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的大国责任与地区主义战略(论文文献综述)
张莉平[1](2021)在《习近平关于全球治理重要论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性问题和挑战频发,传统的全球治理体系已难以为继,国际社会迫切需要符合人类共同利益诉求的新全球治理理念的出现。在中国与世界关系发生历史性变化的同时,中国关于全球治理的新理念、新思想和新战略愈加受到国内外舆论的关注。因此,关于全球治理重要论述的研究不仅为维护中国安全和利益、开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局面、积极参与全球事务提供理论参考,更为有效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破解人类未来发展瓶颈这一全球性难题提供中国方案。论文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与观点,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系统分析法和跨学科研究法,从理论、实践和历史三个维度探究了习近平关于全球治理重要论述的形成逻辑;从世界格局加速变动、全球治理体系深度调整、中国与世界的相互关系等三个层面分析其形成的背景;进而论述其在全球治理的变革方向、治理理念、治理目标、逻辑基点四个层面的理论内涵;深入探讨推进全球治理实践的行动方略,具体而言,通过强化大国责任稳定全球治理体系的基础、构建全球伙伴关系优化全球治理体系、提高治理议程设定能力以及搭建全球治理实践平台四个方面推进习近平全球治理实践行稳致远;并总结出其立足机制与规则的整体性、提倡主体与领域的多元性、重视方式与路径的实效性和强调国家治理与全球治理的统筹性的理论特征。习近平关于全球治理重要论述具有深厚的理论价值,既是对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和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论的丰富发展,也是对西方传统全球治理理念的超越。同时,这一重要论述亦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是推进全球治理体制变革的中国方案、促进全球化健康发展的可靠保障,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营造了良好的国际环境。全球治理是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的中心议题,治理问题的解决关乎整个人类的命运。本文通过对习近平关于全球治理重要论述的研究,为推进全球治理实践的行动方略研究提供思路与启示。因此,新时代中国全球治理理念将致力于从稳固治理基础、优化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打造治理新平台等层面推动全球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助力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成为破解全球性问题的推进器。
刘笑阳[2](2021)在《新时代中国的共同利益论与大国责任论》文中研究指明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国际战略发生了诸多重要变化,在思想、理念和战略方面都开拓了新的局面、拓展了新的方向。可以说,新时代中国的共同利益论和大国责任论是在长期的历史积淀下形成的,满足于中国和平发展的创新性理念。中国的共同利益论和大国责任论各有其发展逻辑,但又在新时代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当中不断交融、相与为一。在这个层面上,共同利益与大国责任的对接实际蕴含着以下三个维度的内容:中国共同利益论的"大国责任导向";中国大国责任论的"共同利益导向";国际战略是共同利益与大国责任对接的依托。
张少冬[3](2021)在《新时代中国的国际秩序观及实践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际秩序观是指主权国家对国际秩序的看法及主张,具体而言,是指主权国家基于对国际局势及发展趋势的判断,以国家实力为基础,兼顾本国利益与国际社会利益,对本国在国际秩序中的国家身份做出定位,提出符合主流价值理念的国际秩序看法及主张。现行国际秩序主体架构包括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政治秩序,以IMF、世界银行、WTO为基础的国际经济秩序,其辅助架构包括二战后不断出现的各种双边及多边国际组织,以及相关规则、制度与保障机制,还包括诸如主权平等、多边主义、自由贸易等无形价值理念。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国际秩序观及实践已历经70余年变迁。党的十八大之前,中国的国际秩序观主要经历了批判和挑战国际秩序(1949-1977)、主动参与国际秩序(1978-2000)、全面融入国际秩序(2001-2012)三个阶段。在这一历史进程中,中国对国际局势及发展趋势的判断逐步走向乐观,对国家身份定位从突出意识形态斗争的社会主义国家身份、第三世界国家身份,逐步发展到突出代表本国发展利益及担当国际责任的发展中国家身份和大国身份,国际秩序主张从要求建立国际新秩序转向主张改革其不公正与不合理性,并且提出和平共处、新安全观、和谐世界等一系列价值理念。中国与国际秩序的互动关系也从最初消极批判、被动参与走向主动参与、直至全面融入,在国际秩序中的角色从旁观者、批判者和挑战者,转变为参与者、建设者、贡献者和改革者。不同阶段中国的国际秩序观既有一定延续性,又发生了很大变化,究其原因,主要受多重因素影响,即国际局势由紧张走向缓和,中国国家实力不断得到提升,中国对本国利益与国际社会利益进行调整与平衡等。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作为新兴大国,在国际秩序出现新的变革趋势之际,对国际秩序面临的时代命题做出回应,对本国在国际秩序中的国家身份做出定位,提出许多富有创建性、前瞻性的国际秩序看法、主张及价值理念,并将其付诸实践。与党的十八大之前相比,新时代中国的国际秩序观既保持了一定延续性,又发生了明显变化。中国继续坚持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判断,同时又提出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重大战略判断。国家身份定位在坚持社会主义国家、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身份的同时,突出大国身份定位。提出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政治秩序主张,推动国际经济秩序朝着公正合理方向发展;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等富有创建性、前瞻性的国际秩序方案及理念。新时代中国在国际秩序中扮演维护者、建设者、贡献者和改革者等多重角色。中国体现大国责任与担当,坚定维护和支持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政治秩序,加大支持联合国各项事务力度,支持联合国进行改革;联合其他发展中国家推动IMF和世界银行改革,增加发展中国家在其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支持WTO多边贸易体系,提出和推动落实WTO改革方案;在其他多边国际组织中发挥大国作用。针对现行国际秩序存在的不足,中国主导创建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丝路基金、亚投行等国际金融组织,加快构建双边及多边自由贸易区,提出和实施“一带一路”倡议。中国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新型国际关系等国际秩序方案及理念得到国际社会认同。中国国际秩序观实践进程中挑战与机遇并存。当前中美两国的国际秩序主张出现分歧,成为中国国际秩序观实践面临的主要挑战。中国对国际秩序进行增量创建受到国际社会质疑甚至故意歪曲,被解读为中国要建立本国霸权,要在现行国际秩序之外“另起炉灶”,甚至被曲解为中国将恢复传统朝贡秩序,这些质疑与歪曲极大增加了中国国际秩序观实践的阻力。随着中国综合实力提升,西方国家希望和要求中国分担国际秩序运行成本,发展中国家期望中国能够提供更多支持与援助,中国维护和建设国际秩序也需要付出相应成本,对这三方面的成本付出如果处理不当,可能埋下战略透支隐患。全球化不断推进使人类已经成为事实上的命运共同体,世界各国都有进行合作共同维护国际秩序的愿望,国际社会希望中国能在国际秩序中担当大国责任,这些因素为中国国际秩序观实践深入推进提供了机遇。中国要抓住战略契机,继续践行中国的国际秩序观,促使中美两国在现行国际秩序中形成正常竞合关系,避免因中美恶性竞争使国际秩序遭到破坏。同时,中国要与其他大国、周边国家、发展中国家等各方力量进行合作,共同构建和维护国际秩序。当然,国际秩序变革将是一个渐进、缓慢的过程,中国要保持强大战略定力与战略耐力,始终把做好自己的事情放在首位,量力而行承担国际责任,稳步推动国际秩序和平变革。
黄嘉瑜[4](2020)在《周边格局中的中国 ——从“边缘”到“中心”的跨越》文中研究说明进入21世纪,世界经济重心不断向东转移,全球利益格局持续向板块网络结构发展;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经过改革开放后持续多年发展,中国发展模式越来越成为了广大发展中经济体经济崛起的典范,在经济、社会、文化等重大方面越来越被世界关注。2013年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更赢得越来越多国家认可。中国在国家治理、国际关系、环境保护等多个领域的全新理念,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中国周边甚至是全球众多国家。在全球利益格局向“板块网络”结构不断发展的大背景下,本文立足于中国在区域内快速崛起的事实,着重研究‘中国是否成为了周边格局中的“中心”国家?’这一重大问题。首先,本文在理论上对相关概念及其界定标准进行了梳理,这是本文得以展开的理论基础。第一,厘清“中心”国家和“边缘”国家各自的内涵,从理论上证明是否存在着“边缘”国家成为“中心”国家的可能性?第二,“中心”国家与“边缘”国家究竟是处于什么样的关系,“中心”国家对“边缘”国家的影响如何——是只有负面的,还是也存在着正面的、积极的影响?同样,随着全球利益格局向“板块网络”结构转化,区域格局中的“中心”国家与“边缘”国家是否也同样适用上述分析?第三,为说明中国在周边格局中是否成为“中心”国家,也需要明确“周边格局”这一概念。“周边”究竟包括了哪些国家?只有合理地回答了这些问题,才能从理论上解决“中国是否成为了周边格局中‘中心’国家”这一问题。其次,结合经典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定义和中国和平发展的事实,得出“中国在周边格局中正在实现从‘边缘’到‘中心’的跨越”的结论。中国经济在周边格局中的影响力不断加深,一方面中国经济总量在周边经济中的重要性不断提升,另一方面中国不断融入区域价值链并对其进行重塑;地缘通道方面形成了以中国为中心、向四周辐射的地缘通道网络;中国成为了周边贸易的中心,中国成为周边国家越来越重要的贸易伙伴,中国与周边国家之间双边贸易的地理结构趋向平衡,并且在与周边国家的双边贸易中,周边国家对中国的技术依赖逐渐增加;在国际金融方面,中国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扮演着周边地区金融稳定器的角色,同时中国发起和倡议的国际金融组织在周边地区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中国形成了以周边地区为重点的自由贸易协定网络,相对应地中国也逐渐成为了周边地区自由贸易协定的中心。但在另一方面,与传统“中心”国家相比,中国尚存一定的差距,中国并没有完全实现在周边格局中从“边缘”到“中心”的跨越。在周边格局中中国仍然处于从“边缘”走向“中心”的过程中,但中国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也兼顾承担相应的区域责任,为周边国家提供相应的区域公共产品,实现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共同发展。中国在快速发展的同时,责、权、利意识也更为清晰,也更加重视多边规则,供给区域公共产品是中国在周边格局中从“边缘”走向“中心”的重要标志,在这方面已有一些颇值关注的典型案例。最后,中国在周边格局中实现从“边缘”向“中心”跨越的过程中,取得了超越一般发展中国家的成绩,但背后同样交织着更加复杂的矛盾,其中既有周边国家给中国的压力,也有周边国家背后的全球性大国给中国制造的外部压力。大国压力与周边压力相互交织,促使中国不仅要处理好和周边国家间的双边关系,更要从全球层面来经略周边。“一带一路”倡议旨在破解中国当前周边外交面临的困局,以确保中国在周边格局中从“边缘”走向“中心”的节奏。第一章至第四章是本文的主体部分,首先从理论上阐明了周边格局中中国从“边缘”走向“中心”的可能性;其次,结合中国在经济、贸易、金融等领域的发展现实,得出了“中国在周边格局中正在实现从‘边缘’到‘中心’的跨越”的结论;然后,中国不仅仅实现了自身的发展,在周边“边缘”走向“中心”的过程中承担起相应的区域责任;最后,梳理了中国从“边缘”走向“中心”过程中遇到的困局及破解。第五章是本文的结论部分,根据本文前四章的分析得出了结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孙天宇[5](2020)在《北极地区安全化与“环北极超级复合体”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北极地区安全化趋势日益明显,在政治、经济、军事、环境领域的安全化,深刻影响着环北极地区的北极与近北极国家,并逐渐外溢至全球。北极安全已被部分国家纳入国家安全体系,并作为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内容。伴随美国与北约回归北极,美俄全球博弈关系被投射到北极地区,“北极例外主义”(Arctic exceptionalism)受到挑战,美俄欧在北极的安全互动越发频繁,并呈现出强烈的地区化趋势。基于地区安全复合体理论,在北极地区安全化基础上,构建“环北极超级复合体”,不仅能弥补哥本哈根学派在北极地区安全研究的不足,而且为中国塑造新的北极安全认知,推进北极政策的修订与完善,更好的履行北极治理中的大国责任,维护中国的北极安全利益提供借鉴。地区安全复合体理论是哥本哈根学派地区安全研究的重要理论,主要是对行为体在安全化或去安全化进程中无法分割的相关安全议题展开探讨。地区安全复合体正是建立在由不同行为体、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安全互动所构成的“安全组群”的基础之上。与传统的地区研究不同,地区安全复合体理论将“安全”界定为所有政治之上特殊的政治,将“安全化”界定为一般政治上升为安全问题的建构过程。将“国家”界定为“领土—政治—社会”的结合体,将“安全组群”描述为由国家、地区、地区间与全球四个彼此互动的层次而形成的完整模式。提出“无政府结构”“边界”“极性”“社会性建构”四个内核结构变量,依据内核结构变量的不同,划分出无结构地区、被覆盖地区、标准地区安全复合体、中心化地区安全复合体、大国地区安全复合体与超级复合体等多种类型,并提出维持现状,内在变革,外在变革三种地区安全复合体的发展前景。“环北极超级复合体”是建立在北极地区政治、经济、军事、环境领域安全化基础之上,由北美洲、欧洲、环俄罗斯地区安全复合体及其“内环”的北极地区构成的,超地区(地区间)层次上的跨领域“安全组群”。对俄罗斯军事威胁的担忧,北极合作机制的建设与完善以及对安全与环境依赖性的认同,为“环北极超级复合体”的形成提供了地区化动力。超级大国美国与全球层次大国俄罗斯、欧盟是超级复合体内的三个“极性”国家。美欧与俄罗斯在全球的竞争关系,外溢至双方在北极地区的“社会性建构”,对超级复合体的国内与地区、超地区、全球层次的安全态势产生重要的影响。“环北极超级复合体”的建构尚处于形成阶段,从近期看,美国与北约的回归,将进一步加剧超级复合体内部美欧与俄罗斯的安全互动,进一步促进超级复合体的形成。从中期看,美国将北极升级为国家安全战略的重点地区,完成相应的北极军事部署,在超级复合体内部可能会出现美国式“单极”取代美俄欧“多极”结构,在外部与周边地区安全复合体互动能力和强度会不断提升。从远期看,随着北极安全互动逐渐频繁,现有的北极治理与合作机制将逐渐发展成地区安全机制的基础,“环北极超级复合体”也将进入相互协调的安全机制阶段。受理论局限、现实流变与实践博弈的多维影响,构建“环北极超级复合体”依然面临着不小挑战。中国是“近北极国家”,是北极事务的重要利益攸关方,北极安全事关中国“战略新疆域”的安危,北极地区安全化切实影响中国的北极资源、航道、环境、科研等利益。“环北极超级复合体”的构建,对中国的北极身份,北极安全,北极合作带来了安全化的潜在风险,也对中国的北极战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北极身份,要明确“近北极国家”身份,不断丰富其政治与国际法内涵;对于北极合作,要顺应北极国家期许,务实推进“冰上丝绸之路”建设;对于北极安全,要构建新型北极伙伴关系,加快建设“蓝色伙伴关系”网络;对北极治理,要响应北极理事会改革号召,努力提升制度性话语。坚决扞卫开发北极,利用北极的合法权力,切实履行治理北极,保护北极的大国责任。
孙延鹏[6](2020)在《“中国责任论”评析》文中指出2005年9月21日,美国副国务卿佐利克(Robert B.Zoellick)在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上发表了名为《中国往何处去?——从正式成员到承担责任》(Whith er China:From Membership to Responsibility?)的演讲,在其中用“负责任的利益攸关方”对中国进行了新定义,“中国责任论”开始出现。面对“中国责任论”,中国应当保持理性客观的心态,不要一味地抨击、驳斥,而是要抓住其中“承认中国发展与崛起”“认同中国国际地位与影响力”等有利因素,不断加强与国际社会的融入程度,借助国际金融市场、贸易市场等增强对外开放程度,并利用国际体系中有利的规则、框架,塑造良好的国家新形象。具体来说,合理应对“中国责任论”,主要可以从明确国内与国际责任、增强自身实力、营造良好的国家形象、做负责任的大国等四个方面着手。其中,明确国内与国际责任这是中国承担国际责任的前提,既不能完全按照美国所设定的“责任清单”,也不能失去国内与国际责任的平衡,而是要做到“国内责任为主,国际责任为辅”,兼顾国内国际责任;增强自身实力是为了从整体上提升综合国力,从而增强承担责任的能力,扩大责任范围;营造良好的国家形象主要是为了破除国际上歪曲、丑化中国国家形象的言论、思想等,促进中国的对外开放不断深化;而做负责任的大国这是“中国责任论”的现实要求,也是中国不断发展、崛起的必然结果。
倪响[7](2020)在《习近平外交思想理论创新研究》文中指出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1)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进行了一系列外交理论与实践创新,形成了习近平外交思想。新时代,习近平外交思想贯穿着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中共历代领导人的外交思想,借鉴西方主要外交思想,立足实践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包含了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亲、诚、惠、容”周边外交理念、正确义利观、“一带一路”倡议等一系列外交新理念和新战略。习近平外交思想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不断与世界各国交流合作,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中共享经济全球化发展,在深入参与全球治理中积极贡献中国方案,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中实现合作共赢,在加强公共外交和人文交流中展现中国发展的和平性与包容性,具有深邃的历史意蕴、强烈的时代特征、鲜明的中国特色和宽广的全球视野,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外交观、以我为主的外交方针、合作共赢的外交价值追求,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对当代中国外交实践提供了思想理论指导,为国际重大问题的解决贡献了中国智慧。习近平外交思想是一个宏大的理论体系,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思想的理论创新,是当今我国外交事业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我国外交胜利前进的行动指南。在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指引下,我国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提升了国际地位和形象,开创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工作的新局面,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外交新道路,为解决全球问题、维护公正合理的国际关系以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出了中国方案,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唐诗[8](2019)在《中国和平外交政策演进历程及基本经验研究》文中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已经走过70个年头,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中国经历了国内国际形势的重重考验,已经成为地区性和世界性大国,并稳步向世界强国迈进。新时代的中国外交理论与实践在经历了不同阶段的继承、总结、发展、探索和创新后,形成了成熟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体系,中国的和平外交政策作为其精髓也不断发展完善,与中国外交的总体目标和任务相配合,与中国外交同步迈向新阶段。自新中国成立,中国共产党就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确定为中国外交的基本原则,1953年周恩来第一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此后中国共产党始终继承和发展这一外交智慧,为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环境做出不懈努力。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对时代主题的判断和国际格局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六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中国外交政策第一次被明确地概括为“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党的十三大报告第一次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写入党代会报告。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做出的正确选择,也是和平外交政策的支撑和依据,这符合中国人民的利益,也符合世界人民的利益。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主题的前提下,中国共产党明确提出了“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对外理念,这标志着中国外交的目标发生了深刻变化。中国外交对内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服务,对外为实现改革开放的深化发展争取良好的外部条件服务。随着中国自身实力的不断增强、全球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中国外交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如何化解压力、抓住机遇也成为新时代中国和平外交必须解决的问题。党的十九大作出重要政治论断:“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这一重要论断开启了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征程,也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的新阶段,在此背景下,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内涵和外延得到进一步升华。在中国和平外交政策不断深化发展的进程中,维护国家利益是其基本出发点。从建国之初为维护新中国的政权安全和国家独立,到为扞卫中国的国家安全和领土完整,再到为努力实现国家的统一大业和助推经济建设发展,中国和平外交政策始终坚定维护国家利益的根本立场。中国外交战略经历了最初的“一边倒”到“两个拳头打人”再到“一条线、一大片”上的变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也在外交实践的过程中逐步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外交规范。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发展始终顺应时代主题的变化和国际局势的发展,中国共产党注重将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推动国际秩序向着更为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在中国外交为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构建安全环境的同时,也为世界和平贡献了重要力量。基于上述背景,研究和平外交政策的发展演变和基本经验十分必要。本文的主要叙述脉络分为三个部分,包括引言、正文及结语。引言部分主要对论文选题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方法及研究重点与难点进行了论述,是对论文整体架构的把握,为论文的渐次展开提供了依据。正文部分由七个章节构成。第一章主要对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相关理论进行阐释,对其基本内涵、基本属性、影响和平外交政策演进的相关因素和基本逻辑进行了分析,从整体上对和平外交政策进行了论述。第二章主要论述了新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思想来源,其一主要来自于马克思主义的经典着作,其中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的和平观、时代观和国际关系思想;其二来自于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和平观念;其三来源于近代中国以来晚清、民国、中国共产党早期对外交往三个阶段的和平观念,其中以中国共产党早期对外交往中的和平观念为重点论述,此外对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思想资源进行了简要分析。第三章主要阐释了建国初期的和平外交政策的确立,在分析了新中国建立初期的国内外背景后,详细分析了中国外交原则的确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及其对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奠基作用,同时对这一阶段和平外交政策的实践进行评价。第四章的时间跨度相对较长,在国内政策发生重大转向、国际安全环境不断变化的情况下,本文以对官方文本的分析得出和平外交政策在这一阶段徘徊发展的结论,但在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发生了重大转折,以“三个世界”理论的提出和中美关系的突破为关键节点,中国和平外交政策得以继续发展。第五章记述了在改革开放新形势下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全面发展,其内涵不断深化并以“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引领中国外交走向全方位发展阶段。此后中国外交延续了改革开放以来的基本走向,中国选择了和平发展道路,这是历史的必然也是中国对世界的庄严承诺。在这一阶段,大国关系、周边关系、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以及多边外交全面开展。第六章以习近平提出的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为主要叙述内容,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使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发展迈向新阶段。第七章主要是总结了和平外交政策取得巨大成就的基本经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坚持了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对和平外交政策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发展也进行了简要分析。本文的主体部分按时间脉络进行阐述,但不单纯叙述历史事件,在分析不同阶段影响和平外交政策的多种因素,如时代背景、国内外环境等因素的基础上,对和平外交政策内涵的丰富与发展进行阐释,对其实践成果加以分析,对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发展历程、不同历史时期的侧重点和阶段性特点进行总结和评价。结语部分对本论文的观点进行了总体概述,再次强调了本论题的研究意义和中国和平外交政策在实践过程中取得的巨大成就,对中国外交未来走向进行简要说明,同时对中国外交工作满怀希望,其必将走向日益精进与成熟。
孟必康[9](2019)在《中国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研究 ——以全球治理为观察视角》文中提出维和行动作为联合国维持地区和平,促进世界稳定的手段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自1971年来,中国基于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地位,积极配合参与维和行动。一方面,中国不断提升维和经费份额摊派比例,并加大了对维和行动的物资配备及供给。另一方面,中国先后派驻工兵、警察、医疗兵、观察员、特派员等维和力量,并成立了8000人规模的维和部队。而这也引起了世界的关注和议论。为什么中国要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为什么中国参与联合国行动反而受到了西方社会的攻讦诋毁?为什么中国始终强调维和行动的中国方案?本文认为,全球治理理念与联合国维和行动的追求是相统一的。伴随着全球化的浪潮,维和行动所面临的问题发生了交叉转化,其影响力和破坏性性危及全球。单一国家、单一地区内的问题已经无法控制,全球治理的理念和模式则是对这些具有全球性、公共性问题最好的解决之策。而中国一贯以来将维和行动视为一种全球治理的路径,这也为中国提升国际影响力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此过程中,西方社会现实主义国家利益至上的思维、修昔底德陷阱的思维等,使得其对于中国产生了假想中的威胁。中国威胁论,特别是中国军事威胁论的论调甚嚣尘上。戏剧性的却是,国际问题的严峻形势、国际公共物品的供给不足等情况,使得西方社会不得不希望中国担负起更多的大国责任,更全面地参与到维和行动之中。但这种转变背后的实质却是从中国威胁论的“棒杀”到大国责任论的“捧杀”。本文通过梳理发现,中国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呈现明显的阶段性,1988年和2008年是两个非常明显的转折点。国内外的关注点也从对中国参与维和行动历史、目的、意义的研究,开始转向对中国参与维和行动前景的研究。国内外对中国的关注越来越多,中国参与维和行动广度和深度都不断增加,但国际社会却对中国充满了不信任,甚至遏制。本文认为,这与西方国家长期霸占维和领域、国际安全领域的话语权有关,与联合国自身体制机制的僵化有关,也与中国自身因素有关。那么,面对当下复杂的局势,以及维和任务所面临问题的紧迫性,中国维和行动将何去何从呢?本文认为,今后中国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有两个关键。一是中国应该坚守主权独立、政治平等的外交行动原则,在实际操作中秉持哈马舍尔德三原则等制度规定;二是在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的过程中,注重发挥中国经验、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的影响力,以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样的高度和追求去推动维和行动的再发展,大力推进全球治理的正当性、有效性,从而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献策出力。
郭艺博[10](2019)在《中国国际责任研究(2008年至今)》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国际责任”愈益成为国际关系学界争议的紧要话题。中国政府在各类国际场合中多次声明承担相应的国际责任。中国国际责任研究既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也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对现有的国际责任概念与理论进行了探究与分析,试图界定出更为符合国际社会与中国自身客观现实的国际责任概念。梳理总结了建国以来不同历史时期的中国国际责任的特征与表现,阐述了中国国际责任的发展变化,列举出了重要的相关事件。最后对未来中国国际责任的前景进行了展望,提供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二、中国的大国责任与地区主义战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的大国责任与地区主义战略(论文提纲范文)
(1)习近平关于全球治理重要论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相关研究述评 |
1.2.2 国外相关研究述评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1.3 基本概念界定 |
1.3.1 全球治理的内涵界定 |
1.3.2 全球治理的历史演进 |
1.4 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点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4.3 创新点 |
2 习近平关于全球治理重要论述形成的理论来源和现实背景 |
2.1 习近平关于全球治理重要论述形成的理论来源 |
2.1.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世界历史理论 |
2.1.2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届领导人参与全球事务的主张 |
2.1.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治世之道 |
2.2 习近平关于全球治理重要论述形成的现实背景 |
2.2.1 世界大变局加速演变更趋明显 |
2.2.2 全球治理体系进入深度调整期 |
2.2.3 中国综合国力与国际影响力日益提升 |
3 习近平关于全球治理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特征 |
3.1 习近平关于全球治理重要论述的理论内涵 |
3.1.1 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总体目标 |
3.1.2 以公正合理的发展观为变革方向 |
3.1.3 弘扬“共商共建共享”的治理理念 |
3.1.4 以国情和国家利益为逻辑基点 |
3.2 习近平推进全球治理实践的行动方略 |
3.2.1 强化大国责任意识稳固全球治理基础 |
3.2.2 构建全球伙伴关系优化全球治理体系 |
3.2.3 提高全球治理参与能力突破治理困境 |
3.2.4 建设“一带一路”成为全球治理新平台 |
3.3 习近平关于全球治理重要论述的基本特征 |
3.3.1 立足全球治理机制与规则的整体性 |
3.3.2 提倡全球治理主体与领域的多元性 |
3.3.3 重视全球治理方式与路径的实效性 |
3.3.4 强调国家治理与全球治理的统筹性 |
4 习近平关于全球治理重要论述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
4.1 习近平关于全球治理重要论述的理论价值 |
4.1.1 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 |
4.1.2 发展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论 |
4.1.3 超越了西方传统全球治理理念 |
4.2 习近平关于全球治理重要论述的现实意义 |
4.2.1 为推进全球治理体制变革提供中国方案 |
4.2.2 为促进全球化健康发展提供可靠保障 |
4.2.3 为实现民族复兴营造良好国际环境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新时代中国的共同利益论与大国责任论(论文提纲范文)
一、新时代中国的共同利益论 |
(一)中国与世界的共同利益 |
(二)中国与大国的共同利益 |
(三)中国与周边地区的共同利益 |
(四)中国与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利益 |
(五)新时代中国共同利益的主要创新 |
二、新时代中国的大国责任论 |
(一)中国的国内责任 |
(二)中国的国际责任 |
(三)中国的共同责任 |
(四)新时代中国大国责任论的主要创新 |
三、新时代中国共同利益论与大国责任论的对接 |
(3)新时代中国的国际秩序观及实践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及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三、研究重点、难点及研究方法 |
四、论文结构安排与创新 |
第一章 国际秩序观概念界定及理论分析框架 |
第一节 国际秩序与世界秩序的内涵 |
一、国际秩序与世界秩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
二、国际秩序的内涵 |
三、世界秩序的内涵 |
第二节 国际体系、国际格局与国际秩序的关系 |
一、国际体系、国际格局的含义 |
二、国际体系、国际格局与国际秩序的联系与区别 |
第三节 国际秩序观内涵及理论分析框架 |
一、现代国际关系发展进程中的国际秩序观 |
二、国际秩序观的内涵 |
三、研究新时代中国国际秩序观的理论分析框架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新中国国际秩序观历史演进(1949-2012) |
第一节 批判和挑战国际秩序阶段(1949-1977) |
一、提出战争与革命是时代主题的判断 |
二、国家身份定位凸显国家生存利益 |
三、从批判和挑战联合国到有限参与联合国事务 |
四、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理念 |
第二节 主动参与国际秩序阶段(1978-2000) |
一、提出并坚持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的战略判断 |
二、以本国发展利益为中心定位国家身份 |
三、正面评价并积极参与国际秩序 |
四、提出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主张及理念 |
第三节 全面融入国际秩序阶段(2001-2012) |
一、不断深化对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认识 |
二、兼顾本国利益与大国责任定位国家身份 |
三、全面融入和深度参与国际秩序 |
四、提出构建和谐世界理念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新时代中国国际秩序观的基本内容 |
第一节 提出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重大战略判断 |
一、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 |
二、多极化格局的力量对比更趋平衡 |
三、经济全球化进程中逆全球化思潮抬头 |
四、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日益增多 |
第二节 继续兼顾本国利益与大国责任定位国家身份 |
一、大国身份定位体现大国责任与担当 |
二、最大发展中国家身份定位立足维护本国发展利益 |
三、社会主义国家身份定位展示发展成就 |
第三节 提出维护国际政治秩序与改革国际经济秩序主张 |
一、主张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政治秩序 |
二、要求国际经济秩序朝着公正合理方向发展 |
三、提出富有创建性与前瞻性的国际秩序方案及理念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新时代中国国际秩序观实践成效 |
第一节 维护国际秩序并推动其实现渐进性改革 |
一、维护联合国秩序并推动其改革 |
二、推动国际经济秩序朝着公正合理方向发展 |
三、其他多边国际组织中发挥大国作用 |
第二节 弥补国际秩序存量的不足 |
一、主导创建新的国际金融组织与机制 |
二、构建双边及多边自由贸易区 |
三、提出和实施“一带一路”倡议 |
第三节 提出的国际秩序方案与理念得到国际社会认可 |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写入联合国决议文件 |
二、新型国际关系得到国际社会积极评价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国国际秩序观实践面临挑战 |
第一节 中国和美国的国际秩序主张出现分歧 |
一、美国把中国定位为美国霸权秩序的“他者” |
二、美国破坏国际秩序与中国维护国际秩序的立场矛盾 |
三、中国和美国的国际秩序改革主张存在分歧 |
第二节 中国的国际秩序增量创建受到质疑 |
一、中国建立本国霸权论 |
二、中国“另起炉灶”论 |
三、中国恢复朝贡体系论 |
第三节 中国国际秩序观实践可能存在战略透支风险 |
一、西方国家要求中国承担超出其实力的国际责任 |
二、发展中国家对中国抱有不切实际的期望 |
三、维护和建设国际秩序需要极高成本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关于继续践行中国国际秩序观的思考 |
第一节 促成国际秩序中的中美正常竞合关系 |
一、争取美国各界有助于稳定中美关系的力量 |
二、探索中美在国际秩序中合作的可能 |
三、坚持底线思维寻求中美合作 |
第二节 与世界其他国家合作共同构建国际秩序 |
一、中俄合作发挥大国构建国际秩序作用 |
二、防止欧盟在中美竞争中选边站队 |
三、与周边国家合作构建稳定的地区秩序 |
四、积极回应发展中国家诉求 |
第三节 量力而行承担国际责任 |
一、维护和支持现行国际秩序运行 |
二、继续进行国际秩序增量创建 |
三、填补国际秩序的理念真空 |
四、规避国家战略透支风险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4)周边格局中的中国 ——从“边缘”到“中心”的跨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全球利益格局的板块网络结构与世界经济重心东移 |
(二)发展中国家影响力的整体提升与区域主义相互促进 |
(三)国际分工不断深化与发展中国家融入区域生产网络 |
(四)区域内中国的快速崛起与中国承担起相应区域责任 |
二、研究问题与研究意义 |
三、研究方法 |
四、论文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理论界定与文献综述 |
第一节 “边缘”走向“中心”的理论依据 |
第二节 “中心”国家与“边缘”国家的关系 |
一、悲观论:“中心”对“边缘”的盘剥 |
二、乐观论:“中心”对“边缘”的溢出 |
三、从悲观到乐观的态度转变 |
第三节 全球利益格局的“板块网络”结构 |
一、全球利益格局向“板块网络”结构发展 |
二、“板块网络”结构下的地缘关系: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 |
三、“板块网络”结构下的中国定位:“边缘”还是“中心” |
四、“板块网络”结构下的中国机遇: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
第四节 “板块网络”结构下的中国与周边国家 |
一、中国“周边”的概念界定 |
二、国际经济视角下中国在周边格局中的定位 |
三、国际政治视角下中国在周边格局中的定位 |
第二章 中国正在成为周边格局中的中心国家 |
第一节 中国提升在周边经济格局中的影响 |
一、中国经济增速快且维持稳定 |
二、经济总量在周边经济中的重要性逐年增加 |
三、融入区域价值链并对其进行重塑 |
第二节 形成以中国为中心向四周辐射的地缘通道网络 |
一、中国边境口岸体系四通八达,涉及多个周边国家 |
二、中国与周边国家之间的管道运输、航空运输通道现状 |
第三节 中国成为周边贸易中心 |
一、中国成为周边越来越重要的双边贸易伙伴 |
二、中国与周边国家间双边贸易地理结构趋于均衡 |
三、周边国家对中国技术依赖逐渐增加 |
第四节 中国成为周边地区金融主导力量 |
一、中国逐渐成为周边地区的金融稳定力量 |
二、中国发起和倡导的国际金融组织在区域经济中发挥重要作用 |
第五节 中国成为周边地区自由贸易协定的“轮轴” |
一、中国成为周边地区自由贸易协定的中心 |
二、周边是中国自由贸易协定的建设重点 |
第三章 中国走向周边格局“中心”的责任:区域公共产品供给 |
第一节 中国角色转变与区域公共产品供给 |
一、周边格局角色转变是中国提供区域公共产品内在动力 |
二、区域公共产品供给与中国周边外交理念相契合 |
第二节 区域公共产品供给缺失与中国的合理补充 |
一、周边地区的公共产品存在供需矛盾 |
二、中国对霸权国主导的国际公共产品的补充与超越 |
三、地区认同的缺失与命运共同体理念 |
第三节 中国参与区域公共产品供给的实践 |
一、上海合作组织 |
二、周边命运共同体 |
第四章 中国走向周边格局“中心”遇到的困局及破解 |
第一节 中国走向周边格局“中心”过程中遇到的外交困局 |
一、中国与周边国家间的边海争端问题 |
二、大国战略博弈问题 |
三、非传统安全问题 |
第二节 以“一带一路”破解中国走向“中心”的外交困局 |
一、“一带一路”助推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全方位合作 |
二、“一带一路”推动中国地缘政治经济重构 |
三、“一带一路”加速对区域价值链的重塑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一、逻辑结论 |
二、政策建议 |
(一)加速中国在周边格局中从“边缘”走向“中心”的政策建议 |
(二)加强中国同周边国家间关系的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1 :1995-2018年LALL分类下周边国家自中国进口额 |
附录2 :1995-2018年LALL分类下周边国家向中国出口额 |
致谢 |
(5)北极地区安全化与“环北极超级复合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
(一)国内文献综述 |
(二)国外文献综述 |
(三)既有文献评述 |
三、研究框架与方法 |
(一)研究框架 |
(二)研究方法 |
四、主要创新与不足 |
(一)主要创新 |
(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核心概念辨识与理论基础阐释 |
一、核心概念的辨识与界定 |
(一)“安全”和“安全化”概念的辨识与界定 |
(二)“国家”概念的辨识与界定 |
(三)“安全组群”概念的辨识与界定 |
二、地区安全复合体理论框架的阐释 |
(一)理论内涵阐释 |
(二)内核结构变量 |
(三)类型划分及标准 |
(四)演进与变革前景 |
第二章 北极地区关键领域的安全化态势 |
一、政治领域的安全化态势 |
(一)政治安全议程 |
(二)政治安全的指涉对象与安全行为体 |
(三)政治安全的威胁与脆弱性逻辑 |
二、经济领域的安全化态势 |
(一)经济安全议程 |
(二)经济安全的指涉对象与安全行为体 |
(三)经济安全的威胁与脆弱性逻辑 |
三、军事领域的安全化态势 |
(一)军事安全议程 |
(二)军事安全的指涉对象与安全行为体 |
(三)军事安全的威胁与脆弱性逻辑 |
四、环境领域的安全化态势 |
(一)环境安全议程 |
(二)环境安全的指涉对象与安全行为体 |
(三)环境安全的威胁与脆弱性逻辑 |
第三章 环北极超级复合体的内涵、动力及安全态势 |
一、环北极超级复合体的内涵 |
(一)环北极超级复合体的提出与内涵 |
(二)环北极超级复合体边界的构想 |
(三)环北极超级复合体的极性分析 |
二、环北极超级复合体的地区化动力 |
(一)对俄罗斯军事威胁的担忧 |
(二)北极合作机制建设及完善 |
(三)安全与环境依赖性的认同 |
三、环北极超级复合体安全态势的多层次研判 |
(一)国内与地区层次 |
(二)超地区层次 |
(三)全球层次 |
第四章 环北极超级复合体的发展前景和挑战 |
一、环北极超级复合体的前景分析 |
(一)近期前景 |
(二)中期前景 |
(三)远期前景 |
二、构建环北极超级复合体面临的挑战 |
(一)理论层面:“地区安全复合体”理论的局限性 |
(二)现实层面:英国“脱欧”与欧盟“极性”的再确认 |
(三)实践层面:北极国家与非北极国家的复杂博弈关系 |
第五章 构建环北极超级复合体的中国战略抉择 |
一、中国在北极地区的战略利益分析 |
(一)开发并利用北极航道的通道利益 |
(二)依法且合理开发北极的资源利益 |
(三)保护北极生态与气候的环境利益 |
(四)不断探索与认知北极的科研利益 |
(五)北极治理与国际参与的责任利益 |
二、构建环北极超级复合体对中国的潜在风险 |
(一)对中国北极身份的“安全化”塑造 |
(二)对中国北极安全利益的可能性威胁 |
(三)对中国参与北极合作的现实性挑战 |
三、中国的北极战略定位与政策路径抉择 |
(一)明确“近北极国家”身份的战略定位 |
(二)务实推进中俄“冰上丝绸之路”建设 |
(三)长效推动建设新型北极伙伴关系网络 |
(四)进一步提升北极事务中的制度性话语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中国责任论”评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4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中国责任论的出台 |
2.1 从中国崩溃论到中国威胁论 |
2.2 中国崛起与中国责任论的起因 |
2.3 中国责任论的内容 |
第三章 中国责任论的本质及影响 |
3.1 中国责任论的特征 |
3.2 中国责任论的本质 |
3.3 对“中国责任论”的认知 |
3.4 中国责任论的影响 |
第四章 理性应对“中国责任论” |
4.1 明确国内与国际责任 |
4.2 增强自身实力 |
4.3 营造良好的国家形象 |
4.4 做负责任的大国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习近平外交思想理论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理由与意义 |
一、选题理由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现状分析与展望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
一、研究内容 |
二、创新之处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习近平外交思想理论创新的国内外背景 |
第一节 习近平外交思想理论创新的国内背景 |
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 |
二、将全面深化改革向纵深推进 |
三、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大幅提升 |
四、中国崛起遭到外界质疑与误解 |
第二节 习近平外交思想理论创新的国际背景 |
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 |
二、国际安全形势更加错综复杂 |
三、国际力量对比发生深刻变化 |
四、国际秩序处于深度调整中 |
五、中国周边环境趋于严峻和复杂化 |
第二章 习近平外交思想概述 |
第一节 习近平外交思想理论渊源 |
一、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外交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
二、对中共历代领导人外交思想的继承与创新 |
三、对西方主要外交思想的批判与借鉴 |
第二节 习近平外交思想的主要内容 |
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外交观 |
二、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 |
三、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 |
四、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 |
五、倡导并坚持正确义利观 |
第三章 习近平外交思想理论创新的内容及特点 |
第一节 习近平外交思想理论创新内容 |
一、新型外交:促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 |
二、大国外交:推动建立新型国际关系 |
三、特色外交:“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 |
四、核心外交: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第二节 习近平外交思想理论创新的特点 |
一、全方位的公共外交 |
二、以我为主的外交方针 |
三、合作共赢的外交价值追求 |
四、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的外交担当 |
第四章 习近平外交思想理论创新的重大意义 |
第一节 习近平外交思想理论创新的理论意义 |
一、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外交思想 |
二、开辟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境界 |
三、提供指导当代中国外交实践的思想理论 |
四、在加强公共外交和人文交流中展现中国发展的和平性与包容性 |
第二节 习近平外交思想理论创新的现实意义 |
一、有利于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
二、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
三、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 |
四、在深入参与全球治理中积极贡献中国方案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科研成果 |
(8)中国和平外交政策演进历程及基本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相关研究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内容 |
四、研究方法与重难点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重点与难点 |
第一章 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理论阐释 |
一、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内涵与内容 |
(一)外交与外交政策的概念 |
(二)马克思主义外交理论的内容 |
(三)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主要内容 |
(四)中国和平外交政策与世界和平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 |
二、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理论属性与本质属性 |
(一)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理论属性 |
(二)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本质属性 |
三、中国和平外交政策演进的基本逻辑 |
(一)外交政策演进的一般逻辑 |
(二)中国和平外交政策演进的理论逻辑 |
(三)影响中国和平外交政策演进的历史逻辑 |
(四)基于二元维度变化的演进逻辑 |
第二章 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思想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中有关和平外交思想的考察 |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中的和平观 |
(二)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中的时代观 |
(三)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中的国际关系思想 |
二、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对和平观念的承继 |
(一)“和合”思想 |
(二)“和而不同”思想 |
(三)“义利双行”思想 |
三、近代以来中国对外交往中的“和平”观念 |
(一)晚清时期对外交往中的“和平”观念 |
(二)民国时期对外交往中的“和平”观念 |
(三)中国共产党早期对外交往中的和平观念 |
四、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思想资源 |
(一)国家主权原则的法理依据 |
(二)外交原则和惯例的基本规定 |
第三章 建国初期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初步探索 |
一、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确立初期的背景 |
(一)为巩固政权、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的必然选择 |
(二)“一边倒”的战略选择 |
(三)中国共产党对时代主题及当前国际任务的判断 |
(四)国际环境的重要影响 |
(五)革命惯性的限制 |
二、新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初步确立 |
(一)新中国外交原则与框架的建构 |
(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理论基石 |
三、新中国成立初期和平外交政策的实践评价 |
(一)中国与社会主义国家关系取得重要进展 |
(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开启中国外交崭新局面 |
第四章 和平外交政策在特殊阶段的曲折发展 |
一、影响和平外交政策曲折发展的因素分析 |
(一)国内政策出现转向 |
(二)动荡的国际形势 |
(三)中国共产党对国内外形势的判断 |
二、和平外交政策在曲折中发展 |
(一)和平外交政策的曲折发展 |
(二)从“两个中间地带”理论到“三个世界”理论的发展 |
三、和平外交政策曲折发展阶段的实践依据 |
(一)中国共产党为扭转“左”倾思想对外交事务冲击的实际行动 |
(二)中美关系的缓和推动中国外交发生转向 |
(三)中国与亚非拉国家开展友好关系为和平外交政策的继承与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
(四)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推动中国重新融入国际体系 |
第五章 改革开放三十年和平外交政策的深化发展 |
一、推动中国和平外交政策发展的多重因素 |
(一)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走向新阶段 |
(二)改革开放的新任务促使中国和平外交政策进行调整 |
(三)对国际局势的精准判断——“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
(四)国家定位与国家利益观的调整 |
(五)国际局势进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
二、改革开放背景下和平外交政策的深化发展 |
(一)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新内涵 |
(二)“韬光养晦、有所作为”战略的提出 |
(三)主张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
(四)“和而不同”的新理念 |
(五)“和谐世界”的新构想 |
三、改革开放三十年和平外交政策的全面实施 |
(一)应用和平外交政策处理大国关系 |
(二)积极推动国际军控与裁军,以切实行动维护世界和平 |
(三)“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
(四)实现与周边国家关系的改善 |
(五)重视发展与发展中国家关系、树立负责任大国形象 |
第六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对和平外交政策的全面升华 |
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的背景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
(二)新时代下中国对时代的定位与判断 |
(三)新时代面临的国际形势 |
二、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内涵与创新 |
(一)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内涵 |
(二)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战略创新 |
(三)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对和平外交政策的升华 |
三、全方位、立体化外交的推进 |
(一)构建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新型大国关系 |
(二)构建睦邻友好的周边关系 |
(三)秉持正确义利观构建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 |
(四)以结伴不结盟政策带动多边外交发展 |
(五)“一带一路”倡议的实践 |
(六)为全球治理提供中国方案 |
(七)推动文明交流互鉴 |
第七章 中国和平外交政策演进的基本经验 |
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和平外交政策演进的根本保障 |
二、坚持原则的坚定性和政策的灵活性相结合是中国和平外交政策演进的必要方法 |
三、内政外交的互动是中国和平外交政策演进的内生动力 |
四、坚决扞卫国家利益是中国和平外交政策演进的出发点 |
五、中国共产党对时代主题的判断是中国和平外交政策演进的基本依据 |
六、国家角色定位的变化是中国和平外交政策演进的发展诉求 |
七、意识形态因素是影响中国和平外交政策演进的重要变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学术论文及着作情况 |
(9)中国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研究 ——以全球治理为观察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选题的意义 |
三、国内外关于中国参与维和行动的研究现状 |
(一)关于中国参与维和行动历史的研究 |
(二)关于中国参与维和行动目的的研究 |
(三)关于中国参与维和行动影响的研究 |
(四)关于中国参与维和行动前景的研究 |
(五)小结 |
四、论文研究框架 |
五、论文创新点及不足 |
第一章 关于中国参与维和行动的理论解释 |
一、维和行动与全球治理理念的统一性 |
(一)维和任务与全球问题的紧迫性 |
(二)全球治理必然有助于维和行动 |
二、现有理论对中国维和行动的解释 |
(一)中国威胁论 |
(二)大国责任论 |
(三)大国担当论 |
第二章 中国参与维和行动的历史进程 |
一、中国参与维和行动的初始时期(1971-1988) |
(一)自我孤立期(1971-1980) |
(二)支持但不参与期(1981-1987) |
二、中国参与维和行动的成熟时期(1988-2008) |
(一)积极参与期(1988-2000) |
(二)发展成熟期(2000-2008) |
三、中国参与维和行动的再发展期(2008 年至今) |
第三章 维和行动与中国履行大国责任的现实问题 |
一、联合国维和行动的逻辑 |
(一)联合国与维和参与国的互动关系 |
(二)联合国与维和参与国的互动状态 |
二、中国在维和行动中的权利义务失衡 |
(一)中国在维和事务中的显性投入增加 |
(二)中国在维和事务中的话语权缺失 |
三、中国维和行动陷入了困境的原因 |
(一)联合国内部机制的僵化 |
(二)中国自身发展的局限 |
第四章 未来中国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的方案 |
一、中国参与维和行动的关键问题 |
(一)坚守维和行动中心原则 |
(二)积极推动维和行动机制的完善与变革 |
二、全球治理与中国方案的未来 |
(一)中国与全球治理的利益相关性与责任相关性 |
(二)作为治理者和被治理对象面临的选择 |
(三)中国方案与全球治理改革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10)中国国际责任研究(2008年至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二、国内外同类课题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五、研究难点 |
第一章 国际责任概念界定与理论探究 |
第一节 国际责任的概念界定 |
(一)国际责任概念——依据客观的价值判断 |
(二)国际责任概念的内涵 |
第二节 国际责任的理论探究 |
(一)现实主义、自由主义和建构主义与国际责任 |
(二)更适于国际社会的责任观——人道主义 |
(三)人道主义视角下的责任理念 |
第三节 符合人性与客观性的国际责任价值标准 |
(一)价值判断标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 |
(二)积极自主的国际责任价值标准 |
第二章 中国国际责任的历史回顾 |
第一节 曲折探索:1949 年至1978 年的中国国际责任 |
(一)国际主义影响下的国际责任观 |
(二)合理的国际主义义务与激进的国际责任 |
第二节 务实调整:1979 年至2008 年的中国国际责任 |
(一)开放与发展理念下的国际责任观 |
(二)适应国际社会要求与自身发展的责任与义务 |
第三章 2008 年以来的中国国际责任 |
第一节 中国内部环境和外部局势变化 |
(一)国内改革和对外开放推动外交进入新阶段 |
(二)2008 年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后果 |
第二节 中国国际责任的理念发展 |
(一)构建新型国际关系与国际责任 |
(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国际责任 |
第三节 全球治理中的中国国际责任与实践 |
(一)全球治理中的大国责任 |
(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投行:变革全球治理体系的制度探索 |
第四章 中国国际责任展望 |
第一节 迈向世界大国的责任与义务 |
(一)中国国家角色和定位的转换 |
(二)理性承担大国责任与义务 |
第二节 建设国际制度的责任与权利 |
(一)国际制度是公平与合作的重要保障 |
(二)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是中国的权利与责任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四、中国的大国责任与地区主义战略(论文参考文献)
- [1]习近平关于全球治理重要论述研究[D]. 张莉平.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2)
- [2]新时代中国的共同利益论与大国责任论[J]. 刘笑阳. 东北亚论坛, 2021(03)
- [3]新时代中国的国际秩序观及实践问题研究[D]. 张少冬. 中共中央党校, 2021
- [4]周边格局中的中国 ——从“边缘”到“中心”的跨越[D]. 黄嘉瑜. 外交学院, 2020(08)
- [5]北极地区安全化与“环北极超级复合体”研究[D]. 孙天宇. 吉林大学, 2020(08)
- [6]“中国责任论”评析[D]. 孙延鹏. 延边大学, 2020(06)
- [7]习近平外交思想理论创新研究[D]. 倪响. 江苏大学, 2020(06)
- [8]中国和平外交政策演进历程及基本经验研究[D]. 唐诗.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9]中国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研究 ——以全球治理为观察视角[D]. 孟必康. 华东政法大学, 2019(03)
- [10]中国国际责任研究(2008年至今)[D]. 郭艺博. 黑龙江大学, 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