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西藏教育大步迎头赶上(论文文献综述)
潘力维[1](2021)在《中国当代少数民族舞剧的历史发展及创作实践研究》文中认为少数民族舞剧是我国民族舞剧独特而重要的组成部分,一直以来却很少被理论界所重视,对其的研究往往停留在单一舞剧作品的形态分析与文化特征表达方面,是对现象的揭示或对创作生态的分析,而缺乏创作审美上的理论解释与归纳。本论文在对史料进行全面梳理的同时,注重的是个体性与整体性的统一,既要从社会因素、文化要素等方面全方位考察少数民族舞剧创作环境,也要以人民为中心,探讨人民个体与民族整体、少数民族与中华民族共同体之间的辩证关系。纵观少数民族舞剧的创作和发展历程,可以发现在题材内容上往往集中在民间传说、抗争外敌与现实命运三个方面。分别展现着对各族人民共有品质的讴歌、中华民族在共御外敌过程中民族凝聚力的不断增强、各族人民致力于实现脱贫攻坚、共同富裕的共同理想,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由此逐步牢铸。在创作初期,少数民族舞剧往往通过各族人民共创、共建新中国的“一体化”叙事有效促进了少数民族对于国家的认同与归属。近年来,少数民族舞剧开始突破以往图解政策的刻板叙事与对少数民族风情的猎奇式解读,开启了现实关怀、真情实感的共同体叙事。在少数民族舞剧语言的系统建构过程中,实现从节律性民族舞蹈向旋律性舞剧语言的转换是我们要关注的重要问题,在将主干动作转化为舞剧的主题动机过程中,对少数民族舞蹈语言的改造应当把握相应的“度”,以促进其表意能力的进一步加强。而在形态上,近年来各少数民族舞剧的创作热情越发高涨,除了以蒙古族、彝族为代表的既具现实性、又受市场欢迎的舞剧创作,多个民族也在少数民族文艺会演的助推中实现了“零的突破”,我国少数民族舞剧创作的形态多样化特征更加鲜明,从而拓展了我国民族舞剧的风格多样化。少数民族舞剧从创生伊始就对传播中华民族形象、建构中华民族精神有着积极重要的意义。在当下复杂深刻的时代背景下,少数民族舞剧需要更为尊重文化共性、通过更为符合舞剧本质的“共同体叙事”,以自觉自信的创作态度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力量,进而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支撑。
陆镜弛[2](2021)在《欠发达地区数字经济发展研究 ——以云南省为例》文中研究表明纵观世界文明史,人类从古至今经历过许许多多的生产方式变革,每一次变革都使得人类社会发生巨大的改变,并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一次次走向高峰。随着人类进入信息社会,数字技术全面迸发,在数字技术催动下,不但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方式,使得人类从事生产活动的效率大幅提升,而且随着信息化发展的不断加深,数字技术对社会经济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这种信息化背景下,由数字化技术支撑的数字经济获得了飞跃式发展,成为当前发展速度最快的新经济模式。当前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整体经济实力已经上升到全球第二,但同时也暴露出中国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与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不均衡不充分等问题。要平衡我国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加强欠发达地区经济建设是一个有效且快速的途径。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学者和机构对数字经济发展状况的研究发现,发展数字经济不但对提升国家或地区的整体经济实力效果拔群,而且数字经济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空间界限,为不同地区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起跑线。我国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上升空间高,又蕴含着巨大的数字经济发展潜力,因此在这场同步起跑的发展浪潮中,欠发达地区发展数字经济一定是一次能够追上发达地区的重大历史机遇。本文使用文献分析法,分析国内外数字经济发展动态,并通过对数字经济的概念、界定和外延进行梳理,对当前数字经济发展有了一个清晰的认知。然后针对本文研究的主要目标,对国内外数字经济指标体系进行深入研究,同时对欠发达地区以及云南省的数字经济发展进行阐述,为接下来的分析研究做了铺垫。为了科学客观严谨的对不同地区数字经济发展进行研究,本文设计数字经济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对国内外学者和机构的数字经济指标体系的研究,从科学性、全面性、可行性和可得性原则出发,确定八个一级指标,分别为:ICT基础设施、ICT个人应用、ICT产业发展、人才资源、企业信息化、电子商务、创新发展以及外部效应。外部效应为本文根据微观经济学中的理论加入的创新型指标,该指标旨在作为数字经济发展背景下推动相关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测量标尺。八个一级指标下涵盖33个二级指标,运用该指标体系对数字经济发展做对比分析研究。各指标数据来源为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开源数据,个别数据为笔者根据开源数据自行计算得到。为了精准界定欠发达地区,本文使用K-means聚类方法对全国除港澳台之外的31个省及直辖市的数据做聚类分析,界定出我国发达地区、中等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为我国欠发达地区科学界定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同时设计数字经济评价方法,将熵权法与TOPSIS综合评价法相结合对欠发达地区数字经济发展进行横向对比评价分析,然后将熵权法与耦合协调度相结合对云南省数字经济发展做综合评价分析,并根据实验结果给出相关建议。本文使用数据分析工具SPSSUA进行实验计算,文中可视化图表均为使用SPSSUA和Excel制作。运用评价模型对我国欠发达地区数字经济发展进行深入研究,通过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欠发达地区ICT产业发展以及ICT个人应用发展较为落后,需要加强发展,欠发达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基础用户覆盖广度需要提升,需要以大力发展补齐短板来实现欠发达地区“换道超车”的发展战略,并据此总结出欠发达地区数字经济发展上存在产业规模优势、地缘优势和政策优势等巨大发展潜力,但同时也存在收入水平较低、科技创新能力弱以及教育水平不足等发展障碍。最后对云南省数字经济发展进行综合评价分析,分析出云南省基础设施上升空间较大,应该加强建设激发潜力;数字经济创新能力较弱,需要加大创新发展力度,并据此总结出云南省ICT产业发展增速较快,但是规模偏小、ICT基础设施较弱、数字经济创新能力较弱且人才培养力度小以及云南省地缘优势较好等特点。同时针对云南省数字经济发展给出应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加强信息与通信技术产业、推动信息化转型建设、重视信息化人才培养、培育信息消费需求等相关建议。
王秀芳[3](2021)在《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研究》文中指出从莫尔、圣西门、傅里叶,到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社会主义的发展实现了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巨大飞跃,但是从巴黎公社起义失败到苏东剧变的发生,也充分表征了社会主义建设任务的艰巨性和复杂性。纵观社会主义走过的五百年历程,其中不乏思想家、政治家为此所提出的真知灼见,但是以科学家视角探索社会主义建设和国家管理的理论却少之又少。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是钱学森创立的,关于中国应该如何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推动21世纪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观点和主张。这一学说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系统工程和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法为方法支撑,以推动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以促进21世纪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协调发展和高效管理为重点所进行的理论探索,是钱学森晚年学术思想的精华。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是一个涉及多学科的重要研究课题,是一个内容极其广泛的理论学说,本论文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方法指导下,以《钱学森书信》及其补编(15卷)以及《钱学森文集》(6卷)等为主要文本依据,综合运用文献研究、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等多种方法,从广泛分散在书信、文集、讲话中提取钱学森关于社会主义建设和国家管理的观点,在全面展现这一宝贵精神财富的真实面貌基础上,对这一理论进行概括总结、演绎分析。钱学森对于中国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规划主张始终围绕着三个问题进行:如何实现现代科学技术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问题;如何实现社会主义建设为人民服务的问题;如何实现社会主义建设内部各系统互相服务的问题。世界社会形态和三次社会革命观点,不但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学说,深刻揭示了中国与世界发展的不同步问题,并以此为出发点,钱学森对于21世纪中国如何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和国家管理进行了深入探索。四大领域九大建设主张对于新时代五位一体建设、教育发展和国防建设,尤其是对于创建健康中国、绿色中国、科技强国、教育强国等有重要启示与借鉴价值。社会工程和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法的倡导,对于推进信息革命背景下国家治理体系从任务能力型到系统效能型转变有重要意义。虽然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不是尽善尽美的理论学说,但至少为当今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一种思路、一种方法、一种路径,而且经过实践的检验,其中的诸多理论学说已经得到了认可并被付诸于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之中,虽说其中的有些观点、理论尚存在争议,但依然不能掩盖这一思想所散发的光芒。
刘孟安[4](2020)在《基于景观生态学思想的寒地建筑形态地景化创作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2015年正式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口号,其宗旨为建立人与环境的和谐共生、生态资源的良性循环以及生存质量的全面发展。建筑作为人类生存于环境之中的承载体,是与环境关联最为紧密的一环。我国东北具有特殊的寒地地域环境,面对建筑与环境共生的问题要远比其他地区复杂。因此如何在建筑创作中应用新方法是让寒地建筑创作迸发活力的关键。处于内陆的北方寒地由于客观的地缘限制以及滞后的政策传递,加上相对落后审美标准的制约,建筑创作多沿袭了固有单一的抵御思想,以巨大厚重的形态作为复制的模板,对于建筑与景观生态的关系,态度多停留在景观的附属关系甚至直接忽略其存在,由此积累形成的局面导致了可以融入、体验、互动的环境日趋减少,巨大厚重的建筑形态以强势的态度直接对立存在于环境之中。对区域生态及气候环境都缺乏回应,加上为迎合效率,形态上盲目复刻,直接导致建筑空间布置混乱,景观环境更显随意,大量没有灵魂缺乏对话的建筑由此产生。本文研究目的在于强调对寒地建筑与环境的呼应关系,提出适用于当前我国的寒地建筑形态创作策略。文中通过引入景观生态学思想,以其理论基础与寒地建筑创作进行耦合,根据改变单一抵御思想、增强建筑与环境融合性的表现以及加大建筑与环境互动性尺度的三个创作目的,从寒地遵从、寒地协同、寒地整合三个角度应对寒地建筑形态的创作环境并分别进行细化研究,通过引入近年来逐渐被广泛关注的地景化设计方法,提出相关解决策略,形成核心框架并引出相关策略的具体创作方法。第一,寒地遵从原则下应对冲突环境的建筑形态地景化消隐创作。寒地建筑的创作多处在具有冲突性的特殊环境之中,本部分内容通过将冲突性的寒地环境分为地势冲突以及水陆冲突两个类别,以遵从的思想为指导原则去适应冲突的创作环境,从而建构起建筑形态地景化消隐创作策略。第二,寒地协同原则下应对严苛气候的建筑形态地景化拟合创作。寒地建筑创作最直接的问题是如何应对严酷的自然条件。温度的强烈变化,日照资源的稀少以及强风雪的侵蚀都是寒地建筑创作时不可回避的主要问题。本部分内容通过讨论如何应用科技让寒地建筑不应再以单一对抗防御的形式置于环境之中,并运用协同的指导原则进行相应的拟合创作,从协同光影的主动拟合及协同风雪的顺势拟合两个方向建构起针对寒地温度、光照及风雪的建筑形态创作策略。第三,寒地整合原则下应对区域异质性的建筑形态地景化拓印创作。寒地建筑形态创作是基于地域特色的精神传达方式,自然形态,环境肌理以及区域文脉等都是可以通过整合的思想重新拓印于创作中的,本部分内容通过讨论寒地建筑形态创作之于异质性环境应从最原真的独有特点入手,通过地域特点与建筑的互动性表达,升华建筑环境的整体氛围,从而创作出此时此地的寒地建筑作品。从寒地复杂环境的纹理还原性拓印以及多元区域场所精神的拓印营造两个方向建构起基于寒地地域特色的建筑形态地景化创作策略。本文将景观生态学这一目前前沿的思想引入当代寒地建筑形态创作之中,基于其与寒地创作耦合作用所提出寒地遵从、寒地协同以及寒地整合原则并将其对应到地景化创作的具体实践当中,提出了基于地景化手法的寒地建筑形态消隐个体、拟合环境、拓印营造的创作策略。针对目前生态背景下寒地建筑形态创作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具有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意义,期望本文的研究能够对目前寒地建筑形态创作策略体系构建起到推动和完善的作用,拓展寒地建筑形态创作的视阈,推进寒地建筑行业高效、有序、健康的发展,为社会进步贡献力量。
原婕菲[5](2019)在《新时期中国国家形象研究 ——以中国和德国两国互相认知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主要研究的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至今的中国国家形象问题,任何国家的国家形象构建和呈现都受到国际局势大背景的影响和制约,本论文对20世纪中德关系进行了历史学的回顾,主要针对中德关系中的主要问题和两国形象问题进行了叙述和分析,找到了新时期中德两国互视的历史根源。在此基础之上,作者利用中文报刊和德文报刊资料、中德关系历史资料,以及调查问卷和访谈等形式,详细分析了中德两国国家形象,特别是对中国眼中的德国形象和德国眼中的中国形象进行了对比分析,打开了“两国互视”研究的全新视角。首先,本文提出了“互视”这一新概念。互视,即不同主体通过不同媒介、方式进行相互了解与认识,从而得到基于各自所获信息的稳定的认知。除了一国国家形象自身的发展演变,国家间互视不平衡是制约一国国家形象的重要因素。中国与德国的两国互视情况从很大程度上来说反应了中国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情况,是中西方国家形象互视的典型案例。但因为语言、文化等原因的制约,有关德国视角下的中国形象研究数量较少,较缺乏深度,本论文以“两国互视”的新视角研究德国视角下的中国形象和中德关系,并对中国形象的构建和提升提出了可行性建议。其次,本文回溯了中德两国互视的历史和二十世纪国际关系史。通过历史的研究可以看出,中德两国互视的不平衡主要体现在贯穿整个历史过程的基调是西方反华、反共势力强大,西方媒体对中国在国际上的发声进行包围和封堵,国际话语权始终掌握在西方国家手中,国际舆论形势始终处于西强中弱的态势,新中国的发展长期被外界扭曲和误解。20世纪80年代末,东欧许多国家发生政变,顷刻间,世界格局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等事件的爆发使得80年代“理想化”的互视认知遭受冲击而不复存在。90年代,以美国媒体为主的西方对华报道均以负面为主,西方主流媒体构建了一个威胁西方安全的负面中国形象。中国成为了西方媒体视角下践踏人权的“警察国家”,未来挑起核战争的极端民族主义国家。并且,西方媒体制造了一系列有关计划生育、不同政见、民族自决等问题的负面舆论,强化与中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分歧,宣扬“中国威胁论”。总的来说,中西方互视不平衡的特点是在各大西方主流媒体中,中国形象都多多少少的遭遇了妖魔化,西方站在极其防备和不公的视角来看待中国。再次,在概念界定和历史回顾的基础上,本文的第二章和第三章分别详细的研究了中国视角下的德国形象和德国视角下的中国形象,特别着重研究了主流媒体视域下的互视认知问题。主流媒体包含报纸、期刊、电视、广播等,是一个国家对外宣传的重要途径。本文主要利用了《环球时报》、《参考消息》作为研究中国的德国形象的材料,《南德意志报》、《焦点》作为研究德国的中国形象的材料,并结合作者在德国的亲身经历和体验,对两国互视进行了基础性的研究,分专题描绘出了两国互视认知的景象,为接下来进行两国互视比较研究作好了铺垫,打好了基础。最后,本文的第四章对中德两国互视进行了比较,对互视不平衡进行了剖析和批判,并提出了改变不平衡现状的对策和建议。长期以来,西方主流媒体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用他们的意识形态框架来衡量中国的问题,并得出他们心目中合理的结论。中国国家形象虽然起着变化,逐渐向好发展,但近30年来未有明显转变,总体呈负面的不平衡的状态,即中国对德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认识较为正面,德国对中国的认识较为负面,这两种认识之间的差距很大。这种不平衡状态导致中国产生崇洋媚外、丧失国际话语权、国际地位与影响力提升缓慢。中国国家形象是建立在中国国情基础上的,而西方主流媒体普遍对中国国情缺乏真正的了解。21世纪以来,国际环境和中国自身都处于重要的变化时期,并且这个时期将持续较长的一段时间。这是中国国家形象不断变化的根本原因,也是塑造和改善中国国家形象的绝佳时机。2008年,奥运会成功在北京举行;2010年,世博会成功在上海举行,诸如此类突出的外交事件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形象在国际上的更新。中国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国家,中共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基本性质和原则立场并未改变,同时,中国的形象在2008年之后通过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越来越充分地展示在了国际社会面前。中国应把握好这一重要战略机遇期,争取夺回塑造中国形象的国际话语权。近年来,中国对国家形象的塑造越来越重视,以一种开放的、自信的、现代化的姿态构建出了许多正面的中国国家形象,并对陈旧的、单一的、神秘的敌对形象进行改造和反击,一个具有时代感和新气象的中国形象正如一轮初升的太阳,冉冉升起。
苏王飞[6](2018)在《《中国体育报》武术报道研究(1958-2017年)》文中指出中国武术,作为民族传统体育的代表,形式多样、内涵丰富、文化博大精深,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悠久的文化传统。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武术文化的传承、传播和发展问题日益引起了广泛关注。在不同时期、不同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下,武术的报道也不尽相同。因此,对武术报道的历时研究,就具有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在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中,报纸的武术报道现场表现力不如电视,速度快不过网络,但也拥有自身独特的报道优势和特色,报纸内容繁多丰富,选择性和针对性较强,能将武术报道做深、做全、做透,有利于受众深度了解武术事件本身。在众多大众媒体中,根据办报历史、综合全面、权威主流的筛查标准。《中国体育报》(原名为《体育报》)作为我国第一份专业体育类报纸,也是第一份体育类党报。它信息量大,权威性强,无论从体育界还是报纸业或是体育的大众传播领域,都是首屈一指的。更为重要的是,它见证了中国体育报纸发展的所有阶段,能够提供完整详实的文本资料,并具有代表性,而且其内容安排除了在竞技体育新闻报道上大做文章之外,更重视体育报纸的宣传功能,传统体育也被囊括其中,而武术报道也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本文选择《中国体育报》作为研究对象,选取其对武术的报道作为研究样本。本文选定1958年至2017年作为研究时间区域。综合运用文献资料法、内容分析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结合《中国体育报》所处的社会背景和我国武术的发展情况,对《中国体育报》创刊60年武术报道的发展历程以及特点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并将其划分为四个阶段:武术报道探索起步阶段(1958-1966年);武术报道恢复发展阶段(1973-1987年);武术报道繁荣发展阶段(1988-2007年);武术报道深化改革阶段(2008-2017年)。本论文还从报道内容、报道形式、报道特征等几个方面分别对不同的发展阶段进行分析与归纳,以探讨《中国体育报》历年来武术报道的变化趋势、呈现出的特点及其报道的整体特征。《中国体育报》武术报道在其60年的发展历程中,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变化,其内容与形式可以说一直都在发生变化,影响这种变化的因素很多,有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还有来自体育事业和新闻事业本身的影响。从武术报道的规模上来看,《中国体育报》成立之初,其对武术的重视程度不够,其武术报道一直是时而增加时而减少,并未形成稳定、成熟的报道模式。从恢复发展阶段到繁荣发展阶段,其武术报道量虽有所起伏,但整体呈现上升的趋势,深化改革阶段,报道量更是大幅度上升;从武术报道的内容上来看,由最初的国内武术新闻报道逐渐拓展到国际武术新闻报道比重不断增大,成为该报的报道重点;从武术报道的体裁上来看,由起步阶段以数量较小字数较少的消息类为主发展到通讯类、评论类等各体裁相辅相成;从武术报道的手段来看,由最初单纯的黑白版面和文字类新闻到色彩和图片不断地运用到武术报道中,版面也越来越丰富多彩。武术报道在体裁上主要是消息和通讯,还有一部分单纯的图片报道和少量的评论。初期其稿件多来自本报记者和新华社,随着报道团队不断发展壮大,派出记者釆访各种国际武术赛事,逐渐形成了以本报作者自釆稿件为主。研究60年《中国体育报》的武术报道,不仅仅是为了描述和概括武术报道的特征和内容变化等,还是为了寻找《中国体育报》武术报道对于当今武术新闻传播的现实意义。作为我国第一份专业体育类报纸,《中国体育报》的武术报道无论是报道理念还是报道业务,对于当今的武术报道、传播和发展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龙驭球,崔京浩,袁驷,陆新征[7](2018)在《力学筑梦中国》文中研究指明该文讨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力学应起和所起的作用。全文共分9个部分:1)力学;2)科技;3)土木;4)水利;5)交通;6)能源;7)一带一路;8)兴军强军;9)结论。比较详尽地阐述了中国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与力学有关的国民经济的重大发展。我们四人均先后任职《工程力学》主编,诚以此文献给2017年10月胜利召开的第十九次全国党代表大会。今年(2018年)又适逢钱学森先生1958年所做的"争取力学工作大跃进"报告第60个年头,这个报告促进并加强了力学在国民经济各个领域的强大作用,愿以此文兼及纪念。
王偲[8](2016)在《陈丹青与《西藏组画》接受史研究》文中指出本文着重于理清陈丹青成名与《西藏组画》获得影响力的前后逻辑关系。文章在首章先介绍了陈丹青的艺术经历以及《西藏组画》产生的背景,随后三章为陈丹青与《西藏组画》接受历程的分析。《西藏组画》完成初期,作品呈现出的去“文革”程式的特点,在主题内容和艺术形式方面与“文革”甚至同时期的作有着品显着不同,美术界专业媒体的介绍,在“文革”刚刚结束社会环境下迅速获得美术界的认可。通过美术史的解读、美术教育领域的传播以及在各文艺领域“西藏热”现象的推动,成为《西藏组画》完成之后下一阶段继续传播和获得影响力的的主要原因。归国以后,陈丹青因“辞职事件”以及“鲁迅”、“民国”等社会热门话题参与以及相关文集的连续出版,“公知”身份逐渐确立,陈丹青因此再一次成名,这一次是被社会大众所认知。《西藏组画》在作品完成初期迅速获得巨大的影响力促使艺术家陈丹青被美术界广泛认知,陈丹青归国以后因“辞职事件”和“公知”身份的确立等再次成为社会名人,陈丹青的艺术家身份以及包括《西藏组画》在内的绘画作品进一步受到人们关注。早期是因作品而使画家成名,后期是因作者成名而使作品被认知。最终得出结论:新时期初期,信息传播速度以及信息获取渠道的限制,能够使得艺术家因单幅(组)作品就获得巨大成功和广泛影响力。新世纪以来,社会发展程度与信息传播速度和广度都得到了巨大发展。一方面,信息的充实与传播的加快使得单幅作品已经无法获得,新时期初期的影响力;另一方面,人们对于艺术家的认识与了解也趋于更加多元和全面。所以,今天艺术家想要获得认知与成功,则要面对艺术家综合能力的考量。认知群体已经由最初对作品本身的关注,转变为今日更多的涉及艺术家综合影响力的关注。
吕朝辉[9](2015)在《当代中国陆地边疆治理模式创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代中国陆地边疆①的历史负荷、现实问题和政治环境体现出深层、复杂、特殊的特征。本文从这一最大的实际出发,既注重对当前陆疆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做出有说服力的解释,又注意对“碎片化”的陆疆治理现有成果展开“化零为整”的系统性研究,既强调把研究重心确定于1992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全面启动以来的当代陆疆治理,又注重从过往陆疆治理的“浩瀚汪洋”中挖掘智慧和汲取教训,既顺应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要求,又落脚于当代中国陆疆治理模式创新这个具体研究点上。因此,研究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均十分突出。本文立足于陆疆特殊的政治与社会生态,以现代公共治理为指导,综合运用古典管理、行为科学、文化软治理、公共治理等相关理论,初步总结和探索出规制型、情感型、文化型、合作型等四种陆疆治理方式,四种方式的有机统一即构成当代中国陆疆治理模式创新的全部内涵。全文在参考边疆治理相关文献和进行一定实地调研的基础上,主要运用规范分析的方法,按照“为什么要创新?”和“怎么样创新?”的研究思路,分成两部分回答了“当代中国陆疆治理创新研究”这个中心主题。全文共分八章,前四章陆续从基本理论阐述、历史渊源追溯、特殊问题归纳和政治环境分析等四个方面,回答了“为什么要创新?”;后四章通过四种陆疆治理方式的创新构建,回答了“怎么样创新?”,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研究结构。导论部分主要对本课题研究做出一些前置性说明。该部分首先交代了本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接着做了相关的研究综述,最后介绍了本课题的分析框架、研究方法和创新点。第一章首先对边疆与陆地边疆、治理与陆疆治理、治理模式与陆疆治理模式等与本课题研究相关的三组核心概念进行辨析和界定,接着重点考察了当前陆疆的基本概况,然后对当代中国陆疆治理内涵、目标和任务,以及当代中国陆疆治理模式创新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进行了概述。第二章运用历史追溯的方法,回顾并全面分析了1840年以前古代中国、1840—1949年近代中国、1949—1956年新中国成立初期、1957年—1977年政治动荡期、1978年—1991年改革开放初期等各个不同时期我国陆疆治理模式的具体特征及其成败得失。第三章从历史回归到现实,首先从历史、现实、主观和客观等方面深入全面地分析了当前陆疆特殊性问题的形成原因,然后从陆疆发展问题、安全问题、民族与宗教问题、政治认同与文化认同问题等当前陆疆地区面临的四大类最为基本的特殊性问题予以具体阐述;第四章则从陆疆内部特殊问题的创新动因,过渡到了陆疆内外部的政治环境挑战。该章首先总结了当代中国陆疆在国家政治地理空间单元中的特殊地位及意义,接着分析了我国陆疆面临的复杂国际政治安全环境,最后考察了全球化和市场化浪潮对陆疆社会内部造成的巨大张力。第五章至第七章主要从推进陆疆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层面,具体从理论依据、基本内涵、主要特征、现实动力、运用维度、适用范畴、基本要求等方面,对规制型、情感型、文化型等三种陆疆治理方式分别予以创新构建。此外,第五章还探讨了理性规制和非理性规制的标准区分问题,考察了理性的陆疆规制型治理方式的构建路径;第七章还考察了中央、地方、社会、民众在陆疆文化性治理过程中的任务分解问题。第八章主要从推进陆疆治理体系现代化的目标层面,提出了中央政府、发达地区、陆疆地方政府、陆疆社会和各族群众在陆疆合作治理体系中的角色、功能与责任,考察了政府与政府的协同、政府与社会的共治、政府与市场的互补、政府与公众的互信等四种陆疆合作治理形态,并从基本理论、现实动力、主要特征、现实动力、基本要求等方面对陆疆合作型治理方式进行创新构建。结论部分重点分析了当代中国陆疆治理模式创新的着力点——陆疆规制型、情感型、文化型、合作型四种治理方式的有机统一,尝试地回答了四种方式的划分标准、区别和联系、优缺点、有机统一的实现路径等理论问题。
刘光[10](2011)在《北京情报站》文中认为情报站是情报局在对象国开展谍报活动的机构。美国中央情报局、英国秘密情报局、法国对外安全总局、德国联邦情报局等着名谍报机构,都在世界各主要国家首都建有情报站,如北京站、莫斯科站、河内站、哈瓦那站、日内瓦站……——《美国特工组织手册》
二、西藏教育大步迎头赶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藏教育大步迎头赶上(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当代少数民族舞剧的历史发展及创作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第一节 论题的提出及概念界定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一、关于中国舞剧发展史中的少数民族舞剧的研究 |
二、关于中国少数民族舞剧的研究 |
三、关于少数民族舞蹈及其创作的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意义 |
第一章 中国少数民族舞剧创作发展流变 |
第一节 少数民族舞剧的初创 |
一、少数民族舞剧的革命历史题材之先河 |
二、少数民族舞剧的民间风格奠定 |
第二节 以民间传说弘扬民族情怀 |
一、舞剧语言形态多样化追求下的创作选择 |
二、对中华民族共有品质的赞颂讴歌 |
第三节 以抗争外敌增强民族凝聚力 |
一、少数民族的反抗史诗 |
二、汉族与少数民族共御外敌 |
第四节 以现实命运凝聚民族共同体 |
一、民族集体记忆的不断深化 |
二、为“脱贫攻坚”的共同理想而奋斗 |
第二章 中国少数民族舞剧语言的系统建构 |
第一节 独特的民族舞剧语言形态建构的必要性 |
一、对“根性”的坚守与科学化传承的道路 |
二、少数民族舞剧语言自身的独立与体系化要求 |
三、继承发展“优质基因” |
第二节 少数民族舞剧语言建构的操作方法 |
一、从现实生活出发,创造新的舞蹈 |
二、运用与发展民族传统的表现形式 |
三、语言形态的兼收并蓄与多重组合 |
第三节 原生舞蹈语言在舞剧表意中的有效性及多意性 |
一、有效性——描绘民族风格 |
二、多意性——不断发展着的民族精神 |
三、少数民族舞蹈表意功能得到极大加强 |
第三章 中国少数民族舞剧的多样化发展样态 |
第一节 多元化的创作局面全面铺开 |
一、少数民族舞剧创作的“第一方阵” |
二、多个少数民族的舞剧创作开始起步 |
第二节 多样化的新型舞剧结构方式 |
一、《阿诗玛》:“诗化色块结构”与“立体交响式编舞” |
二、《东归的大雁》:回旋曲式的舞剧结构设计 |
三、《妈勒访天边》:舞蹈与意境齐头并进 |
四、《草原英雄小姐妹》:当代视角与多重空间 |
第三节 少数民族文艺会演中多样化的民族舞剧风格呈现 |
一、体现各族人民的文化诉求及共同的文化记忆 |
二、“各美其美”与“多元和谐” |
三、民族舞剧风格多样化不断提升 |
第四章 中国少数民族舞剧对民族文化的认同与把握 |
第一节 少数民族舞剧的“文化自觉”与“他者眼光” |
一、舞剧创作过程中的“文化自觉”与“他者眼光” |
二、舞剧演出过程中的“文化自觉”与“他者眼光” |
第二节 “多元一体”格局下的民族文化认同 |
一、建构中华民族共同体话语 |
二、建构主旋律话语 |
三、建构对外开放话语 |
四、建构少数民族文化传承话语 |
结语 |
附录:中国少数民族舞剧主要作品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2)欠发达地区数字经济发展研究 ——以云南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数字经济发展动态 |
一、国外数字经济发展动态 |
二、国内数字经济发展动态 |
第三节 研究内容、方法与论文结构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成果 |
四、论文结构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数字经济概念与评价方法 |
第一节 数字经济概念和界定 |
一、数字经济的概念 |
二、数字经济的界定 |
第二节 数字经济指标体系 |
一、国外数字经济指标体系研究 |
二、国内数字经济指标体系研究 |
第三节 中国欠发达地区数字经济发展 |
一、我国欠发达地区数字经济上升潜力巨大 |
二、贵州数字经济引领“换道超车”浪潮 |
三、云南省数字经济发展充满活力 |
第四节 K-means聚类 |
第五节 熵权法 |
第六节 TOPSIS综合评价 |
第七节 耦合协调度 |
第八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数字经济发展评价模型设计 |
第一节 数字经济发展评价指标设计 |
一、设计原则 |
二、指标确定 |
三、指标构建 |
四、指标解释 |
五、数据来源 |
第二节 数字经济发展评价方法设计 |
一、数据处理 |
二、确定权重 |
三、评价方法 |
四、发展指数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欠发达地区数字经济发展研究 |
第一节 中国欠发达地区界定 |
一、地区经济发展评价指标设计 |
二、实验分析 |
第二节 欠发达地区数字经济发展评价实证分析 |
一、权重指数分析 |
二、TOPSIS综合评价分析 |
第三节 欠发达地区数字经济发展存在的优势及障碍 |
一、欠发达地区数字经济发展优势 |
二、欠发达地区数字经济发展障碍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云南省数字经济发展研究 |
第一节 云南省数字经济发展评价实证分析 |
一、耦合协调度分析 |
二、综合分析 |
第二节 云南省数字经济发展总结 |
第三节 云南省数字经济发展建议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一节 总结 |
第二节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 五省标准化数据 |
附录 B TOPSIS评价计算结果 |
致谢 |
本人在读期间完成的研究成果 |
(3)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 |
四、研究方法、意义、不足 |
第一章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发展轨迹 |
第一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形成的历史逻辑 |
一、资本主义的入侵催生了近代国家观念和科技救国思潮的产生 |
二、二十世纪以来国际形势复杂多变 |
三、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实践 |
第二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形成的思想渊源与影响因素 |
一、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形成的思想渊源 |
二、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形成的影响因素 |
第三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形成过程 |
一、萌生阶段(1930-1955):在救国思想主导下,初步接触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努力掌握专业知识 |
二、发展阶段(1956-1981):在毛泽东思想指导下,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系统工程思想逐步成熟 |
三、成熟阶段(1982-1996):在邓小平理论的影响下,开始用社会工程思想思考社会主义建设问题 |
四、完善阶段(1997-2009):在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影响下,以“钱学森之问”为标志继续思考国家重点领域的发展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钱学森关于时代发展特征的分析 |
第一节 对时代发展特征的把握分析(一):“科学技术”视角 |
一、现代科学技术体系不断发展 |
二、当今世界科技发展呈现“大科学”发展态势 |
三、把握产业革命才能推动社会不断发展 |
第二节 时代发展特征的把握分析(二):“世界社会形态”视角 |
一、世界社会形态是世界历史发展到信息革命时代的阶段性特征 |
二、信息化、差异化、资本化是时代发展的重要趋势 |
三、钱学森对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解读 |
第三节 对中国发展的历史方位和重大任务的认识 |
一、第一次社会革命奠定了当前中国发展的制度优势、思想优势 |
二、第二次社会革命亟需解决社会主义建设中不协调发展的问题 |
三、主动为第三次社会革命作准备 |
第四节 中国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战略对策 |
一、 “时代差”决定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任务是极其艰巨的 |
二、科技立国重要性日益凸显 |
三、用系统视角分析时代问题 |
第五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总体内容 |
一、基本理念与创新主张 |
二、方法支撑和具体运用 |
三、主要框架及基本内容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钱学森关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理论探索 |
第一节 钱学森对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创新探索 |
一、瞄准新兴产业革命推动国家产业不断升级 |
二、加强三大经济学研究助推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
三、运用系统工程提高经济管理水平 |
四、创造性地提出人民体质建设主张 |
第二节 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一):大力开展“科技经济建设” |
一、科技是21 世纪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核心 |
二、发挥社会主义国家优势大力推进科技经济建设 |
三、建设主动型“宏观控、微观放”的科技经济管理体制 |
四、依靠伦理、管理、法理规约科技经济行为 |
第三节 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二):重视发展“人民体质建设” |
一、从整体的角度规划人民体质建设 |
二、深入研究人体科学 |
三、推进医学改革 |
四、关心重视老龄人口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钱学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探索 |
第一节 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创新探索 |
一、钱学森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及必要性 |
二、钱学森论精神文明建设的必要性 |
三、研究社会主义精神财富创造事业的学问 |
第二节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一):思想建设是“主观表现” |
一、思想指导: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作用 |
二、 理论研究:思维科学、系统科学、社会科学加行为科学是关键 |
三、技术手段:思想政治社会工程 |
第三节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客观表现” |
一、 “中国文化是强大的国力” |
二、传统文化的扬弃主张 |
三、建设21 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 |
四、21 世纪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张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钱学森关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理论探索 |
第一节 钱学森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创新探索 |
一、较早进行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理论研究 |
二、利用各种机会,积极宣传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主张 |
三、主张建立行政科学理论体系 |
第二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一):政体建设 |
一、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看法与主张 |
二、行政机构必须因时因事进行调整 |
三、建立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行政工作体系 |
四、总体设计部:现代国家智库建设的雏形 |
五、中央科学技术委员会:加强科学技术的综合管理 |
第三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二):法律建设 |
一、法治以实现对社会和国家的最佳治理为目的 |
二、构建完善的社会主义法制系统工程 |
三、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法治系统工程 |
第四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三):民主制度建设 |
一、为完善基本民主制度献计献策 |
二、探索落实民主集中制的方法路径 |
三、开展人民政协学研究助力协商民主 |
第五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四):党的建设 |
一、钱学森对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的建议和主张 |
二、钱学森关于领导科学及领导干部的培养主张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钱学森关于地理建设的理论探索 |
第一节 钱学森提出地理建设的过程及基本主张 |
一、钱学森提出地理建设的过程 |
二、地理建设的主要内涵 |
三、地理建设的理论依据 |
第二节 基础设施建设:国土工程 |
一、把交通建设作为地理建设之本 |
二、在“尊重”和“创造”基础上开展水利建设 |
三、发展沙产业、林产业、草产业为代表的知识密集型产业 |
四、加快现代城市建设 |
五、推进重点地区发展 |
第三节 地理建设(二):生态环境保护 |
一、国家再生资源委员会:规划资源回收利用 |
二、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
三、灾害学研究:科学防治自然灾害 |
四、城市学研究:山水城市发展主张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钱学森关于教育、科技、外交、国防发展的理论探索 |
第一节 加快教育事业发展 |
一、教育是第一位的大事 |
二、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 |
三、进行全面的教育改革 |
四、开展大成智慧教育 |
第二节 推动科学技术发展 |
一、党要不断提升科技领导力 |
二、社会科学也是第一生产力 |
三、面向群众开展科普宣传 |
第三节 积极践行和平外交政策 |
一、平等是外交的基础 |
二、坚持独立自主原则 |
三、贯彻世界范围内的群众路线 |
四、大力维护国家安全 |
第四节 推进国防与军队现代化建设 |
一、认真研究21世纪国防建设重点问题 |
二、加强战略战术运用确保打赢现代战争 |
三、顺应国际军事变革推进军队现代化建设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总体评价与当代价值 |
第一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贡献 |
一、以系统理论创新分析社会主义国家建设和发展问题 |
二、深入阐明了科学技术推动国家进步发展的作用机理 |
三、为解决中国社会主义国家治理中的难点和热点献计献策 |
四、解读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中的某些重要论断和观点 |
五、提出并尝试破解21 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发展问题 |
第二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特点 |
一、科学家的理想性与问题本身的复杂性 |
二、技术方法的科学性与具体场景的适用性 |
三、学理上的逻辑性与实践中的有限性 |
第三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评价 |
一、性质上:它属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
二、阶段性:它是还不成熟、不完善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
三、实践上: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是宝贵的精神财富 |
第四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教育启示 |
一、树立求真求实态度,认真研究国家发展中的各类问题 |
二、汲取人物思想智慧,助力推动思政教育创新发展 |
三、注重资源开发利用,挖掘展现先进群体精神风貌 |
四、贯彻立德树人方针,实现高等教育道德性与知识性逻辑的统一 |
五、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强化科学家队伍的国家观教育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基于景观生态学思想的寒地建筑形态地景化创作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1.1.1 景观生态学视角下的寒地建筑问题 |
1.1.2 社会需求发展下的地景化创作 |
1.1.3 回归本真的寒地建筑形态创作方向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课题研究目的 |
1.2.2 课题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 |
1.3.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概念界定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方法 |
1.4.4 研究框架 |
第2章 景观生态学与寒地建筑形态地景化 |
2.1 景观生态学理论综述 |
2.1.1 景观构成与研究原理 |
2.1.2 景观生态学研究内容 |
2.1.3 景观生态学研究原则 |
2.2 寒地景观生态格局解析 |
2.2.1 寒地景观生态构成 |
2.2.2 寒地景观生态格局特性 |
2.3 景观生态学与寒地建筑创作应用 |
2.3.1 景观生态学于寒地的研究目的 |
2.3.2 寒地生态环境下的建筑困境 |
2.3.3 寒地建筑创作的景观生态学应用原则 |
2.4 地景化创作方法解析 |
2.4.1 理论与逻辑 |
2.4.2 地景化创作内涵 |
2.4.3 地景化创作特征 |
2.5 地景化寒地生态适应性解析 |
2.5.1 生态适应性解析 |
2.5.2 地景化与生态适应的相通性 |
2.5.3 地景化寒地适应性体系 |
2.6 寒地建筑形态地景化创作目标 |
2.6.1 改善建筑与环境的冲突 |
2.6.2 增强建筑与环境的融合 |
2.6.3 加大建筑与环境的互动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应对冲突环境的寒地地景化消隐方法 |
3.1 创作目标——寒地消隐 |
3.1.1 掩形还原 |
3.1.2 借势调节 |
3.1.3 衍生维护 |
3.2 地势冲突下的地景化消隐 |
3.2.1 随形就势的消隐起伏 |
3.2.2 顺势成景的弥合高差 |
3.2.3 景筑相融的消解冲突 |
3.3 水陆冲突下的地景化消隐 |
3.3.1 寻求和谐的共存式消隐 |
3.3.2 发现规律的动态融入 |
3.3.3 主动融合重构稳定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应对严苛气候的寒地地景化拟合方法 |
4.1 创作目标——寒地拟合 |
4.1.1 拟合温度重建结构 |
4.1.2 生态拟合的空间组织 |
4.1.3 材料拟合的兼顾选择 |
4.2 协同光影的主动拟合 |
4.2.1 外部形态拟合区域光环境 |
4.2.2 空间形态拟合增强建筑采光 |
4.2.3 表皮拟合优化建筑光影 |
4.3 协同风雪的顺势拟合 |
4.3.1 顺应风雪的外部形态拟合 |
4.3.2 导引风雪的空间形态拟合 |
4.3.3 利于疏解风雪的表皮拟合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应对生态传承的寒地地景化拓印方法 |
5.1 创作目标——寒地拓印 |
5.1.1 异质地势条件的优化延续 |
5.1.2 冰雪生态元素的具象运用 |
5.1.3 寒地多元文脉的传承延展 |
5.2 寒地复杂环境纹理的拓印还原 |
5.2.1 寒地建材的创新利用 |
5.2.2 寒地植被提炼化再现 |
5.2.3 冰雪基因的叠合再现 |
5.3 多元区域场所精神的拓印营造 |
5.3.1 环境的情绪升华 |
5.3.2 节点的凝练强化 |
5.3.3 精神的具象重塑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新时期中国国家形象研究 ——以中国和德国两国互相认知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相关概念与研究综述 |
一、有关中德关系的概念界定和研究现状 |
二、有关国家形象的概念界定和研究现状 |
三、媒体视域下的国家形象研究现状 |
四、国家形象比较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路径 |
一、研究思路和框架 |
二、新概念引入 |
三、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和难点 |
第一章 中德关系与两国互视溯源 |
第一节 新中国建立前的中德关系 |
一、鸦片战争后的中德关系 |
二、国民党统治下的中德关系 |
三、马克思主义与中德关系 |
四、新中国成立前的中德经济关系 |
五、新中国成立前的中德文化交流 |
六、中德国家形象的民间互视历史 |
第二节 1949年至1990年的中德关系与两国互视 |
一、新中国建立之初的国际环境和外交方针 |
二、中国与民主德国关系回溯 |
三、中国与联邦德国的关系回溯 |
第二章 中国主流媒体视域下的德国形象 |
第一节 中国主流媒体涉德报道的量化分析 |
一、研究对象的选择 |
二、涉德报道的数量变化 |
三、涉德报道的议题分布 |
四、涉德报道的态度倾向性 |
第二节 中国主流媒体中涉德报道的内容分析 |
一、德国的政治形象 |
二、德国的经济形象 |
三、德国的社会形象 |
四、德国的文化形象 |
第三节 中国主流媒体镜像中的德国国家形象 |
一、中国的德国形象构建方式 |
二、中国主流媒体构建德国形象时存在的问题 |
第三章 德国主流媒体视域下的中国国家形象 |
第一节 《南德意志报》中的中国国家形象数据分析 |
一、材料选择 |
二、《南德意志报》中国报道总量分析 |
三、《南德意志报》中国报道的倾向性分析 |
第二节 德国主流媒体视阈下的中国政治形象 |
一、德国的中国共产党形象 |
二、德国的中国大国关系形象 |
三、德国眼中的台湾问题 |
第三节 德国主流媒体视阈下中国经济形象 |
一、德国的中国经济发展现状 |
二、德国眼中的“一带一路” |
三、德国眼中的中国海外投资 |
四、德国眼中的中国环境问题 |
第四节 德国主流媒体视阈下的中国人权形象 |
一、德国眼中的中国新闻及言论自由 |
二、德国眼中的西藏问题 |
三、令德国不解的其他中国人权问题 |
第四章 中德两国国家形象的互视比较 |
第一节 德国民众视角下的中国形象 |
一、德国民众的中国形象调查 |
二、基于调查结果的中国形象分析 |
第二节 中德形象的比较 |
一、跨文化沉默的螺旋 |
二、中德两国互视应有的变化 |
第三节 中德国家形象认知的不平衡 |
一、德国对中国形象的负面认知 |
二、德国对中国产生负面认知的原因 |
三、构建平衡国家互视形象的必要性 |
四、塑造与构建平衡国家互视形象的法则与方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6)《中国体育报》武术报道研究(1958-2017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有关体育报道的相关研究 |
1.2.2 有关武术报道的相关研究 |
1.2.3 有关《中国体育报》的相关研究 |
2 研究方法与对象 |
2.1 研究方法 |
2.1.1 文献资料法 |
2.1.2 内容分析法 |
2.1.3 数理统计法 |
2.1.4 逻辑分析法 |
2.2 研究对象 |
3 《中国体育报》武术报道发展历程 |
3.1 《中国体育报》武术报道探索起步阶段 |
3.2 《中国体育报》武术报道恢复发展阶段 |
3.3 《中国体育报》武术报道繁荣发展阶段 |
3.4 《中国体育报》武术报道深化改革阶段 |
4 《中国体育报》武术报道阶段分析 |
4.1 《中国体育报》武术报道探索起步阶段 |
4.1.1 武术报道内容分析 |
4.1.2 武术报道形式分析 |
4.1.3 武术报道特征分析 |
4.2 《中国体育报》武术报道恢复发展阶段 |
4.2.1 武术报道内容分析 |
4.2.2 武术报道形式分析 |
4.2.3 武术报道特征分析 |
4.3 《中国体育报》武术报道繁荣发展阶段 |
4.3.1 武术报道内容分析 |
4.3.2 武术报道形式分析 |
4.3.3 武术报道特征分析 |
4.4 《中国体育报》武术报道深化改革阶段 |
4.4.1 武术报道内容分析 |
4.4.2 武术报道形式分析 |
4.4.3 武术报道特征分析 |
5 《中国体育报》武术报道总体分析 |
5.1 武术报道内容分析 |
5.2 武术报道形式分析 |
5.2.1 报道数量 |
5.2.2 报道版面 |
5.2.3 报道来源 |
5.2.4 报道体裁 |
5.3 武术报道特征分析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6.2.1 增多报道形式、加强深度报道 |
6.2.2 采取独家报道 |
6.2.3 推崇大众武术报道 |
6.2.4 加强媒介融合与创新 |
参考文献 |
附表 |
附表1:1958-1966年《中国体育报》武术报道标题 |
附表2:1973-1987年《中国体育报》武术报道标题 |
附表3:1988-2007年《中国体育报》武术报道标题 |
附表4:2008-2017年《中国体育报》武术报道标题 |
致谢 |
(8)陈丹青与《西藏组画》接受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意义分析 |
第二节 研究现状分析 |
第二章 《西藏组画》产生的背景 |
第一节 现实主义在中国的发展 |
第二节 新时期初期社会与美术 |
第三节 陈丹青艺术经历与追求 |
第三章 去“文革”程式代表 |
第一节 创作主题的转变 |
第二节 艺术形式的转变 |
第三节 美术刊物的传播 |
第四章 美术史意义构建 |
第一节 教育领域传播 |
第二节 藏族主题兴起 |
第三节 美术史的书写 |
第五章 陈丹青归国后的成名 |
第一节 清华辞职事件 |
第二节 公知身份确立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9)当代中国陆地边疆治理模式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选题的价值和意义 |
三、相关研究综述 |
四、研究方法 |
五、研究思路与创新点 |
第一章 中国陆地边疆及其治理模式创新的理论概述 |
一、边疆与陆地边疆 |
1. 边疆内涵的发展与演变 |
2. 中国陆地边疆的历史沿革 |
3. 当代中国陆疆概况 |
二、治理与陆疆治理 |
1. 治理的内涵 |
2. 陆疆治理的内涵 |
3. 陆疆治理的目标 |
4. 陆疆治理的任务 |
三、治理模式与陆疆治理模式 |
1. 治理方式与治理模式 |
2. 陆疆治理模式的创新内涵 |
3. 当代中国陆疆治理模式创新的必要性分析 |
4. 当代中国陆疆治理模式创新的重要性分析 |
第二章 创新之源流:我国以往陆疆治理模式的历史经验借鉴 |
一、古代王朝国家时期(1840年以前)的陆疆治理模式 |
1. “华夷有别”、“守中治边”的边疆治理观 |
2. 族际主义边疆治理思路的主导 |
3. “消极防御为主、积极经营为辅”的边疆治理模式 |
4. 历史经验借鉴 |
二、晚清至新中国成立以前(1840—1949年)的陆疆治理模式 |
1. 民族国家构建视域下的边疆治理观及其历史局限性 |
2. 区域主义边疆治理模式的尝试及其历史局限性 |
三、新中国成立初期(1949—1956年)的陆疆治理模式 |
1. 族际主义陆疆治理模式的创新和发展 |
2. 陆疆软治理方式的确立及其历史功绩 |
四、1957年—1977年的陆疆治理模式 |
1. 陆疆治理模式创新从倒退走向停滞 |
2. 全能主义陆疆治理模式的主导及其经验教训 |
五、改革开放初期(1978—1991年)的陆疆治理模式 |
1. 陆疆软治理方式的重新回归及其面临的挑战 |
2. 陆疆治理模式创新在稳步中发展 |
第三章 创新之动因:当代中国陆疆的特殊性问题 |
一、当代中国陆疆特殊性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
1. 历史原因 |
2. 现实原因 |
3. 主观原因 |
4. 客观原因 |
二、陆疆发展问题 |
1. 陆疆经济建设和资源开发的艰巨性 |
2. 陆疆“五位一体”发展的边缘化特征 |
三、陆疆民族与宗教问题 |
1. 陆疆民族问题 |
2. 陆疆宗教问题 |
3. 陆疆民族与宗教问题的合二为一特性 |
四、陆疆安全问题 |
1. 陆地边界隐患问题 |
2. 陆疆非传统安全问题 |
五、陆疆政治认同与文化认同问题 |
1. 陆疆政治认同的危机问题 |
2. 陆疆文化认同的危机问题 |
第四章 创新之挑战:当代中国陆疆面临的特殊内外部政治环境 |
一、特殊的政治地理空间单位 |
1. 国家全面发展的拓展空间 |
2. 国际交流交往的重要通道 |
3. 国际地缘关系的战略重心 |
4. 国家安全防卫的缓冲地带 |
5. 国家利益链条的关键环节 |
6. 国家战略资源的储备区域 |
二、多维度的国内外政治诱因 |
1. 西化分化中国的政治图谋 |
2. 邻国极不稳定的政治环境 |
3. 国内“三股势力”的政治破坏 |
三、陆疆政治文明建设面临的挑战 |
1. 陆疆基层政府能力建设面临的挑战 |
2. 陆疆基层民主政治建设面临的挑战 |
四、市场经济背景下的陆疆特殊政治环境 |
1. 陆疆利益分化现象的特殊性 |
2. 市场经济背景下的民族心理失衡 |
3. 区域经济一体化下的政治挑战 |
五、传统因素影响下的陆疆特殊政治环境 |
1. 厚重传统文化对法治文化认同的制约 |
2. 深厚民族情感对陆疆治理环境的影响 |
第五章 创新内涵之一:陆疆规制型治理方式 |
一、陆疆规制型治理方式的基本理论解析 |
1. 陆疆规制型治理方式的理论依据 |
2. 陆疆规制型治理方式的基本含义 |
3. 陆疆规制型治理方式的主要特征 |
4. 陆疆规制型治理方式的价值取向 |
二、创新建构陆疆规制型治理方式的现实动力 |
1. 陆疆地区法治传统的缺失 |
2. 陆疆地区普遍存在的权利与义务失衡现象 |
3. 治理政府失位与市场失灵的内在需要 |
4. 陆疆地区面临的特殊社会矛盾 |
5. 陆疆地区面临的特殊安全环境 |
三、陆疆规制型治理方式的运用维度 |
1. 法律规制的主导 |
2. 行政规制的补充 |
3. 组织纪律的辅助 |
4. 乡规民约的支持 |
四、陆疆规制型治理方式的适用客体 |
1. 陆疆产业发展的规划问题 |
2. 陆疆国家安全与社会稳定的维护问题 |
3. 陆疆治理主体治理责任的规制问题 |
4. 公民义务担当与行为规范问题 |
五、陆疆规制型治理方式的基本要求 |
1. 强调法律法规的建立健全和严格执行 |
2. 强调政治权力与治理责任的匹配 |
3. 强调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对等 |
4. 强调公平公正和公开透明的规制治理过程 |
六、理性规制是建构陆疆规制型治理方式的必然选择 |
1. 理性规制是陆疆规制型治理方式的题中之义 |
2. 陆疆地区非理性规制的具体体现及其规避 |
3. 理性的陆疆规制型治理方式的构建路径 |
第六章 创新内涵之二:陆疆情感型治理方式 |
一、陆疆情感型治理方式的基本理论分析 |
1. 陆疆情感型治理方式的理论依据 |
2. 陆疆情感型治理方式的基本含义和逻辑过程 |
3. 陆疆情感型治理方式的主要特征 |
4. 陆疆情感型治理方式的价值取向 |
二、建构陆疆情感型治理方式的现实动力 |
1. 陆疆各族群众需求规律的特殊性 |
2. 陆疆治理主体情感素养的欠缺性 |
3. 理性情感认同任务的艰巨性 |
4. 全民抵制西化分化的紧迫性 |
三、陆疆情感型治理方式的运用维度 |
1. 资源的援助 |
2. 政策的照顾 |
3. 情感的关怀 |
4. 群众路线的践行 |
5. 公平正义的弘扬 |
6. 积极情感的培育 |
7. 政治参与渠道的畅通 |
8. 民族区域自治权利的落实 |
四、陆疆情感型治理方式的适用客体 |
1. 陆疆各族群众重要需求的满足问题 |
2. 陆疆发展的外部助推问题 |
3. 陆疆社会软环境建设问题 |
4. 民族关系与宗教信仰问题 |
5. 情感认同的构筑问题 |
6. 服务型政府的建设问题 |
五、陆疆情感型治理方式的基本要求 |
1. 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施政理念 |
2. 善于为陆疆各族群众谋划美好“中国梦” |
3. 建立健全公平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 |
4. 充分尊重各族群众的民主权利和主体地位 |
5. 必须扎实提升各族群众的幸福感 |
6. 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 |
7. 构筑各族干部人才队伍的激励和保障机制 |
8. 要有一套科学完备的监控与评价体系 |
第七章 创新内涵之三:陆疆文化型治理方式 |
一、陆疆文化型治理方式的基本理论分析 |
1. 陆疆文化型治理方式的理论依据 |
2. 陆疆文化型治理方式的基本含义 |
3. 陆疆文化型治理方式的主要特征 |
4. 陆疆文化型治理方式的价值取向 |
二、建构陆疆文化型治理方式的现实动力 |
1. 陆疆厚重的传统文化负荷 |
2. 西方国家无休止的文化渗透 |
3. 特殊环境导致的文化认同危机 |
4. 全球化和市场化带来的道德文明危机 |
三、陆疆文化型治理方式的运用维度 |
1. 中华文化的弘扬 |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 |
3. 多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
4. 健康民间习俗的软约束 |
5. 宗教信仰的积极正面引导 |
6. 文化产业的综合治理 |
四、陆疆文化型治理方式的适用客体 |
1. 文化的发展与变迁问题 |
2. 政治文化认同的建设问题 |
3. 多样化文化的整合问题 |
4. 亚文化的健康发展问题 |
5. 陆疆社会活力的激发问题 |
五、陆疆文化型治理方式的基本要求 |
1. 强调“多元一体”文化体系的认同 |
2. 强调陆疆传统文化的适应性变革 |
3. 强调与陆上邻国建立互谅互信的文化交流模式 |
4. 强调净化陆疆社会的文化环境 |
5. 强调文化软性同化力 |
六、陆疆文化型治理方式的任务分解 |
1. 中央政府:以中华文化建设筑牢国家认同的文化根基 |
2. 陆疆地方政府:以民族文化产业的繁荣提升文化软实力 |
3. 陆疆社会:多元途径增强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和辐射力 |
4. 陆疆民众:在中华文化的统领下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第八章 创新内涵之四:陆疆合作型治理方式 |
一、陆疆合作型治理方式的基本理论分析 |
1. 陆疆合作型治理方式的理论依据 |
2. 陆疆合作型治理方式的基本含义 |
3. 陆疆合作型治理方式的主要特征 |
4. 陆疆合作型治理方式的价值取向 |
二、建构陆疆合作型治理方式的现实动力 |
1. 陆疆治理任务的极其艰巨 |
2. 陆疆治理体系现代化任重道远 |
3. “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主题呼唤 |
4. 解决国内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的内在要求 |
5. 通往陆疆善治目标的必然选择 |
三、陆疆合作型治理方式的几种主要形态 |
1. 政府与政府的协同 |
2. 政府与社会的共治 |
3. 政府与市场的互补 |
4. 政府与公众的互信 |
四、陆疆合作型治理方式的基本要求 |
1. 强调党委领导和政府主导原则 |
2. 强调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陆疆合作治理体系 |
3. 强调陆疆社会资本的持续积累 |
4. 强调协同发展式的治理思路 |
5. 强调合作治理机制的科学化设计 |
五、陆疆合作型治理视野下的多元主体角色分析 |
1. 中央政府的合作治理角色 |
2. 东中部发达地区的合作治理角色 |
3. 陆疆地方政府的合作治理角色 |
4. 市场力量的合作治理角色 |
5. 民间组织的合作治理角色 |
6. 陆疆各族群众的合作治理角色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西藏教育大步迎头赶上(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当代少数民族舞剧的历史发展及创作实践研究[D]. 潘力维.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2]欠发达地区数字经济发展研究 ——以云南省为例[D]. 陆镜弛. 云南财经大学, 2021(09)
- [3]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研究[D]. 王秀芳. 兰州大学, 2021(09)
- [4]基于景观生态学思想的寒地建筑形态地景化创作方法研究[D]. 刘孟安.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1)
- [5]新时期中国国家形象研究 ——以中国和德国两国互相认知为例[D]. 原婕菲.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2)
- [6]《中国体育报》武术报道研究(1958-2017年)[D]. 苏王飞. 上海体育学院, 2018(01)
- [7]力学筑梦中国[J]. 龙驭球,崔京浩,袁驷,陆新征. 工程力学, 2018(01)
- [8]陈丹青与《西藏组画》接受史研究[D]. 王偲. 中央民族大学, 2016(02)
- [9]当代中国陆地边疆治理模式创新研究[D]. 吕朝辉. 云南大学, 2015(09)
- [10]北京情报站[J]. 刘光. 长篇小说选刊, 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