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宜昌市城区近50年气温变化趋势及R/S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汪子贤[1](2021)在《基于门诊的我国区域温度敏感性疾病筛选及归因负担评估》文中研究表明背景:气候变化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增加死亡和发病的风险。国内外对于温度与健康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人群死亡结局,综合分析我国多地区温度对多病种门诊量的影响少有报道。目的:分析我国18个区/县温度与门诊量的关系,定量估计极端温度对我国不同区域不同病因别门诊量的冷效应和热效应,筛选我国不同区域极端温度敏感性疾病。分析温度对不同性别和年龄别人群门诊量的影响,识别极端温度脆弱人群。评估极端温度敏感性疾病和脆弱人群的归因疾病负担。方法:收集2014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我国18个区/县每日门诊就诊资料、气象资料和大气污染物资料,采用两阶段方法进行分析。第一阶段,利用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拟合每个研究区/县温度一日门诊量的暴露反应关系。第二阶段,采用多元Meta回归分析合并各个区/县的效应,分析极端温度对不同病因别、性别和年龄别日门诊量的影响,识别极端温度敏感性疾病和脆弱人群。将研究地区划分为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分析极端温度影响的区域差异。计算归因分值评估极端温度敏感性疾病和脆弱人群的归因风险。结果:1.极端高温敏感性疾病极端高温可增加总人群门诊风险,累积相对危险度为1.095(95%CI:1.021,1.175)。极端高温敏感性疾病有: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伤害及皮肤和皮下组织疾病,累积相对危险度分别为:1.254(95%CI:1.037,1.515)、1.128(95%CI:1.024,1.244)、1.103(1.029,1.393)、1.058(95%CI:1.002,1.119)、1.313(95%CI:1.063,1.621)和1.221(95%CI:1.044,1.426);对极端高温敏感的病种有:肠炎、尿石病,累积相对危险度分别为:1.518(95%CI:1.195,1.929)、1.373(95%CI:1.014,1.858)。对于总门诊,极端高温可增加温带季风气候地区人群门诊风险,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区人群也易受到极端高温的影响,但未观察到统计学意义。对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区,极端高温敏感性疾病有肠炎、甲状腺疾患、尿石病及皮肤和皮下组织疾病。对于温带季风气候地区,极端高温敏感性疾病有呼吸系统疾病、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性感冒与肺炎、消化系统疾病和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等。2.极端低温敏感性疾病未观察到极端低温显着增加总人群门诊风险。对极端低温敏感的病种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和肠炎,累积相对危险度分别为:1.276(95%CI:1.065,1.528)和1.480(95%CI:1.011,2.166)。未观察到极端低温显着增加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地区的总门诊风险。对于各系统疾病,极端低温可显着增加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区肠炎疾病的门诊风险以及温带季风气候地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疾病的门诊风险。3.脆弱人群在性别、年龄别分层分析中,男性比女性更易受到极端高温影响,累积相对危险度分别为1.120(95%CI:1.015,1.236)和1.075(95%CI:1.032,1.163);对极端高温敏感的年龄组依次为7~17岁、18~44岁和60~74岁,累积相对危险度分别为1.281(95%CI:1.033,1.588)、1.119(95%CI:1.033,1.212)和1.089(95%CI:1.007,1.178)。未发现极端低温的显着影响。4.疾病负担归因高温和低温的AF值分别为3.613%和0.842%。对于极端高温敏感性疾病,归因于中等高温的疾病负担最大,按AF值高低依次为尿石病,为7.204%,皮肤和皮下组织疾病3.954%、肠炎3.777%、泌尿生殖系统3.215%、呼吸系统疾病3.132%、伤害3.057%、消化系统疾病2.631%和内分泌系统疾病2.152%。归因于极端高温的疾病负担按AF值高低依次为尿石病2.686%、泌尿生殖系统疾病1.833%、皮肤和皮下组织疾病1.798%、伤害1.512%、呼吸系统疾病1.295%、肠炎1.252%、内分泌系统疾病1.074%和消化系统1.015%。对于极端低温敏感性疾病,归因于中等低温的疾病负担最大,其中,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归因疾病负担值最大,为4.231%,肠炎的归因疾病负担为3.654%。归因于极端低温的疾病负担依次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2.096%、肠炎0.749%。与女性相比,男性人群由高温造成的归因疾病负担更大。不同年龄别中,7~17岁人群的归因疾病负担最大,其次是18~44岁、60~74岁、0~6岁人群。对于区域差异,在总门诊中,温带季风气候地区由于高温造成的疾病负担占该地区总门诊量的4.533%,高于亚热带季风气候的3.258%。温带季风气候地区由于低温造成的疾病负担占该地区总门诊量的1.262%,高于亚热带季风气候的0.408%。结论:极端温度可增加疾病的门诊风险。极端高温敏感性疾病有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伤害、皮肤和皮下组织疾病、肠炎、尿石病。极端低温敏感性疾病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和肠炎。高温的归因疾病负担大于低温。男性的归因疾病负担高于女性,7~17岁青少年为最敏感人群。极端温度对温带季风气候地区的门诊风险影响更大。
路闯[2](2020)在《湖北省马尾松人工林生产力时空变异及其关键影响因素》文中研究说明森林生产力是反映森林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核心指标,也是全球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森林生产力受气候、立地条件和人为干扰活动等因素综合影响,表现出明显的时空变异性和复杂性。明确森林生产力的时空变异规律对揭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维持机制和开展森林可持续经营管理均具有重要意义。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是我国分布最广泛的造林树种之一,其生态系统服务提升对维持区域生态安全和林木蓄积量增长均具有重要意义。尽管众多研究已聚焦不同尺度上马尾松生产力及其对环境变化的响应,但在气候和人为活动共同影响下,北亚热带马尾松林生产力的时空变异规律及其关键驱动机制的复杂性仍待深入研究。湖北省是马尾松林重要分布区,也是马尾松林分布的北缘地区,马尾松生产力对气候变化等因素响应敏感。本研究旨在通过湖北省马尾松人工林生产力时空变异特征研究,探索马尾松人工林生产力与环境因素间的作用关系,以揭示北亚热带马尾松人工林生产力的时空变异性和驱动因素的复杂性,为深入了解马尾松人工林生产力和生态系统服务维持机制提供依据。本研究以湖北省马尾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基于1994~2014年湖北省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数据和区域长期气候观测数据等基础数据,采用空间插值分析、时序数据趋势检验、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等方法,研究湖北省区域气候长期(1972-2014年)变化的时空变异特征,定量研究马尾松人工林林分生物量累积与生产力的时空变异特征,评估马尾松人工林生产力与关键环境因子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在此基础上探索湖北省马尾松人工林生产区划,以期揭示气候变化和人为活动影响下湖北省马尾松人工林生产力时空变异复杂性,为区域尺度马尾松人工林可持续经营提供支持。本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1)湖北省温度和降水具有显着的时空变异特征。1972-2014年间,湖北省年均温呈显着上升趋势(p<0.01),年均温变化率为0.257℃·(10a)-1;平均年降水量略微下降(p>0.05)。多年月均温与月降水量的年内均呈明显的单峰变化特征,峰值均出现在7月,雨热同步特征明显。1972-2014年间湖北省多年年均温空间分异明显,介于0.5-19.1℃(全省均值为15.0℃),西部山地年均温较低,武汉城市圈地区年均温较高。湖北省多年平均年降水量空间变异明显,介于791.1-1781.8mm(均值1267.6mm),高降水量区分布于鄂西南和鄂东南,低降水量区集中在鄂西北。湖北省多年年平均气温显着变化区域趋势范围为-0.22~0.55℃·(10a)-1(p<0.05),占湖北省总面积的89.39%,五峰县升温趋势较大且显着,秭归县降温趋势显着。年降水量显着变化区域集中位于利川市(-5.70~-3.69mm·(10a)-1,p<0.05),面积比例仅为1.25%。(2)湖北省马尾松人工林生物量与林龄呈正相关关系(5-49 a),马尾松人工林生物量随时间变化的幂函数拟合效果最好,模型式为:ln(Y)=0.836ln(X)+2.779(其中Y为林分生物量,X为林龄,R2=0.419,p<0.01)。各林龄马尾松林生产力的空间变异特征明显,15a生马尾松林生产力为0.26-5.38 t·hm-2·a-1(均值1.57 t·hm-2·a-1),25a生马尾松林生产力为0.20-5.47 t·hm-2·a-1(均值1.61 t·hm-2·a-1),而35a生马尾松林生产力为0.36-4.69t·hm-2·a-1(均值1.96 t·hm-2·a-1);15a生、25a生和35a生马尾松林高生产力区域主要分布在鄂西南。15a生和25a生马尾松人工林生产力的空间分布特征较为相似,但35a生马尾松林生产力高值区域由鄂西南部向鄂西北部转移。(3)9月降水、4-7月月均温和生长季均温对15a、25a和35a生马尾松林生产力的影响均显着(p<0.05),但3个林龄阶段马尾松人工林生产力主要影响因子存在差异:15a生马尾松林生产力主要与7月均温显着负相关(p<0.05),与高林分密度显着正相关(p<0.05);25a生马尾松主要与4月均温显着负相关(p<0.05),与高林分密度显着正相关(p<0.05);35a生马尾松主要与海拔高程显着的正相关(p<0.05)。(4)以20a生马尾松人工林生产力为基准,判断湖北省马尾松人工林的产区空间分布特征。影响20a生马尾松人工林生产力关键环境因子为4月均温、坡度和土层厚度。基于上述因子,本研究将湖北省马尾松林产区分为2级,其中,包括一级产区3个(Ⅰ类产区、Ⅱ类产区、Ⅲ类产区),二级产区8个。其中,Ⅰ-1屏山和清江流域片区20a生马尾松林生产力最高,主要分布于鄂西南部,Ⅲ-4江汉平原和幕阜山片区20a生马尾松林生产力最低,主要分布于鄂东南部。研究结果揭示出,湖北省马尾松人工林生产力存在明显的时空变异特征,8~10月月降水、年均温、生长季均温、生长季各月均温、海拔、土层厚度和腐质层等因子是导致北亚热带马尾松人工林生产力时空变异的主要因素,并受林分密度制约,且随林龄变化,马尾松人工林生产力的关键环境影响因素及其作用强度也存在变异。因此,在马尾松林分区经营基础上,需考虑不同林龄阶段马尾松林关键环境影响因子的变异,采取针对性经营策略,以提升马尾松人工林生产力。
张浩斐[3](2020)在《基于非一致性哈拉沁小流域水文频率分析及水库特征值校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下,特别是随着大量的水利工程、水保工程和水资源调度工程的实施,流域下垫面发生了显着的变化,流域天然水文时间序列的一致性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使得直接使用传统的水文频率分析方法分析计算的流域水文特征值不能很好地反映流域的水文规律,变化环境下的设计洪水计算和水库调洪演算已经成为近年的研究热点。哈拉沁水库始建于2002年,设计依据的水文系列资料始测于1956年,迄今水库上游流域内的下垫面条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设计水库特征值否能指导水库的安全运行,需亟待进行工程水文计算分析校验。本文在对哈拉沁水库流域实地勘查和现状运行情况分析的基础上,将大坝以上水文系列延长至2016年,采用过程线法、滑动平均法和Hurst系数法等方法对哈拉沁水库流域水入库文序列非一致性进行了变异点诊断,结果显示,哈拉沁水库各入库水文序列均呈现跳跃变异的现象。根据ABS、OLS、WLS准则,确定了哈拉沁水库入库水文序列的最优拟合分布,并通过同频率放大法得到基于非一致性洪水的入库设计洪水过程线和洪水设计成果,将其与2002年水库原设计值和不考虑变异的传统P-Ⅲ分布拟合成果进行对比,发现最优分布演算的设计洪水成果与水库原设计值和不考虑变异的传统P-Ⅲ分布拟合成果有较大的差异。介于此,对基于非一致性入库洪水进行了调洪演算,确定了考虑变异条件下的哈拉沁水库特征值。结果可为哈拉沁水库的调度运行、水资源优化利用和防洪度汛等提供参考。主要结果如下:(1)哈拉沁水库各入库水文序列均呈现跳跃变异。年最大洪峰序列变异点为2003年,年径流序列、年最大1d洪量序列、年最大3d洪量序列和年最大7d洪量序列的变异点均为1962年。(2)非一致性最优拟合分布入库洪水调洪演算成果比2002年水库原洪峰设计值减小约30%-40%,年最大1d洪量设计值约减少40%左右,较不考虑变异条件下的P-Ⅲ曲线拟合的洪峰设计值约减少31%,年最大1d洪量约减少26%。(3)哈拉沁水库在流域下垫面变化影响下,非一致性最优拟合分布演算调洪调度方案较原设计方案的洪峰流量略有减少,但错峰时间有所延长;采用非一致性入库洪水序列调洪演算求得的建议水库特征值,分别低于原水库设计防洪高水位、设计洪水位和校核洪水位0.4m、2.41m和3.02m。
胡昕利[4](2020)在《长江中游地区土地利用和植被NDVI动态及驱动因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长江中游地区(湖北、湖南和江西省)是长江经济带中心区域,也是三峡水库所在地和退耕还林项目重点地带。研究土地利用格局、植被演变与驱动因素,对于该地区的社会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长江中游地区为对象,应用Landsat TM土地利用类型图、MODIS NDVI影像与气象、DEM、统计年鉴数据,在Arc GIS、Fragstats、Matlab、SPSS等分析软件的支持下,采用景观格局分析、Sen+MK趋势分析、Hurst指数及相关分析等方法,研究了1990-2015年不同时期土地利用变化格局,探讨了1999-2015年植被覆盖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气候(气温、降水、相对湿度、日照时数)、地形(海拔、坡度、坡向)、人为因素(人口密度、GDP、城市化)的关系,并针对区域生态发展问题,提出土地与植被生态可持续发展应对策略。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2015年长江中游各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占比排序为林地(49.82%)>耕地(30.41%)>灌木(7.03%)>水域(4.61%)>草地(3.92%)>建设用地(2.81%)>果园(1.08%)>未利用地(0.32%)。与1990年相比,该区耕地和林地面积分别减少1.06%、0.49%,而建设用地和果园面积分别增加1.08%、0.54%。从景观格局指数来看,随城市化进程,研究区景观趋于破碎化,斑块趋于复杂化、景观多样性增加。经济与产业发展、城市化及国家实施的生态保护工程与恢复政策是景观格局变化的驱动因素。(2)在城-乡梯度上,林地占地比例增加,而耕地、建设用地呈相反趋势;建设用地和耕地破碎化水平增加,而林地破碎化水平降低;景观水平指数则表现为斑块密度增加、斑块平均面积减小、周长面积分维数增加,显示了城市化地区景观集聚、边缘区(偏远)破碎化加重的特点。这些结果表明,长江中游地区一体化方向发展可能是这种空间格局的驱动因素。(3)1999-2015年长江中游地区植被NDVI明显上升,且高于其它重要城市群(例如,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在区域尺度上,植被NDVI呈“西高东低、北高南低”的空间分布特点。近17年来,植被NDVI增加的面积约占90%,退化面积约占7%,严重退化区域位于省会城市中心地带。根据Hurst指数可知,植被可持续性改善区约占35%,主要分布在西部山区;植被持续性退化区约占3%,主要分布在较发达城市地区。不同植被类型NDVI大小排序为天然林(0.81)>草地(0.78)>人工林(0.77)>耕地(0.75);近17年来,相比于其它植被类型,耕地、人工林NDVI降低的面积占比较大,表明这些植被生长具有退化趋势且可能进一步退化,需进一步探讨原因和对策。(4)近17年,长江中游地区NDVI年际变化对同期气候的响应不强烈,各相关系数均未达到显着水平(p>0.05),表现为NDVI与气温、降水呈正相关,与相对湿度、日照时数呈负相关。各植被类型NDVI与气温、降水均呈微弱的正相关,与相对湿度均呈显着负相关,耕地NDVI与降水呈显着正相关。空间尺度上,研究区与气温、相对湿度、降水、日照时数达到显着相关的比例分别为:7.53%、7.31%、4.12%、3.76%,植被NDVI与同期气温的显着相关性比例最大,与降水、日照时数的显着相关性比例较小,表明气温是影响该区植被生长年际变化的主要气候因子。(5)从各月植被NDVI与气候因子的月际相关性来看,该区1-4月植被NDVI受降水、日照影响,且有明显的滞后性;7月植被NDVI受5月降水的滞后性影响;8月植被NDVI与气温、相对湿度、日照时数均呈显着相关,受气候因子的影响最大。由此来看,月际降水和日照时数是影响该区植被NDVI季节变化的主要气候因子,同时夏季气温与相对湿度对该区植被生长的影响也较为显着。(6)地形因素对该区植被NDVI的驱动表现为:海拔小于2500m时,植被NDVI随海拔升高而增加,而海拔大于2500m时,NDVI值有下降趋势;随坡度增加,植被NDVI也逐渐增大,但其增加的速率越来越慢;植被NDVI与坡向的关系,呈现南高北低的方向性规律,由南向北方向转变时,植被NDVI表现为逐渐降低。(7)人为因素对该区植被NDVI的驱动表现为:随着人口密度的增加,植被NDVI逐渐下降且下降幅度不断增大;随着GDP等级的递增,植被NDVI逐渐降低;城市化也是植被NDVI下降的驱动因素。随着造林面积的逐年增加,NDVI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二者呈显着相关,表明国家实施的生态造林等工程改善了区域植被覆盖状况。该研究结果对长江经济带开发、“三屏两带”建设和低效林改造均具有重要意义,也对该地区城市群经济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具有指导作用。
邴建平[5](2018)在《长江—鄱阳湖江湖关系演变趋势与调控效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通江湖泊,在长江经济带发展与保护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受气候变化、自然地理条件和人类活动等多重因素影响,长江与鄱阳湖江湖关系持续演变,尤其是近十几年演变加剧,给湖区经济社会发展及生态环境带来较大影响,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定量识别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等要素对江湖水情的影响,分析三峡水库运行下江湖关系新变化趋势及适应性调控成为学术界的研究热点。本文在系统总结和归纳国内外对江湖关系演变与调控效应相关研究的方法、成果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形成江湖关系演变趋势与调控效应研究理论框架和技术方法体系,围绕江湖水情时空演变特征与趋势、江湖洪水遭遇规律、江湖水量交换关系、控制性水库对江湖水情的调控效应等方面展开全面系统的定量辨识研究,为保障鄱阳湖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协调发展提供科学理论依据。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采用数理统计、Mann-Kendall检验、Pettitt检验及小波分析等水文演变趋势分析方法,揭示长江中游干流和鄱阳湖的流量、水位、江湖冲淤、河道水位流量关系、江湖水位关系、湖泊调蓄洪水能力等水系统要素的长历时时空演变特征及趋势。三峡水库运行以来,长江中游干流9~11月流量明显减少,12~次年3月流量增加;九江站枯水河床冲刷下切,水位特征受上游来水和河道冲刷综合影响而改变。鄱阳湖出湖水量减少幅度小于入湖水量,但枯水期出流加快,9~11月最大倒灌流量减少;入湖水量长历时变化趋势不显着,出湖水量呈现微弱的上升趋势。鄱阳湖水位变化受五河和长江来水的双重影响,湖区都昌站附近水位变化幅度最大,都昌以上距离湖口越远影响越小。鄱阳湖湖口与长江干流水位相关关系较好,三峡水库运行后,水位相关关系未发生明显变化,而湖口站14m以下水位时星子水位明显降低。长江对鄱阳湖的顶托或倒灌作用减弱,从而减弱了对长江洪水的调蓄作用。江湖水情变化受降水偏少、河床冲刷和采砂、三峡水库运行等综合影响,2003年为主要突变点。(2)基于Copula函数研究江湖不同量级洪水遭遇概率,定量评估人类活动影响下多因素对洪水遭遇的影响。长江干流发生100年一遇洪水时,鄱阳湖发生100年、50年、10年一遇出湖洪水的概率分别为19.0%、27.3%和53.8%。在长江发生一定洪水条件下,鄱阳湖低重现期洪水发生的可能性比高重现期洪水的可能性大,鄱阳湖调蓄降低了长江洪水与鄱阳湖出湖洪水遭遇概率。三峡水库削峰作用降低了鄱阳湖与长江洪水遭遇概率约7.0%。(3)基于顶托强度指数、倒灌强度指数及水量交换系数等特征指数概念和方法,系统分析复杂的江湖水量交换关系及交换强度变化,探讨主要驱动因素影响程度。鄱阳湖汛期7~9月多年平均顶托强度27.5%,平均倒灌强度8.3%,水量交换以“湖分洪”状态为主;枯水期12~次年4月多年平均顶托强度8.8%,水量交换以“湖补江”状态为主。当长江中游来水较五河来水15.7倍偏丰时,水量交换以“湖分洪”为主;当长江中游来水较五河来水6.8倍偏少时,水量交换以“湖补江”为主;其他来水情况表现为“稳定”状态。江湖调控是驱动江湖水量交换关系变化的主因,三峡水库运行以来,12~次年3月湖口顶托强度增加6.0%,汛期削峰作用降低湖口顶托强度4.8%,倒灌强度减弱2.3%。(4)构建长江中游复杂江湖关系一、二维耦合水动力数学模型,定量识别三峡水库正常运行对于江湖天然水文过程和江湖关系的影响程度。三峡水库蓄水期(9~11月),长江中游干流九江站流量减少、水位降低,尤以10月最为显着,平均流量减少3340m3/s;三峡水库补水期(12~次年5月)流量总体增加、水位升高,枯水期1~3月补水作用明显,平均流量增加800~1550m3/s;汛期大洪水洪峰有所削减。三峡水库运行改变了江湖水量交换过程,鄱阳湖9月平均出湖流量增加14.6%,而10月出流减少9.6%,12~次年5月出流减少0.1~5.0%,6~7月出流增加2.7~7.4%,8月出流减少4.6%,7~10月倒灌流量有所减少。湖区水位过程受长江干流来水和江湖水量交换变化而发生显着改变,涨水阶段水位偏高,退水阶段水位偏低,消落速度加快,枯水出现时间提前,枯水历时加长,水文节律变为洪旱急转的情势。三峡水库蓄水期降低湖区水位效应可影响至康山,枯水期补水抬高湖区水位作用仅能影响到都昌附近。湖区星子站10月平均水位降低1.04m,1~3月平均水位升高0.17~0.32m,湖区水面面积和湖容相应变化。湖区近年水文节律变化特征已成为常态化趋势,对湖区供水和生态环境产生了较大影响。(5)采用水动力数学模型和动湖容模拟调节,研究拟建鄱阳湖枢纽及与三峡水库联合调控对江湖水情的调节效应。鄱阳湖枢纽科学调控后,汛期对江湖水情影响较小,枯水期可有效恢复和科学调整江湖关系,改善了湖区的水资源利用形势和水生态环境,并可对长江下游干流起到一定的补水作用。鄱阳湖枢纽汛末蓄水期(9月1日~15日),湖口出湖流量平均减少值占大通站同期流量的5.6%,而湖区星子水位较现状平均升高0.78m。江湖关系恢复期(9月16日~10月底),为三峡水库主要蓄水期,星子水位较现状平均升高2.59m,湖区水位、下降速度可基本恢复到三峡水库运行前的情势。科学调整江湖关系期(11~次年2月),11月湖口出湖流量平均增加714m3/s,星子水位较现状平均升高2.72m,较三峡水库运行前的水位抬高0.7m;长江干流最枯水期12~次年2月,出湖流量变化较小,而星子水位可平均升高2.94m,较2003年以前的平均水位抬高2.36m。
莫崇勋,刘朋,朱新荣,阮俞理,覃俊凯,孙桂凯[6](2018)在《1951年~2013年南宁市气温和降水量变化特征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基于1951年2013年南宁市平均气温和降水量资料,采用线性趋势法、滑动平均、Mann-Kendall检验法、pettitt检验法、累积距平检验法、有序聚类检验法、滑动秩和检验法、滑动游程检验法、Lee-Heghinan检验法、滑动t检验法和Morlet小波分析法研究了南宁市平均气温和降水量序列的趋势、突变和周期特征,并运用R/S分析法计算Hurst指数预测了两者未来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951年2013年间南宁市年平均气温呈略微升高趋势,在1985年发生突变,气温序列存在6、9a和14a的3个周期,在未来年平均气温有升高趋势;63年来南宁市年降水量呈略微减少趋势,未发生突变,降水序列存在3、6a和12a的3个周期,在未来年降水量有减少趋势。
赵国永,韩艳,闫军辉,江蕾蕾,向梅[7](2015)在《信阳市城区四季变化特征研究》文中认为以1951-2013年信阳市城区日均气温为研究对象,运用5日滑动平均、Mann-Kendall检验、小波分析和R/S分析等方法,对四季开始及持续时间变化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过去63年,信阳市城区平均入春、入夏、入秋、入冬的时间分别为:3月26日、5月29日、9月19日和11月20日;(2)春季长度具有增加趋势,冬季长度具有缩短趋势,意味着1951-2013年信阳市城区年均温具有升高的趋势,与IPCC报告的结果相一致;(3)四季开始的时间及长度具有短的波动周期(10年内);(4)未来信阳市城区四季开始及持续时间变化趋势将延续过去63年变化.
崔素芳[8](2015)在《变化环境下大沽河流域地表水—地下水联合模拟与预测》文中认为近百年来,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的影响将成为主导。由于气候变化所引起水资源量的时空分布和水质变化等问题已成为各国科学家和政府关注的热点,是否拥有充足可用的水资源将给人们提出巨大挑战。本研究中的变化环境主要体现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两个主要因子。在气候和局地环境的变化下,大沽河流域水资源问题日趋严重,主要表现为水资源的需求量急剧增加、地下水位下降、海水入侵、土壤不同程度的盐渍化、水质污染、水量减少、干旱断流、沿河生态恶化等。流域作为人类活动最密切的自然水循环基本单元,如何实现流域水资源合理开发和高效利用、水环境如何得到更好的治理保护及水资源得到合理配置成为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地表水和地下水的运动过程与模拟研究一直备受国内外水文学和水文地质学专家学者的高度关注。长期以来各国学者专注于将两者划分为两个相对独立的领域进行研究,而对于地表水和地下水联合研究存在不足。自然界中的地表水与地下水存在密切的联系,为了认清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对流域水循环过程的影响,有必要将地表水和地下水作为一个整体系统进行研究。本研究以大沽河综合治理工程这一强烈人类活动对流域水资源演变的影响为切入点,在研究大沽河流域水资源的时间和空间变异规律的基础上,研究变化环境下气候因素-人类活动-水文因素-地表水-地下水之间的相互关系与影响,采用国内外流行的水文模型,对变化环境下流域内地表水与地下水进行联合模拟预测,通过非参数统计方法定量分析变化环境对流域水文水资源的影响,以期为流域内未来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提供理论借鉴。以下为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1、近50年来流域水文气象要素趋势变化分析基于研究区及周边地区具有代表意义的气象站、水文站近50年的气象水文数据,主要选取气温、降雨、蒸发等气象因素和地表径流等水文要素作为研究对象,主要采用了Spearman(斯波曼)秩序相关检验法、Daniel检验法、线性回归方法、滑动平均法等多种趋势检验方法及Mann-Kendall检验法、滑动t检验法、YAMAMOTO检验信噪比(SNR)等突变点识别分析方法,重点分析了水文气象要素的变化趋势和突变点,并利用小波分析方法对降雨量的周期变化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近50年来,大沽河流域气候变暖的趋势与全国气候变化的总趋势基本一致,在0.05置信度下,年平均气温随时间呈波动上升的趋势显着,年均温突变主要集中在1985年之后;流域内年降雨量随时间呈波动下降的趋势,但下降趋势不显着,年降雨量的突变点发生在1975-1985年之间,降雨发生变率比较大;流域内年蒸发量随时间呈波动下降的趋势,且下降趋势显着。地表径流量随时间总体呈递减的趋势,通过滑动t和SNR检验法得知,研究区年径流量的突变点主要发生在1965-1968年、1975-1983年之间,降雨突变是导致年径流量突变的主要原因。2、基于SWAT模型的大沽河流域地表径流模拟分析针对SWAT模型中空间数据库和属性数据库的构建过程所需的基础资料进行分析和预处理。主要对空间数据库中的土地利用类型、土壤类型等进行预处理和属性数据库中的气象数据库、土壤数据库中的相关参数进行计算。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构建属性数据库中土壤侵蚀因子和土壤颗粒转化等实现了方法的改进。借助Arc GIS10.1利用ArcSWAT最终将研究区划分了37个子流域,445个水文响应单元。采用产芝水库水文站和南村水文站实测年径流数据对模型进行校准和验证,选取2000-2007年作为模型的校准期,20082010年为模型的验证期。模拟值和实测值相对误差Re分别为0.4%和0.25%,决定系数R2分别为0.998和0.945,Nash-Suttcliffe(Ens)系数分别为0.982和0.927。采用2003-2010年的月实测数据对模型进行校准和验证,其中2003-2005为数据校准阶段,2008-2010为数据验证阶段,校准期模型相对误差分别为5.64%和9.8%,Ens系数分别为0.98和0.91,决定系数R2分别为0.98和0.94。基于校准后的模型,将四期土地利用/覆被数据导入到SWAT模型中,模拟分析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径流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2010年的土地利用类型下的地表径流比1990年的年径流量增加了26.1m3/s,增加幅度比较大。说明了环境的变化对径流的影响是比较明显的。3、基于Visual MODFLOW的大沽河流域地下水数值模拟通过分析研究区地下水位时空动态变化和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规律,摸清了大沽河流域地下水流场的分布情况。根据研究区的水文地质条件,确定了组成含水层系统的部分,建立了研究区的水文地质概念模型。选取2000年1月1至2007年12月31日为模型的识别阶段;2008年1月1至2010年12月31日为模型的验证阶段。模型在识别期和验证期通过计算水位和实测水位的拟合,水位观测值与模型计算值拟合误差小于0.5m的观测井数占总井数的75%以上;而小于1m的观测井数占总井数的93%以上。经过对模型参数的识别与验证,表明研究区所建的地下水数值模型符合本研究的需求,为地表水与地下水的联合模拟奠定了基础。4、基于SWAT与Visual MOFLOW的地表水与地下水联合模拟借助Arc GIS,实现整个流域SWAT中输出的HRU与Visual MODFLOW模型中CELL之间的转换。将SWAT模型模拟出的地下水补给量与潜水蒸发量的结果,导入到Visual MODFLOW相应的地下水补给子模块RCH和潜水蒸发子模块EVT中,实现地表水与地下水的联合模拟。模拟得到研究区内地表水与地下水的水量。在此基础上,通过两种途径定量探讨联合模拟的效果。①分别将联合模拟出的地表及地下水量与SWAT模型和VisualMODFLOW单独模拟出的地表水量和地下水量进行对比分析,通过误差分析,定量探讨地表水与地下水联合模拟效果,结果表明联合模拟的地表及地下水量与单独模拟出的地表及地下水量之间的误差较小,联合模拟的效果是比较好的;②通过地表水与地下水联合模拟得出的地下水位,选取研究区内代表井的实测水位,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模拟结果与实测值的相关系数R2为0.898,拟合效果较好。5、基于SRES模式的地表径流和地下水预测研究基于SRES模式及大沽河流域多年气象资料,设计建立未来气候变化情景组合,以2010年土地利用/覆被数据和2013年的气象数据为基础,对不同的气温和降水组合进行预测,结果表明:降雨量与径流量呈正相关关系,径流量与气温呈负相关,未来研究区降水量变化是影响年径流量的主要因素,气温的影响相对较小。本研究中假定的所有气候情景中,使径流量增加最多的组合是P增加了20%,T减少4oC,这是对未来大沽河流域径流增加最有利的组合情景。导致径流量减少最多的情景组合是P减少20%,T增加4oC,这是对未来大沽河流域径流量最为不利的组合。当蒸发量不变时,随着降雨量的增加,地下水位埋深逐渐减小,说明地下水位升高。当降雨量不变时,随着蒸发量的增加,地下水位埋深逐渐增大,说明地下水位下降。降水量引起的地下水位改变要比蒸发量的变化引起的地下水位改变量的作用大。
钱鹏,鲁凤,龚晗,韩月[9](2014)在《上海市2000—2012空气污染变化特征及R/S分析》文中指出依据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发布的可吸入颗粒物(PM10)、二氧化硫(SO2)和二氧化氮(NO2)3个指标API数据,分析了2000—2012年间上海市空气污染的变化规律,运用分形理论中的R/S分析法对上海市未来的空气污染作了初步预测.分析结果表明:上海市大气中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API指数均呈现冬季高、夏季低的季节性周期变化,2000—2012年上海市空气污染总体呈明显的减轻趋势.R/S分析结果反映出上海市未来空气污染变化趋势与过去一致,即呈减轻趋势.这一现象表明上海市近年来实施的空气污染防治措施初见成效.
张坤,李晓亮,张琴婧,李丽,裴伟霞[10](2014)在《1981-2010年怀化市气温和降水时空变化特征》文中研究说明为防预气象灾害,促农业生产发展,基于ArcGIS软件的Spatial Analyst工具,采用反距离加权(IDW)插值以及Raster Calculator方法,对怀化市11个气象站点1981-2010年气温和降水数据进行时空变化特征分析。结果表明,1981-2010年怀化市年均气温为16.9℃,整体呈上升趋势,上升幅度为0.29℃/10a,年代间及年际变化趋势与总体趋势一致,空间分布基本呈南低北高态势,怀化城区及周边区域升温显着;1981-2010年怀化市年均降水量为1 329.8mm,年际波动较大,总体呈先增后减趋势,空间分布上,降水主要集中于怀化的东北部及南部的靖州和通道,西部偏少,全年降水主要集中于春、夏季,降水量占全年的70.93%,怀化西部四季降水量均少于其他区域。
二、宜昌市城区近50年气温变化趋势及R/S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宜昌市城区近50年气温变化趋势及R/S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门诊的我国区域温度敏感性疾病筛选及归因负担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s |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
1 前言 |
1.1 全球及我国气候变化趋势 |
1.2 气候变化与人群健康 |
1.3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3.1 极端温度对人群发病率的影响 |
1.3.2 极端温度与人群发病率关系的研究方法进展 |
1.3.3 极端温度与人群健康关系研究中温度暴露指标的选择 |
1.3.4 极端温度与人群发病率关系研究面临的问题 |
1.4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图 |
2 研究材料 |
2.1 研究地区 |
2.2 数据收集 |
2.2.1 门诊数据 |
2.2.2 气象数据 |
2.2.3 大气污染物数据 |
2.3 数据清理 |
2.3.1 气象数据 |
2.3.2 大气污染物数据 |
2.3.3 门诊数据 |
2.3.4 数据匹配 |
3 研究方法 |
3.1 描述性分析 |
3.2 时间序列分析 |
3.2.1 建立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 |
3.2.2 建立多元Meta回归模型 |
3.2.3 区域差异性比较 |
3.2.4 计算各区域极端温度导致的归因疾病负担 |
3.3 敏感性分析 |
4 结果 |
4.1 描述性分析 |
4.1.1 日平均温度分布 |
4.1.2 其他气象因素及大气污染物因素分布 |
4.1.3 门诊数据分布 |
4.2 敏感性疾病 |
4.2.1 暴露反应关系 |
4.2.2 单天滞后效应 |
4.2.3 累积滞后效应 |
4.3 脆弱人群 |
4.3.1 暴露反应关系 |
4.3.2 单天滞后效应 |
4.3.3 累积滞后效应 |
4.4 归因疾病负担评估 |
4.4.1 不同病因别人群的归因疾病负担 |
4.4.2 不同性别人群的归因疾病负担 |
4.4.3 不同年龄别人群的归因疾病负担 |
4.4.4 归因疾病负担的区域差异 |
4.5 敏感性分析 |
5 讨论 |
5.1 环境温度与人群门诊量的暴露反应关系 |
5.2 极端温度对不同病因别疾病的影响 |
5.2.1 循环系统疾病 |
5.2.2 呼吸系统疾病 |
5.2.3 消化系统疾病 |
5.2.4 内分泌系统疾病 |
5.2.5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 |
5.2.6 伤害 |
5.2.7 皮肤和皮下组织疾病 |
5.3 极端温度对总人群门诊影响及归因负担的区域差异 |
5.4 极端温度脆弱人群 |
5.5 本研究主要创新点与局限性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附件 |
个人简介 |
致谢 |
(2)湖北省马尾松人工林生产力时空变异及其关键影响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相关领域研究进展 |
1.2.1 森林植被生产力研究进展 |
1.2.2 气候对植被生产力影响研究进展 |
1.2.3 马尾松林生产力时空变异 |
1.3 研究目标与主要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与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 |
2.1.2 研究区社会经济状况 |
2.1.3 研究区森林资源状况 |
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2.3 研究方法 |
2.3.1 气候要素变化趋势分析 |
2.3.2 气候数据空间插值方法 |
2.3.3 马尾松人工林生产力估算 |
2.3.4 生物量与生产力空间插值方法 |
2.3.5 产区区划方法 |
2.3.6 数据统计方法与分析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湖北省1972-2014年气候变化特征 |
3.1.1 湖北省气候总体变化特征 |
3.1.2 气候要素空间变异特征 |
3.1.3 湖北省气候时空变异特征 |
3.2 湖北省马尾松人工林生产力空间变异特征 |
3.2.1 湖北省马尾松人工林生物量累积特征 |
3.2.2 湖北省3个林龄阶段马尾松人工林生产力空间变异特征 |
3.3 马尾松人工林生产力与环境因素间的关系 |
3.3.1 不同林龄阶段马尾松人工林生产力与环境因子相关性 |
3.3.2 各林龄阶段马尾松人工林回归模型构建 |
3.4 湖北省马尾松人工林生产力区划规划 |
3.4.1 20a马尾松人工林生产力主导因子 |
3.4.2 产区划分 |
4 讨论与结论 |
4.1 讨论 |
4.1.1 气候因子时空变异特征 |
4.1.2 湖北省马尾松人工林生产力状况 |
4.1.3 马尾松人工林生产力的时空变异规律 |
4.1.4 马尾松人工林生产力关键环境影响因素 |
4.1.5 研究局限性与未来研究重点 |
4.2 结论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3)基于非一致性哈拉沁小流域水文频率分析及水库特征值校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水文序列变异诊断研究现状 |
1.2.2 非一致性水文序列频率分析方法进展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 |
2.1 流域概况 |
2.2 水文气象 |
2.3 社会经济情况 |
2.3.1 土地利用 |
2.3.2 社会经济 |
2.4 水库基本资料 |
2.5 本章小结 |
3 水文序列变异点综合诊断 |
3.1 水文变异诊断理论 |
3.1.1 初步诊断 |
3.1.2 详细诊断 |
3.1.3 综合诊断 |
3.2 水文序列变异点综合诊断 |
3.2.1 初步诊断 |
3.2.2 详细诊断 |
3.2.3 综合诊断 |
3.3 哈拉沁水库洪水序列变异诊断 |
3.3.1 初步诊断结果 |
3.3.2 详细诊断 |
3.3.3 综合诊断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混合分布的非一致性洪水频率分析 |
4.1 混合分布模型理论 |
4.2 混合分布模型水文频率计算方法 |
4.3 混合分布模型参数估计 |
4.4 基于混合分布的哈拉沁水库非一致性洪水频率分析 |
4.4.1 参数估计结果 |
4.4.2 各序列分布拟合 |
4.5 本章小结 |
5 基于条件概率分布的非一致性洪水频率分析 |
5.1 条件概率分布模型理论 |
5.2 条件概率分布模型水文频率计算方法 |
5.3 基于条件概率的哈拉沁水库非一致性洪水频率分析 |
5.3.1 变异诊断结果 |
5.3.2 参数估计结果 |
5.3.3 各序列分布拟合 |
5.4 本章小结 |
6 哈拉沁水库非一致性洪水成果分析 |
6.1 非一致性洪水序列拟合优度比较 |
6.2 非一致性洪水设计成果比较 |
6.3 哈拉沁水库非一致性入库洪水设计洪水过程线 |
6.4 本章小结 |
7 非一致性洪水对水库调洪的影响 |
7.1 水库调洪演计算 |
7.1.1 水库调洪演原理 |
7.1.2 水库调洪演计算步骤 |
7.2 基于非一致性的哈拉沁水库调洪演算 |
7.2.1 水位-库容-泄量关系 |
7.2.2 防洪标准 |
7.2.3 调洪调度原则 |
7.2.4 水库基于非一致性洪水过程的特征水位确定 |
7.3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4)长江中游地区土地利用和植被NDVI动态及驱动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土地利用变化与景观格局 |
1.2.2 植被指数研究 |
1.2.3 植被NDVI变化与驱动因素研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研究范围 |
2.2 地理环境 |
2.3 自然资源 |
2.4 社会经济概况 |
第三章 研究区土地利用时空变化格局 |
3.1 研究数据 |
3.2 研究方法 |
3.2.1 土地利用转移矩阵 |
3.2.2 景观格局指数 |
3.2.3 驱动因子分析 |
3.2.4 建立缓冲区梯度带 |
3.3 研究区土地利用时空变化总体特征 |
3.3.1 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 |
3.3.2 土地利用转移变化特征 |
3.3.3 景观格局变化特征 |
3.3.4 土地利用时空变化格局的社会经济驱动因子 |
3.4 缓冲区类型水平上景观指数梯度变化 |
3.4.1 建设用地景观格局梯度动态变化 |
3.4.2 耕地景观格局梯度动态变化 |
3.4.3 林地景观格局梯度动态变化 |
3.4.4 草地景观格局梯度动态变化 |
3.4.5 灌木景观格局梯度动态变化 |
3.4.6 果园景观格局梯度动态变化 |
3.4.7 水域景观格局梯度动态变化 |
3.5 缓冲区景观水平尺度上指数梯度变化 |
3.6 讨论 |
3.6.1 研究区土地利用时空变化及驱动因素 |
3.6.2 沿中心-边缘城市化梯度景观格局变化及影响因素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研究区植被NDVI时空变化特征 |
4.1 研究数据 |
4.2 研究方法 |
4.2.1 Theil-Sen Median趋势分析和Mann-Kendall检验 |
4.2.2 变异系数分析 |
4.2.3 未来趋势分析 |
4.3 研究区植被NDVI时间变化特征 |
4.3.1 研究区植被NDVI年际变化 |
4.3.2 研究区植被NDVI年内变化 |
4.3.3 研究区不同植被类型NDVI年际变化 |
4.3.4 研究区不同季节植被NDVI年际变化 |
4.4 研究区植被NDVI空间变化特征 |
4.4.1 研究区植被NDVI空间分布 |
4.4.2 研究区植被NDVI变化趋势 |
4.4.3 研究区植被NDVI变化稳定性 |
4.4.4 研究区植被NDVI未来变化趋势 |
4.5 不同植被类型NDVI基本特征 |
4.5.1 不同植被类型NDVI特征 |
4.5.2 不同植被类型NDVI变化特征 |
4.6 讨论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研究区植被NDVI动态变化的驱动因素 |
5.1 研究数据 |
5.1.1 气象数据 |
5.1.2 地形数据 |
5.2 研究方法 |
5.3 研究区近17 年气候变化特征 |
5.3.1 气温 |
5.3.2 降水 |
5.3.3 相对湿度 |
5.3.4 日照时数 |
5.4 研究区植被NDVI动态变化的气候驱动因子分析 |
5.4.1 研究区植被NDVI与气候因子的时间相关性分析 |
5.4.2 各植被类型NDVI与气候因子的时间相关性分析 |
5.4.3 研究区植被NDVI与气候因子的空间相关性分析 |
5.4.4 研究区各月植被NDVI与气候因子的时间相关性分析 |
5.4.5 典型月份植被NDVI与气候因子的空间相关性分析 |
5.5 研究区植被NDVI与地形驱动因素分析 |
5.5.1 研究区植被NDVI对海拔的响应 |
5.5.2 研究区植被NDVI对坡度的响应 |
5.5.3 研究区植被NDVI对坡向的响应 |
5.6 研究区植被NDVI与人为驱动因素分析 |
5.6.1 研究区城市化对植被NDVI的影响 |
5.6.2 研究区国家相关生态政策对植被NDVI的影响 |
5.7 讨论 |
5.8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区土地利用和植被覆盖可持续发展策略 |
6.1.1 基于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问题及发展对策 |
6.1.2 基于研究区植被动态变化的生态问题及发展对策 |
6.2 主要结论 |
6.3 创新点 |
6.4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5)长江—鄱阳湖江湖关系演变趋势与调控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江湖水系统理论研究进展 |
1.2.2 江湖关系演变趋势研究进展 |
1.2.3 江湖关系变化驱动机制研究进展 |
1.2.4 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江湖关系演变趋势分析与调控模拟方法 |
2.1 江湖关系演变趋势分析与调控模拟理论框架 |
2.2 江湖关系的水文演变趋势分析方法 |
2.2.1 演变趋势分析方法 |
2.2.2 洪水遭遇定量评价方法 |
2.2.3 水量交换效应研究方法 |
2.3 江湖关系的水动力模拟模型 |
2.3.1 长江中游一维水动力模型构建 |
2.3.2 江湖关系二维水动力模拟模型构建 |
2.4 鄱阳湖枢纽调控模拟方法 |
2.4.1 模拟调节计算方法 |
2.4.2 湖区水位面积、容积曲线 |
2.5 本章小结 |
3 长江-鄱阳湖水情演变特征与趋势分析 |
3.1 研究区概况 |
3.1.1 长江中游流域概况 |
3.1.2 鄱阳湖流域概况 |
3.2 长江中游干流水情变化 |
3.2.1 径流变化特征 |
3.2.2 水位变化特征 |
3.2.3 水位流量关系变化 |
3.2.4 水情变化趋势 |
3.3 鄱阳湖水情时空变化 |
3.3.1 入出湖径流变化特征 |
3.3.2 湖区水位变化特征 |
3.3.3 江湖水位相关关系变化 |
3.3.4 水情变化趋势 |
3.4 鄱阳湖调蓄洪水能力变化响应 |
3.4.1 鄱阳湖对入湖洪水调蓄分析 |
3.4.2 鄱阳湖对长江洪水调蓄分析 |
3.4.3 洪水调蓄能力年际变化 |
3.5 本章小结 |
4 长江-鄱阳湖洪水遭遇研究 |
4.1 江湖洪水遭遇的联合概率分布 |
4.1.1 边缘分布与函数拟合 |
4.1.2 洪水遭遇重现期及概率 |
4.2 江湖洪水遭遇的影响因素分析 |
4.2.1 鄱阳湖来水影响 |
4.2.2 三峡水库调节影响 |
4.2.3 湖区调蓄影响 |
4.2.4 影响贡献率评估 |
4.3 本章小结 |
5 长江-鄱阳湖水量交换研究 |
5.1 江湖水量交换关系分析 |
5.1.1 长江水顶托特征变化 |
5.1.2 长江水倒灌特征变化 |
5.1.3 江湖水量交换综合分析 |
5.2 江湖水量交换的驱动因素分析 |
5.2.1 江湖来水差异驱动 |
5.2.2 三峡水库调节影响驱动 |
5.2.3 湖区容积变化驱动 |
5.3 本章小结 |
6 长江-鄱阳湖江湖关系调控效应研究 |
6.1 三峡水库运用对长江-鄱阳湖江湖关系的影响 |
6.1.1 三峡水利枢纽概况及调度方案 |
6.1.2 江湖关系水文过程对三峡水库调度的响应 |
6.2 长江-鄱阳湖江湖关系对鄱阳湖调控的响应 |
6.2.1 鄱阳湖水利枢纽概况及调控方案 |
6.2.2 汛期枢纽工程对江湖水情的影响 |
6.2.3 调控期枢纽工程对江湖水情的调控效应 |
6.3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成果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攻博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6)1951年~2013年南宁市气温和降水量变化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域概况 |
2 研究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气温 |
3.1.1 变化趋势 |
3.1.2 突变检验 |
3.1.3 周期分析 |
3.1.4 未来变化 |
3.2 降水 |
3.2.1 变化趋势 |
3.2.2 突变检验 |
3.2.3 周期分析 |
3.2.4 未来变化 |
4 结论 |
(7)信阳市城区四季变化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研究区概况 |
2 数据来源 |
3 研究方法 |
3.1 四季的划分方法 |
3.2 分析方法 |
4 结果与分析 |
4.1 四季开始及持续时间 |
4.2 趋势分析 |
4.3 突变检验 |
4.4 周期分析 |
4.5 R/S分析 |
5 结论 |
(8)变化环境下大沽河流域地表水—地下水联合模拟与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
1.2.1 地表水和地下水模拟研究 |
1.2.2 地表水和地下水耦合模型研究 |
1.2.3 SWAT 模型研究进展 |
1.2.4 Visual MODFLOW 模型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数据源 |
1.3.3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貌 |
2.1.3 水文气象条件 |
2.1.4 流域与水系 |
2.1.5 土壤植被 |
2.2 社会经济概况 |
2.3 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概况 |
2.3.1 水资源状况 |
2.3.2 水利工程情况 |
2.3.3 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 |
2.3.4 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
3 水文气象要素变化特征分析 |
3.1 水文气象要素变化特征识别方法 |
3.1.1 序列趋势识别方法 |
3.1.2 序列变点识别方法 |
3.2 水文序列周期性分析方法 |
3.3 流域水文气象要素变化特征分析 |
3.3.1 近 50 年来流域水文气象要素趋势变化分析 |
3.3.2 流域水文气象变点识别 |
3.3.3 降雨量周期性分析 |
3.4 流域水文气象要素变化因素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基于 SWAT 模型的大沽河流域地表径流模拟 |
4.1 SWAT 分布式水文模型的结构及原理 |
4.1.1 模型简介 |
4.1.2 模型结构及原理 |
4.2 SWAT 模型数据库构建 |
4.2.1 空间数据库的构建 |
4.2.2 属性数据库的构建 |
4.3 空间数据离散化 |
4.3.1 基于 DEM 流域特征提取 |
4.3.2 模拟河流水系 |
4.3.3 划分子流域 |
4.3.4 水文响应单元(HRUs)的划分 |
4.4 参数敏感性分析 |
4.4.1 参数敏感性分析方法 |
4.4.2 典型小流域参数敏感性分析结果 |
4.5 模型校准及验证 |
4.5.1 模拟结果评价指标的选取 |
4.5.2 校准方法的选取 |
4.5.3 年径流量的率定与验证 |
4.6 不同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下径流模拟响应 |
4.6.1 不同时期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分析 |
4.6.2 不同时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下径流模拟 |
4.7 本章小结 |
5 Visual MODFLOW 模拟地下水 |
5.1 Visual Modflow 简介 |
5.2 地下水时空变化特征 |
5.2.1 地下水补给、径流与排泄 |
5.2.2 地下水动态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 |
5.3 水文地质概念模型 |
5.3.1 含水层结构的概化 |
5.3.2 边界概化 |
5.3.3 降水入渗与蒸发概化 |
5.3.4 开采条件与灌溉回归概化 |
5.3.5 河流概化 |
5.4 地下水运动数学模型 |
5.4.1 地下水运动数学模型及求解 |
5.4.2 模型的离散化 |
5.4.3 地下水运动数值模型的建立 |
5.5 模型的识别与验证 |
5.5.1 模型识别 |
5.5.2 模型的验证 |
5.6 本章小结 |
6 基于 SWAT 与 MOFLOW 的地表水与地下水联合模拟 |
6.1 SWAT-MOFLOW 耦合原理 |
6.2 基于 SWAT- Visual MOFLOW 的地表水与地下水联合模拟 |
6.2.1 水文响应单元(HRU)与网格单元(CELL)的转换 |
6.2.2 网格(CELL)分类的实现 |
6.2.3 地表水与地下水联合模拟 |
6.3 基于 SWAT-MOFLOW 的地表水与地下水联合模拟评价分析 |
6.3.1 地表水与地下水联合模拟的优势分析 |
6.3.2 地表水与地下水联合模拟的定量评价 |
6.4 本章小结 |
7 基于 SRES 模式的地表径流预测研究 |
7.1 全球及区域气候模型(GCM/RCM) |
7.1.1 未来气候变化情景的构建 |
7.1.2 SRES 排放情景下未来 30-50 年降水的变化 |
7.1.3 SRES 排放情景下未来 30-50 年气温的变化 |
7.2 SRES 排放情景下模拟情景的建立 |
7.3 气候情景下地表径流模拟预测结果与分析 |
7.4 气候情景下地下水位模拟预测结果与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主要研究成果和创新点 |
8.3 研究中的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着 |
致谢 |
(9)上海市2000—2012空气污染变化特征及R/S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R/S分析原理 |
2 2000—2012上海市空气污染现状分析 |
2.1 数据来源 |
2.2 变异系数分析 |
3 R/S分析结果 |
4 结论 |
(10)1981-2010年怀化市气温和降水时空变化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材料与方法 |
1.1资料的选取与预处理 |
1.2空间插值 |
1.3叠加分析 |
2结果与分析 |
2.1气温时空变化特征 |
2.1.1年代际变化 |
2.1.2季节变化 |
2.2降水时空变化特征 |
2.2.1年际变化 |
2.2.2年代变化 |
2.2.3季节变化 |
3结论与讨论 |
四、宜昌市城区近50年气温变化趋势及R/S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门诊的我国区域温度敏感性疾病筛选及归因负担评估[D]. 汪子贤.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21(02)
- [2]湖北省马尾松人工林生产力时空变异及其关键影响因素[D]. 路闯. 华中农业大学, 2020
- [3]基于非一致性哈拉沁小流域水文频率分析及水库特征值校验研究[D]. 张浩斐.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2)
- [4]长江中游地区土地利用和植被NDVI动态及驱动因素研究[D]. 胡昕利.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1)
- [5]长江—鄱阳湖江湖关系演变趋势与调控效应研究[D]. 邴建平. 武汉大学, 2018(01)
- [6]1951年~2013年南宁市气温和降水量变化特征分析[J]. 莫崇勋,刘朋,朱新荣,阮俞理,覃俊凯,孙桂凯. 水力发电, 2018(09)
- [7]信阳市城区四季变化特征研究[J]. 赵国永,韩艳,闫军辉,江蕾蕾,向梅.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4)
- [8]变化环境下大沽河流域地表水—地下水联合模拟与预测[D]. 崔素芳. 山东师范大学, 2015(09)
- [9]上海市2000—2012空气污染变化特征及R/S分析[J]. 钱鹏,鲁凤,龚晗,韩月. 南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4)
- [10]1981-2010年怀化市气温和降水时空变化特征[J]. 张坤,李晓亮,张琴婧,李丽,裴伟霞. 贵州农业科学, 20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