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齐鲁护理杂志2004年总目次(论文文献综述)
李强[1](2019)在《中西之间:晚清江南地区中国耶稣会士群体研究(1842—1912)》文中认为中国耶稣会士是明末以耶稣会为代表的天主教进入中国传教后,出现的新型宗教群体,中外学界历来少有关注。本文在中国近现代史的视域内,依据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宗教观,考察晚清江南地区中国耶稣会士的传教活动与学术活动,以及他们在近代天主教本地化及中西文化交流中的作用与局限。本文共分六章。第一章导论,介绍本文的选题缘由、相关概念界定、研究现状综述、研究方法和中文及英、法、拉丁文史料来源,以及论文框架、写作思路。第二章突破以往明清天主教史研究专注于着名来华耶稣会传教士和中国基督徒的局限,根据在华天主教的重要时间节点,划分为三个历史阶段整体性地回溯1840年前中国耶稣会士群体的“初现”和消亡过程,进而揭示他们在来华西方传教士与中国基督徒、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天主教会与中国社会之间扮演的中介性角色。第三章考察晚清时期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的“再现”和发展概况,重点分析该群体发展的历史阶段、内部结构、社会定位以及代际谱系等重要议题,论证了中国耶稣会士所受中西融合的宗教和世俗教育,使其具有了特殊的宗教性与国际性。他们作为天主教与中国社会结合的产物,来自本地社会,服务本地教会,这种本地性是影响他们传教活动和学术活动的关键。第四章着重讨论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的传教活动。首先,与以往“教案”史侧重于民教冲突研究不同,通过黄伯禄、李问渔的个案梳理他们在“调和民教”,实现“民教相安”的活动及由此显示出的政治认同;其次,在近代天主教《圣经》汉译史的视域下,考察中国耶稣会士《圣经》汉译文本的概况,分析他们翻译《圣经》的主体性地位;最后,系统地考察中国耶稣会士“护教”论述对近代中国天主教徒宗教认同、社会认同的塑造。通过以上三个议题探讨了中国耶稣会士在近代天主教本地化进程中起到的主体性地位。第五章侧重于考察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的学术活动。首先,考察他们参与晚清“西学东渐”的学术活动,特别是他们的地理学着作及由此透露出来的民族意识。其次,借助新史料考察黄伯禄与英国汉学家之间的学术交往,讨论中国耶稣会士群体与近代“东学西传”之间的关系;最后,着重梳理中国耶稣会士整理和研究本地教会史的着述活动,并分析他们的宗教认同和社会认同。以上研究显示,中国耶稣会士综合了宗教性、世俗性、学术性的多重身份,促成他们参与近代中西文化互动的进程,也促使他们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天主教信众自我身份辨识的塑造。第六章为本文结语部分。首先,在天主教本地化视域下从国际性与本地性、宗教性与世俗性、民族性与时代性、历史性与延续性等四个角度全面把握该群体的整体特性,借此分析他们的历史角色及历史局限性。其次,着重考察他们的文化认同及影响。中国耶稣会士的整体特性及文化认同,是理解他们的中介性角色如何在晚清中国社会尤其是江南地区具体体现的重要因素。总体来看,晚清江南地区中国耶稣会士的发展,亦是天主教与近代来华殖民力量互相影响的结果。但他们区别于西方传教士的民族意识和文化认同,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基督徒的宗教生活,也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天主教与中国社会之间的冲突。尽管如此,他们的历史局限性使得这一群体只能主动或被动地适应中国社会的发展趋势,发挥的社会影响和历史作用也大多限于中国天主教内部。
曹天晓[2](2018)在《清儒丁晏年谱》文中研究表明丁晏(1794-1876),字俭卿,号柘唐,江苏山阳(今属淮安)人,清中後期经学家,着书凡六十余种,生前汇刊部分着作爲《颐志斋丛书》。所着《尚书余论》《郑氏诗谱考正》《毛诗陆疏校正》《曹集铨评》等颇受学界推重。然而至今尚无一部准确、详尽的丁晏年谱,研究者在论述丁晏生平、交游、着作、学术经历时多有讹舛。本谱在丁晏子侄门人所撰旧谱基础上,通过对丁晏及其交游人物的数百种学术着作、诗文、日记、手札、书画题赠等文献的考索,结合地方志及清廷档案,对丁晏的生平、交游、着述及学术经历进行了全面梳理,丰富了丁晏生平的大量细节,补充了旧谱中遗漏的一些重要事件,纠正了许多流传己久的错误记载。根据谱主一生行迹特点,本谱分爲四卷:卷一,年少才俊,名动公卿;卷二,公车蹭蹬,广结名士;卷三,挺身扶危,忠而见谤;卷四,退居讲学,颐养天年。各卷之间事行略有交叉,至於着述活动,则贯其一生,未尝中辍。各卷之前有概要,简述该卷主要内容。谱後附録有《丁晏着述考》《丁晏诗文集版本考述》《丁晏集外诗文札辑目》《丁晏涉嫌剽窃案辨冤》《丁晏评传资料集録》以及《人名索引》《人名字号对照》等。
白林海[3](2017)在《于道泉评传》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中国现代着名藏学家、语言学家和教育家,在中国现代学术史上,于道泉并没有受到与之相应的重视。在相关研究中所显示是他的翻译着述,而对他的翻译研究没有深入,并且翻译作品也仅仅是他学术人生中的一部分。在中国现代着名学者家族之中,论名气他不如赵元任、李方桂、罗常培、王静如、萧乾等学者,但他的成就则不亚于以上一类学者。形成目前的这样形态是人们对他的人生历程及其作品了解的局限,以及对中国藏学的关注力度不足所致。目前,有关于道泉的研究者不多,在中国国内关注他的还远远不及国外,比如日本关注得早。于道泉1992年仙逝至今已有二十五个春秋,在此期间,除了 2001年王尧的一部概述于道泉生平和整理其相关着述外,至今没有一部较完整论述于道泉的生平和学术的论着。本论文力图在史料上为后来研究者所提供详实的研究基础和事实依据,并注重于道泉生平的系统考述,证实他为构筑中国藏学而奋斗的历程。另外,我们着重于着述的系统考析,力图在着述的分析中彰显于道泉的学术思想和理论方法,以便于探讨于道泉及其着述在中国现代学术史上应有的历史意义和历史地位。于道泉来自于中华文明起源地之一的齐鲁大地,是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的后起之栋梁。他早在齐鲁大学就读时,就已登上了中国文坛,成为文学研究会会员。最初的两部译着迅速地反映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文学思想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新格局的形成,受到文学界和史学界的赞誉。他在进入北平北海图书馆和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后,反映在梵蒙藏满语言文化与汉语言文化方面研究的作品获得国内外学术界的一致好评。从于道泉的作品来分析他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仅仅相连,与现代中国历史发展密不可分。他的创作思想紧跟时代的步伐,每一个时期的作品都带有鲜明的时代印记。因此,研究于道泉的生平、创作历程以及作品特色,就能感受到社会风云的变幻,及其社会变迁更替给知识分子的心灵里的投影和深奥厚重的民族语言文化。于道泉生于山东省临淄县齐都镇葛家庄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自幼接受良好的庭训,又目睹清末民初的社会变迁更替,以及德国、日本等帝国主义列强劫取祖国宝藏,践踏祖国大好河山,残害祖国同胞。后立志读书救国,接受民国政府“实业救国”的教育,1916年,考入山东省立甲种工业学校学化学科。毕业后,1920年又考入齐鲁大学,接受西方基督教会大学较为先进的教育,又受到五四运动新文化思想的启发,以及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历史新格局的影响。1922年他翻译了许地山着的《空山灵雨》为世界语,1923年翻译卜赖尔(B.Baxter Blair)所着的《世界地理之改造》(World Remapped)为汉语。1924年于道泉放弃考取官费赴美留学机会,转入北京大学跟随钢和泰先生修习梵文、藏文和研究佛典,1926年入北平北海图书馆特藏部整理与研究蒙藏满典籍文献,1928年入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钻研藏文典籍文献,最终他走进研究中国藏学的殿堂。1934年赴欧洲游学,先后在法国、德国和英国,学习了法文、德文、土耳其文等语言文字,专修藏文、藏文文法等,又教授汉语、藏语和蒙古语等语种。先后在法国国家图书馆和伦敦大学东方与非洲学院(SOAS)工作,他一边工作,一边查阅法藏和英藏的藏文古籍文献,并把一些文献资料抄录或拍照寄回祖国。期间,他译介了多首藏族民歌和多部反映中国解放区的新文学作品,让西方人民及时了解到西藏民族文化和中国解放区的文化新面貌,充分反映了他心系祖国的学术思想。1949年回国后,他先后在北京大学、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中央民族学院(今中央民族大学)工作,兼任北京图书馆不带薪的研究馆员,他致力于创建中国藏学,历经几十年的发展,成为现在世界的一门显学。展现了他的光辉人格和执着的共产主义信仰,实现了他的梦想蓝图。在人生的历程上,于道泉是一位特立异行的行者横跨“四朝”堪称传奇;在学术研究上,是一位中国现代学术史上的奇才,一位东西方的“骑士”。从对中国现代学术贡献看,我们是透过分期分类考述为背景,层层深入探讨,再结合作品分析予以评析。我们首先从于道泉的梦想起航分析,自20世纪20年代中期起,他在从事藏语文献古籍整理与研究的实践工作中孕育了他的梦想,并为实现这一梦想而一路西游寻梦,直到新中国成立,他才得以实现梦想——建立中国藏学。其次,在中国藏学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离不开国内外学者名流的帮助、影射与反衬。因此,又通过于道泉与国内外学术界学者名流的交往展开论述。三是沿着中国藏学的建设路线进行分类分期展开讨论,论述于道泉在中国藏学史上所扮演的角色及所作出的贡献。由于中国藏学的研究和藏传佛教的研究具有紧密的联系,所以在本章中把佛教研究列出来讨论。四是语言学的研究,包括翻译学和词典学,分别以三大节展开,梳理并分析了他在语言学的现代化、翻译学的顺适原则和词典学的藏文标音化等等具有的突出贡献,是研究人类语言学史上独树一帜的。特立异行的人格和丰富的人生阅历锻造于道泉做学术研究的灵魂。虽然他所着的作品不多,但都是精品。因此,我们通过对于道泉的精品着作分析,得出他的治学方法及理论在中国学术界具有深远的影响,在中国现代学术史上应有他的一席之地。
孙萍[4](2016)在《健康教育在腰椎间盘术后便秘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路径管理方法,在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术后便秘的护理效果。方法对100例腰椎间盘突出手术病人的便秘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按常规进行护理,观察组从入院开始纳入健康教育路径管理,实施便秘个性化全程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便秘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便秘发生率70%,饮食护理满意度(80.36+11.20),服务态度满意度(94.56+1.43);对照组便秘发生率96%,饮食护理满意度(72.40+11.36),服务态度满意度(82.56+2.36),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着性(P<0.05)。结论对腰椎间盘突出手术患者,实施全程的健康教育路径管理,可使患者便秘的发生率降低,护理服务满意度提高。
周晓杰[5](2016)在《教会医疗事业与近代山东社会(1860-1937)》文中研究表明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传教士获准进入中国内地传教,西方基督新教传教士纷纷开始大批进入山东传教。他们在山东巡回布道,建造教堂,开展宣教活动,医疗事业是他们活动的重点之一。这一方面是为了维护传教士及其家属自身的健康,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更好地进行传教活动。基督新教医疗事业在山东发展较好,在全国而言也位居前列。山东教会医院、外国医生护士、受薪中国医生护士、医院病床等数量均名列前茅。基督新教差会在山东建立起了许多设备完善、规模较大的医院,如德县卫氏博济医院、平阴广仁医院、掖县梅铁医院、黄县怀麟医院等。山东各个新教差会还联合兴办了一所教会大学一一齐鲁大学,其医学院在全国享有极高声誉,为教会医疗事业的发展培养了大批优秀医学人才。概言之,近代山东地区的教会医疗事业的活动主要包含三个主要方面,首先是教会医院与诊所的日常运营与管理,其次是教会医学校和护士学校的运行,第三是教会医院及医校的社会公益活动。三个方面互相关联,共同构成了近代山东地区的教会医疗事业的主要面貌,其中心任务就是宣传基督新教的信仰。这对山东地方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推动了西医科学在近代山东的传播,促进了民众个人卫生、公共卫生观念的转变,为山东、乃至中国的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提供了人力支持,中国的卫生习惯和观念逐渐开始近代化,促进了近代山东地方社会由传统向近代的转型。另一方面,这三个面向也不得不受到本地文化、环境的限制与影响,在运行过程中不断进行自我调适,与地方力量实行合作,以推进其医疗事业的发展。教会医疗事业与山东地方社会之间呈现出一种双向互动的博弈。而在博弈过程中,并不存在一个统一的、整体的“地方社会”,也不存在一个统一的、整体的“教会医疗事业”。各个教会之间、山东社会各个阶层、区域之间,都有其特殊的互动关系。
成燕[6](2016)在《以活动性疼痛护理评估为基础的术后疼痛管理的效果评价》文中认为目的:探究自行设计的四等级功能活动评分法(Functional Activity Score, FAS)的信效度及应用效果;探讨以活动性疼痛护理评估为基础的术后疼痛管理对提高疼痛管理质量的效果。方法:本研究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四等级FAS的建立和信效度研究,第二部分为以活动性疼痛护理评估为基础的术后疼痛管理对提高疼痛管理质量的效果研究。在第一部分研究中,建立四等级FAS,并采用便利取样法抽取A医院的63例术后患者,开展信效度测定研究。在第二部分研究中,采用便利取样法,选取B医院胸腹部手术后患者14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2015年6月-7月前未接受以活动性疼痛护理评估为基础的术后疼痛管理的73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将2015年8月-9月接受以活动性疼痛护理评估为基础的术后疼痛管理的73例患者纳入实验组。以术后24h内镇痛治疗方案调整比例、活动前按压镇痛泵比例,术后24h时间点四等级FAS、自评静息性疼痛和活动性疼痛强度及急性疼痛管理质量评价指标为评价指标,对术后疼痛管理质量的改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1)四等级FAS的信效度测定结果:评定者间信度(Inter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ICC)为0.95,内部一致性Cronbach’ S a系数为0.98;与三等级FAS的Pearson相关系数为0.658,内容效度系数(Content Validation Index, CVI)为0.94;对中重度疼痛的患者实施镇痛措施前后四等级FAS数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07,P<0.01),表明其敏感度良好。(2)以活动性疼痛护理评估为基础的术后疼痛管理研究结果:实验组术后24h内镇痛治疗方案调整比例及活动前按压镇痛泵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24h时间点四等级FAS、自评静息性疼痛和活动性疼痛强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24h内疼痛最剧烈程度、疼痛最轻程度、中重度疼痛发生频度、有效咳嗽及睡眠受疼痛影响程度共5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而患者对医院提供的疼痛信息充分程度的评价,两组的差异在统计学上没有意义(P>0.05)。结论:所建立的四等级FAS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可应用于我国医院;开展以活动性疼痛护理评估为基础的术后疼痛管理,有助于指导医务人员开展全面的疼痛评估及采取积极的镇痛措施,并促使患者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自我疼痛控制中,从而促进术后疼痛管理质量的提高。
李彩霞[7](2016)在《儿童血管评级工具甄别静脉穿刺困难患儿及评价喜辽妥效用的研究》文中认为目的(1)通过函询调查问卷的方式设计适合儿童血管的血管等级评价工具。(2)通过对穿刺困难患儿规律性使用山莨菪碱与喜辽妥,对比分析喜辽妥在解决穿刺困难中对血管条件及穿刺成功率的影响,为解决临床穿刺困难问题提供依据。方法1.儿童血管评级工具的研制本研究通过文献检索法、逐级分解目标要素法、专家访谈法初步拟定儿童血管等级评价的指标。通过2轮Delphi专家函询法对初步拟定的指标体系进行修正。数据采用Excel2003、SPSS17.0、Yaahp0.6.0等软件进行录入、分析和处理。采用描述性统计对函询专家的组成结构进行分析,运用专家意见集中程度、协调程度、积极系数和权威系数等指标,对专家函询的可靠性和代表性进行检验。采用克朗巴赫系数(Cronbach’s α)检验各级指标信度,采用内容效度比表示指标体系的效度。2.喜辽妥在静脉穿刺困难患儿中的应用选择2015年10月~2016年4月在郑州某儿童医院住院的150例静脉穿刺困难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疾病种类、年龄、性别、血管等级、选择血管部位等相匹配的患者随机分为喜辽妥组、山莨菪碱组、对照组各50例。喜辽妥组:确定血管部位并以此为中心均匀涂抹喜辽妥,范围:直径≥5cm,用量:1cm/次*部位;频率:5次/天;使用时间:3-10天。操作者于使用喜辽妥3min、5min、7min、15min、20min、30min、1天、2天、3天、5天、7天、10天记录研究对象血管等级、穿刺时间、穿刺工具(留置针/PICC)、穿刺耗时、一次穿刺是否成功。(研究对象静脉血管经评估有所改善时即按照静脉输液标准进行静脉穿刺,静脉穿刺执行后喜辽妥预防性使用即结束。)山莨菪碱组:确定血管部位并以此为中心,同时将山莨菪碱(1ml:10mg)全部浸入直径≥5cm的无菌棉纱中并将该棉纱敷于所选血管部位的中心位置,10分钟后将无菌棉纱取下。用量:10ml (100mg);频率:5次/天;使用时间:3-10天。操作者于使用山莨菪碱3min、5min、7min、10min、15min、20min、30min、1天、2天、3天、5天、7天、10天记录研究对象血管等级、穿刺时间、穿刺工具(留置针/PICC)、穿刺耗时、一次穿刺是否成功。(研究对象静脉血管经评估有所改善时即按照静脉输液标准进行静脉穿刺,静脉穿刺执行后山莨菪碱预防性使用即结束。)对照组:常规穿刺,确定穿刺血管后记录研究对象血管等级、穿刺工具(留置针/PICC)、穿刺耗时、一次穿刺是否成功。结果(1)经过两轮函询确立了儿童血管等级评价工具。评价项目共设5级7项共计35个评价指标,两轮专家函询回收率分别为87.50%和100.00%,两轮函询过后指标体系的协调系数为0.3061,函询专家的权威系数为0.8357,整体信度系数为0.795,内容效度指数为0.809,血管评级工具符合Delphi法的评价标准。(2)干预一天山莨菪碱组改善例数(18例)多于喜辽妥组(3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二天山莨菪碱组改善例数(18例)多于喜辽妥组(6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三天时山莨菪碱组改善例数(18例)、喜辽妥组(12例),两组改善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五天时喜辽妥组血管改善例数(21例)高于山莨菪碱组(18例)但是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7天至10天时喜辽妥组(35例、42例)均高于山莨菪碱组(18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住院期间喜辽妥组血管局部发生红肿、疼痛的例数(7例),少于山莨菪碱组(17例)和对照组(16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山莨菪碱组、喜辽妥组和对照组的一次穿刺成功率分别是64.00%、84.00%、56.00%,二次穿刺成功率分别是72.00%、98.00%、68.00%,山莨菪碱组均高于对照组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喜辽妥组高于山莨菪碱组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留置针与PICC置管耗时:山莨菪碱组分别为(22.68+3.65)s、(8.94+3.55)min,喜辽妥组分别为(13.89+2.56)s、(5.21±1.78)min,对照组分别为(31.89±4.45)s、(9.33±3.46)min;山莨菪碱组均低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喜辽妥组分别低于山莨菪碱组和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构建了本研究所需要的血管等级评价工具,通过验证确定该研究工具符合Delphi法的评价标准。(2)喜辽妥在穿刺困难的应用中能够改善血管状况、提高穿刺成功率、降低穿刺耗时。
高健[8](2014)在《新疆方志文献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方志即地方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能够持续千年不间断编纂的历史文献。新疆(西域)地处祖国西陲,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具有独特的历史地理环境。自汉代中央政府统一西域以来,西域与内地的交流日益紧密,而方志的编纂正是这种紧密联系的文化纽带。西域的古方志兴起于汉代张骞、班勇等人所纂的西域地记或风土记,这类带有考察性质的文献也正是中国传统方志的源头之一——两汉地记、风土记。新疆方志的兴起与祖国内地方志的兴起是同步的。也正是依靠采择这些早期西域方志材料,《汉书》、《后汉书》等正史史籍中的“西域传”才有了丰富而生动的记述,才最终确立了我国正史史籍中“西域传”的应有地位。因此,新疆方志从一开始就具有备了实地考察和关系国家利益的独特特征。隋唐时期是新疆方志编纂史上的第一个高峰阶段。这些新疆方志虽然大多亡佚,但从仅存的敦煌图经残卷来看,其种类多而体例严谨,记述内容注重当地实际情况,改变了两汉西域地记中志怪传闻较多的局面。宋代及元、明是中国方志的定型和繁盛时期,但与之相反,由于多种历史原因,西域孤悬塞外,新疆的方志编纂进入了长期的低潮期,宋、元两朝基本没有,明代仅有几种根据出使或行记改编的准方志。归根结底,新疆方志的盛衰与中央王朝国力的盛衰一脉相承。尽管如此,在屈指可数的这几部准方志中,中原对西域的交流和影响随处可见,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国传统方志所具有的强大生命力和文化传播功能。自清代乾隆朝重新统一西域后,新疆方志的编纂进入了历史上第二个高峰阶段。这个大的高峰阶段不是瞬间的,而是由持续脉冲式的几个高峰所组成。其成就不仅表现在质量高、数量多、种类繁、规模大、体例新等诸多方面,而且还表现在与西北史地学的完美结合,赋予了方志新内容、新思想,提高了方志的学术地位。这种成就和地位是民国时期乃至今天的新疆方志编纂所难以企及的。本文论题《新疆方志文献研究》将上述自汉代至民国间新疆的方志编纂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按照历史发展脉络,探讨了汉、唐、明时期西域古方志文献概况;梳理分析了清代新疆方志文献概况;总结了民国时期新疆新方志的特点。其中重点是围绕方志文献来研究,对清代各个细分阶段的代表方志进行了详细探讨,总结了清代新疆方志文献的编纂体例、类型、特征,并对新疆方志文献中的舆图予以了特别分析。最后对全部新疆方志作了提要解题。本文首次对新疆方志文献进行了全面梳理和研究,在分析和论述中,笔者发现并运用了一些新材料,提出了一些新观点。如运用辑佚、考据等传统文献学方法对两汉时期部分西域古方志进行了文献考证,提出了新观点;首次将新疆方志与史学、西北史地学进行了对比研究,论述了两者之间的关系以及方志所起的作用,提出了一些新观点;首次系统论述了清代新疆方志的编纂特点;提出了清代新疆方志的分期问题;首次对清代新疆方志舆图进行了总结分析:首次对民国新疆方志作了全面总结,并发现了一批新的民国方志文献。此外对日本所编新疆方志也首次予以了总结分析。新疆方志历史久远,内容独特,编纂和流传特别复杂,还有许多空白需要研究填补。笔者所论所述也难以全面,还很不完善,还有待继续深入研究。
童彬[9](2013)在《浙江省手术室专科护士培训项目的效果评价》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对3期浙江省手术室专科护士培训项目的学员一般情况、培训前后核心能力的调查,评价培训项目的效果。方法对3期浙江省手术室专科护士培训班的学员,运用自制的一般情况调查表、刘明等改编的注册护士核心能力量表,通过学员一般特征、专业理论和操作技能考核成绩、论文及课题数量、现场答辩成绩以及培训前后核心能力量表评分等指标,评价浙江省手术室专科护士培训的效果,分析学员人口学特征与核心能力的相关性及对培训效果的影响。结果1.95名学员97.89%为女性。平均年龄34.01±±4.21岁,平均护龄13.71±4.50年,手术室平均护龄11.68±4.49年。学历75.79%为本科。职称以主管护师和护师为主,分别占48.42%和43.16%;学员来自浙江省各地区医院,以杭州、温州、宁波居多,占47.4%。来自三级医院的学员占77%。2.与学员核心能力的人口学特征有年龄、职称和护龄。年龄与5个维度相关,其中评判性思维、科研维度显着相关(p<0.01),与临床护理、领导能力、法律伦理实践和专业发展维度相关(p<0.05);职称与5个维度相关,其中临床护理、法律伦理实践维度相关显着相关(p<0.01),与评判性思维科研、领导能力和专业发展维度相关(p<0.05)。护龄与3个维度相关,其中评判性思维、科研维度显着相关(p<0.01),与临床护理和专业发展维度相关(p<0.05)。3.注册护士核心能力量表测得学员7个维度条目培训前后排序不变,各维度分值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维度条目均分最高前三者为:法律伦理实践、人际关系、领导能力,最低为评判性思维科研。6个维度培训前后存在差异(p<0.05),其中评判性思维、科研维度存在显着性差异(p<0.01)。4.不同年龄的学员在评判性思维科研、领导能力、专业发展和法律伦理实践能力的培训效果存在差异;不同职称的学员在评判性思维科研、临床护理、领导能力和法律伦理实践能力的培训效果存在差异;不同护龄的学员在评判性思维科研、临床护理能力的培训效果存在差异。结论1.培训效果与学员的年龄、职称和护龄存在相关性。2.浙江省手术室专科护士培训多方面提高了学员的能力,如评判性思维科研、教育咨询、人际关系、领导能力、专业发展和临床护理能力。
林剑靖[10](2013)在《冠心病患者主要照顾者知识、信念和行为的调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调查分析冠心病患者主要照顾者冠心病知识、信念及行为的水平,尤其是急救知识、信念及行为情况,探讨健康教育需求及方法。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式了解浙江省某三甲医院107位门诊冠心病患者主要照顾者的知识、信念和行为的情况。结果主要照顾者疾病知识水平满分23.0分,本次调查中位数分14.0分,多个条目知晓率<50%,尤其急救处理方面,满分4.0分,中位数分1.0分,总体较差;年龄、文化程度、家庭收入、是否与患者同住等对知识水平有影响(P<0.05)。照顾者对戒烟、限制饮食、与患者交流、定期复查、患者及自己学习冠心病知识方面认为非常有必要/有必要的百分率超过80%,总体较积极,但对终身用药、坚持运动及学习急救知识技术认为必要率仅为52.34%、55.14%及29.91%。对冠心病患者戒烟、饮食、服药及复查方面的经常/总是督促提醒行为达到60%~70%,在督促控制体重、运动、缓解患者压力、提醒携带识别卡和硝酸甘油及从学习冠心病健康保健知识方面经常/总是的行为不足50%,经常/总是学习急救技术的照顾者为0。结论冠心病患者主要照顾者知识水平需要提高,尤其是急救知识及技术,对冠心病的态度及对患者的照顾行为总体需要提高,针对主要照顾者存在的照顾困难,给予干预,结合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以期达到督促患者行为的目的。
二、齐鲁护理杂志2004年总目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齐鲁护理杂志2004年总目次(论文提纲范文)
(1)中西之间:晚清江南地区中国耶稣会士群体研究(1842—191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概念界定 |
第三节 研究现状综述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史料来源 |
第五节 论文框架与写作思路 |
第二章 老耶稣会的本地化:1840 年前中国耶稣会士群体的初现与消亡 |
第一节 明末来华耶稣会与中国会士的初现(1580—1644) |
一 明末来华耶稣会士与早期中国辅理修士 |
二 明末来华耶稣会发展中国会士的主要考量 |
第二节 清初来华耶稣会与中国会士的发展(1644—1724) |
一 顺治朝传教环境对耶稣会发展中国会士的影响 |
二 康熙朝传教环境的变化与中国耶稣会神父的出现 |
第三节 “百年禁教”时期的中国耶稣会士(1724—1840) |
一 雍乾禁教时期耶稣会发展中国会士举措的变化 |
二 耶稣会被“取缔”后的中国耶稣会士群体 |
三 “禁教”时期江南地区的中国神职群体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一 作为“西教士”与中国基督徒之间的中介 |
二 作为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之间的中介 |
三 作为西方天主教会与中国社会之间的中介 |
第三章 新耶稣会的本地化: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群体的再现与发展 |
第一节 “教权”冲突与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群体的形成 |
一 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群体形成的历史背景 |
二 准备阶段:1850 年徐汇公学的设立与课程设置 |
三 形成阶段:1862 年耶稣会初学院的建立 |
第二节 “教务“增长与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群体的发展 |
一 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的阶段性量化分析 |
二 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的内部结构 |
第三节 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群体的代际谱系与社会定位 |
一 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的代际谱系 |
二 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的社会定位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一 中西宗教与世俗教育的融合塑造 |
二 西方天主教会与本地社会的结合产物 |
第四章 “华人为教士者”: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的传教活动 |
第一节 “调和民教”:中国耶稣会士的传教活动与“教案”治理 |
一 “民教冲突”:中国耶稣会士的传教活动与“教案”发生 |
二 “调和民教”:中国耶稣会士的“教案”观——以李问渔为例 |
三 “民教相安”:中国耶稣会士与“教案”的解决 |
第二节 “华文圣经”:中国耶稣会士与《圣经》翻译 |
一 早期来华耶稣会士与《圣经》翻译 |
二 近代天主教《圣经》翻译的时代特色 |
三 中国耶稣会士《圣经》翻译作品概况 |
第三节 “耶儒释老”:中国耶稣会士的宗教对话(护教)着述 |
一 中国耶稣会士宗教对话着述概况 |
二 “专辟佛老”:黄伯禄宗教对话着述研究 |
三 “护教斗士”:李问渔宗教对话着述研究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一 缓和中西冲突与构建新型政教关系 |
二 《圣经》汉译与西方天主教信仰的本地化 |
三 从基督宗教间冲突到宗教学研究的雏形 |
第五章 “学贯夫中西者”: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的学术活动 |
第一节 “泰西之学”:中国耶稣会士与晚清“西学东渐” |
一 李问渔的西学译介 |
二 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的地理学着作 |
三 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西学东渐”活动之影响 |
第二节 “淹贯中西”:中国耶稣会士与晚清“东学西传”——黄伯禄与英国汉学家庄延龄的学术交往 |
一 英国汉学家庄延龄与黄伯禄的书信来往 |
二 庄延龄中国宗教研究着作与黄伯禄 |
三 黄伯禄及其他中国耶稣会士的“汉学”研究着作之价值 |
第三节 “光前启后”:中国耶稣会士的本地教会史研究 |
一 中国耶稣会士对徐光启历史的整理 |
二 中国耶稣会士对许甘第大(Candida Hiu)历史的整理 |
三 中国耶稣会士整理本地教会史的本地化意义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一 近代中西文化交流中的多重身份 |
二 中国天主教徒的自我身份辨识 |
第六章 结语:本地化视域下的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群体 |
第一节 本地化视域下反观晚清中国耶稣会士的整体特性 |
一 国际性与本地性的统一及差异 |
二 宗教性与世俗性的双重结合 |
三 民族性与时代性的群体本质 |
四 历史性与延续性的宗教阶层 |
第二节 文化认同:理解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在近代天主教本地化进程中历史主体性地位的关键 |
一 在晚清历史语境中缓和天主教信仰价值与中国社会的冲突 |
二 塑造天主教信仰符号与中国传统文化表达方式的结合 |
三 影响该群体宗教实践和社会生活的文化认同之来源 |
表格索引 |
图片索引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成果 |
致谢 |
(2)清儒丁晏年谱(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丁晏画像 |
丁晏跋宋刻元修本《说文解字》 |
丁晏致许瀚手札 |
丁晏印章选萃 |
凡例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意义、创新与不足 |
丁晏家族世系表 |
谱前 |
卷一 少年才俊 名动公卿 |
本卷概要 |
乾隆五十九年甲寅(1794)1岁 |
乾隆六十年乙卯(1795)2岁 |
嘉庆元年丙辰(1796)3岁 |
嘉庆二年丁巳(1797)4岁 |
嘉庆三年戊午(1798)5岁 |
嘉庆四年己未(1799)6岁 |
嘉庆五年庚申(1800)7岁 |
嘉庆六年辛酉(1801)8岁 |
嘉庆七年壬戌(1802)9岁 |
嘉庆八年癸亥(1803)10岁 |
嘉庆九年甲子(1804) 11岁 |
嘉庆十年乙丑(1805) 12岁 |
嘉庆十一年丙寅(1806) 13岁 |
嘉庆十二年丁卯(1807) 14岁 |
嘉庆十三年戊辰(1808)15岁 |
嘉庆十四年己巳(1809)16岁 |
嘉庆十五年庚午(1810)17岁 |
嘉庆十六年辛未(1811) 18岁 |
嘉庆十七年壬申(1812) 19岁 |
嘉庆十八年癸酉(1813) 20岁 |
嘉庆十九年甲戌(1814) 21岁 |
嘉庆二十年乙亥(1815) 22岁 |
嘉庆二十一年丙子(1816) 23岁 |
嘉庆二十二年丁丑(1817) 24岁 |
嘉庆二十三年戊寅(1818) 25岁 |
嘉庆二十四年己卯(1819) 26岁 |
嘉庆二十五年庚辰(1820)27岁 |
道光元年辛巳(1821) 28岁 |
卷二 公车蹭蹬 广结名士 |
本卷概要 |
道光二年壬午(1822) 29岁 |
道光三年癸未(1823) 30岁 |
道光四年甲申(1824)31岁 |
道光五年乙酉(1825) 32岁 |
道光六年丙戌(1826) 33岁 |
道光七年丁亥(1827) 34岁 |
道光八年戊子(1828) 35岁 |
道光九年己丑(1829) 36岁 |
道光十年庚寅(1830) 37岁 |
道光十一年辛卯(1831) 38岁 |
道光十二年壬辰(1832) 39岁 |
道光十三年癸巳(1833) 40岁 |
道光十四年甲午(1834) 41岁 |
道光十五年乙未(1835) 42岁 |
道光十六年丙申(1836) 43岁 |
道光十七年丁酉(1837) 44岁 |
道光十八年戊戌(1838) 45岁 |
道光十九年己亥(1839) 46岁 |
道光二十年庚子(1840) 47岁 |
道光二十一年辛丑(1841) 48岁 |
卷三 挺身扶危忠而见谤 |
本卷概要 |
道光二十二年壬寅(1842) 49岁 |
道光二十三年癸卯(1843) 50岁 |
道光二十四年甲辰(1844) 51岁 |
道光二十五年乙巳(1845) 52岁 |
道光二十六年丙午(1846) 53岁 |
道光二十七年丁未(1847) 54岁 |
道光二十八年戊申(1848) 55岁 |
道光二十九年己酉(1849)56岁 |
道光三十年庚戌(1850) 57岁 |
咸丰元年辛亥(1851) 58岁 |
咸丰二年壬子(1852) 59岁 |
咸丰三年癸丑(1853) 60岁 |
咸丰四年甲寅(1854) 61岁 |
咸丰五年乙卯(1855) 62岁 |
咸丰六年丙辰(1856) 63岁 |
咸丰七年丁巳(1857) 64岁 |
咸丰八年戊午(1858) 65岁 |
咸丰九年己未(1859) 66岁 |
咸丰十年庚申(1860) 67岁 |
咸丰十一年辛酉(1861) 68岁 |
卷四 退居讲学 颐养天年 |
本卷概要 |
同治元年壬戌(1862) 69岁 |
同治二年癸亥(1863) 70岁 |
同治三年甲子(1864) 71岁 |
同治四年乙丑(1865) 72岁 |
同治五年丙寅(1866) 73岁 |
同治六年丁卯(1867) 74岁 |
同治七年戊辰(1868) 75岁 |
同治八年己巳(1869) 76岁 |
同治九年庚午(1870) 77岁 |
同治十年辛未(1871) 78岁 |
同治十一年壬申(1872) 79岁 |
同治十二年癸酉(1873) 80岁 |
同治十三年甲戌(1874)81岁 |
光绪元年乙亥(1875) 82岁 |
谱後 |
参考文献 |
(一) 丁氏家族着述及谱传 |
(二) 其他清人着述及谱传 |
(三) 地方文献及档案史料 |
(四) 现代研究论着 |
(五) 目録及工具书 |
附録 |
附一: 丁晏着述考 |
附二: 丁晏诗文集版本考述 |
附三、丁晏集外诗文札辑目 |
附四: 丁晏涉嫌剽窃案辨冤 |
附五: 丁晏评传资料集録 |
附六: 人名索引 |
附七: 人名字号对照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3)于道泉评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论文选题的理由及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论文写作相关问题 |
上篇 生平考述 |
第一章 青少年时代 |
引言 |
第一节 少年时代 |
第二节 青年时代 |
第二章 北平求学十一载 |
第一节 济南际遇泰戈尔 |
第二节 北京大学获新生 |
一、师从钢和泰 |
二、进步新青年 |
第三节 北平北海图书馆 |
第四节 国立中央研究院 |
第三章 欧陆留学十六载 |
第一节 法国(1934-1935) |
第二节 德国(1936-1937) |
第三节 英国(1938-1949) |
第四章 教书育人四十三年 |
第一节 北京大学(1949-1951) |
第二节 中央民族学院(1951-1992) |
下篇 中国现代学术贡献 |
第五章 于道泉中国藏学之梦 |
第一节 北京孕梦 |
第二节 欧洲寻梦 |
第三节 新中国筑梦 |
一、组建中国藏学机构 |
二、培养藏学人才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与国内外学术界交往 |
第一节 默默的奉献者和良师益友 |
一、默默的奉献者 |
二、良师益友 |
第二节 与中国学术界交往 |
一、于道泉与陈寅恪 |
二、于道泉与傅斯年 |
三、于道泉与赵元任 |
四、于道泉与许地山 |
第三节 与国外学术界交往 |
一、于道泉与巴考 |
二、于道泉与拉露 |
三、于道泉与西门·华德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中国藏学研究及贡献 |
第一节 中国藏学研究 |
一、中国藏学厘定 |
二、中国藏学研究与贡献的评述 |
第二节 佛教研究 |
一、纵向研究 |
二、横向研究 |
三、移离佛教的原因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语言学研究与贡献 |
第一节 语言学研究 |
一、语言学研究分期评述 |
二、语言学研究实践评析:以《藏文数码代字》为例 |
三、语言观 |
本节小结 |
第二节 翻译学研究 |
一、翻译研究分期评述 |
二、翻译研究实践评析:以《第六代达赖喇嘛仓洋嘉错情歌》为例 |
三、翻译观 |
第三节 词典学研究 |
一、词典学研究的缘起 |
二、词典学研究实践评析:以《(?)藏汉对照拉萨口语词典》为例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4)健康教育在腰椎间盘术后便秘病人护理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2.1 对照组干预方法 |
1.2.2 观察组干预方法 |
1.2.3 疗效标准[4] |
1.3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患者排便情况比较 |
2.2 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比较 |
3 讨论 |
(5)教会医疗事业与近代山东社会(1860-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现状 |
三、概念界定 |
第一章 背景与源起 |
一、基督教进入山东 |
二、山东社会之特殊性 |
三、基督教的医学传教策略 |
四、传教士的自身需求 |
第二章 山东教会医疗事业的产生、发展、转变(1860-1937) |
一、山东教会医疗事业的肇始与初步发展 |
二、山东教会医疗事业的大发展时期(1901-1920) |
三、山东教会医疗事业的转变(1920-1937) |
第三章 山东教会医疗事业概览 |
一、美北长老会 |
二、美国公理会 |
三、循道公会 |
四、英国浸礼会 |
五、美南浸信会 |
六、英国圣公会 |
七、鲁东信义会 |
八、美以美会 |
九、其他教会 |
十、齐鲁大学医学院及其附属齐鲁医院 |
第四章 教会医疗事业与地方社会的互动 |
一、教会医院与诊所的日常运营与管理 |
二、教会医学校及护士学校 |
三、社会公益活动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6)以活动性疼痛护理评估为基础的术后疼痛管理的效果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
前言 1.1 |
研究背景 1.2 |
研究目的 1.3 |
概念界定 1.4 |
技术路线 2 |
四等级FAS的信效度研究 2.1 |
研究目的及意义 2.2 |
研究内容与方法 2.3 |
结果 2.4 |
讨论 2.5 |
小结 3 |
以活动性疼痛护理评估为基础的术后疼痛管理效果研究 3.1 |
研究目的及意义 3.2 |
研究内容与方法 3.3 |
结果 3.4 |
讨论 3.5 |
小结 4 |
结论及建议 4.1 |
结论 4.2 |
创新性 4.3 |
局限性 4.4 |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一 |
VQC同意改良三等级FAS的邮件说明 附录二 |
护士运用四等级FAS的体会调查 附录三 |
术后疼痛管理质量调查问卷 附录四 |
患者知情同意书 附录五 |
作者简历 |
(7)儿童血管评级工具甄别静脉穿刺困难患儿及评价喜辽妥效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研究背景 |
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3 技术路线 |
第一部分 儿童血管评级工具的研制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二部分 喜辽妥在静脉穿刺困难患儿中的应用 |
1 研究对象 |
2 静脉穿刺操作者一般情况 |
3 研究方法 |
4 资料的统计分析 |
5 质量控制 |
6 伦理原则 |
7 结果 |
8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致谢 |
附件1 (查新报告) |
(8)新疆方志文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内容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背景概况 |
第一节 新疆自然与历史地理环境 |
一、自然地理环境 |
二、历史地理环境 |
第二节 新疆历代行政区划变迁 |
一、汉唐至元明新疆行政体制 |
二、清代新疆行政管理体制 |
三、民国新疆行政管理体制 |
第三节 新疆方志概况 |
一、新疆方志数量 |
二、新疆方志类型 |
三、新疆方志名称 |
四、新疆方志体例 |
第二章 西域古方志 |
第一节 汉晋西域佚志 |
一、《出关志》 |
二、班勇《西域风土记》 |
三、道安《西域志》 |
第二节 隋唐西域图经与地志 |
一、隋唐西域佚志 |
二、敦煌文献中的西域图经和地志 |
三、隋唐西域方志的编纂体例 |
四、隋唐西域方志的价值 |
第三节 宋元明西域方志 |
一、宋元西域方志 |
二、明代西域方志 |
小结 |
第三章 清代新疆方志的编撰与发展 |
第一节 开端与创新:乾隆年间西域方志编纂的繁荣 |
一、《西域图志》的编纂 |
二、南疆区域志的编纂 |
三、事宜类方志的繁荣 |
第二节 发展与融合:方志与西北史地学的交融 |
一、和宁及其所编方志 |
二、徐松及其所编方志 |
三、《大清一统志》与“新疆统部”的编纂 |
四、清代新疆方志与西北史地学之关系 |
第三节 普及与完善:清末乡土志与《新疆图志》 |
一、建省后的首部通志《新疆四道志》 |
二、新疆乡土志的编纂与流传 |
三、《新疆图志》及其各分志的编纂 |
四、新疆乡土志与《新疆图志》文献关系 |
小结 |
第四章 清代新疆方志文献特点 |
第一节 清代新疆方志纂修者之特点 |
一、满族人士的广泛参与 |
二、遣员和流寓文人的参与 |
三、纂修者身份分析 |
第二节 清代新疆方志编纂特点 |
一、体例严谨,体裁多样 |
二、事宜类方志独具风采 |
三、区域性方志多而州县志少 |
四、官修少而私纂多 |
第三节 清代新疆方志内容特点 |
一、多收御制诗文 |
二、门类独特 |
三、实地考察与文献资料并重 |
第四节 清代新疆方志版本流传特点 |
一、多以稿抄本传世 |
二、总志与分志、单行本并行 |
三、版本系统复杂 |
四、同书异名混乱 |
小结 |
第五章 民国时期的新疆方志 |
第一节 民国新疆方志的变革 |
一、传统方志的艰难维系 |
二、新方志的兴起 |
三、民国新疆兵要地志 |
第二节 民国续修新疆通志的理论之争 |
一、设局修志未成 |
二、续修新疆通志的理论之争 |
第三节 民国时期日本所编新疆方志 |
一、日本对新疆方志的收集 |
二、日本所编新疆方志概述 |
三、日本所编新疆方志特点 |
小结 |
第六章 新疆方志舆图 |
第一节 新疆方志舆图概况 |
一、中国古代方志舆图概况 |
二、新疆方志舆图概况 |
三、主要方志舆图介绍 |
第二节 新疆方志舆图的内容和类型、特点 |
一、新疆方志舆图内容、类型 |
二、编纂体例特点 |
第三节 新疆方志舆图价值 |
一、史料价值 |
二、艺术价值 |
三、方志学价值 |
小结 |
结语 |
附录新疆方志提要 |
一、西域古方志 |
二、清代方志 |
三、新疆乡土志 |
四、民国方志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9)浙江省手术室专科护士培训项目的效果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次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目的 |
1.3 相关概念和定义 |
第2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1 研究设计 |
2.2 研究对象 |
2.3 研究工具 |
2.4 研究内容 |
2.5 资料收集 |
2.6 质量控制 |
2.7 统计学处理 |
第3章 研究结果 |
3.1 学员一般资料 |
3.2 浙江省手术室专科护士培训效果 |
第4章 讨论 |
4.1 学员一般资料 |
4.2 浙江省手术室专科护士培训效果统计学分析 |
4.3 浙江省手术室专科护士培训的建议 |
第5章 研究创新点和局限性 |
5.1 研究创新点 |
5.2 研究的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附录1:浙江省手术室专科护士一般情况调查表 |
附录2:注册护士核心能力量表 |
综述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发表论文 |
(10)冠心病患者主要照顾者知识、信念和行为的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次 |
引言 |
1 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工具 |
1.3 资料收集方式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一般资料 |
2.2 知识来源 |
2.3 冠心病患者主要照顾者知识、信念和行为的情况 |
2.4 冠心病患者主要照顾者知识水平情况 |
2.5 分类变量不同主要照顾者知识水平的差异性 |
2.6 冠心病患者主要照顾者对冠心病的信念情况 |
2.7 冠心病患者主要照顾者帮助患者的行为情况 |
2.8 照顾困难、困难的原因及其希望得到的帮助 |
3 讨论 |
3.1 知识来源 |
3.2 提高主要照顾者的疾病知识水平 |
3.3 提高主要照顾者对冠心病的正确认识 |
3.4 提高主要照顾者对患者的督促行为 |
3.5 主要照顾者困难的干预 |
4 结论及研究展望 |
5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四、齐鲁护理杂志2004年总目次(论文参考文献)
- [1]中西之间:晚清江南地区中国耶稣会士群体研究(1842—1912)[D]. 李强. 上海大学, 2019(02)
- [2]清儒丁晏年谱[D]. 曹天晓. 南京师范大学, 2018(02)
- [3]于道泉评传[D]. 白林海. 陕西师范大学, 2017(05)
- [4]健康教育在腰椎间盘术后便秘病人护理中的应用[J]. 孙萍.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2016(06)
- [5]教会医疗事业与近代山东社会(1860-1937)[D]. 周晓杰. 山东大学, 2016(01)
- [6]以活动性疼痛护理评估为基础的术后疼痛管理的效果评价[D]. 成燕. 杭州师范大学, 2016(08)
- [7]儿童血管评级工具甄别静脉穿刺困难患儿及评价喜辽妥效用的研究[D]. 李彩霞. 郑州大学, 2016(02)
- [8]新疆方志文献研究[D]. 高健. 南京师范大学, 2014(11)
- [9]浙江省手术室专科护士培训项目的效果评价[D]. 童彬. 浙江大学, 2013(03)
- [10]冠心病患者主要照顾者知识、信念和行为的调查研究[D]. 林剑靖. 浙江大学, 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