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国际宏观经济展望——全球经济将保持平稳增长

2001年国际宏观经济展望——全球经济将保持平稳增长

一、2001年国际宏观经济展望——全球经济将保持稳定增长(论文文献综述)

骆明婷[1](2021)在《机制化减贫 ——联合国贫困治理的路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贫困是社会生活中普遍的经济现象,传统意义上的贫困指的是物质生活的匮乏,通常局限于一定区域或国家内部;随着全球化的推进,贫困问题突破地域和国界的局限,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是某一特定人群缺少获取和享有正常生活能力的社会性问题。联合国成立后,减除贫困、促进发展成为联合国的核心议题之一,联合国自20世纪60年代起陆续开展了四个“发展十年国际发展战略”,提出了“千年发展目标(MDGs)”和“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在联合国的行动下,全球逐渐形成了一个涵盖各国政府、国际组织、双边或多边协议、私营部门、公民自愿行动的庞大的减贫机制,旨在通过联合不同的力量,合理利用资源,应对单一国家无法独立解决的全球性贫困问题。本文的阐述基于以下假设:第一,国际社会处于无政府状态,没有一个凌驾于各主权国家之上的强制性权力和有约束性的法律结构;第二,主权国家是国际政治经济交往中的主要行为体,各国的行为决策是根据本国利益作出的,寻求在安全、权力、财富上的最大收益;第三,国家间的合作是可能的,良性合作预期会带来共赢的局面,但各行为体的行为方式取决于行为体对提供公共产品的成本和收益的综合考量,并符合某种“集体行动的逻辑”,合作的实现和维系是艰难的。本文试图采用制度经济学中的公共选择理论和公共产品理论来分析全球贫困治理中公共产品的供给和分配模式以及各行为体在其中的行为方式。联合国自成立以来就将发展议程作为核心议题之一,致力于促进全球经济发展、减除贫困、提升各国人民福祉,从20世纪60年代起,其发展理念经历了从“以经济增长为中心”,到试图“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再到“可持续发展”的演变,逐步建立起以联合国经济与社会理事会为核心的全面的减贫体系,包括较为完善的决策程序、议事规程和监督体系。2015年,在对千年发展目标的终期评估中发现,虽然千年计划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还有很多指标尚未达成,且出现了发达国家未履行筹资承诺、减贫领域的全球公共产品(GPGs)供应不足、地区发展不平衡、低收入国家减贫进展缓慢等现象。随后,联合国提出了“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将千年发展目标的内容进一步扩展、深化,期待实现经济发展、环境可持续和社会包容性相结合的目标。本文认为造成全球减贫机制未能发挥有效作用的原因主要在于减贫领域的全球公共产品(GPGs)是由发达国家供给、发展中国家消费,存在着供需不平衡的情况。发达国家根据本国的利益提供GPGs,由于减贫领域的GPGs供给成本高,见效周期长,且与供给国的核心利益关系不密切,通常不会获得优先投入,当投入成本过高或与国家核心利益产生冲突时,发达国家将减少或放弃对其的投入。发展中国家不能参与到GPGs供给的决策过程,无法根据本国需求改变GPGs供应和分配的规则,只能被动接受,这一过程是低效、混乱的。国际组织在GPGs供应和分配中发挥着激励和衔接的作用,但由于缺乏统一的有强制力的权威机构,且随着减贫议题的扩大,国际机制呈现碎片化状态,导致国际组织指导的减贫机制效率低下,交易成本高。本文介绍了自2002年蒙特雷发展问题筹资会议以来国际社会关于MDGs筹资问题和GPGs供给模式的论争,通过这个案例进一步讨论了为什么在全球层面推进减贫领域的改革、重塑减贫GPGs筹资和分配体系存在着困难,并进一步佐证本文的结论。虽然联合国提出的“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相较于“千年发展目标”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有了进一步的拓展,但全球减贫机制的内核和运行模式没有本质性的变化,GPGs的供需矛盾依然存在。联合国始终希望能通过建立一种制度化的全球伙伴关系来保证减贫领域GPGs的充足供应,这个体系可以减轻发达国家在面临国内财政或政治危机中筹集资金所遇到的困难,也可以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更多的资源以推进其减贫进程。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减贫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了将中国经验传递到其他发展中国家,中国积极参与国际减贫机制,增加对外援助,并提出了“平等互利、共同发展”的援助理念,中国的援助模式有别于西方发达国家传统的援助理念,但与联合国建立互利合作的新型减贫机制的理念更加契合。本文的创新和贡献在于:首先,梳理了联合国成立以来发展理念的变化和发展议程的推进、“千年计划”的实施过程和结果,总结了现有的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全球减贫机制的决策过程、组织结构、运行模式和各行为体参与方式;其次,将新制度经济学中关于“交易成本”的理论和公共选择理论引入到国际关系领域,注意辨析市场中的“理性人”和全球公域中的“理性的国家”之间的行为差异;一国内部有强制性权力下的公共选择和在全球无政府状态下的公共选择之间的差异;以及全球不同问题领域(根据是否与国家核心利益相关、是否能取得即时的利益来划分)中行为体的行为决策的差异,并最终聚焦到全球减贫领域的相关问题。第三,通过分析全球减贫领域各行为体之间关于公共产品的供给和分配的行为模式,论证为什么减贫领域公共产品的供需存在矛盾?为什么全球减贫机制未能达到预期目标?

周吉光,张举钢,丁欣,吴文盛,刘格云,陈安国,乔洁[2](2020)在《油气资源供给能力约束下未来中国煤炭资源开采总量控制指标测度》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论文以学者对中国经济发展阶段的判断为基础,结合国内外能源结构演进和发展的脉络,分析了未来中国能源结构转型的基本态势。之后,以国际能源署和BP公司的能源统计和能源展望资料为基础,分析了未来中国国内油气资源的生产能力以及海外油气资源的供给情况。在汇集了相关宏观经济参数的前提下,结合历史数据拟合出未来一次能源需求总量预期值,进而劈分出未来煤炭资源开采总量控制指标——2025年为38. 09亿吨; 2030年在基准情景下为36. 86亿吨,在低增长情景下则下调到33. 19亿吨。

李波[3](2020)在《中国在全球气候治理中的角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经过多年的发展,全球气候治理在治理主体、谈判机制、国际合作等方面已经日益完善,尤其是2015年《巴黎协定》的通过使得全球气候治理进入新阶段。中国对于《巴黎协定》的通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此后美国退出《巴黎协定》,以及欧盟在全球气候治理中的作用日益式微。随着中国国力的提升和对全球事务参与的深入,中国在全球气候治理中“引领者”的角色越来越突出,这引起了我们对于中国在全球气候治理中角色的思考,在过往全球气候治理的历史中,中国扮演了怎样的角色?角色是怎样发生转变的?影响这一转变的因素是什么?在未来的全球气候治理中中国应该如何发挥作用?这都值得我们去研究。本文通过引进角色理论将现实主义和建构主义相结合力求搭建一个更为全面的分析框架,更为准确地分析中国的角色。基于角色理论的视角,可以将中国参与全球气候治理的角色过程分为拒绝角色、承认角色和接受角色,并通过三个变量来分析造成不同阶段角色的原因,分别是国家的利益认知,国家的身份认知和国际体系因素,三个变量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表现,单独或共同影响中国参与全球气候治理的角色。从20世纪70年代到1994年,中国对于国家利益的认知是摆脱贫困和实现国家的工业化,而刚刚起步的全球气候问题对于中国来说还仅仅停留在科学研究层面,面对经济高速发展的现实利益需求,国家不愿意付出更多的成本去参与气候治理,而仅仅将其作为融入国际社会的一种手段。这一阶段正值美苏两强争霸阶段,中国作为后起者认识到只有在和平的国际环境下才能取得发展,在党的十三大上“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被正式提出,随着对时代主题认识的加深,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中国也明确了此时自己的身份定位,那就是“和平的发展者”。此时的国际环境也较为复杂,日本经济崛起和亚洲“四小龙”腾飞,进一步刺激了中国发展经济的愿望,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受挫,中国希望通过气候治理这一平台融入国际社会,改变不利的国际环境,而石油价格的下跌,给处于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提供了好的发展机遇,创造了一个较为宽松的国际能源环境。这三方面因素造成了中国在全球气候治理中被动的参与,表现为拒绝角色。1995-2005年,中国逐渐将气候变化纳入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影响因素范围,此时经济发展的目标转变为在追求速度的同时也注重发展质量,但本质上来说,这一阶段追求经济发展质量还是服务于发展速度这一目标。而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想更多地参与国际事务,随着苏联解体,世界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中国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起到了担当作用,这些因素明确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身份认知。国际体系方面,面对中国“环境威胁论”,中国开始加大环境治理力度,改善生态状况,并且科学评估中国的环境问题所带给外部的影响。美国退出《京都议定书》,全球气候治理领导者的角色开始出现缺失,这也客观上减轻了中国的减排压力,给中国经济创造了宽松的发展条件,中国和欧盟提升了在气候变化中的合作水平,加强了中国对于全球气候治理的参与。这一时期国际原油价格上涨,但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处于起步阶段,应用成本较高,因此中国还是倾向于采用煤炭和天然气作为替代,这就使得中国参与气候治理表现出两面性。这三个因素使得中国对于气候治理的参与相对于前一个阶段不再消极,但整体呈现出谨慎而保守的态度,表现为承认角色。2006到2015年阶段跨“十一五”和“十二五”规划,经过改革开放将近30年的发展,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到“十五”规划末期中国还未摆脱传统工业化道路的发展模式,主要还是依靠大规模的资源消耗和高资本投入来实现经济增长,因此“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经成为国家的首要利益认知。2010年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综合国力的提升推动中国承担更多的国际责任,中国新兴国家的身份认知逐步加强,尤其是中国成功的抵御了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新兴国家的身份认知进一步强化。在国际上与中国一起崛起的发展中国家,组成了新兴国家群体,新兴国家群体为世界注入了新的活力,改变了原先由欧美所主导的世界格局。而这一时期,全球石油价格出现较大波动,煤炭消费的增长也十分有限,新能源的使用量开始出现较大增长,在科技发展的推动下国际能源结构开始向绿色能源方向发展,这也影响了中国的气候治理参与。因此,基于中国对全面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利益认知和新兴国家的身份认知,以及受新兴国家群体崛起和油价大幅度动荡的国际能源体系影响,中国在这一阶段对于全球气候治理的参与表现为对角色的接受,开始了对全球气候治理的主动与开放参与。《巴黎协定》开创了全球气候治理的新局面,建立在“自愿”原则基础上“自下而上”的减排方式降低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对抗性,提高了各国的履约积极性。但美国的退出和欧盟影响力的式微又给“后巴黎”时代蒙上了阴影,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作为全球气候治理“引领者”的角色开始逐渐突出。而促成中国成为“后巴黎”时代全球气候治理引领者角色的,包括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利益认知,“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身份认知,以及制度碎片化和领导力缺失的全球治理体系。此时又恰逢中国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解决全球治理困境的“中国方案”,这与气候治理存在天然的契合,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也成为新形势下中国参与全球气候治理的重要理念支撑,因此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指导下,中国积极落实《巴黎协定》,积极提供国际气候公共产品,践行“引领者”这一角色。基于上述对中国参与全球气候治理角色的研究,本文得出以下基本结论。首先,中国的自身利益认知和身份认知是决定中国在全球气候治理中角色的最根本因素,而将物质因素和观念因素相结合,区别于现实主义“国家利益是外交政策形成的最根本原因”,也区别于建构主义“国家利益是国际体系的建构”,将现实主义和建构主义相结合,形成了国家在面对利益时的主观认知。面对欧美发达国家所搭建的全球气候治理平台,中国更倾向于从自身的利益和身份出发,基于自身的利益认知和身份认知,增强适应自身的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最终更有效和积极的参与全球气候治理。其次,中国参与全球气候治理的角色变化,是世界权力格局转变的一种表征,也是中国逐步崛起的过程。这明确了中国参与全球气候治理角色形成的基本机制,也可以更好地指导中国参与气候外交。

龙俊鹏[4](2020)在《财政货币政策在系统性金融风险应对中的协调配合》文中研究指明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在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国内外金融风险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加强两大政策在系统性金融风险应对中的协调配合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重点研究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应对系统性金融风险过程中“救什么”(应对范畴)、“何时救”(介入标准)、“怎么救”(政策手段)等问题,对国内外经验做法进行了梳理,通过成本收益法分析了政策介入和退出的标准,通过引入风险溢价和预期的IS-LM-BP模型,结合对现代货币理论的借鉴与批判,分析系统性金融风险状态下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选择问题,运用VAR模型、VEC模型、ARCH类模型,对2008年至2019年中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效果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对当前系统性金融风险隐患及应对作了探讨。本文的研究结论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应对范畴。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应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主要目标是消除市场失灵、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包括救金融机构、救金融市场、救实体经济、救社会预期四个方面。二是介入标准。需要考虑介入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政策预期收益和成本,收益包括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实体经济、社会预期等领域,成本包括直接成本、超调成本、道德风险成本、机会成本等方面,预期收益大于预期成本即可介入,并探讨了最优政策资源投入规模。三是政策手段。除传统工具外,必要时财政可为央行资金提供担保,央行为财政政策扩张提供低利率环境和间接融资支持。四是政策效应。在IS-LM-BP模型中引入风险溢价和预期后,持续实施力度过大的政策刺激,可能引发汇率危机和产出下降。五是中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面临的挑战。应急决策和协调机制有待完善,央行利润上缴国家财政的机制执行存在灵活性,货币政策调控与财政政策的联动性有待加强。六是中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应对系统性金融风险效果。2008年至2019年,中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支持经济增长效果比较显着,对市场预期具有一定影响,但对股票市场走势和波动性影响不明显。七是新形势下的系统性金融风险隐患及应对。主要包括中美经贸与金融关系、房地产市场、股票市场杠杆资金、城投债集中违约、以城商行为代表的中小金融机构等风险。据此,本文提出以下几点政策启示:一是加强系统性金融风险监测分析。二是制定系统性金融风险应对预案。三是建立完善应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应急机制。四是加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内生联系。五是正常情形下尽量保持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常态化,危机初期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力度可以超预期,实施中把握好力度与节奏。六是稳妥应对系统性金融风险隐患。必要时,财政政策可突破赤字率限制、为央行担保,货币政策为财政政策间接提供流动性或融资支持,更直接地支持实体经济。对于金融市场风险,一般情况下由市场自行调节,政府不作行政干预,如市场失灵、出现流动性危机并可能导致更大危机,必要时政府可适当入市,但不能试图改变市场趋势。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有序处置中小金融机构风险,明确金融机构及股东、地方政府的责任,必要时中央给予适度支持。七是坚持风险处置与改革开放相结合,在发展中逐步解决风险问题。八是加强国际合作,形成政策合力。

周玲玲[5](2020)在《中澳FTA对我国农业经济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现阶段,中国正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全面构建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以推进中国外贸的高质量发展。众所周知,中国作为世界上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大国与贸易大国,农产品贸易开放程度也在逐步扩张,农业全面开放格局逐步形成。迄今我国已签订17个自由贸易协定,共涉及世界25个国家或地区,中国-澳大利亚自由贸易协定是贸易自由化程度相对较高的自贸协定。其中,农产品贸易一直作为中国和澳大利亚的重要贸易领域,双边自贸协定的签署实施必将对我国农产品部门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中澳FTA建立将引发思考如下问题:首先,中澳FTA对我国农业经济产生怎样的影响呢?进一步,伴随全球生产分工的日益细化,农业生产链条的延伸将不再桎梏于某个国家或区域内部,那么中澳FTA对我国农产品贸易增加值又将产生怎样影响呢?更进一步,由于中国不同省份的气候环境、资源禀赋、人口结构等诸多因素差异悬殊,农业生产的区域非均衡性显着,且农业格局呈现高度集中特点。因此,中澳贸易自由化可能不仅对我国国家层面的农业经济产生强烈影响,而且还将影响我国不同区域的农业经济发展,那么中澳FTA对我国区域农业经济产生怎样的影响呢?本文将以中澳贸易自由化为研究对象,试图全面系统地揭示出中澳FTA对我国农业经济的影响效应。鉴于此,本文综合国际经济学中的贸易理论与文献研究并结合中国实际,以中澳FTA为研究对象,分别从国家视角、贸易增加值视角及区域视角探究中澳FTA对我国农业部门的影响效应。与以往大部分文献的不同是,本文不仅采用最新的GTAP 10的数据库与高度细化的中国区域数据库(Sino-TERM Database),还在此基础上构建了GTAP模型与Koopman等(2014)的链接,以细致分解中澳FTA对农产品贸易增加值的影响效应;此外,还构建了GTAP模型与区域CGE模型(Sino-TERM模型)的链接,以进一步探究中澳FTA对我国区域农业经济的影响。已有文献为本文提供重要的参考借鉴,本文边际贡献则在于以下三大方面:第一,研究视角。以往文献主要侧重贸易自由化对生产端的影响研究,而本文重要区别在于以下两点:其一,不仅考察了中澳FTA对农业经济生产端的影响,还进一步从消费端阐述了中澳FTA对居民食物消费结构的影响;其二,本文还从农产品贸易增加值视角深度挖掘了中澳FTA对农产品贸易增加值的影响,分别从国家层面与产业层面阐释中澳贸易自由化对农产品贸易增加值的重塑效应。第二,数据方面。为尽最大可能与现实吻合,本文在数据库方面进行了核查与完善。主要在于以下两点:其一,在国家层面。本文采用普渡大学于2019年7月发布的GTAP 10数据库,并运用Walmsley动态递归的方法将该数据库更新到2018年,基于该数据模拟评估了中澳FTA对我国农产品部门的经济效应;其二,在区域层面。本文则运用最新版本的Sino-TERM数据库,并综合现有统计年鉴、海关数据等数据信息,分别从省际生产结构、省际消费结构、进出口贸易结构及省际调入调出结构四大方面对Sino-TERM基准数据库进行了一系列的数据校准完善,以最大可能确保数据库的精准性。第三,模型方面。拓展了中澳FTA分析框架,首先,运用了GTAP模型与Koopman等(2014)的链接模型,探究中澳FTA框架下对农产品贸易增加值的分解,拆解了自贸区框架下总贸易的影响效应;其次,构建了标准GTAP模型与Sino-TERM模型的链接,深化了中澳FTA对我国区域农业经济效应的影响,突破了标准GTAP模型评估国家层面经济效应的制约;最后,在标准Sino-TERM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将传统“Fan分解”拓展为“FFZZ分解”,即由传统“Fan分解”的国内市场效应、进口产品的替代效应及出口市场效应三大效应,而无法展示区域间调入调出效应的影响程度。故本文将其拓展为“FFZZ分解”的本地市场份额效应、出口国外市场效应、调出国内其他区域市场效应、进口国外市场效应及调入国内其他区域产品效应五个维度来解构某个区域某种商品产出的变化效应,细化了省际区域间调入调出效应对部门产出的影响。有鉴于此,本文紧紧围绕中澳自贸区对我国农业经济效应展开如下一系列研究:第一,本文采用了世界银行WITS数据库中1992-2018年中国与澳大利亚的农产品贸易数据,并依据Chen(2006)的五大类农产品分类,以细致刻画中澳农产品贸易结构演变。研究发现:首先,分别阐释了中国与澳大利亚的谷物油籽植物油、园艺产品、动物产品、加工农产品及纺织原料农产品五大类农产品贸易结构演变。中澳两国农产品贸易合作深度日趋增强,但我国一直长期逆差地位且贸易逆差状态在逐步扩大。中国出口澳大利亚的农产品以加工农产品、园艺产品及动物产品为主;而澳大利亚出口中国的农产品则主要为纺织原料。其次,测算了中澳农产品国际市场占有率(MSR)和显示性比较优势(RCA)评估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演变。鉴于中澳两国自然禀赋差异悬殊,中国以加工产品、园艺产品等农产品一直占据相对比较优势,而澳大利亚的纺织农产品则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这与中国-澳大利亚农产品贸易结构保持高度吻合。再次,测度了中澳不同要素禀赋的农产品贸易结构。中国出口澳大利亚农产品以劳动密集型农产品为主,但出口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占农产品出口总量的份额在逐年递减,表明我国由劳动密集型农产品为主的出口格局在逐步向土地密集型农产品出口格局过渡,这可能与我国“人口红利”总量渐趋缩小存在密切关系;而中国从澳大利亚进口农产品则主要以土地密集型为主,这主要归因于澳大利亚土地密集型农产品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在国际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中澳不同要素禀赋农产品的结构演变规律,也揭示出伴随着中国农业的日益发展及居民需求的逐步提高,澳大利亚出口中国的农产品结构有所转变。中澳农产品互补性日益凸显,这也将极大推动双边农产品贸易。第二,在中澳农产品贸易统计描述的基础上,本文继续运用了GTAP模型研究中澳FTA对农业经济效应,并重点从贸易结构、生产结构和供需结构考察了中澳FTA对我国农业经济的影响。具体而言,首先,基于GTAP模型模拟结果,本文不仅从生产端分析了中澳FTA对我国农业经济的影响,而且还从尝试从消费端出发探究中澳FTA对居民食物消费结构的影响,拓展了中澳FTA的研究视角。研究发现:总体而言,中澳FTA对我国宏观经济具有正向促进效应,无论是GDP、居民福利及贸易条件均有显着增进。从生产视角来看,中澳贸易自由化对我国部分农业部门造成了一定的冲击;而从消费视角来看,中澳贸易自由化有利于促进居民食物消费结构的优化改善,主要表现为:中国家庭消费者进口大米、小麦、谷物等低附加值农产品的增幅要低于进口糖类、牛羊肉、猪肉、奶制品、水产品及加工食品等高附加值农产品;此外,中国家庭消费进口的牛羊肉、猪肉、植物油、奶制品及加工食品等产品对福利增长贡献程度要远高于大米、小麦、谷物。因此,中澳FTA不仅对我国促进宏观经济增长,而且还会促进我国居民食物消费结构改善,以满足居民食物消费的多元化需求。第三,为进一步探究中澳FTA对我国农产品贸易增加值的影响,本文还构建了标准GTAP模型与Koopman等(2014)贸易增加值分解模型的有效链接。该链接模型能够综合标准GTAP模型与Koopman等(2014)贸易增加值分解模型的双重优势,进而从贸易增加值层面深度解构中澳贸易自由化对我国农产品不同贸易增加值部分的影响,而非仅局限于整体贸易层面。本文主要从中澳FTA对农产品贸易增加值的以下三个层面考察。首先,中澳FTA对农产品贸易增加值的国别异质性。中澳FTA对农产品贸易增加值影响具有较强的国别异质性,极大推进中澳农产品贸易增加值的增长,同时对新西兰的优势农业部门造成了正向溢出效应,而其他国家农业部门则会受到负向抑制效应。主要原因可能在于中澳农产品贸易关税削减后,直接造成贸易成本迅速下降,引致中国同日韩产生大规模的贸易转移效应,如:中国同东盟的水果蔬菜、其他作物、肉类制品及食物制品的不同贸易增加值部门均显着降低。其次,中澳FTA对农产品贸易总体的增加值分解。这里不区分贸易伙伴,将中国与所有贸易伙伴的农产品贸易作为分析对象。中澳FTA对农产品贸易总体贸易增加值具有显着影响,不同贸易增加值部分的影响存在显着异质性。从中国视角来看,中澳贸易自由化对我国农产品部门的最终品出口蕴含的增加值部分与中间品出口蕴含的增加值部分影响最为严重,这主要归因于我国农产品国内价值链相对较长,出口以劳动密集型产品和初级加工品为主;贸易自由化对澳大利亚农业部门贸易增加值的正向促进效应要高于中国,主要原因在于澳大利亚出口中国的农产品贸易体量于中国出口澳大利亚的农产品贸易体量,中澳农产品贸易一直呈现显着的逆差状态。此外,澳大利亚农业现代化程度较高,农业部门的产业链相对而言更长,国内贸易增加值相对更高。最后,中澳FTA对双边农产品贸易增加值重塑效应。这里区分贸易伙伴,仅指中国与澳大利亚的农产品贸易作为分析对象。中澳FTA对双边农产品贸易增加值存在显着影响。具体地,从中国视角而言,中澳贸易自由化对我国棉花、动物产品、牛羊肉、奶制品和食物制品等部门具有重要影响。从澳大利亚而言,中澳贸易自由化对澳大利亚的谷物、棉花、动物产品及奶制品等农产品具有重要影响。因此,中澳FTA将对我国农产品贸易增加值产生重要影响,尤其是中澳重要的农产品部门。第四,贸易自由化对不同区域的农业影响存在较强的异质性,故本文继续探究中澳FTA对我国区域农业经济的影响。本文不仅修正完善了Sino-TERM数据库,还构建了标准GTAP模型与Sino-TERM模型的链接,并拓展了Sino-TERM模型的分解范式,以期评估中澳FTA对区域层面的农业经济效应,评估了中澳FTA对我国区域农业经济效应的影响。具体而言,首先,本文主要基于Sino-TERM的初始数据库进行数据库的完善与修正。主要通过收集国家统计局、《中国农村住户调查年鉴(2013)》、《中国城市(镇)生活与价格年鉴(2013)》及2012年海关数据库,分别从省际生产结构、省际消费结构、进出口贸易结构和省际调入调出结构四大方面修正完善数据库,以确保数据库尽最大可能接近现实数据,并经过多次RAS调平处理,以确保数据库的平衡。其次,本文借鉴Mark Horridge与Zhai Fan(2006)的方法构建了标准GTAP模型与Sino-TERM的模型链接,以能够反映出政策冲击对我国区域层面农业部门的影响效应。最后,本文还将标准Fan分解进一步拓展为“FFZZ分解”,将传统的国内市场效应、进口产品的替代效应及出口市场效应三大部分,进一步拓展为本地市场需求效应、出口国外市场需求效应、调出其他区域市场效应、进口国外产品效应及调入其他区域产品效应五大部分,进而能够更加详尽分解出省际区域间调入调出对部门产出变化的影响。基于上述GTAP模型与Sino-TERM模型链接模拟中澳贸易自由化对我国区域农业的经济影响,研究发现:就整体层面而言,在短期内中澳FTA对我国不同区域的影响差异性显着,无论从实际GDP变动、实际投资变动、实际消费变动、实际出口、实际进口,均呈现出沿海各个省份受益较大,而内陆地区受益较小,甚至受到负面波及。但从长期而言,我国绝大部分省份均受到正向波及效应,表明中澳贸易自由化在长期将有利于宏观经济发展。此外,从Fan分解视角来看,基于“传统Fan分解”发现,在短期内,除稻谷、小麦、玉米、大豆和谷物等部门外,其余主要农产品部门的销量有所提升,主要归因于中澳FTA进口效应的影响;在长期内,我国绝大多数农产品部门的销量均有所提升,表明中澳贸易自由化将有利于我国不同区域农产品部门销量的提升。此外,本文在原有Fan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FFZZ分解”,发现中澳贸易自由化对不同省份的不同农业部门的影响截然不同。基于拓展的“FFZZ分解”效应,则表明不同区域不同产品部门的销量变化的分解效应大相径庭。限于篇幅,本文以中澳主要农产品部门奶制品、牛羊肉和食物制品为例。在短期内,奶制品、牛羊肉和食物制品虽然总体受到波及,但有些省份的奶制品产出也显示增长态势;牛羊肉和食物制品亦如此,虽然国家层面受到一定程度的波及,但有些省份也受到正向溢出效应。在长期内,我国绝大多数省份的奶制品、牛羊肉和食物制品的销量均呈现正向促进效应,主要归因于长期内生产要素可以实现区域间与部门间的自由流动,进而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基于拓展的FFZZ分解效应的模拟结果发现省际间调入与省际间调出对农产品部门的销量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综上所述,本文主要围绕“中澳FTA对我国农业的经济效应”展开一系列研究。首先,本文从国家层面出发刻画了中澳农产品贸易结构并分析了双边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其次,本文借鉴了GTAP模型与Koopman等(2014)贸易增加值分解模型的有效链接,探究中澳FTA对双边农产品贸易增加值的影响;再次,为详细刻画中澳FTA对我国区域农业经济效应,进一步对Sino-TERM数据库进行了修正与完善,并构建了Fan分解的拓展应用“FFZZ”分解,能够从本地市场效应、出口国外市场效应、调出其他区域市场效应、进口国外市场效应及调入其他区域产品效应五个维度解构省际区域层面某种商品销量的变化,以期准确评估中澳FTA对我国不同省际区域农业的影响效应;最后,本文还构建了标准GTAP模型与Sino-TERM区域模型的有效衔接,探讨中澳FTA对我国省级区域层面的农产品的影响效应。本文还通过围绕中澳FTA对我国的农业经济影响,分别从国家层面、贸易增加值层面和区域层面三个维度展开一系列的模拟评估,在理论方面,能够为后续学者研究提供崭新视角与研究框架;在实践方面,基于对政策的量化研究为中国国家层面与区域层面农业发展提供相应的政策参考。

刘登攀[6](2019)在《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十八大以来,中国对外开放发生了重大战略转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背景下,“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是怎样的、新时代中国怎样对外开放”成为亟需回答的时代命题。本文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方法、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方法、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调查研究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对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进行研究,梳理了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理论论述、分析了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总体态势、总结了其主要特征,并进而研究了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基本条件,最后提出了新时代对外开放的战略策略,从而尝试回答了“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是怎样的、新时代中国怎样对外开放”这一时代命题。全文共包括导论、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其中导论部分包括研究述评、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等,正文包括五章。第一章着重从理论层面回答了“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是怎样的、新时代中国怎样对外开放”这一时代命题。首先通过对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内涵的界定,明确了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与以前对外开放的区别;其次通过对党的十八大之前对外开放理论的梳理,为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理论找到理论渊源,也更好弄清其与新时代对外开放思想的区别;第三则通过对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系统总结和分析,为弄清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战略的转变找到理论基础;第四通过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理论论述的梳理,将其主要归结为开放方向、开放原则、开放路径、开放价值导向、开放与新发展理念、开放与国内治理、开放与世界治理等几个方面。第二章、第三章重点从实践层面系统回答了“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是怎样的”这一历史命题。第二章主要阐述了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总体态势,从总体上、从形式上把握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整体面貌。通过对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主要实践的分析,也即对自由贸易区战略、“一带一路”倡议、服务业扩大开放、自由贸易试验区(自由贸易港)、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人民币国际化等对外开放战略措施的分析,总结出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是全面对外开放新格局的生成,其基本内涵包括对标国际一流标准的全方位产业开放格局、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地理开放格局、“引进来”“走出去”的双向投资开放格局、美元与人民币协同互补的货币开放格局、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并重的地缘开放格局、多边区域双边兼顾的贸易开放格局。第三章通过国内与国际、历史与现实相比较的方法总结出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所呈现出的独特特征,从关键角度、从实质意义上把握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理解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与其他对外开放区别,认清其在中国和世界对外开放史上的历史地位。其主要特征包括在治理方式上所呈现出的治理特征,在中国2000多年对外开放史上所呈现出的历史特征,在全球化500年历史上所呈现出的对于推动新一轮全球化发展的全球化特征,在中国和世界对外开放史上的比较中所呈现出的不同的价值导向特征。论文的第四章和第五章重点从实践层面回答了“新时代中国怎样对外开放”这一历史命题。第四章系统分析了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内外部条件,即中国内部所拥有的优势和劣势,外部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从内部来看,中国自身所拥有的对外开放优势主要包括庞大内部市场规模优势、又快又好的经济发展态势、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大幅提高的科技实力、稳定的宏观发展环境等五方面。中国对外开放的劣势主要包括高水平开放所需经济基础还不牢固、营商环境落后于世界一流水平、海外权益保护机制和能力处于起步阶段、科技创新水平与强国相比差距较大、落入中等收入陷阱风险增加、资源安全问题不容忽视。从外部来看,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所面临的机遇主要包括面向发展中国家,抓住产能合作和基础设施建设机遇;面向发达国家,抓住承接服务产业国际转移机遇;面向新科技革命,抢抓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机遇;面向全球治理,抓住世界经济治理地位提升机遇。中国面临的外部挑战主要包括价值链高低两端的挑战、全球经济治理上的挑战、中美“修昔底德陷阱”的挑战、政治安全等复杂风险的挑战、部分发达国家对中国发展模式不认同的挑战。第五章提出了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战略策略。通过对新时代对外开放实践和理论的总结,提出了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战略策略的依据,并提出了核心战略、保障战略、对美战略、安全战略等四大战略。核心战略是打造以中国为核心的全球价值链,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打造中国引领世界发展的竞争力:其目标是塑造以中国为核心的全球价值链,其基础是庞大市场和优质产能,其动力是抓住新科技革命机遇、占据价值链顶端,其主体是培育一批世界级跨国公司,其路径是“一体两翼”的建构途径,其保障是完善构建全球价值链的保障体系。保障战略是创造有利于实现核心战略的内外发展环境,具体包括:营造有利的内部发展环境即国内宏观环境保障,完善海外权益保护机制体系即海外权益保护保障,构建有利外部制度环境即国际治理体系保障。对美战略是中美开展全面战略合作,跨越修昔底德陷阱。安全战略是守住经济安全底线,具体包括:坚持渐进式开放,降低开放发展风险;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维护国家金融安全;建立资源安全体系,确保国家资源安全;完善外国投资安全审查机制,保护国家经济安全。文章的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了总结。结语的第一部分强调了中国对外开放战略转型的总体原因。结语的第二部分进一步明确了论文第一章主要从理论层面回答了“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是怎样的、新时代中国怎样对外开放”这一时代命题,第二章到第五章主要从实践层面回答“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是怎样的、新时代中国怎样对外开放”,其中第二章和第三章主要回答前一个问题,第四章和第五章则着重回答了后一个问题。结语的第三部分简明总结了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余博[7](2019)在《资本账户开放、短期资本流动与系统性金融风险》文中提出在经济学界,资本账户开放一直都是具有争议的论题。诚然,资本账户开放作为我国市场化改革的一部分,是一个可预期的目标。然而,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和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警钟长鸣,提示我们资本账户开放也蕴含着潜在风险。我国经济在改革开放进程中,对跨境资本进行流动性管制一直是主要的战略抓手之一,因此我国资本项目经历了循序渐进、漫长审慎的开放过程。一个重要的变化是,自2012年以来,资本账户开放步伐明显加快,货币当局对资本账户开放速度的转变可能忽视了背后的潜在风险。特别是在当前,我国仍处于经济结构调整进程中,在外部和内部因素共同作用下,宏观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金融风险逐渐累积并集中爆发,如前期人民币汇率持续贬值、房地产泡沫化、居民和企业杠杆率处于高位、地方政府债务风险、P2P暴雷、股权质押风险等。与此同时,国际经济金融局势波谲云诡,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影响并未消除,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经济增速普遍降档,重要经济体的货币政策出现分化以及特朗普执政的后续效应仍在发酵,全球尾部风险事件不断爆发。在此背景下,研究资本账户开放背景下中国短期资本流动的驱动因素,资本账户开放对国内金融市场的动态时变冲击,解析全球主要货币间的外汇风险传染并考察资本账户开放、汇率制度改革在其中的影响机制,探究资本账户开放对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动态时变影响,对于调整资本账户开放乃至金融开放步伐、跨境资本流动管理、汇率制度改革、系统性风险的监测和度量、宏观审慎监管框架的构建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资本账户开放最根本的意义在于解除了对跨境资本流出入的限制、允许国际资本自由流动,因此关于资本账户开放对金融市场、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影响机制分析应基于跨境资本流动进行展开。资本项目自由化的推动使得跨境资本流动规模日益扩张,并迅速影响国内金融市场,最终传导至系统性金融风险、宏观经济。在对相关文献和经济学逻辑梳理的基础上,本文首先在考虑资本账户管制的基础上,构建存在异质性风险偏好投资者的跨境投资模型,探究了资本账户管制对跨境资本流动的影响机制,并结合半参数平滑系数模型实证分析了资本账户开放推进过程中国内外利差、人民币贬值预期、资产收益率、人民币汇率波动、美联储货币政策和国际金融风险等因素的动态影响特征。其次,将资本账户开放因素纳入传统的跨境投资组合模型,构建囊括资本账户开放、外汇市场、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的一般均衡理论模型,并利用SV-TVP-VAR模型实证研究了资本账户开放对我国三类金融市场的动态时变冲击,而且同时考虑了资本账户总体开放和短期资本账户开放不同的影响特征。再次,综合利用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BEKK-MVGARCH模型和复杂网络分析方法解析了全球50只主要货币汇率网络的总体关联性,以及每只货币的风险吸收、外溢效应,并基于混合效应面板回归方法进一步探究了资本账户开放、汇率制度改革对外汇风险传染的影响机制。最后,考虑到金融系统之间的复杂关联性,采用TVP-FAVAR模型构建了涵盖7个维度的中国系统性金融风险指数,并基于SV-TVP-VAR模型实证研究了资本账户开放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时变影响特征。具体来说:资本账户开放背景下中国短期资本流动的驱动因素研究发现:第一,资本账户开放没有明确的导向作用,但会通过改变相关因素的影响程度进而对资本流动的规模产生影响。第二,在资本账户快速开放以前,套汇和套利动机起主要作用;随后美联储货币政策影响大幅攀升并成为主导因素,国际金融风险影响也有明显提升,而套利动机则日趋式微。第三,人民币汇率波动存在“套汇空间”和“套汇风险”效应,国际金融风险存在“全局效应”和“替代效应”。资本账户开放对国内金融市场的时变冲击研究发现:第一,随着金融市场体制改革的逐步推进,资本账户开放对我国金融市场的影响日益加深。其中对外汇市场的冲击最大,债券市场次之,对股票市场影响较小。第二,短期来看,资本账户开放有利于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但长远来看,资本账户开放将对金融市场造成负向冲击。第三,由于我国对短期资本流动管理一直较为慎重,因此与资本账户总体开放相比,短期资本账户的开放对国内金融市场的冲击性稍弱、但存在易变性。资本账户开放、汇率制度改革与外汇风险传染的研究发现:第一,在考察期内,各货币波动溢出比收益率溢出更平稳,收益率溢出关系稳定性相对较弱、变动幅度更大,这与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爆发有关。第二,全球主要货币总体关联性具有明显的时变特征和区制特征,且波动溢出与收益率溢出存在区制同步性。第三,资本账户开放和汇率制度是外汇风险传染的重要影响机制,汇率市场化改革有助于缓释外汇风险传染,而资本账户开放将扩大外汇风险传染效应。资本账户开放是否加剧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研究发现:第一,金融指标的风险界定应依照经济增长的不同阶段进行判断,其权重系数具有动态时变特征。第二,本文构建的系统性金融风险指数显示,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和2015年、2016年前后我国的系统性金融风险处于中高位,近期已展现出缓和的迹象。第三,资本账户开放对系统性金融风险具有时变影响特征,金融危机以前开放资本账户有利于我国金融风险缓释,随后开放的风险效应逐渐显现,短期资本流动则展现出持续的危害性。基于以上,本文建议应渐进推动资本账户开放、保持适时适度的资本管制,并加强对短期资本流动的审慎管理;建立人民币汇率锚、做好市场预期管理,并继续深化国内金融体制改革;强化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监测和预警机制,并建立全面覆盖的金融监管理念。此外,必须注意防范国际货币政策转向引致的金融风险。

龙小燕[8](2019)在《我国宏观调控中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研究》文中指出新时代、新常态和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宏观调控的理论与实践提出了新要求,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作为实现宏观调控目标最重要的两大经济政策,加强协调配合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阐述宏观调控中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基本概念、梳理相关文献综述和理论基础上,对比了我国宏观调控和西方国家干预、供给学派等理论的区别与联系,提出应统筹兼顾处理好短期与长期、供给与需求、总量与结构、速度与质量四大关系,构建宏观调控中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基本框架。两大政策应加强协调配合,以实现宏观调控目标为核心导向,短期应着力熨平经济周期波动,适时适度发挥政府投资的需求管理优势,维护经济总量基本稳定;长期应着眼优化经济结构,通过供给管理激发市场活力,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实现经济持续优质增长;同时应加强两大政策工具之间的协调配合,提高政策合力。论文回顾了美国自大萧条后、日本和德国自二战后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发展历程,尤其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各国运用两大政策应对金融危机的相关措施;介绍了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两大政策协调配合的历史沿革;总结了各国运用两大政策维护经济总量基本稳定、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促进增长、利用国债助力实现两大政策目标的经验做法。论文运用不同的实证模型分析了两大政策在维护经济平稳增长、促进结构优化和加强政策工具协调配合的现状,探析了存在的问题和原因。首先,运用VAR模型分析实际GDP增速、赤字率与广义货币供给量M2的关系。研究证明,货币供给变化通常与GDP增速变化方向正相关;财政赤字率变化通常与GDP增速变化方向负相关。赤字财政政策短期可能会诱导货币供给增加,但长期会因挤出效应有损于经济增长;货币供给对赤字影响较小,但在增加产出的同时可能会造成通货膨胀。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类型的组合形式取决于具体的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目标的综合权衡。分析认为,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与经济增长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两大政策效力都有期限约束;政府投资波动对经济增长影响较大;宏观政策执行需把握好力度,尤其是应充分考虑地方政府和金融机构在政策传导中发挥的巨大作用。第二,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就两大政策对全国及东、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分别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两大政策各自对各地区各次产业结构的影响力均不一样,在各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中难以发挥合力。分析认为,单靠任一政策调整结构的作用有限,两大政策缺乏全面系统的协调配合机制,缺乏两大政策实施的配合端口,且各地情况和执行方式差异较大,效果不一。第三,从央行资产负债表角度分析,认为利用国债丰富外汇投资未能解决外汇波动带来的基础货币供给调节难题。运用VECM模型就国库现金对货币供应量流通中的现金(M0)、狭义货币供应量(M1)和广义货币供应量(M2)的影响分别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国库现金对货币供应量的冲击总体有限:国库现金对M0变动影响的最大贡献率为35%,对M1变动的最大贡献率为10%,对M2变动的最大贡献率仅为6%。分析认为,我国央行持有国债占央行总资产的比重低、流动性弱,国债市场尚不完善,国债期限结构与发行管理难以满足央行公开市场操作需求等因素制约了国债各项功能的发挥。同时,国库现金预测的科学性、中央国库资金转化为商业银行定期存款的管理有待提高。在经济进入新常态、着力从供给侧推进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结合我国面临的国内外新形势,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宏观调控总体战略基调、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基本机制及相关政策建议。两大政策短期应注重维护经济总量基本稳定,发挥需求管理的优势,应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协调配合;适当发挥政府投融资的优势,从需求侧维护总量基本稳定;利用国债优势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长期应注重促进结构调整实现经济优质增长,发挥供给管理的优势,支持科技创新引领经济增长动能转换,加大端口扶持力度推动相关市场经济主体改革和发展。在积极稳妥扩展赤字和债务规模、优化国债管理的同时,应利用国债打破外汇占款与人民币发行的直接联系,增加利用国债、国库现金调控货币供应量的主动权,完善人民币发行机制,促进国债和人民币国际化。

王学凯[9](2019)在《金融杠杆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去杠杆与稳增长,是一对看似矛盾的两件事。一般而言,加杠杆会促进经济增长。但又不能无限度地增加杠杆,因为当杠杆率增加至某一点,如果杠杆主体的收入不能偿还债务,就会出现违约。如果是大面积出现违约,就有可能爆发金融风险,而金融风险会迅速蔓延至经济领域,引发经济风险,从而使经济出现衰退的情况。相反,如果去杠杆,则很可能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因而,金融杠杆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某种必然的联系。金融杠杆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通过一定作用机制完成的,具体包括微观机制、宏观机制这两大类。金融杠杆对经济增长的微观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公司理论进行传导的,比如公司价值理论、公司资本结构理论、银行挤兑模型,当然还包括一些周期理论,比如信用周期模型、杠杆周期模型等。金融杠杆对经济增长的宏观作用机制,涵盖消费、债务、需求、风险、周期等多个方面,具体包括等价原理、债务—通缩理论、有效需求不足理论、金融加速器理论、金融不稳定假说、金融经济周期理论等。借助Greiner于2012年提出的“家庭—政府”两部门模型,推导得出在平衡增长路径上,经济增长率、政府债务与私人资本比值这两个指标之间存在“驼峰型”关系,即存在非线性关系。创新点在于:一是细化金融杠杆与经济增长的维度,将金融杠杆细化为金融杠杆规模和金融杠杆增速,将经济增长细化为经济增长率和经济波动率;二是拓宽金融杠杆规模的变量,金融杠杆规模不只是诸如广义货币占GDP比重、各项贷款余额占GDP比重表示的总量,还可能是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占GDP比重、私人部门国内信贷占GDP比重、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等表示的各部门金融杠杆规模;三是研究中国金融杠杆规模与金融杠杆增速的门槛值,如果以金融杠杆规模为门槛变量,中国的金融杠杆规模或增速对经济增长率和经济波动率可能存在一个或多个门槛值。选择国际层面的58个样本国家(29个发达经济体与29个新兴经济体)、国内层面的31个省区市2000-2016年的面板数据,运用系统GMM估计模型和Hansen门槛面板模型,分别研究金融杠杆规模与经济增长率、金融杠杆增速与经济增长率、金融杠杆规模与经济波动率、金融杠杆增速与经济波动率的关系。根据理论模型与国际检验、国内实证的结果,可以得出结论:(1)金融杠杆增速与经济增长率和经济波动率分别呈显着的“倒U型”非线性关系。以广义货币增长率、各项贷款余额增长率、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增长率以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变动作为金融杠杆增速的变量,分别研究金融杠杆增速与经济增长率、经济波动率的关系,发现存在显着的“倒U型”非线性关系。(2)金融杠杆规模对经济增长率与经济波动率的“倒U型”影响不显着。以广义货币占GDP比重、各项贷款余额占GDP比重、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占GDP比重、私人部门国内信贷占GDP比重和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作为金融杠杆规模变量,发现金融杠杆规模与经济增长率、经济波动率的“倒U型”关系并不显着。(3)平衡去杠杆与稳增长的首要是调节金融杠杆增速。金融杠杆规模与经济增长率之间的关系不确定,与经济波动率呈“U型”关系或没有实际意义的“倒U型”关系。真正对经济增长率和经济波动率有显着影响的是金融杠杆增速,理论推导与实证检验的结果都表明,调节金融杠杆增速,才是影响经济增长率和经济波动率的重要措施。因而,平衡去杠杆与稳增长的首要是调节金融杠杆增速。(4)调节金融杠杆增速需要参考金融杠杆规模。金融杠杆增速与经济增长率和经济波动率之间存在“倒U型”非线性关系在门槛效应检验中得到了进一步确认,并且以金融杠杆规模作为门槛变量,通过搜索门槛值,可以得到在不同的金融杠杆规模区间内,金融杠杆增速对经济增长率和经济波动率的影响都不一样,因而调节金融杠杆增速需要参考金融杠杆规模。(5)并非所有控制变量对经济增长率与经济波动率的影响在国际与国内层面都表现一致。工业化程度对经济增长率存在一定的正向影响;工业化程度对经济波动率存在一定的负向影响,但这种负向影响在国内层面并未通过显着性检验。资本形成率对经济增长率在国际层面呈显着的正向影响,在国内层面则表现为显着的负向影响,这可能是因为我国投资结构中政府投资占一定比重,而政府投资多为周期长的项目,短期内难见收益,随着经济增速进入换档期,政府投资增加与经济增速下滑同时出现,因此我国资本形成率与经济增长率呈负向关系;资本形成率对经济波动率呈显着的正向影响。通胀率对经济增长率在国际层面呈一定的负向关系,在国内层面则表现为一定的正向关系,这说明目前我国在控制通胀率上仍有较大的操作空间,一定增长幅度的通胀率可能有助于刺激经济增长;通胀率对经济波动率存在一定的正向影响。1年期存款利率对经济增长率存在一定的负向影响;1年期存款利率对经济波动率在国际层面呈一定的负向影响,在国内层面为一定的正向影响,说明我国的投资和消费不太受到利率变化的影响,这可能是因为我国的投资中政府投资占较大部分,对利率的敏感程度本来就很低,而绝大多数消费者的消费则为刚需,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极小。城镇化率对经济增长率存在一定的负向影响,这在诸如中国这样的新兴经济体表现更为显着,可能是新兴经济体的城镇化率比较低,但世界经济历经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尚未步入真正的复苏,所以城镇化率提高与经济增长率下降同步出现;城镇化率对经济波动率存在一定的正向影响。人口增长率对经济增长率的影响不一定,这可能是现代经济更多依靠的是技术进步,创新对劳动力存在一定的替代效应,劳动力的增长可能已经不是现代经济增长的最关键因素之一;人口增长率对经济波动率存在一定的正向影响。由于金融杠杆增速与经济增长率和经济波动率分别呈显着的“倒U型”非线性关系,金融杠杆规模对经济增长率与经济波动率的“倒U型”影响不显着,根据我国金融杠杆规模与增速,以及压力测试得出的降低我国金融杠杆增速并不会大幅降低经济增长率的结论,总体上需要参考金融杠杆规模,通过调节金融杠杆增速的方式平衡去杠杆与稳增长。一方面,分部门分类型实施结构性去杠杆,分类化解地方政府债务违约风险,分类推进国有企业结构性去杠杆。另一方面,以金融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稳增长。以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为主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康发展,以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为主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以结构性调税为主激发企业活力。

张梦[10](2019)在《中国安全金融资产短缺的测度与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提出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世界各国纷纷开启量化宽松的阀门,导致资产配置周期紊乱,并放大了流动性对于资产价格的影响。美林时钟看似“失效”,实际是由于资本市场泡沫的出现和消失扰乱了经济周期的正常更迭,而经济周期的紊乱进一步加剧了资本市场的非理性波动。这些反常的现象都把矛头指向了问题的核心:安全资产的严重匮乏。麻省理工大学经济学教授Caballero and Farhi(2014)指出全球都已进入资产短缺时代,即安全资产的稀缺使得财富价值无处储存,意味着在低利率环境中追逐高收益的投资者将承受额外的风险。安全资产需求和供给能力之间的不匹配已经成为全球金融市场当前所面临的主要矛盾之一,尤其在有些新兴经济体(EMs)中,安全资产的短缺已经成为长期性问题。作为新兴经济体,我国也面临着安全资产供给乏力同时需求却在日益扩张的发展难题。当前中国的诸多经济现象都与安全资产短缺问题息息相关,例如流动性过剩、高储蓄低消费、实际利率持续走低、资产价格泡沫等。此外,安全资产的缩水会对金融稳定产生巨大影响:扰乱资产的定价过程,限制银行抗衡金融风险的能力,并且会给资本市场的投融资活动带来更多的不确定性,甚至还会导致所在国家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大幅降低。安全资产的长期短缺会使经济体陷入“安全性陷阱”,推动利率逼近零下限,甚至导致经济的衰退。因此,要解决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这些问题,从恢复安全资产的供需失衡入手就显得尤为关键:有必要深入探究中国安全资产短缺状况,针对“安全资产”的概念、度量以及影响因素等问题进行深入地探讨。全文的章节安排以及主要研究结论如下:第一章,绪论。本章主要阐述了本文的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明确了论文所要研究的主题、研究思路以及论文框架,并说明本文的创新点和不足。第二章,概念界定与文献综述。此章节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从安全资产的特质、属性以及功能三个维度对其相关概念进行辨析,并分别从供给层面和需求层面对安全资产短缺问题进行探讨;第二部分主要叙述安全资产短缺问题相关理论的演变过程,从资产短缺理论的提出到进一步完善和深化、再到提炼出安全资产的概念和安全资产短缺的相关理论研究;第三部分对国内外关于安全资产短缺问题的研究进行了综述,有助于掌握和了解安全资产短缺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在此基础上开展研究。第三章,安全资产短缺理论模型阐述。本章将会对资产短缺假说提出后的相关理论模型进行梳理,便于针对安全资产短缺的相关经济现象给出严谨的解释,找到一个合理测度安全资产短缺程度的方法。通过理论模型推导分析安全资产短缺问题的成因以及给国内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为后文的实证分析奠定基础并赋予经济学含义。第四章,中国安全资产短缺状况:界定、测度与相关经济现象分析。此章节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界定了中国安全资产的范围,明确相关概念所对应的统计口径并说明各项指标的数据来源,归纳出安全资产的定义、属性以及作用;第二,参照已有的实证研究经验,在衡量资产短缺程度的常用指标C-I指数的基础上,构建了安全资产占比指数SAI。结合新的衡量指标,更加全面地对中国安全资产短缺状况进行测度并且做出短期预测。研究发现我国存在安全资产短缺的问题并且预计在2020年之前还有持续恶化的趋势;第三,从安全资产短缺的角度分析以下经济现象:中国高储蓄低消费、实际利率持续走低、流动性过剩、房地产价格快速上升、通货膨胀出现结构性特征,便于读者更加形象具体地了解中国的安全资产短缺问题。第五章,中国安全资产短缺宏观经济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在这一章,笔者分别从资产短缺程度和安全资产占比增长率两个渠道实证分析了实际利率、金融发展速度、经济增长率以及房地产发展状况这四个影响因素对于中国安全资产短缺状况的影响机制,得出结论如下:第一,资产短缺程度的影响因素主要来自金融发展速度和实际利率。通过实证结果可知无论短期还是长期,金融市场发展速度都会对资产短缺程度产生显着的负向影响作用,并且影响将持续存在;同期实际利率的变动对于资产短缺程度的负向影响并不显着,但是长期来看,二者显示呈现正相关关系随后会转变为微弱的负相关关系。第二,影响安全资产占比增长率的因素主要有实际利率、经济增长率以及房地产发展状况。短期来看,安全资产占比增长率与实际利率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然而从长期来看,安全资产占比增长率对于来自实际利率的冲击总体上呈现正向响应;无论短期还是长期,经济增长率都会对安全资产占比增长率产生负向影响。由此可见,快速的经济发展反而会加剧安全资产的缩水状况;房地产发展状况和安全资产占比增长率之间在短期内呈现正相关关系,然而从长期来看,二者呈现负相关关系。第六章,研究结论、政策启示与展望。本章主要包括三个部分:一是对于本文研究结果的总结,包括中国安全资产短缺问题的测度结果及短期预测、影响因素以及成因。二是根据前文研究结果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主要包括放缓经济增速、经济发展由高速向高质量转型;加快金融市场深化改革,推动金融市场健康规范发展;国民财富的载体将逐渐由房地产向金融资产转移。三是提出后续的研究展望和研究建议。本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国内对于资产短缺问题的研究数据大多只更新到2012年左右,考虑到中国经济增速自2010年开始出现下滑,一改往年高速增长的态势。本文的样本区间为2000年第一季度到2017年第三季度,相较以往研究数据有所更新。第二,在资产短缺假说理论的基础上,结合近期相关研究对于这一理论的扩充和完善。在深刻把握安全资产短缺成因、测量方法以及对宏观经济造成的影响的基础上,拟定义中国安全金融资产的范围。第三,由于C-I指数衡量的是一个国家整体可投资金融资产的供求差异,并没有对这些金融资产进行细化分类,更没有体现出“安全资产”的短缺程度。所以本文在C-I指数的基础上做出了以下拓展:在衡量整体金融资产的供需缺口的同时,构建安全资产占据整体金融资产的比率SAI指数,通过C-I指数和SAI指数共同反映出资产短缺背景下安全资产相对整体金融资产的变动情况。第四,本文对于中国安全资产短缺问题的研究皆通过考察两项指数的测度结果得出,更为全面地分析中国资产短缺以及安全资产缩水的现状,力求探寻到缓解这一问题的相应对策。同时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多角度深入剖析其影响因素。

二、2001年国际宏观经济展望——全球经济将保持稳定增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1年国际宏观经济展望——全球经济将保持稳定增长(论文提纲范文)

(1)机制化减贫 ——联合国贫困治理的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写列表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贫困治理问题的提出:为什么全球减贫机制未能达到预期效果?
        一、什么是贫困
        二、全球贫困的地区分类与现状
        三、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概念辨析
        一、国际制度和国际机制
        二、治理和统治
        三、公共产品和全球公共产品
    第三节 研究综述
        一、贫困的产生
        二、解决贫困的手段
        三、国际机制理论、全球公共产品和全球贫困治理
        四、中国减贫的理论与实践
    第四节 研究假设、基本观点及章节安排
        一、研究假设
        二、基本观点
        三、章节安排
    第五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思路
        一、研究方法
        二、创新思路
第二章 机制化减贫的理论解析
    第一节 新制度经济学
        一、新制度经济学理论的演进
        二、交易费用理论
        三、公共选择理论
    第二节 全球公共产品的概念及其作用模式
        一、全球公共产品的概念
        二、全球公共产品的作用模式
        三、全球公共产品的的供给模式
        四、国际社会对全球公共产品筹资模式的探索
    第三节 制度理论语境下的全球贫困治理
        一、国际机制理论
        二、全球治理理论
        三、全球贫困治理:集体行动的逻辑
第三章 联合国的发展理念和减贫机制
    第一节
        一、贫困是人类发展的痼疾
        二、全球化下贫困治理的新路径
        三、贫困治理的多元方式
    第二节 联合国的发展议程和贫困治理路径
        一、联合国的发展理念演进
        二、联合国治理贫困的组织体系和议事规程
        三、发展议程中的联合国与区域合作
    第三节 联合国四个“发展十年国际发展战略”
        一、1960—1969,第一个发展十年:重视经济增长
        二、1970—1979,第二个发展十年: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三、1981—1990,第三个发展十年:人的全面发展
        四、1991—2000,第四个发展十年:可持续发展
第四章 千年发展目标下的减贫机制及其实施
    第一节 联合国千年发展宣言与千年发展目标
        一、千年计划的形成
        二、千年计划的具体内容
        三、千年计划的组织形式
    第二节 千年计划的机制化实施
        一、千年计划的推进
        二、千年计划的实施结果
    第三节 千年计划的减贫价值与挑战
        一、千年计划的减贫价值
        二、千年计划遇到的挑战
第五章 联合国减贫机制运行分析及后2015 议程
    第一节 减贫领域的公共产品供给与分配
        一、减贫领域的公共产品作用模式
        二、减贫领域不同行为体的行为方式
    第二节 关于“千年发展目标”筹资问题和全球公共产品供给模式的论争
        一、关于“千年发展目标”筹资问题和全球公共产品供给模式的论争
        二、国际筹资与全球公共产品供应
    第三节 后2015 议程展望
        一、后2015——《2030 年可持续发展议程》
        二、2030 可持续发展议程的争议
        三、对2030 可持续发展议程的评析
第六章 贫困治理的中国经验:对世界的贡献
    第一节 中国的减贫历程与成就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贫困治理的演进历程
        二、中国减除贫困的治理手段
        三、中国的减贫进程中的挑战
    第二节 中国参与全球机制化减贫的实践
        一、中国参与全球机制化减贫的实践
        二、中国参与全球减贫机制的贡献与挑战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2)油气资源供给能力约束下未来中国煤炭资源开采总量控制指标测度(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2 中国经济整体发展阶段的基本研判
3 国内外能源结构演进和发展脉络
    3.1 世界能源形势展望
    3.2 主要发达国家能源转型情况
        3.2.1 美国
        3.2.2 德国
        3.2.3 日本
    3.3 中国的能源演进路径与结构转型
4 国内石油、天然气等能源资源的未来供应能力
    4.1 国际组织预测结果
    4.2 国内政策规划目标
5 海外能源供给基本态势
    5.1 总体概况
    5.2 液体燃料
    5.3 天然气
    5.4 煤炭
    5.5 可再生能源
6 供需平衡下国内煤炭资源的总量控制指标测度
    6.1 中国能源消费曲线的拟合
    6.2 相关参数的未来值预测
        6.2.1 人口总量(PT)
        6.2.2 国内生产总值(GDP)
        6.2.3 能源效率变化(τF)
    6.3 一次能源总需求预测结果
    6.4 煤炭资源总量控制指标的测算
        6.4.1 化石燃料能源总量
        6.4.2 石油、天然气的供给量
        6.4.3 煤炭净进口量
7 结束语

(3)中国在全球气候治理中的角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综述与创新之处
        一、国外研究综述
        二、国内文献综述
        三、对研究现状的评价及本文研究视角的创新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框架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框架
    第四节 论文研究方法
第一章 中国全球气候治理角色的理论框架与变量组合
    第一节 全球气候治理的论析
        一、气候变化问题
        二、全球气候治理
    第二节 国家角色的论析
        一、角色理论论析
        二、国际关系中的国家角色论析
    第三节 国家利益、身份认知、国际体系:变量设置与研究假设
        一、选取利益、身份和国际体系作为变量的理论依据
        二、国家利益、身份认知与国际体系对全球气候治理的意义
        三、研究假设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拒绝角色:中国对全球气候治理的被动参与(20世纪70年代-1994)
    第一节 基于经济高速增长的国家利益观
        一、气候问题的“非经济”认知
        二、经济高速增长认知产生的背景
        三、基于经济高速发展的国家利益认知下的国家发展策略
    第二节 “后起和平发展者”的身份认知
    第三节 紧张的国际环境和宽松的国际能源体系
        一、周边及国际环境
        二、宽松的国际能源体系
    第四节 拒绝角色的变量作用过程及国际参与
        一、拒绝角色的变量作用过程
        二、拒绝角色的环境治理国际参与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承认角色:中国对全球气候治理的谨慎而保守参与(1995-2005)
    第一节 改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国家利益认知
        一、对气候问题的“经济”认知
        二、改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利益认知的背景
        三、改变经济增长方式认知下的发展
    第二节 “负责任大国”的身份认知
        一、“负责任大国”的文化渊源
        二、“负责任大国”产生的历史背景
    第三节 气候治理主体转变与油价大幅上升的国际体系
        一、“中国环境威胁论”的兴起
        二、全球气候治理主体的变化
        三、全球油价大幅上涨的能源体系
    第四节 承认角色的变量作用过程及气候治理参与
        一、承认角色的变量作用过程
        二、承认角色的气候治理国际参与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接受角色:中国对全球气候治理的主动与开放参与(2006-2015)
    第一节 全面转变发展方式的国家利益认知
    第二节 新兴国家的身份认知
        一、中国新兴国家身份认知的产生
        二、低碳经济:新兴国家身份认知下的气候治理路径
    第三节 新兴国家群体性崛起与国际油价动荡的国际能源体系
        一、新兴国家群体的兴起与气候治理参与
        二、油价动荡的国际能源体系
    第四节 接受角色的变量作用过程及气候治理参与
        一、接受角色的变量作用过程
        二、接受角色下中国的气候治理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后巴黎”时代中国在全球气候治理中的角色
    第一节 “后巴黎”时代全球气候治理的引领者
        一、经济“新常态”的国家利益认知
        二、“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身份认知
        三、制度碎片化和领导力缺失的全球治理体系
    第二节 “后巴黎”时代全球气候治理的中国方案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全球气候治理的“中国方案”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下中国参与气候治理的实践
    本章小结
结论
    一、本文的基本结论
    二、有待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论文中所用图
附录二 论文中所用表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件

(4)财政货币政策在系统性金融风险应对中的协调配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二、研究思路、框架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与重点
        (二)重点研究框架
        (三)研究方法
    三、创新点与不足
第二章 文献综述
    一、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定义与成因
        (一)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定义
        (二)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成因
    二、政府介入系统性金融风险应对和金融危机救助相关研究
        (一)政府介入系统性金融风险应对的必要性
        (二)政府救助范畴
        (三)政府救助措施
    三、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在系统性金融风险应对中的协调配合相关研究
        (一)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必要性
        (二)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方式
        (三)系统性金融风险应对中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
        (四)研究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主要理论方法
第三章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应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理论分析(一):介入和退出标准
    一、系统性金融风险应对的范畴
    二、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介入系统性金融风险应对的标准
        (一)预期收益分析
        (二)预期成本分析
        (三)预期成本收益曲线分析
    三、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退出系统性金融风险应对的标准
        (一)退出原则
        (二)退出标准与时机
        (三)政策退出的次序与方式
    四、小结
第四章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应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理论分析(二):作用机制
    一、蒙代尔—弗莱明IS-LM-BP模型
    二、加入风险溢价因素的IS-LM-BP-RP模型
    三、加入风险溢价和预期因素的IS-LM-BP-RP-AE模型
        (一)系统性金融风险状态下预期对IS曲线的影响
        (二)系统性金融风险状态下预期对LM曲线的影响
        (三)系统性金融风险状态下预期对BP曲线的影响
        (四)IS-LM-BP-RP-AE模型中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效应
    四、极端情形下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选择
        (一)对现代货币理论(MMT)理念的借鉴
        (二)对现代货币理论(MMT)理念的批判
        (三)IS-LM-BP-RP-AE 模型与现代货币理论的结合
    五、小结
第五章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应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国际经验
    一、美国应对“大萧条”
        (一)背景概况
        (二)采取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措施
        (三)政策效果
        (四)政策退出
    二、香港应对亚洲金融危机
        (一)背景概况
        (二)采取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措施
        (三)政策效果
        (四)政策退出
    三、美国应对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
        (一)背景概况
        (二)采取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措施
        (三)政策效果
        (四)政策退出
    四、小结
第六章 中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应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做法与建议
    一、中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应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主要做法
        (一)上世纪90年代处置国有银行不良资产风险
        (二)清理整顿金融“三乱”
        (三)全国农信社风险处置
        (四)本世纪初国有银行风险处置与股份制改革
        (五)2015年应对股市异常波动
        (六)包商银行接管
    二、中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应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不足及原因
        (一)传统机制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突发系统性金融风险应对需求
        (二)央行向国家财政上缴利润机制执行的灵活性加大
        (三)货币政策调控与财政政策之间的内生联系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完善机制的政策建议
第七章 中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应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实证分析
    一、变量数据与模型说明
    二、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的影响(VEC模型)
        (一)数据平稳性检验
        (二)协整检验与VEC模型
        (三)格兰杰因果检验
        (四)脉冲响应函数与方差分解
        (五)小结
    三、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对股市走势的影响(VAR模型)
        (一)数据平稳性检验
        (二)VAR模型的构建
        (三)格兰杰因果检验
        (四)脉冲响应函数与方差分解
        (五)小结
    四、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对股市波动性的影响(ARCH类模型)
        (一)数据平稳性检验
        (二)ARCH效应检验
        (三)模型拟合
        (四)结果分析
        (五)小结
    五、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对股市波动性的影响(VAR模型)
        (一)VAR模型的构建
        (二)格兰杰因果检验
        (三)脉冲响应函数与方差分解
        (四)小结
    六、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对投资者信心的影响(VAR模型)
        (一)数据平稳性检验
        (二)VAR模型的构建
        (三)格兰杰因果检验
        (四)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
        (五)小结
第八章 新形势下中国的系统性金融风险隐患及应对
    一、新形势下中国可能存在的系统性金融风险隐患
        (一)实体经济领域可能存在的系统性金融风险隐患
        (二)金融市场领域可能存在的系统性金融风险隐患
        (三)金融机构领域可能存在的系统性金融风险隐患
    二、应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储备
        (一)应对实体经济领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二)应对金融市场领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三)应对金融机构领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三、小结
第九章 结论与启示
    一、主要结论
        (一)系统性金融风险应对的范畴
        (二)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介入与退出系统性金融风险应对的标准
        (三)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应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手段
        (四)中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应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效果
        (五)当前中国可能存在的系统性金融风险隐患
    二、政策启示
中外文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攻读博士期间的学术成果

(5)中澳FTA对我国农业经济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中国农产品贸易开放格局
        1.1.2 中澳自贸区典型特点及重要意义
        1.1.3 中国农业区域发展非均衡性
        1.1.4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技术路线
        1.2.3 研究方法
        1.2.4 数据资料
    1.3 研究创新与研究不足
        1.3.1 研究创新
        1.3.2 研究不足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中澳自贸区经济效应评估
    2.2 贸易自由化与居民食物消费
    2.3 自贸区框架下贸易增加值分解
    2.4 文献述评
第三章 中澳农产品贸易结构
    3.1 中澳农产品贸易结构演变
    3.2 中澳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演变
        3.2.1 中澳农产品国际市场占有率
        3.2.2 中澳农产品显示性比较优势
    3.3 中澳不同要素禀赋类型农产品贸易结构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澳FTA对我国整体农业经济的影响
    4.1 模型框架与数据处理
        4.1.1 全球贸易分析模型
        4.1.2 数据处理、模型校准及情景设定
    4.2 中澳FTA对我国整体农业经济的影响——生产端
        4.2.1 中澳FTA对我国整体农业经济的影响——宏观层面
        4.2.2 中澳FTA对我国整体农业经济的影响——产业层面
        4.2.3 中澳FTA对我国整体农业经济的影响——进出口贸易
    4.3 中澳FTA对我国整体农业经济的影响——消费端
        4.3.1 贸易自由化对居民食物消费结构的影响机制
        4.3.2 标准GTAP模型家庭消费需求系统
        4.3.3 中澳FTA对居民食物消费结构的影响效应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澳FTA对农产品贸易增加值的影响
    5.1 世界投入产出模型
    5.2 贸易增加值分解
    5.3 链接机制
    5.4 贸易增加值分解测算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中国区域CGE数据库完善与分解拓展
    6.1 Sino-TERM模型框架结构
    6.2 Sino-TERM数据库构建与修正
        6.2.1 Sino-TERM数据库构建
        6.2.2 Sino-TERM数据库修正调整
    6.3 Sino-TERM模型中传统Fan分解拓展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中澳FTA对区域农业经济效应影响
    7.1 标准GTAP模型与Sino-TERM链接
    7.2 Sino-TERM模型宏观经济闭合
    7.3 Sino-TERM模型模拟结果
        7.3.1 宏观经济变化——BOTE分析
        7.3.2 宏观经济指标的区域异质性
        7.3.3 主要农业部门产出波动的区域异质性
    7.4 Sino-TERM模型Fan分解及拓展
        7.4.1 Sino-TERM模型中传统Fan分解
        7.4.2 Sino-TERM模型中Fan分解拓展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研究结论及政策启示
    8.1 研究结论
    8.2 政策启示
        8.2.1 国家层面的政策启示
        8.2.2 贸易增加值层面的政策启示
        8.2.3 贸易自由化与居民食物消费的政策启示
        8.2.4 区域层面的政策启示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农产品部门分类
附录 B 标准GTAP模型主要机制
附录 C 中澳FTA对农产品贸易增加值的重塑效应
附录 D 中澳FTA对主要农产品产出的区域异质性
致谢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6)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述评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方法
    四、创新之处
第一章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理论论述
    第一节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内涵界定
        一、十八大以前中国“对外开放”主要内涵
        二、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主要内涵
    第二节 党的十八大以前对外开放理论综述
        一、中国传统对外开放理论
        二、马克思、列宁对外开放理论
        三、中国近代以来对外开放理论
    第三节 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理论论述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时代背景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发展脉络
        三、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丰富内涵
        四、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理论渊源
        五、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历史渊源
        六、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关系
    第四节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理论论述
        一、开放方向方面的论述
        二、开放原则方面的论述
        三、开放路径方面的论述
        四、开放价值导向方面的论述
        五、开放与新发展理念方面的论述
        六、开放与国内治理方面的论述
        七、开放与全球治理方面的论述
第二章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总体态势
    第一节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主要实践
        一、自由贸易区战略
        二、“一带一路”倡议
        三、服务业扩大开放
        四、自由贸易试验区(自由贸易港)
        五、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六、人民币国际化
    第二节 全面对外开放新格局的生成
        一、对标国际一流标准的全方位产业开放格局
        二、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地理开放格局
        三、“引进来”、“走出去”的双向投资开放格局
        四、美元与人民币协同互补的货币开放格局
        五、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并重的地缘开放格局
        六、多边、区域、双边兼顾的贸易开放格局
第三章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主要特征
    第一节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治理特征
        一、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相结合
        二、创新性与延续性相结合
        三、顶层设计与底层探索相结合
        四、依法治理与制度创新相结合
        五、对内改革与对外开放相结合
        六、融入世界与引领世界相结合
    第二节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历史特征
        一、中国对外开放历史三个阶段的划分
        二、新时代对外开放是对1.0时期的复兴
        三、新时代对外开放是对2.0时期的超越
    第三节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全球化特征
        一、全球化阶段新划分
        二、西方推动的全球化的主要特征
        三、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全球化特征
    第四节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价值特征
        一、中国历史及世界其他国家对外开放价值导向
        二、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价值导向
第四章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基本条件
    第一节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优势分析
        一、庞大的内部市场优势
        二、又快又好的经济发展优势
        三、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优势
        四、大幅提高的科技实力优势
        五、稳定的宏观发展环境优势
    第二节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劣势分析
        一、高水平开放所需经济基础还不牢固
        二、营商环境条件落后于世界一流水平
        三、海外权益保护体系处于起步阶段
        四、科技创新水平与强国比差距较大
        五、落入中等收入陷阱风险增加
        六、资源安全问题不容忽视
    第三节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所面临机遇
        一、面向发展中国家,产能合作和基础设施建设机遇
        二、面向发达国家,承接服务产业国际转移机遇
        三、面向新科技革命,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机遇
        四、面向全球治理,世界经济治理地位提升机遇
    第四节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所面临挑战
        一、价值链高低两端的挑战
        二、全球经济治理的挑战
        三、中美“修昔底德陷阱”的挑战
        四、发达国家对中国发展模式不认同的挑战
第五章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战略策略
    第一节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战略依据及构成
        一、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战略主要依据
        二、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战略基本构成
    第二节 打造以中国为核心的全球价值链
        一、打造以中国为核心的全球价值链的基本分析
        二、打造以中国为核心的全球价值链的必要基础
        三、打造以中国为核心的全球价值链的主要动力
        四、打造以中国为核心的全球价值链的市场主体
        五、打造以中国为核心的全球价值链的建构路径
        六、打造以中国为核心的全球价值链的保障体系
    第三节 创造有利的内外发展环境
        一、持续推动国内改革,营造有利的内部发展环境
        二、完善海外权益保护体制,提供有效外部救济体系
        三、推动国际治理体系改革,构建有利外部制度环境
    第四节 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跨越修昔底德陷阱
        一、战略对抗将导致双输,损害双方的战略利益
        二、战略合作将带来双赢,有益于双方战略利益
        三、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共同为世界和平发展做贡献
    第五节 守住经济安全底线
        一、坚持渐进式开放,降低开放发展风险
        二、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维护国家金融安全
        三、建立资源安全体系,确保国家资源安全
        四、完善外国投资安全审查机制,保护国家经济安全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7)资本账户开放、短期资本流动与系统性金融风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框架、篇章结构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框架与篇章结构
        二、研究方法
    第三节 主要创新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资本账户开放的测度
    第二节 短期资本流动的测算
    第三节 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测度
    第四节 短期资本流动的驱动因素研究
    第五节 资本账户开放、汇率制度改革与外汇风险传染
        一、金融网络化特征显现,金融风险传染为并发特征之一
        二、网络分析逐渐运用到金融风险传染研究中
        三、外汇风险传染是金融风险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外汇风险传染的影响机制——资本账户开放与汇率制度改革
    第六节 资本账户开放与宏观经济
        一、资本账户开放与跨境资本流动
        二、资本账户开放与经济增长
        三、资本账户开放与金融发展、金融风险
    第七节 总结与评述
第三章 资本账户开放、跨境资本流动与系统性金融风险关系的逻辑梳理
    第一节 资本账户开放与跨境资本流动
        一、资本账户开放的概念界定、中国现状
        二、资本账户开放影响跨境资本流动
    第二节 资本账户开放、跨境资本流动与系统性金融风险
        一、理论基础
        二、资本账户开放、跨境资本流动的分部门影响机制
第四章 资本账户开放背景下中国短期资本流动的驱动因素研究
    引言
    第一节 理论模型与实证方法选择
        一、理论模型的构建与推导
        二、实证方法选择
        三、模型估计方法
    第二节 实证分析
        一、数据选取
        二、数据预检验
        三、基准回归
        四、半参数平滑系数模型
        五、稳健性检验
    第三节 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结论
        二、政策建议
第五章 资本账户开放对国内金融市场的时变冲击
    引言
    第一节 理论模型与实证方法选择
        一、基本假设
        二、理论模型推导与实证方法选择
    第二节 实证分析
        一、数据选取
        二、数据平稳性检验
        三、资本账户总体开放与金融市场
        四、短期资本账户开放与金融市场
        五、时变方差分解分析
        六、动态溢出效应
    第三节 结论与启示
第六章 资本账户开放、汇率制度改革与外汇风险传染
    引言
    第一节 研究方法
        一、汇率关联性网络的建立
        二、汇率系统关联性测度指标的构建
    第二节 外汇风险传染的实证测度
        一、样本与数据说明
        二、汇率系统关联性的测度
        三、各只货币风险吸收、外溢效应的测度
    第三节 资本账户开放、汇率制度改革对外汇风险传染的影响机制研究
        一、外汇风险传染影响因子的选取
        二、实证结果分析
        三、稳健性检验
    第四节 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结论
        二、政策建议
第七章 资本账户开放会加剧我国的系统性金融风险吗?
    引言
    第一节 中国系统性金融风险指数的构建
        一、指数构建方法及其合理性说明
        二、指标选取
        三、数据预处理
        四、指数构建与分析
        五、时变权重分析
        六、稳健性检验
    第二节 资本账户开放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时变影响
        一、资本账户开放对系统性金融风险影响的基本逻辑
        二、实证分析-基于SV-TVP-VAR模型
    第三节 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结论
        二、政策建议
第八章 资本账户开放背景下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防范对策
    第一节 本文总结
        一、研究内容和研究发现
        二、风险防范对策
    第二节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博士期间研究成果
    出版专着、发表文章
    会议论文获奖
    参与课题
致谢

(8)我国宏观调控中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意义
        1.2.1 维护经济稳定,为“五位一体”全面发展营造良好的经济环境
        1.2.2 发挥合力共同优化结构调整,促进经济持续高质量发展
        1.2.3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共同实现宏观调控总目标
    1.3 基本概念与研究范畴
        1.3.1 宏观调控的基本概念
        1.3.2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基本概念与研究范畴
        1.3.3 加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必要性
    1.4 研究方法
        1.4.1 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
        1.4.2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1.4.3 历史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相结合
    1.5 研究框架
    1.6 创新与不足
        1.6.1 论文创新点
        1.6.2 论文难点与不足
2 文献综述和理论基础
    2.1 文献综述
        2.1.1 国外相关研究
        2.1.2 国内相关研究
    2.2 宏观调控的理论基础
        2.2.1 马克思关于宏观调控的理论
        2.2.2 经济周期理论
        2.2.3 经济增长理论
        2.2.4 凯恩斯主义流派
        2.2.5 其他理论
    2.3 财政和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主要理论模型
        2.3.1 IS-LM曲线——封闭经济下财政与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影响
        2.3.2 米德冲突——单一政策无法兼顾内外均衡
        2.3.3 丁伯根法则——不同经济目标需要不同的政策工具
        2.3.4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开放经济下财政货币政策效果不同
    2.4 国内外理论与文献的启示与不足
        2.4.1 我国宏观调控与西方国家干预等理论的联系与区别
        2.4.2 国内外理论与文献的不足
    2.5 构建宏观调控中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基本框架
        2.5.1 短期注重维护经济总量基本稳定,侧重需求管理
        2.5.2 长期注重优化结构提高经济质量,侧重供给管理
        2.5.3 加强两大政策工具协调配合,提高政策合力和效率
3 世界主要国家财政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经验与启示
    3.1 美国各阶段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情况
        3.1.1 “罗斯福新政”中财政与货币政策及其协调配合
        3.1.2 二战期间财政与货币政策及其协调配合
        3.1.3 二战后至70年代财政与货币政策及其协调配合
        3.1.4 20世纪80年代财政与货币政策及其协调配合
        3.1.5 20世纪90年代财政与货币政策及其协调配合
        3.1.6 21世纪国际金融危机前财政与货币政策及其协调配合
    3.2 日本各阶段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情况
        3.2.1 财政政策的演进
        3.2.2 货币政策的演进
        3.2.3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
    3.3 德国各阶段财政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情况
        3.3.1 二战后到60年代中期中性的财政政策和偏紧的货币政策协调配合
        3.3.2 6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初反周期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配合
        3.3.3 80年代初至2008年紧缩的财政政策与偏紧的货币政策协调配合
    3.4 2008年金融危机后主要国家财政货币政策协调配合概况
        3.4.1 美国应对金融危机财政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
        3.4.2 日本应对金融危机财政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
        3.4.3 德国应对金融危机中财政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
    3.5 国际经验的启示
        3.5.1 两大政策共同维护经济基本稳定
        3.5.2 两大政策配合促进经济结构调整
        3.5.3 充分利用国债功能助力两大政策实现各自目标
4 我国宏观调控中财政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历史沿革
    4.1 从双松到双紧的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1993年—1997年)
        4.1.1 从双松转向双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4.1.2 两大政策共同抑制固定资产投资过热
        4.1.3 央行试行以国债为公开市场操作对象
    4.2 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协调配合(1998年—2004年)
        4.2.1 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4.2.2 共同支持基础设施建设维护经济总体稳定
        4.2.3 利用特别国债注资国有商业银行应对亚洲金融危机
        4.2.4 国债期限结构受限央票成为公开市场业务主力
    4.3 双稳健的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2005年—2008年)
        4.3.1 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4.3.2 两大政策引导经济结构调整
        4.3.3 财政部发行特别国债购买外汇储备进行投资
    4.4 积极财政政策与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协调配合(2008年—2011年)
        4.4.1 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4.4.2 共同支持4万亿投资应对经济下滑
        4.4.3 共同支持结构调整促进出口、投资和消费
        4.4.4 中央国库现金管理商业银行定期存款业务逐步增加
    4.5 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协调配合(2011年—今)
        4.5.1 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
        4.5.2 两大政策定向扶持相关领域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4.5.3 两大政策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
        4.5.4 两大政策加大国债、国库现金工具协调配合力度
5 两大政策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与原因探析
    5.1 实际GDP增速、赤字率及货币供给M2增速关系的实证研究
        5.1.1 样本数据及计量方法
        5.1.2 基本检验
        5.1.3 VAP模型建立及检验
        5.1.4 脉冲响应函数及方差分解
        5.1.5 实证分析结论
    5.2 原因探析
        5.2.1 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与经济增长相互影响
        5.2.2 政府投资波动对经济增长影响较大
        5.2.3 货币政策目标与执行传导力度需合理把握
6 两大政策促进结构调整的实证分析与原因解析
    6.1 样本数据及计量方法
        6.1.1 样本数据选取及说明
        6.1.2 计量方法
    6.2 两大政策促进我国各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证分析
        6.2.1 两大政策促进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证分析
        6.2.2 两大政策促进东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证分析
        6.2.3 两大政策促进中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证分析
        6.2.4 两大政策促进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证分析
        6.2.5 实证分析结论
    6.3 原因解析
        6.3.1 单靠任一政策作用有限,难以发挥合力促进结构调整
        6.3.2 两大政策缺乏协调配合的机制和端口支撑
        6.3.3 各地差异较大,执行财政、货币政策的方式和效果不一
7 两大政策工具在协调配合中的实证分析及原因分析
    7.1 国债对货币供给量的影响分析
        7.1.1 外汇占款大幅波动使货币供给较为被动
        7.1.2 外汇占款过多影响金融机构资金效率和货币政策有效贯彻
        7.1.3 利用特别国债创新外汇管理仍未解决货币供给难题
        7.1.4 利用“央票”等货币政策工具对冲“外汇”效率低于国债
    7.2 国库现金对货币供给量的VECM模型实证分析
        7.2.1 变量选择及单位根检验
        7.2.2 国库现金影响流通中的现金(M0)的实证分析
        7.2.3 国库现金影响狭义货币供给量(M1)的实证分析
        7.2.4 国库现金影响广义货币供给量(M2)的实证分析
        7.2.5 实证分析结论
    7.3 原因分析
        7.3.1 央行持有国债规模和比例过低
        7.3.2 国债规模的安全区间难以确定,国债管理有待提高
        7.3.3 国债市场尚不完善
        7.3.4 缴税周期性特征使国库现金对货币供应量产生影响
        7.3.5 国库现金预测的科学性有待提高
        7.3.6 中央国库现金进行商业银行定期存款管理有待进一步提高
        7.3.7 两大政策缺乏协调配合机制
8 完善宏观调控中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建议
    8.1 宏观经济面临的国际国内新形势
        8.1.1 国际经济新形势
        8.1.2 国内经济新形势
    8.2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宏观调控的总体战略基调
    8.3 构建宏观调控中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基本机制
    8.4 短期维护经济基本稳定,发挥需求管理优势
        8.4.1 采用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协调配合
        8.4.2 发挥政府投融资优势,从需求侧维护总量基本稳定
        8.4.3 利用国债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
    8.5 长期促进结构调整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侧重供给管理
        8.5.1 两大政策协调配合以科技创新引领经济增长动能转换
        8.5.2 推动相关市场经济主体改革和发展
    8.6 加大两大政策工具协调配合力度,提高政策效率
        8.6.1 积极稳妥扩展赤字和债务规模,进一步优化政府债务管理
        8.6.2 善于利用国债、国库现金增加货币供应量调控的主动权
    8.7 进一步完善其他制度供给
参考文献
博士研究生学习期间科研成果
后记

(9)金融杠杆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文献述评
    第三节 研究目的及创新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框架结构
第二章 理论与方法
    第一节 金融杠杆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
    第二节 理论模型
    第三节 系统GMM估计模型
    第四节 Hansen门槛面板模型
第三章 金融杠杆对经济增长:国际检验
    第一节 基本概述
    第二节 金融总杠杆对经济增长的检验
    第三节 政府和私营部门杠杆规模对经济增长的检验
    第四节 稳健性检验
    第五节 门槛效应检验
第四章 金融杠杆对经济增长:国内实证
    第一节 基本概述
    第二节 金融机构部门去杠杆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第三节 金融总杠杆对经济增长的实证
    第四节 政府和工业企业部门杠杆对经济增长的实证
    第五节 门槛效应检验与压力测试
第五章 结论与启示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政策启示
    第三节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博士在读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致谢

(10)中国安全金融资产短缺的测度与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1.2.1 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
        1.2.2 研究方法
    1.3 论文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1.3.1 论文创新点
        1.3.2 论文不足之处
2 概念界定与文献综述
    2.1 安全资产的内涵
        2.1.1 安全资产的定义
        2.1.2 安全资产的创造
        2.1.3 安全资产的功能
    2.2 安全资产短缺的源起和发展
        2.2.1 安全资产短缺的源起
        2.2.2 安全资产的供需失衡
        2.2.3 安全资产短缺的经济后果
    2.3 安全资产短缺的相关研究进展
        2.3.1 安全资产短缺的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
        2.3.2 安全资产的供给冲击和需求冲击
    2.4 研究总结与评述
3 安全资产短缺理论模型阐述
    3.1 安全资产短缺理论模型概述
        3.1.1 资产短缺假说理论模型
        3.1.2 安全资产短缺理论模型
        3.1.3 安全资产市场的供需均衡模型
    3.2 安全性陷阱理论阐述
        3.2.1 安全性陷阱
        3.2.2 流动性陷阱
        3.2.3 流动性陷阱与安全性陷阱的区别
    3.3 梳理与总结
4 中国安全资产短缺状况:界定、测度与相关经济现象分析
    4.1 中国安全资产的界定
        4.1.1 中国安全资产的定义和范围
        4.1.2 中国安全资产的作用
    4.2 中国安全资产短缺状况的测度
        4.2.1 中国安全资产短缺状况的测度方法说明
        4.2.2 指数中各指标统计口径的设定
        4.2.3 中国安全资产短缺状况的测度结果
    4.3 中国安全资产短缺状况的短期预测
        4.3.1 模型理论介绍
        4.3.2 基于ARMA模型对C-I指数的短期预测分析
        4.3.3 基于ARIMA模型对SAI指数的短期预测分析
    4.4 我国安全资产短缺的相关经济现象分析
        4.4.1 高储蓄低消费
        4.4.2 实际利率持续低迷
        4.4.3 流动性过剩、面临陷入“安全性陷阱”的风险
        4.4.4 房地产价格快速上升、通货膨胀出现结构性特征
5 中国安全资产短缺的宏观经济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5.1 模型介绍和指标说明
        5.1.1 模型介绍
        5.1.2 建模步骤
        5.1.3 指标说明
    5.2 基于SVAR模型的资产短缺程度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5.2.1 平稳性检验
        5.2.2 VAR模型的构建及稳定性检验
        5.2.3 SVAR模型Ⅰ的构建及其同期系数估计
        5.2.4 SVAR(3)模型Ⅰ的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分析
    5.3 基于SVAR模型的安全资产占比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5.3.1 建立VAR模型以及稳定性检验
        5.3.2 构建SVAR模型Ⅱ及其同期系数估计
        5.3.3 SVAR(5)模型Ⅱ的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分析
    5.4 研究结论
6 结论、政策建议与研究展望
    6.1 结论
        6.1.1 我国安全资产短缺现状
        6.1.2 我国安全资产短缺问题的影响因素
        6.1.3 我国安全资产短缺问题的成因
    6.2 政策建议
        6.2.1 经济发展目标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增长转型
        6.2.2 推动金融市场健康规范发展
        6.2.3 国民财富的主要载体由房地产向金融资产转移
    6.3 研究展望
在读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后记

四、2001年国际宏观经济展望——全球经济将保持稳定增长(论文参考文献)

  • [1]机制化减贫 ——联合国贫困治理的路径研究[D]. 骆明婷.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21(12)
  • [2]油气资源供给能力约束下未来中国煤炭资源开采总量控制指标测度[J]. 周吉光,张举钢,丁欣,吴文盛,刘格云,陈安国,乔洁. 河北地质大学学报, 2020(06)
  • [3]中国在全球气候治理中的角色研究[D]. 李波. 山东大学, 2020(02)
  • [4]财政货币政策在系统性金融风险应对中的协调配合[D]. 龙俊鹏.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12)
  • [5]中澳FTA对我国农业经济的影响研究[D]. 周玲玲.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20(01)
  • [6]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研究[D]. 刘登攀.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7]资本账户开放、短期资本流动与系统性金融风险[D]. 余博. 厦门大学, 2019(12)
  • [8]我国宏观调控中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研究[D]. 龙小燕.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 2019(01)
  • [9]金融杠杆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 王学凯.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2)
  • [10]中国安全金融资产短缺的测度与影响因素研究[D]. 张梦. 东北财经大学, 2019(06)

标签:;  ;  ;  ;  ;  

2001年国际宏观经济展望——全球经济将保持平稳增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