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江汉平原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主要成果与实际意义(论文文献综述)
杨军,项剑桥,徐春燕,李春诚,闫加力,郑金龙,潘可亮[1](2021)在《湖北省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进展与展望》文中提出基于湖北省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所获得的大量调查评价资料,回顾工作背景,总结土壤和灌溉水地球化学特征、土壤环境质量风险评价、耕地地球化学质量等级评定、耕地质量变化趋势、富硒锌锗资源状况、创新调查评价方法技术、科学合理化建议等主要成果,介绍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国土空间规划、国土科学管理、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等5个方面的成果应用,提出对湖北省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工作的未来展望。
滑鑫,王玺,谢振东[2](2021)在《鄱阳湖滨湖区土壤重金属元素地球化学背景值和基准值研究》文中提出本文采用多元统计法对鄱阳湖滨湖区土壤表层(0~20cm)4064件和深层(150~200cm) 1014件样品数据,以鄱阳湖滨湖区全区为统计单元,在反复剔除异常数据后获取Cu、Pb、Zn、Ni、Cr、Cd、As和Hg等8种重金属元素的算术平均值、几何平均值、众值、中位数、标准偏差和变异系数等重要参数,并根据数据频率分布类型确定鄱阳湖滨湖区土壤重金属元素地球化学背景值和基准值及其变化范围,为土壤污染评价和治理修复提供重要的地球化学依据。
张则东[3](2021)在《北京东部平原区中更新世以来的古环境变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北京作为我国的首都,近年来的发展重心东移,城市的建设需要大量的环境理论作为参考依据,因此对北京东部平原区的古环境进行研究,将对该地区的发展建设提供重要指示意义。本文通过运用岩石地层学,磁性地层学以及气候地层学方法,辅以北京平原区已有的地层研究结果,首先对研究区目标钻孔ZK4进行地层层序划分,建立钻孔年代地层框架;然后在此基础上对目标钻孔沉积物进行孢粉、粒度、磁化率分析,重建了北京东部平原区中更新世以来的古环境演变历史。其研究成果如下:(1)北京ZK4钻孔地层层序综合划分出5个单元,从下至上依次是:上新统天竺组(N2t)(400.5-308m);下更新统泥河湾组(Q1n)(308-116.6m);中更新统周口店组(Q2z)(116.6-72m);上更新统马兰组(Q3m)(72-22.6m);全新统(Q4)(22.6-0m)。(2)北京东部平原区中更新世以来的气候植被重建从早到晚共划分出8个阶段:其中植被演替过程为草原→针阔混交林-草原→针叶林→针阔混交林-草原→针阔混交林-草原洼地→针叶林-草原→草原→针阔混交林-草原;对应的气候变化规律为寒冷干旱→温暖较湿→温凉偏湿→寒冷较干夹温暖偏湿→温凉湿润→寒冷偏干→温和略湿→温暖湿润。(3)北京东部平原区中更新世以来研究点的沉积环境变迁大致划分出12个主要的演变过程:从早到晚分别是河道→泛滥平原(夹河道)→河道(夹湖沼相与泛滥平原)→河道→泛滥平原→河道(夹泛滥平原与湖沼相)→泛滥平原(夹湖沼相)→河道→泛滥平原→河道→湖沼相→泛滥平原(夹河道)。(4)北京东部平原区中更新世以来的环境磁学特征共划分出9个阶段:从早到晚磁化率指示的古气候历程为主体温暖湿润,晚期突变为冷干→冷干与暖湿交替→温凉偏湿→冷干与暖湿交替,局部炎热潮湿→冷干与暖湿交替,局部炎热潮湿→早期暖湿,晚期冷干→冷干突变为温凉偏湿,再过渡为冷干气候→早期由冷干突变为温凉偏湿,晚期冷干与暖湿交替→冷干突变为温和偏湿→温和偏干,局部较湿。本文在多重地层划分理论的基础上,运用多种地层学手段对北京东部平原区ZK4钻孔的第四纪地层进行了划分,并通过对比分析综合确定了各地层单元之间的界线,发现各种手段下的划分结果彼此间都具有很好的比对性,并且在多重地层比对分析的时候识别了磁性地层中布莱克极性亚时的存在。在此年代框架下,本文以孢粉反映的古气候为主,磁化率反映的古气候为辅,对比发现磁化率反映的古气候历程和孢粉反演的古气候演变规律基本一致,再结合粒度指示的沉积环境特征,定性描述了北京东部平原区中更新世以来的古环境演变过程。该研究成果不仅为区域环境演变研究提供了基础性的对比资料,更丰富了第四纪以来对于北京东部平原区中长时间尺度下的古环境研究,并促使了北京东部平原区中更新世以来的古环境演变成果在地球系统科学的研究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其次还可为北京东部平原区对于地下空间的开发以及环境的建设发展作出需求导向,并为该地人类未来生存环境的变化作出预测,以及提出比较合理的发展建议。
奚小环,侯青叶,杨忠芳,叶家瑜,余涛,夏学齐,成杭新,周国华,姚岚[4](2021)在《基于大数据的中国土壤背景值与基准值及其变化特征研究——写在《中国土壤地球化学参数》出版之际》文中指出土壤地球化学背景值与基准值研究是地球科学领域重要基础性工作。《中国土壤地球化学参数》是在全国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基础上,基于高质量高精度大数据研究的重要成果。本文概述地球化学调查工作方法与样品测试质量等若干基本要求,说明大数据的获取方式与精度水准。主要从宏观尺度上论述中国土壤背景值与基准值变化特征,包括:(1)研究中国土壤地球化学背景值与全球地壳丰度比值特征,阐述中国土壤元素(氧化物)背景值相对于全球地壳丰度的总体特征和基本规律;(2)通过辽河流域、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及珠江流域土壤元素(氧化物)背景值与地壳丰度对比,研究由北方至南方各大流域相对于全球丰度的变化特征;(3)通过上述各大流域与全国土壤背景值对比,研究各大流域分别在全国总背景中的变化特征;(4)以中国基本无人类影响的代表自然本底的第一环境土壤背景值为基准,研究代表人类深度影响的第二环境土壤地球化学富集特征;(5)通过对比国内各大流域和地区第一环境与第二环境土壤地球化学背景比值特征,研究全国不同自然环境和地理景观条件下元素指标富集与贫化规律等。《中国土壤地球化学参数》研究建立在地球化学大数据基础上,信息量巨大,内涵极为丰富,是我国地球化学历史上空前规模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学术成就,为包括土壤学、生态学、环境学、生物学在内的地球科学领域提供基础信息,为全球变化、全球环境、全球治理重大科学问题研究提供重要依据,为国家自然资源、生态环保、农业农村及卫生健康等行业部门科学管理与科学决策提供评价标准。本文研究仅仅触及宏观层面的某些方面,就已经涌流出大量生态信息、自然规律与科学问题需要深化研究和应用实践。可以预见,随着中国土壤地球化学参数的深入研究与广泛应用,将促使地球化学更加深度融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在国家发展大格局中发挥积极作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也将会更加关注地球化学问题。本项调查与研究成果凝聚了广大地学工作者的辛劳和智慧,展现出严谨的科学精神和崇高的事业心与责任心,展示中国质量和中国精度,代表中国地学领域高质量发展方向。
李欢,黄勇,张沁瑞,贾三满,徐国志,冶北北,韩冰[5](2021)在《北京平原区土壤地球化学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基于北京平原区土壤地球化学调查数据,运用数理统计、因子分析、相关性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土壤元素的横向和纵向分布特征,并探讨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北京平原区土壤CaO、MgO、Na2O、Hg、Cd、Sr、Ba、Sn等含量偏高,Sb、As、Th、W、Br、U、I、Mo、有机质等含量偏低。R型因子分析结果显示,F1因子为反映土壤原始背景特征的元素组合,F2、F4、F6因子为反映人类活动对土壤元素分布特征影响的元素组合,F3因子为反映成土母质基本信息的元素组合,F5因子为反映成土母岩基本特征的元素组合。利用一元非线性回归分析对部分元素的垂向分布特征进行数学建模,回归系数R2值为0.542~0.960,拟合效果总体较好;从区域尺度上初步判断出人类活动对重金属元素Cu、Hg、Pb、Zn影响深度约150~200 cm,对养分指标N、P、S、Se、有机质影响深度约50~100 cm。一般情况下,褐土中Se、Bi、Li、有机质、Mo、W等39项元素与指标的含量高于潮土,不同土壤质地中As、Cd、Cr、Ni、N、B等29项元素含量的大小关系为:砂质壤土<砂质黏壤土<黏壤土<壤质黏土,耕地土壤中Cd、N、P、有机质含量明显高于林地,中心城区土壤中有害重金属元素、养分指标的含量普遍高于郊区。
龙天祥,李文辉,杨爱平,王小虎[6](2021)在《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发展历程与进展》文中认为土壤地球化学测量作为一种重要的勘查技术方法,历经近百年的发展历程,自从1932年苏联地质学家费尔斯曼、谢而盖耶夫等开展地球化学找矿尝试以来,其在矿产勘查、生态、环保等领域均取得了丰硕成果和长足发展。本文基于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之上,通过对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发展历程回顾,通过其在多目标领域运用,在有色金属、贵金属、油气矿产、放射性铀矿、隐伏矿床勘查等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综述,以期阐明土壤地球化学测量成果对生态环境、现代农业、人类健康、食品安全等目标领域的运用和展望。
邹辉,王卉,项剑桥,杨军,段碧辉,王天一,徐春燕,赵敏,潘飞[7](2020)在《不同采样密度与空间插值方法对江汉平原典型区土壤质量地球化学评价结果的影响》文中提出不同采样密度与空间插值方法会对土壤质量地球化学评价结果产生影响。通过选取江汉平原典型区域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从32个土壤样点中抽取20、15、10、5个样本子集,采用距离加权反比插值法、移动平均插值法、属性赋值法3种插值方法,对区内图斑进行空间预测和等级评价。结果表明,4种采样密度对土壤属性空间预测影响不显着,而插值方法对土壤养分指标分级影响比较显着。因此,按照10点/km2的采样密度开展江汉平原1∶5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采用距离加权反比法对土地图斑进行插值,可以查明土壤环境、养分质量状况,为土地管理与生态管护提供科学依据。
向娇[8](2020)在《大别山北麓农田土壤碳库的空间特征及影响因素 ——以裕安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土壤碳库是地球表层最重要、最活跃的碳储库,土壤中极小的碳周转在不同时间尺度上影响大气中CO2的浓度。农田土壤碳库占土壤碳库的8-10%,且农田土壤碳循环极易受到人类活动的干扰导致失衡,因此对农田土壤碳的研究对认识全球气候变化、土地退化问题和土壤质量评价等均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1:25万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的相关数据估算了六安市裕安区农田土壤碳储量的分布,分析了不同土壤类型、土地利用类型以及不同地形地貌农田土壤碳库现状。并结合我国第二次土壤普查(1979-1985)的资料,研究了近40年来表层(0-0.2m)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同时,对比分析同一区域垂向剖面样品中层(0-1m)有机碳含量实测值与多目标双层网格取样中层有机碳含量估算值,研究两种采样模式下中层有机碳含量的差异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主要结论如下:(1)农耕区(1996km2)的土壤有机碳、无机碳含量分析结果显示,表层(0-0.2m),中层(0-1m)和深层(0-2m)土壤的有机碳储量分别为6.91Mt、22.38Mt和31.04Mt,有机碳密度分别为3468.85t/km2、11236.51t/km2和15583.56t/km2;不同层位无机碳储量分别为0.15 Mt、0.85Mt和1.59Mt,无机碳密度分别为79.43 t/km2、428.03t/km2和798.54t/km2。研究区不同层位有机碳储量占总碳储量的95%以上,且0-1m的土壤中有机碳库约占72.10%,有机碳密度SOCD20是无机碳密度SICD20的46倍,主要原因为研究区土壤整体呈酸性(p H5.0-6.0),土壤酸化是造成无机碳损失的主要原因。(2)研究区不同层位的有机碳密度空间分布具有较大的相似性,西北湾坂平原地区以狮子岗乡-石婆店镇、徐集镇为中心的有机碳密度较高,土壤类型为水稻土,以农业活动为主;东部的单王乡-顺河镇-新安镇-平桥-韩摆渡镇-石板冲乡一带的有机碳密度较低,土壤类型为潮土,农业活动少;研究区西南部的山区和岗塝交错带,随土层深度增加有机碳密度逐渐增大,说明离地表越近,农业活动对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越大。不同层位的无机碳密度分布相似,随深度增加,无机碳含量无明显的变化。(3)自第二次土壤普查以来的40年内,研究区表层土壤整体上表现为碳源,有机碳储量减少0.66Mt,有机碳密度平均减少0.15kg/m2。碳源区占总面积的64%,分布在研究区除西北湾坂的平原区的其他区域,农耕活动较少。不同土壤类型,平均有机碳密度减少最大的是潮土,是因为潮土由河流直接冲积形成,质地较轻,且河流系统对土壤有机碳也有较大的影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平均有机碳密度减少最大的是林地,各地形地貌有机碳密度减少最大的是山地,说明山区林地土壤中自身的碳输出大于输入,成为碳源区。(4)相关性分析,不同层位有机碳密度与全氮、全硫、全磷的相关性最强(P<0.01),且随深度增加相关性逐渐减弱,其次与p H、容重、粘粒含量也呈中等-弱相关(P<0.01)。进一步回归分析表明,对土壤有机碳含量影响最大的是全氮,其次是全硫,而土壤粘粒和p H较小。(5)分别计算两种不同采样模式下采集的土壤样品的中层(0-1m)土壤有机碳含量,结果表明,大部分《基于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的中国土壤碳储量计算方法》中公式计算的中层(0-1m)土壤有机碳含量远高于垂向剖面采样实测的中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少部分样品有机碳含量表现为略低或持平的现象,且分布在不同的土地利用和土壤类型上,呈现这种现象最主要的原因与表层有机碳的含量、计算方法、采样密度、农作物等有关。
张晓波[9](2020)在《城市地下空间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方法及其应用 ——以广东省惠州市潼湖新区为例》文中指出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是应对城市发展规模上限约束、城市空间优化布局及城市交通拥堵等现实问题的重要途径,开展城市地下空间资源评价方法及应用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科学价值。本文将定性分析与定量测度相结合,建立具有科学性、可对比性、层次性和可操作性的城市地下空间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与开发适宜性“双评价”方法体系,揭示城市地下空间资源承载能力与开发适宜性的耦合效应。本文以潼湖新区为案例,开展地下空间的单要素资源环境承载力测算及承载状态评价,在此基础上研究地下空间资源环境综合承载力及开发适宜性,以期为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及国土空间规划提供科学参考。论文主要成果包括:(1)解析影响地下空间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多要素地质特征。基于多源异构数据解析了案例区地下水类型、含水层空间分布、含水层水力联系、地下水补径排条件以及地下水动态变化等特征,分析了不良工程地质、地质灾害及水土污染等地下空间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约束性问题,其中,不良工程地质为软弱层欠压实、软硬接触带承载力不均以及破碎带稳定性差等;地质灾害以崩塌、滑坡为主,主要发生在4~9月强降雨期的残丘区及平原区;以水体污染为主的环境污染,已对研究区湿地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破坏。(2)初步建立城市地下空间资源环境承载力与开发适宜性评价的方法体系并实现集成应用。从环境地质条件、水土地球化学、地质灾害、敏感地质体等方面进行单要素评价,根据综合资源环境承载本底及状态与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的原理,纳入城市预期发展规模及人口规模与城市地下空间开发需求的关系,集成评价了城市地下空间资源环境综合承载能力。(3)定量揭示城市地下空间资源环境承载力与开发适宜性的耦合效应。利用地表和地下两大系统中地质环境、水土环境、敏感地质体、地下水资源和矿产资源等五个子系统中23个指标进行定量测度,评价地下空间开发适宜性双向等级,揭示研究区地下空间资源环境承载力总体较高,承载状态总体盈余的综合承载特征。案例研究表明,资源环境承载力与开发适宜性耦合效应主要体现在地下空间地质要素之间、地下空间地质要素与地下建筑以及地表建筑之间的三种耦合形态。
沈雪[10](2020)在《水稻种植模式的经济与环境效应及其空间布局优化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转型时期,农业产业将迈入提质增效的发展阶段。水稻是我国三大粮食作物之一,其生产发展对于确保粮食安全、稳定农村居民就业与增加农业收入意义重大。长期以来,依赖化肥、农药等化学农资品的密集投入,实现了水稻产量的大幅增长,保障了粮食总量供给与国家粮食安全。然而,受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支配,依赖要素投入驱动实现水稻产出增加已呈乏力态势。更令人担忧的是,要素的密集投入不仅引致水稻生产成本的增加、种植收益的较少,还加剧了生产效率的损失、资源的浪费与环境的污染。在此背景下,水稻生产需要满足稳定或增加粮食总供给以保障粮食安全,与提高要素利用效率以增加农户种植收益所表达的经济目标,也要满足降低水稻生产引致的环境损害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所表达的环境目标。从结构优化的视角出发,本研究试图明晰不同水稻种植模式的经济与环境表现及其差异性,并探索实现经济-环境双重目标水稻生产格局的有效策略。基于此,本研究遵循“模式优选—空间布局—引导策略”的基本思路,以回答三个关键的现实问题:“种什么?”“种在哪?”“谁来种?”,以及三个相应的科学问题:(1)我国当前推行的主要水稻种植模式的经济与环境效应差异性特征如何?(2)实现经济-环境双重目标的水稻种植模式空间布局优化的重点与方向如何?(3)农户水稻种植模式选择决策的内在机理是什么?为回答上述关键现实与科学问题,本研究分析了实现整个水稻生产系统经济-环境双重目标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根据上述研究问题与目标,本研究利用经济学、管理学与生态学的相关理论与方法,结合农户微观调研数据和宏观统计数据,展开了较为细致且严谨的实证分析。据此,本研究得到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第一,水稻种植模式选择的经济与环境效应分析表明:单季稻、再生稻、双季稻三种水稻种植模式在经济与环境效应两个维度各有侧重。具体而言,单季稻种植模式在减少单位面积水稻温室气体排放量方面优势显着;再生稻种植模式则在增加单位面积水稻净利润与减少单位产量水稻温室排放量方面具有显着优势;双季稻种植模式虽然在增加水稻产量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但也导致单位面积与单位产量水稻温室气体排放量激增。三种水稻种植模式的上述差异性为通过水稻种植模式的结构优化,实现水稻生产经济-环境双重目标的生产格局提供了契机。第二,水稻生产布局的变动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发现:(1)时间视域下,1978~2018年间我国水稻播种面积总体呈现下降态势;空间视域下,水稻生产布局总体呈现“南减北增”、“向中靠拢”的变动特征;(2)气候、土地、劳动力、资本等要素是影响水稻生产布局的关键因素,且我国水稻种植的生产布局存在显着的空间外溢效应。第三,经济-环境双重目标的水稻种植模式空间布局优化结果显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实现水稻总产量的稳定、种植收益的增加与温室气体减排的目标,基于识别的关键影响因素构建约束条件,以单季稻、再生稻、双季稻三种水稻种植模式为优化对象,我国水稻生产区域的现有空间布局需要进行不同程度的优化调整。具体来说,东北单季稻稻作区与华北单季稻稻作区保持现有的水稻生产空间格局基本不变;西南稻作区的水稻生产规模有所下降,但仍以单季稻种植模式为主;华中双季稻稻作区与华南双季稻稻作区将从单、双季稻种植模式为主的格局向再生稻种植模式为主的格局转变。第四,从土地、劳动力和服务要素匹配视角出发,探究农户水稻种植模式选择决策的结果表明:(1)土地转入对农户双季稻种植模式选择决策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表明双季稻种植模式对经营规模的依赖性更强。进一步地,通过异质性分析发现,土地转入扩大经营规模并不必然获得规模经济,分散化的土地转入会抑制规模经济的实现。而通过土地整合实现地块经营规模扩张,转入土地的农户选择再生稻与双季稻种植模式的概率均将显着增加。(2)非农兼业的农户更倾向于选择单季稻种植模式。这表明,在劳动要素市场开放的条件下,具备非农就业能力的农户将更多的家庭劳动配置于非农部门,从而选择劳动投入较少的水稻种植模式。基于劳动力选择性流动的异质性分析发现,在家庭代际分工半耕半工的生计模式下,农户更倾向于选择再生稻种植模式。(3)农业社会化服务对农户单季稻种植模式与双季稻种植模式选择决策均具有显着的负向影响,但却显着提升了农户选择再生稻种植模式的概率。这说明,农业社会化服务有助于改善生产绩效,诱导农户选择要素投入相对密集、生产环节更为复杂的水稻种植模式。但分工受限于交易成本,过多的生产环节可能导致交易成本激增,因而农业社会化服务并不必然促使农户选择双季稻种植模式。基于地形特征的异质性分析发现,在平原地区,农业社会化服务对农户再生稻种植模式与双季稻种植模式选择决策的影响显着为正;在非平原地区,农业社会化服务则显着抑制了农户双季稻种植模式选择决策。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本研究认为:(1)兼顾经济-环境效应的水稻种植模式选择,应重视三种水稻种植模式的结构调整与组合创新;(2)发挥区域间水稻生产布局的联系互动效应,水稻种植模式优化调整应重视消除区域之间的市场分割与贸易壁垒,增强区域间的要素流动;(3)重视水稻种植模式的空间布局与规划,发挥各区域的比较优势,优化全国水稻种植模式生产布局;(4)促进土地、劳动力与服务等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与相互匹配,引导农户调整水稻种植模式。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1)将经济与环境效应纳入整合的分析框架,为水稻种植模式的优选与空间布局优化提供了新思路;(2)纳入再生稻种植模式,突破了以往普遍考虑单季稻与双季稻两类传统种植模式的局限性,增强了研究对象的完备性;(3)研究充分考虑了土地连片流转、地块整合所表达的地块规模经济,以及家庭代际分工半耕半工生计模式的影响效应,拓展了有关要素流动对农户水稻种植模式选择决策影响的研究。
二、江汉平原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主要成果与实际意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江汉平原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主要成果与实际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湖北省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进展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工作背景 |
1.1 国内外现状 |
1.2 湖北省工作部署 |
1.3 调查进展 |
1.4 方法技术 |
1.4.1 技术思路 |
1.4.2 样品采集与分析 |
2 主要成果 |
2.1 土壤和灌溉水地球化学特征 |
2.1.1 土壤地球化学特征 |
2.1.2 灌溉水地球化学特征 |
2.2 土壤环境质量风险评价 |
2.3 耕地质量地球化学等级评定 |
2.4 耕地质量变化趋势 |
2.5 富硒锌锗资源状况 |
2.6 创新调查评价方法技术 |
2.7 调查评价应用科学合理化建议 |
3 成果应用与未来展望 |
3.1 成果应用 |
3.1.1 服务地方经济建设 |
3.1.2 服务国土空间规划 |
3.1.3 服务国土科学化管理 |
3.1.4 服务生态文明建设 |
3.1.5 服务乡村振兴战略 |
3.2 未来展望 |
3.2.1 调查评价技术革新 |
3.2.2 成果表达创新 |
3.2.3 “金土地”工程实施 |
3.2.4 调查与研究融合 |
4 结论 |
(1) 系统查明调查区土地质量的新情况。 |
(2) 基本掌握调查区土地资源的新优势。 |
(3) 初步揭示调查区耕地质量变化的新趋势。 |
(4) 创新耕地质量调查评价方法技术的新体系。 |
(5) 提出土地利用科学合理化的新建议。 |
(3)北京东部平原区中更新世以来的古环境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第四纪地层划分研究现状 |
1.2.2 第四纪环境代用指标研究现状 |
1.2.3 北京平原区第四纪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3 研究方案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1.4 论文主要工作量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气候与水文 |
2.1.4 土壤与植被 |
2.2 区域地质概况 |
2.2.1 地质构造特征 |
2.2.2 第四纪地层特征 |
第三章 样品采集与研究方法 |
3.1 ZK4钻孔样品采集 |
3.2 样品实验与分析方法 |
3.2.1 古地磁测试及分析 |
3.2.2 孢粉鉴定及分析 |
3.2.3 粒度测试及分析 |
3.2.4 磁化率测试及分析 |
第四章 北京东部平原区ZK4钻孔地层特征及年代序列 |
4.1 岩石地层 |
4.1.1 岩芯描述 |
4.1.2 岩石地层综合划分 |
4.2 磁性地层 |
4.2.1 古地磁测试结果 |
4.2.2 磁性地层综合划分 |
4.3 ZK4钻孔年代地层综合分析 |
第五章 孢粉分析与古气候重建 |
5.1 ZK4钻孔孢粉分析结果 |
5.2 孢粉组合带划分及其特征 |
5.3 中更新世以来古植被与古气候演变规律 |
5.3.1 中更新世植被演替及气候变化 |
5.3.2 晚更新世植被演替及气候变化 |
5.3.3 全新世植被演替及气候变化 |
5.4 孢粉反映的古气候及其指示的气候地层 |
第六章 粒度特征及其沉积环境分析 |
6.1 ZK4钻孔粒度分析 |
6.1.1 粒径组成特征 |
6.1.2 粒度参数特征 |
6.1.3 频率分布曲线特征 |
6.1.4 概率累积曲线特征 |
6.2 中更新世以来沉积环境演变综合分析 |
6.2.1 中更新世沉积环境演变分析 |
6.2.2 晚更新世沉积环境演变分析 |
6.2.3 全新世沉积环境演变分析 |
第七章 磁化率特征及其指示的环境意义 |
7.1 磁化率测试结果及其特征 |
7.2 磁化率指示的古环境意义 |
第八章 北京东部平原区中更新世以来古环境演变综合分析 |
8.1 中更新世以来古环境演变综合分析 |
8.2 区域资料对比分析 |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9.1 主要研究结论 |
9.2 创新点 |
9.3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
作者简介 |
致谢 |
(4)基于大数据的中国土壤背景值与基准值及其变化特征研究——写在《中国土壤地球化学参数》出版之际(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野外调查工作方法与实验室样品测试要求 |
1.1 野外调查工作方法 |
1.2 实验室样品加工与测试 |
2 中国土壤背景值与基准值系列参数及其变化特征 |
3 结语 |
(5)北京平原区土壤地球化学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研究区概况 |
2 样品采集、分析测试及数据处理 |
2.1 样品采集与分析 |
2.2 数据处理与图件编制 |
3 结果与讨论 |
3.1 土壤地球化学特征 |
3.1.1 表层土壤元素含量统计特征 |
3.1.2 表层土壤元素因子分析 |
3.1.3 土壤元素垂向变化特征 |
1) 元素含量与垂向深度的相关性分析 |
2) 元素含量垂向变化的数学模型 |
3.2 土壤元素含量分布影响因素分析 |
3.2.1 不同土壤类型的元素含量差异 |
3.2.2 不同土壤质地的元素含量差异 |
3.2.3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元素含量差异 |
3.2.4 不同规划区的土壤元素含量差异 |
4 结论 |
(6)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发展历程与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土壤地球化学发展历程 |
2 土壤地球化学研究进展 |
2.1 多目标领域运用与进展 |
2.1.1 全国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 |
2.1.2 覆盖区多目标地球化学填图 |
2.1.3 全国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 |
2.2 矿产勘查领域运用与进展 |
2.2.1 有色金属、贵金属矿产勘查进展与运用 |
2.2.2 油气矿产勘查进展与运用 |
2.2.3 放射性矿产(铀矿)勘查进展与运用 |
2.2.4 隐伏矿勘查进展与运用 |
3 结论与展望 |
(7)不同采样密度与空间插值方法对江汉平原典型区土壤质量地球化学评价结果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采集 |
1.1 研究区概况 |
1.2 样品采集与分析 |
2 研究方法 |
2.1 子样本抽取 |
2.2 图斑插值方法 |
3 结果与讨论 |
3.1 不同采样密度下元素(指标)含量差异 |
3.2 不同采样密度下插值相对误差分析 |
3.3 不同插值方法下对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结果对比 |
(1) 土壤环境等级结果对比。 |
(2) 土壤养分等级结果对比。 |
(3) 土壤质量地球化学综合等级结果对比。 |
4 结论 |
(8)大别山北麓农田土壤碳库的空间特征及影响因素 ——以裕安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与选题目的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项目来源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土壤碳储量研究进展 |
1.2.2 土壤碳储量估算方法 |
1.2.3 土壤碳储量影响因素 |
1.3 技术路线及创新点 |
1.3.1 技术路线 |
1.3.2 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气候地貌与土壤植被 |
2.2 研究区地质概况 |
第三章 野外采样和分析方法 |
3.1 野外采样和预处理 |
3.1.1 野外采样与编号 |
3.1.2 样品预处理 |
3.2 样品的测试方法 |
3.3 土壤碳储量计算方法 |
3.3.1 表层单位土壤碳储量计算 |
3.3.2 中层单位土壤碳储量计算 |
3.3.3 深层单位土壤碳储量计算 |
3.4 土壤容重的确定 |
3.5 数据处理 |
第四章 土壤碳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
4.1 土壤碳储量及碳密度分布特征 |
4.1.1 土壤碳储量分布特征 |
4.1.2 土壤碳密度分布特征 |
4.2 不同土壤类型土壤碳密度与储量分布特征 |
4.3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碳密度与储量分布特征 |
4.4 不同地形地貌土壤碳储量与平均密度分布特征 |
4.5 土壤碳含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
4.5.1 土壤碳含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
4.5.2 土壤碳含量与土壤pH值相关性分析 |
4.5.3 土壤碳含量与N、P、S含量相关性分析 |
4.5.4 粘粒、容重与土壤碳含量的相关性分析 |
4.5.5 土壤碳含量与其他因素相关性分析 |
4.6 研究区土壤含量与影响因子的回归分析 |
4.7 小结 |
第五章 研究区土壤有机碳库历史变化特征 |
5.1 研究区40年表层土壤有机碳(SOC_(20))变化特征 |
5.2 研究区各土壤类型SOC_(20)库时间变化特征 |
5.3 研究区各土地利用类型SOC_(20)库时间变化特征 |
5.4 研究区各地形地貌SOC_(20)库时间变化特征 |
5.5 小结 |
第六章 中层(0-1m)土壤有机碳含量的计算 |
6.1 方法与目的 |
6.1.1 计算方法的选择 |
6.1.2 采样点的概况与选择 |
6.2 对比方法合理性的验证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不同地形地貌土壤中层(0-1m)有机碳含量分布特征 |
6.3.1.1 裕安区 |
6.3.1.2 霍山县 |
6.4 历史对比与影响因素 |
6.5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城市地下空间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方法及其应用 ——以广东省惠州市潼湖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依据与意义 |
1.1.1 研究依据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4 主要工作量 |
1.5 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区多要素城市地质特征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自然地理格局与特征 |
2.1.2 区位分析 |
2.1.3 产业经济分析 |
2.2 影响地下空间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多要素地质特征 |
2.2.1 水文地质 |
2.2.2 工程地质 |
2.2.3 环境地质 |
2.2.4 地球物理特征 |
2.3 多要素城市地质调查与“双评价”的关系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城市地下空间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与开发适宜性评价 |
3.1 城市地下空间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指标选取及模型构建 |
3.2 城市地下空间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单要素评价 |
3.3 城市地下空间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综合评价 |
3.4 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开发适宜性评价方法选取 |
3.5 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开发适宜性综合评价 |
3.6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与开发适宜性耦合效应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双评价”方法在潼湖新区的应用 |
4.1 地下空间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单要素评价 |
4.1.1 地质环境评价 |
4.1.2 水土环境评价 |
4.1.3 敏感地质体评价 |
4.1.4 矿产资源承载力评价 |
4.1.5 城市发展预期规模及地下空间需求 |
4.2 地下空间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综合评价 |
4.2.1 指标数据归一化 |
4.2.2 指标重要性排序 |
4.2.3 评价结果修正 |
4.2.4 结果分析 |
4.3 地下空间资源开发适宜性综合评价 |
4.3.1 评价过程 |
4.3.2 评价结果 |
4.3.3 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惠州市潼湖新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对策 |
5.1 潼湖新区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与特点 |
5.1.1 开发利用现状 |
5.1.2 开发利用特点 |
5.2 潼湖新区地下空间需求评估与开发要求 |
5.2.1 资源潜力与需求评估 |
5.2.2 基于“双评价”的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理念解析 |
5.2.3 基于“双评价”的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模式探索 |
5.3 融入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途径研究 |
5.3.1 地下空间资源确权 |
5.3.2 支撑主体功能区划 |
5.3.3 指导地下空间分层利用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10)水稻种植模式的经济与环境效应及其空间布局优化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数据来源 |
1.4 技术路线图与论文结构安排 |
1.4.1 技术路线 |
1.4.2 论文结构安排 |
1.5 可能的创新 |
第2章 核心概念界定与文献回顾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水稻种植模式 |
2.1.2 经济效应 |
2.1.3 环境效应 |
2.1.4 作物空间布局 |
2.2 文献回顾 |
2.2.1 作物种植模式的经济与环境效应研究 |
2.2.2 作物种植模式的空间布局研究 |
2.2.3 农户作物种植模式选择行为研究 |
2.2.4 文献述评 |
第3章 理论分析框架 |
3.1 总体分析框架 |
3.2 水稻种植模式选择的经济与环境效应理论分析 |
3.2.1 水稻种植模式选择的经济效应 |
3.2.2 水稻种植模式选择的环境效应 |
3.3 水稻种植模式空间布局优化的理论分析 |
3.4 农户水稻种植模式选择决策的理论分析 |
3.4.1 土地规模经营与农户水稻种植模式选择 |
3.4.2 劳动力非农转移与农户水稻种植模式选择 |
3.4.3 农业社会化服务与农户水稻种植模式选择 |
第4章 水稻种植模式选择的经济效应分析 |
4.1 三种水稻种植模式的成本-收益统计分析 |
4.2 水稻种植模式选择的经济效应实证分析 |
4.2.1 模型设置 |
4.2.2 变量选择与说明 |
4.2.3 变量描述性统计 |
4.3 模型结果分析与讨论 |
4.3.1 基准回归:基于OLS模型估计结果的分析 |
4.3.2 内生性问题讨论:基于METE模型估计结果的分析 |
4.3.3 稳健性检验:基于MESR模型估计结果的分析 |
4.3.4 异质性分析:基于分位数回归结果的分析 |
4.4 进一步讨论:基于生产成本分解的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水稻种植模式选择的环境效应分析 |
5.1 三种水稻种植模式的温室气体排放核算 |
5.1.1 研究方法:生命周期评价法 |
5.1.2 水稻全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量核算 |
5.1.3 水稻全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量核算结果分析 |
5.2 水稻种植模式选择对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影响效应实证分析 |
5.2.1 模型设置 |
5.2.2 变量选择与说明 |
5.2.3 模型结果分析与讨论 |
5.2.4 稳健性检验 |
5.2.5 异异质性分析:基于分位数回归结果的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中国水稻种植模式的空间布局优化分析 |
6.1 中国水稻生产布局变动的特征分析 |
6.1.1 水稻播种面积的变动 |
6.1.2 特征性事实描述 |
6.2 中国水稻生产布局变动的影响因素分析 |
6.2.1 变量选择与模型构建 |
6.2.2 模型结果分析与讨论 |
6.3 中国水稻种植模式空间布局优化的实证分析 |
6.3.1 空间布局的目标与基本思路 |
6.3.2 模型构建 |
6.3.3 参数确定 |
6.3.4 空间布局优化的结果与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农户水稻种植模式选择决策与引导策略分析 |
7.1 研究方法与变量选择 |
7.1.1 研究方法 |
7.1.2 变量选择与说明 |
7.1.3 核心变量描述性统计 |
7.2 土地转入、非农就业、农业社会化服务与农户水稻种植模式选择决策 |
7.2.1 基准回归:基于MNLS模型估计结果的分析 |
7.2.2 内生性问题:基于RBP模型估计结果的分析 |
7.2.3 农业社会化服务的交互影响:基于METE模型估计结果的分析 |
7.3 进一步讨论:土地整合、代际分工与地形特征的异质性影响 |
7.3.1 基于地块整合的异质性分析 |
7.3.2 基于劳动力选择性流动的异质性分析 |
7.3.3 基于地形特征的异质性分析 |
7.4 农户水稻种植模式调整的引导策略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启示 |
8.1 研究结论 |
8.2 政策启示 |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江汉平原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主要成果与实际意义(论文参考文献)
- [1]湖北省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进展与展望[J]. 杨军,项剑桥,徐春燕,李春诚,闫加力,郑金龙,潘可亮. 资源环境与工程, 2021(06)
- [2]鄱阳湖滨湖区土壤重金属元素地球化学背景值和基准值研究[A]. 滑鑫,王玺,谢振东. 江西地学新进展2021-江西省地质学会第十一次会员代表大会暨江西省地质学会202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2021
- [3]北京东部平原区中更新世以来的古环境变化[D]. 张则东. 河北地质大学, 2021(07)
- [4]基于大数据的中国土壤背景值与基准值及其变化特征研究——写在《中国土壤地球化学参数》出版之际[J]. 奚小环,侯青叶,杨忠芳,叶家瑜,余涛,夏学齐,成杭新,周国华,姚岚. 物探与化探, 2021(05)
- [5]北京平原区土壤地球化学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J]. 李欢,黄勇,张沁瑞,贾三满,徐国志,冶北北,韩冰. 物探与化探, 2021(02)
- [6]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发展历程与进展[J]. 龙天祥,李文辉,杨爱平,王小虎. 云南地质, 2021(01)
- [7]不同采样密度与空间插值方法对江汉平原典型区土壤质量地球化学评价结果的影响[J]. 邹辉,王卉,项剑桥,杨军,段碧辉,王天一,徐春燕,赵敏,潘飞. 资源环境与工程, 2020(S1)
- [8]大别山北麓农田土壤碳库的空间特征及影响因素 ——以裕安区为例[D]. 向娇. 河北地质大学, 2020(05)
- [9]城市地下空间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方法及其应用 ——以广东省惠州市潼湖新区为例[D]. 张晓波.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4)
- [10]水稻种植模式的经济与环境效应及其空间布局优化策略研究[D]. 沈雪. 华中农业大学, 20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