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木洞杨梅管理要点(论文文献综述)
马小华,俞浙萍,郑锡良,胡晓金,张淑文,戚行江,马靖艳[1](2020)在《靖州杨梅引种试验与表型聚类分析》文中认为以靖州的传统品种木洞光叶和木洞大叶杨梅为对照,比较引进的早佳、早荠蜜梅、晚荠蜜梅、黑晶、荸荠种、东魁6个品种的叶片形态、果实品质、成熟期等主要农艺性状,并对品种叶片和果实表型性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早佳与木洞光叶杨梅聚为一类,但早佳成熟期提早约7 d,表现出较好的早熟特性,具有极好的推广应用前景;荸荠种具有核小、可食率高等特点,在靖州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东魁果大、商品性佳,其株产和售价是当地传统品种的1.96~1.98倍和2.67~3.48倍,栽培经济效益显着。
王子月[2](2020)在《重庆市龙门浩传统风貌区公共空间存续现状与优化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城市建设项目和旧城更新工作从高速发展时期逐渐进入稳量保质阶段,对于城市内部一些有着历史文化传承和风貌价值体现的片区的发掘、更新与优化工作也在稳步展开中。近年来,国内多个城市陆续发布了相关的政策和条例,用来指导和引领历史文化街区、传统文化风貌区等城市传统片区的优化更新工作。但在优化更新实际进展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也随之而来,无论是千城一面的重建状态,还是引入商业旅游后,大量游客涌入并冲击着周边居民的日常生活,这都造成了物质上和精神上城市传统风貌和传统文化的缺失。针对这样的困境和现象,国内外相关调查和研究工作也不断跟进,但很大部分都集中于社会学和建筑学领域,多侧重于对于片区内社会文化价值评估和文保建筑群落的修缮利用方面。对于整个传统风貌区内部的公共空间本身以及随之产生的公共生活等作为切入点的相关研究还不够完整,有待进一步深入。本文从城市传统风貌区的公共空间角度切入,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重庆龙门浩传统风貌区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在传统风貌区核心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和环境协调区域这三大界限范围内,着重关注传统风貌区公共空间的基本物质和活动行为这两大构成要素。其次,依据场地建设现状将龙门浩传统风貌区分为“已改建部分”和“待修缮部分”后,对其片区整体情况和已改建部分公共空间的存续状态等方面通过“公共空间-公共生活”(PSPL)等相关研究方法进行实地调研分析,总结出片区存在的优势和面临的挑战。从而能够根据这些总结出的经验教训,有针对性的对片区内部待修缮部分公共空间提出优化原则和目标,并能够从规划层面、设计方法、决策机制等多个方面提出实践性策略。本文首先从龙门浩传统风貌区地理位置、历史沿革、交通概况、建筑元素、业态构成等整体性的方面入手,阐述了整个片区的基本概况。在片区范围分析中,着重关注片区与城区、片区与周边的相互关系。随后在历史沿革方面,详细梳理了龙门浩片区的四个历史阶段,展现其从初建到繁荣,从衰落到重新开发的历史进程。在片区交通概况方面主要关注了片区公共交通和主要出入口两个方面的问题,在建筑方面主要关注了片区内部传统川东民居建筑和中西结合的洋房这两种共存的主要建筑类型,并列举了建筑概况。在龙门浩传统风貌区中的业态构成方面,分析片区重新改建后以餐饮零售店为主的商业化业态现状。最后对于龙门浩片区的优势与挑战进行分析可以知道龙门浩整体现存优势突出,与此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风险和挑战。其次,对已改建部分的公共空间进行分析,对于整体公共空间结构将其总结为“三横两纵多支路”的特征。运用空间句法相关理论和软件对公共空间的形态变化在区域集成中心、内部交通主次干道、内部交通便捷度、片区混合功能承载能力、内部人群认知程度等问题上进行分析。随后,通过实地调研和平面分析,总结出片区内公共空间的视线视廊关系、重点节点空间情况和历史传统风貌要素提取等相关研究。然后运用“公共空间-公共生活”(PSPL)调研法,分别对片区的公共空间品质和活动进行了调研,并对所得图像和数据进行分析。最后,根据前文对于公共空间的研究成果和对龙门浩传统风貌区待修缮部的公共空间的现状调查结果提出优化策略。确定整体性、多样性、开放性、原真性、文化性和延续性等公共空间优化工作应该遵循的六大基本原则,树立突出片区风貌、提升片区品质、重塑片区活力等针对传统风貌区公共空间优化的三大目标。然后从规划层面、设计层面和决策机制三个方面提出了优化策略:(1)规划层面上要打造连续性城市风貌轴线、创造片区内部的复合空间、优化片区防灾安全规划、对公共空间和公共活动进行整合规划,并最终绘制规划成果平面图;(2)设计层面上要创造宜人空间尺度、改造临街建筑立面、升级公共空间设施、指导空间场景恢复、设计文化特色元素;(3)决策机制方面要借力城市片区更新优化、强调公众参与力量、充分发挥大数据时代优势。
任淑莉[3](2019)在《宋元浙江方志文献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宋元方志处于方志发展的成熟和完备阶段,其中浙江地区方志存量大、质量佳,保存了不少语言、历史、自然、社会等各方面研究的珍贵材料。目前学界对宋元浙江方志的研究尚不系统,也不够深入。散佚的宋元方志辑佚成果需做较为完备而全面的补辑,方志中的方言资料是反映当地社会历史文化状况的“活化石”,既是一种宝贵的历史文献,又是非常值得整理的语言文字学文献,至今没有人做过整理和考证。论文基于文献学角度,对我国宋、元两代编纂成书的浙江地方志文献(包括18部现存方志(残志)及161部亡佚方志)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全文分为六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界定了研究范围,阐述了选题意义、研究方法和创新点,并对目前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第二部分根据历代目录,参考相关方志研究成果,考订取舍,整理《宋元浙江方志存佚总目》;考察了宋元浙江方志的分布特点;对宋元浙江方志名称进行了分析;总结了宋元浙江方志整体特点。第三部分考察了宋元浙江方志在历代史志目录、补史目录、官书目录、私家目录中的分布情况,系统梳理现存主要目录对宋元浙江方志的着录信息,整理《宋元浙江方志目录着录表》;结合宋元以来各类地理志、史注、类书、文集笔记等,对历代目录着录宋元浙江方志存在的方志误录、作者名号、卷帙及同书异名现象进行了考证。第四部分遍检宋元以来各类文献,综合各家所辑,在刘纬毅辑本75种方志基础上,补辑宋元方志46种,整理《宋元浙江方志辑佚稿》;对刘纬毅《宋辽金元方志辑佚》存在的方志误录,佚文误辑、多辑、漏辑等进行了辩证;对补辑佚文中文献记载互异、内容史实有疑的条目进行了考证。第五部分从时代、体类、地域三个方面,对两宋及元代浙江方志编纂总体情况进行了概述;梳理了浙江方志的作者背景,考察了作者籍贯、时任官职、修志职务等,制成《宋元浙江方志作者一览表》;结合编纂方式、编纂目的、编纂条件及出版经费来源,对宋元浙江方志的编纂特点进行了整体研究;从体裁、篇目结构与文字表现形式三个方面,对宋元浙江方志编纂体例进行了考察;以宋元“四明六志”为例,探讨了续修方志体例的继承与发展。第六部分是宋元浙江方志方言资料整理与研究专题。论文以现存18部宋元浙江方志与所辑1543条佚文为文本范围,对宋元浙江方志中334个方言词进行了辑录、考释;结合古今书证,考察方言词的历史源流嬗变,追溯较早源头、文献用例、通行地域等。
薛威[4](2017)在《城镇建成遗产的文化叙事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城镇建成遗产是人类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经过长期的发展与积淀,才形成了现在的形态和精神内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镇建成遗产保护工作取得了丰富成果与宝贵经验,形成了名城、街区、文保建筑的三级保护体系。但是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量建成遗产或由于对其价值认识不足而遭破坏,或由于看似“积极保护”的建设性破坏而使其价值丧失,走向文化断层与衰亡,忽视创造独特城市文化的主体——人,造成“全国古城一个样”,城镇建成遗产存续的现实日益紧迫,引起了广泛了社会舆论关注。随着国际遗产领域的理论不断成熟,对文化遗产中的“文化”认识日益深化与全面,遗产保护实践也逐渐从传统的建筑物质空间的保护转变到从人类学、文化地理学等其他人文社科层面考察建成遗产的文化整体性、多样性以及面向发展的可持续性层面,遗产的地方性或者对遗产生成的具体语境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遗产保护关注的层面从简单提出保护方法日益走向对遗产保护背后的话语权力与利益机制层面,并且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遗产管理走向可持续。本文在解读国际国内遗产理论发展脉络的前提下,剖析我国在城建建成遗产的理论与实践的问题,提出城镇建成遗产应从过度的消费叙事回归到面向生活的文化叙事中来。理解城镇建成遗产必须首先要把建成遗产置于“人时空关联”的视角,而城镇建成遗产的人文社会性特征,空间多元性特征与时间演进性特征反映出城镇建成遗产即是“人时空”的关联复合体,从而建立起城镇建成遗产文化叙事的基本认知理念,以此为基础,解读城镇建成遗产的价值构成与价值的评价要点以及遗产真实性存续。本文积极从近年来发展迅速的人文社科知识体系如哲学对社会空间的批判性研究,人类学民族志以及文化地理学对城镇社区的地方性研究,特别是文化研究等学科理论中吸收养分,从叙事学中提炼研究框架,建立以“文本-语境”为核心的文化叙事策略。“叙事”在本文即作为一个对事物认知的基本立足点,同时也作为一种操作性策略。借鉴经典叙事学的思路把城镇建成遗产作为文本从而理解遗产文本的结构性。用经典叙事学的论述体系解读遗产文本的同时,更需要强调的是借助后经典叙事学关注语境在意义编织作用的思维方式,认识到只有在地方的语境中城镇建成遗产才有理解存在价值的可能;在此基础上更应该看到的是只有在权力语境中探讨城镇建成遗产延续才真正成为可能,进而形成基于时-空的层积关联、人-地的互文关联、人-人的场域关联的三个层面较为全面的策略。
曹万平[5](2017)在《侗族民间美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侗族民间美术在建筑、雕塑、绘画、工艺美术各方面都有鲜明的民族样式,有鼓楼、风雨桥、戏楼、飞山庙、萨坛等特色建筑,有堪称活化石的传统染织与服饰,有诙谐有趣、形式多样的民间雕塑,有土中见雅、寓意美好的民间绘画,有形式特别、种类丰富的民间手工艺。侗族是中国少数民族民间美术门类最齐全、保留最完整的民族之一,研究侗族民间美术对认识中国民族民间美术具有典型意义。本文以侗族民间美术为研究对象,从整体视角出发,利用研读文献和田野调查等多种方法,分析了侗族民间美术的历史面貌、生成环境和当下形态,探讨了侗族民间美术的主题、造型手法和主要特征,并为传承和保护侗族民间美术提出看法。全文共分三大部分,以七章展开论述,第一部分包括第一、二、三章,主要阐明生成背景和侧重于形而下的样态分析;第二部分包括第四、五、六章,主要侧重于形而上的思想观念发掘与归纳;第三部分为第七章,主要对传承与保护提出看法。第一章,介绍了侗族概况和侗族民间美术概况,并对民间美术概念作了界定。提出侗族民间美术的文化源头是高庙文化并作了论证,以已有文物为依据从历时性角度梳理了侗族民间美术的历史概况,以当前遗存状况为凭借从共时性角度分析了侗族民间美术的现状特点及南北差异。第二章,从自然条件和文化习俗两方面入手,分析了侗族民间美术的生成环境,提出侗族民间美术传统样式遗存丰富的原因是社会发展滞后,侗族民间美术独具特色的原因是文化习俗奇特。第三章,分建筑、雕塑、绘画、工艺美术四个类别阐述了侗族民间美术的当代形态,并对各类别下民间美术诸样式的历史记载和子类特征作了探讨。第四章,是本研究的主要创新成果之一,对侗族民间美术的主题进行了归纳,提出侗族民间美术的主题有资生、人本、求美、自由、共享、耐久。资生是建立在万物有灵观念上的共生世界,人本是以身度物的造物准则和价值追求,求美是建立在实用之上的形式美化,自由是慰藉心灵的自在表达,共享是利人利己的快乐践行,耐久是经世致用的造物准绳。第五章,是本研究的主要创新成果之二,提出侗族民间美术的主要造型手法有拟、渗、臆、比、创、拿、承。拟是率意的取象,渗是想象的联系,臆是心灵的流露,比是多意的象征,创是心物的统一,拿是民族之间相互借鉴,承是对传统的庚续。第六章,是本研究的主要创新成果之三,首先对侗族民间美术四个类别的特征进行了概括,然后对侗族民间美术的共性特征进行了归纳,提出侗族民间美术特征有多重表现:文化脉络上,远古的高庙文化基因仍然有迹可循,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随处可见。思辩特征上,粗略混沌的思维,万物有灵的逻辑若隐若现。精神内涵上,知足常乐的人生境界、自强不息的求生精神、和谐共生的处世之道四处洋溢。风格特点上,侗族民间美术风格丰富多样,其中以疏野、豪放、奇僻特点尤为突出,疏野是朴拙天然的表现,豪放是旷达不羁的气度,奇僻是集体表象的物化。社会特征上,侗族民间美术表现为农耕典型的“场”,稻作文化的“诗”,发展滞后的“果”,侗族民间美术折射出物质生活贫乏而精神生活富足的社会特点。第七章,对侗族民间美术的传承和保护进行了讨论,认为当前侗族民间美术保护现状总体上表现为喜中存忧,喜在政府重视民间努力,保护和恢复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忧在这些保护行动多以发展旅游经济为驱动,未免出现文化保护为经济开发让位现象。认为民俗活动是民间美术应用的主要场域和生存土壤,主张风俗的赓续是民间艺术生存的关键,提出保护民间美术的关键是保护民俗活动。侗族民间美术之所以独具民族个性,缘于生发于相对封闭的自然与社会环境,环境闭塞使风俗习惯保持着相对独立性和发展滞后性,这是侗族民间美术较好地涵养古代文化基因和民族文化历史样式的原因。侗族民间美术的特点既是侗族文化和民族个性影响的特点,也是侗族社会发展滞后于时代形成的文化落差特点。
刘咸磊,刘清波,万旺,刘琼[6](2014)在《杨梅栽培技术》文中指出结合国内相关研究报道资料,从苗木选择、选地建园、定植、土肥水管理等方面总结杨梅栽培技术,以促进杨梅的高产。
杨斯杨[7](2013)在《浙江邑郊风景地植物景观研究》文中认为植物,与古代中国的历史、政治、经济、文化息息相关。浙江山川秀丽,植被茂盛,大量的邑郊风景地应运而生,植物景观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现今,随着风景园林学科的发展,植物的种植设计逐渐脱离了传统的“师法自然”思想。本研究的目的就在于:从古代邑郊风景地的植物景观入手,寻求传统植物景观的存在模式及文化内涵。本文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文献综述的方式,交代选题来源,研究目的意义,得出最新国内外研究动态。(2)以清代浙江11府的行政分区为准,对各府最后1本府志进行统计,得出具有植物记载的山川727处,提及植物134种。分析统计结果主要受到文献来源、文化背景、时代变迁3方面的影响。并得出松、竹、梅、桃、荷、柳、枫、茶8种植物为浙江邑郊风景地中的特色植物。(3)分析影响植物景观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背景,得出浙江邑郊风景地植物景观以林业景观和生产性景观为主。并且通过收集与植物有关的名人、传说、民俗、装饰等,进一步展现浙江的植物文化。(4)古人的植物景观审美模式主要可分为视觉、听觉、嗅觉,以及对树荫、树影等直观感受。其中,视觉欣赏不仅停留于色彩,还结合了植物的动静状态、整体与细节。(5)分别总结浙江省地方志山川篇中统计出来的前10种乔木的配置模式。从同种群植、异种群植,以及特殊类别的植物景观入手,补充总结其他常见的植物群落构成模式。并得出植物若要单独成景,需具备“奇”、“古”、“怪”等特点。(6)探讨古代邑郊风景游览地的生存现状,提出植物景观面临的挑战和机遇,结合实践项目探讨传统种植设计在现代园林中的继承与应用。
梁森苗[8](2011)在《杨梅品质优化与安全栽培技术研究应用》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立足以往工作基础,选择东魁杨梅为试验对象,首次全面系统地开展了自然生草栽培、夏季大枝疏删、不同施肥措施以及钙硼营养液对提高土壤肥力、改善生态环境、矮化树冠高度、优化果实品质,以及提升果实商品性与耐贮性等试验研究,提出了相关的推广应用技术与产品,总结了杨梅品质优化与安全栽培技术体系,为全面实施杨梅无公害生产奠定了基础,也为全面提升杨梅果实品质提供相关技术。自然生草栽培,可明显增加杨梅园植物多样性,提高土壤肥力,单果重、单株产量与商品果率均明显增加,且以半自然生草栽培的杨梅果实总糖、可溶性固形物最高,分别为10.82%、12.12%,其相关论文尚无报道。自然生草栽培适宜我省杨梅产区推广应用。夏季大枝疏删,可迅速降低杨梅树冠高度,矮化率达到28.89-43.46%,改善了树冠内部生态环境,株采摘率达88.82%,大大提高了采摘的劳动安全性。不同施肥措施,可明显提高杨梅园的土壤肥力,提升果实品质。杨梅有机专用肥以采后肥、基肥、壮果肥分次施入最佳,杨梅专用全价缓释肥料以一次性壮果肥施入最佳;不同肥料类型具有不同的作用功效,其排列顺序为杨梅有机专用肥>杨梅专用全价缓释肥料>豆粕有机肥,我省杨梅园应根据不同的肥力单独或配方推广应用。不同钙营养液,对杨梅果形增大、果面着色,以及增加果实硬度、优化各项品质指标、提高果实商品性及耐贮性等均有明显促进作用,使用安全。试验以果蔬品质改良剂的效果最好,适宜我省杨梅产区推广应用。
蒋巧俊,徐静[9](2011)在《杨梅采后商品化处理技术研究进展》文中提出从杨梅的采前技术措施、采收、挑选分级、预冷、贮藏保鲜、包装运输六个环节综述了目前杨梅采后商品化处理技术的应用现状及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塑料箱式气调和真空充气包装法贮藏杨梅的新技术,提出了今后杨梅采后商品化处理技术的重点研究方向。
马小华,莫光珍,张军[10](2006)在《木洞杨梅品种选育初报》文中认为
二、木洞杨梅管理要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木洞杨梅管理要点(论文提纲范文)
(1)靖州杨梅引种试验与表型聚类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测定方法 |
1.3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物候期与农艺性状 |
2.2 果实经济性状 |
2.3 产量性状表现 |
2.4 试材聚类分析 |
3 讨论 |
(2)重庆市龙门浩传统风貌区公共空间存续现状与优化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市化进程中传统风貌区的价值凸显 |
1.1.2 传统风貌区发展优化的紧迫性 |
1.1.3 重庆市传统风貌区保护发展的历史机遇 |
1.2 相关概念阐述 |
1.3 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框架 |
第2章 传统风貌区公共空间理论基础 |
2.1 传统风貌区 |
2.1.1 传统风貌区的定义 |
2.1.2 城市传统风貌区的保护界限 |
2.1.3 城市传统风貌区的研究价值 |
2.2 传统风貌区公共空间 |
2.2.1 公共空间的定义 |
2.2.2 传统风貌区公共空间的类型划分 |
2.2.3 传统风貌区公共空间的要素构成 |
2.3 理论实践案例 |
2.3.1 日本浅草传统风貌街区 |
2.3.2 上海新天地历史风貌区 |
2.3.3 成都宽窄巷子历史文化街区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龙门浩传统风貌区概况分析 |
3.1 重庆传统风貌区的类型划分 |
3.2 片区概况与范围划分 |
3.3 历史沿革 |
3.3.1 码头初建 |
3.3.2 开埠通商 |
3.3.3 片区沉浮 |
3.3.4 老街新貌 |
3.4 交通概况 |
3.4.1 公共交通 |
3.4.2 主要出入口 |
3.5 建筑要素 |
3.6 业态构成 |
3.7 优势与挑战 |
3.7.1 现存优势 |
3.7.2 面临挑战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龙门浩片区已改建部分公共空间存续现状调查分析 |
4.1 区位概况 |
4.2 公共空间结构分析 |
4.3 公共空间形态变化研究 |
4.3.1 空间句法的形态变量选取 |
4.3.2 集成度与区域集成中心的转移 |
4.3.3 控制值与内部交通主次干道的转变 |
4.3.4 深度值与内部交通便捷度的转变 |
4.3.5 共生度与片区混合功能承载能力的变化 |
4.3.6 可理解度与内部人群认知程度变化 |
4.4 公共空间视线视廊分析 |
4.5 公共空间重要节点空间分析 |
4.6 历史传统风貌要素分析 |
4.7 公共空间品质(PS)调研分析 |
4.7.1 调研内容和方法 |
4.7.2 公共空间概况调查 |
4.7.3 街巷公共空间尺度 |
4.7.4 沿街建筑立面表现 |
4.8 公共空间活动(PL)调研分析 |
4.8.1 调研内容和方法 |
4.8.2 步行交通活动 |
4.8.3 范围停留活动 |
4.9 本章小结 |
第5章 龙门浩片区待修缮部分公共空间优化策略分析研究 |
5.1 待修缮部分现状分析 |
5.1.1 区位分析 |
5.1.2 公共空间构成分析 |
5.1.3 场地建筑分析 |
5.1.4 重要节点空间分析 |
5.2 优化原则 |
5.2.1 整体性原则 |
5.2.2 多样性原则 |
5.2.3 开放性原则 |
5.2.4 原真性原则 |
5.2.5 文化性原则 |
5.2.6 延续性原则 |
5.3 优化目标 |
5.3.1 突出片区风貌 |
5.3.2 提升片区品质 |
5.3.3 重塑片区活力 |
5.4 规划层面策略 |
5.4.1 打造连续性城市风貌轴线 |
5.4.2 创造片区内部的复合空间 |
5.4.3 公共空间和公共活动整合规划 |
5.4.4 片区防灾安全规划 |
5.4.5 规划成果 |
5.5 设计层面策略 |
5.5.1 创造宜人空间尺度 |
5.5.2 改造临街建筑立面 |
5.5.3 升级公共空间设施 |
5.5.4 指导空间场景恢复 |
5.5.5 设计文化特色元素 |
5.6 决策机制策略 |
5.6.1 借力城市片区更新优化 |
5.6.2 强调公众参与力量 |
5.6.3 充分发挥大数据时代优势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主要成果 |
(3)宋元浙江方志文献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意义 |
(一)为宋元历史、自然、社会各方面研究提供方志文献依据 |
(二)为宋元语言及方言研究提供新语料 |
(三)为新方志的编纂和中国方志史的编写提供经验和资料 |
三、研究现状 |
(一)宋元浙江方志的整理 |
(二)宋元浙江方志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 |
(一)文献考证法 |
(二)统计分析法 |
(三)比较法 |
五、研究创新点 |
(一)对宋元浙江方志的系统文献学考察 |
(二)对宋元浙江方志的全面补辑和佚文校勘 |
(三)首次关注宋元方志中的方言材料,拓展学术视野 |
(四)研究成果创新 |
第一章 宋元浙江方志概况 |
第一节 宋元浙江方志数量 |
第二节 宋元浙江方志名称 |
第三节 现存宋元浙江方志提要 |
第四节 宋元浙江方志特点 |
第二章 宋元浙江方志着录研究 |
第一节 宋元浙江方志在历代目录的分布 |
第二节 宋元浙江方志着录考 |
一、方志误录 |
二、作者名号 |
三、方志卷帙 |
四、同书异名 |
第三章 宋元浙江方志辑佚 |
第一节 辑佚原则与方法 |
一、辑佚原则 |
二、辑佚方法 |
第二节 《宋辽金元方志辑佚》辩证 |
第三节 《宋元浙江方志集成》辨误 |
第四节 宋元浙江方志补辑与考证 |
第四章 宋元浙江方志编纂研究 |
第一节 总体概况 |
一、两宋浙江方志编纂概况 |
二、元代浙江方志编纂概况 |
第二节 编纂群体研究 |
一、作者数量与修志模式 |
二、职务分工及特点 |
三、修志群体的身份构成 |
第三节 编纂特点与刊刻 |
一、资料收集与编纂方式 |
二、编纂目的 |
三、编纂条件 |
四、出版经费来源 |
第四节 编纂体例及特点 |
一、宋元浙江方志体例情况 |
二、宋元浙江方志体例特点 |
三、续修方志体例的继承与发展 |
第五章 宋元浙江方志方言资料整理与研究专题 |
第一节 宋元浙江方志方言词的搜集与整理 |
一、方志直接注明引用文献方言材料 |
二、利用判定标记提取方志活方言 |
三、参照前代及同代文献勾稽方言词 |
第二节 宋元浙江方志方言词的考释方法 |
第三节 宋元浙江方志方言词考释 |
一、方志引文献方言词考释 |
二、方志引活方言词考释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宋元浙江方志辑佚稿》 |
凡例 |
方志目录 |
(一)临安府(今浙江杭州) |
(二)嘉兴府(今浙江嘉兴) |
(三)安吉州(今浙江湖州) |
(四)建德府(今浙江建德) |
(五)婺州(今浙江金华) |
(六)绍兴府(今浙江绍兴) |
(七)庆元府(今浙江宁波) |
(八)瑞安府(今浙江温州) |
(九)台州(今浙江临海) |
(十)衢州(今浙江衢州) |
(十一)处州(今浙江丽水) |
附录二 《宋元浙江方志方言词表(参照文献勾稽)》 |
附录三 《宋元浙江方志记音词表》 |
附录四 《宋元浙江方志俗语词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4)城镇建成遗产的文化叙事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论“叙”:城镇建成遗产叙事绪论 |
1.1 建成环境保护中面临的严峻问题与挑战 |
1.1.1 建成环境保护面临的形式严峻 |
1.1.2 建成环境“利用”产生的问题更加突出 |
1.1.3 近年来国内城镇建成环境保护理论仍存在不足 |
1.2 建成环境保护面临的时代背景 |
1.2.1 国际遗产保护理论的内涵深化 |
1.2.2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建成环境 |
1.3 相关概念 |
1.3.1 城镇建成遗产 |
1.3.2 文化 |
1.3.3 叙事 |
1.3.4 文化叙事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综述 |
1.5.1 文化研究理论研究综述 |
1.5.2 叙事学理论研究综述 |
1.5.3 文化研究的空间转向 |
1.5.4 叙事学的空间转向与空间叙事理论 |
1.5.5 城镇建成遗产的相关研究 |
1.5.6 相关研究启示 |
1.6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6.1 研究内容 |
1.6.2 研究方法 |
1.7 研究框架 |
1.8 本章小结 |
2 异“叙”:城镇建成遗产的日常生活批判 |
2.1 国际城镇建成遗产话语的叙事流变 |
2.1.1 1970年代以前的精英化叙事 |
2.1.2 1970-90年代初期的功能化叙事 |
2.1.3 90年代到21世纪初的环境化叙事 |
2.1.4 近二十年建成遗产的文化化叙事 |
2.2 空间的衰败——消极保护导致城镇建成遗产的凋敝 |
2.3 拟像的市场——建成遗产经营过度商业化 |
2.3.1 街区发展失衡 |
2.3.2 生态环境破坏 |
2.3.3 拟像的超真实 |
2.4 复制的空间——空间生产的遗产空间标准化 |
2.4.1 建设导致的破坏 |
2.4.2 空间的复制生产 |
2.4.3 景观的制造手段 |
2.5 置换的主体——资本介入的遗产空间绅士化 |
2.5.1 绅士化的发生机制 |
2.5.2 资本与权力的共谋 |
2.5.3 绅士化的社会影响 |
2.6 消费的叙事——城镇建成遗产的日常生活异化 |
2.6.1 消费的狂欢 |
2.6.2 日常的异化 |
2.7 本章小结 |
3 理“叙”:基于“人时空”关联的遗产文化叙事 |
3.1 城镇建成遗产的“人时空”关联 |
3.1.1 城镇建成遗产是“人时空”复合体 |
3.1.2 建成遗产保护需要“人时空”关联 |
3.2 回归文化叙事:建立遗产“人时空”关联 |
3.2.1 传统物质空间规划的理论缺陷 |
3.2.2 建成遗产文化叙事的思想引入 |
3.2.3 城镇建成遗产文化叙事的理念 |
3.3 文化叙事视角下的城镇建成遗产价值存续 |
3.3.1 城镇建成遗产的价值构成 |
3.3.2 城镇建成遗产的价值评估 |
3.3.3 建成遗产价值真实性存续 |
3.4 文化叙事视角下的城镇建成遗产叙事线索 |
3.4.1 建成遗产的多重关联线索 |
3.4.2 时间线索 |
3.4.3 空间线索 |
3.4.4 人文社会线索 |
3.4.5 当代发展线索 |
3.5 本章小结 |
4 解“叙”:时空层积的文本结构叙事策略 |
4.1 遗产文本的结构性叙事逻辑 |
4.1.1 线性叙事的结构局限 |
4.1.2 从简单线性到复杂结构叙事 |
4.1.3 时空层积关联的复杂叙事路径 |
4.2 遗产文本的结构叙事内涵 |
4.2.1 叙事主题:单一主题和意蕴层积 |
4.2.2 叙事内容:宏大仪式和日常事象 |
4.2.3 叙事层次:表层描述和深度描绘 |
4.2.4 叙事语境:去语境化和语境回归 |
4.3“层积机制”的时间结构 |
4.3.1 历时共时的空间状态 |
4.3.2 层积结构的演化特征 |
4.3.3 时间次序的叙事表现 |
4.4“叙事语法”的文本结构 |
4.4.1 遗产叙事的语汇构成 |
4.4.2 文本组织的结构构成 |
4.5 本章小结 |
5 存“叙”:时空互文的地方语境叙事策略 |
5.1 地方语境:全球化下地方性叙事困境 |
5.1.1 全球化与认同危机 |
5.1.2 地方语境的必要性 |
5.2 地方认同:时空互文的人地关系回归 |
5.2.1 地方的时空互文特征 |
5.2.2 地方互文的认同价值 |
5.2.3 回归生活的地方语境 |
5.3 地方营造:社区存续的日常生活叙事 |
5.3.1 营造目标:日常生活共同体为目标 |
5.3.2 营造观念:包容性为观念 |
5.3.3 营造手段:微更新为手段 |
5.3.4 营造依据:综合性地方知识为叙事依托 |
5.4 地方复兴:协同城镇发展的日常生活叙事策略 |
5.4.1 宏观层面——以“生活织补”为核心的空间叙事 |
5.4.2 中观层面——以“生活逻辑“为核心的景观叙事 |
5.4.3 微观层面——以“生活情境”为核心的场所叙事 |
5.5 本章结论 |
6 延“叙”:时空场域的权力语境叙事策略 |
6.1 权力语境的遗产时空场域 |
6.1.1 时空场域的权力关联 |
6.1.2 遗产的权力话语叙事 |
6.1.3 权力叙事的话语主体 |
6.2 权力话语的表征:强弱空间生产 |
6.2.1 强势话语下的“强”空间生产 |
6.2.2 建成遗产空间生产的正义危机 |
6.2.3“非正规”空间生产:强弱话语冲突 |
6.3 权力失范的根源:产权制度失灵 |
6.3.1 产权制度:刻画人-人权力关系的工具 |
6.3.2 产权制度与建成遗产更新关系 |
6.3.3 建成遗产更新的产权制度失灵 |
6.4 权力保障的核心:产权结构优化 |
6.4.1 产权配置多元化 |
6.4.2 产权治理空间化 |
6.4.3 权力主体协作化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语 |
7.1 研究的创新 |
7.1.1 认知的整合创新 |
7.1.2 策略的集成创新 |
7.2 不足之处 |
7.2.1 相关学科融贯的深度仍需进一步深化 |
7.2.2 文化叙事基础研究需不断扩展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博士研究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类别 |
B. 学业经历 |
(5)侗族民间美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现状与意义 |
一、选题源起与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第二节 研究方法及前期准备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主要创新 |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
二、主要的创新之处 |
第1章 侗族及侗族民间美术概况 |
第一节 侗族概况 |
一、分布概况: 偏远而自由的三省交界 |
二、历史概况: 王化缓慢的边缘性历程 |
第二节 民间美术概念界定 |
第三节 侗族民间美术概况 |
一、探本溯源:高庙文化源远流长 |
二、历史寻踪:悠久而零散的记忆 |
三、当今遗存:南丰北寡参差不齐 |
第2章 侗族民间美术的生成背景 |
第一节 自然与社会条件 |
一、依山傍水的自然条件 |
二、相对滞后的社会发展 |
第二节 风俗与文化环境 |
一、古老的风土人情 |
二、奇特的文化习俗 |
三、强大的文化引力 |
第3章 侗族民间美术的形态 |
第一节 建筑 |
一、侗寨: 侗族民间美术场域 |
二、鼓楼: 侗寨的标志性建筑 |
三、花桥: 沟壑与心灵的桥梁 |
四、寨门: 防卫到象征的转变 |
五、民居、粮仓与禾晾 |
六、庙坛 |
七、戏楼 |
八、凉亭 |
九、古井和井亭 |
十、石料路桥、保寨林等 |
第二节 雕塑 |
一、建筑装饰雕塑 |
二、家具装饰雕塑 |
三、宗教雕塑 |
四、食材雕塑 |
五、工艺品雕塑 |
第三节 绘画 |
一、建筑装饰绘画 |
二、年画 |
三、宗教绘画 |
四、农民画 |
第四节 工艺美术 |
一、侗族染织与服饰 |
二、侗族器具工艺 |
第4章 侗族民间美术的主题 |
第一节 中国民间美术的共通主题 |
第二节 侗族民间美术的典型主题 |
一、资生-万物有灵的共生世界 |
二、人本-以身度物的价值追求 |
三、求美-实用之上的形式美化 |
四、自由-慰藉心灵的自在表达 |
五、共享-利人利己的快乐分享 |
六、耐久-经世致用的造物主张 |
第5章 侗族民间美术的造型手法 |
第一节 拟-率意的取象 |
第二节 渗-想象的联系 |
第三节 臆-心灵的流露 |
第四节 比-多义的象征 |
第五节 创-心物的统一 |
第六节 拿-相互的借鉴 |
第七节 承-传统的庚续 |
第6章 侗族民间美术的特征 |
第一节 分类形式特征 |
一、侗族建筑特征 |
二、侗族雕塑特点 |
三、侗族绘画特点 |
四、染织服饰特征(工艺特征之一) |
五、器具工艺特征(工艺特征之二) |
第二节 文化内涵特征 |
一、文化基因的传承 |
二、粗略混沌的思维 |
三、万物有灵的逻辑 |
四、知足常乐的境界 |
五、和谐共生的希望 |
六、自强不息的精神 |
第三节 艺术风格特征 |
一、疏野-天然朴拙的表现 |
二、豪放-旷达不羁的气度 |
三、奇僻-集体表象的物化 |
第四节 社会历史特征 |
一、农耕典型的“场” |
二、稻作文化的“诗” |
三、发展滞后的“果” |
第7章 侗族民间美术的传承与保护 |
第一节 保护价值: 文化多样性的典型 |
一、侗族民间美术具有典型性 |
二、手艺的人文价值不容忽视 |
第二节 保护现状: 探索实践喜中存忧 |
一、喜: 政府重视民间积极 |
二、忧: 急功近利低质同化 |
第三节 保护建议: 保护促进民俗活动 |
一、保护需要系统性考量 |
二、民间美术的生存动力 |
三、保护和促进民俗活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研究侗族民间美术完成的田野调查 |
二、田野调查工作剪影 |
三、图例目录 |
四、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业绩 |
后记 |
(6)杨梅栽培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苗木选择 |
1.1 品种选择 |
1.2 砧木培育 |
1.3 嫁接 |
1.4 苗木出圃 |
2 选地建园 |
2.1 园地选择 |
2.2 园地开垦 |
3 定植 |
3.1 定植密度 |
3.2 定植穴准备 |
3.3 定植时间 |
3.4 定植技术 |
4 土肥水管理 |
4.1 土壤管理 |
4.2 施肥管理 |
4.2.1 幼年树。 |
4.2.2 结果树。 |
4.3 水分管理 |
5 整形修剪控梢 |
5.1 整形修剪 |
5.2 控梢促花 |
6 病虫害防治 |
(7)浙江邑郊风景地植物景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选题来源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相关概念 |
1.3.1 邑郊风景地 |
1.3.2 植物景观 |
1.3.3 植物景观设计 |
1.4 国内外的研究动态 |
1.4.1 中国近现代植物景观文献 |
1.4.2 中国古代植物景观文献 |
1.4.3 国外研究现状 |
1.4.4 小结 |
1.5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5.1 文献检索法 |
1.5.2 对比观察法 |
1.5.3 交叉分析法 |
1.5.4 归纳总结法 |
1.5.5 实地调研法 |
1.5.6 专家咨询法 |
1.6 论文的结构与研究框架 |
2 浙江古代邑郊风景地植物景观概况 |
2.1 研究地概况 |
2.2 浙江方志中的植物种类 |
2.3 植物种类的比对与分析 |
2.3.1 各府方志中的植物种类比对 |
2.3.2 各府方志植物出现频率分析 |
2.3.3 方志植物统计结果影响因素分析 |
2.4 小结 |
3 邑郊风景地植物文化 |
3.1 植物文化背景 |
3.1.1 自然背景 |
3.1.2 政治背景 |
3.1.3 经济背景 |
3.1.4 文化背景 |
3.2 植物与名人 |
3.3 植物与传说 |
3.4 植物与民俗 |
3.5 植物与装饰 |
3.6 小结 |
4 植物审美模式分析 |
4.1 视觉 |
4.1.1 动静结合 |
4.1.2 整体与细节 |
4.1.3 色彩 |
4.1.4 其他 |
4.2 听觉 |
4.3 嗅觉 |
4.4 其他 |
4.5 小结 |
5 典型植物应用模式分析 |
5.1 主要常见乔木栽植模式 |
5.1.1 松 |
5.1.2 竹 |
5.1.3 桃 |
5.1.4 梅 |
5.1.5 柳 |
5.1.6 桑 |
5.1.7 桂 |
5.1.8 枫 |
5.1.9 梧桐 |
5.1.10 桧 |
5.2 其他常见植物群落栽植模式 |
5.2.1 同种群植 |
5.2.2 异种群植 |
5.2.3 其他 |
5.3 小结 |
6 邑郊风景地植物景观的继承和发展 |
6.1 邑郊风景地的生存现状 |
6.1.1 消失殆尽,不复存在 |
6.1.2 市民休闲,城郊公园 |
6.1.3 文化传承,风景名胜 |
6.2 邑郊风景地植物景观机遇与挑战并存 |
6.2.1 以“民众所需,政策引导”为机遇 |
6.2.2 以“工业发展,耕地减少”为挑战 |
6.3 以史为鉴,开拓创新 |
6.4 实例和实践 |
6.4.1 实例分析 |
6.4.2 实践项目 |
6.5 小结 |
7 总结 |
7.1 结论 |
7.2 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插图目录 |
附录二:浙江府志·山川中的植物情况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8)杨梅品质优化与安全栽培技术研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文献综述 |
1.1 杨梅产业概述 |
1.1.1 栽培历史悠久 |
1.1.2 区域优势明显 |
1.1.3 研究基础良好 |
1.2 杨梅生产存在的问题和主要成因 |
1.2.1 存在问题 |
1.2.2 主要成因 |
1.3 杨梅品质优化与安全栽培技术研究推广现状 |
1.3.1 杨梅园地的生物多样性 |
1.3.2 杨梅树体的矮化技术 |
1.3.3 配方施肥对杨梅果实品质优化的影响 |
1.4 研究推广的目的及意义 |
1.5 研究推广的内容与方法 |
1.5.1 研究推广的内容、步骤 |
1.5.2 技术路线(图) |
2 杨梅园自然生草对土壤肥力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与处理 |
2.1.2 调查与测定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不同栽培类型下杨梅园的植物多样性调查分析 |
2.2.2 自然生草对杨梅园土壤肥力的影响 |
2.2.3 自然生草对杨梅单株产量及果实外观品质的影响 |
2.2.4 自然生草对杨梅果实内在品质的影响 |
2.3 小结与讨论 |
3 大枝疏删对杨梅树冠高度与果实品质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设计处理 |
3.1.3 调查内容 |
3.1.4 测定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大枝疏删对杨梅树冠高度与新梢生长的影响 |
3.2.2 大枝疏删对杨梅果实品质的影响 |
3.2.3 大枝疏删对杨梅站立采摘量与效益的影响 |
3.3 小结与讨论 |
4 不同施肥措施对杨梅品质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处理设计 |
4.1.3 测定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杨梅有机专用肥施肥时期对果实品质优化的影响 |
4.2.2 杨梅专用全价缓释肥料施肥量对果实品质优化的影响 |
4.2.3 不同肥料类型对杨梅园土壤养分、杨梅叶片养分及果实品质优化的影响 |
4.3 小结与讨论 |
5 不同钙硼营养液对杨梅果实品质及耐贮性的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设计处理 |
5.1.3 测定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对杨梅果实发育大小的影响 |
5.2.2 对杨梅果实钙、钾、硼元素及硬度的影响 |
5.2.3 对杨梅果实糖、酸与维生素C内在品质的影响 |
5.2.4 对杨梅果实商品性的影响 |
5.2.5 对杨梅果实耐贮性的影响 |
5.3 小结与讨论 |
6 杨梅品质优化与安全栽培应用技术体系 |
6.1 花、果、枝疏理优化杨梅品质 |
6.1.1 春季 |
6.1.2 果实膨大期 |
6.1.3 采收后 |
6.1.4 秋冬季 |
6.2 科学合理施肥提升杨梅品质 |
6.2.1 春季 |
6.2.2 果实膨大期 |
6.2.3 采收后 |
6.2.4 秋冬季 |
6.3 有害生物治理改善杨梅品质 |
6.3.1 杨梅肉葱病与裂核病增多 |
6.3.2 杨梅产区生物多样性减少 |
6.3.3 杨梅树黄化·猝死现象严重 |
7 推广应用 |
8 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在读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在读期间获得的奖励 |
个人简介 |
第一导师简介 |
第二导师简介 |
致谢 |
(9)杨梅采后商品化处理技术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采前技术措施 |
2 科学采收 |
2.1 采收成熟度的确定 |
2.2 采收注意要点 |
3 挑选与分级 |
4 采后预冷 |
5 贮藏保鲜 |
5.1 控温保鲜 |
5.2 气调保鲜 |
5.2.1 塑料箱式气调贮藏法[18-20] |
5.2.2 真空充气贮藏法[7] |
5.3 药剂保鲜 |
5.4 涂膜保鲜 |
5.5 辐射保鲜 |
6 包装及运输 |
7 杨梅采后商品化处理技术的研究方向 |
(10)木洞杨梅品种选育初报(论文提纲范文)
1 形态特征 |
1.1 木洞光叶杨梅 |
1.2 木洞大叶杨梅 |
2 生物学特性 |
2.1 开花结果习性 |
2.2 根系发育特性 |
2.3 枝梢生长特性 |
2.4 对环境条件的适应性 |
3 经济性状 |
3.1 品质好 |
3.2 丰产性 |
4 栽培技术要点 |
4.1 苗木繁殖 |
4.2 苗木移植 |
4.3 培育管理 |
四、木洞杨梅管理要点(论文参考文献)
- [1]靖州杨梅引种试验与表型聚类分析[J]. 马小华,俞浙萍,郑锡良,胡晓金,张淑文,戚行江,马靖艳. 浙江农业学报, 2020(11)
- [2]重庆市龙门浩传统风貌区公共空间存续现状与优化策略研究[D]. 王子月. 西南大学, 2020(01)
- [3]宋元浙江方志文献学研究[D]. 任淑莉.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3)
- [4]城镇建成遗产的文化叙事策略研究[D]. 薛威. 重庆大学, 2017(12)
- [5]侗族民间美术研究[D]. 曹万平. 湖南师范大学, 2017(03)
- [6]杨梅栽培技术[J]. 刘咸磊,刘清波,万旺,刘琼. 现代农业科技, 2014(15)
- [7]浙江邑郊风景地植物景观研究[D]. 杨斯杨. 浙江农林大学, 2013(04)
- [8]杨梅品质优化与安全栽培技术研究应用[D]. 梁森苗. 浙江农林大学, 2011(03)
- [9]杨梅采后商品化处理技术研究进展[J]. 蒋巧俊,徐静. 保鲜与加工, 2011(04)
- [10]木洞杨梅品种选育初报[J]. 马小华,莫光珍,张军. 中国南方果树, 20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