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筑学家和农民讨论住宅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王江[1](2020)在《乡村住宅规模化定制设计研究》文中认为当前我国乡村住房统一建设中普遍存在村民参与不够、工业化程度不高、设计均质而单调等“重复性”问题,而传统乡村住房自发建设中由村民主导建设、生产生活生态一体、布局灵活多变等“差异性”特点却十分普遍。针对以上“重复性与差异性”矛盾,构建了一套乡村住宅规模化定制设计系统。该系统兼顾了乡土文化、居住需求、供给生产,耦合了乡村住区规划布局生成设计规则与乡村住宅个性定制生成设计规则,为“体小、量大、异质、低价”的乡村住宅探索了一种朝向定制化、灵活性、产业化发展的新设计方法。首先,比较分析了他组织的统建式住区和自组织的自建式住区,指出双重组织驱动的集约化住区是一种代表正面性和积极性的人居空间组织模型,既能避免各自的缺点,又能整合两者的优点。其次,针对他组织住区中普遍存在的难以兼顾“标准化”与“个性化”以及自组织住区中凸显的异质居住需求等问题,改进了从专家系统的角度提出的“以形态规则作为设计起始点”的形状文法,使之能够添加“居住需求”的标签。其三,为了确保居住需求在乡村住宅设计过程中的有效性以及与设计、生产的关联性,剖析了设计要素集、定制要素集、生产要素集之间的交互关系,确立了数字模型、用户、建筑师、研究者、建造商5种主体,构建了乡村住宅规模化定制设计系统。然后,考虑到乡村家庭的居住需求并不容易精确的获取,基于家庭生命周期理论,构建了一种适用于我国乡村的6阶段家庭生命周期模型,并且利用5种典型乡村家庭类型分别论证了周期阶段特征与家庭居住需求的匹配度。最后,从定义的乡村住宅6级分层结构中,抽取“房间、村居、组群、住区”4个层级,开展基于形状文法、关联住区规划布局与住宅个性定制的乡村住宅规模化定制设计方法及应用研究。上述设计系统与方法不仅能对乡村住宅设计灵活性进行验证,而且为面向供应生产的建造装配环节预留“接口”。全文共八章。第一章通过对规模化定制与住宅设计的文献进行关联综述,指出住宅规模化定制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一是住区规划、住宅设计与供应生产集成度不高、双重组织性不强的问题,二是住宅设计与用户阶段性需求及其家庭生命周期关联性不高的问题,三是普遍缺乏将规划、设计与生产集成为一体的设计方法的问题,四是关联住区规划与住宅设计的规则推理研究对于产业化住宅设计理论发展的驱动作用被忽视的问题。第二章通过人居空间自组织理论与相关实例分析,分别剖析了他组织住区和自组织住区的优劣势,提出住宅规模化定制设计系统应按照双重组织的标准进行建构的结论。第三章归纳并总结了包括工匠式住宅、标准化住宅、同质式住宅、差异化住宅、规模化定制住宅和个性化定制住宅6阶段的产业化住宅发展历程及其设计特征,厘清了基本概念和研究、实践的基础。第四章对数字设计模型的类型、定义、特征、方法和工具进行专题探索,论证基于形状文法的数字生成模型是开展乡村住宅规模化定制设计的一种有效方法。第五章构建由5种主体组成的乡村住宅规模化定制设计系统,通过8组交互关系的剖析,着重从设计规则的制定、交互模式的构建两个层面论证实施乡村住宅规模化定制设计的可行性。第六章构建由起步期、抚养期、负担期、稳定期、赡养期和空巢期6阶段组成的乡村家庭生命周期模型,结合传统农民、离乡农民、离土农民、内源式新型农民、外源式新型农民等5种典型乡村家庭类型,研究乡村家庭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阶段性的异质居住需求与类型化的住宅空间的关联性。第七章以研究者和建筑师为主体,基于形状文法归纳传统乡村住区中宅基地及其住宅的形态、功能特征,定义3级住区布局规则及其相应的语料库,开展乡村住区规划布局生成设计研究;之后,以用户为主体,定义3种维度的住宅定制规则及其相应的语料库,为之关联乡村家庭的居住需求,开展乡村住宅个性定制生成设计研究,完成最后设计结果的输出与验证。第八章总结本文的主要工作,并展望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鞠一民[2](2020)在《农村住宅在地性设计实践研究 ——以眉山新桥村安置社区为例》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城乡一体化的深入发展,眉山市的新农村建设进入了新的阶段,以农村自建房、农村安置区为主的新农村住宅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眉山片广袤的土地上。然而现阶段农村住宅的建设,在传统建筑文化传承和创新方面,由于缺乏相关理论指导,一方面过分追求建设速度与规模,漠视建筑所处的地理环境,强行挖土填方,导致建成的居住环境缺乏生机和活力;另一方面受外来文化侵入的影响严重,对场地既有文化不尊重,盲目套用城市住宅做法,使建筑与传统文脉和居民实际需求割裂,居民之间人际关系涣散,传统文化价值观沦丧,最终加剧了乡村风貌建设的困境。因此,如何创造出良好的建筑环境、空间和功能成为农村住宅建筑设计中面临的关键问题。本文依据眉山市新桥村安置社区项目的实践,立足于建筑在地性理念,通过新桥村安置社区的研究设计来构建农村住宅中建筑与土地、建筑与文化和建筑与人的关系,以创造出具有认同感和归属感的建筑,为眉山市新农村住宅设计和建设提供参考案例和设计手法借鉴。本文首先对建筑在地性理论进行分析研究,梳理在地性理论的缘起发展和相关概念辨析,总结出在地建筑因“地”而在、以“人”为本和与“时”俱进的三个特征,从而说明在地性理论应用于农村住宅设计的意义。其次,论文针对新桥村安置社区的在地性进行深入研究,从土地地理环境、场地文化语境和本地主体需求三个方面中寻找出与建筑有关的在地要素:地形地貌特征、自然气候条件、社会文化形态、传统建筑语言、行为活动习惯和精神情感需求,基于此总结出表达土地地理环境特征、凸显场地传统民居文化和尊重本地主体时代需求三种设计理念,为下文设计手法运用的论述提供支撑。最后,论文分为三部分来论述具体设计手法的运用:一是对当地地理环境的地域性设计。通过住宅布局结合地形、群体空间组织和屋顶形象对气候的适应来回应建筑与土地关系,营造出舒适有活力的居住环境;二是对场地文化语境的关联性设计。通过建筑空间组合融入林盘文化、重构传统建筑元素和同构自然文化脉络来构建建筑与传统文化的关系,增强居民的认同和归属感。三是通过功能组织更新和营造特色场所空间来满足居民行为和精神需求,从而提高人居生活环境。
蒋洒洒[3](2020)在《对话环境与身体的建筑比例和尺度 ——长谷川豪住宅设计作品研究》文中提出在日本建筑愈发受到关注的今天,70后中生代建筑师逐渐开始活跃在世界建筑舞台上。长谷川豪在同一批新锐建筑师中,以其特有的设计特征受到赞誉。他的作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从建筑、外部环境、使用者三者的相互关系出发,改变空间或建筑要素的尺度比例,消解建筑空间之间存在的固有界限。本文将着眼于长谷川豪的住宅设计中关于尺度及比例的设计理念,研究其成因及发展过程,分析和梳理实践作品的设计特征。全文共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绪论部分阐述了相关概念的界定、选题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第二章理念背景部分首先对长谷川豪的经历及作品进行概述,从时代、社会文化两方面分析理念形成所处背景,从师承关系和教育经历分析建筑理论方面对其产生的深刻影响;第三章是对长谷川豪的住宅设计方法的整理与归纳,分别从建筑体量与环境、建筑空间构成、家具、建筑表面三个方面,结合具体案例进行解析;第四章从结构、设备、材料和细部节点等方面分析了长谷川豪的设计理念是如何实现的。第五章总结了长谷川豪住宅设计理念的特征。
俞左平[4](2019)在《日本建筑现代化进程中文化的碰撞与融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代的日本建筑在国际建筑领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融合了现代性与民族特色的建筑创作是西方主流文化价值体系之外的国家进行现代建筑创作的成功代表,而这一切都是以19世纪50年代至20世纪50年代日本建筑顺利实现现代化转型为前提基础的。从19世纪50年代日本在闭关锁国的情况下被西方国家强迫打开国门,传统建筑受到巨大冲击开始发生变革,到20世纪50年代,一大批日本现代建筑师在国际建筑舞台崭露头角、获得广泛声誉为止,中间仅仅经历了短短一百年左右的时间,日本建筑就脱胎于过往上千年的建筑历史传统积淀,成功走在了世界前列,这是非常令人震惊的。以往对日本建筑现代化的研究多侧重于史实陈述,而缺少对其转型能够顺利实现之原因的深入系统探讨。本文将日本建筑现代化视为日本社会整体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一部分,通过对社会转型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层面的分析,认为日本社会现代化所遇到的最大阻力在于文化冲突,这种现象也同样表现在建筑领域,因此将研究的落脚点放在日本19世纪50年代至20世纪50年代建筑现代化转型中所面对的日本传统建筑文化与西方现代建筑文化的碰撞与融合。本文的研究逻辑是一个纵横向展开的十字坐标轴,将日本建筑一百年的现代化转型置于原点位置。运用历史研究法,纵向往上追溯日本传统建筑所具有的文化特质,探讨其作为转型基础的特殊性,向下延续至当代日本建筑创作中的文化融合,分析建筑现代化实现的方式对当代日本建筑创作的影响。运用比较研究法,横向比较19世纪50年代至20世纪50年代西方与日本的建筑现代化转型过程,分析两者在相互影响下所形成的文化共性特质。运用归纳研究法,将纵、横两向展开的研究结果归纳为四个方面:“功用性”——日本传统建筑文化特质、“自然性”——日本传统文化对西方建筑发展的影响、“机械性”——西方建筑现代化对日本建筑发展的影响、“简朴性”——现代主义者对日本传统建筑文化的再认识。功用性、自然性、机械性和简朴性是日本建筑经过一百年的现代化转型后所具有的基本文化特质,与西方现代主义建筑的文化特质相契合,因而日本传统建筑最终得以与西方现代主义建筑实现文化融合,完成了现代化转型。本文结论认为日本建筑之所以能够在短短一百年时间内脱胎于一千多年传统建筑的历史积淀,顺利与西方现代建筑融合,完成现代化转型,原因有三点:一是日本传统建筑文化中本身就存在与西方现代建筑文化极为相似的特质,即功用性特质;二是日本与西方的建筑现代化转型是同时期展开的,在相互文化交流中形成共同特质,即自然性和机械性特质,其中日本对西方现代的机械性建筑观念的认同尤为重要;三是通过对日本传统建筑文化的简朴性特质进行过滤修改,使其符合现代主义建筑的标准,从而为西方现代建筑赋予了日本传统建筑文化内涵,使西方建筑在日本的发展获得了正当性。
任福臣[5](2018)在《基于三个案例村落的自建住宅相似性原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20年来,中国乡村建设发展迅猛,建筑的在地性和地域表达得到更多关注。地域性研究已得到自组织、自适应理论等多方面解析,而作为地域性研究的重要特征,相似性还未得到充分研究。在一定地域范围内,自建住宅所呈现出的相似现象普遍被人们认知,但相似的成因却被研究者忽略。本文尝试将相似理论,拓展到自建住宅的研究范畴,以相似性形成原理为基础,着重分析不同演化阶段的乡村自建住宅形成相似图景的内因,并试图总结乡村自建住宅的相似性形成机制并形成设计导则来指导村落住宅建设。全文共分六个章节。第一章阐述研究的背景,梳理乡村住宅以及相似理论的研究现状,明确研究目的与意义,并对研究范围、对象予以界定,构建研究方法。第二章详细阐述相似理论相关概念,引出相似性形成原理,明确自建住宅的相似层次及限定因素,厘清乡村在不同发展阶段的演化分类并确定调研村落,并构建三维研究体系。第三到五章分别探讨传统农耕型、政府统规型、自发商业型村落自建住宅组团,村落的演化规律,分析比对自建住宅平面功能,材料结构,装饰构件在不同限定要素影响下,形成相似现象的原因。第六章总结乡村自建住宅相似性形成内因,由相似性形成内因提取控制要素形成相似性的生成机制,明确村落在不同发展阶段下、不同空间尺度下的设计导控重点。本文经具体乡村实证调研,采集绘制大量图纸及访谈资料,从影响村落空间及自建住宅相似性生成的限定因素入手,探索乡村自建住宅相似性形成机制。本文研究不仅对案例乡村研究有重要的理论价值,相似性的研究方法对我国其他地区研究都有很好示范意义。
马景旭[6](2018)在《鲁西地区乡村更新与住宅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数千年农耕文明在广袤的中华大地上造就了无数各具特色的乡村。但随着我国现代化与城镇化快速推进,数以万计的乡村走向消亡,其中不只是乡村物质空间的消亡,更多的是乡村传统文化的消亡。乡村社会中那田园诗歌般的悠闲生活、数代相传的传统文化等都将在城镇化浪潮中被冲荡的支离破碎。如何让乡村在城镇化进程中保持自己的本源,如何让乡村居民记得住乡愁,非常值得深思和考虑。新时代下的美丽乡村肯定不应是城市模式的简单复制,更应注重乡村内在生命力和传统文化价值的挖掘与提升。针对当前我国乡村建设中模式单一、地域文化内涵缺失、空间品质低下、乡村住宅建设千篇一律等现实问题,本文选取鲁西地区乡村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鲁西地区三个乡村实例的具体分析研究,并结合国内四个乡村实践案例研究,主要从建筑学角度总结出鲁西地区乡村更新与住宅设计方法。本文基于系统整体性视角对鲁西地区乡村更新从乡村整体和住宅单体两个层面进行研究。通过对国内四个乡村实践案例分析研究,总结不同区域乡村更新实践模式及各自特点,为鲁西地区的乡村更新实践研究提供借鉴与理论依据。通过实地走访调研鲁西地区三个乡村实例,获得大量一手资料并经后期整理分析,结合当地生产生活实际现状分别从乡村和住宅两个层面总结调研发现的问题,为鲁西地区乡村更新与住宅设计研究提供出发点与落脚点。乡村更新层面主要结合调查研究发现的问题分别从乡村形态、特色空间、交通组织、景观绿化及基础配套方面探讨乡村更新设计方法。乡村住宅单体设计层面则结合现存问题主要从功能空间布局、外观造型、内部结构及单体组合形式方面论述乡村住宅设计方法,并以鲁西地区乡村住宅改建和新建两例试验性设计分别对设计研究进行论证。本文通过由国内乡村实践研究到鲁西地区乡村更新研究再到乡村住宅设计研究的系统论述,总结了在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鲁西地区乡村更新及住宅设计方法,为鲁西地区乃至全国的美丽乡村建设提供借鉴与参考。
刘莹[7](2018)在《奥古斯塔斯·普金建筑理论研究》文中提出本论文以“奥古斯塔斯·普金建筑理论研究”为题,主要研究对象为19世纪20至50年代英国建筑师、设计师、设计理论家奥古斯塔斯·普金建筑理论的建立与发展。普金通过他的第一本理论着作《对比;或中世纪高贵建筑与现今类似建筑之间的比较:表明当今趣味的衰败》确立了自己在建筑理论界的名声,他不仅在书中弘扬中世纪艺术形态至高无上的地位,而且试图证明古典主义建筑在审美与道德上都是不可取的。在随后出版的《尖顶建筑或基督教建筑的真正原则》中,普金试图通过建立一套通用的理性法则以证明哥特式建筑才是唯一正确的建筑形式,他企图用功能主义、结构理性主义和材料理性主义取代古典主义的建筑体系。在普金的理论论述里,他提出了一些新的概念、范畴以及模式,为建筑理论的建构提供了一种新的路径,并预示了后来的现代主义建筑理论。
欧阳晨光[8](2016)在《湖南隆回花瑶聚居区农民自建住宅导控方法》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传统农村住宅已不能适应现代农村生产生活的需要,对农村住宅提出新的要求。一方面,我国农村面积广袤且农宅建设量巨大,既关系到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并且在多个方面和我国农村的未来发展相关。另一方面,农民住宅由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建设量增长速度极快。可是因为没有科学合理的导控,所以这种增长盲目性很强。就算是新建的农民住宅,平面功能布置却依然很落后,同时对城市住宅盲目模仿,建筑形式杂乱,失去了传统特色。目前我国农村住宅建设的基本模式为自建模式,针对农民自建住宅的导控方法我国长期存在理论和实践上的空白,缺乏针对建筑设计、历史文化、材料构造等系统理论研究。因此,如何在农民自建住宅当中学习与借鉴隆回花瑶传统民居的精华,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的冲突,把民居文化更好的传承,使农民的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真正地得到了改善,建设具有隆回花瑶传统民族特色的新民居是一个急需研究的课题。第一章是绪论,主要阐述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对象和内容、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方法和框架,同时对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实践进行了介绍。第二章以湖南隆回花瑶聚居区农民住宅为研究对象,从自然、社会、人文三个方面分析隆回花瑶农民自建住宅形成与发展的相关因素。第三章通过对花瑶农民住宅的测绘和问卷调查,了解花瑶农民住宅的特征,分析花瑶农民住宅存在的种种问题和现代农民的住宅实际需求,总结花瑶农民住宅的发展。第四章提出花瑶农民自建住宅的导控原则,并从规划布局、平面功能空间、人居舒适性、建筑风貌、经济性五个方面分析总结了花瑶农民自建住宅导控方法。第五章在花瑶农民自建住宅导控方法的案例实践中对花瑶当代新建农民住宅的三种基本模式分别立面改造导控。最后是论文的结语,对论文进行总结。本文针对湖南隆回花瑶农民自建住宅,以深入调研为基础,通过对隆回花瑶农民住宅特征及存在问题的研究探讨,针对农民住宅建设的自建模式,寻找一种切实可行的农民自建住宅导控方法,以期对隆回花瑶农民自建住宅建设方面提供一定探讨性的指导建议。
张萍[9](2014)在《城市公共住房体系建构策略与建筑形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公共住房建设的相对滞后使得城市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得不到较好的解决。首先,当前中国的住房供应市场失衡,住房供给过度依赖于商品房;其次,住房保障制度不完善,无法给予最需保障的群体以帮助;第三,公共住房的建设管理制度不健全,公共住房建设失控。大力发展公共住房成为解决中国城市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难问题的必由之路。本文从公共住房的形态特质视角出发研究公共住房体系的建构策略,旨在探讨以下三个问题:1)为什么要建设公共住房;2)怎么建设公共住房;3)公共住房应该建成什么样。针对以上问题,本文从以下方面着手进行研究。首先,界定了公共住房的概念和定义,限定了明确的研究范围,和其他形态的保障性住房以示区分。其次,回顾了住房发展的历史,梳理出公共住房产生与发展的脉络,分析比较了国内外不同国家公共住房发展建设特点,归纳出公共住房所取得的成就与存在的不足。再次,从权属、建筑和管理三个方面深度剖析了公共住房独具的特征属性。权属问题是理清公共住房本质特点的首要问题,使用权与所有权相分离是公共住房最鲜明的特点;通过分析比较不同国家的公共住房管理经验,归纳出公共住房在运营机构、服务对象、管理机制等方面的管理特点;此外,从类型、密度、尺度三个层次分析了公共住房的建筑类型特点。最后,结合中国公共住房的发展历史和现实问题,并以天津市公共住房建设为例进行综合分析,提出了面向中国国情的公共住房发展的策略建议:第一,应从政策上做到产权明晰,确保体现公平的公共住房保障能够成功实现;第二,在公共住房规划上要结合城市的总体产业发展合理规划,践行混合居住的规划理念,加大配套服务的公共化程度;第三,在建筑设计阶段要充分考虑标准化和通用性的设计理念,确保建造阶段的工业化的可能,并对于居住群体具有良好的适应性;第四在公共住房项目管理层面同样要实现标准化和精细化的管理方式。
郑龙香[10](2014)在《新农村建设中优化家居设计的对策研究》文中指出农民家庭空间环境,从某种意义上可以体现出新农村农民的经济情况和物质生活水平以及精神追求的方向,也可以通过一定形式的装修、装饰、材料、风格、色彩、细部等的设计来体现一个家庭人员的品位、职业以及爱好等。纵观我国家居设计市场,新农村农民群体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消费力量。因此,找出适合他们家居风格与方向是十分有必要的。本论文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指导思想下,通过比较研究与调查研究法为主要研究方法,通过传统农村、新农村、城市家居设计特点等方面的对比,阐述了新农村自身的家居特点、生活行为特征,分析了新农村家居设计的现状。论文提出了新农村家居设计的优化对策,首先,对户型设计应多样化,结构设计应生活化。其次,提出了新农村住宅建设在功能分区、绿色材料应用、节能、生态、安全抗震等方面的低成本绿生态设计模式。总结了新农村家居设计应遵循的原则。最后从室内各个房间的细部具体的阐述了如何开展设计,并结合具体的实践案例对新农村家居设计进行了实践探索。以期达到指导新型农村家居住宅建设的目的。总的来说,新农村农民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其家居环境在室内设计中应相对独立,所以在设计时我们应考虑这一群体的特殊生活与生产方式,给予相应的人性关怀。让农民参与设计。只有这样,设计才可能引导、把握新农村农民群体的特殊需求,为农民安居乐业造福。
二、建筑学家和农民讨论住宅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建筑学家和农民讨论住宅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乡村住宅规模化定制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乡村住宅规模化定制”简介 |
1.2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
1.2.1 复兴传统居住模式——满足家庭生命周期需求 |
1.2.2 优化住宅设计方法——构建多方交互设计流程 |
1.2.3 转变住宅供给机制——完善住宅产业生态系统 |
1.3 研究对象界定 |
1.3.1 聚焦乡村住宅的4 个特点 |
1.3.2 聚焦乡村住宅设计的4 种层级 |
1.3.3 聚焦北方平原地区的城郊型Z村 |
1.4 主要概念辨析 |
1.4.1 可持续住宅 |
1.4.2 居住需求 |
1.4.3 自建式住宅 |
1.4.4 乡村家庭生命周期 |
1.4.5 批量化生产与规模化定制 |
1.4.6 大批量住宅与规模化定制住宅 |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1 住宅规模化定制相关性研究 |
1.5.2 居住需求与家庭生命周期、住宅设计寿命的关联性研究 |
1.5.3 关联数字设计、生成设计与规则定义、形状文法的方法研究 |
1.5.4 关联形态特征和定制规则的住宅生成设计推理研究 |
1.5.5 研究简评 |
1.6 研究方法 |
1.6.1 文献研究法 |
1.6.2 学科聚焦法 |
1.6.3 详细调研法 |
1.6.4 参数建模法 |
1.6.5 设计研究法 |
1.7 研究框架与技术路线 |
1.7.1 研究框架 |
1.7.2 研究逻辑 |
1.7.3 技术路线 |
1.8 研究的创新点 |
1.8.1 角度创新:基于双重组织构建乡村住宅规模化定制设计系统 |
1.8.2 方法创新:提出关联形状文法与居住需求的乡村住宅生成设计方法 |
1.8.3 理论创新:提出关联5 个交互主体的乡村住宅规模化定制设计系统 |
1.9 本章小结 |
第2章 人居空间自组织理论与相关实例分析 |
2.1 人居空间自组织理论研究 |
2.1.1 自发性秩序 |
2.1.2 自组织理论 |
2.1.3 人居空间演化的组织机制 |
2.2 自组织的自建式住区实例研究 |
2.2.1 印度尼西亚雅加达的甘榜住区 |
2.2.2 四川色达的五明佛学院住区 |
2.2.3 荷兰阿尔梅勒的奥斯特伍德新城住区 |
2.3 他组织的统建式住区实例研究 |
2.3.1 美国纽约的莱维敦郊区住区 |
2.3.2 秘鲁利马的巴里亚达斯住区 |
2.3.3 葡萄牙埃乌拉的马拉盖拉住区 |
2.4 双重组织的集约化住区实例研究 |
2.4.1 利比亚的黎波里的古达米斯古城住区 |
2.4.2 印度印多尔的阿兰若住区 |
2.4.3 哥伦比亚波哥大的巴楚城住区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住宅产业化模式及设计方法演变 |
3.1 工匠式住宅的自发性设计(1913 年前) |
3.2 标准化住宅的试验性设计(1913-1945 年) |
3.3 同质式住宅的标准化设计(1945-1960 年) |
3.4 差异化住宅的参与式设计(1960-1990 年) |
3.5 大批量住宅的定制化设计(1990-2010 年) |
3.6 个性化住宅的灵活性设计(2010 年-今)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住宅数字设计模型与方法 |
4.1 德勒兹哲学对数字设计理论的影响 |
4.1.1 差异性 |
4.1.2 生成性 |
4.2 数字设计模型的类型与特征 |
4.2.1 计算机辅助设计模型 |
4.2.2 形式模型 |
4.2.3 生成模型 |
4.2.4 性能模型 |
4.2.5 复合模型 |
4.3 数字设计模型研究的发展趋势 |
4.3.1 从静态模型向动态模型发展 |
4.3.2 从子系统模型向综合性模型发展 |
4.3.3 从预测性模型向交互性模型发展 |
4.4 基于形状文法的乡村住宅数字生成模型 |
4.4.1 用户界面层 |
4.4.2 业务逻辑层 |
4.4.3 数据访问层 |
4.5 乡村住宅生成设计的基本步骤 |
4.5.1 宅基地与乡村住宅的关系分析 |
4.5.2 预定义 |
4.5.3 图形定义 |
4.5.4 代码定义 |
4.5.5 生成设计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适用于住宅规模化定制的设计系统 |
5.1 设计系统的组成 |
5.1.1 耦合设计、定制、生产的住宅规模化定制相关要素集合 |
5.1.2 构建住宅规模化定制设计系统的研究框架 |
5.2 基于规则的设计要素集 |
5.2.1 转译用户需求 |
5.2.2 设定规则层级 |
5.2.3 把控定制程度 |
5.2.4 基于形状文法的规则设计案例解析 |
5.3 基于参与的定制要素集 |
5.3.1 引导用户参与 |
5.3.2 避免信息过载 |
5.3.3 验证用户体验 |
5.3.4 基于用户体验的交互设计案例解析 |
5.4 基于供给的生产要素集 |
5.4.1 面向生产和装配的设计 |
5.4.2 供应链的重新组织 |
5.5 关联设计、定制、生产的住宅规模化定制案例解析 |
5.5.1 设计模块语料库构建 |
5.5.2 用户参与定制设计 |
5.5.3 控制生产成本 |
5.5.4 住宅项目建设 |
5.5.5 供应模式研发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居住需求的乡村家庭生命周期模型构建 |
6.1 基于家庭生命周期理论的乡村居住需求分析 |
6.1.1 家庭生命周期模型的阶段特征与划分依据 |
6.1.2 家庭生命周期与住宅适应性调整的关系 |
6.1.3 乡村住宅的属性 |
6.1.4 影响乡村居住需求变动的因素 |
6.1.5 乡村家庭生命周期模型的构建 |
6.2 典型乡村家庭生命周期与其阶段性居住需求和类型化住宅空间的匹配 |
6.2.1 传统农民家庭 |
6.2.2 离乡农民家庭 |
6.2.3 离土农民家庭 |
6.2.4 内源式新型农民家庭 |
6.2.5 外源式新型农民家庭 |
6.3 乡村家庭居住需求的调查分析 |
6.3.1 调查问卷的发放和基本信息的获取 |
6.3.2 乡村家庭结构与住宅现状分析 |
6.3.3 乡村家庭居住需求分析 |
6.3.4 调查分析的结论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基于形状文法的乡村住宅规模化定制设计方法及应用 |
7.1 设计方法的层级 |
7.1.1 乡村住区规划布局生成设计方法 |
7.1.2 乡村住宅个性定制生成设计方法 |
7.2 集合组群和住区的布局生成设计规则 |
7.2.1 布局生成设计规则的预定义 |
7.2.2 定义一级组群布局生成设计规则 |
7.2.3 定义二级组群布局生成设计规则 |
7.2.4 定义三级住区布局生成设计规则 |
7.2.5 布局生成设计规则小结 |
7.3 集合房间和村居的定制生成设计规则 |
7.3.1 定制生成设计规则的预定义 |
7.3.2 定义村居的二维定制生成设计规则 |
7.3.3 定义房间的二维定制生成设计规则 |
7.3.4 定义房间的三维定制生成设计规则 |
7.3.5 定制生成设计规则小结 |
7.4 设计规则的应用 |
7.4.1 基于布局生成设计规则的自动输出 |
7.4.2 基于定制生成设计规则的用户交互 |
7.5 设计规则的验证 |
7.5.1 布局生成设计规则的验证 |
7.5.2 定制生成设计规则的验证 |
7.6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研究不足之处 |
8.3 发展趋势与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调查问卷 |
图表来源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获奖成果目录 |
(2)农村住宅在地性设计实践研究 ——以眉山新桥村安置社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迅速兴起的建筑师的乡村在地实践 |
1.1.2 眉山农村住宅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 |
1.1.3 眉山新农村住宅建设的误区及困境 |
1.2 相关概念解析 |
1.2.1 农村住宅 |
1.2.2 安置社区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4.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1.4.3 总结性评述 |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框架 |
第2章 设计理论研究及实践案例分析 |
2.1 “在地性”理论解析 |
2.1.1 “在地”缘起与发展 |
2.1.2 “在地”的概念解析 |
2.1.3 相关词汇概念解析 |
2.2 “在地性”特征解析 |
2.2.1 因“地”而在 |
2.2.2 以“人”为本 |
2.2.3 与“时”俱进 |
2.3 “在地性”应用于农村住宅设计的意义 |
2.4 “在地性”建筑实践案例 |
2.4.1 德阳孝泉民族小学灾后重建设计 |
2.4.2 杭州富阳东梓关村回迁农居设计 |
2.4.3 贵州贵阳车田游客接待中心设计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新桥村安置社区项目在地性研究 |
3.1 新桥村安置社区项目基本概况 |
3.1.1 项目背景 |
3.1.2 项目区位 |
3.1.3 基地现状 |
3.2 新桥村安置社区项目在地要素 |
3.2.1 土地地理环境 |
3.2.2 场地文化语境 |
3.2.3 本地主体需求 |
3.3 新桥村安置社区项目设计理念 |
3.3.1 表达当地地理环境特征 |
3.3.2 凸显场地传统民居文化 |
3.3.3 尊重本地主体时代需求 |
第4章 当地地理环境的地域性设计 |
4.1 建筑布局顺应地形结构 |
4.1.1 项目基地的功能分区梳理 |
4.1.2 住宅布局结合地形等高线 |
4.2 整体形象适应自然气候 |
4.2.1 通风降温的建筑空间组织 |
4.2.2 遮阳排雨的单体形象塑造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场地文化语境的关联性设计 |
5.1 融合林盘民居文化的空间组合 |
5.1.1 优化林盘体系的社区功能 |
5.1.2 基于林盘模式的空间格局 |
5.1.3 营造林盘院落的建筑组合 |
5.2 重构传统建筑元素的形态特征 |
5.2.1 主从有序的屋面态势抽象 |
5.2.2 开敞通透的檐廊空间重构 |
5.2.3 细腻优雅的立面片段移植 |
5.3 同构自然文化脉络的材质色彩 |
5.3.1 建筑肌理的真实呈现 |
5.3.2 建筑性格的协调统一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本地主体需求的时代性设计 |
6.1 适应产业升级的功能空间 |
6.1.1 契合使用需求的功能分化 |
6.1.2 改善知觉体验的空间秩序 |
6.2 满足精神需求的场所空间 |
6.2.1 还原厅堂空间的生活体验 |
6.2.2 转译院落空间的邻里人情 |
6.3 符合经济需求的技术策略 |
6.3.1 控制建设成本的建造技术 |
6.3.2 降低能源消耗的设计策略 |
6.4 本章小结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1 眉山农村住宅调研问卷 |
附录2 眉山新桥村安置社区项目相关图纸 |
(3)对话环境与身体的建筑比例和尺度 ——长谷川豪住宅设计作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相关概念界定 |
1.1.1 比例 |
1.1.2 尺度 |
1.2 选题背景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相关研究综述 |
1.5.1 国外相关研究 |
1.5.2 国内相关研究 |
1.6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长谷川豪住宅设计理念背景 |
2.1 求学经历和作品简介 |
2.1.1 个人经历 |
2.1.2 东京——成长的起点 |
2.1.3 博士毕业论文 |
2.1.4 住宅作品简介 |
2.2 社会文化与建筑思想背景 |
2.2.1 日本的自然条件 |
2.2.2 日本建筑师的国际视野 |
2.2.3 现代主义滤镜下的“日本特质” |
2.2.4 日本独栋住宅背景 |
2.3 日本住宅设计建筑师系谱 |
2.3.1 1920s:筱原一男 |
2.3.2 1940s:坂本一成 |
2.3.3 1960s:塚本由晴 |
第三章 长谷川豪住宅设计作品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手法 |
3.1 与环境连续的建筑体量 |
3.1.1 场地内的余白空间 |
3.1.2 介入建筑内的城市尺度空间 |
3.1.3 扩大的室内外过渡空间 |
3.2 非日常尺度的建筑基本要素 |
3.2.1 平面构成的尺度对比 |
3.2.2 空间高度的对比 |
3.2.3 建筑要素比例的极限化 |
3.3 跨越层级的家具 |
3.4 消解界限的表面 |
3.4.1 与街道连续的外立面 |
3.4.2 引入自然因素的表面开口 |
3.4.3 消解界限的界面 |
第四章 长谷川豪住宅设计手法的实现 |
4.1 工作方式 |
4.2 结构体系 |
4.3 材料体系 |
4.4 设备体系 |
4.5 细部构造 |
第五章 长谷川豪住宅设计作品特征总结 |
5.1 前文小结 |
5.1.1 发掘行为与空间的联系 |
5.1.2 以身体为主要视角 |
5.1.3 创造环境与身心共存的微环境 |
5.1.4 建筑要素的相对性 |
5.2 不足与反思 |
5.3 借鉴与展望 |
5.3.1 教育模式借鉴 |
5.3.2 国内住宅空间设计借鉴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长谷川豪简历 |
附录B 长谷川豪事务所作品年表 |
(4)日本建筑现代化进程中文化的碰撞与融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日本与中国传统建筑的渊源和相似性 |
1.1.2 日本与中国遭遇西方建筑时的相似境况 |
1.1.3 日本与中国建筑现代化的不同结果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思路 |
1.4 研究重点 |
1.5 研究意义 |
1.6 相关研究综述 |
1.6.1 日本建筑从传统到现代发展史的相关研究 |
1.6.2 近代日本文化与西方文化交流的相关研究 |
1.6.3 日本建筑现代化转型文化碰撞的相关研究 |
1.7 研究方法 |
1.8 研究创新点 |
1.9 研究框架 |
本章参考文献 |
2 引子:日本建筑现代化的社会背景 |
2.1 日本现代化前夕的社会背景 |
2.1.1 二元政治 |
2.1.2 商品经济 |
2.1.3 武士文化 |
2.2 政治经济转型与文化冲突 |
2.2.1 皇权推动的政治转型 |
2.2.2 战争刺激的经济转型 |
2.2.3 两极分化的文化冲突 |
2.3 建筑在日本现代化中所扮演的角色 |
2.3.1 明治政府权力象征 |
2.3.2 西方先进技术载体 |
2.4 日本建筑现代化中的文化碰撞 |
2.4.1 日本建筑文化与西方建筑文化的碰撞 |
2.4.2 传统建筑文化与现代建筑文化的碰撞 |
2.4.3 日本建筑现代化文化碰撞的四个维度 |
2.5 本章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 |
3 维度一:功用性——日本传统建筑文化特质 |
3.1 日本传统建筑的界定 |
3.1.1 日本传统建筑的类型界定 |
3.1.2 日本传统建筑的形式界定 |
3.2 神社建筑的功用性 |
3.2.1 造替制度反映祭祀需求 |
3.2.2 简约形式反映原始崇拜 |
3.2.3 自然材料反映现世观 |
3.3 住宅建筑的功用性 |
3.3.1 布局应对自然环境需求 |
3.3.2 形式应对使用功能需求 |
3.3.3 规格化应对军事性需求 |
3.3.4 少装饰应对节约生产力需求 |
3.4 茶室建筑的功用性 |
3.4.1 俭朴风格阐释“佗寂”审美 |
3.4.2 不对称形式阐释“佗寂”审美 |
3.4.3 中性色彩阐释“佗寂”审美 |
3.5 本章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 |
4 维度二:自然性——日本传统文化对西方建筑发展的影响 |
4.1 工业社会对西方传统艺术与建筑的冲击 |
4.1.1 工业社会对传统艺术的冲击 |
4.1.2 工业社会对传统建筑的冲击 |
4.2 西方现代艺术中源自日本的自然性 |
4.2.1 从古典艺术表现到自然本真呈现 |
4.2.2 从自然本真呈现到纯粹内在表达 |
4.2.3 纯粹内在表达对现代建筑的影响 |
4.3 西方现代建筑中源自日本的自然性 |
4.3.1 赖特与日本文化的渊源 |
4.3.2 自然性对早期赖特设计理念的影响 |
4.3.3 自然性对早期赖特设计手法的影响 |
4.3.4 赖特对欧洲现代建筑运动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 |
5 维度三:机械性——西方建筑现代化对日本建筑发展的影响 |
5.1 西方现代建筑“机械”审美的形成 |
5.1.1 现代技术与传统建筑审美的矛盾 |
5.1.2 探索反映工业时代的新建筑形式 |
5.1.3 机械性建筑的发展与成型 |
5.2 日本对西方“机械化”建筑技术的引进 |
5.2.1 政府主导的西式工厂 |
5.2.2 正统西式建筑的传入 |
5.2.3 美国建筑技术的引进 |
5.3 日本自身对现代建筑机械性的初探 |
5.3.1 对钢筋混凝土建筑形式的初探 |
5.3.2 地震火灾引发技术优先的考虑 |
5.4 西方现代建筑的机械性形式对日本的影响 |
5.4.1 表现派建筑对日本的影响 |
5.4.2 风格派建筑对日本的影响 |
5.4.3 包豪斯建筑对日本的影响 |
5.4.4 柯布西耶式建筑对日本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 |
6 维度四:简朴性——对日本传统建筑文化的再认识 |
6.1 日本对建筑全盘西化的反思 |
6.1.1 对日本传统建筑“美”的肯定 |
6.1.2 “进化主义”建筑的提出 |
6.1.3 走向偏激的“帝冠式”建筑 |
6.2 西方现代主义者发掘日本传统建筑的简朴性 |
6.2.1 陶特对日本传统建筑简朴性的发掘 |
6.2.2 格罗皮乌斯对日本传统建筑简朴性的发掘 |
6.2.3 柯布西耶对日本传统建筑简朴性的发掘 |
6.3 确立简朴性作为日本传统建筑特质 |
6.3.1 对于“日本趣味”建筑的抨击 |
6.3.2 以简朴性为核心的“纯正”日本建筑标准 |
6.3.3 透过现代主义滤镜拣选传统建筑的简朴性 |
6.4 本章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 |
7 维度统一:日本传统建筑文化与西方现代建筑文化的融合 |
7.1 现代主义建筑观下四个维度的统一 |
7.1.1 现代主义建筑的四项基本建筑观 |
7.1.2 注重功用性的功能观 |
7.1.3 追求机械性的技术观 |
7.1.4 讲求自然性的空间观 |
7.1.5 偏好简朴性的美学观 |
7.2 文化融合在当代日本建筑创作中的体现 |
7.2.1 建筑创作中功能观的改变 |
7.2.2 建筑技术应用中的文化融合 |
7.2.3 建筑空间创作中的文化融合 |
7.2.4 建筑审美创作中的文化融合 |
7.3 本章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 |
8 结语 |
8.1 结论 |
8.2 不足与展望 |
本章参考文献 |
参考文献 |
图表索引 |
表格 |
图片 |
附录 |
附录1: 19世纪50年代-20世纪50年代日本近代建筑概览 |
附录2: 西方现代建筑中简约观念的形成渊源 |
附录3: 日本历代纪元表 |
作者简历 |
(5)基于三个案例村落的自建住宅相似性原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对乡村发展的关注 |
1.1.2 对自建住宅相似性的思考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乡村聚落的研究概况 |
1.2.2 关于民居建筑的研究概况 |
1.2.3 关于相似理论研究概况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对象 |
1.4.3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第2章 相似性与乡村自建住宅的相似性 |
2.1 相似性的理论基础 |
2.1.1 相似性与相似性的概念 |
2.1.2 相似性形成原理 |
2.1.3 相似性的应用 |
2.2 相似性在建筑领域中的转换 |
2.2.1 与相似性相关的建筑概念 |
2.2.2 乡村自建住宅的空间尺度与相似层次 |
2.2.3 自建住宅的限定因素 |
2.3 乡村自建住宅相似性研究体系的建立 |
2.3.1 乡村自建住宅的演化分类 |
2.3.2 乡村自建住宅的地块选择 |
2.3.3 乡村自建住宅相似性研究体系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传统农耕型:黄金村旧村组团 |
3.1 村落空间演化 |
3.1.1 黄金村基本概况 |
3.1.2 黄金村调研选点 |
3.1.3 黄金村空间演化规律 |
3.2 相似的平面布局 |
3.2.1 黄金村自建住宅的基本平面 |
3.2.2 黄金村自建住宅的加建平面 |
3.3 相似的材料结构 |
3.3.1 黄金村自建住宅的基本结构:穿斗式木构架 |
3.3.2 黄金村自建住宅的加建结构:木构架承重 |
3.4 相似的装饰构件 |
3.4.1 黄金村自建住宅的立面装饰 |
3.4.2 黄金村自建住宅的内部构件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政府统规型:茶吉冲村居民定居点 |
4.1 村落空间演化 |
4.1.1 茶吉冲村基本概况 |
4.1.2 茶吉冲村调研选点 |
4.1.3 茶吉冲村空间演化规律 |
4.2 相似的平面布局 |
4.2.1 茶吉冲村自建住宅的基本平面 |
4.2.2 茶吉冲村自建住宅的加建平面 |
4.3 相似的材料结构 |
4.3.1 茶吉冲村自建住宅的基本结构 |
4.3.2 茶吉冲村自建住宅的加建结构:砖墙承重 |
4.4 相似的装饰构件 |
4.4.1 茶吉冲村自建住宅的立面装饰 |
4.4.2 茶吉冲村自建住宅的内部构件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自发商业型:兰村商业聚集区 |
5.1 村落空间演化 |
5.1.1 兰村基本概况 |
5.1.2 兰村调研选点 |
5.1.3 兰村空间演化规律 |
5.2 相似的平面布局 |
5.2.1 兰村自建住宅的基本平面 |
5.2.2 兰村自建住宅的加建平面 |
5.3 相似的材料结构 |
5.3.1 兰村自建住宅的基本结构:木屋上楼结构 |
5.3.2 兰村自建住宅的加建结构:轻钢结构 |
5.4 相似的装饰构件 |
5.4.1 兰村自建住宅的立面装饰 |
5.4.2 兰村自建住宅的的内部构件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自建住宅的相似机制形成与运用 |
6.1 村落自建住宅形成相似性的内因 |
6.1.1 相似层次的趋同 |
6.1.2 共享信息 |
6.1.3 建筑原型 |
6.1.4 支配原则 |
6.1.5 共适应作用 |
6.2 村落自建住宅相似性的形成机制 |
6.2.1 各相似层次在不同空间尺度下的相似性强弱 |
6.2.2 不同空间尺度下相似性的形成机制 |
6.3 不同发展阶段自建住宅设计导控要点及应用 |
6.3.1 相似形成机制向设计导控要点的转化 |
6.3.2 设计导控要点的应用方法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实际工程项目目录 |
附录B 黄金村自建住宅调研测绘图 |
附录C 茶吉冲村自建住宅调研测绘图 |
致谢 |
(6)鲁西地区乡村更新与住宅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新农村建设 |
1.1.2 新型城镇化 |
1.2 研究对象及内容 |
1.2.1 相关概念界定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综述 |
1.4.1 国外研究综述 |
1.4.2 国内研究综述 |
1.5 研究方法及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国内乡村实践案例分析研究 |
2.1 广西融水整垛寨民居改建实验 |
2.1.1 整垛寨改建的背景、现状 |
2.1.2 整垛寨民居改建的特色解析 |
2.1.3 整垛寨民居改建的现代反思 |
2.2 河南信阳郝堂村可持续发展乡村实验 |
2.2.1 郝堂村概况 |
2.2.2 郝堂村建设解析 |
2.2.3 郝堂村建设的启示 |
2.3 杭州东梓关村回迁农居实践 |
2.3.1 杭州东梓关村概况 |
2.3.2 东梓关村回迁农居设计解析 |
2.3.3 东梓关村回迁农居建设的启示 |
2.4 聊城莘县苏堂村新农村建设实践 |
2.4.1 苏堂村概况 |
2.4.2 苏堂村新农村建设解析 |
2.4.3 苏堂村新农村建设的启示 |
2.5 乡村实践案例比较分析 |
2.5.1 乡村实践案例比较分析 |
2.5.2 实践案例对鲁西乡村建设的启示 |
第三章 鲁西地区乡村现状调查 |
3.1 研究对象概况 |
3.1.1 城市概况 |
3.1.2 调研乡村概况 |
3.2 乡村实态调研概述 |
3.2.1 调研概述 |
3.2.2 调研问卷设计 |
3.2.3 统计结果分析 |
3.3 调研发现问题总结 |
3.3.1 乡村层面存在问题 |
3.3.2 住宅单体存在问题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鲁西地区乡村更新设计 |
4.1 乡村更新理论指导与设计原则 |
4.1.1 乡村更新相关理论指导 |
4.1.2 乡村更新设计原则 |
4.2 延续乡村形态彰显地域特色 |
4.2.1 乡村形态 |
4.2.2 原始乡村形态 |
4.2.3 乡村形态演变与现状 |
4.2.4 对乡村后续发展的价值 |
4.3 重塑特色空间传承地域文化 |
4.3.1 提炼住宅特色空间 |
4.3.2 营造邻里交往空间 |
4.3.3 重塑历史文化空间 |
4.4 优化交通空间适应现代生活 |
4.4.1 拓展交通空间尺度 |
4.4.2 规划多层级交通体系 |
4.4.3 完善交通配套建设 |
4.5 置入景观绿化创造宜居环境 |
4.5.1 分别营造宅院景观 |
4.5.2 统一规划街巷景观 |
4.5.3 重点打造景观节点 |
4.6 完善基础配套提升居住品质 |
4.6.1 合理布局商业空间 |
4.6.2 集中配置教育空间 |
4.6.3 适当引入医养空间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鲁西地区乡村住宅设计 |
5.1 乡村住宅设计指导原则 |
5.1.1 保护+更新 |
5.1.2 因地制宜 |
5.1.3 多方参与 |
5.1.4 文脉传承 |
5.1.5 生态节能 |
5.2 乡村住宅功能空间布局 |
5.2.1 住宅单体空间构成 |
5.2.2 各个功能空间组织形式 |
5.3 乡村住宅外观造型 |
5.3.1 屋顶意象 |
5.3.2 门窗形式 |
5.3.3 形体组合 |
5.3.4 材料与色彩 |
5.4 乡村住宅内部结构 |
5.4.1 结构类型的发展演变 |
5.4.2 不同结构类型的特点 |
5.4.3 未来发展的适宜选择 |
5.5 乡村住宅单体组合 |
5.5.1 住宅单体的层数控制 |
5.5.2 住宅单体的水平组合 |
5.6 乡村住宅试验性设计 |
5.6.1 改建型试验设计 |
5.6.2 新建型试验设计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启示与展望 |
启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鲁西地区乡村住宅调查问卷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7)奥古斯塔斯·普金建筑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研究对象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缘由 |
1.1.2 研究对象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外对普金建筑理论的研究概况 |
1.3 普金生平和着述 |
第二章 普金建筑思想的萌芽 |
2.1 18 世纪与19 世纪的欧洲社会 |
2.2 英国以浪漫主义为中心的建筑复兴运动 |
2.3 普金在其社会背景下的反思 |
第三章 极具论战色彩的小册子 |
3.1 理论主题 |
3.1.1 教会建筑的衰落状态 |
3.1.2 建筑趣味衰落的原因 |
3.1.3 造就中世纪高贵建筑的情感 |
3.2 表达方法 |
第四章 功能主义理论的先声 |
4.1 哥特建筑的基本原则 |
4.1.1 功能决定形式 |
4.1.2 装饰与结构完美结合 |
4.1.3 尊重材料的自然属性 |
4.2 哥特建筑的优越性 |
4.2.1 教会建筑 |
4.2.2 学院建筑 |
4.2.3 民用建筑 |
第五章 普金建筑理论分析 |
5.1 目的论 |
5.2 建筑与道德 |
5.3 建筑美的新标准 |
第六章 普金建筑理论的意义 |
6.1 英国工艺美术运动 |
6.1.1 约翰·罗斯金 |
6.1.2 威廉·莫里斯 |
6.2 欧洲现代建筑运动 |
6.2.1 乔治·斯科特 |
6.2.2 勒·迪克 |
第七章 结论 |
附录 A 对比;或中世纪高贵建筑与现今类似建筑之间的比较:表明当今趣味的衰败 |
附录 B 尖顶建筑或基督教建筑真正的原则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湖南隆回花瑶聚居区农民自建住宅导控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对象和内容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相关研究实践 |
1.3.2 国外相关研究实践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方法和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第2章 花瑶农民自建住宅形成与发展的相关因素 |
2.1 花瑶农民自建住宅形成与发展的自然因素 |
2.1.1 地理条件 |
2.1.2 气候条件 |
2.2 花瑶农民自建住宅形成与发展的社会因素 |
2.2.1 历史沿革 |
2.2.2 经济水平 |
2.3 花瑶农民自建住宅形成与发展的人文因素 |
2.3.1 民族文化 |
2.3.2 宗教信仰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花瑶农民自建住宅特征及发展 |
3.1 花瑶传统农民住宅特征及存在的问题 |
3.1.1 花瑶传统农民住宅特征 |
3.1.2 花瑶传统农民住宅存在的问题 |
3.2 花瑶新建农民住宅特征及存在的问题 |
3.2.1 花瑶新建农民住宅特征 |
3.2.2 花瑶新建农民住宅存在的问题 |
3.3 花瑶农民住宅调研分析 |
3.3.1 农户基本信息的调研分析 |
3.3.2 住宅使用现状调研分析 |
3.3.3 未来建房意向的调研分析 |
3.4 花瑶农民住宅的发展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花瑶农民自建住宅导控方法 |
4.1 花瑶农民自建住宅导控原则 |
4.2 规划布局导控农民自建住宅 |
4.2.1 整体规划 |
4.2.2 建筑布局 |
4.2.3 节约土地 |
4.3 平面功能空间导控农民自建住宅 |
4.3.1 科学合理的功能布局 |
4.3.2 明确单个空间使用功能 |
4.3.3 厨房卫生间的整合优化 |
4.3.4 辅助生产功能的设置 |
4.4 人居舒适性导控农民自建住宅 |
4.4.1 提高室内热环境质量 |
4.4.2 控制建筑体量 |
4.4.3 门窗的设置 |
4.5 建筑风貌导控农民自建住宅 |
4.5.1 屋顶 |
4.5.2 墙体 |
4.5.3 其他构件 |
4.6 经济性导控农民自建住宅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花瑶农民自建住宅导控方法案例实践 |
5.1 基本模式一 |
5.2 基本模式二 |
5.3 基本模式三 |
5.4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实际工程项目目录) |
附录B (隆回花瑶聚居区农民住宅测绘成果整理) |
(9)城市公共住房体系建构策略与建筑形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概念界定与相关概念辨析 |
1.2.1 概念界定 |
1.2.2 基本特征 |
1.2.3 概念辨析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2 现有研究评述 |
1.4 研究方法 |
1.5 创新点 |
1.6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公共住房发展历程及演变 |
2.1 理念溯源 |
2.1.1 社会公平理念 |
2.1.2 以人为本理念 |
2.1.3 层次需求理念 |
2.2 历史沿革 |
2.2.1 乌托邦时代:公共住房思想启蒙(16-19世纪) |
2.2.2 工人廉租住宅时代:城市卫生与住宅短缺(19世纪50年至二战前) |
2.2.3 现代集合住宅时代:战后重建与住宅短缺(二战后至20世纪60年代) |
2.2.4 多元住宅发展时代:社会公平与住宅短缺(20世纪60年代-今) |
2.3 社会贡献 |
2.3.1 空间实用化 |
2.3.2 建筑标准化 |
2.3.3 功能集成化 |
2.4 产生问题 |
2.4.1 居住隔离的公共住房规划加剧社会分层极化 |
2.4.2 缺乏人文关怀的公共住房建设形成新贫民窟 |
2.5 小结 |
第三章 公共住房基本形态与特质剖析 |
3.1 权属形态 |
3.1.1 产权概念 |
3.1.2 产权组成 |
3.1.3 权属关系 |
3.2 建筑形态 |
3.2.1 形式 |
3.2.2 密度 |
3.2.3 尺度 |
3.3 管理形态 |
3.3.1 运营机构 |
3.3.2 管理机制 |
3.3.3 服务对象 |
3.4 小结 |
第四章 中国公共住房发展机遇与挑战 |
4.1 发展历程 |
4.1.1 住宅“过度”公有时期(1998年前) |
4.1.2 住宅“过度”私有时期(1998年后) |
4.2 现状分析——以天津市为例 |
4.2.1 发展概况 |
4.2.2 调查问卷 |
4.2.3 现状评析 |
4.2.4 现存问题 |
4.3 发展机遇与政策性挑战 |
4.3.1 现实使命 |
4.3.2 发展机遇 |
4.3.3 政策性挑战 |
4.4 小结 |
第五章 中国公共住房发展策略研究 |
5.1 产权明晰的政策保障策略 |
5.1.1 公有产权 |
5.1.2 对象明确 |
5.1.3 体现福利 |
5.2 结合城市发展的选址策略 |
5.2.1 安全适宜的居住生态环境 |
5.2.2 结合就业的职住平衡规划 |
5.2.3 易于出行的公共交通体系 |
5.2.4 全面便捷的生活配套设施 |
5.3 融合混居的社区规划策略 |
5.3.1 避免居住隔离的混合社区规划 |
5.3.2 居住非基本功能融入社区规划 |
5.4 立足住宅产业的设计建筑策略 |
5.4.1 产品设计标准化 |
5.4.2 普适性的通用住宅设计 |
5.4.3 满足预制装配工业化结构体系 |
5.4.4 项目管理标准化 |
5.5 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公共住房大事年表 |
附录(二)国外公共住房政策和立法 |
附录(三)日本住宅部品生产的历史 |
附录(四)1988-2012年发布的关于住房政策的纲领性文件 |
附录(五)中国十大城市公共租赁住宅建设和运营模式比较 |
附录(六)天津市公共(租赁)住房问卷调查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10)新农村建设中优化家居设计的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阐述 |
1.3.1 新农村建设 |
1.3.2 家居设计 |
1.4 研究方案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框架 |
1.5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和分析 |
1.5.1 综述 |
1.5.2 国内外研究的不足 |
2 新农村建设中家居设计分析 |
2.1 传统农村家居设计特点 |
2.1.1 布局多采用“以院为中心”的空间模式,功能相对简单 |
2.1.2 外型和装饰讲究地方特色,以简洁为主 |
2.1.3 材料通常来源于当地 |
2.1.4 形成初步的生态节能意识 |
2.1.5 农村传统家居设计分析 |
2.2 新农村家居设计现状与特点分析 |
2.2.1 住宅平面空间布局设计差,功能模糊 |
2.2.2 布局分散、思想传统,过分攀比 |
2.2.3 科技落后,土地浪费严重,耗能废材 |
2.2.4 抗震性能差,安全得不到保障 |
2.2.5 设计思想不够清晰 |
2.2.6 家居设计实施速度较慢 |
2.2.7 施工标准不统一 |
2.3 新农村家居的生活行为特征 |
2.4 新农村建设与家居设计之间的关系 |
2.4.1 新农村建设对家居设计的需求 |
2.4.2 家居设计的发展对新农村建设的作用 |
3 新农村建设中家居设计优化对策分析 |
3.1 户型结构多样化、生活化 |
3.1.1 按照农村经济的发展要求户型结构多样化 |
3.1.2 住宅空间应考虑家庭构架不同,做到设计生活化 |
3.2 运用低成本绿色生态家居设计模式 |
3.2.1 相关概念 |
3.2.2 “低成本绿色生态家居”特点 |
3.3 新农村家居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
3.3.1 整体化个性构思原则 |
3.3.2 节约性原则 |
3.3.3 生态性原则 |
3.4 新农村家居细部设计建议 |
3.4.1 客厅设计 |
3.4.2 卧室设计 |
3.4.3 厨房设计 |
3.4.4 餐厅设计 |
3.4.5 贮藏用房设计 |
3.4.6 卫生间设计 |
3.4.7 院落设计 |
4 福建霞浦三沙镇金洋村家居设计案例分析 |
4.1 设计分析与定位 |
4.1.1 分析 |
4.1.2 定位 |
4.2 设计构思与方案 |
4.2.1 设计构思 |
4.2.2 设计方案 |
4.3 设计效果图展示 |
4.4 福建霞浦三沙镇金洋村家居设计案例的启示和问题 |
4.4.1 启示 |
4.4.2 问题 |
5 结论与讨论 |
5.1 结论 |
5.2 讨论 |
5.2.1 调查方法的选择 |
5.2.2 研究质量控制 |
5.3 启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建筑学家和农民讨论住宅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 [1]乡村住宅规模化定制设计研究[D]. 王江. 山东建筑大学, 2020
- [2]农村住宅在地性设计实践研究 ——以眉山新桥村安置社区为例[D]. 鞠一民.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3]对话环境与身体的建筑比例和尺度 ——长谷川豪住宅设计作品研究[D]. 蒋洒洒. 东南大学, 2020(01)
- [4]日本建筑现代化进程中文化的碰撞与融合研究[D]. 俞左平. 浙江大学, 2019(01)
- [5]基于三个案例村落的自建住宅相似性原理研究[D]. 任福臣. 湖南大学, 2018(06)
- [6]鲁西地区乡村更新与住宅设计研究[D]. 马景旭. 大连理工大学, 2018(02)
- [7]奥古斯塔斯·普金建筑理论研究[D]. 刘莹. 上海大学, 2018(02)
- [8]湖南隆回花瑶聚居区农民自建住宅导控方法[D]. 欧阳晨光. 湖南大学, 2016(01)
- [9]城市公共住房体系建构策略与建筑形态研究[D]. 张萍. 天津大学, 2014(08)
- [10]新农村建设中优化家居设计的对策研究[D]. 郑龙香. 福建农林大学, 20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