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论古代苏州藏书家的藏书来源及藏书功绩(论文文献综述)
范丽琴[1](2021)在《明清福建地方诗歌总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福建地方诗歌总集指收录整个福建或福建某地区两个及以上作家作品的合集,其编纂者不限于本土文人,还包括客寓文人。福建最早的地方诗歌总集是唐代黄滔所编的《泉山秀句集》三十卷,现存最早的则是明代徐编、费道用等补录的《闽南唐雅》十二卷,此后福建地方诗歌总集蓬勃发展,充分展现了福建文学的发展轨迹。从时间分布上看,福建地方诗歌总集的编纂自唐代发端,宋代勃兴,元代延绵不绝,至明清时期得到全面发展,出现明代中期和清代中期两座发展高峰,福建各府涌现出大量着名的地方诗歌总集,并在清代呈现出总结性的特点。从空间分布上看,明清福建地方诗歌总集的编纂主要集中在福州府、兴化府、泉州府,邵武府、建宁府次之,其他各府零星分布。在福建文学发展过程中,文人积极倡导诗派振兴风雅之旨,乡邦人文之盛与遗文散落的巨大反差,促使他们承前启后地进行征文考献,以备一郡之典。他们以“以人而存其诗”(选人)和“因诗而存其人”(选诗)的选录标准为主,对前人已刊刻或未付梓的总集、别集、诗话、笔记、方志、杂录等,甚至石刻藓壁、题画诗等多种文献载体进行全面搜集与整理,采用以人系诗、以体系诗、以主题系诗的编纂体例,编纂出诸如《闽海风雅》《全闽诗俊》《乾嘉全闽诗传》《闽诗录》《全闽明诗传》《国朝全闽诗录》《晋安风雅》《莆阳文献》《莆风清籁集》《清源文献》《螺阳文献》《丰州集稿》《昭阳扶雅》《建宁耆旧诗钞》《汀南廑存集》《柘浦诗钞》《建阳诗钞》《剑浦诗编》等一大批反映整个福建或某府某县诗歌发展状况的省级或府县级地方诗歌总集。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福建科举文化发展水平、福建地方文学家族的发展步伐相一致,明清福建地方诗歌总集的编纂能够比较突出地体现福建地方文学的发展状况,其中所包含的正文和序、跋、凡例、人物小传、评注等附件资料不仅具有梳理福建文学发展脉络、拓展福建诗人群体研究、拓展福建诗歌批评研究等重要的文学意义,而且具有辑佚与校勘功能,具有保存作者资料、保存历史事件史料和地方特色文化史料记载等重要的文献史料价值。
刘菁[2](2021)在《嘉兴市图书馆古籍保护研究》文中提出古籍是中华民族的珍贵遗产,也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如何保存与利用历经千年传承下来的典籍文献,如何真正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是每一位图书馆人共同面临又亟需解决的问题。相比于馆藏丰富、设备齐全的省级公共图书馆,地级市公共图书馆条件有限,古籍保护之路任重而道远。本文选取浙江省嘉兴市图书馆作为研究对象,期望通过对该馆古籍保护现状的深度调研,为今后地级市公共图书馆的古籍保护发展提供参考意见。第一章主要概述嘉兴市图书馆现存古籍的收藏情况。摸清家底,了解馆藏特色是保护古籍的前提条件。本章主要从馆藏古籍的数量、来源、文献特色三方面来分析现存古籍的概况。从嘉郡图书馆发展至今,嘉兴市图书馆的馆藏规模不断扩大,现存馆藏古籍92586册,善本12127册,其中方志类古籍颇具规模且价值独特,是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第二章主要阐述嘉兴市图书馆现存古籍的保护现状。通过实地调查、查阅文献等方法,从原生性保护、再生性保护和传承性保护三个角度出发,结合相关国家标准,阐述该馆在古籍书库、古籍修复、古籍数字化建设、古籍整理出版、古籍互动体验、古籍展览这六个方面所做出的成果,全方位了解该馆的古籍保护状况。第三章主要对嘉兴市图书馆古籍保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度剖析。将古籍保护成果与相关行业标准、国家政策规划和其他公共图书馆进行对比,发现嘉兴市图书馆在古籍修复、古籍数字化建设、古籍宣传推广方面还存在不足之处。究其原因,主要与缺乏资金、技术、人员的投入密切相关,尤其在技术开发方面十分有限。第四章主要对嘉兴市图书馆古籍保护提出相应的建议。嘉兴市图书馆作为全国古籍保护工作先进单位,在下一步的发展中,应高度重视古籍保护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主动学习和借鉴古籍保护的优秀案例,加强与各古籍收藏单位的沟通与合作,不断引进专业人才和提高科学技术水平,全面构建原生性、再生性、传承性三者齐头并进的古籍保护体系,为地级市公共图书馆的古籍保护建设树立良好的榜样。
李传芬[3](2021)在《明代私家目录及其医籍着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目录学的历史,源远流长。目录的类型,根据编撰者与目录本身的功用可分为官修目录、史志目录、私家目录。私家目录即私人藏书目录,是由私人藏书家整理自家藏书汇编而成的目录书,具有便于查检、记录补充新藏书籍等作用,着有提要者,其“辨章学术、考镜源流”之作用更加突出。明代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的发展,书籍数量增多,这一时期的藏书事业已发展至兴盛期,藏书家与藏书目录随之增多,而大多私家目录现已亡佚。明代医学发展取得较大成就,私家目录中着录的医学文献十分丰富,本文针对明代现存私家目录中的11种书目,即叶盛《菉竹堂书目》、高儒《百川书志》、李廷相《濮阳蒲汀李先生家藏书目》、晁瑮《宝文堂分类书目》、朱睦(?)《万卷堂书目》、赵用贤《赵定宇书目》、赵琦美《脉望馆书目》、祁承(?)《澹生堂藏书目》、李如一《江阴李氏得月楼书目摘录》、徐(火勃)《徐氏家藏书目》、陈第《世善堂藏书目录》中的医籍文献进行探究,总结其着录状况与特色,揭示其医学价值。本文内容分为五章。第一章从私家目录的历代发展状况、明代私家藏书兴盛发展的社会背景、明代私人藏书事业的发展阶段及藏书家的地区分布论述明代的私人藏书事业。第二章至第四章分别探究明代前、中、后期的具体私家书目。第二章为明代前期的叶盛《菉竹堂书目》,论述叶盛与其藏书活动、国家图书馆(以下简称“国图”)所藏情况、类目设置与创新之处、学界对此书目是否为伪书的争议,进而对比《文渊阁书目》与《菉竹堂书目》“医书”所着书目的异同。第三章为4种明代中期私家目录,高儒《百川书志》论述高儒其人、流传情况与国图所藏、成书及收书来源、类目设置、编目特点、藏书特色、分析总结“医书”“房中”“卫生”类目下书籍的着录特点,展现作者提要的着录特色;李廷相《濮阳蒲汀李先生家藏书目》论述作者与其藏书活动、版本、类目设置、着录特点,因其医书着录在不同类目下,故统计其数量与所在位置,其特色为着录较多金元时期着作,可见前代医学的影响;晁瑮《宝文堂书目》论述作者与其藏书活动、版本、类目设置、着录特点,以表格的形式统计小注类型,可发现作者对版刻、着者、内容结构、数量、批点者、校注者、所用纸张及说明残缺、错讹情况等方面进行了注解,对后世研究这些书籍提供帮助,整理所着录的重复医书并从本草、药性歌括、内科、外科、儿科与痘疹治疗、针灸科几方面论述明代前中期医学的发展;朱睦(?)《万卷堂书目》论述作者与其藏书活动、聚散与国图所藏、类目设置、着录特点,探析所藏藩府所着的医书,体现明代藩府的医学贡献。第四章为6种明代后期私家目录,赵用贤《赵定宇书目》论述作者与其藏书活动、版本、类目设置、编目特点、藏书特色与价值;赵琦美《脉望馆书目》论述作者与其藏书活动、藏书室的命名、聚散、版本与国图所藏、类目设置与编目特色、着录特点与价值,将此书目与《赵定宇书目》所着医书进行对比,探其医学继承与发展,从作者收藏、刊刻、编撰医书探究其医学贡献;祁承(?)《澹生堂藏书目》论述作者与其藏书活动、聚散、国图所藏、类目设置与着录特点、作者编目对“因”“益”“互”“通”四法的运用,探究了所藏医书的特点与价值,大致反映了明代中晚期所流行与普及的医药文化;李如一《江阴李氏得月楼书目摘录》中没有着录医书,仅对作者与其藏书活动、聚散、国图所藏、书目价值进行探讨;徐(火勃)《徐氏家藏书目》论述了作者与其藏书活动、成书、版本、类目设置与藏书特色,从其所收医书,结合《笔精》中“医书”的论述,可以看出他博学多览以及对医学是有所了解的,从中亦可窥探明代中晚期医学发展特点;陈第《世善堂藏书目录》论述作者与其藏书活动、成书、国图所藏、类目设置与着录特点,探究书目的真伪价值,因其真伪难辨,仅将此书目与《文献通考·医籍考》所着医书进行对比,未做深入探讨。第五章是对全文的分析总结,从明代私家目录的编纂特点、明代官修目录对私家目录的影响、明代私家目录医书着录的状况与特色、明代私家目录医籍着录的医学价值四个方面进行总括归纳与探讨,考察明代私家目录的目录学价值及所着医籍的医学文献价值。本文从藏书家、所编藏书目录及其中所着录的医籍三个层面对以上11种私家目录进行探究,体现了藏书目录与藏书家的关系,着录特点与藏书特色是藏书家创新精神的体现,医籍着录十分丰富,反映了中医学在明代的发展演变,值得重视。
向倩[4](2021)在《清中晚期上海地区诗文集序跋整理与研究》文中认为清代江南地区,它的经济与文化都处于全国的领先地位,经济的昌盛带来文化上的长足进步。上海地区归属于江南,因此它成为士林之渊薮。不论是鼎盛不衰的以诗礼文章传家的世家望族,还是布衣文人的交游唱和,都留下大量的诗文作品集。这些诗文集中的序跋,往往能从侧面表现出文人的诗文风格、家风家学传承、文学价值观、交游结社等情况,对补充上海地区诗文集研究,完善文人群体和家族地域研究具有重要作用。本论文题目为《清代中晚期上海地区诗文集序跋整理与研究》,它立足于清代中晚期上海地区的文人诗文集,通过整理这些诗文集序跋,进行文本细读与研究,进一步发掘诗文集序跋中所反映的文学价值观念,家族文化、文人交游结社、文集刊刻等方面情况。本论文除了“绪论”、“附录”和“结语”之外,共分五章,从不同的方面去论述清中晚期上海地区的诗文集序跋。绪论主要写了三个方面,首先对清中晚期上海地区进行地域范围的界定,其次从当时的上海地区整个文学史研究和序跋相关研究两方面入手,着手梳理与清中晚期上海地区诗文集序跋有关的研究现状和研究成果,最后论述本论文研究价值与意义以及笔者研究思路。该论文第一章论述了文人群体,并将其分为官宦群体与布衣群体。在中国古代,中国的文人并不是都能通过科举走进政治系统。笔者从文人的社会身份的角度对文人群体进行划分,能更全面的考察出文人们的创作背景。论文的第二章主要是写家族群体,特别是文化家族,序跋中所反映的家族地域文学是十分具有研究价值的,清中晚期上海地区科举的兴盛从而为文化世家地形成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清代上海地区的文化大族大多数鼎盛不衰,他们以诗礼传家,十分重视家学、家风的传承,这些在文化家族所刊刻的诗文集以及其家谱当中都有所表现,除此之外,序跋者的评价也不容忽视,本章列举袁氏家族和顾氏家族,以此来体现序跋中所反映的文化家族的精神风貌。论文的第三章主要考察序跋中反映的文人思想内涵,清代上海地区文学作家们大多强调诗歌要本乎性情,要发言者心之声;强调义理、考据、辞章三合一;注重诗歌抒情功能的阐发;并且在序跋的写作中,文人在不同的层面上表现出其重视立德、立言、立功的“三不朽”价值观。论文第四章主要涉及到序跋中的交游结社,清代上海地区文学流派众多,文人间的交往相当频繁,因此文人间唱和交游和诗会结社不断,从文人们的交往中,能深深地体会到当时文人们的诗学观念、精神价值以及审美取向。论文第五章则通过整理分析序跋中的文集刊刻情况,得出更多关于清中晚期诗文集序跋的传播留存情况,以及明清时期文人热衷诗文刊刻以传世不朽的追求。目前学界对于序跋这一文体的研究并不是十分充分,本文是在整理文献的基础上进行的研究,企望对于序跋研究这一领域作出一点点贡献。
刘勇[5](2020)在《明代抄本研究》文中提出明代是中国印刷出版史上的辉煌时期,但是抄书的活动依然兴盛。明代生产的抄本经过时间的积淀,在版本学上被称之为明抄本。学界对于明抄本的研究可以分为版本目录学研究、出版史研究、藏书史研究以及抄本个案研究几个方面。本文是从整体上对明抄本进行的一次系统性研究。第一章从整体上对明抄本的版本目录学特征进行探究,主要从四个方面着手:第一是明抄本的版式特征,包括行格、版心等;第二是明抄本的字体风格,通过对明抄本字体风格的总结,划分出洪武至成化、弘治至隆庆、万历至崇祯三个时期,并对各个时期的字体风格进行了具体的总结。第三是探究明代抄本的鉴定方法,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总结出探究明抄本抄写时间、抄写者、批点者、抄本来源、作者的规律,进而探究如何区分明抄本与明稿本、宋元抄本、清抄本。第四是明抄本的文献价值,主要从对书目信息的补正和补正刻本之缺误两个方面来探讨。按照罗伯特·达恩顿(Robert Darnton)的书籍交流圈模型,外圈是书籍的生命周期。第二章至第五章所研究的正是明代抄本的生命周期,是从书籍史的角度对明抄本的生产、流通、阅读等环节进行探究。第二章探讨了明代抄本生产的内容,主要包括从宫廷抄写书籍的类型、明代抄本的不同类别。第三章是对明代抄本生产方式与过程的探讨,首先厘清了誊写与缮写、影抄与临摹等抄写方式之间的区别,进而论述了抄写与刊刻之间的关系。一部分明抄本的讹误历来为学者所诟病,本章第二节从抄书态度、学识水平、外部环境等方面探究了明抄本讹误产生的原因,并且以《永乐大典》的抄写为例,论述了明代抄书者是如何预防讹误产生的。第三节分别从抄写者、抄写的场所、抄本生产的品牌来探究明代抄本的生产。第四章探讨了抄本生产与流通中的经济因素,重点探究了明人抄书的经济动机、抄写的效率以及抄本的成本与价格等。第五章研究了明代抄本的流通方式,主要从读者与市场、书贩与书肆两个方面展开论述。明代抄本的读者与市场部分主要探讨了哪些人是抄本的读者,以及抄本在书籍市场中的份额如何。抄本的读者可以分为抄本的生产者和非抄本生产者,抄本的市场问题主要分为抄本交易与市场份额、市场中的稀见抄本、读者的选择、市场中的抄本与印本以及科举对抄本市场的影响。书贩兜售与书店经营是抄本销售的两个重要渠道。对书贩兜售的探讨,主要包括书贩身份与销售地点、兜售种类与经营方式、具体的销售策略与案例分析;关于书店的经营,则主要探讨了书店的位置和经营,并通过祁承(?)、谢肇淛、祁彪佳、冯梦祯等学者的购书记录来分析抄本在书店中的经营状况。第六章研究了明抄本的阅读与利用环节,抄写是实现阅读的重要媒介,明人抄写书籍的范围、不同类型的抄本为考察明代的阅读风气和阅读群体提供了重要的途径。利用抄本来进行教育是这一部分考察的另一个重要内容,学者通过家庭中的抄写活动来教育子弟,这种方式在私塾中也同样流行。明代学者阅读抄本的方式主要有朗读和默读,而抄写又可以作为记忆的一种辅助手段。学者在抄本上会留下批注,遇到谬误会通过不同的方式来订正。最后,讨论了摘抄、编纂与抄本生产、阅读之间的关系,探讨了摘抄的目的与方法、摘抄与阅读的关系、编纂与阅读的关系,以及编纂与着述之间的关系。罗伯特·达恩顿的书籍交流圈模型内圈是书籍与政治社会文化等背景之间的关系,因此,本文的第七章和第八章分别是从抄本与学术、政治以及抄本的社会史特征来展开的。第七章探讨的是抄本与明代藏书、丛书出版及书籍审查之间的关系。从抄本与明代藏书的关系来看,抄本对增加官方藏书和私人藏书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从抄本与丛书的编纂来看,明代的抄本促进了丛书的编纂与刊刻,进而通过对明抄本丛书的考察对丛书概念加以重新审视。从抄本与禁书的关系来看,抄本书由于其特殊的流通渠道等特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躲过明代的书籍审查。这里主要探究了明代的实录、天文类书籍、妖书等几种特殊类型的书籍,它们在明代大多以抄本形式流传。第八章是对抄本的社会史特征进行的探讨,首先关注的是抄工这一特殊的群体,描绘了抄工在明代的生活状态,包括他们的出身、收入以及与学者、抄本之间的关系。抄工主要包括职业抄写者,除此之外,生员、士人、童仆、官吏都可以扮演抄工的角色。其次关注的是抄写者的人际网络和交往模式,探讨抄写者是如何通过构建人际网络来进行抄书活动的。明代刊刻出版中写工的组织形态以及他们与学者之间的关系虽然也与明代的抄写活动有关,但属于刊刻出版的流程,与明抄本的研究主题有所冲突,因此将其作为本文的附录。总之,本文通过对明抄本的系统研究,揭示明代抄本的生产、流通、阅读过程,以及与抄本有关的人群和社会网络,希望能够深化对于明代的抄本、抄书活动、抄本与刻本之间关系以及明代书籍文化的认识。
王文超[6](2020)在《清初金石学研究 ——以着述、访碑、品赏为中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清初金石学研究以着述、访碑、拓本及汉碑书风影响为中心展开论述。意在对清初金石学着述进行科学分类,厘清版本、学述主旨等相关情况,结合清初金石学相关的访碑寻拓等问题的考述,阐明习汉碑风气流行之前的汉碑品评中所牵涉的诸多问题。“金石学”这一概念的产生、含括内容及学科演进考察。明确本课题研究的主体为金石学学术风气下产生的诸多现象考察,而非研究金石本身和相关经史问题。明晰金石学着述为反映学者学术宗旨的主体,但同时与之相关的社会背景、个人思想,甚至师友间所带来的互相作用都分离不开。清初金石学,除继承明末学术风气外,针对金石学发展风气肇始的两宋金石学进行相关问题说明。两宋金石学的特点,是金、石共同研究的学术成果与风气,因时代问题重心也发生了变化。清初时,内府及学人们对吉金研究不及石刻百一,清初金石学主体亦是针对石刻的。本课题一系列研究主旨即是围绕石刻研究为主的着述及相关问题而产生。清初金石学着述进行科学分类,旨在明确研究中的倾向及所出现的群体性问题。譬如,金石学着述中的石经、《瘗鹤铭》《天发神谶碑》都出现了众多学者关注、研究、鉴藏拓本现象。在对着述进行个案考述版本,学术宗旨和相关金石学信息提炼后,以群体关注中的研究方向,进行整体关照,可窥探近百年间金石学研究的嬗变,看出金石着述体例以及研究方式的进步与发展。清初学者们的研究及着述与之相关联的访碑寻拓问题,是金石学研究和书家临习师法的最重要基础材料。近年众多研究中关于遗民学者的访碑问题成果值得借鉴,而以对遗民学者群体帮助较大的官员和喜好金石学问的官员访碑行为再进行梳理考察,可寻绎访碑现象背后学者与官员间的相互影响。热爱金石学官员的研究和风气产生的一系列作用,在康熙时已经非常明显,而且在典型学者的影响下,逐渐更多的士人们关注金石学和金石文献。康熙中期前后,拓本在社会中大量流转,也使得士人们对拓本有了购买、委托、馈赠、亲拓等等诸多途径,可以满足研究、鉴藏、临习等各个方面的需求。清初金石学中的着述、访碑、拓本相关问题明晰后,同样对汉碑书法风格关注的士人们,是我们研究清初隶书审美和取法的关键。通过研究可明,在审美集中关注现象的影响下,临习汉碑者方逐渐被广泛带动起来,但这是汉隶、曹魏隶书、唐隶及时人风格并行的时代,而习汉隶的群体是在逐步扩大中进行。换言之,金石学的证定经史与拓本鉴藏者,促使汉碑审美群体扩大,进而带动了热爱书法的学者们对碑刻风格关注,访碑和拓本流布广泛更使得临习群体扩大。最后,书法史中的“碑学”与相关联的金石学,多是以乾隆一朝作为分界点,并未追溯清初。原因由本文研究可明,清初金石学是奠定一朝之风气,探索中发展。乾隆以后,考据风气大兴,金石学成为普及在小学或朴学研究中重要的力量,伴随出土金石日多,再而带动各种拓本风行,对后世所谓得“碑学”发展产生了促进作用。清初金石学可视作“碑学”发展最源头中的润滑剂。
周璇[7](2020)在《《两汉诏令》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汉代诏令,乃三代至今诏令文章之型典,为温醇简尽、文实兼盛风骨之表率。《两汉诏令》共收诏令653篇,是东、西两汉诏令的首次合集,由北宋林虑所编的《西汉诏令》及南宋楼昉所编的《东汉诏令》组合而成。此二书在两宋分别流传,并无合本传录。之後,元代文学家、史学家苏天爵,於元至正九(1341)年五月,在其任浙江行省参知政事期内将其合编一书,刊行於世,是为此书最早版本。东、西两汉诏令文的合璧,展现了从宋至元,士大夫读书仕历的心志隅陬和学术上复宋追古的文化氛围,同时也展现着当时对於散见趋向辑遗、单行趋向合本的历史进程。《两汉诏令》从《汉书》、《後汉书》之史籍中用力辑出材料,经撰着人虔心排序,审订批案,得以再造诏令文章的布局形态,为後代提供了重要启创和示范。研究部分:第一章,从多方面挖掘编者林虑、楼昉生平,考证史载不详之处,并介绍着书缘起、经过。第二章,对《两汉诏令》版本进行详细考察。因《两汉诏令》的元明刻本都十分具有代表性,很能反映宋以後书籍刻印的内外变化及阶段性风貌。同时,古籍中极为重要的辨伪学、流传史,通过透视其纸张存样、诸家藏印等细节,也都有了具体入微的呈现,因此具有较大价值。同时,从对现实版本的逐一查考中,能发现历代书目的题跋、目、记存在颇多错讹,四库馆臣之持论亦能检寻出有失允妥的部分,故着力予以勘正,多有裨益。第三章,从书本内容出发。简述文体之学上的《两汉诏令》,继而论其着述体例不乏去陈出新之革创,但也有狐裘羔袖之阙憾。在得失间知见本书对政书一脉的因承扬弃。而通过列表,分类诸目,则游骋於两汉治乱时代,目见史事之更迭兴衰。同时,校勘成果揉汇其中,做举隅呈现。以上,基本树立出《两汉诏令》一书的历史地位,厘清其行世之影响。
李佩瑜[8](2020)在《《历朝杭郡诗辑》整理与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浙江图书馆藏《历朝杭郡诗辑》清稿本四十卷,是丁丙仿吴颢《国朝杭郡诗辑》编纂体例,在《武林耆旧集》残本内容的基础上纂1而成的一部地域性通代诗选集。《诗辑》以“人、传、诗”的形式收録杭郡一地六朝迄明的诗人2625位,诗作5720首,小传2487条。其中,卷一至卷三十二爲南朝至明代科名与闲人;卷三十三爲闺秀艺伎;卷三十四爲名流寄寓;卷三十五至卷三十七爲僧人;卷三十八至卷三十九爲道士;卷四十爲无名氏与仙鬼謡谚。《诗辑》立足於乡邦文献的挖掘和整理,与《国朝杭郡诗辑》前後相续,展现杭郡一地诗歌繁荣昌盛的历史风貌,凸显杭州地区的自然山水、人文景观、地域文化等特色。整理研究此书能爲杭郡文献的存续补遗、诗史的谱系构建、文学的地域特色研究发挥重要作用,是一部从文献、文学、文化等方面对杭郡地区都非常重要的地域诗歌总集。本文主要分研究编和文献编两大部分。研究编包含绪论、正文。绪论部分主要对《历朝杭郡诗辑》的版本作详细介绍并阐明其研究价值及意义。目前学界还未对《历朝杭郡诗辑》有过任何的整理爬梳,更无具体的作品介绍和详细系统性的研究,可借鉴《国朝杭郡诗辑》系列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对《历朝杭郡诗辑》展开深入的研究。正文部分包含四章,从文本、内容及其价值等方面进行介绍和研究。第一章阐述了丁丙编纂《诗辑》的社会背景与个人机缘。其中,论证了《国朝杭郡诗辑》系列和《武林耆旧集》二者对《历朝杭郡诗辑》编纂的重要影响,揭示其内在联系。第二章从内容样貌与收録标准两方面阐释《诗辑》的基本体例。内容样貌包括了内容形式与编排次序;收録标准包括收録范围、收诗标准、收传原则。其中,收诗标准与丁丙的诗学倾向密不可分。第三章从诗歌的来源、题材和小传的来源、内容两大主体部分对《诗辑》着録的内容进行全面详细地展现。第四章揭示了《诗辑》的文献、文学、史料价值及地域文化特色。文献编是对《历朝杭郡诗辑》四十卷的整理点校。附録部分爲《历朝杭郡诗辑》中,人物介绍条目所提及诗集诗稿的名目存録整理。
郭霞丽[9](2020)在《近现代藏书家藏书归属问题研究》文中指出私家藏书作为图书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文化发展过程中长期担负着传承文化的职能。近现代社会动荡不安,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抗日战争等,无不给文献典籍造成不可挽回的破坏。许多藏书家为保存文化典籍,以一己之力奔走各地抢救文献,又在建国之后纷纷将藏书捐献国家。这些藏书最终如江河汇海归入全国各大图书馆,有了更好的归宿。近年来,随着全国古籍普查工作的开展,各馆珍藏的善本古籍不断被发掘、着录,各馆的藏书来源问题得到重视。近现代藏书家及其藏书研究也逐渐成为热点,但对于近现代藏书家的藏书归属问题,仍缺乏一个整体性的归纳总结。因此,通过藏书家藏书归属个案的研究,明确这些藏书的去向,以便于利用,这是我们确立研究课题的初衷。本篇论文重点论述近代藏书家的藏书归属,将近现代藏书家的藏书来源、归属情况进行归纳总结。最后以表格的形式,归纳近现代着名藏书家的大宗藏书归宿,期望为学者研究某位藏书家藏书提供便利。本文选取近现代最着名的藏书世家十六家,及藏书家四十三位,按他们的祖籍地域分章,对他们的藏书归属进行探讨研究,明确他们的藏书归属。
方静[10](2020)在《丁丙诗歌研究》文中认为丁丙是清末浙江杭州地区着名的商绅及藏书家,目前学界对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藏书、慈善活动、实业创办等方面,而对其文学作品鲜有涉及。其实丁丙现存着作很多,诗集便有六部:《松梦寮诗稿》《菊边吟》《三塘渔唱》《北郭诗帐》《续东河棹歌》《舞镜集》,诗歌总量1300多首,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本文旨在对丁丙诗歌作品进行研究,通过细读其诗,理解他的诗歌创作主张,并对其诗歌内容进行归类分析,进而探讨其诗歌艺术风貌。全文包括绪论、正文与结语三部分。绪论部分主要是对选题目的、研究现状及研究方法做说明。正文分为四章。第一章:丁丙的生平与诗集。先概述丁丙生平事迹,了解其主要思想;再从文献学角度出发,对丁丙的几部主要诗集——《松梦寮诗稿》《北郭诗帐》《续东河棹歌》《三塘渔唱》《菊边吟》进行成书背景、诗集形态方面的梳理和考察。第二章:丁丙的交游与结社考。从师友文学圈以及时代风气方面来探讨影响丁丙创作的文化环境,其中以丁丙参与铁花吟社为考察重点。第三章:丁丙诗歌题材内容。将其诗歌分为酬应诗、时事诗、哀悼诗、咏菊诗、题画诗五类,尽可能展现丁丙诗歌创作的全貌。第四章:诗学渊源及艺术风貌。从文学审美的角度出发,研究丁丙诗歌的诗学渊源以及他的诗歌艺术风貌。通读其诗,发现他博采众长、转益多师,形成了自己的诗学主张。学识渊博,诗歌有宗宋倾向;向往田园生活,陶渊明成了他的精神支柱;寄情山水,访观寻寺,使其拥有乐观潇洒的人生态度;经历社会动荡,使得他的诗歌充满了现实主义色彩,颇具杜甫“沉郁顿挫”之风格。结语部分,论述了丁丙诗歌创作的意义与影响。通过对丁丙诗歌的研究,以期在其藏书家、慈善家与实业家身份背景下丰富其形象。
二、浅论古代苏州藏书家的藏书来源及藏书功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论古代苏州藏书家的藏书来源及藏书功绩(论文提纲范文)
(1)明清福建地方诗歌总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概念界定与研究目的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明清福建地方诗歌总集的文献考察 |
第一节 考察缘由 |
一、作家别集文献保存较少 |
二、福建地方诗歌总集文献丰富 |
第二节 现存文献的馆藏及版本考察 |
一、现存文献的馆藏情况 |
二、现存文献的版本情况 |
第三节 已佚文献的着录考察 |
一、已佚文献着录书目种类 |
二、已佚文献的着录特点 |
第四节 文献考察结果分析 |
一、明清福建地方诗歌总集的发展特点 |
二、原因分析 |
第二章 明代福建各府地方诗歌总集的编纂发展历史 |
第一节 福州府的省级、府县级地方诗歌总集的编纂 |
一、省级地方诗歌总集的编纂 |
二、府县级地方诗歌总集的编纂 |
第二节 兴化府地方诗歌总集的编纂 |
一、明郑岳《莆阳文献》 |
二、明昌应时《郊居诗抄》 |
三、其他诗歌总集 |
第三节 泉州府地方诗歌总集的编纂 |
一、明何炯《清源文献》 |
二、明朱炳如等《温陵留墨》 |
三、其他诗歌总集 |
第四节 其他府地方诗歌总集的零星编纂 |
一、建宁府:《建宁诗选》《潭阳文献》《潭阳文献录》 |
二、邵武府:《樵川二家诗》 |
三、汀州府:《杭川风雅集》《临汀集》 |
第三章 清代福建各府地方诗歌总集的编纂发展历史 |
第一节 省级地方诗歌总集编纂的勃兴 |
一、清代前期(清初至雍正) |
二、清代中期(乾嘉) |
三、清代后期(道光后至清末) |
第二节 泉州府地方诗歌总集编纂的繁荣 |
一、清陈澍《螺阳文献》 |
二、清柯辂《清源文献纂续合编》 |
三、清周学曾等《温陵赋钞》 |
四、清陈国仕《丰州集稿》 |
五、其他诗歌总集 |
第三节 兴化府地方诗歌总集编纂的兴盛 |
一、清郑王臣《莆风清籁集》 |
二、清涂庆澜《国朝莆阳诗辑》 |
三、其他诗歌总集 |
第四节 邵武府地方诗歌总集编纂的异军突起 |
一、清朱霞《樵川二家诗》 |
二、清周揆源《昭阳扶雅》 |
三、其他诗歌总集 |
第五节 其他各府编纂的零星出现 |
一、清江远涵《建阳诗钞》 |
二、清杨澜等《汀南廑存集》 |
三、清高镛《剑浦诗编》 |
四、清何澄《台湾杂咏合刻》 |
五、其他诗歌总集 |
第四章 明清福建地方诗歌总集的编纂因素研究 |
第一节 编纂者 |
一、官吏、乡绅 |
二、学者、诗人 |
三、藏书家、刻书家 |
第二节 编纂缘由 |
一、倡导诗派振兴风雅之旨 |
二、乡邦人文之盛与遗文散落的巨大反差 |
三、征文考献,以备一郡之典 |
四、“接迹前人,流示后昆” |
第三节 选录标准 |
一、“以人而存其诗”的选人标准 |
二、“因诗而存其人”的选诗标准 |
第四节 编纂材料来源 |
一、前人所编的诗歌总集 |
二、先贤诸家遗文 |
三、石刻藓壁、题画诗、稀见方志等 |
第五节 编纂体例 |
一、正文编排 |
二、附件编排 |
第五章 明清福建地方诗歌总集的文学意义 |
第一节 梳理福建文学发展脉络 |
一、编纂理论概括文学发展脉络 |
二、编纂实践体现诗歌发展脉络 |
第二节 拓展了福建诗人群体研究 |
一、拓展了结社诗人群体研究 |
二、拓展了家族诗人群体研究 |
第三节 拓展了福建诗歌批评研究 |
一、诗歌总集编纂者自撰诗话文献 |
二、人物小传辑评中富含诗歌批评文献 |
三、诗歌评注中富含诗歌批评观点 |
第六章 明清福建地方诗歌总集的文献价值 |
第一节 保存诗歌文献 |
一、仅存之作 |
二、集外之作 |
三、集内之作 |
第二节 保存作者资料 |
一、人物传记 |
二、人物辑评 |
三、诗话中的作者资料 |
第三节 其他史料记载 |
一、历史事件史料 |
二、地方特色文化史料 |
三、其他文化史料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1 |
附录2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2)嘉兴市图书馆古籍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四、论文重难点和创新 |
第一章 嘉兴市图书馆现存古籍的收藏情况 |
第一节 嘉兴市图书馆现存古籍的数量及来源 |
一、嘉郡图书馆成立至抗日战争前 |
二、抗日战争至新中国成立前 |
三、新中国成立后至今 |
第二节 嘉兴市图书馆现存古籍的文献特色 |
一、六部分类,各具一格 |
二、版别丰富,刻本为主 |
三、乡邦文献,蔚为大观 |
第二章 嘉兴市图书馆现存古籍的保护现状 |
第一节 嘉兴市图书馆现存古籍的原生性保护 |
一、建立标准化古籍书库 |
二、开展古籍修复工作 |
第二节 嘉兴市图书馆现存古籍的再生性保护 |
一、启动古籍数字化建设 |
二、整理出版古籍成果 |
第三节 嘉兴市图书馆现存古籍的传承性保护 |
一、开展古籍体验服务 |
二、举办古籍专题展览 |
第三章 嘉兴市图书馆古籍保护存在的问题 |
第一节 古籍修复工作尚存不足 |
一、古籍修复设施有限 |
二、古籍修复用纸紧缺 |
三、古籍修复人员匮乏 |
第二节 古籍数字化开发不到位 |
一、古籍着录标准不一 |
二、古籍共享程度较低 |
三、古籍专题数据库缺乏 |
第三节 古籍保护宣传力度不够 |
一、古籍技艺体验创意不足 |
二、古籍展览展示效果欠佳 |
三、古籍文创产品开发滞后 |
第四章 对嘉兴市图书馆古籍保护的建议 |
第一节 全面提升古籍修复能力 |
一、完善古籍修复设施 |
二、构建小型古籍纸库 |
三、培养古籍修复人才 |
第二节 加快推进古籍数字化建设 |
一、统一古籍着录标准 |
二、提高古籍共享程度 |
三、深化专题数据库建设 |
第三节 加大古籍保护宣传力度 |
一、升级古籍互动体验服务 |
二、打造特色古籍专题展览 |
三、加强古籍文创产品开发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馆藏珍贵古籍名录 |
附录二 问卷调查表 |
附录三 访谈实录 |
后记 |
个人简历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3)明代私家目录及其医籍着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一章 明代私人藏书事业 |
第一节 私家藏书目录的历代发展 |
第二节 明代私家藏书兴盛发展的社会背景 |
第三节 明代私人藏书事业的发展阶段及藏书家的地区分布 |
第二章 明代前期 |
第一节 叶盛《菉竹堂书目》 |
一、叶盛与藏书活动 |
二、国图所藏《菉竹堂书目》 |
三、《菉竹堂书目》的类目设置与创新之处 |
四、《菉竹堂书目》是否为伪书的争议 |
五、《文渊阁书目》《菉竹堂书目》“医书”书目对比 |
第三章 明代中期 |
第一节 高儒《百川书志》 |
一、高儒其人 |
二、《百川书志》的流传与国图所藏 |
三、《百川书志》的成书及藏书来源 |
四、《百川书志》的类目设置与编目特点 |
五、《百川书志》藏书的特色 |
六、《百川书志》“医书”“卫生”“房中”类目下书籍的着录特点 |
第二节 李廷相《濮阳蒲汀李先生家藏书目》 |
一、李廷相与藏书活动 |
二、《濮阳蒲汀李先生家藏书目》的版本 |
三、《濮阳蒲汀李先生家藏书目》的类目设置与着录特点 |
四、《濮阳蒲汀李先生家藏书目》所藏医籍 |
五、《濮阳蒲汀李先生家藏书目》医籍着录特色 |
第三节 晁瑮《宝文堂分类书目》 |
一、晁瑮与藏书活动 |
二、《宝文堂分类书目》的版本 |
三、《宝文堂分类书目》的类目设置与着录特点 |
四、《宝文堂分类书目》小注类型与价值 |
五、《宝文堂分类书目》“医书”着录状况及价值 |
第四节 朱睦楔《万卷堂书目》 |
一、朱睦楔与藏书活动 |
二、《万卷堂书目》的聚散与国图所藏 |
三、《万卷堂书目》的类目设置 |
四、《万卷堂书目》的着录特点 |
五、《万卷堂书目》“医书”类下藩府所着书 |
第四章 明代后期 |
第一节 赵用贤《赵定宇书目》 |
一、赵用贤与藏书活动 |
二、《赵定宇书目》的版本 |
三、《赵定宇书目》的类目设置 |
四、《赵定宇书目》的编目特点 |
五、《赵定宇书目》的藏书特色与价值 |
第二节 赵琦美《脉望馆书目》 |
一、赵琦美与藏书活动 |
二、脉望馆的命名 |
三、《脉望馆书目》的聚散 |
四、《脉望馆书目》的版本与国图所藏 |
五、《脉望馆书目》的类目设置与编目特色 |
六、《脉望馆书目》的着录特点与价值 |
七、《赵定宇书目》与《脉望馆书目》医书对比及医学贡献 |
第三节 祁承(?)《澹生堂藏书目》 |
一、祁承(?)与藏书活动 |
二、《澹生堂藏书目》的聚散 |
三、国图所藏《澹生堂藏书目》 |
四、《澹生堂藏书目》的类目设置与着录特点 |
五、祁承(?)对“因”“益”“互”“通”四法的运用 |
六、《澹生堂藏书目》“医家类”的着录特点与价值 |
第四节 李如一《江阴李氏得月楼书目摘录》 |
一、李如一与藏书活动 |
二、《江阴李氏得月楼书目摘录》的聚散 |
三、国图所藏《江阴李氏得月楼书目摘录》 |
四、《江阴李氏得月楼书目摘录》的价值 |
第五节 徐(火勃)《徐氏家藏书目》 |
一、徐(火勃)与藏书活动 |
二、《徐氏家藏书目》的成书 |
三、《徐氏家藏书目》的版本 |
四、《徐氏家藏书目》的类目设置与藏书特色 |
五、《徐氏家藏书目》“医家”藏书及价值 |
第六节 陈第《世善堂藏书目录》 |
一、陈第与藏书活动 |
二、《世善堂藏书目录》的成书及藏书来源 |
三、国图所藏《世善堂藏书目录》 |
四、《世善堂藏书目录》的类目设置与着录特点 |
五、关于《世善堂藏书目录》的真伪价值 |
六、《世善堂藏书目录》与《文献通考·经籍考》医书对比 |
第五章 明代私家藏书目录及所着医籍的特点与价值 |
第一节 明代私家藏书目录的编纂特点 |
一、分类方法创新 |
二、着录项目简单 |
三、重视版本的着录 |
四、收书范围广泛 |
第二节 明代官修目录对私家藏书目录的影响 |
第三节 明代私家藏书目录医书着录状况与特色 |
第四节 明代私家藏书目录医籍着录的医学价值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4)清中晚期上海地区诗文集序跋整理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范围的界定 |
二 研究现状及成果 |
三 研究意义 |
第一章 序跋中的文人群体 |
第一节 官宦群体 |
一 泖东七子之冠——顾夔 |
二 风雅之遗——赵秉渊 |
三 造境求澹、言情贵真——袁翼 |
四 其他 |
第二节 布衣群体 |
一 中行独复——姚椿 |
二 西樵村里的“国士”——邵玘 |
三 述不辩,咏无讽——徐廷玑 |
四 其他 |
第二章 序跋中的家族文学 |
第一节 宝山袁氏 |
一 家族主要成员 |
二 家风、家学传承 |
第二节 华亭顾氏 |
一 家族主要成员 |
二 家风、家学传承 |
三 华亭顾思照世家——顾作球 |
第三节 金山高氏 |
一 家族主要成员 |
二 家风、家学传承 |
第三章 序跋中的思想内涵 |
第一节 文人价值观 |
一 立德 |
二 立言 |
三 立功 |
第二节 文人的文学观念 |
一 务为折中——性情与学问合一 |
二 词之中兴——抒情功能的充分发展 |
三 理文兼至——义理、考据、辞章三合一 |
第四章 序跋中的交游结社 |
第一节 上海地域内的交游结社 |
第二节 全国范围内的交游结社 |
第五章 序跋中诗文集刊刻情况 |
结语 |
第一节 序跋文的写作风格 |
一 奇崛峭拔 |
二 淡雅浅近 |
三 雄健简练 |
第二节 题词的写作风格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明代抄本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明抄本的版本目录学特征 |
第一节 明抄本的行格及用纸 |
一 行格 |
二 版心 |
三 各家抄本版式特征总结 |
四 明抄本的纸张类型 |
第二节 明抄本字体研究 |
一 明抄本字体的风格特点 |
二 特殊的抄本:明内府抄本与佛经抄本 |
三 明代抄本字体的分期 |
第三节 明抄本之鉴定 |
一 抄写时间 |
二 抄写者 |
三 批点者 |
四 抄本来源 |
五 作者考证 |
六 明抄本与明稿本之鉴别 |
七 明抄本与宋元抄本、清抄本之鉴别 |
第四节 明抄本的文献价值 |
一 对于书目信息的补正 |
二 补正刻本之缺误 |
第二章 明抄本的内容 |
第一节 从宫廷到民间:抄写稀见的书籍 |
一 抄写的地点和方式 |
二 抄录书籍的种类 |
三 抄录书籍的特点 |
第二节 抄本的类别 |
一 从抄本的内容与形式划分 |
二 从抄本的来源划分 |
第三章 明抄本的生产 |
第一节 抄写的方式 |
一 抄写方式的分类 |
二 誊写与缮写 |
三 影抄与临摹 |
四 影抄与影刻 |
第二节 抄本讹误的产生与预防 |
一 造成讹误的原因 |
二 《永乐大典》对于抄写讹误的预防 |
第三节 抄写者与抄写场所 |
一 抄写者 |
二 抄写的场所 |
三 抄本生产的品牌 |
第四章 明抄本的经济学特征 |
第一节 抄书的经济动机 |
一 抄书事迹举例 |
二 抄书事迹分析 |
第二节 抄写的效率 |
第三节 抄本的成本与价格 |
一 抄本的成本 |
二 抄本的价格 |
第五章 明抄本的流通 |
第一节 读者与市场 |
一 读者 |
二 市场 |
第二节 书贩与书肆 |
一 书贩兜售 |
二 书店经营 |
第六章 明抄本的阅读与利用 |
第一节 抄写与阅读风气 |
一 明人抄写与阅读的范围 |
二 不同的阅读群体 |
第二节 抄书与教育 |
一 明代抄书与教育概况 |
二 抄书的方式 |
三 教育抄本的种类、性质和特征 |
第三节 记忆与批注 |
一 朗读与默读 |
二 作为记忆辅助的抄写 |
三 批注与订误 |
第四节 摘抄与编纂 |
一 摘抄 |
二 编纂 |
第七章 明抄本与藏书、丛书出版及书籍审查 |
第一节 抄本与藏书 |
一 官方藏书 |
二 私人藏书 |
第二节 抄本与丛书之编纂 |
一 抄本与丛书刊刻 |
二 现存明抄本丛书考察 |
三 对丛书概念的重新审视 |
第三节 抄本与禁书 |
一 政治类书籍 |
二 数术、宗教类书籍 |
三 妖书与淫书 |
第八章 明抄本的社会史特征 |
第一节 抄工与学者 |
一 职业抄工的身份 |
二 抄工的收入 |
三 抄工与学者 |
四 抄工与抄本 |
第二节 抄书者的人际网络与交往模式 |
一 民间藏书家之间的借抄 |
二 对稀见书的寻访 |
三 相互借抄的群体与抄书的协定 |
四 借书之难与借书之痴 |
五 抄本作为交往的礼物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明代的写工 |
索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后记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6)清初金石学研究 ——以着述、访碑、品赏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本课题研究背景 |
一、选题目的 |
二、金石学称谓的变迁 |
三、金石学在当代学科中的相关问题 |
第二节 本课题研究现状 |
一、近代以来金石学的研究范围 |
二、本课题相关研究现状 |
第三节 本课题研究范围的界定与方法 |
一、清初时间区限与研究范围 |
二、本课题研究方法 |
三、本课题创新点 |
第一章 清初金石学发展背景 |
第一节 宋代金石学形成概述 |
一、宋代金石学形成前的重文字学风气 |
二、金石学风气确立 |
三、南宋金石学的继承与发展 |
第二节 清初对明代金石学的继承与批判 |
一、明中期以前金石拓本的流转概况 |
二、清初与明代中期金石学的关联 |
三、清初金石学对明末风气的继承 |
第三节 清初金石学文化背景与学术风气 |
一、明清易代后学者政治生态 |
二、集社、游幕下的金石学环境 |
三、清初金石学的现状 |
第二章 清初金石学着述分类与研究 |
第一节 清初金石着录分类 |
一、清代以来金石着述的分类方法概述 |
二、清初吉金着录情况 |
三、清初金石着录分类与解题 |
第二节 清初通纂类金石学专着研究——以郭宗昌、叶奕苞、李光映着述为例 |
一、郭宗昌《金石史》相关问题考述 |
二、叶奕苞《金石录补》及其相关问题考述 |
三、李光映《观妙斋藏金石文考略》考论 |
第三节 清初金石学着述中的专题性研究 |
一、清初金石学中石经研究相关问题考察 |
二、周在浚《天发神谶碑考》的影响 |
三、清初《瘗鹤铭》群体研究现象 |
第三章 清初官员曹溶、王士禛访碑研究 |
第一节 曹溶清初访碑寻帖的兴趣旨在 |
一、曹溶仕宦生涯与山西任职的心路考察 |
二、曹溶任期山西内与友朋的金石互动 |
三、曹溶在清初金石学中的角色 |
第二节 王士禛访碑中的“崇宋”意识 |
一、《蜀道驿程记》《秦蜀驿程后记》中的石刻考察 |
二、王士禛金石学学术积淀 |
第三节 清初访碑案例再探 |
一、清初访碑现象在当代语境下的探讨 |
二、叶奕苞、林侗:个人出行下的访碑释疑 |
三、杨宾、李蕃:访碑后的表达与实践 |
第四章 清初士人拓本来源考察 |
第一节 碑洞、慈仁寺:清初拓本南北出售情况 |
一、“碑洞”所售以新拓为主 |
二、慈仁寺:北方最重要书肆 |
三、拓本交易遍及南北书肆 |
第二节 清初士人间拓本的馈赠 |
一、叶奕苞金石拓本受赠来源 |
二、碑刻集中地域的学者与友朋间的拓本交流 |
第三节 清初士人拓本来源的其他途径 |
一、清初官员支持下的拓本获得情况——以朱彝尊为例 |
二、亲制拓本 |
第五章 清初金石学与汉碑取法之关系 |
第一节 汉唐碑刻:清初士人对宋拓审美的考察 |
一、清初宋拓鉴藏与研究的不同功用 |
二、关于唐拓、宋拓一些问题的说明 |
三、宋代相关金石文献中的汉碑拓本 |
第二节 清初金石学环境中的汉碑“古法”观念递变 |
一、从郑簠、傅山、朱彝尊悔初习隶书谈起 |
二、清初金石学着述中的汉碑观念 |
三、清初后期金石着述中的汉碑观念 |
第三节 品评与实践:清初汉碑的多重价值取向 |
一、清初金石学者中的习汉碑倾向 |
二、取法汉隶的书画家群体 |
余论 |
一、学者群体与学术着述方法百年内的嬗变 |
二、由杨霈批评傅山书《郭林宗碑》引起的思考 |
三、清初汉碑风气与碑学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的攻读成果 |
后记 |
(7)《两汉诏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两汉诏令》的编者 |
第一节 北宋林虙 |
一、林虙生平考 |
二、“闽林”世系源流考 |
三、与“莆田阙下”林虙之混淆 |
四、生卒年考略 |
第二节 南宋楼昉 |
一、忠义恤民,政声流芳 |
二、文章尔雅,讲学育才 |
第二章 《两汉诏令》的版本流传与误读 |
第一节 《两汉诏令》刊本的分合 |
一、与洪咨夔之“同书异书” |
二、苏天爵之合刊 |
三、清以後书目题跋之误 |
第二节 《两汉诏令》的现存版本 |
一、上海图书馆藏本 |
二、其他馆藏:余版云烟经眼 |
第三章 《两汉诏令》编修内容研究 |
第一节 汉代诏令与公文文书 |
第二节 《两汉诏令》的文献编纂 |
一、《两汉诏令》体例综览 |
二、《两汉诏令》编修的具体成果与失误 |
第三节 《两汉诏令》与宋代史学的交联 |
一、背靠宋代高度繁荣的史学整体 |
二、与古文运动的“暗合” |
三、意破尊经卑史之局,怀却词科兴盛之风 |
第四节 考校纠谬,引证不孤 |
一、《封莽通等》 |
二、《置廷平诏》 |
三、《罢击珠厓诏》 |
四、《封班超诏》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8)《历朝杭郡诗辑》整理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研究编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方法及价值 |
第一章 《历朝杭郡诗辑》编纂缘起 |
第一节 杭郡的社会文化环境 |
一、官方政策对民间的影响 |
二、地域意识日渐凸显 |
三、乡邦文献的需要 |
第二节 丁丙的编纂机缘 |
一、不忍文献纸毁帙散 |
二、藏书、刊刻、编者的身份优势 |
三、契机出现:《武林耆旧集》 |
小结 |
第二章 《历朝杭郡诗辑》基本体例 |
第一节 文本体例 |
一、文本形式 |
二、编排次序 |
第二节 收録体例 |
一、诗人收録范围 |
二、诗歌收録标准 |
三、小传遴选原则 |
小结 |
第三章 《历朝杭郡诗辑》内容概述 |
第一节 《诗辑》收诗情况 |
一、诗作来源 |
二、内容题材 |
第二节 《诗辑》选传情况 |
一、小传来源 |
二、小传内容 |
小结 |
第四章 《历朝杭郡诗辑》价值 |
第一节 《诗辑》的文献与校勘价值 |
第二节 《诗辑》的文学价值 |
第三节 《诗辑》的史料价值 |
第四节 《诗辑》的地域文化特色 |
小结 |
结语 |
文献编 |
《历朝杭郡诗辑》点校凡例 |
《历朝杭郡诗辑》 |
附録 《历朝杭郡诗辑》存録诗集诗稿 |
徵引文献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近现代藏书家藏书归属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二、 研究综述 |
(一) 关于近现代藏书家的专着文献研究 |
(二) 学术论文研究 |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山东藏书家藏书归属研究 |
一、 杨氏海源阁藏书归属 |
二、 王献唐那罗延氏藏书归属 |
三、 黄裳来燕榭藏书归属 |
第二章 安徽藏书家藏书归属研究 |
一、 刘世珩玉海堂藏书归属 |
二、 徐乃昌积学斋藏书归属 |
三、 陈一甫居敬轩藏书归属 |
四、 周氏家族藏书归属 |
(一) 周叔弢与自庄严堪~③藏书归属 |
(二) 周明泰藏书归属 |
(三) 周绍良蠹斋藏书归属 |
第三章 江苏苏州藏书家藏书归属研究 |
一、 常熟张氏家族藏书归属 |
(一) 张海鹏借月山房藏书 |
(二) 张金吾爱日精庐藏书 |
二、 常熟翁氏家族藏书归属 |
三、 常熟瞿氏藏书归属 |
四、 吴县潘氏藏书归属 |
五、 苏州顾氏过云楼藏书归属 |
六、 章钰四当斋藏书归属 |
七、 丁祖荫湘素楼藏书归属 |
八、 吴梅奢摩他室藏书归属 |
第四章 江苏其他地方藏书家藏书归属研究 |
一、 昆山李氏家族藏书 |
二、 缪荃孙艺风堂藏书归属 |
三、 盛宣怀愚斋藏书归属 |
四、 宗舜年咫园藏书归属 |
五、 董康诵芬室藏书归属 |
六、 邓邦述群碧楼藏书归属 |
七、 陶湘涉园藏书归属 |
八、 丁福保诂林精舍藏书归属 |
九、 卢前饮虹簃藏书归属 |
第五章 浙江藏书家藏书归属研究 |
一、 范氏天一阁藏书归属 |
二、 汪氏振绮堂藏书归属 |
三、 瑞安孙氏玉海楼藏书归属 |
四、 杭州丁氏藏书归属 |
五、 陆心源皕宋楼藏书归属 |
六、 叶昌炽治廧室藏书归属 |
七、 罗振玉大云书库藏书归属 |
八、 张元济涉园藏书归属 |
九、 张钧衡适园藏书归属 |
十、 叶景葵卷盦藏书归属 |
十一、 张寿镛约园藏书归属 |
十二、 蒋汝藻传书堂藏书归属 |
十四、 朱希祖郦亭藏书归属 |
十五、 刘承干嘉业堂藏书归属 |
十三、 王国维藏书归属 |
十六、 马廉不登大雅堂文库藏书归属 |
第六章 湘鄂赣藏书家藏书归属研究 |
一、 湘乡曾氏藏书归属 |
二、 袁芳瑛卧雪庐藏书归属 |
三、 杨守敬观海堂藏书归属 |
四、 卢氏兄弟藏书归属 |
五、 叶德辉观古堂藏书归属 |
六、 王礼培小招隐馆藏书归属 |
七、 李盛铎木犀轩藏书归属 |
第七章 西南藏书家藏书归属研究 |
一、 贵州独山莫氏藏书归属 |
二、 傅增湘双鉴楼藏书归属 |
第八章 广东藏书家藏书归属研究 |
一、 孔氏岳雪楼藏书归属 |
二、 丁日昌持静斋藏书归属 |
三、 康有为延香堂藏书归属 |
四、 梁鼎芬葵霜阁藏书归属 |
五、 梁启超饮冰室藏书归属 |
六、 伦明续书楼藏书归属 |
七、 莫伯骥五十万卷楼藏书归属 |
第九章 福建藏书家藏书归属研究 |
一、 陈群泽存书库藏书归属 |
二、 郑振铎玄览堂藏书归属 |
(一) 郑振铎私人所藏典籍 |
(二) 郑振铎为国家所收之典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10)丁丙诗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目的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一)关于丁丙生平及其家族的研究 |
(二)关于丁丙藏书、刻书及其藏书楼的研究 |
(三)关于丁丙交游的研究 |
(四)关于丁丙慈善方面的研究 |
(五)关于丁丙文学方面的研究 |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
四、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丁丙的生平与诗集 |
第一节 生平经历 |
第二节 诗集概述 |
一、《松梦寮诗稿》 |
二、《北郭诗帐》 |
三、《续东河棹歌》 |
四、《三塘渔唱》 |
五、《菊边吟》 |
第二章 丁丙的交游与结社考 |
第一节 主要交游考 |
一、高望曾 |
二、高均儒 |
三、薛时雨 |
四、王棻 |
五、孙炳奎 |
第二节 丁丙与铁花吟社 |
第三章 丁丙诗歌题材内容 |
第一节 酬应诗 |
一、雅集、赠答 |
二、赋别、寄怀 |
第二节 时事诗 |
一、关注现实、体察民生 |
二、关于藏书、保存古籍 |
第三节 哀悼诗 |
一、悼念凌氏 |
二、悼念亲友 |
第四节 咏菊诗 |
第五节 题画诗 |
第四章 诗学渊源及艺术风貌 |
第一节 以学为诗——宗宋倾向 |
一、诗学厉鹗 |
二、诗学苏轼 |
三、用典丰富 |
第二节 冲淡平和——传承陶潜“隐逸”之志 |
一、与陶诗的渊源 |
二、本色自然的语言 |
第三节 沉郁顿挫——诗学少陵“现实”之书写 |
一、与杜诗的渊源 |
二、书写历史、沉郁顿挫 |
第四节 诗歌题材丰富、体裁完备 |
一、题材丰富 |
二、体裁完备、形式多样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浅论古代苏州藏书家的藏书来源及藏书功绩(论文参考文献)
- [1]明清福建地方诗歌总集研究[D]. 范丽琴. 闽南师范大学, 2021(09)
- [2]嘉兴市图书馆古籍保护研究[D]. 刘菁. 沈阳师范大学, 2021(02)
- [3]明代私家目录及其医籍着录研究[D]. 李传芬.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4]清中晚期上海地区诗文集序跋整理与研究[D]. 向倩.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5]明代抄本研究[D]. 刘勇. 山东大学, 2020(01)
- [6]清初金石学研究 ——以着述、访碑、品赏为中心[D]. 王文超. 吉林大学, 2020(08)
- [7]《两汉诏令》研究[D]. 周璇.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2)
- [8]《历朝杭郡诗辑》整理与研究[D]. 李佩瑜.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2)
- [9]近现代藏书家藏书归属问题研究[D]. 郭霞丽.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10]丁丙诗歌研究[D]. 方静. 西华师范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