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低成本磷酸的新方法

生产低成本磷酸的新方法

一、新法生产低成本的磷酸(论文文献综述)

王鹏飞[1](2021)在《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研究 ——以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为中心》文中认为洗涤在人类文明进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洗涤技术是人类保持健康、维持生存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追求美好生活、展示精神风貌的重要方式。人类洗涤的历史与文明史一样悠久绵长,从4000多年前的两河流域到我国的先秦,无不昭示着洗涤与洗涤技术的古老。但现代意义上的洗涤及其技术,是以表面活性剂的开发利用为标志的,在西方出现于19世纪末,在我国则更是迟至新中国成立以后。前身可追溯至1930年成立的中央工业试验所的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是我国日化工业特别是洗涤工业发展史上最重要的专业技术研究机构,是新中国洗涤技术研发的核心和龙头。以之为研究对象和视角,有助于系统梳理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全貌。迄今国内外关于我国洗涤技术发展的研究,仅局限于相关成果的介绍或者是某一时段前沿的综述,且多为专业人员编写,相对缺乏科学社会学如动因、特征与影响等科技与社会的互动讨论;同时,关于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系统学术研究也基本处于空白阶段。基于丰富一手的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院史档案,本文从该院70年洗涤技术研发的发掘、梳理中透视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的历程、动因、特征、影响及其当代启示,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现实价值。在对档案资料进行初步分类、整理时,笔者提炼出一些问题,如:为何我国50年代末才决定发展此项无任何研发究经验的工业生产技术?在薄弱的基础上技术是如何起步的?各项具体的技术研发经历了怎样的过程?究竟哪些关键技术的突破带动了整体工业生产水平的提升?在技术与社会交互上,哪些因素对技术发展路径产生深刻影响?洗涤技术研发的模式和机制是如何形成和演变的?技术的发展又如何重塑了人们的洗涤、生活习惯?研究主体上,作为核心研究机构的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在我国洗涤技术发展中起了怎样的作用?其体制的不断变化对技术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其曲折发展史对我国今天日用化工的研发与应用走向大国和强国有哪些深刻的启示?……为了回答以上问题,本文以国内外洗涤技术的发展为大背景,分别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其它离子型(非离子、阳离子、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助剂及产品、合成脂肪酸等四大洗涤生产技术入手,以关键生产工艺的突破和关键产品研发为主线,重点分析各项技术研究中的重点难点和突破过程,以及具体技术研发之间的逻辑关系,阐明究竟是哪些关键工艺开发引起了工业生产和产品使用的巨大变化;同时,注重对相关技术的研发缘由、研究背景和社会影响等进行具体探讨,分析不同时期的社会因素如何影响技术的发展。经过案例分析,本文得到若干重要发现,譬如表面活性剂和合成洗涤剂技术是当时社会急切需求的产物,因此开发呈现出研究、运用、生产“倒置”的情形,即在初步完成技术开发后就立刻组织生产,再回头对技术进行规范化和深化研究;又如,改革开放后市场对多元洗涤产品的需求是洗涤技术由单一向多元转型的重要动因。以上两个典型,生动反映出改革开放前后社会因素对技术研发的内在导向。经过“分进合击”式的案例具体研究,本文从历史特征、发展动因和研发机制三个方面对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进行了总结,认为:我国洗涤技术整体上经历了初创期、过渡期、全面发展期和创新发展期四个阶段,而这正契合了我国技术研发从无到有、从有到精、从精到新不断发展演进的历史过程;以技术与社会的视角分析洗涤技术的发展动因,反映出社会需求、政策导向、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环保要素在不同时代、不同侧面和不同程度共塑了技术发展的路径和走向;伴随洗涤领域中市场在研究资源配置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我国洗涤技术的研发机制逐渐由国家主导型向市场主导型过度和转化。本文仍有一系列问题值得进一步深入挖掘和全面拓展,如全球视野中我国洗涤技术的地位以及中外洗涤技术发展的比较、市场经济环境下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核心力量的潜力发挥等。

史晓玲[2](2020)在《国家、生态、技术、市场 ——棉花与鲁西北社会变迁(1906-2006)》文中研究表明棉花是重要的经济作物,棉纺织业是中国近代第一大支柱产业和中国近代工业的象征,在国家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是近代中国社会经济变革的重要推动力量。鲁西北是山东棉花发源地,明清时期为山东省的核心植棉区域,其中明代出现商业化,清代呈现专业化,民国趋于规模化。新中国成立以来经历了四个阶段:恢复期、徘徊期、发展期、萎缩期,其中波动最大的两个阶段是1980年代成为全国商品棉基地和1990年以后逐渐退出市场。本文选取1906至2006年为主要时间节点,从生态环境、历史演变、品种改良、技术革新、市场流通、棉纺织业浮沉和社会生活等角度,全面考察鲁西北百年来植棉业的曲折历程及其对区域经济社会的影响。从生态环境和历史演变考察,鲁西北是山东地区最适合植棉的区域,这是原生态的最大优势。该地区具备气候、温度、光照、土壤等相对充分的自然资源,尽管受到降水量时有不足和自然灾害频繁的制约,但是通过灌溉排涝可以适当改善。鲁西北作为山东核心植棉区,是技术改良的试点区域。棉花生产的技术变迁主要体现在品种改良和耕作技术革新两个方面。从清末新政试种美棉到民国时期设立试验场进行品种改良,从日本侵华时的强制育种到名动天下的鲁棉1号,从虫害无法抵制到抗虫棉的产生,品种改良始终是技术革新的重点。其中,早期改良的目的是提升质量适应纺织工业需要,而新中国成立以后则以追求高产为主要目标。清末民国时期的品种改良由于战争等因素而断断续续,总体而言美棉在鲁西北得到成功推广。新中国成立后,棉花品种经历了5次有计划有组织的更换,美棉最终替代了中棉。从耕作和管理的角度看,鲁西北在集体化时期进行了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建设、土地改良和积肥运动,这些“硬件”为棉花增产提供了有力保障。棉花耕作技术的变迁主要体现在从不用浇水到确保灌溉、从靠天生产到科学种田、从人工捉虫到预防测报以及新式农具的广泛使用等方面,但是大型机械化的推广和使用却十分尴尬,集体化时期的机耕到1980年代恢复原始的人畜耕作。1990年代以后,小麦等粮食作物耕种收已经基本实现机械化,而棉花在机收方面仍旧没有进展。从生产组织形式看,棉花管理大致经历了家庭——集体——家庭的交替。具体来讲有几个典型组织方式,民国时期产销合作组织,集体化时期的互助组、合作社和植棉组、改革开放以后的专业户。不同时期的组织形式对棉花产出率影响较大,生产责任制是家庭与集体都不可忽视的生产组织形式。从市场建构和重组的角度看,鲁西北地区的棉花市场经历了三次重组,其典型特点是实现了从乡村集市贸易到出口国际市场的转变,棉花生产最终在完全市场化中被边缘化。第一次重组是因为政府的倡导、美棉的引种和日本的掠夺,棉花传统的运销网络被改变,由国内运销转向间接或直接进入国际市场,此时的市场价格有波动,但总体上是供不应求,棉花产销合作社也有力地应对了国际市场,使得棉花种植提高了农民的收益。第二次重组是国家统购政策的实施,完全由国家指令性政策主导运行,地方市场基本上与国际市场呈现脱钩状态,没有市场价格波动,农民生产相对安逸,但是统购后期对农民的不利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如导致棉花商品化特性在民间的削弱、农民卖棉难、奖售政策不能兑现等。第三次重组是国家棉花流通体制改革,市场完全放开,地方棉花直接进入国际市场,单纯的家庭生产模式要在各个生产阶段面临严峻的国际竞争,最终在棉花质量、成本收益等因素的竞争中被边缘化。随着棉花生产的演变,鲁西北地区的棉纺织业经历了从中心到萎缩再到崛起的过程。明清时期作为山东棉产区,借助先天的自然优势成为山东土布中心。随着清末国外资本的渗透,洋纱在当地没有太广阔的市场,本地的手工棉纺织业获得持续发展,并开始探索机器纺织,但在纺织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特别是当青岛、济南大型纱厂建立以来,鲁西北地区因为运河断流,津浦铁路选址避开此地,导致交通闭塞,主要充当了原棉供应地的角色,潍县由于处于胶济铁路的有利位置,棉纺织业得到飞速发展,鲁西北地区土布中心的地位相对削弱。抗战时期,由于纺织工厂的停业,借助棉花资源优势,一直到集体化时期,传统的手工棉纺织业继续发展。“大跃进”到改革开放以前,该地区的棉花生产跌入低谷,棉纺织业也陷入萎缩。改革开放后,鲁西北地区的棉花生产达到顶峰,带动了区域棉纺织业重获新生。1990年代到本世纪初,由于棉花生产的萎缩和国家工业体制改革,鲁西北的棉纺织业出现分流,有的在整合中淘汰,有的则改组后崛起。当地棉花退出生产不但没有影响棉纺织业的发展,反而由于棉花市场的放开而获得了新的发展。总体上看,在统购统销时代,国家支援地方纺织工业建设,但是地方棉区为服务国家纺织工业也做出了一定牺牲,农民作为最基础的原料生产者在纺织工业发展中也向国家做出巨大贡献。新世纪以来,随着棉花生产政策调整、市场流通体制改革和纺织工业体制改革,这种国家、地方与农民之间的利益关系被打破,重新组合的棉纺织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逐渐崛起。植棉业的变迁对区域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从农业生产结构看,棉花面积的增减对当地农业生产结构影响深刻,特别是棉花鼎盛时期,突出强调棉花重要性,而忽视其他作物。由于该地区对棉花生产的坚守,导致聊城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非常缓慢。在国家提出发展多种经营时,没有跟上政策步伐,城镇工业发展相对滞后。从农民收入水平看,聊城地区植棉业的兴衰与农民收入的相关性密切,农民收入水平与植棉业的变化呈正相关,棉花复苏则农民收入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以上,棉花减产则降至全国平均水平以下,似乎验证了鲁西北民谚“棉花兴,百业兴”。总体来看,棉花生产鼎盛时期对当地社会发展具有推动作用,如作为棉花技术传播的中心地带颇受关注,建立了区域棉业知识技术体系,成为全省、全国乃至国际的焦点;带动区域民众从业结构的变化,国营棉厂职工大起大落,棉农化身民营企业家,家庭妇女走进工厂,妇女成为棉花生产主力;植棉致富,吸引外来人口,等等。当地农民对棉花有着特殊情感,将本来具有经济性的棉花,又附加了社会性和政治性,从民国至改革开放前,从当地的偷棉事件中反映出国家与集体、农民之间利益的冲突与调整。鲁西北植棉有史以来,棉花其本身具备的经济和商品特性,逐渐成为国家、市场、技术与农民之间关系的纽带。特别是近代以来,美棉的引种成为鲁西北走向国际的突破口,百年来棉花生产在官方调控下经历了从中心到边缘的变迁轨迹,延续600余年的传统经济作物几乎退出了历史舞台,这个过程充满了曲折性和复杂性。其主要特点是:棉花生产影响因素呈现多元化,对区域经济影响具有延展性,对区域社会的影响体现阶段性,农民与棉花之间的情感饱含复杂性。从影响因素的角度分析,生态环境是棉花生产的必备条件,国家政策(政府行为)是棉花生产的主导因素,市场机制是影响棉花生产进退的风向标,经济效益是影响农民生产意愿的关键因素,技术革新是影响植棉效率和棉花品质的重要因素。其中,最具决定意义的是市场和收益两个因素。从鲁西北植棉业的历史变迁过程中,不难发现国家与农民的关系发生了复杂的变化,国家与农民的利益关系随国家发展的步伐不断调整。新中国成立以来,从人民公社化时期农民和农业对工业的无条件付出,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农民的自觉反抗中的建立,再到农业税的彻底取消,国家与农民作为利益博弈的双方不断调整策略。棉花生产能否延续、农业生产如何组织、政府调控政策如何发挥是值得继续研究的问题。

梁志彬[3](2020)在《低维纳米过渡金属磷化物/光催化材料构建及其产氢性能研究》文中提出氢是宇宙中分布最广泛的元素,它构成了宇宙质量的75%,故氢能被称为人类的终极能源。同时水是氢的天然储存库,若运用太阳能光催化水分解制氢气,无疑是实现氢能开发最环保、最理想的途径,其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关注。由于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复合,即便是光响应性能良好的单一半导体,其光催化效率依然较低。一般情况下,由高效的主光催化剂和适宜的助催化剂组合成的多组分光催化剂是实现高光催化活性的有效途径。负载在光催化剂上的助催化剂,既可以有效地捕获光产生的电荷,抑制电荷重组,为表面氧化还原反应提供精细的指定位点,又可以优化氢质子还原的动力学。本论文以光催化领域的助催化剂为研究对象,探索并合成具有低维纳米结构过渡金属磷化物非贵金属助催化剂,构建一系列由低维过渡金属磷化物修饰的具有纳米异质结的复合光催化剂,并用于可见光光催化水分解制氢。采用XRD、PL、N2吸附-脱附、SEM、TEM、FT-IR、UV-vis DRS、XPS和电化学等一系列表征技术探讨了制备工艺条件对光催化剂形貌、晶型结构、光学性质、电学性质和催化性能的影响,探索了助催化剂形貌和结构可控调变的方法和手段,阐述了复合光催化剂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0D/2D Ni2P量子点/红磷(red P)纳米片复合光催化剂:通过一锅水热法原位合成Ni2P量子点/red P纳米片复合光催化剂。详细考察了Ni2P量子点负载量对复合催化剂样品光催化产氢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在伴有420 nm滤光片的300W氙灯照射下,以甲醇水溶液为牺牲试剂,0.1Ni2P/red P表现出最高的产氢速率,达265.43μmol·g-1·h-1,比纯红磷提高了38.58倍,比负载1 wt%Pt的红磷高3.61倍。研究发现,具有2D各向异性的红磷纳米片具有高电子迁移率,较长的光生载流子寿命和高暴露的活性位点等新颖的电子结构和独特的理化特性,0D Ni2P量子点高度分散在红磷纳米片表面,为光催化反应提供大量的反应位点。在光催化反应过程中,在由n型Ni2P量子点和p型红磷纳米片所形成的p-n异质结内部电场的驱动下,Ni2P量子点的CB中的电子迅速转移到红磷纳米片上,然后将H+还原为氢气。p-n异质结的形成不仅有效降低光生电子-空穴的复合率,提高光催化活性,而且促使光生空穴从红磷纳米片迁移至Ni2P,抑制红磷的光腐蚀,提高复合催化剂的稳定性。(2)2D-0D层状Fe2P-Cd0.5Zn0.5S纳米粒子复合光催化剂:采用两步溶剂热法构建2D-0D层状Fe2P-Cd0.5Zn0.5S纳米粒子复合光催化剂,考察了Fe2P的不同含量对复合光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在伴有420 nm滤光片的300W氙灯照射下,以乳酸水溶液为牺牲试剂,13 wt%Fe2P-CZS表现出最佳制氢速率,为24.84 mmol·g-1·h-1,比CZS的活性高37.6倍。与颗粒Fe2P比较,厚度为3.1 nm的层状Fe2P展现出更优异的导电性和更低的过电势。层状Fe2P改性后的CZS不仅提高了其光响应能力,抑制其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复合,而且还提升了光催化剂的氧化还原能力,从而使催化剂表现出更优异的光催化性能。(3)2D-1D超薄Fe2P纳米片-CdS纳米棒复合光催化剂:对原材料红磷进一步纯化处理,并采用溶剂热法制备了厚度约为1.41 nm的超薄Fe2P纳米片,并成功构建2D-1D超薄Fe2P纳米片-CdS纳米棒复合光催化剂。在乳酸水溶液体系中,测试Fe2P纳米片含量对复合光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在伴有420 nm滤光片的300W氙灯照射下,11 wt%Fe2P-CdS表现出最佳制氢速率,为207.82 mmol·h-1·g-1,是CdS的78.6倍。研究发现,超薄Fe2P纳米片修饰的CdS光催化剂为光催化产氢反应提供结构优势、光吸收优势以及还原动力学优势。其中大长径比的1DCdS具有优异的光吸收能力;Fe2P纳米片助催化剂因其超薄2D结构而具有较高的电子迁移率和暴露活性位点百分比;复合光催化剂的2D-1D异质结利于载流子分离;此外,Fe2P-CdS光催化剂具备更低的氢质子还原过电位,为产氢反应提供更好的还原动力学优势。(4)2D-0D Co2P纳米片-Cd0.5Zn0.5S纳米粒子复合光催化剂:采用简易的溶剂热法,成功合成形貌规整的Co2P纳米片,并通过调节原材料乙酸钴和红磷的摩尔比,考察了钴磷比对Co2P产物纳米结构的影响。通过两步溶剂热法,制备出0D CZS纳米颗粒-Co2P纳米片复合光催化剂。Co2P纳米片的引入促进了复合光催化剂的光吸收性能、提高了催化剂电导率、降低了其氢还原过电位。此外,Co2P纳米片与Cd0.5Zn0.5S纳米粒子之间形成的异质界面有效加快载流子的分离,促进了复合光催化剂的光催化活性。实验结果表明:13wt%Co2P(8)-CZS复合光催化剂表现出最高的产氢活性,为68.02 mmol·h-1·g-1,是CZS的103倍。(5)2D-1D Co2P纳米片-CdS纳米棒复合光催化剂:采用两步水热法构建了2D-1D Co2P纳米片-CdS纳米棒复合光催化剂,考察了Co2P含量对复合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2D Co2P纳米片的引入改善催化剂的光吸收性能,提高了载流子分离效率,降低了氢质子还原过电位。因此,2D-1D Co2P-CdS纳米复合光催化剂表现出较高的光催化活性,13wt%Co2P-CdS复合光催化剂的最高产氢速率为239.14 mmol·h-1·g-1,是CdS的90.5倍。

吴林[4](2020)在《企业制订产品标准对营销绩效的影响研究 ——以D公司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通过研究企业制订产品标准及其产品市场营销绩效之间的关系,在国内外已有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搜集国内外相关行业产品标准化工作动态及成果,对标近年来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订的我国企业中上市公司的经营数据,以D公司系列产品的生命周期分析入手,评价其系列产品的标准化发展水平,结合产品市场开发各阶段及营销绩效指标,运用营销管理4Ps和4Cs等相关理论来论证制订产品标准的行为对营销绩效的影响。根据D公司制订产品标准以推动企业营销绩效实现的实例,本文分析制订产品标准相关行为对企业营销绩效的影响关系。通过分析国内外研究成果,结合营销管理相关理论,提出了研究假设并建立概念模型,并参照成熟的量表从产品标准化能力、营销能力、技术创新能力、营销绩效五项指标进行设计测量表,通过SPSS对回收的调查问卷数据进行信度、效度和相关性的回归分析,对研究假设进行实证检验,研究了企业制订产品标准这一实践行为和营销绩效传导的关系,也探讨了企业制定产品标准实践对中介变量营销能力、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最终影响营销绩效。研究结果表明:(1)企业制订产品标准对营销绩效有着显着的正向推进作用;(2)企业制订产品标准对营销能力有着显着的正向推进作用,营销能力对营销绩效有着显着的正向推进作用,通过营销能力的中介,企业制订产品标准对营销绩效有着显着的正向推进作用;(3)企业制订产品标准对技术创新能力有着显着的正向推进作用,技术创新能力对营销绩效有着显着的正向推进作用,通过技术创新的中介,企业制订产品标准对营销绩效有着显着的正向推进作用。通过对研究的总结,本文对D公司未来制订产品标准工作给出了相关建议。

严令斌[5](2020)在《土壤微生物群落与植物功能性状对喀斯特小生境水热的响应机制》文中提出中国西南喀斯特地貌集中分布,石漠化现象严重制约区域发展水平,威胁长江、珠江流域生态安全。喀斯特区生境异质性高,生态因子组合小生境类型多样,生境限制是石漠化治理的基础,同时决定着石漠化治理难度大。喀斯特小生境的水、热生态因子特征不同,但已有的研究不连续不深入;土壤微生物是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重要角色,且与植物的健康有密切关系,但其受喀斯特生境作用机制不清;喀斯特小生境作用于植物形态建成研究也不深入。为了系统地认识喀斯特小生境差异及其对微生物、植物的影响作用,支撑石漠化生态治理工程应用。本研究在喀斯特高原区对小生境(石槽、石洞、石面、石缝、石沟和土面)以及模拟喀斯特小生境系统(1050cm土壤厚度模拟生境以及土面生境)共计2 a连续观测40个层位土壤水分与温度每10 min记录一组数据,研究小生境水热的空间垂直分异以及时间分异特征;基于DNA高通量测序对小生境不同层位取样共计342个样品进行土壤微生物(以真菌和细菌为代表)群落生态学研究,分析土壤微生物在小生境中的垂直分异以及植被演替过程中的演变规律,研究土壤微生物对喀斯特小生境生态因子的响应;基于LC-MS对模拟小生境生态因子组合处理184个样品的植物根系代谢与功能性状进行测定,研究小生境对植物功能性状及根系代谢的影响,小生境影响的根系代谢物与功能性状的关联表现,小生境影响的根系代谢物与土壤微生物相互作用等内容,得到的以下主要结果:(1)基岩裸露导致喀斯特小生境土壤温度特征在春夏秋冬四季显着不同,夏季基岩裸露的生境土壤温度显着高于土面生境12℃,而冬季则显着低于之,生境土壤厚度的加深会缓解基岩裸露带来的温度差异但在同层位上仍然具有比较大的差异。此外,基岩裸露的小生境底层受外界热量干扰更快更大。除季节因素外,生境土壤厚度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生境土壤温度特征,土壤类型的差异也有一定影响,基岩裸露的生境土壤厚度越浅薄其受到外界影响越快。在野外观测研究中,小生境类型是喀斯特小生境土壤水分差异的主要原因,其次是土壤层位,基岩裸露的小生境土壤水分显着低于土面生境5%(体积分数),土壤层位、厚度与类型的交互决定着土壤水分的变异特征,基岩裸露小生境的表层和底层受降水影响大表现出变异较大,而土面生境仅表层受影响大。控制实验表明小生境土壤厚度是土壤水分特征的最重要因素,但影响土壤水分的条件复杂仍需要进一步验证,40 cm土壤厚度可能是基岩裸露的小生境土壤水分变异的临界点。(2)影响微生物群落组成的主要因素是植被演替阶段、坡位等综合因素,小生境类型在草丛阶段中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构建影响显着,但在灌木与乔木阶段的小生境中则无显着影响,表明随着植被演替小生境被植物冠层遮蔽后,小生境类型的差异消减,且结果支持群落的生物因素对土壤微生物有决定向的影响,研究中认识到了植被演替过程中土壤微生物伴随演替现象。在控制实验条件下研究得到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受土壤厚度、降水方式与频率以及土壤层位的影响,基岩裸露改变了土壤微生物群落,小生境气象条件可在很大程度上解释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变异,作用于土壤微生物优势种、功能群的环境因子作用不同,但可以肯定的是在小生境尺度上受生物环境因子作用不明显。(3)小生境的土壤类型、土壤厚度、水分供给方式及降水频率等因素以及交互作用均对植物具有显着影响,多因子交互作用中有消减单因子作用大小的现象;小生境土壤化学元素组成对植物代谢影响作用较大,以碳氮比作用最为显着;分析得到与葛根药用活性成分代谢物显着关联的土壤细菌类群,葛根代谢物与表型性状的关联关系,并建立小生境生态因子调控葛根代谢物组分的路径模型。得到一些结论:基岩裸露改变了喀斯特小生境的土壤水分、热量/温度特征;喀斯特小生境水热特征在植被演替阶段早期、植被覆盖度低、群落层次简单时差异较大,显着地影响生境中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但这种小生境的差异随着植被演替、植被覆盖度高、群落层次复杂时变小——即非生物环境因素均匀性增加,接近于顶极群落植被时土壤微生物组成的差异主要受到生物因素及其衍生因素的影响;小生境类型对微生物群落组成的改变主要由小生境土壤类型、土壤厚度、水分特征等因素及其衍生的因素作用,这些因素也同样影响着植物功能性状表现以及土壤微生物与植物功能性状间的关系。

石凯含[6](2020)在《基于种植大户行为的化肥面源污染防治政策研究》文中认为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兼得、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协同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的重要内涵,也是我国发展绿色经济、促进绿色农业发展的关键。农业面源污染作为我国农村地区首要污染类型,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农业市场化环境下绿色农业的纵深发展有着重要影响,成为我国涉农政策的重点关注领域。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加大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力度,实施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深入推进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以及“推进有机肥替代化肥”;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进一步提出要:“加大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力度,开展农业节肥节药行动,实现化肥农药使用量负增长”。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深入开展农药化肥减量行动”。可见,农业面源污染是政府长期关注焦点,其中化肥作为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更是引起了政府政策的持续关注。持续的宏观政策关注对化肥面源污染问题的解决产生了重要影响,但是政策制定过程中由于缺乏对基层的深入了解,尤其是缺乏对我国农业经营过程中的新型经营主体的充分考虑,部分政策难以充分发挥作用,影响化肥面源污染问题的妥善处置。如何有效处置化肥面源污染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绿色农业发展的重要阻碍,更是我国农业政策制定过程中必须关注的焦点,而农业政策的制定与实施须充分结合实际,考虑农业经营主体行为特征,才能在实施过程中得到农民支持,才能实现政策与农户实际行为相协调,最终充分发挥政策效用,实现政策目标。种植大户是我国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农业规模化生产经营的重要主体,更是化肥面源污染问题得以解决的重要基层主体。基于此,本文以种植大户这一农业规模化和市场化发展中的重要主体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法、slope分析法、空间自相关分析法、空间冷热点分析法、随机前沿分析法、结构方程模型、博弈分析法等多种方法就种植大户行为与化肥面源污染防治政策间关系展开研究,以为政府化肥面源污染防治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具体包括以下内容:一是种植大户与化肥面源污染的概念界定与理论内涵阐述。首先,对种植大户与化肥面源污染的概念进行界定,同时对其相关理论进行梳理,确保研究的准确性与规范性,为后文分析提供良好的理论基础。二是化肥面源污染与治理现状及防治政策演进。首先,对化肥施用总体特征、化肥施用时空特征进行分析,进而简要概括我国化肥面源污染产生的影响,并运用随机前沿分析法对化肥减量空间进行测算。之后,梳理我国化肥面源污染防治政策并对相应政策进行归纳,进而提出化肥面源污染防治政策存在的问题。三是种植大户面源污染防治政策采纳的路径分析,进而对化肥面源污染防治政策进行博弈分析。首先,在对黑龙江省这一典型地区进行深入调研的基础上,通过探究化肥面源污染防治政策采纳过程中种植大户认知—政策采纳意愿—行为三者的内在影响,探明种植大户对防治政策与污染水平的不同认知程度对多种政策的采纳意愿以及最终施肥行为的影响路径;其次,按照“理论综合探讨”→“现实量化分析”→“政策制定博弈”的逻辑通过对种植大户、政府、外部利益群体等利益相关者群体的利益特征进行深入探索,进而对面向种植大户行为特征的化肥面源污染防治政策制定博弈。四是基于种植大户行为的化肥面源污染防治政策的制定及保障措施。在化肥面源污染防治政策博弈分析与国外先进经验借鉴的基础上,根据政策执行性、政策成本控制与政策实效性制定基于种植大户行为的化肥面源污染防治政策。在化肥面源污染防治政策方面,从政策组合、激励手段、补贴程度、投入力度、监管机制等方面进行发展和完善。在具体防治方案拟定上,从条件式污染防治激励方案、层级累进制的补贴激励方案、产研联动式的污染防治方案和政农协同式污染防治方案入手,实现多角度、全方位的方案覆盖。最终,结合肥料使用创新及现代数据技术,从政策设计端、政策执行端以及化肥面源污染防治资金端为化肥面源污染防治政策设置政策保障。研究结果表明:从总体上来看,我国化肥面源污染防治政策的政策体系得到有效建构,各项辅助性技术手段发展程度有待提升。但是,基于种植大户行为的化肥面源污染长效防治政策体系尚未确立,面向种植大户的面源污染防治政策倾斜方式不明确,对种植大户这一市场化细分主体的利益考量程度不足。大户认知、大户偏好、大户特征等因素对化肥面源污染治理和化肥减量政策的反馈性强。从细分来看,政府干预面源污染治理和化肥减量与否对种植大户的影响性具有差别,应当倡导建立基于政策联动和政府—市场—种植大户互动的化肥面源污染治理和化肥减量政策体系。基于政策角度与种植大户行为的交互研究,可知激励型政策与惩罚型政策对于种植大户影响程度强,而技术类的辅助型政策对大户技术采纳行为影响程度弱,但基于科技在农业种植业中的杠杆作用,其作为辅助型政策发挥作用具有必要性。基于此,拟从防治模式、激励手段、补贴程度、投入力度以及监管机制入手,发挥上述主要政策工具类型的作用,制定条件型污染防治激励方案,建构层级累进制补贴激励机制,探索产研联动式污染防治模式,以政农市场协同性防治机制提升我国化肥面源污染治理效果,并全面兼顾数据技术在种植大户面源污染防治补贴中的作用,在现代化治理模式和农业发展生态机制之下探究与种植大户化肥面源污染防治相关的政策,从政农商社等多主体入手,建立基于种植大户行为的政策体系,夯实我国化肥面源污染治理效果,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协同发展。

苏伟[7](2020)在《固定化酶催化α-蒎烯环氧化的研究》文中提出α-蒎烯属于单萜烯,广泛存在于松树、薄荷等香料植物中。其环氧化物是一种重要的合成中间体,在香精香料、医药、农药等领域均有广泛的应用。传统的α-蒎烯环氧化物化学合成法存在收率低、副产物多、催化剂难分离等问题,因此为顺应“绿色、可持续”发展新理念,亟需进行工艺改进和优化。化学-酶法环氧化反应具有反应温度低、副产物少、选择性高等优势,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和研究价值。本论文针对该反应存在的生物催化剂易失活的难点问题,从反应介质体系优化、固定化催化剂制备等角度开展研究。论文首先探讨了反应溶剂体系的优化。以商品固定化酶Novozym435为催化剂,采用“水互溶性”有机溶剂——异丙醇作为反应介质,将α-蒎烯、乙酸乙酯和双氧水融合形成单相反应体系,并考察了双氧水浓度、乙酸乙酯浓度和束酸剂对α-蒎烯环氧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构建的单相体系中酶催化性能优于传统的有机/水“双相”反应体系;在最佳条件下,反应90min,环氧化转化率达到69.5%,收率达到61.2%。并且,反应速率显着高于文献报道;而且Novozym435重复使用6次仍残留57.5%的相对活力。此外,苯乙烯、环己烯、1-辛烯等烯烃的环氧化反应也可在此单相反应体系中进行,表现出一定的普适性。认为该反应体系克服了传统有机/水“双相”反应体系存在的高浓度双氧水易使酶失活和相界面传质等限制,从而酶活性和稳定性均有提高。为改进催化剂的性能,论文尝试采用MOF材料ZIF-8对脂肪酶CRL(lipase from Candida rugosa)进行固定化。考察了2-甲基咪唑初始p H值、原料添加比例、酶添加量、静置时间和干燥程序对ZIF-8固定化酶(CRL@ZIF-8)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甲基咪唑初始p H值为8.0、原料摩尔比为1:4(锌:2-甲基咪唑)、酶添加量为2.75mg时固定化酶性能最好,比活力为1.08U/mg,酶活回收率为18.4%。CRL@ZIF-8可以表现出对底物分子尺寸的选择性,在以乙酸对硝基苯酯为底物时,使用9次仍保持72.8%的相对活力;用于α-蒎烯环氧化时,180min的转化率仅为20.7%,未达到预期的效果。进一步采用以上方法对脂肪酶CALB(Lipase B from Candida antarctica)进行固定化。该固定化酶(CALB@ZIF-8)具有优良的α-蒎烯环氧化催化性能,反应90min可达到80.6%的转化率和90.4%的选择性。为解决环氧化反应产物乙酸引起的ZIF-8载体分解问题,采取在固定化酶中引入柠檬酸三钠的策略,成功合成出含有柠檬酸三钠的固定化酶(CALB@ZIF-8@Zn-BTC)。用于α-蒎烯环氧化反应,90min内达到82.2%的转化率和95.0%的选择性,而且稳定性显着提高,在1mol/l双氧水浓度下使用7次后仍有67.9%的相对活力和70.6%的选择性。通过EDS分析,使用后固定化酶中的柠檬酸三钠没有明显损失。该固定化酶为化学-酶法环氧化反应的催化剂制备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徐军军[8](2020)在《Hb/AuNPs/PPy/GCE过氧化氢传感器的构建及其应用》文中指出过氧化氢在工业生产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其作为葡萄糖氧化酶等蛋白酶的中间产物,在机体生理反应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过量的过氧化氢会严重影响生态环境,也会降低食品的营养价值,甚至危害消费者的健康。目前,过氧化氢测定方法存在样品处理方法复杂、检测数据不稳定以及仪器昂贵等问题。因此,构建一种新型快速、经济、精准检测过氧化氢浓度的方法在食品加工和环境保护等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电化学技术将聚吡咯和纳米金颗粒修饰到电极表面,利用纳米金的强吸附作用及共价键作用把血红蛋白分子结合到其表面,制备一种可用于检测饮料中残留过氧化氢的Hb/AuNPs/Ppy/GCE传感器,并对该传感器的制备条件及检测参数进行优化,考察该传感器的性能;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利用恒电位法还原吡咯,在玻碳电极表面形成聚吡咯膜,然后运用循环伏安法还原氯金酸形成纳米金颗粒使其沉积在聚吡咯膜的载体上,通过静电吸附以及Au-SH等化学键作用使纳米金颗粒和血红蛋白相互结合。物理及化学表征均证实该传感器制备成功并对过氧化氢还原具有良好的催化效果。以传感器在含有20μmol/L过氧化氢(H2O2)的氯化钾(KCl)溶液中的响应电流为评价指标,优化传感器的制备条件以及检测参数。结果表明:最优参数为吡咯聚合量2.0×10-3C,磷酸缓冲溶液pH为6.5,支持电解质KCl溶液的pH为7.0,检测参数为脉冲周期0.2 s,脉冲宽度0.03 s,在此条件下制备的Hb/AuNPs/Ppy/GCE传感器对过氧化氢的检测效果最好。(2)在上述最优条件下制备Hb/AuNPs/Ppy/GCE传感器,并利用差分脉冲伏安法和I-t曲线法考察该传感器的选择性、稳定性、重现性等各方面性能。结果表明:该传感器的检测限为0.2 μmol/L,在多巴胺、抗坏血酸、尿酸等物质的干扰下,该传感器对过氧化氢的检测表现出良好的专一性。修饰电极在4℃磷酸缓冲溶液中保存14天,Hb/AuNPs/Ppy/GCE传感器对过氧化氢的响应电流值为初始电流值的88.3%,说明该传感器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与其他的过氧化氢传感器相比较,该方法具有更低的检出限。(3)使用Hb/AuNPs/Ppy/GCE传感器对不同水样及牛奶样品中的过氧化氢含量进行检测,测定过氧化氢在实际样品中的加标回收率。结果表明,该传感器检测水样中H2O2的加标回收率为92%-102%,相对标准偏差为3.2%,不同牛奶样品过氧化氢的加标回收率为86%-105%,相对标准偏差为4.07%,表明该传感器在水和牛奶中检测过氧化氢的相对标准偏差在可接受范围内。

王鹏[9](2020)在《新型磷酸化氧化钛的制备及其重金属离子吸附性能研究》文中提出生态水体中重金属离子污染严重危害着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常用的化学法通过沉淀剂的化学沉淀作用消除有害离子,但投放的化学品和产生的沉淀物有可能导致二次污染。吸附法通过材料的物理或化学吸附作用去除金属离子,具有无污染、可回收利用、低成本等特点,备受研究者关注。以氧化钛为代表的金属氧化物是极具发展前景的低成本吸附材料,但普遍存在比表面积小、表面吸附能力弱等缺点,难以满足低浓度重金属离子的去除需求。因此,设计开发大吸附容量、高吸附效率和高选择性的新型氧化物基吸附材料尤为重要。本论文优选环境友好的Ti O2为研究对象,在原子分子层面调控优化材料的化学组成、表面电势以及表面官能团,制备出一系列具有优异重金属离子吸附性能的新型磷酸化氧化钛材料;总结了吸附热力学/动力学规律,阐明了离子吸附机理,为新型氧化物基吸附材料的理性设计和实际应用提供参考。所取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开发了沸水辅助沉淀法,以四氯化钛/磷酸为原料成功制备了具有高比表面积和丰富孔结构的新型磷酸化氧化钛(PTO)吸附材料。磷酸在四氯化钛水解过程中促进[Ti O6]亚纳米结构和[PO4]原子团簇形成无序堆叠的-P-O-Ti-O-网络结构,结合沸水中气泡模板作用,调控比表面积和孔结构。热处理过程中-P-O-Ti-O-网络结构能够有效抵抗孔道的收缩和重构,保留介孔结构,获得高比表面积(278 m2/g),对Cr3+最大吸附容量为92 mg/g。在PTO结构中,用[Mn O6]代替部分[Ti O6],形成磷酸化氧化钛锰(PTMO),通过锰离子与重金属离子的置换作用,实现重金属离子高效去除。(2)基于调控表面官能团类型和分布的研究策略,在PTO表面引入与重金属离子具有强络合作用的活性官能团,通过乙醇溶剂热法成功制备了羟基或氨基功能化的磷酸化氧化钛吸附材料,实现了痕量重金属离子的吸附。PTO表面活性官能团的引入增加了表面的吸附位点,将Cr3+、Fe3+和Pb2+离子浓度从~5 mg/L降低至0.01-0.03 mg/L,去除率达95%以上,且最大吸附容量分别为95 mg/g、190mg/g和510 mg/g。(3)基于双官能团协同吸附重金属离子机制,通过乙醇溶剂热法成功制备出表面具有丰富羟基和氨基双官能团及超高吸附性能的磷酸化氧化钛(SPTO)材料,实现了ppb级重金属离子的吸附。SPTO材料更大的比表面积(446 m2/g)和氨基与羟基的协同络合作用,将Cd2+、Cr3+、Fe3+和Pb2+的浓度从~5 mg/L降低至0.001mg/L,达到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饮用水中重金属离子浓度标准。此外,SPTO对Pb2+的最大吸附容量达761 mg/g,远高于目前文献所报道的其它无机吸附材料。(4)发展新型高效磷酸化氧化钛吸附材料宏量制备方法,模拟污水环境,探索该类吸附材料的工程化应用。大规模制备的具有超高吸附性能的磷酸化氧化钛能有效地将污水中Cd2+、Cr3+、Fe3+和Pb2+的浓度从~5 mg/L降低至~0.01 mg/L,并且通过5次循环吸附,去除率依然分别保持在95%、95%、94%和95%以上。每千克吸附剂对含有Cd2+、Cr3+、Fe3+和Pb2+的污水有效处理量分别达3.2、4.0、4.8和5.0吨。本研究为发展去除水体中重金属离子的高效吸附材料提供实验基础和理论指导。

邱月[10](2020)在《雨生红球藻中藻蛋白制备工艺及其蛋白的结构与功能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雨生红球藻作为重要的新资源食品,不仅是天然虾青素的“浓缩品”,还是一种潜在的蛋白资源。藻蛋白具有抗氧化、降血压、抗肿瘤、抗血栓和免疫调节等多种生物活性,在食品、保健品、医药学及染料等领域将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据估计,2030年,全球植物蛋白市场的规模将从46亿美元飙升至850亿美元,藻类由于具有可调控性强、单位土地产量高、低碳甚至负碳生产等优势,或超越大豆,成为替代蛋白的最大来源。目前,我国雨生红球藻的养殖规模不断扩大,提取完虾青素的红球藻副产物产量增加,导致蛋白资源大量流失。为提高雨生红球藻的附加价值和综合利用程度,本文采用碱提酸沉法提取雨生红球藻蛋白,并系统的研究了雨生红球藻蛋白结构和功能特性,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研究反复冻融法、研磨法和高速匀浆法三种细胞破碎方法对雨生红球藻残渣蛋白提取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高速匀浆法提取效果最好,提取率高且用时最短,匀浆破壁30 min提取率约可达到70%;研磨法次之,研磨90 min提取率为60%,反复冻融法提取效果最差,用时36 h提取率才约30%。(2)探究提取液pH、料液比、提取时间和提取温度四个因素对碱提雨生红球藻残渣蛋白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优化试验确定最佳提取工艺:pH 12、料液比1:44、提取时间150 min、提取温度56℃,此条件下蛋白质的提取率达82.19%。(3)雨生红球藻残渣蛋白的等电点为4.2。采用等电点沉淀法和两步硫酸铵沉淀法来沉淀蛋白质,蛋白沉淀率分别为98.88%和87.63%,故选用等电点沉淀法来沉淀蛋白质。(4)对雨生红球藻残渣中藻蛋白的结构进行表征,系统的研究了藻蛋白的亚基组成、二级结构和微观结构等性质。采用氨基酸分析仪测得雨生红球藻中有17种氨基酸,氨基酸组成合理,接近于FAO/WHO模式,有望发展成新的蛋白资源。雨生红球藻蛋白的亚基条带主要有三条,分子量分别分布在14.4 kDa、18.4 kDa、38 kDa附近。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法(FTIR)测定分析,得出雨生红球藻蛋白的二级结构主要是β-转角结构,约占比40%,无序结构次之,占比约26%,α-螺旋含量最低,约占比14%。通过扫描电镜可观察到,雨生红球藻蛋白主要呈杆状以及大片状,比较完整,无细小碎片,边缘平滑,表面粗糙,有许多微小的孔洞,孔洞较多意味着蛋白对水、油的吸附能力较好。雨生红球藻蛋白的变性温度为30℃,温度过高会导致蛋白质变性,进而影响功能特性,因此,雨生红球藻蛋白应在低温环境中存放。藻蛋白随光照时间的延长稳定性逐渐下降,3 d内光照对蛋白稳定性的影响不明显,3 d后光照使藻蛋白含量快速降低,稳定性明显变差,藻蛋白最好避光存放。(5)对雨生红球藻残渣中藻蛋白的吸水性、吸油性、溶解性、乳化性和起泡性进行功能性质方面的研究。藻蛋白的吸油性为2.49 g/g,在pH 4时吸水性达到最低值,为2.21g/g,远离等电点吸水性增强。pH对藻蛋白的溶解性的影响变化趋势与吸水性一致,等电点附近溶解性最低;NaCl浓度在0.1-1.0 mol/L的范围内,雨生红球藻蛋白的溶解度随离子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当NaCl浓度大于1.0 mol/L时,溶解度降低,说明适当加入中性盐有利于增强蛋白质的溶解性。雨生红球藻蛋白的乳化性随pH的增大呈先下降再上升的趋势,在pH 4即等电点附近时乳化性最差,乳化稳定性最高;NaCl浓度为0.8mol/L时,雨生红球藻蛋白的乳化性和乳化稳定性最好。雨生红球藻蛋白的起泡性和泡沫稳定性在pH 2-4范围内降低,pH大于4后持续上升,在pH 4即等电点附近时起泡性最差;在0-1 mol/L NaCl浓度范围内,红球藻蛋白的起泡性和泡沫稳定性不断升高,在NaCl浓度为1 mol/L时达到最高值,随后缓慢下降。值得一提的是,雨生红球藻蛋白的乳化稳定性和泡沫稳定性极强,最高均能达到90%以上。

二、新法生产低成本的磷酸(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法生产低成本的磷酸(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研究 ——以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0.2 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0.3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0.4 创新之处与主要不足
第一章 中外洗涤技术发展概述
    1.1 洗涤技术的相关概念
        1.1.1 洗涤、洗涤技术及洗涤剂
        1.1.2 表面活性剂界定、分类及去污原理
        1.1.3 助剂、添加剂、填充剂及其主要作用
        1.1.4 合成脂肪酸及其特殊效用
    1.2 国外洗涤技术的发展概述
        1.2.1 从偶然发现到商品——肥皂生产技术的萌芽与发展
        1.2.2 科学技术的驱动——肥皂工业化生产及其去污原理
        1.2.3 弥补肥皂功能的缺陷——合成洗涤剂的出现与发展
        1.2.4 新影响因素——洗涤技术的转型
        1.2.5 绿色化、多元化和功能化——洗涤技术发展新趋势
    1.3 中国洗涤技术发展概述
        1.3.1 取自天然,施以人工——我国古代洗涤用品及技术
        1.3.2 被动引进,艰难转型——民国时期肥皂工业及技术
        1.3.3 跟跑、并跑到领跑——新中国洗涤技术的发展历程
    1.4 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发展沿革
        1.4.1 民国时期的中央工业试验所
        1.4.2 建国初期组织机构调整
        1.4.3 轻工业部日用化学工业科学研究所的筹建
        1.4.4 轻工业部日用化学工业科学研究所的壮大
        1.4.5 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转制和发展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生产技术的发展
    2.1 我国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生产技术的开端(1957-1959)
        2.2.1 早期技术研究与第一批合成洗涤剂产品的面世
        2.2.2 早期技术发展特征分析
    2.2 以烷基苯磺酸钠为主体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1960-1984)
        2.2.1 生产工艺的连续化研究及石油生产原料的拓展
        2.2.2 烷基苯新生产工艺的初步探索
        2.2.3 长链烷烃脱氢制烷基苯的技术突破及其它生产工艺的改进
        2.2.4 技术发展特征及研究机制分析
    2.3 新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与研究(1985-1999)
        2.3.1 磺化技术的进步与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盐、α-烯基磺酸盐的开发
        2.3.2 醇(酚)醚衍生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2.3.3 脂肪酸甲酯磺酸盐的研究
        2.3.4 烷基苯磺酸钠生产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2.3.5 技术转型的方式及动力分析
    2.4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技术的全面产业化及升级发展(2000 年后)
        2.4.1 三氧化硫磺化技术的产业化发展
        2.4.2 主要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技术的产业化
        2.4.3 油脂基绿色化、功能性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2.4.4 新世纪技术发展特征及趋势分析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生产技术的发展
    3.1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技术的初步发展(1958-1980)
    3.2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技术的迅速崛起(1981-2000)
        3.2.1 生产原料的研究
        3.2.2 咪唑啉型两性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3.2.3 叔胺的制备技术的突破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开发
        3.2.4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技术更新及新品种的开发
        3.2.5 技术发展特征及动力分析
    3.3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绿色化品种的开发(2000 年后)
        3.3.1 脂肪酸甲酯乙氧基化物的开发及乙氧基化技术的利用
        3.3.2 糖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3.3.3 季铵盐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进一步发展
        3.3.4 技术新发展趋势分析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助剂及产品生产技术的发展
    4.1 从三聚磷酸钠至4A沸石——助剂生产技术的开发与运用
        4.1.1 三聚磷酸钠的技术开发与运用(1965-2000)
        4.1.2 4 A沸石的技术开发与运用(1980 年后)
        4.1.3 我国助剂转型发展过程及社会因素分析
    4.2 从洗衣粉至多类型产品——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开发
        4.2.1 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初步开发(1957-1980)
        4.2.2 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全面发展(1981-2000)
        4.2.3 新世纪洗涤产品生产技术发展趋势(2000 年后)
        4.2.4 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发展动力与影响分析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发展
    5.1 合成脂肪酸的生产原理及技术发展
        5.1.1 合成脂肪酸的生产原理
        5.1.2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发展历史
        5.1.3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研发路线的选择性分析
    5.2 我国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初创(1954-1961)
        5.2.1 技术初步试探与生产工艺突破
        5.2.2 工业生产的初步实现
    5.3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工业化(1962-1980)
        5.3.1 为解决实际生产问题开展的技术研究
        5.3.2 为提升生产综合效益开展的技术研究
    5.4 合成脂肪酸生产的困境与衰落(1981-90 年代初期)
    5.5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历史反思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我国洗涤技术历史特征、发展动因、研发机制考察
    6.1 我国洗涤技术的整体发展历程及特征
        6.1.1 洗涤技术内史视野下“发展”的涵义与逻辑
        6.1.2 我国洗涤技术的历史演进
        6.1.3 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特征
    6.2 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动因
        6.2.1 社会需求是技术发展的根本推动力
        6.2.2 政策导向是技术发展的重要支撑
        6.2.3 技术引进与自主研发是驱动的双轮
        6.2.4 环保要求是技术发展不可忽视的要素
    6.3 我国洗涤技术研发机制的变迁
        6.3.1 国家主导下的技术研发机制
        6.3.2 国家主导向市场引导转化下的技术研发机制
        6.3.3 市场经济主导下的技术研发机制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2)国家、生态、技术、市场 ——棉花与鲁西北社会变迁(1906-2006)(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三、相关概念界定
    四、研究思路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生态环境与历史演变:鲁西北植棉业的变迁
    第一节 鲁西北的生态环境
        一、气候资源
        二、水资源
        三、土地资源
        四、自然灾害
    第二节 从中心到边缘: 鲁西北植棉业的历史进程
        一、山东植棉业之滥觞
        二、明代劝导政策与鲁西北植棉业的商品化
        三、清代鲁西北植棉业的专业化
        四、清末民国时期鲁西北植棉业的规模化
        五、1949年以来鲁西北植棉业的曲折发展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更新与淘汰: 优良品种的引进与培育
    第一节 改良开端: 清末民国时期良种的选育与推广
        一、美棉的早期试种(1900-1911)
        二、民国时期良种的选育与推广(1912-1937)
        三、日伪时期棉种改良与强制推广(1938-1945)
        四、品种改良与推广的影响
    第二节 自主创新: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良种繁育
        一、棉花良种引进与繁育的几个阶段
        二、良种繁育推广体系的组成
        三、繁育和推广的主要品种
        四、新品种繁育推广的影响与特点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灾害应对与技术革新: 棉花的耕种与管理
    第一节 棉田生态改造
        一、水利设施的修建
        二、盐碱地的治理与应对
        三、土地肥力的培养
    第二节 棉花耕种技术的革新
        一、19世纪以前传统耕作技术的演进
        二、清末民国时期科学植棉的初步探索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技术植棉
        四、耕作技术演进的特点
    第三节 棉花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变迁
        一、鲁西北棉花主要病虫害
        二、不同历史阶段病虫害防治技术与措施
        三、病虫害防治技术变迁的特点
    第四节 棉作技术传播方式的改进
        一、传播方式的初步探索
        二、互助合作中的技术传播
        三、家庭生产模式下的技术传播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从乡村到国际: 棉花市场流通体系的建构与重组
    第一节 由内到外: 1945年以前的棉花市场
        一、明清时期的棉花集市贸易
        二、清末民国棉花流通体系的初步建立
        三、日伪对棉花市场的“一元化”统制
    第二节 从自由到统购: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棉花流通
        一、规范秩序: 抗战后的棉花市场
        二、实行统购: 棉花市场的一元化
        三、稳定市场与统一调配: 棉花统购政策的影响
        四、“买棉难”与“卖棉难”: 统购时期的流通困境
    第三节 多元化与边缘化: 新经济体制下的棉花市场
        一、国家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曲折历程
        二、市场体制改革中的地方棉花交易
        三、全面市场化对区域棉花生产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棉纺织业的浮沉: 棉花生产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第一节 土布中心: 1949年以前鲁西北的棉纺织业
        一、明清时期鲁西北手工棉纺织业的初步发展
        二、清末民初民间纺织的延续和新型纺织业的兴起
        三、抗战前后工厂停业与民间纺织的复苏
        四、鲁西北棉纺织业相对削弱与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二节 时起时落: 新中国成立以来鲁西北的棉纺织业
        一、互助合作时期传统手工棉纺织业的延续
        二、1958-1978年机械化棉纺织业的曲折前进
        三、1979-1990年棉纺织企业遍地开花
        四、1990年代棉纺织业的萎缩
        五、新世纪棉纺织业的转型与发展
        六、鲁西北棉纺织业浮沉的影响因素分析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以棉换粮”与“弃棉从粮”:棉花与区域社会生活
    第一节 棉粮争地: 棉花生产与区域种植业结构变迁
        一、清末至民国: “粮棉兼种”与“以粮挤棉”
        二、1949年至1978年:从“爱国家种棉花”到“以粮为主”
        三、改革开放初期: 以棉为主的种植结构
        四、1990年以后: 棉花萎缩与多种经营的产业结构
    第二节 借棉致富: 棉花生产对农民收入和生活的影响
        一、以棉换粮: 棉花扩张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06-1948)
        二、陷入困境: 棉花徘徊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49-1979)
        三、超越全国: 植棉高峰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80-1990)
        四、弃棉从粮: 波动萎缩时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91-2015)
    第三节 角色转换: 棉花生产对区域从业结构的影响
        一、“美差”的消失: 国营棉厂职工大起大落
        二、突破家庭藩篱: 从自纺自织到纺织工人
        三、加入附带行业: 腹地民众依靠棉花副业创造价值
        四、打破男耕女织: 妇女成为植棉主力军
    第四节 由内聚到开放: 棉花生产与地方社会网络
        一、请进来与走出去: 棉花生产带来的内外交流
        二、专业人才培养: 创建专业研究机构和培训学校
        三、与外省联姻: 农民婚姻网络之变迁
    第五节 偷棉事件: 棉花生产与地方社会秩序
        一、扞卫经济利益: 民国时期的偷棉与护棉
        二、严肃的政治问题: 集体化早期的偷棉事件
        三、不是秘密的秘密: 集体化后期心照不宣的偷棉行为
        四、利益冲突与调整: 偷棉事件中的国家、集体与农民
    本章小结
结语: 棉花视角下的生态、市场、技术、国家与农民——鲁西北棉花生产与社会变迁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
    一、鲁西北棉花生产与社会变迁的特点
    二、鲁西北棉花生产与社会变迁的影响因素分析
    三、疑问与思考: 透过鲁西北植棉业历史变迁看农业发展
附录
    附录一: 鲁西北棉花生产大事记
    附录二: 部分统计表
        表1 1368-2006年鲁西北行政区划统计表
        表2 1949-2015年聊城地区棉田面积及产量
        表3 1949-1990年聊城地区棉花加工企业基本情况简表
        表4 1949-2000年鲁西北9县棉厂统计表
    附录三: 访谈记录选编
        (一) STC访谈记录
        (二) WFJ访谈记录
        (三) 杨俊生访谈记录
        (四) 闫荣军访谈记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3)低维纳米过渡金属磷化物/光催化材料构建及其产氢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过渡金属磷化物的概述
    1.2 过渡金属磷化物的结构和性质
        1.2.1 过渡金属磷化物的结构
        1.2.2 过渡金属磷化物的性质
    1.3 过渡金属磷化物的制备方法和低维磷化物综述
        1.3.1 过渡金属磷化物的制备方法
        1.3.2 低维磷化物概述
    1.4 过渡金属磷化物的应用
        1.4.1 锂离子电池
        1.4.2 超级电容器
        1.4.3 加氢处理
        1.4.4 电催化
    1.5 光催化制氢
    1.6 论文研究内容及意义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 实验试剂
    2.2 实验仪器
    2.3 光催化分解水产氢活性评价
        2.3.1 光催化产氢活性评价装置
        2.3.2 产氢量以及表观量子效率计算
    2.4 催化剂表征
        2.4.1 粉末X-射线衍射(PXRD)
        2.4.2 低温氮气吸脱附(BET)
        2.4.3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2.4.4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2.4.5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2.4.6 原子力显微镜(AFM)
        2.4.7 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
        2.4.8 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 DRS)
        2.4.9 光致发光光谱(PL)
        2.4.10 光电化学表征(PEC)
第三章 Ni_2P量子点/红磷纳米片光催化剂的构建及其可见光产氢性能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催化剂的合成
        3.2.2 催化剂活性及稳定性评价
    3.3 结果与讨论
        3.3.1 粉末X射线衍射分析
        3.3.2 TEM和 AFM测试
        3.3.3 BET分析
        3.3.4 XPS测试
        3.3.5 UV-VIS DRS和 FT-IR分析
        3.3.6 光电性能
        3.3.7 光催化剂活性与稳定性
        3.3.8 Ni_2P/red P光催化剂形成机制及其光催化机理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层状Fe_2P-Cd_(0.5)Zn_(0.5)S纳米复合光催化剂的构建及其光催化产氢性能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催化剂的合成
        4.2.2 催化剂活性及稳定性评价
    4.3 结果与讨论
        4.3.1 粉末X射线衍射分析
        4.3.2 SEM、TEM和 AFM测试
        4.3.3 XPS测试
        4.3.4 UV-VIS DRS分析
        4.3.5 光电性能
        4.3.6 光催化活性和稳定性
        4.3.7 光催化产氢机理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超薄Fe_2P纳米片-CdS纳米棒复合光催化剂的构建及其光催化产氢性能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催化剂的合成
        5.2.2 催化剂活性及稳定性评价
    5.3 结果与讨论
        5.3.1 Fe_2P纳米片的结构和形态分析
        5.3.2 粉末X射线分析
        5.3.3 TEM测试
        5.3.4 XPS测试
        5.3.5 UV-VIS DRS分析
        5.3.6 光电性能
        5.3.7 光催化活性和稳定性
        5.3.8 光催化活性提高的机制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Co_2P纳米片-Cd_(0.5)Zn_(0.5)S纳米粒子复合光催化剂的构建及其光催化产氢性能
    6.1 引言
    6.2 实验部分
        6.2.1 催化剂的合成
        6.2.2 催化剂活性及稳定性评价
    6.3 结果与讨论
        6.3.1 Co_2P纳米片形貌表征分析
        6.3.2 粉末X射线衍射分析
        6.3.3 TEM测试
        6.3.4 XPS测试
        6.3.5 UV-VIS DRS分析
        6.3.6 光电性能
        6.3.7 光催化活性和稳定性
        6.3.8 Co_2P(8)-CZS光催化活性提高的机制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Co_2P纳米片-CdS纳米棒复合光催化剂的构建及其光催化产氢性能
    7.1 引言
    7.2 实验部分
        7.2.1 催化剂的合成
        7.2.2 催化剂活性及稳定性评价
    7.3 结果与讨论
        7.3.1 粉末X射线衍射分析
        7.3.2 TEM测试
        7.3.3 XPS测试
        7.3.4 UV-VIS DRS分析
        7.3.5 光电性能
        7.3.6 光催化活性和稳定性
    7.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主要结论
    主要创新点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4)企业制订产品标准对营销绩效的影响研究 ——以D公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国际标准化发展
        1.1.2 中国标准国际化
        1.1.3 D公司产品标准化经验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3.3 研究综述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路线
        1.4.3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产品标准化概念
        2.1.1 产品标准化用途广泛
        2.1.2 产品标准化的优势
        2.1.3 产品标准化的缺点
    2.2 营销绩效概念
    2.3 产品标准化与营销管理理论
第三章 D公司案例分析
    3.1 D公司概况
    3.2 D公司系列产品标准化和典型范例
    3.3 D公司系列产品生命周期与标准化
    3.4 D公司转型升级产品的定位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制订产品标准与营销绩效研究
    4.1 概念界定及测量
        4.1.1 营销绩效
        4.1.2 营销能力
        4.1.3 技术创新能力
        4.1.4 企业制定产品标准实践能力
    4.2 概念模型
    4.3 研究假设的提出
        4.3.1 企业制定产品标准实践对营销能力的影响
        4.3.2 营销能力对营销绩效的影响
        4.3.3 企业制定产品标准实践对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
        4.3.4 技术创新能力对营销绩效的影响
        4.3.5 企业制定产品标准实践对营销绩效的影响
        4.3.6 技术创新能力的中介效应
        4.3.7 营销能力的中介效应
    4.4 量表设计
        4.4.1 企业制定产品标准实践测量量表
        4.4.2 技术创新能力量表
        4.4.3 营销能力量表
        4.4.4 企业绩效量表
    4.5 实证检验及分析
        4.5.1 信度及效度分析
        4.5.2 相关分析
        4.5.3 假设检验
        4.5.4 中介效应检验
    4.6 实证研究结论
第五章 研究总结
    5.1 创新与不足
    5.2 对D公司的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致谢

(5)土壤微生物群落与植物功能性状对喀斯特小生境水热的响应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 喀斯特小生境
    2 喀斯特生境生态因子特征与研究现状
        2.1 水分胁迫与限制
        2.2 土壤养分限制
        2.3 其它生态因子限制
        2.4 土壤微生物作用
        2.5 多因子复合作用
    3 喀斯特生境生态因子对植物-微生物的影响
        3.1 植物功能性状的响应
        3.2 植物分子层面的响应
        3.3 微生物响应
    4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5 本研究的科学问题及内容
第2章 研究方法
    1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2 喀斯特小生境原位连续观测
        2.1 研究样点概况
        2.2 土壤温度与水分连续观测
        2.3 植物群落观测
        2.4 土壤取样与理化性质测定
        2.5 土壤微生物取样与测定
    3 实验研究
        3.1 实验设计
        3.2 土壤样品处理与测定
        3.3 植物样品采集
        3.4 葛根代谢物提取与检测
    4 数据分析
        4.1 滞后距
        4.2 微生物多样性
        4.3 葛根代谢物
第3章 典型喀斯特小生境土壤温度与水分特征
    1 引言
    2 不同小生境温度特征
        2.1 喀斯特小生境土壤温度不同季节时段的垂直变化特征
        2.2 小生境土壤温度对地表气象变化的响应滞后
        2.3 气温对喀斯特土壤温度的影响
    3 喀斯特小生境土壤水分特征
        3.1 喀斯特小生境土壤水分不同旱季、雨季时段的垂直变化特征
        3.2 喀斯特小生境土壤水分对降水变化的滞后响应
        3.3 降水对喀斯特小生境土壤水分的影响
    4 讨论
    5 小结
第4章 小生境基岩裸露及土壤厚度对土壤温度与水分差异影响
    1 引言
    2 土壤温度特征
        2.1 不同季节中模拟喀斯特小生境土壤温度垂直变化特征
        2.2 模拟喀斯特小生境土壤温度对地表气象变化的响应
        2.3 气温对喀斯特土壤温度的影响
    3 土壤水分特征
        3.1 模拟喀斯特小生境土壤水分在旱季和雨季垂直变化特征
        3.2 模拟喀斯特小生境土壤水分对降水变化的滞后响应
        3.3 降水对模拟喀斯特小生境土壤水分的影响
    4 讨论
    5 小结
第5章 喀斯特高原土壤微生物群落对生境演变的响应
    1 引言
    2 结果与分析
        2.1 植物群落演替的物种替代特征
        2.2 不同植物演替阶段群落特征
        2.3 不同植物演替阶段及小生境土壤理化性质
        2.4 不同植物演替阶段及小生境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
        2.5 生境生态因子作用与土壤微生物群落构成响应
        2.6 土壤微生物功能群划分及其功能类群
    3 讨论
    4 小结
第6章 土壤细菌群落对喀斯特基岩裸露生境生态因素组合的生态响应
    1 引言
    2 结果与分析
        2.1 模拟的喀斯特小生境土壤细菌群落组成
        2.2 模拟的喀斯特小生境土壤细菌群落优势种
        2.3 模拟的喀斯特小生境土壤细菌群落指示种
        2.4 模拟的喀斯特小生境土壤细菌群落种间关系及其核心种组
        2.5 模拟的喀斯特小生境土壤细菌群落建成影响
    3 讨论
    4 小结
第7章 喀斯特小生境对植物性状作用与调控机制
    1 引言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境类型特征对葛功能性状特征影响
        2.2 生境类型特征对葛软功能性状的影响
        2.3 葛根代谢物的环境调控作用
        2.4 喀斯特小生境土壤细菌与葛根部代谢物相互作用关系
        2.5 葛根代谢与性状关联分析
        2.6 喀斯特小生境环境生态因子对葛根代谢产物的作用途径
    3 讨论
    4 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1 结论
    2 研究创新点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6)基于种植大户行为的化肥面源污染防治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农业面源污染影响因素研究
        1.3.2 化肥面源污染防治政策研究
        1.3.3 化肥面源污染防治与农户行为研究
        1.3.4 国内外研究述评
    1.4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框架
        1.4.3 研究方法
    1.5 创新点
2 概念界定与基础理论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种植大户
        2.1.2 化肥面源污染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行为经济理论
        2.2.2 生态平衡理论
        2.2.3 农业政策及外部性理论
        2.2.4 农户行为理论
    2.3 本章小结
3 化肥面源污染与治理现状及防治政策演进
    3.1 化肥施用特征概况
        3.1.1 化肥施用量及施用强度
        3.1.2 化肥施用结构对比分析
        3.1.3 内部施用均衡度对比
    3.2 化肥施用时空特征分析
        3.2.1 研究方法
        3.2.2 化肥施用空间分布情况分析
        3.2.3 空间冷热点分析
    3.3 我国化肥面源污染产生的影响
        3.3.1 河流水体污染表现
        3.3.2 湖泊(水库)水体污染表现
        3.3.3 土地土壤污染表现
        3.3.4 农业废弃物污染表现
    3.4 化肥施用减量空间分析
        3.4.1 分析方法
        3.4.2 化肥施用效率测度
        3.4.3 化肥施用减量空间
    3.5 化肥面源污染防治政策演进与归纳
        3.5.1 化肥面源污染防治政策演进
        3.5.2 化肥面源污染防治政策汇总
    3.6 我国化肥面源污染防治政策存在的问题
        3.6.1 政策缺乏前瞻性且手段单一
        3.6.2 政策扶持力度薄弱
        3.6.3 化肥面源污染数据管理水平低
        3.6.4 化肥面源污染防治政策落地难
        3.6.5 盲目追求化肥减排量化目标
    3.7 本章小结
4 问卷设计、描述性统计及有效性检验
    4.1 问卷设计与调查
        4.1.1 问卷设计
        4.1.2 问卷调查
    4.2 测量变量问项设计及描述性统计分析
        4.2.1 测量变量问项设计
        4.2.2 测量变量数据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4.3 测量量表的信度检验
        4.3.1 种植大户认知测量量表的信度检验
        4.3.2 种植大户政策采纳意愿测量量表的信度检验
        4.3.3 种植大户施肥行为测量量表的信度检验
    4.4 测量量表的效度检验
        4.4.1 种植大户施肥行为测量量表的信度检验
        4.4.2 种植大户政策采纳意愿测量量表的效度检验
        4.4.3 种植大户施肥行为测量量表的效度检验
    4.5 本章小结
5 种植大户化肥面源污染防治政策采纳的路径分析
    5.1 研究方法
        5.1.1 结构方程模型的概念
        5.1.2 模型适配度指标选择
    5.2 种植大户认知、经济政策采纳意愿与行为的路径分析
        5.2.1 政策认知对经济政策采纳意愿的路径结果
        5.2.2 污染认知对经济政策采纳意愿的路径结果
        5.2.3 经济政策采纳意愿对施肥行为的路径结果
        5.2.4 污染认知、经济政策采纳意愿与施肥行为的路径结果
        5.2.5 认知、经济政策采纳意愿与施肥行为的路径结果
    5.3 种植大户认知、惩罚政策采纳意愿与行为的路径分析
        5.3.1 污染认知对惩罚政策采纳意愿的路径结果
        5.3.2 惩罚政策采纳意愿对施肥行为的路径结果
        5.3.3 污染认知、惩罚政策采纳意愿与施肥行为的路径结果
        5.3.4 认知、惩罚政策采纳意愿与施肥行为的路径结果
    5.4 种植大户污染认知、辅助政策采纳意愿与施肥行为的路径分析
        5.4.1 辅助政策采纳意愿对施肥行为的路径结果
        5.4.2 污染认知、辅助政策采纳意愿与施肥行为的路径结果
    5.5 本章小结
6 基于相关者利益特征的化肥面源污染防治政策制定博弈
    6.1 化肥面源污染防治政策利益相关者分类
        6.1.1 种植大户
        6.1.2 政府
        6.1.3 外部利益群体
    6.2 利益相关者利益特征分析
        6.2.1 种植大户利益特征
        6.2.2 非农社会性主体利益特征
        6.2.3 央地政府利益特征
    6.3 化肥面源污染防控政策制定博弈模型建构
        6.3.1 博弈模型假设
        6.3.2 种植大户与央地政府博弈模型
        6.3.3 种植大户与非农外部利益群体博弈模型
    6.4 不同治理模式化肥面源污染防治政策博弈分析
        6.4.1 治理成本最优决策分析逻辑
        6.4.2 整体收益最优决策分析逻辑
        6.4.3 基于外部性的决策分析逻辑
    6.5 本章小结
7 国外化肥面源污染防治政策经验借鉴
    7.1 美国化肥面源污染防治政策的经验
        7.1.1 建构污染防治法律体系
        7.1.2 重点区域划分治理模式
        7.1.3 探索污染多元防治机制
        7.1.4 丰富立体防治政策组合
    7.2 以色列化肥面源污染防治政策的经验
        7.2.1 节水政策主导型污染防治
        7.2.2 多职能部门协同治理模式
        7.2.3 多类型政策交互覆盖机制
        7.2.4 产研财政联动式投入模式
    7.3 欧盟化肥面源污染防治政策的经验
        7.3.1 命令控制型法律法规格局
        7.3.2 共同政策中心型治理逻辑
        7.3.3 有机农业效用最优化模式
        7.3.4 市场激励与政策调控融合
    7.4 化肥面源污染防治政策制定经验的国际启示
        7.4.1 关注法律法规的防治先导性
        7.4.2 以科技手段为污染防治支撑
        7.4.3 培育规模生产主体发挥带头作用
        7.4.4 探索数据技术导向防治路径
    7.5 本章小结
8 基于种植大户行为的化肥面源污染防治政策制定及保障措施
    8.1 化肥面源污染防治政策改进
        8.1.1 制定化肥面源污染防治政策组合
        8.1.2 推进财税协同化肥面源污染防治
        8.1.3 制定多效化肥减量与有机肥补贴
        8.1.4 政企合作参与化肥面源污染防治
        8.1.5 收紧化肥面源污染防治监督口径
    8.2 基于种植大户行为的化肥面源污染防治方案设计
        8.2.1 条件式大户化肥污染防治激励方案
        8.2.2 层级累进大户有机肥补贴激励方案
        8.2.3 产研联动式大户面源污染防治方案
        8.2.4 政农协同式大户面源污染防治方案
    8.3 基于种植大户行为的化肥面源污染防治政策制定保障措施
        8.3.1 政策设计端严控化肥面源污染防治
        8.3.2 化肥面源污染政策执行端组织保障
        8.3.3 肥料施用创新及现代数据技术保障
        8.3.4 化肥面源污染防治资金端支持保障
    8.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东北林业大学 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7)固定化酶催化α-蒎烯环氧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α-蒎烯及其环氧化合物概述
    1.2 环氧化反应的类型
        1.2.1 金属催化环氧化
        1.2.2 Prileshajev环氧化
        1.2.3 酶法环氧化
        1.2.4 化学-酶法环氧化
    1.3 化学-酶法环氧化反应的影响因素
        1.3.1 溶剂对环氧化反应的影响
        1.3.2 过氧化氢对环氧化反应的影响
        1.3.3 酰基供体对环氧化反应的影响
        1.3.4 固定化酶对环氧化反应的影响
    1.4 MOFs固定化酶的研究进展
        1.4.1 基于MOFs材料的固定化方法
        1.4.2 MOFs固定化酶的应用
    1.5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和意义
第二章 α-蒎烯化学-酶法环氧化反应体系优化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仪器
    2.3 实验方法
        2.3.1 单相反应体系溶剂的选择
        2.3.2 两种反应体系中的环氧化反应对比
        2.3.3 乙酸乙酯浓度的影响
        2.3.4 双氧水浓度的影响
        2.3.5 束酸剂的影响
        2.3.6 Novozym435 在单相体系中的重用性
        2.3.7 不同底物在单相体系中的环氧化反应
        2.3.8 分析方法
    2.4 结果与讨论
        2.4.1 单相反应体系溶剂的选择
        2.4.2 两种体系中的环氧化反应对比
        2.4.3 乙酸乙酯浓度的影响
        2.4.4 双氧水浓度的影响
        2.4.5 束酸剂的影响
        2.4.6 单相反应体系与其他研究对比
        2.4.7 Novozym435 在异丙醇中的重用性
        2.4.8 不同底物的环氧化反应
    2.5 小结
第三章 ZIF-8 固定脂肪酶CRL及催化α-蒎烯环氧化
    3.1 实验材料
    3.2 实验仪器
    3.3 实验方法
        3.3.1 锌离子和2-甲基咪唑对酶活力的影响
        3.3.2 初始pH值对固定化效果的影响
        3.3.3 锌离子和2-甲基咪唑添加比例对固定化效果的影响
        3.3.4 酶添加量对固定化效果的影响
        3.3.5 不同静置时间对固定化效果的影响
        3.3.6 干燥方式对固定化酶的影响
        3.3.7 底物尺寸对固定化酶的影响
        3.3.8 CRL@ZIF-8 催化α-蒎烯环氧化反应
        3.3.9 CRL@ZIF-8 结构测定
        3.3.10 固定化酶的重用性测定
        3.3.11 蛋白含量和固定化酶活力测定
    3.4 结果与讨论
        3.4.1 锌离子和2-甲基咪唑对酶活力的影响
        3.4.2 初始pH值对固定化效果的影响
        3.4.3 原料的添加比例对固定化效果的影响
        3.4.4 酶添加量对固定化效果的影响
        3.4.5 不同静置时间对固定化效果的影响
        3.4.6 干燥方式对固定化酶的影响
        3.4.7 底物尺寸对固定化酶催化性能的影响
        3.4.8 CRL@ZIF-8 结构测定
        3.4.9 CRL@ZIF-8 催化α-蒎烯环氧化反应
    3.5 小结
第四章 ZIF-8 固定化脂肪酶CALB及其催化α-蒎烯环氧化
    4.1 实验材料
    4.2 实验仪器
    4.3 实验方法
        4.3.1 CALB@ZIF-8 制备
        4.3.2 CALB@ZIF-8@Zn-BTC制备
        4.3.3 CALB@ZIF-8@Zn-BTC表征
        4.3.4 CALB@ZIF-8 催化α-蒎烯环氧化反应
        4.3.5 ZIF-8及其原料对α-蒎烯环氧化的影响
        4.3.6 乙酸乙酯浓度对CALB@ZIF-8 催化α-环氧化的影响
        4.3.7 CALB@ZIF-8@Zn-BTC催化α-蒎烯环氧化
        4.3.8 CALB@ZIF-8@Zn-BTC重用性测试
        4.3.9 分析方法
    4.4 结果与讨论
        4.4.1 CALB@ZIF-8 催化α-蒎烯环氧化反应
        4.4.2 ZIF-8及其原料对α-蒎烯环氧化的影响
        4.4.3 乙酸乙酯浓度对CALB@ZIF-8 催化α-蒎烯环氧化的影响
        4.4.4 CALB@ZIF-8@Zn-BTC催化α-蒎烯环氧化
        4.4.5 重用性测试
        4.4.6 CALB@ZIF-8@Zn-BTC表征
    4.5 .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取得科研成果情况

(8)Hb/AuNPs/PPy/GCE过氧化氢传感器的构建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与符号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过氧化氢检测方法
    1.3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
        1.3.1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检测机理及构造
        1.3.2 修饰电极的制备方法
    1.4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修饰材料
        1.4.1 导电聚合物
        1.4.2 金属纳米粒子
        1.4.3 血红蛋白
    1.5 电化学过氧化氢传感器的优缺点
        1.5.1 电化学H_2O_2传感器的优点
        1.5.2 电化学H_2O_2传感器的缺点
    1.6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1.6.1 研究内容
        1.6.2 创新点
第2章 Hb/AuNPs/Ppy/GCE生物传感器的构建及表征
    2.1 引言
    2.2 材料与设备
        2.2.1 实验材料
        2.2.2 仪器与设备
    2.3 实验方法
        2.3.1 Hb/AuNPs/Ppy/GCE修饰电极的制备
        2.3.2 修饰电极制备条件优化
        2.3.3 修饰电极的物理表征
        2.3.4 修饰电极的电化学表征
        2.3.5 检测方法
        2.3.6 数据统计分析
    2.4 结果与结论
        2.4.1 修饰电极制备条件优化
        2.4.2 修饰电极的物理表征
        2.4.3 修饰电极的电化学表征
        2.4.4 循环伏安法催化过氧化氢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Hb/AuNPs/Ppy/GCE生物传感器检测过氧化氢
    3.1 引言
    3.2 材料与设备
        3.2.1 实验材料
        3.2.2 实验仪器
    3.3 实验方法
        3.3.1 检测参数优化
        3.3.2 传感器的性能研究
    3.4 结果与讨论
        3.4.1 检测参数优化
        3.4.2 线性范围和检测限
        3.4.3 选择性
        3.4.4 重现性
        3.4.5 稳定性
        3.4.6 传感器性能比较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Hb/AuNPs/Ppy/GCE生物传感器在饮料中的应用
    4.1 引言
    4.2 材料和设备
        4.2.1 实料材料
        4.2.2 实验仪器
    4.3 实验方法
        4.3.1 水样中的过氧化氢检测
        4.3.2 牛奶样品中的过氧化氢检测
        4.3.3 检测方法
        4.3.4 数据统计分析
    4.4 结果与讨论
        4.4.1 水样中加标回收率
        4.4.2 牛奶样品中加标回收率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9)新型磷酸化氧化钛的制备及其重金属离子吸附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水体中重金属的危害及其来源
    1.2 水体中重金属去除方法
        1.2.1 化学法
        1.2.2 生物法
        1.2.3 物理化学法
    1.3 水体中重金属离子吸附材料
        1.3.1 无机吸附材料
        1.3.2 有机吸附材料
        1.3.3 金属有机框架吸附材料
        1.3.4 有机无机复合吸附材料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1.5 主要研究内容以及技术路线
        1.5.1 主要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 实验试剂
    2.2 实验仪器
    2.3 表征方法
        2.3.1 粉末X射线衍射(XRD)
        2.3.2 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能谱仪(EDS)
        2.3.3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X射线能谱(EDX)
        2.3.4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2.3.5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OES)
        2.3.6 比表面积及孔径分布
        2.3.7 傅氏转换红外线光谱分析仪(FT-IR)
        2.3.8 热重和差热分析(TG/DTA)
    2.4 重金属离子吸附测试方法
第三章 高比表面积磷酸化氧化钛的制备及Cr~(3+)吸附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高比表面积磷酸化氧化钛的制备
    3.3 结果与讨论
        3.3.1 高比表面积磷酸化氧化钛的物相表征
        3.3.2 高比表面积磷酸化氧化钛的形貌表征
        3.3.3 高比表面积磷酸化氧化钛的结构表征
    3.4 高比表面积磷酸化氧化钛对Cr~(3+)吸附性能研究
        3.4.1 Cr~(3+)吸附测试实验
        3.4.2 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研究
        3.4.3 吸附机理研究
    3.5 磷酸化氧化钛锰材料制备及Cr~(3+)吸附研究
        3.5.1 磷酸化氧化钛锰材料制备及Cr~(3+)吸附
        3.5.2 磷酸化氧化钛锰材料形貌表征及Cr~(3+)吸附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羟基磷酸化氧化钛和氨基磷酸化氧化钛的制备及重金属离子吸附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羟基磷酸化氧化钛的制备
    4.3 氨基磷酸化氧化钛的制备
    4.4 结果与讨论
        4.4.1 物相表征
        4.4.2 形貌表征
        4.4.3 结构表征
    4.5 重金属离子吸附性能研究
        4.5.1 羟基磷酸化氧化钛和氨基磷酸化氧化钛对重金属离子吸附测试
        4.5.2 氨基磷酸化氧化钛对低浓度重金属离子吸附测试
        4.5.3 吸附动力学研究
        4.5.4 循环吸附性能研究
        4.5.5 吸附机理研究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超高吸附性能磷酸化氧化钛的制备及其重金属离子吸附性能研究
    5.1 前言
    5.2 超高吸附性能磷酸化氧化钛的制备
    5.3 结果与讨论
        5.3.1 物相表征
        5.3.2 形貌表征
        5.3.3 结构表征
    5.4 超高吸附性能磷酸化氧化钛吸附性能研究
        5.4.1 超高吸附性能磷酸化氧化钛对低浓度重金属离子吸附性能
        5.4.2 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研究
        5.4.3 循环吸附性能研究
        5.4.4 吸附机理研究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新型磷酸化氧化钛工程化应用探索
    6.1 前言
    6.2 实验部分
        6.2.1 实验药品与实验仪器
        6.2.2 超高吸附性能磷酸化氧化钛材料的大规模制备
        6.2.3 超高吸附性能磷酸化氧化钛材料的成型造粒
        6.2.4 实验表征测试方法以及对应的仪器
    6.3 结果与讨论
        6.3.1 形貌表征
        6.3.2 结构表征
    6.4 重金属离子吸附性能研究
        6.4.1 重金属离子吸附测试实验
        6.4.2 循环吸附性能研究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主要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10)雨生红球藻中藻蛋白制备工艺及其蛋白的结构与功能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雨生红球藻概况
        1.1.1 雨生红球藻的生物学特征
        1.1.2 雨生红球藻的规模化养殖
        1.1.3 雨生红球藻的活性成分及应用价值
    1.2 雨生红球藻蛋白的研究现状
        1.2.1 藻蛋白的结构
        1.2.2 藻蛋白的制备
        1.2.3 藻蛋白的生物活性
        1.2.4 藻蛋白的应用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 研究内容
第二章 雨生红球藻中藻蛋白的制备
    2.1 前言
    2.2 试验材料与仪器
        2.2.1 材料与试剂
        2.2.2 试验仪器与设备
    2.3 试验方法
        2.3.1 原料的预处理
        2.3.2 原料基本成分的测定
        2.3.3 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2.3.4 细胞破壁方法的研究
        2.3.5 碱液浸提藻蛋白的工艺流程
        2.3.6 碱液浸提藻蛋白的单因素试验
        2.3.7 响应面分析法优化藻蛋白的提取条件
        2.3.8 藻蛋白沉淀方法
    2.4 结果与讨论
        2.4.1 脱脂雨生红球藻粉的基本成分分析
        2.4.2 标准曲线的绘制
        2.4.3 细胞破壁方法的确定
        2.4.4 碱液浸提藻蛋白的单因素试验
        2.4.5 响应面分析法优化藻蛋白的提取条件
        2.4.6 藻蛋白沉淀方法的确定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雨生红球藻中藻蛋白的结构研究
    3.1 前言
    3.2 试验材料与仪器
        3.2.1 材料与试剂
        3.2.2 试验仪器与设备
    3.3 试验方法
        3.3.1 藻蛋白体积密度的测定
        3.3.2 氨基酸组成的测定
        3.3.3 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
        3.3.4 红外光谱测定
        3.3.5 扫描电镜分析(SEM)
        3.3.6 热力学稳定性分析
        3.3.7 光照稳定性分析
    3.4 结果与讨论
        3.4.1 体积密度分析
        3.4.2 氨基酸组成分析
        3.4.3 SDS-PAGE凝胶电泳分析
        3.4.4 红外光谱分析
        3.4.5 扫描电镜分析
        3.4.6 热力学稳定性分析
        3.4.7 光照稳定性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雨生红球藻中藻蛋白功能性的研究
    4.1 前言
    4.2 试验材料与仪器
        4.2.1 材料与试剂
        4.2.2 试验仪器与设备
    4.3 试验方法
        4.3.1 藻蛋白吸水性的研究
        4.3.2 藻蛋白吸油性的研究
        4.3.3 藻蛋白溶解性的研究
        4.3.4 藻蛋白乳化性的研究
        4.3.5 藻蛋白起泡性的研究
    4.4 结果与讨论
        4.4.1 藻蛋白的吸水性
        4.4.2 藻蛋白的吸油性
        4.4.3 藻蛋白的溶解性
        4.4.4 藻蛋白的乳化性
        4.4.5 藻蛋白的起泡性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四、新法生产低成本的磷酸(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研究 ——以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为中心[D]. 王鹏飞. 山西大学, 2021(01)
  • [2]国家、生态、技术、市场 ——棉花与鲁西北社会变迁(1906-2006)[D]. 史晓玲. 山东大学, 2020(08)
  • [3]低维纳米过渡金属磷化物/光催化材料构建及其产氢性能研究[D]. 梁志彬. 华南理工大学, 2020
  • [4]企业制订产品标准对营销绩效的影响研究 ——以D公司为例[D]. 吴林. 长安大学, 2020(06)
  • [5]土壤微生物群落与植物功能性状对喀斯特小生境水热的响应机制[D]. 严令斌. 贵州大学, 2020
  • [6]基于种植大户行为的化肥面源污染防治政策研究[D]. 石凯含. 东北林业大学, 2020(09)
  • [7]固定化酶催化α-蒎烯环氧化的研究[D]. 苏伟. 广西大学, 2020(02)
  • [8]Hb/AuNPs/PPy/GCE过氧化氢传感器的构建及其应用[D]. 徐军军. 南昌大学, 2020(01)
  • [9]新型磷酸化氧化钛的制备及其重金属离子吸附性能研究[D]. 王鹏.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2020(03)
  • [10]雨生红球藻中藻蛋白制备工艺及其蛋白的结构与功能性研究[D]. 邱月. 济南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生产低成本磷酸的新方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