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师合唱指挥课教法改革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魏严严[1](2020)在《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理念下的教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中小学阶段的音乐教育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实施途经等方面都在不断地革新。2017年,教育部颁发了《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版,其中的一大亮点就是加入了音乐学科核心素养,要求中小音乐教育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音乐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基础音乐教育的改革引起了高校音乐教师教育的反思,音乐教师的人才培养模式成了新时期被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高校音乐教师教育是中小学音乐教师的培养基地,要紧跟中小学音乐教育改革的步伐。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等,对高校音乐教师教育的现状以及对现有的音乐教师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分析研究,试图在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大背景下,对高校音乐教师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方面提出建议,希望能有效解决高校音乐教师教育与中小学音乐教育相脱离的问题,探索核心素养理念下的音乐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素养。
蔡娟[2](2020)在《建国后十七年视唱教材的本土化研究 ——以马思聪、马革顺、胡江非视唱教材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建国后十七年,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样的,中国的音乐文化也从“以西为主”的模仿阶段渐渐转向于中国国内一众音乐家努力追求自我个性、追求中国传统音乐文化革新的“以中为主”的大胆创作阶段。如何既能革新本土音乐文化,又能在西方列强环伺的社会环境中不至于被西方文化牵着鼻子走,还能不丢掉自己的传统,并挖掘传统音乐文化魅力,这是一众中国音乐家在建国后十七年所致力研究并且一直延续至今的难题。本文以建国后十七年的视唱教材本土化研究为切入点,以三位音乐教育家:马思聪、马革顺、胡江非为主要研究人物,以他们三人的三本视唱教材《视唱练习》、《单声部视唱练习》、《儿童视唱初步》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老一辈音乐家在建国后十七年视唱教材的编写创作本土化上所做的努力和贡献。本文第一章以社会人类学、哲学、传播学、音乐学四个大学科有关本土化的论述为理论基点,在梳理“本土化”这一核心概念的同时,提炼出本土化研究的三个纬度“理念、方法和内容”,推导出视唱教材小学科本土化“理念、方法和内容”的评价框架,并简要介绍了建国后十七年我国的音乐文化环境,对建国后十七年我国出版的东西方视唱教材做了较详细梳理;第二章对马思聪、马革顺、胡江非三人生平、包含本土化元素的作品、音乐本土化思想做了简述,进一步以第一章推导出来的“视唱教材理念、方法本土化的分析框架”为理论基础,对三人的三本视唱教材进行了“理念、方法”的本土化研究;第三章主要是视唱教材内容的本土化研究。首先对三本视唱教材内容从谱号、调号、拍号、节奏等方面做了详细分析,而后同样以第一章已经形成的“视唱教材内容本土化的分析框架”为理论基础,对三本视唱教材进一步做了内容本土化的研究,其中辅以大量的表格和谱例;第四章回到现在,精选了现当代六部经典的视唱教材,利用“视唱教材理念、方法、内容的分析框架”评析其优点和不足,并进行反思,而后借鉴建国后十七年视唱教材本土化探索的成功经验来促进我国现当代本土化视唱教材的编创,最终提升理论高度,提出了现代视唱教材编创必须融全球化、本土化、现代化三化于一体的编创思想。本文的创新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本土化“理念、方法、内容”的分析框架的成功推导;二是对建国后十七年视唱教材所做的断代史研究;三是对胡江非个人的挖掘与发现;四是对马思聪《视唱练习》、马革顺《单声部视唱练习》、胡江非《儿童视唱初步》的曲式分析等其他方面所做的研究。
蒋芳弟[3](2015)在《润物细无声,苗圃洒甘霖 ——陈代霖音乐教育实践初步研究》文中提出陈代霖教授1989年起任西安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主任,基于他对音乐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与方向的定位,做出了一系列的重要改革。为音乐教育专业组建了“春之声合唱团”,并带领音乐教育系教师致力于“五项全能”音乐人才培样模式的探索,为社会输送了一批批优秀的中小学音乐教师。在他的带领下,音乐教育系曾先后两次被前国家教委选定为高等师范院校音乐专业教学改革试点单位。陈代霖教授还投身于社会合唱音乐教育中,组建了包括老、少、中、青各领域各年龄阶段的多个合唱团,通过作品创作与指挥多次赢得奖励,为学校音乐教育与社会音乐教育事业做出贡献。不论作为音乐教育家、合唱指挥家还是作曲家,陈代霖教授都无疑是优秀成功的,值得每位从事音乐教育工作者学习。本文着力于陈代霖音乐教育实践研究,介绍陈代霖学校音乐教育实践和社会音乐教育实践,总结其教学理念与改革成果,探讨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专业教学的一些问题。
廖星露[4](2015)在《陈家海合唱指挥教学与合唱创作研究》文中认为陈家海,男,河南信阳人,1953年生,1977年毕业于开封师范学院艺术系音乐专业。指挥家、作曲家、河南大学艺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为国家艺术教育委员会委员、国际艺术教育联合会副主席、世界华人合唱艺术联合总会常务副主席、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河南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教育学会音乐分会副理事长、合唱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合唱协会常务理事、河南省合唱协会会长、教育部艺术教育音乐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国培计划首批专家”、教育部中西部艺术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主持专家、河南省教育学科学术带头人、教学名师。合唱指挥这一学科尤其注重理论与艺术实践紧密结合,这造就了合唱指挥的理论研究以及合唱指挥人才的培养都在合唱指挥艺术领域中被迫切的需要。这不仅需要优秀的指挥支持,同时也需要作曲家的介入。我国着名指挥家、作曲家陈家海教授正是这众多位优秀艺术家当中的一位典型代表,他在加强合唱指挥学科的理论研究以及指挥人才的培养方面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尤其是全国高师系统合唱指挥人才培养体系的进一步完善,陈家海一直在不断的探索以寻求突破。在作曲上,陈家海教授创作了很多大众耳熟能详的合唱作品,如《祖国最可爱》、《好似一对金凤凰》、《夕阳恋着黄河》、《编花篮》、《金莺的歌声》,民族交响合唱作品《木兰辞》,民族管弦乐《西凉随想》等。其选材之丰富,作品中体现的民族特色、中国梦情怀以及富有时代性质的思想都体现了他对音乐的不断完善和追求。最值得研究的是陈家海教授的合唱指挥教学方法,他的教育理念则是“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他培养了很多的合唱指挥学生,毕业后都在各个高校继续发展和探索合唱与指挥的教学研究。其本人发表的《对合唱指挥学科理论建设的思考》、《现阶段我国高师合唱指挥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极其对策》、《中国合唱教育百年回顾与反思》都说明了陈家海教授在合唱教育实践中的思考以及对合唱指挥理论建设的重要性的认识。
彭晶,杨力[5](2015)在《高职合唱指挥课程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音乐事业的蓬勃发展,社会对合唱指挥人才的需求日益扩大,也对职业教育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笔者在分析当前高职院校的合唱指挥课程体系的基础上,结合高职院校的特点,立足于满足社会需求,构建合唱指挥课程体系的基本框架;并从合唱指挥课程的设置和定位、教学目的和方法、考核与评价方式等方面对当前合唱指挥课程建设进行了分析与研究。
姜兴东[6](2014)在《地方综合类大学音乐专业合唱指挥教学模式的改革》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章通过对地方综合类大学音乐专业合唱指挥课程教学现状的分析,提出以合唱案头工作框架为基础的合唱指挥教学模式改革。针对合唱排练每一环节的案头工作框架教学,结合具体合唱作品所需的案头工作环节排序进行合唱指挥训练。理论结合实践,在排练中教授合唱理论。这样可以避免理论与实践的分期教学,提高一倍的教学效率,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合唱指挥能力。
哈杨[7](2014)在《指挥与合唱群体互动与交融的心理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合唱指挥课程以合唱指挥的理论与实践为教学内容,是普通高等学校音乐教育本科专业适应基础教育需要的一门必修课,该课程有利于学生以声乐演唱者和指挥者的双重身份来理解、体验和表现音乐。对发展学生的音乐才‘能,培养合作协调能力,提高音乐表现力,音乐教育能力都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随着高校合唱指挥课程研究与实践的深入开展,合唱指挥课程在音乐学科中的地位也得以提升。高师合唱指挥课程是一门不同于声乐、钢琴等技能课,也不同于乐理、曲式等理论课,它是融理论、技能、教学于一体的具有综合性结构特点的课程。笔者从高师合唱指挥课程的教学现状和课程设置入手,依据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理论为指导展开讨论。首先是指挥的心理特征。指挥作为合唱团队的领导者,他所具备的良好的心理品质和个性特点,合唱指挥的教学和对合唱团队的建设有重要的影响,它关系到教学效率与建设一个优秀的合唱团队。指挥的主要心理特征有人格心理,威信心理,意志心理以及个性心理。认为指挥必须具备领导影响力—威信,而指挥良好的人格魅力和个性心理以及顽强的意志品质是搞好合唱教学与演出的基本保证。其次是合唱群体的主要心理特征。合唱群体心理的分析是指挥了解学生,因材施教的前提。合唱群体的主要心理特征主要是从合唱指挥教学中学生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现象总结和概括出来的。主要从合唱的从众心理,暗示心理和紧张、怯场心理三个方面展开讨论。认为合唱中的从众心理是一种必然的社会心理现象,指挥只有利用积极从众,规避消极从众,对合唱队员进行积极的干预。指挥要充分认知暗示的影响与作用,讲究语言技巧,丰富肢体语言。对于演出时队员的紧张怯场心理,通过表演前的与其方案,做好心理能量的储备,还可以运用模拟来增加演出的实践经验等手段克服紧张和怯场心理。研究指挥心理与合唱群体心理是对两者在教学与演出时的心理现象,通过梳理与总结,找出主要特征,为开展指挥与合唱群体之间的互动与交流做好铺垫。本文所要涉及的合唱互动教学的内容,是出于考虑本文的研究对象是高师合唱指挥教师与合唱学生这两个具象。以明确利用合唱指挥课堂教学这个操作平台实施互动交流作为研究背景。其中着重讨论了合唱指挥教学互动的特点课堂互动环境的创设。提出营造良好的教学互动场是互动交流的基本保证。并针对高师合唱指挥课程的教学现状,提出编制有秩序的班级规模,扩展学习时间与空间的设想是改善互动教学环境的物理因素;而教学中指挥与学生的双主体地位的确立以及和谐的课堂文化建设,指挥与合唱队员在平等、民主、尊重、认可中交流与沟通,则是互动教学的社会心理环境。文章中的重点也是难点,是关于指挥与合唱队员的互动与交流,因为没有先贤理论的借鉴,提出了一些理论上的粗浅认知与操作层面不成熟的设想与手段。对指挥与合唱群体之间的互动交流,笔者主要是从两个维度考虑的,一是音乐文化教育视角下的互动与交流,二是审美价值引领下的互动与交融,它的理论依据是音乐具有文化与美感属性,合唱教育既是一种文化的教育,又是一种审美的教育。
何淼[8](2014)在《高校音乐学(师范)专业合唱与指挥课程与基础音乐教育的适应性研究 ——基于重庆三所高校的调研》文中指出本世纪初,随着《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等重要标志性文件的颁布,我国基础音乐教育迎来了历史上规模最大、力度最强的一次全面改革。合唱在整个基础音乐教育中的重要性逐渐地凸显出来。因此音乐教师的合唱与指挥技能直接影响着基础音乐教育的质量。本研究选取了地处于重庆的三所具有代表性的、开设了音乐学师范专业的高师院校为研究对象,对其合唱与指挥课程《教学大纲》进行了文本分析,同时对该三所学校在校学生及毕业生(在岗职教的音乐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主要考察高校培养的音乐教师是否能够胜任基础音乐教育中与合唱有关的教学工作的能力,通过对调查数据的研究分析,探讨高校音乐学师范专业的合唱与指挥课程的改革。本研究分为四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介绍本研究的背景、意义、研究内容等。第一章主要对基础音乐教育的《音乐课程标准》和《音乐》教材等文本资料、课外合唱活动的典型个案进行分析,研究合唱在基础音乐教育中对音乐教师合唱与指挥技能的具体需求;同时对三所高校合唱与指挥课程的《教学大纲》文本资料进行分析,研究高校如何培养音乐教师的合唱与指挥技能。第二章主要对位于重庆的三所高校的在校学生及毕业学生(在职音乐教师)进行问卷调研,考察高校合唱与指挥课程的教学实际情况,以及毕业就职的音乐教师对合唱与指挥技能需求的实际情况。第三章主要结合文本研究结果与调研实际情况的分析,探讨高校音乐学师范专业合唱与指挥课程的改革,笔者结合对音乐教师调研的实际情况,对高校的合唱与指挥课程提出了改革建议。
杨丹[9](2013)在《音乐教学法教材之历史研究(1901-1976)》文中研究表明音乐教学法教材的历史研究是音乐教育研究领域里一个十分重要却一直被人忽视的内容。1901至1976年的音乐教学法教材,从其产生到定型,经历了一个模仿、探索,再模仿、再探索的螺旋式上升,并在政治运动的影响下产生异变的过程。每个时段的教材都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厘清其发展轨迹,掌握其基本特点,能为今天教材的编撰提供思考与启示。全文从教材概况、教材特征、教材编写的背景及特征成因三个维度考察了1901至1976年间的音乐教学法教材。从教材的第一手资料出发,依据教材体例及内容上所反映出来的特征来划分历史阶段,即仿日探索阶段、学苏探索阶段、文革异变阶段,并在每个阶段中结合具体案例分层次展开论证,研究音乐教学法教材在历史语境中的发展线索,探析其成因与影响,得出历史的反思,提出教材编写的建议。全文分为六个部分。第一章“引论”,首先从音乐教学法教师和教材教法研究者的双重角色的角度介绍论文研究的缘起;对音乐教师教育、音乐教学法课程、音乐教学法教材等相关核心概念进行界定;从四个方面对已有相关成果进行综述;再提出研究设计的思路、框架与方法。第二章为“音乐教学法课程的开设历史”,从萌芽与初创、建设与曲折、毁灭与停滞三个时段对音乐教学法课程的开设历史进行梳理。课程的开设历经从清末民初到新中国建立的萌芽与初创期;建国后迎来第一次发展契机,但在“美育”被取消后受到阻碍;文革期间,课程不复存在,仅有音乐师资短训班与五七大学两种形式。课程的开设与教材的产生息息相关,该部分的研究为教材的历史研究打下了坚实基础。第三章为“音乐教学法教材的仿日探索阶段(1901—1949)”。这一时期的音乐教学法教材呈现多元形态并存的局面,学堂乐歌唱歌集、音乐教育论文、翻译教材等多元素材孕育和催生了音乐教学法教材,二十至四十年代,教材的从模仿日本走向独立原创。由于日本学校唱歌运动为教材的诞生做了铺垫,学堂乐歌唱歌集及其他出版物对教材的产生起了催生作用,所以音乐教学法教材中的各方面突显出日本元素。而对音乐课程的理解局限性和西方音乐理论的传入使音乐教学法教材重视和强调音乐知识技能的内容。第四章为“音乐教学法教材的学苏探索阶段(1950—1965)”。在全面学苏的历史背景下,出现了大量翻译苏联的音乐教学法教材,虽然后来也有大量自编教材,但苏联影响难以磨灭。这时期的教材体现出整体上的苏联印记、内容上的政治色彩、教法上的实践品格三个特点。究其成因,一方面是政治取向的文艺思想强化了音乐教学法教材的政治性另一方面是苏联重视实践的教育思想促成了音乐教学法教材的实践品格第五章为“音乐教学法教材的文革异变阶段(1966—1976)”。文革中教育革命的开展使音乐教师教育体系遭受重创,文革音乐占据了教学内容的绝对地位。中小学音乐课变为革命文艺课,革命文艺教学参考书和教师用书替代了音乐教学法教材的功能。教材在体例上体现出毛泽东思想的统帅性;内容构成以统帅文、革命歌曲、样板戏为主,极具革命性;而音乐教学法的内容极其薄弱。第六章为“音乐教学法教材建设的历史反思与编写建议”。从历史的研究中得出教材建设与社会文化环境的关系、意识形态对教材的影响、教材编写者的结构三方面的反思。并在此基础上,对当今教材的编写提出四点建议:教材目标诉求应从知识载体的独白走向与基础音乐教育的对话;价值取向应从以知识为中心走向人文主义的方向;教法指导应从单纯的理论讲授走向实实在在的实践指导;内容构成应从传统的单一模式走向“理论+实践+技能+资源”的多元结构。
陈斌[10](2012)在《高等艺术院校合唱指挥课程实战型教学艺术探讨》文中认为合唱指挥课程是高师音乐教育专业中难度较大的必修学科之一,该课程的教与学一直都是困扰师生的难题。因为,1.这门课程涵盖了很多音乐基础知识,特别是合唱排练与指挥技巧既是一门知识,更是一种艺术,知识点非常密集。2.无论是合唱的排练还是指挥的技能技巧都不是一朝
二、高师合唱指挥课教法改革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师合唱指挥课教法改革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理念下的教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三、研究意义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选题研究所涉及的几个基本问题 |
第一节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
一、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
二、音乐学科核心素养 |
第二节 教师教育 |
一、教师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
二、音乐教师教育 |
第三节 人才培养模式 |
一、人才培养模式的提出 |
二、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
第二章 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理念对音乐教师的挑战 |
第一节 对《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 版)的分析 |
一、《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 版的变化 |
二、音乐课程基本教育理念的变化 |
三、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理念对音乐教师培养的要求 |
第二节 高校音乐教师教育现状研究 |
一、专业音乐学院音乐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
二、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人才培养现状 |
三、高校音乐教师教育现状分析 |
第三章 音乐教师人才培养模式实践研究 |
第一节 五项全能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发展 |
一、五项全能音乐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提出 |
二、五项全能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历程 |
第二节 音乐教育学院教师培养模式实践探索 |
一、人才培养目标 |
二、人才培养模式 |
第三节 五项全能人才培养模式的分析 |
第四章 音乐教师人才培养模式策略 |
第一节 音乐学科核心素养对音乐教师培养目标的启示 |
一、以音乐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的音乐教师培养 |
第二节 高校音乐教师教育实施策略 |
一、专业课程的设置 |
二、基础理论课程的设置 |
三、实践课程的设置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建国后十七年视唱教材的本土化研究 ——以马思聪、马革顺、胡江非视唱教材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对象与问题 |
(一) 研究对象 |
(二) 研究问题 |
三、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 研究目的 |
(二) 研究意义 |
四、研究现状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五、研究方法 |
(一) 文献分析法 |
(二) 访谈法 |
(三) 量化分析法 |
第一章 概念、背景与理论分析框架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一、“建国后十七年” |
二、“本土化”的学科内涵 |
第二节 理论分析框架:“本土化”的语用 |
一、“本土化”的理念、内容与方法 |
二、四大学科“本土化”的具体维度 |
三、视唱教材“本土化”的理论分析框架 |
第三节 建国后十七年视唱教材“本土化”发展概况 |
一、建国后十七年民族音乐发展及理论着作 |
二、建国后十七年西方音乐的传入与理论着作 |
第四节 建国后十七年视唱教材的整体出版情况 |
一、国外视唱教材传入中国的情况 |
二、中国音乐家自编自着本土化视唱教材情况 |
小结 |
第二章 马思聪、马革顺、胡江非视唱教材理念、方法的“本土化”研究 |
第一节 马思聪视唱教材理念、方法的“本土化”研究 |
一、马思聪生平及其作品中的本土化(民族元素)运用 |
二、马思聪的音乐本土化理念 |
三、马思聪《视唱练习》中的本土化理念、方法 |
第二节 马革顺视唱教材理念、方法的“本土化”研究 |
一、马革顺生平及其作品中的本土化(民族元素)运用 |
二、马革顺的音乐本土化理念 |
三、马革顺《单声部视唱练习》中的本土化理念、方法 |
第三节 胡汀非视唱教材理念、方法的“本土化”研究 |
一、胡江非生平及其作品中的本土化(民族元素)运用 |
二、胡江非的音乐本土化理念 |
三、胡江非《儿童视唱初步》中的本土化理念、方法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马思聪、马革顺、胡江非视唱教材内容的“本土化”研究 |
第一节 马思聪《视唱练习》内容的本土化研究 |
一、《视唱练习》的内容详析 |
二、《视唱练习》内容的本土化研究 |
第二节 马革顺《单声部视唱练习》内容的本土化研究 |
一、《单声部视唱练习》的内容详析 |
二、《单声部视唱练习》内容的本土化研究 |
第三节 胡江非《儿童视唱初步》内容的本土化研究 |
一、《儿童视唱初步》的内容详析 |
二、《儿童视唱初步》内容的本土化研究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反思与借鉴 |
第一节 六部经典视唱教材与“本土化”反思 |
一、六部经典视唱教材简述 |
二、六部经典视唱教材“本土化”理念、方法的优势、不足与反思 |
三、六部视唱教材“本土化”内容的优势、不足与反思 |
第二节 建国后十七年视唱教材本土化对于当今本土化视唱教材编创的借鉴 |
一、建国后十七年视唱教材本土化“理念、方法”的借鉴 |
二、建国后十七年视唱教材本土化“内容”的借鉴 |
第三节 关于现代视唱教材编创的思考 |
一、视唱教材编创中全球化与本土化的辩证关系 |
二、立足于本土化的视唱教材的现代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3)润物细无声,苗圃洒甘霖 ——陈代霖音乐教育实践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陈代霖简介 |
第一节 学习成长经历 |
第二节 创作与研究成果 |
第三节 音乐创作 |
一、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 |
二、 民间音乐的继承与出新 |
三、 音乐服从内容,突出个性 |
四、 精雕细刻的音乐创作追求 |
第二章 社会音乐教育实践 |
第一节 中老年合唱团 |
一、 中年合唱团 |
二、 老年合唱团 |
第二节 青少年合唱团 |
一、 儿童合唱团 |
二、 青年合唱团 |
第三章 学校音乐教育实践 |
第一节 合唱与合唱指挥课教学 |
一、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
二、 合唱课的延伸课堂 |
第二节 课程与学制的改革 |
一、 明确培养目标,改变课程设置 |
二、 提高教师水平,引导教师观念 |
三、 改变学制 |
第三节 五项全能 |
一、 古今中外有关全面发展人才培养的教育思想 |
二、 五项全能的实施和发展情况 |
三、 五项全能比赛成为三院校间的重要赛事 |
四、 五项全能的影响 |
(一) 对教师的影响 |
(二) 对学生的影响 |
第四章 陈代霖音乐教育实践对音乐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启示 |
第一节 确立培养目标 |
第二节 课程设置 |
一、 加强民族音乐类课程 |
二、 合并相关课程 |
三、 加强实践课程 |
四、 加强创造性课程的可操作性 |
第三节 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专业教师培养 |
一、 高师教师与一线音乐教师交流 |
二、 高师教师进中小学音乐课堂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陈家海合唱指挥教学与合唱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第一章 合唱艺术的追梦人 |
1.1 陈家海其人其事 |
1.2 陈家海与合唱指挥结缘 |
第二章 陈家海创作的合唱作品分析 |
2.1 陈家海创作的作品 |
2.2 陈家海的创作风格及特色 |
2.3 陈家海创作混声合唱《祖国最可爱》分析 |
2.4 陈家海创作女声合唱《好似一对金凤凰》分析 |
第三章 陈家海对合唱指挥教育的实践与贡献 |
3.1 对合唱指挥人才培养的教育理念 |
3.2 对合唱指挥人才培养的教育认识 |
3.3 对合唱指挥学科的理论建设研究 |
3.4 对合唱指挥教育的作用与贡献 |
第四章 陈家海合唱指挥教学研究 |
4.1 陈家海合唱教学研究 |
4.1.1“合”的艺术 |
4.1.2“唱”的艺术 |
4.2 陈家海指挥教学研究 |
4.2.1“形”的艺术 |
4.2.2“神”的艺术 |
4.2.3“动”的艺术 |
4.2.4“起”的艺术 |
4.2.5“精”的艺术 |
4.2.6“总”的艺术 |
4.3 合唱指挥作品指挥设计 |
4.3.1 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为例 |
4.3.2 以《歌儿越唱情越浓》为例 |
第五章 陈家海在合唱指挥教学领域的成就 |
5.1 陈家海与中国教育学会音教分会合唱学术委员会 |
5.2 陈家海与“中西部中小学骨干教师合唱指挥培训”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高职合唱指挥课程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高职合唱指挥课程现状 |
二、高职合唱指挥课程的设置 |
(一)明确高职合唱指挥教学课程的定位及教学目的 |
(二)完善合唱指挥课程教学内容 |
1. 系统的声音训练 |
2. 音乐理论课程的学习 |
3. 重视合唱排练与指挥实践活动 |
(三)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 |
(四)采用综合性的考核方式 |
(7)指挥与合唱群体互动与交融的心理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高师《合唱与指挥》课程的教学现状 |
1.1 高师《合唱与指挥》课程设置与教学模式 |
1.1.1 课程设置 |
1.1.2 教学模式 |
1.2 高师《合唱与指挥》课程教学现状 |
1.3 《合唱与指挥》课堂教学中的问题 |
1.3.1 指挥教师与职业指挥的角色界定 |
1.3.2 合唱教学心理研究的重要性 |
第2章 合唱群体与指挥的主要心理特征分析 |
2.1 合唱群体的心理特征 |
2.1.1 群体心理概念说明 |
2.1.2 合唱群体的心理形态 |
2.2 合唱群体的学习心理 |
2.2.1 合唱群体的心理状态 |
2.2.2 合唱群体的心理定势 |
2.3 指挥的主要心理特征 |
2.3.1 指挥的人格心理 |
2.3.2 指挥的个性心理差异 |
2.3.3 指挥的权威性与威信心理 |
2.3.4 指挥的意志品质心理 |
第3章 指挥与合唱群体的互动与交融 |
3.1 教学互动的相关理论 |
3.2 营造《合唱与指挥》教学互动场 |
3.2.1 创设《合唱与指挥》教学互动的物理环境 |
3.2.2 构建《合唱与指挥》教学互动的心理环境 |
3.3 《合唱与指挥》课堂教学互动 |
3.4 指挥与合唱队员互动与交流的方法和策略 |
3.4.1 音乐文化教育视角下指挥与合唱群体的互动与交流 |
3.4.2 审美价值引领下指挥与合唱群体的互动与交流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8)高校音乐学(师范)专业合唱与指挥课程与基础音乐教育的适应性研究 ——基于重庆三所高校的调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对象、方法、内容 |
(一) 研究对象 |
(二) 研究方法 |
(三) 研究内容 |
四、相关概念界定 |
第一章 基础音乐教育与高校合唱与指挥课程适应性分析 |
第一节 基础音乐教育对合唱与指挥技能的需求 |
一、中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现状 |
二、中小学课外音乐活动中合唱活动的现状 |
三、中小学音乐教育对音乐教师合唱与指挥技能的需求 |
第二节 高校对普通音乐师资合唱与指挥知识技能的培养 |
一、高校音乐学(师范)专业合唱与指挥课程教学大纲简析 |
二、重庆市三所高校合唱与指挥课程教学大纲分析小结 |
第二章 高校合唱与指挥课程与基础音乐教育适应性调研 |
第一节 调研工作概述 |
一、调查对象 |
二、调查目的 |
三、调查工作简况 |
第二节 基础音乐教育合唱与指挥技能需求调研的统计与分析 |
一、对合唱与指挥知识技能的看法统计与分析 |
二、对“合唱”和“指挥”技术、实践的需求 |
三、对高校合唱与指挥课程的看法及建议 |
第三节 高校合唱与指挥课程现状调查统计与分析 |
一、“合唱”知识的学习情况统计与分析 |
二、“指挥”知识的学习情况统计与分析 |
三、“合唱”“指挥”技能的实践情况统计与分析 |
四、对合唱与指挥课程的看法、建议统计与分析 |
第三章 思考与建议 |
第一节 高校合唱与指挥课程不适应基础音乐教育教学需求的原因 |
一、课程目的与教学内容部分脱节 |
二、合唱实践与指挥实践严重失衡 |
三、学院行政部门对课程管理不完善 |
四、教师对基础音乐课改需求不清楚 |
第二节 对高校音乐学(师范)专业合唱与指挥课程的建议 |
一、学校行政部门应进一步规范课程管理 |
二、课程中应增加中小学生合唱训练的教学内容 |
三、学校和教师应更多的为学生提供“指挥”的实践机会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附录四 |
致谢 |
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一览表 |
(9)音乐教学法教材之历史研究(1901-197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论 |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 |
一、作为音乐教学法教师:课程异变的尴尬 |
二、作为教材教法的研究者:历史研究的萌发 |
第二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音乐教师教育 |
二、音乐教学法课程 |
三、音乐教学法教材 |
第三节 研究综述 |
一、音乐教育学的相关研究 |
二、音乐教师教育研究 |
三、音乐教学法课程研究 |
四、音乐教学法教材研究 |
五、成果述评 |
第四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思路与框架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音乐教学法课程的开设历史 |
第一节 萌芽与初创(1901—1949) |
一、清末民初:课程先于学制产生 |
二、五四之后:从“教授法”到“教学法” |
三、红色政权时期:有“音乐课”而无“教学法” |
第二节 建设与曲折(1950—1965) |
一、建国初期课程开设得到较快发展 |
二、“美育”的消失使课程开设受到阻碍 |
第三节 毁灭与停滞(1966-1976) |
一、音乐师资短训班的艰难开设 |
二、音乐专业工农兵学员的招收 |
第三章 音乐教学法教材的仿日探索阶段(1901-1949) |
第一节 音乐教学法教材概况 |
一、音乐教学法教材呈现多元形态并存的局面 |
二、音乐教学法教材从借鉴探索走向独立原创 |
第二节 音乐教学法教材特征分析 |
一、多元素材中的日本元素突显 |
二、教材内容重视音乐知识技能教学 |
第三节 音乐教学法教材的编写背景及特征成因 |
一、日本学校唱歌运动为中国音乐教学法教材的诞生做了铺垫 |
二、学堂乐歌唱歌集及其他出版物催生了音乐教学法教材 |
三、音乐课程理解的局限性使音乐教学法教材强调知识技能 |
四、西方音乐理论的传入使音乐教学法教材重视知识技能 |
第四章 音乐教学法教材的学苏探索阶段(1950-1965) |
第一节 音乐教学法教材概况 |
一、翻译苏联教材以解燃眉之急 |
二、从翻译照搬走向自编探索 |
第二节 音乐教学法教材的特征 |
一、整体上的苏联印记 |
二、内容上的政治色彩 |
三、教法上的实践品格 |
第三节 音乐教学法教材的编写背景及特征成因 |
一、全面学苏是建国初期教材编写的必然选择 |
二、政治取向的文艺思想强化了音乐教学法教材的政治性 |
三、苏联重视实践的教育思想促成了音乐教学法教材的实践品格 |
第五章 音乐教学法教材的文革异变阶段(1966-1976) |
第一节 音乐教学法教材概况 |
一、中小学革命文艺教材的出现 |
二、音乐教学法教材的变身 |
第二节 音乐教学法教材特征 |
一、体例上的毛泽东思想统帅性 |
二、内容构成上的革命性 |
三、音乐教学法知识的薄弱性 |
第三节 音乐教学法教材的编写背景及特征成因 |
一、教育革命的开展使音乐教师教育体系遭受重创 |
二、文革音乐占据了教学内容的绝对地位 |
第六章 音乐教学法教材建设的历史反思与编写建议 |
第一节 历史的反思 |
一、教材建设离不开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 |
二、意识形态的过多干预会遮蔽教材的人文性 |
三、教材编写者的结构应具有交叉性和多重性 |
第二节 音乐教学法教材的编写建议 |
一、目标诉求从“独白”走向“对话” |
二、价值取向从知识走向人文 |
三、教法指导从理论走向实践 |
四、内容构成从单一走向整合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10)高等艺术院校合唱指挥课程实战型教学艺术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一、合唱指挥课程实战型教学的目的和意义 |
二、合唱指挥课程实战型教学模式总体成效 |
三、合唱指挥课程实战型教学的具体路径 |
(一) 科学合理安排课程教学 |
(二) 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学习中的问题 |
(三) 合理变革考试形式 |
(四) 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校内外文化活动, 延伸第一课堂 |
四、高师合唱指挥课教法改革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理念下的教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 魏严严. 西安音乐学院, 2020(08)
- [2]建国后十七年视唱教材的本土化研究 ——以马思聪、马革顺、胡江非视唱教材为例[D]. 蔡娟.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3]润物细无声,苗圃洒甘霖 ——陈代霖音乐教育实践初步研究[D]. 蒋芳弟. 西安音乐学院, 2015(09)
- [4]陈家海合唱指挥教学与合唱创作研究[D]. 廖星露. 湖南师范大学, 2015(06)
- [5]高职合唱指挥课程建设研究[J]. 彭晶,杨力. 戏剧之家, 2015(06)
- [6]地方综合类大学音乐专业合唱指挥教学模式的改革[J]. 姜兴东. 音乐大观, 2014(10)
- [7]指挥与合唱群体互动与交融的心理学研究[D]. 哈杨. 陕西师范大学, 2014(05)
- [8]高校音乐学(师范)专业合唱与指挥课程与基础音乐教育的适应性研究 ——基于重庆三所高校的调研[D]. 何淼. 西南大学, 2014(09)
- [9]音乐教学法教材之历史研究(1901-1976)[D]. 杨丹. 湖南师范大学, 2013(06)
- [10]高等艺术院校合唱指挥课程实战型教学艺术探讨[J]. 陈斌. 艺术教育, 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