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季进《钱钟书与现代西学》(论文文献综述)
宋奇论[1](2019)在《海外汉学视域下的鸳鸯蝴蝶派文学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主要考察海外汉学世界现当代中国文学研究领域针对中国近代“鸳鸯蝴蝶派”文学的研究状况,以英语世界的汉学家中对中国“鸳鸯蝴蝶派”文学进行过系统性研究的三位代表学者林培瑞、周蕾与胡志德的研究为主要考察对象。文章重点考察三位汉学家在其各自的鸳鸯蝴蝶派文学研究中所采取的研究策略,尤其是总结他们在应对其各自不同的研究对象时所采用的研究方法的特色,并分析他们各自的研究中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内容,以及最后对这些研究做出一定的综合评价。海外汉学世界对鸳鸯蝴蝶派文学的研究经历早期夏志清“文学的”方法与林培瑞“社会学”方法的纯粹模式发展至中后期周蕾的“女性”的方法以及胡志德思想史的方法的形态各异,在这些海外学者各自的研究中鸳鸯蝴蝶派文学也有着不同的定位,关于鸳鸯蝴蝶派文学的观点也呈现出很大的差异,而尤为体现在其各具特色的研究路径之中。同时从早期夏志清与林培瑞的研究到后期周蕾与林培瑞的研究在形态上的发展变化也可以看到海外中国文学研究界对于鸳鸯蝴蝶派的态度之变化。最后总结这些代表的研究的优势与劣势之所在,并探求海外汉学世界鸳鸯蝴蝶派文学研究共同存在的问题,以此促进海外与本土中国近现代通俗文学文化研究的共同发展。
宫立[2](2017)在《钱谷融着译目录初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钱谷融总说自己"无能又懒惰",能不说就不说,能不写就不写,但执笔时却从不敢怠慢,总是认认真真地竭尽全力来写。他所说的所写的,"都是自己要说的话,而不是听命于人,说别人要我说的话"。
许见军[3](2016)在《钱谷融文学思想研究(1949-1966)》文中指出高寿的钱谷融先生,历经岁月沧桑与无尽坎坷,依然秉持一种独特的风姿与情怀,悠然徜徉于寥廓宁静的生命之湖,举手投足间尽显“散淡人生”。钱谷融在中国当代文学和文艺理论等领域均有卓越奉献,其《论“文学是人学”》、《<雷雨>人物谈》等篇章已成为学术史上的不朽经典。钱谷融的生命历程大致可分作三段:建国前的早年生活;十七年(1949—1966)时期生活;新时期的晚年生活。三段里,承上启下的十七年应为钱谷融生命历程中最重要一环,既承续了早年的心灵密码,又波及晚年的为人处世。若欲深刻理解钱谷融,须充分重视十七年时期。职是之故,论文将主要聚焦于钱谷融的十七年生活,旨在探寻其人道主义文学思想的生成与发展。论文试图以钱谷融文艺思想生成发展之脉络为序,以参与的重要论争和文艺思想发生演变的关节点为视窗,揭示他的人道主义文学思想的生成与理论贡献。本论文共由六章构成:第一章主要论述1949年前钱谷融的文学活动。首先论述了中国传统文化对钱谷融的影响,然后分析了钱谷融受到的西方文化影响,最后具体论述了钱谷融的唯美主义文学思想,并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第二章主要论述钱谷融在1949年——1956年的文学活动。到了1950年代,在新的时代语境中,钱谷融经过革大的政治学习和翻译苏联文论,其“人学”思想逐步成熟,写出了具有独特性风格的两篇文学批评《人物分析——以(林家铺子>为例》和《“不能走那条路”》,为《论“文学是人学”》宏文的出现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第三章主要分析钱谷融的“文学是人学”理论。钱谷融的《论“文学是人学”》的发表经历了较为曲折的道路。“文学是人学”理论有丰富的审美内涵,在当时的语境中取得了重大的突破,比如反对工具论,维护具体的人性人情等等。但由于其观点的不合时宜,遭到了大规模的政治批判,钱谷融在巨大的社会压力之下,努力坚持自我的学术观点。“文学是人学”理论不仅在当时具有超越意义,而且在当下以及未来都有长久的生命力。第四章主要论述钱谷融的《<雷雨)人物谈》。《<雷雨>人物谈》的产生有着复杂的原因,充满了坎坷的命运。《<雷雨>人物谈》的出现却与“文学是人学”一样,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遭遇无情的猛烈批判。虽然如此,这批文学批评却对构建中国文艺学有着巨大的启示意义,其本身也成为了中国文学理论历史上的一篇经典之作。此文当时文坛独步,影响至深,其独特的评析方法亦曾沾溉无数后学。第五章主要分析钱谷融的《不可无“我”》这篇文章。笔者以为此文接续了中国文论的关于“我”与文学之关系探讨的理论。从钱谷融的文艺思想体系来看,“不可无‘我’”与“文学是人学”理论有着内在的相通之处,但与此同时又深化和拓展了“人学”理论。“不可无‘我’”有丰富的审美内涵,不仅在当时超越了以阶级分析法为主的文学理念,而且也开启了新时期80年代的关于文学主体性的大讨论,在当下也有抵制工具论的作用,为人的悲剧处境开辟一条理想道路。第六章分析阐述钱谷融的“十七年”文学思想在新时期文学中的延伸与拓展。钱谷融的“文学是人学”理论命题,在新时期80年代初的人道主义大讨论中得以重新发现与确立。之后,“文学是人学”理论命题经过文艺界对文学主体性与人文精神大讨论之后获得了学界的广泛共识,并成为新时期文学观念革新的所借助的重要理论话语资源之一。“文学是人学”理论命题有着严谨的逻辑系统和深刻的内涵,所以在新时期被无数的学者所提及与研究,从而延续与拓展了“文学是人学”理论命题的学术生命力。其中,“文学是人学”理论命题的重要拓展是学者讨论其文艺生态学价值和“文学是情学”理论命题的提出。
宫立[4](2015)在《“十七年”中国现代文学史编纂的多样化书写 ——以任访秋、钱谷融、唐弢为例》文中认为学界对“十七年”(1949-1966)时期中国现代文学史编纂的研究,一向注重于王瑶的《中国新文学史稿》、蔡仪的《中国新文学史讲话》、丁易的《中国现代文学史略》、张毕来的《新文学史纲》、刘绶松的《中国新文学史初稿》等已经公开出版、并产生一定影响的文学史着。因此,关于它们的研究也相对比较多。然而,在中国现代文学史编纂中,还有一些各高校内部流通的中国现代文学史讲义、教材等值得关注和研究,它们也许未能最终出版,只是一某种草稿、大纲、征求意见稿等各类原初文本与未刊稿存在,例如,任访秋的《中国新文学史讲稿》、钱谷融参与编写的《中国现代文学讲义》、唐弢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纲要(草稿)与《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册讨论稿以及他个人公开出版的《书话》等,正是属于这类长期被湮没、也未引起学界关注的代表,它们都是“十七年”时期中国现代文学史编纂研究的第一手资料和重要参考文献,也在一定程度上开拓“十七”年时期现代文学史编纂的研究空间。从对已有的任访秋、钱谷融、唐弢研究成果的梳理中,可以看出,这三位学人的现代文学史编纂方面的着述和贡献,很有文学史研究价值,亟待深入开掘。本文尝试在对唐弢、任访秋、钱谷融或主编或参与或独自撰写的中国现代文学史着进行梳理的基础上,结合他们的不同学术风格,从版本和文本变迁的角度切入,在现代文学史编纂的多样性方面进行探索和研究,为我们理解这一时期的文学史研究、书写的复杂性提供一个新的、可以补充前说的观察和思考,促进对现代文学研究史、学术史研究的回顾与前瞻。任访秋在1944年、1953年、1957年写出了三本不同的现代文学史,并且格外注重对现代文学与近代文学渊源关系的考察与梳理。其所着的《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卷业已引起学界瞩目,笔者着重对新发现的《中国现代文学论稿》进行进一步的细致梳理。学界对钱谷融的文学史研究的讨论是一个空白。以往关注的焦点都放在《论“文学是人学”》和《<雷雨)人物谈》等几部名作上,几乎很少人注意到他也曾参与编纂过现代文学史。从钱谷融撰写的《中国现代文学讲义》中的曹禺专章中可以看出,他虽然无意于建构新的文学史框架,但是在讲义中有意识地把重心放在了作家作品的细读和鉴赏方面,例如,钱谷融在《中国现代文学讲义》曹禺专章中对《雷雨》、《日出》的分析,就为我们提供了从文本细读阐释文学史的范例。而唐弢主编的三卷本《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出版时间,是在上世纪70年代80年代初,所以过去的研究者一般都把它视之为中国现代文学学科恢复期的文学史着的代表而进行研究。但是,这部文学史的编纂经历十分坎坷,时间跨度也较大,因此,笔者借助新找到的《中国现代文学史》纲要草稿和《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册讨论稿,以及相关的史料,对唐弢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编撰过程中所经历的诸多曲折、坎坷进行最大程度的还原,以此分析它所折射出的中国现代文学史编纂的艰难历程和中国现代文学学科的辛苦跋涉。并在对唐弢书话的撰写史作整体描述的基础上,试着将唐弢在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期间公开出版的《书话》的版本变迁作细致梳理,并与内部出版的《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册讨论稿作一对读,来探讨唐弢书话的别样的文学史意义。可以看出,在中国现代文学史编纂中,唐弢注重第一手资料的搜寻和文学史叙述语言的精炼,任访秋注重对现代文学与近代文学渊源关系的考察与梳理,钱谷融注重从文本细读阐释文学史、注重对作家作品的经典研读、在文学史论述中更关注对文学性的追求。尽管唐弢、任访秋、钱谷融三位学者在“十七年”时期对中国现代文学史编纂的探索,在当时文学史研究趋于政治化的大环境中,未必产生多大的影响,但是他们这一时期的文学史编纂实践,对于后来的现代文学史编纂及其研究的发展,不无借鉴意义。
展鹤[5](2013)在《陈铨抗战戏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如果将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话剧比作唯美的维纳斯,充满着浪漫、感伤与柔情,那么三四十年代的中国话剧则是富有战斗力的英雄,充满着力量、悲愤与豪情。此时,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的碰撞越来越激化,“救亡压倒启蒙”现象更是适宜的出现在整个思想与文化领域,社会革命运动必然成为中国现代话剧运动的推手,即“革命引导戏剧。”特定的战争政治文化语境下,产生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个特殊的文化——抗战戏剧。他们以戏剧作为斗争的武器,反映社会现实,在民族危亡中不断发展,不断成熟,表达自己强烈的救世情怀及历史使命感。“入世态度和强烈的救世精神,历史使命感和道德评价”也成为了抗战戏剧最鲜明的特征。“战国策派”是20世纪40年代极富理论个性的学派,又称“战国派”。其中的代表人物之一陈铨学识渊博,具有中、美、德等多元文化。他的创作主要以小说为主,诗歌、散文、学术论文等成就也很显着,还翻译了很多作品。在他的文章中很早就有对中国社会的思虑,心忧天下,对于中国的社会与政治,他总是能够从一个纯文学的角度去思考探究。陈铨从30年代后期开始戏剧创作,40年代,也是中国抗战最艰苦的时期,成为他的戏剧创作高峰期,中国士大夫精神在他身上得到了最鲜明的诠释。面对中国在战争上的失利,民族情绪低迷,国家危亡之际,陈铨和一批进步的自由知识分子发动了民族文学运动,提出了“国家至上、民族至上”的口号,以希冀国民破除保守,接受德国文学思想和民族精神,达到重塑国民性格、唤醒民族意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愿望。当前,对陈铨的戏剧创作和理论形成已有大量的研究,然而很少有研究者从其戏剧理论中探讨其戏剧的特色。故提出本选题,以期更真实地反映出陈铨戏剧创作和理论形成的社会意义。第一部分为绪论。从研究现状入手提出陈铨抗战戏剧研究的不足之处,在此基础上确立本文的研究价值,概述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第二部分为陈铨抗战戏剧创作源泉探究。主要有三方面,一是陈铨受中国传统文化及西方文化的影响。二是作为战国策派主要成员的陈铨受战国策派文化思想的影响。三是战时环境的需要,当时处于中国抗日战争最严峻的时刻,急需戏剧这种文学形式来达到宣传的目的。第三部分为陈铨抗战戏剧创作特色。这一部分主要分四方面来论述,一为现实功利与趣味追求相融合的戏剧题材。二为双线交织的戏剧结构,即爱情与战争相融合。三为个性鲜明的戏剧形象,主要从女性形象和反面男性形象两方面来阐述。四为情文相生的戏剧语言,主要呈现出性格化、诗化、哲理化的特色。五为整体意象的巧妙营造,独特意象的运用所产生的艺术效果。第四部分为结语。这一部分主要在第一、二、三部分的基础上,把陈铨的戏剧与整个抗战文学的发展联系起来,总结陈铨戏剧在整个抗战文学中的地位、作用和价值。
余杰[6](2007)在《消隐与重构的历史 ——关于30年代左翼文学研究(1985—2005)》文中研究指明30年代左翼文学研究在自“新时期”开始以来,有了一个由热到冷、又急剧升温的S形过程。其间因素自然十分复杂,但其中重要的原因则是新启蒙主义的单一思潮以及从“十七年”和“文革”遗留下的本质论的绝对主义方式影响的延续。它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的表现就是贯穿80年代后半期到整个90年代的“祛左翼化”倾向。本文截取1985—2005年这个时段,采取比较的方式和文献学、统计学等方法,分别对两个时期(1985—1999年和2000—2005年)关于30年代左翼文学的研究文献进行抽样统计分析,展示两个时段的研究风貌,描绘此消彼长的演变轨迹,具体揭示那个由热到冷、又急剧升温的S形过程。通过分析将显示,在1985—1989年间,传统左翼立场和“祛左翼化”倾向正处在起伏不定的竞争之中,但前者明显处于颓势;而在1990—1999年间,“祛左翼化”倾向取得了压倒性的胜利,这不仅表现在非左翼作家受到异乎寻常的热情研究,还表现在以往的左翼文学大家或名家,也被置入“祛左翼化”的框架加以叙述,虽然仍有个别杂志坚持传统左翼立场,但已明显显得孤寂。但从本世纪开始,仅仅五六年时间,左翼文学研究急剧升温,几成现代文学研究的显学。其背后自然是历史条件的变迁和时代思潮的嬗变,但也同时是现代文学学科健康发展的内在动力使然。新的研究正在展示诸多新的可能性。
钱谷融[7](2003)在《读季进《钱钟书与现代西学》》文中指出
二、读季进《钱钟书与现代西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读季进《钱钟书与现代西学》(论文提纲范文)
(1)海外汉学视域下的鸳鸯蝴蝶派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社会学方法的意识形态考察 |
一、社会学的方法 |
二、“浪潮”说 |
三、创作动机与阅读心理考察 |
第二章 女性族裔观者视角下的边缘阅读 |
一、女性主义中国现代性 |
二、“女性”的方法 |
三、“女性”面向的文学批评 |
第三章 思想史研究视野下的文本细读 |
一、思想史的方法 |
二、通俗文学与纯文学的区分 |
三、文本细读下的思想考察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2)钱谷融着译目录初编(论文提纲范文)
一、单篇文章 |
二、专着 |
三、主编的书 |
四、发表出处待查 |
(3)钱谷融文学思想研究(1949-1966)(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1949年前钱谷融文学活动 |
第一节 传统文化的熏陶 |
第二节 卡莱尔、叔本华以及其它西方文化的浸染 |
第三节 唯美主义 |
第二章 1949-1956年转折时期的钱谷融 |
第一节 华北革大的政治学习 |
第二节 苏联文论的翻译 |
第三节 两篇重要的文学批评 |
第三章 人道主义美学原则的崛起:《论“文学是人学”》 |
第一节 《论“文学是人学”》的写作与发表 |
第二节 人学与美学的化合:《论“文学是人学”》的审美建构 |
第三节 “人学”的坚守与抗争:“自我批判” |
第四节 “文学是人学”的理论贡献 |
第五章 “文学是人学”理论的继续深化:《不可无“我”》 |
第一节 “我”:中国文论的一个固有观念 |
第二节 无“我”:文学主体的丧失 |
第三节 从《论“文学是人学”》到《不可无“我”》 |
第四节 《不可无“我”》的艺术魅力 |
第六章 “文学是人学”文学思想在新时期文学中的延伸与拓展 |
第一节 “文学是人学”的确立与人道主义的回归 |
第二节 “文学是人学”的启蒙价值 |
第三节 “文学是人学”理论命题的深度拓展 |
结语 |
附录:钱谷融着述年表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4)“十七年”中国现代文学史编纂的多样化书写 ——以任访秋、钱谷融、唐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对象及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第三节 论文框架 |
第一章 任访秋的现代文学史三部曲 |
第一节 编纂文学史的准备和积累 |
第二节 新发现的《中国新文学史讲稿》 |
第三节 《中国现代文学论稿》及其特色 |
第四节 文学史写作的贡献和局限 |
第二章 钱谷融:从《中国现代文学讲义》到曹禺研究 |
第一节 别样的治学风格及“文学是人学”的提出 |
第二节 参与《中国现代文学讲义》(初稿)的编写 |
第三节 曹禺作品细读:《雷雨》篇 |
第四节 曹禺作品细读:《日出》及其他 |
第三章 唐豉《中国现代文学史》编撰的前后 |
第一节 文学史编撰的酝酿期 |
第三节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册讨论稿的“修订” |
第四章 唐弢的《书话》:别样的文学史书写 |
第一节 书话的产生及其影响 |
第二节 《读书月报》上书话的版本变迁 |
第三节 《人民日报》中书话的版本变迁 |
第四节 《书话》的文学史价值和启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任访秋集外文三篇 |
附录二 钱谷融着译目录初编 |
附录三 唐弢书话原刊一览 |
附录四 唐弢集外文八篇 |
后记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5)陈铨抗战戏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综述 |
1.3 研究方法 |
2 陈铨抗战戏剧创作源泉探究 |
2.1 古典文化及西方文化的影响 |
2.2 “战国策”派文化思想的影响 |
2.3 战时环境的需要 |
3 陈铨抗战戏剧创作特色 |
3.1 现实功利与趣味追求相融合的戏剧题材 |
3.2 双线交织的戏剧结构 |
3.2.1 爱情与战争交织的双重结构 |
3.2.2 双重线索的对比意义 |
3.3 个性鲜明的戏剧形象 |
3.3.1 女性形象 |
3.3.2 男性形象 |
3.4 情文相生的戏剧语言 |
3.4.1 性格化 |
3.4.2 诗化 |
3.4.3 哲理化 |
3.5 整体意象的巧妙营构 |
3.5.1 意象与审美意象 |
3.5.2 陈铨戏剧中的整体意象 |
3.5.3 陈铨戏剧中整体意象的原型性特点 |
4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6)消隐与重构的历史 ——关于30年代左翼文学研究(1985—200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历史的消隐(1985-1999) |
(一) 80年代文学研究的多元倾向及隐忧 |
(二) 左翼文学研究历史的渐隐渐失 |
二、历史的重构(2000-2005) |
(一) 90年代以来文学研究的喧哗与反思趋向 |
(二) 左翼文学研究历史的渐显渐温 |
三、左翼文学研究冷热原因初探 |
(一) 左翼文学研究一度冷落的原因 |
(二) 左翼文学研究再度升温的原因 |
结语:新的可能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四、读季进《钱钟书与现代西学》(论文参考文献)
- [1]海外汉学视域下的鸳鸯蝴蝶派文学研究[D]. 宋奇论. 苏州大学, 2019(04)
- [2]钱谷融着译目录初编[J]. 宫立. 云梦学刊, 2017(02)
- [3]钱谷融文学思想研究(1949-1966)[D]. 许见军. 华东师范大学, 2016(05)
- [4]“十七年”中国现代文学史编纂的多样化书写 ——以任访秋、钱谷融、唐弢为例[D]. 宫立. 华东师范大学, 2015(07)
- [5]陈铨抗战戏剧研究[D]. 展鹤. 重庆师范大学, 2013(S2)
- [6]消隐与重构的历史 ——关于30年代左翼文学研究(1985—2005)[D]. 余杰. 郑州大学, 2007(05)
- [7]读季进《钱钟书与现代西学》[J]. 钱谷融. 文学评论, 20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