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斑鱼人工繁育技术研究

蓝斑鱼人工繁育技术研究

一、青石斑鱼人工繁育技术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李振通[1](2021)在《石斑鱼杂交后代表型和遗传性状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石斑鱼(Epinephelus),因其肉质鲜、嫩、爽口,并且富含各营养元素,是我国重要的海水经济鱼类,主要在我国东南沿海养殖,北方也有养殖。近年来,由于石斑鱼养殖技术的成熟,以及市场对石斑鱼需求的扩增,石斑鱼养殖规模快速增长。同时,在石斑鱼养殖中也引发相关问题,如石斑鱼种质退化、易感病、畸形率高等。石斑鱼养殖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需要具有优良性状的石斑鱼新品种来维持。杂交育种作为新品种培育的有效途径,是解决生物种质遗传资源退化的有效手段,在石斑鱼养殖中广泛应用。对于众多的杂交子代,对其表型以及遗传性状的研究尤为重要。1、云龙石斑鱼生长、畸形性状测定及转录组测序分析云龙石斑鱼是以云纹石斑鱼(Epinephelus moara)为母本,鞍带石斑鱼(Epinephelus lanceolatus)为父本进行杂交,培育出的杂交石斑鱼新品种。云龙石斑鱼兼具父母双方的优点,如生长速度快、营养丰富。与母本云纹石斑鱼相比,云龙石斑鱼表现出显着的生长优势,已通过国家新品种审核。本文利用雄性鞍带石斑鱼与雌性云纹石斑鱼建立了28个云龙石斑鱼杂交家系,另外建立3个云纹石斑鱼纯系。云龙石斑鱼家系的受精率平均值是55.5%±26.7%,畸形率平均值是8.3%±0.9%。在45-245日龄,云龙石斑鱼与云纹石斑鱼的生长曲线分别为W=0.0392L2.8912(R2=0.9869),W=0.0255L3.0216(R2=0.9908),在此生长过程云龙石斑鱼呈异速生长型,云纹石斑鱼是等速生长型。至245日龄时,云龙石斑鱼的体重与体长平均值分别为(316.7±57.3)g、(22.5±1.7)cm,云纹石斑鱼的为(123.2±30.2)g,(16.8±1.3)cm,云龙石斑鱼体重和体长分别是云纹石斑鱼的2.6倍,的1.3倍。对云龙石斑鱼与珍珠龙胆石斑鱼进行为期12个月的对比养殖,体重是珍珠龙胆的1.3倍,全长为1.2倍。云龙石斑鱼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石斑鱼育种中普遍存在畸形鱼的现象,给石斑鱼养殖业的发展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损失。在我们培育的云龙石斑鱼家系中,平均畸形率为8.3%±0.9%,个别家系畸形率高达44.7%。目前,对石斑鱼畸形的发生研究缺少,因此我们借助Illumina Hi Seq测序技术对高畸形率家系的正常鱼与畸形鱼的脑、垂体和脊椎骨进行测序。在18个RNA-seq文库中,共获得10.5亿条高质量的reads。共组装了87,888个基因,注释到36,268个基因,长度在201-28,922 bp。我们对正常鱼和畸形鱼进行比较转录组研究,分别在脑、垂体、脊椎骨中获得398、136和2,341个差异表达基因,共有706个上调基因,2,169个下调基因。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分析,发现与DNA结合、激酶活性、细胞因子受体反应、神经性配体受体作用、钙离子信号通路、细胞外基质受体作用、雌激素信号和矿物质吸收通路参与到脊椎骨畸形的发生中。进一步通过权重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得到与畸形性状相关的三个模块,筛选到一些相关性较高的基因,如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4、E3泛素-蛋白连接酶RNF19A。在blue模块中,发现有多数基因与小白蛋白(OCM)、血小板糖蛋白Ibα链(GPIBA)、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相关联,这三个基因均与脊椎骨发育密切相关。另外通过q PCR验证表明本研究的转录组数据是高质量的,满足生物信息学分析要求。2、杂交石斑鱼线粒体结构及进化分析石斑鱼种类丰富多样,线粒体DNA有其特有的特点,是分子系统学研究的重要标记。本文对云纹石斑鱼(♀)×蓝身大斑石斑鱼(Epinephelus tukula)(♂)杂交子代的线粒体结构和系统进化进行分析。云纹石斑鱼(♀)×蓝身大斑石斑鱼(♂)杂交子代线粒体DNA长度为16,695 bp,包括13个蛋白质编码基因(PCGs)、2个核糖体RNA(r RNA)、22个转运RNA(t RNA)、1个复制起始位点和1个控制区(control)。基因的组成与顺序与其它脊椎动物一致。在这13个PCGs中,有12个分布在重链,ND6编码在轻链。杂交子代的线粒体全基因组在碱基使用上具有较高的AT,AT为正值,GC为负值。起始密码子除了COX和ND4的为GTG,ATP6的为CTG,其余皆为ATG。终止密码子有三种类型,包括T(ND2,COXII,ND3,ND4和Cytb)、TA(COXIII),TAA(其余PCGs)。所有t RNA中除了t RNASer(AGN)由于缺少经典的环不能形成经典的三叶草式。进行系统发育树分析,发现云龙石斑鱼、云纹石斑鱼(♀)×蓝身大斑石斑鱼(♂)子代与云纹石斑鱼关系最近,显示杂交子代的线粒体遵循母本遗传特征,结果对于鉴定物种、系统进化和杂交育种具有指导意义。3、赤点石斑鱼♀×蓝身大斑石斑鱼♂杂交子代表型和遗传性状分析在石斑鱼杂交育种过程中,需要对杂交组合的可行性、杂交子代的遗传特性进行评估。赤点石斑鱼(Epinephelus akaara)♀与蓝身大斑石斑鱼♂是一个新的杂交组合,从生长发育、染色体分析、线粒体分析和微卫星分析四个方面展开对赤点石斑鱼♀×蓝身大斑石斑鱼♂杂交子代研究。赤点石斑鱼♀×蓝身大斑石斑鱼♂杂交子代在水温20.3-24.7℃,盐度30的条件下,历时40 h 55 min孵化出膜,完成整个胚胎发育,赤点石斑鱼为41 h 18 min。胚后变态发育阶段分为前期仔鱼(1-3 d)、后期仔鱼(4-31 d)、稚鱼期(32-57 d)、幼鱼期(58 d-)四个时期。至一龄时,杂交子代的体重达到(176.6±28.7)g,全长达(22.4±1.1)cm,赤点石斑鱼的体重达(81.4±15.0)g,全长达(17.5±1.0)cm,杂交子代体重是赤点石斑鱼的2.17倍,全长的1.28倍。与赤点石斑鱼相比,杂交子代的体表附有黑色斑块,条带不明显,体型与赤点石斑鱼相似。通过头肾-秋水仙素法,对四月龄的赤点石斑鱼和赤点石斑鱼♀×蓝身大斑石斑鱼♂杂交子代进制备染色体制片。使用油镜观察和分裂相统计,杂交子代的染色体数目为2n=48,比重为72%,核型公式是2n=3sm+3st+42t。赤点石斑鱼的染色体数目为2n=48,比重为70%,核型公式是2n=4sm+6st+38t,蓝身大斑石斑鱼的染色体核型为2n=2sm+46t,说明杂交子代的遗传物质来自于父母本各一套染色体。杂交子代的线粒体DNA长度为16,928 bp,包含包括13个PCGs、2个r RNA基因、22个t RNA基因、1个复制起始位点和1个控制区。与其他脊椎动物相似。对于蛋白质编码基因,基因密码子使用频率最高的是编码亮氨酸的密码子。杂交后代系统进化分析说明线粒体DNA在遗传中遵循母本遗传。利用24对微卫星标记对赤点石斑鱼、蓝身大斑石斑鱼以及杂交子代进行遗传性状分析。对于这24对微卫星位点,主要等位基因频率平均为0.4297,shannon多态信息含量平均为0.6531,其中有20个位点为高度多态性,平均值为1.4793。赤点石斑鱼、蓝身大斑石斑鱼以及E.AT的群内近交系数、总群体近交系数和群体间分化系数和基因流平均为0.0713、0.3097、0.2566、0.7242。三个群体的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最高的是赤点石斑鱼(3.5883),然后是杂交子(3.3288)和蓝身大斑石斑鱼(1.9306)。平均观测杂合度大小为杂交子代(0.6447)、赤点石斑鱼(0.5089)、蓝身大斑石斑鱼(0.3097)。平均期望杂合度大小为杂交子代(0.6569)、赤点石斑鱼(0.56035)、蓝身大斑石斑鱼(0.3479),3个群体多态信息含量介于0.3042-0.5898,最高的是杂交子代,表明杂交子代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聚类分析表明杂交子代与母本赤点石斑鱼的遗传相似性较高,遗传距离较近。

陈帅,田永胜,成美玲,李振通,李子奇,黎琳琳,王林娜,王晓梅[2](2021)在《青石斑鱼(♀)×蓝身大斑石斑鱼(♂)杂交后代及其父母本群体的染色体核型分析》文中研究指明为了探究杂交后代与双亲染色体组型的差异,证明青石斑鱼(Epinephelusawoara)和蓝身大斑石斑鱼(Epinephelustukula)杂交在染色体水平上的可行性,以及建立石斑鱼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制备染色体制片技术,本研究以4月龄和16月龄青石斑鱼(♀)×蓝身大斑石斑鱼(♂)杂交后代、4月龄母本后代和父本为实验材料,通过头肾-秋水仙素法和外周血细胞培养法制备染色体制片,经油镜观察和分裂相统计,结果表明青石斑鱼的染色体数目为2n=48,占比91.00%,核型公式为2n=48t,NF=48;蓝身大斑石斑鱼具两个亚中部着丝粒染色体,染色体数目为2n=48,占比82%,核型公式为2n=2sm+46t,NF=50,臂比为1.76±0.11;杂交后代(E.AT)具一个亚中部着丝粒染色体,染色体数目为2n=48,占比78%,核型公式为2n=1sm+47t,NF=49,臂比为1.75±0.29。同时,本研究对4尾16月龄杂交后代鱼的性腺进行组织切片,观察发现所有个体性腺中具有大量卵母细胞,杂交后代均为雌性,初步说明杂交后代所具有的异形染色体与性别无关,推断异形染色体形成的原因是父本提供了23条端部着丝粒染色体和1条亚中部着丝粒染色体,母本提供了24条端部着丝粒染色体。研究结果为石斑鱼杂交后代异形染色体发生、遗传变异,以及杂交后代性状选育和种质改良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曹勤[3](2020)在《紫外辐射灭活清水石斑鱼精子诱导褐点石斑鱼卵子胚胎发育的研究》文中指出褐点石斑鱼(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为我国东南沿海重要养殖品种但因种质资源退化导致其品质、遗传多样性、生长速度、抗病能力受到影响。雌核发育作为可获得优良品种的手段之一被广泛的应用于鱼类良种的开发。据报道,人工诱导褐点石斑鱼雌核发育技术已取得成功,但因人工诱导雌核发育过程中需对精子遗传物质灭活和受精卵染色体加倍处理使得仔鱼存活率低、畸形率高,为探究人工诱导雌核发育手段对褐点石斑鱼受精卵胚胎发育的影响,本研究以紫外线法和冷休克法为雌核发育处理手段,以紫外灯、褐点石斑鱼母本(♀)与清水石斑鱼父本(Epinephelus polyphekadion,♂)为研究对象,对紫外灯辐射强度稳定范围、稳定时间进行测定以及对清水石斑鱼精子最佳稀释液进行筛选、清水石斑鱼精子紫外处理条件和受精卵冷休克处理条件的摸索以及经紫外处理诱导的胚胎和冷休克处理过的胚胎发育的观察,取得的研究结果如下:1.对不同紫外灯管辐射强度进行研究表明不同紫外灯打开后辐射强度趋于稳定的时长不同;同一灯管不同位点处辐射强度不同;辐射强度随灯管高度增加而降低,一定范围内,高度上升1 cm会造成辐射强度呈显着差异(P<0.05)。2.采用5种精子稀释液(ELS3、EM1、Hank’s、MPRS和TS-19)对清水石斑鱼精子稀释后通过观察精子激活率、精子快速运动时间及寿命,测得EM1为清水石斑鱼精子最佳稀释液。本研究对紫外照射条件、冷休克处理起始时间、处理持续时间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当辐射强度为2500μW/cm2,照射2.5 min时褐点石斑鱼受精卵原肠期胚胎存活率和孵化率最高;当冷休克(0~2℃)处理起始时间为6.0 min持续处理6.5 min后胚胎孵化率最高。3.对未经任何处理、紫外照射以及冷休克后的受精卵胚胎发育进行观察,研究表明经冷休克处理后的受精卵胚胎发育用时最长,且紫外和冷休克处理会造成受精卵胚胎发育卵裂不均一,胚胎细胞出现多油球的情况,并造成初孵仔鱼不同程度的畸形。

盖珊珊,官曙光,于超勇,赵文溪,刘洪军,于道德,宋静静,刘莹[4](2020)在《人工繁育大泷六线鱼仔稚鱼的骨骼畸形观察》文中研究表明为确定人工繁育大泷六线鱼Hexagrammos otakii仔稚鱼骨骼畸形发生时期、部位及类型,采用软骨-硬骨双染色法对其骨骼畸形现象进行观察与分析。结果表明:孵化后1~60 dph大泷六线鱼600尾骨骼标本中,共发现20种骨骼畸形类型,主要表现为脊柱侧凸、脊柱后凸、脊柱前凸、迈克尔氏软骨弯曲、角鳃骨弯曲等;大泷六线鱼骨骼畸形率为19.50%,主要发生时期为6~10 dph和16~20 dph,其中,脊柱畸形主要发生时期为6~10 dph,头部及鳍骨骼畸形主要发生时期为16~20 dph。研究表明,骨骼畸形是导致大泷六线鱼仔稚鱼发育前期高死亡率的重要因素之一,本研究结果可为深入探究大泷六线鱼骨骼畸形形成机制,以及优化苗种培育关键时期的养殖管理条件提供基础依据。

丁少雄,刘巧红,吴昊昊,曲朦[5](2018)在《石斑鱼生物学及人工繁育研究进展》文中指出石斑鱼(Epinephelidae)是名贵的海产鱼类,主要栖息于热带亚热带近岸岩滩和珊瑚礁水域,是岩礁生态系生物群落的重要类群。本文对国内外石斑鱼类生物学、生态学、渔业资源及人工繁育养殖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综合报道石斑鱼类的形态比较特征,栖息、摄食和繁殖习性,系统演化与分类,种类地理分布,人工繁育等研究进展以及养殖发展概况;报道全球石斑鱼自然资源明显衰退的现状评估以及对石斑鱼资源保护的共识和相关的渔业管理措施。此外,根据作者多年开展的鱼类遗传生物学研究,指出强化我国海域野生石斑鱼资源保护工作,深入开展杂交石斑鱼的基础生物学研究,加强石斑鱼杂交选育行业管理,是我国石斑鱼渔业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保障。

刘春强[6](2017)在《石斑鱼工厂化健康养殖技术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课题调研主体为天津市海发珍品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以石斑鱼为研究对象,针对苗种繁育、养殖技术、营养需求、病害防治四方面对前人研究成果进行概括,并结合海发公司养殖现状加以阐述,以期对石斑鱼养殖户和技术人员起到参考和指导作用,以提高石斑鱼增养殖的效益和技术水平。1.本文对国内外石斑鱼亲鱼培育、早期胚胎发育、仔鱼开口饵料及影响发育的环境因子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的概括总结。结合海发公司苗种繁育情况,总结出了发育过程中不同时期食性的转变和养殖管理。2.随着在石斑鱼工厂化养殖中水处理设备、水质在线监测设备、远程在线诊断系统等先进技术和设施设备的引进,营造出了一个菌、鱼共生的微生态平衡,为石斑鱼提供了良好的、稳定的生长环境。天津市海发珍品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循环水养殖系统单产由原来的15 kg/m3提高到50 kg/m3,能耗比公司成立初期降低了40%,养殖成活率可达到90%。3.本文对国内外石斑鱼营养需求研究进行了概述。天津市海发珍品实业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的海旗牌石斑鱼人工饲料与国际知名品牌同种饲料相比,石斑鱼生长快,饵料系数低,粪便成型率高,氮、磷排泄率低。目前石斑鱼幼鱼人工饲料配方1种,饵料系数1.08,成鱼人工饲料配方1种,饵料系数1.1-1.2。4.本文对海水石斑鱼养殖病害的研究进行了概括总结。针对海发公司生产现状,阐述了养殖中常见的病害及其防治方法。5.目前石斑鱼健康养殖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商品鱼市场价格低迷,养殖成本高,导致养殖利润太低;配合饵料营养不均衡,缺乏适合苗种开口、促进性腺发育等方面的精准营养专用配合饲料;苗种期的病毒性、细菌性病害频发,石斑鱼苗种成活率低,严重影响养殖效益。

高峰涛,邵长伟,崔忠凯,王升鹏,魏敏,陈松林,杨官品[7](2017)在《基于高通量测序的青石斑鱼基因组微卫星开发及评价》文中认为本研究采用基因组高通量随机测序的方法对青石斑鱼(Epinephelus awoara)微卫星标记进行了发掘,结果共获得青石斑鱼(Epinephelus awoara)基因组原始数据2.860G。采用MISA(MIcroSAtellite)软件进行微卫星位点搜索,获得967 657条微卫星序列。随机选取了96条微卫星序列设计引物并利用8尾青石斑鱼个体进行多态性位点筛选,共获得60个具有多态的微卫星标记。利用其中16个微卫星标记对一个青石斑鱼亲鱼群体的种群遗传学特征进行评价,共检测到129个等位基因,单个标记的表观等位基因数(NA)分布范围为214,平均为7.167;表观杂合度(HO)分布范围为0.4221.000,平均为0.678 6;期望杂合度(HE)分布范围为0.4810.893,平均为0.676 8。有5个标记的等位基因频率不符合"哈迪-温伯格平衡",其中EAW-55596、EAW-21755、EAW-30334 3个标记表现为杂合子显着缺失(P<0.05),而EAW-33674和EAW-52520 2个标记表现为杂合子显着过剩(P<0.05)。连锁不平衡检测表明各位点间无连锁不平衡现象。多态信息含量(PIC)分布范围为0.362 30.872 2,平均PIC=0.639 7>0.5,说明该亲鱼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比较高。而这些微卫星标记将对于青石斑鱼的遗传变异分析、亲缘关系鉴定提供了技术支持,这也将为青石斑鱼的分子遗传育种奠定了基础。

吕子君,陈金涛,王超,谢少林,邹记兴[8](2014)在《东山湾青石斑鱼线粒体DNA D-loop区遗传多样性分析》文中提出为研究青石斑鱼种群遗传结构以实现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实验采用PCR技术对东山湾水域53尾青石斑鱼种群的线粒体DNA(mtDNA)D-loop区全序列进行扩增并测序,序列长度为9561 230 bp,变异很大,这可能是由于5’端含有数目不等的重复序列单元(repeat sequence unit,RSU)或者由于碱基的插入和缺失造成的。按照RSU数目的不同,把53个青石斑鱼样本分为3大类:2RSU类(占11.3%)、3RSU类(占77.4%)、4RSU类(占11.3%)。采用MEGA(version 3.0)和DnaSP(version 4.0)软件对序列进行分析,结果显示,53条序列的T、C、A和G碱基平均含量分别为33.4%、17.3%、35.4%和13.9%,共发现53种单倍型,包括179个多态位点,单倍型间平均遗传距离为0.019 7,单倍型多态性(Hd)为1.000,核苷酸多态性(π)值为0.017 2。研究表明,东山湾青石斑鱼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处于中等水平。

周庆杰[9](2014)在《七带石斑鱼苗种繁育技术研究》文中指出七带石斑鱼(Epinephelus septemfasciatus),属鲈形目(Perciformes)、鮨科(Serranidae)、石斑鱼属(Epinephelus),主要分布于西北太平洋海域,包括日本、韩国、中国等沿岸。七带石斑鱼是石斑鱼属在黄海唯一分布的品种,其具有经济价值高、生长速度快和低温耐受性强等特点,是东北亚温带海域网箱养殖理想鱼类品种之一,已成为中、日、韩三国海水鱼类繁育研究的热点。七带石斑鱼人工繁育的成功将改善我国东海北部和黄渤海沿岸适合网箱养殖的鱼类品种缺乏的现状,拓宽我国石斑鱼的生产空间。本文以七带石斑鱼为对象,研究了七带石斑鱼的人工繁育技术。具体结果如下:七带石斑亲鱼在人工控光、控温的条件下,经过营养强化培育,亲鱼性腺发育至IV期,雌鱼卵巢平均成熟系数为14%,经注射催产剂诱导,人工采卵授精,获得受精卵总数2201387,受精率71.3%,受精卵卵径为0.854±0.021mm。受精卵在水温(21±0.5)℃,盐度3031,pH7.98.2,溶氧量6mg/L8mg/L,光照强度500800lx条件下,历时34h35min完成孵化。本文详细描述了早期发育各个发育阶段的形态特征及苗种培育过程。胚胎发育可划分为5个时期:卵裂期、囊胚期、原肠胚期、神经胚期和器官形成期。根据卵黄囊、第二背鳍棘与腹鳍棘、鳞片和体色的变化,七带石斑鱼胚后发育可划分为仔鱼期、稚鱼期、幼鱼期;仔鱼期又可分为前期仔鱼和后期仔鱼。七带石斑鱼胚胎发育与孵化温度关系的试验共设置6个温度梯度,结果表明,胚胎发育适宜水温为1923℃。21℃试验组的孵化率最高为61.9%,其次是19℃组,为19.8%;畸形率最低的是21℃组,为5.3%,其次是23℃组,为6.5%。在水温2224℃,pH7.98.2,盐度2829,光照强度8001000lx,溶解氧7mg/L以上的条件下,初孵至2dph(day post hatching,dph)仔鱼是前期仔鱼,此阶段不换水、不投饵;3dph至30dph为后期仔鱼,仔鱼以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受精卵及幼体作为开口饵料,6dph开始投喂S型轮虫(S-rotifera);10dph后,仔鱼开始摄食L型轮虫(L-rotifera),到17dph开始投喂卤虫无节幼体,从9dph开始,仔鱼第二背鳍棘和第一腹鳍棘长出,长鳍棘的生长与收缩是七带石斑鱼胚后发育过程中最明显的变化特征。第二背鳍棘的长度在仔鱼2830dph达到最大值,占仔鱼全长的81%。31dph至57dph为稚鱼期,长鳍棘逐渐收缩,40dph开始投喂丰年虫(Eubranchipus vernalis),55dph开始投喂配合饲料,实际操作中可以根据苗种摄食量来增减饵料的投喂量。此阶段出现残食现象,造成稚鱼大量死亡。充气量对稚鱼期苗种成活率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在稚鱼期苗种培育过程中,随着苗种的生长适时增加育苗池充气量是提高苗种成活率的有效措施之一。58dph进入幼鱼期,除生殖腺尚未发育成熟外,幼鱼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基本接近成鱼。本课题通过对七带石斑鱼的人工驯养和培育,掌握了亲鱼性腺成熟的规律,对七带石斑鱼人工繁育技术进行了研究,掌握了一套可行的亲鱼培育、人工催产授精、受精卵孵化、苗种培育等操作规程,积累了七带石斑鱼生物学资料和苗种培育技术经验,为大规模开展七带石斑鱼工厂化苗种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宋振鑫[10](2013)在《云纹石斑鱼早期生物学观察、苗种繁育及养殖技术研究》文中指出云纹石斑鱼(Epinephelus moara)作为我国沿海网箱养殖和增殖放流的优良品种之一,近年来发展迅速。具有生长快、适应性强、经济价值高等特点,适合于池塘、网箱、室内水泥池及工厂化养殖。本文结合云纹石斑鱼规模化人工繁育生产,采用实验生态学等多种方法和手段,系统地观察了各主要特征性发育阶段,并研究了云纹石斑鱼胚胎发育和仔、幼鱼培养的最适理化条件以及相应生物学参数,现总结如下:1.用扫描电镜对人工催产获得的云纹石斑鱼(Epinephelus moara)卵子、精子以及精子入卵过程进行观察。结果表明,云纹石斑鱼卵子表面分布网纹纵横交错、走向不一,众多微小孔散布其中;有且只有一个受精孔,由前庭和精孔管两部分组成;卵膜断面厚3.43.5μm,为板层状结构,平行排列,各层之间紧密结合无空隙。云纹石斑鱼精子具有典型的硬骨鱼纲类特征,由头部、中片和尾部三部分组成;头部呈圆形,前段无顶体,直径约1.92.0μm;中片由若干圆形线粒体围绕而成;尾部细长约1617μm。整个受精过程可分为卵膜与精子间相互吸引、精子对受精孔的锚定、精核进入以及受精孔封闭和卵膜表面修复4个阶段,过程持续约90s。整个过程未发现有多精入卵的现象。2.通过对云纹石斑鱼胚胎发育及仔、稚、幼鱼形态进行了观察与研究,详细描述了各发育期的形态特征和发育时间。在水温(22±0.2)℃、盐度30、溶氧7.8mg/L、PH8.25的条件下,云纹石斑鱼的受精卵历时38h17min开始孵化出膜。胚胎发育可分为受精卵、卵裂、原肠、神经胚和器官形成及出膜六个阶段,受精、胚盘形成、2细胞等二十八个时期。在水温(23±1)℃,盐度30±3,DO≥5mg/L,pH8.0±0.5的海水中,培育至5d,卵黄囊完全消失成为后期仔鱼;培育至27d,发育最快的云纹石斑鱼结束仔鱼期进入稚鱼期;培育至65d,发育最快的稚鱼完成变态,成为幼鱼。胚后发育过程主要是根据卵黄囊、鳍膜、鳞片、体色及第一腹鳍棘与第二背鳍棘相对长度的变化分为仔鱼、稚鱼和幼鱼三个时期。其中仔鱼期又根据其卵黄囊的有无划分为前期仔鱼和后期仔鱼。3.采用单因子实验的方法,在水温(22±0.2)℃条件下,将受精卵在不同盐度(5、10、15、20、25、30、35、40和45)、不同pH(5.5、6.0、6.5、7.0、7.5、8.0、8.5、9.0和9.5)下孵化,观察比较其孵化率(HR,%)、畸形率(DR,%)以及对孵化、仔鱼培育周期的影响。并在上述设定条件下,进行了初孵仔鱼耐受试验,测定其存活率(SR,%)及生存活力指数(SAI)。结果表明,云纹石斑鱼胚胎发育的最低和最高临界盐度分别为10和45,最低和最高临界pH分别为6.0和9.5;盐度、pH的适宜范围分别是2040,6.59.0,最适范围分别是3035,7.58.0。仔鱼生存盐度、pH的适宜范围分别是2035,6.09.0;最适范围分别是2530,7.58.0。4.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按照温度突降(DS)与逐步降温(DG)两种模式对云纹石斑鱼等五种幼鱼进行低温胁迫实验,观察并描述了DS和DG处理组中幼鱼存活、摄食和生长变化情况。在突变条件下,石斑鱼幼鱼在1723℃范围内均能存活(存活率为100%)与生长(活力正常),其中DS-20℃、DS-23℃组摄食正常;DS-14℃组中幼鱼存活率开始降低,活力较差,停止摄食并出现死亡,48h后存活率为86.65%、96.65%、100%、95%和78.35%;DS-11℃组中存活率全为0%,石斑鱼幼鱼突降最大温差不得超过10℃。在渐变条件下,石斑鱼幼鱼在1723℃范围内均活力良好、摄食正常,存活率达到100%;17℃以下停止摄食,14℃以下活力较差,半致死温度分别出现在9、8、7、10和9℃,耐受极限温度分别出现在8、7、6、9和8℃。耐低温能力由弱到强依次为青石斑鱼<七带石斑鱼<褐石斑鱼<云纹石斑鱼<赤点石斑鱼。5.观测研究了云纹石斑鱼幼鱼在封闭式循环养殖系统中的生长特性。经过122d的养殖,云纹石斑鱼幼鱼平均体重由(79.620±13.007) g增加到(238.086±46.307)g,相对增长率为1.631%,全长(TL)与养殖时间(t)的函数关系式为TL=0.013t2+2.008t+11.540,体重(W)与体长(BL)的关系式为W=0.018BL3.083。同时,通过对比研究得出云纹石斑鱼比七带石斑鱼在幼鱼阶段更具生长特性优势的结果。并且两种幼鱼丰满度生长差异不显着(P>0.05),都保持在2.23.4之间。

二、青石斑鱼人工繁育技术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青石斑鱼人工繁育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石斑鱼杂交后代表型和遗传性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综述
    1.1 杂交育种
        1.1.1 鱼类杂交育种的发展
        1.1.2 鱼类远缘杂交的障碍
        1.1.3 鱼类远缘杂交不相容
        1.1.4 鱼类远缘杂交的遗传学
        1.1.5 石斑鱼杂交育种的研究进展
    1.2 鱼类中的骨骼畸形
        1.2.1 骨骼畸形原因
        1.2.2 研究骨骼畸形的方法
        1.2.3 鱼类骨骼畸形机制研究
        1.2.4 石斑鱼中的畸形
    1.3 鱼类染色体研究进展
        1.3.1 染色体核型分析
        1.3.2 染色体显带技术
        1.3.3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
        1.3.4 石斑鱼类染色体研究
    1.4 分子标记的发展
        1.4.1 线粒体DNA研究
        1.4.2 微卫星分子标记的应用
    1.5 转录组学
        1.5.1 测序技术发展
        1.5.2 石斑鱼转录组研究进展
    1.6 研究内容
    1.7 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云龙石斑鱼与云纹石斑鱼、珍珠龙胆石斑鱼的生长性状及对比分析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云纹石斑鱼与云龙石斑鱼家系建立
        2.2.2 云纹石斑鱼和云龙石斑鱼苗种培育
        2.2.3 云龙石斑鱼与云纹石斑鱼及云龙石斑鱼家系间生长对比
        2.2.4 云龙石斑鱼与珍珠龙胆石斑鱼生长对比
        2.2.5 生长性状和畸形率统计
        2.2.6 数据处理
    2.3 结果
        2.3.1 云龙石斑鱼父系半同胞家系受精率
        2.3.2 云龙石斑鱼父系半同胞家系畸形率
        2.3.3 云龙石斑鱼家系间及父系半同胞家系间生长对比
        2.3.4 云龙石斑鱼与云纹石斑鱼生长对比
        2.3.5 云龙石斑鱼与云纹石斑鱼的生长曲线
        2.3.6 云龙石斑鱼与珍珠龙胆石斑鱼生长对比
    2.4 讨论
        2.4.1 云龙石斑鱼家系的生长差异
        2.4.2 云龙石斑鱼与云纹石斑鱼生长对比
        2.4.3 云龙石斑鱼与云纹石斑鱼的生长曲线
        2.4.4 云龙石斑鱼与珍珠龙胆石斑鱼生长对比
    2.5 小结
第三章 云龙石斑鱼畸形性状发生的转录组分析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鱼的来源
        3.2.2 取样以及RNA提取
        3.2.3 cDNA文库构建以及illumina测序
        3.2.4 序列组装以及功能注释
        3.2.5 差异基因分析
        3.2.6 样本相关性及主成分分析
        3.2.7 基因表达网构建
        3.2.8 模块-性状关系以及关键基因鉴定
        3.2.9 基因验证
    3.3 结果
        3.3.1 正常鱼与畸形鱼的外在表现
        3.3.2 云龙石斑鱼的脑、垂体和脊椎骨的转录组De novo组装与分析
        3.3.3 Unigenes的注释
        3.3.4 样本聚类以及差异基因鉴定
        3.3.5 差异基因的GO富集分析
        3.3.6 差异基因的KEGG分析
        3.3.7 基因共表达网络的构建
        3.3.8 畸形相关模块的鉴定以及功能注释
        3.3.9 基因鉴定以及网络构建
        3.3.10 荧光定量验证实验
    3.4 讨论
    3.5 小结
第四章 石斑鱼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分析与系统进化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样本采集与DNA提取
        4.2.2 PCR扩增与测序
        4.2.3 线粒体DNA注释及分析
        4.2.4 系统发育树构建
    4.3 结果
        4.3.1 线粒体基因组结构
        4.3.2 蛋白质编码基因
        4.3.3 转运RNA和核糖体RNA
        4.3.4 线粒体基因组的基因间隔和重叠区域
        4.3.5 L链的复制起点和控制区
        4.3.6 线粒体的母性遗传
        4.3.7 系统发育关系
    4.4 讨论
    4.5 小结
第五章 赤点石斑鱼♀×蓝身大斑石斑鱼♂杂交子代发育及生长比较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受精卵的获取与孵化
        5.2.2 仔稚幼鱼的培育
        5.2.3 取样与观察
        5.2.4 数据处理
    5.3 结果
        5.3.1 胚胎发育
        5.3.2 胚后发育
        5.3.3 E. AT与E. A生长性状比较
        5.3.4 E. AT与E. A第二背鳍棘与第一腹鳍棘的变化
    5.4 讨论
    5.5 小结
第六章 赤点石斑鱼♀×蓝身大斑石斑鱼♂杂交子代遗传特征分析
    6.1 引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实验材料
        6.2.2 头肾-秋水仙素法制备染色体
        6.2.3 线粒体DNA序列测定
    6.3 结果
        6.3.1 赤点石斑鱼♀×蓝身大斑石斑鱼♂杂交子代E. AT与E. A染色体数目及组成
        6.3.2 E.AT线粒体DNA分析
    6.4 讨论
        6.4.1 杂交子代E.AT染色体组成
        6.4.2 杂交子代E.AT线粒体
    6.5 小结
第七章 赤点石斑鱼♀×蓝身大斑石斑鱼♂杂交子代与父母本微卫星遗传多样性分析
    7.1 引言
    7.2 材料与方法
        7.2.1 试验材料
        7.2.2 基因组DNA的提取
        7.2.3 SSR引物
        7.2.4 PCR扩增和自动荧光检测
        7.2.5 数据统计与分析
    7.3 结果
        7.3.1 SSR位点多态性分析
        7.3.2 基因位点的遗传分化
        7.3.3 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
        7.3.4 哈代温伯格平衡检验
        7.3.5 遗传距离与遗传一致度
    7.4 讨论
    7.5 小结
参考文献
科研成果
资助项目
致谢

(2)青石斑鱼(♀)×蓝身大斑石斑鱼(♂)杂交后代及其父母本群体的染色体核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亲鱼精子、卵子的获取和人工授精
    1.2 实验鱼的获得
    1.3 头肾-秋水仙素法制备染色体
        1.3.1 注射植物血细胞凝集素(PHA)和秋水仙素
        1.3.2 制备肾细胞悬液
        1.3.3 低渗处理
        1.3.4 预固定
        1.3.5 固定
        1.3.6 滴片及染色
    1.4 外周血细胞培养法制备染色体
        1.4.1 分装培养基
        1.4.2 取血
        1.4.3 培养细胞
        1.4.4 收集细胞
        1.4.5 低渗
        1.4.6 预固定
        1.4.7固定
        1.4.8 滴片及染色
    1.5 核型分析
    1.6 性腺切片的制备和观察
2 结果与分析
    2.1 染色体数目
    2.2 染色体组组成
    2.3 性腺切片
3 讨论
    3.1 杂交后代染色体多态性
    3.2 杂交后代异形染色体形成原因探究

(3)紫外辐射灭活清水石斑鱼精子诱导褐点石斑鱼卵子胚胎发育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石斑鱼养殖和育种概况
        1.1.1 石斑鱼分类地位
        1.1.2 石斑鱼生物学特性
        1.1.3 石斑鱼人工养殖
        1.1.4 石斑鱼种质研究
        1.1.5 石斑鱼育种策略
    1.2 雌核发育
        1.2.1 天然雌核发育的鱼类
        1.2.2 鱼类雌核发育的人工诱导
    1.3 人工诱导鱼类雌核发育研究进展
    1.4 人工诱导鱼类雌核发育目的及意义
    1.5 本研究的目的及内容
2 紫外灯辐射强度稳定范围测定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方法
    2.3 数据统计
    2.4 实验结果
        2.4.1 不同时段紫外灯管辐射强度的变化
        2.4.2 不同位点处紫外辐射强度
        2.4.3 不同高度下的紫外辐射强度
    2.5 讨论
3 紫外灭活清水石斑鱼精子诱导褐点石斑鱼卵子发育最佳处理条件的筛选
    3.1 材料与方法
        3.1.1 精卵的采集
        3.1.2 清水石斑鱼精子最佳稀释液的选择
        3.1.3 精子遗传物质紫外灭活
        3.1.4 冷休克诱导条件的选择
        3.1.5 指标计算
        3.1.6 数据统计
    3.2 结果
        3.2.1 不同稀释液对清水石斑鱼精子活力的影响
        3.2.2 不同紫外灭活条件下受精卵的孵化情况
        3.2.3 冷休克结果
    3.3 讨论
4 不同处理条件下的胚胎发育比较
    4.1 材料与方法
        4.1.1 受精卵的获得以及孵化
        4.1.2 胚胎发育观察
    4.2 结果
    4.3 讨论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4)人工繁育大泷六线鱼仔稚鱼的骨骼畸形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仔稚鱼培育
    1.2 方法
        1.2.1 样本采集及固定
        1.2.2 骨骼标本制作
        1.2.3 骨骼标本观察与统计
2 结果与分析
    2.1 仔稚鱼主要畸形类型及畸形发生率
    2.2 仔稚鱼骨骼畸形主要发生时期
3 讨论
    3.1 人工繁育大泷六线鱼仔稚鱼骨骼畸形与早期死亡率的关系
    3.2 人工繁育大泷六线鱼仔稚鱼骨骼畸形原因分析

(5)石斑鱼生物学及人工繁育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石斑鱼类生物学 1.1
    形态特征 1.2
    生活习性 1.3
    摄食特性 1.4
    繁殖习性 1.5
    早期发育 2
    石斑鱼的分类和系统进化 2.1
    分类地位与现状 2.2
    系统进化 2.3
    存在问题与展望 3
    石斑鱼资源概况 3.1
    地理分布 3.2
    资源保护 3.3
    渔业管理 4
    石斑鱼人工繁育概况 4.1
    养殖概况 4.2
    育苗制种

(6)石斑鱼工厂化健康养殖技术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引言
第二章 石斑鱼繁育及养殖研究现状
    2.1 国内外石斑鱼繁育现状
        2.1.1 亲鱼培育与性逆转
        2.1.2 石斑鱼早期生长发育及其环境因素研究
        2.1.3 石斑鱼仔鱼开口饵料的研究
        2.1.4 石斑鱼早期发育的环境因素研究
        2.1.5 石斑鱼幼鱼发育环境因素研究
    2.2 石斑鱼工厂化养殖技术研究
    2.3 石斑鱼繁育和养成调研
        2.3.1 受精卵孵化和苗种培育(以珍珠龙胆石斑鱼为例)
        2.3.2 石斑鱼养成
第三章 石斑鱼营养需求研究进展
    3.1 蛋白质及氨基酸需求
        3.1.1 蛋白质
        3.1.2 氨基酸
        3.1.3 蛋白源替代研究
        3.1.3.1 动物性蛋白源替代研究
        3.1.3.2 植物性蛋白源替代研究
    3.2 脂肪和脂肪酸需要量研究
        3.2.1 脂肪
        3.2.2 必需脂肪酸需求的研究
        3.2.3 脂肪源替代研究
    3.3 碳水化合物的需要量研究
    3.4 维生素需要量研究
    3.5 矿物质需要量研究
    3.6 石斑鱼配合饲料现状和养殖效果
        3.6.1 国内石斑鱼配合饲料现状
        3.6.2 石斑鱼养殖效果
第四章 石斑鱼的疾病及防治研究进展
    4.1 病毒性疾病
        4.1.1 神经坏死病毒病
        4.1.1.1 主要病状
        4.1.1.2 传播途径
        4.1.1.3 免疫防控
        4.1.2 虹彩病毒病
        4.1.2.1 主要症状
        4.1.2.2 传播途径
        4.1.2.3 防控措施
    4.2 细菌性疾病
        4.2.1 主要特征
        4.2.2 疾病防治
    4.3 寄生虫类疾病
        4.3.1 原虫类
        4.3.1.1 海水小瓜虫
        4.3.1.2 车轮虫
        4.3.1.3 粘孢子虫
        4.3.2 单殖吸虫类
        4.3.3 环节动物
        4.3.4 节肢动物
    4.4 海发公司石斑鱼疾病调查情况
        4.4.1 石斑鱼昏睡病
        4.4.2 石斑鱼溃烂病
        4.4.3 石斑鱼车轮虫病
        4.4.4 石斑鱼刺激隐核虫病
        4.4.5 鱼蛭(水蛭)病
        4.4.6 石斑鱼淀粉卵甲藻病
第五章 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7)基于高通量测序的青石斑鱼基因组微卫星开发及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基因组DNA的提取
    1.3 高通量测序与微卫星位点的挖掘
    1.4 引物设计与筛选
    1.5 青石斑鱼亲鱼群体的种质遗传学评价
2 结果
    2.1 高通量测序和微卫星位点搜索
    2.2 PCR引物设计和筛选
    2.3 基于微卫星标记的种群遗传学评价
3 讨论
    3.1 高通量测序技术在发掘微卫星序列的优越性
    3.2 青石斑鱼亲鱼群体的种群遗传学特征
4 结语

(8)东山湾青石斑鱼线粒体DNA D-loop区遗传多样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方法
2 结果
    2.1 东山湾青石斑鱼种群的mt DNA D-loop区全序列特征
    2.2 重复序列
    2.3 青石斑鱼种群遗传多样性分析
3 讨论
    3.1 青石斑鱼种群mt DNA D-loop区重复序列的意义
    3.2 东山湾青石斑鱼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水平
    3.3 青石斑鱼的物种保护

(9)七带石斑鱼苗种繁育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七带石斑鱼的生物学特性
        1.1.1 分类地位
        1.1.2 分布与生活习性
        1.1.3 形态特征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1.3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七带石斑鱼人工繁育的材料与方法
    2.1 亲鱼人工驯养培育
        2.1.1 亲鱼来源
        2.1.2 亲鱼的培育
    2.2 人工催产授精
    2.3 受精卵孵化
        2.3.1 孵化的基本条件与方法
        2.3.2 胚胎发育观察
        2.3.3 温度对七带石斑鱼胚胎发育的影响
    2.4 苗种培育
        2.4.1 苗种培育设施与条件
        2.4.2 苗种培育方法
        2.4.3 充气量对稚鱼期苗种培育的影响
    2.5 七带石斑鱼早期组织学观察
        2.5.1 样品采集与固定
        2.5.2 切片制作与观察
第三章 七带石斑鱼人工繁育试验结果
    3.1 亲鱼培育情况
    3.2 人工催产及授精情况
    3.3 受精卵人工孵化
        3.3.1 受精卵孵化结果与胚胎发育积温
        3.3.2 胚胎发育观察
        3.3.3 温度对七带石斑鱼胚胎发育的影响
    3.4 苗种培育情况
        3.4.1 苗种数量与生长情况
        3.4.2 仔稚幼鱼形态发育特征
        3.4.3 充气量对稚鱼期苗种成活率的影响
        3.4.4 苗种培育的日常管理
    3.5 七带石斑鱼早期组织学观察结果
        3.5.1 鳃器官的发育
        3.5.2 口咽腔与食道的组织学观察
        3.5.3 肠道的组织学观察
        3.5.4 其他组织器官发育
第四章 分析与讨论
    4.1 亲鱼培育
        4.1.1 亲鱼培育的低温期
        4.1.2 亲鱼的营养条件
        4.1.3 亲鱼培育设备
    4.2 人工催产与授精
    4.3 胚胎发育
    4.4 苗种培育技术
        4.4.1 七带石斑鱼胚后发育阶段的划分
        4.4.2 七带石斑鱼仔、稚、幼鱼的生长与培育
    4.5 胚后发育组织学观察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发表的学术论文

(10)云纹石斑鱼早期生物学观察、苗种繁育及养殖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生物学特性
        1.1.1 形态特征
        1.1.2 生活习性
        1.1.3 食性
        1.1.4 生长特性
        1.1.5 繁殖习性
    1.2 人工繁育技术
        1.2.1 亲鱼选择与强化培育
        1.2.2 催产与受精卵孵化
        1.2.3 仔稚鱼培育
    1.3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1.3.1 亲鱼的培育和催产
        1.3.2 仔稚鱼培育
        1.3.3 苗种培育模式
        1.3.4 病害防治
第二章 云纹石斑鱼精卵结构及受精过程扫描电镜观察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材料来源
        2.1.2 样品的固定
        2.1.3 样品的制备
    2.2 结果
        2.2.1 成熟卵子
        2.2.2 成熟精子
        2.2.3 受精过程
第三章 云纹石斑鱼胚胎发育及仔、稚、幼鱼形态观察
    3.1 材料和方法
        3.1.1 受精卵获得及孵化
        3.1.2 仔、稚、幼鱼的培育
        3.1.3 取样和观察
    3.2 结果与分析
        3.2.1 胚胎发育
        3.2.2 仔稚幼鱼形态发育特征
    3.3 讨论
        3.3.1 胚胎发育
        3.3.2 仔、稚、幼鱼形态观察
第四章 盐度与 pH 对云纹石斑鱼胚胎发育和仔鱼活力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材料来源
        4.1.2 实验方法
        4.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4.2 结果
        4.2.1 盐度对云纹石斑鱼胚胎发育的影响
        4.2.2 pH 对云纹石斑鱼胚胎发育的影响
        4.2.3 盐度对云纹石斑鱼仔鱼活力的影响
        4.2.4 pH 对云纹石斑鱼仔鱼活力的影响
    4.3 讨论
        4.3.1 盐度对胚胎发育和仔鱼活力的影响
        4.3.2 pH 对胚胎发育和仔鱼活力的影响
第五章 低温胁迫对五种石斑鱼幼鱼存活、摄食和生长的影响
    5.1 材料和方法
        5.1.1 材料来源
        5.1.2 试验方法
        5.1.3 数据分析
    5.2 结果
        5.2.1 石斑鱼幼鱼对温度骤降耐受性反应
        5.2.2 石斑鱼幼鱼对冷驯化耐受性反应
    5.3 讨论
    5.4 结论
第六章 云纹石斑鱼和七带石斑鱼幼鱼在封闭循环水条件下的生长特性和比较
    6.1 材料与方法
        6.1.1 实验材料
        6.1.2 实验方法
        6.1.3 数据分析
    6.2 结果与分析
        6.2.1 两种石斑鱼幼鱼体重生长
        6.2.2 幼鱼全长与养殖时间关系
        6.2.3 体长生长与体重关系
    6.3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四、青石斑鱼人工繁育技术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石斑鱼杂交后代表型和遗传性状分析[D]. 李振通. 上海海洋大学, 2021
  • [2]青石斑鱼(♀)×蓝身大斑石斑鱼(♂)杂交后代及其父母本群体的染色体核型分析[J]. 陈帅,田永胜,成美玲,李振通,李子奇,黎琳琳,王林娜,王晓梅. 中国水产科学, 2021(08)
  • [3]紫外辐射灭活清水石斑鱼精子诱导褐点石斑鱼卵子胚胎发育的研究[D]. 曹勤. 广东海洋大学, 2020(02)
  • [4]人工繁育大泷六线鱼仔稚鱼的骨骼畸形观察[J]. 盖珊珊,官曙光,于超勇,赵文溪,刘洪军,于道德,宋静静,刘莹.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20(04)
  • [5]石斑鱼生物学及人工繁育研究进展[J]. 丁少雄,刘巧红,吴昊昊,曲朦. 中国水产科学, 2018
  • [6]石斑鱼工厂化健康养殖技术研究进展[D]. 刘春强. 天津农学院, 2017(08)
  • [7]基于高通量测序的青石斑鱼基因组微卫星开发及评价[J]. 高峰涛,邵长伟,崔忠凯,王升鹏,魏敏,陈松林,杨官品.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4)
  • [8]东山湾青石斑鱼线粒体DNA D-loop区遗传多样性分析[J]. 吕子君,陈金涛,王超,谢少林,邹记兴. 水产学报, 2014(09)
  • [9]七带石斑鱼苗种繁育技术研究[D]. 周庆杰. 中国海洋大学, 2014(01)
  • [10]云纹石斑鱼早期生物学观察、苗种繁育及养殖技术研究[D]. 宋振鑫. 上海海洋大学, 2013(05)

标签:;  ;  ;  ;  

蓝斑鱼人工繁育技术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