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濮城油田Es_3~上地层堆积样式与储层流动单元(论文文献综述)
朱蕾[1](2018)在《文留与濮城结合部复杂断块精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针对文留与濮城结合部构造复杂断块进行了精细研究,其整体构造主要受文西、卫东以及濮南等三条区域性的大断裂控制,这些大断裂使得该断块区域地质十分复杂,同时断块内发育一系列次生与伴生的小断层,使其断层复杂化,因此存在着地质认识不够深入,进而油水井注采对应关系认识不清等问题。在对该区域钻遇井资料精细对比的基础上,通过综合运用地震综合解释技术、HDT测井解释技术、三维可视化等研究方法对高精度的三维地震资料进行解释,建立了文留与濮城结合部复杂断块区断层的解释模式,并分析研究了卫西、文西、卫东、文90、文213、文127等II、III级断裂系统的空间展布特征、构造交接关系和构造样式类型,同时还开展了复杂断块带内部小断层的精细刻画和储层展布研究,并取得了新认识。基于该复杂断块区的构造解释模式和低序级断层的精细刻画的研究成果,系统地理顺了文留与濮城结合部复杂断块区沙河街组沙三中亚段的构造,以及局部断块如文90南块、濮85西块、濮85南块、濮153东块等构造精细研究。该研究成果,为文留与濮城结合部复杂断块区进一步挖潜和生产提供了有效的地质支持。在濮153东块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滚动评价,并部署实施了滚动勘探井1口,新增地质储量23.25万吨,新增天然气储量2.43亿方,实现了文留与濮城结合部勘探突破性进展。据此研究结果表明,该复杂断块区断层描述较合理,可用于指导生产实践。同时对同类型复杂断块区断层分布规律研究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在此认识的基础上,针对文留与濮城结合部区域进行剩余油挖潜,同时在开采方式、开发层系划分、开发井网和井距等方面进行了优化,提出相应油藏开发方案并应用于文留与濮城结合部区块,取得了明显地开发效果。
袁勇[2](2015)在《京51枯竭气藏型地下储气库储层相震约束综合表征》文中研究表明京51区块属于正常温压系统的低含凝析油凝析气藏,构造位置位于廊坊-固安凹陷河西务断裂构造带南端。该储气库于1986年由京51井试油获得工业气流而发现,1990年12月投入开发,截止2005年底,累产气0.98×108m3,累产油1.72×104t,产水195m3,地层压力为6.07MPa。然而由近年来的注采情况来看,京51储气库注采能力较低,未形成有效工作气量,对于京51储气库地质条件复杂、储层物性差的情况,以及提高工作气量的迫切需求,需要结合新钻井动静态资料,进一步加强和深化储层地质特征再认识,在评价影响储气库库容和注采能力地质因素的基础上,综合提出提高储气库工作气量的挖潜措施及建议。论文在层序地层学、储层沉积学及石油地质学理论的指导下,结合测井、地震及其它地质资料,针对该储气库具有砂体横向变化大、储层非均质性强、构造形态复杂、沉积演化和储层展布特征不明朗的特点,开展精细构造解释、储层沉积学研究,结合地震储层预测技术,分析层序地层与沉积微相在横向和纵向的变化规律,建立与研究区地质背景相匹配的精细地质模型。论文通过对岩心、地震以及测井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总结各层序界面的特征和识别标志,运用高分辨率的层序地层划分观点,分析地层旋回,将沙四下亚段细分为1个长期旋回、3个中期旋回以及11个短期旋回,建立适合该区的等时地层格架;京51断块具有受半截河断层控制、被断层复杂化的构造特征,论文以三维地震数据为基础,应用全三维层解释方法,结合人工逐条剖面断层解释确认,从宏观到微观准确落实断层平面组合形态和空间展布特征,确定京51区块并非为前人所认为的受4条断层控制形态近似梯形的断垒,而是被断层切割,地层走向北东;以相控理论为指导,在岩心观察描述及单井相分析的基础之上,综合地震属性分析、测井约束波阻抗反演等技术进行有效砂体识别,预测有利储集区,确定京51井东北方向河道砂体发育较好,并剖析砂体的内部发育特征,开展沉积微相和储层分布规律研究,确定京51储气库沙四下亚段发育三角洲平原和前缘沉积;论文在层序地层及沉积微相研究基础之上,对京51区块沙四下亚段小层内部储层物性的分布及连通性进行评价,确定孔隙度平均为21.76%,渗透率为78.23×10-3μm2,属于中孔-中渗储层,层内、层间及平面非均质程度以中等-严重非均质性为主,隔层分布稳定,厚度一般在2-7m间,层内夹层分布零散,储层类型以中-好储层为主;论文应用相控建模技术建立京51地下储气库的精细地质模型,主要包括油气藏的三维精细构造模型、沉积相模型以及物性模型,并在此基础上绘制各流动单元物性分布图,分析各小层砂体厚度、物性等储层属性的空间展布,综合地质研究结论,提出建议井位,优选扩容目标。
赵磊[3](2015)在《克拉玛依油田古133井区油藏描述与剩余油分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古133井区位于克拉玛依油田四2区,地质特征和试采资料证明该区地质条件复杂,剩余油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认识不清。本文综合运用岩心、测井、化验分析、生产动态等资料,采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储层建筑结构分析法、油藏工程及数值模拟等多种方法,分析了该区地质特征,以及稠油油藏经过热水驱和蒸汽吞吐后的剩余油分布规律以及影响因素,取得主要的成果和认识如下:1、采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划分及旋回-厚度对比方法,将克下组划分为S6、S7两个砂组并进一步细分为14个小层;构造主体为一宽缓的丘状背斜。2、在前人沉积微相研究的基础上,基于层次分析和过程恢复的思想,对本区发育的辫状河、曲流河、冲积扇等沉积微相,提出储层建筑结构单元分级方案,并对辫状河储层提出了心滩坝顶和心滩坝坝核的概念。3、在三维随机建模过程中,利用垂向和平面双地质趋势约束的方法,建立了三维沉积相模型,并使用相控约束的方法建立了属性模型;将地质储量作为不确定性分析的定量参数,设计定量实验,对模型进行不确定性分析;采用Monte-Carlo方法计算P10,P50,P90概率储量并进行敏感性分析;对多个随机概率模型进行优化排队,选择优化模型进行粗化。4、从地质和油藏工程两个角度对剩余油的控制因素进行了分析,认为在辫状河储层中,心滩坝顶、心滩坝核、辫状河道内易形成剩余油富集;曲流河储层中点坝易形成剩余油富集;扇根储层在主槽和槽滩的边部易形成剩余油富集;扇中储层在辫流水道和砂坝的边部易形成剩余油富集。采用物质平衡的方法进行剩余油分布研究,与储层建筑结构分析对比,验证了其对剩余油的控制作用。通过数模,经过精细历史拟合研究对剩余油的影响,认为井网、原油粘度、注采关系、注汽强度、蒸汽吞吐加热半径是工程上剩余油富集的主因。5、对于剩余油展开挖潜措施,采用数模方法,建议采用多轮次吞吐之后转蒸汽驱的开发方式进行开采,按反五点井网进行加密,预计新增采出程度2.29%。该论文紧密结合古133井区的开发现状,研究成果应用于生产中,为油田提高采收率提供了科学的地质依据,并形成了适于该类油藏的精细油藏描述技术。
刘连卫[4](2014)在《曙二区大凌河油层高分辨地层格架及砂体特征研究》文中提出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及其方法技术和精细沉积学理论为指导,利用开发区翔实的岩心、录井和测井等资料,通过对各级次沉积期次划分标志的识别,提出了一套湖底扇沉积单砂体(单期重力水道)划分与对比方法。即以“区域骨架封闭剖面为平面控制、以标准剖面为参考对比的标准层控制下组合标志、砂体分区、沉积模式-同生断层模式指导、逐级优先逼近等综合对比,并逐级分区闭合渐进推开,最后成因移界”的对比方法,较好地解决了湖底扇沉积单砂体对比难题。并应用该方法建立了大凌河油层(4砂组、12个小层和19个沉积时间单元)达单砂体级高分辨层序地层格架。在精细等时地层格架控制下分析了物源、沉积体系及沉积相的展布特征,提出了基于单期重力水道分析的缓坡型湖底扇沉积单砂体分布模式及沉积模式。即顺源、带状展布的主沟道和辫状沟道为湖底扇沉积的骨架砂体,控制了湖底扇沉积单砂体的分布模式和沉积模式。主沟道向前延伸逐渐变为规模较大的辫状沟道沉积,两侧发育辫状沟道侧缘,呈条带-舌形展布。向湖盆中心逐渐演变为多支小型末端辫状沟道沉积,向前方及两侧逐渐过渡为“主沟道→主沟道堤→湖泥”或“辫状沟道→辫状沟道侧缘主体→(一类)辫状沟道侧缘→末梢→湖泥”的平面微相序列。每支小型辫状沟道控制形成的带状沉积体间均为明显深湖-半深湖泥岩沉积分割,呈带状-舌状沉积体向湖盆中心延伸较远。大凌河油层湖底扇发育于湖盆扩张期和湖盆萎缩期,整体上表现为明显的先进积、后退积特征,在垂向上自下而上通常表现为“深湖→外扇→中扇→内扇→中扇→外扇→深湖”叠置的呈向上变厚、变粗,然后变薄、变细的复合沉积序列,其形成主要受控于沉积物供给量变化、湖平面升降和古地貌变化三个主要因素。沉积物供给量增大,湖底扇沉积发育,分布面积最广,向湖盆中心延伸最远,呈现明显进积式堆积,反之,形成较小规模的退积式湖底扇沉积。湖平面变化对湖底扇发育的影响与物源供给相似,湖平面下降期间,物源区向盆地中心推进,沉积物供给范围增大,湖底扇向前推进的范围大、距离远,易在湖盆深处形成湖底扇沉积。湖底扇沉积受古地貌影响较为明显,表现为:(1)古地貌控制湖底扇砂体的展布形态,“沟”、“槽”较为发育的古地貌背景则更容易形成条带形砂体。(2)相分异受控于同沉积边界断层,主沟道分布边界大致与断层分布相对应。在等时地层格架及其内部单砂体空间分布规律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以单期重力水道为研究对象的湖底扇砂体“相控流动单元与非均质性”研究思路与方法。即采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和储层内部构形理论,进行湖底扇砂体流动单元分级(级次)与分类(类型)的思想”在单砂体级沉积微相控制下开展流动单元及储层非均质性研究。提出湖底扇砂体的流动单元及非均质性平面分布受控于其内部微相及能量相单元,其内部孔、渗性和储存能力空间分布差异大,非均质性极强。
范峥,吴胜和,王绍华,霍进杰,伊振林[5](2011)在《克拉玛依油田六中区洪积扇储层流动单元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对克拉玛依油田六中区克下组洪积扇砂砾岩储层进行流动单元评价研究,对该油藏的进一步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对油井初期产能数据与储层参数相关性分析,优选存储系数、渗流系数为流动单元分类的参数,并采用模糊数学方法,将研究区流动单元分为Ⅰ类、Ⅱ类、Ⅲ类、Ⅳ类共4类流动单元。Ⅰ类流动单元储渗性能最好,极易形成水窜;Ⅱ类流动单元次之,含水上升较快,水淹较严重;Ⅲ类流动单元水线推进较慢,见水时间较晚,含水较低;Ⅳ类流动单元驱油效率最低,弱水淹。对不同沉积微相类型、岩石相类型的储层流动单元质量分析表明,岩石相更能反映该区储层质量差异,与流动单元类型有更好的对应关系。小细砾岩相、粗砂岩相流动单元质量最好,中砾岩相、中砂岩相次之,细粉砂岩相较差,泥质砾岩相流动单元质量最差。
丛琳[6](2011)在《三肇凹陷东部葡萄花油层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及成藏规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松辽盆地是油气资源丰富的陆相含油气盆地,随着勘探开发程度的不断加深,正面临着储量和产量下降等严峻问题,而三肇凹陷东部葡萄花油层是松辽盆地北部油气资源的接替区块。因此,在三肇凹陷东部进行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及沉积微相研究,并总结该区的油气富集规律及有利油气富集区,可为该区下一步油气勘探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本文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及其技术方法为指导,利用成熟探区翔实的岩心资料、地震资料及钻井等资料,通过对各级次基准面旋回的沉积动力学分析与不同级次基准面旋回界面的识别,以三肇凹陷东部葡萄花油层为研究对象,并通过跨凹陷长垣~肇州开发井大剖面的顶底标准层控制、精细对比、岩心泥岩颜色与微相垂向序列、平面微相演化序列、邻区对应分析等综合研究,表明三肇凹陷东部葡萄花油层可以识别出2个中期基准面旋回和9个短期基准面旋回。在短期基准面旋回层序的结构类型剖析基础之上,提出研究区葡萄花油层:向南地层厚度减薄,葡萄花油层顶上移、底下移,各层渐薄、中期基准面旋回的转换点位于SSC4中部,转换点以下为下降半旋回,转换点以上为上升半旋回的地层发育模式,并建立了研究区与三肇凹陷统一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在精细等时地层格架控制下分析了物源、沉积体系及沉积相的展布特征,提出研究区葡萄花油层主要为东北部物源控制的典型“大型河控浅水三角洲沉积体系”,开发区密井网揭示:三角洲前缘亚相发育且以“大量密集、窄的水下河道沉积为主,前、侧缘变为薄层砂”的河控带状砂模式。其骨架砂体为大量窄的条带状(多为200~300m)、连续且可延伸数十公里、密集、总体呈南西向、与其他类型砂体平面组合较好的分流河道砂体。在深入认识三肇凹陷东部葡萄花油层的沉积背景、沉积特征及沉积相类型等基础上,建立了葡萄花油层的河控浅水三角洲沉积模式,又进一步细分为5种沉积模式,即:三角洲分流平原亚相“河控带状体”模式、三角洲前缘—分流平原过渡区“近岸”模式、三角洲前缘亚相内前缘区“河控带状体”模式、三角洲前缘亚相内—外前缘过渡区“水下分流河道末端河控席状砂”模式和三角洲前缘亚相外前缘区“浪控席状砂”模式。在等时地层格架及其内部单砂体空间分布规律研究的基础上,充分运用油气成藏系统等现代油气地质学新观点,应用区域成藏综合分析技术、单砂体控油模式分析技术及其复杂区块含油预测技术等,通过对已发现的油藏类型及其分布特征系统分析,指出断层—岩性油藏油气富集主要受控于4种地质因素:①油气来源及成藏期的确定是油气成藏的第一要素;②古构造演化及油气运聚场对油气运聚成藏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③(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展布控制优质储层空间分布,各类河道砂体形成的储层占优质储层的85%以上;④断裂对油气运移聚集的控制作用,断裂与砂体组合方式控制油气的运移范围与分布。按成藏层次分析法,首次提出了岩性类油藏区三个层次的成藏规律:①第1层次为区域成藏规律,具有“主元控油,多元耦合富集”特征,揭示了整体油气富集区带;②第2层次为三级构造成藏规律,具有“三级构造控势,单一圈闭控藏”特征,诠释了局部油水分布规律;③第3层次为单一圈闭成藏规律,具有“局部构造控界,单一砂体控层”特征,剖清了单一圈闭控藏机理。依此方法提出了:该区油气呈“单向三路运聚模式”:尚南古鼻状构造的发现使该区的油气运移呈“单向三路运聚模式”,即:沿尚家鼻状构造轴部、尚南鼻状构造轴部、沿丰乐斜坡呈两向三路运移方式。因此,环凹区、油气主运移线及两侧为有利油气聚集带。同时提出:关键时期尚家鼻状构造轴部和三肇凹陷中心的转移对油气成藏、油水分布范围、有利圈闭预测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该成藏规律的提出从本质上揭示了岩性类油藏区内部复杂的油水分布规律,即:垂向多层、平面多支单砂体与复杂局部构造组合形成的圈闭以及非圈闭在空间上复杂叠置是造成岩性类油藏区油水分布极其复杂的根本原因,并指出局部构造、单期分流河道砂体及二者空间组合关系是揭开极其复杂的空间油水分布控制因素与规律的瓶颈,对于下一步岩性类油藏的勘探与开发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和指导意义。在以上成果指导下,基于第1、2层次成藏规律预测尚南鼻状构造、尚家鼻状构造北翼及丰乐斜坡为有利成藏区带。根据密井网解剖以及砂体和油气运移方向认为研究区有3种成藏模式:榆树林地区为源内下生上运、短侧运、断—砂匹配控油模式,丰乐地区为源内下生上运上储式、断—砂匹配、微幅度构造控油模式,朝阳沟地区为源外成藏,倒灌扶余—侧运—上调葡萄花油层,砂体控油模式。并在此区带内基于第3层次的成藏规律预测有利圈闭8个,部署井位10口。
慕小水[7](2011)在《东濮凹陷文留地区含盐层系油气成藏机理与模式》文中认为文留地区是东濮凹陷北部盐岩分布的主要地区之一,勘探实践证实盐岩发育对油气成藏有重要影响。本论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利用有限空间实验模拟技术等现代成烃、成藏研究最新方法技术和理论,在文留地区开展了盐湖环境烃源岩成烃机理、油气运聚机理、保存机理及成藏机理研究,总结了成藏模式,对该区勘探深入有重要指导意义。通过烃源岩有机质丰度、类型、沉积环境、生标特征等综合研究,将东濮烃源岩划分为北部含盐区好-优质烃源岩、北部无盐区中等-好烃源岩、南部无盐区差-中等烃源岩三种类型。含盐区地层沟鞭藻类化石丰富,保存条件有利,有机质丰度高、类型好。利用有限空间实验模拟技术针对北部含盐区与无盐区湖相泥岩特点建立了生排烃模型,明确含盐区湖相泥岩生烃潜力明显高于无盐区,并且进入生烃高峰期较早。模拟实验得出的油气有效较长距离运移的临界压力差值(3MPa),是对油气成藏研究的重要贡献。通过文留地区温压场特征与油气运移、分布关系研究,结合油源对比、输导体系研究,将文留地区油气运聚单元划分为四个,即文东油气运聚单元、文中油气运聚单元、文西油气运聚单元、文南—刘庄油气运聚单元,不同单元表现出不同油气成藏特点。文留地区盖层、储层特征与盐岩发育密切相关。盐岩作为盖层突破压力一般在20MPa以上,是良好的区域盖层;盐岩发育形成异常高压可以明显减缓压实作用,抑制胶结作用,促进溶蚀作用进行和泥岩、砂岩裂缝的形成,利于深层储层物性的改善。通过成藏要素研究建立了盐湖环境油气成藏动态过程,明确了成藏机理。三个主要成藏期次成藏特点不同:沙二-东营沉积时期主要是以C—P系煤系源岩为气源岩,中央隆起带高部位文23盐下成藏;东营运动期是油气规模运聚期,主要以沙三段烃源岩为基础,油气多在构造高部位成藏;馆陶组—现今沉积期,断层封闭性变好,油气多在构造低部位成藏,异常高压对成烃抑制作用导致烃源岩晚期仍有大量油气生成,为低部位成藏提供了物质基础。构造低部位晚期成藏新观点为低部位勘探潜力挖掘提供了理论基础。在成藏机理研究基础上,文留地区划分四种成藏模式:①文东混源、多期、断层-砂体-盐控型成藏模式;②文西混源、多期、断层型成藏模式;③文中它源、单期、断层-砂体型成藏模式;④文南—刘庄混源、多期、断层-砂体型成藏模式。这四种成藏模式油气聚集特点不同,对相应地区的勘探有指导作用。
孙雨[8](2010)在《河流三角洲体系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及岩性类油藏成藏规律研究 ——以两井东—木头南地区扶余油层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及其方法技术和精细沉积学理论为指导,利用成熟探区翔实的岩心、测井及三维地震等资料,通过对各级次基准面旋回的沉积动力学分析与不同级次基准面旋回界面的识别,探索出一套适用于河流三角洲体系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精细划分与对比技术——“逐级标准等时面控制下的逼近基准面旋回界面对比”对比方法,并应用此方法首次将两井东-木头南地区扶余油层划分为1个长期基准面旋回上升半旋回、4个中期基准面旋回和13个短期基准面旋回,建立了大区(>1000 km2)、统一、精细(单砂体级)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提出了研究区扶余油层受继承性古隆起控制的地层向盆阶梯状减薄模式,为大区域单砂体预测及岩性类油藏分析奠定了坚实的地层学基础。在精细等时地层格架控制下分析了物源、沉积体系及沉积相的展布特征,提出研究区扶余油层主要为受西南保康物源体系末端水系和东南长春-怀德物源体系分支水系双重控制的河控浅水三角洲沉积体系,其骨架砂体为大量、密集(平均分布密度1.13支/km)、窄带状(多200-600 m)、连续分布的分流河道砂体,总体呈南南西向展布,构成了扶余油层的主要储层砂体,进而揭示了平面多支、独立分布、顺源带状展布的分流河道砂体及河控带状砂体是引起储层复杂多变的直接原因,这对认清岩性油藏的储层成因与分布特征、油水分布及控油因素等具有实际意义。通过深入认识沉积背景、沉积特征及沉积微相类型等,建立了扶余油层河控浅水三角洲体系“五带”沉积模式,即:三角洲前缘亚相外前缘区“浪控席状砂”模式、三角洲前缘亚相内-外前缘过渡区“水下分流河道末端河控席状砂”模式、三角洲前缘亚相内前缘区“河控带状体”模式、三角洲前缘-分流平原过渡区“近岸沉积”模式和三角洲分流平原亚相“河控带状体”模式。在等时地层格架及其内部单砂体空间分布规律研究的基础上,充分运用油气成藏系统等现代油气地质学新观点,应用区域成藏综合分析技术、单砂体级控油模式分析技术及其复杂区块含油预测技术等,通过对已发现的油藏类型及其分布特征系统分析,指出岩性类油藏区油气富集主要受控于5种地质因素:①成熟烃源岩分布控制油气运移范围及方式,成熟源岩区油气以垂向运移为主,未成熟源岩区油气以侧向运移为主;②(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展布控制优质储层空间分布,各类河道砂体形成的储层占优质储层的95%以上;③青一段超压是油向下运移的输导动力,控制油气运移层位;④断裂是油气优势输导通道,断裂与砂体组合方式控制油气的运移范围与分布;⑤构造演化特征控制油侧向运聚的优势指向,鼻状构造在油气成藏关键时期诱导油气运移,并构成富油区。按照源内、源边及源外的概念建立了研究区扶余油层成藏模式,提出源内“先直排倒灌,后短距离侧向分配”、源边“斜坡带断层遮挡”及源外“复式聚集,长距离侧向运移”的成藏模式,为岩性类油藏富集区优选提供了重要的地质依据。按成藏层次分析法,首次提出了岩性类油藏区三个层次的成藏规律:①第1层次为区域成藏规律,具有“主元控油,多元耦合富集”特征,揭示了整体油气富集区带;②第2层次为三级构造成藏规律,具有“三级构造控势,单一圈闭控藏”特征,诠释了局部油水分布规律;③第3层次为单一圈闭成藏规律,具有“局部构造控界,单一砂体控层”特征,剖清了单一圈闭控藏机理。该成藏规律的提出从本质上揭示了岩性类油藏区内部复杂的油水分布规律,即:垂向多层、平面多支单砂体与复杂局部构造组合形成的圈闭以及非圈闭在空间上复杂叠置是造成岩性类油藏区油水分布极其复杂的根本原因,并指出局部构造、单期分流河道砂体及二者空间组合关系是揭开极其复杂的空间油水分布控制因素与规律的瓶颈,对于下一步岩性类油藏的勘探与开发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和指导意义。在以上成果指导下,基于第1、2层次成藏规律预测两井、前60、前48及前48南鼻状构造轴线、北翼及邻凹斜坡为有利成藏区带;并在此区带内基于第3层次的成藏规律预测有利圈闭16个,部署井位21口,提交地质储量约3500×104t,实现了较为可观的经济价值。
张翠梅[9](2010)在《渤海湾盆地南堡凹陷构造—沉积分析》文中提出断陷盆地同沉积构造的发育活动和配置样式控制着构造古地貌、沉积过程和沉积相展布等,随着三维地震资料的广泛应用,精细的构造-沉积分析成为了近年来沉积盆地分析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在对大量实际资料进行综合研究分析的基础上,以南堡凹陷的构造发育史、沉积充填史和层序地层格架等研究为基础,选取老爷庙、高柳和蛤坨三个地区解剖同沉积构造样式、形成机制和发育演化,并重点探讨了同沉积构造对沉积物入口、沉积物输送路径、沉积相展布控制以及这些沉积作用在不同构造演化阶段的响应,即分析构造活动对同时期沉积过程的控制和构造演化控制的沉积演化。结合烃源岩和储层展布,预测有利圈闭类型,建立构造—沉积—成藏模式。该研究丰富了中国东部陆相断陷盆地构造—沉积分析理论,同时对南堡凹陷三个典型地区的油气勘探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论文研究取得的主要认识如下:1.厘定了老爷庙地区构造性质,并分析其成因机制根据背斜枢纽与西南庄边界断层的垂直关系,将老爷庙背斜划分为横向背斜,其顶部叠加了走滑断裂,构造主体为断背斜。通过绘制西南庄断层断面等值线图发现,老爷庙段断面上凸,断层倾角最小,剖面上断层在该段底部发生弯曲导致顶部地层挠曲褶皱,厘定了老爷庙横向背斜是由西南庄断层线偏移而形成的横向褶皱,横向背斜的两翼厚,中间薄,为同沉积褶皱,从沙二段沉积时开始发育,到馆陶组活动停止;南堡凹陷受郯庐断裂和张家口—蓬莱走滑断裂的影响,中新世以来NE和NW走滑断裂特别发育,老爷庙地区走滑断裂从区域上属于北堡西—老爷庙NE走滑断裂体系的组成部分,Nm—Q沉积时期形成。2.分析了老爷庙横向背斜对沉积物入口、输送路径和沉积相展布的控制含砾率高值区通常被用来指示古河道的位置。老爷庙地区含砾率统计发现,含砾率最大值位于横向背斜和边界断层交汇处的M40和M36井附近,且顺横向背斜轴向上含砾率值逐渐降低,向两侧向斜含砾率陡降,说明了横向背斜和边界断层交汇控制了水系入口,古河道沿横向背斜轴部展布,横向背斜轴部提供了输砂路径,水系入盆后沿此路径“长距离”输送进入深凹;识别出了同沉积横向背斜的上坡折和下坡折,上坡折位于横向背斜转折端附近,下坡折位于两翼拐点之下。通过井震对比进行沉积相划分,发现扇三角洲平原发育于上坡折间的背斜转折端,扇三角洲前缘发育在翼部上坡折和下坡折之间,浊积扇发育于翼部下坡折和背斜前部倾伏端下坡折之下,说明了横向背斜坡拆控制了沉积相带的展布。古地貌恢复和沉积相平面图显示老爷庙扇三角洲呈舌状展布,长轴平行于背斜枢纽,翼部的沉积相相带分布窄,相变快,背斜轴向上相变缓,向盆内延伸范围广。3.建立了老爷庙构造—沉积—成藏模式结合横向背斜的沉积相展布和前人对该区储层物性的刻画,提出老爷庙地区有利储层扇三角洲前缘的水下分流河道和河口坝主体分布于庙南的横向背斜转折端。走滑断裂切割横向背斜形成的背斜圈闭、断块、断层圈闭,构成了该区最有利的圈闭—构造圈闭。综合构造性质解剖、构造—沉积控制和成藏条件分析,提出老爷庙构造—沉积—成藏模式:背斜控制沉积储层分布,走滑断裂提供油气运移通道,背斜叠加走滑断裂控制了有利含油气圈闭的发育。4.刻画了高柳地区的构造样式;并解剖边界断层的“跷跷板”式活动、演化特征高柳地区受西南庄、柏各庄边界断层和高柳断层限制,保存和记录了Es时期的构造变形,是研究南堡凹陷边界断层特征和成盆机制的“构造金三角形”。重力等值线和水平切片上,西南庄和柏各庄断层没有切割关系,认为西南庄和柏各庄实际为一条断层,即西-柏断层带。该区二级断裂不发育,南部发育“卷心菜”构造、柳赞逆牵引背斜。断层铲状、断层活动性统计、剖面解释和地层厚度统计特征均显示了西-柏断层的西段和柏段构造的差异性。柏各庄断层走向NW,总体倾角大,产状陡,Es1和Ed3时期活动强烈,控制沉积中心位于拾场东次凹的;西南庄断层走向NE,形态呈铲状至板状变化较大,Es3和Es2时期活动强烈,控制沉积中心位于拾场西次凹。据此提出了西-柏断层“跷跷板”式活动模式:Es3和Es2时期西南庄断层活动强烈,柏各庄断层活动微弱,尤其在Es31亚段—Es2沉积时期,西南庄断层强烈活动导致柏各庄下降盘掀斜抬升,遭受剥蚀;Es1界面之上,柏各庄断层活动强烈,,并导致西南庄下降盘的掀斜抬升。总体上,高柳地区的南部表现为斜坡带,北部的沉降中心和掀斜抬升剥蚀交替变化。5.进一步完善了高柳地区的物源体系,划分出陡坡型和缓坡型沉积物堆积样式,并建立了西-柏断层“跷跷板”式活动的沉积响应模式根据录井、测井和地震反射结构,识别出位于G11井附近新的物源区—高西南物源,该物源主要控制和影响了Es1界面之下的西南缓坡带的沉积。将沉积物堆积划分出缓坡型和陡坡型两种堆积样式。前者主要分布在断层掀斜控制的缓坡带,水系长距离推进,流域范围广,沉积相展布面积大;后者主要分布在边界断层陡坡带,沉积物快速堆积卸载,沉积相分布窄。结合沉积物堆积样式,进一步将“跷跷板”活动划分出4个阶段,建立了各活动阶段的沉积响应模式:①早期双断阶段,西-柏断层下降盘均表现为陡坡带近距离卸载堆积;②中期西段陡坡和柏段缓坡阶段,沉积物由柏段缓坡带长距离搬运、大面积分布,西段陡坡快速近距离堆积;③晚期西段缓坡和柏段陡坡阶段,西段沉积物长距离输送进入湖盆深凹,柏段陡坡垂向加积显着;④末期双缓阶段,双向沉积物供给充足,湖盆被大面积充填。6.建立了西-柏断层“跷跷板”活动的控藏模式跷跷板活动晚期引起了早期地层产状的变化,对先期形成的圈闭加以改造并形成新的圈闭。Es1开始沉积前,在柏段缓坡区,发育地层不整合遮挡圈闭、河道砂岩岩性圈闭和扇三角洲前缘砂体前积反方向上形成的砂后上倾尖灭圈闭,在西段洼陷带,发育断层—岩性圈闭和河道砂岩岩性圈闭。Ed沉积后或Ng沉积前,高柳地区结构发生变化,形成柏段陡坡,西段缓坡,使得早期地层或储层产状发生变化,先存圈闭类型被部分改造,如Es1不整合面遮挡形成的不整合圈闭,晚期随西段翘倾,部分转变为砂岩上倾尖灭圈闭;早期柏段缓坡带的扇三角洲前缘砂后上倾尖灭圈闭,晚期沉降旋转,形成砂前上倾尖灭圈闭等。此外,在新沉积的地层内部也发育了大量与缓坡和陡坡背景相关的圈闭。高柳地区南部受缓坡背景控制,早晚期发育了河道砂岩岩性圈闭、砂岩上倾尖灭圈闭、地层超覆圈闭和地层不整合遮挡圈闭。7.识别了蛤坨地区主要同沉积断裂样式和组合,确定了蛤坨地区的古构造格架识别出蛤坨地区主要同沉积断裂—蛤北断裂、蛤坨帚状断裂系统和柏各庄断裂,它们共同限定了蛤坨潜山披覆背斜构造。蛤北断裂新生界开始活动,明显控制了Es3和Es2地层沉积,之后继承性活动,但活动微弱;蛤坨帚状断裂系统主断层在始新世时期开始活动,控制了曹妃甸次凹的形成,渐新世中期开始出现帚状断裂系统的雏形,呈SE收敛、NW撒开的弧形,是左旋张扭应力的产物。蛤坨地区早晚期均表现为“两凹夹一隆”构造格局,但控制性断层不同:Es1界面之下,蛤北断层和柏各庄断层控制柳南次凹沉积,蛤坨断层控制曹妃甸次凹沉积;界面之下,蛤北断层活动微弱,高柳断层开始活动,和柏各庄一起控制柳南次凹的沉积,蛤坨帚状断裂系统控制了曹妃甸次凹的沉积。8.在物源体系判断基础上,分析了蛤坨地区柏各庄断层活动性与沉积物叠加样式之间的关系,提出了蛤坨帚状断裂带的“切帚状断裂走向的输砂模式”根据断层活动性控制的构造沉降速率和沉积物供给速率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划分出6种陡坡型沉积物堆积样式:仰进积型、俯进积型、近进积型、远进积型、加积型和上超型,其中前4种是有上升盘物源供给的情况,后2种是无上升盘物源供给;并定性判断出柏各庄断层某点处的活动性强弱。来自于蛤坨东部和北部物源的沉积物在帚状断裂带表现出2种分散特征:切割断裂向低一级断阶输送和顺发散的断阶向下输送,最终形成帚状的扇三角洲前缘砂体分散样式,提出了“切帚状断裂走向”的输砂模式。在此基础上,预测该区有利圈闭主要是与帚状断裂系统相关的圈闭,如断层圈闭、断块圈闭、断层—岩性圈闭等类型,主要分布在帚状断裂系统的断阶内。9.探讨了构造对沉积作用控制的机理和南堡凹陷的形成机制,并总结了盆地演化不同阶段在各个地区表现出的构造-沉积响应。系统分析了构造活动对沉积过程的作用机制—可容空间的变化,指出Es1界面的构造变革运动南堡凹陷构造—沉积产生的重要影响。界面之下盆地呈NW—SE伸展,形成一系列NE向展布的断层(包括西南庄断层)和NE向沉积中心;界面之上,盆地呈NW向走滑伸展,控制NW展布沉积中心,说明南堡凹陷是西南庄断层沿柏各庄断层NW走滑方向上的伸展,首次用“转换伸展终端盆地”模式解释南堡凹陷的形成。总结了南堡凹陷Es1构造变革早晚期的构造坡折带、断层活动性强弱、构造样式和构造古地貌对典型构造带的沉积过程和沉积演化控制的规律。
张庆峰[10](2010)在《东濮凹陷文留地区沙河街组油气成藏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在东濮凹陷油气勘探实践的基础上,充分吸收前人个方面的研究成果,深入研究烃源岩特征、油源对比和油气富集主控因素,并结合烃源岩生排烃史、成藏期次,解剖研究区油气运移、聚集和成藏过程,建立油气成藏模式。文东地堑带、文东滚动背斜带、文东反向屋脊带均受控于文东1、2号断层,构造带继承性发育程度高,构造形态完整,圈闭幅度大。文中早期地垒形成时间早,圈闭类型好,构造幅度大,油气富集程度高,文中后期地垒形成时间晚,定型时间晚,断块破碎,油气富集程度较低。文西近洼带直接受控于文西2号晚期定型断层,以断块类型居多,侧向封闭条件稍差,油气富集受局部构造背景控制。通过对研究区烃源岩和原油的地化分析,剖析烃源岩与原油的地球化学特征,建立了源-藏空间对应关系。油气源对比认为文留地区油气主要来源于沙三段烃源岩,纵向上原油地球化学特征类似,应该来源同一套烃源岩,但原油成熟度有一定差异,浅层的成熟度较低,中深层成熟度高,近洼构造带的原油成熟度最高。文西与文东原油生物标志物特征有一定差异,文西地区原油具有高伽玛蜡烷,C27C29甾烷的分布模式为反“L”型分布,原油来源于文西及近洼的烃源岩,文东地区原油主要来源于文留地区及前梨园洼陷超盐沉积环境的烃源岩,原油具有极高的伽玛蜡烷含量,C27C29甾烷以C27甾烷略占优势的不对称“V”型分布。以文西Ⅲ号断层为界,文西Ⅲ号断层西的原油主要来源于文西及近洼沙三段烃源岩,以东则来源于前梨园洼陷及文留地区的烃源岩,文西Ⅲ号断层是文西文东油源分割断层。通过油源精细对比建立的源-藏空间对应关系,结合研究区断层的活动时期、活动强度和砂体分布的研究,利用高压物性、生物标志化合物等特征指标确定油气运移路径。指出前梨园洼陷油气沿砂体向中央隆起带运移,至文中地区附近油气继续沿文东段层系和砂体的疏导体系向文中地区构造高部位聚集成藏。文留地区油气藏成藏期主要在东营期。各地区成藏时间与期次略有差异,文东地区中深层沙三段油气藏有两期成藏特征,第一期为沙一东营沉积期(33Ma23Ma),在东营中后期为大规模充注,第二期在馆陶组明化镇组沉积期(10Ma0Ma)。文西地区沙三段也存在两期成藏的特征,第一期为东营组沉积中后期(28Ma23Ma),第二期为馆陶组明化镇组沉积期(13Ma0Ma)。沙二段油气藏成藏时间要晚于沙三段,主要为单期次成藏,主要成藏时间为东营沉积中末期抬升剥蚀期(30Ma17Ma),为沙三段油气藏在构造活跃期调整形成的油气藏;文留地区东营组油气藏成藏时间晚于沙二油气藏,成藏时间为东营沉积末期抬升期。总之,文留地区沙三段油气藏具有成藏早、定型晚,文东早于文西;剖面上具有中深层早、浅层晚的特征。综合分析文留油气藏的成藏模式主要有三种类型,及近洼自生型、油源断层控制的调整型、与浅层次生型。
二、濮城油田Es_3~上地层堆积样式与储层流动单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濮城油田Es_3~上地层堆积样式与储层流动单元(论文提纲范文)
(1)文留与濮城结合部复杂断块精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项目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构造地质学理论 |
1.2.2 东濮凹陷构造发展史 |
1.2.3 构造样式研究 |
1.3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1.4 项目研究成果与认识 |
第二章 地质概况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开发简史 |
2.3 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
第三章 地层精细对比 |
3.1 区域地层特征 |
3.2 地层的精细划分与对比 |
第四章 构造精细研究 |
4.1 构造研究的思路 |
4.2 构造研究技术 |
4.3 构造特征研究 |
4.3.1 分级梳理各级断层明确相互交割关系 |
4.3.2 各断块特征 |
4.3.3 建立构造样式指导局部构造精细刻画 |
第五章 储层特征研究 |
5.1 储层特征研究 |
5.2 砂体特征 |
第六章 油藏三维精细地质模型 |
6.1 选择建模方法及软件 |
6.2 建立三维油藏地质模型 |
6.3 油藏三维地质模型的应用 |
第七章 油气成藏规律研究 |
7.1 油气成藏条件 |
7.2 盐岩分布与油气成藏关系 |
7.3 油气分布富集规律 |
7.3.1 受大断层和油源控制,油气富集的程度高 |
7.3.2 受区域性盖层和储层控制,油气富集的程度高 |
7.3.3 断块高部位的油气富集 |
第八章 现场应用及认识 |
8.1 有利目标优选 |
8.1.1 部署思路 |
8.1.2 部署原则 |
8.2 现场方案部署及实施情况 |
8.2.1 部署情况 |
8.2.2 现场实施情况 |
8.2.3 效益评价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工程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2)京51枯竭气藏型地下储气库储层相震约束综合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论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综述 |
1.2.1 层序地层学研究进展 |
1.2.2 沉积学研究进展 |
1.2.3 地震构造解释与储层预测研究进展 |
1.2.4 储层表征研究进展 |
1.2.5 京51储气库及邻区研究进展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主要创新点 |
2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区域构造背景 |
2.2 地层发育状况 |
2.3 勘探开发现状 |
3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特征分析 |
3.1 层序界面特征及识别标志 |
3.1.1 层序单元界面特征 |
3.1.2 旋回层序识别 |
3.2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划分及旋回识别 |
3.2.1 短期基准面旋回的识别及划分 |
3.2.2 中期基准面旋回的识别及划分 |
3.2.3 层序地层划分方案 |
3.3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的建立 |
3.3.1 层序地层连井剖面的选择 |
3.3.2 层序地层格架内的地层发育特征 |
4 地震精细构造研究 |
4.1 层位标定与追踪 |
4.1.1 合成地震记录标定 |
4.1.2 层位追踪解释 |
4.2 断层解释 |
4.2.1 断层剖面解释 |
4.2.2 等T_0图 |
4.3 速度模型时深转换 |
5 地震储层预测与沉积演化 |
5.1 地震属性分析 |
5.1.1 地震属性概述 |
5.1.2 地震属性提取 |
5.1.3 地震属性分析 |
5.2 叠后波阻抗反演 |
5.2.1 反演概述 |
5.2.2 测井资料预处理 |
5.2.3 计算密度曲线 |
5.2.4 精细储层标定 |
5.2.5 低频阻抗模型的建立与砂泥岩分析 |
5.2.6 稀疏脉冲波阻抗反演结果 |
5.3 沉积背景和形成条件 |
5.3.1 区域沉积背景 |
5.3.2 沉积环境分析 |
5.3.3 沉积相模式解析 |
5.4 沉积微相特征分析 |
5.4.1 沉积构造特征 |
5.4.2 单井沉积层序分析 |
5.4.3 测井相分析 |
5.5 沉积微相与砂体展布 |
5.5.1 沙四下亚段Ⅲ砂组沉积微相与砂体展布 |
5.5.2 沙四下亚段Ⅱ砂组沉积微相与砂体展布 |
5.5.3 沙四下亚段Ⅰ砂组沉积微相与砂体展布 |
5.6 沉积微相剖面特征 |
6 储层精细评价及隔夹层研究 |
6.1 储层物性特征 |
6.2 储层宏观非均质性 |
6.2.1 层内非均质性 |
6.2.2 层间非均质性 |
6.2.3 储层平面非均质性 |
6.3 隔夹层分布特征及评价 |
6.3.1 隔夹层的类型及测井响应特征 |
6.3.2 隔层的平面分布特征 |
6.3.3 夹层分布特征 |
6.4 储层综合评价 |
6.4.1 储层综合评价标准 |
6.4.2 各砂组储层综合评价与展布 |
7 储层精细模型研究 |
7.1 储层建模的类型与方法 |
7.1.1 储层建模的类型 |
7.1.2 本次建模的思路及方法 |
7.1.3 储层建模步骤 |
7.2 建模单元的尺度 |
7.3 构造建模 |
7.3.1 断层模型的建立 |
7.3.2 层面模型的建立 |
7.4 属性模型 |
7.4.1 沉积相建模 |
7.4.2 相控属性模型 |
7.5 模型的初始化计算 |
7.6 扩容目标优选 |
7.6.1 新井位设计 |
7.6.2 侧钻设计 |
8 结论及存在的问题 |
8.1 结论 |
8.2 存在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发表的学术成果 |
(3)克拉玛依油田古133井区油藏描述与剩余油分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学科研究现状与热点问题 |
1.2.1 油藏描述发展历程 |
1.2.2 .油藏描述中的热点问题 |
1.2.3 油藏描述发展趋势 |
1.3 工区开发历程及存在问题 |
1.3.1 开发历程 |
1.3.2 开发现状 |
1.3.3 存在的问题 |
1.4 论文研究内容和研究路线 |
1.4.1 论文研究内容 |
1.4.2 论文研究路线 |
1.5 工作量 |
1.6 论文主要研究成果 |
1.7 创新性成果 |
2 工区地质概况 |
2.1 区块地理位置 |
2.2 油藏地质特征 |
2.2.1 构造特征 |
2.2.2 地层特征 |
2.2.3 沉积特征 |
2.2.4 岩石学特征 |
2.2.5 储层物性特征 |
2.2.6 油藏性质 |
3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与构造特征 |
3.1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建立 |
3.1.1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原理及对比原则 |
3.1.2 层序地层划分方案 |
3.1.3 层序地层划分标志 |
3.1.4 层序地层格架 |
3.2 构造研究 |
3.2.1 构造形态 |
3.2.2 断层特征 |
3.3 本章小结 |
4 储层建筑结构分析 |
4.1 沉积背景 |
4.2 储层建筑结构分析法 |
4.2.1 起源 |
4.2.2 层次界面分析 |
4.2.3 岩相 |
4.2.4 构型单元 |
4.2.5 储层建筑结构分析法 |
4.3 辫状河储层建筑结构分析 |
4.3.1 辫状河构型单元层次划分 |
4.3.2 辫状河构型单元特征 |
4.3.3 辫状河构型单元叠置关系 |
4.4 曲流河储层建筑结构分析 |
4.4.1 曲流河构型单元层次划分 |
4.4.2 曲流河构型单元特征 |
4.4.3 曲流河构型单元叠置关系 |
4.5 扇中储层建筑结构分析 |
4.5.1 扇中构型单元层次划分 |
4.5.2 扇中构型单元特征 |
4.5.3 扇中构型单元叠置关系 |
4.6 扇根储层建筑结构分析 |
4.6.1 扇根构型单元层次划分 |
4.6.2 扇根构型单元特征 |
4.6.3 扇根构型单元叠置关系 |
4.7 洪积平原相 |
4.8 分层沉积微相 |
4.9 本章小结 |
5 三维地质建模研究 |
5.1 储层地质建模基础 |
5.1.1 储层地质模型的类型 |
5.1.2 储层建模基本步骤 |
5.1.3 储层建模方法 |
5.2 地质知识库 |
5.3 构造模型建立 |
5.3.1 三维断层模型 |
5.3.2 三维网格模型 |
5.3.3 地层框架模型 |
5.4 沉积微相建模 |
5.4.1 数据粗化 |
5.4.2 沉积相模拟约束条件 |
5.4.3 相模拟单元的确定 |
5.4.4 统计特征参数 |
5.4.5 沉积相不确定性分析 |
5.4.6 沉积相模拟结果 |
5.5 储层属性建模 |
5.5.1 数据粗化 |
5.5.2 数据分析 |
5.5.3 储层属性模拟结果 |
5.6 储量计算 |
5.6.1 储量计算方法 |
5.6.2 储量拟合 |
5.7 不确定性分析及模型优化 |
5.8 模型粗化 |
5.9 本章小结 |
6 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 |
6.1 油藏工程方法研究剩余油分布 |
6.1.1 物质平衡剩余油研究方法 |
6.1.2 剩余油分布状况 |
6.2 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剩余油分布 |
6.2.1 数值模拟模型建立 |
6.2.2 历史拟合 |
6.2.3 剩余油分布特点 |
6.3 剩余油分布控制因素分析 |
6.3.1 地质因素 |
6.3.2 工程因素 |
6.4 挖潜建议 |
6.4.1 开发方式 |
6.4.2 加密部署依据 |
6.4.3 加密部署原则及部署结果 |
6.4.4 开采指标预测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认识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4)曙二区大凌河油层高分辨地层格架及砂体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前言 |
0.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0.2.1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及相关技术方法研究现状 |
0.2.2 湖底扇沉积体系层序地层学及沉积模式研究现状 |
0.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一章 区域地质背景 |
1.1 盆地构造演化及沉积充填特征 |
1.1.1 莫霍面形态 |
1.1.2 深部构造背景 |
1.1.3 中、新生界地质结构 |
1.1.4 盆地构造演化与沉积充填特征 |
1.2 辽河断陷勘探历程与现状 |
1.2.1 区域普查勘探阶段(1967 年以前) |
1.2.2 区域展开预探,局部详探阶段(1967—1971 年) |
1.2.3 以兴隆台为主的勘探阶段(1970—1975 年) |
1.2.4 西斜坡为主的勘探时期(1975—1979 年) |
1.2.5 二探大民屯,持续勘探西斜坡,甩开预探找发现阶段(1980—1989 年) |
1.2.6 辽河坳陷持续勘探,滩海外围突破阶段(1990—1995 年) |
1.2.7 转变思路,不断探索新领域阶段(1996—现今) |
1.3 曙光油田二区地质概况 |
1.3.1 曙光油田勘探基本概况 |
1.3.2 曙二区块地质特征 |
1.3.3 开发历程 |
第二章 大凌河油层湖底扇沉积地层划分与对比 |
2.1 大凌河油层湖底扇沉积期次分析与地层划分 |
2.1.1 沉积期次划分标志 |
2.1.2 大凌河油层湖底扇沉积期次划分 |
2.1.3 大凌河油层地层划分方案建立 |
2.2 大凌河油层湖底扇沉积地层精细对比 |
2.2.1 大凌河油层精细对比的难度 |
2.2.2 大凌河油层湖底扇沉积精细对比技术研究 |
2.2.3 大凌河油层地层精细对比与地层格架建立 |
第三章 大凌河油层沉积时间单元沉积微相研究 |
3.1 沉积相~微相类型及特征 |
3.1.1 湖底扇相 |
3.1.2 湖泊相 |
3.2 测井微相识别与模式建立 |
3.2.1 湖底扇相 |
3.2.2 湖泊相 |
3.3 大凌河油层取心井沉积微相分析 |
3.4 大凌河油层连井沉积微相分析 |
3.5 大凌河油层平面沉积微相研究 |
3.5.1 小层平面微相研究方法 |
3.5.2 大凌河油层沉积时间单元平面沉积微相研究 |
第四章 大凌河油层缓坡型湖底扇砂体特征与沉积模式 |
4.1 缓坡型湖底扇砂体特征 |
4.1.1 砂体规模 |
4.1.2 砂体形态 |
4.1.3 砂体分布模式 |
4.2 湖底扇沉积形成的控制因素 |
4.2.1 物源供给对湖底扇发育的影响 |
4.2.2 湖平面变化对湖底扇发育的影响 |
4.2.3 古地貌对湖底扇发育的影响 |
4.3 垂向沉积演化 |
4.4 缓坡型湖底扇沉积模式探讨 |
第五章 湖底扇砂体流动单元与非均质性研究 |
5.1 湖底扇砂体流动单元研究 |
5.1.1 流动单元类型的划分 |
5.1.2 单砂体相控流动单元研究 |
5.2 湖底扇砂体非均质性评价 |
5.2.1 层内非均质性 |
5.2.2 层间非均质性 |
5.2.3 平面非均质性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主要成果 |
致谢 |
详细摘要 |
(5)克拉玛依油田六中区洪积扇储层流动单元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概况 |
2 流动单元分类 |
2.1 流动单元分类参数与标准 |
2.2 不同流动单元水淹特征 |
3 影响流动单元质量的地质因素分析 |
3.1 流动单元与沉积微相 |
3.2 流动单元与岩石相 |
4 结 论 |
(6)三肇凹陷东部葡萄花油层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及成藏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前言 |
0.1 题目来源及研究意义 |
0.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
0.2.1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相关技术方法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0.2.2 隐蔽油气藏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0.2.3 油气成藏理论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0.3 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
0.3.1 主要研究内容 |
0.3.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0.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第一章 区域地质背景 |
1.1 构造位置及分区 |
1.2 构造演化特征 |
1.3 区域地层特征 |
1.4 研究区概况 |
第二章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的基础理论与研究方法 |
2.1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的基础理论 |
2.1.1 地层基准面原理 |
2.1.2 体积分配原理 |
2.1.3 “相”分异原理 |
2.2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研究方法 |
2.2.1 基准面旋回识别 |
2.2.2 基准面旋回等时对比原则 |
第三章 葡萄花油层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分析 |
3.1 葡萄花油层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划分 |
3.1.1 葡萄花油层基准面旋回界面特征及识别标志 |
3.1.2 葡萄花油层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划分 |
3.1.3 各级次基准面旋回层序特征 |
3.2 葡萄花油层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建立 |
3.2.1 河流三角洲体系短期基准面旋回层序对比方法研究 |
3.2.2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建立的方法与具体步骤 |
3.2.3 葡萄花油层层序地层格架建立及短期基准面旋回层序对比 |
3.2.4 研究区目的层与三肇凹陷葡萄花油层的层位对应关系 |
3.3 葡萄花油层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分析 |
3.3.1 垂向沉积层序演化分析 |
3.3.2 层序地层构型分析 |
第四章 物源及沉积体系分析 |
4.1 物源分析 |
4.1.1 物源分析方法及其研究进展 |
4.1.2 三肇凹陷东部葡萄花油层物源综合分析 |
4.2 葡萄花油层沉积体系类型及特征研究 |
4.2.1 沉积相标志 |
4.2.2 沉积相~微相类型及特征 |
4.2.3 测井微相识别与模式建立 |
4.2.4 河道砂体地震属性分析 |
4.3 葡萄花油层单井沉积微相分析 |
4.3.1 树124 井葡萄花油层沉积微相分析 |
4.3.2 州9 井葡萄花油层沉积微相分析 |
4.4 层序格架控制下的联井沉积微相分析 |
第五章 短期基准面旋回层序沉积微相研究 |
5.1 密井网开发区短期基准面旋回层序沉积微相精细解剖 |
5.2 全区短期基准面旋回层序沉积微相研究 |
5.3 三肇凹陷东部葡萄花油层单砂体预测 |
5.3.1 有利储层类型(微相) |
5.3.2 葡萄花油层单砂体成因预测 |
5.3.3 微相控单砂体预测 |
5.4 葡萄花油层沉积模式探讨 |
第六章 油气成藏模式及油气富集规律研究 |
6.1 油藏类型及油水分布规律 |
6.2 区域油气成藏模式 |
6.2.1 区域成藏条件及控制因素分析 |
6.2.2 区域成藏模式研究 |
6.3 三级构造成藏模式研究 |
6.3.1 三级构造成藏条件分析 |
6.3.2 三级构造关键控油因素分析 |
6.3.3 三级构造中的圈闭与成藏 |
6.4 单一圈闭控藏模式研究 |
6.4.1 密井网开发区单一圈闭控藏模式剖析 |
6.4.2 单一圈闭形成机理及控藏模式研究 |
6.5 葡萄花油层有利评价目标区优选 |
6.5.1 基于区域—三级构造成藏模式的有利区预测 |
6.5.2 基于单一圈闭控藏模式的有利区预测 |
结论与认识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目录 |
致谢 |
详细摘要 |
(7)东濮凹陷文留地区含盐层系油气成藏机理与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及目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 主要工作量和成果认识 |
2 文留地区构造演化及地层沉积特征 |
2.1 研究区范围及构造位置 |
2.2 构造发育特征及演化历史 |
2.3 地层沉积特征及盐岩发育规律 |
3 烃源岩特征及生排烃模型 |
3.1 盐湖环境有机质来源与保存 |
3.2 盐湖环境烃源岩特征 |
3.3 有限空间生排烃模型 |
3.4 异常高压对烃源岩的抑制作用 |
4 温压场特征及油气运聚单元划分 |
4.1 地温场特征与油气分布 |
4.2 压力场特征与油气分布 |
4.3 油气源对比与油气运移路径 |
4.4 油气输导体系研究 |
4.5 油气运聚单元划分 |
5 盐岩发育对盖层及储层条件影响 |
5.1 盖层条件与盐岩发育 |
5.2 盐岩发育对储层影响 |
5.3 储盖组合类型及分布 |
6 油气成藏过程与成藏模式 |
6.1 油气藏类型及分布 |
6.2 油气成藏期次分析 |
6.3 油气成藏动态过程及机理 |
6.4 油气成藏模式 |
7 油气富集规律及有利勘探方向 |
7.1 油气富集规律 |
7.2 有利勘探方向 |
结论与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8)河流三角洲体系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及岩性类油藏成藏规律研究 ——以两井东—木头南地区扶余油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前言 |
0.1 课题来源及研究目的与意义 |
0.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
0.2.1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及相关技术方法研究现状 |
0.2.2 松辽盆地及其南部层序地层学研究进展 |
0.2.3 岩性类油藏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
0.3 要解决的关键地质问题及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0.3.1 要解决的关键地质问题 |
0.3.2 主要研究内容 |
0.3.3 技术路线 |
0.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第一章 区域地质背景 |
1.1 基底性质及特征 |
1.1.1 基底岩石学特征 |
1.1.2 基底断裂特征 |
1.2 盆地类型及构造演化 |
1.2.1 盆地类型 |
1.2.2 区域构造背景 |
1.2.3 盆地演化阶段 |
1.2.4 构造单元划分 |
1.2.5 断裂特征及演化 |
1.3 沉积盖层及地层发育特征 |
1.4 松辽盆地南部坳陷期沉积体系及演化特征 |
1.4.1 泉头组沉积时期沉积体系特征 |
1.4.2 青山口组沉积时期沉积体系特征 |
1.4.3 姚家组沉积时期沉积体系特征 |
1.4.4 嫩江组沉积时期沉积体系特征 |
1.5 坳陷期湖盆发育特征 |
第二章 扶余油层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研究 |
2.1 扶余油层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划分 |
2.1.1 基准面旋回界面的识别标志 |
2.1.2 扶余油层基准面旋回界面类型及特征 |
2.1.3 扶余油层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划分 |
2.1.4 各级次基准面旋回层序特征 |
2.2 扶余油层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建立及砂体等时对比 |
2.2.1 河流三角洲体系(超)短期基准面旋回层序对比存在的问题 |
2.2.2 河流三角洲体系(超)短期基准面旋回层序对比方法研究 |
2.2.3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建立的方法与具体步骤 |
2.2.4 扶余油层层序地层格架建立及短期基准面旋回层序对比 |
2.3 扶余油层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分析 |
2.3.1 扶余油层地层发育特征及控制因素分析 |
2.3.2 基准面变化与湖平面的关系及其对相序、相域的控制 |
2.3.3 基准面变化过程对砂体几何形态的控制 |
2.3.4 基准面旋回对储层分布的控制 |
第三章 物源及沉积体系分析 |
3.1 两井东-木头南地区扶余油层物源及沉积体系研究现状 |
3.2 两井东-木头南地区扶余油层物源分析 |
3.2.1 物源分析方法及其研究进展 |
3.2.2 两井东-木头南地区扶余油层物源综合分析 |
3.3 扶余油层沉积体系类型及特征研究 |
3.3.1 沉积相标志 |
3.3.2 沉积相~微相类型及特征 |
3.3.3 测井微相识别与模式建立 |
3.4 扶余油层单井沉积微相分析 |
3.4.1 前41 井扶余油层沉积微相分析 |
3.4.2 让22 井扶余油层沉积微相分析 |
3.5 层序格架控制下的联井沉积微相分析 |
第四章 短期基准面旋回层序沉积微相研究 |
4.1 密井网开发区短期基准面旋回层序沉积微相精细解剖 |
4.1.1 让30 开发区短期旋回层序沉积微相精细解剖 |
4.1.2 让41 开发区短期旋回层序沉积微相精细解剖 |
4.1.3 前60 开发区短期旋回层序沉积微相精细解剖 |
4.1.4 几点重要认识 |
4.2 全区短期基准面旋回层序沉积微相研究 |
4.2.1 SSC1~SSC11河控浅水三角洲分流平原亚相 |
4.2.2 SSC12~SSC13河控浅水三角洲前缘亚相 |
4.3 两井东-木头南地区扶余油层单砂体预测 |
4.3.1 有利储层类型(微相) |
4.3.2 扶余油层单砂体成因预测 |
4.3.3 微相控单砂体预测 |
4.4 扶余油层沉积模式探讨 |
4.4.1 扶余油层总体沉积特征 |
4.4.2 扶余油层沉积演化规律分析 |
4.4.3 扶余油层沉积体系~微相空间演化模式 |
4.4.4 扶余油层沉积模式建立 |
4.4.5 扶余油层河控浅水三角洲沉积模式提出的意义 |
第五章 扶余油层岩性类油藏成藏规律研究 |
5.1 岩性类油藏类型及分布规律 |
5.1.1 油藏类型 |
5.1.2 岩性类油藏分布规律研究 |
5.2 岩性类油藏区域成藏模式研究 |
5.2.1 扶余油层岩性类油藏成藏条件分析 |
5.2.2 岩性类油藏富集控制因素探讨 |
5.2.3 成藏过程分析 |
5.2.4 区域成藏模式研究 |
5.3 三级构造成藏模式研究 |
5.3.1 三级构造成藏条件分析 |
5.3.2 三级构造关键控油因素分析 |
5.3.3 三级构造中的圈闭与成藏 |
5.4 单一圈闭控藏模式研究 |
5.4.1 密井网开发区单一圈闭控藏模式剖析 |
5.4.2 单一圈闭形成机理及控藏模式研究 |
5.5 扶余油层有利评价目标区优选 |
5.5.1 基于区域~三级构造成藏规律的重点靶区预测 |
5.5.2 基于单一圈闭控藏模式的有利圈闭预测 |
结论与认识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目录 |
在读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详细摘要 |
(9)渤海湾盆地南堡凹陷构造—沉积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2 构造—沉积分析的研究现状 |
1.2.1 国内构造—沉积分析研究现状 |
1.2.2 国外构造—沉积分析研究现状 |
1.2.3 构造—沉积分析的技术手段和发展趋势 |
1.2.4 南堡凹陷勘探现状及存在问题 |
1.3 研究思路、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4 完成的工作量及取得的主要成果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研究区地理位置 |
2.2 盆地构造特征 |
2.2.1 盆地构造单元划分 |
2.2.2 盆地构造演化 |
2.2.3 盆地构造格局 |
2.3 盆地地层发育特征 |
2.3.1 盆地新生界地层充填特征 |
2.3.2 层序地层格架 |
2.4 盆地石油地质特征 |
第三章 老爷庙地区构造—沉积分析 |
3.1 老爷庙地区构造特征 |
3.1.1 前人研究概述 |
3.1.2 老爷庙构造性质厘定 |
3.1.3 老爷庙构造形成机制 |
3.2 老爷庙地区构造—沉积分析 |
3.2.1 横向背斜控制砂输送 |
3.2.2 横向背斜坡折控制沉积相展布 |
3.3 老爷庙地区构造—沉积—成藏分析 |
3.3.1 老爷庙地区的储层条件 |
3.3.2 老爷庙地区的盖层条件 |
3.3.3 老爷庙地区圈闭类型 |
3.3.4 构造—沉积—成藏模式 |
第四章 高柳地区构造—沉积分析 |
4.1 高柳地区构造特征 |
4.1.1 高柳地区构造样式 |
4.1.2 西南庄、柏各庄断层差异性比较 |
4.2 高柳地区构造—沉积分析 |
4.2.1 物源体系判断 |
4.2.2 断层活动控制沉积物堆积样式 |
4.2.3 西—柏断层跷跷板式活动的沉积响应模式 |
4.2.4 断裂控制沉积体发育和分布 |
4.3 高柳地区构造—沉积—成藏分析 |
4.3.1 高柳地区储层条件 |
4.3.2 高柳地区构造—沉积—成藏模式 |
第五章 蛤坨地区构造—沉积分析 |
5.1 蛤坨地区构造特征 |
5.1.1 蛤坨地区断裂特征 |
5.1.2 蛤坨地区构造格架 |
5.2 蛤坨地区构造—沉积分析 |
5.2.1 物源体系判断 |
5.2.2 柏各庄断层—沉积作用分析 |
5.2.3 断裂坡折带控制砂体分布 |
5.3 蛤坨地区构造—沉积—成藏分析 |
5.3.1 有利构造背景和充足油源 |
5.3.2 蛤坨地区储盖条件 |
5.3.3 蛤坨地区圈闭类型 |
第六章 南堡凹陷构造—沉积作用机理与响应规律 |
6.1 构造—沉积作用机理—可容空间变化 |
6.2 南堡凹陷构造—沉积响应规律 |
6.2.1 南堡凹陷的形成机制 |
6.2.2 南堡凹陷幕式构造活动与构造—沉积响应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东濮凹陷文留地区沙河街组油气成藏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科学依据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1 油气成藏机理研究进展 |
1.2.2 研究区勘探开发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 主要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构造背景及其演化 |
2.2 地层发育特征 |
第3章 油气藏基本特征 |
3.1 油气藏分布特征 |
3.2 地层水性质 |
3.3 断裂特征与分布 |
3.3.1 主要断裂的分布特征 |
3.3.2 二级断裂系展布特征 |
第4章 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及油源对比 |
4.1 烃源岩评价 |
4.1.1 有机质丰度 |
4.1.2 有机质类型 |
4.1.3 可溶有机质的性质与类型 |
4.2 文东地区沙河街组原油地化特征 |
4.2.1 族组份及碳同位素特征 |
4.2.2 饱和烃色谱特征对比 |
4.2.3 生物标记化合物特征 |
4.3 文中地区沙河街组原油地化特征 |
4.3.1 族组份及碳同位素特征 |
4.3.2 饱和烃色谱特征对比 |
4.3.3 生物标记化合物特征 |
4.4 文西地区沙河街组原油地化特征 |
4.4.1 族组份及碳同位素特征 |
4.4.2 饱和烃色谱特征对比 |
4.4.3 生物标记化合物特征 |
4.5 油源分析 |
第5章 油气富集控制因素分析 |
5.1 断层对砂体分布控制作用 |
5.1.1 文85 块沙二下、沙三上砂体展布特征 |
5.1.2 文33 块沙三上砂体分布特征 |
5.1.3 文95 块沙三中砂体展布特征 |
5.2 构造区带对油气分布富集控制 |
5.2.1 文东滚动背斜—反向屋脊构造带 |
5.2.2 文留地垒带 |
5.2.3 文西地垒和文西顺向屋脊构造带 |
5.3 油气输导体系与油气运移 |
5.3.1 连通砂体输导体系 |
5.3.2 断层疏导体系 |
5.3.3 油气运移效应 |
第6章 沙河街组油气成藏时间及成藏机理研究 |
6.1 埋藏史与热演化史恢复 |
6.2 文留地区沙河街组油气成藏时期分析 |
6.2.1 地质综合法 |
6.2.2 油气包裹体法 |
6.3 文留地区沙河街组油气藏的成藏模式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图版 |
四、濮城油田Es_3~上地层堆积样式与储层流动单元(论文参考文献)
- [1]文留与濮城结合部复杂断块精细研究[D]. 朱蕾.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8(09)
- [2]京51枯竭气藏型地下储气库储层相震约束综合表征[D]. 袁勇. 中国海洋大学, 2015(12)
- [3]克拉玛依油田古133井区油藏描述与剩余油分布研究[D]. 赵磊.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5(01)
- [4]曙二区大凌河油层高分辨地层格架及砂体特征研究[D]. 刘连卫. 东北石油大学, 2014(02)
- [5]克拉玛依油田六中区洪积扇储层流动单元评价[J]. 范峥,吴胜和,王绍华,霍进杰,伊振林. 石油天然气学报, 2011(11)
- [6]三肇凹陷东部葡萄花油层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及成藏规律研究[D]. 丛琳. 东北石油大学, 2011(01)
- [7]东濮凹陷文留地区含盐层系油气成藏机理与模式[D]. 慕小水.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1(07)
- [8]河流三角洲体系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及岩性类油藏成藏规律研究 ——以两井东—木头南地区扶余油层为例[D]. 孙雨. 东北石油大学, 2010(01)
- [9]渤海湾盆地南堡凹陷构造—沉积分析[D]. 张翠梅. 中国地质大学, 2010(01)
- [10]东濮凹陷文留地区沙河街组油气成藏机理研究[D]. 张庆峰. 成都理工大学, 20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