时同期行Cox-Maze Ⅳ射频消融术与单纯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相比,可较为显着的提高早期窦性心律转复率和早期窦性心律维持率,可使心室重构、左心射血分数和术后心功能NYHA分级的改善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苗旺[5](2021)在《AI指导下高功率短时程消融在房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高功率短时程(HPSD)消融在房颤治疗中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7月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行房颤射频消融治疗的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5例,第一组采用高功率短时程消融模式,第二组采用常规功率消融模式,高功率组消融功率45W,常规功率组消融功率35W,相同AI值指导消融(前壁480、底部450、顶部400、后壁380)。消融终点为双侧肺静脉隔离(PVI),必要时线性消融、前庭或瓣环邻近区域碎裂电位消融或基质消融,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消融时间、消融点数、肺静脉隔离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与手术成功率。结果: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无明显统计学差异(均P>0.05),在阵发性房颤患者中,高功率组手术时间明显缩短[(227.4±39.0)vs(237.8±44.0)min,P<0.001],消融时间明显缩短[(1330.7±337.9)vs(1678.5±335.9)s,P<0.001];在持续性房颤患者中,高功率组手术时间明显缩短[(238.8±21.3)vs(259.0±37.7)min,P<0.001],频消融时间明显缩短[(1679.7±310.1)vs(2267.2±549.5)s,P<0.001],两组消融点数、肺静脉隔离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成功率无明显差异(均P>0.05)。结论:(1)高功率短时程消融较常规功率消融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和消融时间。(2)高功率短时程消融较常规功率消融不增加手术并发症。(3)高功率短时程消融较常规功率消融不影响手术成功率。

张英[6](2021)在《成人预激综合征患者旁路位置对心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预激综合征(Wolff-Parkinson-White Syndrome,WPW)是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疾病,是指心房激动经正常房室传导通路(房室结)以外的另一条异常的通路(旁道)下传,并先于正常房室传导系统而预先激动心室一部分所引起的一种综合征。人群发生率为0.1%~0.3%,男性多于女性,年龄分布无差别。旁路介导的持续性或反复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可引起扩张型心肌病。最近,在一系列病例报告中发现有些预激综合征的儿童或成人患者在没有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情况下亦可发展为左心室功能障碍。预激综合征旁道前传致心室预激可能会影响心室壁的运动,因此,预先激动心肌的程度和位置可能是决定整体心室功能的重要因素。然而,尚无关于不同位置旁路对心功能的影响的系统研究,特别是在长时间暴露于旁路的成年患者中。对于有症状的WPW患者,导管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Catheter Ablation,RFCA)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其在无症状预激患者中的应用仍存在争议。最近有研究表明,无症状WPW患者左心室收缩不同步可能是发展为扩张型心肌病的危险因素。但是,导管射频消融在减少或消除无症状WPW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中的应用尚不清楚。[研究目的]1、观察WPW患者不同部位旁道(右侧游离壁、右侧间隔、左侧游离壁)对心功能的影响;2、观察RFCA对预激综合征患者心脏功能的影响;3、探讨WPW患者不同部位的旁道对其心脏功能影响的可能机制。[研究方法]1、连续纳入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在山东省立医院心内科接受RFCA的60例WPW综合征患者和接受电生理评估的非预激患者20例,共80例。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WPW综合征的诊断标准,年龄在18-70岁。所有患者入院时至少1周内没有心动过速发作,既往心动过速负荷<5h/month。RFCA前所有患者均未曾服用或已经停止抗心律失常药物五个半衰期以上。排除标准:患有任何有可能影响心功能的疾病,包括已知的心脏疾病,如冠心病、心肌病、急性心肌梗死、束支传导阻滞等;非心脏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肺动脉高压,肝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甲状腺功能异常,急慢性性感染等。剔除标准:在腔内电生理检查中评估具有多旁路(n=1)和间歇性预激(n=2)的患者。分四个组:右间隔旁路(n=20),右游离壁旁路(n=20),左游离壁旁路(n=20),以及接受电生理评估的非预激患者(n=20)。患者临床基本数据是从医疗记录中获得的;实验室数据,包括NT-proBNP水平,均在我院临床实验室采用标准程序进行了分析。2、心电图检查对所有患者在入院时和RFCA术后行标准12导联心电图,并测量QRS时间和PR间期。3、超声心动图检查采用PHILIPS IE33型号超声,在术前1天和术后3个月,分别对这80例患者行超声心动图及组织多普勒检查。常规记录心脏基本情况;采用simpson法测定并计算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心脏同步性分析:1.室间隔-左心室后壁运动延迟时间(septal-posterior wall motion delay,SPWMD)用于评估左室内收缩同步性;2.心室间机械延迟指数(interventricular mechanical delay,IVMD)用于评估左、右心室间的收缩同步性。超声心动图均由同一位资深心脏超声专家来完成。4、腔内电生理检查和射频消融术采用标准流程进行腔内电生理检查和射频消融术。常规放置右心耳,His束和右室心尖四极电极,冠状静脉窦十极电极。检查以下参数:窦性心律的AH间期、HV间期;分别行心房和心室S1S1分级递增刺激及S1S2程序刺激,测量旁道前传不应期和逆传不应期;诱发心动过速,测量心动过速周期长度,结合体表心电图初步判断旁道位置。RFCA术后观察至少30分钟,如果旁路传导消失,则认为射频消融成功。5、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23.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分析,P<0.05被认为具有统计学意义。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EM)表示,两组间比较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用单因素方差(one way ANOVA)分析。计数资料以数值及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用χ2检验。使用Pearson的相关系数测试非参数变量之间的相关性。[研究结果]1、各组基本临床情况本次研究共收集80例患者,各组间年龄,性别,体重,心率和包括BUN,Cr,eGFR,Hs-CRP和胱抑素C水平在内的实验室数据均无显着性差异。所有患者均没有反复发作或持续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发作和心房颤动等可能导致左室功能降低的心律不齐。2、心电图检查射频消融术前,WPW各组体表12导联心电图QRS时间较对照组均明显延长,PR间期缩短;射频消融术后,△波消失,QRS时间恢复正常;此外,所有患者在随访期间均获得了RFCA的长期成功,无心动过速发作和△波恢复。3、心脏超声检查射频消融术前各组间LVEF有显着差异,其中右侧游离壁和间隔旁路组LVEF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其中间隔旁路和右游离壁旁路组分别有2例患者(间隔组的10%)和1例患者(右游离壁组的5%)LVEF<50%;左侧游离壁旁路组和对照组中没有LVEF<50%的病例;射频消融术后各组间LVEF无明显差异;RFCA前间隔旁路和右游离壁旁路组患者SPWMD显着增加,提示的左室收缩同步性降低;RFCA后间隔旁路和右游离壁旁路组,SPWMD明显缩短,左室收缩同步化改善;RFCA前后四组间LVEDd及室间同步性(IVMD)均无显着差异。4、腔内电生理检查和射频消融术WPW患者的HV间期比对照组短。四组之间的逆传有效不应期和心动过速周长无差异。所有RFCA手术均无主要并发症。5、实验室检查RFCA前各组间NT-proBNP水平有明显差异,其中右侧游离壁和间隔旁路组NT-proBNP的血浆浓度显着高于对照组;射频消融术后各组间NT-proBNP的血浆浓度无明显差异。6、相关性分析RFCA前,SPWMD与LVEF呈强的负相关,与QRS时间呈弱的负相关;提示同步化障碍参与心功能的降低。[研究结论]1、间隔和右侧游离壁旁路前向传导可导致左室收缩不同步和左心功能受损。2、射频消融术后左室收缩同步化恢复,心功能改善,证实心室预激致左室收缩不同步是造成左室功能受损的重要原因。3、临床意义:即使没有心动过速发作,超声心动图提示LV收缩不同步和/或左心功能受损的右侧旁路患者应该行RFCA。

王运功,黄晓碧,赵胜,张大海[7](2021)在《三维标测系统低辐射射频消融治疗儿童心律失常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评价三维标测系统引导下应用低辐射经导管射频消融(RFCA)治疗儿童心律失常的可行性,同时观察该治疗方案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5月在安徽省儿童医院心内科接受Ensite-Nav X三维标测射频消融术治疗的35例心律失常患儿作为研究对象。记录术中电生理结果、术中X线使用剂量、射频消融成功率及有无并发症,随访至少半年。结果 35例患儿中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18例(右侧旁路6例,左侧旁路12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13例,右心房房性心动过速2例,频发室性早搏2例(左室流出道室性早搏1例,三尖瓣环起源室性早搏1例)。24例患儿手术为零射线完成,11例于X线透视下穿刺房间隔,应用低剂量X线,曝光平均时间为(1.63±0.70) s。X线平均曝光量为(3.90±1.12) m G,所有左侧旁道手术均通过房间隔穿刺完成。经三维标测射频消融术治疗后,手术成功34例,1例(1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未成功,成功率为97.14%; 35例患者在随访期间未出现并发症,消融复发1例,复发率为2.8%;手术成功患者平均随访时间(7.0±2.1)个月,其中偶有房性或室性早博2例(5.7%)。结论三维标测系统射频消融治疗儿童心律失常的临床成功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复发率低,且该手术适应证范围广,值得临床推广。

赵永[8](2021)在《射频消融治疗心律失常回顾性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近年来快速性心律失常患病率逐渐增加,对其进行有效治疗已成为重要问题。临床上常采用的抗快速性心律失常药物虽然可以控制患者症状,但因其有可能致心律失常的副作用,故不宜长期使用。经临床实践证明,应用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是一个安全而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起到根治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作用,同时也可以避免因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带来的副作用。本研究旨在分析探讨就诊于我院心内科的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行导管射频消融术进行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详细熟悉了解患者年龄、性别等临床特点,以及具体经射频消融术治疗的心律失常类型及例数、应用经导管射频消融术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回顾性分析快速性心律失常射频消融后复发的影响因素,进一步为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研究选取2017.07~2019.07曾就诊于吉大二院心内科且行射频消融手术进行治疗的心律失常患者,分析统计患者的年龄及性别等临床资料、心律失常的各种具体类型及其例数,以及应用射频消融术进行治疗的手术成功率、复发率、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而分析患者射频消融后复发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我院心内科在2017.07~2019.07行射频消融术共治疗570例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年龄7~93岁,平均年龄55.3±14.8岁。其中房室旁路患者158例,左侧旁路患者120例,右侧旁路38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184例,房性心动过速13例,心房扑动18例,心房颤动94例,室性早搏77例,室性心动过速10例,复合心律失常患者16例。经射频消融术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手术总成功率为98.25(560/570),复发率为7.86%(44/560),动静脉瘘、房室传导阻滞及颈部血肿并发症总发生率为0.53%(3/570)。在左侧旁路患者中复发组与未复发组不同消融功率、不同消融累积时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右侧旁路患者中复发组与未复发组消融功率与消融累积时间无统计学差异。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患者中复发组与未复发组消融功率以及消融累积时间可能对治疗效果产生影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组与未复发组比较,超敏C反应蛋白、D-二聚体、游离甲状腺素T3和乳酸脱氢酶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将自变量设为上述具有统计学差异的单因素分析结果,因变量设为术后复发,通过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D-二聚体升高可能是心房颤动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在室性早搏患者中复发组与未复发组最早激动点较体表心电图QRS波群提前程度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消融功率、消融累积时间、单点或多区域消融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在AVNRT以及左侧旁路消融中消融功率≥35W、消融累积时间≥90s可能会降低消融后复发率;在室性早搏消融中选择心室最早激动点较体表心电图QRS波群提前≥35ms处作为消融靶点则可能有利于降低消融后复发率;D-二聚体升高可能是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

刘国林[9](2021)在《射频消融治疗儿童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的临床评价》文中指出目的:总结儿童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的临床特点、电生理特性,并探讨射频消融治疗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0月至2020年4月期间接受射频消融治疗的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共收集83例患儿,其中男48例、女35例,平均年龄(9.48±2.88)岁。左侧旁道53例,成功消融51例,复发3例;右侧旁道25例,成功消融25例,复发6例;双旁道5例,成功消融5例,复发1例。83例患儿的手术即时成功率为97.6%,复发率12.3%,并发症发生率6.0%;83例患儿平均累计消融时间(149.8±42.2)s。左侧单房室旁道组的平均累计消融时间为(140.2±36.3)s,右侧单房室旁道组为(170.0±47.3)s,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右侧旁道(24.0%)消融后的复发率高于左侧旁道(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5,P=0.047)。结论:射频消融治疗儿童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是安全、有效的,但有一定比例的复发可能性,且右侧旁道复发率高于左侧。

蔡礼明[10](2021)在《冷冻消融与射频消融治疗阵发性房颤的临床效果比较》文中认为目的:本研究旨在比较冷冻消融与射频消融治疗阵发性房颤的临床效果,并对阵发性房颤消融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入选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接受射频消融或冷冻消融治疗的阵发性房颤患者169例,对所有患者进行筛选及排除,最终共纳入107例患者入组,其中射频消融组54例,冷冻消融组53例,所有入组患者均经I类和(或)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无效并且首次接受房颤消融手术。术后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参数、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然后根据消融术后随访12个月的复发情况分为复发组和未复发组,对两组患者进行单因素分析,将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临床资料纳入二元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对阵发性房颤消融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预测价值进行分析。结果:1、基线资料:射频消融组与冷冻消融组的阵发性房颤患者分别为54例和53例,两组在年龄、性别、BMI、病程、CHA2DS2-VASc评分、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病、糖尿病、EF、LAD等基线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2、手术时间参数:射频消融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冷冻消融组[(169.8士47.9)min VS(100.4土19.2)min,(P<0.001)],而曝光时间明显短于冷冻消融组[(16.5±1.8)min VS(24.5±6.1)min,(P<0.001)]。3、复发率:射频消融组和冷冻消融组术后复发率相当,其中射频消融组6个月和12个月复发率分别为22.2%、27.8%,冷冻消融组分别为22.6%、26.4%,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并发症:射频消融组手术总体并发症为3.7%,冷冻消融组为5.7%,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阵发性房颤消融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阵发性房颤消融术后复发的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复发组的LAD大于未复发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二元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LAD是阵发性房颤消融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OR:1.4;P<0.001;95%CI 1.152-1.618);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结果显示曲线下面积为0.736(P<0.001,95%CI:0.642-0.830),当LAD截断值为39.5mm时,预测阵发性房颤消融术后复发的价值最佳,敏感性为82%,特异性为56%。结论:1.射频消融比冷冻消融手术时间长,但曝光时间短;2.射频消融与冷冻消融的术后复发率和总体并发症发生率相当;3.左房内径是阵发性房颤消融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左房内径越大,复发风险越高。

二、射频消融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并发症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射频消融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并发症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射频消融术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护理要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3.1 手术成功率:
        1.3.2 护理质量:
        1.3.3 并发症指标: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一次性成功率:
    2.3 并发症:
3 讨论

(2)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术后电风暴预测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对象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植入术后电风暴治疗研究现状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3)形神一体观指导下的脉神同调法治疗室性早搏的临床与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中医学对室性早搏的认识
        1. 心悸病名的历史沿革
        2. 心悸病因病机的历史源流
        3. 现代医家对室性早搏病因病机的认识
        4. 现代中医药对室性早搏的治疗进展
        5. 小结
    综述二 中医学对形神一体观的认识
        1. 形神内涵
        2. 形神一体观的内涵
        3. 形神理论在临床中的应用现状
        4. 小结
    综述三 现代医学对室性早搏的研究现状
        1. 室性早搏临床研究现状
        2. 心律失常的离子通道机制
        3.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形神一体观指导下脉神同调治疗室性早搏的临床研究
    前言
    1. 研究目的
    2. 研究方案
    3. 研究结果
    4. 讨论
    5. 结语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基于网络药理学对安神定律颗粒核心药治疗室性早搏的机制研究
    前言
    1. 研究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 基于离子通道细胞实验对安神定律颗粒治疗室性早搏的机制研究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及评价
    3. 结论
    4. 讨论
    5.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论
创新点
不足与展望
个人简介
致谢
中医药科技查新报告书

(4)心脏瓣膜置换同期行Cox-Maze Ⅳ射频消融术的早期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汉缩略词对照表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1.1 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1.1.2 分组
        1.1.3 观察指标
    1.2 方法
        1.2.1 射频消融装置
        1.2.2 术前用药
        1.2.3 手术方法
        1.2.4 术后治疗
        1.2.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组间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
    2.2 组间患者术中的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术后呼吸机使用时间、纵膈及心包引流管的留置时间、围术期住院时间的比较
    2.3 组间患者术后第 1 天窦性转复率及出院时和术后 1 个月窦性心律维持率对比
    2.4 组间患者术前及术后心功能 NYHA 分级比较
    2.5 组间心功能指标对比
    2.6 组间患者术后并发症比较
3 讨论
    3.1 心脏瓣膜置换同期行 Cox-Maze Ⅳ 射频消融术治疗 AF 的临床疗效分析
        3.1.1 Cox-Maze Ⅳ 射频消融术对 AF 患者术后心脏功能恢复的影响
    3.2 影响外科射频消融治疗房颤疗效的因素
    3.3 AF发病及维持机制的研究
    3.4 实施射频消融迷宫术应注意的问题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与房颤的外科治疗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获得的科研成果

(5)AI指导下高功率短时程消融在房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1.1 病例收集
        1.1.2 入选标准
        1.1.3 排除标准
        1.1.4 研究分组
        1.1.5 一般资料收集
    1.2.研究方法
        1.2.1 术前准备
        1.2.2 器械和药物
        1.2.3 手术方法
        1.2.4 观察指标
        1.2.5 术后用药
        1.2.6 随访观察
    1.3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
    2.2.两组患者射频消融相关指标比较
        2.2.1 手术时间
        2.2.2 消融时间
        2.2.3 消融点数
        2.2.4 肺静脉隔离率
    2.3.两组患者并发症方面的比较
    2.4.两组患者射频消融术后随访指标比较
3 讨论
    3.1.房颤的危害
    3.2.房颤的治疗与导管消融
        3.2.1 房颤的抗凝治疗
        3.2.2 房颤的药物治疗
        3.2.3 房颤的射频消融治疗与肺静脉隔离
    3.3.消融指数与高功率短时程消融
        3.3.1 消融指数
        3.3.2 高功率短时程射频消融
    3.4.HPSD消融模式的临床结局
    3.5.HPSD消融模式的并发症
    3.6.HPSD消融模式的成功率与随访
    3.7.本研究的局限性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高功率短时程消融在房颤治疗中的经验与困惑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6)成人预激综合征患者旁路位置对心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表
附图
参考文献
论文Ⅱ 无症状预激综合征的治疗现状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7)三维标测系统低辐射射频消融治疗儿童心律失常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检查方法
        1.2.1 电生理检查
        1.2.2 手术方法
    1.3 随访
    1.4 观察指标
    1.5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电生理检查结果
    2.2 术中X线使用剂量
    2.3 三维标测系统射频消融手术成功率
    2.4 并发症发生率及发生类型
    2.5 随访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8)射频消融治疗心律失常回顾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综述
    2.1 RFCA治疗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2.2 RFCA治疗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2.3 RFCA治疗房性心动过速
    2.4 RFCA治疗心房颤动
第三章 资料与方法
    3.1 病例
    3.2
        3.2.1 入选标准
        3.2.2 排除标准
    3.3
        3.3.1 术前准备
        3.3.2 术中处理
        3.3.3 术后处理
    3.4 心内电生理检查
    3.5 标测和消融
    3.6 统计学处理
第四章 结果
    4.1 射频消融患者的年龄、性别分布
    4.2 RFCA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总体疗效分析
    4.3 RFCA治疗具体心律失常类型的疗效分析
    4.4 RFCA并发症
第五章 讨论
    5.1 RFCA治疗的心律失常类型
    5.2 RFCA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5.3 RFCA并发症的原因及预防
    5.4 射频消融治疗不同类型心律失常的疗效分析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9)射频消融治疗儿童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的临床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对象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参考文献
全文总结
文献综述 儿童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消融的治疗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已发表文章

(10)冷冻消融与射频消融治疗阵发性房颤的临床效果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略缩词对照表
第1章 绪论
第2章 综述 房颤冷冻消融的特点及临床应用
    2.1 冷冻消融系统的组成及原理
    2.2 冷冻消融损伤部位的病理学改变及其意义
        2.2.1 冷冻消融损伤的病理学改变
        2.2.2 病理学改变的意义
    2.3 冷冻球囊的发展及分类
    2.4 冷冻消融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2.4.1 治疗阵发性房颤
        2.4.2 治疗持续性房颤
        2.4.3 房颤的初始治疗
    2.5 冷冻消融的并发症
    2.6 冷冻消融与射频消融的联合
    2.7 总结
第3章 资料及方法
    3.1 研究人群
    3.2 纳入标准
    3.3 排除标准
    3.4 术前准备
    3.5 手术过程
    3.6 术后管理
    3.7 术后随访
    3.8 统计分析
第4章 实验结果
    4.1 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
    4.2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参数比较
    4.3 两组患者手术复发率比较
    4.4 两组患者手术并发症比较
    4.5 消融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
    4.6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第5章 讨论
    5.1 手术时间参数
    5.2 复发率
    5.3 并发症
    5.4 LAD 对阵发性房颤消融术后复发的影响
第6章 结论
第7章 局限性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四、射频消融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并发症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射频消融术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护理要点研究[J]. 薛惠娟. 山西医药杂志, 2021(24)
  • [2]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术后电风暴预测因素分析[D]. 朱利芬. 遵义医科大学, 2021(01)
  • [3]形神一体观指导下的脉神同调法治疗室性早搏的临床与机制研究[D]. 王婷婷.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1(02)
  • [4]心脏瓣膜置换同期行Cox-Maze Ⅳ射频消融术的早期疗效分析[D]. 吴斌. 右江民族医学院, 2021(01)
  • [5]AI指导下高功率短时程消融在房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D]. 苗旺. 山西医科大学, 2021(01)
  • [6]成人预激综合征患者旁路位置对心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D]. 张英. 山东大学, 2021(12)
  • [7]三维标测系统低辐射射频消融治疗儿童心律失常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J]. 王运功,黄晓碧,赵胜,张大海.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1(10)
  • [8]射频消融治疗心律失常回顾性分析[D]. 赵永. 吉林大学, 2021(01)
  • [9]射频消融治疗儿童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的临床评价[D]. 刘国林. 重庆医科大学, 2021(01)
  • [10]冷冻消融与射频消融治疗阵发性房颤的临床效果比较[D]. 蔡礼明. 吉林大学, 2021(01)

标签:;  ;  ;  ;  ;  

快速性心律失常射频消融并发症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