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多种协议的开放互操作性框架

支持多种协议的开放互操作性框架

一、一种支持多协议的开放互操作框架(论文文献综述)

吴立珍,牛轶峰[1](2021)在《无人系统互操作性发展现状与关键问题》文中研究说明无人系统正在加速由专用化、单一化向通用化、标准化发展,多无人系统协同、无人-有人系统协同、无人系统集群等新型作战概念不断成熟。无人系统互操作性是提高无人系统联合作战能力的倍增器和推动无人系统系列化发展的重要抓手,也是适应无人系统协同化、集群化发展的必然需求。本文详细阐述了无人系统互操作性的概念内涵,从顶层规划、技术创新和能力验证三个方面分析了无人系统互操作性发展现状,提出了一种针对跨域、多域无人系统互操作的等级模型,构建了自底向上和自顶向下相结合的互操作性关键支撑技术体系,剖析了通用/开放体系架构、标准协议与模块化组件、自主能力评估验证、数据传输与数据策略等技术因素,并展望了下一步研究重点。

师玉龙[2](2020)在《面向SDN的物联网服务中间件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物联网服务是指在物联网场景中为用户提供无处不在的、实时的、安全的和智能化的服务。近几年来,随着智能设备的普及和传感技术的进步,物联网设备和服务爆炸性增长。面对海量数据、异构网络和多样化的服务需求,如何设计和实现物联网服务变成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发布/订阅中间件常被用来构建物联网服务的通信基础设施,旨在建立一个物联网平台对下层网络统一消息格式、互联异构网络,对上层应用提供统一的抽象,并为物联网服务高效地交付事件。新兴的软件定义网络因其逻辑上中心化的控制器和控制与转发分离等特性为网络带来了良好的可编程性和灵活性。SDN可用于解决物联网服务中从发布者到订阅者间交付事件的服务质量保证难题。发布/订阅中间件与SDN结合,形成了面向SDN的发布/订阅中间件,更进一步地推动了物联网时代的到来。本文的研究工作和创新点如下:(1)针对如何利用SDN和发布/订阅中间件提供物联网服务的问题,提出了似SDN的发布/订阅中间件架构和实现框架,并详细阐述了如何使用该架构去实现似SDN的面向主题的发布/订阅中间件原型作为物联网的通信基础设施。本文还描述了如何利用SDN网络的可编程性通过SDN控制器编码事件主题优先级和授权策略到SDN交换机流表项的匹配字段去实现区分化的物联网服务和用户访问控制,提高了物联网事件交付的效率和安全性。(2)针对物联网服务中QoS的保证难题,设计了支持跨层QoS的控制框架去提高物联网服务中似SDN的发布/订阅中间件交付事件的QoS。跨层意味着在不同的管理层面控制QoS。一层在控制层,利用SDN集中化控制的特性从局部角度提高SDN控制器自治域内的QoS,另一层在全局管理层,从管理员的角度提高全局网络的QoS。并用区分化服务和访问控制两个应用场景验证了跨层QoS控制框架设计的合理性。(3)针对物联网服务中海量时延敏感数据实时交付的问题,设计了一个改进最短路的面向主题的Steiner树多播路由算法,去为多个主题构建发布/订阅覆盖网络,最大程度地减少了事件传输的总链路时延并减少了 SDN交换机中的流表项数,提高了事件交付的效率,形成了快速多播路由。还设计了一个面向主题的基于桶的多播转发算法去提高事件转发的效率,并考虑了主题间的订阅覆盖关系去减少交换机的流表项数,提高了交换机的匹配能力。这两个算法和似SDN的设计一起构成了物联网中似SDN的面向主题基于桶的快速多播路由。(4)针对物联网服务中用户需求多样化定制化的特点,提出了如何使用似SDN的发布/订阅中间件架构和在SDN交换机的出端口上配置优先级队列来提供区分化的物联网服务。本文从两个角度设计了基于用户需求的两层队列管理机制去保证区分化服务的可靠性:一个是SDN控制器中关于单个交换机的本地队列带宽调整算法。另一个是管理员中关于从发布者到订阅者路径上所有交换机的全局QoS控制策略。这样,利用SDN集中化的控制去获得全网拓扑,从系统角度动态配置交换机的时延约束,更合理地分配队列带宽,保证了物联网区分化服务的可靠性。

孟美任[3](2020)在《Pub+Lab:融汇出版与科研的学术交流模式及其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传统学术交流机制中,科研过程中的“非正式交流”与以商业学术出版为代表的“正式交流”相互分离,致使原本贯穿科研过程的“研究产生交流、交流促进研究”连贯一体化的状态被破坏,多元交互的交流机制被碎片化甚至孤岛化。随着数字内容和信息网络的发展,已经出现了以开放获取(Open Access,OA)为代表的学术信息传播的新形态和以社交媒体(Twitter、Facebook、Linked In、Research Gate、微博、微信公众号、微信朋友圈等)为代表的学术信息交流的新模式,显着地提升了学术交流的范围、丰裕度和交互程度。随着数字科研和数字信息网络的迅猛发展,几乎所有的科研要素都可以数字化表征、标注、揭示、发布、关联,都可以成为并正在成为“交流”的自然对象;几乎所有的科研过程及其科研要素都可以数字化地组织、描述、管理并与过程中的各种要素相互关联。这将深刻地改变我们对学术交流模式的认识。显然,传统的学术出版机制以及技术转变下的数字学术出版体系已经很难与“上游”的科研群体、科研人员、科研过程及其丰富的信息和信息交互相关联,很难对“发表”的科研成果的各类来源要素进行细致、便捷、精准地关联和溯源,很难呈现科研成果关联的丰富的科研要素及其演变,很难与“下游”科研社区及其丰富的信息进行关联和交互,难以成为科学发现、科研过程管理、科研质量检验与评价的内在、方便、高效的支撑部分。因此,亟需根据科学研究本身的范式演变和学术交流的模式变化,分析学术交流体系可能的新模式新形态,探索支持这类新模式新形态的实施与运行机制,发现和设计这种机制嵌入过程、融汇流程、聚联社区、支持管理的措施与技术,试验从现有科研或出版机制相对平滑转换为新机制的可能路径。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面向科研全谱段的学术交流需求分析本研究从现在及未来的数字科研和开放科学环境出发,根据科学研究“可发现、可理解、可评价、可重用”的基本要求,分析贯穿于科研生命周期的学术交流需求与行为,调研分析数字科研全流程及其可数字化表征的要素(计划、过程、方法、工具、材料、人员、各阶段结果、评价等),调研国内外科研机构、科研社区和科技出版商服务于科研全过程的各种方法、工具和机制,并通过焦点访谈法调研“基于科研生命周期的学术交流需求”,通过系统动力学方法重点分析阻碍科研人员学术交流的关键问题,为建立新型交流模型研究提供基础。本研究提出,在数字科研环境下,“正式交流”和“非正式交流”交叉融汇,“显性交流”(人与人间的明显信息传递)和“隐性交流”(文献、数据、计划、方法、工具、评价等各自之间和两两之间的关联)相辅相成,显性交流和非显性迭代反馈密切结合,开放、协同、有效质量控制、有效权益管理成为交流基础能力,从而提出多元融汇、多向可嵌入的学术交流模式,提出建立内在、便捷、高效并逐步智能地支持这种新型交流模式的机制已成为科研过程系统、科研社区平台和学术出版平台的迫切需求。(2)提出融汇出版与科研的学术交流模型Pub+Lab本研究发现,支持上述多元、融汇、交互的科研信息交流的学术交流机制可以从科研过程管理平台、科研社区交流平台、或者学术出版平台的不同角度进行延伸、扩展、关联和组织。本研究选择从学术出版平台为切入点,从革新现有期刊出版交流平台入手,嵌入科研生命周期和科研活动及其信息交流过程,提出一种融汇出版(Publishing)与科研(Laboratory)的新型学术交流支持模式Pub+Lab,提出融汇出版与科研的学术交流模式核心框架设计的基本原则和应用场景,将科技期刊从知识载体转型为知识服务工具,将期刊出版平台从内容发布平台转型为可嵌入科研过程和融汇多元交流的科研支持平台,从而打破现有学术出版与科学研究之间的隔离状态,使学术出版与知识创造的过程及其群体联系在一起。(3)研究设计基于科研生命周期的科研要素描述规范本研究对科研生命周期不同阶段及其对应的具体科研环节所产生的科研要素进行分析,借鉴已有的科研项目信息管理系统、研究方案登记机制、科学数据管理计划、数据发布与出版机制、科研社区平台等,重点分析设计能够描述各类科研要素的元数据规范。以科技期刊文献为切入点,对文献知识元-科研要素映射关系进行研究,实现基于科研要素的科技期刊文献结构化描述,以提升描述规范与科研过程多元信息的适配性,从而支持将传统的科技期刊从科研结束后的固化的静态的知识产品转变为可嵌入到科研项目生命周期和科研社区的结构化、关联化的知识工具。(4)基于科研共同体需求设计Pub+Lab学术交流平台以支持多元融汇、多向可嵌入的新型学术交流模式为总体目标,设计Pub+Lab学术交流平台的功能框架和功能模块,结合科研要素的结构化特征,在现有数字化出版平台的基础上,设计试验实现科技期刊文献与科研要素的关联推荐等服务。试验结果表明,Pub+Lab学术交流平台能实现科研成果与科研要素以及相关的科研项目、社区和科研知识域的交互交流,促进对科研过程和科研成果的挖掘与讨论,有助于增强科研透明度和促进成果的检验与复用,初步验证了融汇出版与科研的预期能力。

曹白冰[4](2020)在《基于FACE的航电软件传输服务系统研究与实现》文中提出组件化的航电软件系统是一个在开放架构约束下由相互关联的多个软件组件构成的大规模复杂软件系统。在这种航电软件系统中,航电软件传输服务是指对多种工业标准的传输协议(如Socket、DDS等)进行封装,以标准化的接口支持航电软件组件间进行数据传输和互操作。可移植和可扩展是航电软件传输服务的关键因素。美国军方主导并由Open Group国际组织提出的未来机载能力环境(FACE)技术标准提供了一种航电软件系统架构约束规范。最新的FACE 3.0版技术标准相比FACE 2.1版,对于传输服务段(TSS)有较大的改进,新增了传输协议模组(TPM)能力、框架支持能力(FSC)、生命周期管理(LCM)以及可注入接口(Injectable Interface)等技术特性。但是,FACE 3.0版技术标准尚未有参考实现指南,而且只考虑了航电软件组件化开发方式,未涉及组件功能的服务化技术。如何在遵循FACE 3.0版技术标准的基础上研究并实现上述新增的TSS技术特性,进一步研究组件功能的服务化技术以应对面向服务架构的航电软件开发发展趋势,是国内在大规模复杂航电软件开发中有效借鉴和吸收FACE技术优点并有所创新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以实验室承担的中航工业集团某研究所实际项目为背景,以FACE 3.0技术标准中新增的TPM、FSC、LCM、Injectable接口为研究对象,研究与实现一个遵循FACE 3.0技术标准的航电软件传输服务系统(简称ASTS系统)。本文的工作要点和创新意义如下:1)TPM能力实现的关键技术。针对航电软件组件跨TS域的互操作问题,本文在深入分析TPM能力需求和TPM接口定义的基础上,研究并实现了TPM能力实现的关键技术,包括TPM组件序列化实现机制和TPM组件动态加载适配器。2)FSC实现的关键技术。针对支持航电软件组件使用第三方框架所产生的生命周期管理等问题,本文在深入分析FSC的抽象策略和能力需求的基础上,研究并实现了FSC实现的关键技术,包括FSC的TS接口适配器和LCM接口适配器。3)航电软件组件功能的服务化实现的关键技术。RPC方式的服务实现技术是航电软件组件功能服务化的发展趋势,但FACE 3.0技术标准中尚未涉及。本文在深入分析组件功能的服务化需求及其服务实现技术的基础上,对符合FACE 3.0技术标准的传输服务系统进行了扩展,分别基于发布/订阅和请求/应答的消息模式,研究并实现了RPC方式的航电软件组件功能服务化技术。包括:组件功能服务接口的IDL定义及预处理工具;请求/应答与发布/订阅的语义映射机制;基于TS接口和DDS框架实现航电软件组件功能服务时,针对发布订阅模式转为请求应答模式时应答消息丢失的问题,提出并实现了一种服务端与客户端的发布者和订阅者的关联算法。4)ASTS系统验证。本文通过功能测试和抽取实际项目需求的应用案例,对ASTS系统进行了验证。测试及应用案例的结果表明,ASTS系统符合FACE 3.0技术标准,是可行及有效的。

陈金菊,欧石燕[5](2020)在《国外元数据注册系统调研与启示》文中提出国外对元数据注册系统的研究已相对成熟,设计并开发了许多元数据注册系统,而国内相关方面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与国外(如美国和英国)仍存在较大的差距。对国外元数据注册系统进行梳理和比较分析,可为国内相关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文章对7个具有代表性的国外元数据注册系统进行深入调研,从数据格式、功能以及其他底层技术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为国内元数据注册系统的构建和开发提供一些建议:采用映射表或基础语义层在元数据方案间建立映射;支持多个元数据方案;支持自动注册,提供元数据方案创建工具;支持元数据自动审核;支持多种数据格式,将XML和RDF/XML作为主要元数据格式;在支持简单浏览和检索的基础上,提供高级检索和SPARQL查询;支持多语言等。

纪大峣[6](2019)在《物联网设备消息传输协议系统的研究与实现》文中认为随着物联网的迅猛发展,物联网消息传输协议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物联网设备消息传输协议系统是物联网设备的核心部分,更是研究的重点。当前的物联网设备消息传输协议百花齐放,没有哪一种协议能够适合物联网的所有细分领域,从而在所有细分领域占有统治地位。研究灵活支持多种不同协议的消息传输协议系统具有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的重大价值。本文主要以基于Linux的嵌入式物联网设备消息传输协议系统的研究和实现为主要内容,将消息传输协议系统设计为独立的消息传输协议中间件,即完整的消息传输协议解决方案。首先为该系统设计了一种支持多协议、高可扩展地框架并加以实现。在设计与实现的框架基础上,针对带摄像头的嵌入式物联网设备,实现针对物联网细分领域网络视频监控的ONVIF协议和GB/T 28181协议。然后针对车载细分领域,并结合蜂窝网络的特点,设计和实现了一种轻量级的私有协议用于支持云端存储、远程监控、异动报警和远程唤醒。最后针对上述设计与实现的系统进行了验证并分析其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完成了理论研究成果的工程应用。

吴斌烽[7](2019)在《基于微服务的物联网通用中间件设计与实现》文中指出随通信技术与计算能力的发展,共享物联网中海量设备的感知数据甚至其感知、执行能力都变得可能。目前大多数物联网系统只关注各自领域内有限设备的感知数据,忽略了设备对外提供服务的能力。尚缺少一种通用型物联网中间件在保证异构设备成功接入的前提下,针对设备功能建立相应感知、控制服务并开放供外界使用,以实现跨系统、跨领域的物联网应用。本文通过分析物联网设备的异构特点,总结设备接入所需处理的共性,设计了设备映射模型,并实现了基于微服务的物联网通用中间件,可以支持异构设备的接入及其开放化服务的建立与使用。中间件利用设备描述文件接入和管理设备,提供可自定义处理规则的编程模型消费设备服务搭建应用。主要工作和创新之处如下:1.针对异构设备接入,拆分出通信建立、报文解析、资源抽象三个动作,并将其实现为可伸缩的微服务。建立了设备描述机制指定微服务的组合,为设备生成对应映射模型,该模型能保证异构通信协议的对接,支持自定义报文解析和数据封装方法,同时对外提供基于设备资源的RESTFul服务。2.针对映射模型使用,考虑到在提供开放化服务后将面临的高并发请求问题,设计异步请求处理机制,借助消息中间件缓冲并发压力,利用分布式缓存同步多实例间的服务调用。提出基于服务调用角色、请求发起时间、请求方法、默认到达顺序的优先级判断方法,解决了多方控制导致的调用冲突。采用规则引擎技术,实现可自由消费模型开放化服务且在运行时可动态调整处理规则的编程模型——虚拟物联网设备,其与设备映射模型共同提供开放化服务组成物联网服务市场。3.针对系统实现,依据微服务架构和系统功能将中间件划分为基础服务设施、物联网设备映射模型、虚拟物联网设备、公共服务四个模块。模块内大部分微服务被设计为可直接扩容的无状态服务(Stateless service)并部署于Docker容器,利用Kubernetes自动部署、管理容器以及支持快速伸缩的特点,构建了高可用的系统。另外,在实现过程中采用部署资源的滚动更新机制完善了Kubernetes的服务配置流程,设计监控微服务利用模型在通信、解析、服务请求处理过程中的异常信息,控制模型的伸缩以及开放化服务的熔断。本文通过建立基于微服务架构的物联网通用中间件,实现物联网设备服务层次的互操作,为提高物联网系统的互操作性、通用性研究提供了借鉴,有助于推动物联网生态系统的完善。

贾欢[8](2017)在《科学数据元数据互操作研究 ——以地球科学领域为例》文中研究指明科学数据是重要的信息资源,是支撑科学研究的关键性资料,同学术论文一样,其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科学数据可以对以论文形式发表的成果进行补充说明,能够帮助用户更加清楚科研的整个过程,可用于研究再现及证伪,可以以搜集到的科学数据为研究起点,继续深入研究。科学数据的共享可以减少重复研究,节省数据搜集及保存、维护成本,避免资源建设的浪费,也使得政府财政投入科研活动的价值得到进一步提升。对科学数据进行组织是科学数据共享、检索和利用的前提。元数据在信息描述、组织,信息的检索、发现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元数据可以用于描述科学数据的内容及形式等特征,是组织科学数据资源的重要工具。由于科学数据资源机构、资源所属学科、资源类型、资源使用目的等方面的不同,用于描述科学数据资源的元数据也多种多样。元数据的多样性妨碍了用户一站式获取科学数据资源,给用户搜索、获取及利用资源带来不便,因此需要通过元数据之间的互操作来解决问题。面对多样的描述科学数据资源的元数据,通过哪些合适的方法实现元数据之间的互操作,是本文主要研究的问题,笔者选取地球科学相关领域的科学数据元数据标准,研究元数据之间的互操作方法,为国内其他领域科学数据元数据互操作的实现提供借鉴。本文共包括8个部分,具体内容如下:第0章绪论。介绍相关研究背景及意义,梳理国内外研究现状并进行评述,明确研究目标、内容及方法,以及本文存在的研究难点及本文的创新点。第1章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阐述了科学数据、元数据与科学数据元数据、地理信息元数据、元数据互操作、以及地球科学这些相关概念;探讨了知识组织理论、用户信息行为理论、系统理论、信息资源增值利用、信息资源共享理论对科学数据元数据互操作的理论支撑。第2章科学数据元数据互操作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通过对科学数据元数据互操作的必要性及可行性进行分析,必要性包括元数据标准的多样性使得元数据之间互换困难、元数据标准之间存在的差异是元数据互操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元数据互操作是数字资源整合的基础;可行性在于元数据功能的不断完善是选用元数据实现互操作的原因,以及元数据互操作技术的发展与实践成果提供的支撑。第3章元数据互操作方法及其适用性分析。参考已有研究成果,建立元数据互操作方法的框架及层次,将元数据互操作方法的层次划分为语义、语法与结构、协议三个层面,并对每个层面及其适用性进行分析,最后探讨了元数据互操作在科学数据中的应用。第4章科学数据元数据互操作方法的选取及实现。对地球科学科学数据相关领域的元数据标准进行选取,并选择合适的互操作方法,实现元数据之间的互操作。本章先探讨科学数据元数据标准的选取,并明确ISO 19115-1:2014、澳大利亚新西兰土地信息局元数据、地理信息元数据、NREDIS信息共享元数据内容标准草案四种地球科学领域核心元数据元素及其语义,分析核心元数据元素的特点,以及明确全集元数据DIF、CSDGM、地理信息元数据的元素及其语义;接下来探讨互操作方法的选取,选择两两映射、中间格式映射、基于RDF的方法实现元数据之间的映射,基于概念框架的方法,在语义层面实现元数据之间的互操作,并提出基于本体实现元数据互操作方法的设想。第5章元数据互操作方法的应用:地球科学科学数据元数据标准的选取与比较。笔者搜集并选取包含国家环境信息中心海洋地质数据、康奈尔大学地理空间信息机构库、全球变化主目录、地热数据存储库、跨学科地球数据联盟、世界大气遥感数据中心、国家地震科学数据共享中心、生物和化学海洋学数据管理办公室、国家环境信息中心海洋和大气管理在内的9个地球科学相关领域的科学数据平台使用的元数据标准,并从元数据元素的数量、元数据的层级、元数据的内容以及元数据元素语义详细程度四个方面对其进行比较。第6章元数据互操作方法的应用:实现地球科学科学数据元数据互操作的本体构建。选取第五章中搜集到的9种科学数据元数据为研究对象,对其元数据元素建立本体。阐述本体的内涵、本体建构过程、以及本体的应用。第7章结语。通过本文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科学数据元数据互操作具有必要性及可行性;元数据互操作方法适用于科学数据领域;使用本体能更好地实现科学数据元数据之间的语义互操作;基于本体实现地球科学领域科学数据元数据互操作为其他领域提供借鉴。并说明了本研究中存在的局限,以及对未来的研究进行展望。

郝世博[9](2015)在《数字资源互操作及服务融合中的信任管理机制研究》文中提出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对世界各国政治、经济、社会等领域产生了全面而深刻的影响。当前时期,全面推进我国信息化和数字信息资源建设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重要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等机构作为当今社会重要的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有力推动了数字信息资源的建设与共享。众多学者开始在以图博档为代表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中探索数字资源整合及服务融合等方面的研究,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伴随互联网环境的形成与数字信息技术的发展普及,大量馆藏资源通过网络为用户提供超越时空的服务。如何为用户提供深层次、一体化的信息资源服务,形成知识资源的无缝集成与协同共享环境,成为近年来国内外图情领域十分关注的研究课题。当前基于开放网络的新兴分布式计算模式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并开始应用于图博档等公共文化服务机构。高度自治的参与主体、复杂灵活的交互协作和多变异构的网络环境已经成为当前数字信息资源共享与服务融合过程中呈现出的典型特征。基于上述网络环境,实现充分的数字信息资源共享和安全的交互协作面临若干新的问题。信任管理机制作为当前能够有效解决分布式、开放网络环境中安全问题的核心支撑技术之一,有助于在没有足够先验知识的参与实体之间进行有效、健康协作关系的构建与维护。针对信任管理领域的相关问题,国内与国外研究人员都进行了较为广泛的研究工作,多种专用或通用信任管理模型被先后提出。然而,当前已经存在的信任管理机制或模型在应对不断涌现的新需求、新环境和新应用时,还是在信任表征、信任获取、反馈信任聚合以及信任度评估等方面表现出种种不足。本文拟从数字资源互操作和数字化服务融合用户交互的双重视角出发,为满足分布式开放环境中数字资源互操作和服务融合的安全及信任需要,在深入分析国内外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数字资源互操作信任管理机制、数字化服务融合信任协商机制等相关研究,为图博档数字资源互操作与服务融合提供安全可靠、方便快捷的网络环境。本文首先对选题意义及研究背景进行简要介绍,探析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详细阐述本研究工作中涉及的相关核心概念和基础理论,为本研究的顺利进行寻找理论依据。然后对当前信任管理和自动信任协商存在的系统架构与典型模型进行论述,深入分析现阶段信任管理机制存在的多种应用模式;针对数字资源互操作及服务融合这一研究主题,分析国内外典型的应用实践,论述数字资源互操作存在的典型应用系统,从可行性、广度和深度等方面探析数字化服务融合模式;针对当前开放、动态网络环境下数字资源互操作、数字化服务融合用户交互过程中存在的信任问题和安全需求,分别构建数字资源互操作的信任管理模型和数字化服务融合的自动信任协商模型;在数字资源互操作信任管理模型的研究中详细设计各个功能模块,并给出其中动态信任评估模型的设计原则,针对反馈信任聚合机制存在的问题进行新型反馈信任聚合机制的研究,通过仿真实验验证该机制的有效性;在数字化服务融合自动信任协商模型的研究中详细设计各个功能模块,具体论述自适应自动信任协商流程及其实例、访问控制策略描述方式、一致性校验算法、改进的策略语言逻辑结构等。最后系统归纳本文相关的研究工作,总结研究结论和研究贡献,指出本文研究工作的局限并探讨后续还需努力的研究方向。

张伟[10](2014)在《IMS媒体多径中继传输和业务访问控制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IMS (IP Multimedia Subsystem, IP多媒体子系统)具有端到端全IP化、系统架构模块化、业务与控制分离、业务与接入方式无关等多方面的技术优势,被业界普遍认为是下一代电信技术的基本趋势和主要方向。IMS最重要的原则和优势在于具有完善的业务信令控制体系以及服务质量保证机制。然而,目前IMS应用和服务总体上仍然处于初级阶段且进展缓慢,其技术层面还存在诸多问题:1)IMS基于传统路由技术构建的单径媒体传输模式落后,难以适应和支撑快速成长的宽带通信应用需求;2)IMS业务匮乏,难以满足用户的通信需求。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旨在从IMS系统的承载网络层面和业务网络层面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为下一代网络提供一种新颖的IMS技术架构,主要研究内容以及创新点包括:(1)多径传输是提高媒体传输服务质量的一种重要方式。为了实现多径传输,关键问题之一是如何构建源端和目的端之间的多条路径。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应用层中继的多径传输系统通用框架,利用由控制服务器和中继服务器组成的中继服务系统建立多径传输条件,摆脱现有多径传输技术对网络环境的依赖,作为重叠节点的中继服务器不关心端到端的业务传输需求,仅提供UDP转发服务,其行为得到大大简化,且有助于中继服务的标准化。为了便于开展专业化的中继传输服务,在多径传输通用框架的控制平面设计了一种标准化的中继服务控制协议OpenPath。为了将多径传输通用框架应用到IMS系统,提出了一种支持媒体多径传输的IMS会话协商管控机制,使得IMS网络侧能够对媒体传输过程进行管理,为IMS系统中的媒体传输提供多径传输功能。该多径传输通用框架适用于各种上层应用类型,对用户终端的网络环境以及网络基础设施无任何要求和改造,而且集中式控制有利于从宏观角度调配传输带宽等网络资源。(2)针对中继重叠网络的拓扑组织问题,本文提出基于应用层流量优化和应用感知的中继重叠网络两层拓扑模型,利用网络运营商提供的底层网络信息,将中继服务器按照底层网络拓扑信息进行有效组织,并通过中继服务器之间的性能探测过程,获取中继重叠网络的多项传输性能。该中继重叠网络拓扑模型具有物理网络感知、应用感知以及可伸缩性强的特点。针对优质中继路径的分配问题,在中继重叠网络两层拓扑模型的基础上,本文提出基于应用层流量优化和应用感知的中继路径分配方案,包括一种结合路由开销、传输性能、中继服务器处理能力等多种因素的中继路径路径代价评价方法,以及最优中继路径生成算法。该中继路径分配方案,不仅在选择优质中继路径方面具有较优性能,同时又能够灵活地均衡运营商定义域之间以及中继服务器之间的负载。(3)针对多径传输中的负载分发问题,本文提出一种支持多种应用类型的负载分发机制,引入一种新的划分粒度——流块,流块的划分方法以及大小均是与应用类型有关的,用于满足多种应用类型的不同传输需求。针对可靠非实时应用类型,提出了最早空闲路径优先的可靠多径传输负载分发算法,用于最大化用户终端的数据吞吐量;针对具有实时传输需求的应用类型,提出了失序可控的实时多径传输负载分发算法,用于最小化目的端的数据包乱序风险。在多径传输通用框架的数据平面,本文设计了能够支持多种业务传输需求的易扩展的多径传输协议族,每个具体的多径传输协议旨在满足一种特定类型的上层应用的传输需求。(4)针对IMS业务匮乏以及云计算缺少管控和质量保证机制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IMS体系的云计算服务管理模式IMSCloud,将云计算服务置于IMS信令控制下,利用IMS体系的信令控制、QoS策略决策以及计费策略等能力对各种云计算服务进行有效管控。对于电信运营商而言,IMSCloud在不改变现有IMS体系结构的情况下,可快速部署内容丰富且有商业价值的云计算业务,利用策略与计费控制框架可以为用户提供质量可保障的云计算服务,促进IMS体系的普及和成长。对于云计算服务提供商而言,可以充分利用IMS已有的完善的认证、策略和计费控制机制,实现云计算服务的商业运营以及云计算服务管理接口的标准化。

二、一种支持多协议的开放互操作框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种支持多协议的开放互操作框架(论文提纲范文)

(1)无人系统互操作性发展现状与关键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无人系统互操作性的概念内涵
3 无人系统互操作性发展现状
    3.1 顶层规划
    3.2 技术创新
    3.3 能力验证
4 无人系统互操作性等级模型
5 无人系统互操作性关键支撑技术
    5.1 通用/开放体系架构
    5.2 标准协议与模块化组件
    5.3 自主能力评估验证
    5.4 数据传输与数据策略
6 下一步研究重点
7 结语

(2)面向SDN的物联网服务中间件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1.3 本文的组织结构
    参考文献
第二章 相关研究综述
    2.1 本章引言
    2.2 软件定义网络SDN
        2.2.1 SDN的起源和定义
        2.2.2 SDN分层架构
        2.2.3 SDN开放接口
        2.2.4 SDN控制器
        2.2.5 SDN开发工具
        2.2.6 SDN的机遇与挑战
    2.3 SDN中的QoS研究
        2.3.1 SDN中的QoS研究概述
        2.3.2 SDN中的QoS研究实例
    2.4 发布/订阅中间件
        2.4.1 发布/订阅交互机制
        2.4.2 发布/订阅系统架构
        2.4.3 发布/订阅类型
        2.4.4 发布/订阅路由
        2.4.5 发布/订阅实现挑战
    2.5 发布/订阅原型
        2.5.1 VCube-PS
        2.5.2 RTDDS
        2.5.3 Lamps
        2.5.4 Bayeux
        2.5.5 PADRES
        2.5.6 Hermes
    2.6 面向SDN的发布/订阅设计
        2.6.1 PLEROMA
        2.6.2 SDN-Like
        2.6.3 Ride
    2.7 面向SDN的发布/订阅QoS研究
        2.7.1 跨层QoS支持
        2.7.2 多播路由研究
        2.7.3 队列管理机制
    2.8 面向物联网的数据分发服务
    2.9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面向SDN的支持跨层QoS的物联网发布/订阅通信基础设施
    3.1 本章引言
    3.2 相关工作
    3.3 物联网及服务
        3.3.1 物联网与物联网服务
        3.3.2 服务计算架构SOA与EDSOA
        3.3.3 面向SDN的新型物联网架构
        3.3.4 物联网面临的挑战
    3.4 面向SDN的物联网发布/订阅中间件架构设计
        3.4.1 面向SDN的发布/订阅中间件架构
        3.4.2 跨层QoS控制框架
    3.5 面向SDN的基于主题的发布/订阅系统原型设计
        3.5.1 总体设计
        3.5.2 主题设计
        3.5.3 拓扑维护
        3.5.4 事件路由
        3.5.5 策略管理
    3.6 面向SDN的基于主题的发布/订阅系统应用实例
        3.6.1 跨层区分化服务
        3.6.2 跨层访问控制
    3.7 实验评价
        3.7.1 区分化服务实验
        3.7.2 访问控制实验
    3.8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面向SDN的发布/订阅多播路由机制研究
    4.1 本章引言
    4.2 相关工作
    4.3 面向SDN的基于主题的发布/订阅实现框架
    4.4 面向SDN的基于主题的斯坦纳树多播路由
        4.4.1 问题描述
        4.4.2 解决MCMN-TC-SDN
    4.5 面向SDN的主题式基于Bucket的多播转发
        4.5.1 OpenFlow组表
        4.5.2 基于Bucket的多播
        4.5.3 面向主题的基于Bucket的多播转发算法
    4.6 实验评价
        4.6.1 发布/订阅拓扑构造
        4.6.2 斯坦纳树构造时间开销
        4.6.3 多播树代价比较
        4.6.4 多播树构造时间比较
        4.6.5 端到端时延
        4.6.6 流表大小
    4.7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面向SDN的可靠的区分化服务提供机制研究
    5.1 本章引言
    5.2 相关工作
    5.3 模型方法
        5.3.1 XGBoost模型
        5.3.2 ARIMA模型
        5.3.3 RED方法
        5.3.4 增量差法
    5.4 排队时延预测
        5.4.1 数据预处理
        5.4.2 特征选择
        5.4.3 模型训练与参数调整
    5.5 可靠的区分化服务提供机制
        5.5.1 似SDN的发布/订阅系统架构
        5.5.2 主题编码
        5.5.3 优先级队列
        5.5.4 可靠的区分化服务提供框架
    5.6 可靠的区分化服务保证机制
        5.6.1 本地队列带宽调整算法
        5.6.2 全局QoS控制策略
    5.7 实验评价
        5.7.1 实验环境
        5.7.2 排队时延预测方法比较
        5.7.3 本地队列带宽调整算法验证
        5.7.4 本地队列带宽调整算法整体测试
        5.7.5 全局QoS控制策略验证
        5.7.6 恒定比特率流量实验
        5.7.7 可变比特率流量实验
        5.7.8 实验讨论
    5.8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结束语
    6.1 论文总结
    6.2 进一步工作
附录 缩略语表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博士在读期间完成和参与的项目

(3)Pub+Lab:融汇出版与科研的学术交流模式及其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学术交流贯穿于科研生命周期发挥积极作用
        1.1.2 学术交流模式与科研人员日益增长的知识获取需求存在严重矛盾
        1.1.3 融汇出版与科研的学术交流模式的迫切需求及研究意义
    1.2 相关概念界定
    1.3 研究内容与关键问题
        1.3.1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3.2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5 论文章节安排
第2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 学术交流模式的总体现状
        2.1.1 开放化以满足知识获取需求
        2.1.2 透明化以支持科研成果复用
        2.1.3 协同化以吸引科研共同体协同创新
        2.1.4 小结
    2.2 数字科研全流程及其数字化表征要素调研
        2.2.1 科研成果形态的演变
        2.2.2 数字科研全流程调研
        2.2.3 数字科研要素支撑深度知识发现与精准智能决策
    2.3 服务于科研全过程的解决方案
        2.3.1 开放科研框架(Open Science Framework)——Center for Open Science
        2.3.2 科研全周期的工具箱——Digital Science
        2.3.3 依托文献数据库的解决方案
        2.3.4 深度知识发现——Springer Nature
        2.3.5 新型论文形式——Elsevier
        2.3.6 小结
    2.4 面向科研生命周期的工具/服务现状
    2.5 研究现状总结和不足分析
    2.6 本文的研究目标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融汇出版与科研的学术交流模式框架研究
    3.1 基于科研生命周期的学术交流需求调研
        3.1.1 调研方法
        3.1.2 调研过程
        3.1.3 调研结果分析
        3.1.4 小结
    3.2 基于科研生命周期的学术交流基本模型研究
    3.3 Pub+Lab:融汇出版与科研的学术交流模式框架
        3.3.1 Pub+Lab框架设计的基本原则
        3.3.2 Pub+Lab框架的主要应用场景
        3.3.3 Pub+Lab框架模型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科研生命周期的科研要素描述机制研究
    4.1 科研要素类型分析
    4.2 科研要素描述规范研究
        4.2.1 类型一:研究假设(Hypothesis)
        4.2.2 类型二:文献综述(Review)
        4.2.3 类型三:研究方案(Protocol)
        4.2.4 类型四:研究方法(Method)
        4.2.5 类型五:研究数据(Data)
        4.2.6 类型六:软件工具(Software)
        4.2.7 类型七:观点讨论(Insight)
    4.3 元数据描述规范适配性研究
        4.3.1 科技文献知识元结构解析研究
        4.3.2 知识元-科研要素映射研究
    4.4 小结
第5章 Pub+Lab学术交流平台初步设计
    5.1 平台总体目标分析
    5.2 平台整体架构设计
    5.3 平台功能模块设计
        5.3.1 科研要素生产模块
        5.3.2 基于科研要素的融汇交流模块
        5.3.3 基于科研要素的关联推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Pub+Lab学术交流模式示范平台实现及验证
    6.1 平台实现技术方案
        6.1.1 系统开发及运行环境
        6.1.2 数据库设计
    6.2 功能效果展示
    6.3 小同行推荐机制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研究工作总结
    7.2 贡献与创新
    7.3 不足与后续研究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知情同意书
    附录2 访谈提纲
    附录3 基于科研要素的科技文献XSD文件
    附录4 基于科研要素的科技文献XML文件
    附录5 数据库表单设计
    附录6 示范平台用于展示效果的文章列表
    附录7 内容(软件)共享协议详细信息
    附录8 小同行推荐核心代码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4)基于FACE的航电软件传输服务系统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2.1 航电软件系统架构规范
        1.2.2 未来机载能力环境FACE体系分析
        1.2.3 FACE3.0技术标准分析
    1.3 研究目标及内容
    1.4 论文结构
第二章 相关技术分析及架构设计
    2.1 相关技术分析
        2.1.1 数据分发服务DDS技术
        2.1.2 组件框架技术
        2.1.3 服务化技术
    2.2 系统需求分析及架构设计
        2.2.1 FACE3.0技术标准的传输服务段
        2.2.2 系统需求分析
        2.2.3 系统架构设计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传输协议模组能力和Injectable接口实现关键技术
    3.1 问题分析
        3.1.1 TPM能力和Injectable接口
        3.1.2 实现TPM能力和Injectable接口的关键问题
    3.2 TPM能力的实现
        3.2.1 TPM组件序列化实现机制的设计与实现
        3.2.2 TPM组件动态加载适配器设计与实现
    3.3 Injectable接口的实现
        3.3.1 基于Injectable接口实现组件实例注入的设计方案
        3.3.2 基于Injectable接口实现组件实例注入的具体实现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框架支持能力实现的关键技术
    4.1 问题分析
        4.1.1 框架支持能力概述
        4.1.2 框架支持能力实现的关键问题
    4.2 FSC的TS接口适配器设计与实现
        4.2.1 FSC的TS接口适配器设计方案
        4.2.2 FSC的TS接口适配器实现
    4.3 FSC的 LCM接口适配器设计与实现
        4.3.1 FSC的LCM接口适配器设计方案
        4.3.2 FSC的LCM接口适配器实现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航电软件组件功能的服务化实现关键技术
    5.1 问题分析
        5.1.1 航电软件组件功能服务化需求分析
        5.1.2 航电软件组件功能的服务化实现关键问题
    5.2 航电软件组件功能的服务化方案
        5.2.1 方案概述
        5.2.2 组件功能服务接口的定义及映射
        5.2.3 组件功能服务接口的请求/应答与发布/订阅的语义映射
    5.3 基于TS的航电软件组件功能服务实现
        5.3.1 基于请求/应答模式的组件功能服务实现
        5.3.2 基于发布/订阅模式的组件功能服务实现
        5.3.3 客户端stub和服务端 skeleton实现
    5.4 组件功能服务IDL文件预处理工具
        5.4.1 预处理工具架构设计及工作流程
        5.4.2 预处理工具功能实现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ASTS系统实现及测试
    6.1 ASTS系统实现
        6.1.1 预处理工具模块的实现
        6.1.2 TS能力实现模块的实现
    6.2 ASTS系统功能测试
        6.2.1 TPM能力实现模块的功能测试
        6.2.2 FSC实现的功能测试
        6.2.3 航电软件组件功能服务化技术功能测试
    6.3 应用案例
        6.3.1 应用场景
        6.3.2 基于ASTS系统的座舱显控应用软件架构示例
        6.3.3 基于ASTS系统的主飞行显示PFD应用开发
        6.3.4 应用结果及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主要工作总结
    7.2 后续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5)国外元数据注册系统调研与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元数据注册概述
2 代表性元数据注册系统
    2.1 CORES Registry
    2.2 Information Environment Metadata Schema Registry
    2.3 Metadata Online Registry
    2.4 DCMI Metadata Registry
    2.5 TEL Metadata Registry
    2.6 DESIRE Metadata Registry
    2.7 Open Metadata Registry
3 比较分析
    3.1 系统概况
    3.2 数据格式
    3.3 主要功能
4 建议和结语

(6)物联网设备消息传输协议系统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多协议系统框架相关研究现状
        1.2.2 物联网设备消息传输协议相关研究现状
    1.3 研究动机
    1.4 论文研究内容
    1.5 论文结构
第2章 相关技术综述
    2.1 消息传输协议概述
    2.2 信令控制
        2.2.1 RTSP
        2.2.2 SIP
        2.2.3 HTTP信令控制
        2.2.4 Co AP
        2.2.5 MQTT
        2.2.6 XMPP
        2.2.7 DDS
        2.2.8 AMQP
        2.2.9 OCF
    2.3 视音频媒体数据传输
        2.3.1 RTP
        2.3.2 HTTP媒体数据传输
    2.4 基于视音频的消息传输协议
        2.4.1 ONVIF
        2.4.2 PSIA
        2.4.3 GB/T 28181
        2.4.4 蜂窝图传协议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消息传输协议系统的框架设计与实现
    3.1 动机
    3.2 系统框架设计
        3.2.1 框架总体设计
        3.2.2 系统框架消息通信模块的设计
        3.2.3 系统框架控制模块的设计
        3.2.4 系统框架抽象模块的设计
    3.3 系统框架实现
        3.3.1 系统框架消息通信模块的实现
        3.3.2 系统框架控制模块的实现
        3.3.3 系统框架抽象模块的实现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ONVIF协议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4.1 协议模块设计
    4.2 协议模块实现
        4.2.1 协议模块初始化
        4.2.2 设备发现
        4.2.3 信息检索
        4.2.4 配置与控制
        4.2.5 事件管理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GB/T 28181 协议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5.1 协议模块设计
    5.2 协议模块实现
        5.2.1 协议模块初始化
        5.2.2 注册
        5.2.3 实时视音频点播
        5.2.4 设备控制
        5.2.5 报警事件通知和分发
        5.2.6 网络设备信息查询
        5.2.7 状态信息报送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蜂窝图传协议的设计与实现
    6.1 协议设计
    6.2 协议模块设计
    6.3 协议模块实现
        6.3.1 协议模块初始化
        6.3.2 认证
        6.3.3 位置信息
        6.3.4 实时图片监控
        6.3.5 实时视频监控
        6.3.6 异动报警
        6.3.7 远程唤醒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消息传输协议系统的验证与应用
    7.1 验证环境介绍
        7.1.1 硬件环境
        7.1.2 软件环境
        7.1.3 验证准备
    7.2 系统验证
        7.2.1 ONVIF协议模块验证及效果
        7.2.2 GB/T28181 协议模块验证及效果
        7.2.3 蜂窝图传协议模块验证及效果
        7.2.4 验证结果分析
    7.3 系统应用
        7.3.1 系统的源代码层次结构
        7.3.2 物联网芯片软件平台适配与实际产品应用
        7.3.3 新协议模块研发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7)基于微服务的物联网通用中间件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课题来源与研究内容
        1.3.1 课题来源
        1.3.2 研究内容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关键技术
    2.1 物联网生态系统
    2.2 微服务架构
    2.3 Docker容器技术
    2.4 Kubernetes容器编排系统
    2.5 Nodejs技术栈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物联网设备映射模型
    3.1 互操作性与开放服务化
    3.2 物联网设备映射模型
        3.2.1 通用性需求
        3.2.2 物联网设备映射模型设计
        3.2.3 设备描述机制
    3.3 并发请求与控制冲突解决
        3.3.1 高并发请求解决机制
        3.3.2 多方控制冲突解决机制
    3.4 物联网设备映射模型使用
        3.4.1 虚拟物联网设备
        3.4.2 物联网服务市场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微服务的物联网通用中间件设计与实现
    4.1 中间件整体设计
        4.1.1 需求分析
        4.1.2 整体架构
    4.2 基础服务设施
        4.2.1 服务注册中心
        4.2.2 服务配置中心
        4.2.3 缓存中间件与资源模型
        4.2.4 消息中间件
        4.2.5 存储微服务
    4.3 物联网设备映射模型与虚拟物联网设备
        4.3.1 通信微服务
        4.3.2 解析微服务
        4.3.3 设备微服务
        4.3.4 规则引擎微服务
    4.4 公共服务
        4.4.1 监控微服务
        4.4.2 管理微服务
        4.4.3 资产微服务
        4.4.4 后端微服务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微服务的物联网通用中间件测试
    5.1 测试目的
    5.2 测试环境
    5.3 测试内容与分析
        5.3.1 异构物联网设备接入测试与分析
        5.3.2 虚拟物联网设备建立测试与分析
        5.3.3 服务请求的并发测试与分析
    5.4 同类系统对比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论文工作总结
    6.2 下一阶段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1 作者简历
    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8)科学数据元数据互操作研究 ——以地球科学领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0 绪论
    0.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0.1.1 选题背景
        0.1.2 研究意义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0.2.1 国外研究现状
        0.2.2 国内研究现状
        0.2.3 研究述评
    0.3 研究目标、内容、方法
        0.3.1 研究目标
        0.3.2 研究内容
        0.3.3 研究方法
    0.4 研究难点与创新点
        0.4.1 研究难点
        0.4.2 研究创新点
1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1.1 相关概念
        1.1.1 科学数据
        1.1.2 元数据与科学数据元数据
        1.1.3 地理信息元数据
        1.1.4 元数据互操作
        1.1.5 地球科学
    1.2 理论基础
        1.2.1 知识组织理论
        1.2.2 用户信息行为理论
        1.2.3 系统理论
        1.2.4 信息资源增值利用
        1.2.5 信息资源共享
2 科学数据元数据互操作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
    2.1 必要性分析
        2.1.1 元数据标准的多样性使得元数据之间互换困难
        2.1.2 元数据标准之间存在的差异是元数据互操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2.1.3 元数据互操作是数字资源整合的基础
    2.2 可行性分析
        2.2.1 元数据功能的不断完善是选用元数据实现互操作的原因
        2.2.2 元数据互操作技术的发展与实践成果提供的支撑
3 元数据互操作方法及其适用性分析
    3.1 元数据互操作方法的框架及层次划分
    3.2 元数据互操作方法及其适用性分析
        3.2.1 基于语义的元数据互操作及其适用性分析
        3.2.2 基于语法和结构的元数据互操作及其适用性分析
        3.2.3 基于协议的元数据互操作及其适用性分析
    3.3 元数据互操作在科学数据中的应用
4 地球科学科学数据元数据互操作方法的选取及实现
    4.1 地球科学科学数据元数据标准及其语义分析
        4.1.1 地球科学科学数据元数据标准的选取
        4.1.2 地球科学科学数据元数据元素及其语义
    4.2 地球科学科学数据元数据互操作方法的选取
    4.3 基于语义的地球科学科学数据元数据互操作
        4.3.1 核心元数据两两映射
        4.3.2 核心元数据中间格式映射
        4.3.3 基于RDF的方法实现元数据之间的映射
        4.3.4 基于概念框架的元数据互操作
        4.3.5 基于本体实现元数据互操作的设想
5 元数据互操作方法的应用:地球科学科学数据元数据标准的选取与比较
    5.1 地球科学科学数据相关领域平台元数据标准的选取
        5.1.1 平台元数据标准选取的依据
        5.1.2 选取的平台元数据标准
    5.2 地球科学科学数据平台元数据的比较
        5.2.1 元数据元素的数量
        5.2.2 元数据的层级
        5.2.3 元数据内容
        5.2.4 元数据元素语义详细程度
6 元数据互操作方法的应用:实现地球科学科学数据元数据互操作的本体构建
    6.1 本体的内涵
    6.2 本体建构过程
        6.2.1 决定本体的领域和范围
        6.2.2 定义类及类的层次
        6.2.3 创建属性
        6.2.4 元数据元素之间的关系可视化
        6.2.5 RDF文档的生成
    6.3 基于本体的地球科学科学数据元数据互操作的应用
7 结语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局限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Ⅰ: 本体构建节选--元数据参考信息的RDF文档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科研成果及奖励
致谢

(9)数字资源互操作及服务融合中的信任管理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综述
        1.2.1 数字资源建设、共享与整合
        1.2.2 国内外LAM研究
        1.2.3 信任管理研究
        1.2.4 总结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框架结构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阐述
        2.1.1 互操作
        2.1.2 服务融合
        2.1.3 信任的定义
        2.1.4 信任的属性
    2.2 理论基础
        2.2.1 系统论
        2.2.2 协同论
        2.2.3 知识组织理论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信任管理机制及应用模式分析
    3.1 信任管理
        3.1.1 定义
        3.1.2 信任管理模型
        3.1.3 凭证信任管理系统
        3.1.4 行为信任管理模型
    3.2 自动信任协商
        3.2.1 定义
        3.2.2 自动信任协商基本概念
        3.2.3 现有自动信任协商系统
    3.3 信任管理机制应用模式分析
        3.3.1 P2P网络信任管理
        3.3.2 普适计算信任管理
        3.3.3 网格计算信任管理
        3.3.4 Ad hoc网络信任管理
        3.3.5 电子商务信任管理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数字资源互操作及服务融合模式分析
    4.1 国内外应用实践分析
        4.1.1 Europeana
        4.1.2 世界数字图书馆
        4.1.3 美国IMLS支持项目实践
        4.1.4 CALIS
    4.2 数字资源互操作模式探析
        4.2.1 数字资源整合原则与方法
        4.2.2 Metalib with SFX系统
        4.2.3 MAP系统
        4.2.4 TPI系统及USP平台
        4.2.5 数字资源互操作典型系统总结
    4.3 数字化服务融合模式探析
        4.3.1 数字化服务融合的可行性分析
        4.3.2 数字化服务融合的广度分析
        4.3.3 数字化服务融合的深度分析
    4.4 跨域环境下安全互操作的实践分析
        4.4.1 安全检测实施维度下的互操作
        4.4.2 协作架构维度下的互操作
        4.4.3 建模辅助维度下的互操作
    4.5 本章小结
第5章数字资源互操作中的信任管理研究
    5.1 OAI-PMH协议
    5.2 数字化协作模式构建
    5.3 数字化协作模式面临的问题
    5.4 数字资源互操作信任管理模型构建
        5.4.1 动态信任管理的内涵
        5.4.2 LAM信任管理模型构建
        5.4.3 动态信任评估模型的设计原则
    5.5 动态信任评估算法设计
        5.5.1 传统反馈信任聚合机制研究
        5.5.2 新型反馈信任聚合机制研究
        5.5.3 仿真实验及结果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数字化服务融合的信任协商研究
    6.1 信任协商策略需求
    6.2 LAM-AATN模型构建
    6.3 LAM-AATN信任协商流程
    6.4 LAM-AATN信任协商实例研究
    6.5 LAM-AATN一致性校验研究
        6.5.1 访问控制策略描述研究
        6.5.2 一致性校验算法研究
    6.6 LAM-AATN策略语言研究
        6.6.1 策略语言功能需求
        6.6.2 LAM-AATN-Jess策略语言
        6.6.3 LAM-AATN-Jess语法结构
    6.7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与贡献
        7.1.1 研究结论
        7.1.2 研究贡献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7.2.1 研究不足
        7.2.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10)IMS媒体多径中继传输和业务访问控制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方案及目标
        1.2.1 IMS媒体传输技术研究目标和相关解决方案
        1.2.2 IMS信令体系和互联网业务融合技术研究
    1.3 论文研究内容
    1.4 论文组织结构
第2章 相关技术概述
    2.1 IMS
    2.2 重叠网络
        2.2.1 重叠网络应用
        2.2.2 重叠网络拓扑模型
        2.2.3 重叠路由机制
    2.3 多径传输
        2.3.1 多径传输技术
        2.3.2 多径传输协议
        2.3.3 负载分发机制
    2.4 云计算
        2.4.1 云计算技术架构
        2.4.2 云计算产业发展
        2.4.3 云计算标准化方面的进展
        2.4.4 云计算与NGN/IMS融合方面的研究进展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应用层中继的多径传输框架
    3.1 概述
    3.2 基于应用层中继的多径传输框架MPTS-AR
        3.2.1 框架概述
        3.2.2 应用场景
    3.3 功能组件
        3.3.1 控制服务器
        3.3.2 中继服务器
        3.3.3 用户代理
    3.4 中继服务控制协议OpenPath
        3.4.1 协议概述
        3.4.2 OpenPath消息类型
        3.4.3 OpenPath消息格式
    3.5 SIP系统中多径传输控制的使用场景
    3.6 支持媒体多径传输的IMS会话协商管控机制
        3.6.1 多径传输业务
        3.6.2 支持多径传输业务的IMS网络架构
        3.6.3 多径传输业务控制功能MPT-SCF
        3.6.4 IMS会话协商管控方法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继重叠网络拓扑与路径分配算法
    4.1 概述
        4.1.1 应用层流量优化技术及标准化
    4.2 基于应用层流量优化和应用感知的中继重叠网络拓扑
        4.2.1 ALTO映射信息服务
        4.2.2 中继重叠网络的拓扑组织
        4.2.3 应用感知和性能探测
        4.2.4 性能映射表和PID负载率表
    4.3 基于应用层流量优化和应用感知的中继路径分配方案
        4.3.1 PID中继路径
        4.3.2 中继路径的路径代价评价方法
        4.3.3 最优PID中继路径生成算法
        4.3.4 IP中继路径生成算法
    4.4 仿真实验与分析
        4.4.1 OMNeT++简介
        4.4.2 仿真实验的搭建
        4.4.3 仿真结果与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负载分发机制与多径传输协议
    5.1 概述
    5.2 MPTS-AR中的负载分发机制
        5.2.1 用户代理中负载分发机制的功能模型
        5.2.2 最早空闲路径优先的可靠多径传输负载分发算法
        5.2.3 失序可控的实时多径传输负载分发算法
    5.3 多径传输协议族
        5.3.1 多径传输协议设计原则
        5.3.2 MPTP协议栈结构
    5.4 MPTP概要协议
        5.4.1 MPTP包类型
        5.4.2 MPTP包格式
    5.5 MPRTP-AR多径实时传输协议
        5.5.1 MPRTP-AR协议栈
        5.5.2 用户代理行为
        5.5.3 MPRTP-AR包格式
    5.6 MPRTP-AR协议性能仿真与分析
        5.6.1 仿真构建
        5.6.2 性能评价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IMS体系的云计算服务管理模式
    6.1 概述
    6.2 基于IMS体系的云计算服务管理模式IMSCloud
        6.2.1 体系结构
        6.2.2 功能组件和接口
        6.2.3 部署场景和处理流程
    6.3 云通知业务
        6.3.1 SIMPLE标准Presence架构
        6.3.2 IMSCloud云通知业务
    6.4 统一的云接口协议
    6.5 云服务的QoS和计费控制
        6.5.1 PCC架构
        6.5.2 云服务的媒体协商
        6.5.3 云服务的计费控制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论文总结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申请发明专利情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撰写标准草案情况
致谢

四、一种支持多协议的开放互操作框架(论文参考文献)

  • [1]无人系统互操作性发展现状与关键问题[J]. 吴立珍,牛轶峰. 国防科技, 2021(03)
  • [2]面向SDN的物联网服务中间件关键技术研究[D]. 师玉龙. 北京邮电大学, 2020
  • [3]Pub+Lab:融汇出版与科研的学术交流模式及其实践研究[D]. 孟美任.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2020(01)
  • [4]基于FACE的航电软件传输服务系统研究与实现[D]. 曹白冰.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1)
  • [5]国外元数据注册系统调研与启示[J]. 陈金菊,欧石燕. 图书馆学研究, 2020(01)
  • [6]物联网设备消息传输协议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 纪大峣. 浙江大学, 2019(02)
  • [7]基于微服务的物联网通用中间件设计与实现[D]. 吴斌烽. 浙江工业大学, 2019(02)
  • [8]科学数据元数据互操作研究 ——以地球科学领域为例[D]. 贾欢. 武汉大学, 2017(06)
  • [9]数字资源互操作及服务融合中的信任管理机制研究[D]. 郝世博. 南京大学, 2015
  • [10]IMS媒体多径中继传输和业务访问控制关键技术研究[D]. 张伟. 东北大学, 2014(05)

标签:;  ;  ;  ;  ;  

支持多种协议的开放互操作性框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