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安娜·卡列尼娜(论文文献综述)
张珉[1](2021)在《什克洛夫斯基文学批评中的托尔斯泰》文中认为俄国文艺理论家、批评家维克多·鲍里索维奇·什克洛夫斯基是诗歌语言研究会奥波亚兹的发起人、俄国形式主义学派的奠基人。他的文学理念作为形式主义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现代西方文论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什克洛夫斯基一生笔耕不辍,创作了诸多经典论着——《散文理论》、《汉堡计分法:文章、回忆、随笔》、《关于小说的小说·思想与评论》等等。他的文学研究极为广泛,包揽古希腊时期至现代、东方与西方众多作家的名作。而在这其中,列夫·托尔斯泰当属其极为青睐与重视的研究对象之一。本论文以什克洛夫斯基关于托尔斯泰的文学批评作为研究对象,采取文本细读、比较分析、归纳总结、理论批评相结合等方法,探讨什克洛夫斯基对于托尔斯泰的生平与思想及其小说的手法、情节的评析,阐述他对于“陌生化”、“不在其位的人”等文学概念的解读,探析批评家文艺观与批评方法论的转型,评价什克洛夫斯基文学批评的价值与不足及其对于20世纪俄国文学批评发展史的贡献与意义。本论文的结构主要分为绪论、主题三章和结论五个部分。绪论部分首先对什克洛夫斯基的生平和批评论着作简要介绍,进而引出本论文的研究对象——什克洛夫斯基文学批评中的托尔斯泰,随后分析国内外对于该问题研究的现状,指出本论文的选题目的、意义及研究方法。第二章从“陌生化”、阶梯式结构以及隐喻三个层面分析什克洛夫斯基对于托尔斯泰小说手法的研究,揭示批评家对于艺术感受与认知功能的关注,同时说明什克洛夫斯基文艺思想与现代隐喻理论的重合之处及其文本研究对于现代文学批评的开拓性意义。第三章分析什克洛夫斯基对于托尔斯泰生平与思想的研究,阐明什克洛夫斯基结合现实与创作对于“不在其位的人”、“迷误的力量”以及托翁矛盾历史观与革命观的分析,论述他对于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批评与传记式批评的接受与应用。第四章针对什克洛夫斯基关于托尔斯泰小说情节的研究展开分析,挖掘什克洛夫斯基对于托尔斯泰小说情节漫游性、辩证性以及反传统性三个方面的解读,阐明他对新旧文学发展规律的认识及其情节观的转向,论证其文学研究中结合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批评与形式主义文本批评的具体实践。结论部分总结概括本论文的研究成果。
孙燕[2](2021)在《思想与艺术的互动:列夫·托尔斯泰小说的意义再生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所属学科的研究方向为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下的文化符号学与诗学研究,旨在通过文化符号学的视角,研究由艺术语言构成的文学文本,具体来说是运用洛特曼的文化符号学理论,来阐释托尔斯泰的文学创作,以解析其小说独特的意义再生机制,努力探索一条经典文学文本的符号学解读路径。本论文将以列夫·托尔斯泰(Lev Tolstoy,1828-1910)的《战争与和平》(War and Peace)、《安娜·卡列尼娜》(Anna Karenina)、《复活》(Resurrection)三部长篇小说为主要研究对象,借助塔尔图-莫斯科符号学派领军人物尤里·洛特曼(Yuri Lotman,1922-1993)的文化符号学中的“对话机制”、“异质性”、“穿越界限”、“时空观”等理论,对三部文学文本的意义再生机制进行逐步分析。列夫·托尔斯泰的创作一直是我国外国文学研究界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托尔斯泰也被誉为是19世纪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他的创作被视为是“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然而,学界又很难阐释这位伟大作家的创作与其宗教观之间的矛盾,往往觉得其宗教观有碍于他的艺术创作,甚至于不自觉地将二者对立起来,实际上,宗教不仅丰富着托尔斯泰艺术创作的精神世界,而且在文学艺术的创作体裁和表现形式上也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只有把托尔斯泰的创作艺术与他的宗教思想的精神探索融为一体,综合研究,发掘托尔斯泰创作艺术的内在机制,才能对托尔斯泰的文学艺术有较为深刻和全面的认识。本论文共分为七个部分:论文的导言部分,简要概述洛特曼的文化符号学理论作为方法论,在研究托尔斯泰的“创作方法与世界观之间的矛盾”问题上的意义和价值。第一章文献综述部分,对国内外学术界不同视域下的托尔斯泰研究,所呈现出的“多元共存”的发展态势,进行较为详细的梳理。第二章旨在努力探索托尔斯泰创作《战争与和平》时的精神历程,并揭示其创作中现实与精神对话之间形成的文本意义再生机制。托尔斯泰将人与上帝同一的理想,等同于实现“自然至善”,使得小说文本,从表层上来,记载着“战争”与“和平”的历史生活,但却在深层展示着人物受宗教思想的洗礼,走向自然和谐的心理活动。由此,小说形成了生活与心灵双层交织和互动的独特对话形式,造就了小说双层叙述的独特艺术形式。第三章深入探究托尔斯泰在创作《安娜·卡列尼娜》时的思想与艺术的互动,作家把上帝理解为爱与至善,与上帝的同一就是与“爱”的同一。在此基础上,该小说创作由二元对立走向融合同一,形成了一个中心由外向内编织的网状结构。第四章旨在探讨晚年托尔斯泰的宗教思想与艺术表现方式之间的密切关系。作家从人类的精神本质出发,提出博爱、尊重、忍耐和救赎的“救世思想”。与此相呼应,在小说《复活》中,作家构建了“现实”、“上帝”、“自我”三个有限的空间层次,并以此来表现多维而无限的世界,凸显了艺术文本的空间模拟机制。第五章借助洛特曼的符号圈理论,发掘托尔斯泰小说创作及其独特的文本意义再生机制形成的缘由。论文梳理了托尔斯泰丰富的人生履历和创作历程,表明他一生在不同的符号圈之间不停地穿越界限,从符号圈中心到边缘,再从边缘到中心。这就为作家创作的独特思想性与艺术性的形成奠定了基础。论文结语部分主要指出,托尔斯泰宗教思想中“天人关系”的嬗变,直接导致了三部小说的意义再生机制的形式迥异和变迁,同时对全文内容进行总结,并指出后续研究的可拓展空间。综上所述,本论文运用洛特曼的文化符号学理论和方法来研究托尔斯泰创作,主要是《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和《复活》三部长篇小说。据此,论文对托尔斯泰不同时期的宗教思想与艺术创作进行参照和对比,揭示三部作品在意义再生机制上的差异性与相似性,将洛特曼的理论建构与托尔斯泰的文艺实践相结合。这样既可以加深对于洛特曼文化符号学理论的进一步理解,又能够加深对于托尔斯泰创作的认知,尤其是对创作方法与世界观矛盾问题的阐释,为我国文学批评界解读文学经典,提供值得借鉴的途径。
孔俐颖[3](2020)在《两个安娜——试论托尔斯泰与契诃夫爱情观的异同》文中研究说明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与契诃夫的《带小狗的女人》都是爱情题材的小说。两部作品均带有作家的自传色彩,女主人公名字都叫安娜。她们敢于冲破传统道德观念的枷锁,追寻自由和爱情,都是俄国文学史上富有魅力的女性形象。两位作家私交甚笃,均充分肯定对方的创作才能。他们在塑造各自的"安娜"时均实现了对时代的超越,颂扬其淳朴、善良的美好品质,同情她们的命运,希望她们能够幸福,但却赋予她们不同的结局:一位最终走向自我毁灭,另一位的结局则语焉不详。事实上,两部作品均为作家爱情观的集中体现。两位作家生活在同一时代,在创作过程中均深受普希金文学和资本主义在俄国逐步扎根的时代背景的影响,因此他们的爱情观"趋同",而不同的人生经历、创作立场、宗教观和女性观则令他们的爱情观"趋异"。
郭潇蔚[4](2020)在《浅析《安娜在热带》与《安娜·卡列尼娜》的互文性》文中提出尼洛·克鲁斯是着名的古巴裔美国剧作家,他的作品专注于描写拉美人民和美国古巴移民的困境与遭遇。以其2003年普利策获奖作品《安娜在热带》为研究对象,从人物、情节与主题这三个方面入手,探究《安娜在热带》与托尔斯泰的小说《安娜·卡列尼娜》的互文性,进一步分析克鲁斯如何运用这种互文性推动情节发展,深化主题,赋予其剧作更丰富的意义。
任晓雯[5](2020)在《托尔斯泰的文学理想国》文中提出一、托尔斯泰有多么受推崇,就有多么孤独相比于陀思妥耶夫斯基几无争议的美誉,托尔斯泰在当下收获的评价颇有分歧。一个不乏市场的观点是,托尔斯泰业已过时。的确,几乎没有当代作家试图在写作上追随《安娜·卡列尼娜》,但将陀思妥耶夫斯基视为精神导师的,却不胜枚举。若说卡夫卡是现代主义鼻祖,陀思妥耶夫斯基就是鼻祖的鼻祖。1913年7月21日,卡夫卡在日记中提到他,"特别的思想方法。感觉上的渗透。一切都是作为思想去感受的,即使是最难以理解的情感也是这样。"同年9月2日,在写给情人菲利斯·鲍尔卡的信中,卡夫卡把陀思妥耶夫斯基称为四个和他有"血
彭文钊,刘思彤[6](2020)在《语言文化学视域下托尔斯泰文学创作中“火车”文化观念域的象征意义研究——以《安娜·卡列尼娜》为例》文中指出托尔斯泰文学创作中充满着俄罗斯文化观念表达的象征意象。文化观念作为语言文化学的重要研究维度,可望为托尔斯泰文学研究提供新的问题领域和研究路径。"火车"作为典型文化观念在托尔斯泰文学书写中占有重要位置。通过对《安娜·卡列尼娜》中"火车"文化观念域的场性分工式建构、描写与阐释,可以发现,《安娜·卡列尼娜》中的"火车"文化观念域是一个三层结构,分别围绕"火车""站台""旅客"等观念建立起一个完整的观念系统。通过对不同层级典型文化观念的分析与描写,"火车"文化观念域所表达的象征评价意义,也呈现出由"灾难""地域"等负面象征评价向着"通往新世界道路"等正面象征评价的转变。"火车"作为《安娜·卡列尼娜》文学书写中重要的文化观念,其象征意义主要体现为一个两层结构,一是闯入俄罗斯的欧洲文明,二是光明与希望、沉闷与压抑的对立统一。从整体上看,"火车"文化观念域对推动情节发展、塑造人物性格起到了重要的背景和烘托作用。
刘枝叶[7](2020)在《《外国文学研究》杂志中的俄苏文学评论》文中认为《外国文学研究》杂志自1978年创刊以来,就十分重视刊载国内俄苏文学评论的研究成果,对国外有关俄苏文学的学术动态也长期保持关注,在国内外具有广泛的学术影响力。考察《外国文学研究》中的俄苏文学评论,对研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俄苏文学译介与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本文将以《外国文学研究》杂志为研究对象,一方面摘取其中有关俄苏文学评论的文献,以时间为主线进行梳理,深入探究国内俄苏文学研究的发展脉络;另一方面对杂志中有关俄苏文学研究栏目的设置进行分析,追踪相关栏目的创设和演变过程,总结期刊栏目与国内外学术研究的内在联系。第一章以1978年至2019年《外国文学研究》中刊载的俄苏文学评论文章为研究对象,对改革开放以来的俄苏文学研究历程进行总体评介。首先筛选出《外国文学研究》创刊以来刊载的所有关于俄苏文学研究的文章,然后对样本进行数据统计,结合统计结果对俄苏文学研究的发展情况进行初步考察。经过统计和分析,样本反映出的俄苏文学研究发展情况与国内总体研究发展进程基本保持一致,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改革开放以来国内俄苏文学评论的整体水平.我国俄苏文学研究发展在不同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特点,20世纪70年代末期,受国内整体环境的影响,俄苏文学研究发展缓慢;到80年代,《外国文学研究》中的俄苏文学评论迎来新的起点,对俄苏文学的研究更加历史、客观,经典作家作品研究也不断深入;90年代,苏联解体对中俄文学关系产生了重大影响,《外国文学研究》杂志上的俄苏文学评论文章数量有所下降,但在质量和创新等方面取得了开拓性进展;21世纪以来,随着中俄文化交流与合作的加强,有关中俄文学关系的研究成果突出,包括巴赫金理论在内的文论研究也迎来了繁荣期。第二章以样本中出现频率较高的作家作品为研究对象,就学界对此类作家作品关注度的变化以及具体研究成果进行历时性考察。从《外国文学研究》上已刊载的俄苏文学评论文章来看,研究热度较高的作家有列夫·托尔斯泰、屠格涅夫、陀思妥耶夫斯基、肖洛霍夫、高尔基等。学者们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于艺术风格、创作思想、国内研究述评等方面,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研究的侧重点往往不尽相同.本章将对样本中高频出现的作家进行重点分析,通过梳理1978年以来《外国文学研究》上刊载过的相关研究成果,形成各作家研究的总体脉络,进一步考察改革开放以来国内俄苏作家作品研究的基本情况。第三章以《外国文学研究》杂志创刊以来设置的俄苏文学专题栏目为研究对象,对栏目的创设和演变过程进行分析。《外国文学研究》杂志最早设立的有关俄苏文学研究的专题栏目是在1979年第4期,题为“‘苏联当代文学是禁区吗?’笔谈”,此后《外国文学研究》杂志还相继增设了多种类型的俄苏文学研究专题栏目,如俄苏作家纪念专栏和俄苏文学作品研究专栏,其中俄苏文学作品研究专栏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和演变,逐步被打造成具有前瞻性和代表性的特色栏目。结语部分整体回顾了《外国文学研究》中的俄苏文学评论对中俄学术研究做出的贡献。从1978年至今,国内的俄苏文学研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外国文学研究》杂志也始终坚持对俄苏文学保持关注。由于该刊在具体文章的选取上,能够准确把握学术热点和最新研究成果,因此在对杂志上刊载的俄苏文学研究文献进行整体研究时,能够发现这些学术成果与国内俄苏文学研究的关注热点高度契合。21世纪以来,《外国文学研究》不断调整办刊策略,确立了国际化的发展目标,力求将国际化与本土化相结合,致力于“传播中国话语、沟通中外学术”。与此同时,杂志更加注重中俄学术的对话,多次主办学术研讨会,还打造了俄苏文学研究的特色栏目,在促进中俄学术交流与合作、增强我国学术的国际影响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郑昕[8](2020)在《基于女性形象视角下解读的《安娜·卡列尼娜》人物艺术魅力》文中研究表明《安娜·卡列尼娜》中对于女性形象进行了有效阐述,为了提高对于《安娜·卡列尼娜》人物的分析能力,本文通过实践研究,从多方面对女性形象的艺术魅力进行了研究,希望通过分析能够不断提高研究水平,从而进一步提高人们对《安娜·卡列尼娜》人物艺术魅力的了解。
Hisorieva Darina(戴丽娜)[9](2020)在《从俄中两种语言视角下对比《安娜·卡列尼娜》的主要场景》文中研究说明《安娜·卡列尼娜》是俄罗斯文学伟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代表作品之一。《安娜·卡列尼娜》是列夫·托尔斯泰的第二部长篇小说,该作品起笔于1873年,完成于1877年。小说反映了俄罗斯19世纪70年代社会的现状。《安娜·卡列尼娜》该着作对研究俄罗斯文学,文化,历史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安娜·卡列尼娜》在中国出版后受到了很多读者的欢迎,并且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全世界同样受欢迎,被翻译成多种语言。中国有周扬,草婴,谢素台,姜明和力风等十数翻译版本。本文经原文与周扬的译本进行对比。本论文通过对照《安娜·卡列尼娜》俄中两个版本,找出文化差异现象。本文一共有四个部分:前言部分描述论文的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价值以及论文的创新点;第二部分介绍《安娜·卡列尼娜》原着作者及汉译本译者,第三部分《安娜·卡列尼娜》分析主要场景的比较,第四部分分析译者翻译受影响的原因。
门姊阳[10](2019)在《论《安娜·卡列尼娜》小说创作的艺术特色》文中认为托尔斯泰的创作使俄国文学迈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他以自己有力的笔触和高超的艺术技巧再现了俄国19世纪70年代社会生活的巨幅画卷。在托尔斯泰所创作的长篇小说中,《安娜·卡列尼娜》在艺术表现方面所达到的成就无疑是最高的,该作品产生的巨大的艺术魅力历来受到各国文学家的众口赞誉。本文将以小说《安娜·卡列尼娜》为切入点,从双线拱形结构及心理描写的角度对其艺术特色进行简略的分析与论述。
二、安娜·卡列尼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安娜·卡列尼娜(论文提纲范文)
(1)什克洛夫斯基文学批评中的托尔斯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РЕФЕРАТ |
第一章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国内外研究述评 |
(一)国外研究述评 |
(二)国内研究述评 |
三、选题目的 |
四、选题意义与研究方法 |
注释 |
第二章 关于托尔斯泰小说手法的分析 |
一、叙述视角转换与细节变形:托尔斯泰小说的陌生化审美感知 |
(一) “陌生化”的提出与概念阐释 |
(二) “陌生化”的具体手段与文学功能 |
二、延宕与对照:托尔斯泰小说的分裂化阶梯式结构 |
(一)延宕:波折的基本规律 |
(二)对照:平行模式的建构 |
三、情节性与互文性隐喻:托尔斯泰小说的认知化语义转移 |
(一)隐喻的特性:情节性与互文性 |
(二)隐喻的实质与认知价值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三章 关于托尔斯泰生平与思想的研究 |
一、 “不在其位的人”:生不逢时的跨时代者 |
二、迷误的力量:托尔斯泰的探索之源 |
(一)生活之迷误:从事文学的行动指南 |
(二)创作之迷误:修缮文本的构思导引 |
三、时代的矛盾:托尔斯泰的悲剧根源 |
(一)历史认知的抵牾:静止与发展 |
(二)革命思想的冲突:不抵抗与斗争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四章 关于托尔斯泰小说情节的阐述 |
一、什克洛夫斯基情节观之流变 |
二、迁移与重构:托尔斯泰小说情节的漫游性 |
(一)迁移情节的体现 |
(二)迁移情节的缘由与重构 |
三、偶然性和必然性的统一:托尔斯泰小说情节的辨证特质 |
(一)偶然性情节的“扼杀” |
(二)必然性要素的渗透 |
四、开端和结局的革新:托尔斯泰小说情节的“反传统”倾向 |
(一)别出心裁的小说开端 |
(二)悲剧性与未完结性小说结局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2)思想与艺术的互动:列夫·托尔斯泰小说的意义再生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第一节 研究目的、意义及研究方法 |
第二节 研究思路、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第一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一节 国内研究现状 |
第二节 英美研究现状 |
第三节 俄罗斯研究现状 |
第二章 历史与心灵:《战争与和平》的双层艺术结构 |
第一节 统一的世界:人与自然 |
第二节 “我—我”:时空中的自我对话 |
第三节 “我—他”:空间中的位移越界 |
第四节 “战争”与“和平”:经纬交织的异质性 |
第三章 “爱”的同一:《安娜·卡列尼娜》的网状叙事机制 |
第一节 对话与同一:走向上帝 |
第二节 自我与他者:融入共同 |
第三节 罪恶与救赎:回归本然 |
第四章 人性的苏醒与回归:《复活》的空间叙述机制 |
第一节 怪诞的世界图景:“监狱”与“自然” |
第二节 “上帝”的审判:有限性与无限性 |
第三节 双向救赎:自我与他者 |
第五章 丰富的人生履历:符号圈的跨界穿行 |
第一节 从贵族走向平民化 |
第二节 从卢梭到叔本华:自然良知与自由意志 |
第三节 科学与艺术 |
第四节 批评家与小说家 |
第五节 社会历史语境的越界:走向更广的文化空间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3)两个安娜——试论托尔斯泰与契诃夫爱情观的异同(论文提纲范文)
一、人物形象管窥 |
(一)两位安娜 |
(二)两位男主人公 |
(三)两种爱情 |
二、托尔斯泰与契诃夫对待各自笔下安娜爱情的态度 |
三、托尔斯泰与契诃夫爱情观的异同及原因 |
(一)托尔斯泰与契诃夫爱情观的相同之处 |
(二)托尔斯泰与契诃夫爱情观的不同之处 |
(三)托尔斯泰和契诃夫爱情观存在差异的原因 |
结 语 |
(4)浅析《安娜在热带》与《安娜·卡列尼娜》的互文性(论文提纲范文)
一、人物 |
二、情节 |
三、主题 |
四、结语 |
(5)托尔斯泰的文学理想国(论文提纲范文)
一、托尔斯泰有多么受推崇,就有多么孤独 |
二、《安娜·卡列尼娜》,“伸冤在我,我必报应” |
三、罪与罚的悖论,好人为什么有苦难 |
四、听,死亡的声音 |
五、基督徒托尔斯泰,法利赛人托尔斯泰 |
六、永远飘荡的谢尔盖神父,一个隐喻 |
(6)语言文化学视域下托尔斯泰文学创作中“火车”文化观念域的象征意义研究——以《安娜·卡列尼娜》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 问题的提出 |
二、语言文化学视域下俄罗斯文学书写中的火车意象及其象征意义 |
三、《安娜·卡列尼娜》“火车”文化观念域:系统与象征 |
(一)《安娜·卡列尼娜》“火车”文化观念域的构建 |
(二)《安娜·卡列尼娜》中的“火车”文化观念域象征意义:描写与解释 |
四、结论 |
(7)《外国文学研究》杂志中的俄苏文学评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一) 文学期刊与文学研究关系的国内研究现状 |
(二) 中俄文学关系研究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意义及创新之处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外国文学研究》中的俄苏文学研究历程 |
第一节 1978-1989年《外国文学研究》对俄苏文学的评介 |
一、70年代末期对俄苏文学的评介概况 |
二、80年代俄苏文学评论的新趋势 |
三、特殊时代的产物——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中的文学故事 |
第二节 1990-1999年《外国文学研究》对俄苏文学的评论 |
一、苏联解体对90年代俄苏文学评论的影响 |
二、90年代对俄苏文学的评论概况 |
三、逐步深化的中俄文学关系研究 |
第三节 2000年以来《外国文学研究》对俄苏文学的研究 |
一、不断深化的经典作家作品研究 |
二、中国视角下的中俄文学关系研究 |
三、巴赫金理论研究的繁荣 |
第二章 《外国文学研究》中的俄苏作家作品研究 |
第一节 19世纪俄苏作家研究 |
一、陀思妥耶夫斯基研究 |
二、屠格涅夫研究 |
三、普希金研究 |
第二节 过渡期俄苏作家研究 |
一、列夫·托尔斯泰研究 |
二、高尔基研究 |
三、契诃夫研究 |
第三节 20世纪俄苏作家研究 |
一、马雅可夫斯基研究 |
二、肖洛霍夫研究 |
第三章 《外国文学研究》中俄苏文学评论的栏目设置分析 |
第一节 早期的俄苏文学研究专题栏目 |
一、俄苏作家纪念类栏目 |
二、笔谈、会议纪实与综述类栏目 |
第二节 俄苏文学研究栏目的命名与变化 |
一、栏目初创时期的命名 |
二、栏目名称的变化 |
第三节 21世纪以来俄苏文学研究栏目的创新与发展 |
一、俄苏文论研究 |
二、东正教与俄罗斯文学研究 |
三、对话俄罗斯文学的变迁与对外传播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基于女性形象视角下解读的《安娜·卡列尼娜》人物艺术魅力(论文提纲范文)
一、《安娜·卡列尼娜》中女性主义特质 |
(一)时代性 |
(二)局限性与矛盾性 |
二、安娜形象艺术分析 |
(一)迷人的安娜 |
(二)罪恶的安娜 |
三、安娜身上的积极人格魅力 |
(一)友善的安娜 |
(二)有活力的安娜 |
(三)勇敢的安娜 |
四、结语 |
(9)从俄中两种语言视角下对比《安娜·卡列尼娜》的主要场景(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摘要 |
Abstract |
1.前言 |
1.1 研究现状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1.5 论文创新点 |
2.《安娜·卡列尼娜》原着作者与汉译本译者 |
2.1 《安娜·卡列尼娜》原着作者 |
2.2 《安娜·卡列尼娜》汉译本译者周扬 |
2.3 本章小结 |
3.《安娜·卡列尼娜》俄中两版的主要场景对比 |
3.1 俄中两本对于奥布浪斯基家庭事件描述的区别 |
3.1.1 比较奥布浪斯基与马特维之间的对话 |
3.2 弗伦斯基开始追求安娜俄中描述的比较 |
3.3 俄中描述安娜暴露对弗伦斯基的感情后的生活 |
3.4 安娜悲剧的命运 |
3.5 本章小结 |
4.译者翻译影响的原因 |
4.1 语言的差别 |
4.2 文化的差别 |
4.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论《安娜·卡列尼娜》小说创作的艺术特色(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安娜·卡列尼娜》中的双线拱形结构艺术 |
三、《安娜·卡列尼娜》中的心理描写艺术 |
四、结语 |
四、安娜·卡列尼娜(论文参考文献)
- [1]什克洛夫斯基文学批评中的托尔斯泰[D]. 张珉.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2]思想与艺术的互动:列夫·托尔斯泰小说的意义再生机制研究[D]. 孙燕.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3]两个安娜——试论托尔斯泰与契诃夫爱情观的异同[J]. 孔俐颖. 西伯利亚研究, 2020(04)
- [4]浅析《安娜在热带》与《安娜·卡列尼娜》的互文性[J]. 郭潇蔚. 现代交际, 2020(15)
- [5]托尔斯泰的文学理想国[J]. 任晓雯. 山花, 2020(07)
- [6]语言文化学视域下托尔斯泰文学创作中“火车”文化观念域的象征意义研究——以《安娜·卡列尼娜》为例[J]. 彭文钊,刘思彤. 东北亚外语研究, 2020(02)
- [7]《外国文学研究》杂志中的俄苏文学评论[D]. 刘枝叶.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
- [8]基于女性形象视角下解读的《安娜·卡列尼娜》人物艺术魅力[J]. 郑昕. 北方文学, 2020(12)
- [9]从俄中两种语言视角下对比《安娜·卡列尼娜》的主要场景[D]. Hisorieva Darina(戴丽娜). 西南大学, 2020(01)
- [10]论《安娜·卡列尼娜》小说创作的艺术特色[J]. 门姊阳. 名作欣赏, 201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